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抗日战争全史

_29 萧一平 (近代)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第一是有效地进行战争。第二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国际)组织以及建立东方的稳定和繁荣,承认并促使中国成为一个与西方三大国俄国、英国和美国具有同等地位的主要大国。”[〔美〕赫尔:《赫尔回忆录》,纽约1948年版,第2卷,第1583页。]
从这一原则出发,美国执行积极支持中国抗战的政策,为此,罗斯福政府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援助中国的措施。1942年2月,美国国会批准向中国政府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6月,又根据《租借法》签订了《中美互助协定》。为了利用中国军队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在太平洋及东南亚的进攻,并把中国作为将来反攻日本的基地,美国政府还大大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1941年12月成立了中国战区,并派史迪威将军来华。在滇缅公路被日军截断后,美国又开辟了一条从印度东北飞越喜马拉雅山险阻到昆明的“驼峰”援华运输线。罗斯福向中国保证,不管仰光是否失守,不管从印度经缅甸到中国的陆路运输线能否保持开放,这条空运线一走要维持,以便使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美〕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9页。]
在政治上,罗斯福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1942年1月1日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把中国同美、英、苏并列于宣言签字国之首。
1943年1月11日,美国与中国签订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协定,放弃了它在中国享有近百年之久的特权。10月,美国不顾英、苏的反对,坚持中国应成为《普遍安全宣言》(“四强宣言”)的签字国,作为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四警察”之一。
12月,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保证自1895年以来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同月,美国国会应罗斯福要求,废除了1882年~1913年间制订的一系列排华法,给予中国移民与其它国家移民一样平等的入境限额。
在对待中国内政问题上,尤其是国共两党关系问题上,罗斯福也希望蒋介石同共产党合作,一致抗日。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高级会议时,罗斯福对蒋介石多次表示,美国不会陷入中国内战的陷井里,希望中国各派政治力量联合起来反对日本,并要求蒋介石在战争尚在继续的时候,与延安“共产党人组成一“个联合政府”。[〔美〕埃利奥特·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纽约1946年版,第164页。]
为促使国民党政府改善国共之间的关系,1944年6月,美国政府决定派副总统华菜士访华。华莱士出访时,以考察农业为名,取道莫斯科,了解苏联对国民党的态度,以便与蒋介石商谈有关中苏及中共问题。当获悉苏联支持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和美国在远东的领导地位后,华莱士一行即于6月20日到达重庆。从21日开始,以国共问题为中心,同蒋介石举行了5次会谈。华莱士转达了罗斯福总统对国共关系的基本立场,即国共两党的党员都是中国人,基本上是朋友,朋友之间总有商量的余地。如果双方不能够一致,他们可以“找一个朋友”来调解,“他可能充当那个朋友”。[《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573页。]
进而指出,同民党的出路在于实行民主改革,接受中共合理建议,允许中共代表参加政府。但蒋介石不同意上述建议,说“中国人民并没有把共产党看作是中国人,而把他们看做是服从第三国际命令的‘国际主义者’”。[《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576页。]
因此,他坚持对中共的方针只能是:
“(一)中共军队接受政府指挥,归政府管辖,不准另有其他名目之军队。
(二)陕北区域,不得擅设违背中央之特种制度。”[《蒋总统秘录》第13册,台北中央日报译印,第146页。] 否则不予中共及其军队的合法地位。这种态度令华莱士失望。
随后,华莱士将中国之行向罗斯福总统作了汇报。他主张国并双方建立统一战线,建议美国政府在支持蒋介石的同时,通过各种可能途径对其施加影响,使其在中国进步人士的指导下,采取能唤起民众支持、能使中国在作战方面有新的起色的政策。而美国对华政策应当具有灵活性,以便能在更有希望的中国领导人或集团出现时利用他们。华莱士还估计到,蒋介石没有治理战后中国的才能和政治力量,战后中国的领导人要么从演进中产生,要么从革命中产生。现在看来,更可能是从革命中产生。[〔美〕伊·卡恩:《毛泽东的胜利与美国外交官的悲剧》,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但是,罗斯福政府援助中国继续进行有效的抗日战争的政策,同蒋介石政府消极抗战、保存实力,准备反共的政策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不仅华莱士访华未达到预期目的,而且不久又发生了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陆军中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罗斯福任命为“中国战区参谋长”而派到中国的。其使命是贯彻执行美国的对华政策,并监督加强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战斗效能”。但是,蒋介石要求美国派一名高级官员作参谋长,本来的目的是希望获得更多美援,装备他的军队,巩固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武装。这样,围绕吏迪成的指挥权限问题、援华物资的分配权问题以及由史迪威统率全部中国军队等问题,美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立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
1942年5月,第一次缅甸战役失利时,史迪威痛感中国军队“劣等装备”、“军火不足”、“愚蠢的指挥”及蒋介石的任意干预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改革国民党军队的计划,要求撤换国民党的某些中、高级军官,并要求美国政府对蒋介石施加压力。蒋介石除答应对个别军官进行“撤查”外,对史迪威的要求均未同意,史蒋矛盾加剧。
对于史迪威控制援华物资的分配权,蒋介石一直也是不满意的。这个问题的矛盾首先在美国空军调运问题上暴露出来。缅甸失守后,中东局势又由于德军的进攻而随之紧张,美英联合参谋委员会“不经预告”就把原来支援中国战区的重轰炸机和运输机调往埃及助英作战,削减了对中国战区的空运吨数和作战力量。蒋介石对此非常不满,认为这是“无视中国利益”,质问英美“是否尚以中国战区为同盟国之战区”!蒋介石向美国提出三点要求:调派美军打通滇缅交通线;保证每月空运五千吨援华物资;并要求免除史迪威对租借法案的控制权。对此,罗斯福一方面向蒋介石作了解释,同时也有条件地作了让步,答应出兵共同打通中印公路连接滇缅交通线,增加空运援华物资,但仍要保持援华物资的控制权。罗斯福的缓解并没有消除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矛盾。
随着战争的发展,史迪威对国共两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史迪威早在20年代就在中国工作过。1935至1939年曾任美国驻华使馆武官。通过长期的在华观察,了解到国民政府“是个腐败残暴的政权”,政治上不民主,军事上消极抗日,经济上贪污腐化,囤积援华物资。而共产党军队虽然装备不良,但坚决抗日,成绩显著。史迪威等人从抗日大局出发,主张采取联共方针。
1943年9月6日,史迪威首次提出使用和装备中共军队的建议。为了了解中共并与中共建立联系,1944年1月15日,史迪威的政治顾问戴维斯拟定了派遣美军观察团到延安的计划。2月4日,史迪威向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报告说,国民党政府用50万军队在华北围堵中共军队。对中国抗日战争有大损害。对此罗斯福颇感忧虑。2月9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正式提出派遣美国军事代表团到延安的要求,遭到蒋的拒绝。3月22日,罗斯福再次致电催促蒋介石。在罗斯福的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于4月22日表示同意,但在具体实施时,却又以种种理由进行拖延。
1944年夏,在日军一号作战的攻势之下,国民党战场出现了大败退,美国政府担心影响美军在太平洋方面作战的胜利。7月6日,罗斯福电告蒋介石:“中国的情况是那样危急,如果不立即采取根本的行之有效的挽救办法,我们的共同事业就会遭到严重挫折。”他强调指出,日本的进攻“不但威胁着你的政府,而且威胁着美军在中国的一切建树。”[〔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的对外政策(1932—1945年)》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01页。]
罗斯福竟强烈要求由史迪威指挥“统帅中美一切军队,授以全责与全权,以调度和指挥必要的行动而阻遏敌军的深入。”同时派出美军观察组(又称迪克西使团)赴延安。派遣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是华莱士访华时确定下来的,其宗旨是“考察共产党对战争所能作出的贡献”。7月22日和8月7日,美军观察组在团长包瑞德上校的率领下分两批飞抵延安。对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考察。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美军观察组的到来极为重视。8月1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题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的社论。8月18日,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指出:“这次外国记者美军人员来我边区及敌后根据地,便是对我新民主中国有初步认识后的实际接触的开始,因此,我们不应把他们的访问和观察当作普通行动,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问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14页。]
此后,在8~9月间,毛泽东还向解放区发出10余次电报,要求各解放区在军事情报、修建机场、沿海登陆等方面配合美军。8月21日,毛泽东在给华中局的电报中指示:“美军准备在中国登陆,要求和我军配合作战,五师地区美军已派人去,我们已许其设无线电网并供给情报,……美军在中国登陆时间,据有些美国人估计己不在很远。因此请你们认真布置吴淞、宁波、杭州、南京间,特别是吴淞至宁波沿海及沪杭甬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9月9日,毛泽东再电华中局,更加明确地将与美军的合作定力党的方针:“机场修筑好后,大批美军人员陆续飞来军部及各师,我们应表欢迎,……放手与美军合作,处处表示诚恳欢迎,是我党既定方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44页。]
在谈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美国合作时,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不过是主张民主和社会改革,甚至最保守的实业家在我们的纲领中也找不到任何值得反对的东西,中国必须工业化,这只有通过自由经营和借助外国资本帮助才能做到。
因此,中国与美国能够而且必须合作。[〔美〕约·斯·谢伟思:《美国对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页。]
美军观察组通过在延安、山西等抗日根据地的实地考察,也相信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合作的现实性。7~10月间,美军观察组先后发出50余份报告书,对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作了客观的分析。戴维斯在他的报告中写道:“共产党已经历了十年的内战和七年的抗日战争。他们经历了不只是比中国中央政府军队所曾受的更大的压力,并且也经历了蒋的严密封锁。他们生存下来,并且壮大了。……具有这种显著的生气和力量的原因,是简单而又基本的,即是群众的支持和群众的参加。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他们得了这种支持,是因为这个政府和军队真正是属于人民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下,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第509~510页。]
因此,戴维斯认为:“内战是不可避免的,共产党的胜利几乎是必然的”,美国“必须放弃它对蒋介石公开承担的义务”,“在即将到来的争取中国的斗争中‘倾向’共产党人”,“支持共产党人是‘使我们自己同中国最团结、最进步、最强大的势力站在一起,的最好办法。”[〔美〕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2年版,第192、195页。]
他们还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会见观察组全体人员及与他们作过多次重要谈话的情况及内容报告美国政府,给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形势表明,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正朝着涟康的方向发展。美军观察组在延安的活动,使蒋介石感到巨大压力,他担心史迪威使延安获得部分援助物资。蒋与史迪威的矛盾更加激化。
8月8日,衡阳失守,正面战场战局日趋恶化。此时,美国已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可以直接从该岛轰炸日本,中国空军基地的战略价值也随之下降。
但罗斯福仍担心美军攻占日本本土后,日本可能会利用中国大陆继续战争。
为敦促蒋介石积极对日作战,8月21日,罗斯福向蒋介石提出了涉及中国主权的不适当的要求:“我强烈要求你采取必要的措施,尽早地委以史迪威将军指挥你领导下的中国军队,我要求对此事付诸行动,……进一步拖延就可能为时太晚,从而中国和盟国早日打败日本的计划在军事上不可避免地遭到灾难性的悲剧。”[〔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1945年)》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04页。]
9月6日,赫尔利到达重庆,8日与蒋介石进付会谈。蒋拒绝了罗斯福的提议。9月18日,罗斯福再次电蒋,措施强硬,指责其迟迟不任命史迪威指挥中国军队的行为。这封电报第二天由史迪威递交蒋介石,蒋十分恼怒,“引为平生耻辱”。[《蒋总统秘录》第13册,台北中央日报译印,第157页。]
9月25日,蒋介石把一份备忘录送请赫尔利电转罗斯福,说明不能委派史迪威统率全部中国军队的重大责任,指责史迪威漠视“互相谅解,互相尊重”的合作基础,“不适合承担新的指挥职务会加在他身上的重大而复杂的责任”,对他委以重任将会给中美军事合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美〕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19页。]
史蒋矛盾白热化,使罗斯福在对中国政策上面临一个新的选择:是否继续支持蒋介石政府。
此时,作为罗斯福总统特使赴华的赫尔利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来罗斯福交给赫尔利的任务是:
1.促进蒋将军和史迪威将军之间的和谐关系,便利后者时归他指挥的中国军队行使指挥权;
2.在执行任务中,要同驻重庆的高恩大使保持密切联系,并随时把你的活动通知他。[〔美〕约·斯·谢伟思:《美国对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但是,赫尔利对他的任务有自己的理解:使中国留在战争中;使中国保持在战场上;将一切中国军队统一起来进行对日作战;必须使蒋介石政权控制中国政府。[〔美〕菲斯:《中国的纠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
他把支持蒋介石当作了自己的主要使命,并将解决国共两党的矛盾寄希望于苏联。为此,在来华之前,他特意绕道苏联,试探苏联的态度,在得到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不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保证后,他轻易地相信,国共两党的政治解决不难实现。
自9月6日到达重庆后,他就把注意力集中于调解史蒋矛盾。但是,由于他是以支持蒋介石为自己的主要使命,当他得到了蒋介石承诺为了同共产党达成一项政治办法可以作某些让步的时候,他就向罗斯福建议解除史迪威的职务。[《美国外交文件》1944年第6卷,第692—693页。]
10月10日赫尔利在给罗斯福的信中进一步肯定了蒋介石,称:“除史迪威外,在你和蒋之间并不存在分歧……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在这场争议中支持吏迪威,你就会失去蒋介石,也就很可能会失掉中国。”[《美国外交文件》,1944年第6卷,第726页。]
赫尔利的活动产生了作用。
10月19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同意召回史迪威,并任命魏德迈接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和驻华美军司令的职务。随后,赫尔利又接替高思为美国驻华大使。史迪威于10月22日离华,途经缅甸、印度返美。史迪威事件,是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标志,从此美国对华政策转向扶蒋反共。
二、赫尔利使华
1944年9月,赫尔利作为美国总统私人代表以调解史迪威同蒋介石的矛盾名义来华。在经多次与蒋协调之后,他建议罗斯福召回史迪威,从而把美国对华政策由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援蒋抗日变为扶蒋反共。
11月初,执行史迪威路线的美国驻华大使高思辞职,赫尔利被任命为驻华大使。美国政府给赫尔利的使命是:
一、防止国民政府的崩溃;
二、支侍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的主席与军队的委员长;
三、使蒋委员长与美国司令官间的关系和谐;
四、增进中国境内战争物资的生产并防止经济崩溃;
五、为击败日本计,统一中国境内一切军事力量。[《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139页。]
显然,赫尔利使华的主要使命已完全不同于史迪威的使命,抗日已降为次要事项,帮助国民党政府“统一军事”,稳定其政治和经济,成了主要任务。
为了实现其帮助蒋介百统一中国,压制和消灭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赫尔利在史迪威离职后,马上介入国共关系的“调停”。11月7日,赫尔利携一份经王世杰、张治中修改过的与中共谈判的草案飞往延安,向毛泽东、周恩来表示愿意调解国共关系。尽管中国共产党对赫尔利的真意抱有怀疑,但由于中共此时对美政策仍是希望与美国建立反日的统一战线、并将开展对美外交作为中共当前外交工作的重点,因此愿意同美国进行军事和政治的合作。
直到1944年12月,毛泽东在同美军观察组组长包瑞德的谈话中,还表示不管同国民党人的政治决斗结果如何,共产党人和美国人也许仍旧能够通过军事合作来挽救双方的关系,共产党人愿意在联合军事行动中进行合作,而且愿意与美军并肩战斗。[〔美〕包瑞德:《美军观察组在延安》,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91~98页。]
基于上述原因,赫尔利的延安之行,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热情欢迎。经过两天两夜,正如他向罗斯福总统报告的:“我们以最紧张热烈、最友好的方式,争辩,一致,不一致,否定,承认,对我的五点方案来回讨论,直到最后加以修正……。”[〔美〕菲斯:《中国的纠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0页。]
这样,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诚意,经过四次协商,双方于11月10日在延安王家坪达成了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联合军事统帅部和承认中共之合法地位的五项协议:
“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
一、中国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应共同工作,统一中国一切军事力量,以便迅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
二、现在的国民政府应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无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并颁布及实行用以改革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民主政策。同时,军事委员会应改组为由所有抗日军队代表所组成的联合军事委员会。
三、联合国民政府应拥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建立民有民享民冶之政府的原则。联合国民政府应实行用以促进进步与民主的政策,并确立正义、思想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向政府请求平反冤抑的权利,人身自由与居住自由,联合国民政府亦应实行用以实现下列两项权利即免除威胁的自由和免除贫困的自由之各项政策。
四、所有抗日军队应遵守与执行联合国民政府及其联合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并应为这个政府及其军事委员会所承认。由联合国得来的物资应被公平分配。
五、中国联合国民政府承认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所有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
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签字)
北美合众国大总统代表:赫尔利(见证人)(签字)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十二时四十五分毛、赫双方在延安王家坪签字)”[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竞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93~394页。]
上述五条协定,尽管与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但当时如能实现联合政府方针,对抗战事业和中国的进步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在得到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签字之后,赫尔利感到自己使命成功在望。同一天在致毛泽东的信中不无兴奋地称:“我感谢你的光辉的合作与领导。这种合作与领导表现在你率领你的政党提出协定上,这一协定你已受权于我带给蒋介石主席,我同样感谢你要我转交美国总统的卓绝的信件。阁下,请信赖我对于你用以解决一个最困难的问题的智慧和热忱的品质,深感愉快。你的工作,是对于统一中国的福利及联合国家的胜利的贡献。”[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94~395页。]
但是,国民政府却坚决拒绝了五项协议。蒋介石认为如果同意成立联合政府,就等于“承认他的党被共产党彻底打败了”,等于“把对政府的控制交给共产党”。[《美国外交文件》,1945年,第7卷,第195页,1944年,第6卷,第699页。]
1月22日,针对五点协议,蒋介石又提出所谓三点“反建议”,主要内容是:
“(一)国民政府,因欲有效完成所有国内武力之统一与集中,俾能从速战胜日本,且对中国之战后复兴,寄其厚望,故愿将中国共产党之武力,于改编后收为国军之一部分,此后该共产党武力,在薪饷、津贴、军火及其它配备方面,即取得与其他部队之同样待遇,井承认中国共产党之合法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应在抗战建国方面竭诚拥护国民政府,并经由军事委员会将其所有部队,交由国民政府统一指挥。国民政府愿就中国共产党之高级军官中,遴员参加军事委员会。
(三)国民政府愿遵孙中山先生所倡导并经中国共产党表示拥护之三民主义,创设一民治、民享、民有之中国政府。国民政府并愿采取政策,以策进步而促进政府之民主程序。”[《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143页。]
这三点“反建议”只字不提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政府和联合军事委员会,其实质是以合法手段达到灭共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赫尔利背叛他在延安说过的话,竟然置双方庄严签字的“五点协议”于不顾,硬说蒋介石的三点建议有积极因素,劝说中共接受。
赫尔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恶劣行径,遭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抵制。11月22日,当他将国民党的三点建议交给周恩来的时候,为周严辞拒绝。12月7日,周恩来、董必武等返回延安。
随后,赫尔利多次电邀中共代表到重庆继续谈判。12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电示留在重庆的王若飞:“我们毫无与美方决裂之意”,但“牺牲联合政府,牺牲民主原则,去几个人到重庆做官,这种廉价出卖人民的勾当,我们决不能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64页。]
12月28日,周恩来复信赫尔利:在联合政府问题上中共不愿“继续进行抽象的探讨”,请他转告国民政府先要解决四个具体问题,即释放一切政治犯,撤退包围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废止一切限制人民自由的法令,停止一切特务活动。[《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诅出版社,1957年版,第145页。] 但上述起码的民主要求,也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
此时,赫尔利还不敢关闭与中共谈判的大门。中国共产党也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派周恩来于1945年1月24日再次赴渝与国民党谈判。国民党方面参加谈判的代表是宋子文、王世杰、张治中。赫尔利应双方邀请列席了会议。
会谈中,国民党方面在美国的支持下,在原三点“反建议”的基础上,又提出三项办法,即:在行政院下设一容纳中共及其他党派的战时内阁;由军事委员长委派国共军队军官各一人、美国军官一人组成三人混合委员会,负责拟定中共军队整编及待遇之办法;指派美国军官一人直接指挥中共军队作战。三项办法的实质依然是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迫中共交出军队。中国共产党拒绝了国民党的三项办法,2月2日,提出了《关于党派会议的协议草案》,主张先解决民主,后解决军队,但再次被蒋介石拒绝。至此,谈判陷入僵局。2月16日,周恩来飞返延安。
就在赫尔利协助蒋介石在国共谈判中演双簧戏的时候,赫尔利己准备公开与中共摊牌,开始清洗主张联共政策的美国在华军政人员。1945年2月28日,艾奇逊、戴维斯等五位美国驻华官员起草给国务院的报告,主张不要无条件对蒋承担义务,遭到赫尔利的拒绝,其后戴维斯等一批客观反映情况的外交官开始遭到清洗。进入1945年后,欧亚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更加明朗,美国世界战略的重心,开始转向争夺势力范围方面,在中国便公开实施扶蒋反共的政策。
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仍未放弃与美国合作的努力,1945年1月9日,毛泽东和周恩来通过延安美军观察组提出了访问华盛顿的建议。内称:“延安政府希望派一个非正式团体去美国,向对中国当前局势感兴趣的美国人民和美国官员进行解释和说明。下面是该政府严格限制不加公布的建议:如果罗斯福总统表示希望将他们作为中国主要政党的领袖予以接待,毛和周即愿立即单独或一同去华盛顿举行探讨性的会议。”[〔美〕巴巴拉·塔奇曼:《假如毛和周来到华盛顿:如何抉择》,载《外交》,1972年10月。
但赫尔利把这个建议说成是美国驻外军官所策划的“共产主义阴谋”的一个部分,扣压了美军驻延安观察组1945年1月9、10日关于毛泽东、周恩来希望访问美国的电报。罗斯福采纳了赫尔利坚决反对邀请中共领导人访美的意见,从而关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与发展外交关系的大门。此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完全站到了蒋介石一边。新任国务卿斯退丁纽斯认为,如果国民党同共产党成立联合政府,就会“为更强有力、深得民心的共产党人……铺平道路”,使中共力量一天天壮大,甚至可能控制政府。[〔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45页。]
2月15日,就在周恩来发表离渝声明的同一天,魏德迈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布了有他签名的一份文件:“我们美国军事人员”“奉命支持(中国)中央政府”,“我们将不给中国战场内任何个人、任何行动、任何组织以任何支持。”[《美国外交文件》,1944年,军7卷,第233页。]
这无疑是美国抉蒋反共的一项政策声明。
1945年3月4日,赫尔利和魏德迈从重庆回到美国,就美国对华政策向罗斯福总统汇报,进一步取得了罗斯福的支持。4月2日,赫尔利在华盛顿美国国号院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称美国只同蒋介石合作,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承认中国的国民政府,而不是任何武装的军阀和政党”,攻击中国共产党为封建军阀,阻止中国统一,“只要(中国)武装的政党和军阀还有足够的力量敢于反抗国民政府,中国就不可能有政治联合”,并无耻吹捧蒋介石说:“在中国长期的抗日战争中,蒋运用了他所有的权力;然而他不是有法西斯思想的人,他的抱负是把他所有的权力交给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美国外交文件》,1944年,第7卷,第317~320页。]
赫尔利的这番讲话,是抗战以来美国第一次带有官方性质的反共声明,它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已完全转向扶蒋反共。正如新华社在评论中所揭露的:“赫尔利将军着重说明:‘美国政府不能以武器援助中共所领导的抗日军队,而只能援助国民党政府所领导的军队。要努力帮助国民党达到全国军事之统一’。‘美国已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国的政府,并且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支持它,但并不会支持任何军阀或武装的政党’。”[《解放日报》,1945年5月8日。]
4月12日,罗斯福总统病逝后,新任总统社鲁门继承了扶蒋反共政策,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给予美国改善中美两个大国间关系的机会就这样为美国方面断送了。非但如此,美国扶蒋反共政策还加剧了中国政局的动乱。毛泽东在此后不久撰写的《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一文中指出,“这个以赫尔利为代表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危险性,就在于它助长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增大了中国内战的危机。假如赫尔利政策继续下去,美国政府便将陷在中国反动派的又臭又深的粪坑里拔不出脚来,把它自己放在已经觉醒和正在继续觉醒的几万万中国人民的敌对方面,在目前,妨碍抗日战争,在将来,妨碍世界和平。”[《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5页。]
三、美国加紧扶持和控制国民党
随着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确立,美国加紧了从各方面支持蒋介石的活动。
在军事方面,1944年12月,美国帮助蒋介石在昆明设立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以何应钦为总司令,原任中国战区美国陆军参谋长麦克鲁兼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作战司令,负责训练地面部队”并统一指挥美国在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切人员。美国供应部队司令齐夫斯被派兼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后勤司令。控制美国援华军用物资的分配。魏德迈则以中国战区美军总司令的名义,直接掌握“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作战与后勤两个部门。
与此同时,美军在华人数大量增加。1945年1月,在华美军已达32956人,到日本投降时,又增加到60369人。1945年初,魏德迈以蒋介石参谋长的名义,同意帮助蒋介石训练和装备36个师的兵力。为此,在桂林设立中国军官参谋训练班,培养国民党军高级军官,在云南,美军帮助国民党军设立了参谋、步兵、炮兵、摩托、工兵、译员等大批训练学校,在兰州等地成立训练与供应装备中心等。通过这些活动,到日本投降时,美国共帮助蒋介百训练和装备了20个美式机械化陆军师,成为后来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骨干队伍。此外,美国政府还大大加强了陈纳德率项的第14航空队及其运输能力,并在1945年2月,在昆明成立中国第之空运大队,由美军上校勃郎里任司令。
到1945年5月,一个月的空运总额已经增加到7万吨。美械师的装备和巨量军事物资的支援未被用于对日反攻,却变为蒋介石准备发动内战的军事实力。
经济上,美国也加强了对国民政府的援助。1944年11月,以纳尔逊为首的美国战时生产代表团帮助国民政府建立了“战时生产局”,由翁文灏任局长,美国人杰克逊任顾问。不久,又在“战时生产局”下面设立了一个以生产军需品为主的机构——“中美联合生产委员会”,以翁文灏为主任,纳尔逊为副主任。纳尔逊通过调查,拟定了一个中国战后经济发展计划。计划规定,战后中国不能发展重工业,只可发展一些纺织等轻工业,美国给予中国以广泛的“技术援助”。1945年3月,美国又派国务院财政顾问查理士·雷麦到中国,与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俞鸿钧商讨财政金融问题。同时,经由纳尔逊介绍,宋子文请美国政府派亨德逊担任国民政府特别顾问,协助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在交通运输方面,美国在1945年1月帮助国民政府成立了“战时运输管理局”,以交通部长俞鹏飞为局长,美国麦克鲁兼任副局长。此时,中印公路和中印输油管已先后建成,美国对外经济处长克罗莱发表“促进对华供应与租供物资运输方案”,准备在中国建立集中运输制度。美国政府在租借法案下指拨15000辆卡车供蒋介石使用,并派遣技术团450余人来中国,帮助蒋介石建立独揽中国运输的制度。5月,美国同意国民政府取走在美国的黄金储备,并将4000辆卡车和4500万码棉布运往中国。据统计,1945年2月至10月,美国仅通过滇缅公路向中国运输物资的卡车就达25783辆,运输总量达161986吨之多。仅7月份,美国运到中国的援蒋物资就达91183吨。
为了帮助蒋介石对付共产党,美国改变了战时中美在情报领域合作的方向和性质,帮助国民党训练反共特务,收集中共情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搜集对日作战情报,于1943年4月15日同中国达成了建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协定,规定美方同意向军统提供武装和其它电讯、气象、交通、医疗等器材和装备,帮助国民党训练特务。7月1日,该所在重庆市郊的磁器口正式成立。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任主任,美国海军少将梅乐斯任副主任,直接隶属于中美两国最高军事统帅部。在中美合作所建立初期,其主要任务是:扩大搜集与交换情报,布置东南沿海的敌后情报网和全国气象网,侦译敌方电讯,展开心理作战等。但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中美合作所的主要任务发生转变。其主要着眼点变成为抗战结束后培训维持治安的特务。美方为军统训练的特务主要包括刑事警察和保安警察两类,主要课程是学习如何对付政治犯和实施有效的镇压手段。特别到抗战后期,“中美合作所的基本方针是帮助国民党准备内战”。[〔美〕迈克尔·沙勒:《美国十字军在中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页。]
到1945年8月,中美合作所已在全国20多个地方举办特务训练班,训练出特务1万余名,并派出8000多名特务到全国各地进行阴谋活动。这些特务在日本投降时,充当了国民党抢占胜利果实,进行反共活动的急先锋。
此外,美国从控制中国的目标出发,还不断地派遣大批人员,以各种名义参加国民政府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为国民党最后抢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果实,支配战后中国命运,在各方面作了积极的准备。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七章 实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第一节 日本法西斯面临最后崩溃
一、雅尔增会议,德国投降与盟军战线东移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临近最后胜利。1月中旬,苏军从维斯拉河一线向奥得河一线发动了强大攻势。从2月下旬起,美英联军以渡过莱茵河为目标开始了进攻,德军的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因此,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和处理战后的欧洲事务,已经摆到苏、美、英等盟国议事日程上。
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日军虽然已经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日本法西斯还在继续顽抗,日本在中国战场和国内还拥有相当数量的陆军;美国政府认为,要最后消灭日本军事力量,尚需大约一年半时间及付出100余万人的伤亡代价,因而要求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
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及其外长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欧洲战后处理和对日战争问题。会议决定了对德国作战,直至无条件投降,解散纳粹党和德国国防军,以及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进行分区管辖、惩处战犯、赔款和成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等问题。2月1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签订了关于日本问题的秘密协定(亦称雅尔塔协定),具体内容如下:
“苏美英三强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一)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
即:
(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大连商业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提议美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反法西斯战争文献》,世界知识出版社,1955年版,第246~247页。]
从上述条文中可见,美英以牺牲中国主权等作为条件,换取苏联政府同意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两个月或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雅尔塔协定直至6月14日美国才通知中国政府,且在没有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有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协定。这是少数大国主宰世界、推行强权政治的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然而,雅尔塔会议的功绩是主要的。会议协调了苏美英三大国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的战略计划,对尽早结束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迅速结束战争,实现世界和平的愿望。
雅尔塔会议后,欧洲战场上的苏、美、英等同盟国军队继续从东西两条战线加速向德国逼近。1945年2月,苏军进达奥得河,3月12日陷科斯钦。
至3月底歼灭德军60个师。4月19日,苏军又从奥得河开始发动全面攻势。
与此同时,在西方战线,美英军主力跟着后退的德军前进,3月初旬到菜茵河,遇到当面德军的抵抗,逐次渡河后,疾向德国中部平原进攻,在鲁尔区展开激战。4月25日,苏军和美军的先遣部队在易北河河畔托尔高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师。此时德国法西斯想单独向英美投降,而继续同苏军作战,但遭到同盟国的拒绝。4月28日,墨索里尼被处死刑,并暴尸米兰。4月30日下午3时30分,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2日,苏军完全占领柏林市。8日24时,德国陆军元帅凯特尔代表德国政府宣布向苏美英法四国无条件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欧洲战争结束。
德国投降后,盟军的作战重心迅即东移,全力对付日本法西斯。
早在雅尔塔会议刚结束时,苏军就拟订了增兵苏联远东地区的计划,特别是在。月5日苏日中立条约废除后,斯大林便下令增派指挥、参谋人员前往后贝加尔高级司令部、远东方面军和滨海部队。德国投降后,苏军加速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大规模地重新部署了兵力,将其从远达9000~11500公里的西部战区调往远东。1945年3月~4月,远东部队进行了换装,调运到远东的有570辆T—34坦克和其他技术兵器。4月底,大本营最后决定井批准把具有在类似远东自然条件下作战经验的部队从西线调到东线。苏军向远东集中兵力期间,沿西伯利亚铁路干线发送了2500列列车,其中1666列运送军队,1000余列运送装备和物资器材,共计13.6万个车皮。从5月6日到7月底止到达远东的有4个集团军(第5、第39、第53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共27个师、12个旅及特种部队。到远东战役开始时,后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1和第2方面军,共有4个坦克和机械化军、80个步兵、骑兵和坦克师、30个旅等,兵力超过15O 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6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000辆,作战飞机3800架以上。[〔苏〕华西列夫斯基:《毕生的事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650,第665页。]
总之,至1945年8月初,苏军在兵力和兵器方面,特别是在火炮、坦克和飞机方面,形成了对关东军的绝对优势。
在此期间,由于欧战胜利陆续东调兵力,美、英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优势日益增大。1945年2月下旬,美军攻占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控制了吕宋全岛。接着,占领硫黄岛,并逼近冲绳岛,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6月30日攻克全岛,直逼日本本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
二、日本政治、经济危机加剧,外交求和处处碰壁
法西斯德国的崩溃,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连遭惨败,己使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1945年初,日军大本营估计:日本能够有组织地进行战争的时间,“即便竭尽所有努力,大概也只能以1945年中期为限。”[〔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732页。]
日本国力枯竭,矛盾与危机日益加深。长期的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使日本帝国主义经济走向崩溃。日本是一个岛国,幅员狭小,资源贫乏,难以支持大规模长期的战争。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很大,由侵华战争不断扩大,嗣后又发动太平洋战争,随着在侵略战争中的夫利及长期战争中大量物资消耗,使军费开支逐年增加,发展到无限膨胀的程度。1937年,日本军费开支32.7亿日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234亿日元的14%。1944年,军费开支735亿日元,占其当年国民生产总值745亿日元的98.5%。[日本统计研究所八:《日本经济统计集》第35l 页。]
日本的庞大军费开支是靠在国内大量发行公债、增加税收和对占领区资源的掠夺来偿付的。到1937年,日本政府发行公债累计118.92亿日元,1945年为1295.60亿日元。滥发国债,也远远填不满侵略战争不断扩大所需军费开支的无底洞。因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费开支53%靠发行公债,27%是靠对占领区国家的直接掠夺,其余20%主要是靠增加税收。[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
公债、税收的逐年增加和扩大,直接导致的是日本国内恶性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以日本1936年批发物价指数为100,1937年上升到125.5%,1945年上升到350.3%。[《日本统计年鉴》第634页。]
物价上涨,使日本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陷入饥寒交迫,衣食无着的困境。到1945年7月,每人每日供应定量仅有280克,其中尚有17.8%杂谷、薯类等代食品。其他生活必需品更是匮乏非常,因而黑市泛滥,人民怨声载道。
总之,1945年春夏,日本“人民处于饥饿、寒冷、囚首垢面的状态,象奴隶和囚犯一样地朝朝暮暮过着忐忑不安的生活。城市住宅由于军需生产的膨胀而极度不足。征用工挤在就地搭起的窝棚里仅仅能够容身而已。”[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
日本的战争经济体制已经面临总崩溃的败局。据联合国和盟军总部统计,如果以1937年为100,日本的生产总指数在1944年达到144,到1945年则降到57。换一句话说,战争末期日本的生产比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减少近50%。到1945年3月底,由于日本海军已彻底被击溃,飞机、舰船遭到毁灭性打击,特别是日本从南太平洋占领区域掠夺战略物资的运输线被切断,国内资源枯竭,储备告罄,其石油储存量仅有40万吨,海主作战已难以保障,汽车所用燃料和重油至二季度即将全部用空。和1943年相比,钢材生产量下降35%,储备仅26万吨,造船业下降27%。飞机制造业的生产在1944年最高时为28392架,到1945年则降到11000架。轻武器的生本下降50%。到1945年7月,日本“燃料保存量,陆、海军加在一起,也只有79800千升(其中海军约20800千升),而当时每月的消费量,即使限制训练和航空战斗,也需要约24600千升;但每月的生产量还不满10000千升。海军的控制量,还不够计划拥有飞机出击一次的用量。”[〔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825页。]
日本战争经济的破产,加剧了国内严重的政治危机。受战祸深重的广大工农群众,构成了反战厌战、罢工和闹租佃纠纷等各种斗争的主力军。当时的日本虽然整个成了法西斯统治下的军事监狱,但工人的罢工斗争并未中断。1941年至1944年间,即有53443人参加罢工。工人公开反抗困难较大,斗争主要采取了合法的缺勤怠工等方式。据1943年10月日本厚生省的调查,全国重要工厂的缺勤率为14.2%,其中新征用者为17.1%,工人一万人以上的缺勤率为14.8%,有时达24.5%。而且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人民生活的极端恶化,日益增大。在开始遭空袭后高达49%,也就说,有一半的工人不上班。造船业的缺勤率在日本投降前一年从24%,增至52%,飞机工业则从21%增至51%。[井上清、铃木正四:《日本近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681页。]
日本农民为反对军国主义统治强征粮食和地主剥夺实物的佃租纠纷斗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1937年,租地冲突共发生4638次,参加者达41000余人。1941~1944年间的租佃纠纷有10648次,参加的佃农91425人。[井上清,铃木正四:《日本近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682页。]
日本政治危机加剧的另一突出反映,是日本人民普遍存在的反战厌战情绪,明确表示相信战争已失败,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国内出现了广泛地“对现存制度的不满”。据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委员会统计,1944年6月,日本国内对战争抱绝望情绪的人比1943年12月增加了一倍。对战争胜利抱怀疑情绪的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1944年6月~12月从17%增至为32%,1945年6月则达55%,即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此时,日本广大人民群众反战厌战情绪已经发展到“诅咒和怨恨天皇”的地步。据1945年8月日本内务省警保局保安科的一份报告书承认:“最近发生的对天皇失敬、反战反军及其他不轨言论,匿名投书和张贴匿名传单等情况,概括起来是这样:自1942年4月到1943年3月,总计308起,每月平均近25起。而1944年4月至1945年3月,则总计607起,平均每月51起,一直在急剧地增加。”[〔日〕藤原彰:《太平洋战争》,载《日本历史·现代史》第185页,东京岩波书店,1963年7月版。]
如此普遍的反战厌战情绪,无疑是日本法西斯统治土崩瓦解的先兆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政策彻底破产的突出反映。
日本政治危机的加剧,还表现在统治集团内部之政府、军部、重臣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难以调和。从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政府的六届内阁如走马灯似的先后垮台,其中平沼、米内、第三次近卫等四届内阁,都成为任期三至八个月的短命内阁,可见其内部矛盾之严重。1941年10月18日,日本天皇敕令组阁的东条内阁,由东条英机兼集政府各要职于一身,实行法西斯独揽一切的军事专政,全力推行侵略战争政策,并多次改组,但也未能避免垮台的命运,于1944年7月18日垮台、小矶内阁在1944年7月22日上台后,又因内部矛盾激化无法解决当前危机而于1945年4月5日辞职。
日本统治集团在内外交困,特别在战争全局越来越不利的形势下,于1945年4月7日推出前侍从长铃木贯太郎组织所谓“和平内阁”,逐渐转入公开寻求结束战争的出路,因此,又把议和问题提上了日程。
早在1944年9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制定议和条件,希望争取国民政府停止抗战,借以从中国摆脱困境,全力进行对英美的战争。日本急欲与中国国民政府直接会谈,为此竟要南京汪伪政府去为它创造这种直接会谈的机会,由此可见日本统治集团处境之窘迫。11月10日,汪精卫病死日本后,陈公博继承“汪位”,伪政权内部矛盾重重,自顾不暇,益加不可能为日本开解与重庆媾和的渠道。此时,南京伪立法院副院长缪斌诡称,可充当中日议和之说客,“受重庆政府的委托,愿为日华和平谈判而尽力”。[《今井武夫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日本小矶国昭求和心切,竟于1945年3月邀他前往东京商讨中日和平问题。此举遭到日本朝野许多人的指责,而缪斌的活动实际上表演了一场政治行骗的丑剧,结果日本的求和又一次落空。小矶国昭被迫于4月5日辞职。
4月7日,铃木贯太郎内阁成立,东乡茂德出任外相。此时,日本政府则企图利用苏联与英美的矛盾,把求和的希望寄托于苏联的斡旋。东乡起用前首相广田弘毅与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举行会谈,在6月间会谈了4次。因苏联政府早在2月间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上已承诺对德战争结束后二或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于4月5日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所以对日本的谋和反应甚为冷淡。5月11、12和14日,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要努力防止苏联参加对日战争、并请苏联从中斡旋,同英美进行和谈。6月22日,美军全部攻占冲绳岛,逼近日本本土。日本天皇亲自召集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成员,提出迅速谋求结束战争的途径,确定通过苏联驻日大使和日本驻苏大使向苏方交涉,希望苏联以“中立国”的身分在日本和西方盟国之间进行调停,沟通谈判渠道。接着,天皇下令,派遣近卫文麿为特使,携带天皇的亲笔信,赴莫斯科请苏联出面斡旋和平。
另一方面,日本通过各种途径挑拨英美与苏联的关系,致使美国代理国务卿格鲁于1946年7月10日发表正式声明,否定所谓美日接触之传闻,保证:“美国政府的政策将一如既往,立足于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从而戳穿了日本的阴谋行径。7月12日,东乡电告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要求苏联接见近卫特使,并说在避免无条件投降的原则下,日本愿意和谈。而苏联却迟迟不予答复。
与此同时,7月上甸,日军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命秘密到河南省周口的新站集,会见中国第10战区副司令长官何柱国,提出:“日本希望日华两国的直接和平谈判,不知中国方面是否有接受的打算?”何柱国强调说:“日华单独和平在《开罗宣言》以后的今天,无论如何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日本如果希望同中国和平,那么必须同时要把世界和平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事项。”[《今井武夫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204页。]
中日单独议和的幻想完全破灭。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受到毁灭性打击,从而完全堵住了日本有条件求和之路。
三、日本“本土决战”的破产
1944年10月下旬,美日海军在菲律宾莱特湾展开海空大决战。日军大本营决定,在这里投入全部海军力量与美军进行最后决战。此役,日本海军被击沉战舰3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8艘。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损失殆尽。自此,日本海军一蹶不振。在这次战役中,日军开始运用“特攻队”战术,即由飞行员驾驶一种特别装置的飞机,去攻击或撞击对方的军事目标,最后同归于尽。这充分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绝人性的野蛮性和垂死挣扎的疯狂性。但是,这些都无法挽救日本的失败。
1945年3月初,美军攻占马尼拉。3月底,攻占琉黄岛。4月,美军在冲绳岛登陆,6月占领全岛。日军在冲绳岛一役损失9万多兵力和2300多架“特攻队”飞机。战火已临近日本本土,日本法西斯已处于败降的前夕。然而,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仍不甘心失败,一方面幻想在有利的条件下谋求妥协“和平”,以保住军国主义、法西斯势力;另一方面则极力准备在本上实行决战,妄图进行最后挣扎。
1945年1月20日,日军大本营即制订了《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预定计划在日本本土动员240万陆海军部队,组织大量国民义勇队,生产飞机1.6万架,特攻船舰9000艘,并从中国大陆抽调大量兵力和军需品转用于日本本土,以便进行所谓“本土决战”。2月,通过包括临时军费850亿日元在内合计1119亿日元的预算。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成立国民义勇队。
25日,大本营陆军部向全国颁发了《国民抗战手册》,要求国民要有参加作战的思想准备,还决定把人民群众组成“国民义勇战斗队”,协同军队作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土决战准备,6月8日,日本御前会议就下一步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基本大纲,作了如下决定:
御前会议决定第一号“方针以七生尽忠的信心为力量的源泉,利用地利人和,战斗到底,以此维护国体,保卫皇土,决心达到征战之目的。
要领:
一、迅速加强本土战场的备战阵势,将皇军的主要战斗力量集中于此。在其他疆域上的战斗力量的配置,应考虑我国的实力,主要着眼于进行对主要敌国美国的战争,同时也要考虑北边形势的突然变化。
二、利用世界形势转变的微妙之处,灵活而有力地推行对外政策,特别是对苏对华政策,以利于进行战争。
三、在国内,要准备好可以适应举国一致的本土决战,贯彻国民战争本质的各种体制,尤其要以国民义勇队的组织为核心,更加巩固全体国民的团结,日益提高战斗意志,充实国家的物质力量,特别要把国家政策的重点指向确保粮食,以及生产特定的武器。
四、以本人纲为基础的实施措施,要按各自分工,具体规划,力求迅速促其实现。”[〔日〕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书》(1840~1945)下卷,原书房,1984年版,《文书》第615~616页。]
日本实行本土决战的战略企图,就是利用现有残存的陆海军实施特攻作战,力求在海上挫败准备登陆的盟军;尔后将日本本土全部地面兵力,集中于主要方向,实行纵深配置,对上岸的盟军部队进行坚决抵抗,以挽救军国主义者失败的命运。日军参谋次长河边在这次御前会议上叫嚷,实行本土决战对美军不利,而对日军“绝对有利”。他宣称要把“皇国的万物众生统统化为战力”,“发挥一亿国民玉碎精神”,以保卫国土。
根据6月8日的战争指导大纲,日本内阁6月22日召开的帝国议会第78次会议,通过颁发了“义务兵役法”,规定凡属15岁至60岁的男子和17岁至40岁的女子,均须服役。23日,公布实施“国民义勇战斗队统率令”,明令规定凡属上述限定年龄内的男女国民均为国民义勇战斗队员。据此,日本全国组织起来的“国民义勇战斗队”队员,包括男女老少在内,总人数竟达2800万之多。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本土决战的需要,日军大本营还重新调整了战时组织体制,撤销了原东部、中部和西部军司令部,成立了专门担负本土作战任务的5个方面军司令部和专门负责地区警备任务的5个军管区司令部。另外,日本还进行了三次扩军运动,在日本本上除原有的和从关东军调回的21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外,又新组建了42个步兵师、4个高炮师、7个独立坦克旅、17个独立混成旅。至6月中旬,日本在本土共有步兵53个师、25个旅、2个坦克师、7个坦克团、4个高炮师。陆军航空兵编为3个军,共有待攻机2100架,其它飞机1100架。海军仅有驱逐舰19艘、潜艇38艘。至7月底,组成特攻突击队33个、特攻艇2593只。海军飞机共有5200架,大部为特攻机。陆海军总兵力最后达370万人。但是,“这是一项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下,被迫大胆制定的人力断难做到的计划”。[〔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751页。] 因为,“对新军备部队所需武器、器材的补充,是更为重大的、令人担心的事情。以武器为例,当时拥有的数量同需要比起来,步枪仅及所需的50%,轻机枪为23%,步兵用火炮为28%……不足数量的相当部分,只能依靠从满洲抽调来的以及海军转让的武器,特别是有待此后至9月底以前国内预定生产的武器。”[〔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753页。]
因此,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也不得不承认,“今后恐怕将使战时经济难以进行有组织的管理”。[〔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1390页。]
所以,所谓“本土决战”计划原本就是先天不足的死胎,因而,它的破产也就早已注定的了。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七章 实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第二节 苏美盟军加强对日进攻
一、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德国法西斯灭亡,欧洲战争结束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
在亚洲、太平洋战场,盟军已占领硫磺岛和冲绳岛,并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发起了反攻,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此时,在主要同盟国苏联与美英之间,美、英、法三国之间,原已存在的矛盾日益表面化,而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如如何分享战争的胜利果实,如何使世界和平的安排对自己有利等问题,就成了美国、英国和苏联几个大国特别关注的问题,从而迫切需要主要同盟国首脑再次聚会协商,予以适当调整和解决。
为此,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以及三国的外长、参谋长和顾问等,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就一些共同关心和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三次首脑会议,波茨坦会议有时又称柏林会议。罗斯福己于4月12日因脑溢血逝世,杜鲁门第一次代表美国参加会议。会议进行期间正值英国大选,因此丘吉尔于7月25日返回英国等候大选结果。由于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下台,新任英国工党首相艾德礼借新外长贝文于7月2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会议。
波茨坦会议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从7月17日至25日为第一阶段,共开了九次会。7月26日至27日因等候英国大选结果而休会两天。第二阶段,即7月28日至8月2日,共开了四次会,在会下展开了紧张的活动和磋商。在整个会议进行中,苏、美、英三国各有企图:苏联主要考虑巩固胜利果实,确定德国赔款数额,并让美英承认在东欧各国建立起来的新政府和领土变更;美国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使苏联实践对日作战的诺言,并确立自己在战后世界的霸权地位;英国则力图同苏联争夺胜利果实,并设法阻遏苏联社会主义在欧洲的扩大与影响。为此,苏、美、英三大国在会上与会下展开了尖锐的明争暗斗。但由于日本法西斯这个共同的敌人仍在远东负隅顽抗的现实,迫使三国首脑在会上进行尖锐斗争的同时,也互相作了让步,以保证大战最后阶段的团结与合作。美国首先采取了主动妥协的步骤,苏联也作了一些让步。所以,三国首脑对一些主要问题基本上达成了协议,有些问题分歧意见一时还不能完全统一,只好暂时搁在一边。
会议通过了两个主要文件,一是《柏林会议公报》;二是《柏林会议议定书》。两个文件都由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分别代表苏、美、英三国政府签署。当时只发表了包括14项内容的公报。议定书则有21项,内容比公报多。此外,会议期间还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柏林会议议定书》,就成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在盟国管制期关于处置德国的政治及经济原则、德国的赔偿、德国舰队和商船的处置;对待意大利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的政策;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哥尼斯堡地区的归属问题,以及对战败国某些领土的“委任统治权”等,都载明在三国政府首脑的协议。8月1日签署的这个议定书是苏、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达成协议的最后结果,为战后处置德国和欧洲问题打下了初步基础。
波茨坦会议着重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有关对日本的战后处置方针问题。美国为避免在日本本土进行登陆作战,迫切希望苏联能对日参战。
这一愿望在雅尔塔会议上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美方估计彻底打败日军须牺牲100万人,美军要到1945年11月在九州登陆;如果失利,要到1946年春才能在本州登陆;美军仍至少牺牲30万人,而且基点是苏军在美军进入日本本土前参战,以牵制关东军;如果关东军能撤回日本,美军伤亡将会增加更多。因此,杜鲁门直言不讳:“我去波茨坦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的思想里,最迫切的是得到斯大林个人重申参加对日作战的决心,这是我们的军事领袖最急于要得到的。”
美国原子弹的试验成功,推动了波茨坦公告的发表。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荒芜沙漠洛斯阿拉莫斯试验原子弹爆炸成功。此后,杜鲁门迅速作出对日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一方面指望以此应付国内人民出现普遍厌战情绪的压力,促使日本尽快投降;另一方面则企图以此来对苏联施加政治压力,认为美国不象以前那样需要苏联参战了。但由于斯大林不为原子弹所动,美国没有达到其目的。
在波茨坦会议期间,社鲁门在每天交叉议论对日作战问题时,都念念不忘原子弹。7月21日,当他新收到一份进一步描述原子弹威力的报告时踌躇满志。7月24日,他又收到关于准备用于日本的原子弹即将装好的报告,便认为向日本发出劝降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与丘吉尔计议,决定将美国有了“一种破坏力异常大的新式武器”这个所谓“支配大局的伟大的新事实”,透露给斯大林时,斯大林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只是微笑说:“希望好好地用它来对付日本人”。杜鲁门和从旁注视的丘吉尔猜测斯大林没有懂原子弹的意义。斯大林的反应使杜鲁门和丘吉尔大失所望。
其实,苏联从1942年6月即开始研制原子弹。据朱可夫回忆:当时斯大林并未显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而是装作未从杜鲁门的话语中发现任何别的东西。当天回到住处后,斯大林说:“让他们抬高身价好了。应该告诉库尔恰托夫加快我们工作的进度。我知道,他指的是原子弹。”美英事先未就波茨但公告事宜与苏联商量,苏联在7月26日公告签字当天才收到副本,苏联要求把公布日期推迟三天,遭到拒绝。
美国想利用原子弹争取会议的主动权并作为结束战争的手段,另一方面又放宽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没有把废除天皇制的条款写进波茨坦公告中,这反映了美国杜鲁门政府为了对抗苏联在远东的影响而出现了在某种程度上保存日本势力的对日政策的变化。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会议以宣言的形式发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但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当时中国政府虽然没官参加讨论,但在公告发表前曾征得了它的同意。由于苏联尚未对日宣战,故未以四国名义发表。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亦正式加入公告,所以公告最后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公告全文共13项内容。公告指出,中美英三国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决心以绝对优势兵力对日作战,给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为止。
德国的顽抗已被盟军所摧毁,遭到覆亡,日本如若顽抗,也不能逃脱与德国同样的命运。公告最后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公告还就同盟国军占领日本本土、实施开罗宣言条款、日本的主权范围、惩办战犯等提出了条件要求。
中美英促今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下:
“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公告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争。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摧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上经盟国之指定地点,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争罪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建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实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77~78页。]
波茨坦公告表达了反法西斯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协力,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者,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对日暮途穷的日本法西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波茨坦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国政府首脑继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之后,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历时17天,也是最后的一次会议,它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时,在反法西斯阵营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大国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苏联与英美之间的尖锐矛盾甚至有酿成新的军事冲突的潜在危险。在美、英、法大国之间,利益也不一致。波茨坦会议及时地调整了三大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对大战结束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边界问题、对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处置等问题和对日作战的战略计划等,基本上达成了协议,这对彻底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为建立战后世界的新政治战略格局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二、美对日加强轰炸
1944年12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曾拟订在日本本土实施登陆作战的计划。1945年5月25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下达了在日本九州和本州的关东地区登陆的时间和要求的指令。据此,美军太平洋战区指挥部即着手拟汀了在日本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具体计划:在登陆之前,要以驻马里亚纳群岛、硫黄岛和冲绳岛的全部美军航空兵与太平洋舰队相配合,摧毁日本的海空基地和工业设施,瘫痪其海陆交通,消灭日本本土和亚洲大陆上的全部日军飞机,摧毁上陆地区的日军防御设施,切断本州与九州等本土岛屿之间的联系,以及本州南北的陆上交通,以便彻底孤立九州、特别是上陆地区的日军。此外,战略空军还要担负对一些战略目标(如大城市)的轰炸任务,以瓦解日军的士气。
为了实施上述作战计划,美军首先加强了对日轰炸,企图使日本无法利用本土的库存物资制造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中断武器的生产和补充,以利尔后的作战。从1944年6月中旬起,美军开始了对日本本上频繁的战略轰炸。
6月16日,美国战略空军第20航空队所属驻中国成都空军基地的B—29重型轰炸机编队47架,首次袭击日本九州北部小仓,集中轰炸日本钢铁工业城市八幡制铁所(今新日本制铁公司)。
1944年7月至1945年1月6日止,美第20航空队从成都基地出动40至80架次B—29型飞机的编队,对满洲、朝鲜、台湾、北九州前后共实施10余次空袭。1944年7月6日,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后,即在该岛抢修航空基地。随后,驻中国的B—29型轰炸机逐渐转移到马里亚纳基地。
11月24日,美国战略空军第20航空队B—29重型轰炸机编队110架次,第一次从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基地起飞,分别对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和神户地区的飞机制造厂,集中进行高空精密轰炸。至1945年2月,美军出动B—29重型轰炸机1100架次,共袭击14次,使日本的武器总产量减产16%。从1945年3月起,美战略空军B —29重型轰炸机改为2000~6000米的低空投掷燃烧弹,对日本大中城市全面实施地毯式轰炸。自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14日的9个半月中,美航空兵共出动B—29重型轰炸机17500架次,投弹16万吨。
与此同时,美军从1944年3月后,在关门海峡两侧和神户、广岛、佐世保等港湾进行大面积布雷,封锁水道。美第20航空队对日本的空中布雷持续4个半月的时间,出动飞机1.7万架次,共投水雷1.2万枚,击沉击伤日本船只670艘,共139万余吨,使日本海上交通陷于停顿。
总之,美军对日加强轰炸和封锁以来,使日本战时经济进一步陷于崩溃、瘫痪的境地,其炼油工业生产下降了83%,飞机引擎生产下降了75%,飞机骨架生产下降了60%,电子装备生产则下降了70%。 600多家主要军事工业工厂不是被炸毁就是遭到严重破坏。到1945年春夏,日本驶向南方的船队被迫停航,向北航行的船队几乎大部分被击沉。海外交通陷于瘫痪,原料无法运输,工厂遭到破坏,石油、粮食进口已不可能,各种物资极端匮乏,日本法西斯已面临绝境。
三、苏对日宣战,出兵消灭关东军主力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辰高战争指导会议于1945年7月27日开会,讨论波茨坦公告与苏联调停的问题。以军部阿南惟几陆相、梅津美冶郎参谋总长等主战派以种种条件为理由主张全面拒绝波茨坦公告;以东乡外相等人则认为:苏联政府未在波茨坦公告上签名,因此苏联对日本仍然保持着法律上的中立,且盟国对过去所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有所缓和,所以应当先看一看苏联的态度,然后再最后决定日本的态度。7月28日,铃木首相屈服于军部首脑的强烈要求,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声明说:波茨坦公告只不过是《开罗宣言》的“旧调重谈”,“政府认为(公告)并无任何重要价值。只有对它置之不理。”[〔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发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920页。]
日本公开拒绝波茨坦公告,盟国只有对日本法西斯进行最后一战。美国杜鲁门政府为了争取掌握占领日本的主动权,急欲想单独迫使日本投降,以便获得在战后同苏联对抗的有利战略地位,遂于8月6日抢在苏联出兵之前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9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毁灭性武器——原子弹的两次轰炸,使日本两个城市遭到空前灾难。当日,广岛市民死伤17万人,长崎居民死伤6.6万人。由于日本统治集固执意拒降和顽抗。致使日本国民遭受了灾害。美国对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弹,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的迅速投降。
8月8日17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滕尚武,交给他一份苏联对日宣战书,宣布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当面宣布,苏联从8月9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苏联政府对日宣战书的具体内容如下:
“在希特勒德国失败与投降后,日本是依然坚持战争的唯一强国。美、英、中三大强国今年7月26日,关于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已被日本拒绝,因此日本政府要求苏联调解远东战争的建议已失去了一切根据。鉴于日本拒绝投降,盟国建议苏联政府参加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这样使战争结束的时间更加接近、减少牺牲者的数目,并加速一般和平的最早恢复。苏联政府忠实于其对盟国的义务,接受了盟国的建议,并参加盟国今年7月26日的公告。苏联政府认为苏联政策的这一方针,是能使和平更加接近,解除各国人民进一步的牺牲和苦难,并使日本人民避免德国在其拒绝无条件投降后所遭受的那些危险与毁灭的唯一方法。由于上述各点,苏联政府宣布:从明天即8月9日起,苏联将认为其本身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1945年8月8日。”
与此同时,苏联驻东京大使马立克将苏联政府这一宣言通知日本政府。
苏联对日作战,既是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所承担的在德国投降后两或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义务,也是苏日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苏联对日宣战,大出日本意料之外。日军原来判断,苏军对德作战结束后,需要体整,对日作战时间可能在1946年春,最早也要在1945年9月上旬;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可能由苏联远东滨海地区向中国东北实施。关东军根据这一判断,把防御重点定在中国东北的东部方向。
8月9日零时,苏军发起对日作战,到9月2日日本投降,历时24天,战斗行动约占其一半时间。
关东军的防御计划和兵力部署1945年7月5日,日军大本营确定关东军的对苏作战方针是:“利用满洲广阔地域粉碎敌之进攻;不得已时,也要扼守长春——大连线以东、长春—图们线以南要地,坚持长期作战,以利于遂行大东亚战争。指导要点:
1.尽晕利用北朝鲜东部山地、牡丹江流域西侧山地、大小兴安岭和四平——齐齐哈尔线外沿地区的地形和工事,力争粉碎敌人;为阻滞敌人进攻,预期以一部兵力玉碎。
2.尔后,利用满洲广阔地域和地形,阻敌进攻,以期持久,同时广泛开始游击战。
3.关东军主力适时集中在长大线以东、长图线南山地,诱歼进攻之敌;不得已时,也要扼守通化、临江周围要地,以图长期坚持。”[〔日〕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关东军》(2),朝云新闻社,1969年版,第368页。]
关东军辖第1、3两个方面军,6个集团军和第2航空集团军,计24个师又12旅,70余万人;伪满、伪蒙军8个师又12个旅,约20余万人;日伪军总兵力近100万人。作战飞机150架(另有可用于作战的教练机约500架),坦克160辆,[〔日〕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中译本第170页。] 各种火炮5000门。此时的关东军绝大部分是刚组建的新部队,其装备和战斗力已远非当年的面貌。由于在中国关内作战和太平洋方面的消耗,其精锐的部队大部已不复存在。为了应急,关东军于1944年新编4个师,1945年2月新编8个师,在7月的“全体动员”中,又新编成8个师另7个旅,使关东军迅速膨胀,达到上述师,旅的总数。
关东军的部署如下:第1方面军担任东部正面防御,主力集中在牡丹江、延吉一线,司令部设在牡丹江;第3方面军担任西部正面和南满的防御,司令部设在沈阳,其44集团军配置在阿尔山、洮南、通辽地区,第30集团军配置在长大线以东地区;第4集团军担任北部正面防御,司令部设在齐齐哈尔。第34集团军为关东军的预备队,配置在朝鲜咸兴地区。
关东军的防御由三道防御地带组成。第一道,由边境筑垒地域及二线主阵地组成;第二道,沿长大和长图线设置,成据点式防御;第三道,以通化为中心,沿中朝边境山区设置,是最后抵抗地域,纵深工事在开战前刚刚动工。
苏军的进攻企图和兵力部署1945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奉命开始制订对日作战计划。并确定了进攻关东军的方案。其总的企图是:以三个方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同时进攻,东西对进,以西为主,北面为辅助进攻方向,切断东北日军与华北、朝鲜的联系,分割围歼关东军主力于中满地区。苏军统帅部在训令中强调:“尽速夺取胜利,避免与日军在满洲陷入持久作战。”[弗诺特钦科:《远东的胜利》(中译本)第39页。]
为实行统一的指挥,在伯力成立了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总司令,希金上将为军事委员,斯·帕·伊凡诺夫上将为参谋长,并赋予全权的远东苏军总司令部。下辖三个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区舰队,共有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3个航空兵集团军、3个防空集团军。计陆军80个师(其中6个骑兵师、2个坦克师),火炮2.6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50O 余辆,作战飞机3800余架,海军各种舰船500余艘,海军航空兵飞机1500余架。总兵力达150余万人。确定战役部署如下:
后贝加尔方面军:辖1个坦克集团军、4个合成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l 个航空兵集团军和1个防空集团军,约65万人。任务是分割围歼关东军第3方面军主力于长春、沈阳地区,切断关东军与华北的联系。主突集团从外蒙古的塔木察格布拉克向长春、沈阳方向实施主要进攻,左翼集团军向海拉尔、齐齐哈尔方向实施辅助进攻,右翼机械化集群向承德、张家口方向实施辅助进攻。当前任务是越过大兴安岭,前出至索伦、突泉、鲁北一线,尔后向氏春、沈阳进攻。
远东第1方面军:辖4个合成集团军、1个战役集群(辖2个师)、1个航空兵集团军和1个防空集团军,约58万人。任务是在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分割围歼关东军第1方面军于牡丹江、敦化地区,切断关东军同朝鲜和日本的联系,尔后向哈尔滨、吉林、长春进攻。主突集团向壮丹江方向实施主要进攻;左翼集团军从向汪清、延吉方向实施辅助进攻;右翼集团军向密山方向实施辅助进攻。当前任务是突破日军边境筑垒地带,前出至牡丹江、汪清一线,尔后向哈尔滨、吉林进攻。
远东第2方面军:辖3个合成集团军、1个航空兵集团军和1个防空集团军,约33万人。任务是在黑龙江区舰队的协同下,歼灭日军第4军。以主力沿松花江向佳木斯、哈尔滨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另一部分别从右翼向齐齐哈尔实施辅助进攻;从左翼向宝清实施辅助进攻。以1个集团军在太平洋舰队协同下,于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实施登陆作战。
太平洋舰队:以潜艇和航空兵在日本海域行动,切断关东军与日本本土驻军的联系;支援地面部队的濒海翼侧防御;协同陆军在北朝鲜东岸诸港口、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登陆作战。
战役经过战役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9日至14日),苏军突破日军边境防御,前出到东北平原。
8月8日夜,苏军三十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区舰队的部队占领进攻出发地域(阵位)。9日零时,各先遣支队越过国境。拂晓,主力先后发起进攻,航空兵分两批袭击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沈阳,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积极行动。
在西线,后贝加尔方面军各先遣支队利用夜暗,同时在所有方向越过国境。4时30分,方面军主力开始进攻,基本未遇日军抵抗。坦克第6集团军在相隔70多公里的两个方向上成两路以疏开队形快速前进,战役第一天前进150公里。10日下午,又前进100多公里。坦克第5军当夜登上大兴安岭,占领了台日黑达坝。8月12日,坦克集团军全部越过大兴安岭,其先遣支队已于11日占鲁北,12日占突泉。左翼第36集团军于11日攻克满洲里筑垒地域,坦克部队在海拉尔筑垒地域,遭日军顽抗,主力实施迂回。右翼骑兵机械化集群分两路开进,一路14日攻占多伦,另一路15日占领张北。
在东线,远东第1方面军先遣支队于9日1时偷渡乌苏里江,袭击日军边境筑垒地域。8时半,主力发起进攻,左翼第25集团军和右翼第35集团军分别遭到日军东宁、虎头筑垒地域的顽抗,主力被迫迂回,留一部兵力继续攻击。第5集团军以先遣支队消灭日军火力点后,主力迅速前进,于战役第2天攻占绥芬河,14日攻入牡丹江市区,与第1集团军协同,同日军展开巷战,并以主要力量从牡丹江市南面迂回,直插吉林。
在北线,远东第2集团方面军于9日1时发起进攻,独立第5军强渡乌苏里江,14日占宝清。第15集团军在黑龙江区舰队的协同下,强渡黑龙江,于14日经激战攻占富锦筑垒地域,打通了去佳木斯的道路。第2集团军先担任黑龙江北岸海兰泡沿线的防御,11日转入进攻,于14日包围了孙吴和爱辉筑垒地域。
经战役第一阶段的6天交战,后贝加尔方面军越过大兴安岭,前进450至500公里,前出到东北平原;远东第1方面军前进150至200公里,前出到牡丹江平原;远东第2方面前进50至100公里,前出到佳木斯的接近地;太平洋舰队协同陆战队,占领了北朝鲜雄基、罗津等港口,切断了日军从海上的退路。关东军的部署被割裂、打乱,失去统一指挥,只有部分兵力仍在牡丹江市和海拉尔、孙吴、虎头等筑垒地域继续抵抗。
第二阶段(8月15日至9日2日),苏军继续进攻,关东军投降。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但关东军并未停止抵抗。苏军继续进攻。
后贝加尔方面军于16、17日相继攻占扎兰屯、洮南、通辽、赤峰、张北等地。
由于道路泥泞,坦克集团军只能沿铁路路基运动,每昼夜前进速度平均40至50公里,主力在先遣支队后面跟进,没有进行战斗。部分兵力继续围攻海拉尔筑垒地域。
远东第一方面军的第1和第5集团军于17日攻占牡丹江市,俘日军4万余人。当日,方面军右翼第35集团军进占勃利,左翼第25集团军进占图们,并向北朝鲜推进。部分兵力仍在虎头和东宁筑垒地域同日守军进行激烈争夺战。
远东第2方面军的第15集团军于17日攻占佳木斯后,沿松花江追击退却之敌。第2集团军在航空乓和炮兵支援下,对孙吴筑垒地域展开猛烈攻击。
8月17日,关东军下令停止抵抗,日军开始投降。鉴于各兵团离战役目标尚远,华西列夫斯基要求关东军从8月20日12时起停止一切作战行动,并于18日命令各方面军派出快速支队,迅速进占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从18日起,苏军以临时编组的小分队,先后在13个重要城市(内有朝鲜4个)实施空降,控制机场和市区重要目标,接受日军投降。
20、21日,东西对进的苏军快速支队分别在哈尔滨、长春、沈阳会合。
驻守虎头和东宁筑垒地域的日军,直到8月26日才停止抵抗。
与此同时,8月11日至25日,苏军第16集团军在太平洋舰队部分兵力的协同下,实施了南库页岛进攻战役;8月18日至9月1日,远东第2方面军一部在第16集团军一部和太平洋舰队的编队协问卜,实施了千岛群岛登陆战役。
远东战役,苏军歼灭关东军、伪满军和伪蒙军的全部,日军损失官兵约70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60.9万人被俘。苏军伤亡3.2万余人。
苏军发动远东战役,不仅是正义之师,而且是胜利之师,士气高昂,兵力雄厚,与日军相比,占有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的全面优势,运用了他们在苏德战争中的作战经验,导致对日作战的迅速胜利。
日本关东军迅速崩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深陷于中国14年的长期战争中,在东北军民和全国军民持久抗战的打击、消耗下,不断死伤,不断补充,老部队基本消耗殆尽。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已使它疲惫不堪,经不起多少打击。对于关东军当时的屠弱情况,服部卓四郎写道,“关东军的兵员又膨胀起来,拥有以24个师、9个独立混成旅为基干的约75万人的兵力。可是,这些部队的实际战斗力怎样呢?即使是最老的师,也只有昭和19年(1944年)5月编成的第107师。其他都是在那以后新建的兵团,编制、素质、装备都很差,训练也不够。在7月份的彻底总动员中,人员勉强补充够了,但武器很缺,计缺:野炮400门,机枪236挺,掷弹筒4900个,刺刀约10万支。”“如果把拥有24个师、9个混成旅的关东军的实际战斗力,换算成过去的驻满常备师,实际上仅为8个半师。所以关东军的增强,可以说是一种表面膨胀而内容空虚的浮肿。”关东军仍然“果敢地挥起它的螳螂之臂来面对最后的血战,……实在不无悲怆之感。”[〔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856页。]
具有如此实力的关东军,在整个法西斯轴心土崩瓦解的总形势下,在苏军强大攻势的打击下,一周多时间即告覆灭是不足为奇的。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而发起的远东战役,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缩短了盟国对日作战时间。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七章 实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第三节 中国敌后战场举行全面反攻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实际上即是中国敌后战场的全面反攻。
中国战场之正面战场,自1944年豫湘桂作战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国民政府面临着政治、经济危机。1945年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摆脱困境,决定“开始使用中国战区内所有之陆军空军及后勤机构,对在华之日军予以强烈紧密之进攻。”企图切断在华日军“与越南及其以南地区之陆上交通线,并夺取中国西南海岸之港口,以增加中国战区陆空军之物资供应”。[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台北金文图书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72页。]
中国国民政府判断日军随时有投降的可能,因此准备在日军投降时,速派军队先行占领上海、大沽、广州、青岛、汉口等地。但是,当时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大多偏处西南各省。上述战略要地非唾手可得。由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发展,远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预计快得多。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处于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境地。
1945年春夏期间,日军大本营为坚持所谓“本土决战”,被迫在中国战场采取战略收缩,放弃湘桂铁路及粤汉铁路大部,将在华南地区的日军主力向华中地区集中,再准备转用于上海、青岛、朝鲜沿海,及用于确保华北、华中和东北;在上海以南沿海,除在广州、香港留置少数日军外,其他日军部队亦同时北调。4月,广西日军为隐匿撤退企图,采取佯攻掩护撤退的湘桂撤退作战。5月下旬,中国第3、第4方面军尾追日军收复南宁,6月底收复柳州。7月初,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制订了反攻广州的计划,打算“先以有力部队攻略桂林,夺取雷州半岛,再分别攻击衡阳、曲江,井牵制越北之敌,以主力沿西江流域攻略广州。”[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台北金文图书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73页。]
8月上旬,中国第2方面军先头部队进入梧州以西地区;第3方面军进至全县附近:其他参战部队也计划陆续向前推进。
然而,没有来得及部署就绪,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定反攻计划未及实施。
中国战场的大反攻重任历史地落在中国敌后战场肩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抗日武装力量,在苏联红军于8月9日开始实施远东战役的同时,即将持续近两年之久的局部反攻,发展成为全面大反攻。
一、毛泽东、朱德发布反攻命令
8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就苏联对日宣战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指出:“由于苏联这一行动,对日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对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着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音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必须放手组织武装工作队,成百队成千队地深入敌后之敌后,组织人民,破击敌人的交通线、配合正规军作战。必须成手发动沦陷区的千百万群众,立即组织地下军,准备武装起义,配合从外部进攻的军队,消灭敌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9页。]
10日,日本政府向同盟国发出乞降照会,而日军大本营仍命令各地日军坚持继续作战。为歼灭拒降的日军,中共中央于10日指示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各区党委,“应立即布署动员一切力量,向敌、伪进行广泛的进攻,迅速扩大解放区,壮大我军,并须准备于日本投降时,我们能迅速占领所有破我包围和力所能及的大小城市、交通要道,以正规部队占领大城及要道,以游击队民兵占小城。在日本投降实现时,我军对日军应令其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投降缴械,缴械后可予以优待。否则应以各种方法迫其投降缴械。对伪军,则应令其立即反正,接受我之委任与改编,并指令防区驻扎,否则应即消灭之。”[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15页。]
同日24时,朱德总司令向各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布第一号命令:
“一、各解放区任何抗日武装部队均得依据波茨坦宣言规定,向其附近各城镇交通要道之敌人军队及其指挥机关送出通牒,限其于一定时间向我作战部队缴出全部武装,在缴械后,我军当依优待俘虏条例给以生命安全之保护。
二、各解放区任何抗日武装部队均得向其附近之一切伪军、伪政权送出通牒,限其于敌寇投降签字前,率队反正,听候编遣,过期即须全部缴出武装。
三、各解放区所有抗日武装部队,如遇敌伪武装部队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
四、我军对任何敌伪所占城镇交通要道,都有全权派兵接受,进入占领,实行军事管制,维持秩序,并委任专员负责管理该地区之一切行政事宜,如有任何破坏或反抗事件发生,均须以汉奸论罪。”[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218页。]
11日8时、9时、10时半、11时、12时和18时,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出第2、第3、第4、第5、第6和第7号命令:令晋察冀、晋绥和山东军区以及在华北之朝鲜义勇队,各以一部兵力向察哈尔、热河、辽宁、吉林等地进发,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消灭抗拒的日伪军;令各解放区部队向本区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城镇展开进攻,迫使日伪军无条件投降,对收复的城镇实行军事戒严,维护秩序,保护居民。
二、解放区军民向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及配合苏军解放东北
为了确保大反攻的胜利,8月1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中指示各区党委:“目前阶段,应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敌伪向我投降,不投降者,按具体情况发动进攻,逐一消灭之,猛力扩大解放区,占领一切可能与必须占领的大小城市与交通要道,夺取武器与资源,并放手武装基本群众,不应稍有犹豫。为此目的,各地应将我军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等组成团或旅或师,变成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集中行动,以便在解决敌伪时保证我军取得胜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12日,中共中央又指示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及区党委,确定必须力争占领之交通线及沿线大小城市:
“1.太原(含)以北之同蒲路,2.归绥(含)以东之平绥路,3.北宁路,4.正太路,5.道清路,6.白晋路,7.德石路,8,郑州以北之平汉路,9.郑州以东之陇海路,10.津浦路,11.胶济路(美军如在青岛登陆,将占去其东段),以上应力争占领之。平绥路西端(包头),太原以南之同蒲路,郑州以西之陇海路及以南之平汉路,长江以南各要道及大城市,根本不作占领计划,而置重点于占领广大乡村。”[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233页。]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利用自己处于抗日最前线的有利态势,迅即对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日伪军占领的大中城镇及交通要道发动大规模反攻,并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见附图14)
(一)晋察冀军区部队进逼北平、天津,攻占张家口等城镇,控制交通要道
正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于8月10日致电晋察冀分局和军区其他领导人,要求全区部队立即向北平(今北京)、天津、保定、石门(今石家庄)、大同、张家口、唐山、秦皇岛、承德,山海关等城市前进,准备接受日伪军投降;冀东军区抽出3个主力团挺进东北,协同苏联军队和东北抗日联军作战,收复东北国土;冀晋军区尽可能抽出两个团向太原逼近,配合晋绥军区部队夺取太原城及其附近地区。
据此,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和晋察冀军区立即作了部署:以冀察军区主力在冀中、冀热辽军区各一部的配合下夺取北平;以冀察军区一部兵力夺取张家口、张北等城镇,配合南下的苏军作战;以冀晋军区部队夺取大同、丰镇、集宁、商都等城镇,并配合晋绥、冀中军区部队夺取太原、石门、保定等城市;以冀中军区主力夺取天津、塘沽等地;以冀热辽军区主力进军东北,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夺取唐山、秦皇岛等地。
11日,晋察冀军区向日军华北方面军发出通牒,令其缴械投降。同时,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组建正规兵团的指示,先后将38个小团扩编为大团,将地方武装编成62个团,共约11万人,另有民兵63万余人,参加反攻作战。
8月12日,大反攻作战开始。晋察冀军区所属各部队。迅速逼近指定的进攻目标。冀察军区第1、第11军分区部队及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和冀热辽军区第14军分区部队一部,由冀察军区统一指挥。从东、西、南三面向北平逼近。第14军分区部队一部于8月20日攻占通县飞机场,另一部攻入顺义县城,经一夜激战,歼灭日伪军500余人。尔后又掩护民兵破坏了从古北口至通县的铁路。第1、第11军分区部队主力从西南面向北平攻击前进,推进到长辛店、丰台附近。第10军分区一部进至南苑等地。至此,对北平构成了包围态势。在进军北平的同时,冀中军区集中第8、第9、第10军分区等部队共13个团的兵力,于8月19日夜以天津为主要目标,对北起杨村(今武清)、南至唐官屯一线城镇之伪军同时发起进攻。第9军分区1个团攻入天津西火车站。第10军分区1个团攻占杨柳青、韩柳墅,2个团攻占杨村、北仓等车站及杨村西北的飞机场,切断了平津间日伪军交通线。第8军分区2个团一度攻占静海县城,并配合地方武装攻克了天津以南的陈官屯、唐官屯火车站;另一部挺进天津南郊地区,迫使伪军津南自卫团400多人缴械投降。随即进攻天津外围据点,向市区逼近。冀中军区部队使天津陷入包围之中。与此同时,向德石铁路进军的第6军分区部队,攻克束鹿县城,全歼守军。向平汉(今京广线北段)铁路和保定进军的第7军分区部队,攻克明月店据点,占领张登等地,一度攻入保定中,切断了日伪军平汉铁路交通。
与进军平津相呼应,冀察军区第12平分区察蒙骑兵支队北上接应南下的苏军;第12军分区1个团及第13军分区1个团和1个支队向张家口市进攻;第12军分区1个团和1个支队破坏怀来至沙城间铁路,阻止张家口的日伪军东逃。同时,第12军分区主力停止围攻赤城,向张家口开进,参加夺取张家口作战。8月16~19日,各部队从东、西、南三面扫清张家口市外围,阻断日伪军退路,20日晨,开始攻城。战至23日,占领张家口及万全县城,共歼日伪军2000余人,缴获步枪1万余支、轻重机枪20余挺、炮50门及大量军用物资。冀察军区策应作战的部队先后收复涿鹿、尚义、康保、崇扎等县城,使晋察冀解放区与晋绥解放区相连接。并为进军东北创造了条件。
在此期间,冀晋军区第2、第3、第4军分区部队,分别占领了行唐、盂县、平山县城,一度攻入石门和阳曲县城,切断了正太(今石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段,向太原市逼近。第5军分区部队于8月13日攻克兴和县城,22日收复集宁、丰镇等城镇,歼灭日伪军一部,并向人同推进。冀热辽军区8个多团的兵力会同地方干部共1.3万余人,分西、中、东3路向热河、辽宁、吉林等省进军。西路从兴隆和围场地区出发,向承德方向前进;中路从喜峰口出长城。向赤峰方向前进;东路,(又称挺进东北的前梯队)在攻克抚宁东北的双旺镇、海阳镇等据点后,于8月12日从义院口、九门口越过长城。经都山(今青龙)、平泉、凌源,向辽宁省西部地区攻击前进,配合苏军作战。在冀东的部队,攻克唐山外围的古冶、赵各庄等据点,一度切断北宁铁路交通。
晋察冀军区所属各部队经半月余作战,夺取县城29座,切断战区内日伪军控制的铁路交通,日伪军被迫龟缩于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唐山、太原等孤城。河北、山西两省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二)晋绥军区部队逼近太原,攻入归绥,夺取日伪军占据的城镇据点
8月11日,晋绥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在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李井泉统一指挥下,向日伪军发出最后通牒,促令晋绥区境内的日伪军立即停止作战行动,将全部乒员、武器装备、运输工具及其他作战物资,开具清单,交予八路军,不得毁坏,若在限定时间内拒绝缴械,八路军即以违反命令予以军事惩处。同时,决定集中主力在冀晋、太行军区各一部配合下,分南北两线对太原、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及同蒲铁路北段平绥铁路西段日伪军发展进攻。
北线大反攻由雁门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副司令员许光达指挥。第120师骑兵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于8月中旬先后攻占武川、陶林(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县城及归绥以东的旗下营、白塔寺车站。与此同时,第9、第27团于18日攻克归绥,包围日伪军300余人。此时,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沿平绥铁路东进,逼近归绥。八路军因腹背受敌,遂撤至归绥东北的哈拉沁地区,归绥被国民党军抢占。第2、第5军分区部队于16日攻占有玉城,18日收复平鲁及其以北的败虎堡据点。右玉、平鲁等据点日伪军向大同、朔县撤退,第5军分区部队乘胜追击,连克井坪镇,朔县城及其外围据点。至此,同蒲铁路被拦腰斩断,晋绥与晋察冀解放区连成一片。
19日晨,独立第2旅第36、第32团全歼驻清水河县城伪军1000余人,俘300余人,缴马450余匹。20日,第2军分区第5支队在民兵配合下,收复五寨境内的义井、李家坪据点。南线大反攻在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指挥下,调集第3、第4、第7、第8军分区部队,以太原为中心展开。
8月15~19日,第8军分区部队先后收复汾阳附近的协和堡、太原市以北的思西村、皇后园、南寨等外围据点,并一度攻入太原市以南的太原县(今晋源镇),并在冀晋、太行军区各一部配合下对太原形成包围之势。为策应攻取太原,第6军分区部队攻占奇村、忻口等据点。第3军分区和第8军分区一部分别攻克离石以东的吴城镇和以西的李家垣等据点,并协同第358旅第716团于21日在芦家滩歼灭由离石撤退的日军第114师一部。至此,晋绥军区部队已逼近归绥、太原两城及平绥、同蒲铁路两侧,日军被迫放弃中、小城镇据点,北向大同一带集中,南向太原、汾阳、平遥等地集中,以逃避各个被歼的命运。
(三)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向太原、开封、安阳等城市逼进,切断同蒲、陇海、平汉等铁路线
驻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第129师所属部队立即向日伪军发起了全面反攻。参加反攻作战的有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冀鲁豫军区等共26个军分区的部队,计72个团、7个支队约19万人;另有民兵40余万人配合作战。
1945年8月,八路军驻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当面敌军为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第12、第43集团军及方面军直辖部队各一部,伪华北绥靖军一部和伪第5、第6方面军等共10余万人。主要部署于平汉、道口至清化(今博爱)、白圭至晋城铁路沿线城镇。8月10日,在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七届一中全会的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致电晋冀鲁豫边区各军区,区分了作战任务:太行军区、大岳军区主力集结于沁源以北地区,并以太行军区一部相机夺取榆次、太谷,保障和协同晋绥军区部队夺取太原;冀鲁豫军区主力相机夺取开封、新乡、归德(今商丘)3城,解除该地区日伪军武装;冀南军区主力相机夺取安阳至元氏沿平汉铁路线城镇,并以一部兵力北上配合晋察冀军区部队相机夺取石家庄。各军区随即进行动员,扩充部队,制定计划,进行部署,集中兵力向上述地区的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
8月10日起,太行军区主力7个团组成的西进部队,向山西省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地区进攻,后因第2战区国民党部队抢占上党,遂转兵北进沁县、武乡地区,歼灭日军独立第14旅及伪华北绥靖军第12集团各一部,控制白晋铁路一段。第7、第8军分区部队组成道清支队,于14日起向道清铁路沿线日伪军发动进攻,17日占领河南省博爱县城,歼灭日军第6独立警备队及伪军共800余人,19日攻占辉县等地,并切断了道清铁路。该军区其余各部队分别攻占河北省赞皇、梅花、彭城和山西省潞城、襄垣、昔阳及马坊、长凝、范村等据点数十处。太岳军区主力5个团,向山西省平遥、介休进攻,进至平遥以南的东泉镇地区。该军区邻近同蒲铁路南段沿线的各军分区部队分别攻克运城盐池、夏县、平陆及茅津渡、石哲镇等大小据点50余处。冀鲁豫军区13个团组成的中路军,分3个纵队向河南省郑县、开封地区攻击前进,攻占延津、封丘、阳武(今原阳)等县城,歼灭日军第6独立警备旅及伪第5方面军各一部共3500余人;另3个团组成的南路军,向开封、兰封(今兰考)地区的日军第12集团军和伪第5方面军发动进攻,一度占领开封两侧陇海铁路。冀南军区11个团及地方武装组成的北路军,主力收复了河北省平乡、鸡泽、曲周、广平县城,尔后向平汉铁路逼近,一部兵力攻占冀县、武邑和景县等县城,同时向山东夏津、清平方向发起进攻。该军区其他各部队在民兵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分别收复山东省西南部的东阿、沛县、平阴、鱼台、金乡等县城和许多据点,继向济南、徐州逼近。
(四)山东军区部队向济南、青岛、徐州等地进军,切断津浦、胶济、陇海铁路交通
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后,驻山东日军第43集团军以及伪军共20余万人,拒绝向八路军缴械投降,纷纷向铁路沿线及城镇收缩集中。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于8月中旬进驻济南,大量收编伪军,与日军一起对抗八路军。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于8月11日召开高级干部联席会议,讨论和部署占领德县、济南、徐州、青岛、连云港及其他交通要道的任务。同日,山东军区司令部发布向城市进军的命令。
15日,将全区主力及基干部队计8个师、12个警备旅和1个海军支队,共21万人,编成5路野战部队,执行全面反攻任务。其部署是:由鲁中军区指挥第3、第4师和警备第1、第2、第3旅(后增加第4旅)向济南及胶济铁路西段、津浦铁路济南至滋阳(今充州)段沿线的日伪军进攻,夺取济南,围攻益都、安丘、泰安、临沂等城市。由滨海军区指挥第1、第2师和警备第10、第11旅,分南北两线作战,北线部队向胶济铁路东段沿线的日伪军进攻,配合胶东军区部队夺取青岛;南线部队向陇海铁路东段沿线的日伪军进攻,收复沿海地区,进占连云港等地,并沿陇海铁路西进,策应鲁南军区夺取徐州。由胶东军区指挥第5、第6师和警备第4、第5旅及海军支队,主力进军青岛,一部向胶济铁路东段沿线、胶东半岛沿海各城镇的日伪军进攻。
由渤海军区指挥第7师和警备第6、第7旅向津浦铁路济南至沧县(今沧州)段和胶济铁路西段沿线的日伪军进攻,主力配合鲁中军区夺取济南,一部收复津浦铁路沧(县)德(县)段沿线各要点及寿光、潍县(今潍坊市)等地。
由鲁南军区指挥第8师和警备第8、第9旅主力夺取徐州,一部向徐州东北外围地区及津浦铁路徐州至滋阳段沿线的日伪军进攻。同时,山东各地由10万余名民兵组成数10个“子弟兵团”开赴前线配合主力部队作战,还动员10万余民工支援前线。
8月中旬起,5路野战部队在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指挥下,向敌占城镇和交通要道展开反攻。
鲁中军区部队于8月11日~16日,首先攻克磁村等23个据点。19日~25日,攻克临胸、博山,并突入胶济铁路中段,解放益都、莱芜和淄川。尔后,第4师越过胶济铁路,协同渤海军区第7师解放章丘。第3师于27日~31日解放周村和新泰,共俘伪军5000余人,切断了胶济铁路西段,从东南方向逼近济南市。
滨海军区部队8月21日解放赣榆、青口,切断陇海铁路东段,逼近海州、连云,控制了日照以南、新浦(今连云港市)以北海岸线,并向胶济铁路东段沿线的日伪军进攻。19日,第1师与滨海支队解放胶县,俘伪军2000余人,迫使700余人投降,切断胶济铁路东段,保障了向青岛进军的胶东军区部队的翼侧安全。
胶东军区部队8月17日攻克威海卫(今属威海市)和牟平。18日~20日,攻占石岛、福山和龙口。
21日~23日收复招远、黄县、莱阳和蓬莱。24日解放烟台。26日突破崂山防线,攻占流亭机场和即墨,俘伪军2000余人,威逼青岛。
渤海军区部队8月17日至23日解放寿光、临邑、高苑(今属高青县)、桓台、广饶、博兴,昌邑,攻克长山、阳信、吴桥、临淄、辛店、淄河店等车站,毙伤俘伪军4800余人。
29日至31日,克齐东(今属高青县)、惠民、邹平和青城。切断了胶济铁路中段,从东北方向逼近济南市。
鲁南军区部队,8月18日攻克滋阳以南的官庄车站,切断津浦铁路。
19日攻占泅水和曲阜。25日解放台儿庄。从东北方向逼近徐州市。
(五)新四军各部队夺取苏、皖、浙地区敌占乡村和县城
8月12日,中共中央鉴于华中地区敌兵力较大,新四军难于夺取大中城市的现状,遂决定:“江南力量就现地向四周扩展,夺取广大乡村及许多县城,……江南各大城市不作占领打算。”“江北力量全部留江北,不再派兵去江南,任务为力争占领津浦路及长江以北、津浦以东、淮河以北一切城市。”[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页。]
同日,中央军委在《关于执行中央坚持江南斗争方针的具体部署》中又明确指示华中局:
“(一)江南方面立即有计划分路发动进攻,占领吴兴、长兴、宜兴、溧阳、溧水、郎溪、广德、金坛、句容、高淳诸城镇及太湖西岸各地及浙西敌区各县各地,并立即在以上各地造成一整片的(包括城镇)统一的广大农村局面,……
(二)江北方面,应将津浦路以东,长江以北,陇海以南,运河两岸,这一整块地区打成一片,占领所有城市,解放所有地区,打定长期巩固根据地的基础。”[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237页。]
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以第2、第3和第7师主力迅速出动,巩固占领津浦线西;以第4师一部配合八路军歼灭陇海路东段之敌;以各军区武装迅即向本区内敌占城镇进攻。
在江北,第4师兼淮北军区部队首先攻克安徽省宿县西南孙疃集、五河东北双沟等据点。歼日伪军一部,并收复宿迁、泗县、泗阳3座县城。第2师兼淮南军区部队攻克安徽省定远、来安、嘉山、天长、盱眙和江苏省六合诸县城,在嘉山以南切断津浦铁路,并迫使浦口、六合地区伪军3000余人投降。第7师兼皖江军区部队于8月17日攻克无为县城,尔后占领襄安、运漕等据点,歼灭伪军2000余人。第3师兼苏北军区部队于18日攻克沭阳县城,21日夺取涟水县城,共歼灭伪军600余人。苏中军区部队攻克黄桥、姜堰(今泰县城),金沙、(今南通县城)、掘港(今如东县城)等据点30余处,19日占领扬中县城。
在江南,苏浙军区第1、第3纵队和第4纵队主力,首先攻克郎溪以北东坝、梅渚等据点,并乘敌收缩之机,于8月19日占领长兴、溧水、溧阳、金坛县城,同时攻占宜兴西南和句容东南集镇50余个。第2纵队攻克余姚以北据点数十处,并逼近宁波郊区。第7师兼皖江军区驻皖南部队,一度攻入芜湖市区,并威胁南京翼侧。
由中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第5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占信阳、武汉之线的指示,以第13旅由大悟山东进,攻占了安陆东南的魏家店、晏家河及花园车站。尔后沿平汉铁路南进,在孝感东北三汊埠伏击并歼灭撤往汉口的日军一部。同时,各军分区部队向当面之敌进攻,仅在确山、黄陂、天门、咸宁等县即攻克据点12处,共歼灭日伪军3500余人。
河南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相机占领平汉、陇海铁路,迅速与鄂豫皖边区和山东区打通联系的指示,以主力一部组成陇海、平汉支队,分别向铁路沿线之日伪军进攻。8月18日,攻占密县县城,22日夺取登封县城。尔后,攻克了偃师东南的回郭镇、大金店等数十个日伪军据点,歼灭伪军数百人。
(六)华南抗日游击队攻歼当地日伪军
华南各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以主力继续向粤北发展,同时以一部乓力进占广九线及某些小城市的指示精神,迅速攻歼盘踞本地区的日伪军。8月13日,东江纵队主力一部攻入北栅、太平,歼伪军一部。
17日,收复宝安县城,攻克常平、西乡、固戍等据点,歼伪军第30师及日军各一部。20日,占领厚街、赤岭和深圳等据点,切断了广九铁路。21日至22日,又先后攻入博罗、增城县城,并收复长洲岛和大屿山等地。珠江纵队、中区纵队,南路纵队等,也分别向当面之日伪军发起进攻,收复了一些集镇。
(七)解放热河、察哈尔省全境,挺进东北,收复大片国土
热、察两省北靠蒙古,南临河北,东接辽宁,西连晋、绥,是连接东北和西北的枢纽。8月11日,朱德总司令在第2号命令中即令晋察冀军区部队进军热、察,配合南下苏军作战;令晋绥军区、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各以一部兵力迅即进军东北,配合苏军解放东北。8月20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连续向各中央局和各军区发出指示,要求派出组建100个团所需要的干部及主力部队陆续进入东北。9月11日,中央军委根据进军东北的需要,指示晋察冀军区大量消灭分散孤立的日伪军,控制热、察全境。
晋察冀军区决定集中主力巩固察南张家口方面的同时,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冀察军区主力一部在攻克宣化后,于9月19日攻占平绥铁路东段重镇新保安,随后“追歼溃逃之日伪军,收复怀敌区各具各地,并立即在以上各地造成一整片的(包括城镇)统一的广大农村局面,……(二)江北方面,应将津浦路以东,长江以北,陇海以南,运河两岸,这一整块地区打成一片,占领所有城市,解放所有地区,打定长期巩固根据地的基础。”[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237页。]
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以第2、第3和第7师主力迅速出动,巩固占领津浦线西;以第4师一部配合八路军歼灭陇海路东段之敌;以各军区武装迅即向本区内敌占城镇进攻。
在江北,第4师兼淮北军区部队首先攻克安徽省宿县西南孙疃集、五河东北双沟等据点。歼日伪军一部,并收复宿迁、泗县、泗阳3座县城。第2师兼淮南军区部队攻克安徽省定远、来安、嘉山、天长、盱胎和江苏省六合诸县城,在嘉山以南切断津浦铁路,并迫使浦口、六合地区伪军3000余人投降。第7师兼皖江军区部队于8月17日攻克无为县城,尔后占领襄安、运漕等据点,歼灭伪军2000余人。第3师兼苏北军区部队于18日攻克沭阳县城,21日夺取涟水县城,共歼灭伪军600余人。苏中军区部队攻克黄桥、姜堰(今泰县城),金沙(今南通县城)、掘港(今如东县城)等据点30余处,19日占领扬中县城。
在江南,苏浙军区第1、第3纵队和第4纵队主力,首先攻克郎溪以北东坝、梅渚等据点,并乘敌收缩之机,于8月19日占领长兴、溧水、溧阳、金坛县城,同时攻占宜兴西南和句容东南集镇50余个。第2纵队攻克余姚以北据点数十处,并逼近宁波郊区。第7师兼皖江军区驻皖南部队,一度攻入芜湖市区,并威胁南京翼侧。
由中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第5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占信阳、武汉之线的指示,以第13旅由大悟山东进,攻占了安陆东南的魏家店、晏家河及花园车站。尔后沿平汉铁冀、晋冀鲁豫、山东和华中解放区派到东北的干部约2万人。八路军、新四军大批部队挺迸东北后,与东北抗日联军一起,在东三省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收缴日伪军武装,摧毁伪满各级政权,剿灭土匪特务,建立人民政权,为东北的彻底解放奠定了基础。
三、美蒋勾结抢夺胜利果实
正当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向日伪军展开大反攻之际,蒋介石国民党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并互相勾结迫不急待地与中国人民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苏联参战后,日本投降已指日可待,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却远在西南大后方,别说参加反攻作战,就连派兵接受日伪军投降也来不及。美国总统杜鲁问清楚,当时“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本占领着。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么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异乎寻常的步骤,利用敌人来做守备队,直到我们能将国民党军队空运到华南,并将海军调去保卫海港为止。”[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72页。]
所以,他要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指令在华日军只能向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投降,还要求日军守住所占地区,阻止向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受降。8月10~11日,蒋介石发布三道命令:令“第18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勿再擅自移动”;令“各地伪军,应就现驻地点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令各战区“以主力挺进解除敌军武装”。[《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37卷,台北1984年版,第309页。]
8月13日,朱德电告蒋介石,“坚决地拒绝这个命令”。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杜鲁门在当日发布的第一号通令中,竟指定唯有蒋介石政府才享有中国受降权。与此同时,蒋介石电告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要他命令在华日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可暂保有其武器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所在地之秩序及交通。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2编第3册,第613页。]
8月18日,冈村宁次通令所属各部,只向蒋军投降,不向其他军队缴械。尔后,他又下令所部,除蒋介石有命令外,对中国其他方面的要求,“不仅应坚决拒绝,而且应根据情况,毫不踌躇地行使自卫的武力。”[《冈村宁次回忆录》,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1971年印,第15页。]
面对美蒋日伪互相勾结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严重局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8月15日,朱德总司令在致美、英、苏三国政府“说帖”中指出:“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一切抗日的人民力量,在延安总部指挥下,有权根据波茨但宣言条款及同盟国规定之受降办法,接受被我军所包围之日伪军队的投降,收缴其武器资材,并负责实施同盟国在受降后之一切规定。”[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页。]
同时,他还电令冈村宁次:“应下令你所指挥的一切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听候中国解放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的命令,向我方投降。除被国民党政府的军队所包围的部分外。”但由于美蒋的支持和纵容,在华日军公然违背波茨坦公告,拒不接受朱德总司令的命令,继续同中共军队作战。
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以主力挺进”的指令下,在前往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各大城市受降的同时,并向解放区进逼。胡宗南部以其主力3个军向山西推进,其一部已过黄河;阎锡山在晋中集中8个师准备进入太原,另一部拟东进争夺晋东南地区;傅作义部进入包头,2个步兵军及1个骑兵军由绥远沿平绥路东进,与晋绥部队争夺归绥;李品仙、何柱国等部向徐州,蚌埠进犯,争占津浦路;王仲廉、高树勋、刘茂恩等部已向郑州、洛阳、许昌一线推进。此时的中国战场,出现了美、蒋、日、伪加紧勾结,与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复杂而严重的局势。
四、解放区军民夺取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歼灭拒降之敌
面对国民党军加紧向大中城市推进,夺取人中城市的计划难于达成的现实,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于8月22日发出《关于改变战略方针的指示》,指示各党委、各军区:“苏联为中、苏条约所限制及为维持远东和平,不可能援助我们。蒋介石利用其合法地位接受敌军投降,敌伪只能将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交给蒋介石。在此种形势下,我军应改变方针,除个别地点仍可占领外,一般应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及要道,使敌伪向大城要道集中,而以必要兵力着重于夺取小城市及广大乡村,扩大并巩固解放区,发动群众斗争,并注意组训军队,准备应付新局面,作持久打算。望各地按具体情况逐步转变思想与部署。”[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43页。]
8月26日,中共中央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今后我军应尽可能夺取平绥、同蒲路北段、正太路、德石路、白晋路、道清路,切断北宁、平汉、津浦、胶济、陇海、沪宁各路,凡能控制者均控制之,哪怕暂时也好,同时以必要兵力广占乡村和中小城镇。据此,各大战略区迅即调整部署,以一部兵力继续威胁大城市,主力立即转向夺取小城市和广大乡村,歼灭拒降的日伪军。大反攻作战进入第二阶段。
晋察冀军区即以一部兵力继续破击边区周围各铁路线,威胁大城市之日伪军;以主力广泛夺取日伪军占领的县城及据点。8月24日起,各部队积极向日伪军占据的中小城镇发起攻击。冀中军区部队分3个方向攻击。在南线,第6军分区部队于8月28日攻占深县县城,9月1日占领赵县、宁晋县城,同时还攻占磨头、王家井等火车站,控制德石铁路70余公里。在北线,第9、第10军分区部队攻占霸县城后,于27日夺取永清、容城县城,29日占领安次县城以及旧州镇、牛驼镇等据点20多处。在西线,第7军分区部队至27日连续收复博野、安国,蠢县等3座具城,29日攻克安新县城。并攻占高阳城外围据点。
10月,第6军分区部队攻克石门外据点藁城,歼日伪军700余人。第10、第7军分区部队又攻克固安、高阳县城和据点多处,并肃清了北平东南地区之日伪军。冀察军区一部由张家口沿平绥铁路东进,迫使沙城伪军投降,并攻入宣化城;另一部占领柴沟堡(今怀安县城),地方武装解放了满城、涞水、易县等城。冀晋军区部队先后收复了阳高、灵寿县城,破坏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段,其地方武装收复完县、行唐、曲阳等城镇。冀热辽军区进军东北的前梯队,于8月30日在前站、绥中迫使伪满军1000余人投降,尔后在苏军一部配合下,攻占山海关,毙伤日伪军一部,俘2000多人,同时收复临榆县城,为八路军后续部队进军东北打开了通道。在冀东的部队攻占开平,收复秦皇岛。9月9日,攻击蓟县城,经三日激战,全歼日伪军4000余人。
22日,攻克玉田县城,歼日伪军1850余人。随后又攻占香河、宝坻、迁安等县城,逼退乐亭、宁河、卢龙等地日伪军,收复冀东广大地区。至10月,晋察冀边区中小城镇之日伪军已基本肃清,解放区连成一片。
在8~11月的大反攻中,晋察冀军区部队共歼灭日伪军7万余人,全区野战部队发展到21.5万余人,地方部队发展到10.4万余人,基于民兵扩大到90余万人;解放热察两省全境,河北省大部和山西、绥远、辽宁省各一部,收复了张家口、承德、秦皇岛、集宁、丰镇、山海关、绥中等70多座城市;建立了察哈尔、热河2个省政府及191个县(旗)政府,拥有人口近4000万,形成了以张家口为中心的纵横千里的晋察冀热辽解放区。
晋绥军区鉴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已占归绥,阎锡山部已入太原等情况,决定以主力夺取绥南、绥东和太(原)汾(阳)公路上的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北线部队独立第2旅在攻占陶林、武川、清水河后,其第32团于31日解放左云县城,歼伪军500多人;其第36团收复和林格尔、凉城等地;第2、第6军分区部队连克神池县城及东寨镇等5处日伪军据点,直逼宁武城下。9月初,南线部队在向太原至汾阳公路沿线上的县城离石、柳林、大武等城镇展开攻击时,贺龙、李井泉率独立第1旅、第358旅第8团由陕甘宁边区东渡黄河,与第8军分区部队会合,直接指挥大反攻作战。9月1日,解放文水县城。5日,收复柳林,全歼伪军300余人。9日,全歼离石城内伪军1000余人,并攻克离石城外的凤山底、卧牛墕两高地;大武镇、上芦桥、张子山等据点伪军纷纷缴械投降;在离石县城内全部肃清日伪军。12日,静乐日军在抗日军民的围困下弃城而逃,八路军相继攻克康家会、宋家庄、三交镇等据点,占领忻(县)静(乐)公路全线,使北起左云、右玉,南迄离石之晋西北地区全部获得解放。
在大反攻期间,晋绥解放区人民群众碾米磨面,赶制军鞋,保障部队供应。晋绥行署开展群众性参军运动,组织民兵参战队,1.5万余人开赴前线,并组成1000余人的随军工作团,进行战地服务。大反攻作战中,晋绥军区军民共毙伤日伪军1.6万余人,俘5100余人,收复10余座县城,解放大片国土,使晋绥区与晋察冀、晋冀鲁豫区连成一片。
为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中共中央于8月20日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同时,恢复冀南军区。25日,刘伯承、邓小平从延安乘飞机抵达河南省涉县(今属河北省)赤岸村,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决定以部分兵力威胁开封、新乡等城之敌,以主要兵力夺取中小城镇,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
8月下旬,太岳军区主力由山西省东泉地区向平遥逼近,攻占了平遥东南的邢村镇、张兰镇等据点。该军区邻近同蒲铁路南段沿线各军分区部队先后攻占灵石、霍县、赵城、洪洞、翼城、绛县等城的外围据点,控制数段铁路,造成了阻止临汾、运城等地日军北撤的态势。该军区第4军分区部队协同由陕甘宁边区南下路过的八路军游击第2、第3支队攻占济源、垣曲县城。
太行军区主力部队攻克武乡县城后,向长治地区逼近。该地区道清支队先后攻占河南省获嘉、武陟、温县,包围厂焦作、沁阳地区的日伪军。该军区邻近平汉铁路各军分区部队,在冀南军区一部兵力配合下,攻克许多据点,破击了河北省元氏至邯郸段铁路。其余各部队分别攻占山东省长清、清平、临清及河北省隆平,尧山等县城。冀鲁豫军区中路军攻克河北省长坦县城(今属河南、及河南省道口、新镇等据点,并围攻滑县;南路军回师新黄河以东地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收复河南省通许、杞县、民权等县城,迫使伪第4方面军独立师投降。
晋冀鲁豫解放区周边的日军在反攻部队的连续打击下,为避免被各个歼灭,纷纷收缩兵力,道清铁路及安阳以南平汉铁路沿线的日军撤往洛阳、郑县、郾城等地。日军兵力收缩后,伪第5、第6方面军及地方部队更加惊恐不安,连夜加修工事,企图固守所占城镇。晋冀鲁豫军区依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积极集结与扩大力量,夺取中小城市,扩大解放区,破坏交通,封锁与围困大城市,大量消灭伪军及分散的日军小部队,迫使部分日军投降的指示,在反击沿铁路线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军的同时,继续攻歼拒绝投降的日伪军。
为歼灭新乡至元氏间平汉铁路沿线伪军,从新乡附近沿平汉铁路北进的冀鲁豫军区中路第1、第2纵队,太行、冀南军区靠近平汉铁路线的各军分区一部兵力,同时在平汉铁路沿线向伪军展开了1个多月的进攻,先后攻克河南省滑县及河北省内丘、高邑、邢台、汤阴、磁具、邯郸等19座县城,控制铁路50余公里。为收复道清铁路沿线地区,太行军区道清支队和太岳军区一部兵力在八路军游击第2、第3支队配合下,先后攻克河南省焦作,修武、孟县,沁阳等城,占领道清铁路及黄河北岸大片地区。为肃清鲁西地区的日伪军,冀南、冀鲁豫军区各一部兵力连续作战,先后攻克齐河、夏津、高唐、曹县、菏泽、宁阳等县城。
在大反攻中,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广大群众支援下,共歼灭日伪军10万余人,缴获步枪7万余支、轻重机枪1600多挺、各种炮130门,收复县城80余座,使太行、太岳与冀南、冀鲁豫边区连成一片,整个晋冀鲁豫解放区得到大发展。
当山东军区5路野战部队取得大反攻重大胜利之际,进入山东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国民党军,除占领主要城市外,还在日伪军协同下,夺占八路军收复的城镇。至9月中旬,相继夺占了胶济铁路沿线的即墨、益都、淄川、周村、王舍人庄、胶县和博山等城镇。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山东军区修改了作战计划,调整了反攻部署,决定以一部兵力封锁和围围济南、青岛、徐州等主要城市,以主力攻占大部分中、小城市,夺取津浦、胶济、陇侮铁路沿线的车站,继续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控制交通线。
鲁中、滨海军区部队各一部,于9月10日对临沂发起强攻,以2000公斤炸药炸开城墙,迅即攻入城内,与负隅顽抗的伪军进行激烈争夺,11日攻克临沂城,歼灭伪军2000余人。该城的解放,使鲁中、鲁南、滨海三个地区连成一片。9月6~8日,滨海军区第1师占领诸城、日照。胶东军区第5师及警备第5旅于9月7日发起平度战役。经3日激战,毙伤俘伪军5700余人,拔除了日伪军在胶东腹地的最大据点。渤海军区部队于9月1~17日相继收复惠民、济阳、齐东、盐山、宁津和无棣。
26日,在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配合下向商河发起总攻,全歼逃至该城的德平、临邑、济阳等县伪保安队,俘4500余人。至此,渤海腹地县城全部收复。9月8日,鲁南军区第8师全歼徐州外围孤立据点峰县城(今属枣庄市)伪军1500余人,为进击津浦、陇海铁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10月初,罗荣桓率山东军区主力部队进军东北。新四军军长陈毅到山东工作并组成野战指挥部,统一指挥津浦铁路线两侧的作战。为了控制济南以北铁路线,渤海军区部队于10月16日发起平(原)禹(城)战役。至31日,渤海军区部队一部在地方武装和民兵万余人配合下,攻占恩县(今属平原县)及黄河崖、李家庙、米凤龙等据点,攻克平原城。另一部攻克南皮县城及许官屯、桑园车站,控制铁路30余公里。11月1日,济南日军l000余人、伪军万余人重占平原城,并加强平原至济南段铁路的守备。渤海军区部队经连续作战至20日,攻克平禹段铁路两侧据点74处和张庄、林庄车站,控制铁路40公里。接着向陷于孤立的平原、禹城日伪军发起攻击。12月10日夜攻入禹城,歼灭守城伪军大部。同时,歼灭从济南驰援禹城的日军300人。31日,禹城日军弃城南逃,渤海军区部队将其围困于车站以南的大沟内,激战3小时,毙日军145人,俘613人。平禹战役历经月余,攻克4座县城及津浦铁路北段沿线许多据点,歼日军约2000人、伪军近万人。在济南以南铁路线,鲁南军区部队于10月17日向邹县城发起进攻,战至19日,全歼城内日伪军,迫使邹县车站日军缴械投降。尔后,鲁南军区部队解放滕县等重要城镇,控制铁路线130余公里。
至12月底,山东军区部队在大反攻中共歼灭日伪军12万人,解放城镇、港口54个,切断胶济、津浦和陇海铁路线,山东境内除铁路沿线及西部几座城镇外,均获解放。
新四军为歼灭华中地区拒绝投降的日伪军,继续展开反攻作战,并以苏中、苏北、淮南、淮北连成一片为目标,将作战重点置于江北,第4师兼淮北军区部队8月24日在津浦铁路以东占领五河县城,逼近蚌埠;24日在津浦铁路以西攻占永城,歼灭伪军1000余人。第2师兼淮南军区部队攻占蚌埠西南部分地区。9月,该两军区部队攻克津浦铁路宿县以北、滁县以南9个车站,切断了徐州至宿县和浦口至滁县两段铁路。第4师兼淮北军区部队还攻占灵壁、萧县县城及宿县东北据点多处,歼灭日伪军4000余人,迫使伪军4000余人投降。第7师兼皖江军区部队解放巢县以南地区,攻克淮南铁路沿线部分车站。苏中军区部队8月23日攻占宝应县城,俘伪军2000余人,9月1日攻克兴化县城,全歼伪军1个师5000余人,并先后攻占东台、海门等县城及盐城西北、如皋东北集镇100余处。苏北军区部队9月发起两淮战役,6日攻克淮阴城,22日攻克淮安城,共歼灭伪军近1.4万人。同时,苏中军区部队先后攻克泰兴县城及海安、安丰等集镇,歼灭伪军9000余人。10~11月,苏中军区主力会同苏北地方武装发起盐城战役,攻克盐城,全歼伪军2个师,俘其1万余人。12月,刚由新四军主力组成的华中野战军,以第7、第8纵队及地方武装共15个团,发起高邮战役,攻占高邮县城,歼灭日军100Q 余人,伪军4000余人;配合作战的苏中军区部队在扬州至泰州和泰州至口岸公路沿线歼灭伪军4000余人。
在江南,第7师兼皖江军区驻皖南部队扫清了芜湖外围据点。苏浙军区部队解放了浙江省安吉、安徽省郎溪、广德和江苏省高淳、句容等县城以及江阴、无锡、常熟三角地带内的全部集镇,并在攻占宜兴县城及附近据点时歼灭伪军1000余人。
在大反攻中,新四军共歼灭日伪军6万余人,迫使伪军7000余人投降,解放县城30余座,攻克据点400余处,扩大了华中解放区。
华南各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华南地区敌我力量对比的形势,决定分散坚持斗争,积极寻机打击敌人。9月3日,东江纵队活动于广九铁路南侧的部队围攻元■日军、迫其投降。另一部在惠东地区于9月8日收复白芒花和稔山墟,控制平海盐场,10月10日攻占平山。活动于海陆丰地区的部队于9月20日和26日,分别攻克海丰西南的马鬃港及以北的高潭等地。庄这期间,琼崖纵队一度收复儋县、感恩县城,并攻克100多个大小据点。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等人民武装,在1945年8月9日至年底的大反攻作战中,共歼灭日军1.37万余人、伪军38.5万余人,缴获步、马枪24.3万余支,轻、重机枪5000余挺,各种炮1300多门,收复县以上城市250多座,并一度攻入归绥、天津、保定、石家庄、芜湖等城市,切断平绥、北宁、同蒲、平汉、津浦、正太、德石、胶济、陇海、广九等铁路,取得了全面反攻的重大胜利。
第六编 走向胜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七章 实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第四节 日本投降
一、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
1945年7月27日晨6时许,日本政府获悉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的促令日本投降的彼茨坦公告。同日10时30分,日本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波茨坦公告问题。最后,会议同意外相东乡茂德的意见:首先,为给今后和平谈判留下后路,对三国公告不予正面拒绝;其次,应该看苏联的态度,然后再最后决定日本的态度。这显然是借口拖延接受波茨坦公告。
27日下午,日本召开内阁会议,讨论是否发表波茨坦公告问题,争论相当激烈。最后,内阁会议终于同意决定发表,但决定删除“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以及“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等词句,且在各报刊“尽量用小字,降低它的调子”予以发表,官方不作任何解释。日本政府仍在隐瞒事实的真相。
28日下午,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
“我认为那份公告不过是开罗宣言的翻版。政府认为并无任何重要价值,只能不予理睬。我们只能力战争到底向前迈迸。”[〔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920页。]
铃木的“不予理睬”的声明通过新闻媒介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它表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仍坚持继续顽抗的态度。在此期间,日本外务省还在幻想着苏联的斡旋,希望采取避免无条件投降的体面方式。据此,盟国决定对日本法西斯进行摧毁性打击的最后一战。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拒降的结果是使日本人民群众蒙受更大的牺牲。8月8日子夜(莫斯科时间8日下午5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将苏联对日宣战通告交给他。至此,日本想以苏联为居间人结束战争的最后一线希望,终成泡影,彻底破灭了。
8月9日l0时30分,日本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战与降的问题。
铃木首相根据美国在广岛投掷原子弹、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新形势发言说:从周围的形势来看,日本已经到了不得不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地步。陆相阿南惟几、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部、军令部总长丰田副武也不得不沉默而承认严峻的事实。海相米内光政则提出了接受公告的四个附加条件:
(1)保证维护国体;
(2)战犯由日本自行处理;
(3)自主地解除武装;
(4)避免盟军占领日本本土,如不可能,则让盟军只有在东京以外较少范围、以较少兵力和较短时间实施占领日本领土。外相东乡主张只提维护国体一个条件,否则,将导致谈判破裂。两个方案对立,双方相持不下。
10日凌晨2时30分,天皇采纳了外相的一个条件方案即以不变更天皇统治国家大权作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附带条件。御前会议终于以日本天皇的决断作出了结论。3时左右,日本临时内阁会议再次复会通过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议。
8月10日7时15分,日本外务省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电报,拍发给驻瑞士公使加濑和驻瑞典公使冈本,令其转达给中、美、英、苏四国,同时要求尽快得到对方答复。其电文如下:
关于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公告的照会
“日本天皇希望促进世界和平,早日停止战争,以使天下生灵得免持续战争而陷于浩劫。日本政府遵从天皇意旨,已于数星期前请当时居中立地位的苏联政府出面斡旋,以便同诸敌对国恢复和平,而此促进和平之努力,不幸归于失败。日本政府为遵从天皇恢复全面和平的意旨,希望尽快结束战争造成之惨祸,作出下列决日本政府准备接受美中英三国政府首脑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发表、后经苏联政府赞同的联合公告所列条款,而附以一项谅解,即上项公告并不包括任何有损天皇为最高统治者权利的要求。日本政府竭诚希望这一谅解获得保证,且切望迅速得到关于对此的明确表示。帝国政府请求瑞士及瑞典政府将上述情形转达给美国、中国、英国及苏联政府,不胜荣幸。”
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送交瑞士公使馆代办葛拉斯理托其转达日本政府对于日本投降建议的复文,全文如下:
“代办阁下:八月十日之照会奉悉。兹覆者,美国总统已嘱鄙人代表美英苏中四国政府致函阁下,俾经贵国政府转达日本政府。关于日本政府来电接受彼茨坦公告之条款,然有下列一点‘附以一项谅解,上述宣言并不包含任何要求有损日本天皇陛下为高统治者之皇权。’我们所采立场如下:
“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之命令。最高统帅将采取认为适当之权力,实施投降条款。日本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能签字于必须之投降条款,俾波茨坦公告之规定能获实施,且须对日本一切陆海空军当局以及彼等控制下之一切部队(不论其在何处)实施号令停止积极活动,交出武器,此外并须发布盟国最高统帅在实施投降条款所需之其他命令。日本政府在投降之后,应立即将战俘及所扣侨民运至指定之安全地点,俾能速登同盟国之运输船只。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愿确定之。同盟国之武装部队将留于日本,直到达到波茨坦公告所规定之目的为止。国务卿贝尔纳斯。”[《反法西斯战争文献》,世界知识出版社,1955年版,第319页。]
8月12日零时45分左右,日本军政要员从美国广播中听到了中美英苏四国对日照会的答复。日本参谋总长梅津和军令部总长丰田得知后,上奏天皇,表示坚决反对接受同盟国公告。是日,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反复召开内阁会议、皇族会议和13日9时召开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讨论同盟国复文时,外相东乡等人主张接受四国复文。但陆相阿南等人仍以难以维护国体力名坚持原来的四个条件,要求再次照会四国进行交涉。8月14日10时50分,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天皇鉴于大势已去,作出接受盟国答复的决定,并要政府起草“停战诏书”。是日23时,日本政府通过驻瑞士公使加濑,拍发了致同盟国的通告电报,全文如下:
略第354号(加急)
“致美、英、苏、中四国8月14日帝国政府通告关于8月10日帝国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以及8月11日由贝尔纳斯美国国务卿发出的美、英、苏、中四国政府的复文,帝国政府对上面四国政府,荣幸地通报如下:
一、天皇陛下已经颁布关于接受波茨但公告条款的诏书;
二、天皇陛下授予其政府及大本营签署为实施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必要条款的权限,并有保障这种权限的准备。再者,陛下准备命令所有日本国陆海空军官指挥下的所有军队,停止战斗行为,交出武器,准备发出为实施上述条款盟国最高司令官所要求的命令。”[〔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940页。]
正当日本政府准备接受盟国投降条件事宜时,少数最顽固的法西斯分子,阴谋发动政变,妄图以武力阻止日本政府的投降。
14日午夜至15日凌晨,一些少壮派军人发动兵变,枪杀近卫师师长,下达假命令,包围皇宫,搜索天皇的诏书录音盘,想阻止录音的播出;另一些人则搜寻并图谋软禁木户内大臣和石渡宫内大臣,镇压所谓主和派,但终因日本的投降大势不可逆转,没有得到军部上层的赞同,立即被镇压下去了。
阿南惟几于15日凌晨1时30分左右被迫畏罪自杀。15日正午,天皇亲自宣读的终战诏书录音向日本全国播放。
“九·一八”事变以来,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终以日本天皇的“玉音广播”正式宣告而结束。同日,铃木内阁总辞职。17日,成立了以陆军上将东久迹宫捻彦王为首的新内阁,重光葵任外相。当日,天皇还向国内外的日本陆海军人颁布一项敕谕,命令他们遵照“终战诏书”投降。从这时起到9月上、中旬,远东、东南亚各国、南太平洋地区和太平洋诸岛的300多万日本军队,先后陆续向同盟国投降。
二、盟军受降并占领日本,蒋介石垄断中国战区受降
日本政府向同盟国签署投降书的先期准备工作,是由麦克阿瑟上将的司令部(设在马尼拉)、以同盟国最高司令官名义负责进行的。8月16日午前,麦克阿瑟通告日本政府命令日军大本营:“立即派遣授予充分权限能就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所发指令进行磋商的使者到该司令官处”,“将具有以天皇、日本政府及日军大本营的名义实行投降条件所必需的各种要求的权限的代表,派遣到马尼拉。”[〔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959页。]
19日,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中将全权代表一行16人于当晚到达马尼拉。20日,河边受领了麦克阿瑟有关进驻日本本土的要求文件、投降签字后应予公布的天皇的诏敕、投降文件和盟军最高司令官陆海军一般命令第1号。由于8月22日夜日本关东,25日本州西部和26日九州南部海面连续有台风侵袭,盟军原定进驻日本本土和投降签字的日期,分别推迟48小时。
8月27日10时30分,美国海军第3舰队一部进泊相模湾。28日8时20分至11时许,美陆军部队一部150名乘飞机在厚木机场着陆。30日,美第6、第8军,第3、第5舰队和太平洋空军等部,总兵力约40万,先后陆续开始在东京附近和横须贺、佐世保等地登陆,实施对日本的占领。麦克阿瑟于8月30日14时5分在厚木机场着陆,美军对日本的占领,以8月28日美军先遣部队占领厚木机场为开端,到10月初占领整个日本的工作大致完成。为了掩饰单独占领,美国要求盟国派遣占领部队。从1946年1月起,英联邦派了少数部队到广岛县的吴市,中国荣二师先后被分派进驻名古屋(后因故未派),苏联因不愿意把自己的军队置于美军司令官的指挥之下,未派出占领部队。可见,所谓盟军占领日本,实际上是美军的单独占领。
9月2日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签降仪式。首先;麦克阿瑟发表简短宣言。他说:“……以今天这个严肃的仪式为转机,从过去的流血和蛮行中,奠定更美好的世界——建筑在信赖和谅解之上的、能为人类的尊严和人类最理想的愿望即自由宽容和正义的实现做出贡献的世界——才是我最大的希望,也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做为同盟国最高司令官在此声明,我将在我所代表的各国的传统之下,以正义和宽容来完成我的职责;同时,为了彻底、迅速而且忠实地遵守投降条件,将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原书房,1970年版,第961页。]
日本投降书分黑色封面的日文本和金绿色封面的英文本两种,投降书长1.5尺,宽1尺,放置在铺有青色台布的长桌上。9时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9时8分,麦克阿瑟以盟国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签字。然后是接受投降的9个盟国代表分别代表本国依次签字: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九国代表。签字结束后,数千架美式飞机越过“密苏里”号军舰上空,庆祝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时刻。
日本投降书全文:
“(一)余等兹对合众国、中华民国及大英帝国各国政府首脑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宣布及尔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参加之宣言条款,根据日本天皇、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之命令,代表接受。上述四国以下简称为同盟国。
(二)余等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与所有之日本国军队以及日本国支配下任何地带之一切军队,对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三)余等兹命令:无论何地之一切日本帝国军队及日本臣民,即刻停止敌对行为,保存所有船舶、飞机及军用民用财产,防止损毁,并服从同盟国最高司令官或在其指挥下之日本政府各机关所课之一切要求。
(四)余等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对于处于任何地区之一切日本军队及由日本支配下之一切军队之指挥官,立即发布使彼等自身及其支配下之一切军队无条件投降之命令。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