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神秘行业:镖局春秋

_6 古彧(现代)
  有朋友要看刀时,则用大拇指将刀挑起,刀刃朝外,这是警惕非常,具有防御性的礼节,使对方拨刀后不能做势,与古代呈献刀、剑之礼有别。
  以武会友。少林派的武术家在交手前,为了首先摸清是否一家,先站开成马步,随即将左拳横置右掌虎口中,掌心向外与胸齐高,先退后三步,再进半步,而后道声“请”字。若对方以同样礼节相还,就是一家人,不必再交手了。其他拳派礼节,则为左掌,拱手齐眉。痛禅师(即明臣德畴,为福五堂教)则以两手作虎爪式,以手背相靠,平与胸齐眉、用示反背胡族,心在中国。以上诸种名为礼节,实则藉举手之机,先封住自己门户。一旦遭意外袭击,就可立刻变势应敌,这是习武者必备的戒心。
  镖师在押镖途中,如见到路面被破坏,或撒有蒺藜及其他障碍物时,就会意识到有敌人伏击,立刻会告诉其他人将镖车圈在一起,亮出刀枪,守住镖车四周。镖师的领头人会放下武器,徒手走向敌人谈话。谈话内容大意是:拦路抢劫者问:“吃的谁家的饭?”镖客答:“吃的朋友的饭。”再问:“穿的谁家的衣?”答:“穿的朋友的衣。”如此之类的话,意思是没有盗贼,就不会有保镖的,故曰吃的朋友的饭。
对话应用类
  并肩子,念短吧!火窑外可有鹰爪孙淌过来了。意为:弟兄别说话,店房外有官人过来了。
  马前点,喂暗青子。意为:赶快预备暗器。
  合字上的朋友,一碗水端来大家喝。意为:道上的朋友,把你刚抢到的财物拿出来大家分分(黑吃黑)。
  并肩子,可是风子万儿么?意为:弟兄可是姓马么?
  捏班扎手,并肩子扯活(呼)。意为:尼姑厉害,哥们逃吧!
  并肩子们念短吧!云棚上,梁子孙粘上啦!意为:弟兄伙伴们别说话,顶子上有仇人盯着啦!
  招子放亮点!把合住刁枝子,我有法子教猴崽子亮相的!意为:眼睛亮点,看住了那株树,我能教他出来。
  朋友踩宽着点,进来是条子扫,片子咬!
  意为:(对进屋窃贼发话)朋友放过了吧,否则进来就用枪扎你、用刀砍你!
  朋友们,灯笼扯高一点,我们这是个黄草窑子!
  意为:(对进屋窃贼发话,南省用法)朋友们,将眼光放远一点,我们这是无钱财的人家!
  并肩子,托线孙可灵了,亮青子,招呼吧!意为:弟兄们,保镖的察觉了,亮兵刃,动手吧!
  并肩子,念短吧!棵子里面伏着不少点儿了。意为:弟兄们不要说话,草里藏着不少敌人。
  并肩子,这个托线孙既是没挂老居米子了,我们马前点接应“阳向”的弟兄,看从那里走了货。
  意为:弟兄,这个保镖人不是我们想拦劫的人,身上没带着多少财货,赶紧接应南路的弟兄,怕从那里走了人。
房上贼与护院对话
  贼要在房上,咱说,云棚里马撒,又说是朋友请下池来,搬山押各(呷渴)。
  意为:房上飞的朋友,请到院子里来,喝杯酒解渴。
  贼要在房上,咱称他天上登云的朋友。贼说:看见了,腰里页(掖)着个脑袋。房上有天窗,贼在上边为天被上朋友,远彩高卦勉(免)战,各顾其路。咱说,我管马里,不管马外,总是荣笔;我花马里,你花马外,俱是一家。
  意为:我管的是院子里,不管院子外边,大家都是为了生活;我花的是主人给的报酬,你发院子外边的财,其实我们都是为了生活,一条道上的朋友。
  要是朋友摇摆乔肖,越马风肖,要还不肖,有意落他(地),即班山喝酒,呷渴茶,呷崩吃饭各密,山居凑肯(啃)草过黄(房上的朋友不愿意就此飞走,想来到院子里,就要以茶酒相待,等其酒足饭饱,飞走,大家还是好朋友)。咱说,响卦走高,俱是一家;合家朋友,吃遍天下,脚踮之地,让与兄弟吃。
  意为:暗挂子支杆挂子都是一家人,合得来的朋友,你是吃遍天下的人,脚下这脚尖大的地方,就给兄弟我留口饭吃吧。
  如果房上的朋友不落地也不高飞,咱说,是朋友知升点作,如要飞叶子、飞冷子,别说朋友不留面。崩星子,片腰子、圆条子,如要受敌,勉(免)取后悔。
  意为:是朋友的话我已经对你的“升点”进行了回答,如果非想比划两下不可,可别怪兄弟不留情面,见了血,伤了身,断了根,有个三长两短的,朋友可不要后悔。
  这段软硬兼施的谈话,似乎比较近乎江湖情谊,但非正义。既称其为贼,就应该拿归案,方见英雄本色。武人不尚侠义,岂不是真的成为“侠以武犯禁”了吗?
《林海雪原》的行话对白
  凡读过《林海雪原》这部长篇小说的人都知道,杨子荣上威虎山时与土匪的黑话对白。
  “蘑菇,溜哪路?什么价?”半途中,五个匪徒遇见杨子荣,用这句黑话来盘问。
  杨子荣为了能够假装胡彪,打入虎穴,曾经“学习”过土匪的黑话。他一听,便明白这句黑话的意思是:“什么人?到哪里去?”
  “嘿!想啥来啥,想吃奶,就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小孩他舅舅就来啦!”杨子荣很流利地用了黑话答复道。这黑话的意思就是:“找同行。”
  接着,杨子荣向土匪施礼说:“紧三天,慢三天,怎么看不见天王山?”
  意思说:“我走了九天,也没有找到啊?”
  土匪答道:“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
  意思说:“因为你不是正牌的。”
  一路上,杨子荣用黑话跟土匪一问一答,滴水不漏。土匪见此状,以为是同伙,带他上山,引见座山雕。  一见座山雕,劈头便是一句黑话:“天王盖地虎。”意思说:“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祖宗。
p>  杨子荣立即答道:“宝塔镇河妖。”意即:“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p>  “脸红什么?
p>  “精神焕发。
p>  “怎么又黄啦?
p>  “防冷涂的蜡!
p>  正是由于杨子荣以春点流利的对答,才取得了匪徒的信任。其实,镖局的行话和江湖春点,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有的隐语近乎拆字谜。苏州隐语把“一”说成“旦底”,因为“旦”字的底是“一”;把“二”说成“挖工”,因为“工”字挖去一竖就是“二”;同样道理,“三”叫“横川”;“四”叫“侧目”;“五”叫“缺丑”;“六”叫“断大”;“七”叫“皂底”;“八”叫“分头”;“九”叫“末丸”;“十”叫“田心”;“男”叫“田力头”;“女”叫“安脱帽”……。过去,在交易所里,用这些隐语表示钱数:“一分”指一元;“一根”指十元;“一笼”指一百元;“一汀”指一千元;“一条牛”指一万元等等。据说就连算卦的也常用黑话。譬如,算卦者在街上给某人算卦,旁边有知情者用黑话向他透底:“火点,空子,念攒子,老戗是海翅子,杵头海,海挖。”这段黑话的意思是:“这是有钱人,是个外行,没啥心眼,父亲当着大官,钱多,狠狠地敲诈。
p>  镖局的行话都是先有口语,而后汇集成书,由于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和传抄中的错误,难免有鲁鱼亥豕之变,再加上隐语非外人所能理解,故词语涵义多不能解。但是从行话的诞生和日渐丰富,我们可以看出镖局这种特殊行业从业者的艰难性,镖师们为了混口饭吃,不但冒着生命的危险,还要学习这些复杂而难以琢磨的行话,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但是这些勇往直前的武士们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路走了下去,难道镖局的这些行话留给我们的仅仅是心理猎奇的满足吗
p>
镖局武器
  镖局的镖师们遇到劫匪盗贼,一旦发生冲突又无法“春点”交流,肯定是要动手的,那么镖师们是和他们近身肉搏,还是使用自己得手的兵器呢?若使用兵器,镖师们最擅长使用的又是什么武器呢?
  在了解镖局的武器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学作品中描写镖师在途中遇劫的情形:
  突然从各处窜出数人劫镖,镖师与歹徒四目相对,浑身散发出逼人的杀气,大喝道:“大胆贼人,报上名来,快快闪开,否则别怪我手中的宝剑无情。”贼人喝道:“你若不留下买路钱,牙蹦半个不字,大刀管杀不管埋!”一阵僵持,突然,双方同时健步窜起,镖师们拔剑出鞘,双锤出击,歹徒个个横刀上前,只见一阵火星四射,双方大战了二百回合,不分胜负。这时,镖师瞬间抖手出镖,只见四五个歹徒立即应声倒地。这时,镖师乘胜追击,将歹人尽数消灭。
  在这一小段文字描述中,关于镖局武器就有诸多谬处。
  其实镖师最喜爱的兵器,短的是刀,长的是枪,暗器有飞蝗石。飞镖不是镖师的首选,因为它轻了没有杀伤力,重了又打不动,一般都是一斤一枚最合适,这样十个就是十斤,带在身上很是不便,所以一般是不会用镖的。而宝剑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渐渐被刀所取代,里面描写的双锤更是过于累赘,照样不是镖师常用的武器。
  因此,镖师一旦跟匪徒交上手,均以近战夜战为主,为了便于近战格斗、贴身短打,镖师所携带的兵器均短小轻便,除了常用的单刀和长枪外,水战还要带上船水战用的分水揽、雁月刺、峨嵋刺、状元笔、短剑之类的超短兵器,至于步战和马战使用的暗器,只有袖箭、紧背花装弩、飞蝗石和弓箭等。
冷兵器时代的镖局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我国古老武器文化的传说中,宝剑常常被尊为“百器之王”,在武侠小说中,更是把剑术的高低作为一把衡量武林人士技艺高低的标尺。古代龙泉、太阿、莫邪、干将等名剑,更被描写成“削铁如泥”、“吹风断发”、“杀人不沾血”等等。其实在我国的古代,冶炼技术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因为在当时的金属中,磷与碳的含量都较高,脆而易折。古代的军官们之所以把它佩戴在身上,常常不是为了战用,而是一种装饰品和防身器械,实战价值非常低。
  在我国的冷兵器时期,作为镖局中的武师,虽然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最钟爱的还是长枪和单刀。长枪适于车战、马战,单刀适于近战、夜战。至于随身携带的暗器,就是紧背花装弩,一旦与贼人说翻了,紧背低头,冷不防给他一家伙,同时还少不了装上一袋飞蝗石子。也就是说,在火器——洋枪还没有被引进中国之前,镖师们大都使用的是传统武器,尤以长枪、单刀为主。至于那些不甚实用的宝剑,金瓜,钺斧、方天画戟等武器,有的是打把式卖艺的耍花架子的道具,有的则是戏曲舞台上的道具,和镖局的武器是沾不上边的。
火器时代的镖局武器
  在火器时代来临之后,手枪被引进到了中国。19世纪中叶,中国沿海地区的绿林中出现了左轮手枪,后来逐渐进入内地。盗贼手持洋枪,镖师当然也不会甘当洋枪的靶子,于是争相引进各种新式武器,镖师的火器时代来临了。
  洋枪洋炮传入中国,大约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开始主政清廷。镖局因为常常为一些大官僚、大军阀看家护院,也算交情不浅,请他们代购一些火器,一则是为了自身安全,二则也是为了给这些雇主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这些人当然乐而助之。并且常常借职务之便,慷慨地赏赐给镖师们几支好枪。
  对于镖师来说,虽然很看重自己的传统武艺,但毕竟火器要比冷兵器的杀伤力强百倍,因此,接受这种新生事物,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在不几年的时间内,毛瑟枪、左轮手枪、六响炮等新式武器,就成了镖师们手中的利器了。
  据史考,清末时期的高记铁铺就是在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只是该铺生产的“金眼毛瑟”(土造步枪)和“六响炮”是土造方法,枪管均无膛线,发火后子弹乱飞,打不了几枪,枪管即灼热膨胀,不能再打,而且做工粗糙低劣。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中国很先进的火器了。当时涿州高家镖局通过洋行的朋友购得了二十支美国海军淘汰下来的大号左轮,这种枪又名海盗式手枪,枪管长,笨重,美国海军淘汰了这种武器,陆军更不会使用,所以洋行就把这种本应回炉的笨家伙运到了中国,高家购得了这些枪支之后,哥五个被镖局的同行们称做“五虎生翼”,因为这些左轮和手冲子(土火铳)比起来,不但准、远、快,而且还能连发七响,五虎成为双枪将后,着实让黑道上的朋友闻风丧胆。
  镖师们虽然使惯了传统的武器,对传统的技艺掌握运用得比较娴熟,可是当新式武器来临的时候,他们毫不迟疑地接受并很快掌握了。
镖局火器也坎坷
  凡是科学新技术诞生或被引进的时候,总是要遭到人们的排斥和质疑,甚至是拒绝,作为镖局的新式武器——洋枪,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
  这种反抗力量首先始于清廷的守旧派,端王爷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当时为端府护院的镖师建议选用湖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的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汉阳造”,却遭到了这位王爷的拒绝,说什么:“张之洞虽是两榜进士出身,但空读了圣贤书,身为天朝封疆大吏,却购洋人机器,聘洋匠造枪,纯属耗中国之财力习舶来之淫巧,使不得,使不得!”
  再加上义和团在山东、河北兴起之后,也打的是扶清灭洋的旗号,视一切带有洋字的物品为异端,凡是带有洋字的一切物品无不代天毁灭。就连与洋兵打仗时缴获的洋枪、洋炮也毁而不用。走南路镖的车队和义和团相遇时,团民们照例要检查镖车上有无洋货,一经发现,一律没收,镖师身上如有“六响炮”,例行收缴,并嘲笑镖师无真功夫,有的镖师携带的六响炮是高记铁铺的产品,经解释后竟免于被收缴,于是高记左轮手枪一下子成了镖界的抢手货,但却给高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一些团民认为高记铁铺既然会造洋枪,则一定是私通洋鬼子的二毛子,留下来一定是祸害,于是将掌柜高文祥杀害,其弟高星桥只好弃店另谋生路。
镖局的辅助武器
  镖局在使用冷武器和火武器的同时,还使用着一种特殊的辅助武器——活武器。所谓活武器,主要指的是以驯养的动物为防守、进攻、联络的武器,这些活武器主要有镖鸽、镖犬和镖鹰三种动物。关于镖鸽在信镖中我们已经介绍过,这里主要说说镖犬和镖鹰。
  镖师常年在外走镖,虽然有车马代步,但终要受车马劳顿之苦,风尘仆仆奔波了一天,投宿之后须要好好休息,可是住店后店主并不负责保安,少数值班的镖师看守众多的镖车的确是个问题,稍一走神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所以镖师在走镖时常常带上训练有素的镖犬,镖犬白天在镖车的笼子里睡觉,晚上放出来守护镖车。
  由于镖犬这种活武器在走镖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镖局都很注意对镖犬的训练。要想培养出优秀的镖犬,首先要选好种类,甘南地区的藏獒,体重凶猛,一只可敌三狼,十分性烈,但是对主人却十分温顺忠诚,是不可多得的好武器。其次就是狼狗,镖局的狼狗都是精心培育出来的,是狗和狼的杂交,然后用第一代狼狗和藏獒再次杂交,培育出优秀的镖犬。所以镖局有一种说法,“趟子(走镖)三件宝,走马、毛瑟(九子手枪)、二代獒”。倘若身边有条好的镖犬,不但可以睡上安稳觉,出事的时候还能助上一臂之力。
  镖师们宠爱镖犬和世人宠爱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哈巴狗、狮子狗是太太小姐们怀中的玩物,镖犬是镖师们的“助手”,非常之时,关系到镖师的生死,同时也可以给镖师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清朝贵族以弓马取天下,太平之后行围打猎的活动代代相传,于是狩猎成了一项传统。狩猎就离不开放鹰纵狗,要鹰犬配合才能稳操胜券。同样的道理,保镖的辅助武器既然有镖犬的存在,自然也少不了镖鹰这个凌厉、凶猛的活武器。一只训练有素的镖鹰胜得过多少袖箭和飞蝗石的暗器,而且非常灵活,配上鹰犬可谓“陆军、空军大联合”,让盗贼望而生畏。
镖局武德
  我们知道,镖局是以赢利为第一目的而组建的企业,那么,在当时各种企业监管制度尚不健全的环境中,镖局的镖师会不会见利忘义呢?
  当然不会。中华民族素来有尚武的传统,而行武之中大多是重德守、讲道义之士,镖师个个又都是武林中顶呱呱的“尖挂子”,更是恪守武德。
仁义礼智信为本的武德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是文人墨客、上层统治者向来尊崇和提倡的道德规范,这道德标准在性情豪放不羁的习武之人能起到作用吗?
  “穷习文、阔练武”,虽是民间的口头禅,但也反映出了习武练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就与现在的“富学艺”现象差不多,学习音乐、美术这样的专业,要买钢琴、纸张、颜料,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不行的,家里负担不起的,有这个爱好也只好学其他的专业。所以作为镖师,一般祖辈都是练习武术的世家,起码也是衣食不愁的人家,家里平安的时候这些都没什么,可是一旦败落,就像现在的学生一样,要么务农,要么打工,打工也就是到镖局上班。这些人自幼的理想可不是当镖师,而是搞个武进士、武状元什么的,但是考武秀才、武举人光会练家什是不行的,也要略通文墨,考武进士非得通晓兵书策论不可,而一般的私塾先生大都是教些诗经论语、唐宋诗词之类的东西,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请到专业的高人。比如弓、马、骑、射都是武科举的必考的科目,你骑着一匹耕田犁地的马,怎么进考场呢。只有训马师训练出来的战马,跑起来不会乱蹦、乱蹿,让骑马的人在马背上如在平地,便于骑射,只有马疾箭准才有成为武进士的希望。
  所以,习武之家一旦家道中落,他们对于武进士的前程也只好望洋兴叹了。小康农户家的子弟,习武练功的目的是为了强身自卫,不受人欺,有人找上门来时,家中好有个“顶门杠”。可是家境走下坡路后,饥寒交迫,要为生存而奔忙,子弟练得一身好功夫后,又不甘心当一个贫穷的庄稼汉,于是,有不少人就走上了当镖师的这条路。
  在封建社会的尚武时代,习武世家常常被称之为“国家干城”,是正途军官成长的摇篮,正统观念很强。哪怕家景中途败落下来,其思想意识也不会骤然间发生更变。特别是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教育,使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原则和忠君为上观念早已化为了他们的自身血肉和自觉行动。非礼勿为、情发有止、尊师重道、恪守武德更是他们自察自省的自律标准。故此,作为镖局中的镖师,通常来讲在武德上不会有太大疵点。
  从镖局的组成人员上讲,镖师之间不是同出于一个师门的师兄弟,就是以习武世家结成的家族集团,即便是由退役军人组合而成的镖局,大家也都是十分熟悉的。这种亲密关系,不仅能够使他们在镖路上同生共死,而且在生活中也能够相互监督和制约。所以,镖师的武德通常在江湖上都享有良好的口碑。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淳朴的道德品质、伦理观念、礼义行为反映到镖师身上时,是和封建正统观念交织在一起的,所以镖师既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也不会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阶层。而镖师成长道路上的外部条件,更促进了镖师特定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镖局的组成、经营管理的方式、劳动人事的制度,给镖师特有的思想意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他们有着良好武德的一种客观保证。
处污泥而不染的品德
  镖师的意识形态和武德能够得到保持和完善,镖局的内部环境固然起着主导的作用,但镖师职业的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和镖师打交道的不外是商、官、匪三方面的人物,这三方面也是保镖行业能够存在的相关阶层,那么,镖师会向这三个相关的阶层转化吗?
  与商同行不为伍
  商人是镖局的雇主,镖局的存在和发展依靠着商业的发展和兴隆。商人在封建社会里虽然不是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但是是富有阶层,镖师和商人的雇佣关系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而是你出钱我出力的平等交易,你有雇佣不雇佣的权利,我也有受雇不受雇的自由,达成交易后签订一纸文契,规定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协议执行完毕后,一切关系即终止。如双方有缘分,就成为老主顾,建立比较稳定的契约关系;如无缘分,从此以后也就如同路人了。镖师中虽然有人改行从商,那只是偶然的,不带有普遍的意义。镖师和商人尽管是封建社会里荣辱与共的相关阶层,是业务上的老伙计、老搭挡,可是在思想上却几乎是黑白不染。商人惟利是图,镖师是疏财重义,有穷大方之称。商人之间是互相倾轧,镖师之间却是铁血同当,风雨同舟。尽管偶然有镖师商化的,可是绝对不会发生商人镖化了的事例。从中也可看出,镖师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中实有特殊的独立地位。
  与官共处不共事
  官僚是镖师的第二个雇主,官僚是为皇权服务的阶层,可是官僚对于皇权来说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的独立性首先表现在旧王朝覆灭时,大部分官僚是不会成为殉葬品的,新王朝不但可以接纳他们,同时也需要他们为自己服务,不但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内部斗争中是这样,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新政权也不例外。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就明令明王朝的中下级官员留任。清王朝是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爱新觉罗氏定鼎入关后,不但接收了大批的贰臣,而且对于不肯与清王朝合作的明王朝遗老旧臣,只要不仕南明者,一律保留官僚身份和免役特权。五代时的冯道写了一部《长乐经》,记叙了自己历任多朝、臣事多主、长享荣乐的历史,此公可谓官僚的典型,他的指导思想是不管谁当皇上,他都叩头称臣,都甘心当奴才。可是官僚之中王莽者流也是不乏其人的,为人臣之时,暗定取旧主而代之的反志。鉴于这两个原因,皇上对官僚又不得不防。皇帝最忌讳的是官僚建立自己的亲军,所以对文武封疆大吏经常调动,不能长时期专任一方。
  曾国藩是清王朝“同治中兴”的功臣,他统率亲手缔造的湘军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镇压下去后,带领为数不多的卫队北上进京,受封领赏,没想到慈禧太后和他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带了多少兵来?”曾国藩回到私邸之后,绕室彷徨,有大祸即将临头之感。而李鸿章接受了曾国藩的教训,进京面圣时轻装简从,一兵不带,在北京的寓所中也不驻一兵一卒。故能深得慈禧太后的欢心,不断委以重任。
  从根本上来说,镖师为官僚服务既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也不是家丁、家仆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是雇佣关系、契约关系,协议的条文基本上是平等的,当然这种平等只是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不可能是封建礼仪上的平等。双方合作,只不过是双方都站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各取所需而已。至于那些在军队中退役后而加入镖局的镖师,多年的军旅生涯,使他们早已对官场心灰意冷,况且军界素有“兵不再役,好马不吃回头草”之说。因此,这样的镖师更不可能向官僚转化,卑躬屈膝向他们效忠。
  与贼同路不同道
  镖师和贼匪不能互相转化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意识形态中的分歧。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对皇权、对社会、对祖宗、对鬼神的态度上。镖师和贼匪都承认皇权,不同的是,镖师尊重皇权,盼着有个好皇上,自己也好沐浴恩德,当个尧舜之民。贼匪虽然承认皇权,但对“皇帝老儿”已经绝了望,因此常常与皇帝老儿叫板,有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精神。由此可见,镖师和贼匪虽然共处于一个社会之中,可是对社会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镖师虽然生活困窘,但能够接受这现实。而贼匪对于现实社会强加给他的不公平的待遇是不能接受的,落草为匪、结伙做贼就是对社会现实的抗议和反叛。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镖师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极深,可以说是儒家在武林中的传人,镖师信天命,对神佛虽然敬仰,可是并不崇拜和畏惧,也不畏鬼,认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贼匪不信天命,可是怕鬼畏神,对鬼神的态度和对人间官吏的态度一样,是惧之、畏之,并不尊之、敬之。贼匪的鬼神观念极强,怕神降罪、怕鬼敲门,所以叩头烧香,遇庙则拜,可是又没有宗教信仰,宣称“神鬼怕恶人”。镖师虽然今生血斗,可是对来生和彼岸也很关心,所以镖师遁迹空门、为僧为道者不乏其人。贼匪只顾今天,不管明天,所以很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镖师处污泥而不染的品德以及其特殊的意识形态,决定了镖师就是镖师,不论作为一个阶层还是个体,它都是稳定的,这种稳定又进一步促成了镖师意识形态的稳定,意识形态不但决定政治态度也决定了镖师的生活方式,更是决定了镖师作为一个习武之人的武德——职业道德。
洁身自爱的品行
  镖师在个人生活上大多能洁身自爱,贼匪们常说“吃喝嫖赌我不抽(抽大烟)”,因为当贼为匪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喝、嫖、赌,如抽上鸦片烟,五尺之躯也就要困卧在床,也就难以当贼为匪,也就不能吃喝嫖赌了。嘎杂子们是以“坑、蒙、拐、骗,我不偷”为信条,因为坑、蒙、拐、骗几乎无人过问,偷则触犯王法。镖师常年和贼匪、嘎杂子打交道,不但与坑、蒙、拐、骗、偷绝缘,而且也不沾嫖、赌、抽的边儿,在生活上追求的也就是吃大碗肉、喝三盅酒而已。
  镖师的业余时间不多,即便在休息的日子里,也仍然要早起遛马、练功、习武,这三件事完毕后方能休息,到茶馆品品茶,逛逛天桥、庙会。
  老北京的茶馆中有不少书茶馆,茶客们一边品茗,一边听评书。茶馆中流行的书目大多是包公案、彭公案、七侠五义等,其内容充满了封建正统思想,贯穿着忠君、敬上、守义、孝亲,而且是片面的愚忠,单方面的守义。镖师心中敬仰的人物,也正是评书艺人口中赞美的人物,耳边听着赞歌,心中其乐融融。
  北京饭馆虽多,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但这都不是镖师能去的地方。许多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倒是镖师们时常光顾的地方。大大方方往那里一坐,吃多少叫多少,不穷作、不摆谱,饮酒有德,七分而已,八分算尽量,决不会有酒后无德之举。
  闲着没事,有时镖师也逛逛戏院子,当时前门一带盛况空前,八大镖局,八大茶楼比肩而立,大戏院就在身边,进去听听戏也很方便。在戏院里,镖师绝对是文明听众,不像有的嘎杂子那样大叫,拍手、喊倒好。
助人为乐的品格
  这里所说的助人为乐,可不是镖师在走镖的时候,管别人的闲事,而是说他们在不走镖的时候,在难得的休息日里,所做的好事。古时候,北京前门一带的镖局和天桥是近邻,所以镖师们是天桥的常客。天桥有许多打把式卖艺的武林朋友,这些朋友,极少数有真功夫,大多数是花架子,但嘴上功夫厉害,什么武艺都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一操练,内行人却能看出许多破绽,所以才有了“天桥把式,光说不练”这一俗语。有些习武的人性格刚烈,常常对于口出狂言的把式加以戏弄,教训教训他。可是镖师由于武德所系,决不干踢场子的事,不帮钱缘,也会帮个人缘。
  老北京的庙会众多,一个月三十天几乎排得满满的。只是到了清末时期,许多庙会由过去的宗教色彩变成了商业活动,算卦相面的,卖针卖线的,卖药卖糖的,玩物拉洋片的,跑马戏耍猴的,卖食品卖花布的……五行八作,齐汇京城,好不热闹!镖师们大多是外地人,在北京没有家室,所以也是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等地庙会的常客。
  在京城,镖师是很有影响的人物。一是他们的穿着、作派、言行与众不同;二是他们勇于仗义执言,有些嘎杂子在街面上闹事,敲诈勒索小商小贩,旁人都怕祸及其身,所以不敢出来说句公道话,这时如有镖师在场,一定会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久而久之,街面上如出了什么纠纷,受害的一方往往会拦住过路的镖师:“请达官爷帮着评评这个理。”
  镖师在这种情况下,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理、有利、有节地解决这场争端。如嘎杂子们蛮横到底,“给台阶不下”,镖师也不惜用武力解决,三招二手将其打翻在地,然后又把他扶起来,拉着他喝酒去,表示愿意交个朋友,声称“不打不相交”。如果将嘎杂子打倒后就算完事,嘎杂子一定会恼羞成怒,待镖师走后,会更加变本加厉地欺负受害者,老北京的市民们管这种情况叫“帮人不到家,不如不帮”。所以镖师宁可赔几个酒钱,也要彻底平了这件事,也不枉让别人喊声“达官爷”。
何为亮镖
  古代江湖的规矩很多,特别是开镖局,规矩更是多得让现代的人难以理解。就拿镖局开业来说,首先要打点当地台面上的人物,下帖请官、私两方有头有脸的朋友前来捧场,这个举措在江湖中就被称作“亮镖”。
  亮镖在镖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常言说“头三脚难踢”,这“亮镖”还是头三脚的第一脚,若是各方面的关系不够硬,亮不了镖,这往后的生意必然会非常难做。如果人缘再不怎么样,在亮镖的时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前来“踢场”,是件更加糟糕的事情。倘若手底下的镖师没两下子,被踢了场子,“亮镖”就算是彻底“亮”失败了。如果“亮镖”没出事,镖局的这第一脚算是踢腾开了,算是立住了脚,站稳了脚跟,接下来能不能出人头地,就要看第一次买卖头趟镖是否能打响名号了。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亮镖是一件出力并不一定讨好的事情,亮不好不但砸了牌子,连门儿都开不了。既然如此,开镖局为什么还要非亮镖不可?难道说不亮镖就不能开镖局了吗?
  这也并不是说开镖局一定得亮镖,也有的镖局开业没有亮镖,可是不亮镖就没有人知道,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生意可谈了。江湖中的人会说,一个镖局连亮镖的胆量都没有,还能保什么镖?言下之意是你亮镖都没有亮得出来,还有什么保卫商人的能力?
  那么,镖局的创建、开业,难道说只是亮亮镖就行了吗?是否也要像工商业那样向官府备案、获准、请领执照以及纳税呢?这在文献中很难觅到有关记载,但是按照当时商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应该是有手续的。首先是需要官府的“路引”,就是镖局在开展业务时官方发放的一种文书,没有这个“路引”,镖局就根本不能开业。其次是镖局立在哪个省,开镖局的人得在这个省内官私两面叫得响,花钱雇用真有能力的教师充作镖头。没做买卖之前先把官私两面的朋友请了来,亮亮镖,壮壮威势。若是没有个名姓,再没有真能力,不用说保镖,就是亮镖都亮不了。自己要逞强,亮镖的日子非叫人给踢了场子不可。
  这就是说,开办一座镖局首要的两件事,一是必须拥有具备武艺高强的武士充当镖头,否则非但保不了镖还会丢镖;二是“当家的”要凭借自己在当地社会的声望、影响进行“亮镖”活动。看来“亮镖”和当今企业开业“剪彩”的形式是差不多的,无论是企业开业典礼,还是商店开张志禧,都会请一些相关的头面人物来捧一下场,同时这种“亮镖”和一些产品的“广告”性质也是极其相似的。
  按照这样的推理,镖局应该是现代商业的先行者了!似乎比现代人还早先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弊端,明白做生意就要“酒香还要叫得响”的道理,这样才能招揽生意获得更大的利益,难怪镖局开张要先“亮镖”了。
如何亮镖
  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亮镖,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亮镖的重要性。既然亮镖这么重要,事关镖局的前途,开镖局一定得亮镖,那么究竟亮镖是怎么亮的呢?
  我们来看看郭广瑞、贪梦道人在《永庆升平》中关于亮镖的一段描写。
  再言圣上在驴上,心中暗想,说:“我前次私访,获五虎庄的恶霸。今日览奏,不知前三门外土教匪徒在于何处?”正思想间,已至顺治门大街。忽听纷纷传言:“兴顺镖店亮镖!”圣上不知亮镖是何缘故,心中暗想:“必是人吃的胖,要亮亮膘头儿,朕不免前去一看。”遂跟众人一直往南,见大街南头路东人烟稠密,举目一看,有一高大席棚,悬挂花红甚多。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大门上有泥金匾一块,双插金花,上写:“兴顺镖店”四字,乃系名人之笔。圣上看罢下驴,将驴拴在隔壁粮店门口,手拿鞭子,分开众人,往内便走。
  进了大门,坐在大板凳上观看。只见以东为上,上房五间,前出廊后出厦,满窗户玻璃,照耀眼目。南边雪白的院墙,当中有绿屏门四扇,上写“斋庄中正”。南边还有院落,北房五间,直通北后院。……又见天棚底下摆着刀枪架子两个,两边有十八般兵器,件件皆精。北房前有八仙桌儿三张,上铺猩猩红毡,摆定元宝无数。
  圣上看毕,并不知里面是何等买卖,只听南院内划拳行令之声,十分热闹。……那小子转身方才要走,忽听外面有人说:“老爷行好,有剩饭无有?赏给我兄妹两个一碗半碗。”圣上回头一看,见来了一男一女,那男子约有二十有余,面带病形。
  女子低头不语,五官倒也端正,钗荆裙布,窄小弓鞋,虽无倾国倾城之貌,亦有羞花闭月之容。圣上看罢,心中暗想:“各省大吏,年年进奏五谷丰收。我辇毂之下,谁知也有乞讨之人!看这二人之貌,并非久作乞丐,其中必有缘故。朕出来可惜未带银两,若带银两,必定问明,周济周济他二人。”正想之间,见看门的小秦椒胡大,手举一藤鞭,照那乞丐劈头就打。那人还手,一拳将小秦椒打倒在地。
  《永庆升平》中所描写的“光顺镖店”,史料中没有记载,虽然其起形式和规模也不算小,但是从其亮镖的仓促来看,这个镖局应该只是一个小镖局,而上面的描述其实只是对镖局“
  亮镖”的一个侧面的展现,但是从这个小镖局亮镖的侧面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镖局亮镖所造的声势——纷纷传言,所请的人士——士农工商,所摆的阵势——兵器财宝,所需的破费——大设宴席,这种热闹的程度,已经足可以让我们看到镖局对“亮镖”重视程度。
  我们知道练武之人都是性格豪爽,对钱财视若粪土的侠士,作为没有积蓄的他们还是倾尽所蓄,力求把“亮镖”亮得热闹一点,规模大一点,大造声势,尽可能地扩大影响面,把方方面面的知名人物,无论是当家的,还是镖师的熟人朋友,也不管是为官的,还是务农的、从工的、经商的,只要是在当地有些名头,必然一一请到捧场,让名人题字,书写个对联,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把十八般兵器往台两旁一摆,威风凛凛,关键时候再耍上几式,来几招绝活,然后热热闹闹大摆宴席,宴请各位来宾,好不气派!
亮镖会(1)
  “亮镖会”其实是亮镖的另一种形式,和亮镖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也是镖局开业时举办的开业典礼活动。所不同的是能开得起“亮镖会”的当家人,不是江湖大腕,也是已经有了镖局,要开分号的镖局举办的,场面大,费用多,讲排场,更具有炫耀性和表演性。
  “亮镖会”对于将要开业的镖局举办者叫“亮镖会”,但是对于被邀请过来捧场的镖局来说就叫“走会”。对于这样的走会,被邀镖局一般是非常乐意捧场的,因为走会一是和将要新开业的镖局联手,增加了自己的势力;二是“亮镖会”到会的人员,会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的官府要员、巨富商人,对自己的镖局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
  旧时一说“会”,大多和习武团体、镖局有关,千里走会也只有镖局才有这份人力和物力,因为走会和江湖卖艺不同,是一项自我娱乐的活动,表演是分文不取的。镖局组织走会,从表面上看是劳民伤财的买卖,其实不然,走会这种亮镖活动是一箭双雕,名利双收。
  “亮镖会”首先是为了宣传,也相当于现在花巨款在电视台、报纸上作广告,它的利益是潜在的。同时“亮镖会”也是为了进行“示威”,因为亮镖会是实打实的武会,就是表演给商家、达官贵人以及盗贼们瞧的,亮亮家底和真本事,不但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在贼匪面前也显示了自己的震慑力,在官僚、富商面前扩大了影响,在世人面前露了脸出了名。
  关于亮镖会的热闹和排场,单田芳先生的《童林传》里有这样一段详细而精彩的描写:
  这十三家镖局代表着全国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所有同行。他们转了一圈,挨个儿地都看了。熟识的呢,就进去喝口水儿,说几句闲话;不熟识的,也就是一走而过。
  这十三家镖局子就是前面提到的“双龙镖局”、“永昌镖局”、“永发镖局”、“镇远镖局”、“怀远镖局”、“南洋镖局”、“顺平镖局”、“定远镖局”、“常泰镖局”、“天顺镖局”、“玉门镖局”、“登州镖局”、“湖广镖局”。
  因为这次“双龙镖局”在北京设立分号,今儿个要挂匾披红,庆贺开张典礼,所以把这十二大家全请来了。大家欢聚一堂,举行这个亮镖会。这些人都来捧场,不管多远同时到达。另外也不光是这十三家镖局,谁没有点儿朋友?所以呢,还带了不少的朋友。况且这种事儿又是公开的,大家随便参观,因此天下来的英雄、高人就不在少数。加上老百姓,把这整个桃花庄亮镖会的会场围得是风雨不透!
  震东侠陪着雍亲王和童林把这十几家都转完了,回到“双龙镖局”看台。雍亲王归座,众人按次序坐好,仆人献茶。……该祝贺亮镖会的时候了,黄灿顺着梯子上来,来到震东侠面前,说:“师傅!时辰已经到了,是不是现在宣布亮镖会开始?”
  东侠点了点头,一声令下,只见那爆竹齐鸣,火光闪闪,硝烟弥漫,震动桃花寨。老百姓都往“双龙镖局”这儿看着,一时之间,整个会场就沸腾起来了。爆竹响过之后,紧跟着就奏乐。这镖局子也像变相的军队,奏的这些乐曲,全是军中的战乐,什么冲锋乐、攻城乐、凯旋乐,轮番奏了三遍。等乐奏完了,整个会场全安静下来了。
  震东侠在大徒弟黄灿的陪同下,顺着梯子上了台,站在会场的正中心。老英雄冲着南七北六十三省好汉做了个罗圈揖,然后提高声音说:“呀!呔!十三家镖主,同行们,朋友们,各位老师们!今天我们‘双龙镖局’开张典礼,蒙大家的抬爱,全都赶到北京,给我们镖局祝贺,老朽是非常感激啊!本应该我和北侠秋田一起向大家致谢,无奈老侠客秋田还没到,可能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一会儿,我只好代表北侠,给各位见扎了!大家来可不能白来,好吃好喝好招待,所有的花费都由我们‘双龙镖局’支付,欢迎大家到‘双龙镖局’作客。今天,三月初三,是我们镖局子的开张典礼,人来得格外多,老朽是非常高兴。没别的说的,我给众位练趟宝剑,以做酬劳。”
  话音一落,会场中掌声如雷,就像大海狂涛一般,一浪高过一浪。
  震东侠频频招手向大家致意,同时把小辫卷好了,用簪子别上。从腰间伸手就取过宝剑,大拇指一捺,嘎嘣!宝剑自己就蹦出来了。东侠把剑匣交给黄灿,把宝剑在手中一提,冲四外一作揖:“各位!老朽可献丑了!”往下一蹲身,叭叭叭!亮出门户。先使了个“冲天一炷香”,又使了个“仙人指路”,紧跟着走行门,迈过步,就施展自己的绝艺。
  会场上静悄悄的,成千上万双眼睛全盯在东侠的宝剑上。就见震东侠剑光缭绕,老英雄身形滴溜溜乱转,一开始,一招一式看得清清楚楚,可后来,这速度就加快了,光见剑光,不见人的模样,就见一团白光滴溜溜地在台上乱转啊,把大伙儿都看傻了。
  震东侠练了青龙剑一百二十八手,这是老侯家弟兄压箱底儿的绝艺。等练完了一收招,气不长出,面不更色,冲着四外一抱拳:“各位!请多原谅,我献丑了。”
  好半天底下没动静,什么原因呢?都看傻了。停了一会儿,这才醒悟过来了。“好!练得好!”哗——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震东侠把衣服拿过来穿上,黄灿把宝剑接过来还匣,爷儿俩走下中央大台,回奔“双龙镖局”的看台。等归座之后,有人把毛巾递过来,震东侠擦擦脸。
亮镖会(2)
  雍亲王乐得是眉飞色舞,笑道:“老侠客!您这功夫可太高了!真不愧是东昆仑哪!”
  且不说这段关于镖局“亮镖会”里面所使用的武器,单说这亮镖的规模、阵势和热闹,就足以让我们看到镖局亮镖的重要性了,不但请来皇亲国戚这样的“大门坎”,就连全国各地知名的大镖局都到了场。这样的亮镖不但达到了宣传的效果,还大震了镖威,开拓了镖路,为以后的走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知道现代的企业家和现代人看到了这个亮镖会,会对自己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产生一点什么想法没有?
何为喊镖
  在我们了解什么是“喊镖”之前,先来看一段文学作品中镖师途中遇劫的情景描写:
  这一日,镖队行至一山谷之内,悬崖峭壁,怪石嶙峋,路两边的树林阴森森的,让人毛骨悚然,只听见镖车轧着山路和镖旗抖动的声音,林青不由身上冒出一股凉气,心说不会发生什么不测吧?他不由谨慎起来,正在这时,只听一阵马蹄声如雷雨般急响,从山上冲下一队人马,大约有五六百人,各个凶神恶煞一般,一字摆开拦住了去路,和林青的镖队僵持起来,只有马在喷鼻,不听有人吱声。过了良久,只见为首的匪徒嘿嘿冷笑两声道:“识相的赶紧给爷们留下买路财,胆敢说个不字,兄弟们……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