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改变生命的学习

_11 布魯斯.魏金生(美)
不要担心。毕竟,那是他们的问题。况且,你也不能一直停顿在这个阶段,必须教授你所预备的内容。不管他们专不专心,还是照进度教课。(假如这是你的选择,请翻开本书的第一章,从头开始再看一遍。)
如果可能,暂停教课,试图满足较为急迫的需要,然后再回到课程上。假如学生睡着了,请他们站起来伸伸懒腰。假如他们觉得酷热难当,就把窗户打开。
假如出现一个更为严重的状况,暂停授课,面对那个状况。首先,告诉学生你已经嗅出班上的空气有点不太对劲。让问题浮出水面的方法有二:一般性的讨论或是更直接的方式,譬如请一位平常较踊跃发言的学生起来向你报告。接着要求学生暂停他们正在进行的计划,让你先把课上完。
假如他们的需要比较特别,可以考虑把课暂停,把时间改用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此举端赖你能否看重他们的需要——那个需要掳掠了你学生的心。恳请学生协助,让你在这困难的环境中依然可以把课上得饶富意义。
有一次我在教一班大学生,因为他们下一堂课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试,所以每个人都很紧张。我就说:「你们为了下一堂课的考试很紧张,对不对?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肯专心听我上课三十五分钟,剩下的十五分钟我就让你们自己看书。好不好?」这一招果然见效。所以,你大可和他们商量。把你的学生当做成熟的大人,也有不同的需要。
任何时候只要条件允许,就赶紧回到刺激需要的阶段。不要紧张,放慢步调,让身体语言流露出轻松的感觉,然后重新掌握住学生的心。有时候这类的干扰会提供你机会与他们建立更亲密、更个人化的关系,然后在此气氛下教导真理。假如你感觉到圣灵在使用那样的干扰,你就可以直接进入上课内容。也许花几分钟的时间祷告,效果反而更好。
有一次一个学生被杀,班上的学生在上我的课时得知这个消息,于是我就暂停上课,和他们讨论这一件事情,而且领大家一起为他的家人和朋友祷告。那一次我们始终没有回到正课上,因为还会有谁有心上课呢?
当一个比上课内容更基本的需要控制了学生时,继续推销你所预备的内容实非明智之举。「你说得没错,但是我还是得把课上完啊!」为什么?课程又没有需要,人才有需要。而且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不管那样的需要是什么。
〖意义〗
需要的定律真髓只有四个字,[刺激需要]。
教课之前,老师应该先刺激学生的需要。
〖结论〗
教课之前,老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的需要浮出水面。
需要之律突显出人类本性的基本事实:需要是激发人类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学生有学习的动机,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所以,事先最好先确定他们的需要是否包含在我们所预备的内容里面,或者我们只是拿一个漂亮的空饵在水中摇来晃去。
教学上的剌激需要和商业市场上的广告其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广告的目的只有一个:剌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每年花费在广告上的金钱是以亿计算,可见广告的功效不容忽视。
至少在我身上是如此。有一次我就把家里药箱中药瓶上的名称抄下来,拿到附近一家药局,问药师我是否可以用较便宜的价钱买同样的药。他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告诉我买其它牌子的药至少可以省下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钱。
这一条「鱼」选择一叫固全国知名的厂牌,而不是一般默默无闻的厂牌。没有人强迫我,是我自己甘心上钩的。我多付了百分之四十的钱,只因为有人知道如何透过广告刺激我里面的需要。
现在想一想,剌激另外一个人随着你的音乐起舞并没有什么不对了吧?当我向内人求婚时,便是这么做。当我邀请一位非基督徒来相信并接受我们奇妙的救主耶稣基督时,我也是这么做。由于我们所教导的是神的话,这话能够救人的灵魂,并带领人承受基督丰富的福气,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比那些推销狗食、冷冻优格和汉堡的人更殷勤、更努力呢?
最近我上了一堂主日学,那位老师很用心地描述以西结书里的圣殿,但是我感觉他并没有察觉出学生的问题所在。下课后,我称赞他教得很好,也告诉他我们的收获很丰富。接着我说:
「你有没有察觉出这班上的一些问题?」
「你这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那边有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罹患了神经性厌食症,现在住在医院里,体重已经下降到不到一百磅,情况至今没有好转。还有那边那一对夫妇,那位先生八个月前丢了工作,再过不久他们连房子也保不住了。至于那边那一对夫妇,那位先生的父亲前不久才去世,他的母亲罹患了帕金森症,已经搬过来
和他们一起住。他们现在可说是一筹莫展。」
「我真的不知道教会里还有这么多的问题,更不晓得我班上学生的问题会这么多,」他说道。
「你今天预备的上课内容可以帮助他们吗?」我一边问,一边注意他脸上的表情。
「噢……我想不太有帮助。」
「假如其中有一对夫妻昨天晚上去找你,然后把他们的难处告诉你,你会不会打开圣经和他们分享以西结书里的圣殿?」
「当然不会,」他笑了出来。
「为什么不会?」
「因为我知道有其他经文可以帮忙处理他们的问题,所以我会想办法找出合适的经文来帮助他们。」
「既然如此,你何不在主日学课堂上这么做呢?」
朋友,我们现在就立定心志来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下此决心并不容易,因为真正的教导是牺牲奉献的。你会发现为了别人的需要,必须把自己的需要暂时搁置一旁。但这就是教导的目的,不是吗?
愿你的教室每堂课都挤满学生,因为他们知道你能够喂饱他们,能够用神的话当食物来满足他们真正的需要。
〖问题讨论〗
1.学生时代,你遇到几位老师每一次上课时都会先「剌激需要」,然后再进入课程?百分比有多少?为什么你会认为这个比例偏低?假如他们能够先行剌激学生的需要,你认为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2.比较学生「感觉的需要」和「真正的需要」之间的不同?列举出学生五项感觉的需要和五项真正的需要。过去这一年来,你最常处理的是哪种需要?为什么?
3.你认为大部分的老师都知道自己蒙召是要来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吗?如果不知道,他们的呼召通常是什么?假如他们在教导中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4.原理三提到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刺激需要。请参阅耶稣与尼哥底母在约翰福音第三章的对话,然后描述耶稣是如何满足他的需要。你认为耶稣知道自己正在刺激尼哥底母的需要吗?如果她知道,你认为有哪几点是值得你学习的?
5.神是万师之师。他是如此深爱着你和我,并且应许「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9)不论我们晓不晓得,神一直都是主动地来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现在去求问神关于你的情况,你会知道过去一年来他一直在你里面刺激什么样的需要吗?而且是用什么方法?
第十章 需要的方法与诀窍
「这一种鳟鱼很难钓,」他说道。「它们会把饵含在嘴里,一感觉到鱼钩的存在就马上吐出来。所以,你一定要在那一秒钟把线拉起来,否则鱼就跑掉了。」
「那当然,」我自信满满地看着他。我钓过的鱼不可胜数,不论是溪钓、湖钓或海钓,各式各样的鱼我都见识过。到科罗拉多山区钓鳟鱼,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那位向导又继续解说:「如果你把竽子甩到那一边,让鱼饵随着水流往下流大约二十到三十尺,可能会钓到一些鱼。」
我照着他的话做,可是却不见鱼儿上钩。过了几秒钟,只听到他说:「一条鱼跑掉了,又跑掉了一条。」
「你在说什么?」我根本没有感觉到鱼在吃饵。
「你不相信刚刚有两条鱼吃掉了你的饵?」我猜他准是看出了我脸上的疑惑。
「把竿给我,我示范给你看。」没一会儿功夫,只见他就从我刚刚甩竿的地方,钓上来一条又大又肥的鳟鱼。我简直不敢相信!
虽然我们一次又一次失败,但是那一位值得信靠的向导还是很有耐性地陪着我们。「你们必须从握竿的感觉和鱼饵在水中浮动的情况来学习如何引诱鳟鱼。」连续几个小时,他就这样子不厌其烦地在一旁为我们打气。几个小时下来,我一条鱼也没钓到,好气馁。突然间,一条鱼上钩了,就在我稍早垂钓的地方!现在我对这条河终于有「感觉」了。我终于开窍了!好兴奋喔!
那天下午稍晚,一个年轻人拿着一只红黄相间的大型钓鱼用冰箱走到我们正在垂钓的河边,我们都对他抱以鼓励的微笑。他走到河边后,就从冰箱里拿出一些一般用来钓鲈鱼,甚至是大型盐水鱼的大型鱼饵,我从来没有看过人用这种鱼饵够鳟鱼。我们的向导见状就走到他身边,好心地告诉他那些鱼饵鳟鱼并不会喜欢,只有某几种的鱼饵才可以吸引鳟鱼来吃。
没想到那个年轻人非但不领情,还叫他滚开。然后他就自顾自地用他喜欢的鱼饵钓鱼,那神情仿佛自己是位钓鳟鱼专家。
过没多久,那位向导就带我们到另外一处水流较急的地方垂钓。他在钓鱼背心的口袋找来找去,最后找出一种很特别的鱼饵。「想要在这条河的这个区域里钓到鳟鱼,根据我的经验只能用这种饵,昨天晚上我特地做了一些。这种鱼饵够重,在这种急流里也可以沉到水面下,而且几乎每次都可以诱鱼上钩。」
他说得没错。我们换上这种鱼饵之后,很快就钓到了鱼,而且钓上来的鳟鱼比刚刚都大。过一会儿我们又回到那位年轻人垂钓的地方。他依然一无所获,而且看起来有点挫折感。
「大笨鱼!根本都不吃饵。我讨厌钓鱼!」
我们的向导是位钓鱼大师。我们专心听他的教导,注意观察他的示范,慢慢地,每个人也都变成了钓鱼高手。诚如他所说的,关键就在于你是不是用对了饵,还有你拿钓竽的动作对不对。鱼往往就在你眼前,张大口要等着吃饵——就看你晓不晓得如何钓鱼。
假如你愿意合上你的钓鱼用冰箱,让我作你的老师或是钓鱼指导,我很乐意和你分享如何在课堂上成为得人的渔夫。在方法的部分,我会告诉你如何挑选正确的饵来钓鱼。并在「需要的诀窍」部分,我会告诉你如何握竿、如何放饵。
然而事实上,得人远比钓鳟鱼来得容易。不仅是因为人比鱼容易看得清楚,也是因为在大部分时候,人会乖乖地待在你面前整整一个小时,不像鱼一下子就溜走了。
我所认识的一些成功的得人渔夫,似乎每次都能钓到一整班的鱼。他们深谙挑饵的技巧,也懂得握竿的正确姿势。
至于坚持水里游来游去的尽是「大笨鱼」的你,我建议你现在就把鱼钩上的饵弃之不用,合上你那红黄相间的钓鱼用冰箱。水里的那些鱼已经是饥肠辘辘,正张大嘴巴要来吃饵。然而,你却眼睁睁地看着一条、一条的鱼从眼前溜走!
〖需要的方法〗
上课之前上课
发现需要集中火力预告需要感觉需要满足需要
分辨突显想像刺激教导
每年经常每周每周每周
〖步骤一:发现需要〗
由于透过整理之后的内容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我们主要的责任,因此第一个步骤就非常明显。老师必须「发现学生的需要」,并且「清楚分辨出来」。
然而,根据我的调查,大部分的老师并不了解学生的需要。当被要求列出学生的十大需要时,有百分之八十的老师写不出来——只晓得一、二种!难怪世界各地的学校都是毫无生气。我们用错误的饵费尽心思想要钓鱼,却不晓得所用的饵和学生毫无关系,也引不起他们任何兴趣。
我怀疑你是否也能依照重要顺序列出你班上学生的需要?想一想列出这些需要的重要性。等到列出需要之后,看到班上学生对你预备的内容兴趣浓厚,你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藉由下列三种方法,你可以发觉学生的需要:直接、间接、开发需要。
〖1.发现需要的直接方法〗
只要看学生一眼,就能说出他们需要的人实在是罕见。有一个原因是,在现代社会,人人早已练就一身伪装「我很好」的功夫了。
千万不要忘了那些伪装,表象常常是骗人的。就好比独来独往,这个面具非但不是我们的好友,反倒是头号敌人。他会在彼此需要的朋友之间插上离间情感的楔子,也会误导我们这些教导的人以为学生没有需要或不需要帮助。
不要被我骗了。
不要被我的脸骗了。
因为我戴着面具。
我戴着一千个面具——害怕拿下这些面具,
然而这里面没有一个是我。
伪装是一门艺术
是第二个我,
但是千万不要被我骗了……
请你不要被我骗了。
我给你的印象
让我觉得好安全。
一切是那么美好
那么沉静
在我的内心和外表。
自信是我的名字。
冷漠是我的把戏,
一切都在我掌握之中
我也不需要任何人。
但是请不要相信我。
我的外表也许美丽,
但那是我的面具,
我那千变万化
自欺欺人的面具……
我是谁?
你也许很好奇,我是谁?
我是你认识的某一个人。
我是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一一无名氏
几年前我在一个特会上对一群年轻人讲道。第二天,我对那些负责管理这批年轻人的人说:「这里面有很多人在嗑药。」他们否认。「不然我们等着瞧。」隔一天晚上我就讲到禁药,然后请当中带禁药的人把那些安非他命、大麻、海洛因等毒品拿到讲台上来。结果这些禁药足够我们堆成一座小山。当场最惊讶的莫过于那些不晓得学生真正需要的领袖。他们所教导的主题大大偏离了学生的需要,最教我感到意外的,是居然还有一个人专心在听课。
发现需要的直接方法并无任何窍门。直接开口问!当老师以一种不带任何威胁、绝对安全且亲密的方式询问学生时,学生那种开放的态度往往会教老师大吃一惊。你不仅可以从学生口中探知答案,从他们所流露的情感和态度,更可以明白他们看重哪些事情。看到学生不知不觉地说出你意想不到的需要时,千万不要觉得奇怪,那是很正常的。所以,你要非常小心你话中所流露的信息。
底下列举出六个寻找学生需要的主要方法。挑选最适合你自己的个性、学生的特质和环境的方法。
直接发问当上课的气氛很轻松时,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底下是一些示范。
·「贝蒂,我觉得你很有智慧也很有远见。我想请你帮个忙,让我的教学能发挥更大的功效。能不能请你告诉我,像你这样的人在今天这样的环境里,会遇到什么问题?请你列举出前面三项。」
·「约翰,我很关心班上同学的需要是不是得着满足。能不能请你告诉我,你希望将来在课堂上我们能够讨论什么样的主题?请你列出二、三种。」
·「史密斯先生,下一季的课,你希望我教些什么?」开放、直接地询问,让学生表达个人的意见。诚挚的口气和态度比较能引发人的反应,尤其是老师开口要求帮助。除去足以导致威胁和害怕的因素,养成提出好问题的习惯,到时候你会很讶异居然这么快就获得正确答案!
低调的问话如果想知道的不是个人的意见,而是全班的看法,这个方法会比前面那方法更少阻力。
·「玛莎,我注意到班上同学最近似乎很有压力。你认为问题是出在哪里?」
·「法兰克,你的孩子长得好快!他们几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多半会面对什么样的问题?」
·「史密斯先生、史密斯太太,你们有没有看到星期天报纸的社论,谈到现代美国人的负债情况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有人说负债是造成中年人家庭生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你们意下如何?」
用这种方法来揭露学生的想法和感觉,真是高招!低调的问话可以捕捉学生内心特别的想法,让你在预备上课内容时晓得如何切合个人的兴趣和时代的需要。
不具名问卷调查这是效果最显著的方法,问卷调查所包括的人数远比你个别询问还要多,而且内容涵盖面也比较广。问卷调查能否发挥功效端赖三个条件:
第一,受访者对调查的目的与用途必须有清楚的概念。这份问卷调查纯粹是供老师参考,还是拿出来公开讨论或宣布?如果目的属于后者,学生回答的诚实度可能会大减。
其次,受访者必须有绝对的把握,此份问卷调查绝对是不具名。若稍有迹象显示受访者的姓名将会曝光,学生回答的意愿就不会太高。
第三,问题必须事先经过审慎设计,如此一来,学生的回答才能瓜真实的情况。问题和答案同样重要。
我常常用3x5的纸张设计类似下列几种问题,请学生做不具名的回答:
我在工作上面对最大问题是……
我第次和配偶吵架都是为了……
我这一生当中最大的胜利是……
每次我对神生气,往往是因为……
上了天堂之后,看到自己的一生,我最懊悔当时该做而没有做的是……
·如果有人会对我养儿育女的方式提出建言,那应该是……
·我灵命上最大的问题是……
·如果用1-10来表示基督徒的表现,我在基督徒生活中评分最低的是……
·我最不容易得胜的罪是……
·用1-10来表示,你回答此问卷调查的诚实度是多少?
花几个钟头的时间来审查这些卡片——这些表达无异是一座需要的金矿。很快地你就可以知道学生的需要排行前十名的是哪些。其中可能是工作、家庭和灵命成长。把这十大需要写在圣经的最后一页,然后将前面三项列为刺激学生感觉需要的首要目标,其次是剩下的七大需要。不久之后,当你看到你所预备的内容均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时,可别太吃惊了。
还记得那位加拉太书连教了两年,而还在第二章徘徊的牧师吗?午餐过后,他问我该怎么办。我就建议他使用不具名的问卷调查。
「我不可以在主日早晨发给会友问卷调查,」他说道。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我告诉他。「如果你关心会友,那么你就可以。]
「他们绝对不会把真正的想法告诉我。」
「他们会,只要你答应看过后,就把那些卡片撕掉,丢进垃圾桶。」
「好吧,那我就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接下来呢?」
「接下去那个主日讲道,先暂停你的加拉大书系列讲道,用神的话来回答第一道问题。到时候请你打电话给我,我想知道结果如何。」
他回去后果真就在主日早晨发给会友问卷调查表,当天下午他就打电话给我了。
「布鲁斯,我已经把问卷调查表发给会友了。」
「结果呢?」
「我哭了一个下午。布鲁斯,我一点都不了解我的会友,我真想不到原来我一直都不了解他们。」
「牧师,你有没有回顾你过去的讲道内容。」
「我看了吓一大跳。一年多来,我所讲的道根本没有触及排行最前面的三大需要,连边都没有摸着。」
「所以,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呢?」
「我要先来处理排行第一的需要。下个主日早晨和晚上,我就要用神的话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星期后他打电话给我。「布鲁斯,在过去几年的传道生涯中,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会友身上得着那么多的回响。聚会结束后,那些从来不跟我握手的人居然跑过来把我抱住,频频向我道谢。他们含着泪水对我说:『牧师,谢谢你。这些真的就是我所需要的。』」
「你还要再继续讲加拉太书吗?」
「目前还不要!」
朋友,这个主日你讲的是什么样的道呢?你教导的内容是什么?你的教会中有多少对的夫妻婚姻亮起了红灯呢?有多少父母不晓得如何将基督徒的价值观传递给儿女?一定超过百分之五十。事实果真如此,你打算怎么办呢?你是不是还打算用二十周的时间来讲解以西结异象中的圣殿呢?
与学生的家人产生交流方法有二:(1)从学生口中来认识他的家人;(2)从学生家人口中来认识这位学生。
用模糊、笼统、一般性的问题来问学生关于家人的情况,藉此方法来认识这位学生。从以下的对话中,你认为三十岁的史坦有什么样的需要?
问:「史坦,很高兴看到你!结婚十年了,某蒂现在是不是还像从前一样把你当做国王般地看待?」
答:「开玩笑!茱蒂现在忙着在推销房屋,我根本难得看到她。」
问:「很忙哦!不过她的收入对你们的家庭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不是吗?现代人已经被满坑满谷的帐单搞得昏头转向了。」
答:「门儿都没有。我们现在的帐单比从前还多!茱蒂为了工作买了一辆二手车,前几天又告诉我,她要在车上装一支电话。你相不相信?我从来不知道结婚会这么辛苦。」
问:「嗨,玛莉(史坦十岁大的女儿),我刚刚听你爸爸说你妈妈最近很忙。现在你在家里是不是得帮忙煮饭了?」
答:「不用,我爸爸请了一个女佣。现在他什么事都不用做,整天就是坐在电视前看足球、吃比萨。不过说真的,我也不太想我妈妈……」
如果你懂得解读其中的密码,便可以从这一分多钟的对话之中找出半打以上的需要——其中有一些是相当严重的。这个方法的秘诀主要在于你是否能够创造一个安全、合适、接纳的环境,让对方无所顾忌地说出需要。
拜访学生的家庭或工作场合亲身造访一个人的家庭或工作场合往往会有很好的收获,这是认识对方真实一面的唯一方法。现代的课程设计太不自然也太过于组织化,学生少有机会流露真正的我。我们必须从他处着手才能一瞥真相。家就是我们拿下面具,浮现需要的场合。只要你是真心关心他,从他的家中便可洞悉他的环境、心态、家庭生活和谐与否、生活是否上轨道。
我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FellowshipofCompaniesforChrist服事的那几年。这个组织是由来自全美七百个公司行号所组成的,专门训练公司的负责人或老板,用基督徒的原则和方法来管理员工。过去七年来,我和许多公司老板变成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的企业年销售额从二万五千到一亿不等。但是,每次我们一聊天,总免不了会谈到所属的教会。
虽然这些人都是委身程度极深的基督徒,对教会也都鼎力支持,但是对于牧师和主日学老师,鲜少用圣经去教导人如何在商场上过基督徒的生活,感到相当失望。一直到FCC诞生之前,这些人都还以为圣经并没有可以满足商人需要的经文!
在一个难忘的夜晚,我引领他们进入更深邃的思考。为何他们会认为这种情况极为普遍?有一个马上回答说,他的牧师根本不晓得问题所在,当然更不知道如何刺激会友面对问题。另外一个也深表同感,接着我就问他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牧师连问都懒得问!」八个人异口同声表示,他们的牧师从未到公司来看他们。
如果你不知道需要在哪里,又如何能谈满足呢?如果你想认识学生,就应该去拜访他们的家庭和工作场合。
个人的观察这个方法就是教人注意观察几个线索——至少五个。
第一,学生在上课中或下课后所提出的问题适足以反映出其内在的需要。
第二,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双手抱胸、以手遮口、弯腰驼背、身体前倾且神情激动——这些都带着明显的信息。
第三,出席情况可能也是显示你满足学生需要与否的主要讯号。学生出席与否就是明白告诉你他们对你教课的感想。你所预备的内容越能帮助人,就会有越多的人来求帮助!
第四,课堂上的讨论反映出有待深思的需要。只要学生一直在某个主题停滞不前,你就知道已经命中红心了!
第五,课后的活动和谈话反映出学生真正的挂虑和兴趣所在,因为下课后他们不必受约束,不必顺应别人的要求。
这些都是发现学生需要的主要且直接的方法。但是,千万不要忘了,用间接的方法也可以获得相关的答案。
〖2.发现需要的间接方法〗
直接方式会强迫你直接面对学生,而间接方式则是透过其他人的研究和经验,来取得宝贵的资讯。虽然这些资讯往往能提供可靠的意见,不过还是必须经过审慎的评估,因为那些研究结果并非专门以你班上的学生做为研究对象。
收集资料有二个基本原则:(1)据你所知是你的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以及(2)班上学生的年龄是属于哪一个阶层,特别注意他们的问题和倾向。
收集资料的来源有好多种,底下几种是比较主要的:
书籍正统心理学、儿童发展以及基督教教育的书籍对各年龄层的特质、问题和兴趣往往有颇为深入的探讨,值得参考。定期到基督教或一般书坊逛一逛,看看最新的畅销书是什么,如此有助于了解社会最新的动态和感兴趣的主题。请书店经理为你分析最新的趋势,并请问他和你班上学生同类型的人多半买些什么样的书。
写这本书的时候,畅销书排行榜上头几名的书谈的不外是金钱、商业动态、性和健康。仔细想一想,上一回你是什么时候和班上同学讨论金钱、商业动态、性和健康?
我有一位朋友在全美最大的教会里牧会,前不久他在辅导课里注意到一个现今人们非常关心的主题。许多人常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娶(嫁)错人了。于是,他就决定在班上谈这个题目。他在班上宣布:「下一周我想要告诉你们,如果你认为你娶(嫁)错人了,该怎么办?」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教会,等到下个星期天,来听他上课的总共有两千多人。(没错,就是两千多人!)你是否也觉得他触及了真正的需要呢?
报章杂志因为报章杂志纯粹是以取悦消费者为导向,所以他们的目的就是满足美国人民瞬息万变的兴趣,因此常常能反映出学生的需要。密切注意报章杂志所探讨的问题、评论的书籍和其中的广告。
参考ChristionWoman,MoosyMonthly,Christ-ianityToday,Guideposts,DiscipleshipJournal以及其他基督教杂志。至于一般的杂志方面则有USAToday,USNews&WorldReport,Time,Newsweek,Reader-sDigest,SaturdayEveningPost.LadiesHomeJournal,McCalls,People,GoodHousekeeping等等。这些杂志里有一些不错的社论、探讨和问答专栏。记住,人们往往只阅读自己有兴趣的读物。不管你同不同意,专栏作家AnnLanders或者是DearAbby对她们一再重复的主题确实有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有时候也能获得读者震撼人心的回应。他们能够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绝非偶然。
想要知道现代人的问题吗?拿一本Woman-sDay或其他知名杂志,看看里面的问答专栏,哪些问题才是人们真正想问的问题。下一个主日,用神的话来解答这些问题。我敢向你保证,没有一个人会中途离席。
研究报告和意见调查盖洛普民意调查的结果在许多问题上都能获得民众真实的反应和立场。
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医生、牙医、理发师和美容师、心理辅导人员、心理医生、警察、老师、校长以及许多行业的人,对社会的脉动往往非常了解,可以请他们谈谈整个社会的走向。我常常请教这些「掌握社会脉动」的人,请他们谈谈对问题的看法。
3.为学生列出需要清单
经过初步的调查之后,将所获得的资料变成方便使用的格式:将你对班上学生的诊断结果加以整理之后,再依照先后顺序写在一张纸上。
整理调查结果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基木的步骤就是把前十项的需要按照先后顺序列出来。底下是几种型式:
依照主题分类把你所寻获的问题依照下列各样主题加以分列,譬如试探、罪、问题惧怕、焦虑、不足以及失望。把罪列在第一项,接下去是恐惧,然后以此类推。
依照时间分类将需要分为三大类:过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将来的问题。这个方法具有预防的效果。假如你的学生是高三的学生,教导他们如何过大学生活就等于击中目标。
依照角色分类依照我们所承担的责任来分列需要,譬如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爱人、供应者、朋友、老板、员工、小孩、父母、祖父/祖母、孙子/孙女、朋友、基督徒、老师、辅导。作妻子的五大需要是什么?员工的需要又是什么?
依照生活类别分类把需要分列为身体需要、情感需要、知性需要、道德需要、属灵需要以及经济需要。
不论采行何种方法,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获得的资料加以整理,方便使用。这些资料非常宝贵。列在一张纸上的好处是你一眼就可看出学生的需要,如此可大大激励你教学的士气。
这样的工作一年至少得进行一次,整个需要之律的运用便奠基于此。假如你不晓得学生的需要,就无法进入下一个步骤。你会一再使用错误的饵,然后不论你多么努力,永远也抓不到鱼。
〖步骤二:集中火力〗
在这个步骤你要从众多需要之中,找出一个需要在班上讨论,集中火力在此需要上。这个步骤需要常常练习。你所预备的内容系列有多久,这个步骤就要反复多久。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假如你的调查正确,此刻对学生的需要和伤害想必已成竹在胸。底下这些问题并不罕见:
「我先生现在都不让我决定如何用钱。我猜他是想把钱藏起来,以防万一哪天我们离婚了,他就不怕没钱。我该怎么办?」
「我正在考虑要不要宣布破产。你觉得神对这件事的看如何?」
「我对性生活毫无兴趣。每次和我太太做爱,她好像都很没有兴趣,一心只想赶快结束。如果我到外面找女人,她可以怪我吗?」
「医生宣布我脑部出现肿瘤,不久后可能就无法照顾自己。我不想拖累家人。如果我自杀,神会赦免我吗?」
不论你是在哪间教会,身处这个国家或这个世界的哪角落,如果你曾做过这类不具名的问卷调查,一定会发现类似这样的需要——急迫、棘手、重大的需要。
但是并非所有的需要都同等重要,有些问题的确比较重要。你的职责就是一次只集中火力在最重要的需要上,尽量将工作简单化,一次只集中在一个需要上。但是,如何才能知道哪个是最重要的呢?藉着审慎的思考和祷告。
虽然步骤一大约一年只能做—、二次,但这个步骤却是你每次预备一系列讲道或上课内容时,都必须拿出来运用的。步骤一既费时又耗力,相形之下这个步骤就显得容易又轻松,而且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集中火力在某一项需要上虽然有其优点,但是得注意不能过分强调。为什么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主题上呢?漂亮的鱼钩对引鱼上钩有什么用处呢?这个步骤进行到最后,你就必须再挑选一个需要做为下一个或下一系列的主题。
〖步骤三:预测需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