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

_19 汪龙庄(清)
令进行簸扬 ,公开要求折扣。
各项款项都容易核实确定 ,只有官吏差役私自侵吞的弊端,难以
查考。
用流水簿总数与奏册合对,可以略知大概情况。又有问出所歉数
目,责令里长、催头查明具结的,也有责令承办书吏出具总结以待查
考的 ,应当根据所处地方的繁简酌情办理。
官吏养廉,按规定不加闰俸。遇闰只有按天数平均摊派,最为公
平。
不要因为细小便宜 ,乱作较量。
前任官员因公挪用的银钱,必须详细奏报批准立案,不可含糊接
收。
额设、囚粮等项,都按季度分派,不可以先行扣算,以免产生偏
颇失误。
办理移交的责任划分
第 171 页 共 204 页
171
----------------------- 页面 172-----------------------
办理移交迟延被论处,按规定应当分别新任旧任。所以旧任把一
切册籍移交的那一天,自问仓库没有亏缺,就马上将交送的日期、原
因上报清楚。
以后新任官员查验接收迟延,责任已有所归,不至于一并受到处
罚了。
刑事诉讼案件 ,接任官员主审,按规定应当宽限日期。如原限期
紧急的,一边详细报奏,一边着手办理。
社仓之法的由来和成效
“社仓”(国家建立在乡村,储存粮食,调节粮价,借贷粮食给
农户 ,救济灾荒的一种措施)这种方法,从南来朱各开始,仿照古代
“养仓”的意义,请调 “常平仓”(在州县设立粮仓,粮贱时买进,
粮资时平价卖出 ,调节粮价,备荒赈恤。始于汉代,历代相沿)的米
谷六百石开始推行此制,共十四年时间,除在各乡各村建立粮仓以外,
还得到米三千余石 ,的确是一种好方法啊。它所做的事情,大约是编
排保甲、稽查户口、设立乡官。四月上旬向州、府申请委派官吏与乡
官进行借贷,十户为一保,如有逃亡的,十家分摊赔偿。十月上旬报
奏州府派官吏与乡官一同收贷。上缴利息十分之二,轻微歉收的放宽
一半,严重遭灾的全部免除。推行这种方法十四年,把原借的六百石
粮食归还国家 ,而用所盈余的粮食为借贷的资本,每石只收消耗米三
升,不再收取利息。这种 “社仓”的方法,实与 “常平仓”互为表里。
“社仓”之法难以施行的原因雍正二年,内阁交出积贮的粮食,
原用来防备灾荒 ,奏报皇上,责令各省访察民情上俗全面议奏。后来
经过各部议奏 ,采取山东、河南议奏事宜,并按照朱表 “社仓”事项
斟酌议定六条,命令各省按款斟酌执行。乾隆四年,内阁大臣朱续障,
节录这六条条款奏准皇上,发交各省总督、巡抚尽心议奏执行,然而
奉行的人很少。我曾经说过:一是捐输 (指向朝廷捐赠钱粮以换取官
职、爵位的政治措施 )的困难。老百姓一天天增多,土地却不见加宽
增大 ,贫困者的人数很大,而温饱者仅仅足以自养。古代所说的五百
第 172 页 共 204 页
172
----------------------- 页面 173-----------------------
家为一党、互相周济的道理,丧失不讲了。不仅仅是由于人们不象古
代和睦相处 ,或者也是力不从心的结果。现在推行捐输,名为自愿,
情形却如同强迫摊派。况且还有建立社仓的费用、铺垫的费用、看守
仓库人员的费用,以及盘量损耗费用,难道都能尽从粮米的收入中取
得?这是一个难以施行的问题。二是任用人的困难。乡官、社长必须
是公正殷实的人 ,但公正的不一定就殷实富裕 ,而富裕的人不全都公
正。不得其人则滋生弊端,即使得其人,也因为责任重大而惧怕牵累,
退缩不干。而乐于充任乡官、社长的,大多是狡猾渔利的人,不可信
任使用。这是难以施行的第二个问题。三是出借的困难。年成丰收谷
价低贱 ,老百姓不愿意借贷,害怕时间长久而陈腐,于是强迫命令借
贷、领出以换取新谷。如果一遇到歉收,大家都想借贷了。小州县约
计二万户,中等州县约计四万户,大的州县约计六万户。平均计算贫
民二万多户,每户贷五斗,需米万石。户多粮少,既不能全部都贷,
又不可以主观裁减,一人没有借贷到,就会哗然而起,滋生事端,更
不是少见的事。这是难以施行的第三个方面。四是征收的困难。“常
平仓”的米谷和借贷的种籽,都有乡官地保等人当着官吏具结或互相
具结,尚且不免于积歉。主管官员限期催迫,还难以交纳清楚。乡官、
社长 ,并没有权势可以进行弹压,又不便责成照赔。
歉户不交纳 ,保人哪里能够逐一照赔物本年不能如数还仓,次年
就没有粮食可供借贷,民间依然缺乏粮食,而赔偿牵累却没有终底。
这是难以施行的第四个方面。古人创立垂范良法,正逢其时,就可以
实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而不再施行的原因,大概如同上述。虽
然近来都一致实行由社长收纳藏贮 ,仍归地方官载入移交案卷内接
收、出结。但是不能保证仓库里实际贮藏的粮食没有亏空,州县的官
员也不能亲历现场清点盘查,只是听任属下官吏、差役从穷苦百姓那
里取回一张具结 ,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社仓”的名义存在而实际
部丧失干净。
如何办理荒政
救济灾荒的事务难办,不能有功,只求无过。应当实行安抚的办
第 173 页 共 204 页
173
----------------------- 页面 174-----------------------
法,不使灾民像哀鸿一样离散。应当严格控制,不使乌七八糟的人纠
集闹事。灾害将成的时候,立即将详情禀告。已经成灾,则据实上报
通告 ,等到上司派来的官员到达的时候,将受灾村庄勘查清楚,将受
灾的程度分别编造册籍,将所有的情况审查加印,申送上报。受灾的
土地亩数,另行续报,并停止征收赋税。救济抚恤的事情,或等候上
司训令,或详细请示,一面分头勘查。
正职、佐理等官员,尽心办理,务必争取达到没有遗漏的、没有
滥报冒充的。
庄头、当差的田地受灾,按规定不派人专门勘查上报。庄头禀报
时,责令他们向内务府呈报,等内务府派官员到受灾地,会同州县一
道勘查,编册具结,供特派官员带回,一面呈送知府衙门核实转报。
现在已改由附近督、抚高级官员派人勘查、取结了。
夏灾的禀报处理不超过六月份,秋灾不超过九月份,不可拘泥于
规定 ,尤其不可以隐瞒和掩饰。四季和顺,年成丰收,确实是守主官
员的福气,但是天灾流行,哪个地方没有呢?如果贪图省事 ,把灾害
当作没听见,一旦上司查访出来,或者被老百姓告发检举,隐瞒灾害
的罪过,必受严厉谴责,是不可逃脱的了。
勘查受灾成数,按照田地实际受灾分数。如一百亩的田土,五十
亩全部成熟,有五十亩没有收成,这五十亩就为成灾十分,不可用成
熟田土五十亩共同计算作为成灾五分。
谚语说 :水灾一线,旱灾一片。大约因为水灾有低洼的地方受淹,
高坡无恙,大水一过,就自行干涸、无碍收成,不像旱灾的禾苗枯稿,
一望就可以知道。关键在于实心实力勘查落实,不轻信书吏、乡深的
报告,这样就没有造假的弊端。
近来规定,夏天的禾苗受灾,先行提报、勘查受灾分数,等秋收
后另行办理 ,不可轻率地奏议救济抚恤。
秋灾不超过九月份 ,一到下旬,就应将受灾情形呈报,仍然依照
规定限期造册具结。如果州县在九月份不及勘明奏详,到了请求捐免
第 174 页 共 204 页
174
----------------------- 页面 175-----------------------
的时候才开始造册申送,就犯了迟延的罪过。
救灾散赈的方法
受灾应当捐免的分数,编造册籍,逐一具结,由上司委派的官员
与当地道、府行政长官一同加印具结,送转各地,按照行政区划进行
核实救济。
首先在遭灾严重的地区,分定村庄,一家家清查,分别最穷、次
穷及一家老小人数载入救济册籍。
一方面立即告示周知 ,叫他们听候救济,不准扶老携幼、纷杂外
逃。
如果受灾十分九分 ,大家都没有吃的,饿得嗷嗷叫,或者就在查
清的地方 ,先进行救济抚恤。如果受灾较轻,就等清查完毕以后进行
救济。
按照规定 ,受灾六分,最穷的供应一月的救济粮,次穷的不救济。
浙江省不分最穷次穷 ,都救济一个月的口粮。人数多的家庭,每天供
给五合米 ,人数少的家庭减半。受灾的穷苦百姓,如果有携带家小眷
属外出,留有空房子的,就在救济册上说明姓名、人数,斟酌考虑他
们该不该享受救济 ,注明册籍内。等到他们听说国家救济抚恤而归来,
核实册籍补救济,可以避免冒领混领的弊端。详报户口的时候,应当
注明有听说救济而归来的人 ,另外容许续报,以便到时候一边救济,
一边编册上报。
穷困书生由州县的学校报名。监户由各地监场官吏造册。旗人归
理事厅办理 ,责令所住村庄的头目查核申报。在清查户口的时候,应
当统一查核办理,在册籍内分别注明并不是只查汉民户口,以后又另
起炉灶查核其他人。
庄园领主的田地受灾 ,地方官立即详具上报。附近的总督、巡抚
一类高官委派邻近的州县或相当于州县一级的行政官员到受灾的地
方勘验核查 ,按照受灾的分数造册、出具证明,评拟咨文转送内务府。
第 175 页 共 204 页
175
----------------------- 页面 176-----------------------
应当免除的差役 ,应当救济的口粮,遵照有关规定办理。如果遇到庄
园主呈报一、二、三、四、五分收成,已形成灾害的,依照规定请上
司派专人会同勘查,出具证明转报。
至于收成六、七分为歉收,八、九分为丰收。庆国主歉收一分,
即应免一分差事,虽收成九分,也视为歉收一分。
地方官确查实际收成 ,详细查办,不可比照老百姓的田地,因为
没有造成灾害就摘登一边不予理睬。夏天的麦子秋天的稻谷,勘明收
成分数 ,依照查报老百姓户口的规定,在六、九两个月评拟奏折上报
户部 ,转咨内务府查办。
户口应该救济不应该救济 ,应当详细分别,在册籍上注明。如果
是稍能自求但又不能不借助于国家救济的家庭 ,应当删除去壮年男
子,救济老人和小孩,也应当把不需要全部救济的户口注入册内,以
杜绝防止将来发生杂混冒领和上告争斗的情况。
勘查灾情、散发救济钱粮的官吏差役,盘缠费、饭食费以及编造
册籍的纸张费等项开支,按规定准予报销。经常有书吏差役、乡官地
保向受灾户敲诈勒索钱物 ,借机摊派差事杂务,甚至指使他人冒充受
灾户滥领救济钱粮,而真正的贫穷人家反而有遗漏。对此应当严厉进
行核查追究。
领取救济粮食 ,应当预先发给印票,到仓库领米,验明就发放。
其中有老弱、妇女不能背负携带的,听任他们托人代领。
发放救济粮的米厂内人手要多 ,以便于分发,不使百姓守候排队 ,
相互拥挤以至倒毙。随时加以查询,不使掌斗定量的差役得人钱财、
河私舞弊。
附近有粮仓 (或粮店)的,劝说命令行善好施的殷富人家出钱发
放救济稀粥 ,间或有饥饿疲乏、来不及回家煮饭的人,就用稀饭救济
他们。根据士绅们捐钱的多少,酌情给予奖励表彰。
勘查灾情、散发救济,经常都是派员协助办理,没有收到佐理的
第 176 页 共 204 页
176
----------------------- 页面 177-----------------------
益处。
反而增加接待的麻烦和意见的分歧。委派来的官员中的贤能智慧
的人,自逞才能,意见不合。其中的平庸贪鄙的人,不但不能助一臂
之力 ,反而以照顾不周生出许多枝节,常常掣肘牵扯。如果本地各个
官员的能力可以办理的,就向上禀明,不必另外委派官员。如果已经
委派了官员,除去按照规定供给公费外,一切应酬不可吝惜,以期齐
心协力、同舟共济。
旱灾得雨后,可以补种。水灾则来势险急,应当设法疏通消除,
水退后,也可以种植如像晚稻、秋麦以及荞麦、蔓菁一类的作物。没
有能力种植的 ,按规定应当借给种子。受灾成数达五、六、七分的,
每亩供给谷子三升。
八、九分的 ,每亩供给谷子六升。如果将谷物折合成银两,每一
石谷子折合银子六钱。租佃别人田地的,借给佃主。自地自种的,就
借给本户。但不可使没有土地的穷苦百姓乘机冒领,以克将来追还时
耗神费力。
救灾散赈的原则
《周礼》以治理灾荒的十二条措施聚合万民,不使离散。一是散
发子时的积聚 ,使老百姓获利。二是减轻税收。三是缓施刑罚。四是
放松老百姓的力役差事。
五是舍弃山野林泽的禁令,让百姓取食平山林。六是去掉关市的
税收。
七是减少吉礼中的繁文得节。八是凶礼之中减去礼节。九是闭藏
乐器而不作。
十是不备婚礼而娶嫁。十一是祈祷鬼礼。十二是积极除掉盗贼。
明代嘉靖八年,大理寺评事林希元上书谈论救灾的事,有二困难:
任用官吏难 ,清查户口难。有三适宜:极为贫困的灾民适宜于救济米
粮,较为贫困的灾民适宜于救济银钱 ,稍有贫困的灾民适宜于借贷钱
第 177 页 共 204 页
177
----------------------- 页面 178-----------------------
粮。有六项急需 :临近死亡的贫苦灾民急需施舍救济粥,生了病的贫
苦灾民急需医药,病愈的贫苦灾民急需食物加水熬煮的液汁,已经残
废的贫苦灾民急需埋葬 ,被遗弃的小孩急需收养,轻囚徒重囚徒急需
宽大抚恤。有三项警变:权且借官钱用来粟米或失米,权且兴办劳作
事宜来帮助救灾,权且减少一半的利息贷种给灾民生产救灾作为变通
的办法。有六项禁止:禁止侵吞渔利,禁止窃取夺占,禁止卖米,禁
止压抑价格,禁止宰杀耕牛,禁止出家为和尚。有三项警戒:戒迟缓,
戒照章拘泥,戒铺张摊派。这些都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优良的法度,
必须随时斟酌推行。
如何及时扑灭蝗灾
北方五省 ,经常发生蝗蝻灾害。人说水淹的地方,生有虫卵,等
到干涸了,被太阳一晒就变为蝻(蝗的幼虫)。这种说法也不完全 ,《礼
记》记载说 :初夏还是春的气候,则蝗虫造成灾害,半夏流行春的气
候,则各种禾苗叶的小青虫随时发生。这是水气侵淫所致。蝗峭的生
成,大约低洼地方湿气郁积蒸化而成 ,又或者是过去的飞蝗所生,所
以杂草丛蔓的地方、荒凉的坟堆、漫长的堤坝、古远的岸边往往有这
种东西。总之,勘查发现要早,扑打捕捉要得力,不惜辛苦勤劳,不
惜花费财物。虽然说是上天的安排,也可以用人的力量去战胜它。
蝗灾的及时发现和报告
蝗蝻造成灾害 ,人人都了解。但是,庄稼户中却颇多忌讳隐瞒、
不予上报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悄悄地扑打捕捉或者是将蝗虫驱赶到别
人的田地里,自己的庄稼还有几分可以保存的,如果一经报告官府,
众多人扑打 ,蝗虫的灾害没有除掉,而麦子稻禾已经被践踏得没有任
何遗留了。他们哪里知道不及早扑灭蝗虫,等到它长大有翅膀了,其
发展趋势是不可扑灭的。因此,必须通告责令乡官地保巡查,庄稼户
检举报告 ,如果有隐瞒的人,就戴上枷锁沿途号叫,用来警示众人。
蝗虫的幼虫刚开始形成 ,就应当详细上报,不可迟误延缓,也不
可以漏报。总之,已经上报就不嫌所报蝗灾的多 ,而漏报则接近于忌
第 178 页 共 204 页
178
----------------------- 页面 179-----------------------
讳隐瞒。对于如何设法外打捕捉,现在的灾情如何,大约在什么时候
可以扑灭,庄稼有没有遭受损失,都应当随时详细禀报,用来宽慰总
督、巡抚等上司 ,也表现出地方官的焦虑劳作和筹划辛勤,从一开始
就不是漠不关心的。十天半月以后,如果再不上报蝗虫已经扑灭,便
长出翅膀成为飞蝗,上司必然会产生怀疑和忧虑。应当把已经扑减的
地方 ,先行详报,在报告中仍然审明现在搜查剩余蝗虫的字样,不可
以竟然认为已经消灭干净。
如果有遗留剩余以及继续发生的蝗灾 ,反而类似于捏造、掩饰。
蝗蝻灾情 ,一面详细上报,一面拟定公文送转军队、河工以及同
城各个官员协同扑灭。总之,对于各个部门官员平时都应当开诚布公,
友好相待 ,一有紧急情况,可以收到或大或小的帮助。
扑打和捕捉蝗虫的方法
蝗蝻没有长出翅膀 ,跳跃不远,尚且容易捕灭。扑打捕捉必须在
清晨 ,大约早晨凉快吸饮露水,蝗虫大多数伏在稻麦的穗子上,而且
它的翅膀被露水濡湿不能飞翔行动。等到太阳出来,蝗虫就伏于根叶
的下面,搜寻起来就费力耗神了。
扑打捕捉蝗虫,关键是要人多。选择蝗虫集中的地方,先挖掘深
沟,然后从周围三面慢慢驱赶它 ,使它跳入沟内,用泥土填埋掩盖。
所役使的人力 ,应当供给饮食,或酌付银钱 ,以期鼓舞人心,尽力捕
灭。
用米谷来换取蝗虫的幼虫,老百姓自然奋勇从事这项工作。但是
应当随时变通 ,蝻子初生,用一斗谷子换一斗蝻子;蝻子已经长大,
则稍微减少它的交换数量 ,或者付给银钱财物,不要拘泥限制在一种
方法上。乾隆四年,直隶总督孙某奏启皇上,捕捉蝗虫供给钱米,在
藩司 (或称果司)库存公银内支取拨放;并请求皇上恩准,以后再有
蝗蝻开始产生 ,如果急于公家事务、争先扑打捕捉的,仍然行赏供给
钱米等等。但各州县应当量力办理,不可期望会报销费用。总之,详
报遭上司驳减,大费笔墨,等到获准报销的时候,仅仅剩下所耗费用
第 179 页 共 204 页
179
----------------------- 页面 180-----------------------
的十分之一二了。
蝗虫本性向光 ,经常在月光下鼓翅成群地飞翔。如果在漆黑的夜
晚,用秸秆燃火,能使蝗虫飞来靠近,可以扑打捉取了。
有人说蝻子在平地的 ,挖掘土坑,埋锅烧水,前面用席子夹起来。
对准锅的方向铲一平路 ,聚集众人环形包围慢慢驱赶蝗虫,使它沿着
平路直接跑跳入锅内,用竹子做的笊篱捞出来,堆放在一边,直到灭
尽蝗虫为止。但是,驱赶得太急近了,蝗虫就跳跃四处乱飞,反而难
以收拾了。
蝗蝻集中的地方 ,泛滥成灾,如像水的流动一样不可遏止。大体
上讲,从西北起端,向东南漫延,但是也不可以拘定方向。所以,飞
蝗进入本地区的境界 ,只应当含混其词上报,千万不可以指明蝗虫从
何处来的。总之,邻近的州县有蝻子扑来,应革除职务、捉拿问罪。
本地主管官员扑打捕捉不力,借口蝗虫是邻境飞来的,企图推卸罪责,
也应革除职务、捉拿问罪。万一邻境不肯承认,必然造成互相参奏的
情形 ,最后水落石出,不是他就是自己,难道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来这
种不愉快?所以邻近的州县查有蝻子 ,即迅速移文告知、协助,且灭,
或者用书札一类信件相互告知,这差不多算是抢救灾害、和睦友邻的
作法。
蝻子发生 ,一经详细禀报,各个上司委派的官员陆续到达本地。
有的是受命协助而来 ,有的是暂来查看。来人不是坐冷板凳的官吏 ,
就是效力以求候补的官员,不但不容易获得有力的帮助,而且他们正
想逞能 ,最容易产生意外的事端。大片的蝗灾已经扑灭,哪里必然就
作到一只也没有遗漏 ,或许说长道短的人还是有的。因此,一切起居
住行、饮食穿著,要照顾得周到,不可顾惜小小的花费。
如何搞好水利建设
古往今来治理黄河的要求,不出西汉人贾让的上中下三策。南河
蓄积清水治理黄河泥沙,实际上能够成功,其余的只是以增高黄河的
堤防为重要任务。堤坝一天天增高,水亦随着上涨,汛期水涨冲决,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