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_5 (现代)
韩信接受不了被贬职的现实,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他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以和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了。”
后来,他这种不满的心理越来越严重,终于萌发了反叛之心,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顾此时手中已无兵权,铤而走险,与陈豨合谋发动叛乱,结果事败身死。
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另一种看法,韩信当初不肯背叛刘邦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他说的那番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而是由于他所立的志向所致。据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一文后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由此可见韩信的志向就是要出人头地,从找地葬母这件事就表明了他的志向。其实如果他真的信得过自己,找不找那样的坟地也没有关系。
正因为韩信具有这样的一个志向,所以,当他为齐王时,虽然手握重兵,但他想来想去,还是信不过自己,深恐自己一不小心就把已到手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搞丢了,因此无论别人怎样劝说,他都不肯轻言造反。
直到后来他因故从“王”被降为“侯”,落差太大,心理严重失衡,才发展到造反夺权的地步。
从韩信的事例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所立的志向不正确,那是十分危险的。假如韩信的志向不局限于仅仅是出人头地,而是更为远大,志在夺取天下平息战乱纷争,造福于天下百姓,就象蒯通说的,“凭借您的贤能圣德,拥有众多的人马装备,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使燕、赵屈从,出兵到刘、项两军的空虚地带,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心愿,向西去制止刘、项分争,为军民百姓请求保全生命,那么,天下就会迅速地群起而响应,有谁敢不听从!”那时历史可能就要重写了。
首页 上一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