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

_61 荆柯守(现代)
“世所安宁,在于中者,小恩而安,治士之要。”
“上者寡恩,在于自有,唯治于权,治上之要。”
也就是说,小民施于小恩足够了,要以法律罗网处置,这是受法地主要阶级,士子阶级,小恩也足够了,但是要给他一个安定的产业基础和言论基础,而上位者,本来自有产业,自有根基,皇帝施恩,根本就是锦上添花,治理他们,唯权道。
师妃暄沉声道:“大乱之后,如何实现大治?”
杨宣凝微微一笑:“杨广之基,已可大治,且乱后易教,唯在许之自化就可,朕取道德清静二字,以得修养,又取大禹治水,也取疏导二字,以引国运。”
师妃暄听得默然不语,又沉声说着:“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推行德政,谁料两世而亡,天意难测,陛下对此又有何看法?”
杨宣凝默想片刻,说着:“因为隋帝得国不正。没有能力大举杀戮。”
师妃暄平静的说着:“还请陛下仔细说来。”
“隋帝如嫁接,苗虽新苗,骨干树根仍是老旧。如此,皇帝虽新。国家还旧,无法拥有新血,旧病还在,所以二世而亡,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能延国运者,无不是新苗新枝,凡挡着帝座的障碍物,一律均被清除,妃暄你也不例外。”杨宣凝淡然说着。
师妃暄现出一丝充满苦涩意味的神情,美目凝视:“陛下,李渊从强势转为弱势,塞外联军将乘机入侵,纵使不能荡平中土。造成的损害会是严刻深远地,百姓的苦难更不知何年何日结束?中土或永不能回复元气,这又何解?”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朕本天下独夫。妃暄这个问题问错人了。朕只为自己,只为杨唐。其它的事情,与我何关,唯民如大海,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所以朕立下法度,必安抚百姓,施于小仁大法,朕不会让腐朽地木头,充当朕的座船,更不允许随时可以抽开地底板存在。”
“天下是由北统南,天下可望有一段长治久安的兴盛繁荣。若是由南统北,不但外族入侵,天下必四分五裂,这话实有道理,但是此时,朕已掌握天下大半,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此也是朕意,时至今日,妃暄如为天下苍生福祉,何不牺牲自己?”
师妃暄迎上他的目光,平静的说:“陛下有何建言?”
“论私,你就脱下衣服,赤裸与我说话,以示再无女性廉耻。”
“论公,为天下百姓,你就联合三大圣僧,刺杀李阀要人,朕也可一举统一关中,如此,就算突厥进军,也奈何不了朕,就如你所说,为了天下安定,有什么恩怨是抛不开的?有什么私人牺牲不可许出?”杨宣凝微笑地说着:“当然,刺杀不了,只要证明三大圣僧已死,也证明了佛教对朕诚意,莫非到了现在,妃暄还认为,不付出牺牲,就可取信于朕?”
“朕本独夫,向来希望有人为天下人牺牲,这牺牲,请自从妃喧和三大圣僧开始,妃暄向来抱着不计成败得失争取天下和平契机,此时,正是妃喧显示诚意之时,你区区一女身,怎能和天下黎民相比?不是吗?”
就在此刻,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际,说着:“想不到,今日一见,再不复当年,陛下不觉得所说,太过无耻了吗?”
杨宣凝负手而立,也不回头,俯首凝望水流,远一点是水潭,潭底布满彩石,在阳光下荡漾的水波里斑烂绚丽,微笑的说着:“大公大私,谁能够掌控大局,就可让别人为大义牺牲,这个道理,就是人道之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淑妃难道还不明白?”
来的人,正是石青璇。
“还有,切跟朕辩,朕无需辩论,不然不称朕。”
石青璇徐徐而来,听了这话,幽幽而叹。不知从何处取出一枝竹箫,放到边。
一丝清音,在地平的远处缓缓升起,充满了生机,将所有的一切化解。
所有人沉默,聆听此音。
杨宣凝听着,又说着:“不过,朕二月进蜀,行军途中,不时遇上了荒废的村落,满目疮痍,瞧得朕黯然神伤,这情意,也是朕意,立誓以后天下太平,朕要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话,二位可信?”
师妃暄美目朦胧,轻轻的说着:“妃暄当然相信,哎,想不到当年石之轩没有达成地目标,陛下却达成了,陛下所作所说,皆是真情流露,无需带上面具,雷霆雨露,都是天恩,不必把事情藏在心底,偏偏又能抓住要机,非是平庸。”
说着,师妃暄遽地霞生玉颊,似嗔非嗔,神态有那么动人就那么动人,说着:“陛下竟要妃暄脱光衣服,妃暄不得不从,只是,就在此时此地吗?”
杨宣凝呆看着她那动人的小女儿表情,好半晌才长吁一口气说着:“妃暄真是了得,朕真是佩服,不过,你可知。此时你所作,所说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这时。已经是夏天,处处鲜花盛放。风光绮丽。远一点地树木,组成大片树林,覆盖山坡草原。梅花鹿、金丝猴、各种雀鸟等栖息繁衍,充满自然的野趣和生气。
左右顿时鸦雀无声,静待这个皇帝说出底牌。
杨宣凝从容一笑。暗忖自己知得先机,天下英雄,连杜伏威、石之轩、李靖等将都纳入己下,唯马首是瞻,玩弄群雄于鼓掌之间。
如今更是从容,沉声说着:“天下诸雄,都有谋士,当知我意,可惜不得不服。朕离开洛阳,这二月之间,宋金刚调度兵力。集于太原,而窦建德北上。与罗艺发生冲突。李阀集十万兵,由李世民率领。直攻薛仁杲。”
“如此,尽在朕之预料之内,然,朕岂又被其尽猜度?孙子说,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师妃暄微微变色:“愿闻其详。”
杨宣凝冷笑说着:“蜀道之难,难比登天,自蜀入关,汉中一关,可惜水道尽为朕控制,沿河而上,大可运输,朕二月以来,暗中调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已得精兵五万,当攻向汉中,又有李靖率八万蜀军,宋法亮率二万宋家军,朕有三宝,弩弓、破城机、火器,都已经准备妥当,朕到达之日,就是发动之时,朕要一举破汉中,直逼长安,如何?”
说完,又开声说着:“镇南王何在?”
这一声传出,幽林小谷外爆起震天地呐喊之声。
目光投去,幽林小谷外,旗帜飘扬,二骑并行而出,石之轩和宋缺,都高踞马上,神态雄伟,率各队而上。
“石公当年走出幽林小谷时,以裴矩之名,直取西域。”
“突厥原本只是柔然治下地一个奴隶部落,但自西魏文帝大统年间,突厥横扫草原,灭国无数,给中原王朝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那时,中原南北分裂,以致于当时地中原王朝不得不争相向突厥人纳贡示好,以免腹背受敌。”
“石公不带一兵一卒,仅仅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在短短数年间,突厥分裂,内战连连,才奠定了中原统一和大治地契机。”
“而镇南王宋缺,自坐镇岭南后,从没有人能成功从他手上拿走半寸土地,今日朕也要看看其能。”
宋缺神采胜昔,一身泥黄轻甲胄,外披索自大氅,迎风拂扬,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雄姿。
石之轩同样一身盔甲,却悠闲自在,似乎万军之中唯其一人,风彩让人倾倒。
自后,将士跟随,人人神态彪悍,雄姿英发,这次,不但杨宣凝率领精兵,宋阀更是倾其所有,尽数带来,可所谓人强马壮,好手如云。
队伍靠到了近处,勒马停下,宋缺双目射出神光,直望着师妃暄:“想不到梵清惠之后,又有师妃暄出,真像,真像!”
说着,翻身下马,跪拜在地:“臣宋缺,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石之轩也同样如此。
“镇南王和石公请起,不必多礼。”
见他们起身,杨宣凝才对师妃暄说着:“妃暄如为天下计,可为朕刺杀汉中守将李孝恭,是否,一言而决。”
这就是威胁了,嘿嘿,此时,胡教还不转投效忠,那以后就不言而说了。
李孝恭,李阀宗室,曾经一人招降巴蜀三十郡。又任荆湘道行军总管,用李靖,击降萧铣,镇压辅公,破广陵、丹阳,平定江南。
李孝恭的兵法,实际上绝对不在李世民之下,并且本性宽恕退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渊对他十分亲待。只是李世民日后终容不得,在贞观十四年,李孝恭暴毙。
这人可惜不是李渊儿子,不然,不是一个郡王所能够限制,所以杨宣凝才要师妃暄表态刺杀此人,不过没有也无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汉中城中,虽言四万五千兵,但是大半是新兵,而己方早已经准备妥当,强攻也可下。
至于李世民,这时根本没有作为,李阀三请突厥,已经耗尽了财富和影响,不攻破薛仁杲的话,突厥根本不能直入关中,也无法挽救李阀。
所以,这是硬拖在了那里了。
而且,还不是一路,虽说潼关为四关之首,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但是如汉中一破,长安受惊,关中震动,内部已乱,那潼关安能抵御罗士信和徐世二十万大军?
任凭千古一帝,半点还手余地也没有。
凝视着师妃暄再无半点血色的脸,杨宣凝准备日后,让她在宫内,专以轻纱裸舞取乐,以示天子之尊。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一百二十章 - 天为绝顶我为峰(上)―
罗士信和手下一众大将,高踞马上,远远眺望潼关,身后是十五万的大军。
潼关在东汉以前还没设关城,到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安元年始设潼关。
潼关以水得名,“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但是,所谓的关卡,也不过是因人成事。
此时,正是清晨时分,风吹得帅旗猎猎作响。
罗士信遥看远处黄河之上,那里隐约是战船。
“大帅,黄河沿流而上,可到长安,李阀虽盛,毕竟时日尚浅,而且关中水师,已大半随隋炀帝带往南方,虽李阀苦心经营,搜刮船只,但是水师安有我方一半?如李阀水师尽折,沿河而上,潼关不攻自破。”徐世绩上前一步,说着:“有我方大军和水师在,长安再抽不出一兵一将支援其它,如此,汉中指日而下。”
就这句话,显示了徐世绩的洞察力。
罗士信看着远处的关卡,眼神复杂,说着:“关中一落,天下就平,万民可兴,真是快哉,诸将要努力作战,以建功勋,封妻荫子。”众将顿时一起应着。
而几乎同时,在汉中。
“咚!咚!咚!”六辆破城机缓缓推出,每辆都有数百人推动,和着军令鼓声,杀气弥漫整个战场。
总数六千骑,分成三队,每队各二千,整整齐齐排在阵前。必要时,就可由石之轩和宋缺,甚至包括杨宣凝亲自上阵的虎策御骑所在。
长达里许的盾牌长枪阵,形成方阵,都一色身穿纸甲,密密麻麻全是一身,在城上清点之下。有十六个方阵,正徐徐而进。
城上军队,何曾见过如此惊人的场景,一时心胆俱寒,毕竟李阀精锐不过万许。虽扩张,但是精锐,特别是忠诚和效死的精锐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变多,大半在长安,或者由李世民率领远征。虽然李阀知道汉中的重要,但是留在汉中的,精锐不过二千。其它数万,全是新兵,虽也经过数月训练,到底时日还浅。
凝视着城上的李孝恭,杨宣凝下达了命令:“李靖何在?”
“臣在。”
“临机作战,就由卿来指挥,让朕见你将才。”
“臣遵旨谢恩!”李靖跪拜谢恩,接过帅权。顿时一连串地命令发布而出。
稍过片刻。
“轰!轰!”六发震天动地的巨响,重八百斤的巨石,凭空而出,城墙之上,甚至城内。虽然汉中城牢固,但是也立刻漫天沙尘。飞溅碎石。
顿时,城外十数万,一齐喝采,震耳欲聋。
破石机所向,帅旗指挥,一开始便猛攻,每二架集中于一点之上,没有多少时间,城内城外,冒起数十股浓烟,隐见火焰。
“土车推进!”
“投石机以石火并进。”
所谓的土车,就是土坦克,上以厚土,下有人推,数以千计背着沙土的役丁(其中有许多是反抗者),在城上弓箭所不及的五十米外准备好。
攻城战的第一步是“填壕”,因此土车徐徐推进,连接成龙,这些役丁,就通过着土车下面而直扑深壕,虽然上面箭雨如云,但是大部分被抵抗,只有城上滚下火石,才可对土车造成威胁,不过,役丁拼命来回,已经开始填平缺口之中地河道。
而普通的投石机,就没有这样珍贵了,军中工匠甚至可以边战边造,上百辆投石机,十人一组,一起投数十斤的石头,以及从附近百姓家硬是搜刮而来的油火。.1-6-小说网,电脑站.
这些投石机,虽然单个对城墙的威胁不大,但是架不住数量多,而且对城墙上地人都是极大的威胁,高空而投来的石块,一记下去,经常数人惨叫受伤甚至惨死,至于那些油火,更是使城墙上,城内连连火起,引得守军疲于奔命。
不过,破城机直到下午,就一一破碎。
虽然如此,但是三点之上,外墙已经出现了缺口,虽然城中准备充分,只要有时间,就可修复,但是李靖那会允许城中有这喘息之机,战鼓交鸣,以一万人为一方阵的杨唐军,每军又分三批,对着缺口薄弱处,发起了连绵不断的攻击,等一个军团力尽,另一军团就立刻推进。
李阀之军,组成血肉地长城,拚死顽抗,阻挡从缺口,李孝恭身披战袍,率领上百亲兵,不断调遣兵力,调整战事。
高台之上,三人喝茶,似乎眼前战争与之无关。
“可惜,破城机支持如此巨石,实是不堪使用,如有二十部,就可破得了此城了。”宋缺观看战场,也自叹着。
“破城机虽好,但是蜀道艰难,朕能够运来六架,已经算是难得了。”杨宣凝苦笑的说着。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虽说如此,但是实际上,陛下先以伐谋,得其大略,再以伐交,分其李阀之兵,三而伐兵,集十六万攻其五万,但是还是要其下攻城,攻破这城,才算得胜,不然,也无功。千计万算,还要得手才是。”石之轩淡然说着。
此时,石之轩坐于高台上,徐徐喝茶,也穿着盔甲,但是却不觉有半点杀气,神色平静,似对一切全不介怀,嘴角还露出一丝笑意。
这就是全盛时,毫无破绽的石之轩,杨宣凝虽然自问已经达到宗师,但是比起石之轩,还差上一些。如是单人对抗,石之轩又有着幻影身法和不死印法,只怕自己还是落败而降地结果。
但是他身为皇帝,有的力量,如是不惜一切,设计入陷阱,亲自出手。也可有六成机会杀得石之轩。
只是,这又何必呢?
汉中精兵不多,但是粮食充足,如是只围不攻,城内储粮足可捱上一年半载。其次是如果李世民击破了薛仁杲,带领十万军以及数万突厥骑兵而来,那将从主动沦为被动,虽不至于大败,但是突厥和李阀一体。再难轻易得手。
李靖当然也深知此理,一开始采取的就是三面围攻的战略,先以破城机攻击三点。使其出现薄弱之处,这样一来,城中五万军,立刻不得不分成三股,守在破碎虚弱点。
“箭楼”徐徐推进到要点,不但能在高处窥望城内的情况,而且能够发箭助攻,数十箭楼。虽然看起来攻击不大,但是时间一长,造成的威胁和伤亡就非常大了。
“二位,城中一直没有休息,已经分出了精兵和庸兵。二位是否可以带着高手参战呢?”杨宣凝说着。
从早晨一直到下午,又到下午。攻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城中普通士兵已经疲态毕露,唯有一些精兵和好手,还在坚持着。
在军中,有没有骨干,完全是二回事。
“这个当然,这已经是最后一战。”说完,石之轩就起身,他这时,已经是大半魔门之主,自然不泛高手,甚至连安隆都在其中,这人是个大胖子,穿上盔甲也很是不伦不类。
石之轩亲自上阵,攻上城墙,就其一人,就斩敌过百,所杀地人,都是军中骨干,顿时所到之处,军心就乱,最后后来见甲兵蜂拥而来,城中李孝恭率领众高手冲来,就哈哈一笑,率领人员退出。
之后就是宋缺率队。
几场之后,已经是黄昏过去,但是由于城内外火焰重重,浓烟横空,因此都看得见。
箭矢和投石,飞蝗般于城内城外彼此交投,无数人惨叫着,翻滚着,生命在这种战斗中,简直和蚂蚁无异。
观看着城中激烈的抵抗,杨宣凝有悟于心,等二人回来,就说着:“二位不必出击了,直接各率领二千军搜索四周吧,李世民来了。”
宋缺闻言,双目射出神光,然后仰天笑着:“圣上果然一切在心,再无人能够翻出你地掌握,那臣就率领骑兵,以及我家好手搜索四周。”
石之轩也明白过来,叹的说:“圣上果然了得,明眼人都看出,城中数日之内必破,但是还是如此激烈抵抗,必有所持,而所持者,唯有李世民。”
“这倒不一定,不过,有备无患,朕在想,我是李世民,如何争取一线生机呢?”
“论兵力,李阀之兵硬是被牵制在各地,李世民又不是皇帝,有通天之能,也不能多调长安之兵来,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借胡教之兵,突厥之兵。”
“胡教虽然元气大伤,但是在此生死存亡之机,借得一千武僧还是可以,而突厥,不是李阀养的狗,想借就借,想调就调,又有着薛仁杲拦着,但是用尽办法,调来二千到三千骑兵,还是可能,加上李世民自己组织的玄甲一千骑,以及能够调遣地所有实力,规模大概有六千精兵。”
“李世民安不知现在的情况?关中一破,潼关难守,我军数十万长驱而入,不必打,李阀就已经完了,现在情况,只有行险一搏,留大军和薛仁杲对峙,尽调精兵,直扑于朕,如能一举破得朕,那才有一线生机。”
“但是朕十数万军,良将如云,谋士如雨,安能轻易破朕?”
“唯一地机会就是,朕日夜攻城,虽然大军可轮流,但是毕竟疲倦不堪,如等城破,入城而战,朕大胜失了防备之时,奇兵袭击,一举破朕。”
“朕想来想去,只有这个可能,无论是不是,二位卿家,可各带高手和骑兵,搜索附近。”
“朕兵多。骑兵本来就是应付此事,就算朕猜测错误了,也不过使骑兵多劳苦一点,对大局无损,朕猜对了,更是可以重创李世民,使其最后一点本钱折去。”
二人都默默的听着。他们以前也见过杨宣凝。
那时少年青衣,翩然出尘,可风流倜傥,才学一时无双,惊才绝丽。
但是此时。这个才二十岁的男子,与高台之上,侃侃而谈,说话之间,身上纤尘不染。目光幽幽,那一瞬间流露出地难以描述的气度,君临天下。万事舍我其谁的大度,又和睿智冷静其心难测融合,轻描淡写之间,谈论天下大事,无不把握在心,似乎天地众生,也不过手掌之中纹路一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英雄,如李世民者,也不过手上区区玩物。
就算是宋缺和石之轩,也不由生出心折感觉。
当下二人退下。石之轩就摇头叹的说:“李阀已经输了!”
宋缺默然,似有所思。然后点头同意说着:“现在大势已定,要扭转战局,唯有奇兵,圣上已有防备,自然已经无事,就算没有我们,只要本营有所防备,也难以奏效。”
石之轩细想片刻,冷笑的说着:“李世民不来也罢,如真地来了,要想回去,岂有这般容易?宋兄,不如我们合计一下,如何把他们一网打尽。”
宋缺幽然一叹,点头应是。
月光如水,自天而下,远处河流,蜿蜒奔流,光波点点,山峦林木郁盛,石隙流泉,仞壁飞瀑,更为这深山穷谷平添不少生趣。
而城下,杀声喊天,无数人舍死忘生,惨叫声,悲喊声,临死的呻吟,都无处不在。
极静极动,一方分明,宛然梦幻。
杨宣凝凝然不动,天下已经在手,再无人可以违抗。
说实际的,刚才地一段话,并非是借鉴历史,而是真的是他个人素质和谋略的体现,与大胜之前,觉察敌人的一线生机。
刚才断然说来,虽然全部是猜测之言,但是却似乎自己已经把握天地宇宙,所说必是真理。
见得二人神情,才知道,不知不觉之中,自己已经走到了前世难以想象地地步。
当年读书时,李世民,宋缺,石之轩,师妃暄,都是高不可攀的人物,他们如大海,如深渊,如高山,只有遥遥想象其风采如今,却已经凌驾之上。
此时,就算从头开始,没有预知,他也有信心崛起天下,问鼎江山。
等二人离开,再记起一些历史,更加印证了自己想法。
无论历史还是这个世界,李世民争夺大位,当日李建成,其实就是走的和杨宣凝一样的战略路子,他是太子,无论招揽人心,还是安插人手上,都极有优势。
李建成同样在官场,宫廷,声望,兵权上步步进逼,李世民兵权,已经被分化,府中旧臣,已经被分崩离析,群臣已经避之,父皇已经厌恶之,无论在朝廷,宫廷,父皇上,都已经占有绝对优势。
就论私兵,李建成东林军三千,而李元吉也有兵八百,李世民当时,天策府全军,也不过三百兵,而在这种绝对劣势地情况下,李世民不是伏首称臣,而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又逼着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
从这条可看出:杀建成、元吉时地实际操作人数应该在八十一人左右,这个数字包括唐太宗在内,事实上,当时的唐太宗是很凶险的,他不致丧命只是一些偶然性起作用。
《资治通鉴♂第191卷》:“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也说明李世民当时发动政变,不过是一百人。
这已经充分让后人明白,李世民,当时已经到了何等穷途末路的地步。
曾经领得百万军,府中良将如云,谋士如雨,悍士如林地天策上将,那时,已经父皇弃离,群臣避之,手下众叛亲离,死士无多。
但是在这种时候,就凭府中百人,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改变了历史。
李世民沉稳之中,那压上全家以及所有手下性命地疯狂赌博地狠性,已经暴露无疑,所以,李世民,这次必来,想到这里,他冷笑的说着:“你既要行险,朕就让你输地干净,给朕召见锦衣和厂卫二部。”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一百二十一章 - 天为绝顶我为峰(下)―
鼓声阵阵,号角号令,杨唐军有十六万之众,在保持连续攻击的情况下,还可以轮流休息。
这时,已经过了夜半,但是数万火炬点燃,使整个战场一片火红,军威之盛,确教人望之心寒胆怯。
汉中城上,李唐的每一个守城的将士,无不挣扎在生死存亡的恶梦之中。
“我还有什么没有考虑到?我还有什么心理弊端呢?敌人在生死挣扎之际,那是一根稻草也要拼命尝试,自己切不可忽视任何一线危机。”
在此大胜之前,杨宣凝立于高台之上,冥思苦想着。
汉中一破,长安震动,可以说,基本上,李阀的三十万大军已经摇摇欲坠,毕竟关中大军,各居郡县,可不是李家的死士,军心大乱是免不了,只要自己招降纳叛,李阀分崩离析就指日可待。
龙成风云集,树倒猢狲散,这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人家依附于你,不过看你有成事的希望,一旦大势已去,人家自然不会死硬着一条路走到黑。
李阀根深蒂固,党羽丰满,世望高族,一旦夺取关中,自然依附者众,可所谓龙成风云集。
但是现在,汉中已经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汉中一落,关中大势不可扭转,树倒猢狲散就会出现,就算李阀也无法改变这个法则。
黄河之上,双方数万水师拼死厮杀,潼关之前,罗士信率十五万大军,不但紧逼关卡,更是为了监视黄河那边宋金刚部。
而洛阳一线,更是同样驻扎大军,以防备北上的窦建德。
薛仁杲和李唐有杀父之仇。而且战略上也有着根本的冲突,而且一旦放纵如狼似虎的突厥入内,薛仁杲的基业立刻崩溃,合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自己也安插了一万兵,由宋法亮统帅,任务就是在可能出现的地点。拦截十天。
还有什么是没有考虑的呢?
李靖?
先不说现在,天下大势已经很分明了,李靖难道是傻瓜?放着开国重臣不当,跑去当奄奄一息地李阀当条狗?
虽然同姓李,但是根本不是一族。而且李阀,正因为根深蒂固,所以外人怎么也难以上位,这点谁都知道,就看李阀的兵权就清楚了----大部分掌握了李渊和他的儿子手中。
而且对军队的控制。自己已经非常严密,李靖受命攻打蜀中,用的全部是自己的兵将。内安插厂卫监督,又有着宋家的牵制,就算李靖夺了蜀中,威望大增,也难以控制全军,更加不要说在现在,自己御驾亲征,控制全军。谁能谋反?
虽如此考量,但是他还是低声说着:“传朕旨意,厂卫对李靖地监督,全部启动。”
“臣等遵旨。”侍卫的厂卫人员应命。
虽然李靖可能觉察,但是这无所谓。上位者监督下位者,本是理所当然。特别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
“传朕旨意,各营各策,出营攻击外,其它以兵符为命,营地布防不得擅动。”
“传朕旨意,本营加强防御,一旦有变,奔驰控制全场。”
李世民在接近,这点使杨宣凝心中涌起一股连自己也难以明白的情结,李世民是号称千古一帝的男人,可惜地是,自己与他,真正也只见过一面。
目标不同,直到誓不两立,中间再无任何缓冲的余地,更没有人能改变这形势,只是李世民现今是穷途末路,而自己已经是占尽上风。一路看中文网首发.CN
有这一瞬间,杨宣凝想真正委托李靖指挥,自己带领骑兵参与对李世民的围剿,来真正与李世民来场对抗。
但是这种冲动,硬是被压制下来。
从自己被袭击开始,对李阀布局已经在开始,会稽起事,取出杨公宝藏、袭杀了空夺取传国玉玺,直到卷席南方,岭南会盟,以至于后来支援薛举,使隋炀帝北上还都,直到现在攻取汉中,这一连串战略布局,就算自己回过神来想想,也觉得自己神通广大,把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敌人戏弄于股掌之上。
争夺天下,一着领先,步步为先,这是一个滚雪球一样的过程。
李世民在原本历史上,地确是千古一帝,但是现在偏偏被困在池塘之中,有着龙心龙骨龙鳞,却不得不以蟒蛇的形态存在,这就是组织和兵法的真谛所在。
而自己,已经化龙,天下海洋,风起云卷,都随之而行,怎可白龙鱼服,亲自去擒杀李世民?如果脱离大军,只带万人地话,那说不定真的会被伏击,身死于大业将成之时。
只要自己座镇于此,在大军之中,谁也不能战胜于朕!
龙不亲自擒杀蟒蛇,这就是正道所在,顺之得昌,逆之不利。
心念于此,杨宣凝终于下达了旨意:“命镇南王全权处置李世民之事,可领二万军,对镇南王说,朕等候他的好消息。”
这一道旨意一出,他顿时全身一松,心中隐隐不安,已经尽都消除。
某个乡村的小屋
屋中家具很简单,但是显是经过一番打扫。
亭中有十数人,各个鸦雀无声,静坐冥想,或者检查武器。
突然之间,一人说着:“有人入村了!永康王,如何处置?”
众人都是一惊,直望向中间的李神通,此是李渊之弟,拜宗正卿、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李神通一向和与李世民走的非常近,所以在这里,也不足为奇。
李神通讶然:“杀掉这批人,再看看是偶然还是搜索在这里!”
李神通的武功,未必超过李渊,但是他在江湖威望却尤过其兄。擅使三戈戟,钩、啄、割、刺变化万千,名震北方。
说罢,他就提出了三戈戟。
才出了门,就听见外面几声惨叫,顿时心中大凛。
那是外面戒备的人员,都是李阀之中地好手。怎么就如此轻易被杀?放眼过去,却见大概二百骑直扑入村。
等看见为首者,更是脸色苍白。
不可一世横行天下的石之轩,悠然策骑,徐徐而来。毫无顾忌的直入阵前。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