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韦恩

_7 韦恩·休斯(美)
1、2魅影母舰航路
2、3A、2、3B魅影航路
A、B、C、D库勋级航路
X-Y-Z 土耳其主力舰队预期航路
格兰特登舰
  七月三十日约莫晌午,格兰特交代下属安排渠与希腊国防部长于31日会面后,与作战参谋群分乘二架V-22海坞式运输机离开位于那不勒斯的驻欧海军总司令部。降落第六舰队旗舰后,便与舰队司令安可尔讨论电子作战计画。安可尔希望能采取更积极之行动,然亦承认,一旦魅影级任务失败,其兵力将无法应付土国空军的200艘战机。格兰特和安可尔玩了十五子骰子游戏(acey-deucy),拜会随军牧师,与飞行员用餐,淋个浴,然后稍事休息。
  三十一日0700时,全球指挥管制系统提供了最新的卫星影像,确认土国舰队位置与数量。0900时,格兰特搭上S-3维京式机,在战机戒护下前往雅典,俾于1300时拜会希腊国防部长。格兰特用了30分钟向鲁卡沃斯部长(Minister Locuas)说明之前从那不勒斯发送出的讯息的重要性。「务请阁下尽可能通知所有武装单位,土军未登陆希腊领土前,切勿开火。各处皆可发现可疑军舰,皆为美军或土军。计画之遂行皆仰赖希腊军人自制,切勿开火。」事实上。格兰特之作战计画并未全然指望希腊军队的自制,但一且开火,将全盘大乱,反而可能导致战争,而这场战争正是格兰特亟欲避免者
  十四时,格兰特之参谋群招摇地登上S-3型飞机,飞往航空母舰。数分钟后,格兰特本人率领一名通信官与作战官悄悄地登上V-22型机。格兰特此时相信,整个作战即使没有他,亦可遂行——或许只有他自己这么想。库勋级舰之任务相当重要,格兰特于马塔潘角南方与之会合。1500时,格兰特等三人登上库勋级旗舰胜利号(USS Victory)
  格兰持并不担心古瑞德雷勇气不足,相反地,他对所有库勋级舰深具信心,该舰队平时所有训练皆旨在先发制人,赢得胜利。此次库勋级须善用火力拖延时间,一小时或二小时,扰乱土国舰队,避免其发现魅影级军舰之行踪,直至魅影级军舰将80枚战术弹道飞弹全数发射后向西撤离为止。古瑞德雷了解任务为何,但在战事激烈时,难保情绪激动时失去判断力。因此格兰特认为在攻击时刻,渠应待在胜利号上。在那不勒斯,格兰特资源充裕,人才济济。参谋长经验老到,时时向华府报告最新情况,避免任何臆测。其参谋群可独自解决诸多问题,如紧急补给或部队错过会合点等。
  登上胜利号后,格兰特坐在战队长的位置上,位于舰长与值更官位置后方,古瑞德雷则坐在值更官的位置,舰长柏诺提中校(Commander Ray Bernotti)仍坐在舰长位置上,亦即作战行动面板前 [ 译注:柏诺提之曾叔父罗密欧柏诺提系曾是意大利研究战术与作战之佼佼者。他继承了祖先的特质,偏好数理分析,且对地中海了如指掌。 ] 。值更官位于巡查长平时所坐的折叠椅,而巡查长则采以前海军作法,站着值更。格兰特的通信官与作战官各坐一张野战折叠椅。整个空间似乎有些拥挤。
  这次行动还有个麻烦是,格兰特的对手是他的老友,土国海军总司令麦哈麦特·阿布度尔(Mehmet Abdul)。他在某次敦睦访问伊士麦港时首次见到麦哈麦特,还打了一场壁球,当时两人皆为上尉。15年前麦哈麦特在美海军战院上指参班时,两个家庭感情密切。后来担任参谋时,两人还曾研究如何协调北约兵力,在黑海与苏联作战。就个人情感言之,两人皆不好受,而对方战术思维彼此又知之甚详。麦哈麦特知道格兰特一定有锦囊妙计。少有人能如麦哈麦特般,在心态上已作好万全准备,与格兰特和第六舰队对抗。
  格兰特对自己的粗心有些后悔:或许库勋级不须全数出动,这样可以少牺牲一些人。他还思考了个人可能面对的问题;计画一旦失败,可能被撤职查办,接受军法审判。如果成功,仍会引起争议,毕竟这场战役并非以传统方式实施。如果误判古瑞德雷摩下各舰长与成员之能力,或者低估敌人实力,将全数阵亡。所有人员皆了解成败的后果。
  格兰特曾打败苏联海军,且未尝败绩,库勋级全体人员对他深具信心。但这次如判断无误,至少半数以上库勋级舰将遭击沉或失去战力,最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员伤亡。
  这纯粹是个人感性的一面。指挥官作战时最重要的间题是,计画如何成功?如行动挫败,代表魅影级舰亦损失惨重。由于魅影级舰之火力足可遂行任务,只有一些因素能使计画失败。战术弹道飞弹皆历经测试,但未曾运用于实战中。美军情报系统世界首屈一指,但亦可能未侦测到土国某些军舰。且魅影级发动攻击时,土国运输舰必须仍在港内。
  魅影级舰如行动失败,势将导致全面战争,第六舰队将遭逢严重打击,美国声望亦因此摇摇欲坠。希腊发动攻击,此时战力已遭削弱的土军其后果将惨不忍睹,东地中海与西南亚更可能爆发动乱。
  格兰特心想,六个小时后一切都会揭晓。的确,这个作战计画完善,将会成功。他加入军人的行业并不是因此一行业中一切事务都是确定的,战争中是充满危险与不确定因素的,但是在诸多因素的配合下这个计画成功在望。格兰特运用适当兵力执行计画,魅影级与库勋级各舰长皆曾依据完善之准则勤训苦练,砥砺战技,所有官兵亦能在拥挤狭窄的滨海水域进行快速作战。
  格兰特转头向古瑞德雷说:「你可以发射武器了。」
结局
  格兰特的作战计画只有在魅影级舰适时发射飞弹,摧毁土耳其两栖战力后,方竟全功。
  接下来的故事,也就是战斗本身,就要由小说家来执笔了。如欲情节较曲折,格兰特可能怯懦,犯下错误,而壮烈成仁。如由笔者撰写,主角将胜利凯旋。但就本想定主旨言之,格兰特之存亡并不重要。
  对部份读者而言,格兰特并无必要让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但此举却符合海军长久以来以身领军的传统。知名海军史学家波特(E. B. Potter)指出,尼米兹上将(Admiral Nimitz)抵达珍珠港后因必须待在岸上方能取得敏感情报,并能顺畅地与高层或下层通联,故勉为其难地不随舰出征。尼米兹面对的是一场长期作战,格兰特则不然,其胜负只在一举。加上格兰特胜算不低,故欲参与行动。就一般状况言之,作战指挥官留在司令部运筹帷喔,现场由战术指挥官负责,较有利舰队作战。由于笔者将各种战术技巧赋予格兰特,因而他显然比较独特。
  另外小说家还会告诉读者,美舰队赢得胜利后,是否成功地促成谈判,从而恢复和平。笔者不保证有此结果,仅能说美国总统见到良机,联参主席选择了最适当的人执行这项任务,美军亦竭尽所能,创造谈判空间。
  作战细节将集中于库勋级舰勇敢的欺敌作为。这七艘军舰面对了在数量上为其三倍有余,排水量五倍余的敌人,目的旨在吸引敌军火力。双方皆无法进行现代飞弹部队所希望的作战方式:在远距外发动决定性先制攻击。这场作战就是刻意制造混乱,与柯拉汉少将(Real Admiral Dan Callaghan)于1942年11月12-13日瓜达康纳尔夜战所处之情形类似。柯拉汉夫去管制能力,但由于情势过于混乱,双方皆无法了解战况,反而击沉一艘日本战舰,另一艘撤退,柯拉汉后来于是役阵亡。
  第十一章提及如何计算两支对阵之飞弹部队之战斗力。双方接战时,只要任何些许改变,例如命中率、火力分配、防御效能、或侦测追踪效能等,皆会大幅影响战果。而飞弹作战本身即具有相当之不确定性。
  唯一解决之道在于先发制人。两军交火时,状况混乱难以预测,然古瑞德雷所接受之命令就是相互交火。即使有了明确下达的作战指示,但几次齐发后古瑞德雷恐难掌控各舰,目标是否达成有赖各舰是否严守纪律,舰长是否沉着冷静。土国舰队亦然。在本人笔下,美军在第一回合享有先发优势(笔者不知这是否合理),但依据第十一章公式,土国军舰在承受第一击后,仍可摧毁美军。
  土国舰队之目标如系摧毁美国军舰,则应采取不同战法。然土国海军战术指挥官主要职责为保护滩头堡,确保两栖作战遂行。此外还须防范不远的希腊海军。就作战阶层言之,海战胜利永远只是手段,而非目标,仍有诸多因素有待考量。
  笔者另有一个不描述库勋级舰作战情形的理由,因此举将着重于战术分析,同时详述可能之行动方案与结果。但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估计库勋级可摧毁(或瘫痪)七艘敌舰,土国舰队在此次混战中将消耗90枚飞弹;由于目标较大,土国军舰与人员将伤亡惨重。如在开战时技巧纯熟,库勋级之56枚鱼叉飞弹最多可摧毁12艘敌舰。土国舰队如反应够快,应可将损失减至3至4艘军舰。
  假设双方飞弹防御措施极其成效,当彼此飞弹用罄时,许多军舰毫发未伤,届时势必以舰炮交火。此时土军享有较大优势。但战局愈紊乱,愈有利于美军。
  格兰特与古瑞德雷如预期没有几艘库勋级舰得能存活,亦属合理。如运用第十一章之公式,库勋级舰毫无胜算,扭转局势的机率不大。如同许多国家滨海部队般,在自己的水域作战占有绝对优势。库勋级舰老旧,与大部分海军拥有之小型水面舰一般。此处之重点在于魅影级舰。搭配空中感测器与现代指挥管制网路后,魅影级之战术弹道飞弹就成为决定性之战斗系统。
  爱琴海战役的环境诚然独特,任何滨海作战之环境皆有其特异之处,许多国家之海岸防御严密难攻。在大型的滨海作战中,陆基感测系统、飞弹与战机相当重要;地理位置、沿海潜舰及水雷亦不容忽视。由于近海海车之兵力组成,加上审慎的战略考量,携带飞弹的小型水面舰艇势将参与行动。在沿海负责侦搜的商用船只亦是重要因素。笔者认为,美国舰队在危险的滨海水域行动时,必须拥有可以牺牲的小型作战舰艇,方能不须放弃任务。这是笔者何以让格兰特拥有库勋级与魅影级舰的因素。笔者不认为,当今美国海军即使运用所有火力,在拥有强大防御能力之滨海国家的水域作战时仍能毫发无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台]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翻译]
SANJYSAN [扫描]
SANJYSAN [OCR]
Mboat [校对制作] 2006-09
附录二 战争原则
韦恩·休斯 [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2000
兰德斯门编纂之战争原则
卫雷汇编之战争原则,自西元前至西元1968年
战术论点
  本附录计收录两篇战争原则汇编,并以原文呈现,未经修改。第一篇系海军上尉兰德斯门(Stuart Landersman)在其《海军作战原则》(Principles of Naval Warfare)中所述,是篇研究于1982年完成,当时兰德斯门系海军战争学院海战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Naval Warfare Studies)战略研究小组成员。 [ 原注:Landersman, appendix E ]
  第二篇系取材自卫雷(Barton Whaley)针对欺敌与奇袭所着,于1969年完成之《谋略》(Strategem) [ 原注:Whaley, pp. 122-26. ] 。由于卫雷对于各家对奇袭之重视程度极具兴趣,卫雷对各项原则之排列系依各家本身认定之顺序排定,或依卫雷自身认为各家会如何排列而定。
兰德斯门编纂之战争原则
姓名 时间 原则
孙子 BC350 目标、团结、欺敌、主动、适应力、环境、安全
拿破仑 1822 目标、攻势、集结、移动、集中、奇袭、安全
克劳塞维茨 1830 目标、攻势、集中、节约、机动、奇袭
约米尼 1836 目标、运动、集中、攻势、欺敌
马汉 1890 目标、集中、攻势、机动、指挥
富勒 1912 目标、集结、攻势、安全、奇袭、运动
福煦 1918 目标、攻势、节约、自由、控制、安全
柯白 1918 目标、集中、弹性、主动、机动、指挥
美陆军 1921 目标、攻势、集结、节约、运动、奇袭、安全、简单、合作
尼米兹 1923 集中、时间、主动、奇袭、机动、目标、指挥、环境
富勒 1924 目标、攻势、奇袭、集中、节约、安全、机动、合作
李德哈特 1925 目标、攻势、防御、机动
佛斯(Falls) 1943 目标、集中、保护、奇袭、侦察、机动
史达林 1945 目标、稳定、士气、分工、武器、组织
前苏联 1953 目标、奇袭、速度、协调、攻势
美海军 1955 目标、士气、简单、管制、攻势、扩张、机动、集中、节约、奇袭、安全、战备
艾克力斯(Eccles) 1965 目标、攻势、集中、机动、节约、合作、安全、奇袭、简单
基诺(Keener) 1967 目标、分配、协调、主动、奇袭
毛泽东 1967 目标、攻势、集结、节约、运动、团结、安全、奇袭、简单
美陆军 1968 目标、士气、攻势、安全、奇袭、集中、节约、弹性、合作、行政
英国皇家海军 1969 目标、士气、攻势、安全、奇袭、集中、节约、弹性、合作、行政
高希可夫(Gorshkov) 1976 范围、打击、作战、互动、运动、速度、时间、宰制
海华德(Hayward) 1976 范围、打击、科技、机动、协调、战备、集中、后备兵力
卫雷汇编之战争原则,自西元前至西元1968年
理论家 原则(依重要性排列)
孙子(西元前四世纪) 目标、攻势、奇袭、集中、运动、协调
维吉谢斯(Vegetius)(390A.D.) 机动、安全、奇袭、攻势
萨克斯(Saxe)(1757) 机动、士气、安全、奇袭
拿破仑(1822) 目标、攻击、集结、运动、奇袭、安全
克劳塞维茨(1832) 目标、攻击、集中、兵力节约、机动、奇袭
约米尼(1836) 目标、运动、集中、攻势、牵制
麦克都高(P. L. MacDougall)(1858) 集结、指导
弗雷斯特(N. B. Forrest)(1864) 集结、指导、快速、攻势
富勒(1912) 目标、集中、攻势、安全、奇袭、运动
史达林(1918-47) 稳定后方、士气、质与量、武器、指挥官组织能力、奇袭
福煦(1918) 攻势、兵力节约、行动自由、对兵力的自由运用、安全
唐森得(C. V. F. Townshend)(1920) 目标、兵力节约、集结、攻势、方向、安全
美国陆军部;训练法规,10-5号(1921) 目标、攻势、集结、兵力节约、运动、奇袭、安全、简单、合作
富勒(1925) 方向、攻势、奇袭、集中、分散、安全、机动、持续力、决心
李德哈特(1929) 目标、运动、奇袭
美国指挥暨一般参谋学院(1936) 攻势、集中、兵力节约、机动、奇袭、安全、合作
毛泽东(1938) 政治目标、机动、攻势、守势、集中、奇袭
美陆军野战教范100-5(1941,1944) 目标、简单、统一指挥、攻势、集中优势兵力、奇袭、安全
佛斯(CyrilFalls)(1945) 兵力节约、保护、奇袭、积极侦察、维持目标
李德哈特(1954-67) 替代目标、移动、奇袭
吉亚普(Giap)(1960) 政治目标、速度、奇袭、士气、安全、合作
盖伐拉(Guevara)(1960) 目标、机动、奇袭
蒙哥马利(1968) 奇袭、力量集中、所有兵种之合作、管制、简单、行动速度、主动
美陆军野战教范100-5(1962-68) 目标、攻势、集中、兵力节约、运动、统一指挥、安全、奇袭、简单
  鉴于兰德斯门与卫雷对战争原则之研究较笔者广泛,故渠等所列无须进一步说明。然笔者发现某些不同之处,值得探讨。而这些差异的理由令人深感兴趣。
作者之年纪与成熟度。由个人或组织编纂之战争原则因、时间之不同而有所改变。
所处时间、国家大小、兵力以及武器影响了战争原则的优先顺序。
社会背景,尤其东方与西方。
偏重于战术、战略或两者兼顾,例如尼米兹特别重视战术。
作者之经验或观点。着重于国际或革命战争?大型作战或游击战?
军事背景。例如冲突系于海上或陆上发生。(似乎没有作者强调空战或两栖作战。)
  卫雷引用艾克力斯(HenryEccles)所言 [ 原注:Eccles, pp. 108-13. ] ,这些战争原则系指挥官谨记于心之基本经验原理,而非据以遵行之原则、基本真理、意涵广泛之规范、或其他原则衍生之准则。这些原则系以一些关键字来表达,却富含丰富之意义。这些关键字系由兰德斯门、卫雷或各作者门生简化各家概念而成。
  举尼米兹为例,身为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阶军官,渠将其在海军战院所提之论文中整理出后述之战争原则。兰德斯门则将尼米兹所言总结成关键字,或称「原则」,尼米兹之本文虽为结论,内容却相当丰富。关键字是将智者对战争原则看法之归纳。简单的数学等式与图表说明系对战争程序之归纳,兰德斯门在其研究中多采用此种方法。
战术论点 [ 注 ]
  战争不变之原则为:
  第一,运用所有可用兵力,发挥最大能力。(未必指具备优势之攻击行动)
  第二,于接触点或适合实施决定性打击之处,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
  第三,避免损失时间。
  第四,取得优势后须充分运用。
  主要原则:
  a.在计划会战、方法与攻击点时,对敌实施奇袭与欺敌行动。
  b.致力孤立敌战线之部份兵力,在其援兵到达前予以摧毁。
  c.实施内线运动俾节省时间,增加机动力,以及便于集中兵力。
  d.计划会战时,如己方兵力较强,须截断敌退路,如己方兵力较弱,则须考量从战斗中脱离。
  e.谨守计画,不可失去目标所在。
  f.现代舰队已无法再成单纵队,由一个军官管制。而须在彼此可支援距离内,采分队方式作业。各分队由某一下属指挥,且须赋予相当权力、责任,以及主动作业之自由,俾达成目标。
  g.运用所有的自然优势条件,如风向、海象、太阳位置、雾与不良能见度、烟及烟幕屏卫。
  h.良好之成果势必伴有相当程度之风险。再有效率之舰队也不会处于完善的备战状态,领导人若等待完美计画、物资与训练,最后终将坐以待毙,能充分运用手边资源者将赢得胜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台]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翻译]
SANJYSAN [扫描]
SANJYSAN [OCR]
Mboat [校对制作] 2004-9
附录一 相关术语
韦恩·休斯 [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2000
一般军事定义
战斗要素与相关定义
  本书术语之定义系依据美国《国防部军事暨相关辞汇辞典》(DoD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 [JCS publication no. 1]),及其他采用或修订之标准辞典。
  军语会因出处不同而定义不一,且在运用上较不严谨。尽管许多辞汇已有众皆认同之明确定义,但笔者却发现,标准定义无法全面适用。例如,大部分字典将战术定义为艺术与科学,但海军却将战术视为程序、行动、已完成或待执行之事务,而战术之科学就是战术之科学本身。
  准则(doctrine)系军语中最难以表述的辞汇之一。美海军以往采刻意忽略的方式回避准则定义之问题,但大约自1990年起,联合作战的重要性提升,迫使美海军正视准则。但吾人若认为海军对准则的角色已有一致看法,甚至海军战术准则已存在等都言之过早。
  最普遍且可能是军语最严谨之出处为物理学。尽管力量、能量、压力与动力等辞汇在研究战争中人的社会行为时,如同研究无生命事物般,难以量化或明确定义,但在运用上绝对比军事严谨。基于本书主旨,笔者仅定义武力(force)、力量(Power)以及相关复合词辞汇。
  反制武力(counterforce)一词必须加以说明。在核战计画中,反制武力系指对敌部队之攻击。counter作为字首时,系指相反之方向或目标;作为形容词时,其意义为相对的;作为名词时则为相对之事物;作为动词时的意义为反对、制衡、抵销、以防御或报复行动因应攻击、采反对行动等。尽管只有采攻势作为才可能对核武攻击发挥防御功效,但此处的反制武力之最佳定义似乎应含防御意涵。故笔者将战术反制武力之定义限于防御措施,亦即摧毁敌攻击行动之作为。
一般军事定义
  会战(battle)。两方陆军部队、舰队或机群之全面遭遇,包括战斗作为,俾达成冲突之目标。
  战斗(combat)。两军冲突,包括在行动、接战或会战时投射致命性武力。
  冲突(conflict)。对立军队间之竞争性或对抗性行动。
  准则(doctrine)。在战略或战术上,为求部队达成统一行动而遵循之政策与程序。广义言之,准则包括紧急武力运用之作战计画与执行作为。
  战略(strategy)。统合战争或主要战区战争行动之政策与计画。(战略制定战争之统一目标,以及根据目标,分配兵力作战之地点。战略之目的在于影响战争或战役之结果,而战术则是影响会战或接战之结果。)
  战术(tactics)。会战时部队之运用方式,包括部署行动、运动与会战力量之运用。(周延之战术系运用部队,充分发挥其潜力之程序;战术或周延战术切不可定义为赢得会战之程序。)
战斗要素与相关定义
  反侦搜(antiscouting)。摧毁、降低或防止敌侦搜效能之行动。(包括摧毁敌侦搜装备如击落监视卫星或侦察机,对敌感测器采欺敌措施,干扰感测器俾降低其追踪与瞄准效能,或扰乱侦搜结果报告。)
  指挥管制(command and control,C2)。指挥官制定之决策与所指挥之行动,其目的在运用武力、反制武力、侦搜作业、与反侦搜资源以达成目标。(指挥管制包括对情报侦搜、作战决策以及决策下达之整合,但不包括侦搜作业本身。指挥管制之支援包括参谋作业、决策辅助系统以及通信系统。)
  指挥管制反制措施(C2 countermeasures)。摧毁或迟滞敌指挥管制效能之行动。(包括摧毁、干扰通信系统、植入假通信资料。讯号拦截被归类为侦搜作业较宜。)
  反制武力(counterforce)。降低敌火力效能之能力,本书之反制武力结合了防御力与持续战力。(反制武力亦可含括攻势行动,但本书并未采用此定义。)
  掩护(cover)。采秘密、伪装或隐蔽作为避免遭攻击(例如潜航)。
  欺敌(deception)。刻意误导事实,俾取得优势。
  防御火力(defensive firepower)。摧毁来袭飞弹、飞机与鱼雷之工具。
  防御力(defensive power)。摧毁来袭武器,或以软杀使敌武器失效之能力。
  护卫(escorting)。护送部队为了保护其他部队或船团,所采取的摧毁敌军或威胁敌军将遭摧毁之行动。
  战斗力(fighting power)。武力与反制武力之结合。就某方面言之,可指某作战单位在整个作战期程中可投射之武力。以往当火力与持续战力成为普遍性辞汇时,战斗力系两者质的结合。
  火力(firepower)。作战单位削减敌兵力之实质工具,亦即摧毁之能力,以投射速率衡量。(例如每分钟几发炮弹,或飞弹齐放之数量)。
  火力杀伤(firepower kill)。在作战期间摧毁敌火力投射手段之作为。
  舰队(fleet)。取得、维持或干扰海上控制权之主要兵力,因此两栖部队与弹道飞弹潜舰并不符合舰队之定义。
  武力(force)。大体言之,系达成目标之手段。军事武力系摧毁敌运用武力之手段。
  兵力(forces)。可集结运用武力之单位,此处包括火力、侦搜与指挥管制单位。
  运动(manewer)。部队为达成战术优势所进行之移动。(运动与武力运用、反制武力、侦搜或反侦搜有关。理想言之,运动须结合上述四项因素。)
  力量(Power)。运用武力打击敌人之速度。
  侦搜(scouting)。搜索、欺敌、追踪、瞄准以及敌损害评估等作为,包括侦察、监视、讯号情报,以及其他战斗中所需情报之搜集方式。侦搜作业须待指挥官获得情报后方始完成。
  屏卫(screening)。运用兵力协助防护其他更具价值之军位,其作为包括反侦搜、护卫及侦搜。
  搜索(search)。侦搜过程之感测阶段,具主动或被动性。
  感测(sensing)。约相当于侦搜,但不假设侦测之物是否已鉴别,或此项情报是否已传达至指挥官处,并且进入决策程序。
  持续战力(staying power)。承受损害并能极具效能地继续作战之能力。
  打击力(striking power)。在一次攻击中减少敌军之实质武力在短时间内投射大量武力,例如齐射。
首页 上一页 共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