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战国纵横

_67 寒川子 (现代)
樗里疾惊道:“照苏子说来,此番越人必败了!”
“越人败与不败,木兄可以拭目以待!”
“嗯,”公孙衍点了点头,“苏子所言甚是。不过,听苏子所言,越人无论是伐齐还是伐楚,都是不智。既然都是不智,苏子为何视伐齐为盲动,而视伐楚为蠢动呢?”
“越人伐齐,虽然必败,却未必亡国。越人伐楚,则国必亡!”
“哦?”公孙衍一怔,“苏子何出此言?”
“楚人伐越,越占地利、人和,楚未必取胜。越人伐楚,楚占地利、人和,越人必败。越人伐楚,必倾巢而出。楚地广阔,必诱敌深入。越人深入楚国腹地,既失地利,又失人和,更不得天时,如何能胜?越人一旦溃败,必全军覆没。此时楚人乘胜至越,如入无人之境,越国岂有不亡之理?”
苏秦的分析滴水不漏,公孙衍、樗里疾互望一眼,不无佩服地点了点头。有顷,樗里疾又问:“听闻越人矢志伐齐,却在关键时刻突然转向。请问苏子,越人伐楚是否楚人之计?”
“越王是否中的是楚人之计,在下尚不敢说。但据在下所知,越人行事,从不拐弯抹角。依越王的为人,更不会半途而废。越人突然转向,必是为人所惑,且此人必是当世高人!”
“苏子怎知此人必是当世高人?”公孙衍急问。
“能使二十万大军心悦诚服地走向绝境之人,不为高人,何人谓之高?”
“那——”公孙衍急问,“请问苏子,这个高人为何要害越人,是他与越人有仇吗?”
“非也,”苏秦摇了摇头,微微笑道,“此人作此谋,不为别个,只为楚人!”
“为楚人?”樗里疾大惑,“请苏子详解!”
《战国纵横2飞龙在天》第五部分 论政坛苏秦说一统 守遗命秦公弃大才(16)
苏秦拱手笑道:“依两位仁兄目力,这个不消在下破解了吧!”
“在下受教了!”公孙衍站起身来,深揖一礼,“苏子高论,在下敬服!夜已深了,在下改日再来相扰!”
苏秦还过一揖:“在下胡乱言语,见笑了!”
二人走出运来客栈,樗里疾急不可待地说:“公孙兄,这下可以断言了吧!”
“唉,”公孙衍长叹一声,“不瞒樗里兄,君上考问之事,在下苦思数日,至今仍然未得其理。苏子竟在片刻之间,以寥寥数语轻松化解,可见其才远胜在下。如此大才,君上若是得之,王业必成!”
樗里疾不无兴奋地说:“明日上朝,你、我力荐此人如何?”
公孙衍摇了摇头:“不用荐了!”
“哦?”樗里疾惊问,“公孙兄为何不荐?”
“若是不出在下所料,想必这阵儿君上已知此人了!”
与此同时,御书房中,烛光明亮。惠文公、竹远相对而坐,几前各摆一杯茶水。
惠文公面带微笑:“观竹先生气色,定有佳音了!”
竹远点了点头:“君上所候之人,已经到了!”
“哦!”惠文公又惊又喜,“说来听听!”
“此人姓苏名秦,洛阳人氏。今日开坛论政,竹远观其气势,察其才学,推知此人当是先生所言之人,可助君上成就大业!”
惠文公眼睛圆睁:“其才可比公孙爱卿?”
“无可比之处!”
惠文公身子趋前:“其才可比庞涓?”
“星日之比!”
“那——”惠文公大喜过望,“其才可比孙膑?”
“月日之比!”
“快哉!”惠文公一拍几案,“明日晨起,寡人即谒太庙!”
竹远不无惊异:“君上不见苏子,却谒太庙,有何深意?”
“如此大才,若无列祖荫佑,寡人何能得之?”
竹远甚是感动:“君上思贤之心,竹远今日知矣!”
“苏子既是大才,其论必新,竹先生可否言其大略,让寡人先闻为快呢?”
“回禀君上,苏子已具慧眼,可透视天下乱象,把握天下大势。苏子预言,未来天下虽然乱象纷呈,终将走向一统!”
惠文公心中陡然一惊,下意识地从几上端起茶水,在唇边轻呡一口,抬头问道:“他还说些什么?”
“苏子预测,未来天下,必成齐、楚、秦三势鼎立。三势之中,齐、楚各有局限,可一统天下者,非秦莫属!”
惠文公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落于地,竟是大睁两眼,怔在那儿。
竹远打个惊愣,轻声问道:“君上?”
惠文公一下子回过神来,缓缓从地上捡起碎杯,堆在几案下面,对竹远微微笑道:“苏子高论,当真出人意料,寡人竟是听呆了!在场士子可有反应?”
竹远稍稍迟疑一下:“甚是热烈!”
“那——”惠文公问道,“可有判词?”
“判言是,苏子所论,切中天下时势。苏子所论之上、中、下三策,意味深长。本坛预言,苏子当为秦公重用,苏子所言帝策,当为秦国未来国策!”
“何为上、中、下三策?”
“此为苏子的兴秦方略,上策为帝策,可使秦国一统天下,建立王业;中策为霸策,可使秦国威服诸侯,建立霸业;下策为邦策,可使秦国偏安于关中,建立邦业。”
惠文公闭上眼睛,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谢先生了!”
竹远起身,叩道:“夜深了,君上保重龙体,草民告退!”
惠文公抱拳道:“竹先生慢走!”
看到竹远退出,惠文公思忖有顷,叫道:“来人!”
内臣闪出:“臣在!”
“召公子华觐见!”
翌日,士子街上,两个士子边走边谈,黑雕台的一个小雕扮作士子,不远不近地跟在身后。一士子道:“昨日你去论政坛了吗?”
《战国纵横2飞龙在天》第五部分 论政坛苏秦说一统 守遗命秦公弃大才(17)
另一士子道:“没有!”
“啧啧啧,仁兄算是错过一场高论了。不瞒仁兄,苏子预言天下必归于秦,判言断定苏子必受重用。啧啧啧,这个苏子当真了得!”
“唉,都怪酒鬼那厮。我原要去听的,他非拉我喝酒不可……”
两人说道着走进一家客栈,小雕也跟进去,在厅堂里寻个角落坐下。堂中约有十几名士子,也都在七嘴八舌地议论昨日苏秦论政之事,一士子正在发表宏论:“嗨,我说诸位,听到昨日的判言了吗?判言说,秦公必将重用苏子!在下想问诸位,秦公怎样重用苏子呢?”
立即有士子接道:“那还用说,定是让他替代大良造公孙衍!”
“不不不,”有人摇头道,“大良造职爵太小了,盛不下苏子!”
“你说什么?”前面的士子反驳道,“大良造的职爵还小?公孙鞅那么大功劳,也不过是个大良造!”
“哈哈哈哈!”那人笑道,“你说公孙鞅呀,早过时喽。再说,公孙鞅不也受封商郡,领地六百里、十三个县呢!”
有人点头道:“嗯,仁兄所言甚是。依仁兄之意,秦公将会如何晋封苏子?”
“依在下之见,秦公若兴帝业,必仿关外爵制,特为苏子设立相位。诸位想想看,没有相国,如何建立帝业?”
众士子纷纷点头:“嗯,有理!有理——”
御书房中,公子华抱着一大堆竹简走进来,放在惠文公几上,跪下禀道:“启禀君兄,臣弟使人访探一日,这些均是见闻!”
“放下吧!”惠文公扫过竹简一眼,点了点头,“你告退吧!”
公子华怔了一下,叩道:“臣弟告退!”
公子华退出之后,惠文公开始逐一翻阅。翻有一阵,惠文公抬起头来,双目微闭,眉头越拧越紧,耳畔浮出孝公的遗言:“驷儿,如此王业,寡人已是无能为力,只能指靠你了!列祖列宗,也只能指靠你了……驷儿,此为上天玄机,断不可泄于他人。否则,列国若知,必群起伐我,大祸必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王业,自然亦非一朝可成。驷儿,你可收起此匣,小心供奉,只许传给嗣位太子……驷儿,君临天下、一统六合是上天赋予我秦室的使命,是天命!违背上天,天不容你!望你时时自诫,不可有一日懈怠……”
惠文公泪水流出,喃喃自语道:“君父,如此天机,却被这个苏秦一语道破,嚷嚷得普天下皆知,叫驷儿如何是好?”
惠文公沉思有顷,缓缓站起身子,在厅内来回踱步。走有几个来回,惠文公坐回几案前面,长叹一声:“唉,苏秦哪苏秦,既然你是如此大才,既然你已识破天下大势,为何识不出寡人心思,竟然做出如此蠢事,叫寡人如何容你?”
言讫,惠文公陡然发力,将跟前的黑漆几案掀倒于地,案上的一堆竹简“哗啦”一声,尽滑下去。
半个月过去了,秦公并未召见苏秦,也未现出丝毫举动。樗里疾驱车赶往大良造府,心事重重地对公孙衍道:“公孙兄,君上思贤若渴,今大贤已至,竹先生也必奏过君上。然而旬日已过,君上仍无任何动静,是何道理?”
“苏子在干什么?”公孙衍沉思有顷,抬头问道。
“似是并不着急,每日只在房中,或打坐冥思,或捧卷诵读!”
“竹先生呢?”
“仍在论政坛里,闭门不出。前日韩国来一士子,出三金请求开坛,竹先生竟未应允。士子出钱开坛,坛主却不允准,这在论政坛,尚属首次!”
公孙衍再次陷入沉思。
“公孙兄,”樗里疾压低声音,“在下私下以为,苏子大策,正合君上心意,苏子大才,亦正是君上所求,照理说,君上应该——”
樗里疾打住话头,眼睛盯着公孙衍。
“樗里兄,”公孙衍抬头说道,“高手对弈,所走棋路,自是你我所难解悟的。苏子已下出第一手,在等君上回应。君上手握棋子,迟迟不下,想必另有所虑!”
《战国纵横2飞龙在天》第五部分 论政坛苏秦说一统 守遗命秦公弃大才(18)
“不瞒公孙兄,”樗里疾托出底细,“苏子至秦前夕,君上曾召在下入宫,说是做出一梦,梦中有鸿鹄东来,使人解梦,说有大贤至秦,特使在下访查。在下自知眼拙,唯恐错失大贤,方才拉上公孙兄前往士子街,果就遇到了苏子!”
公孙衍微微点头:“这就是了!”
樗里疾眼睛一亮,直视公孙衍:“公孙兄快讲!”
“君上明不出子,实已出子,这叫无招之招。”
“何为无招之招?”
“就是坐以观变,知作不知,静观苏子反应!”
“嗯,”樗里疾连连点头,“公孙兄所言甚是。苏子赴秦,是苏子求君上,不是君上求苏子。苏子既未叩宫求见,君上自要知作不知。”略顿一下,“只是这样空耗下去,不利于秦!”
公孙衍微微一笑:“不会空耗,苏子必有应招!”
樗里疾摇了摇头:“大贤不比庸人。昔日姜子牙垂钓于渭水,文王是闻贤上钩。苏子之才不在子牙之下,自周赴秦,已是自贬身价,如何再肯上门去求?”
“嗯,这倒也是!”公孙衍笑道,“在下虽是不才,也未曾求过他人,何况是苏子?不过,如此僵局,终须打破才是——”沉思有顷,“有了!”
御书房里,公子华叩在地上:“君上,陈轸又来密函了!”从袖中摸出一函。内臣接过,双手呈上。
惠文公启开,丝帛上现出陈轸独特的字体:“……越人断粮,无疆醒悟,追悔伐楚,急欲撤军,所有退路已经尽被楚人切断。越王大惊,连续突围数次,均遭楚人拦阻,今已折兵数万……昭阳欲歼越人,张仪主张围而不击,楚王听张仪……微臣已有制仪之计,俟时机成熟,即行实施。另,魏王听闻陉山之战出自孙膑之谋,有招其为婿之意。臣观庞涓,断不肯屈居孙膑之下。若是不出微臣所料,未来数月,庞、孙将有一争……”
惠文公脱口赞道:“好一个陈轸,真是寡人的大宝啊!”
正在此时,内臣禀道:“君上,大良造、上大夫求见!”
惠文公眼睛一亮:“来得正好!宣其觐见!”
公孙衍、樗里疾觐见,见过君臣之礼,二人坐下,惠文公笑道:“二位爱卿相约而来,可有大事?”
樗里疾、公孙衍互望一眼,公孙衍拱手道:“启禀君上,前番君上言及列国近日所弈妙棋,近几日来,微臣已有破解!”
“哦?”惠文公身子前倾,“是何破解,说予寡人听听!”
公孙衍学着苏秦的语气:“一年来关外列国连走大棋,乱象纷呈,均可视为势之运动。天下大势成形于天下众势,众势互冲互动,天下于是乱象纷呈。但天下众势无论如何乱冲乱撞,也必臣服于天下大势。唯有把握天下大势,方可解此乱象!”
“哦!”惠文公眼睛大睁,“请爱卿详解!”
“天下大势归一,天下乱势亦必依此而动。凡顺大势而动者,当为顺动,凡逆大势而动者,当为反动。依此判断,众势之动皆可有解。越势趋齐,当是盲动;楚势趋宋,当是顺动;魏势向楚、楚魏言和均是智动;越势伐楚,当是蠢动!”
惠文公大是惊讶,再次倾身:“越人趋齐,为何盲动?越人转楚,为何又是蠢动?”
公孙衍侃侃而谈:“越人久居东南,不知中原变化,政治、农商、武备、韬略、人才诸方面均落后中原不下五十年,唯有锁势收敛,深居简出,或可据地利而继续偏安。因而,越人无论是伐齐还是伐楚,都是不智。”
惠文公思忖有顷:“既然二者均为不智之举,何有盲动与蠢动之分?”
“越人伐齐,虽然必败,但未必亡国。越人伐楚,则国必亡!”
“此又为何?”
“楚人伐越,越占地利、人和,楚未必取胜。越人伐楚,楚占地利、人和,越人必败。越人伐楚,必倾巢而出。楚地广阔,必诱敌深入。越人深入楚国腹地,既失地利,又失人和,更不得天时,如何能胜?如果楚人断其粮道,越人必定溃败。越人深入楚地,若是溃败,必将全军覆没。此时,楚人乘胜至越,如入无人之境,越国再欲图存,如何能够?”
《战国纵横2飞龙在天》第五部分 论政坛苏秦说一统 守遗命秦公弃大才(19)
“越人为何有此蠢动呢?”
“因为有人至越,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越王,使其改道谋楚,自取败亡!”
“那——此人为何助楚灭越?”
“因为此人欲至楚国一展抱负,灭越算作觐见之礼!”
惠文公大是震惊,不可置信地望着公孙衍,连连点头赞道:“棋局之妙,正在这里!几日不见,公孙爱卿竟能悟至此处,实令寡人刮目相看!”
公孙衍缓缓起身,叩拜于地:“君上,请恕微臣欺君之罪!”
“这——”惠文公一怔,“公孙爱卿,你看破棋局当是好事,何来欺君之说?”
“君上有所不知,看破此局者,并不是微臣!”
惠文公急道:“他是何人?”
“洛阳士子苏秦!”
“哦?”惠文公又是一怔,“这么说来,爱卿会过他了?”
公孙衍点头:“方才所言,多是苏子原话,微臣不过是鹦鹉学舌而已!”
“可寡人听说,”惠文公故意显得漫不经心,“此人不过是个夸夸其谈之徒!”
“君上,”公孙衍急道,“此人之才,高出微臣不知几多,微臣情愿让出大良造之位,甘为苏子执辔!”
惠文公扑哧一笑,转向樗里疾:“樗里爱卿,公孙爱卿要为苏子执辔,你呢?”
“君上,”樗里疾亦缓缓起身,跪叩于地,“微臣也会过苏子了,微臣以为,此人确为栋梁之才,微臣愿以举家性命保荐苏子!”
“哈哈哈哈,”惠文公爆出一声长笑,笑讫说道,“好,有寡人的两位重臣联袂推举,想必此人真有过人之处。这样吧,待寡人忙过眼前这阵儿,定去约见这个大才!”
樗里疾、公孙衍略怔一下,互望一眼,一齐叩道:“微臣告退!”
惠文公抬手道:“樗里爱卿留步!”
公孙衍退出。
樗里疾再叩道:“君上有何吩咐?”
“你准备一下,明日出使魏国,公子华依然做你副使!”
“可有大事?”
惠文公点了点头:“寡人预料,庞涓、孙膑近日将起争执。爱卿就以函、崤、临晋关通关互利为名,出使魏国,设法见到孙膑,相机行事,说服他至秦!”
“君上?”樗里疾大是惊讶。
“怎么,”惠文公望着他,“有何不妥吗?”
“苏子之才,远高于孙膑,君上为何舍近而求远呢?”
惠文公微微笑道:“苏子之才是苏子之才,孙膑之才是孙膑之才,他们二人,不一样!”略顿一下,敛起笑容,“至于其他,爱卿不必多问,去吧!”
“微臣领旨!”
《战国纵横2飞龙在天》第五部分 梅公主赏梅托终身 武安君因妒害贤兄(1)
刚交腊月,魏都大梁迎来又一场大雪。大雪连下三日,将整个大梁藏埋于一片洁白之中。
大雪停歇,太阳复出,天气回暖,积雪开始融化。两日之后,寒气复来,将半融的雪水冻结,一时间天寒地冻,万物肃杀。大街上溜冰处处,屋檐下悬冰条条。
然而,就在这冰与雪的世界里,太子东宫后花园的梅园里,却是万花盛开,幽香袭人。
这日午后,太子申与胞妹瑞梅公主站在梅园中心的赏梅亭中,环视着周围的万千朵梅花出神。
望有一阵,瑞梅面含娇羞,神色忐忑,抬头望向太子申,不无腼腆地喃声问道:“哥,孙将军他——会来吗?”
太子申笑道:“放心吧,梅妹。孙将军应允之事,必定不误。再说,我也没说梅妹在此,只说邀他赏梅!”
听到“赏梅”二字,瑞梅满面羞红,垂头半晌,方才说道:“哥,待会儿孙将军来时,我是弹琴呢,还是鼓筝?”
太子申“扑哧”一笑:“梅妹,你这么紧张干什么?孙将军跟庞将军不一样,本是不争之人。梅花无争,唯有幽香宜人,甚合孙将军品性。还甭说,梅妹与孙将军,当真是天作之合呢!”
“哥——”瑞梅公主的俏脸越发羞红,白他一眼,嗔道。
望着瑞梅的羞态,太子申开怀大笑起来。正笑间,太子申似是想起什么,一下子敛住笑容,两眼眨也不眨地凝视瑞梅,将她从上看到下,目光中不无惶惑。
瑞梅略怔一下:“哥,你——你怎么了?”
太子申也似回过神来,轻声笑道:“没什么,不过——”略顿一下,“大哥有个提议!”
瑞梅急道:“哥,有话就快说,你这急不急人?”
太子申又是一笑:“梅花既以幽香怡人,大哥提议梅妹最好去掉脸上的浓妆,头饰、衣带也全换掉,就像你往年来此赏梅时一样,或像你在宫中鼓瑟弹琴时一样!”
瑞梅脸色一红,低头喃道:“都怪莲妹,是她要我穿这涂那的,说是男人喜欢,我——听了她的,别扭死了!”
“是啊,”太子申长叹一声,“男人总是喜欢穿这涂那的女人!不过,孙将军并不是寻常男人。孙将军喜欢的是梅花,不是莲花。莲花开于盛夏,梅花开于严冬;莲花开在惊艳,梅花开在悄悄;莲花硕大,仍要荷叶相衬;梅花娇小,却以裸身护枝!”
瑞梅趋身过来,将头伏在太子申的胸前,喃声说道:“要是孙将军也如大哥一样知梅,梅就不会枉开一度了!”
“梅妹放心,”太子申轻轻抚摸瑞梅的秀发,“记得孙将军初下山时,大哥带他到后花园里赏景。当时万菊盛开,梅园里却是一片落寞。孙将军赏过菊花,游至此处,看到这片梅林,竟是驻足不前,望着一树树秃枝发呆。大哥由此知他是爱梅之人。去年梅花开时,大哥有意邀他与梅妹一道赏梅,不想楚人伐宋,他与庞将军出兵远征去了。这几日梅花再开,机不可失,我邀他今日午时前来赏梅,孙将军当即应允!”
“果真如此,梅妹此生有靠了!”
太子申轻拍瑞梅:“孙将军能得梅妹,是他的福分。梅妹能得孙将军,也是梅妹的福分!”
话音刚落,梅园外面有脚步声传来。不一会儿,东宫内臣急趋过来:“殿下,孙监军求见!”
太子申松开瑞梅:“梅妹,你回房中准备一下,我迎孙将军去了!”
太子申随内臣疾步走至殿门,迎住孙膑,见过礼,太子申笑道:“魏申知将军爱梅,这几日梅花盛开,魏申不敢独享,特邀孙子共赏!”
孙膑拱手谢道:“微臣谢过殿下!”
“孙子,梅园请!”
“殿下先请!”
太子申引领孙膑直趋后花园,沿园中一条曲径,七绕八拐,步入位于园中角落处的梅园。将到梅园时,孙膑隐隐嗅到幽幽梅香,顿觉心旷神怡。及至走进园门,望着于残雪冰凌之中傲然盛放的满树梅花,孙膑竟自呆了。太子申亦顿住步子,候有一时,缓缓说道:“孙子,亭中请!”
《战国纵横2飞龙在天》第五部分 梅公主赏梅托终身 武安君因妒害贤兄(2)
孙膑点了点头,跟着太子申步入园中赏梅亭,分宾主坐下。早有侍女泡上香茶,候立于侧。
望着盛开的梅花,孙膑脱口吟道:
淡淡一树梅
悄悄傲霜开
幽幽送清香
引我曲径来
太子申笑道:“孙子吟得好诗哟!”
孙膑尴尬一笑:“这哪里是诗?膑看到满园梅花,心中感动,顺口胡捏几句,让殿下见笑了!”
太子申呵呵笑出几声:“有感方有诗。听到孙子妙句,我这儿也吟几句,与孙子共赏!”
“微臣洗耳恭听!”
太子申缓缓吟道:
北风萧萧,白絮飘飘
寂寞黄昏,我开悄悄
清香幽幽,谁人知之
冰柱条条,冷雨毛毛
寂寞凌晨,我心遥遥
清香徐徐,谁人怜之
孙膑沉思良久,由衷感叹道:“殿下所吟,方才叫诗。只是此诗过于感伤,微臣闻之心酸。微臣敢问,此诗亦为殿下即兴而作?”
太子申又是呵呵一笑,连连摇头道:“孙子高抬魏申了。魏申本为薄幸之人,哪里会有如许感伤?”
“殿下过谦了。请问殿下,此诗为何人所作?”
太子申尚未作答,内臣走至:“启禀殿下,梅公主到!”
太子申精神一振,呵呵乐道:“哦,梅妹来了,快请!”
听到公主将至,孙膑急叩于地:“殿下,微臣告退!”
“哦?”太子申怔道,“孙子何出此语?既来赏梅,自当尽兴才是!”
孙膑叩道:“公主乃千金之躯,微臣粗俗,在此多有不便!”
“孙子过虑了!”太子申微微笑道,“孙子刚才问及那几句小诗为何人所作,难道不想知晓答案吗?”
“微臣甚想知晓!”
“这就是了!”太子申摆了摆手,“孙子只管坐下,俄顷即知端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