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_4 火华 (现代)
应指出,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的“理念论”作论证时所用的方法含有许多原始朴素的地方,他所讨论的问题本身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理念世界的确立,表明了理性世界的确定。
总之,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在知识上是个概念体系,但苏格拉底把此种逻辑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成为其世界观的核心。
3、理念作为目的
早期的自然哲学没有理论意义的“目的”的概念,人们承认事实,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理论性的问题,但这种感觉性、生理性的情感是一种主观意识。苏格拉底的“理念论”的提出,不仅使人的感觉理性化,也使人的情感理性化,使生理的欲望成为理性目的。
依照苏格拉底的“理念性”,“理念”本身就是带有“目的”性质的。“目的”是本身具有的现实性,“目的”是为了实现而提出,而“理念”是由人的理性所形成的概念性的东西。
苏格拉底的哲学座右铭“自知”就又可理解为: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是对其世界理念的认识,把握世界的方法之一是用人的理念。因此,理念是认识,即对理性的认识,“自我”就成为了一个知识体系,是认识自我的理性本质。
苏格拉底的哲学——道德观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也称为伦理学。苏格拉底将哲学的核心由“自然”转向“自我”,那么对“自我”的思考,也就应是他哲学的重点,于是哲学内容也由思辨性转变为实践性的批判,道德、伦理成为核心部分。苏格拉底的哲学重点在对于“自我”的分析,“自我”与“自然”相对立,所以其哲学主要是研究作为主体的人及其关系。
苏格拉底的“自我”不同于智者的“人”,而是理性的实体。苏格拉底提出了关于伦理与道德哲学的最基本命题:道理与知识的同一性。
1、“知”“行”合一的哲学
苏格拉底的“知识”不同于感受或流行的意见,而是理性的必然真理,在他看来,这种知识是无法从自然中寻求的,不是自然的知识。
在苏格拉底面前的既不是质,也不是量的世界,既不是物理,也不是数学世界,而是一个目的的世界,伦理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美德为知识”的“知识”就不是自然的物理或数学知识,而是整个世界理念的知识,“自我”的知识。
在讨论苏格拉底“理念论”时曾指出,“理念”并不是静观、知觉的概括,而是对事物功能作用的理解产物。苏格拉底“美德即为知识”这个命题所受的批评之一就是等同了“知”与“行”,否认了“知”与“行”的区别与矛盾,但苏格拉底是从自己的基本哲学立场来立论的,“理念”就是“善”,“理念”本身就有一种现实性力量。
2、德性与知识
苏格拉底“德性与知识同一”这个前提规定回答了“德性是否可教”的前题,但苏格拉底并非简单的作出回答,而是把它与其哲学基本思想进一步联系到一起。
当今大多学者都同意苏格拉底是承认德性是可教的,关键是在于对它的理解,在他看来,其可教性在于“美德即为知识”,如果德性并非知识,那么就不可教了,但在智者看来,德性不是知识,其对自身的德性也无知,在他们的学说中,德性不可教。
知识是可教的,但在苏格拉底的心目中,什么是可教性?就其哲学思想来看,应是可普遍传达的。
3、“有意为恶优于无意为恶”
苏格拉底提出“无人自愿为恶”,其逻辑关系在于:知识为美德,则无知为罪恶。
就当时希腊思想环境来说,“无人故意为恶”并不是完全背理,而苏格拉底所谓的“恶”,在语言学上来讲是“欺骗”,也就是说可理解为“无人故意欺骗自己”。这里所说的“趋善避恶”与经验功利主义理解并不相违背,这也就是苏格拉底,及至古希腊人的立论基础。
苏格拉底与古希腊人一样同意肉体的存在。因而他无法否认情欲支配行为,但从理论上讲,单纯由情欲出发是恶的,因为其缺乏理性,因而“无知”。只有理性知识的人才能为善,才能分辨善、恶。这样,“趋善避恶”就上升到了理性的内容了。
“知识为美德”、“无人故意为恶”,在古代通常是可接受的,只是各学派对其见解不同。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与“善”统一,“善”与“恶”对立,“知识”与“无知”对立,所以,“知识”总是真的,只有“意见”才有真假,“知识”就是“真理”。
苏格拉底的哲学——辩证法
哲学知识的日趋成熟,也明确了自己的方式特点。哲学终于有了自己的方法——辩证法。
辩证法的故乡是希腊,辨证的思维方式是与哲学的思维方式相生的,但此方法,自亚里士多德后,被冷落多年,到了近代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才逐渐恢复其活力,显示出了其与哲学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1、辩证和分析的方法
现代对于“辩证法”通常是其主张对立统一,看事物是有其规律变化、发展的;与其相对立的则是看事物为不动的“形而上学”,是否认事物间矛盾的。
“分析的”的逻辑方法是求思维的一贯性与必然性,不承认矛盾命题合乎逻辑,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只存在于思想中的理念变为多种逻辑范畴,进而掌握“存在”的真理,在变化的“存在”中求出不变的本质规律,此是分析的方法,不是辩证的方法。
在哲学的基本理论方面,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并提出“实体论”。他认为,辩证法是用来掌握“理念”,而分析法是分析“实体”的。因而,他认为辩证法并不适合于掌握科学知识。
但是,哲学毕竟是理论性的,没有概念、判断、推理这些逻辑成分也就没有哲学本身,康德的哲学体系,乃是个理论的体系,后经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不断延续,终建立成了辩证逻辑即“哲学”体系。
这时,哲学在新的形式下又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知识体系上,不过是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替代了科学的、分析的思维方式。因为他们不赞同“分析的”方式来解答哲学问题,因此,并不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形而上学。”于是在哲学学说内部,“辩证的”与“形而上学”进一步对立。
2、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辩证观
苏格拉底以“理念论”为立场的哲学思想与智者学派以“感觉论”为核心是相反的,这也决定了他与智者对待“辩证法”的态度,在对待“辩证法”的运用上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苏格拉底把古“辩证法”从主观感觉式的运用中解放了出来,使其具有了理性。
从根本上讲,苏格拉底把智者的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以其为核心展开自己的哲学。那么,人就不是感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与之对立的。人想要成为自然的主人。
但是,因为苏格拉底主要把人作为道德的实体,进而否定一切自然哲学的可靠性,因而其辩证法也是有消极作用的。
3、苏格拉底辩证法的特点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表明了实践的主体与知识之间有着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无法克服的矛盾,人的德如要成为真正的知识,仍需面临与万物始基一样的问题。知识只是经验与科学的。历史的辩证讽刺在于:苏格拉底认为只要把哲学带回人间,就可得知真理,但事实却是人的伦理、首先领域与自然领域一样,要探寻其“本源”,结果也与自然哲学一样了。
辩证法是客观的,不依照人的主观意识转移而转移,客体的世界也与主体的思想充满着对立与矛盾,这都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的历史经验表明了这一点,欧洲哲学的发展史也表明了这一点。
苏格拉底的哲学——人性论
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相对于古代那种以“神的尺度”看待万物而言,显然是一种进步。但这个命题也存在歧义。然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其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人是自身的尺度”。
所以在苏格拉底之前,智者学派也主张人要“认识自己”。但智者学派所说的“人”,一般说来,只是强调有自由意志的个体,只凭个人的感性经验和欲望、利益行事,只从个人中心出发评判事物。
这种思想在古希腊民主制时期曾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但后来却走向反面,加速了民主制的蜕变。苏格拉底看出这一点,他要从根本上改造这种“人”的形象。那就是把感性的人改造为理性的人,以智慧和知识作为人的本性。
在苏格拉底看来,因为人性的本质在于理性,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就应当追求正义和真理。因此,苏格拉底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理性基础上为道德“正名”,批判智者的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观,探求人的内在道德本性,确立社会生活中人的道德价值体系。这一点,就是苏格拉底的道德主义政治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苏格拉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良好教育,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道德理性,才算明白了人之为人的特性,从而为道德培养确立了一种人性根据。这表明苏格拉底的人性论是一种人文主义人性论,这种人文主义人性论又为其道德主义政治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格拉底说,抑止人性恶在道德上和政治上的发作依赖于制约。在道德上抑恶主要依靠理性的自律,在政治上的抑恶必须依赖法治的约束。
他认为:社会意义上的最大不正义乃“没有约束的权力”,而社会正义只能来自法律对人性和掌权者的约束。
虽然如此,但柏拉图仍是在继承其师苏格拉底的人性理论上,对人性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他对“至善”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对终极人性的统一认识。
苏格拉底的哲学中的神秘主义色彩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他下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人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神的观念一直是希腊哲学的起源地和归宿,而希腊哲学在其发展中也不断改变和净化了人们原有的神观念,两方面是彼此互动的。作为一位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从敬畏神吸取了他变革哲学的智慧和力量。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肩负着神的使命助人从善爱智的使者。这是他对神的敬畏虔诚,也是他对人的热爱鞭策。只有联系到他的神观念,我们才能认识他所主张的“自知无知”命题的深刻含义。
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同他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的,而他个人的命运同雅典的命运是不可分的。他为了祖国追求善的理想,而他的祖国则用死刑酬答了他的贡献,成全了他的哲学。苏格拉底没有丝毫的激愤、畏惧或是悲哀,而是依旧用他智慧的语调诚挚地奉劝着一切。他明白他是神的使者,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还有他生命未完成的部分,而死恰恰能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
苏格拉底的真理思考
苏格拉底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一生不断追寻真理,最终却得到一个令所有人都无法释怀的结果——除了他本人。也许我们还需了解一下他追寻真理的真谛。
真理是万物的尺度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过世后十年,又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出生于雅典,他便是被称为“西方孔子”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一生正好经历了雅典的衰败阶段,他也曾加入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但他所关注所思考的却是,雅典有如此伟大的文明,为何也会衰弱。是战争失败吗?还是人民太穷?
苏格拉底在不断的探寻思考中得到了真正的答案那就是雅典人的骄傲自大,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而忘记了真实存在于心灵深处的高尚需要。
他说过这样的话:一匹千里神驹,整日只是吃睡不想奔跑,那么它就会越来越胖,神派来一头牛蝇,叮醒了千里马,马醒来之后,非但没有感激,而是一掌打死牛蝇,继续睡觉。
苏格拉底身体强壮有力,一年四季从不穿鞋,总是光着脚。他相貌丑陋但他的智慧却可以感染、吸引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士,所以他也经常把自己比作是替人接生智慧婴儿的助产士。但他却说:“智慧是产生于自己的体会,我不能给你智慧只能给你知识。”
当时雅典哲学思想分成两派,一派研究自然现象,另一派探讨人间规则。虽然苏格拉底研究过自然科学,但是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这充分体现他对人类的重视远超过了自然。当时有人宣称“人是万物尺度”。也就是说,“我”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没有了普遍真理,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任意妄为,知识也就靠不住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苏格拉底坚决反对,他认为人不是万物尺度,只有真理才是万物尺度,只有不断寻求真理,按真理约束自己,才是正确的道路。
苏格拉底曾说,人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精灵,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它都在观望着,每当我们想做坏事的时候,良知的精灵就会跳出阻止我们,对我们说“不可以”。但若这是一件该做的事情,精灵则不会做出任何举动。良心的谴责,会让我们对错的行为不安和不忍。
人生需要反省与检讨
苏格拉底看清了时代的危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便是“追求真理”,他认为:“没有经过反省与检讨的人生,是不值得的。”
他追求的是最伟大的真理。所以中年后的苏格拉底的身份是“老师”,但这个老师不喜欢把上课变成演讲,而是与学生沟通对话,他甚至整天在街上“闲晃”,一有机会就找人谈话。在聊天过程中,更多的了解其他一些智者的想法,通过和他们交流,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更深刻的了解真理,这样才能更好的自我检讨与反省。同时,他作为一个智者,也把真正的真理与真正的知识带给了许多人,以便这些人可以自我检讨与反省。面对真理,他有很多身份,学生、老师、智者等。
与人聊天时,他首先告诉了对方他自己的想法,然后提出问题,向对方请教。例如他总是提醒别人,以前的知识都是别人说教的观念,不能只是被动接受,而是要主动去思考去反省这些观念。这种反问的方法使苏格拉底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得到了真正的智慧。与苏格拉底聊天,会使人变得迷惘、困惑,随之产生的就是不安和愤怒。不安和愤怒是由于自身从有知变成了无知。苏格拉底回应则是:“我也一样的无知和困惑啊!”如果不是看到了自身的无知,又怎会去认真思索生命的意义呢?人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就是开始了自我的检讨与反省,那么也就离幸福和真理更近了。
在不断探索与质疑中寻找真正的智慧
苏格拉底借着每天与人聊天的机会来进行自我的反醒与检讨。他从中体味到:一个人假如只知道一味地按照早已安排好的计划生活;而从不去怀疑,从不去进行反省,以求得自己为何一惯如此去做;也不理解何为对、何为错;弄不清善恶究竟有什么区别;抑或是自己为何要坚持某些既定价值,那么他就绝不会明白真正的智慧,甚至不会懂得自己存活的意义,就更不用说坚持价值了。因此,其生活也就不算是人的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人只有不断地探索和质疑,才能找到真正的智慧。
苏格拉底喜欢使用反问、辩证、归纳等方法来与学生讨论问题。他面对的是真理的“无知“态度,以让他更好的去寻求真正的智慧。
他的学生曾去神殿向神求签来寻问谁是全雅典最聪明的人。神告诉他说无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这个学生回去把此事告知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出于自身的怀疑便开始在全城之中寻找一个比他更加聪明的人。他拜访了雅典的许多权贵,其中有当时掌权的众多政治家、闻名一方的著名诗人们、与负责实际建设工作、建出众多美轮美奂的建筑的工艺家。但这些知名人士却全部让苏格拉底大为失望。
在最后,苏格拉底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神说没人比他更加聪明的了,因为苏格拉底至少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而他人却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在这次寻访中得罪了全城所有的权威人士,但他自己最终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反省”,以及执著地对真正智慧的追求。他告诉了我们真正的人应怎样去生活。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考
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把哲学家的沉思与教育家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审视和指导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和教育问题。
苏格拉底重视教育
苏格拉底为世人留下这样一句名言:“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该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教育大师。他高度评价教育在造就人中的作用。
在他看来,禀赋差的人固然需要教育,即使禀赋好的人也应接受教育。因为,“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该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做出极大的业绩来”。为了培养“最优良、最有用的人”,苏格拉底以教育青年为己任。
他认为,能够训练出大批具有聪颖智慧、美好道德的人才去治理国家,其贡献远远超过他一个人去参与政事。他说:“与其自己去治人,不如训练够治人的人更为有用。”他认为研究善恶是非极为重要,人们只有辨明善恶是非,才能有正义的、光荣的和美好的行为,社会上的道德面貌才能改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思想才能实现。
苏格拉底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在他的听众中既有本国青年,也有异邦学生;既有富者,也有穷人;既有上等阶级子弟,也有鞋匠、木匠等劳动人民。总之,他把自己极其丰富的知识,毫不吝惜地教给所有的人。
跟当时周游于希腊各个城邦的智者派的那批职业教师完全不同,苏格拉底对于那些渴求知识和美德而前来听讲的人们,从不索取分文,当智者安提丰讥笑他“不愿借教学而收取酬金”,虽然“可能是一个正义的人,但决不是一个明智的人”时,苏格拉底反驳说,那些教人智慧,索取高额酬金的诡辩家,实际上是“智慧的出卖者”,他们是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智慧的,而“出卖智慧就是贬低智慧”。苏格拉底认为,把自己知道的好东西教给有才德的人,就会获得朋友,而这件事本身已经是最大的利益,又何必还要索取金钱呢?
在进行教育时,苏格拉底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骄傲的人,苏格拉底教育他认识到自己无知,相反,对于懦怯的人则给予更多鼓励。
在教育别人时,苏格拉底从不夸夸其谈,而是身体力行,作出典范。
苏格拉底为陶冶人性、培养人材所进行的长期教育活动,得到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赞誉。其弟子柏拉图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说,苏格拉底远远超过伯里克利,因为伯里克利只是在政治上图强,而苏格拉底却从培养人性的立场上树立良好的政治。
论“美德即知识”
在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
这一命题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
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
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
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
不过,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并非人类的全部知识,而是指一种理性的普遍的知识,即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各种自然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有关知识才是最可靠的、最有用的。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还包括对父母的孝道、兄弟之间的友爱、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等。而这些也都靠教育来完成。
所以,苏格拉底的命题中也包含了“知识就是美德”这层含义。
因此,无知的人就是不道德的、可耻的。
人们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获取知识,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
仅拥有美德还不够,还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要参加各种活动,经常锻炼身体。
生活中,苏格拉底自己就经常抓住一切机会向年轻人讲述善的知识——正义、勇敢、信任、友谊、节俭等,并注意锻炼身体。
“苏格拉底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输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出来。而关于“回忆说”的理论从他的徒弟柏拉图那里可以看到继承与发扬。
2、苏格拉底十分注重思考在一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双方的辩论,一问一答,不断揭露对方的矛盾,迫使对方不得不承认错误,从而否定自己原来已经肯定的东西,以求得一般的概念,这种方法当时叫做“辩证法”,苏格拉底是西方最早使用“辩证法”一词的思想家。在与学生讨论中,最初几个问题往往引导出后面的问题。这样,教师要么将学生引导向更高层次的对真理的探索,要么指出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在推理过程中发生的缺陷。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已经存在了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任何问题都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只重复权威和前人说过的话。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以及对于西方教育和学术传统的形成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3、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称。
问答法: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创立的“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也提出了教育者在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的“无知”态度。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他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本世纪中叶,他所倡导的“苏格拉底法”仍为现代教育家所推崇。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得尔于19世纪末在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法,主要也是继承了苏格拉底教学法中的这种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对各种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种教育方法——“产婆术”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他从小跟着母亲到别人家去接生,帮助递递器械,打打下手。这一段生活经历在苏格拉底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从助产中得到了启迪,创立了一种教育方法——“产婆术”。
在当时的雅典,人们普遍认为智慧是天生的。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和美德是能通过受教育而得到的,惟一的困难是缺少既懂美德的概念又能将它教给别人的人。尽管他认为自己没有智慧,不足以施教于人,但却甘愿去尽一个社会道德教师应尽的义务。
苏格拉底经常同青年交往接触,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教育方法,其基本源则是:回答问题必须非常简洁、明快干脆。回答对方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提出别的问题,不许反对对方的问法。两个人可以相轮换提问,但须双方都同意。这种方法包含有辩证的色彩,能帮助对方纠正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艺术。整个过程仿佛产婆帮助孕妇生产下婴儿一样。它分四个步骤:
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
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出正确、普遍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帮助真理产生。苏格拉底曾经对朋友说:“我母亲是产婆,我向她学到了接生术。所不同的是,她是肉体的接生者,我是智慧的接生者。”
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善行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美德。
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
第八章 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同时也因为其突出的成就被世人称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尔的一生成就辉煌,他对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尤其是哲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
在数学领域,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学,把几何问题化成代数问题,并提出了几何问题的统一作图法;在物理学领域,笛卡尔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物质和运动的总量永远保持不变;在天文学领域,他第一次依靠力学而不是神学,解释了天体、太阳、行星、卫星、彗星等的形成过程;在生理学领域,笛卡尔提出了刺激反应说,为生理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笛卡尔生平
1596年3月31日,勒内·笛卡尔出生于法国图赖省拉艾市的一个贵族家庭。然而,不幸的是3天之后,母亲便溘然长逝。从小便失去母亲的笛卡儿一直体弱多病,是在一位保姆的照顾下长大的。
一次生病,幼小的笛卡儿的生命几乎夭折,在父亲与保姆的悉心照料之下,使他转危为安。于是父亲为他取名为“勒内·笛卡儿”,“勒内”一词,在法语中就是“重生”的意思。
虽然体弱多病,但是笛卡尔从小就非常聪明,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但是,身为布列塔尼地方议会的议员,笛卡尔的父亲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神学家。于是笛卡尔在8岁那年,便被父亲送入法国最好的学校之一——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接受古典教育。在耶稣会学校,体弱多病的笛卡尔受到了特殊照顾——不必到学校上课,可以在床上读书。在这期间,笛卡尔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1612年,笛卡尔从拉弗莱什的耶稣会学校毕业,同年去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并于1616年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学位之后,笛卡尔暗下决心:今后不再仅限于在书本里求知识,而要向“世界这本大书”求教,以“获得经验”,而且要靠理性的探索来区别真理和谬误。
从此,笛卡尔便背离家庭的职业传统,开始探索人生之路。他弃笔从戎,借机游历欧洲,开阔眼界。广泛的游历以及军旅生活对笛卡尔的思想和人生起到了重大的影响,笛卡尔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下面几件事,对笛卡尔的影响尤甚。
一次,笛卡尔在街上散步,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数学题悬赏的启事。两天后,笛卡尔竟然把那个问题解答出来了。但是笛卡尔在此次事件中的最大收获不是因为解出试题而得到的奖金,而是他引起了当时的著名学者皮克曼的注意。皮克曼很欣赏这个年轻聪明的小伙子。于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皮克曼向笛卡尔介绍了数学的最新发展,给他讲了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在这期间,笛卡尔对自己的数学和科学能力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从此,笛卡尔以此为起点,开始认真探寻是否存在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实用性的方法,以期获取真正的知识。
1621年,笛卡尔结束了长期的军旅生活,回到法国。但是,当时正值法国内乱,于是,笛卡尔去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1625年,笛卡尔又结束了游历生活,返回巴黎。1628年,笛卡尔移居荷兰。
移居荷兰以后,笛卡尔正式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活。在荷兰期间,笛卡尔对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数学家梅森神父与欧洲主要学者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他的主要著作几乎都是在荷兰完成的。
1628年,笛卡尔写出了《指导哲理之原则》。1634年,完成了以哥白尼学说为基础的《论世界》。1637年,笛卡尔用法文写成三篇论文《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并为此写了一篇序言《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哲学史上简称为《方法论》,该年6月8日,这三篇论文在莱顿匿名出版。1641年,笛卡尔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沉思》。1644年,出版了《哲学原理》等重要著作。
1649年冬,笛卡尔晚年因受荷兰教会攻击。于是应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安的邀请,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任宫廷哲学家,为瑞典女王授课。由于他身体孱弱,不能适应那里的气候,1650年初便患肺炎抱病不起。
1650年2月11日,正是隆冬,被誉为世界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笛卡尔在斯德哥尔摩的家中病逝。
这一年,笛卡尔刚满54岁。
笛卡尔的著作
笛卡尔的主要著作有:
《论世界》(1633)
《世界论》是笛卡尔早在1633年就完成的著作,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一直到笛卡尔死后十多年,这部著作才得以真正出版,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感觉与产生感觉之事物”、“火焰中的光和热”、“空气”、“元素”、“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等方面。在书中笛卡尔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物理学和宇宙学观点。
《方法论》(1637)
《方法论》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思想是“努力从推理中消除产生错误的因素”。笛卡尔自己也说,在书本中有作为他“思维的艺术”的四条著名准则:一、不要把任何事物看成是真的,除非对它已经认识清楚了;二、要用逐步分析的方法系统地解决问题;三、思考时,由简到繁;四、要彻底复查一切,做到确实无遗漏。
《形而上学的沉思》(1641)
这部书进一步论证了笛卡尔在《论方法》中提出的论点,同时用一些委婉的辞句谋求教会对他的宽容。书的内容是在宗教的外衣下为科学思想探寻根据。全书包括一封给巴黎神学院的信。
《哲学原理》(1644)
本书是笛卡尔的哲学著作。全书的重点是论述物理学。作者在书中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第一原理,并认为“上帝存在”、“各种事物及事物的性质存在”等判断是最基本的“天赋知识”,即不需要通过经验而存于人心的知识,并且正确判断辩别真假的能力。
《灵魂的激情》(1645——1646)
《灵魂的激情》一书可以分为“激情的生理说”、激情心理学”和“特殊的激情”三个部分。是笛卡尔专门研究“人自身”、“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人的激情和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关系”以及“人的各种激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著作。该书标志着笛卡尔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也是笛卡尔哲学中最精华的部分。
笛卡尔的人类哲学
笛卡尔在人类哲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有:方法论、天赋观念论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我思,故我在”、关于外部事物存在的证明、心灵与身体的关系、论世界、灵魂的激情、伦理规则。
方法论
“普遍怀疑”是笛卡尔方法论的起点。“方法论”里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普遍怀疑”。笛卡尔所讲的“怀疑的方法”就是“普遍怀疑”,是对一切的怀疑。当然,对一切“存在怀疑”,并不是对一切的绝对否定。笛卡尔“怀疑”的目的是要得到确实的知识,寻找无可置疑的真理,确立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推演科学体系的基石。
普遍怀疑
笛卡尔方法论的起点即“普遍怀疑”。
笛卡尔认为,从孩童时代开始,他就把许多错误的见解当作真理接受下来,这些知识,以及以此形成的一些知识和见解都是非常可疑的。
而这些知识和见解都是从后天习得的,因此,他认为这些虚假的知识并没有让他什么进步,反而加重了他的烦恼。
在笛卡尔看来,应该“认真地、自由地来对我的全部旧见解进行一次总的清算”。
笛卡尔还说:“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从而提出了“普遍怀疑”的理论。
事实上,笛卡尔所说的“普遍怀疑”,是方法论上的怀疑,它是以发现真理、得到确实的知识为目的的。
简单来说,在我们原先所接受的所有知识中,有些是真理,而有些却是虚假的知识。而真理和虚假之间又如此紧密地缠绕在一起,从而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许多偏见,而这些偏见阻碍了我们对于真理的认识。
所以,笛卡尔认为,任何一个想要发现真理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要进行一次“普遍怀疑”。
对此,笛卡尔作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把“普遍怀疑”比喻为挑选苹果:“如果一个人有一篮子苹果,他担心其中有一些是烂苹果,想把它们挑选出来,以免使其它苹果也发生腐烂。那么,他该如何着手呢?其实方法很简单,他应该先将篮子倒空,然后把苹果一个一个地检查一遍,将那些没有腐烂的苹果挑出来,重新装回篮子里,同时将那些腐烂的苹果扔掉。”
接着,笛卡尔联系现实说道:“这就如同一些人的情况是一样的,他们从来没有很好地研究过哲学,他们的头脑中保留着他们从孩童时就开始积累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当他们很有道理地确信这些看法的大多数不符合真理时,他们便试图把一些看法同别的看法区别开来,因为他们害怕把这两类看法混淆在一起使得全部看法不可靠。为了不犯错误,岂不最好还是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抛掉,不管它们当中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误,而后再对他们逐一加以研究,只保留其中那些被认为是真理的和毋庸置疑的东西。”
由此可见,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是发现真理的一种方法。
直观和演绎
笛卡尔认为,认识必须从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东西开始,“判断不要越过事物在眼前所呈现的明显与清晰的范围,不含任何可疑的因素”。这就是“直观”或者叫做“理性演绎法”。笛卡尔认为,“直观和演绎”是我们得到任何关于事物的确切知识的惟一方法。
笛卡尔指出,所谓“方法”,就是指确实和简单的规则。
在笛卡尔看来,如果我们准确地遵从它们,我们就决不会把虚假的东西当成真实的东西,决不会把我们的精力花费在无用的地方。
笛卡尔说:“如果我们的方法正确地解释了应该怎样运用精神的洞察力,以至于不陷入矛盾的错误,并且解释了应该怎样发现演绎,以使我们能获得全部事物的知识,我看不出还需要什么使这个方法更完全。”
这就是说,这个方法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其一,正确地解释怎样运用直观;其二,正确地解释怎样发现演绎。直观和演绎就是这个方法的实质。
笛卡尔为直观下了定义:“‘直观’,我理解为,不是感观的往复不定的证据,也不是起源于想象力错误地构造出来的骗人的判断,而是一个纯净的和专注的心灵如此迅速、如此清楚地给予我们的概念,以至于对于我们理解的东西完全用不着怀疑。”他认为,“直观“具有两个特点:其一,直观的命题必须是最清楚明白的;其二,命题必须是同时地、整个地被理解。
正如笛卡尔自己所说,我们运用直观就应该像运用眼睛一样,不要把思想分散在全部事物上,而应集中在某一点上。想一眼把什么都看清楚的人什么都看不清,想在思维的一个单一活动中同时专注许多事物,那么思想必然混乱;因此,应该像那些从事细微和精巧操作的工人那样,把视力集中在某一点上,通过实践获得一种区别各种微小和精细的对象的能力。
对于“演绎”,笛卡尔则认为,是作为除直观之外“认识的补充方法,即通过演绎来认识。我们把演绎作为起源于其它那些我们确实地认识到的事实的全部必然推论”。
这就是说,“直观”仅作为一种直接的认识方式,而“演绎”则是一种通过推理的间接的认识方式。总之,“直观”就是找到最简单、无可怀疑、无须辩护的人类知识元素,即发现最简单和最可靠的观念或原理。然后对它们进行演绎推理,导出全部确实可靠的知识。
四条规则
在《方法导论》的书目中,笛卡尔列举了方法论的四条规则:
一、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除非我明明白白知道它确实为真
这条规则告诉我们,必须小心谨慎。
笛卡尔认为,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决不能含有任何可疑的因素,决不能越过事物在心眼前所呈现的明显与清晰的范围。
二、将我们所要检查的每一难题,尽可能分解成许多部分,以作为妥善解释这些难题的要害
笛卡尔深信,单纯的也就是明显的。这条规则告诉了我们在解决难题时必须要注意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我们确定困难之所在及其范围;另一方面则是让我们把难题分析为简单而绝对的部分,以便逐一加以观察,因为一旦发现了问题的绝对部分,则其答案也就在其中了。
三、依照次序引导我们的思想,由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步一步地上升到最复杂的知识
这条规则告诉我们,要尽量把全部事物看作是一个从绝对到相对、从简单到复杂、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有顺序的系列。
而它的出处则是根据了这样一个信念:假定一切事物皆有一种程序。如果不能在事物本身找出一种自然的程序,至少也应当给它构想出一种逻辑的程序。这样,分析与综合兼用才完美。因为综合的原则是:先确定定义和公理,然后借助几何式的证明程序,由单纯的定义和公理到达复杂的知识。
四、处处做周全无误的核算与普遍不漏的检查,直到足够保证没有遗漏任何一件为止。
这条规则的设立,是为了辅助分析与综合的应用。它包含检验综合的步骤和清点校核分析的部分,使在演绎时严格地遵守演绎的连贯性,不使其有越级的情形发生以保证真理的明晰和必然。
笛卡尔指出:“如果我们希望使我们的科学完善……列举也是很需要的。”所以,详细列出那些和问题有关的全部事实,无一遗漏,就可以保证推理的正确性。
天赋观念论
在笛卡尔看来,科学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是由清楚明白的、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而来的科学体系。但是,这些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不可能来源于感觉经验,而只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笛卡尔在根据观念的来源对观念进行分类的时候说:“在这些观念中间,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由我自己制造出来的。”这实际上就是说,这三类观念对应着三种心理功能,外来的观念依赖于感觉;虚构的观念借助于想象;而天赋观念则出于纯粹理智。
什么是“观念”
“天赋观念论”是笛卡尔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笛卡尔哲学的基础。
笛卡尔认为,一般情况下,所谓“观念”,就是指一切被思考之物,因为它们只是悟性中的一种客观存在。
在许多时候,我们会说“观念就是概念”,但这一说法在此却并不适用。这里所说的“观念”,不仅仅指概念,它既可以是三角形、心灵等概念,也可以是“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等边三角形各个角都等于60度”等命题。
在笛卡尔看来,“观念”虽不等同于“概念”,但“观念”与“概念”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
此外,笛卡尔还指出:“观念,我是指我们每个思维的这样一种形式说的,由于这种形式的直接知觉,我们对这些思维才有认识。”在此,笛卡尔是单就观念所指的对象而言,称观念为思想的形式。
关于“思想”,笛卡尔说:“‘思想’,是指一切存在于我们内心,为我们所直接意识到的东西。因此,一切意志的、理智的、想象的、感知的活动都是思想。”
概括而言,“观念”应该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想象的图像、看的印象、听的印象、冷热的感觉、滋味的感觉等,其本身就是观念;二、我们有图像的观念、印象的观念、冷热和滋味的观念。
具体而言,“观念”则有以下几层含义:
悟性的概念,如上帝、三角形;悟性的行为;悟性的判断,如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二直角之和;想象的图像;意志的意愿;感觉,如冷热、疼痛、快乐;情感,如爱、恨。
什么是“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认为,“观念”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是上帝赋予的。这就是笛卡尔所说的“天赋观念论”。
笛卡尔在探讨“观念”的分类时指出,在他所说的“观念”中,有些似乎是天生的,如上帝、心灵、物体、三角形以及一般而言一切表现真实的、不变的、永恒的、本质的观念;有些是外来的,而如我们一般所拥有的太阳的观念;有些则是自己制造的,如天文学家靠着推理所形成的太阳的观念。
笛卡尔还说:“我们的感官机能无法带给我们类似观念的东西。”
在他看来,“感官”的功能仅仅是为观念的产生提供机会而已,“感官”并不直接参与观念产生的过程,“感官”也不会从本质意义上影响观念的产生。在“感官”所提供的机会之下,我们心中会自然而然形成与“感官”所提供的机会相对应的观念。
笛卡尔认为,上帝才是决定观念是否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认为“感官”所提供的机会与观念产生的机会等同的巧合是上帝安排的。那么,就可以说观念实际就是天赋的。
概括而言,笛卡尔所说的“天生”或“天赋”有以下两层含义:
其一,观念存在于我们心中。
在笛卡尔看来,我们的内心就好比一个大仓库,而观念就如同存放在仓库中的货物,我们可以在任何我们需要的时候把观念从仓库中取出并进行使用。
其二,形成观念的能力。
笛卡尔同时也指出,如果我们的感官提供了相应的机会,即便我们的心中已经有大量的观念存在了,但没有形成观念的能力,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会产生观念。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形成观念这种能力,就算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或不能感觉到这种能力的存在,但我们却拥有这种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这些表达观念的能力是潜在的,而且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可以得到。这也就解答了,婴儿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观念,但是事实上是有的这一疑惑。
“天赋观念论”的基本涵义
查阅笛卡尔的主要著作和书信,我们将他的“天赋观念论“的基本涵义归结为以下四种:
一、公理和普遍原则是天赋的
笛卡尔认为,有许多公理或原则是天赋的,例如:我思故我在;每一现象必有原因;空间、时间和运动的观念;几何学的一些命题,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等。
笛卡尔把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叫作“天赋观念”,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根据它们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的知识是真正的知识。
笛卡尔的这种“天赋观念”涵义,在哲学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表述各异。在后来笛卡尔的著作《方法论》、《屈光学》中,初步形成“天赋观念论”的这种涵义。
二、上帝的观念是天赋的
笛卡尔把上帝的观念看成天赋的,他在《形而上学的沉思》中,进一步发挥了《方法论》中的论点,指出上帝的观念不是由感官得来的,亦不象在可感物象呈现于外面的感觉器官时,我们所得到的观念那样,突然呈现出来。
因此,我们只得采取另一论证,说这是天赋,正如自我观念之为天赋一样。上帝为什么在我受生之初,就把这个观念植入我心中,因为他这样做正和匠人在自己的作品上印了一个标记似的。
笛卡尔认为,这种天赋观念是潜在于心中的。人的理性、人的自然之光,是获得这种观念的天赋能力。
三、认识能力是天赋的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还有另一种涵义,就是他把天赋观念等同于天赋的认识能力。这种观念在他的著作中也比较多的使用过。
笛卡尔把人的认识能力视为天赋的,崇尚人的理性、人的良知,强调自然之光可以揭示事物的真理,这种态度与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在以天赋人权为中心的人性论基础上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相一致,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相一致。
四、简单性质的观念是天赋的
笛卡尔有时也把“简单性质”的观念视为天赋的。所谓“简单性质”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们是不可化简的或不可分析的最简单的观念;第二,它们是作为思维的最终形式强加于心灵的最终观念。
笛卡尔把简单性质分为三种:纯粹理智的简单性质、物质的简单性质和一般的简单性质。
笛卡尔指出,虽然这种一般的简单性质与物质有关,但是它们也能够“被理智独力察觉”。这种一般的简单性质的观念是天赋的。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命题,可以说是整个笛卡尔哲学体系的基石。有人甚至说,“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自己为自己的哲学找到的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落脚点。总之,“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尔整个哲学体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笛卡尔进行理性思考的第一原则,是整个笛卡尔哲学的最确切的第一真理。
第一真理
笛卡尔作为理性主义的代表者,通过身体、心灵的论述和“我思,故我在”的真理确定了哲学中的精神性主体地位。
“我思,故我在”被业界学者认为是笛卡尔的哲学体系基石,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他的第一真理、第一原则。
笛卡尔把自己置于“普遍怀疑”的思想中,并在其中寻找、追询自己,最终用理性肯定了自我。最有突出成就的是发现了最真实、最确定的命题:“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说:“我可以怀疑我的身体是否存在,我可以怀疑我所在的世界是否存在,我甚至可以怀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但是我惟独不能怀疑的就是我自己的存在,否则我的怀疑将没有任何意义。”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是笛卡尔第一真理的由来。
怀疑必然有一个怀疑者在怀疑,思维必然有一个思维者在思维。因此,“我思,故我在”乃是一条真实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之动摇的真理,我们可以毫无疑虑地把它当作形而上学的第一条原理。
笛卡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确立了精神性主体“人”的地位。他把精神主体和现实世界看做两个对立的世界。笛卡尔认为,人可以通过真理性思维认识世界、掌握世界;而物质世界是人的认识对象、改造对象。
基于以上观点的分析论证,笛卡尔得出了“二元论”,即物质和精神、身体和心灵是时时刻刻彼此分离存在的,两者互不相融。由此,笛卡尔把人也看成是身体和心灵两部分的结合体。
笛卡尔从“上帝观念和具有上帝观念的我的存在”出发,在怀疑的基础上,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在他看来上帝是完善、绝对、全能的,它能带给我们永恒的真理。
在笛卡尔看来,上帝能够根据我们心中确定的外物形状,创造与之相匹配的外部世界,所以根据此论断,我们也可以证明外部事物的存在。
总而言之,从“我思,故我在”这一真理入手,证明了心灵和身体的存在和外部世界、上帝的存在,这些理论共筑笛卡尔的哲学体系,并最终确立为真正的第一真理。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是真实的、确定的真理。正如我们在思索事情,便会意识到自己是在思考外部事物。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直接认识过程,并没有间接或其它的辅助认识过程。直接的认知对象能够回到我们思考之内,而无需经推理或加工,从自然的行为就能得到。
由此可见,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具有最清晰、最分明的特征,它可以看作是最确定、最真实的真理,因为它不需要依据任何理论证明。
笛卡尔的伟大性贡献就在于,他不是以存在或实体,而是以“我思”亦即主体,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并且由此出发来确立上帝存在和物体存在的原理,因而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折,也可以看作是形而上学史上的一次革命。第一真理奠定了主体性原则和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使之始终难以摆脱二元论的限制。
“我思,故我在”的内涵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我思”层和“我在”层。“我思”层属于第一个层次,它又分为“我”和“思”两个部分。“我在”层属于第二个层次,它可分为“故”和“在”两个部分。
在笛卡尔看来,以上两个层次是密切相连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有“思想”才能推出“存在”。
“我思”层中的“我”,按照我们常人的逻辑思维,它本该是指自己,是第一人称代词。但笛卡尔认为,这里的“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指有血有肉、有肢体、有五官的肉体。这个肉体我们今天称为身体,这也可以称为“我”中的物质层面。
另外一个方面,笛卡尔称它为精神实体。精神实体也可看成是灵魂、思想、思维、意识,属于他精神的属性。从精神角度讲,笛卡尔这个方面的认识是正确的,也是进步的。
笛卡尔认为,这后一种属性是他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前一个方面,只不过是让它的灵魂有个可以操作一切的躯体而已。他的存在完全是因为后者的存在,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在笛卡尔的很多哲学著作中都提及过“思”,他认为,“思”,有思考、思想、思维的多重意思,如果非对“思”作出一个确切的解释的话,“思”是一种思维的意识活动。是这种意识活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让他发现了“普遍怀疑”的原则,进而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笛卡尔认为,“我在”层中的“故”,既可以单列出来也可以放在“我在”层中,这里是放在“我在”层中讲的。
有人曾解释说“我思,故我在”中的“故”是个连词,具有因果关系,它本身有“所以”、“因此”的同等意思,执行的是“推理”、“推论”的任务。
在笛卡尔这里,“故”有另一种意思。他认为“故”在此是担当着“直觉”的角色,而并不是按照常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种由“我思”推出“我在”的一个推理过程。
笛卡尔曾在他的著作《指导心智的规则》一书中,提到“故”也可以理解为“直觉”和“推理”的结合体。只是它们两者在此所占的比重不同,程度不同。
对于这个第二个层次中的最后一部分“我在”,笛卡尔认为,“我在”是精神上的灵魂脱离肉体而存在。也就是说,“我在”在这里是指精神主体的思想、怀疑、智能、感觉、意识等精神实体的存在。
以上便是笛卡尔对“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的精确解析。
实际上,在笛卡尔之前奥古斯丁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思想,但是这并不能动摇笛卡尔以其“我思”而开了近代哲学之先河的创始人的地位。
笛卡尔的“我思”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反思性、主体性原则和理性主义等基本特征,因而标志着近代哲学的开端。
心灵与身体的关系
当笛卡尔将心灵和身体看作两种绝对对立的实体后,便无法解释两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互关系。于是,笛卡尔仔细研究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得出了笛卡尔心身交感论:认为“松果腺的腺体”是心灵与身体这两个运动过程的交换台。进而详细地论述了两者的区别和统一。
什么是心灵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有心灵,而动物则不存在心灵。也就是说,从肉体存在的角度来看,人与动物都是单纯的生理活动,但是从心理的角度分析,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是:人具有特有的心灵,即思想。
笛卡尔认为,灵魂的本质是思想,本质上独立的灵魂才是能真正代表人的本质的。这就证明,人一旦存在,便具有思想,而这种思想无时无刻的不停运转,所以,心灵促成了人的存在。两者虽然密切相连,却是两个彼此不同、相互独立的实体。它们有机密切地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人。
既然笛卡尔认为“心灵和身体”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够成完整意义上的人,所以我们有必须介绍一下两者结合的意义和作用。笛卡尔从生理角度研究入手,得出了笛卡尔心身交感论,即松果腺的腺体是心灵与身体沟通运转的桥梁。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否定了此原理,但是笛卡尔为摆脱二元论困境所做的努力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笛卡尔认为,心灵活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感觉运动”,另一种是“情感变化”。
在笛卡尔看来,“情感变化”是由生命精神在心灵中所引起的感觉,是由情感或冲动组成的。它主要是由六种基本的情感组成的:惊奇、爱恨、欲望、快乐和忧愁。从这些情感变化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快乐表示舒服的作用,痛苦表示不舒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其它外部事物情感的变化。
笛卡尔认为,灵魂之所以常常思想的理由,和我相信光之常常照辉相同,虽然没有人注意它。总之,当一切物体存在时,一切组成该物的本性因素常常同它一起存在。所以在笛卡尔看来,心灵是不能停止思想的,它时时刻刻在思想着,如果不能思想,那么它就不是心灵。
心灵与身体的区别
笛卡尔认为:没有肉体,心灵不能自然地存在,同时他又说:“我领悟到的灵魂和肉体有很大的分别,就肉体的本性来说,它常常是可以分割的,而灵魂是绝对不能分割。”
根据笛卡尔观察自己的心灵时,指出“我”只是思想之物而已,我不能在‘我之内’有部分的分割,我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虽然心灵与肉体相互结合,但是,一旦身体被削去一足或一指,我想心灵也不会因此而丢失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心灵与身体是相互独立,而且在某此时候还是彼此对立的。
从“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来看,假设“我”没有思想,就没有“我”的存在,这里的我不依赖于任何物质性的东西而存在,它存在的惟一原因就是思想,可见,身体和心灵是有所区别的。
身体是很容易灭亡的,无论任何部分发生了调整,身体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但是灵魂却不同,它是一个单一的实体,由此得出:心灵是不朽的、永远不会死亡的。
笛卡尔说:“人的精神或者灵魂,从按期能够被自然哲学所认识的程度来讲,是不死的。”
笛卡尔在真正意义上证明,心灵和身体是有区别的,并且论证了此观点的认识发展顺序,证明了身体与心灵两者彼此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这样能够更好地判断“二元论”的正误。
心灵与身体的统一
身体和心灵是紧密相联的,并且两者是全面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位于大脑之中的“松果腺”是沟通心灵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的纽带。疼痛、饥饿等感觉是证明心灵和身体是相统一的最好证明。
笛卡尔曾在《灵魂的激情》中提到“松果腺理论”,即:虽然心灵与整个身体相结合,然而在身体之中的某一个部位,心灵在那里比在其它任何部分都更显着地发挥它的功能。他所说的部分是指位于脑管之上的腺体,心灵就是在这个小腺体的变化中发挥它大的巨大作用。“松果腺理论”被认为是沟通心灵与身体的理论和生理学基础,从而证明了心灵与身体的统一。
笛卡尔说:“虽然精神结合全部肉体,但这并不是说它会伸展到全部肉体上去,因为广延并不是精神的特性,它的特性仅仅是思维。”可见,笛卡尔在这里也承认心灵与肉体并不是绝对能区别开来的,而是相互统一在一起的。
灵魂的激情
“灵魂的激情”是笛卡尔专门研究“人自身”、“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人的激情和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以及“人的各种激情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著作。其标志着笛卡尔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是笛卡尔哲学最精华的部分。
激情生理说
“活力和激情永远是同一个东西”,这是笛卡尔对激情认识的一个首要思想。
笛卡尔认为,存在于灵魂中的激情,外在表现则为肉体上的活动。在笛卡尔看来,我们之中存在的每一种思想都属于灵魂,我们必须相信,人所产生的一切冲动或者运动都与肉体有关。
笛卡尔指出,“一切肌肉运动,以及一切感觉,都依赖于神经——类似于丝状物或者小管一类的东西,它们都发端于大脑,因此,像大脑一样,包含着某种精微的气息,即,所谓的动物精神。”笛卡尔在这里提出了“动物精神”的概念。其实,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笛卡尔所要表达的“动物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能。本能与神经系统相关,是包含在神经系统中的一些“精微的气息”。
笛卡尔把灵魂的活动——渴望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指纯精神上的渴望,它是由灵魂的活动组成的,灵魂可以依靠自身的意愿来支配它,决定他。
与渴望相关形成两种知觉,一种以灵魂为原因,另一种以身体为原因。其中最重要的知觉是以灵魂为原因的知觉。这种知觉代表了我们内在的渴望,是我们以渴望为基础的想象和思想的知觉。说得直白些,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对某种东西产生渴望以后,对这种渴望的知觉。
笛卡尔认为,灵魂位于大脑的“最内部,即位于脑中部的一个小腺体,它悬浮在输送管的上方,位于前腔的动物精神通过这些输送管与后腔的动物精神联络,小腺体发生最细微的运动,都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精神的输导过程。同样,动物精神输导过程的最小变化,也会大大地改变这一腺体的运动”。笛卡尔认为,这个小腺体才是灵魂的居所。它凭借着动物精神,以及全身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把指令传达给全身。并把这个小腺称为“松果腺”。
笛卡尔认为,“意志的性质是极其自由的,它绝不可能受到任何限制。”
笛卡尔把思想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灵魂的活动。灵魂的活动指的就是渴望,它是意志力量存在的根本,而肉体也仅仅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它们发生变化。另一种则是激情,它是由一切知觉所构成的。激情完全依赖于支配着它们的活动,即灵魂的活动,但灵魂也不能够直接改变激情,只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它们发生改变,除非灵魂本身就是它们的原因。笛卡尔认为,灵魂中除了激情以外,还有一种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志。
激情心理学
笛卡尔指出,灵魂的激情其实是有很多种的,而且它们之间的动作还有一定的顺序可循。笛卡尔在著作中大量地罗列了人类的各种激情。在这里,我们对对其中的六种主要激情进行下简要的说明。
“惊讶”,惊讶是当一个与我们曾有的意象中不同的客体出现,使我们感受到的意想不到的震撼。真正感觉到震撼的应该是灵魂,灵魂对这一个罕见的、非凡的客体进行仔细辨认思考,而感受到的震撼。
惊讶有两个内涵,第一种内涵就是意外。这是因为特殊的客体出现时太过突然,突如其来的印象又和原有的印象不能够重合,从而改变了动物精神的运动;另外一种内涵就是惊愕。因为惊讶的强度超过一般的灵魂活动,这种力量强制原处于大脑腔中的动物精神沿着它们的途径进入大脑中。
“爱与憎”,笛卡尔对爱憎的论述是“爱是灵魂的情感,由动物精神的运动所引起,动物精神促使灵魂自愿地与令人惬意的对象结合起来。憎也是动物精神引起的情感,当一个对灵魂有害的客体出现在灵魂面前时,动物精神促使灵魂极力避开它。”
爱在通常情况下有两种,其中一种指的是物欲。这种最为直接外露。爱直接被物欲所勾起,然后产生强烈的渴望,渴望得到自己所爱的东西。这是单纯的物欲之爱。另一种指的是仁慈。由爱来激励着我们去爱些什么,这才是高极形态的爱,是爱的激情的升华。
“渴望”,笛卡尔认为,作为激情的渴望,是由动物精神而引起的灵魂的活动。动物精神向灵魂发出信号,使它更希望向它描述的某些东西是好的,是有利的,并且是我们所需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强烈地渴望好的东西出现,并且想一直保存下去不想失去它。在渴望好的东西出现的同时,我们也会渴望坏的东西不要在眼前出现,最好是永远都不要出现。
实际上在渴望这种激情中,善和恶是相互引发的激情。
“喜与忧”,看笛卡尔看来,快乐是在灵魂拥有善的时候自动泛起的感情,也是灵魂中的一种让人感觉到惬意的感情。除此之外,灵魂不能在它所拥有的其它任何事物中得到快乐,事实上,灵魂从它所拥有的那些事物中也不会得到什么东西。所以,它对我们所享有的乐趣仅仅在于拥有它们。
笛卡尔对激情的分析,大致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笛卡尔较侧重于心理方面的分析。虽然笛卡尔对激情生理基础做了很多阐述,但是这种叙述只是一个铺垫,是为激情的心理分析做铺垫。笛卡尔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从激情的心理分析引出对激情的道德评价。
特殊的激情
“尊敬和鄙视”
正如笛卡尔所讲,“尊重也是一种激情,它代表了灵魂的一种倾向,灵魂向自己描述某物值得受到尊重。”也就是说,在笛卡尔看来,尊重也是一种激情,是灵魂所拥有的向它自身表示被尊重事务的价值的一种倾向。
与“尊敬”相反,“鄙视”是灵魂考虑它所鄙视的那个事物低下与渺小的一种倾向,例如,笛卡尔说,“而鄙视则是灵魂的一种相反的倾向,即灵魂认定某些东西低劣,对其产生鄙视。”这里所说的相反,自然是指“鄙视”是和“尊重”相反的倾向。
笛卡尔认为,尊敬和鄙视是原始的激情——“惊奇”的具体表现。
那么,我们何以产生“尊敬”或者“鄙视”的激情呢?在笛卡尔看来,让我们产生“尊敬或者鄙视”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自由意志。
“宽厚”
这里的宽厚,可以理解为“慷慨”或者“大度”等。“宽厚”是从“尊重和鄙视”引申出来的一项内容。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随意鄙视他人。宽厚的人恰恰是那些经常能看到别人弱点和不足的人,但是即使这样,宽厚的人并不会因此而谴责他人,而是产生一种善意的方式——“原谅”。另外,宽厚不仅仅是对别人的激情,更是对自己的宽厚。在此,笛卡尔强调,宽厚也并不是谦卑。他说,“谦卑的人基本上是指一些软弱的,缺乏最基本的决断能力的人。”
“勇敢”
笛卡尔认为,当我们把勇敢当作一种激情的时候,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习惯或者自然的禀赋的时候,勇敢就是动物精神的某种躁动或者热情,这种躁动或者热情在发挥它独有的威力的时候,会强迫性地让灵魂前进,以让自己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种结果。因此,勇敢是一种强制性的激情。但是,当我们把勇敢当成一种属性的时候,勇敢会因为对象的不同基本分为勇气、竞争和热情三种。
“懦弱”
相比较于“勇敢”的热和躁动,“懦弱”是一种沉闷和冷漠。或者说,“懦弱”是动物精神的某种冷漠。具体讲来,懦弱就是会阻止灵魂着手从事那些在灵魂没有这种激情之前正准备从事的活动的激情。“懦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害怕”或者“恐惧”。“害怕”或者“恐惧”是一种过度的胆怯。
笛卡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懦弱是一种过分的懦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认为是美德。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认为是邪恶的。
“光荣和羞愧”
“光荣和羞愧”也是笛卡尔在“灵魂的激情”中论述得比较独到的内容。但是,“光荣和羞愧”相对比较简单,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笛卡尔认为,“光荣”是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之上的,是以自爱为基础的一种快乐。从本源上讲,“光荣”是一种起源于我们所有的要得到他人称赞的激情,具体来讲,这种激情又可以被称为“信念”或者“希望”,一种得到他人肯定的信念或者希望。
与“光荣是一种以自爱为基础的一种快乐”比起来,“羞愧”则是一种悲伤。当然,“羞愧”与“光荣”一样,也是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羞愧”起源于我们可能将要被谴责的忧虑或者害怕。另外,“羞愧”还很可能是一种由于自己对自己的谦虚或者谦卑或者对自己的不自信所导致的一种精神活动。
但是,“光荣”和“羞愧”都有一种对我们有利的功能,尽管它们是分别以不相同的方式来体现,但它们都能帮助我们最终选择美德,并通向美德。
第九章 柏拉图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理念论”以及理性主义的鼻祖。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三人对古希腊以及后来的西方思想文明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承前启后的柏拉图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生平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5月7日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的父亲阿里斯通和母亲珀克里提俄涅都出自名门望族。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勒。据说,他的体育老师见他体魄强健,前额宽阔,就把他叫做柏拉图,而在希腊文中“plato”的意思就是宽广。
柏拉图出生的那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他是在战争时期长大的,但他的家庭并未像其他许多家庭一样因战争而家道中落。因而,柏拉图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音乐、绘画、文学都有广泛的涉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赞美酒神的颂诗和其他抒情诗,富有文学才能。
大约在20岁时,柏拉图追随哲学家苏格拉底,越来越倾心于他,直到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服毒而亡,时值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之死给柏拉图留下了终身难以忘怀的印象,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志向。
苏格拉底去世以后,28岁的柏拉图遵从老师的教导外出游历。他于公元前399年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他的政治主张。访问过毕达哥拉斯门徒所组成的学派。
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想说服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但目的没有达到。但柏拉图在这里遇到霸主的女婿迪恩,一见如故,欢喜非常。在柏拉图看来,迪恩酷好哲学,又是一个实行家;苏格拉底以后,对柏拉图影响最大的,便是迪恩了。
返回途中柏拉图不幸被卖为奴隶,他的朋友花了许多钱才把他赎回来。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四十岁,终于回到了雅典,当时整个希腊世界日薄西山,奄奄一息。此时,苏格拉底事件已被人们逐渐淡忘。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穆斯建立学园,并命名为阿加德米,这就是著名的“柏拉图学园”,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综合性学校。
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治理人才,所以与当时许多城邦有政治联系。虽然柏拉图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碰壁以后,他的政治理想也有所降低,但他想按照哲学的正义原则治理城邦的思想却并没有放弃。
这期间著有《理想国》、《会饮篇》、《斐得若》、《费多》等最具戏剧性的对话。《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生的代表作。
他成功地主持这个学园20年后,为了能够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柏拉图又两次前往西西里。一次是公元前367年,也就是他60岁的时候,叙拉古国王狄俄尼索斯一世过世,其子继位。新国王狄俄尼索斯二世邀请柏拉图来做他的老师以学习治国之道。柏拉图希望将其培养成一个现实中的“哲学王”。可是,在一些人的挑拨下,新国王与其舅父产生隔阂,并将其放逐到国外。
后来狄奥尼修二世再次邀请他去叙拉古,结果仍是败兴而归。
柏拉图重回雅典安顿下来,柏拉图放弃了参与政治实践,并将全部精力用于办好学园。从此以后,过着平静的生活,就在自己创办的学园里,柏拉图奋笔疾书,在晚年时期还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著作,其大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就是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篇》、《智者篇》、《法律篇》、《斐里布篇》、《蒂迈欧篇》等。
公元前347年,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柏拉图默默地退到屋子的一角,平静地无疾而终,享年80岁。人们将他葬于他耗费了半生才华的学园。
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但学园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仍是伯拉图这位开山鼻祖。
柏拉图的著作
柏拉图的主要著作有:
《克力同》
《克力同》篇开启了西方法律思想之源。内容忠实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之一。通篇对话都运用了推理论证的方法,其中大段虚拟的雅典法律与苏格拉底之间的对话,有着深刻的蕴意。它们围绕着“法律”这一核心,提出了理性、正义、公民守法的道德依据等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普罗塔哥拉篇》
本篇描述的是苏格拉底和著名的智术师普罗塔哥拉之间的一场关于“美德是无法传授的”的争论。争论中苏格拉底试图论证“美德是无法传授的”,普罗塔哥拉则持相反的观点;在论证即将结束的时候,苏格拉底几乎已经论证出来“美德即知识”,而知识是可以传授的,因此,美德应当是可以传授的。而普罗塔哥拉极力的反对将美德看作是知识,照此推理,美德似乎又是不可能传授的。
《高尔吉亚篇》
这是柏拉图离开雅典前所写的最后一篇对话录。篇中描述高尔吉亚与苏格拉底在篇中争辩有关智士与哲学家的问题。智士学派认为雄辩术能够补足人类知识的不足之处,柏拉图则是提出了一个超越性、完美的知识。
《会饮篇》
柏拉图的一切对话作品中,最场景化的当属《会饮篇》,而且相对柏拉图的其纯文学作品而言,本篇也最具趣味性。在此篇中,柏拉图虚构了一个盛赞爱与美的宴会,在宴会中,主人亚加尔松请各位客人们以“爱情”为主题,发表各自的高见。以下的部分完全是以叙述故事、传说的形式进行的。
《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它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而也正是这个城邦成了后来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柏拉图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法律篇》
本篇属于柏拉图的晚期作品。在74岁高龄时他才着手写《法律篇》第一卷。《法律篇》共12卷,此篇对话内容涉及法律、宗教、教育、历史、哲学、艺术、伦理、外交、贸易、家庭、婚姻、技艺、公民生活等,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城邦的建立、地理位置、政府结构、选举制度等情况。
柏拉图的精神哲学
受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这些对话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西方哲学基石的柏拉图的理念是超验存在的纯粹形式,它的相对于具体事物的抽象性和绝对性与几何形式相同。在此,柏拉图构建了一个规范的理念世界,并且暗示了通过辩证的反思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可能综合为一,然而这两个世界仍然是分离的,彼岸和此岸不可逾越。
柏拉图与性爱论
“柏拉图式的恋爱”意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渴望与思慕,剔除了肉体交流的成分。柏拉图认为,高贵的爱情是在性爱之上的,爱的本身就该完全抵除肮脏和不协调,在一切不正当的行为中,最甚者莫过于用肉体的欲望压制爱的心灵。
当柏拉图述及灵魂之爱时,才终于使我们明白,只有智慧、美德和知识才能使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才是爱情“终极福音书”。
柏拉图性爱概说
柏拉图生活在远古的西方希腊,今天看他的传世作品之一《会饮篇》,我们为他对爱的洞察所具有的眼光而惊叹。
在书中,柏拉图描述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酒会,它集中了当时的思想精英,譬如苏格拉底、阿伽通、阿里斯多芬等等。在这个酒会的晚上,每个人都轮流讲述自己对爱欲的体验思考,后来这些哲人的观点便作为人类古代智慧之根影响西方文化几千年。爱与欲,是对立的统一。古人把这个问题放在哲学的层面讨论,从肉体、心灵到生物意识、心理学领域,爱是生命得以更新发展的根本。阿里斯多芬说:“爱神是人类的最好朋友,他援助人类,他替人医治一种病,医好了,就可以使人得到最高的幸福。我今天要做的,就是使你们明白爱神的威力。”古希腊的哲人相信,正是爱欲使我们趋向于自我实现,使我们走向人生。
在柏拉图的观念中,灵魂显然比肉体圣洁、单纯和美,并且更有力量。爱欲作为一种原始生命动力,它予万物以生气和力量。同时,他认为只有精神上的恋爱才可能达到真正的不朽、永恒,妊娠的灵魂在这里邂逅,它是至高至尚的美。这就是柏拉图极端的理想主义性爱观的基础。
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爱情理论深入西方文化,同时也不断接受挑战和质疑。柏拉图的性爱论,一次次地成为人们打开性爱探索之门的新的起点。
柏拉图的恋爱论
在性爱方面,柏拉图是对后代性爱观念影响最大的希腊思想家。他有多方面的影响,但他对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区分带来的是最主要的影响,他区分的是爱的理念或本质的世界与我们生活中的凡庸之爱。柏拉图的性爱理论主要见于他所撰写的《会饮篇》中,其理论与神话类似。
“柏拉图式的恋爱”,这一说法是由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巴尔德沙尔·卡斯诺提创立的成语而来的。它意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渴望与思慕,剔除了肉体交流的成分。卡斯诺提本人解释为“顺从精神而不是顺从情人”。
在近代的文艺作品中,“柏拉图式的恋爱”被无限地开发出来,据此理论,恋爱不但可以超越性别、年龄、空间、时间的界限,甚至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种群世界中发生。自古就盛行不止的同性恋行为是“柏拉图式的恋爱”在另一个侧面的代表。
在古希腊时代,男性与男性、女性与女性之间的性爱取向是不被禁止的。古希腊人所谓的教育,通常表达了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男性双方结合成以学识、阅历、见闻为纽带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绝对不应以年龄为限制,另一方面,这暗示了一种同性恋关系,即成年的男人向未婚的未成年少年表示爱慕,愿意用自己的知识和学识与其进行交换,以博得好感,而通常对方也乐于接受这种求爱,在关系中处于被动和服从的态度——一旦少年人长出胡须或是成家以后,这样的关系就应该结束了,否则僭越的同性之间的性关系是要被耻笑的。同时,任何骚扰年轻同性的行为在雅典的法律里都将被视为与强奸的罪名相当,一个向别人求爱的人始终应当在伦理和欲望上保持克制,当然,对方自愿的情况除外。
柏拉图学说中的阴阳人
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紧接着发言,他讲述的是神话故事,即《会饮篇》著名的“阴阳人”。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故事是柏拉图自己杜撰的。阿里斯托芬说,从前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阴阳人。由太阳孕育出来的是男人,大地孕育出来的是女人,月亮生出来的是阴阳人。在古希腊,人们认为阴与阳的两个极端就是大地和太阳,月亮是被认作兼有阴阳的双重性格。所有的人的形体、头部乃至身躯都是个圆球,生有两副面孔,两对眼睛,两对耳朵,两个鼻子,两张嘴,同时身上还长着四只手、四只脚,在他们走路的时候可以上下左右摇摆,前后游移,并且能够调动八只手脚一齐动弹,所以简直像蜘蛛一样行动迅速。人类的过于强大引起了宙斯的恐慌,他与诸位神祇商议,赫怀斯托斯提议将他们截开,宙斯便按照他所说的实行,把人类撕扯成为两半,并指派太阳神阿波罗将他们的面孔和剩下的脖子缝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转开的一半,另外旋转开的皮和肚子接在一起,两个部分拼合的地方就成了人类现在肚脐。
那被裁开的两半,因为经常思念对方,总想要再聚合在一起,所以同性恋者就是被截开的男人和女人,而阴阳人被截开后就成了异性恋,并繁衍了下代。由于原来的个体被分开,人与人之间的爱恋也因此常常刻骨铭心。但即使宙斯授权赫怀斯托斯带着冶炼工具来到他们面前,对他们说:“如果我可以把你们重新结合在一起,使你们紧紧连接不再分开,你们的愿望也会实现,不再会像以往那样接受心灵之火的煎熬,我将把你们重新放进熔炉,铸炼成联体的一个人,只要你们维系在一起,你们便将永世这样生活下去,活在人间或在地狱里,你们都将像一个人那样,不会承受这样的折磨。”
接着,医生厄律克马科说了段引用程度相当高的话:“我敢担保,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会回答一个‘不’字,或是表示愿望其他的东西,因为这正说出了他们许久以来所渴望的事。”
当然,这一理论也只是延伸了柏拉图形体理论。毋庸置疑,人格的和谐与灵魂的升华是他一贯的主张,但这自我完善的过程却演变成暗示同性恋的合理化,把它上升为人体内在的精神需要,强调爱情的欲望是一种来自本原的追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
善是爱情的本原
柏拉图在考察了爱欲来自内心时,就确定了另一个话题,即“卡洛斯本身要比他所施与的爱情更可贵”,他借用宴会主人——诗人亚加尔松的口表达了出来,此论点已经成为形而上学的话题,“探讨一切伦理本原的实质”,即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对它的总结。
鲍萨尼亚的观点为亚加尔松所继承,认定宇宙间最美和最完善的形体是卡洛斯,在诸神中属他最年轻,因此,爱情总是在年轻人中流行,在老人中疏离。他就像宙斯的女儿亚忒斯一样最娇嫩最美丽,他完全超脱于陆地海洋的范畴,不能被人类的意识所察觉,他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心灵——这里面却有个区别,心肠刚硬的人无法觉察他的存在,只有心灵敏感柔弱的人才能对他的行动了然。爱神阿弗洛狄忒为他在人心中最温柔最甜蜜的地方安排了住所,因为他也是最娇嫩的。卡洛斯的行为温柔而随和,他像一阵风掠过大地,每到春风吹起的时候便卷起无数的鲜花,他曾经爱上了佛洛拉,打败了西风之子塞西尔,成为花神的丈夫。
对其定义宽泛的当属亚加尔松了。卡洛斯在他的口中,还有另一重意义,即“行使宇宙间最高法则——善”的任务。首先他是一切正义的圭臬,因为他天生是正义女神德墨忒耳的朋友。在一切天神那里,卡洛斯主持着力的均衡,他代表着自制和和平的力量,他抗衡着暴力神的淫威,是非暴力解决争端的象征。当两个国家交战、两个人交恶的时候,化解仇恨的最好方法就是举行一场婚姻,用爱情抵消矛盾。勇敢坚毅的卡洛斯,甚至使伟大的战神阿瑞斯也黯然失色,在一切天神举办的赛会上,获得胜利的总是卡洛斯。
在亚加尔松的理论的最高层,即是袒露了一种最高等的神话,他认为一切天神的奇迹都应该归功于爱情的存在,是卡洛斯为人间带来了和平、幸福,把世界从远古的沉睡状态解放出来,整个人类社会正在意识到爱情的力量,因而呼唤他、渴望他。在爱情的河流上,美丽正像卵石一样熠熠放光,善的法则正像存在于河底的沙金般诱人注目。
柏拉图在认识了爱的单一性质之后,终于把自己的目光渐渐转移到“共相的限制”这一问题上来。显然,这一注目并非偶然,他已完成了关于爱的共性前的一切铺垫,从爱情的单一性的各个方面述及到这个共相的各种内容,因此现在的迫切任务就是——“一定要找到存在于爱情本质中的最上层事物,发现直到这一神秘内核的培养皿。”在整篇对话中,柏拉图一直小心地把全部发言集中在一个超现实的体系中,力图说明在爱情之上起作用的是一种非意识作用的虚无状态(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过分突出爱情的作用,反而出现了逻辑上的矛盾,在神祗位列的次序上无法自圆其说),可以肯定的是,他讲述了爱的原则,但有了这个普遍性并不意味着对共相的探索的限制。
精神也有生殖力
肉体生殖力一般人都会理解,心灵的生殖力在何处呢?柏拉图这样论说道:“一切人都有生殖力,具体说是具有肉体和心灵两种生殖力。前者只会产生官能世界的可朽的物体,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的本性中就会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的欲望,要进行生殖。通过心灵对另一半的寻找,从而进行交媾和受孕。受孕和生殖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使可朽的人类具有不可朽的性质……但心灵的生殖力却是另外一回事了,世间有些人在心灵方面比在身体方面更富于生殖力,擅长于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这是什么呢?它就是思想智慧和其他心灵的美好事物,一切诗人和各种技艺的发明人物都属于这样的心灵生殖者。”
这显然有悖于常人理解,而爱情在此,让常人看来也早已烟消云散了。我们可以将柏拉图心灵生殖力理解为人的创造力,将心中的“理念”现实化的能力。
肉体的生殖在心灵生殖的映衬下“相形见拙”起来,因为心灵的生殖可以诞生不朽而且美好的事物,这是肉体生殖力不可能达到的。柏拉图想说的是,心灵产生的理念是不朽的,但这却又是一个自我矛盾。
柏拉图这样说:“同肉体生育相同,心灵生育也需要寻找受孕的机会……当心灵生育者到达成熟的年龄时,他便应该四处寻找美的对象,一旦发现一个高尚而美好的心灵时,就拥抱在一起,产生出丰富的思想,孕育出智慧和美德,此类心灵的生殖产物比肉体的生殖产物更加珍贵,因为他从本质上来说是不朽的……”短暂的欲望和视觉中的共性便是卡洛斯追求的爱情理念。
爱情有显然矛盾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理念本身,即心灵之爱,他以心灵接受美的受孕,以生殖精神产品为结果;另一个肉体的生殖,即肉体由于相互吸引,进行交媾,诞生子嗣的过程。两者对比,心灵受孕是制造不朽产物的高端过程,而肉体受孕不过是一种重复轮回的低级过程。心灵受到美的吸引,产生爱情欲望,便是心灵受孕了。
《会饮篇》结构是层层递进的。以爱情作用开始,而后阐述爱情神圣论,最终对爱情本质进行探寻。大凡热爱生活、热爱真正爱情的人,就认清他遵循着柏拉图的自由与精神相伴随的“爱情心灵公式”而言,是并不困难的,这也就是大众化理想中相信自由的心灵作为精神因素存在的重要理由之一。二元论也在柏拉图的恋爱论中。他指出,性爱是精神与肉体的集合,而基础则为理念。
柏拉图与乌托邦
斯巴达:社会生活简单、政治力量集中,施行寡头制。它不同于权力倾轧的雅典,正因为此,柏拉图选择了它,创造了它,使它成为欧州历史上第一个尽人皆知的理想社会,第一个迄今为止为人所知的乌托邦。柏拉图在这个民众生活粗糙,精神高度统一的城邦基础上,开始了他最富实践的生活。
关于斯巴达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斯巴达是胜利者的标志,国王墨涅拉俄在十年的战争后成为全希腊所仰慕的英雄。战争,成就了国王,也成就了斯巴达。这只不过是荷马时代的神话而已。历史上,真正的斯巴达人等于战士。“战争”,是真正斯巴达人的惟一合理选择。虽然,一般斯巴达人有传承的土地,斯巴达也是典型的农业城邦,但“劳动”可耻的思想,禁止他们耕种。
真正耕种的只有农奴,大量农奴为斯巴达人提供了无顾虑成为军人的条件和基础。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北方的多利安人来到了这片幼洛塔河右岸的地方,驱赶并奴役了这里的原住民,使他们沦落为斯巴达的第一批农奴“希洛特”。战争为斯巴达人获取了大量的“希洛特”,战败国的“贡品”(如迈锡尼国王每年向斯巴达贡献2000名农奴和全部收成的一半),刺激着斯巴达人的侵略意识。
斯巴达实行“农奴非买卖制度”,即奴隶制度和土地不可分割,斯巴达人也因此依附于土地和土地上的非卖品。每个成年的斯巴达自由民都会从家庭继承土地,或者从城邦中得到一小块新的土地,通过这种称为“份地”的给予成为地主,并以地租的形式向附着于这块土地上的农奴收取地租作为生活供养。
在斯巴达,“希洛特”没有自由可言,他们属于整个国家,主人无权给以“希洛特”自由。如果主人真心给其自由,必须申报,最终由元老院执行,但最终的释放也只是“半自由”状态。非奴隶,也非自由人。
压迫——反抗——镇压,这是必然的,“希洛特”用组织的反叛、暴乱抗争自己被征服的命运,而血腥的镇压在所难免。据说,斯巴达的国家政体中专门有一支秘密警察队伍,负责对付奴隶的反叛。斯巴达人每年都会对“希洛特”大肆而秘密的屠杀。屠杀的“希洛特”大都体格健壮而富于反抗精神,而屠杀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恫吓”。
战士传说
“全民皆兵”是斯巴达人最为贴切的描述,“战争第一”是每个斯巴达人的思维意识,无论是战争中处于优势的青年男人,还是战争中处于弱势的老少妇人,一生为战而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