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全史分卷《元代史》

_2 史仲文(现代)
  ① 《元史·世祖本纪》卷九。
  们对于中原及江南地区的人们,抱有极大的戒备心。即使是对那些汉族中的统治阶层,也是如此。虽然要利用汉族地主的势力,为巩固其统治服务,却又对他们极不放心。"四种人制度"不仅表现在社会上,而且也反映在政府各级机构中的人员安排上。
  对于元朝政府的强掠豪夺,民族歧视等作法,民众的反抗是强烈的。各地"盗贼"蜂起,连年不绝。而作为汉族官僚地主而言,也有许多人采取了不合作态度。其最著名的代表,则有文天祥与谢枋得。文天祥在南宋末年,临危受命,曾任宋朝之军政要职,是抗元活动的中坚人物。至元十六年被元军俘获,押送到大都,因拒绝投降合作,被关在囚牢中长达3 年之久。虽经赵宋已降小皇帝及元朝皇帝忽必烈的亲自劝降,皆不见效。最后,被杀死在大都。他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誓死不合作的态度,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谢枋得为江南名士,忽必烈闻其名,欲召至京城,收为己用。但他不识"抬举",拒绝合作,于是,被元朝政府强行押送到大都。仍拒绝合作,最后绝食而死,以示反抗。他的事迹,也在大都及江南等地广为流传,受到民众的敬仰。
  (十)与相邻诸国的关系1。高丽成吉思汗在起兵大举南下伐金之时,又出偏师,经略辽东。太祖十三年(1218 年),为讨平契丹叛乱之余众,曾命大将哈只吉、札刺等率军东征,直入高丽之境。高丽国亦出兵相助。及平定叛乱,乃相约,命高丽岁时进贡方物,并时有使者往还。到太祖十九年,高丽之"盗"于途中杀掉蒙古使者,两国之间的联系,一度中断。
  到窝阔台汗三年(1231 年),因其岁贡不至,而出军进讨。由大将撒礼塔主军,及入其境,有洪福源率其民千余户来降,乃同征不归附之州县。又遣使以招高丽国王王■。王■求和,撒礼塔受命于其国内遍置达鲁花赤72人,以监临之,然后班师。翌年六月,王■等不堪忍受诸达鲁花赤之扰。乃将72 人尽杀之,然后,躲到海岛之中,以避蒙古军之报复。
  窝阔台汗闻讯,乃遣大军进讨。但遇到了高丽军民的顽强抵抗,主帅撒礼塔在进攻处仁城时,中流矢而死。副将铁哥等被迫退军。此后,王■多次派使臣前来求情,而窝阔台汗一面逼迫王■入朝,一面仍命蒙古军出讨。王■百般推辞,最后不得已,乃将侄儿王綧收为已子,然后作为人质,送至蒙廷,并岁时入贡方物,及窝阔台汗死,高丽之岁贡又绝。
  贵由汗至蒙哥汗时,又因其岁贡不至,曾4 次出大军攻之,克其10 余城。及蒙哥汗末年,王■再次被迫遣其子王倎入朝为人质,这时的蒙古帝国,对高丽的控制并不很严,只是令其岁贡方物,并出"质子"①以示臣服,无二心而已。
  忽必烈即位后,开始加强对高丽的控制。中统元年(1260 年)三月,高丽国王王■死。于是,忽必烈命"质子"王倎回国继承王位。并听从王倎的请求,将镇守在高丽境内的蒙古军马撤回。其后,王倎改名王禃,数次入朝,连年进贡,与元廷之关系较为友好。然而,对于忽必烈苛求于他的"籍边民、出师旅、输粮饷、助军储"②等诏令,却百般推诿,不予执行。忽必烈虽然数次加以切责,但也并未采取过激的行动。
  至元六年(1269 年),高丽国内忽然发生动乱,权臣林衍废去王禃,而扶立其弟王淐为国王。王禃之子王愖来朝求援,于是忽必烈调动大军,命国王头辇哥、大将忙哥都等兵临其境,随时准备进剿,大臣赵璧又设行省于东京(今辽宁辽阳),以助军资。翌年正月,因高丽西京等五十余城百姓归附元廷,忽必烈乃命改西京(今朝鲜平壤)为东宁府,设立安抚司,以大将忙哥都、赵良弼等为安抚使,镇守其地。不久,克其王京(今朝鲜开城),忽必烈又命脱朵儿出任达鲁花赤,陪同王禃复回都城,而罢去安抚司。
  及林衍之叛乱被平定,元廷复命大将阿海率军1500 人,镇守王京,加以监督。不久,再设立高丽屯田经略司,命大将忻都、史枢为经略使,率大军5000 人屯驻于金州。至元八年,忻都等又出军,大败林衍之残部于珍岛。两年后,再出军攻克耽罗城,高丽的分裂势力基本上被消灭了。此后,高丽与元廷又通过联姻、设置驿传、设立行省等,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历任的高丽
  ① "质子"之制,是蒙古帝国对手下大将及被征服部族、国家所采取的一项控制措施,并非仅对高丽一国而已。
  ② 《元史·外夷列传一》卷二百八。
  国王,也时入元都朝觐,没有再出现两国之间的对抗。
  2。日本日本国早在东汉时期即与中原有了较多的交往,此后历代不绝,直至宋代。而蒙古帝国自崛起以来,四面扩张,向东征服高丽,直到大海之滨。对于远在海外的这一岛国,并没有更多的重视。再加上海中风恶浪险,故而自成吉思汗到蒙哥汗为止,两国之间一直也没有交往。
  忽必烈即位后,由于同高丽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乃从高丽使臣的口中了解到一些日本国的情况,由此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准备建立与其国的联系。一者,忽必烈对这个小岛国的军事力量根本没有放在眼里;二者,许多人的传闻皆夸大了其国的财富状况,令人垂涎不止;三者,又有些人言其国路途近捷,乘船一日或半日即可到达。故而,忽必烈在彻底平定阿里不哥叛乱之后,开始着手对日本国的征服行动。
  首先是派出使臣,谕以"圣意",希望其国能识时务,主动与元廷交好。至元三年(1266 年)八月,命兵部侍郎黑的为国信使、礼部侍郎殷弘为副使,持有"国书",前往日本。而命高丽派遣向导,陪同前往。在《国书》中,忽必烈对日本国采取了恩威并用的方法,先夸耀一番自己军事实力的强大,又摆出一副十分友好的姿态,命其遣使通好。当然,最后也没有忘记以武力相威胁,"夫孰所好,王其图之。"①但是,这次出使,不知是高丽向导别有用心,还是天公不作美,最后"不至而还",毫无结果。此后,忽必烈又连年派遣使臣,前往其国,或是不得要领而归,或是拒不接纳,或者得到信使之书而无回信。
  到至元十一年,忽必烈见友好的态度并没有使其就范。大概忍奈也到了极限,于是下令,命驻守在高丽的大将忻都会同高丽将领洪茶丘等,调集大小战舰900 艘,军卒1.5 万人,向日本发动进攻。忻都、洪茶丘等率大军首先攻占了对马岛、壹岐岛,然后转攻太宰府,并连克今津、佐原、白道原、赤坂等地。元军的侵略,遇到日本军民的顽强抵抗。双方死伤都很惨重。这时,驻在战舰上的元军突然受到大风暴的袭击,损失极大。所携带的火炮、毒箭等武器也差不多用完了。于是,只得撤军。忽必烈第一次想用武力来征服日本国的计划乃宣告失败。
  当然,忽必烈是不会就此罢手的。翌年,又派出礼部侍郎杜世忠等为使臣,前往日本,再次进行胁迫。但诸使臣皆遭杀害。至元十七年,忽必烈在平定江南的战役结束后,再次着手更大规模的侵日战争。这次元廷动员了几乎全国的军力、物力,调集战舰4000 余艘、军卒10 余万人,并制订了较为周密的作战计划。又特设立征东行省,作为军事指挥机构。
  翌年五月,元军分为两部分出征。一部分由大将阿剌罕统率,所属为南宋归降之范文虎等10 余万新附水军。另一部分为驻守在高丽的忻都、洪茶丘等所率之蒙古、高丽联军4 万余人。忻都等所率之军轻车熟路,连克对马岛、壹岐岛等,并按照约定在此等候江南元军前来会合。但是,主帅阿剌罕因病重,临时换人,故而范文虎等没能按时到达。直到七月,两军才得以会师。然后,向日本守军发动猛攻。日本军民虽奋起抵抗,但毕竟寡不敌众,乃节节败退。就在这危急时刻,又是一场大飓风袭来,将驻于战舰上的十几万元军冲打得溃不成军。士卒溺死者过半,战舰亦所剩无几。
  ① 《元史·外夷列传一》卷二百八。
  此时,元军统帅范文虎等未能尽力克服困难,率所剩士卒作拼死一搏,反而贪生怕死,丢弃部众,自己乘船逃回。所剩数万元军,失去统帅,乃大乱。日本守军乘机发动反攻,将残留元军全部歼灭。忽必烈对日本进行军事征服的计划再次遭到惨败。此后,虽然他仍念念不忘征服日本的计划,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两国之间也就没有再进一步发生对抗。
  3。安南蒙古帝国与安南国的接触,始于蒙哥汗时忽必烈远征大理。大理被攻灭后,忽必烈回漠北,而留大将兀良合台继续征服不附之州县。遂南下直入安南国。遣使谕之迫降,使臣去而不回,乃进军至洮江北,与其国之军大战,败之,攻入安南国都升龙(今越南河内)。其王陈日煚逃到海岛中。翌年,传位于其子陈光昺,乃遣使贡方物以求和。
  忽必烈即位后,于中统元年(1260 年)遣孟甲、李文俊出使其国。陈光昺亦遣使入朝,表示臣服。忽必烈遂封其为安南国王,并令其三年一入贡,所贡物品有苏合油、光香、沉香、檀香、犀角、玳瑁、珍珠、象牙等物。又命使臣讷刺丁作为达鲁花赤,监临其国,负责两国间的交往事宜。
  到至元四年(1267 年),为了加强对安南国的控制,忽必烈又向陈光昺提出六条要求,即:"一,君长亲朝;二,子弟入质;三,编民数;四,出军役;五,输纳税赋;六,仍置达鲁花赤统治之。"①对于元廷的苛求,陈光昺不敢公开拒绝,只得百般推辞,甚至针锋相对,以攻为守,上表陈诉蒙古官吏的不法行为:"况其行人(指使臣及达鲁花赤等),动有所恃,凌轹小国。虽天子与日月并明,安能照及覆盆。"②由此要求罢去国中所设之达鲁花赤。元廷虽又多次以"六事"不备相责,陈光昺仍不为所动,最多不过是"上表谢罪"而已。
  到至元十八年,因为陈光昺死后,其子陈日烜未经元廷认可,即自立为王,又借口有病而不入觐,忽必烈十分不满,于是命立安南宣慰司,以卜颜铁木儿为参知政事、行宣慰使都元帅,并立陈日烜之叔陈遗爱为安南国王,以图取而代之,两国关系,急速恶化。
  至元二十一年,忽必烈又以占城不臣服为借口,命皇子镇南王脱欢统帅大军进剿,假道安南,并命其提供所需之军粮等物。翌年,元军进入安南国境后,不仅没有得到曾索要之军粮,反而处处受到安南军队的阻击。于是,两国之间的军事对抗遂公开化。元军兵分六道,发动猛攻,"自入其境,大小七战,取地二千余里,王宫四所。"③面对优势敌军,安南军队采用游击战术,放弃都城,退守海岛、丛林,避免与元军正面对抗。不久,元军就感到军粮供应困难。士卒又因不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大批病倒。脱欢被迫下令退军。安南军队乘势发动反攻,元军大败,死伤惨重。此后不久,元廷再次调集大军,向安南发动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水陆并进,但最后亦因粮草不济,败退而回。
  到至元三十年,忽必烈又命大将刘国杰为主帅,调集大军,准备第三次进攻安南。翌年初,忽必烈死。及成宗即位,乃罢去出征安南的军队,遣使以示宽宥。大规模的军事对抗,由此得免。其后,直到元末,两国间时有使
  ① 《元史·外夷列传二》卷二百九。
  ② 《元史·外夷列传二》卷二百九。
  ③ 《元史·外夷列传二》卷二百九。
  臣往还,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十一)镇压叛乱 加强中央统治1。平定李璮的叛乱自从蒙古帝国的势力进入中原后,就开始陆续收买那些力量较为强大的地方割据武装。为此,对其许以高官,并允许其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保有较大的特权。如河北地区的史天泽、张柔、董俊等豪强,山东地区的严实、张荣、李全等豪强皆是如此。
  李全原为金未农民起义军中的首领之一。后归降于宋朝,活动在山东诸州县,及蒙古军进攻山东,又于太祖二十二年(1227 年)叛宋,归降蒙古。木华黎之子孛鲁命其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官。至太宗三年(1231 年),李全攻宋败死,其子李璮乃承袭官爵,继任益都行省长官。主持山东一带的对宋战争。
  李璮虽与张柔、史天泽等同为降蒙地方割据武装,却时时怀有二心,妄图处在蒙、宋之间,利用两大国的争斗,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故而当蒙哥汗大举兴师伐宋时,曾向他征兵,而他以地处要冲,宋军时时来侵为借口,拒绝出兵,蒙哥汗也无可奈何。忽必烈即位后,亦曾向他征兵,以攻阿里不哥,他仍以此为借口。忽必烈在北方大患未除之时,自然也对他无可奈何,还要时时赐与财宝、官爵等,加以笼络。
  中统二年(1261 年)秋,阿里不哥率大军南侵,忽必烈调动汉军7 万户之军及大批蒙古军北上迎击,中原兵力空虚。李璮认为这是进行叛乱割据的最好时机,于是命其子李彦简偷偷从都城逃回,然后,在翌年二月初三日,公开背叛忽必烈,尽杀守城之蒙古军,并将所辖之涟、海等城献给宋朝,以求得其援助,共抗蒙古。初八日,李璮攻入战略要地益都,对其部众大加犒赏。十五日,又出兵进攻蒲台。二十六日,再攻占山东重镇济南城。一时之间,中原地区大为震动。
  对于李璮的叛乱,忽必烈早有预感,但是事情突然发生,亦极为紧张。
  经谋臣姚枢及王磐等分析局势,始定平叛之策。二月十七日,忽必烈下诏出兵。命汉军诸万户解成、张荣实、王文干、严忠范等合军于东平;万户张宏、邸浃等合军于滨棣。二十日,再命蒙古宗王台必赤为总督,指挥众军进讨叛乱。未几,又命真定、顺天、河间、平滦、大名、邢州、河南诸路之兵,皆会集到济南。同时,还在诸路再括新军,以防守各地城邑。复括少数民族之丁壮及北京(今内蒙古宁城)鹰坊等户为军,以备不时之需。并在燕京(今北京)至济南之间临时设立传达快讯的海青驿八所,以随时传送有关军情。三月,汉军万户史枢与蒙古军大将阿术奉命率军进讨,与李璮军相遇,经过激战,斩杀叛军4000 余人。李璮退保济南。不久,汉军万户韩世安与部将马兴、张济民等又大败叛军于高苑。李璮乃龟缩于济南城中,不复敢出。他原打算依靠的宋朝军队,虽然这时在大将夏贵、华路分等人的指挥下,不断发动进攻,但却未能对元军构成威胁。也就无法减轻李璮所受到的军事压力。
  四月初,元朝军队对李璮的叛军在军事已经完成了战略包围,忽必烈乃调来大将史天泽,主持攻打济南之战役。至五月,史天泽又在济南城外环筑壁垒。严加围困。李璮既无力反击,也无法出逃,只得坐以待毙。七月,城中食尽,李璮见大势已去,企图投湖自杀,未死而城破被擒。史天泽在没有请示忽必烈的情况下,立刻将李璮处死。大概是怕李璮临死反咬一口,而使诸汉军万户皆受其牵连。事实上,在李璮叛乱之前,也确实和中原诸汉军万户有过书信往来。史天泽此举,实属高明,却也因此而引起忽必烈之疑忌。在李璮叛乱被平定后,四方之敌已经不多,汉军诸万户的利用价值亦随之降低。而其割据势力的潜在威胁,却有所增加,令忽必烈寤寐不安,他遂于不久下令,除去汉军诸万户的世袭之权。并将原属诸万户所统之地方的军、政二权加以分离,以消除他们仗势割据、发动军事叛乱的可能性。
  2。平定王著的叛乱忽必烈在讨平李璮的叛乱后,不仅除去了一大隐患,而且还借此将其他汉军万户的权力削减到最小程度。但他还是心有余悸。因为当时在他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的王文统,掌有中书省的大权,却是李璮的姻亲,而且参与了叛乱的策划。这就使他对于身边的大批汉族幕僚都产生了怀疑,由此而导致了用人方针的极大改变。由亲信汉人,大行儒术,而改为疏远汉人,并开始亲信、重用那些来自西域的少数民族大臣。
  李璮叛乱后,王文统随即被杀。而回回人阿合马,由此入主中央政府。
  中统三年(1262 年),忽必烈命其领中书左右部,兼管诸路财政等事,于是大权在握。阿合马为了进一步获得忽必烈信任,充分发挥了他的敛财特长。翌年,首先在钧州、徐州等处设置铁冶,括民3000 户,命岁输铁100 余万斤,易粟4 万石,以增加政府收入,颇见成效。
  其后,阿合马敛财愈多,权势日增。至元三年(1266 年),在他主张下,设立制国用使司,专理财务。至元七年,又改立为尚书省,由阿合马出任平章尚书省事,专掌财权。阿合马乃以所掌财权与中书省相对抗。甚至在任用部下官吏时,既不经过吏部批准,也不报告中书省,擅自任免。而奏事也不通过中书省,直接向,忽必烈请示、汇报。这些作法,必然遭致中书省蒙、汉官员的反对。
  然是时元廷欲南下平宋,连年调动大军,国家财政支出极繁夥,自然需要有能够大量聚敛民财的权臣加以经划。阿合马横敛民财不择手段,所立诸路转运司,任用的亦必烈金、札马刺丁、阿老瓦丁、倒剌沙等,皆为聚敛能手,故而使政府收入日益增多。因此,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曾给予阿合马以极高的评价,说他是"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的称职的宰相之才①。然而,阿合马敛财、揽权的种种举措,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反抗。一方面,是中书省的蒙、汉官员,他们或是因为手中大权被夺,或是因为不能苟同其因敛财而害民的举措。另一方面,则是来自社会下层的、身受其害的广大民众,必欲除之而后快。
  时有益都千户王著,对阿合马的敛财害民举措极为痛恨,乃私铸大铜锤一把,准备俟机刺杀阿合马。时又有高和尚,借时人崇尚佛教之俗,谎称身怀"异术",而混迹于都城,颇得官吏、百姓的信奉。于是两人经过周密策划,乘忽必烈出巡上京,百官皆随去,而阿合马留守大都之机,于至元十九年三月十七日,声称皇太子真金回京作佛事,要召见阿合马,乃在当天夜间,将阿合马等召至皇宫前。王著等率民众80 余人,扮作皇太子及随从,又命留守大都的枢密副使张易派卫兵护送,到宫前将阿合马杀死。同时被杀者,还有阿合马的同党尚书左丞郝祯。
  负责皇宫守备任务的官吏高觽、张九思等人感到情况异常,急忙命宫中
  ① 《元史·奸臣列传》卷二百五。
  卫军出击,民众溃散。王著为了不牵连更多百姓,乃挺身而受缚,毫无惧色。正在察罕脑儿行宫的忽必烈,闻讯大怒。立即回到上都,并命亲信枢密副使孛罗、司徒和礼霍孙等人前往大都,处理王著的叛乱事件。
  三月十九日,出逃的高和尚被抓获。二十日,孛罗等人赶到大都。二十一日,乃将组织叛乱的王著、高和尚,以及未能尽职的官吏张易等人斩杀。王著在临死前大义凛然,高呼:"王著为天下除害,今死矣,异日必有为我书其事者。"①京中士庶,皆为其惋惜不已。
  阿合马虽然被杀,而民愤未尽除,其党羽又遍布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重要机构中。忽必烈为平民愤,并调和蒙、汉官僚积怨已久的矛盾,遂着手清除阿合马的势力。四月,下令封存了阿合马所掌管的财赋。又任命和礼霍孙为中书右丞相,并除去阿合马之亲信忽都答儿等人的军权,不久公布了阿合马之子忽辛的恶行,将其治罪。五月,又对中央机构加以整顿,将阿合马之党羽数百人,尽行黜免。并籍没阿合马所占有的牲畜。随即正式公布阿合马的各种罪状,剖棺戮尸,以平民愤。
  在此后的半年之间,全国政府机构中出现了大变更。阿合马执政时所设官府200 余所,除留存必要的30 余所外,其余尽行罢除。对阿合马的党羽,除罢官之外,又仿前朝之制,设置"黑簿",将他们的姓名登记入册,以彰其罪。又将阿合马的妻子、儿子、女婿、奴婢及财产等,全部没入官府,田地充作屯田。阿合马之势力,消除殆尽,蒙、汉官僚又夺回了自己的权力。3。平定西北宗王的叛乱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争夺帝位的斗争中获胜后,取得了对漠北大草原的控制权。于是,开始和东、西道诸王相邻。西道诸王早在蒙哥汗即位时,就已和拖雷系结下仇。至忽必烈即位,又多扶助阿里不哥争位,与忽必烈的中原王朝相对抗。其中,又以窝阔台汗之孙海都的反抗最为活跃。是时,他占有窝阔台汗国的大片土地,军力强盛,雄霸一方。
  忽必烈为了削弱他的势力,曾派察合台后裔宗王八刺回其汗国,以牵制海都之势力。而八剌回到汗国后,夺得大权,反而不再听从忽必烈的指挥。忽必烈乃于至元五年(1268 年),首先出兵进击海都。术赤后裔宗王忙哥帖木儿与八刺也乘机进攻海都。此后数年,三汗国之间,时和时战,一度无暇顾及东侵。
  至元十二年,忽必烈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再次派皇子那木罕,率诸侄昔里吉(蒙哥汗之子)、脱黑帖木儿等,辅之以宰臣安童,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翌年,脱黑帖木儿、昔里吉等相继叛乱,遂囚禁那木罕,安童等人,并进犯岭北。昔里吉攻占吉里吉思等地(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并将忽必烈所派主持西北政务的五部断事官刘好礼擒获。至元十四年,昔里吉分兵,一路直攻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纳尔旗东南),一路越杭海山(今杭爱山),直侵土兀拉河(今土拉河)一带,其势十分猖獗。
  忽必烈得报,急命大将伯颜、土土哈、孛罗欢等出征。双方展开激战,叛军被击溃。其后不久,叛军内部发生分裂,脱黑帖木儿战败被杀。昔里吉战败被擒,送至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将其流放到海南岛,后死在那里。就在昔里吉、脱黑帖木儿等大举叛乱时,海都乘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
  ① 参见《元史·奸臣列传》及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七"张九思神道碑"等文。力,向元廷发动进攻,侵占了阿力麻里,兵锋已达天山南北。忽必烈在平定昔里吉等人的叛乱后,命大将刘恩率军反击海都,但却被海都军击退。此时,海都已知昔里吉叛乱失败,于是与元廷讲和,并将囚禁的皇子那木罕等放回。至元二十三年,海都又和东道诸王相勾结,继续对抗元朝。再次出军进攻驻守在别十八里的元军,并将元军打败,南侵至畏兀儿境,后见元军增援,乃退去。至元二十六年,海都又一次出兵,大败元军于杭海山,并攻战了漠北的政治、军事中心和林(今蒙古共和国哈尔和林)。忽必烈闻讯,决定调集大军,彻底击败叛乱。
  海都听说忽必烈要率军亲征,自知不敌,于是急忙退走。不久,元军在玉昔帖木儿、土土哈等大将的指挥下,向海都发动强大的攻势,进占吉利吉思、谦河流域诸处,并打退了海都的反攻,使其受到沉重打击,势力由此日衰,已无力再向元朝发动进攻。西北宗王的叛乱,到至元末年基本上得以平定。
  4。平定东北宗王的叛乱自从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后,开始对西道诸王的叛乱活动予以坚决的镇压。连年交兵,互有胜负。这种做法,对位于元朝东北方的东道诸王来说,则起着一种间接的威胁作用。毫无疑问,东道诸王对西道诸王的处境抱有更多的同情。他们之所以没有很快发动叛乱,主要是忽必烈正着手南下攻灭宋朝的战争,而又要兼顾西北的平叛战争,根本没有时间对东北诸王施加压力。故而,他们的权益没有受到侵害,当然也不会仅仅因为同情西北诸王,而同强大的元王朝形成军事对抗。
  但是,忽必烈在攻灭宋朝后,一旦有了机会,就开始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对于那些目无元廷法规的东道诸王,也要严加管束。这就必然会触犯诸王的特权。而使其与元廷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至元二十三年(1286 年)二月,为控制东北政局,忽必烈下令设立东京行省,作为元廷在东北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以代替原来设置的山北辽东道、开元路等宣慰司。这一作法,使东道诸王明显感到威胁日渐迫近,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迫使元廷于同年七月将辽阳行省(即东京行省所改名)撤去,复立宣慰司。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和西北诸宗王勾结起来,遥相呼应,共约出军对抗元廷,以进一步加强割据势力的实力,甚至不惜推翻忽必烈的统治。
  而在东道诸王中,又以帖木格斡赤斤的后裔宗王乃颜的势力最大。他一方面与西北方的海都信使往还,约定联兵以攻元廷。另一方面,则与东道诸王合丹秃鲁干、势都儿等相勾结,于至元二十四年四月公开发动叛乱。忽必烈得报,立即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一方面,是派大将伯颜率军出镇和林,以割断乃颜与海都之间的联系,防止他们在漠北联合行动,以免造成更大威胁。另一方面,是命令东北各宣慰司,严禁其属民与乃颜相来往,以削弱乃颜的势力。然后,组织大军,进讨叛乱。
  同年五月,忽必烈由上都亲率大军,征讨叛乱。元军由大将孛罗欢为先锋,玉昔帖木儿为主帅,又以李庭、董士选等所率之精锐汉军作为贴身侍卫。元军行至撒儿都鲁之地,与乃颜部将塔不带所率叛军相遇,经过激战,将叛军击溃,遂乘胜直捣乃颜的老巢。
  乃颜没有料到忽必烈会如此迅速地调集大军,御驾亲征,并且进展神速。故而,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被元军主力所包围。再经激战,乃颜军败被俘,旋遭处死。忽必烈在讨平乃颜叛乱后,于同年十月,重行设立辽阳行省,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
  翌年春,乃颜余党合丹秃鲁干见忽必烈已经回驾,又勾结宗王火鲁火孙发动叛乱。四月,元廷再次调动大军,由皇孙铁穆耳(即后来的元成宗)率大将土土哈、王昔帖木儿分路进讨。经过激战,叛军败退。元军乘胜直捣合丹秃鲁干的大本营,将其赶到东面的高丽(今朝鲜)境内。东道诸王的叛乱,至此基本上得到平定,元朝政府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得以巩固。
  四、元代中期的政治概况(一)帝王宝座的第一次争夺1。皇太子真金的政绩忽必烈早年在藩邸时,就曾经招致许多著名儒学家到其幕府中,为他讲授中原传统儒家政治学说,以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同样,他在培养子孙后代时,也十分重视儒学的影响。故而,皇子真金等人,自幼就师从姚枢、窦默等儒学大师,以学习治国安民的道理。及忽必烈即位后,为了加强子孙们的政治素养,特命嫡长子真金出任中书令之要职,兼判枢密院之军务,以增长才干。
  至元十年(1273 年),忽必烈正式将真金立为皇太子。他在册文中指出:自窝阔台汗之后,因为没有明确的册立皇位继承人,致使屡屡发生蒙古帝位的争夺,有鉴于此,乃立明训。并设置宫师府,选派那些行正言恭的官僚,以辅佐皇太子。又选拔侍卫亲军万人,隶属于东宫,作为护卫。
  在皇太子真金的东宫官属中,除了一直辅导他的太子赞善王恂等人之外,又将陕西名儒杨恭懿至致。真金日与诸人讲论《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书,以及评论辽、金以来之帝王行事得失。由于长年受儒学家们言论的影响,真金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都能恪行其道。如当时忽必烈命在大都(今北京)营建东宫香殿,有人提议凿池引水,以仿曲水流觞之古人典故,真金即以"古有肉林酒池"为戒。及忽必烈以江西龙兴路(今江西南昌)作为太子的封地时,真金又文刻选派廉洁官吏前往治事,以安其民。
  到至元十六年十月,真金受命开始亲自参与政务,又大选名儒为其僚佐,如郭祐、何玮、徐琰、马绍、杨居宽、杨仁风等,皆擢置于左右,以辅国政。而平时,主要以"仁"字为治国之本。凡民间有被征敛、輓漕、造作、和市等名目烦扰者,一旦听说,即刻奏罢之。他对于那些以聚敛民财而得到忽必烈赏识的大臣,如阿合马、桑哥、卢世荣等,皆视若仇人,多次当面加以折辱。并称之为"国之大蠹"。
  由于真金亲信儒臣,并坚持用"仁政"之说来治理政务,故而颇得时人之誉,以"明于听断"著称。至元二十二年,江南行御史台竟有人提出,要年事已高的忽必烈(时年已70 余岁)禅位于真金。然而,真金的"仁政"也遭到许多仇视"汉法"、坚持蒙古旧俗和西域之法的"小人"的忌恨。他们借此机会激怒忽必烈,离间父子之情。忽必烈果然下令追查此事。真金自幼就体弱多病,经此一场风波,惊惧交加,遂于年底死去。
  2。成宗的即位皇太子真金死后,忽必烈也十分悔恨,故而设立"皇储"之事,一直也没有再明确提出。一方面,在他的嫡子中,三位虽死,尚留有北安王那木罕,虽系幼子,仍有继承皇位的权力;另一方面,真金死后,又留有三子甘麻刺、答刺麻八刺及铁穆耳。此三人皆因皇孙之身份。亦保有竞争皇位的实力。这种局面更增加了忽必烈重新设立皇储的困难。
  对于皇子那木罕而言,早在真金未被立为皇太子时,就有争夺"储位"
  的野心。其后,真金得到储位,他又被西北宗王的叛乱者所俘获,囚系10年之久,自然于帝位无所争夺。及至重新归朝,而真金又因"禅让"风波惊惧而死,他遂再次出来争夺"储位"。却因为做得太过分,有"僣越"之嫌,再加上他以前有被俘的劣迹,而最终失去了忽必烈的宠信,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
  而在三位皇孙之中,要选出其中的一位立为"皇储",也很为难。嫡长孙甘麻刺,自幼由祖母抚养,于至元中曾受命率军镇守北疆,颇得治理之术。后又转镇云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 年),封晋王,统大军,以驻守于漠北的蒙古帝国大本营,忽必烈并为其特立内史府,以示级别高于其他诸王,处于争夺"皇储"的有利地位。
  甘麻刺之弟答刺麻八刺,最得其父真金的宠爱,每当忽必烈、真金等出巡上都,皆携之同往。及真金死,仍极受真金之妻和忽必烈的钟爱。本来是最有争储之望的人物,却因病于至元二十九年死去。
  最小的皇孙就是铁穆耳,自幼即以仁孝著称。及其兄答刺麻八刺病故,乃更得其母的钟爱。至元三十年,受命率军镇守北疆。时辅佐大将玉昔帖木儿言于忽必烈,请授以"皇太子室"之玺印,以增加其威望。实际上,已有助其争夺帝位之意。忽必烈从之,铁穆耳遂携玺而行。
  时真金之东宫旧臣完泽,在至元二十八年已官至中书省右丞相,掌握了一定的实权,自然要倾向于真金之妻、子一系。而曾受命册封真金为皇太子的大将伯颜,与铁穆耳关系也十分亲密。在忽必烈病危时,被召至京城,总制百官,自然也倾向于立铁穆耳为帝。再加上阔阔真的重要影响,她在预立"皇储"的问题上,态度极为明确。一方面,铁穆耳作为幼子,极得其钟爱;另一方面,甘麻刺自幼养于祖母,又长年镇守边地,不在身边,故而母子感情比较淡漠。阔阔真当然要尽力支持铁穆耳去争夺帝位。
  是时,大都朝中的百官,也都倾向于立铁穆耳为帝。故而演出了一场献玺的活闹剧。时任御史中丞的大臣崔彧,忽然声称得到了一块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文的古代传国玉玺,并把它献给了阔阔真,阔阔真随即又将该玺授给了铁穆耳,以表示只有他才是真正受命于天的正统皇帝。
  至元三十一年,元朝所有的贵族宗室、重要大臣,都聚集到了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举行新皇帝即位的仪式。是时,晋王甘麻刺身为嫡长孙,又占据蒙古大本营之地,握有重兵,亦颇想问鼎。故而仪式一再推延。数月之后,经大将伯颜,玉昔帖木儿等人的力争,再加上真金之妻阔阔真的扶持,皇帝的大位才最后归于铁穆耳。同年四月十五日,铁穆耳正式下诏,即位于上都大安阁,是为成宗。成宗即位后,内则听命于皇后之意,外则依靠完泽,哈剌哈孙等重要大臣的扶持,一遵世祖忽必烈的典制,无所变更。遂使社会安定,而无大乱,时称之为守成之治。在位13 年。
  (二)武宗入朝与仁宗继立1。大都的宫廷政变成宗铁穆耳在位时,因汲取以前因不立皇储而导致争位的教训,首将皇储之位传给他唯一的嫡子德寿。可是,皇太子德寿却比他早夭。于是,皇位的继承权又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大德十一年(1307 年),成宗病故,而直到临死前,也没有再将皇位的继承人确定,这就使朝中诸权贵力争夺皇位,再次展开激斗。
  是时,蒙古权贵们争夺皇位的角斗场地,已经由漠北草原转移到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大都(今北京)。宫内掌握实权的是成宗皇后卜鲁罕,她在成宗末年已经控制了宫中大权。为了继续保有她的大权,在大德十年,曾将诸宗王中最有争位实力的答剌麻八剌的后裔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的弟弟)及其母答己贬往怀州(今河南泌阳),由此结怨。她自然不愿意让海山兄弟取得皇位,那将不利于己。
  于是,卜鲁罕皇后联合中书省左丞相阿忽台等人,乘宗王海山受命镇守北疆,爱育黎拔力八达等也不在京的时候,将忽必烈的另一个孙子、安西王阿难答失里迎至大都。一方面,是准备效仿太宗皇后及定宗皇后摄政称制之法,进一步控制朝政;另一方面,则准备在受到其他蒙古贵族干涉时,立阿难答失里为帝,也便于自己控制。
  是时,掌握中书省实际权力的重臣哈剌哈孙,对于卜鲁罕皇后的做法不以为然,他决心将皇位转到海山兄弟手中。而哈剌哈孙的主张,也得到一部分蒙古权贵的支持。由于对拥立新帝的意见分歧极大,又无法调和,遂酿成了一场血腥的宫廷政争。
  成宗死后不久,宗王阿难答失里亲来大都,卜鲁罕皇后于是催促哈剌哈孙,要行"垂帘听政"之制。而哈剌哈孙在成宗病危之时,就控制了皇宫的门卫,并将朝中大权集于一身。成宗死后,哈剌哈孙立刻采取行动,一方面,派出密使,向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出信息,邀其兄弟火速赶到大都来。另一方面,则在大都收缴百官印信,令其机构无法行使职权,自己又借口有病。虽然卜鲁罕皇后多次催促,皆不予理会,以此拖延时间,等候海山兄弟的到来。
  同年二月,被贬居到怀州的爱育黎拔力八达得到哈刺哈孙的信息,立刻启程,以吊丧为名,与其母答己迅速赶到了大都。而海山因为路远,一时无法赶到。面对来自卜鲁罕皇后方面的压力,哈刺哈孙劝爱育黎拔力八达尽快动手,除去政敌。于是在三月初二日,爱育黎拔力八达带领武士突然入宫,将卜鲁罕之同党左丞相阿忽台、中政院使怯烈等逮捕,加以"变乱祖宗家法"的罪名,旋即诛杀。并将皇后卜鲁罕、安西王阿难答、宗王明里铁木儿(阿里不哥之子)等囚禁,取得了宫廷政变的胜利。
  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哈刺哈孙等人的帮助下,击败了卜鲁罕皇后的势力。
  是时,宗王阔阔出、牙忽都等人为防止再发生意外,皆请其早登皇基,"以正位为宜"①。但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执意不肯,于是遣使再至漠北,请其兄海山南下,以即皇位。
  2。武宗入主元廷
  ① 《元史·仁宗本纪》卷二十四。
  其实成宗铁穆耳在位时,就对皇侄海山十分重视。大德初年,因西北宗王海都仍在不断侵扰,曾命皇叔宁王阔阔出率军出镇北边,但御敌无方。于是,命海山前往代之。海山到漠北后,立刻统领诸军,于大德四年(1300 年)八月,向海都发动反攻,并在阔别列之地将其打败。年底,攻到按台山(今阿尔泰山)。翌年八月,再与海都大战于迭怯里古之地,将其击溃。数日后,海都大集部众反攻,两军于合刺合塔之地展开激战,元军受挫,多亏海山亲临战阵、冲锋陷阵,方能转败为胜,全师而还。其后,海都病死,西北宗王的叛乱才告平息。海山因战功卓著,被成宗封为怀宁王。又率军西讨叛王斡罗思、也孙秃阿、秃满、明里铁木儿等,"北边悉平"①。仍镇守于北疆。及成宗死讯传来,海山乃自按台山回师。三月,到达和林。同至诸王,皆因大都宫廷政变成功,而劝其即位称帝。海山不听,又南下至上都,等母、弟到来,才议立帝之事。而是时,其母答己因听信阴阳家的妄言,认为海山如果即位,将有大灾临头。故此派遣使臣前到海山处,告之"阴阳家所言,运祚修短,不容不思也"②。劝他将皇位让给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
  海山听到母后的使者这样一说,十分生气。于是,也派出使者回复太后说:阴阳家们的言论,"茫昧难信",如果我的所作所为合于天道、民心,虽然只当一天皇帝,也足以名垂万世。表示出一定要当皇帝的决心。太后答己闻言愕然,见海山已亲率重兵到达上都,也就只好同意立他为帝。
  同年五月,海山兄弟与众多蒙古显贵都会集到上都,于是召开"忽里台"大会。一是确定由海山继承帝位,是为武宗。二是确定了"皇储"的人选。因为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的宫廷政变中充任了重要角色,立有大功,又得到太后答己的钟爱,故而被立为皇太子,作为帝位的合法继承人。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之法,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少见的,也是在特定政治环境中的产物。三是处理了宫廷政变后所遗留的问题。经众多蒙古权贵们的讨论决定,将成宗皇后卜鲁罕废掉,并发配到东安州(今河北廊坊市)囚禁,未几赐死。并将参与政争的安西王阿难答、宗王明里铁木儿等,一并赐死。然后,海山在上都大安阁,受百官朝贺,并发布即位诏书。
  武宗在即位后,一方面,为拉拢朝中众官及拥立他称帝的蒙古权贵,而滥加封赏。遥授之官日多,赏赐之钱日增。而使国家政体日渐臃肿,财政支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这种滥封、泛赏的做法能够长期维持,武宗又仿效世祖忽必烈的办法,重设专门掌管聚敛民财的尚书省衙门。又滥发钞票,而无金帛等实物作为底金。致使物价飞涨,钞币急剧贬值。而深受其害的,自然是广大百姓。成宗时的守成之制,至此已告隳废,元朝政治之由盛转衰,开始腐败,武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位仅5 年,于至大四年(1311年)初,因荒淫过度而病故。
  3。仁宗继立武宗死后,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自幼深受中原文化的薰陶,藩府中,多招有当时名儒为老师。及登基,乃尽除武宗之弊政。首先是撤销武宗所立之尚书省,将丞相脱虎脱、三主奴、平章政事乐实、右丞保八、参知政事王署等人罢官,命中书省右丞相塔恩不花等核查他们"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的罪行,予以诛杀。其次,是将那些著名的儒臣,如程鹏飞、董
  ① 《元史·武宗本纪》卷二十二。
  ② 《元史·后妃列传》卷一百一十六。
  士选、李谦、陈天祥、尚文、郝天挺、刘敏中、王思廉、程钜夫等人,用驿传召至大都,参与政务。特别是他的老师李孟,被授以中书平章政事之要职,言听计从。
  然后,以世祖时所定成法为准,将武宗新增之官衙,滥封之官爵,尽行废去,"悉复至元旧制。"①又将武宗时为增加支出而滥发之铜钱、钞币,禁止使用,令民间百姓将其交到官府,换取原来的钞币。他又听从老师李孟的建议,依照中原传统的选拔官吏之法,开科取士,由此而提倡儒学。可以说,仁宗是继世祖、真金之后的,推行"汉法治国"最有成效的帝王之一。
  与真金相同,仁宗也以"仁孝"著称,对于母后答己的"懿命",无不听从。这就使后宫权重,嬖臣恣横。仁宗自己又颇信佛法,造寺庙,行佛事,赐施舍等等,不一而足。他的这些个人性格倾向,也直接影响了政局的发展。虽其本意是想要大兴"汉法",可是却受到母后及近侍的干扰。笃信佛法,自然也和儒术相矛盾。这就使他的"汉法治国"成了虎头蛇尾的运动。而政府的实权,逐步落入了铁木迭儿等奸臣手中。
  仁宗在即位后,要处理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就是自蒙古立国以来所始终未能妥善解决的"皇储"问题。自大德十一年(1307 年)的宫廷政变之后,武宗登基,没有将"皇储"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仁宗,这在当时,本不合常理,只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也正因为如此,故而武宗和仁宗当时约定,如果仁宗死后,"皇储"仍须由武宗之子承袭。仁宗对这一协定是表示同意,才得以继承皇位。
  但是,仁宗在当了皇帝之后,对于先前的这个"协定",就开始感到不能忍受。于是决定要撕毁"协定"。延祐二年(1315 年)冬,仁宗先封武宗长子和世■为周王,翌年春,命其出镇云南。相随者则有武宗旧臣秃忽鲁、教化、釐日等人。当时诸人已经知道仁宗有改立"皇储"之意。十一月,和世■行至延安,辅臣教化等欲重夺皇位,于是和关中重臣阿思罕、塔察儿等相勾结,调动关中大军,准备回攻大都,重争皇位。然而,当回至河中时,军中发生内讧,塔察儿等杀掉阿思罕、教化,和世■等人遂被迫逃往漠北草原。西北诸王察阿台等乃归附于他。
  仁宗见和世■出逃,正中下怀。于是在十二月,立己子硕德八刺为皇太子,并在延祐四年闰正月,诏告天下。仁宗因皇太子年幼,乃选派儒臣段辅、郭贯等,为其辅佐。仁宗的这一"易储"做法,出于私利,遂为日后的元朝皇位之争,留下了隐患。延祐七年春,仁宗因病而亡,在位10 年。
  ① 《元史·仁宗本纪》卷二十四。
  (三)南坡之变1。铁木迭儿的专横跋扈仁宗在位时,因受皇太后宠幸而擅权一时之嬖臣,首推铁木迭儿。他连仕于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历任宣徽院使、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云南行省左丞相等职。至仁宗初即位时,因其得到皇太后的宠幸,特下懿旨,命其为中书省右丞相,遂掌大权。时国家财政收入虽日增,犹不足以供其支出。铁木迭儿乃在延祐初年下令,命江南官吏以清理田亩、税额为名,搜括百姓钱粮。并特派出使者,督促其事,"括田增税,苛急烦扰,。。江南骚动,远近惊惧"①,江西百姓无以为生,乃在蔡五九等人的带领下,举行暴动。铁木迭儿被迫停止搜括。
  对于铁木迭儿的害民举措,身任御史之职的众多汉官深表不满,内外诸御史台官萧拜住、杨朵儿只等40 余人联名上奏章,将其弹劾,历数他占官、民田亩,收取贿赂,私敛民财等不法之事。仁宗闻奏,大为震怒,下诏命治其罪。但是铁木迭儿有恃无恐,躲到皇太后的近侍家中。不久,又复出,被任命为辅佐新册立的皇太子的重臣太子太师。
  及仁宗死,硕德八剌尚未即位,铁木迭儿又受皇太后的委任,复入中书省为右丞相。于是开始对那些弹劾他罪状的大臣横加迫害。首先,将在大都的萧拜住及杨朵儿只召至徽政院,诬以违抗皇太后旨意的罪名,予以诛杀。然后,对时任上都留守的贺伯颜,诬以便服迎诏书,为大不敬,亦处死。又对曾任御史中丞的赵世延下毒手,抓起拷向,并数次奏请将赵处死。多亏硕德八剌有所明察,不允而罢。
  自蒙古立国,直到元朝初期,其诸帝,如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蒙哥汗,乃至于世祖忽必烈,多为雄才大略的人中豪杰。故而国家大政,一出于帝王之手。大臣或有弄权者,如奥都剌合蛮、阿合马等,多则10 余年,少则数年,必遭致杀身之祸。
  而到了元朝中期,自成宗以下,诸帝之才略已远逊于前,而中宫之势力日增,左右朝政,一如"垂帘"称制。到仁宗时,中宫之势已凌驾于帝王之上,遂造成嬖臣弄权,横行不法,竟然擅杀大臣,帝王欲治其罪而不果。这种现象,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
  铁木迭儿之胆敢如此猖獗,除了皇太后的包庇之外,他在改易皇储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也使仁宗不得不念其"功劳",而予以姑息,希望他能够在日后辅助年幼的硕德八剌坐稳江山。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铁木迭儿的擅权,虽然能够得到仁宗的姑息,却未必能得到新皇帝英宗的赏识。2。英宗的新政延祐七年(1320 年)三月,仁宗之子硕德八剌即帝位,是为英宗。当时的朝政大权,仍掌握在太皇太后答己及其嬖臣铁木迭儿手中。而仁宗时所任用的许多儒臣,作为抑制后党的力量,也还留在中书省,御史台等中央机构中。答己太后为排除异己势力,在英宗尚未行登基大礼时,就派徽政院使失烈门前去,请将仁宗之旧臣罢去。英宗对此十分反感,断然拒绝,声称:"且先帝旧臣,岂宜轻动?俟予即位,议于宗亲、元老,贤者任之,邪者黜之,
  ① 《元史·奸臣列传》卷二百五。
  可也。"①英宗在行登基大礼后,开始着手新政的施行准备工作。他与其父仁宗一样同是崇尚儒学、大兴"汉法"的倡导者。一方面,是要不断的培植自己的势力。于是,任命开国功臣国王木华黎的后裔拜住为中书省左丞相,逐步掌握中央大权,以牵制右丞相铁木迭儿的势力。而拜住虽为蒙古勋臣之后,却极为喜好儒术,"每退食,必延儒士,咨访古今礼乐刑政、治乱得失,尽日不倦。"②故而深得英宗赏识,政事多由其主持。
  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削弱奸党的势力。就在任命拜住为左丞相的同时,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太后嬖臣失烈门、黑驴等诛杀。不久,罢掉负责皇太后事务的徽政院,将其院使米薛迷流放到远方。又将铁木迭儿同党木八剌赶出中书省,降职到江西行省。
  到至治二年(1322 年)秋,铁木迭儿与太皇太后答己先后死去,敌对势力严重削弱。英宗乃命拜住为中书省右丞相,独掌大权,准备大行"儒治"。他将儒臣张珪召入,任其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又征召儒臣吴元珪、王约、韩从益等同商政事,征召隐逸名儒吴澄、赵居信至京师,以兴儒学。命曹伯启、曹元用等人编定《大元通制》,颁行天下,以兴法治。
  英宗为进一步肃清奸党的势力,于至治二年十二月,以冒受民田为罪名,将铁木迭儿之子八思吉思杀死,并籍没其家产。翌年二月,又将奸党刘夔、囊加台诛杀。三月,再将奸党教化等罢黜官职。五月,复将原来为铁木迭儿所立歌功颂德之碑毁去。不久,公布其罪状于天下,并将其家产全部籍没。然而,太后答己与嬖臣铁木迭儿执掌朝政已有多年,其党羽遍布于中外大小官僚机构,对于英宗的新政,自然要极力反对。其代表人物,就是时任御史大夫的铁失。他利用手中的监察大权,时时与掌握中书省权力的拜住对抗。对于这种情况,英宗已有察觉,曾指出:"中书选人署事未旬日,御史台即改除之。台除者,中书亦然。"①但是,由于英宗年青,缺少经验,对于这种对抗所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未能尽快除去祸根,反受其累。
  3。南坡之变铁失虽为铁木迭儿之奸党,但在英宗一朝,始终受到重用,其行事之奸诈,由此可见。至治元年(1321 年)三月,英宗命其任御史大夫,总领谏台之政,并授以军权,统领忠翊侍卫亲军。同年十一月,又命其兼领战斗力极强的左、右阿速卫亲军。这对于英宗来讲,无异于把性命交到敌人手中。翌年二月,又赐铁失父祖碑,以彰其功。然而,这些恩宠都不足以除去铁失的叛逆之心。
  随着铁木迭儿的奸党陆续被英宗剪除,铁失的危机感也就日益加重。而这些尚未被英宗罢斥的奸党,也就自然要汇集到铁失的麾下,共商保存自身利益、对抗英宗新政的办法。当然,最便当、快捷的办法是发动政变,推翻英宗的统治。这种办法虽然危险性极大,但在迫不得已时,也只能铤而走险。最令铁失等逆党费斟酌的事是,在杀掉英宗之后,将推举谁来担任这个国家的新首脑。以资历,威望、血统而论,武宗海山的两个儿子--和世■与图帖睦尔最占优势。但他们与太后答己及仁宗已经因皇位被夺而结下仇
  ① 《元史·英宗本纪》卷二十七。
  ② 《元史·拜住传》卷一百三十六。
  ① 《元史·英宗本纪》卷二十八。
  怨。铁失等人,皆为太后嬖臣,当年曾经参与"易皇储"的阴谋,自然不会再拥立和世■兄弟为新首脑。
  除此之外,诸宗王中可入承帝位的人选,就只有晋王也孙铁木儿了。也孙铁木儿之父甘麻剌系世祖忽必烈之嫡长孙、成宗铁穆耳之兄。当年曾和铁穆耳争夺皇位继承权失败后,出镇漠北。及甘麻剌死,也孙铁木儿袭晋王之爵,仍镇守于漠北。既掌有军权,又与英宗一系有夙怨。于是,铁失等人乃与晋王亲信大臣倒剌沙相勾结,并将准备政变的意思转告给他。得到其默许后,遂开始放手策划逆乱的具体方案。
  至治三年八月初,英宗南还大都,在上都南面的南坡(距上都三十里)
  驻营,铁失与其弟宣徽使锁南,铁木迭儿之子锁南,以及逆党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枢密副使阿散、宗王桉梯不花(武宗时被杀之安西王阿难答之弟)、月鲁铁木儿(阿难答之子)等人相联手,一面派人通知晋王也孙铁木儿,一面调遣所辖之阿速侍卫亲军,将英宗大帐包围。铁失等先杀中书省右丞相拜住,再弑杀英宗。后世称之为"南坡之变"。
  晋王也孙铁木儿是最早得到逆乱消息的宗王,也是这次"政变"的最大受益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令万人垂诞的皇位拿到手中。同年九月,逆党也先铁木儿与宗王桉梯不花将英宗生前所掌的皇帝玺印送到也孙铁木儿镇守北疆的驻地--当年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于是,也孙铁木儿在王府诸官及逆党的拥戴下,即位称帝,并下诏宣称:"众人商量著:大位次不宜久虚,惟我是薛禅皇帝(指忽必烈)嫡派,裕宗皇帝(指真金太子)长孙,大位次里合坐地的体例有,其余争立的哥哥,兄弟也无有"①。把自己说成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其与逆党相勾结的劣迹,亦于此昭然。
  元朝之帝王,由凭自己实力争得皇位的忽必烈,蜕变为由中宫扶立之成宗、仁宗诸帝。再蜕变,以至于由逆党所拥立之泰定帝。既然名已不正,其实力又不足以威镇诸王、勋臣,故而导致此后近十年间,皇位之人选迭更,政争纷起,甚至刀兵相见,二帝并存,胜者为王。而大臣亦借机擅权,政治腐败,元朝之灭亡,于此已见其先兆。
  ① 《元史·泰定帝本纪》卷二十九。
  (四)两都之战1。泰定帝的政绩泰定帝利用铁失等人的逆乱而取得帝位。为报答拥立之功,而对逆党加以封赏,同时又能安定其心。也先铁木儿任中书省右丞相,月鲁铁木儿袭封安西王,铁失任知枢密院事,秃满为同佥枢密院事等等。而他自己的亲信,也被委以要职,倒剌沙任中书平章政事,旭迈杰为宣政院使,完泽任知枢密院事等。为了争取更多蒙古贵族的支持,泰定帝又下令,将流徙边地及遣至远方的诸王官属等召还至京城。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安排、调整之后,泰定帝见皇位已经稳固,于是开始对逆党加以铲除。十月初,在回京的途中,将逆党也先铁木儿、完者、锁南、秃满等处死。同时,任用亲信旭迈杰出任中书省右丞相,秃忽鲁、纽泽同为御史大夫。然后,派旭迈杰、纽泽等人先回大都(今北京),将逆党之主谋铁失、失秃儿、脱火赤、章台等人逮捕,连同其子孙亲族等,一起杀掉。逆党之势力,由此翦除殆尽。不久,又将依附于逆党的宗王月鲁铁木儿、按梯不花、曲吕不花等流放到海南及奴儿干等处。
  泰定帝在坐稳了大位之后,开始更张政治。一方面,是派出自己所信任的诸宗王镇守四方。泰定元年(1324 年)三月,命宗王八剌失里出镇察罕脑儿(今内蒙古伊古昭盟乌审旗南)。六月,又命宗王阔出前往镇守畏兀之地。到泰定三年正月,再派宗王宽彻不花镇守湖广,买奴镇守益都,八剌失里镇守兀鲁思部等处。其后,又命宗王失剌镇守北疆,铁木八不花镇守扬州,阔不花镇守陕西,等等,进一步加强自己对全国的控制。
  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的各种典制加以修改,并创有一些新制。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为加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于泰定元年十月下令,中书省左、右丞相等要员,每天的办公地点,从中书省的衙署移到皇宫之内,如有日常的事务,则回省中处理。如果无事,须在皇宫中与帝王相处,以讨论各种政务。翌年七月,又下令,命太傅朵台、太保秃忽鲁等重臣也每天到皇宫中来,与中书省大臣等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这种做法,颇似汉代武帝时的内朝、外朝之制,由此可以看出,泰定帝是要进一步加强皇帝的集权统治。
  第二,是将天下分为18 道,派遣官吏访察民情,考核吏治,审理冤狱等。泰定二年九月,特下诏书,选出中央政府及各行省要员,如马合某、朵列秃、李家奴、阿吉剌、李处恭、齐履谦、董讷、吴秉道等10 余人,分行各地,整顿地方之吏治。
  第三,是废去前朝分封诸王、功臣分地内的州县长官世袭制。自成吉思汗时大行分封之制,到窝阔台汗在中原遍设"汤沐"、"投下"之邑,封地内的州县之官,多由受封贵族的亲信出任,其任免之权皆出于贵族之手,政府很少干涉。故而形成投下州县官吏多为世袭的状况。这就使得许多世袭官吏依仗贵族的信任,而横行不法,残害百姓,造成种种弊病。泰定帝废去分封地州县官的世袭特权,意在除去官吏的害民弊政。
  第四,是大兴儒学。泰定元年二月,江南官吏赵简上书,请开设经筵,广招名士,为帝王及太子、王公子弟们讲授儒学。他的建议立刻得到泰定帝的支持,命朝中大臣张珪、忽都鲁都儿迷失负责其事。而请名儒吴澄、邓文原等进讲《帝范》、《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书。此后,遂成定制。泰定帝还在泰定四年七月下令,建造横渠书院,以祠宋代名儒张载。不久,又召王士熙、赵世延、傅岩起等儒臣入中书省,共同参与政务。
  泰定帝在位的数年之间,整顿吏治,大兴儒学,本有中兴元朝之政的希望,却不幸天灾连年,百姓多流离失所,而自身又因病夭亡。泰定四年九月,中书省左丞相倒剌沙乃在上都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皇帝,改元"天顺"。而是时,一股敌对势力,已在伺机而动,图谋另立新帝。一场大规模的皇位争夺战,转瞬即发。
  2。大都的政变与泰定帝一系对抗的势力,主要由武宗的旧部下们所组成。如时任佥书枢密院事的重臣燕铁木儿,诸王满秃、阿马剌台、大宗正札鲁忽赤阔阔出等人。他们或是武宗之近亲,或是武宗的旧臣,对于仁宗的背约而改立皇子,本就极为不满,隐忍未发。及英宗被杀,泰定帝即位,任用亲信色目人倒剌沙等主管政府,就更加令其不满,乃相聚预谋,准备发动政变,推翻泰定帝一系的统治,重新拥立武宗之子登上皇位。
  致和元年(1328 年)夏,泰定帝按照惯例去上都避暑度夏,时已病危。
  于是,武宗旧部们又聚在一起,商议政变的具体步骤。最后决定,如果泰定帝在上都病亡,就发动政变。随同泰定帝北去度假的宗王满秃、大宗正阔阔出等人,负责捕杀上都的泰定帝亲信大臣。而留守在大都(今北京)的燕铁木儿等人,则负责控制都城的省、院、台等重要军政机构,共同拥立武宗之子为帝。
  同年七月,泰定帝果然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病亡。于是,两京的武宗旧部下都准备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行动。但是,在上都的满秃、阿马剌台、阔阔出等人的政变预谋不幸被倒剌沙得知。于是,将满秃等人加以逮捕,随即处死。并扶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一说为阿剌吉八)为帝,改元"天顺"。上都的政变计划,由此失败。
  留守在大都的燕铁木儿等人,在得到泰定帝病亡的消息后,也开始按照约定的计划行动起来,燕铁木儿在征得当时留守大都的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的支持后,于八月四日率部众阿剌铁木儿、孛伦等人,占住皇宫,召集京中诸官僚,当众宣布,天下正统皇位,应当归于武宗之子,"有不顺者斩!"①并立即将泰定帝之亲信重臣乌伯都剌、伯颜察儿、朵朵、王士熙、脱脱、吴秉道等人当场逮捕,关入狱中。又将省、院、台的其他官吏皆软禁在皇宫中。燕铁木儿在控制住大都的政局后,乃派出亲信明里董阿、答里麻失里等前往江陵,迎接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前来大都。又遣使到河南行省重臣伯颜处,希望他支持政变。伯颜也是武宗的旧部下,得到消息后,欣然从命。乃将河南官府所库存的金帛、粮草,全部取出,以供政变之需。又派出重兵,护卫图帖睦尔一同北上。
  燕铁木儿则在大都积极筹划,准备与上都的泰定帝一方展开决战。他一方面是征调中原各地的军队,分别把守军事要塞,如居庸关、卢儿岭、白马甸、泰和岭、迁民镇、碑楼口诸处,皆遣兵守之。另一方面,则是在物质上积蓄大量的储备,如金帛、粮草、兵器等,能造就造,能集就集,作为战争的后备力量。此外,则是谎称图帖睦尔已经到达大都近郊,武宗长子和世■已率重兵南下,以此来安定人心。
  是时,倒剌沙已经挫败了上都的政变,调集众军,向大都进发。就在这
  ① 《元史·文宗本纪》卷三十二。
  危急时刻,图帖睦尔于八月二十七日,兼程赶到大都,及时安定了人心。于是,在武宗一系与泰定帝一系之间,一场大规模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自蒙古立国以来的120 年间,第二次出现了两帝并立的局面,重演骨肉相残,胜者为王的惨剧。
  3。两都争位天顺元年(1328 年)八月二十三日,上都军马开始向大都进发。九月一日,燕铁木儿等率军北上迎敌,至居庸关。其弟撒敦率奇兵出袭已逼近到榆林的上都军马,取得胜利,又追击到怀来。隆镇卫指挥使斡都蛮也出军进攻上都军马,并在陀罗台捕获宗王灭里铁木儿、脱木赤等,押送回大都。两都之战,大都方面首战告捷。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的好兆头,真正的恶战还在后面。
  不久,上都军马果然再次向大都发动猛攻。宗王也先帖木儿、八剌马等,率辽东大军攻入迁民镇,宗王王禅则率军攻向居庸关。在这危急时刻,燕铁木儿力促图帖睦尔登上皇位,是为文宗。下诏告于天下,改元"天历",并指责泰定帝参预了谋杀英宗的逆乱,并声称,待到长兄和世■回到中原,则将皇位让出。
  未几,王禅军攻破居庸关,直逼大口,燕铁木儿亲率大都主力军迎战,双方在榆河展开激战。王禅军被打败,退至红桥北,与增援的阿剌帖木儿、忽都帖木儿等所率军相会合,再次向大都军发动进攻,又被打败。其后,两军又在昌平南面的白浮原上数次激战,燕铁木儿军最后获得大胜,"斩首数千人,降者万余人。"①王禅只身逃回上都。这次白浮原之战,是大都方面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数日之后,上都的另一支军马在孛罗帖木儿、蒙古塔失、雅失帖木儿等人的指挥下,攻破大都东北要塞古北口,直逼京城。燕铁木儿乃命其弟撒敦率军进行偷袭,自率大军随后追杀,又大败敌军,连其统帅孛罗帖木儿等也战败被俘,押回大都处死。大都方面又一次取得重大胜利。
  这时,支持上都的辽东军马,已经攻占迁民镇,并进至蓟州,与脱脱木儿所率之大都军马展开激战,并且迫使大都军马退守到京东门户要地通州(今北京通县)。而宗王忽剌台所率之另一支上都军马则由京西紫荆关攻入,直逼重镇涿州。两路军马对大都军马构成了东西夹击的态势,大都的形势再度出现危急。
  大都军马被迫分兵出击。十月一日,燕铁木儿首先率军抗击东面的辽东军马,将其击退,二日,又渡过潞河,大败敌军。然后,由通州向西北转移,对攻入古北口的一支上都军马发动反攻,大败敌军,斩杀其主帅太平,上都军马连夜逃遁。
  而大都的另一支军马,在脱脱木儿的率领下,迎击已经攻至卢沟桥的上都军马。两军沿卢沟河展开激战,相持不下,脱脱木儿扬言燕铁木儿已经率重兵来援。上都军统帅忽剌台、阿剌帖木儿等见状不妙,遂撤兵西归。脱脱木儿乘势追杀,大败其军,并将阿剌帖木儿捕杀。至此,上都军马对大都的进攻,基本上被击败了。不久,燕铁木儿又在檀州(今北京密云)之南,将秃满迭儿所率之辽东军马击败,从而取得两都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就在两都军马连日展开激战的同时,驻守于全国各地的蒙古贵族们,也
  ① 《元史·文宗本纪》卷三十二。
  表现出不同的立场,参与了这场大厮杀。时镇守北疆的宗王八剌失里、镇守陕西的大臣也先帖木儿、镇守四川的大臣囊加台等,皆纷纷支持上都一派,或是出军攻向大都,或是公开表示拒绝服从大都方面的调遣。
  而镇守在东北的蒙古军统帅不花帖木儿、宗王月鲁不花等,却起而支持大都方面,并率军乘上都兵力空虚之机,发动进攻。十月十三日,攻到上都。倒剌沙因部下诸军尽数出攻大都,无力防守,乃被迫出降。历时近两个月的争位激战,其胜败遂见分晓。二十二日,月鲁不花诸人,将倒剌沙等泰定帝部下押送到大都,文宗乃在宫中予以召见,并接受了代表帝王正统地位的皇帝玺印。不久,又将捕获的倒剌沙、王禅、马某沙、纽泽、撒的迷失等泰定帝党羽全部处死,使其皇位得到了巩固。
  (五)文宗的再次登基1。明宗的自立文宗在和天顺帝阿速吉八争夺皇位的战争中,为了借助长兄和世■的军事实力,曾在即位诏书中声称,自己登上皇位,不过是出于"神器不可以久虚,天下不可以无主"的权宜之计,暂且代替长兄之职,等到长兄自漠北回来后,将把皇位让还给和世■。
  然而,在燕铁木儿等大臣的鼎力相助之下,文宗并没有借助和世■的军力,就已将天顺帝击败,夺位之功,皆出于己。在这种情况下,文宗又怎么舍得将万人垂涎的帝王宝座拱手让出呢?更何况和世■与自己并不是同母的亲生兄弟,骨肉之情已很淡薄,若要让出皇位,更是极为不情愿。
  此外,那些拥立文宗,并与上都天顺帝势力展开浴血激战的重臣们,在政变成功以后,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得到了新立之帝文宗的赏识,已经占有高官厚禄,当然不愿意再出现政局的变动,特别是,如果和世■当了皇帝,朝廷中的政治特权、丰厚财富,必然要进行重新分配,跟随在和世■周围的那些亲信大臣,自然会占去大部分的"利益",这也是大都众官僚们所不能接受的。
  然而,在政变之初,出于局势所迫而发布的"诏书",已是天下人皆知,覆水难收。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文宗在政变成功,剿除天顺帝势力之后,于天历元年(1328 年)十一月下旬,派出亲信哈散、撒迪等,前往漠北,迎接长兄回朝,大概是准备当和世■回来后,再从中作一些"手脚"。
  对于文宗派使臣前来接驾,和世■并不抱有美妙的幻想。但是,他周围的宗王们、大臣们却都想借这一机会入主朝廷,瓜分高官厚禄,于是极力劝其南归。和世■一方面是不愿违背众多部下的企望,另一方面又有漠北大军随行,有恃无恐,遂决定接受文宗之邀,乃率众臣、诸军,从漠北南归。翌年正月底,撒迪等来到和世■行帐处,向他表示了文宗迎立之意,和世■乃顺水推舟,不等回到都城,就在和宁(今蒙古共和国哈剌和林)之北,举行了登位大礼,将早在近10 年前就应该由他继承的皇权握在了手中,是为明宗。然后,命撒迪先回大都(今北京),向文宗报告这一消息。并且,派遣亲信孛罗、铁住等人也赶回大都,察探那里的政治局势。
  明宗自立为帝的这一做法确实高明,不管文宗的让位是真情还是假意,自己先登基,制造了一个既成事实,文宗就是想反悔,也已经来不及。这大概是远在大都的文宗及其手下诸臣所始料不及的。于是,只得假戏真作,继续将禅让的闹剧演下去。
  同年三月,文宗派遣最精明强干的重臣燕铁木儿来到漠北,在洁坚察罕之地见到明宗。表面上,是带来了作为帝王正统标志的皇帝玺印;实际上,则是来察探明宗及其手下诸臣的态度,以及实力之强弱。但是,燕铁木儿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甚至反而受到了明宗部下的冷待。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明宗君臣无法察觉到的。
  明宗在得到皇帝玺印后,大概以为文宗真是诚心"禅让",于是,放松了戒备之心,开始封赏自己的亲信。同年四月,命哈八儿秃为中书平章政事,伯帖木儿为知枢密院事,孛罗为御史大夫,以便掌握省、院、台等中央机构之大权。又效仿父辈武宗、仁宗相授受之法,除去文宗的帝号,降之为皇太子,并为其立詹事院,重制皇太子玺印。
  这时的明宗,已经被登上皇位的荣耀弄晕了头脑,忘记了当年父亲武宗将皇位传给弟弟仁宗之后,给自己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特别是,今日之状况,与昔日相比,已有两个极大的不同之处。其一,是当年仁宗在大都政变后,并没有登上皇位,而现在文宗已经称帝,又被迫降为皇太子。另一个极大的不同处,就是武、仁二宗乃是亲兄弟,而自己和文宗,只不过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有以上两点极大不同的情况下,仍要效法武、仁授受之举,其结果危害之大,不言而喻。由于明宗的不明白此中之理,不久,果然发生了悲剧。2。文宗弑兄文宗邀请长兄和世■回朝,原来是迫不得已之事。故而并未作好放弃皇位的思想准备。天历二年(1329 年)二月,还在册封自己的妃子弘吉剌氏为皇后。待到亲信撒迪从漠北回来后,始得知明宗已经登基。被迫将皇帝宝玺奉上,并命燕铁木儿前往察探明宗之态度与实力,以便决定下一步的举措。不久,明宗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任命自己的亲信为省、院、台重臣,降文宗为皇太子,又任命其亲信出任中书省及甘肃、江浙、岭北诸行省要职。这些行动,本来是很自然的,而对于文宗及其大都诸臣看来,无异于割去了身上的一块块肥肉,既不能容忍,又有苦难言。
  文宗见明宗日渐南来,出于"礼貌",自然也要北迎。同年五月,文宗在名义上接受了"皇太子"的位置后,率大都的诸王、百官等北上迎接长兄明宗。兄弟二人虽都不明言,大概心中仍有梗介,一个自北而南,走了8 个多月,一个自南而北,走了3 个多月。终于,相会在旺忽察都之地。
  八月初二日,明宗在大帐设宴招待"皇太子"及其部众。连日载歌载舞,酒满肉足,一派欢庆景象。谁知就在这几天里,文宗与权臣燕铁木儿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将皇权重行夺回。到初六日,他们终于等到了机会,加害于明宗。是日,大概明宗喝了文宗近臣明里董阿等人进上的毒酒,遂"暴崩"。文宗与燕铁木儿不敢久留,在虚情假意吊唁一番之后,接过明宗皇后归还的皇帝玺印,连忙往回奔逃。燕铁木儿亲统重兵,"昼则率宿卫士以扈从,夜则躬擐甲胄绕幄殿巡护"①,如临大敌,生怕明宗部属追上来报复。八月十五日,文宗在回到大都不久,又重新登上了帝王的宝位。这是用冒险弑兄的代价才换来的。当然。为了酬谢燕铁木儿两次拥戴所立赫赫功劳,文宗追封其祖上以王爵,曾祖父为溧阳王,祖父为昇王,父为扬王,又特命文臣马祖常撰文称颂其功,刻石立碑于大都北郊。又授以燕铁木儿高官显爵,其官爵之号,称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太平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提调燕王宫相府事、大都督、领龙翊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军国大政,遂独掌于燕铁木儿一人之手中。
  文宗在位期间,能大兴文事。首立奎章阁,命著名学士赵世延、虞集、忽都鲁都儿迷失、撒迪等任大学士、侍书学士等职,主持其事。不久。又设立艺文监,下置艺林库、广成局等部门,其中任职者,亦不乏名士,专掌绘画鉴赏等艺术之事,以隶于奎章阁。
  文宗又提倡教育,命中书省大臣赵世安提调国子监学之事。又曾下诏,命天下兴起蒙古字学之事。为提倡教育,又大力尊奉儒学宗师们,下令"加封孔子父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鲁国太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①,其他
  ① 《元史·燕铁木儿传》卷一百三十八。
  ① 《元史·文宗本纪》卷三十四。
  如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皆封以公爵。他还特在曲阜的陋巷之中,为甘于清贫的颜子立庙以祀之。
  文宗还召集众多文臣、名士,共同纂修元代集大成之著作《经世大典》。此事由翰林国史院诸官与奎章阁学士联手负责,采辑元代的典故,仿照唐、宋等前朝所编之《会要》体例,纂修而成。从天历二年(1329 年)九月开始,到至顺二年(1331 年)五月,历时近三年,乃修成其书。元朝一代之许多典制,遂借此得以传于后世,惜其书今已亡佚。
  文宗对于吏治的整顿也十分重视。在从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手中夺过皇位后,仍能续行泰定帝之法,下令,各蒙古贵族分封地的官吏,不得世袭其职。而且,在新官上任之后,旧官必须立刻离境,不得留滞。不久又下令,命官吏之任职期限,不得少于20 个月,乃准迁官。以避免因人事频繁调动所造成的吏事不治的现象大量出现。
  文宗还对政府中的滥官、冗员尽量加以裁减。他在重夺皇位之后,即曾下令,凡是曾随同北迎明宗的百官,其受明宗破格提升官职之人,皆降回原职。一方面是裁减滥官,同时也夺去了明宗在众官中所施之恩惠。文宗又曾命省、院、台官裁减宫中之冗员。后经中央各官的申报,乃将身边的宿卫士、鹰坊户、旧邸饔人及媵臣等多余冗员,裁去近万人,以减少宫内无用之费。文宗在位的5 年之间,虽然经历了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争夺皇位之激战,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但是,由于他能大兴文事,重视吏治,故而政局不断能有所维系。待到文宗一死,其子燕帖古思及明宗二子妥懽帖睦尔、懿璘质班等皆年幼无知,朝政遂被后宫、权臣等所把持,政局日益腐败,而无人过问,内部政争愈趋激烈,元朝统治已是江河日下,不可收拾。
  五、元代后期的政治概况(一)顺帝即位后的朝权之争1。顺帝被册立的前前后后文宗在弑兄明宗,复登皇位之后,大兴文事,整顿吏治,颇思大有为于天下,但却短命而亡,年仅29 岁。是时,其子燕帖古思虽然年幼,本当立为皇太子而承帝位。然而大概是出于毒死长兄明宗之后的忏悔之心,于是文宗立下遗嘱,不立己子,反而命立明宗之后代子孙为帝。虽然权臣燕铁木儿曾向文宗皇后请求改变遗嘱,立燕帖古思为帝,却没有得到皇后的支持。
  明宗被毒杀之后,曾留有二子。长子妥懽帖睦尔,为迈来迪皇后所生,其母早死。幼子懿璘质班,为八不沙皇后所生。明宗被鸩时,年仅4 岁。于是与其母一同来到大都,受到文宗的喜爱。及文宗皇后以谗言杀害明宗皇后八不沙时,并诬妥懽帖睦尔非明宗之子,而将其流放到高丽(今朝鲜)大青岛中。其后,又移至广西静江。而懿璘质班,由于受到文宗的喜爱,则一直留在大都,被哺育于宫中。
  经过比较,文宗皇后与燕铁木儿自然都同意册立明宗幼子懿璘质班为帝,以其年幼而便于控制。至顺三年(1332 年)十月在文宗皇后的主持下,召集蒙古诸王、贵族会于大都,为懿璘质班举行即位大礼,是为宁宗。而实际掌握朝中大权的,仍是文宗皇后(时被封为皇太后)与燕铁木儿。
  宁宗被册立后,皇太后卜答失里为进一步扩大势力,又设立中政院,命近侍宦官铁古思、哈里兀答儿、黑狗者、阔阔出等人皆为中政院使。又将英宗时废弃的徽政院重立,而命伯颜、伯撒里、常不蘭奚等重臣为其院使。然而,宁宗即位仅1 月有余,大概因事触怒了皇太后,于是夭死,成为元朝乃至于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之一。
  宁宗死后,燕铁木儿再次提出立文宗之子燕铁古思为帝的请求。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皇太后却再次予以反对,仍以燕帖古思年幼为名,而主张重立明宗长子、被谪放到广西静江的妥懽帖睦尔为帝。由于皇太后的坚持,燕铁木儿不得已,派人前往广西,将妥懽帖睦尔接到大都。
  是时,宫内、朝中为立帝之事大概争论十分尖锐。主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之官又扬言,妥懽帖睦尔不可立为帝,"立则天下乱"①。故而拖延达半年之久,其事仍没有定论。直到燕铁木儿病死,在皇太后的主持下,才于至顺四年六月,为妥懽帖睦尔举行了即位仪式,是为元顺帝。并且再次效仿武宗、仁宗兄弟相授之法,立下协定,顺帝死后,皇位将传于文宗之子燕帖古思。自古以来,史有明鉴而人多不察,乃使历史性的重大错误时有发生。仁宗之改易皇储,文宗之鸩兄复立,屈指仅10 年间之事。皇太后卜答失里竟然不接受其血的教训,反而立仇人之子为帝,以致于后来自食恶果,文宗之血脉,也就自然要断送在顺帝手中。
  2。权臣的跋扈与覆亡自从顺帝登上皇位,就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宫中的势力。文宗后卜答失里被尊为太皇太后,"仍称制临朝"①。而其子燕帖古思,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三十八。
  ① 《元史·后妃列传》卷一百一十四。
  则被立为皇太子,作为皇位的直接继承人。另一方面,是朝中的势力。是时,燕铁木儿虽然已死,但是他的弟弟撒敦出任中书省左丞相,他的儿子唐其势出任御史大夫,而他的女儿伯牙吾氏,又被立为顺帝的皇后。这两股势力影响之大,足以左右政局,而不把这个年仅14 岁的小皇帝放在眼中。
  顺帝虽然年幼,却已是饱经磨难,城府颇深。对于这两股威胁他的势力,准备一一除去。他首先对准的目标,就是骄横跋扈的燕铁木儿家族。撒敦、唐其势等人都曾参与了扶立文宗的军事政变,并都立有汗马功劳,故而对其骄横跋扈的种种行为,文宗是可以容忍的。到顺帝即位后,情况已有很大不同。燕铁木儿一方面有着毒杀明宗的嫌疑,另一方面,又在顺帝即位时加以阻拦,新仇旧恨集于一身,顺帝自然对其家族毫无好感。唐其势等人,不察此理,仍是骄横万分,只能带来恶运,给顺帝找到翦除的借口。
  顺帝即位后,任命朝中的另一重臣伯颜为中书省右丞相,以代替燕铁木儿的位置。这使唐其势等人极为不满,于是扬言:"天下本我家天下也,伯颜何人,而位居吾上!"②并准备仿效其父燕铁木儿的方法,再搞一次政变,立宗王晃火帖木儿(蒙哥汗之后裔)为帝,而将顺帝及伯颜除去。
  元统三年(1335 年)六月底,唐其势与宗王晃火帖木儿、答里等人联系之后,自率亲兵冲入皇宫,准备发动政变。但是,他的阴谋已经被伯颜等人得知,早有防备,遂被捕获,旋即诛杀。不久,顺帝又将皇后伯牙吾氏迁逐出宫,伯颜遂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民舍中将其毒死。参与政变的同谋宗王晃火帖木儿自杀,答里等人起兵反抗,不久失败,亦被捕杀。至此,权臣燕铁木儿一系的势力基本上被翦除了。
  顺帝利用重臣伯颜的力量,除去了夙仇燕铁木儿一系的势力。没想到,却招致伯颜一系势力的迅速扩张。为奖赏伯颜的功劳,顺帝赐其世袭"答剌罕"之号,又诏命其为大丞相,独专政柄。伯颜势力之盛,上追当年之燕铁木儿,有过之而无不及。
  伯颜又受命统辖诸侍卫精兵,每从顺帝出行,扈拥伯颜者极众,"而帝侧仪卫反落落如晨星。"①伯颜曾与宗王彻彻笃有怨,于是奏请顺帝将其赐死。当顺帝尚未同意时,就擅自传圣旨将彻彻笃杀死。又曾奏请贬黜宗王帖木儿不花、宽彻普化等,也是还没等顺帝同意,就传旨而行。
  对于权臣伯颜的跋扈行为,顺帝当然不能容忍。但是,就连顺帝身边的侍从,也有许多是伯颜的亲信。顺帝的一举一动,都在伯颜的监视之下。要想除去伯颜,十分困难。况且在这时的朝中,已经没有其他大臣的势力足以和伯颜相抗衡。顺帝每思及此,即潸然泪下,但却一筹莫展。
  时有伯颜之侄脱脱,自幼从名士吴直方学习儒术,以忠君报国为己任。
  在与顺帝交谈之间,多次表示愿意忠君报国,虽大义灭亲亦不足惜。于是,顺帝命自己的亲信世杰班、阿鲁二人与其相结交,共谋除去伯颜之策。
  后至元五年(1339 年)夏,伯颜从顺帝避暑上都,是秋,又出巡应昌。
  脱脱、世杰班等人本想乘机将其除去,但由于取胜把握不大,未敢轻举妄动。及回到大都,脱脱等人又在皇宫之内埋伏有重兵,准备在伯颜入宫时,将其除去。但是,却被伯颜察觉。于是召来脱脱,加以责问。脱脱只能以帝王所居之地,不得不严加防备为辞加以掩饰。但是,伯颜已经起了疑心,更加留② 《元史·燕铁木儿传》卷一百三十八。
  ① 《元史·伯颜传》卷一百三十八。
  心增兵自卫,遂使脱脱等人难于下手。
  翌年二月,伯颜依照常例,请顺帝一行出巡柳林行宫,打猎为乐。脱脱等认为这是除去伯颜的好机会,于是让顺帝推托身体有病。伯颜又请皇太子燕帖古思同行,得到顺帝同意,遂率众出城。脱脱等人立刻命令自己的亲信卫士把守各个城门,然后连夜在皇宫中起草诏书,宣布伯颜的罪状,将其贬黜到河南行省。又乘夜将皇太子接回城中。
  第二天拂晓,顺帝派亲信赶到柳林,宣布诏书。伯颜闻讯,派人回城询问被贬原故,脱脱站在城上,劝其卫兵皆散去。伯颜又请求在贬往河南之前,面见顺帝,亲自辞行,也被脱脱所拒绝。伯颜无奈,只得上路。手下众多亲信、卫兵等,一哄而散。这个不可一世的权臣就这样被黜免了。未几,顺帝又下令,将伯颜流放到南恩州的阳春县安置。伯颜羞愤交加,病死在流放途中的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的驿舍之中。
  3。顺帝清除异己势力顺帝在即位后,利用朝中大臣之间的矛盾,连续除去燕铁木儿、伯颜两大官僚集团的势力之后,将中央政府的权力收归己有。同时,也在积极策划,为除去宫中的异己势力而努力。后至元二年(1336 年)二月,顺帝下令,"追尊帝生母迈来迪为贞裕徽圣皇后。"①翌年三月,又将死去的幼弟懿璘质班追谥为"冲圣嗣孝皇帝",列入祭祀列祖列宗的太庙之中,庙号"宁宗"。这些做法,多少意味着一些对文宗一系迫害明宗一系的反抗。然而,因其合于典制、礼法,又令文宗后卜答失里无懈可击。
  待到后至元六年,顺帝除去权臣伯颜后,势力日益强大,于是,开始对文宗一系的势力加以翦除,以报当年的杀父之仇。同年六月底,顺帝下诏,公布文宗杀害明宗的罪行于天下,诏书曰:文宗"假让位之名,以宝玺来上,。。当躬迓之际,乃与其臣月鲁不花、也里牙、明里董阿等谋为不轨,使我皇考饮恨上宾。"②然后,又列举了文宗后对自己的迫害,"乃构邪言,嫁祸于八不沙皇后,谓朕非明宗之子,遂俾出居遐陬。祖宗大业,几于不继。"③有此诸大罪,当然要加以重责。于是下令,将文宗之神位从太庙中除去。又下令,将文宗皇后卜答失里贬置于东安州(今河北廊坊市),旋即处死。而文宗之子,时已被立为皇太子的燕帖古思,则被流放到高丽(今朝鲜)去,以报当年自己被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之仇。然而,燕帖古思还没有来得及到达高丽,就在流放途中被大臣月阔察儿杀死。
  顺帝在即位后的7 年之间,逐步掌握了宫中、朝中的大权,先后除去了燕铁木儿、伯颜及文宗皇后等异己势力,开始成为整个帝国的真正统治者。于是下令,改元"至正",准备作一番大事业。时掌有中书省大权的重臣脱脱,也能尽力辅弼,除去伯颜时所行之弊政,"开马禁,减盐额,蠲负逋,又开经筵,遴选儒臣以劝讲"①,并恢复了被伯颜罢废的科举之制。种种举措,皆利国利民,颇有中兴之望。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顺帝由于受到奸臣哈麻、搠思监,宦官朴不花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三十九。
  ②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
  ③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
  ① 《元史·脱脱传》卷一百三十八。
  等人的迷惑,整日醉心于声色之娱,无心理政。而脱脱又受到同事官僚的排挤,而辞官侍奉老父西归。朝政愈益腐败。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又因为争权夺利而相互激斗,更加削弱了其统治力量。
  (二)顺帝的腐败统治1。顺帝的腐化顺帝在即位之初尚年幼,又无实权,故而当其父明宗旧臣阿鲁辉帖木儿向他献计说:"天下事重,宜委宰相决之,庶可责其成功。若躬自听断,则必负恶名。"②顺帝乃听信了他的话,朝中大事,皆命众臣掌管,而自己深居宫中,无所事事,坐享其成。时有权臣伯颜等把持朝政,自然不用他费心。及除去伯颜和文宗皇后卜答失里等异己势力后,朝中大事,皆由丞相脱脱主持,大有中兴之望,未几,脱脱又受谗被挤出中央政府。于是朝权则被众奸臣所掌握。是时,宫内的宦官势力,由于受到宫廷政争的影响,也迅速增长,甚至有的大宦官,竟然被赐封为三公之一的司徒。
  这些奸臣、宦官们为了赢得顺帝的宠幸,巩固自己的权势,乃千方百计地引诱顺帝醉心于声色犬马之娱,技巧机械之玩。因顺帝心灵手巧,极为喜爱手工艺制作,于是宦官们迎合其爱好,在皇宫内的太液池里打造龙舟,请顺帝亲手设计图纸。所造龙舟,船身长一百二十尺(约合40 米),宽二十尺(约合7 米)。船上布置有五彩金妆,又有龙头、龙爪、龙尾等。每当船在湖中行驶,"其龙首、眼、口、爪、尾皆动"①,十分精巧。顺帝及宫内妃子、宫女、宦官等,乘船往来于太液池中,岁时嬉戏,以为乐趣。
  顺帝又很精通机械传动工艺技术,自制有七宝宫漏(古代的计时装置之一种,即今日钟表之前身)。该宫漏高约六、七尺(约合2 米左右),宽三尺余。下部有木柜,柜中装有大小水壶,注水其中,转运以计算时间长短。柜上设置有佛教仙地三圣殿。又有手捧时刻筹的玉女,持钟、钲的神人。每当到了时辰,玉女即从水中浮出,以显示其筹。而神人则自行击钟、钲以报时。柜两侧又有狮、凤等瑞兽及飞仙6 人,也都随着时刻自动舞蹈。"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鲜有。"②顺帝既醉心于高超的"鲁班"之艺,自然无心过问国家大事,任由奸臣们肆意胡为。
  更有甚者,诸奸臣、宦官熟知元朝诸帝皆笃信佛法,于是打着尊崇佛教的幌子,诱导顺帝大行淫乐。时有顺帝近侍之臣哈麻,私下向顺帝介绍印度佛教中的"运气术",又号"演揲儿法"(意为大喜乐),哈麻之妹婿秃鲁帖木儿又进上藏僧所传之"秘密法",又号"双修法"。顺帝为其所惑,乃"广取女妇,惟淫戏是乐。"甚至"君臣宣淫,。。丑声秽行,著闻于外,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③由于顺帝醉心于声色之娱,故而对哈麻等奸臣,宠信无比。任其胡为,即使谏官屡加弹劾,也百般包庇。
  顺帝为了肆行淫乐,又在宫中大兴土木,拆毁清宁殿前的旧帐殿,改建为百花宫(又称为"月宫"),令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在其中演习"十六天魔舞",又命宦官长安迭不花统领其事。平时所行"双修法"、"运气术"等,亦在其中。
  此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亦被其术所迷惑,曾在清宁殿中观习其法,并声称:"李好文先生教我儒书多年,尚不省其义。今听佛法,一夜即能晓② 《元史·顺帝本纪》卷三十八。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三。
  ②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三。
  ③ 《元史·奸臣列传》卷二百五。
  焉。"①父子、君臣同行淫乐,其腐化堕落之深,大概只有夏桀、商纣等昏君可以相比。且上行下效,君臣无道,国运日衰。
  2。政治状况的腐败顺帝时的朝廷之中,众大臣为了争权夺利,相互之间有的结党营私,为己谋利;有的激烈攻讦,排除异己,党争纷仍。至正初年,脱脱除去伯颜后,任中书省右丞相,大权独揽。其后,因与左丞相别儿怯不花有怨不和,乃辞去相位。不久,又因其父马扎儿台被别儿怯不花谗言所害,贬徙甘肃,乃陪伴同行。而别儿怯不花则与太平、韩嘉纳、秃满迭儿等结为私党,把持朝政。到至正九年(1349 年),脱脱被顺帝召回,复入中书省为右丞相,乃贬谪太平于陕西,别儿怯不花出居般阳,秃满迭儿出谪四川,旋被杀。韩嘉纳则流死于奴儿干。时又因近侍哈麻亦仇视别儿怯不花等人,脱脱遂与其相结交。不久,二人又结怨,哈麻反被脱脱逐出中书省,任宣政院使。及脱脱率大军南下镇压农民起义军时,哈麻乘机复入中书省任职。并在皇后奇氏面前屡出谗言诋毁脱脱。他还勾结御史大夫汪家奴对脱脱加以弹劾。顺帝不明真相,于是将脱脱罢官,未几流放于云南大理,家产被籍没。哈麻仍不放手,又遣使将脱脱毒死在云南流放之地。
  此后,太平复被召入,重任中书省左丞相,主持朝政。及皇后奇氏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预谋逼迫顺帝禅位,找太平商议,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太平却默然不语,态度暖昧。皇太子由此而生忌恨,乃欲除去太平。太平已知其意,被迫称病辞职。朝中大权,遂落入皇太子之党羽搠思监手中。其后,帝党、后党为争权而公开火并,搠思监被孛罗铁木儿等所杀。朝政大乱,直至亡国。
  在顺帝一朝,中央政府大官僚们为争权夺利而打得不可开交。同时,地方政府中的中下层官僚们,则在为搜括百姓钱财而"奋斗"。上级官吏搜括下级官吏的钱财称为"拜见钱",官吏转任搜括属下吏民的迎送之钱称为"人情钱",逢年过节搜括百姓的钱财称为"追节钱",日常办事而搜括百姓之钱财称为"公事钱"、"常例钱"等等,其名目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另外,由于受到中央政府党争激烈的影响,地方官吏的委任,已不是用政绩的优劣来作为衡量标准,而是根据年龄的大小,年老过65 岁者优先委任。这些老官上任之后自然要尽力搜括,以免年老退休而无权再敛民财。更有甚者,中央各部之官因争权激烈,而无暇顾及地方官的委任,使各地之地方官吏多有阙额。如当时在山东任职的官吏苏天爵就曾上书论及山东阙员的严重情况。仅山东一省,即缺宣慰司之宣慰使2 员,各总管府之总管5 员,各知州3 员,"其余佐贰之职,阙者尚多有之。"①一方面是年老者优先委任,一方面是阙官严重,地方吏治状况之差,不言而喻。这也严重地削弱了元朝的统治力量。
  而是时,蒙古统治者整日花天酒地,挥霍巨额民财,政府搜括百姓的钱财,已经超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仍不足以供统治者的支出。于是,政府只得靠滥发钞币来满足一时之急需。致使政府所印钞币迅速贬值,而把其贬值带来的损失直接转嫁到广大百姓的头上。如顺帝在后至元四年(1338年)曾下令,"印造钞本百二十万锭"。到了至正十二年,印钞之数已多达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六。
  ①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七"山东建言三事"(适园丛书本)。
  200 万锭。到至正十六年,再猛增到600 万锭。这些元朝政府发行的纸币,已经是一钱不值。
  当时百姓对于元朝政府的腐败,作有《醉太平》小令一首,给予深刻的揭露。词曰:"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作官,官作贼,混贤愚,哀哉可怜!"①在这种腐败的政府统治下,百姓已经没有了生路,再加上连年的严重自然灾害。苍生惨遭涂炭,整个社会经济走上了崩溃的道路。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蜂起的农民反抗斗争。
  3。自然灾害的影响在顺帝一朝,由于统治者的腐化堕落,地方官吏的贪婪无能,故而无法组织有效的农业生产。百姓在沉重的赋税剥削下,已是难于维持生计。再遇上较大的自然灾害,简单再生产也遭到破坏,只得流离失所,典妻卖儿,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而顺帝在位的36 年中,自然灾害又频繁发生,更加重了广大百姓的痛苦。
  当时为害最深的自然灾异,主要是水涝、旱灾和地震等。如后至元元年(1335 年),江西大水灾,百姓饥荒,元朝政府出米7.7 万石以赈灾。翌年三月,陕西又大旱,刮暴风,麦粮受损。五月,南阳、邓州等地又大霖雨,湍河、白河泛滥,大水为灾。八月,高邮大雨雹,大都大霖雨。政府出粮6万石以赈饥民。同年,江浙各地大旱,自春至秋而无雨,饥民多达40 万户。政府用于赈饥的粮食达10 余万石、钞40 万锭。
  后至元三年,北方地区,包括大都、河北、河南诸处,又因大霖雨而发生严重水灾,"御河、黄河、沁河、浑河水溢,没人畜、庐舍甚众。"①不久,大都又发生了强烈地震,连续6 天不止,"所损人民甚众。"②面对连年的自然灾害,顺帝并无具体的抗灾措施,只是在后至元六年,以地道失宁(指大地震),蝗旱相仍为名,下了一道"罪己诏"。这对于自然灾害,毫无限制作用,对于人民的饥饿,亦毫无补救作用。此后,自然灾害仍频频肆虐。
  至正三年(1363 年)夏秋之间,河南大霖雨,百姓受灾,政府被迫出粮10 万石以赈之。翌年夏,黄河泛滥,"平地水二丈",山东曹、■、济、兖诸州,皆受其害,"民饥相食"③。不久,江南的温州又刮起暴风,发生地震,海水溢上岸,造成大灾难。到至正八年,全国又多处出现大灾害。大都下暴雨,连城墙都被冲垮。广西山崩,水灾,漓江泛滥,"平地水深二丈余,屋宇、人畜漂没。"④四川则大旱,出现饥荒。山东连续出现水灾、雨雹等灾害。特别是黄河、汉水等大的河流,因年久失修,一旦泛滥,就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如至正九年,各地皆发大水。黄河北溃,又南溃,"遂成巨浸"。四川蜀江亦大泛滥,冲淹重镇汉阳城。未几,长江、汉水皆泛滥,"漂没民居、禾稼。"①元朝政府被迫调集大批劳力,对黄河进行整修,筑堤护民。至
  ①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醉太平小令"(中华书局点校本)。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三十九。
  ② 《元史·顺帝本纪》卷三十九。
  ③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一。
  ④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一。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二。
  正六年,立河南山东都水监,专掌治河之事。到至正十一年,元朝政府调动十几万民工、军卒,完成治理黄河工役,顺帝命立《河平碑》,以昭其功。由于各地的自然灾害频繁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导致了农民的大量破产,被迫为"寇"为"盗"。当时的官吏就多次上言:"各处水旱,田禾不收,湖广、云南盗贼蜂起"。"连年水旱,民多失业"等等。顺帝虽然连下诏令,减免受灾处的田租等税收,并由政府出面发粮赈济饥民。但是,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救得了一时之饥荒,治不了贪官污吏的搜括。百姓仍然无法维持生计,只得群起反抗,力量不断壮大,终于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统治。
  (三)皇太子的夺权之争1。奇氏受宠与册立皇太子早在蒙古立国之初,成吉思汗四出征讨,凡被其征服之民族或国家,多遣美女乃至于公主贡上,任其收入后宫。蒙古统治者乃将这些进贡或是掠夺来的女子分别供养,形成许多各自独立的斡耳朵。但是,得以被立为正宫皇后的,则多半是自古即与之通婚的蒙古弘吉剌部的妇女。如太祖后孛儿台旭真、宪宗后忽都台、世祖后察必、成宗后失怜答里、武宗后真哥、仁宗后阿纳失失里、泰定帝后八不罕、文宗后卜答失里等,皆为弘吉剌氏,很少例外。作为蒙古国初既已臣服的高丽(今朝鲜),曾被迫多次向蒙古统治者进贡女子、内侍等,以充后宫之用。但是,却一直受到歧视。在世祖忽必烈时,就曾有明训,认为高丽女子出身低贱,故而不准立其为后妃。这个传统大概一直被以后的元朝诸帝所尊奉。
  到顺帝即位后,这种情况已发生了变化。是时,政局主要被文宗后卜答失里和权臣燕铁木儿族系所把持,故而选定燕铁木儿之女答纳失里(史书又多称为"伯牙吾氏"或是"钦察氏")为皇后,这一举措,完全是出于特定条件下的政治需要。而答纳失里在被立为皇后以后,依恃父兄的权势,骄横跋扈,虐待下人,故而受到顺帝的厌恶。及权臣伯颜借故除去唐其势等人时,亦将答纳失里杀死在上都东门外的民舍之中。
  不久,顺帝又册立新皇后,所选之伯颜忽都,乃弘吉剌氏,为武宗之侄孙女。虽出身于名门,却毫无骄横之态,极守妇道。"后性节俭,不妒忌,动以礼法自持。"①顺帝之册立伯颜忽都为皇后,乃是遵奉祖上之惯例。但是不久,却又册立高丽女子完者忽都为第二皇后,则是直接违背祖宗训典的"逆举"。
  顺帝之所以有此"逆举",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宦官势力的强大。蒙古立国之初,大概尚不知"宦官"为何物。及忽必烈入主中原,自然也就承袭了中原王朝历来沿行的这一制度。时皇宫之中所用宦官,仅数人而已。至顺帝即位,历时仅70 余年,宦官已猛增至上千人。而且,由于宫廷斗争十分激烈,后宫皇后多掌有实权,其行使权力多通过宦官,遂使其势力大增。而是时,任徽政院使的大宦官秃满迭儿又正好是高丽人,他自然要凭借自己的势力和便利条件,扶持本族人在宫中的发展。
  其二,是完者忽都确实"迷人"。在高丽时,她本出身低贱。被送进皇宫后,也只是一般的侍女,主要负责顺帝的饮茶之事。因其年轻美貌,又极聪明,故而得到顺帝的宠爱,关系越来越亲密。但是,因燕铁木儿之女伯牙吾氏被立为皇后,出于妒忌,对顺帝与完者忽都的这种亲密关系不能容忍,故而对她屡加迫害,"日夜捶楚祁氏(即指完者忽都,又作奇氏),几不胜。一夕,又跪祁氏于前,筹问其罪,加烙其体。"①这种迫害直到伯牙吾氏被杀才告结束。而顺帝对奇氏之宠爱,有增无减。原想续立奇氏为皇后,乃因权臣伯颜的极力反对,而暂时告罢。
  其三,是出于"皇储"的关系。顺帝初立伯牙吾氏为后,不久将其杀死。又立伯颜忽都为后,生子名真金,2 岁而夭亡。二皇后即奇氏,生子为爱猷
  ① 《元史·后妃列传》卷一百一十四。
  ① 权衡《庚申外史》卷上(任崇岳笺证本)。
  识理达腊。又有三皇后木纳失里,至正七年(1347 年)死,而无子。顺帝若想要立皇储,只有奇氏之子一人而已,别无选择。自古"母以子贵",顺帝既然只能立爱猷识理达腊,也就必然要册立其母奇氏为皇后,而甘冒违背祖训的"罪名"。
  至正八年,监察御史李泌虽然抬出世祖忽必烈的誓言,来反对册立奇氏为皇后的做法,却没有被采纳。顺帝反而在此后下令,命翰林国史院、太常礼仪院等官员,拟定奇氏祖上三代之谥号、王爵,来加以尊崇,抬高奇氏的地位。
  与此同时,爱猷识理达腊被立为皇储之事,也逐步成为事实。至正八年,顺帝命爱猷识理达腊学习畏吾儿文字。翌年,又命其学习汉字,并请名儒李好文、归晹等出任太子谕德、太子赞善等职,加以辅弼。到至正十三年,乃正式册立爱猷识理达腊为皇太子,出任中书令、枢密使,并诏告天下,而以重臣脱脱为太子詹事之官。母宠子立,母以子贵,再加上宦官势力的大力扶持,不久,皇太子的势力迅速发展,开始向顺帝发起挑战,从而引发了又一次激烈的宫廷政争。
  2。帝党、后党势不相容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对权力的欲望也在日渐增长。至正中,已经主持国家大政。而是时,大臣太平复入中书省为左丞相,皇后奇氏乃命大宦官朴不花去找太平,提出联手迫使顺帝"禅让"皇位于皇太子的建议。由于太平没有赞同,于是皇太子等人乃将太平排挤出中书省,而命其党羽搠思监独任丞相,以掌朝权。
  于是,搠思监乃与大宦官朴不花相勾结,控制中央政府,上面又有皇后奇氏及皇太子的庇护,于是结党营私,胡作非为,"四方警报、将臣功状,皆抑而不闻,内外解体"①。以此来隔绝顺帝与政局之间的联系,将其架空,为"禅让"作准备。时朝中大臣,又多畏惧后党势力,由此而依附于搠思监、朴不花的官员,十居其九。
  为了对抗"后党"的势力扩张,顺帝乃任命其母舅老的沙任御史大夫,作为"帝党"的首领,掌握中央的监察大权,以此来和"后党"势力相抗衡。双方各不相让,展开对攻。至正二十三年(1363 年),老的沙为了打击"后党"的势力,首先将目标对准了皇后奇氏的老同乡大宦官朴不花,命其属下御察御史也先帖木儿、傅公让等人上章,弹劾朴不花等人的"奸邪之罪"并请将他们的官职予以罢黜。但是,由于皇后、皇太子的包庇,不仅没有将朴不花等人治罪,反而将也先帖木儿等降职。
  老的沙并不善罢甘休,又命其手下治书侍御史陈祖仁、侍御吏李国凤等再次上书,予以弹劾。陈祖仁所云:"二人乱阶祸本,今不芟除,后必不利。汉、唐季世,其祸皆起此辈。"李凤国所云:"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并将其比作前朝祸国大宦官赵高、张让之辈。而御史台大小众官,为表示反对朴不花之坚决态度,集体辞职。
  皇太子见事态已经闹大,恐怕收不了场,于是,一面命朴不花暂时辞去官位,以避开众人之锋芒。另一方面,则把攻击的目标,对准了"帝党"的首领老的沙。在皇太子及皇后奇氏的一再反对下,顺帝不得已,罢去老的沙的御史大夫之职,封其为雍王。老的沙被迫离开都城,前往封国。"帝党"
  ① 《元史·宦者列传》卷二百四。
  一派失去首领后,力量大为削弱。
  不久,在皇后奇氏的扶持下,朴不花又官复原职。而皇太子对于被驱出京城的老的沙仍不罢手。翌年,又诬告老的沙图谋不轨,连同收留他的大将孛罗帖木儿一同削去官职,仍遣老的沙西返封国,而命孛罗帖木儿交出军权,发配四川。但是同时,顺帝却已有密诏传给孛罗帖木儿,令其保护老的沙。孛罗帖木儿因有顺帝撑腰,拒不交出手中的军权。
  时又有蒙古宗王不颜帖木儿、秃坚帖木儿等,出面为孛罗帖木儿、老的沙等人鸣不平,以辩其诬。顺帝又乘势下诏,命孛罗帖木儿等官复原职,并以"互相壅蔽"、"簧惑主听"的罪名,将"后党"的左臂右膀搠思监、朴不花二人治罪,命流放搠思监于岭北的大漠之地,而将朴不花流放于甘肃,"以快众愤"①。但是,二人在皇后奇氏及皇太子的庇护之下,仍然留在京城。"帝党"、"后党"两大势力集团之间的争斗,已经从京城扩展到外地,并且己由掌权之文臣互斗,扩展到掌军之武将之间的互斗。两派之间的争斗,只有付诸刀兵相向的激战,才能够最后分出胜负。这也是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在临灭亡前的最后一次争权大激战。
  3。干戈迭起以争朝权帝党、后党在朝中争权不已的同时,又都勾结驻外武将为其强援。帝党老的沙与驻军于大同的孛罗帖木儿相交甚密,故而被迫出京之后,即投到孛罗帖木儿军中,以求庇护。而后党则以驻军于太原的扩廓帖木儿为外援,与孛罗帖木儿相对抗。
  至正二十四年(1364 年)四月九日,孛罗帖木儿首先发难,命其部将与秃坚帖木儿一起率军进犯大都(今北京),攻入居庸关,号称要"清君侧之恶"。四月十日,皇太子命京中部队迎击,大将也速见寡不敌众,半路退兵。大将不蘭奚在皇后店拒战,遭到大败,只身逃回京中。翌日,皇太子被迫率贴身侍卫由光熙门逃出京城,从古北口直奔东北方的兴州、松州一带。四月十二日,秃坚帖木儿率军列阵于京城北郊的清河镇。顺帝派佛教高僧达达国师前往劝解,秃坚帖木儿声称,必须得到搠思监、朴不花二奸臣,然后才肯退兵。于是顺帝乃将二人交出。四月十七日,秃坚帖木儿率军入城,受到顺帝的款待。然后,回师大同,并将搠思监、朴不花斩杀。
  秃坚帖木儿退军后,皇太子回到京城,见作为左膀右臂的朴不花二人被逮走,大怒。于是命令扩廓帖木儿向孛罗帖木儿进攻。扩廓帖木儿乃兵分三路,中路由大将貊高、竹贞率军4 万,西路由大将关保率军5 万,合力向孛罗帖木儿进攻。东路则由大将白锁住率军万人,协助皇太子保卫京城。
  孛罗帖木儿见状,乃率大军倾巢而出,与老的沙、秃坚帖木儿等一同杀向大都。七月二十五日,孛罗帖木儿军再次攻入居庸关,杀掉驻守关隘的扩廓帖木儿部将杨同金。又大败不蘭奚于昌平,进至龙虎台。复与皇太子所率白锁住之军相遇,皇太子之军"皆无斗志",两军交锋后,自然大败。翌日,白锁住率残兵护卫着皇太子由顺承门出逃,经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县)等地,直奔扩廓帖木儿军中,以求得庇护。
  七月二十七日,孛罗帖木儿、秃坚帖木儿及老的沙等率军进入京城,顺帝在宣文阁设宴加以款待,以庆祝帝党所取得的重大胜利。不久,顺帝又下令,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省左丞相,老的沙为中书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儿为
  ① 《元史·奸臣列传》卷二百五。
  御史大夫,中央政府大权,乃尽入帝党手中。然而,由于后党的主要首领皇太子出逃在外,帝党并没有取得最后胜利。
  同年十月,顺帝下诏,命躲在扩廓帖木儿军中的皇太子回京,皇太子不仅拒不从命,而且在积极筹措反攻事宜。翌年三月,孛罗帖木儿为逼迫皇太子回京,又将皇后奇氏移出皇宫,囚在诸色人匠总管府中,命其写信召回皇太子。而皇太子仍拒不从命,孛罗帖木儿等人则无计可施。
  这时,扩廓帖木儿却乘孛罗帖木儿等人进占大部(今北京)、根据地空虚的机会,一举攻占重镇大同,然后乘胜东来,对大都城进行围攻。而孛罗帖木儿正分遣秃坚帖木儿率军前往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消灭异己势力,一时未能回军,故而实力不足,被迫应战。于是孛罗帖木儿遣大将也速率军出战。但是,也速在出京之后,却背叛孛罗帖木儿,投向扩廓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得到消息,又遣手下骁将姚伯颜不花率军出击,却在通州(今北京通县)遭到也速军的偷袭,兵败被杀。
  顺帝见孛罗帖木儿屡败,度其大势已去,于是在七月二十九日,命近侍上都马、金那海等人在宫中将孛罗帖木儿斩杀。老的沙也被砍伤,逃出宫中,直奔上都,与秃坚帖木儿相会合。孛罗帖木儿被除去后,后党的势力再度恢复。皇后奇氏乃召皇太子回京。不久,皇太子在扩廓帖木儿的重兵扈拥之下,回到大都。帝、后两党之争,后党最终取得了胜利。不久,老的沙、秃坚帖木儿等亦被擒杀,帝党全军覆没。
  皇太子在两度出逃,重返大都后,仍念念不忘逼顺帝"禅让"之事。原想借助扩廓帖木儿的大军胁迫顺帝让位,但是扩廓帖木儿并不赞同,率军至京,离城30 里即驻营不前,以示无意相助。扩廓帖木儿的做法,自然又遭到皇太子的忌恨。不久,就被排挤出京,命往江淮镇压农民起义。
  皇太子虽夺位不成,却也重掌朝中军、政大权。然而,天下已经大乱,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遍及全国。而各地之军阀势力也自成一系,为保存实力,拒绝元廷之调遣,并相互为抢占地盘而争斗不息。元朝之灭亡,已是指日可待。
  (四)官制的维系与增置1。中央机构有元一代的官制,在前期大体确立,到中后期而无大的变更。只是在武宗统治的5 年之中,有过一次较大的变动,即尚书省的重新设立。是时,武宗因篡权登基,乃对宗亲贵戚滥加赏赐,以收买人心。因挥霍过度,造成入不敷出,政府财政愈益困难的局面。为更多征敛民财,乃于至大二年(1309年)八月,重仿世祖时之方法,设立尚书省,专理财政,并擅改钞法,币制大乱。不仅没有解决困难,反而使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及武宗死,仁宗继立,即刻罢去尚书省,废除武宗时所立之害民弊政,一切皆恢复旧制。因为此次更制为时较短,故而对于元代政局的影响尚不甚大。就其大的方面来看,元代中后期的中央官制,主要表现出两种倾向。其一,是维系前制,而日渐完备。其二,则是根据时势之需要,而增设一些新的机构。在维系、补充官制方面,如中书省中,参议府官员及断事官员额的最后确定,又新增设检校官,"掌出纳四方文移缄滕启拆之事"①。其下六部中,礼部增设尚书1 员,专门负责接待各国使臣的会同馆诸事。礼部下的仪凤司中,又增设常和署,专掌回回乐人之事。刑部所设司狱司,世祖时尚无专官管理,这时也增设了专官。
  主掌军务的枢密院下,也增设了许多新的卫所,以加强统治机构的防卫力量。如仁宗时所设把守京北诸咽喉要道的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其下即辖有北口千户所、南口千户所、迁民镇千户所、黄花镇千户所、紫荆关千户所等12 处关卡。其他如武宗时为皇太子所设之卫率府,文宗时在大都所设立之大都督府等,皆是如此。
  又如,直属于中央的文职机构,世祖时已设有翰林国史院、集贤院等。
  到文宗时,再倡行文治,又增置奎章阁学士院于禁中,"命儒臣进经史之书,考帝王之治"①。并设有大学士、侍书学士、承制学士、供奉学士等职官。此外,又新设有艺文监,其职责,一方面,是校雠儒家经书;另一方面,则是将这些儒书翻译成蒙古文,以供统治者及贵族们学习之用。艺文监中,又专设有监书博士,命精于鉴赏的文士充任,以品定宫中所藏历代相传的古玩、字画等珍品。艺文监下,又设有艺林库,负责收藏图书;广成局,负责刻印图书等事。
  到元代后期,顺帝为报文宗毒死己父明宗之仇,将文宗神主逐出太庙,又将文宗所设立之奎章阁学士院罢去,后又改为宣文阁。艺文监亦改其名为崇文监,改置于翰林国史院之下。顺帝于至正十七年(1357 年),又设立四方献言详定使司,以广召天下人士进言求治。是时,又因全国农民起义纷纭,江南海运不通。为解决元廷的食粮问题,顺帝下令,先后设置了都水庸田使司、都总制庸田使司、大兵农司、大都督兵农司等多处衙门,分掌京畿、河北、河南及山西等各处的屯田垦种之事,收其粮以供官用。到至正末年,顺帝又下令,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掌全国军务,为此而设立了大抚军院。然而,是时天下之事已不可为,各地割据军阀皆不听其调遣。未几,大明军北伐,攻到大都城下,皇太子率先北逃,其院亦废罢。
  ① 《元史·百官志一》卷八十五。
  ① 《元史·百官志四》卷八十八。
  2。地方机构元代地方的最高政务机构是行中书省,最高军事机构是行枢密院,皆在元代前期定立其制。元代中期,一遵成宪,变化极少。而到了后期,特别是从至正年间开始,由于全国各地农民群众纷纷起义,以反抗腐朽、黑暗的统治。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加强元廷在各地的统治,于是,增加各种地方官僚机构,遍设于交通要冲及地方重镇,乃使地方政体出现较大变动。
  其一,为行中书省的增置。至正十二年(1352 年),元朝政府在增加原有江浙、江西、陕西诸行省之官员的同时,又新置淮南江北等处行省于扬州,设平章,左、右丞,参政等官25 员,以统辖扬州、徐州、淮安及两淮诸地,并兼管镇南王府之事。至正十六年,元廷又新设福建行省,其制,一如其他行省。省治设在福州。其后,又在建宁(今福建建瓯)及泉州再设立分省,派右丞朵歹及参政讷都赤分镇福建南、北,以辖于福建行省。新设立的行省还有:至正十七年所置之山东行省,至正二十三年所置之广西行省,及胶东行省,至正二十六年所置之福建、江西行省等。
  其二,为中书分省的设置。其与行省的区别,即在于是从中书省派出要员镇守一方,故称中书分省。至正十一年,元廷派中书省右丞松寿到山东,出任济宁分省参知政事,以掌当地政务。翌年,又以中书省右丞玉枢虎儿吐华、左丞韩大雅①到河南,以统彰德分省(今河南安阳)之政务。此后设立的中书分省,还有:至正十七年,命中书省平章政事答蘭等分省于陵州(今河北故城东北);平章政事臧卜等分省于冀宁(今山西太原)。至正二十七年,以中书省添设平章蛮子分省于保定;太保右丞相也速分省于山东;左丞相沙蓝答里分省于大同等皆是。这些中书省的要员出镇各地,不仅掌管政务,亦兼管军务。
  其三,为行枢密院的增设。元代前期,行枢密院为临时性机构,必有重要军务乃设之。到元代后期,因各地农民起义、暴动纷纭,元廷被迫于各处设立行枢密院,"以镇遏好乱之民"①,乃成为常设性的地方军事机构。后至元三年(1337 年),经权臣伯颜提议,首先在四川、湖广、江西三处行省,设立了行枢密院。其职官有知院、同知、佥院、同佥、院判、断事官及属僚经历、都事等。其后,所设之行院,还有岭北、淮南江北、河南、江浙、山东、福建、江西等多处。
  其四,为枢密分院的设置。元代后期,既在各地设立行枢密院,又在一些地区设立枢密分院,其性质,当与行枢密院相似。至正十五年,首立枢密分院于卫辉(今河南汲县)。不久,又设彰德分院及直沽分院(今天津)。翌年,再设沂州分院(今山东临沂),以镇守各地。
  此外,又有所谓的添设兵马司,亦为镇压农民起义而设。至正十年,经中书省奏请,乃在东南地区设立4 处兵马司,分治于济南、大名、东平及徐州四重镇。每处皆设有都指挥、指挥、副指挥各数员,司狱、狱丞各1 员,另有其他吏员多人。此后,又在沂州、济宁等处添设了兵马司。
  而其他的地方性军政机构又随时、随地而增置。其较为重要的有:一、大都分府。至正十八年三月,毛贵率红巾军由济南北攻大都,元廷大震,乃于都城四隅,皆设立分府,以负责守御军务。同时,还设有4 处警巡分院,
  ① 韩大雅在《元史·宰相年表》中作"韩元善"。
  ① 《元史·百官志八》卷九十二。
  以负责都城内的治安工作。二、水军都万户府。至正十三年,元廷设立水军都万户府于昆山。翌年,又设立镇江水军万户府。至正十五年,再置水军万户府于黄河小清口,以镇压各地沿海的农民起义军。三、义兵万户府。元廷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深感兵力之不足。于是调动各地之地主武装,以对抗农民起义军。至正十四年,首先在河南、淮南二行省设立义兵万户府。不久,又在南阳、邓州设立"毛胡芦"义兵万户府。翌年,复置汴梁等处义兵万户府及忠义万户府(在宿州)、忠勤万户府(在武安州)等。这些地主武装虽然为镇压农民起义出了很大力,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元朝的灭亡已成定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
  3。皇家机构在元代中后期,主掌帝王诸务之宣徽院变动不大。而主掌后妃诸务的官僚机构却不断设置,且变动较大。这是和元代中后期宫廷中政治斗争、争权夺利等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忽必烈在位时,曾为皇太子真金设立詹事院。及真金死,詹事院并未废除,而是隶于真金之妻阔阔真。忽必烈死后,真金之子铁穆耳即位,遂将詹事院改为徽政院,下属各机构名称亦作相应调整,以归皇太后阔阔真位下。这时的后妃所属机构,已经升格,与帝王所属之宣徽院相差无几。
  不久,成宗又为其皇后卜鲁罕设立了中御府,以掌中宫诸务。到大德四年(1300 年)二月,皇太后阔阔真死,皇后卜鲁罕权势日增,同年九月,成宗乃将中御府升格为中政院,而与宣徽、徽政二院平起平坐。到大德十一年,成宗死,仁宗等至大都搞政变,将卜鲁罕皇后谪发于东安州(今河北廊坊),随即赐死。而由其所辖之中政院,大概也一并废罢了。
  武宗即位后,乃尊其母答己为皇太后,在京城为其建造兴圣宫以居之。
  并重立徽政院,以掌皇太后位下诸务。而对皇后真哥,武宗在册立之时,又将中政院升格为从一品,与宣徽院、枢密院、御史台等平级。武宗死,院乃废。仁宗继立,乃于皇庆二年(1313 年)为其另设长秋寺,专掌武宗五斡耳朵之事。
  同年,仁宗又册立自己的皇后阿纳失失里(一作"答里麻失里"),并设立相应的机构,改原属于自己位下的典内院为中政院,以统皇后中宫诸事务。皇太后答己这时势力益张,徽政院使之权几凌于政府之上。奸臣铁木迭儿亦依恃皇太后之宠,专权于中书省,任意胡为,就连仁宗也无可奈何。英宗即位后,对太皇太后答己及奸臣铁木迭儿的所作所为极为痛恨,故而对其势力尽力加以贬抑。及至治二年(1322 年)答己死,即刻下诏,尽废徽政院之职官。后宫之权势,一度消其太半。英宗时,又为其母阿纳失失里改设有承徽寺,以掌其后宫之事。
  不久,英宗被杀于南坡。泰定帝继立。一方面,遵行惯例,为英宗皇后速哥八剌设立长宁寺,以掌其位下诸事。另一方面,又为已被武、仁二宗赐死的卜鲁罕皇后另设长庆寺,掌管成宗斡耳朵诸事,以间接表示出对武宗一系篡夺皇位的不满。
  泰定帝死后,武宗一系依靠武力再次夺取皇权。但其二子文宗及明宗又起内讧,文宗将长兄明宗毒死,复登皇位。但在表面上,还要摆出一副伪善面孔,在天历二年(1329 年)特为明宗皇后八不沙设立宁徽寺,以掌明宗斡耳朵诸事。翌年,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又制造谗言,将八不沙皇后杀害。
  及文宗死,卜答失里皇后乃大权在握,"中书百司政务,咸启中宫取进止。"①乃立明宗之幼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宁宗。并为卜答失里重立徽政院。未几,宁宗又死。明宗长子继立,是为顺帝。而卜答失里被尊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顺帝不久又借用权臣伯颜之力,除去卜答失里及燕铁木儿两大势力。乃在后至元六年(1340 年),为其弟宁宗设立延徽寺,以掌其斡耳朵中后妃诸事。
  顺帝初立燕铁木儿之女答纳失里为皇后,元统三年(1335 年,即后至元元年)被废,旋赐死。又立伯颜忽都为皇后,并为之设立中政院,以掌正宫位下诸事。后至元六年,顺帝又立奇氏为第二皇后,乃改徽政院为资正院,而与中政院并立。两后同时立院,有元一代,此为第一次,而第二皇后奇氏的势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正宫皇后,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 年),伯颜忽都皇后死,于是顺帝又将资正院改称崇正院,并兼掌中政院之事。实际上,又成为两院合一之制。而是时奇氏之权力,已有凌驾于顺帝之上的趋势。4。司法机构与立法在元代前期,各种司法机构大致上已经确立,虽然十分混杂,但更改起来更为困难,故而在元代中后期尚无大的变化。如当时统管诸王等蒙古贵族投下司法事务的大宗正府。初设时只有断事官10 员,后因诉讼诸务过多,世祖至元末年,已增至46 员。到仁宗时,乃下令,凡汉人之司法审理权,转到中书省刑部,以减轻大宗正府的负担。泰定帝即位后,曾恢复旧制,蒙、汉综理之。但是不久,亦下令,"以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并怯薛军站色目与汉人相犯者,归宗正府处断;其余路、府、州、县汉人、蒙古、色目词讼,悉归有司刑部掌管。"①从而减轻了大宗正府的负担,而将更多的审理之责归到中书省刑部名下。
  这一时期,司法机构的主要任务,则是编纂、制定出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成宗即位后,曾于大德三年(1299 年),明令中书省大臣何荣祖等,修改律令,编纂为《大德律令》,并召集朝中元老、宰臣等,共同加以商订。但终成宗之朝,其"法典"也未能颁行。
  武宗即位后,中书省大臣又提出,世祖时律令已有定制,但成宗时用法宽弛,"故有司无所遵守。"因此,请重新审定世祖以来所行之"条格",使之一致,以便于官吏遵行。至大二年(1309 年),武宗重立尚书省,省臣再次提出,要将自成吉思汗以来颁行的9000 余条政令,"删除繁冗,使归于一,编为定制。"①然而,直到武宗死,仍无结果。
  及仁宗即位后,编纂"法典"之事才有了较大的进展。延祐二年(1315年),仁宗命重臣李孟等人主持其事。经过数年努力,其书大致编成,然直至仁宗死,亦未及颁行。英宗继立后,乃共召朝中大臣及仁宗时参与其事者,经共同参酌,乃定其"律令",命名为《大元通制》,颁行天下。
  是书共纂集前朝有关法律之事共2500 余条。包括诏敕、断例、条格、令类(又作"别类")等四大部分。其中,又以断例、条格两部分最重要。断例700 余条,大致相当于前代"法典"的"律";条格1100 余条,则相当于"令"。
  其后,顺帝在至正五年(1345 年),又下令编成《至正条格》,翌年颁
  ① 《元史·宁宗本纪》卷三十七。
  ① 《元史·百官志三》卷八十七。
  ① 《元史·武宗本纪》卷二十二。
  行天下。共有2900 余条。一方面,是对《大元通制》的修订;另一方面,则又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但该书今已亡佚,其内容有何更改、变化,已不得而知。
  在元代中后期的法治机构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不只是"法典"的不完备,需要屡加修订。更重要的,则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影响,而导致的有法不遵,犯法不治的现象大量存在。如大德元年(1297 年),大都路都总管府的总管沙的,因盗支官钱、贪受赃物,被御史台弹劾,"准律,当杖百七,不叙。"①御史台诸臣请依法惩治,但是成宗却以"故臣之子"为借口,加以庇护,免予责罚,仍任原官职。
  又如大德十一年冬,贵赤塔塔儿等人在檀州(今北京密云)强抢百姓米粟600 余石。中书省臣请遣官审理其事,并将贵赤塔塔儿等治罪,但是却受到武宗的庇护,最后不了了之。更有甚者,泰定元年(1324 年),有蒙古千户因使事来到大都,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横抢市民妻女入王府宅邸中强奸,"辇毂之下,肆恶无忌,京民愤骇"。中书平章政事张珪等人提出,"宜遵世祖成宪,以奸人命有司鞫之。"②但是,罪犯在泰定帝的庇护下,居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在统治中心的都城,法律面对不法之徒尚且如此无力,那么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州县,豪强官吏的不法行为,又怎能依律惩治呢!
  ① 《元史·崔彧传》卷一百七十三。此处之"不叙",意为罢去其官职,不得再用。② 《元史·张珪传》卷一百七十五。
  (五)官吏选拔制度的完善1。科举的创行在元代前期,官吏的选拔,儒以荐举,吏因补用,而近侍贵族则有不时之超擢。却对自唐代以来就行用的通过科举以选拔官吏的制度,一直没有施行。窝阔台汗及世祖忽必烈皆曾有过一次尝试,但也没能坚持下来。特别是元代前期,众多大臣多次提议此事,皆不了了之。一次是翰林学士王鹗,在至元四年(1267 年)请施行选举之法,但遭到政府其他官员的反对,乃作罢。到至元二十一年,和礼霍孙任宰臣之时,再次提出设立科举,本来很有希望加以施行,但旋即因和礼霍孙被罢官,这一建议也被搁置。此后,历经成宗、武宗二朝,已很少有人再提此事。
  及仁宗即位,在重臣李孟等人的影响下,深感求贤才以治天下,必经科举一途,乃见成效。他曾对侍臣说:"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①于是在皇庆二年(1313 年)十月,命中书省诸臣讨论设科取士的种种规则。并在十一月正式诏告天下,从翌年八月开始施行科举之法。根据中书省臣等议定的科举规制如下:其一,是考试的场次。共分为三场。第一场为乡试,全国共设立17 处考场。11 个行省,每省1 处;河东及山东宣慰司,各设1 处;中书省所属大都、上都、真定(今河北正定)及东平等4 城,各设1 处。第二场为会试,由乡试合格者于翌年春汇集到大都,再考一场。其合格者,才能参加第三场考试,即御试。然后由政府授予相应的官职。
  其二,是考试的科目。从乡试开始,就充分显示出民族之间的不平等。
  蒙古人、色目人为一种待遇,而汉人、南人又是一种待遇。前者在乡试时,只考两次。第一次"试经问五条";第二次"试策一道"②。而后者则须考三次。第一次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第二次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第三次才是"试策一道"①。会试的科目与乡试相同。及御试,皆为"试策一道",蒙古、色目人作500 字即可,汉人、南人则须千字以上。而最后的考试结果,也分为两榜公布。会试的结果,张榜于中书省衙门两旁。御试结果,则张榜于皇宫之前。
  其三,是录取的名额。这直接关系到入仕人员的多少,当然十分重要。
  从表面上看,规定是非常平均的。会试之名额共300 人,其中,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75 人。但是,若从各民族所占之人数比例来看,汉人比蒙古人、色目人的数量要多得多,何止10 倍。而南人比汉人,又不知要多几倍。如果蒙古、色目人等是十中取一,那么,汉人及南人就是百中取一、千中取一了。而且,即使是全都通过了御试的举子,其所任官职的优劣,也决不可能是相同的。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这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统治者的倾向,以及其他的各种政治制度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虽然如此,通过科举制度的施行,一方面,给广大的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新的入仕途径。另一方面,元朝政府通过这一方法,也确实得到了许多优秀人才,为治理国家、弘扬文
  ① 《元史·仁宗本纪》卷二十四。
  ② 《元史·选举志》卷八十一。
  ① 《元史·选举志》卷八十一。
  化得益不少。
  2。科举的中废与复行自从仁宗倡立科举制度后,历经英宗、泰定帝、文宗,直至顺帝初,对这一制度皆遵行之,每3 年举行一次科考。共计仁宗2 次,英宗1 次,泰定帝2 次,文宗1 次,顺帝初年1 次,共7 次,录取文士500 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如马祖常、萨都刺、丁文苑、偰玉立、余阙等,汉族文士如张起岩、欧阳玄、黄溍、杨载、许有壬、宋本、吴师道、黄清老等,皆入其选。科举得人,一时为盛。
  但是,由于科举之制的施行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欢迎,又因为各地主持科举工作的主考官皆为名望极高的饱学之士,深受人们尊敬,故而遭到一些坚持蒙古旧俗,对"汉法"有强烈抵触情绪的权贵们的反对,一旦有机会,就会从中阻挠其法的施行。
  顺帝即位时,为了除去夙仇,曾利用权臣伯颜的力量。乃使伯颜的势力迅速扩张,甚至一度凌驾于顺帝之上。伯颜本人即对"汉法"十分不满,在农民反抗日渐增多的情况下,曾建议要杀尽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他的亲信中书平章政事彻理帖木儿乘机提出罢行科举的建议,得到伯颜的支持。于是,在后至元元年(1335 年)十一月,迫使顺帝下诏,罢行科举。此后,由于政治斗争的影响,伯颜遭到罢黜。中书省重臣铁木儿塔识,许有壬,文臣欧阳玄等皆请恢复科举之制。顺帝乃在后至元六年下诏,"复科举取士制"①。科举之制乃于翌年又复行之。此后,直至元末,行之不辍,共进行了8 次,录取文士500 余人。
  综观元代的科举制度,与前代相比,有若干不同之处:其一,民族不平等政策表现尤为突出。因元朝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故而在各种政策上,都对少数民族有利。科举亦不例外,"两榜取士"之制的施行,即是明证。当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从客观上又促进了他们学习汉族文化,参与科举的信心及行动。有利于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其二,是录取员额的减少。与唐、宋等朝代相比,有元一代共行科举15次,录取文士千余人,仅为唐、宋时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元代官吏的"入仕"有多种途径,故而使科举在选拔官吏的问题上已经不重要。从而导致录取员额减少。另外,当时许多蒙古权贵对科举制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见与敌视,也是这一制度未能尽早实行,且又出现中辍的情况。实际上,科举制度的兴废,也间接标志着蒙古统治者对"汉法"的接受程度。
  其三,元代的科举制度,首次将宋儒的理学作为评判标准,时人所谓:"贡举法行,非程、朱学不试于有司,于是天下学术凛然一趋于正。"①这种规定,显然与唐、宋的科举考试以古代儒学大师的撰著为蓝本的做法截然不同。乃使程朱理学变为官方承认的"正统"之学,并对后世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
  ① 欧阳玄:《圭斋文集》卷五"赵忠简公祠堂记"(四部丛刊本)。
  (六)元末农民的起义1。北方起义军的活动由于顺帝的腐化堕落,信用奸臣;宫廷中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大小官吏的贪婪无能,横敛民财;地方军阀的割据地盘,各自为政;以及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旱蝗相仍,暴雨溢河,等等,这一切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已经生存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再也无法继续苟延残喘,自古"官逼民反"。也只有通过广大农民的起义,才能够推翻官府腐朽的黑暗统治。元末农民的大起义,首先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其起因,主要是黄河年久失修,屡屡泛滥,给沿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等地的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元朝政府为治理黄河,多次征调大批民夫,这就给农民起义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时有白莲会首领韩山童,在河南、江淮等地借传教之机,以组织农民群众,声称"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而其徒众刘福通、杜遵道等人为抬高他的地位,谎称他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孙子,"当主中国"①。由此号召民众起而反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五月,他们的活动被元朝政府侦知,前往剿灭。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等人于是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公开起义,相继占有朱皋(今河南固始境)、罗山及上蔡、真阳(今河南正阳)、舞阳等地,又攻克汝宁、光州(今河南潢川)、息州(今河南息县),起义军皆以红巾裹头为标志,部众迅速发展到10 余万人。由此揭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开始出现第一次起义高潮。
  同年八月,有邳州(今江苏邳县境)白莲教徒芝麻李、赵君用、彭大等,起而相助,率众攻入徐州,民众群起响应,"从之者亦百余万"②。随后,又攻占徐州附近地区及宿州、睢宁、安丰(今安徽寿县)、泗县等地。同年底至翌年初,又有邓州百姓王权、张椿等起义,攻占邓州(今河南邓县)、南阳、唐州(今河南唐河)、汝州(今河南临汝)及河南府(今河南洛阳)。襄阳孟海马等起义,攻占襄阳(今湖北襄樊)、荆门、房州(今湖北房县)、均州(今湖北均县境)等地,亦皆以红巾裹头为标志,故分称为"北琐红军"及"南琐红军"。
  至正十一年八月,还有一股白莲教徒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境)发动起义,亦头裹红巾。其首领为徐寿辉、彭莹玉、邹普胜等人。他们也以"弥勒佛下生"为号召。并且在攻克蕲水(今湖北浠水)、黄州等处之后不久,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定都蕲水。以徐寿辉为帝,邹普胜为太师。这支起义军虽然是在江北起义,其活动范围,却遍及大江南北。而且,由于它是第一个建立政权的农民武装,故而影响也最大。
  元朝政府面对蜂拥而起的农民反抗斗争,不甘心覆没,于是调兵遣将,大举镇压。至正十一年,元朝政府在捕杀韩山童后,又派大将也先不花、宗王宽彻哥等率大军10 万余人前往镇压刘福通等起义军。元军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和众多的部卒,先攻占上蔡,捕杀起义军首领韩咬儿,又攻占汝宁。就在元军由于初战取胜,放松戒备之时,刘福通率起义军乘机发动反攻,一举击败驻守在汝宁的元军部队,并将其将领巩卜班杀死。其他元军闻讯大惊,
  ① 《明史·韩林儿传》卷一百二十二(中华书局点校本)。
  ② 权衡:《庚申外史》卷上。
  不战自溃。
  不久,被顺帝召回都城重任要职的脱脱,亲自出马,调集大军,对据守在战略要地徐州的芝麻李、赵君用、彭大等农民起义军发动围攻。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军战败,芝麻李被元军捕杀。脱脱为报复城中百姓对起义军的支持,残酷地实行"屠城",将全城男女老少都杀死。而赵君用、彭大等率起义军残部被迫南移,与占据在濠州(今安徽凤阳)的地方豪强郭子兴等会合,仍然坚持抗元斗争。
  元朝政府又命驻守在四川、湖广等地的元军对王权、张椿、孟海马等农民起义军进行围剿。元军将领咬住、也先帖木儿、月鲁帖木儿、答失八都鲁、老章等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征讨,月鲁帖木儿死于军中,咬住屡败,但最后还是把起义军打败,陆续收复了荆门、峡州(今湖北宜昌)、襄阳、樊城、安陆、南阳、均州、房州等地。由于元朝政府调动大批军队残酷镇压,北方农民起义军的活动一度陷入低潮。
  2。红巾军的北代这时,首举义旗的刘福通部农民起义军,于至正十五年(1355 年)二月,找到了失散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并奉之为领袖,建立了又一个影响重大的农民政权--宋,并建元"龙凤",定都于亳州(今安徽亳县)。韩林儿称帝,又号"小明王"。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则出任丞相、平章政事等职。领导北方的农民起义再次掀起高潮。
  元朝政府又一次调集大军,对龙凤政权发动围剿。同年六月,元军骁将答失八都鲁率军向刘福通进攻,在长葛被击败。元军另一骁将察罕帖木儿却在怀庆将起义军击败。答失八都鲁复调兵进攻起义军都城亳州,经过数度激战,刘福通终于打败元军,保住了亳州。但是,一直被动挨打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取胜,必须主动出击。
  龙凤二年(即元至正十六年)九月,刘福通等起义军将领决定分头出击,以扭转被动局面。起义军大将李武、崔德等率军向西北发展,兵锋直指关陕。大将毛贵则率军向东北发展,兵锋直指齐鲁。翌年六月,起义军首领刘福通亲率大军为中路,直逼中原重镇汴梁(今河南开封),然后,由部将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等人,率军继续北进,经略晋、冀各地,以策应东、西两路北伐军。李武等人仍为西路军,由于进军受挫,又增援以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继续进攻关中。而毛贵所率为东路军,先经略山东,然后北攻元都。
  西路起义军在李武、崔德的率领下,攻入潼关后,杀死守关元将述律杰。又打败前来围攻的元军伯家奴部,然后,进攻陕州(今河南陕县)、虢州(今河南灵宝),并取之。但不久即被元军骁将察罕帖木儿打败。转至平陆、安邑(今山西运城境),又被击败。翌年,起义军乃从晋南转向陕西,攻陷商州(今陕西商县)、蓝田等处,并直逼关中重镇奉元(今陕西西安)。元廷大惊,调集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骁将率军前往进剿,从而使西路起义军的进展极为困难。
  不久,前往增援的白不信、大刀敖等起义军继入陕西。初时较为顺利,连克兴元(今陕西汉中)、秦州(今甘肃天水)、陇州(今陕西陇县)、巩昌(今甘肃陇西)等地。但是不久,却在凤翔被察罕帖木儿打败。此后,西路起义军一直处于困境中。于是分兵,一部分向南进入川中活动,另一部分仍转战于甘、陕各地,未几失败。
  中路起义军在关先生、破头潘等人的率领下,由河南大名一路攻占曹州(今山东菏泽)、■州、卫辉路(今河南汲县)等处,然后转攻山西泽州之陵川。随后又占潞州(今山西长治),但在进攻冀宁(今山西太原)时,被元军察罕帖木儿所败。龙凤四年三月,中路军再次向元军发动进攻,占领了山西重镇冀宁,又连克大同附近诸县。然后,兵分两路,"一出沁州,一侵绛州。"①同年五月,刘福通所率中路军之一部,攻占了河南重镇汴梁。然后,从安丰把韩林儿迎到这里,并迁都于此。而活跃于山西的关先生、破头潘等中路军,越过太行山,攻占辽州(今山西左权)。原来准备按计划进攻保定,然后与东路毛贵所率之军会合,同攻大都。但是在保定遇到元军的顽抗,未能取胜。只得调转军锋,继续在山西境内活动。
  同年九月,关、潘诸军对山西重镇大同发动猛攻,至十月,乃克之。此后,转向塞外蒙古政权要害之一的上都路,而这里又正是元廷防卫最薄弱的地方。至年底,中路军乃将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攻陷,占据7 天,焚毁由世祖忽必烈亲手创建的大片宫殿。这一行动,给了蒙古统治者一次沉重地打击。由忽必烈制定的两都岁时巡幸的制度,也至此而罢废。其后,蒙古统治者曾打算重建上都,恢复两都之制,却因财力不继,社会动荡不安而作罢。
  中路起义军在上都稍事停留,然后继续东进,转攻辽东各地。翌年正月,攻陷东北重镇辽阳行省(今辽宁辽阳),不久分兵。其主力军在关、潘等人率领下,转攻高丽(今朝鲜),连克诸城,两年后攻占高丽都城开京(今朝鲜开城),但不久被高丽军所败。关先生等战死,破头潘率残部回师东北,亦被元军击败。另一部分起义军,则在王士诚等人率领下,仍活动在北方各地,先后攻占冀宁路、永平路(今河北卢龙)、大宁路(今内蒙古昭盟宁城境)、广平路(今河北永年境)等处,由于力量分散,最后被元军各个击破。中路起义军的北伐亦告失败。
  东路起义军在毛贵等人的率领下,东攻齐鲁各地,进展最为顺利。龙凤三年,已经攻占般阳(今山东济南西)、益都等重镇,直接威胁到济南。翌年,又大败元军不蘭奚部。二月,攻克清州(今河北清县)、沧州,占据了大运河的要害长芦镇。三月,复攻陷山东重镇济南。然后,按计划北攻元朝京城大都。三月十二日,毛贵军攻克京东门户蓟州(今天津蓟县),元朝统治者大惊,召集京中百官商议对策。大多数朝臣为了保命,主张放弃大都城,或是迁都关中,或是逃往漠北。只有中书省左丞相太平极力主张据城死守,并将元军精锐调到大都东南的柳林行宫,准备与北伐起义军拼死一搏。
  三月十七日,毛贵率军进攻濮州(今北京通县境),不幸在柳林行宫被元军精锐部队所击败。由于考虑到孤军深入易受夹击,于是,毛贵只得率北伐起义军退回山东境内,徐图再举北伐。但是,翌年四月,毛贵被部将赵君用所杀,东路起义军内部矛盾激化,相互残杀,最终导致了东路北伐的失败。由刘福通所领导的三路红巾军的北伐,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是,却给了腐败的元朝政府以致命的打击,焚毁了上都宫室,几乎攻占大都。起义军的影响遍及北方各地。同时,也把元朝军队的大量主力牵制在北方,而为南方农民起义军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并为朱元璋起义军最后推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五。
  翻元朝统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3。南方起义军的活动与刘福通红巾军同年起义并建立第一个农民政权的天完红巾军徐寿辉、彭莹玉等部,自建立政权后,发展十分活跃,其活动范围,则主要是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至平二年(1352 年、即至正十二年)初,徐寿辉遣部将丁普郎、徐明远等攻占湖广重镇汉阳(今湖北武汉长江以北部分),邹普胜攻占武昌(今湖北武汉长江以南部分)。不久,又连克兴国府(今湖北阳新)、安陆府(今湖北钟祥)、沔阳府、中兴路(今湖北江陵)等处。
  同时,起义军的另一部分在彭莹玉等人的率领下,则向江西挺进。二月,攻克江州(今江西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岳州(今湖南岳阳)、袁州等地。三月,再克衡州(今湖南衡阳)、徽州(今安徽歙县)、信州(今江西上饶)、吉安诸处。然后,转而东向。七月,由昱岭关进攻杭州路,并顺利攻占。但是不久,元军集结兵力,发动反攻,红巾军被迫退出杭州,转而进攻广德、常州、江阴、宜兴等处,并皆攻克之。但是,由于元军不断增援,各地的地主武装也纷纷起而与农民军相对抗,遂使红巾军的活动越来越困难。到至平三年十一月,彭莹玉部起义军在瑞州(今江西高安)被元军火你赤部击败,彭莹玉亦被捕杀。
  不久,元军又对徐寿辉部起义军的活动中心蕲水(今湖北浠水)发动围攻。由卜颜帖木儿、蛮子海牙率江浙诸部军,哈临秃、桑秃失里、牙罕沙等率四川诸部军,联合出击。因寡不敌众,起义军战败,徐寿辉出逃。天完红巾军受到严重打击,损失极大,一度处于低潮。
  到至平五年,由于其他各路起义军的活动十分踊跃,元军忙于镇压,顾此失彼,放松了对湖广等处的防范,天完红巾军再次兴起。■文俊部连克沔阳、襄阳(今湖北襄樊)、中兴及武昌、汉阳等重镇,并于翌年正月重建天完政权,定都于汉阳,仍推徐寿辉为帝,■文俊则任丞相。
  重建后的天完政权,发展十分迅速,不久即四出攻伐,复占襄阳,又克常德、澧州(今湖南澧县)、辰州(今湖南沅陵)、衡州、岳州、峡州(今湖北宜昌)等地,湖广大部分地区,重被红巾军占有。然而,就在起义军复兴,形势极为有利的情况下,天完政权内部却发生了自相残杀的悲剧。先是■文俊居功自傲,企图除掉徐寿辉,取而代之,自己称帝。因谋害不成,乃率众出逃。不久,其部下陈友谅又乘机杀掉■文俊,夺取了他的军权。然后,率部向江西发展,连克安庆、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抚州、建昌、赣州、信州等处。及徐寿辉率众前来相会,陈友谅遂将徐杀害,自己称帝,建立汉国。元末第一个建立的农民政权,没有被元朝政府剿灭,却反而葬送在内讧的"弟兄们"手中。
  元末活跃于江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除天完红巾军外,还有张士诚所建立的"大周"政权。张士诚原为私盐枭贩,至正十三年(1353 年)初,因见各地农民纷纷起义,于是与诸弟兄张士信、张士德等纠集众多盐丁,亦举起义旗,攻占泰州及兴化,又偷袭高邮成功,于是自立为王,建元"天祐"。翌年,元朝政府命镇压徐州"芝麻李"起义军有功的丞相脱脱再度掌军,前来镇压。脱脱乃重施故伎,企图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举将张士诚起义军剿灭。所调集之元军,号称"百万",将高邮城围得水泄不通。连攻三个月,外城已破,起义军危在旦夕。但是,因元廷内部争权夺利,主帅脱脱突然被罢去军权,各路元军群龙无首,乃大乱。张士诚得以死里逃生,抓住机会,发动反击,打败了元军的围攻,兵势复大振。高邮之战的胜利,给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以极大的鼓舞,使一度陷于低潮的起义活动再次出现高潮。其影响十分重大。
  到天祐四年(即至正十六年),张士诚起义军在长江下游各地有了极大的发展,连续攻占了通州(今江苏南通)、常熟、平江(今江苏苏州)、湖州(今浙江吴兴)、松江、常州诸处,并迁都于平江,改名隆平府。其势力,"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濠、泗,东薄海,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①实力已极为雄厚。
  然而,就是在这大好形势下,张士诚却由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割据一方的地主豪强武装。他一方面拒绝朱元璋起义军的合作要求,并屡次出兵相攻击;另一方面,则公开向元朝政府投降,接受其授予的"太尉"等官爵。并将自己在江浙等地征敛到的百姓粮食,大量北运大都,以接济行将灭亡的元朝政府,从而充分暴露了他背叛农民起义的丑恶行径。
  是时,又有一股海盗势力,活跃在东南沿海一带。其首领,也是以行贩私盐为业,而活跃于海上的方国珍兄弟。至正八年,因仇家诬告,方国珍受到追捕,于是起而反抗,聚众数千人,横行海上。元军进讨,皆被其所败。继而受元廷之招降,不久复叛,如是者再三。后见朱元璋起义军势力壮大,为免遭攻击,又投降于朱元璋,脚踏两只船,见风使舵,唯利是图。最多只能算是农民起义军中的败类而已。
  ① 《明史·张士诚传》卷一百二十三。
  (七)朱元璋的起义与北伐灭元1。朱元璋起义与平定江南在元末首义的各路起义军中,以濠州(今安徽凤阳)的豪强郭子兴所率诸部军的势力最弱小。当时,与郭子兴共同起事的孙德崖等4 人各称元帅,互不服气,且每日剽掠为事,而无大志。其后,"芝麻李"部将彭大、赵君用等因兵败徐州,被迫南退,遂与郭子兴等部相会合。但不久因内部矛盾激化,发生内讧,各自分裂。时朱元璋已投到郭子兴部下,于是率徐达、汤和等人自行开拓,南攻定远,再克滁州,部众已达两万余人。此后,郭子兴于至正十五年(1355 年)三月病故,朱元璋仍自行发展,势力日渐雄厚。
  同年五月,朱元璋兼并由李普胜等所率之农民起义军巢湖水师。六月,攻占长江要塞采石矶,"缘江诸垒悉附"。然后,多次遣军进攻江浙重镇集庆(今江苏南京),并在翌年三月将其攻克。乃以此为中心,改其名为应天府,并继续向四方发展。是时,朱元璋的主要对手,东面为张士诚部,西面为陈友谅部。而南面的元军,已不足以构成威胁。
  这时南方的各支起义军,已经纷纷开始蜕变为割据一方的地主武装。他们的主要目标,也开始从推翻元朝政府的黑暗统治,转变为相互兼并(这时的元廷,只不过是他们兼并的对象之一),称王称霸。至正二十三年初,张士诚部攻杀刘福通,乃是这场兼并战争的前奏。而北方的元廷,朝中众官相斗,帝党、后党相互残杀;地方上的地主割据武装之间,也在争斗不休;已经无暇利用农民军之间的残杀而坐收渔利。朱元璋得乘其便,从而顺利进行统一南方的战争。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朱元璋采用刘基之策,首先对西面的陈友谅部发动进攻。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陈友谅军倾巢而出,号称60 万,所乘皆为巨型战舰。朱元璋分军11 队,与之交战。起初,陈友谅依仗战舰巨大,占了便宜,朱元璋部仰攻失利。正巧刮起东北风,朱元璋乃命部下顺风采用火攻,陈友谅大舰皆被烧,军卒大乱。朱元璋挥军猛攻,转败为胜,并将陈友谅困在渚矶。八月,陈友谅被迫突围回武昌,又在湖口受到朱元璋的阻击,复大败。陈友谅也被流矢射死。经过这一战,朱元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同年冬及翌年二月,朱元璋又两次进攻武昌,攻灭"大汉"政权,除去了西面的一大劲敌。
  朱元璋乘胜挥师东进,又向张士诚部发动进攻。至正二十五年十月,命大将徐达进取淮东,克泰州,继而围攻高邮。朱元璋则率军截击张士诚来犯之军。翌年春,徐达军克高邮,又连下淮安、徐州、宿州、濠州等地。朱元璋乃得以还乡祭祖,与父老欢聚畅饮。八月,又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0 万,直捣张士诚之老巢。连克湖州(今浙江吴兴)、杭州、余杭。十一月,进围平江(今江苏苏州)。至翌年九月,张士诚被迫出降,并被乱棍打死。至此,朱元璋东面的劲敌亦被除去。
  朱元璋在除去陈、张两大劲敌之后,霸业基本上已经奠定。为最后除去北方元廷这一强敌,朱元璋乃先出兵平定南方其他割据势力。时割据在福建一带的为陈友定。至正二十七年冬,朱元璋命大将胡廷美、汤和、李文忠兵分三路,发动进攻。翌年正月,陈友定被俘,福建悉平。而其他的割据势力,如据守川蜀的明升部,据守于云南的元廷旧部等,已不足构成威胁。于是,朱元璋开始全力展开灭元战争。
  2。北伐灭元朱元璋在扫平南方群雄后,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 年)十月,命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大军25 万人出师北伐,开始攻击兼并的最后一个目标--盘踞在大都的元朝政府。而是时元朝政府尚不知"气数"已尽,仍在做恢复大业的美梦。同年八月,顺帝特下诏书,命皇太子总管全国军政,又命扩廓帖木儿以本部军马"肃清江淮",李思齐统本部军马"进取川蜀",张良弼等部"进取襄樊"①。然而,各部皆拥兵自保,已无人听命于元廷的差遣。
  朱元璋在北伐之前,曾与部将们商议进攻的方略。大将常遇春主张率一支精兵,直捣大都(今北京),先攻灭元廷。然后再依次平定四方,采用所谓的"擒贼先擒王"之术。朱元璋却认为,大都为元朝统治中心,经营多年,守备必然很坚固。如果孤军深入,攻而不克,又无退路,就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故而应该先占山东,除去大都的屏障,再平河南,断其臂膀,复西克潼关,使大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进兵,将会"不战而克"。朱元璋提出的这一万全之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遂被定为北伐的方略。十月二十三日,朱元璋发布了讨伐元朝的檄文,历数其腐败的统治。为争取民心,又召集北伐诸将,告诫他们:"若所经之处及城下之日,勿妄杀人,勿夺民财,勿毁民居,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①徐达、常遇春等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北伐方略,先进攻山东,连克重镇益都路、般阳路、济宁路等处。翌年三月,复进取河南。而元朝政府一心指望的各地割据武装,仍在激斗不止。
  至正二十八年七月,朱元璋起义军顺利贯彻北伐方略,已经进占山东、河南,攻入潼关,挺进河北,基本上扫清了大都周围的元军防卫力量。闰七月二十六日,北伐军进而攻占了大都东面的门户要道通州(今北京通县),元将卜颜帖木儿战死。翌日,顺帝见都城已无法守住,乃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先奉上太庙中的列祖列宗神位北逃。
  二十八日,顺帝又在常行"大喜乐"佛事的清宁殿召集蒙古宗戚、朝中大臣等,共议去留之计。在这危急时刻,只有极少数人主张拼死守御大都,而大多数人都主张北逃朔漠。顺帝乃命淮王帖木儿不花为监国,庆童为中书省左丞相,负责留守大都。而自己带着其他人连夜经由健德门出逃,度居庸关而去。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等所率之北伐军顺利攻占大都,留守在这里的帖木儿不花、庆童等人皆战死。元朝至此而亡。
  ① 《元史·顺帝本纪》卷四十七。
  ①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校订本)。
  六、结语纵观有元一代的政治史,给人印象最深的,大致有如下几点:其一,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到元顺帝北逃荒漠的160 余年中,始终充满着各种矛盾。由于多种矛盾的错综复杂,不断激化,由此而引起打打杀杀,争斗不息。在统治阶级内部,黄金家族中的贵族之间为争夺皇位,兄弟举兵相向,甚至不惜暗算毒杀。不同支系诸宗王的叛乱、谋反,亦时时有之。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也十分尖锐,各地农民起义纷纭,较大规模的如陈吊眼、钟明亮、蔡五九,乃至于元末的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朱元璋等,给元朝政府以多次沉重打击,中小规模的起义更是遍及各地,连年不断。而民族之间的矛盾,最为复杂,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表现为文天祥就义,阿合马被杀等事件。少数民族之间的,则表现为蛇节、宋隆济的起义及西南、东南各地的群■、众獠和各蛮族的频繁反抗活动。在对外关系方面,蒙古统治者的扩张政策也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蒙古国与元朝动辄征调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远伐异国,劳民伤财,以此为甚。元朝虽以武功称盛,然而,就是在这繁多的打打杀杀的不停争斗中,耗尽了精力,最后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其二,自古以来,治国以用人为本。而在蒙古统治者中,普遍存有用人不当的弊病。一言以蔽之,就是"任人唯亲"。在任免官吏时,不是根据才干的大小,而是根据出身的贵贱、亲疏,这自然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转。当然,民族歧视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蒙古统治者最信任的,首先是蒙古本族人,其次则是色目人。而对于汉人及南人,则疑忌过重,限制了他们发挥治理国家的才干。此外,蒙古统治者倚重下层小吏的做法也是导致政治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不能"任人唯贤",由此而导致的国祚短促,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三,蒙古帝王的个人好恶对政局的影响也较大。蒙古诸帝在登基前后,大多笃信佛法,而不崇奉儒术。故而很少有伪装成正人君子的现象,有了过失,不是自我反省,而是大行佛事,广赦罪囚,以图消灾。而大多数帝王,又对个人修养不甚重视,喜好游猎,沉湎于酒色,故而即位后纵情享乐,多不长命,导致帝位的变更十分频繁,由此又引起政府官员的频繁升降,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从而也影响了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行。元朝诸帝又多不事节俭,挥霍财富,滥加赏赐,故而导致国家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必然要加重对天下百姓的聚敛,以保持收支平衡,致使民不聊生,反抗四起,社会矛盾时常处于激化的状态。
  当然,元朝统治期间,并不是一无是处,一片黑暗。例如,在文化、宗教方面,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而带来文化、宗教的较大发展。如元代杂剧的繁荣;文人书画的崛起及逐渐成为一股潮流;各种宗教流派的并举及活动的自由,等等,都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它的政治典制的创建,如中书省与行省、御史台与行台、政教合一的宣政院的设置等,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中国全史》 062/一百卷 史仲文 胡晓林
  元代经济史
  本卷提要
  本卷所叙内容的历史时间:上起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的1206年,下到元惠宗妥欢贴睦尔退位北遁、元朝灭亡的公元1368 年。
  作者采用经济发展事实与经济管理思维模式结合研究的方法,寻觅元代经济历史中对当代经济管理有借鉴、应用价值的内容;力图说明元代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较细致地说明元代经济发展的四个时间阶段及其依据;有选择地介绍其时经济制度;追述和评价了元代经济研究的历史和成果。
  一、元代经济概述纵览14 世纪60 年代以前的全部中国政治历史,元王朝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王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世人皆知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数代贵族集团建立和经营的空前统一的封建王朝。就其盛时状况而言,无论从版图广度上、军事力量上、经济管理改革上、对外开放规模上、科学技术建树上都远超秦汉和超迈唐宋,是其时无与伦比的世界强国。在个别方面,即使是后来的明清帝国与之相比也望其项背,甚至有倒退之举。对此,有许多严肃公正的史家评论都有共识。
  元王朝的建立,首先与成吉思汗在12 世纪末至13 世纪第一个年代统一蒙古高原诸部相关。1206 年,中国蒙古族乞颜氏勃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成吉思汗身后,其三子窝阔台于1235 年建哈剌和林城(即和林)为国都。通过不断进行的战争,大蒙古国统治了亚洲和欧洲广大地区。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以西的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封地以及旭烈兀西征后据有的波斯之地(伊利汗国),先后成为名义上是大汗藩属实际上拥有独立的汗国。1206 年,忽必烈在其汗兄蒙哥(元宪宗)征川身亡后即位。他改革旧制,兼用汉法;以开平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将政治中心南移。1271 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1276 年,灭南宋。又传九代,至1368 年,明军攻入大都,元朝末代皇帝妥欢贴睦尔退出中原。其继承者据有漠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明初官修《元史》,自成吉思汗建国至元朝末代皇帝顺帝退出中原(1206-1368 年)通称元朝(后来多数中外治元史的著名史家也均承继明初官修《元史》之说解释或划定元朝始末时间意见)。这是一段长达162 年、一个半世纪还要多的时间。在这一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元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乱到治、由盛到衰、由衰到亡。其间,经济历史事件叠出,变化运动波澜壮阔。其内容的复杂多样的构成远超之前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同类型历史。
  (一)元代经济历史的阶段表现考察元代的经济,自然要从事各个细部的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元代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达一个半世纪还要多的时间过程。在这样长的时间过程中,元代经济总体上呈现了不同的阶段性差异。对这种情况能较准确地把握,对细部研究的深入至关重要。
  韩儒林先生等著名元史学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
  卷总论"社会经济"一节中认为,在有元一代,其经济前期由恢复到发展,中后期由发展到停滞、衰敝。显然,把元朝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其它以系统形式研究元代经济的作品多不谈及分期问题。最早开始较系统研究元代经济历史的封建史家宋濂等人在《元史·食货志》总论中点出至元、大德之间为元朝经济的盛世,对分期问题的说明是含糊的。但毕竟指出了其发展的全盛年月在何时。总之,以上几说都自成一家之言。笔者以为,元朝经济的历史应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剥削方式的转变与国民经济曲折恢复的时期。
  本阶段的时间为自1206 年成吉思汗建国至1259 年7 月蒙哥汗于四川逝世为止。这一阶段时间就是忽必烈称帝前的蒙古帝国时代,大约54 年。在这54 年中,实际执政的皇帝共有五人,即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和元太祖逝世后短期监国的元睿宗(即忽必烈之父孛儿只斤·拖雷)。另外,其间又有在元太宗和元定宗去世后由乃马真和斡兜立海迷失皇后分别称制的短暂时间。本阶段中这些帝王统治的地区,就中国范围而言主要是在北中国。成吉思汗于1206 年建国前,蒙古地区长期处于"星空旋转,诸部互伐"的战乱岁月。整个北中国的汉、蒙、契丹、女真、畏兀、唐兀诸族居住区,自唐"安史之乱"以来虽有个别的和平时期,但多数时期都处在战争中。各族军阀的割据,使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可见,上述由战争导致的社会生产力被破坏的恶果,不完全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臣僚相关。成吉思汗建国后,面临着恢复社会生产力,去弊兴利,使各族人民生活安定的任务。不过从历史事实看,成吉思汗主要忙于帝国版图扩大的军事征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于此处。成吉思汗虽然结束了北中国较多的地区的战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他很快开始了西征。在成吉思汗的箴言、诏令中虽有不少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内容,也有少量关于赋税制度的规定,但不系统。有的措施也没来得及落实,本人便于1227 年与世长辞。成吉思汗时代帝国统治者的剥削方式主要是为战争服务的,甚至是掠夺式的剥削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显著的不利于社会经济恢复的特点。1229 年元太宗继位后情况开始变化。元太宗在成吉思汗指定的契丹族相臣耶律楚材辅佐下,着手改革或改变统治者的剥削方式,以利军国,恢复社会生产力,百姓生活安定。当时大臣别选提出:"汉人对国家毫无用处,不如把他们统统赶走,使田地上长起繁茂的绿草,让我们去放牧"。耶律楚材却对元太宗说:"大汗你将要大举南伐金朝,少不了要一大批资金作军需之用,如果定下中原的地税、商税,加上盐、酒、铁冶、土产等项收入,每年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可以供应军需,怎么能说汉人对国家没用呢?"于是元太宗决定依耶律楚材的意见办理,设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所,并选定了课税使。出现了国家财政收入剧增而百姓无怨的局面。这是一次重大的经济管理制度变化,也是元朝早期统治者剥削方式重大转变的开端之一。
  原先,蒙古统治者动兵扩大帝国辖地时,经济上的目的是掠夺财富。因此,每到一地后总是把财产掠夺一空。把掳来的人民、工匠充为奴隶,然后按功勋的大小分赐给诸王贵族、将领,而大汗则从中各取得一份。那时,统治者不十分重视赋役管理和人口管理术,所以,这种以掠夺为主的剥削方式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是严重的,它使北中国本来从唐"安史之乱"后出现的经济创伤加剧,耕地荒芜,人口流亡,王公贵族占农田为牧场的情况严重,于国于民都无利。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元初蒙古族统治者的政权的巩固。为改变这种局面,元太宗于1229 年确立国家赋税制度,内容涉及蒙古地区和中原地区。其规定分别是:蒙古地区的牧民凡有马、牛、羊一百者取其一;中原地区农民以户为单位出赋税,标准是每户纳粟二石(后增至四石)。这是根据耶律楚材的建议确定的。另外,对西域地区也制定了赋税制度。规定西域地区人民以丁为单位出赋税,这是根据麻合没的滑剌西迷的建议确定的。这些规定是因地因俗因族情而确定的不统一的全国性赋税制度。
  七年之后(1236 年),元太宗开始改变中原地区的赋税制度。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每亩二升,水田五升。丁税:验民户成丁之数,每丁每年缴纳粟一石,驱丁(奴婢)五升,新户丁驱各半,老幼不纳税。凡田多人少者按地税计;凡田少人多者按丁税计。户税:以户为单位缴纳科差,有丝料、包银两种。上述新赋税制度是在金已灭亡后进行户口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的,从其内容可以看出,元太宗由于耶律楚材和西域人麻合没的滑剌西迷意见不一致,采取了折衷办法,即地、户、丁三种课税方式同时并存。上述内容中的丝料之法始行于1236 年,其标准是:每二户出丝一斤给官府,每五户出一斤缴给受封之主。包银之法始于1251 年,定每户出包银六两,后因许多汉官认为太重,减为四两:二两输银、二两折收丝绢等物。此外,还有各种商税、杂税。
  蒙古族统治者剥削方式的转变不仅表现在赋税制度的确立,而且还表现于人口管理制度的转变方面。元太宗以前,战间屠城情况严重。每当拒降敌军的城池被攻破,不问老幼、贫富、顺逆,除工匠等类人外大部分屠杀,少数妇幼被掠为奴隶。这种做法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很严重。元太宗时代大将速不台攻汴京,屡攻不下,蒙古军民死伤很多。于是他上奏:城破之日,准备屠杀全城百姓。耶律楚材反对。认为手艺很巧的工匠、拥有财富的大户主都集中在汴京,假使都杀了,能得到什么呢?元太宗英明果断,依顺耶律楚材之见下令:除金朝皇族,其余一概勿杀。当时逃难在汴京的147 万人民生命财产被保全下来。类似城破不屠的事例日后渐多。这对社会生产力的保存、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都产生了良好影响。
  限制裂土分民的弊端,制定五户丝制,回收诸王征税权,这也是元太宗在经济方面的一项新政。也是蒙古统治者转变剥削方式的一大表现。从前,蒙古帝国向外扩大领地后,实行裂土分民的分封制。成吉思汗的儿子们被分封于西部,诸弟封于东边。各部贵族也有封地。元太宗即位后,也把新占领的中原土地和民户分赐给诸王、功臣。耶律楚材竭力反对。言裂土分民会造成许多矛盾和弊病,可以多给这些诸王功臣以金帛,不能把大权交给他们。耶律楚材所言大权主要是指诸王、功臣于封地内的征税权。于是元太宗依耶律楚材之议,由朝廷设置官吏来征收诸王、功臣封地内赋税,年终分一些金帛给他们,不让他们滥征扰民,其办法就是五户丝制。其结果:避免了诸王、功臣封地在经济方面成为国中之国,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加重百姓负担的弊端。实际上这是一种加强国家经济方面垄断权的制度,但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
  元太宗与耶律楚材、麻合没的滑剌西迷等臣僚开创了本时期蒙古统治者转变剥削方式的开端性举措,奠定了元初蒙古帝国时代经济管理的大制。他们的这些做法为元朝历史第一阶段国民经济的恢复从制度方面创造了条件。元太宗身后虽有其妻乃马真、其子与子媳元定宗夫妇短暂时期脱离成制败毁帝国国民经济大业的曲折过程,但直到元宪宗蒙哥近一个年代统治的结束,其时元朝国民经济基本上处于恢复时期。不过,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恢复主要表现于元太宗执政的1229 至1241 年和元宪宗统治的1251 至1529 年这21年间。其中,元宪宗时代的恢复更为显著。元宪宗蒙哥是元朝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能识文断字并研讨几何学的有学之君。他创立了国家财政府库管理方面的审计制度,改变了其三伯父(元太宗)府库财币管理一度无制的局面。史称蒙哥汗"刚明雄毅,沉断而寡言,不乐燕饮,不好侈靡,虽后妃不许过制";"凡有诏旨,帝必亲起草,更易数四,然后行之"(《元史》本记三,《宪宗本记》)。他的刚明遵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明确元太宗的赋役制度对恢复帝国社会经济、加强国力的妙用,认为有必要遵守。查宪宗一生行迹,不见有违背太宗进步性经济遗规之痕,基本上克服了乃马真皇后、元定宗夫妇称制时社会经济出现混乱的局面,之后的社会经济也有发展成绩。
  根据以上史料及对它的分析,我们称从成吉思汗建国至蒙哥汗逝世的54年是元朝统治阶级剥削方式的转变与国民经济曲折恢复的时期。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帝国的庞大骑师统一和安定了蒙古高原。南向统一北中国大部分地区,西向越境征服中亚诸国。蒙古帝国的经济几致不能掌受之境。但成吉思汗身后元太宗至宪宗朝的庞大骑师仍继续开始南向滇川、关中、冀鲁晋豫,东向高丽,西向欧洲进军。驰骋万里、军费浩繁、耗资无数。其巨额军费的开支,一部分固然与掠夺相关,但主要的还要靠本土或已占领地区供应。可是,不见其时蒙古帝国经济崩溃。主要原因还在于其时社会经济出现了上述的一个重要恢复时期。不过,这种恢复是艰难的,它依然不断地受到了战时经济管理体制的冲击,潜伏着倒退的可能性。但社会经济毕竟恢复了。这正是世界中世纪史上用兵最多的、而当时蒙古帝国统治者的财政命脉没有中断的主要原因所在。
  第二时期:管理模式的奠定与国民经济出现全盛时期。
  本阶段的时间为自1260 年3 月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府登基称帝、建元中统至1307 年正月元成宗铁穆耳病逝为止。这一阶段为忽必烈、铁穆耳两帝执政时期,共47 年。其中世祖执政35 年,成宗执政12 年。忽必烈于1260 年称帝后,他在前九年任漠南王期间治理中原和整个北中国经济的思考基础上,进一步与各族臣僚规划全国经济管理制度。经过中统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损益,关于帝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多元一体化的开放的模式大体上确立下来。到至元八年(1271 年),改国号为大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攻下临安,取得平宋战争的胜利。至元十六年(1279 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工作。全国统一后,忽必烈又力排众议,果断地将其多元一体化的开放的经济管理制度推广向江南,实现了全国经济制度的统一贯彻,创建了之后元朝国民经济出现全面繁荣局面的条件。忽必烈的上述国民经济管理大模式表现出了与前代大不相同的多种特点,表现出明显的进步和开明的色彩。它与元朝盛世经济的繁荣有重要联系。由于忽必烈在国民经济管理方面管得要领,使南方农业经济文明和北方牧业经济文明得以较充分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并行发展、成就突出。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淡化了数千年来形成的民族间的仇恨心理,强化了各族间的相互信任感。在他的统治时代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庶晏然,年谷丰衍,朝野中外号称治平"(《滋溪文稿》卷十四,《碑铭》)的盛况。其经济方面治绩可与前代"文景"、"贞观"、"开元"之世相比,有些方面还大大超越了从前这些治世。以至元末衰世的百姓们都怀念世祖朝的逝去。是时中外史家评议、中外旅行家观感遗文都较一致地认为世祖朝的国民经济发展展现出了高度繁荣的盛景。成宗继位(1295 年),总体上继承了其祖父忽必烈的国民经济管理新模式,继续执行忽必烈农牧并举、允许多种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并存、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并重、完善全国金融制度、重视工商业发展、扩大经济交通事业、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的多种开明政策。由于他大体上没有改变乃祖的上述经济国策,其时经济依然繁荣。成宗能够顺利地进行并取得了平定西北诸王叛乱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胜利,就是以其时国民经济的繁荣为首要条件的。史家称成宗于继位之初有赏赐过制之过。对此应该结合当时历史条件分析。他称帝时,众望所归的祖父去世,诸王的离心倾向加剧。是时又有西北诸王叛离中央。他们手握重兵,虎视中原。不搞一些适当的赏赐进而聚拢诸王之心,相反会出现更大战乱。假如因此出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损失那是大大超过赏赐所致损失的。因此,对成宗继位初的赏赐活动不能简单地全面否定。实际上成宗的赏赐活动中隐含着大处着眼,以小损避大损的若干经济远见。史家称成宗为守成之君,实际上成宗主要是守世祖朝经济发展繁荣之成。成宗守世祖朝经济繁荣之势还集中表现在严厉打击经济领域高层官吏腐败贪污行为方面。这是他守成大有成绩的又一关键所在。波斯史家拉施特的《史集》第二卷《铁穆耳合罕纪》记载,其时大商人与国家十二名高层经济官吏勾结,这些官吏(包括答失蛮丞相和十一名平章)将大商人们出售给国库的实际值30 万巴里失的宝石、装饰品高估为60 万巴里失,大商人们取得这些钱后又拿出其中的15 万巴里失向作弊的官吏送礼行贿。成宗发现后立即逮捕大商人与作弊官吏下狱,果断地处理了官场中出现的权钱交易大案,并下令全部处死犯罪官吏与商人,全部没收钱货归库。后来虽经国师胆巴曲折讲情,略加轻处,但仍收到了打击经济领域腐败分子的效果。不过,他的这些举措比起乃祖的同类举措(忽必烈曾连斩数名贪污腐化的宰相级官员)逊色。但从总体看,成宗朝元代经济的发展依然保持了世祖时代繁荣的态势。《元史·食货志》总论综评元代社会经济时言:"世称元之治以至元、大德为首"。此句评语正是本阶段元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极好说明。
  第三时期:救弊改革的连败与国民经济走向衰落的时期。
  本阶段的时间为自1307 年5 月武宗海山继位至1323 年8 月元英宗在铁失发动的"南坡之变"中死去为止。共16 年,有三个皇帝执政。其中武宗执政4 年;仁宗执政9 年;英宗执政3 年。
  在成宗铁穆耳执政的12 年,元代国民经济虽然基本上保持了元世祖时代上升全盛的态势,但于末期也已开始显露潜伏的衰落因素。他在位的后期,由于连年患病,一些西域籍官僚开始与皇后卜鲁罕内外勾结,淆乱朝政。其时各行省中土地兼并情况也开始明显起来。官场中的贪污腐败风气虽经他严厉打击,但仍不断出现。不过,此时由于严厉的成宗在位,这些贪官仍有些收敛。成宗于晚年,在西北诸王叛乱已平定、全国已经统一的情况下,为了建功后世,提高威望,又向境外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等地)发动侵略战争。于是,西南大扰,百姓负担加重,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开始衰落的兆迹。这种兆迹,到武宗海山继位后至英宗硕德八剌死去的16年中继续明显,有增无减。在这一期间的上述三位帝王中,除武宗海山外,其它两人都曾为挽救元朝国民经济的衰势实行过重要的救弊改革。但仁宗因软弱而失败;英宗因激烈而遭杀身之祸。他们两人的改革均被企图改变元世祖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保守派阻止或扼杀,终归失败。因此,这一时期可称为救弊改革连败与国民经济走向衰落的时期。
  武宗海山是元代中期在各个方面最没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在经济管理方面尤为显著。史称"武宗当富有之大业,慨然欲创治改法而有为,故其封爵太盛,而遥授之官众,锡赍太隆,而泛赏之恩薄。至元、大德之政,于是稍有变更云"(《元史·武宗纪》二)。他执政四年,滥赏无度,虚费帑藏;滥封无节,冗员满朝;使手下大臣三宝奴专权;不顾国家财力大兴土木工程;听任诸王横行害民,使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活动日益加剧。在金融管理方面,任意动用钞本,使钞值下跌。至大二年(1309 年)改印造至大银钞,从二两至二厘十三等,与至元钞并行流通,每一两准至元钞五贯(折合中统钞二十五贯),白银一两,黄金一钱。次年,铸至大通宝(文用汉字)、大元通宝(文用八思巴字)铜钱两种,与钞及前代铜钱一同流通。因新旧钞倍数太大,加以钱钞并用,轻重失宜,物价腾贵。足见武宗对国民经济管理的改善问题是不重视的,并且有倒退的行为。封建史家称他对世祖、成宗朝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盛世进步大政开始逐渐变更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武宗去世后,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仁宗力图大有作为,改变武宗朝财政枯竭、经济制度混乱的局面,进行了一系列救弊改革。其表现是:一罢止大银钞与铜钱,恢复印造、行用中统和至元二钞。二停浩大土木工程。三限诸王驸马横行取民之行;四裁朝廷冗员,减少俸禄开支。五在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江浙、江西、河南进行田产登记。目的在于打击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活动。这些改革多数于初期见效,在后期因保守派的阻止逐步失效。其中的田产登记一项就是指元代有名"延祐经理"。这是仁宗进行的意在限制江南、河南富豪和诸王、寺观大量隐占官、民田产的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始于延祐元年,依中书平章政事章闾之议而行。最初愿望是通过改革消灭赋役不均,达到缓和阶级矛盾、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但因保守势力反对,各级官吏贪刻,且与地方豪强勾结抵制,执行任务的官吏又苛暴,引起了人民反抗,归于失败。另一原因是,从仁宗本人方面看,由于其改革连续失败,身心受到创伤,较早含恨死去。其失败的众多原因中,还有重要的一条是仁宗本人对皇太后答己、大臣铁木迭儿的保守专权行为过于妥协,斗争不坚决,终不能制止。因此,他对前朝经济管理的弊病并没有革除多少。延祐七年仁宗去世后,其子硕德八剌继位。
  仁宗继位后继承父志,力图在经济改革方面有建树,使社会经济发展。
  但其奶答己皇太皇仍成为巨大阻力。她任过去被儿皇(仁宗)罢黜的权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相互勾结,排除异己,诛杀支持改革的官吏,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甚至谋划废英宗另立别帝。英宗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实现经济改革的目的,立太祖功臣右翼万户侯木华黎后裔拜住为左丞相,极力抑制答己、铁木迭儿一党势力。至治二年(1322 年)八、九月,铁木迭儿、答己相继去世。自此,英宗正式开始了为期十月的改革,在经济方面力图改变自延祐以来"水旱频仍,民不聊生"的局面。他在国民经济管理领域的改革贯彻"民为重,君为轻,国非民将何以为君";"薄敛则民足而国安"(《元史》卷一三六《拜住传》)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提拔左丞相拜住为右丞相,以人事变动的手段,加强对经济改革工作的领导。二是裁减冗官,精减机构,减少俸禄开支,打击特权阶层人物,一纸诏文减罢七八十余署。三是连续处斩前右丞相铁木迭儿之子八里吉思为首的多名高级贪官,没收已死右丞相生前贪污所得巨万家资,并毁掉为其颂功的碑。四是减轻徭役。"凡差役造作",先科富豪之家,以优农力(《元史》卷二八,《英宗纪》二);"全免江淮科包银"以及"两浙煎盐户牢盆之役"(《元史》卷一四八,《王克敬传》);"岁减海运粮二十万石"(《元史》卷一三六,《拜住传》);"免回回人户屯役戎河西者银税"(《元史》卷二八,《英宗纪》二);"罢上都等十处诸金银冶","听民采炼"(《元史》卷二八,《英宗纪》二)。五是行"助役法"。至治三年四月,下诏"遣使考视税籍高下,出田若干亩,使应役之人更掌之,收其岁入以助役费,官不得与"(《元史》卷二八,《英宗纪》二)。这就是说运用国家政令,使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按一定比例上缴一部分土地的岁收,作为助役费。这项费用用于补偿一般农民劳役方面的负担。《元史·干文传传》记载:"会创行助役法,凡民田百亩,令以三亩入官,为受役者之助"。"公委曲化导,人皆悦从,诡寄之弊既绝,亦以腴田来归。而中人之家自是不病于役"(《金华集》卷二七,《干文传神道碑》)。六是节制财用,避免出现用之无度,取而无节的现象。元英宗的上述经济改革,对其时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但元英宗的其它政治改革和这方面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仇视和激烈反对。至治三年八月,尚存的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阴谋发动政变,自上都,密遣心腹去漠北,约晋王也孙铁木儿为援,许以事成后立之为帝。当月,硕德八剌和右丞相拜住由上都启程返大都,途中宿营于上都西南二十里的南坡店,被铁失等刺杀,史称"南坡之变"。英宗挽救元代其时国民经济衰落之势的改革失败。自此,元代社会经济由一般衰落时期走向急剧崩溃的时期。
  第四时期:管理模式的变态与国民经济急剧崩溃的时期。
  本阶段的时间自1323 年9 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即位称帝至1368 年8 月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北遁故土,元朝灭亡为止。这一时期共有六位帝王执政,共45 年。其中末代皇帝执政时间最长(35 年),泰定帝次之,文宗又次之。至于泰定帝子、明宗、宁宗在位时间都极短。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