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_3 (现代)
第11节
日期:2010-07-2317:43:20
下面更新正文。
不要迷信天赋
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然有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努力到极致,到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尽性知天)的功夫,也不过是尽我心的良知罢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是聪明或愚钝,只要他愿意,都可以通过致良知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只不过付出的努力要比别人多一点罢了。即使心性愚鲁的人,别人用一分努力能做成一件事,而自己不怕吃苦,不怕耐劳,下定决心,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一样能做成那件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天资不聪明的人,但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想方设法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别人难以企及的事业。而一些所谓的聪明人,由于放弃了自己的努力,最后反而变成一事无成。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给予了天分,但个人的素质要靠自己去提高,一个人的努力能将一个普通的人变为天才。
谈到曾国藩,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近代颇有争议的人物,当年率军镇压太平天国,以显赫的军功,被清朝誉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谥为“文正”。
曾国藩一生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格物致知”的功夫和学问,躬行践履,在治军、治家、修身、养性上都颇有建树。
然而,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
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读书,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盗贼来到他家,发现曾国藩的房间还亮着灯,便躲在窗户边,想等他睡觉后再下手。
但曾国藩把一篇文章读了很多遍,还是没背下来。
而盗贼虽然只是隔着窗户听曾国藩读书,可是那么几遍下来,他就在心中把它记下了。相比之下,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这么笨,读书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终于,盗贼实在忍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跳出来说:“你这种水平,读书会有什么出息!”然后将自己早已听熟的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忿然离去。
盗贼的天分确实很高,听人家朗读了几遍文章便能背诵,而且勇气可嘉,看到别人如此“不成器”,敢于勃然大怒,不顾自己盗贼的身份,奋不顾身地跳出来,当场教训别人,还要给人家演示一番背书的本事,可谓“智勇双全”。然而他只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而曾国藩后来经过自己的刻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人物。
可见,如果光有天赋,而没有加上自己的勤奋,一个人也是不能获得成功的。我们小时候就读过的“伤仲永”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仲永的小孩,很小的时候就聪慧异常,能作很好的诗。乡里人对此很惊奇,经常有人请他去表演,对其出众的天赋赞不绝口,并赠予些礼物。
仲永的父亲满足于这种肤浅的赞美及那些蝇头小利,于是整天带着儿子到处去应酬。
生来天赋很高的仲永长到20多岁时,有人再前去探访昔日的“神童”,请他再作诗时,却发现他已“泯然众人矣”,已经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迷信所谓的天赋。对于天才的定义,还是爱迪生说得好,所谓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罢了。
第12节
日期:2010-07-2416:58:17
下面更新正文,这次就讨论一下行动的重要性。
马上去行动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行动的念头萌生了,而一个人切切实实的行动,就是使这个想法得到实现的功夫;所以说,产生去做一件事的念头,就是行的开始了,而笃实一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有的人在一生中有很多理想,抱负很大,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只得在那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有的人整天东奔西跑,看似忙忙碌碌,但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在王阳明看来,这些人就是因为“知而不能行”的缘故。那么什么才算是知而能行乃至知行合一的境界呢?
与理论认识相比起来,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十分重要。所谓“非行无以成”,任何一件事要想做成功,都要付诸于行动。如果不采取行动,哪怕你有再远大的理想,再出色的能力,再丰富的知识,也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最欠缺的也许是行动的能力。如果有了充足的行动,一个人完成一件事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无论是任何学问或技艺,要想做成它,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来。有人向一位哲人请教,问他获得成功的的要点是什么。他这样回答:“行动。”问第二个、第三个要点是什么,他的回答仍然是:“行动,行动!”
可以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做任何事,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
一个画家突然从朋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三年后,画家又回来了,原来他去了西藏,蛰伏三年,领略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胸中藏有万千景物,画技大进。
朋友们大吃一惊,纷纷责怪他去那么远、那么艰苦的地方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一声。
画家却淡淡一笑:“我想去就去了,如果让你们都知道,万一听了你们七嘴八舌的劝告,第二天可能就不想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心中认定的的事就要马上去做,否则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有了种种顾虑后,自己的行动能力就会大大减弱,甚至可能取消初衷。
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拥有再大的理想,如果不在行动中去实现它,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如你想去游历天下,与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不如拿出勇气来,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行动去追求它,锲而不舍,哪怕是凭借一根拐杖、一个饭钵,一路讨饭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从小就读到过这样一则古代故事。
说的是四川某个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准备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南海在浙江的普陀山,路途十分遥远。
富和尚问:“你依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回答道:“我准备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不由得哈哈大笑:“多年来,我一直想买一条船去南海,到现在都还没去成。你就凭借这两样东西,怎么能够去呢?!”
在他看来,穷和尚只靠一个瓶子和一只碗,一路乞讨,步行去南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穷和尚居然从南海朝拜佛教圣地回来了,把自己此行的见闻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面色通红,惭愧不已。
从四川的边远地区到浙江的南海,路途不知有几千里远,资产雄厚、拥有那时的先进交通工具的富和尚都没去成,而穷和尚仅凭一瓶一碗、一路化缘就完成了南海之旅,说明了要做成一件事,外在环境并不是关键条件,前提在于我们能否马上采取行动,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就有成功的可能。
可以说,阻碍我们采取行动的不是表面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而是我们内心的软弱与妥协。只要肯下功夫去做,那么难事也会变为容易了。
第13节
日期:2010-07-2513:22:06
下面更新正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全集-教条示龙场诸生》
大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不是靠志气才学成的。
王阳明指出,立定一个具体的志向,是成就任何一件事的基础,即使象是那些木工、书法、弈棋等工匠技艺,也要专心致志去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造诣。现在的人们荒废学业,精神懈怠消沉,整天嬉戏享乐,任由时间白白地浪费,而一事无成,这都是由于没有立定一个志向的原因。所以立志成为一个圣人,就会一心一意地去追求圣人之道,最后成为一个圣人;如果立志成为一个贤人,就会因此去探求贤人之道,最后成为一个贤人;如果没有什么志向的话,就会象没有舵的船只,没有缰绳的奔马,飘荡放纵,没有一个方向,到底要跑到何处去呢。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潜能十分巨大,每个人本来都可能做出比他想象中还要大的一番事业,但由于没有树立一个具体的志向,大多数人都没能把应有的潜能发挥出来,而是让它默默地沉睡于身中,自己过得浑浑噩噩,宝贵的时光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所以,要做成一番事业,要开发自己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完全是由他的决心来决定的。
《传习录》上有一个例子。
萧惠向老师请教佛老之学的精妙处。王阳明说:“我和你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你不肯问我所感悟到的,却只问我所后悔的。”
萧惠惭愧地认错,向老师请教圣人之学。王阳明说:“现在你只是做表面工夫,为敷衍而学。等你真有了一个为圣人的心之后,我再和你讲也为时不晚。”
萧惠再三地请教。王阳明说:“我已经一句话就给你说尽了,而你还没有明白!”
在王阳明看来,要想达到圣人之道,最关键的就是要先有一个一定要成为圣人的心。只有先立定这个志向,其他的一切就好说了。
浙江永康有一个叫周莹的年轻人,曾经跟随王阳明的学生应元忠学习过,后来感到有些问题还弄不清楚,便千里迢迢、历尽艰辛地专程去拜访王阳明,希望能具体学习心学之道。
王阳明问他应元忠先生都教了他些什么?
周莹回答:“没有其他特别的话。只是每天教导我要立志于圣贤的学问,不要沉溺于世俗之学。”
没想到王阳明一听这话,认为他已经得到学习圣贤之道的方法了,自己已没有什么再可教他。
周莹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再三恳求王阳明一定要教他。
王阳明向他询问了旅途中的辛苦后,感叹地说:“你这一路上,真是太艰难了。”
接着又问他:“你这次来我这里,路途这么远而且十分劳累,其中的艰难险阻到这个地步,你为什么不返回去而一定要来我这里呢?有没有什么人强迫你?”
周莹说:“我来到先生这里,投身于先生门下学习,虽然劳苦艰难,内心却真的感到十分快乐。哪能因为这点劳苦艰难就返回去,又何必等待别人来强迫自己呢?”
听到这番话,王阳明不禁抚须而笑:“这就是我所说的你已经得到学习方法的原因。你有这种志向,一定要投入到我的门下,便无需任何人教你来的方法,不远千里,不辞辛劳,不管怎样也要来到这里。你有志于圣贤之学,用这种方法,还愁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吗?还要别人教你什么吗?你一路上舍船登岸,把路费留给仆人而自己去借粮,冒着毒暑而来到这里,则又是从哪里学到的方法呢?”
受到这番别出心裁的启发式教育,周莹这才恍然大悟。
一个人的决心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一件到底能不能完成,就看你的决心怎样。有了决心,你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成功的方法,这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但是,尽管很多人都知道立志的重要,不过这个志却不是讲立就能立起来的。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时候往往无论怎样表决心,对自己发誓,对别人发誓,刚开始激情澎湃,挺有干劲的,但不知什么时候之后,往往又会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下了决心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却因自己的意志脆弱而又重复同样的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事。
王阳明作为一位洞悉了心灵奥秘的心学大师,他对于立志又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呢?
他对学生们说,如果做好事,就能使父母更爱自己,兄弟高兴,乡亲邻里相信尊敬自己,自己又何苦不做好事当君子呢?相反,假使做那些不良行为使父母发怒,兄弟怨恨,邻里乡亲鄙视厌恶自己,又何苦去做坏事当小人呢?大家想到这里,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说立志是什么意思了。
由此可见,王阳明所说的立志,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要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转变才能实现的。
第14节
日期:2010-07-2612:16:01
珍惜最有价值的东西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传习录》
王阳明有一位学生眼睛有病,非常忧虑。王阳明说:“你这是看重眼睛轻视自己的心。”当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眼睛有病不要去治,而是借这个例子批评某些人,一个人眼睛有病就这么忧心忡忡,而那些更有价值的事物我们却注意不到,呼吁大家要珍惜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犯了这个毛病,他们往往看重那些次要的东西,反而将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放弃了。由于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压力很大,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自杀身亡的消息。
乍一看,这些敢于自杀的人,颇有点“视死如归”的气魄,其实,他们完全不懂生命的真谛。
人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具有思想,而生命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宝贵、最稀有的资源,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而且逝去就永不复返,所一定要珍惜这个生命。
其实这个生命我们应该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据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他们看不到或意识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也就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如果还有一点希望,他们就不太可能采取自杀这种决绝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生命。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也是因为他们的正确价值观一时被物欲所蒙蔽的缘故。
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人失恋了,一心想要自杀,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干傻事,但他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实在没办法了,他的父亲只好向一位相识的哲人求助。
这位哲人见到年轻人后,笑着说:“不错,年轻人,你的痴情很令我感动。虽然我认为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还是会帮助你自杀,谁叫我是你的朋友呢?不过,如果换作是我,我是不会做这种蠢事的,仅仅因为一个女孩拒绝了自己,就放弃宝贵的生命,太不值得了!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只要你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大丈夫又何患无妻呢?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还是想自杀的话,我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决定你的选择!”
然后哲人把年轻人带到自己家里,说要庆祝一番,然后看他怎么死。
这时年轻人开始怀疑起来,因为哲人不象其他人那样去劝他不要自杀。
然而哲人却故意催促他,叫他明天早上4点钟准时起床,然后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履行他的诺言。
年轻人终于反感了,他说:“你到底是我的敌人还是朋友?我不想自杀!”
哲人不动声色地说:“不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样不好吧?你真的自杀的话,那是很棒的!”
年轻人说:“但是我并不打算自杀,你为什么要逼我?”
哲人说:“我没有逼你!”
于是年轻人就不自杀了。
再后来他有了妻子和孩子,他感慨地说:“实际上现在我对那个女人拒绝我感到很开心,她并不适合我!跟她在一起我会总是被困扰,成为她丈夫的人是会被困扰的。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女人。”
其实这位哲人只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唤醒了年轻人那被蒙蔽了的心灵,让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中还有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
无独有偶,一位太极拳宗师也用类似的方法,有效地劝止了他儿子想自杀的行动。
这位太极拳宗师教授自己儿子学练拳术非常严格,以至于他儿子累得受不了了,于是就想自杀。
太极拳宗师听说后,拿了一张凳子坐在儿子面前,大声喝道:“你不是想自杀吗?现在就动手吧,我倒要看看没出息的人是怎么死的!”
这么一来,他儿子反而不想死了,从这以后,自觉地痛下苦功练拳习艺,以后也成为了太极拳一代大师。
其实我们的心灵是能承受一切痛苦的。有时候我们觉得忍受不了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点得失,而看不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所谓“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而已。如能冷静下来,让思想深入到心灵深处,就会发现,所谓不能忍受的痛苦,与更有价值的东西相比起来,不过是非常渺小的事物罢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在一种清明的境界中,挖掘出更有人生价值的东西来,这样才能正确面对人生的一切挫折。
第15节
日期:2010-07-2717:52:31
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
九川卧病虔州。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传习录》
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
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两个得相同疾病的人,一个人性格开朗,另一个人性格忧郁。那个性格开朗,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的人,肯定比另外一个性格忧郁,遇事悲观的人好得快。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对于一件相同的事情,如果人的心情不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即使碰到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心态积极,凡事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充满乐观的意念,大脑处于这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相反,如果心情忧郁悲观,整天哀声叹气,处于一种苦闷怨怒的状态,大脑受到这种恶性刺激,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所以如果能修养自己,不论什么事都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促使身心处于阴阳平衡,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内心普遍受到各种压力的侵扰,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及时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调整。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间,写下了一篇千年传诵的《瘗旅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正德四年秋七月初三日,有一个从京师来的小官,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从龙场路过去上任,阴雨天黑,投宿于一苗民家。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有人从那条路过来,说这个小官已死在路上。下午他的儿子又死了,第三天连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听到此讯,王阳明悲伤之余,命两名童子去把三具尸体埋了,并感慨地说:
“我早知道你肯定会死,因为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如果你实在贪恋这五斗米的俸禄,就应该高高兴兴地去上任,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
要知道,在遥远的路途中,餐风宿露,攀越崖壁,行走于高山野岭之顶,经常是饥渴劳累,筋骨疲惫不堪,而又有瘴厉之气时时侵扰着身体外面,如果这时又有忧郁哀愁积于内心,内外夹攻,岂有不死之理?
而我离开故乡来到这里,已有两年了,同样也经历了瘴毒之气的侵害,但却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我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心,没有一天是象你这样悲悲切切、忧郁哀愁的。”
正因为王阳明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份愉悦、快乐的心情,被贬谪到龙场那个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时,跟随他来的仆人都病倒了,唯独他一个人无事,这正证明了拥有好心情的重要性。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经历,与王阳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南宋末年,文天祥领兵抗元,后来被俘。元军统帅想招降文天祥,便亲自为他解缚,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来对待他,极具礼数。只要文天祥点点头,愿意投降,就能够享尽荣华富贵。
面对如此诱惑,文天祥丝毫不为所动。被押送到元朝大都(今北京)后,元朝统治者为了迫使文天祥就范归顺,便把他关了起来。
在三年非人的关押生活中,文天祥始终毅然不屈,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
在《正气歌》中,文天祥说,到了元朝的大都后,我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面也象是夜晚一样黑暗;连牛马也一起关在这里,它们同在一个饲槽中喂养,而我吃的也同样是象是给鸡、鸟所吃的粗劣不堪的食物,一到下雨或有霜露的时节,牢房里就四处漏水,地上被冲出道道沟沟坎坎。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寒来暑往,说也奇怪,我居然什么病也没有生,这种不堪人住的地方,在我看来就象是安乐国中似的。其实这其中岂有其他别的技巧,只不过是由于我身怀浩然正气,各种病邪怎能侵袭我的身心呢。
从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天祥的心中是有一个价值观的。他看到了一个比生死、荣华富贵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浩然正气,足以使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一种安宁的状态,从而使身体无病无痛。
可见,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巨大,有时甚至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所以要想拥有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和掌握自己的心境。
也许有人要说,我们没有王阳明、文天祥等人那么高的修养,这时该怎么办呢?
其实当一个人用心想象出一种快乐状态的时候,大脑同样会不断分泌出大量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使人处于心情最佳状态。只要你放松身心,认真地用自己的心去想,尽管这是你想象的,你同样会获得舒畅的心情及快乐的体验,它同样会促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使身心保持健康。
第18节
日期:2010-08-0409:20:43
挖一口有源泉的井
——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傍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传习录》
“与其挖一个数顷大的无源泉的池塘,不如挖一口数尺深的有源泉的水井,这样水源不枯。”
当时王阳明先生在池塘边坐着,旁边有一口井,因此就用来比喻做学问。
很多人在做学问上有一种想法,总以为学得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果光有知识,而没有获得一种能力,就只是一池大而无用的死水,远没有一口仅数尺深但有源泉的水井有生机。
王阳明强调做学问要有“源泉”,其实何尝不是向我们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要拥有一种能力素质,一种如何获取及灵活运用那些学问和才能的能力。而拥有了这种能力素质,对其他事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这种能力素质是一个人的心态、意志及心灵自控能力的总和,在书本上无法获得,只能在事物上磨练而拥有。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通过向内挖掘自我的潜力,获得智慧源泉的例子有很多。
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明史》中载道:“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整个明朝一代,作为文臣领兵打仗,能用兵如神,克敌制胜的,没有那一个人能比得上王阳明。在激烈无比的军事战斗中,局面越是危险复杂,令人疑惑不定时,王阳明的心思意识反而就越清明冷静,指挥若定,所考虑的问题和计谋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这种超人一等的智慧能力,虽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王阳明的天资较高,但它们也实在是得益于王阳明持之以恒的格物致知修养,得窥儒家之“中”,拥有心灵智慧的缘故。
历史上,能把兵书背得滚瓜烂熟的人大有人在。如三国时的马谡,他饱读兵书,知识渊博,有时连诸葛亮都要向他请教有关问题。然而街亭一战,他却只会对兵书上的战例和方法生搬硬套,结果惨遭失败,导致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悲剧,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
为什么是看同样的兵书,他们从中所获得的东西大不相同呢?
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一个人的能力素质问题。王阳明和其他善用兵法者拥有一种运用军事兵法的能力,而马谡等人只知道军事兵法的知识,而并没有将其化为自己的军事才能。
这种能力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靠思考和磨练。
王阳明二十六岁时,住在京师,准备下一次科举考试。当时明朝边境深受所谓的“套虏”侵扰,朝中上下忙着推选能独挡一面的将才,却因为向来崇文抑武,一时无得力之将可派,慌乱得不可开交。
王阳明考虑到当时所设的武举考试,只是选拔了懂得骑马射箭搏击的人,而不能培养深谙军事韬略、能真正领兵打仗之才。于是便开始研究学习兵法,凡是找得到的兵法秘书,没有不深入钻研的。
他研究兵法的方法很独特,不是象别人那样能把那些兵书背下来就算了事,而是要达到理解、消化、融会贯通的地步,让这些知识了然于心,形成可以灵活运用的能力。每当宴请宾客时,他便把那些果核杯碗收集起来,排列阵势来作推演兵法的游戏,即使受到别人的嘲笑,他也毫不在乎,达到了如痴似醉的地步。
甚至当他领命督造威宁伯墓时,也不放过钻研兵法的机会,他把民夫按兵法上的“什伍法”来编制人数、队伍,有条不紊地调遣他们进行劳动,劳作之余休息的时候,又兴致勃勃地指挥民夫们排兵列阵,演习据说是诸葛亮所传的“八阵图”等阵法。
就这样,在反复的学习及磨练中,王阳明逐渐把兵法的精髓融化于心,通晓了运用它们的奥秘,这就是他对兵法的理解——“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在他看来,所谓的“兵法”精髓,绝不是书本上死的、教条的东西,而是与心融合在一起、具有生命力的东西。经过千百回的学习与锤炼,那些知识早已融化在心灵之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一旦遇到情况,它们要做的,只是随机应变而已。
由此可见,我们的心就是一种能力,能随着学习和磨练的程度而提升自身的境界。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心,灵物也,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
可见,要提升心灵的境界,让它生成一种本能反应的“能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用”它,也即是反复的刺激与磨练,一个人的能力形成速度是与其心灵所受的刺激成正比的。
选定一顶事情,反复不断地做它,把它做到极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直觉能力,这就是“心”的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做每一件事都浅尝辄止,如蜻蜓点水,往往就会一事无成。
所以说,每个人的心灵,就是能够为我们提供无穷源泉的一口井。问题的关键就看你去不去挖掘,懂不懂得挖掘了。
第19节
日期:2010-08-0423:17:36
在这个竞争空前激烈、情况空前复杂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想过得幸福而又快乐,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了。没“成功”、生活贫困的人,固然要承受相当大的经济压力;而那么所谓的“成功”人士,其心灵也不会轻松,同样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正象俗语所说,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其实,一个人只要有心去追求,还是能过上古人所向往追求的那种心灵自由的快乐生活的,而且,过上这种心灵自由的生活,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精神、物质两方面是可以兼顾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提升心灵的层次,要具有一种“贫而不贱,富而不骄”的修养,带着一种平常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这一境界的达到,关键要有一种主动去追求的意愿。
一个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感,总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能力低下、什么也干不成的人。这样一来,本来睿智的心灵,就被这些负面因素牢牢地禁锢住了,就会失去成为优秀的自己的机会。
所以,一个人想要在人生中干出一番事业来,首先就要突破“自我”的限制,要在行动中激发自己的潜力,磨炼自己的意志,最终获得“心灵”的突破,只有心灵强大了,才能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事物,才能从平凡的一件事中发现其不平凡的意义,获得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就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视困难为提升自己能力的考验,以乐观豁达的心境去做事,从而获得一个快乐、成功的人生。
日期:2010-08-0508:07:05
呵呵,这个是要在实际修养中才能达到的,也就是要把自己意识中的参照系改变过来,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改变,才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要是能轻松地达到,那么街上走的都是圣人了。
日期:2010-08-0512:19:29
去掉心灵的牵累
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传习录》
读书作文,怎么能牵累人呢?人其实是被自己的计较得失牵累了。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是被强迫的,就很容易产生牵累的心态,自己就会觉得很累。
人的潜能虽然很大,但也要在你的意识感到轻松愉快、有激情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出来。
如果怀着一种焦虑甚至怨恨的心情,时刻在那里计算着得失,用这种心态去工作,心里就会觉得很累,有的甚至会产生“过劳死”。而那些无限热爱自己的工作而忘我地投身于其中的人,尽管他们被视为“工作狂”,其工作量大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却很少有“过劳死”的例子。
周弘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读高二的女孩,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很听话,学习也很刻苦。成绩虽然不是顶尖水平,但也还可以。
她的父母对女儿的关心无微不至,在学习成绩上也从不强求要考到多少名才行,偶尔考砸了也从不打骂她。
不过女孩的心是很细的,她明白父母对自己的期待,虽然父母从来不因为成绩好坏而打骂自己,她反而受不了父母这种默默的付出与无言的期待,考不好时她觉得让父母打骂自己才好受些。面对父母“望女成凤”的期待,她的内心充满一种负疚感,觉得惟一可以做的事就是拼命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殷切期待。
眼看就要升入高三,她学习更加刻苦了,经常学到晚上十一二点钟都还不肯睡,平时电视也不看,也不出去玩耍。可是尽管她如此苦读,成绩还是不见有显著的提高,只见她的脸色一天天憔悴下去,父母十分担心。
终于有一天,女孩问母亲:“妈妈,你说我学习刻苦不刻苦?”
母亲怜惜地看着女儿的脸庞,很理解她:“刻苦呀。你怎么了?”
这一下女儿实在禁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妈妈,我真的受不了,我感觉已经到了极限,一根弦就要绷断了,可是我还是赶不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妈妈,你们见我每天都认真学习,可是我心里很苦很苦,我快崩溃了!”母女俩抱头痛哭,仿佛是世界末日到了。
其实,这正是读书为自己的计较得失所累的一个典型事例。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要做好,就要全身心投入其中,读书学习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在学习中,心中满怀着计较得失,情况会怎么样呢?必然会在那里患得患失,杂念丛生,而不能进入全神贯注的高效状态。
这时我们只看到他表面上的刻苦学习,其实他的心绪杂乱,精力不集中,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投入,当然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不仅身心受累,有时甚至会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