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_4 (现代)
那么聪明的学习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有人向王阳明请教:“读书是调习我的心所不可缺少的。但在读书的时候,又会产生科举的思虑,怎样才能避免呢?”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心灵提升到一定境界,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时,即使为了科举考试,也不会成为心的牵累。即使有了牵累,也容易察觉并去掉。比如读书的时候,我们知道有强记的心不对,就去掉它;我们知道有求快的心不对,就去掉它;我们知道有争强斗胜的心不对,就去掉它。如此一来,总是整天与圣贤印证,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我计较、纯为天理的心。不管怎么读书,也只是调习此心而已,又会有什么牵累呢?”
孔子好学不倦的事例,正是这样一个典范。
孔子十分勤奋好学,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从十五岁起就立下了学习圣人之道的宏伟大志,这个志向非常坚定,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对于自己学习的勤苦程度,孔子非常自信地说:“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中,必定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诚、守信的人,但是却没有像我孔丘一样好学的人。”“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从孔子对自己学习态度的反省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勤奋学习已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形容孔子刻苦读书有一个成语叫做“韦编三绝”,说的是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一部竹简书《易经》,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
那时还没有发明纸,书籍都是用竹简做成,然后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像《周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
孔子读这部书,居然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从中可以看到他读书达到何等刻苦的程度了。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精粹了。”
孔子读书为什么不会感到很苦、很累?因为他读书不是为了普通人所看重的名利,而是把读书当做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追求,这样就有一种出自内心的乐趣,当然就跳出了得失之累。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更高一些的精神境界与追求。你可以去做任何一件事,但做过就把它放下来了,心灵不要总是纠缠在上面。这样就能做许多事而不为其所累。这是一种十分高明的人生智慧。
第20节
日期:2010-08-0520:12:26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神经衰弱好象是没有什么特效药的,只能用一些镇静药物来控制。据我的体会,练习我国儒家和道家的传统修身静坐法,藉此来培养自身的精、气、神,是治愈此病的良法。因为自身的精、气、神充足了,神经方面的衰弱自然就不存在了,睡眠也能进入较深的层次。没有得过神经衰弱的人,可能体会不到晚上睡不着觉的烦恼,而且,那些西医镇静剂吃多了是有很大负作用的。所以,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以后我可以讲些关于儒家和道家静坐方面的知识。
日期:2010-08-0612:47:17
那好,下面就讲讲关于静坐的方法和要领。
其实静坐也不象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认为其是和尚道士的专利品,好象只有那些闲得无聊或追求某种神秘境界的人,才会热衷于静坐。
在我看来,静坐就是坐下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休息的一种方法罢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是无法得到休息的,干活时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即使不干活,坐在那里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念头从脑海里冒出来,迫使脑子不停地运转。古人把大脑这种思维特性称为“心猿意马”,认为我们的思维意识就象猿猴和烈马一样好动,难以驾驭。
而静坐,就是用一定的方法,来达到拴住“心猿意马”的目的。
刚开始,找一个安静一点的地方,如果在床上盘腿而坐,可以在床上铺一层被褥,然后坐在被褥上,这样能够坐得较久而身不疲倦。除盘腿坐外,也可坐在一张椅子或凳子上,即儒家所谓的“端身正坐”,也称“正襟危坐”。呵呵,“正襟危坐”,这个词熟悉吧,它其实源于儒家修身法。
静坐前,要把皮带解开放松,不要勒着腰,手表、眼镜等物也要取下。然后缓缓走一会儿,尽量不再想其他事,平静情绪,让身心放松下来。
散了有两三分钟步后,坐好,再一次放松身心,头正身直,坐椅子的注意不要靠背,双眼慢慢合上,微露一线光,似有似无地“看”着自己的鼻尖,慢慢意守身内心窝处,即“眼观鼻,鼻问心”,儒家称其为“守中”。
身心放松下来,就要调“呼吸”,把呼吸调节到深、长、细、绵的程度,这是有个过程的,刚开始做到怎样就怎样,不要烦恼,也不要很着意地去调。调呼吸一般用“自然呼吸法”,即吸气时小腹自然向外微鼓,呼气时小腹向内微收。吸气时不理它,呼气时自己的意识慢慢地随着呼吸沉入下丹田小腹处,不要太用意,应似有似无,若存若忘。
这样慢慢地静坐半小时左右,有时间者坐久点也可以。
不想静坐了,就慢慢眼开眼睛,再坐一会儿(约一、两分钟),然后将两手手心相互摩擦搓热,将两手捂于脸上摩擦十多下,俗称“干洗脸”,对美容有好处哦。
然后缓缓站起身,随意散一会儿步即可。
这就是静坐的方法和基本要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没有兴趣的就算了,当没看到,呵呵。
日期:2010-08-0614:05:11
静坐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传习录》
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一端。初学时心猿意马,心神不定,他所考虑的,多是私欲方面的事。所以就教他静坐,安定思绪。
在这里,王阳明强调要善于排除私心杂念,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做好学问。其实不论干任何事,只有保持内心的安定,进入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状态,才能把事情做到完善的地步。
静坐是东方独特的一种修心养性的传统方法,古代许多在事业或学术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名人,平常都爱好静坐,如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通过悉心练习静坐,可以感悟人生,认识自我,医治心灵的创伤,并可促使注意力集中,开发潜在的智慧。
如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自己心中没有什么杂念,就会觉得精神很振奋,注意力集中,感官和脑筋都比以前灵动多了。其实这也是在排除了杂念的状态下,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发挥作用的原因。
很多取得惊人成就的人,都善于排除杂念而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那些在事业中非常专注,经常因为专注于某件事而忘记周围事物的存在的科学家,通常都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当他集中全部精力来思考某一问题时,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使他的思维只集中到一个点上,当然就容易出灵感。
现在社会已进入到生活节奏空前加快的时期,尤其在大都市,工作环境更是十分紧张,让人无法静下心来,时时有一种浮躁、焦虑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去做事,效率自然不会好,因为许多事是要潜心思考才能做好的。而且,整天处于焦躁的状态,即使拥有富足的财产,生命质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所以现在很多名人,如一些明星和公司总裁、总经理,都喜欢抽空到一个特定的地方,静修一段时间,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体验和谐、宁静的生命状态,获得更好的决策能力。
古人认为“定能生慧”,就是说人在心意安定、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能够产生比较高的智慧,如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大增等。有的人具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惊人本领,即为他的定力高、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了潜在能力的缘故。
《朱子语类》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宋代人陈烈为自己的记忆力差而苦恼,一天,他读《孟子》,读到其中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句话时,忽然恍然大悟,说:“我没有将散放在外的心收拢回来,怎么能够在读书的时候牢记住有关内容呢?”于是把自己单独关在一间房子里,专心致志地静坐,在此期间不去读书或想别的事,以免分心。这样坚持了一百多天。从此之后,只要读过的书就不会再遗忘了。
静坐得法,能增进记忆力,其原理并不神秘,不过是借此把注意力集中起来罢了。
静坐这种方法还有助于创新发明。
埃玛??盖茨博士是美国的大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中在各种艺术和科学上做了许多发明,有许多发现。盖茨博士能够把这个世界变成更理想的生活所在,全靠创造性的思考。而他这种创造性的思考方法,也是靠排除杂念,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达到的。
通常,他进行专心思考的地方是一间十分宁静的房间,这个房间里唯一的家具是一张简朴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着几本白纸簿,几支铅笔以及一个可以开关电灯的按钮。
当他遇到困难而百思不解时,就走到这个房间来,关上房门坐下,熄灭灯光,让全副心思进入深沉的集中状态。他就这样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求自己的潜意识给他一个解答,不论什么都可以。有时候,灵感似乎迟迟不来;有时候似乎一下子就涌进他的脑海;更有些时候,至少得花上两小时那么长的时间才出现。等到念头开始澄明清晰起来,他立即开灯把它记下。
埃玛??盖茨博士曾经把别的发明家努力过却没有成功的发明重新研究,使它尽善尽美,因而获得了200多种专利权。他就是能够通过静坐,集中注意力思考,从而寻找到另外一点东西,那就是别人在常态中无法想到的东西。
通过静坐能够获得种种独特的效果,其境界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一个人只要有点耐心和毅力,在万事撼其心的日常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沉潜内心,摒弃那些平常干扰自己的琐事,让身心进入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就有可能领悟到静坐的境界,并将其精神融入人生之中,从而达到提升心灵,开发智慧的目的。
第21节
日期:2010-08-0711:50:53
下面更新正文。
实践出真知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传习录》
象人走路一样,走了一段才认得一段,走到叉路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渐渐到达要去的地方。
王阳明虽然强调知行合一,知与行齐头并进,但也强调首先应对已知的东西真切不断地用功,这样才能象走路一样,走了一段才认得一段,持之不懈,最后才能渐渐到达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凡事都应该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检验、完善所求的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犯了一种毛病,认为必须完全认识后才能采取行动。其实这就是上面王阳明所批驳的弊端。在王阳明看来,要等到完全认识天理与私欲后,才开始下克己的工夫是没有意义的,人只能在不断的行动中,才能逐渐完善自我,增进自己的认识。
有这样一对兄弟,两兄弟各是一家鞋业公司的老板,他们的公司都成立于八十年代初期,只不过哥哥的鞋厂早开办了一年,但十多年过去后,他们的经营业绩却有天壤之别。哥哥的鞋厂已拥有数亿元的庞大资产,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弟弟的公司资产连哥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大客户,有时只能为哥哥的鞋厂接的订单进行加工,赚取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国刚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兄弟俩都是很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意识到干一番事业的机会来了,于是都想办一家制鞋厂。
哥哥的行动力很强,作出决定后立即干了起来,请来懂技术的制鞋师傅,招聘工人,引进设备,仅半个月后,第一批产品就出来了。而弟弟呢,则多了一个心眼,他想过一年后,看看哥哥办厂顺不顺利,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自己是否行动。
刚开始时,哥哥的厂子很简陋,遇到了很多平时想不到的问题:生产出来的鞋无人问津,产品大量积压;由于产品销路打不开,资金链也就出了问题;资金链一出问题,各种问题也就出来了,工人的工资发不下,没钱采购原料,同时还要应付办厂所要面对的诸多繁琐的事务……哥哥整天忙于处理这些问题,忙得焦头烂额,几个月过去了,鞋没卖出几双,钱却赔进去了不少,人也瘦了一圈。看到这番情景,弟弟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鲁莽”行动,不然也象哥哥一样“惨”了。
在经历一年的坚持后,哥哥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回报,市场打开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工厂的一切工作也走上了正轨。
面对这一切,弟弟后悔莫及,马上也办起了鞋厂。但是这时各地的鞋厂早已如火如荼地开办了起来,他的鞋厂已毫无竞争优势了。
正所谓“先人一步处处黄金”,哥哥的鞋厂虽然只是早办了一年,但却占尽先机,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和众多的客户,拥有许多优秀的人才,鞋子的制作工艺和款式也领先于其他鞋厂的产品,在产品认知度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已经建立了优势,顺理成章地成了该行业的龙头老大。
希望“知而后行”的弟弟呢,由于市场早已被大家瓜分得差不多了,接不到什么大额订单,经营业绩十分不佳。
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与先学习再行动所产生效应的巨大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许多人正犯着那位弟弟所犯的毛病。他们希望先学到非常保险时,才开始去实践,以避免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其实从某种角度看,这正是人性中的弱点在影响着他们的决策,所谓“知而后行”只是一个害怕失败的借口罢了。所以这时一定要把敢于实践放在第一位,瞧准了创业机会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做,在行动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在做事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了问题,就要在思考中调整行动,增进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不然凡事光凭胆量去蛮干,不会总结教训,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什么也不会得到。
日期:2010-08-0817:11:47
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皆有理,不可不察’,何如?”
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传习录》
梁日孚问:“程颐认为‘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这个看法对吗?”
王阳明说:“对于我来说,却没有这闲工夫,你且先去涵养自己的性情,只有穷尽了人之本性,然后才能穷尽物之本性。”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应该先去做最能提升自己、促进人格完善的事,而不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无关的琐事上。
最重要的是,人要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充分发挥他个人的智慧,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万物的规律,从而应用这些规律来做好每一件事。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先改变自己,进而才能改变外在的世界。
面对不如意的外界环境,我们通常就是愤愤不平,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抱怨自己的不幸命运,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是白白地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无用的地方,而丝毫无助于自己人生境界的提升。
与其这样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把它们用在挖掘自己的潜力上。
先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增强自己改造世界的信心与力量。等你内心的力量强大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时再看外面的世界,也许这个世界在你的眼中就不一样了,而你也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
《庄子》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卫国的国君很年轻,专横独断,致使民不聊生。孔子的弟子颜回打算去卫国帮助处理国政,特地来向老师辞行。
孔子担忧地说:“唉,你去到卫国,恐怕会遭到不幸啊!从前那些修养境界很高的人,总是要让自己的心灵圆融无碍、日臻成熟后,才去扶助他人。现在,你的心性修养功夫还没到家,怎么可能纠正得了暴君的行为?
因为以你现在的智慧,还不足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还不能够掌握得失进退的时机,很容易给别人抓住把柄予以加害。
更何况对于名声和实利,就是圣人也不可能超越,何况是你呢?虽然这样,你必定有自己的道理,你就和我谈谈吧!”
颜回把自己修养的境界和将采取的应对方式,对老师作了汇报。
然而,孔子认为他的道德境界与做法,未必能感化卫国的国君。
颜回没办法了,只好虚心向老师请教方策。
孔子于是告诉了颜回“心斋”的要诀:“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用耳朵听,仅仅是听到声音而已;用心听,只听得进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只有虚无的心境,才可以接纳各种事物。只有领悟了自然的规律,才能进入虚无的心境。虚无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颜回天资聪颖,在心性修养上也曾下过苦功,听到指点,一下就领悟了:“我在没有听到您的教诲前,实在就是个颜回。聆听了您的教诲后,就不知道颜回在哪里了。这可以叫做虚无空明的境界吗?”
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实在十分透彻。我再告诉你,假如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又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卫君能听得进你就说,听不进你就不说。不去寻找当官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标榜什么目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空虚灵明的境域,那么就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一个人不走路容易,走了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迹就很难。受世人的驱遣容易伪装,受自然本能的驱遣,便很难作假。听说过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不曾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听说过有智慧才能了解事物,不曾听说过没有智慧也可以了解事物。那视万物为空无的人,他那空明洁净的心灵中,只存在一片光明的境界,一切善与美的事物就能在他心中停留。如果不能停留,那就叫做表面端庄而实际上心慌意乱,精神没有专注。如果能够使听觉、视觉专注于内心而不受外界干扰,那么鬼神将会前来归附,何况是人呢!这就是万物的变化,禹和舜,就是以此为要领治理了国家,也是上古圣人伏羲、几蘧所遵循始终的道理,并以此化育了万民,何况普通的人呢!”
这一段话,孔子要求颜回不要在心中还有“自我”的形象,要以虚无自然的心态来应事接物,这样才能领悟到心中那本能的聪明智慧。如此才能进退合度,不去做勉强之事。
正象《庄子》中所说的,懂得道的人必定通晓事理,通晓事理的人必定懂得权变,懂得权变的人必定不会让外物伤害自己。道德高尚的人,火烧不了他,水淹不了他,寒暑害不了他,禽兽伤不了他。并不是说水火禽兽真的不伤害他,而是他能明察安危,安于祸福,进退谨慎,所以能够不受伤害。所以说:‘天性蕴于内心,人事显露于外,至德在于顺乎自然。’懂得自然规律和人事的变化,本于自然,安于环境,能进能退,能屈能伸,那就是懂得了道的真谛,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游刃有余。
第22节
日期:2010-08-1113:03:57
勇于直面现实
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却不济,便要矫强,做出一个没破绽的模样。这便是助长,连前些子功夫都坏了。此非小过,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
——《传习录》
王阳明对学生们指出:
“各位做功夫时,千万不要助长它。上等智慧的人很少,学者没有超入圣人的道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这是做功夫的秩序。不可因为我从前用了功夫,而到现在这功夫不管用了,我还勉强装出一个没有破绽的样子,这就是助长,这种做法,连从前的那点功夫也给遗弃了。这可不是小小的错误。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站起来就走,不要假装一副没有跌倒的模样来欺骗人。”
王阳明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完善自我,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客观规律,不能有助长之心,要敢于面对现实,接受自我。
在道德修养上不能有助长之心,要能接受现实,而在做其他事情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古时候,有个人拿着一封信到一富翁家借牛,富翁正陪客人说话,便接过信来看。他不识字,但又恐怕别人知道他不识字,便装模作样地打开信来看,然后对来人说:“知道了,等一会儿我亲自去就是了。”
听到富翁如此说,那个送信的人想笑又不敢笑,只得诺诺而退。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能接受现实和自己的人,他们妄图文过饰非,极力掩盖自己的缺点,结果反而闹出洋相,沦为笑柄。
更为严重的是,有时不能接受现实,甚至会危及到自己的事业和生命。
秦末项羽与刘邦楚汉相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凭着他的万夫不挡之勇,更兼挟着“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的气势,横扫天下,鲜有敌手。刘邦则连吃败仗,不得不暂时向项羽俯首称臣。
后来在垓下之战中,项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军心瓦解,被刘邦大败,只身带着虞姬逃到乌江边,仰天长叹曰:“这是上天要要灭亡我,并非是我用兵不力的结果啊!”
这时项羽本来是想渡过乌江,逃回老家江东那边去的。但当撑船在那里等候多时的乌江亭长对他说:“咱们家乡江东虽然地方小点,但方圆有一千多里,人民有几十万,也足够您称王了。请大王赶快上船,我送您过江。附近只有我这儿有船,追兵到了,也没法再过江追您。”此时项羽却改变了主意,不打算过江了,他笑了笑对亭长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苟且偷生干什么?况且我带江东子弟兵八千人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个人随我回来,即使江东父老兄弟可怜我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我什么,我项羽的心中难道就不感到惭愧吗?”说完把爱马赠给乌江亭长,徙步与汉军死战,力竭而自杀。
为什么项羽开始想渡乌江逃回江东,后来听了乌江亭长的一番话,反而又不逃了呢?其中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心境太小了。以前当西楚霸王那么威风,面对诸侯们发号施令,没有谁敢不服从的,而现在吃了败仗,听乌江亭长说,渡过江去就只能在方圆一千多里的地方称王,他是一个十分爱面子的人,心里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这就导致了他作出了宁愿战死也不愿过江受人嘲笑的决定,从而丧失了卷土重来的机会,否则楚汉争霸、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可以说,一时的赢输胜败并不重要,怕的就是不能接受现实,连自己最宝贵的信心也输掉了。
在很多时候,相信命运由天而定的想法,即相信有某种神秘超自然的力量在掌控着自己行动的想法,都会逐渐侵蚀一个人的自信心。
也许在今天,我们都没有能正确理解古人所说的“天”的意思。“天”在哪里?有没有“天理”?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曾说过:“心的本体,无所不包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战国策》中也说:“人心者,天也。”天就是人心,就是我们的思想;延伸开来,天理就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所谓“天理难容”,就是一个人做的事不得人心,做的坏事太多了,哪怕他的权力再大,伪装得再好,社会的道德规范再也无法容忍,激起了众怒,从而通过种种途径将其予以严惩。
或许,我们可以对俗话所说的“听天由命”作一番全新的解读,这就是说,命运是操在自己的心中的,我们永远能够听从心灵的召唤,以一种淡定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接受自我。有了这种认识和态度,我们才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改变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23节
日期:2010-08-2314:39:12
最困难的时刻最考验人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传习录》
陆澄在鸿胪寺暂住,忽然收到家信,说儿子病危,陆澄心中非常忧闷,不堪忍受。
王阳明说:“这时正是用功夫的时候,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平时讲学又有什么用呢?人正是要在这样的时刻磨炼。”
王阳明认为,要达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认识自我的目的,必须在最困难的时候痛下苦功,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注重的是“变换气质”的身心之学,要把被喜怒哀乐等情感所缠绕、束缚的常人之心,转变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圣人之心,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改变过程,更需要一个人有着永不退缩的勇气和毅力。
我们常人的心深受“自我”的影响,在各种情绪上也是如此,有时大喜过度,有时悲伤过头。
在儒家看来,这都不是持中之道。中和之道,强调要按心的本来状态来处理情绪问题,平时一片清虚灵明,事情来了按其本来面目反映它,当喜则喜,当悲则悲,事过则不留心。就象孔子当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后,他痛哭流涕,悲伤得如丧考妣。但事情过后,他也好象没这回事了。
但要对喜怒哀乐等情绪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亲自在这种种艰难的过程中磨炼过才能真正掌握。
凡事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地认识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所以要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达到“中和”的境界,就要在实际经验过并切切实实地用功才行。
其实,不论是做世上任何一种事业,都需要毅力,才能度过种种难关。若一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一味在悲伤、自怜中沉沦下去,即使是做一件小事也会失败,更不要说做什么大事了。
而这种毅力是从实际修养中得来,只有经历千苦百难的磨炼,才能逐步磨炼出超人的忍耐力和毅力,这时才足以担当重任,到达更高的人生境界。
而逆境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
忍的意义更为高远。不但逢到逆境要忍耐,使意志不被动摇,就是逢到顺境,也要忍住,不起好名之心。达到诸事不能动的境界,这才是修养功夫到家了。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永不退缩,才是真正的努力。
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到完美的境界,都一要有定力。在遇到困难,十分难忍的关键时刻要定得住。正如平常人们所说的,干事业就好象拉车上坡,在最陡的地方,如果咬咬牙坚持住可能就上去了,一旦松懈下来、倒退下来就要重新去爬坡。因为量变才能导致质变,奇迹的出现往往都在最后坚持一下之中,只要越过那段“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时刻,过去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提升修养境界的许多奥妙都可在坚持事上磨炼中得到体验。如坚持过最艰苦、最难熬的时刻,忽觉自我没有了,呼吸似乎也停止了,我与天地大自然似乎融合为一体了,那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感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要积极主动地向各种困难发起挑战。首先从思想上树立我是主人,不是困难、痛苦在折磨我,而是我要战胜你。越困难、越痛苦越要采取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样反而减轻痛苦、战胜困难。
可以说,思想意识这一关才是最难过的关。要在各种事上磨炼,磨炼的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意识。
还有一点:最困难的时候是提升自己心灵最好的时候,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利用这个“困难”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正符合王阳明所说的“在事上磨炼,方立得住”的要旨。
如一个人参加长距离赛跑或游泳时,开始后不久,就会感到疲惫不堪,也许这时你感到自己已达到体力的极限了,这就是最困难的时候了。但是,只要你突破这种思想的束缚,咬咬牙继续前进时,过后不久,就会感到疲惫仿佛奇迹般地不见了,呼吸似乎也不那么急促了,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活力和耐力。
无论任何力量,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了它,它才能为我们所用。同样的,只有当我们实实在在地下过功夫,亲自体验过经历这种力量的过程,才会相信隐藏在其背后的巨大力量,也只有当我们有了那么特殊的经验,才使得我们获得对那种巨大的力量的认识,也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和规律。
第24节
日期:2010-08-2415:44:51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时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传习录》
陆澄问:“有人夜间怕鬼,怎么办?”
王阳明说:“只是因为内心平时不能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如果平时的行为不违背神明,还怕什么呢?”
马子莘说:“正直的鬼不可怕,但邪恶的鬼不理会人的善恶,所以难免有些害怕。”
王阳明说:“邪恶的鬼怎能迷惑正直的人?由于这一怕就是心邪,所以才被迷惑。不是鬼迷惑了人,而是自己的心被迷惑了。比如,人好色,就是色鬼迷;贪财,就是财鬼迷;不该发怒却发怒,是怒鬼迷;不该怕的却害怕,是惧鬼迷。”
其实,许多人之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是因为心不正,被各种物欲牵缠住了的缘故。如果我们的心光明正大,坦坦荡荡,那么即使经历再困难的环境,面对再大的压力,它们也奈何不了自己。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齐桓公在草泽中打猎,管仲替他驾着马车,突然间,桓公感到精神恍惚,好象见到了鬼。他很害怕,赶紧拉住管仲的手说:“仲父,你见到了什么?”管仲有点奇怪地看着他,回答道:“我没有见到什么。”
桓公打猎回来,在草泽中看见鬼这个念头始终困扰着他,终于抑郁成疾,精神十分疲惫,好几天出不了门。
齐国有个叫皇子告敖的士人听说了这件事后,自告奋勇地进宫来,开导齐桓公说:“你是自己伤害了自己,鬼怎么能伤害你呢?身体内部郁结着气,精魂就会离散而不返归于身,对于来自外界的骚扰也就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郁结着的气上通而不能下达,就会使人易怒;下达而不能上通,就会使人健忘;不上通又不下达,郁结内心而不离散,那就会生病。”
桓公听了这一番大道理,心中将信将疑,问:“既然如此,那么世上还有没有鬼呢?”
告敖回答说:“有。水中污泥里有叫履的鬼,灶里有叫髻的鬼。门户内的各种烦攘,名叫雷霆的鬼在处置;东北的墙下,名叫倍阿鲑蠪的鬼在跳跃;西北方的墙下,名叫攻入阳的鬼住在那里。水里有水鬼罔象,丘陵里有山鬼峷,大山里有山鬼夔,郊野里有野鬼彷徨,草泽里还有一种名叫委蛇的鬼。”
桓公就是在草泽中看到的“鬼”,听到这里,他来了兴趣:“请问,委蛇的形状怎么样?”
也许告敖早就从桓公身边的人了解到他所遇见的“鬼”的形象,这时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委蛇,身躯大如车轮,长如车辕,穿着紫衣戴着红帽。他作为鬼神,最讨厌听到雷车的声音,一听见就两手捧着头站着。见到了他的人恐怕也就成了霸主了。”
桓公听了后开怀大笑,说:“这就是我所见到的鬼。”于是整理好衣帽跟皇子告敖坐着谈话,不到一天时间病也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首先必须保持内心的坦然自若,排除心中各种忧虑、感伤、恐惧、懦弱等负面情绪,自己内心充实而自由了,外界的种种不良影响也自然不起作用而退却。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要想使自己的心灵面对这些事时仍能保持从容淡定的状态,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波动的情绪,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躁,这时那些不良影响就不能轻易侵入。
下面这个故事,更是说明了缺乏自信和意志,对一个人所造成的危害。
古代,一位做了将军的父亲,看到儿子因生性懦弱,难有出息,便想出一个激励他勇气的办法来。
一次战斗前,父亲拿出一支箭,神情肃穆庄重地对儿子说:“此乃祖传神箭,拥有它的人神勇无比,无人能敌。”
果然,配带上那支箭后,儿子变得非常勇敢,奋勇当先,所向披靡。
大胜归来后,儿子禁不住好奇心,拔出那支箭,想看看它是怎样的一支神箭。
一看之下,他却惊呆了,原来这是一支折断了的箭。
顿时,儿子的信念垮了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神箭,怎么能够保佑自己呢。
后来的战斗中,失去意志支柱的儿子也失去了勇气和力量,终于战败身死。
找到阵亡的儿子,父亲拣起那支断箭,拂拭掉上面的灰尘,沉痛地摇摇头说:“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可以说,在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提升自己的心灵,从根本增强自己的素质,让内心的浮躁情绪平静下来,然后才能经得起各种险恶环境的考验,在关键时刻才能经受住巨大的压力,而发挥出自己的本来具有的潜力来。
第27节
日期:2010-09-0614:42:42
立志要正确
何廷仁、黄正之、李候璧、汝中、德洪侍坐,先生顾而言曰:“汝辈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侯璧起而对曰:“琪亦愿立志。”先生曰:“难说不立,未是必为圣人之志耳。”
——《传习录》
何廷仁、黄正之、李侯璧、王汝中、钱德洪陪老师坐。王阳明看着他们说:“大家的学问没有进步,主要是由于没有立志。”李侯璧站起身来答道:“我也愿意立志。”王阳明说:“说你未立志倒很难,但你立的不是一定要做圣人的志向。”
王阳明在这里指出,立志一定要正确,要立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志向。
我们都知道一个“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要到楚国去。楚国在魏国的南面,这个人却让车夫赶着马车向北方驰去。
路人弄清他是去楚国,好心地告诉他应该往南走才能达到目标。
但这个人听不进别人的再三劝告,认为自己的马快、路费多、车夫本领高,一定能到达楚国,便一意孤行地往错误的方向而去。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确立一个正确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都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所立的志向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最先进入关中,到达霸上,秦朝灭亡。随后,他与项羽的矛盾激化,开始了长达数年之久的“楚汉相争”。
数年之间,刘邦麾下的大将韩信,东征西讨,所向披靡,平定了整个齐国,并且逼刘邦封自己为齐王。
看到韩信的势力日益扩大,项羽害怕了,派了一个名叫武涉的说客去韩信那里,劝说他自立为王,以便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被韩信断言拒绝。
齐国人蒯通知道韩信是决定天下胜负的人,再三劝说韩信看清形势,与刘邦保持距离,谁也不帮,然后再徐图天下。但这时韩信犹豫不决,不肯背叛刘邦,又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刘邦是不会夺去他的齐国封地的,最终没有接受蒯通的建议。
在这里有着一个众说纷纭的千古历史之谜,那就是,韩信在这个时候选择不背叛刘邦,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这个历史之谜,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人认为,韩信当时不愿意背叛刘邦的理由,就是他对蒯通说的那段话:“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不过当我们把这个理由与韩信以后的表现联系起来时,它却好象并不是韩信不愿意背叛刘邦的真正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韩信后来的所作所为。
刘邦打败项羽后,突然夺取了韩信的军权,改封为楚王。
此时,韩信还是比较满足当前的地位的,如果没出什么事,也许他就这样过下去了。
后来,由于韩信收留了项羽的旧将钟离味,被别人告发谋反,结果被刘邦设计逮捕,由楚王贬为淮阴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