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幼儿健康知识

_2 佚名(现代)
烫伤:京万红
常用抗病毒药:板蓝根(中)、新博林(西)
常用消炎药(抗生素):希刻劳、阿奇霉素、阿莫仙等。 (抗生素使用请遵医嘱)
小 儿 咳 嗽 及 防 治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是指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这些疾病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病,尤其在秋、冬、春季发病最高。近年来每到冬季都会有流感流行,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更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 气候冷暖变化过大,久晴无雨,空气干燥,这种气候特别适合病菌、病毒的生长、繁殖。
二. 婴幼儿时期身体各方面正处于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即祖国医学所述小儿机体脆弱,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尤以肺脏娇嫩,脾脏常虚,肾常不足为主要生理特点。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抵抗力薄弱,特别是儿童的呼吸道较短,感受病菌容易向下蔓延,故在外邪异常流行时,小儿发病率总比成人要高。
三. 因为多数孩子偏食甜食油腻,加之居室气温过暖,或裘厚被,越暖越好,然而却影响了孩子自身散热的能力,随之酿热化火,导致肺胃蕴热。这样的孩子日常表现烦急哭闹,两颊欣红,睡眠不足,扒伏而卧或扬手踢被,夜受风凉。症状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或咽痛、鼻出血、痰粘难出。中医程为:“肺胃热感”或“痰热蕴肺”。
四. 饮食不当,多数年轻父母放纵孩子吃冷饮冰食,造成寒凉损伤脾胃,逐渐而成小儿厌食症。由于长期食欲不振,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营养不能满足全身需要,导致抵抗力低下,偶感风寒即引起感冒、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
以上种种都说明小儿自身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在流感流行时期,其发病率要比成人容易,病情重,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大,是特别值得家长注意的。
咳嗽是小儿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病症,几乎所有肺系疾病均有咳嗽症状。如感冒咳嗽、气管炎、肺炎及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本病多由外感六淫之邪与内伤饮食积滞引起肺气上逆作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居多。任何年龄均可罹患,而年龄幼小者极易发病。一般来说小儿外感咳嗽者多,内伤所致咳嗽较少。中医认为小儿咳嗽,病变在肺。而小儿咳嗽易发生的主导因素是肺脏娇嫩,常有不足,以及卫表不固,御邪之力薄弱等内在不足有密切关系。
小儿咳嗽与肺关系最密切,但又常和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如喂养不当,乳食生冷,积食不运;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痰湿内生,影响及肺,均可发生咳嗽。
根据以上介绍小儿咳嗽发病特点,外界致病因素包括风、寒、热、燥等外邪,也就是病毒、病菌等致病因素,是咳嗽致病的条件。而当小儿脾胃虚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导致脾失健运,乳食摄入后不能化生为营养物质,反而停聚于内化生成痰浊,上贮于肺,壅阻气道,致使肺气不得宣扬,卫外不固,抵抗力低下及火热内蕴,痰湿内伏是引起小儿咳嗽的内因。
我们在临床中经常看到不少孩子特别不能适应气候的骤变及流感流行的季节,而反复感冒咳嗽。这些孩子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薄弱,特别易为各种致病因素所感染,除与小儿正在生长发育未成熟阶段有关外,还因为这些孩子多数偏食甜食油腻,加之居室气温过暖,或过于娇爱,裘衣鸭被,影响了孩子的自行散热能力,而成为肺胃蕴热的体质,这样的孩子易出现烦急哭闹,两颊欣红,睡眠不安,扒伏而卧或扬手踢被。夜受风凉,而表现发热,流涕,咳嗽,咽痛,痰不易出等。有部分孩子,由于饮食不当,过食冷饮冰食,逐渐形成寒冷伤脾的厌食症,由于长期食欲不振,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营养不能满足身体需要,而使抵抗力下降,此时感受风寒外邪,引起感冒,疾病反复发作,每病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虽经用消炎药、止咳化痰药治疗,效果不好,因而病程迁延。从而可以看到家长合理带养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古人提出的:“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指出带养小儿,饮食不能过饱,营养不能过剩,衣被不能过暖,冷饮糖果要严加控制,这样的带养方法是符合我国的民情、体质的。
小儿感冒咳嗽是我们每个家庭最常见、最需要医生帮助解决的病症。这里要提出下面几点要求,需要每个家长加以注意:
首先,在流感流行季节,孩子发烧,感冒咳嗽,其病有一个较长的病程。在医生诊治后,应按医生的指导在家服药、护理,不要因为孩子发烧不退,而反复到医院去,这样会增加重复感染的机会;其二,孩子感冒,病初起,病情不重时,可以先吃些小儿感冒药,发烧达38.5℃以上时,及时吃退烧药,尽量安静休息,多喝开水;当病情加重时,要及时到医院求治,这时就不宜自己处理了——尤其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大人药物;
最后,家长对孩子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居室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衣被合适,手脚温即可;孩子睡不着不必强迫孩子睡觉,可以坐着玩;对伴有呕吐、腹泻的病儿第一天应给流食,对一般的发烧、咳嗽病儿吃些可口的、清淡的、有营养的饮食;冬天务必给热的饮食,面条、片汤都很好;发烧出汗体液消耗多,要多喝水和果汁,多吃水果;孩子病时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使血液循环旺盛,于安静不利,且会再受凉;痰多的孩子会因洗澡而增加分泌物,只能在患病一周后,早晨稍有咳嗽,食欲也好,能玩,不烧时,可在入睡前洗一次澡,睡得好,以后就可以隔一天洗一次;给孩子吃的药,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民间常用梨、冰糖煎水治咳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梨+杏仁+冰糖水煎,治风热咳嗽;一是梨+橘皮+白萝卜+红糖水煎,治风寒咳嗽;一是梨+川贝+冰糖水煎,用于干咳、久咳、痰少的病儿。均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易患咳嗽的病儿,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尤其是冬季,注意胸腹部保暖。病后适当休息,多喝水,不能强进油腻食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油气等刺激。
关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初期,病情较轻时,家长可以在家中给孩子喂些小药,有时可以使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下面介绍一些小儿成药的应用: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此时可给服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可暂时用一天。
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用牛黄清热散一次,即送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均有一定益处。
有些孩子平时感冒,不烧而咳嗽者,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经常在外感咳嗽初期能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以上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可作为家庭常备药。但需要强调,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按民间流传“有病无病至宝锭”,如果长期服用,可能适得其反,而伤及小儿脾胃,此点需十分注意。退烧的应急药更不可多服,以降高烧为度,以免逼邪入内,造成更难医治的并发症。
在病情重、变化大或服药后效果不佳时不应留在家中自己处理,而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小 儿 慎 用 的 常 见 感 冒 药
一些常见的抗感冒药成人使用是安全的,但儿童即使按规定剂量服用也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副作用,有时甚至发生较严重的药物反应。这是由于儿童身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器官的功能也不完善,抵抗能力较低,对药物敏感的缘故。所以,临床医生告诫:儿童(特别是1O岁以下者)患感冒时,以下几种常见的感冒药应当慎用或不宜使用。 1.阿司匹林。 服用该药较易出现消化道反应,因为阿司匹林有局部刺激及损害组织作用,在胃酸环境中,它较易穿透胃粘膜及表面的上皮层,并具备角质溶解作用,因而容易产生消化性溃疡、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如果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小儿体重减轻,颅内出血以及对肝脏的损害。
2.感冒通。 该药为双氯灭痛、人工牛黄及扑尔敏等组成的复合剂,有关小儿服用感冒通导致血尿已有不少报道。该药不仅易造成儿童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胃痛、恶心等,而且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和皮疹等症状。过量或过久使用还可能引起小儿造血机能障碍,甚至导致白血病,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
3.消炎痛。 该药为家庭常备药,有消炎止痛迅速的优点。但儿童使用后导致不良反应率较高。比如,常见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致消化道炎症、过敏反应、恶心、剧烈头痛、精神恍惚、抑郁等。此外,消炎痛还可对小儿造血系统产生损害,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4.保泰松。 为镇痛、解热及抗炎的常用药,但小儿服用可能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这些不良后果包括:引起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抑制造血功能,严重者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肝脏损害而引起黄疸及急性肝炎;有的儿童服用该药还可能引起腮腺、舌下腺等腺体肿大、发炎等。
5.速效感冒胶囊。 该药也为一种复合剂,主要成分含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及人工牛黄等。对乙酰氨基酚化合物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胃肠道功能紊乱,对药耐受性差的小儿还可引起肝脏损害,甚至引起昏迷等。有医生建议,一般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避免使用该药。另外,常见的感冒药如康必得、复方感冒冲剂、感冒灵片中的主要成分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儿童也要慎用。
小 孩 打 喷 嚏 不 一 定 是 感 冒
只要一发现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做父母的就认为孩子是感冒了,常会从家庭小药箱内找出各种抗感冒药给孩子服用。实际上,有些貌似感冒其实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可由各种过敏原引起,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塞,仰卧时明显,早上症状加重。新生儿或婴幼儿常因鼻塞而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致使口唇干裂、咽喉疼痛。此外,鼻痒也是一个重要症状。几乎半数以上患儿因鼻痒时常揉鼻、缩鼻、皱鼻或用手擦鼻。经常用力擦鼻可引起鼻中隔弯曲,影响一侧鼻孔通气。还可表现为阵发性打喷嚏,于晨起或吸入冷空气时更为明显,每次可连续打数个或数十个喷嚏,继之流出大量鼻涕。上述表现常为突然发生,迅速消失,继而再发,间歇不定。病程久的患儿,嗅觉会受到一定影响,出现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
部分患儿发病同时,可有眼、咽、耳等部位瘙痒,出现揉眼、抠耳等表现,甚至有少数患儿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大些的孩子往往用手在身上东抓西挠,小婴儿则会躁动不安。根据以上过敏性鼻炎的表现,父母只要仔细观察是不难与感冒区别的。
中医观点——发烧
我们鼻子呼吸的空气是热热的,我们的皮肤亦在呼吸散热,排散水分、出汗。呼吸、排汗所排出的热气,并非身体的发炎,乃是心肾的君火、相火上升所产生的体温,即消化营养,产生体能所产生的余热之排放。五行调和不周,体热排放不良,乃造成发烧,即余热被蓄积而成,故发烧的原因可列举如后:
1.感冒:感冒发烧,因五脏调理五气产生体能而生体温,若五脏调理五气,热不能排,为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蔽塞,即肺金毛孔收敛(肺主皮毛),致体温、热气无法从皮肤毛孔排出,即是发烧的感冒为最多。感冒发烧,不是外来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更不是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只是身体的表皮、毛孔被蔽塞而已,分为伤风、伤寒、伤(中)暑、湿、热,等中医学谓之表证,细菌、病毒根本未进入体内,经曰:"寒邪外束,阳不得越,郁而为热(发烧)"。
2.伤食: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的发烧,以婴幼儿为最多。此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3.虚劳:因身体虚,水火(心肾)不能即济,风木动摇,时憎寒壮热,乃体温外越,不能为身体产生体能,并非发炎,是今日妇女更年期,身体衰弱,故须辨别心虚发热、脾虚发热、肝肾虚发热而调治,不可退烧,是为虚损发烧。
4.瘀血:受伤时因气血循环受瘀血阻滞,瘀积的瘀血将体温升高而发烧,只要化瘀血,发烧即可痊愈。许多受伤而成植物人者,乃因瘀血阻滞,或被用冰块冰瘀血致血凝不散,或被强力消炎,消炎即伤心、肾,因心肾同为少阴经,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受伤植物人的造成,乃因心、肾的衰弱,更被消炎而心的循环无力将瘀血排出,并非脑受伤害的问题,化瘀血烧即退,心肾补强,瘀血排出植物人亦能恢复健康。许多十三、四岁的少女,月经初来时,被打德国麻疹疫苗,或感冒月经来,被消炎伤心肾,致经来不止,或经血逆行至鼻、齿流血,被止血致瘀血内结,复又感冒再被消炎,乃为今日十二、三岁学童血癌、瘀血发烧不退的主因。
5.出痘疹:出痘疹发烧是在促使病毒产生免疫功能,如谷子、各种种子发芽时的产生温度,痘疹必发烧才能促使病毒发挥排除尽净,产生免疫功能,使五脏调适五气不致产生障碍,故出痘疹发烧不须退烧,唯须注意发痘疹时的饮食,避免并发症之发生,痘疹发透烧即退而痊愈,身体免疫功能即建立而不易再生病。麻疹和小儿急疹属于这种情况。
6.药物中毒:三合一疫苗造成的药物中毒、头痛、呕吐、发烧,西医称为"无菌性脑脊髓膜炎"或白血球升高至三、五万而烧不退为白血病,解毒烧即退,白血球数据亦降而康复。
7.孩子长牙齿发烧:齿为骨之余气,而肾主骨,婴儿长牙齿时,脾土虚不能制肾水,土不能制水乃因脾虚而非感染(发炎),只要调理脾胃,发烧即可痊愈,不可消炎、退烧。
8.惊吓:七情不顺,如孩子受惊吓而腹胀发烧,只要收惊即愈,情志不顺,抑郁忧思伤脾而发烧,消胀气烧即退。
9.妇女坐月子感冒:妇女坐月子感冒,发烧称"月内风",与一般感冒不同治,此时气血大虚,须调理气血兼祛风,退烧始痊愈,不可以感染(发炎)治。
10.变蒸热:这是中医的一种说法,目前没有明确的原因,认为是小儿不断长大的一个蜕变过程,变蒸热的特征是没有特别原因发烧,除了发热没有其它症状,可以看上嘴唇内有白色小豆,称为变蒸珠子,这种发热正常,不用治疗。
退烧:发烧的治疗并不困难,只要找出发烧的原因,如感冒发烧,只要使汗流出发烧即退。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
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5℃)其吞食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不过,温度高,适度退烧也是必要的。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份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次发的伤害是不必要的。
小 儿 日 常 不 可 用 的 药
据了解,此次公布的第三批停止使用的化学药品地标品种包括7种非抗生素类药、6种呼吸系统用药、5种激素类药、17种解热镇痛药、6种抗生素药、9种皮科用药、6种维生素类药等。其中有大家熟悉的复方黄连素片,停用原因是质量不可控;感冒敏胶囊、感冒清片停用原因是盐酸吗啉呱抗流感病毒疗效不确切;肤美净停用原因是处方不合理,疗效不确切。
序号 药品类别 药品名称 主要成分 停止理由
1 非抗生素类 复方黄连素片 盐酸黄连素,木香,白芍,吴茱萸 质量不可控
2 非抗生素类 复方黄连素注射液 硫酸氢黄连素,甲氧苄嘧啶 处方依据不足
3 非抗生素类 黄氧化汞软膏 黄氧化汞 汞制剂毒性大
4 非抗生素类 痢特敏颗粒剂 甲氧苄嘧啶,仙鹤草翻白草浸膏等 处方依据不足
5 非抗生素类 痢特敏片 甲氧苄啶,苦参 处方依据不足
6 非抗生素类 复方磺胺嘧啶滴眼液 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硼砂,氢氧化钠 处方不合理
7 非抗生素类 洁尔霜 双氯苯双胍己烷盐酸盐,冰片,苦参(提取物),大蒜素,蛇床子(提取物)等 剂型不合理
8 呼吸系统用药 喘咳消片 脱脂胰脏粉,胰混合酶等 处方依据不足,质量不可控
9 呼吸系统用药 喘可宁片(喘宁片) 盐酸麻黄碱,巴比妥 处方不合理
10 呼吸系统用药 复方痰净片 商陆浸膏,二羟丙茶碱,安定 处方不合理
11 呼吸系统用药 复方止咳去痰胶囊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嘧啶,盐酸异丙嗪,瓜篓,陈皮,茯苓,葶苈子,甘草 处方不合理
12 呼吸系统用药 咳喘乐片 磺胺甲氧嗪,氨茶碱,盐酸麻黄碱,盐酸苯海拉明,穿山龙,虎杖,葶苈子 处方不合理
13 呼吸系统用药 咳伏 盐酸麻黄碱,木溜油,远志酊,橙皮酊,薄荷油,复方樟脑酊等 质量不可控;无木溜油标准
14 激素类 避孕药膏 醋酸苯汞,乳酸 汞制剂毒性大
15 激素类 长效雌激素片 乙炔雌二醇环戊醚 单用雌激素作替代治疗不宜
16 激素类 肤康松药水 氢化可的松干母液,95%乙醇 质量不可控
17 激素类 荷维哈士瘼胶囊 哈士瘼油,维生素C,维生素B1,甲基睾丸素 处方不合理
18 激素类 甲基炔诺酮速效避孕片(18-甲速效口服避孕片,探亲片) 甲基炔诺酮 国家计生委已不安排生产
19 解热镇痛类 热敏扑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咖啡因,扑尔敏,维生素C 处方不合理,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20 解热镇痛药 爱索尔感冒片 乙酰水杨酸,盐酸吗啉呱 盐酸吗啉呱抗流感病毒疗效不确
21 解热镇痛药 安络痛片 安络痛浸膏,碳酸钙 成分不明,疗效不确
22 解热镇痛药 安热静片 安乃近,盐酸氯丙嗪 片剂的处方依据不足
23 解热镇痛药 安痛定片 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苯巴比妥 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24 解热镇痛药 防治感冒片 防治感冒干浸膏,非那西丁,扑尔敏 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25 解热镇痛药 感冒敏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盐酸吗啉胍,维生素,扑尔敏等 盐酸吗啉呱抗流感病毒疗效不确切
26 解热镇痛药 感冒清片 氨基比林,盐酸马啉胍,扑尔敏,感冒茶干浸膏,穿心莲叶粉 盐酸吗啉呱抗流感病毒疗效不确切
27 解热镇痛药 感冒速安片 大黄浸膏,人工牛黄,醋酸地塞米松 处方不合理
28 解热镇痛药 感冒欣片 对乙酰氨基酚,板兰根浸膏粉,盐酸吗啉呱,扑尔敏 盐酸吗啉呱抗流感病毒疗效不确切
29 解热镇痛药 解热止痛散(含非) 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咖啡因 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30 解热镇痛药 扑尔感冒片(复方扑尔敏片) 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咖啡因,扑尔敏 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31 解热镇痛药 去痛散 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苯巴比妥 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32 解热镇痛药 热疾散片 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 处方依据不足
33 解热镇痛药 撒烈痛片 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苯巴比妥 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34 解热镇痛药 痛乃停片 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莨菪浸膏 处方不合理,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35 解热镇痛药 止痛退热散 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无水咖啡因 非那西丁原料已淘汰
36 抗生素类 复方红霉素片 红霉素,胃复安 处方不合理
37 抗生素类 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 硫酸庆大霉素,甲氧苄嘧啶等 处方依据不足
38 抗生素类 复方乙酰螺旋霉素药膜 乙酰螺旋霉素,盐酸达克罗宁 剂型依据不足
39 抗生素类 吉他霉素软膏(柱晶白霉素软膏) 吉他霉素等 剂型依据不足
40 抗生素类 磷霉素软(眼)膏 磷霉素 剂型依据不足
41 抗生素类 增效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复方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硫酸卡那霉素,甲氧苄嘧啶 处方依据不足
42 抗肿瘤药 复方秋水仙碱注射液 秋水仙碱,肌苷酸钠 处方依据不足
43 皮科用药 冻裂膏 灵芝浸膏 处方依据不足
44 皮科用药 肤宝(洗剂) 甲硝唑,烈香杜鹃油,苦参提取物等 处方不合理
45 皮科用药 肤净药膏 处方1:四环素,磺胺噻唑。处方2:氯霉素,维生素B6 处方不合理
46 皮科用药 肤裂防治膏 氢化可的松,尿素 处方依据不足
47 皮科用药 肤美净 氢氧化钙,硫酸阿托品,薄荷脑,樟脑,鱼肝油 处方不合理,疗效不确切
48 皮科用药 肤炎净 肝素钠,醋酸肤轻松 处方依据不足
49 皮科用药 复方黄连素软膏 重硫酸黄连素,鱼肝油 临床资料不足,处方依据不足
50 皮科用药 含硫钾(硫肝) 碳酸钾,升华硫 临床不用
51 皮科用药 脚气药水(珍珠露) 冰醋酸,珍珠液等 处方不合理
52 神经系统用药 复方盐酸氯丙嗪片 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 剂型依据不足
53 神经系统用药 珍氯片 盐酸氯丙嗪,珍珠层粉 处方依据不足
54 生化药 抗炎注射液 胆汁浸膏,葡萄糖,苯甲醇 疗效不确切,质量不可控
55 生化药 脑心舒注射液 十二指肠提取物 临床资料不足,处方依据不足
56 维生素类药 神力爽(神力可乐)   处方不合理
57 维生素类药 复方甘油磷酸钠注射液 甘油磷酸钠,甲胂酸钠,的士宁 处方依据不足
58 维生素类药 复方赖氨酸片,童宝片 L-赖氨酸,L-蛋氨酸 处方依据不足,生产不正常
59 维生素类药 复方维生素B12注射液 维生素B12,维生素B6,利多卡因,丙硫硫胺,氯化钠等 处方不合理
60 维生素类药 (浓)维生素E滴剂 维生素E 剂型不合理
61 维生素类药 仙方养血胶囊 维生素B1,维生素E,安宫黄体酮,人参,黄芪,紫苏叶,白芍,砂仁,阿胶,鹿胎,鹿茸 处方依据不足
62 消化系统用药 复方氯仿酊 氯仿,稀氢氰酸,樟脑,颠茄流浸膏,甘草流浸膏,薄荷醑,乙醇 处方不合理,氯仿醑已淘汰
63 血液系统用药 复方卡古地铁注射液 甘油磷酸钠,卡古地铁,硝酸的士宁,苯甲醇等 处方依据不足
64 血液系统用药 复方氯贝丁酯胶丸(安康胶丸) 氯贝丁酯,司坦唑醇,烟酸,维生素B6,肝乐等 无临床使用资料,且久未生产
65 血液系统用药 茴香烯胶丸 茴香烯,茶油 无临床使用资料,且久未生产
66 循环系统类 复方硝苯地平片(复方硝苯吡啶片,宁泰宝片)   质量不可控
67 循环系统类 盐酸利多卡因胶囊 利多卡因 剂型依据不足
68 循环系统用药 复方硝酸甘油外敷袋(心复康) 硝酸甘油,苏合香,丹参,延胡索,赤芍,冰片 处方、剂型不合理
69 专科用药 近视防治滴眼剂 硫酸阿托品,氯霉素等 不安全,处方不合理
70 专科用药 治近灵滴眼液 氢溴酸樟柳碱 处方依据不足
关 于 亲 子 阅 读 的 一 些 体 会 (论坛妈妈)
因为自己是爱书的人,所以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会是个小书迷。在PP出生大概一个月后,我就开始在他醒着的时候读一些儿歌,童谣和诗词。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自己好玩,孩子也有兴趣,听着听着会咿呀作声。虽然当时并没有接触亲子阅读,想法却挺吻合的。后来真正接触到亲子阅读,并实践以后,我觉的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有三个问题,一是开始亲子阅读的时间,二是书的选择,三是方法。而我自己体会最深的是书的选择,所以我体会最多的也是这个。
时间上我感觉出生以后就可以开始了,不过0-1阶段的孩子并不能理解内容,所以挑选一些儿歌童谣比较合适,孩子喜欢的是那种节奏,韵律。我自己觉的唐诗也不错,韵律很好啊,自己读着也喜欢。(顺便说一下我觉的亲子阅读不单是要让孩子喜欢,大人也要喜欢啊,这样气氛才好。)1岁以后就可以选择一些故事书了,开始互相有交流的阅读。而且我看有资料说,亲子阅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并不是说孩子能自己阅读了就可以不继续了,因为即使是10多岁的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还是要比阅读理解能力要好很多。
关于阅读的方法,我做到的是大声读,并尽量读的有表情;重复的读,孩子要重复就重复,无论多少次;即使我读的时候,孩子似乎不在听,甚至自己在玩,也坚持读。(其实孩子是在听的,每次我问他妈妈讲到哪里了,他都能回答上来)。而我没做到的有两个,一个是李老师提到过的吊吊孩子的胃口。有位爸爸称之为饿一饿孩子,也很形象。可能我自己是急性子的关系,自己先忍不住去看了,忍不住就讲给PP听了。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一改。还有一个是定时阅读,并不是不想,只是心中有些怕会不会伤害到孩子阅读的兴趣。每天固定要做一件事,不知道会不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心理,不敢冒险。我想慢慢看情况再说,也许PP会每天想到拿一本书来让我讲。
关于选择书,我走过很多弯路,现在也还在摸索中。PP1岁以后,我就开始去买一些故事书来。开始挑选的是中外的童话名著,比如小红帽,大闹天宫等。图画是非常漂亮的,但字太多,故事太复杂,PP可以说是不喜欢,其中只有三个和尚还比较喜欢。然后我就开始选择一些故事简单,主人公为小动物的书。图画漂亮当然是必须的,PP很喜欢那些书,一本书重复讲过几遍后,他就会复述其中的几段,词汇量也增加很多,当时PP才2岁左右。但是我马上发现这些故事内容并不好。如有一个情节是,冬天树叶落了,小兔把自己的花围巾扔到树上,树上就长出了树叶和花。PP要仿效,但结果并不同,我很难和PP解释。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亲子阅读的理论,和一些有经验的爸爸妈妈,让我有了全新的概念。于是我在网上订了300多元的书,这些书现在看来还是有很多功利成分在里面。比如一套是知识童话,当时想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可以学一些知识。其中一本海水变成盐PP特别喜欢,现在我知道看了这本书并不能真正让PP明白而海水怎么变成了盐,他只是喜欢这个故事而已。现在我的理解是,知识是需要孩子去摸索,去寻找的。比如我们告诉孩子这是树,这是花,那只是名称而已。而我们希望教给孩子的是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只有这样以后他以后才会有兴趣探索其他。另外还有两套是关于情商的[我真棒系列]和[亮亮的故事],PP很喜欢亮亮的故事,我真棒系列他喜欢其中的几本。当时想来可以让PP学会一些道理,比如学会分享,勇于认错,自己整理玩具等。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可笑。怎么能指望孩子看了一本书后,就学会那些道理呢。PP看了亮亮的故事后,反而会故意学亮亮的一些缺点,然后说,妈妈我和亮亮一样,不过你一说我就改正了。让我哭笑不得!这个阶段后,我开始悟到我更该选择的是那些PP感兴趣的故事书,培养阅读的兴趣才是最主要的。鼹鼠的故事是我买的比较成功的,PP最喜欢的是鼹鼠当医生。有一段时间是每天都要让我讲,对其中的情节非常熟悉。所以现在我的体会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是最主要的,希望孩子是个小书迷。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希望书能陪伴孩子一生。
早 期 阅 读 是 通 往 天 才 之 路 的 阶 梯
婴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是一种启蒙性、养成性的学习。
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态度、向往或成效,往往在成人还没有注意到时就悄悄地开始了。一般说来,9个月的婴儿就有翻书的愿望,嘴里还会喃喃自语;14个月的孩子能开始看图指物;1岁零7个月的孩子已经能说出图上的东西了。这些在婴儿期最初萌发的阅读意识,最早出现的阅读行为,说明阅读是孩子发展过程中自发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推盂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2%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前开始阅读的。可见,早期阅读对孩子阅读兴趣、习惯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能帮助孩子启蒙阅读意识,养成良好、持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这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的条件。
婴幼儿生来就有一种好奇心、探求欲。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而更在乎启蒙阅读意识,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书、印刷品和阅读的概念,即要看、要听、要读,通过养成性教育,有力地推动今后的学习。
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如果在婴幼儿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孩子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如不会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也差。这些都证实早期阅读启蒙的价值和意义,说明婴幼儿早期阅读经验的获得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切不可错失良机,贻误孩子的终身发展。
关 于 亲 子 阅 读
(一)什么是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又称亲子阅读,是指在家庭中大人与孩子一起阅读。通常,我们将亲子共读理解为“大人为自家的孩子读书”。在这里,我们不妨理解得更广泛些。
从参与人的角度看,孩子一方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自家的孩子,也可以是别家的孩子。
从阅读活动的内容来看,除了核心的阅读活动外,亲子阅读可以从选书的时候开始,一直到读后的交流,形成一个“选书—读书—聊书—再选书—再读书……”循环立体的过程。
从共读的形式上看,亲子共读可以是大人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孩子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是自己读给自己(默读或读出声音);除了“读”的形式,还可以有表演、图画、手工、实验等等多种形式,重要的是,大人与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
因此,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亲子共读可以理解为大人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亲子共读?
前面已经谈到培养儿童阅读的意义。在亲子共读中,需要再次强调培养孩子阅读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也不是要用读书识字充塞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是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为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身阅读者,让阅读为他们带来一生的幸福。
儿童的阅读,决不是只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外,与家人一同分享。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家长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儿童的阅读,既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大人有责任教会他们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阅读并不是一种修行。成功的亲子共读的秘诀,是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爱的传导,让孩子热爱书籍,让快乐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终身。
(二)常见的误区与困惑:
误区与困惑一:亲子共读只适用于幼儿,等到孩子上学了、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该让孩子独立阅读,否则会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提示与建议:亲子共读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它的本质在于分享阅读的快乐。我们应当鼓励孩子独立阅读,亲子共读正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习惯的良好方法之一。
误区与困惑二:亲子共读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早点学会识字、阅读,因此在共读的过程中,应当着重于帮助孩子认字,学会阅读的方法。提示与建议:亲子共读的目的是引导孩子热爱阅读。在正常的教育方法下,孩子迟早将学会认字,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但是请大家看看我们的大人世界:我们有太多会认字、会阅读而不阅读的人,从来就没有热爱阅读而不识字、不会阅读的人。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去“爱”,而不是简单的“会”。大人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带有强烈功利心的“快快的”、“早早的”愿望,往往是削弱孩子阅读热情的利器,其结果往往是,在孩子早早地学会了识字阅读的同时就丧失了自主阅读的热情。
误区与困惑三:亲子共读是女人的事情。提示与建议:多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接近九成的家庭由妈妈负责为孩子选书,而在进行亲子阅读活动的家庭中,也是近九成主要由妈妈担负为孩子读书的任务。绝大部分幼儿园老师和小学的大部分语文老师也都是女性。也就是说,在孩子出世后至少八九年里,几乎全是女性统领着他们的阅读世界。所以在他们看来,“阅读是女人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奇怪。这对于孩子——特别是男孩——是不良的心理暗示。因此,在亲子共读活动中,男性——特别是爸爸们——应当尽可能多地参与,为孩子们做出表率。
误区与困惑四:我们没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也缺乏经验,不知该怎么读。
提示与建议:我们总是将时间花在最值得的事情,请将孩子的阅读看作最值得关注的事情。亲子共读并不需要太多时间,每天哪怕5-10分钟都可以,关键在于坚持。我们自身成长的经验是最丰富的宝库,请相信自己。
(三)亲子阅读的主要方法
1、主要方法介绍:通过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并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为亲子共读推荐两种主要的方法:大声为孩子读书和持续默读。这两种方法像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子,最好能结合采用。
大声为孩子读书,就是为孩子念书,读出声音来。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在上学前、晚饭后或临睡前,为孩子读一本书,每天至少5-10分钟。选择图书,主要选择图画书或其他适合大声读的书,关键是孩子喜爱的书。大声读的活动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至少到孩子小学毕业。
持续默读,就是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默读时间,家庭的全体成员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报纸、杂志,安静地享受阅读,每天至少5-1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不提问、不讨论,不监督孩子的行为,也不要求做任何读书记录或写读后感。如有可能,这种活动最好一直坚持下去。
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上两种方法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它们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培养孩子阅读最为有效的方法,既适用于学校,也适用于家庭。
这两种方法可谓耗费社会成本最低的方法,任何家庭和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实施,不需要特殊的组织,也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投资。只需要大人和孩子,每天为这样的仪式准备几分钟的心情。当然,为孩子准备好书也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愿意读书,谁不愿意投入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电子信息时代,孩子们被电视、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等等电子媒介所包围,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方式正在被深刻地影响着。如果我们每天连5-10分钟都拿不出来,在传统的阅读方式下安静地体验和思考,那些积淀至今的文明将走向何方?我们的孩子的明天又将会怎样?
请不要吝啬每天这短短的5-10分钟!
相关方法推荐:除上述主要的亲子共读方法外,还有许多种相关和衍生的方法可以推荐,在这里无法穷举,以下十种方法仅仅作为一种示范性的推荐:
方法一:大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亲子共读是大人与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大人也有权利享受其中。而且,仅仅让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还算不上是好的儿童文学。
方法二:一边读一边玩。请用游戏的心态而非修行的心态与孩子一起读,优秀的童书往往还提供了各种游戏的想象空间。
方法三:让孩子充分参与。亲子共读不必正襟危坐,让孩子尽情参与是聪明的做法,可以请孩子翻书、跟着念念有词,随着故事的发展欢笑、蹦跳。
方法四:阅图漫步。为孩子选择图画书或插图丰富且有艺术美感和感染力的书,在阅读的前后、过程中,与孩子一起享受读图。不要将阅读图画书看作小孩子的特权,大人也有权利和能力享受,何况大孩子。
方法五:一边读,一边演。富有感情地、投入地阅读,既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也是传导阅读热情的最佳手段。有条件的,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表演。
方法六:引发问题,引导思考。不要将共读看作“考察”孩子阅读能力的手段,重要的是引发孩子自己的问题,重视问题,通过开放性的结论引导孩子更广泛的思考。
方法七:与孩子平等地聊书。大人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活动,一定能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聊书是帮助孩子理解和拓展兴趣的好方法。但要切记,这种交流是完全平等的,大人未必总比孩子高明。
方法八:读后行动,拓展阅读。阅读不是读完就完的事情,成功的共读活动可以唤起阅读者广泛的兴趣,如画画、做手工,进行观察、实验,都是非常积极的反应。如果能抓住孩子的兴趣,进一步延伸阅读,将事半功倍。
方法九: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任何人都不可能买尽天下之书,而且这种占有也毫无意义。应当引导孩子充分利用公共图书资源,多上书店和图书馆看书、借书。
方法十:书香满家园。用书来装点日常家居环境,在家庭中营造阅读气氛,是让孩子爱上书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爱书的大人应当有自己的家庭藏书,爱书的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藏书。
(四)亲子共读推广策略:推广亲子共读,是社会各界的责任。我们建议,至少可采用这样一些方式进行推广:
1、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在校与在家的阅读活动,获得家长对班级读书会的支持,吸纳家长直接参与班级读书会的活动;
2、建立家长学校:不定期地组织家长参加专门的讲座和演讲,讲解亲子阅读的必要性和方法,交流经验;建立亲子阅读论坛:创办专门性的亲子阅读讨论论坛,由老师和热心的家长共同主持,交流亲子共读的经验和方法;
3、建立家庭读书会:鼓励孩子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家庭建立家庭读书会,共享图书资源,不定期地举办亲子读书活动,交流经验和方法;
4、组织亲子共读活动: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专门的亲子共读活动,邀请家庭参加,在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员中招募有经验的志愿者,为孩子们读书,同时也作为共读方法的示范;
5、建立亲子阅读咨询站:在互联网上或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亲子阅读咨询站,由专家和有经验的热心朋友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6、推荐亲子阅读书目:定期或不定期推荐适合亲子共读的书目,介绍基本内容、适合阅读的年龄范围,以及推荐适合的阅读方法。
[编译] 评 价 知 识 性 读 物 的 七 个 标 准
如果说世界上所有的孩子,无论年龄、背景或种族,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么它一定就是好奇心。孩子们阅读知识性的读物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选择这样的书或者是为了回答某个特定领域的问题,或者是为了满足拓展知识面的欲望。我们在后面将讨论一些标准,以它们为基础可以来评判成千上万给孩子们的这类读物。但在这些通常的标准之上,还有一些书具备显著的特征,我们甚至可以把它们称为文学作品。这样的特征可以表现为富有创意的观念和表达,但主要表现为一种微妙而实在的文学特征,那就是卓尔不群的风格。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文笔清晰而有活力,阿尔弗雷德?杜肯的渊博和睿智,还有杰恩?乔治在《春天降临海洋》中展现的抒情诗式淳朴,都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各自运用独特的方式驾驭文字,针对主题选择恰当的词句和节奏,既保持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又无损于作为好的知识性读物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特质。
文学性,虽然不是所有知识性读物的必备特点,但肯定是最优秀的知识性读物应该具备的特点。
如何评价知识性读物?
知识性读物的范围种类很广,从最简单的认知读物一直到讨论复杂专题的大龄读者的读物。最优秀的知识性读物的作者,应当对作品涉及的专题领域相当了解,诉诸笔端应当充满想像力,而且能充分理解潜在的读者,既能理解他们的需要,又能理解他们的能力限度。某个领域的专家可能会进行冗长的表述,或者大量地、毫无必要地使用行话和专业术语。另一方面,一位娴熟的作家却可能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而无法进行深入地讨论。判断一本书的好坏,需要依据它自身的价值取向。我们在评估一本书的时候,需要考察作者创作这本书的意图,不但要根据通用的评价标准来评判,还要判断作者这样创作是否实现了作品的创作意图。
举例而言。比如一本写给5岁孩子的恐龙画册远不如另一本写给15岁孩子的恐龙辞典渊博而且精到,但如果这本画册确实能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孩子获得清晰准确的基本概念并对恐龙专题充满好奇心,那么它也应该算是非常优秀的知识性读物。
标准一:正确(或准确性)
评判非虚构作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大概所有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正确性原则。然而,显然就某个领域的知识而言,正确性的追求是有限度的。我们只能要求作者准确到作品创作当时所能达到的知识背景的限度。
在为孩子的创作中,需要考虑到他们在生活经验、词汇量和知识面方面的局限,作者们经常发现需要舍弃一些原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责任是不能舍弃那些意义重大的东西。虽然一本书并不一定要完整全面,但它必须能覆盖主要的知识点,否则它同样会有不准确的效果。同样,我们也不应该替换那些对于孩子来说不难接受的简单术语,那样也不能算准确。
如果我们提供给孩子的具体信息是过时的或者肤浅的,我们同样只会增加孩子们的困惑。
显而易见,正确性是评判知识性读物最为重要的标准。在今天,这样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学会抵御那些被广泛传播的不良信息。大人们应该鼓励孩子们,通过值得信赖的渠道去检验那些所谓的“事实”。这是一种帮助孩子武装自己,克服轻信的方法。它能教会孩子们去掂量各种争执,去质疑信息来源,去探究事实。
标准二:合时(或时效性)
时效性与准确性紧密相联。对于许多知识性读物而言,在版权页上标注的时间显得特别重要。对于某些专题,这个问题显得并不那么重要--比如大卫?马考利有关建筑史上里程碑式建筑物的书已经使用了许多年,而且看来还可以使用许多年,这可以算是这类书中最好的代表--但是即使是在历史学或建筑学领域,也会不断产生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知识性读物不但应该反映过去知识的总结和继承,还应当能体现最新的研究发展和当代的经验积累。
在选择最佳的科学读物时,时效性通常是最主要的判断因素。就许多科学实验读物而言,有许多方法发生了巨变,所以评价这些书必须考虑时效性。以前,书本上的实验指导往往是这样的:“用一汤匙这个,再加一汤匙那个,混合,然后……结果发生。”这样的指导反映了传统的教育方法:老师演示一项实验,学生们照方依葫芦画瓢,要求得出的期待结果应该一模一样。但是,依据鼓励发现的方法体系,则更为强调实验结果背后的原因,新的科学实验读物会给孩子们在实验中各种不同的选择,强调观察科学的方法,学会制作记录,并从结论中进行推论。在任何领域中教育实践的变革应该体现到这些读物中,内容需要更新,方法也需要更新。
标准三:范围选取和内容组织
除了考虑准确性和时效性之外,我们还需要对知识性读物的实用效果进行判断。我们需要判断作者是否能成功地简化素材,并且针对潜在的读者对专题的范围成功进行限定。克洛威尔出版公司的科普读物在初级阅读者群中获得相当的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和编辑们能成功地将素材范围加以限定,对每一个专题他们能精心地选择最重要的事实,并且逻辑清晰地表现出来。太多的知识信息,或太多的辅助资料,可能让孩子们困惑,甚至会误导他们,即使从文本的角度看,这些资料没有任何不准确的表述。
将素材合乎逻辑地表现出来,同样也相当重要。只有在很短的书中,才适合用从头到尾连贯的文本。对于有相当长度的书,文本需要拆分开,冠以标题和副标题以确保各部分的关系清晰可见。[内容编排和目录非常重要,它们本身往往也具有参考资料的价值。
内容的编排应当从熟悉的到不熟悉的,从简单的到复杂的,有的还需要考虑有时序的,不同的主题决定不同的编排方式。
标准四:作者的责任感
任何一本教孩子做某种东西的书,比如实验书,应当包含安全规则,还应该提供所需要的原料清单,如果这些原料在家里不容易找到,还应该提供可以找到它们的来源。科学实验书和烹饪书还需要特别留意,如果读者所处的阶段需要大人帮助,还需要明确该实验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和共同参与。所建议的操作过程应当符合科学的方法。
作者还有责任确保书中没有具有性别、种族、年龄或宗教歧视色彩的文字或图片。
作品应当反映一种科学的态度,这不但是指它表达的内容,也包括它表达的方式。
作者还应当在表述上仔细区分事实、理论或观点。不能将它们混淆。
标准五:作者的能力
判断作者能力的一个线索是看作者对素材的处理,看他(她)纳入和舍弃的素材。具备科学知识背景的作者还应当意识到,也应当清晰地表述,相关主题的社会影响,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
与一位只能通过收集资料来撰写某个专题的作者相比,一位恰好是这个领域的权威的作者通常能写得更加新奇而有创意。比如,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往往会毫不犹豫地表达--在某种程度上--答案并非必须是勿庸置疑的。
非常有趣的是,通常在专业领域外的人会比在专业领域内的人更倾向于接受过于确定的答案。
标准六:形式
图书的形式应该作为评判知识性读物的一个标准。如果一本书的大小、形状和绘画风格看上去是给二年级学生的东西,那么五年级的孩子很可能会对它嗤之以鼻。
图书的形式包括大小、形状、版式、装帧设计、插图或照片、内容排版,等等。这些对于知识性读物本身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七:风格
最后,知识性读物必须写得既清晰又有趣。非虚构读物有时可能极端恐怖地沉闷。用包装的方法对抗这种沉闷,是一种错误的选择。知识性的信息可以而且应该直白地表达,孩子们在学习科学的或地理的或自然的知识时,并不需要甜腻的抚慰。诸如“自然妈妈知道春天的时间到了”,或者把小麻雀称为“小啾啾”之类的表述方法并不被接受。孩子们并不喜欢在谈话方式上被看待得如此幼稚。他们可以很直接地接受信息,不过如果读物写得实在太干太重,他们也会被闷得难以忍受。一本书可以很有用--有许多书风格平凡但很有用--但孩子也会不喜欢它,除非这本书能变得非常有趣。
【观点选摘】
(选自弥尔顿?梅泽的《那些奖项都发给了谁?--关于非虚构读物》。)
在所有的媒体中,非虚构读物的书评人往往仅限于去问一本书中包含了多少信息量。还有,这本书有多准确或者时效性是否很好。较少有书评人会去将一本书与相同主题的其他书进行比较,大多数人只是将该书与它涉及的具体知识进行比较。更罕见有人会去关心这本书作为书本身所具备的东西,大家往往仅关心纯粹的事实。而我会去问这本书是如何被组建的。什么样的选择原则激发着作者的创作?作者本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否了解其他不同的但有价值的观点?还有,也是最重要的,这本书具备怎样的文学特质(假如有的话)?在这里我并不是指作者在语言上的字斟句酌,或者在绘画上的个人风格。我所关心的是,从这本书中是否能听到作者本人的声音。作者本人所关心的东西,对资料细节的选择,语言文字的色彩,还有语句的节奏感,都可以展现出一种快乐的感触。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格并不是一种花言巧语的小伎俩,也不是一种装饰性的涂抹。它是一种见识的特质。它与作者的个性密不可分,因为一本书的语气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思考和感受方式。如果作者是一个漠然的、沉闷的、愚蠢的、机械的人,这些特质就会展现在这本书中。作者作为一个人的类型,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风格包含形式和内容,它们总是交织在一起。
2003 最 具 阅 读 价 值 的 十 本 少 儿 读 物
(作家或出处:徐鲁 中华读书报)
作者自述:虽然铺排在2003年少儿书店和少儿专柜上的平庸童书可谓多多,但深具阅读价值和令人爱不释手的优秀童书也并不少见,正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然而要在浩如烟海的品种里遴选出宝贵的10种,却使我几番在取舍之间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好在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排行榜”,所选是否得当,还望得到业内人士和编辑同行的关注与指教。
书名:《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著译:(英国)J.K.罗琳著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
推荐理由:“哈5”英文本在今夏上市的第一天就狂卖500万本,接着是60多种语言的译本,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是同步进入书店,累计销售已达数亿册。这是人类出版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与其说哈利?波特系列是专门写给9—12岁的读者阅读的“儿童读物”,不如说它为全世界的父母亲提供了一个“亲子共读”的机会,给众多的为现实生活所困所累的成年人提供了一个颠覆现实、超越现实而飞向神怪和魔幻世界的文本。当然,这其中必有一些“文学”之外的因素,例如我们所处的这个大众消费时代的盲目从众心理,英语文化的侵略强势,跨国媒体机制对作为“特殊商品”的图书的超级炒作,等等。所以,仅仅把这本书当作一个少儿阅读文本来追究它的所谓阅读价值,未免有点目光狭窄了。《万象》杂志上有一篇文章说得好:该大做文章解构“哈利?波特现象”的,除了文学院的教授和文学批评家,还应该有商学院的教授和经济学家。
书名:《幻城》著译:郭敬明著
版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推荐理由:显然,在当下的“青春书写”中,大部分作品所发出的是独立、尖锐、愤怒、飘忽和反叛的声音,是一些正当的愿望、感情和尊严被粗暴损折的声音。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郁闷和疼痛。《幻城》的书写似乎是在“众声喧哗”之外。作者创造了一个远离当下现实的、独立的“乌托邦”式的幻想世界,作为驰骋自己少年才情、挥洒自己的爱与痛、欢乐与悲伤、希望与幻灭的国度。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少年才俊在驾驭想像、构筑人物关系、赋予人物命运与性格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卓然表现。也许,几十万册的足以骄人的发行量和持续盘踞图书销售排行榜的业绩,还并不能够代表这本少年才子书的完全价值。我们从这部作品的背后所见的,似乎也同时在暴露着我们现有的教育方式、成长范式、价值观念和语文教学的局限、脆弱与可疑性。
书名:《英国玫瑰》著译:(美)麦当娜著
版本:辽宁教育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推荐理由:惯于我行我素、常有标新立异和惊世骇俗之举的麦姐,在做了母亲之后,渐渐改变了自己一向以性感惑众的形象,在一些公开场合多以贤淑、典雅的形象示人,真可谓删繁就简、洗尽铅华,野性退隐而母性出场了。有报道说,为了孩子她甚至还戒掉了多年的吸烟习惯。由此可见“母亲”二字的圣洁与伟大的力量!除此之外,作为两个孩子的漂亮妈妈,麦当娜对于童书更是情有独钟。《英国玫瑰》是她计划中的专门给5—8岁儿童阅读的道德寓言童话系列图书的第一种。据说,麦当娜写这本书时融进了自己的切身经历。她说:“在孩提时代,我曾因种种原因羡慕和嫉妒过别的女孩,我嫉妒她们有母亲,嫉妒她们比我漂亮,嫉妒她们比我富有。”书中所涉及的美貌、友爱、嫉妒和感恩的主题,都是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无法回避和绕过的。应该说,麦当娜把这个德育故事讲得既简洁又有趣。
书名:《乌丢丢的奇遇》著译:金波著
版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关于爱、生命和回忆的童话。正如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雷蒙德?布里格斯的《雪人》和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一类的童话仅仅视为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一样,我也非常不愿意把这部作品仅仅当作一个儿童文学作品来看待,虽然它无论从题材、人物、语言和结构形式上看,都堪称为一部极其精致和几乎无懈可击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它同时还是一部使人荡气回肠的、深隐着作家内心深处的许多秘密的爱情之书,一部充盈着作家在漫长的生命道路上的感悟与发现、智慧与思想的哲理之书、命运之书。在见过了更多的从域外引进的儿童读物之后,这部具有完全原创意义的本土童话作品尤其显得珍贵。书中的一系列具有典雅风格的十四行诗歌与童话文本的完美交织,也使全书在叙事艺术上平添了有如复调音乐般往复回返的抒情效果。
书名:《精灵城堡》著译:(法)保罗?马丹著
版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推荐理由:今年中国内地的童书出版者,犹如西方民间传说中的花衣吹笛人,仿佛不约而同地在同一时间吹响了各自的魔笛。笛音一响,则国外的精灵鬼怪纷纷走出自己的城堡,浩浩荡荡涌进了中国,在童书市场上兴风作浪,其嚣张气焰真可谓遮天蔽日。从精灵、妖怪、魔法师,到地板小人、巫婆、仙女、巨人,甚至吸血鬼、骷髅、幽灵等各种怪物,应有尽有。在众多的引进版精灵鬼怪读物中,《精灵城堡》是集其大成者,因此也是特别好玩的一种。神秘的精灵城堡里居住着一群丑陋、任性、自尊而又好事、好斗的怪物,你不难想像它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离奇的和超出人类的经验之外的故事。
书名:《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著译:杨红樱著
版本:作家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推荐理由:有的儿童文学评论家把儿童文学作家分为“追随永恒”和“感动当下”这样两类。其实,仰慕久远者未必会拒绝短促,而感动当下者也未必不期望永恒。2003年的童书市场上,杨红樱以一系列轻松好玩的校园小说“感动当下”,成为不少小读者寻找的对象。《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本。几乎是“零距离”和“新写实”般的当下校园故事,轻松快乐和简单的讲述方式,漂亮老师,调皮学生,校园最新流行的话题,素质教育背景下出现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而杨红樱显然是站在小学生(亦即她的读者)那一边的。所以她的受到欢迎是极其自然的。
书名:《鼹鼠的故事》著译:(捷)兹德内克?米莱尔图 哈娜?多斯科奇洛娃文
版本:接力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推荐理由:凡是在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孩子,没有谁不喜欢那只来自捷克的、看上去傻乎乎的却又心地善良、对所有事物都具有好奇心的小鼹鼠的。波希米亚的土地和文化造就了捷克人自由灵动、富于想像和机智、而且幽默风趣的天性。享誉全球的系列卡通片《鼹鼠的故事》,就是一部深具自由灵动的生命气息、散发着快乐幽默的童真和意趣的经典作品。这部作品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小鼹鼠为主角的第一部卡通片《鼹鼠做裤子》1957年首度在意大利威尼斯影展中获得最高奖。小鼹鼠从此成为卡通片中最具人气的动物明星之一,以它为主角的多部影片陆续在世界各地传播和获奖。圆头圆脑的小鼹鼠所演绎的既搞笑又充满温情的小故事,曾让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孩子和成人忘记了烦恼和沉重,享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温暖。
书名:《大作家史努比》著译:(美)蒙特?舒尔茨 巴那比?康拉德等编著
版本:中信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推荐理由:和希望出版社引进的《史努比全集》不同,这是一本有关史努比的专题故事书。伟大的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要用正在写作中的史努比来表达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理解,反映创作的艰辛与作家生活中的苦衷与乐趣。尤为珍贵和有趣的是,这本书的编辑者配合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主义小狗”史努比的写作活动,又约请了包括《心灵鸡汤》的作者杰克?坎菲尔德、《假如明天来临》的作者西德尼?谢尔顿等30位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撰文评点了史努比写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种遭遇,如文学创意与构思、如何面对退稿、怎样虚构故事、如何把握讲故事的节奏、怎样与出版商打交道,等等。因此,这本《大作家史努比》不仅是一本专题性的漫画书,更是一本有趣的写作入门书。
书名:《顽童捣蛋记》著译:(德)威廉?布什著
版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推荐理由:在德国以及其他德语国家,马克斯和摩里茨这两个超级小坏蛋可谓“有口皆碑”、家喻户晓。《顽童捣蛋记》这篇诙谐的故事诗也是许多德语教科书的必选篇目。整个故事除“开篇”和“收场白”外,讲述的就是两个小坏蛋“第一回捣蛋”、“第二回捣蛋”……总共七回超级捣蛋和恶作剧的始末。威廉?布什是德国著名的绘本作家,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笑料大王”。这册绘画本的幽默故事诗,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仅仅看那些图画,也足以让人忍不住开怀大笑。老诗人、翻译家绿原先生简洁、生动和老道的口语歌谣体的翻译,再现了原作德语口语的诙谐、轻松的游戏精神。这是一本适合任何年龄的小孩子甚至成年人“悦读”的经典童书。
书名:《窗边的小豆豆》著译:(日)黑柳彻子著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1月第1版
推荐理由:这本讲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性的小书,自1981年问世后,已经被译为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一个生性好动的小姑娘,被原来的学校开除了。妈妈四处奔走,总算把她送进了一所叫做“巴学园”的“电车小学”。在小林校长的热情鼓励、耐心教育和正确引导下,坐在窗边的小姑娘终于走上了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长大后成为日本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和杰出艺人。小林校长的一贯主张是:任何类型的孩子,生来都是具有良好素质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这种素质常常被周围的环境或大人们的种种偏见所影响。所以,应该及早发现和肯定孩子的良好素质,从而把孩子造就成具有自然和健康的个性的人。这本有趣的小书应该成为更多小学校长、老师和家长所必读的“教育诗”。
从 理 解 到 自 由
摘自孙瑞雪著《爱和自由》
人们普遍同意,应该尽量给孩子一些爱,让他充分享受到这些爱,这对他一生都是有影响。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事情总是这样,原则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容易,生活的事情、具体的事情做起来就不容易。甚至应该说我们平时给孩子的时间都不多。因为我们很忙,时间总是不够,各种事情都排在孩子前面。没有跟孩子在一起,没有跟孩子在一起读书、交流,没有跟孩子一起工作、去欣赏孩子需要欣赏的东西,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感受。当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理解孩子。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态。母鸡,是很弱小的动物了,在无论怎样强大的敌害面前,它都能用自己的翅膀保卫着自己的小鸡;一只老虎是很凶猛的野兽了,但他跟小老虎玩耍的时候,能够达到极大的耐心。这种爱孩子,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到的。而且这一点上父母都能做得很好。但在孩子真正有了独立意识,需要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时,父母却难以做到"爱"了我们长会看到这种现象,当孩子一旦独立的时候,父母就会说:"这孩子太犟了!""这孩子这麽不听话。"实际是孩子要成长!要照他自己的意志去成长,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开始产生矛盾了,要学会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
我们大多数人都面临这样的处境,前几天保健院的大夫来给我们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孩子做体检。孩子们都很"自由",就是说按蒙特梭利方法规定,除了不得粗暴地干涉别人,不得打骂别人,拿教具必须归位,不得打扰别人这几点之外,其他一概自由。让儿童在自由自在中经验应该怎麽做,和不应该怎麽做。这是让孩子独立,独立的做出选择。当时所有的孩子都围到那儿,一会儿摸摸大夫的衣服(我们有一个课叫触摸课,就是分辨布料的粗细),一会儿摸摸那些医用器具。虽然他不会破坏,但他会用手很轻的摸。因为这套东西和这种活动孩子没有见过,尤其是做实验,这个工作很吸引孩子。其中有一个糊得很脏的小孩,他的手已经被针刺过,取了一点血化验,他站在那儿一个小时。我看了一下表,整整一个小时,手就那样举着,一动也不动站在那儿。他才两岁过一点。当时那些大夫说:"你们学校太乱了,怎麽能这个样子呢?"说应该像其他幼儿园一样,孩子们(苦着脸)排着长队,做完一个孩子再进来一个,进化验室,检查完一个就回教室一个。他们必须特别安静。而我们的孩子,满大厅跑着,而老师在后面追着,有的刚抽了血哭着,一部分围看着。我却对大夫的不耐烦感到惊讶。我说:"你作为一个大夫,就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应该给儿童大量的时间,让他们适应你们的工作,而且让他们自由的观察并同你们交流,在观察了解的过程中解除恐慌。
这确实是一个让孩子学习的极好机会。这就让我想起我们学校有个家长,她说原来在其他幼儿园的时候,她的小孩回家后,把买给她的一长溜的小娃娃从大到小排在床上。那个小孩说:"不许说话,赶快睡觉!要不睡觉我就要管你们了。"她妈妈说这个小孩把娃娃当木偶在表现她的老师的所作所为,其他场合的情况就更糟。因为我们大人也希望儿童像木偶一样,我们很顺利很快的就把这些孩子处理完了。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也有人反过来说,大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但意思是不一样的。大人什麽样,孩子就表现得什麽样。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别人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成人好控制和压制他人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我们潜在能力的机会,我们就根深蒂固的形成自由是有害的,儿童需要成人管教的意识心态。
我们习惯上很难容忍让孩子自由,尤其在说孩子"吵得很" 时,你要是真正爱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们玩耍,在那儿"作验血"时,非常可爱,你根本不觉得他吵。有的孩子不做,不检查,他就离得远远的,坚决拒绝。要给他做思想工作,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要让儿童有安全感才能让他做,要不然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尤其是做“肝功”化验,要在脖子上取血。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麽回事,把孩子硬按到桌子上,这个过程同杀动物的残酷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方式对一个无知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恐惧了。所以我们要很耐心的给孩子讲解这些,让孩子观察,没有其他办法。
遗憾的是很多大人没有这样的耐性。我们越来发现,在生活中,不管是大夫,还是老师,都很难容忍让孩子自由、快乐的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成人嫌麻烦,很简单,一个像木偶一样的孩子对成人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成人愿意做什麽事很快就能完成。可是一个在自由中的孩子我们要付出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时间。成人大多不愿把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挣钱重要,看电视重要……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己,是最有价值的。我们能肯定的是我们就在这种工作中一分一秒的成长,孩子也在这种生活中一分一秒的成长。只有付出心血,让成长一分一秒的积攒起来,才可能造就出一个非常成功的孩子。
成人的错误具有惊人的普遍性,我今天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真正是"老得掉牙的故事"。在公园的拐弯处,有一个妈妈正在给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买饼子。这个孩子就抓着饼子死不放,妈妈也抓着饼不放说:"你吃不了这麽多,这样会浪费的。"可这个孩子就是抓着饼不放,说:"我能行,我能行。"但他妈妈就不给他。我站在那儿看着他们的争执,看来一时还无法解决,我才骑上车走了。为什麽这是个老掉牙的故事呢?这个母亲以为孩子很贪心,一个饼子他吃不完,却要整块的。在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好多孩子身上发现了这种情况:孩子要一个整块,不要半块。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开会讨论,当老师把每个班的情况都说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儿童对事物有一种"坚定地追求完美"的审美观。他的审美要求远远超过成人,比如说厕所里有水锈,便池里有黄色的水锈,孩子就不上那个厕所。
当成人不理解孩子的某些做法,而孩子却哭着坚持时,甚至每天都在重复类似的情况时,我们难道不能问个为什麽吗?为什麽?难道是太贪心、浪费。不!不要用这种消极的想法想孩子。当你不知如何办时,给孩子自由难道不是个好办法吗?是的,尤其在儿童小的时候,正好是他的审美观念形成和建构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提供这个(建立审美的)条件和机会。
就是说宁可让他“浪费一点”也不能破坏孩子的这种完美的追求。因为这个时候节俭的观念还不能在他心龄中形成,但是审美的观念正是孩子发展的关口,一定要帮他建立起来。儿童在小的时候哭是绝对有理由的,而且他的那种感觉、感想是很奇妙的,很美好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儿童期间,一个是建立儿童完整的人格和开发儿童的智力,另一点就是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审美观建立的好坏,是决定孩子从小到大是否能远离丑恶和犯罪的关键,也就是说审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观。
这些事情从根本上讲就是儿童发展中的自由。有些时候孩子要发展什麽我们知道,那是经过客观的谨慎的研究才知道的,它需要儿童发展的很多专业的背景知识,需要我们对孩子的深深的爱。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了解儿童真的很难,有个孩子蹲在一个树坑里,那树刚好容下他蜷伏,他就蜷卧在里面,背上背着一只兔子,坑口盖上一块纸板,里面的空间因为太小而使他一动不能动,可他就在里面趴半个小时外面还有个小“护卫”。然后他们急不可耐的轮换着,你说奇怪不奇怪!他们在发展什麽呢?我们不知道,但孩子们喜欢这个游戏。
只要给儿童自由。有了自由儿童就摆脱了我们狭隘的界限。有了自由儿童就去自动施行我们想不到也不理解的"神奇"的发展方式。蒙特梭利说,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我在我的儿子身上也发现了这种"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有一次我给了他一个大的豆沙饼,然后我说:"让妈妈吃一口吗?"他说:"可以",我就用手掰了一块,他把饼子扔掉,躺倒就哭。这是一种什麽样的心理呢?我当时特别奇怪,他答应给我了,为什麽还这样?我说:"你不要哭你不要哭,妈妈再给你换一个。"我就给他换了一个。他立刻站了起来,说:"妈妈,这次吃。"我就在他那个饼子边上慢慢的咬了一口。他笑了,说:"这次对了。"然后他用手在饼子边缘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这次是咬的,不是掰的。“掰”意味着破坏了一个整体和完整,咬一口却不算破坏。
一个在审美情趣方面很高雅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很平庸,也不会很野蛮,更不会很庸俗。他的整个人生基础和结构就建立起来了。所以要作一个蒙特梭利老师,要作一个好的家长就要特别尊重孩子。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想测验一下他的儿子的智力状态。他在两把椅子上面放了两个垫子,然后拿了一个东西藏在其中一个垫子底下。他把孩子请进来说:"你给爸爸说说,东西藏在哪个垫子底下?"孩子就径直走到那个没有藏东西的椅子前,掀起垫子说:"咦,没有呀?"他爸爸说,“噢,那就请你再出去吧。”孩子出去后他就把这个东西又藏到另一个垫子下面,又把孩子请进来。孩子进来后就径直走到这边没有藏东西的垫子前,掀起来,说:“噢,没有呀?"他爸爸说;简直不可理喻,怎麽这样呢?”蒙特梭利笑着说:“你根本不了解儿童,孩子现在是想让父亲有成功感。”这是在跟父亲玩一种游戏,是为了满足父亲的一种需求,他认为他只要发现不了,爸爸就会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是他不知道爸爸在测试他的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根本没有办法了解儿童的真实心理状态。”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很大的,儿童的内心世界比天还要广阔。只要我们潜心地去爱儿童,只要付出爱,儿童都会变得非常美好。只要爱儿童,我们就会给儿童自由。有了爱和自由,儿童就具备了基本成长的条件。有一天,自由和爱就会在漫长的童年时代过去后,成为一个人身上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质。
关 于 亲 子 阅 读 的 一 些 体 会
因为自己是爱书的人,所以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会是个小书迷。在PP出生大概一个月后,我就开始在他醒着的时候读一些儿歌,童谣和诗词。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自己好玩,孩子也有兴趣,听着听着会咿呀作声。虽然当时并没有接触亲子阅读,想法却挺吻合的。后来真正接触到亲子阅读,并实践以后,我觉的大家谈论比较多的有三个问题,一是开始亲子阅读的时间,二是书的选择,三是方法。而我自己体会最深的是书的选择,所以我体会最多的也是这个。
时间上我感觉出生以后就可以开始了,不过0-1阶段的孩子并不能理解内容,所以挑选一些儿歌童谣比较合适,孩子喜欢的是那种节奏,韵律。我自己觉的唐诗也不错,韵律很好啊,自己读着也喜欢。(顺便说一下我觉的亲子阅读不单是要让孩子喜欢,大人也要喜欢啊,这样气氛才好。)1岁以后就可以选择一些故事书了,开始互相有交流的阅读。而且我看有资料说,亲子阅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并不是说孩子能自己阅读了就可以不继续了,因为即使是10多岁的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还是要比阅读理解能力要好很多。
关于阅读的方法,我做到的是大声读,并尽量读的有表情;重复的读,孩子要重复就重复,无论多少次;即使我读的时候,孩子似乎不在听,甚至自己在玩,也坚持读。(其实孩子是在听的,每次我问他妈妈讲到哪里了,他都能回答上来)。而我没做到的有两个,一个是李老师提到过的吊吊孩子的胃口。有位爸爸称之为饿一饿孩子,也很形象。可能我自己是急性子的关系,自己先忍不住去看了,忍不住就讲给PP听了。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一改。还有一个是定时阅读,并不是不想,只是心中有些怕会不会伤害到孩子阅读的兴趣。每天固定要做一件事,不知道会不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心理,不敢冒险。我想慢慢看情况再说,也许PP会每天想到拿一本书来让我讲。
关于选择书,我走过很多弯路,现在也还在摸索中。PP1岁以后,我就开始去买一些故事书来。开始挑选的是中外的童话名著,比如小红帽,大闹天宫等。图画是非常漂亮的,但字太多,故事太复杂,PP可以说是不喜欢,其中只有三个和尚还比较喜欢。然后我就开始选择一些故事简单,主人公为小动物的书。图画漂亮当然是必须的,PP很喜欢那些书,一本书重复讲过几遍后,他就会复述其中的几段,词汇量也增加很多,当时PP才2岁左右。但是我马上发现这些故事内容并不好。如有一个情节是,冬天树叶落了,小兔把自己的花围巾扔到树上,树上就长出了树叶和花。PP要仿效,但结果并不同,我很难和PP解释。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亲子阅读的理论,和一些有经验的爸爸妈妈,让我有了全新的概念。于是我在网上订了300多元的书,这些书现在看来还是有很多功利成分在里面。比如一套是知识童话,当时想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可以学一些知识。其中一本海水变成盐PP特别喜欢,现在我知道看了这本书并不能真正让PP明白而海水怎么变成了盐,他只是喜欢这个故事而已。现在我的理解是,知识是需要孩子去摸索,去寻找的。比如我们告诉孩子这是树,这是花,那只是名称而已。而我们希望教给孩子的是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只有这样以后他以后才会有兴趣探索其他。另外还有两套是关于情商的[我真棒系列]和[亮亮的故事],PP很喜欢亮亮的故事,我真棒系列他喜欢其中的几本。当时想来可以让PP学会一些道理,比如学会分享,勇于认错,自己整理玩具等。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可笑。怎么能指望孩子看了一本书后,就学会那些道理呢。PP看了亮亮的故事后,反而会故意学亮亮的一些缺点,然后说,妈妈我和亮亮一样,不过你一说我就改正了。让我哭笑不得!这个阶段后,我开始悟到我更该选择的是那些PP感兴趣的故事书,培养阅读的兴趣才是最主要的。鼹鼠的故事是我买的比较成功的,PP最喜欢的是鼹鼠当医生。有一段时间是每天都要让我讲,对其中的情节非常熟悉。所以现在我的体会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是最主要的,希望孩子是个小书迷。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希望书能陪伴孩子一生。
教 宝 宝 识 字 的 4 妙 招
妙招一:把握最佳识字时机——孩子兴趣正浓时
当孩子对某事某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时, 其记忆力、理解力都被唤醒和激活,此时辅之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探探特别喜欢玩玩具,每次给他买新玩具时都教他认许多字。一次我给他买了一把手枪,他爱不释手。趁他高兴之际我先教他认“手枪”,接着又边讲边教他认“子弹”、“扳机”、“目标”、“瞄准”、“靶子”、“喜欢”、“爱不释手”等等。这一连串的字词在说着玩着中探探就会说、会认、会用了。
妙招二:自制自己制作识字用具——生字卡片
我们为探探准备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卡片,还有双面胶、绳子、彩笔,这些都放在随时能拿到的地方。我们把家里各种物品的名称都写在卡片上,贴上去,有时还把价格也写上,我和儿子轮流当营业员和顾客,玩购物的游戏。只要我们出门散步或到超市购物,会随手带上几张卡片和彩笔,以便见到探探感兴趣和不知道的事物及时给他记下来。
妙招三:讲究有效识字方法——组词与游戏
这种方法可以教孩子懂得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字的用法,丰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孩子感到认字是游戏,也有快乐。比如,我教他《小儿垂钓》一诗,我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先教他读,再告诉他意思,然后我们进行表演。我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他拿着棍子向前走;读“侧卧莓苔草映身”,他躺在草丛中作垂钓状;到“路人借问遥招手”,他连看也不看我,只是挥动着他的小手,我问他为什么不理我,他回答道:“怕得鱼惊不应人”,那神情可爱极了,傍晚散步时,我们又带着这些卡片,我把卡片当飞碟向前抛一个,他捡一个,并迅速地认出这个字,再组一个“词”。就这样,他不知不觉地既背诗,又认识了许多字。
妙招四:有心创造识字环境——生活处处有情境
教孩子识字并不仅仅局限于家中和看书,生活中处处都有孩子识字的情景和教材。
1.常带孩子去采市场和超市
我经常带探探到菜市场和超市,让他在这种真实的情境和环境中认识各种蔬菜和水果。教他分类认,对比认;认形状,认颜色。每次回来除了买一点稀有的水果和蔬菜之外,就是带回来许多识字卡片。回到家后,我们又摆卡片超市,做购物游戏。在这种情境中,他不但把字与实物对应了,而且认得快,记得牢。
2.利用广告和商品包装
带探探出门,见到广告就读;买任何东西先让他自己看包装,买回来后便把包装上的标志和一些有用的东西剪下来,作为孩子认字和了解各种事物的素材。广告、包装标志都设计巧妙且色彩鲜艳,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何况还有许多奇妙的想像和独到的审美在其中。
3.写下孩子认识的人的名字
我常把孩子认识的人的名字写在卡片上教他认。先写亲人的称呼,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然后再写亲人的姓名。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又把他们班上三十多个小朋友的姓名全部写在卡片上教他认,时间不长就都会认了。姓名中有的字笔画很多,如“魏、瞿、鑫”等,且单独很难教,但通过认姓名他能轻而易举地记住,真是太棒了。
总之,教孩子认字,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结合实物和生活情境,在游戏和快乐中学习。
教 宝 宝 语 言 的 五 大 误 区
转自:www.eilee.com
一、认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到了1岁的时候,他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
二、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还不会从口中说出,若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仅仅说一个字,你就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
三、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儿童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了解这一规律,但又不能迁就他,而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
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宝宝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如说抱抱时,就张开双臂面向妈妈,表示要妈妈抱。
到了1岁6个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吃饭饭”、“妈妈抱”。快到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因此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四、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做这种动作,把舌头放平了,于是错音就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五、语言环境复杂
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家人应着重教他正确的语言。
培 养 孩 子 观 察 力 六 大 指 针
小孩子都很喜欢透过各种方式,去摸索、了解在他四周的人、事、时、地、物。这是年幼孩子的共同特征,经由好奇、寻找,可以使孩子更加了解已知与未知的世界。
孩子一出生就对于周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相信妳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盯着孩子无邪的脸庞,看着他的眼睛咕噜咕噜的转;看着他观察周遭环境;看着他用小手触碰着他好奇又陌生的事物,等他渐渐成长,开始尝试许多新鲜的活动,在追逐、游戏中,不小心的碰撞,让他嚎啕大哭,但也学习了什么是疼痛。
没错,所有的感官能接收的讯息都是一种观察力,包括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以及痛觉等六大感官。
而观察力对于孩子究竟有什么帮助呢?一个孩子对于世界产生好奇,于是主动的去看、去听、去触摸,而在这些观察的人事物中,一定有某些是孩子感兴趣的,于是形成一种循环的过程。
由观察产生兴趣,从兴趣中又开始思索,再从思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知识,由知识中了解这个事物,就此周而复始,一次次的循环,一次次的了解、学习。 「观察力」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细微,但是却掌控着孩子成长学习的成败。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便成了父母责无旁贷的使命喽!
帮助孩子一起观察
专家表示,观察能力是由人体的五官出发,透过视觉、听觉、触觉、痛觉、味觉、嗅觉来达成学习。其实家长们可以平常家里既有的人事物来训练孩子,以下我们将分为六大重点来说明: 培养孩子观察力 家长应该怎么做?
鼓励孩子亲身体验
陪孩子克服困难
提供孩子适度的环境
培养观察力三大教材
第一大教材:昆虫学习法
相信每个家庭中多多少少都会出现蚂蚁的踪迹,妳绝对想不到这个讨人厌的小昆虫,却是训练孩子观察力的好教材喔!因为,蚂蚁是一种相当有组织的生物,他们的分工相当精细,每只蚂蚁各司其职,家长可以在蚂蚁出入的地方,放一些饼干屑,然后和孩子一起观察蚂蚁雄兵们把饼干屑搬入蚂蚁窝的有趣情形,这是引导孩子最自然、且最方便的教材喔!
第二大教材:游戏学习法
孩子可以运用图片、卡通、玩具积木等道具来训练观察力,例如将一大堆不一样形状的积木倒在地板上,让孩子找出同样形状的积木,并且分类放好;或是拿两张相似的图片,让孩子找出细微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来不但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同时也培养了他的归纳以及分析力,让他变成一个细心且有组织能力的人。
第三大教材:家事学习法
做家事也能够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吗?别怀疑!二、三岁的小朋友,已经可以开始分摊一些简单家事喽!首先,妳把洗净晒干的衣物通通收进屋子里,然后请妳的孩子帮妳一起做分类的工作,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妈妈的?哪些又是自己的?别小看这些分类的工作,如果妳的孩子从小就和妳一起做这样的分类游戏,不但可以培养他的观察力、秩序感,无形中让他变成一个整洁且有责任感的人喔
启 发 幼 儿 自 然 观 察 的 4 个 小 点 子
自然观察智能高的孩子,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强,以下4个小点子可以帮你培育家里的小小科学家。
1、水的游戏
水的混合:在水中加东西,看结果如何。有些物质水是无法溶解的,像沙子和叶子,有些是会溶解的,像糖和盐。水会蒸发:装三杯水,一杯放在太阳下,一杯放在阳台阴凉处,一杯放在室内并加盖比较观察其蒸发情况。水的味道:仔细感受一下,自来水、地下水、矿泉水其实都有不同的味道!和孩子一起喝水,问问孩子的感受。水流动的声音:和孩子一起开水龙头,水流量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2.海边的观察
夏天到海边和孩子一起观察海滩的景色吧!海滩上的贝壳和小石子、小巧的螃蟹、潮水的声音、远近海水的不同颜色……
3.植物栽培
和孩子一起种植盆景,定时和孩子观察植物的成长状况,也可以选株生命力强的植物让孩子照顾,并定期听听孩子的照顾心得。
4.自然科学读物
孩子喜欢大自然是本能,可为孩子选择说明浅显易懂的自然科学读物,是奠定孩子自然观察智能的重要配备。
曾 经 是 特 困 户 的 我 来 推 荐 几 种 “偏方”
这几天挺忙的,一直没能参与你们的讨论。不过我的脑子里尽想着这些事情,不写一点“偏方”看来是不行啦。
我也是那种特受不了“学困生”这样的字眼刺激的人。至于一个人生理上如果存在某种天生的缺陷,在语言能力或别的能力上有非常明显的问题,采用正常人的补救方法也无法补救,这种情况我承认是有的。但很罕见,如果确实属于这样的情形,需要治疗或者到特种学校进行特种教育。但绝大多数“学困生”的问题并非如此。我也做过老师,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的孩子至少无法“确诊”为生理意义上的“学困生”,我看他只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学困生”,假如一定要认为是的话。
所谓社会学意义上的学困生,问题往往首先在标准上。社会给普通教育确定了一种通常的标准,比如一个人在五年级时,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这个人就被定义为“困难”。根据这类标准,我在上高中之前,一直是体育方面的困难户,多项指标都远远低于标准,虽然我的长跑很优秀,锻炼很勤奋,足球踢得不错,象棋罕逢敌手,但一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体育特困户。直到高二时,随着发育成熟(比同龄人晚了许多),才渐渐恢复了自信,到大学时体育每个项目都是优秀。
我非常痛恨社会学意义上的学困生概念。当我读到《窗边的小姑娘》(《窗边的小豆豆》)时,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那个学校收罗在外界看来各种各样类型的“特困户”,却能让他们成为非常骄傲自信的人。我建议你特别读一读那个小学开运动会的那场。他们开设的运动会几乎为每一种“困难”类型的学生提供获得冠军的机会。比如为一个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孩子设计了钻与爬的项目,正常的孩子反而爬不过那个跛腿的孩子,所以他就能获得冠军!你试着想想,如果运动会只设计短跑项目,那个孩子将永远无法获得对自己身体的自信。这是何等高明又如何充满爱意和深意的做法!
我的第一个偏方是:真心地把你的孩子看成非常正常的孩子,坦然接受那些所谓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不正常”。
单说记忆能力。大家开玩笑说我是个电子书库,虽然夸张,但我还是有那么一点沾沾自喜呀。不过和我一起生活的人,很少这么抬举我的记忆。因为我常常犯很可笑的记忆错误。比如第一次与人交谈,我会记住这个人说话的意思,甚至话背后的意思,但我往往记不住他具体说了什么,而且最要命的是,我往往一转身就忘记他的名字和职务。有一次在学校大会上我主持介绍到会的嘉宾,介绍到第三个人的时候我就傻眼了,我发现自己忘记了这些非常熟悉的同事的职务,比如教务主任啊,学生会主任之类的,还好,我记得绝大多数人的姓,只好说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你想这有多尴尬。我夫人对我的记忆力更是咬牙切齿。
我们都知道钱钟书的一个轶事。有人传说他考大学的时候数学是零分,这是讹传,其实他考了15分。如果一个人考大学只有15分,你说他困难不困难?仅此一点,钱老先生比我可差太远了!可是后来我读到一篇介绍他女儿圆圆的文章时,又更多了一分理解和佩服。他女儿介绍,父亲曾经告诉她学习应该有的思路,其中一个就是学会遗忘,忘掉那些没有必要的东西。这其实是专注的另一面。
特别健忘的人,往往同时也是特别专注的人。
我的第二个偏方是:把记忆能力同时也看成一种遗忘能力,如果教不会孩子记忆,至少可以教会他遗忘。
当然,对于特别重要的东西需要记忆的,那就想些有趣的方法去记。有一本书叫《这样学习最有效》,听起来挺玄的,它其实是一种介绍特种记忆法的书,这种记忆法是通过无比夸张的形象想象把两种毫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虽然我不太赞同那种记忆法的功利目的,但它确实能解决一些特殊的记忆问题。
比如我原来总是记不住原来家里的电话号码,所以当时用一种很奇怪的方法去记,十几年过去了,我却能牢牢记住。那个号码是711499-364,我的记忆方法是“拐幺幺是舅舅--三楼死”。虽说听起来很“恶毒”,但居然记住了!还有一个十几年前隔壁班同学的名字,我现在还记得(其他人我忘了大半),因为他的名字叫徐永固,按广州话发音是“除(脱)泳裤”。
那些不幸被我记住名字的朋友,千万不要问我为什么能记住!哈哈!
我的第三个偏方是:教孩子对特别需要记住的事情用特别的方法来记,重要的是记的时候要特别快乐(当然也可以特别悲伤,不提倡)。
还有第四个偏方:做孩子特别信赖的朋友,然后告诉他“你能行,肯定行!”帮助他快乐。
快乐是学习之本。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我感到,在学习的问题上,你的孩子并不快乐。“妈妈认为我是个阅读困难生,给我买了许多书,可我就是读不进去。妈妈还花钱买了一堆东西,什么录音机呀,磁带呀,还是没什么用。妈妈整天为我的学习发愁,逢人也不说我的好话,我有那么多优点也不提,一上论坛就跟别人提我的短处,哪怕就提那么一点我特别厉害的地方也好啊。我很笨,一看作文就发愁,看完书也不能回答问题。读作文从来没我的份儿,我想我真的很笨。反正我的记性不好,据说是天生的,再努力也没用……”
我无法想像,这个孩子在学习上是快乐的。
我想起自己从乡下的学校转到大城市学校第一年的事情。那时我很不适应,许多东西都没学过,书面语言尤其差,作文憋不出来,排句很少对过。老师请爸爸去,爸爸听完只是说:“哦,是这样。这孩子以前没学过呀,老师多费心吧。”仅此而已。晚上回去我们还下棋,在我6岁时,他就不是我的对手,经常急得脸红要跟人吵架,所以我时不时要偷偷让让他。后来写作文,我甚至会交白卷,为了避免交白卷,爸爸和妈妈甚至会偷偷帮我写上几段。我非常幸运,从来没有人因为学习的事情批评过我,不知为什么,所有人都很宽容。在我的整个上学记忆里,那段时间我的成绩最差,反而是最快乐的。
如果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一个孩子一时写不出文章,答不上问题,又能怎么样呢?
特别是在阅读的问题上。大人总是想问孩子:“你读懂了吗?”“这个故事讲什么?”“你知道什么什么吗?”等等等等。我们有没有关注孩子的阅读感受呢:“你开心吗?”“好玩吗?”“读得愉快吗?”
如果开心,好吧,那就够了。问问孩子,还想更开心吗?如果不开心,哦,不好办,咱们来找件开心的事做做,找本开心的书读读吧!
第五个偏方:找能让孩子开心的书,读给孩子听,让他学会享受阅读。
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大人,取决于大人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孩子。生活本应该是快乐的,童年尤其应该是最快乐的。快乐的人,会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不会不热爱学习。
我常想,教育是教孩子什么呢?我的答案是,教孩子学会热爱。
救助各位,我儿子就是下面的小花。。。
小花朵,大文章"中的,阅读困难生,我买了许多的书,也想了很多办法,鼓励说了,批评说了,买录音机,磁带。CD盘。可是一直都见效不大,他仍然没有多大的兴趣,即使阅读也很被动。我是愁啊。
但是也静下来想原因。我在这方面一直重视的不够,也许孩子天生就优势不在这里,他一直记忆力不好,而且我觉得还健忘,以前还一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很长时间,那一次说话他突然叫不出人家的名字了,他总是还忘记在学校里吃的什么饭。我真是无可奈何。但话有说回来,我本身就是记忆力很不好的人,到现在我都不能流利的复述,记忆力也差,也健忘,但是我的缺点不愿意在孩子身上再存在,但是我的语文程度是不差的。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很欣赏我,我的作文每堂课都会被老师当最好的典范来朗读的。那两年我几乎是痴迷的,没时每刻都在想着作文,灵感时时突发,非常小的一件事情,都会写得淋漓尽致。我的那个语文老师我想我是一生不会忘记的。一直都会感激他带给我的。所以老师的欣赏对于学生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幸运。到现在面对孩子,我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关 于 选 书 标 准
请牢记“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一本书中都可能包含着多重的信息,不同年龄段的人会有不同的收获。从这一点上,我们宁愿把这里列举的适合年龄看作下限,比如推荐给1-3岁孩子的书,可以视为在一般情况下1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读的书,换句话说,5岁的孩子来读,也大致是适合的。在阅读的启蒙中,有一个这样的原则:不必担心读物的简单,只要孩子喜爱读就行。
虽然选书要以孩子为主体,但无论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选书,家长都应该把好质量关,特别留意下面的几个问题:
1、出版社。目前的童书市场,图书质量良莠不齐,比如一本《幼儿版唐诗三百首》就有数十种版本。在无法细致判断优劣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老牌、正牌出版社出版的书。
2、制作质量。童书的封皮、装帧、包装,直到书内的插图、文字排版、校对,都是需要精心设计的事情,但有时这些问题被出版者疏忽,导致质量的问题。在选书的时候应该在比较中提升经验,不要过分追求廉价或折扣。
3、版本。超过版权保护期的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常常会遇到多种版本的选择。在选择时要分清原著还是改写,引进版还是抄袭版,正式的翻译版还是拼装的编译版,等等。有的出版商往往利用选购者在这方面常识的缺乏而“挂羊头,卖狗肉”。
4、语言。童书的语言本应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更注重适合儿童的发展心理特征。但是由于创作者、翻译者、编辑的水平,或单纯的求利冲动,不少标榜的童书在语言上并不真正适合孩子阅读,特别是不太适合大人为孩子直接读。因此在选购时,不要过于盲目,要对作者、译者多一些留意,选择值得信赖的作品。
5、广告和出版说明。不要被广告中那些夸张的用语诱惑,煽动性的童书广告往往会利用家长焦急的功利心理,夸大图书的用途和功效。请多注意出版说明中比较实在的说法。如果对图书的版本来历、内容制作本身都语焉不详的,一定要慎重考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