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近代美学史

_5 卢善庆(现代)
①《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07页。
②同上,第611页。
③同上,第26页。
④同上,第31页。
-- 6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4
观点解释社会历史,产生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为他的政治革新服务;用这种变化的观点,解释自然山水美,产生了相反相成、浑然一体的审美观,提供人们美的享受。
“江影动山山接天”
,“水气浮山山欲活”
,这是魏源对钱塘江两岸风景的描绘,很能抓住山水之间的相互消融的情景,不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吗?!
山水自然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仅表现在山水等内部关系上,而且表现在作为这个整体的特色上。山,水,虽是个普遍的景象,但构成这一山水,或那一山水,就有彼此不同的特色。魏源就指出山,至少有海山、江山、溪山、塞山之分:
海山微茫而隐约,江山巉立而秀卓,溪山窈窕而幽深,塞山苍莽而磊落①。
这四种山,无非因同其他主要水或地相配合,而构成不同性格、不同品汇,在普遍中显示了特征,一般中见出了个别。
如果反过来说,要山微茫而隐约,或者山苍莽而磊落,又必定是海和山或者塞和山的相配合,而构成的了。这是指一般风景,要是具体风景点来说,那就更复杂了。
一色一造化,千形千位置。
异中绝颐殽,同中各品汇②。
但是作为有特色的自然风景点的主要因素又占主导地位,不
①《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6页。
②同上,第579页。
-- 64
84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能忽略和丢失。如果忽略和丢失了,使人感到乏味,也不可能唤起人的美的享受。他写过一首《锦城吟》:
孔庙庙前无古柏,杜公草堂无四松。
濯锦江头无石笋,阆州城外无高棕。
长江滚滚来不已,故物莽莽去无踪①。
古柏、四松、石笋、高棕,分别为成都(锦城)的武侯祠、杜甫草堂、濯锦江、阆州城的风景点的主要景物,构成该风景点的主要特色,乃至带有象征意义。这些观点,自唐宋一直沿用至今,用什么几“绝”
、几“奇”
、几“胜”
,标明具体风景的特色。魏源似乎从这里得到领悟和阐发。不过,他并不盲从泥古,而是从实地观察、体会出发,显示了可贵的求实精神。天津蓟县盘山,林峦秀异,山水清奇,被称为“京东第一山”。
古称上盘石、中盘石、下盘石。其实三胜盘盘有之。
盖山外膏而内肤,故怪石剑戟中果卉郁然,松与石争奇,泉与石争怒。今半为行宫,半为梵寺②。
在审美对象进行整体把握过程中,由于审美主体(人)有时处在运动中,也使审美对象洋溢着动态美。
魏源认为,画山不如游山。图画有虚假,有艺术的虚构,有局限性:
①同上,第705—706页。
②《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17页。
-- 6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4
常憾游山不善画,今知图画皆虚假。
楮墨止能画一面,其中层层面面何由写①。
这个层层面面,游得到,是画不到的。接着,他说:
笑倒千嵒万壑图,尽写出背山腴。
峰峰皆立互遮掩,除非放到峰峦纸上舗②。
这是图画的不足。
“放到峰峦”成不了图画,自然也解决不了“峰峰皆立互遮掩”的问题了。然而,游山比画山强得多了:
一游胜读十年画,幽深无际谁能知③。
旅游中的实际感受,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即使自己体验了,别人也不一定知道。从这一点上说,游山胜过画山。不过,魏源并不绝对化,他还认为作为“世上有心人”画家,还是能曲尽山水之妙,画出艺术品的达到美的理想境界:
缩则尺幅长百尺,有若千龙万龙出。
安得郦、谢、向平幻作荆、关笔,万种空濛万萧瑟④。
游山胜过画山的比较,对于魏源论自然山水美的总观点来说,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他的山水诗,不再是静态的、图画式的描绘,而是不断变幻角度的动态美。诗人不是处在被动的、静观的状态,而是象一个旅游者那样,身临其境,脚踏
①同上。第687页。
②同上。第687页。
③同上。第687页。
④《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3页。
-- 66
0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实地,徜徉于山水之间。比如:
一步一面目,千态千苍黔①。
人从山后转山前,山亦随人百大裹②。
写的是陆上行走所见。水中航行所见则是:
一转一天地,百棹百惊喜③。
滩行日百转,百转山百貌④。
由于这种动态的观赏,给自然山水带来了许多变幻的奇趣,并在诗中描绘出种种别出心裁的境界,开拓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动态的观赏,主要表现有:一是借景。
“近水月先到,矮窗山四来。”

无锡惠山有座秦氏园,园主人构思中就有借景之意。魏源在诗中把它点出来:
屋借惠山屏,径随惠山转。
谁道园中湖,却涵园外巘⑥。
二是融景。
“树影沈峰影,泉声失雨声。”
⑦“山影湖心浸,湖
①同上。第64页。
②同上。第721页。
③同上。第712页。
④同上。第647页。
⑤同上。第717页。
⑥同上。第826页。
⑦同上。第777页。
-- 6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5
行似入山“。
①他有一首《呼月吟》构思非常奇特,有李白、李贺的唐风神韵:
影落江心月一轮,千江一片光如雪。
一旦乘风来月中,还看大地如明月②。
月在哪里?在天上,在地上,还是天上地上都有?
三是变景。
“山景变成松景,松景又似山景。”这是松山之景在于山景,山松之景在于松景,相互依存,而判别的落脚点不一样,引起审美主体的不同反应和感受,仿佛景色自身的变化。还有两种变景:
入谷不数里,四山都是松。
松松势相接,高下尽成峰③。
树色骄帆色,湘声乱雨声。
舟移岳变化,棹犯水空明④。
这两种变景,前者是松、山的“同向合成”
,带有融景的味道;后者是舟(帆)
、山、水、声、色的“异向合成”
,在相互干涉、侵犯中的和谐、统一,类似书法艺术中的“彼此顾盼”
、“潜相瞻观”了。
四是入景。这就是人到山水之中去了。因为人的心胸和
①《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75页。
②同上,第754—755页。
③同上,第772页。
④同上,第764页。
-- 68
2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视野的关系,“登山山益高,望江江转阔”
①虽然有点违反近大远小的透视法,但它却把人的心情融入景中,产生幽深无尽、阔大博览的气势,他还说了树和人、水和人的关系。
树疏使人幽,树密使人惮②心闲水益空,谷静音如积③。
这应该都是佳句。
比起唐人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相差无几。
第三节 建立在“游山乐”
基础上的“游山学”
魏源庄自身旅游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理论上的概括和提高,提出了“游山学”的问题,大大丰富了他的自然山水美学的内容。
魏耆的《邵阳魏府君事略》曾说:魏源“好游览,遇胜辄题咏,轮蹄几偏域中。有小印曰:‘州有九,涉及八;岳有五,登其四’,纪实也。”魏源自己也十分感叹地说道:
白发坡翁海外行,自言奇绝冠平生。
我生第一伤心事,未作天山万里行④。
①同上,第652页。
②同上,第619页。
③《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20页。
④同上,第834页。
-- 6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5
此诗中的“坡翁”指黄南坡太守;他从塞外、天山归来,相距十年重新与魏源会晤,魏源羡慕他的壮游。这同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志趣,不相下上。但是,魏源认为,他自己游山有嗜好,沉溺于名山大川之中,写山水诗也是嗜好带来的特色。他曾把自己的山水诗作,同李白、陶渊明、林和靖、谢灵运、白居易等相比,写了一首诗,叫做《戏自题诗集》:
太白十诗九言月,渊明十诗九言酒;和靖十诗九言梅,我今无一当何有。
惟有耽山情最真,一丘一壑不让人;昼时能历梦同趣,贮山胸似贮壶水。
渊明面庐无一咏,太白登华无一吟;永嘉虽遇谢公屐,台荡胜迹皆未寻。
昔人能久将余俟,应笑十诗九山水;他年诗集如香山,供养衡云最深里①。
其实,魏源的嗜好构成“十诗九山水”
,不只是数量的问题,还有不同质的规定性,那就是魏源比较自觉总结他游山经验,时而在诗作中有所流露,带来一定的新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轼游庐山写下的一首诗,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了千古绝唱。然而,魏源依据自身的旅游经验,从另一角度描写,有这么两句:
①《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5—756页。
-- 70
4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不见庐山面目尽,只缘身不造山顶①。
欲识庐山真面目,看山端合在山中②。
一个在山顶,一个在山中,是件十分有趣的对比和联想。
但这两句诗涉及身游、目游的问题。对此,魏源在《西湖夜游吟》中作了讨论,并感到目游比身游要好,要自由得多:
从来山水空濛妙,身入不如目入窍。
目能入兮常有余,身能到兮山无奥③。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因为山水“空濛”的特点,发挥人的想象余地。中国山水画,大笔写意,疏朗开阔,就含有“目能入兮常有余”的审美特征。魏源把二者相互沟通,用目游畅发身游不能到达的境界。这有它的可贵之处。
作为审美对象山水,要游玩其间,又不能不讲究游术。
这是由于把山水作为玩物审美,就在游山乐的基础上,逐渐出现“游山学”的问题。魏源直接了当地指出:
人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④。
人如何游呢?他写了《游山吟》、《后游山吟》等,总结自己游历的经验,主张游山要游峡、游谷,不要游洞。
观山必观峡,左右万峰倚⑤。
①同上,第700页。
②同上,第831页。
③《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18页。
④《魏源集》,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622页。
⑤同上,第721页。
-- 7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5
峡内方疑天地止,出峡又看天地起①。
这说明游山同游峡的关系,享有观赏的乐趣。
游山除游峡外,还要注意游谷。他认为:
世上游人不游谷,何异升堂遗奥曲。
奥曲全在两山间,登高一览何由足。
四岳妙在峡中溪。
嵩、衡到已少,岱谷更罕窥。
华山西谷水簾下,亘古屐齿谁知之。
开先、石梁三叠谷,庐瀑止涉其籓篱。
始知桃源别天地,只在目前人不识④。
这一段主要说谷,也说了峡。游山必须游峡游谷。峡谷,如桃花源那样,不一定被人认识。一般游人往往满足于登高一览,浅尝辄止。事实上,注重游峡游谷的奥妙是不少的。他举了五岳之中的泰山、嵩山、衡山、华山之峡谷,都是很出名的例子。
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游览,这是不谙游术的结果。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大量写了游峡游谷的大好风光。如《华山西谷》、《岱麓诸谷诗》、《嵩麓诸谷诗》、《太行诸谷》、《出峡词》、《四明山中峡诗》、《黄山诸谷》、《子午谷行》等,实践了他的美学理论的主张。
魏源主张游峡游谷,不主张游洞。他是这样说的:
平生好游山,独不好游洞,
①同上,第687页。
-- 72
6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每入洞中如入梦①。
为什么呢?
他说:“登山之难难于上青天,入洞之难难于下九渊。”
②也就是说,入洞,象佛教中的阿鼻地狱一样,阴森可怖,混淆不清。他接着说:
此身不惯蛇攒穴,但好天仙不地仙。
阴洞虚明尚可观,轩然肺腑出示人;阴洞真如城府人,险巇幽暗而阴屯。
我闻洞天福地清且闲,别有天地非人间。
虚白光辉自世界,琪泉瑶草青烂斑。
安有幽圹潜寐长不晓,直待秉烛穷神姦。
安得鬼斧摩天凿七窍,天窗轩豁天光照。
乾端坤倪呈众妙,混屯纵死我心交③。
从魏源这么几个层次的“
游山学“
来说,游山必游峡游谷,尚有高见。但是,游山不游洞,特别不游所谓阴洞,这个意见有点偏颇了。任他以前的徐霞客打着火把,到众多的阴洞中去游览考察,为他的日记增添了异彩。玉华洞在福建省将乐县境内,张公洞在江苏省宜兴县境内。这两个都是阴洞。徐霞客说:这“两洞同异,正在仲伯间也”。
玉华洞的出口处看,“遥望空濛,忽曙色欲来。所谓‘五更天’也。至此最奇,却与张公洞由暗而明一致。”再拿玉华洞的洞口来看,“由高而
①《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8页。
②同上,第688页。
③同上,第688页。
-- 7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5
坠,弘含奇瑰,亦与张公同。第张公森悬诡丽者,俱罗于受明之处;此洞炫巧争奇,遍步幽奥,而僻户更拓。“
①玉华洞也好,张公洞也好,在徐霞客的笔下并不如魏源所说的阴森可怖、混淆不清的。而是充满了奇异诡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把游洞,从游山学中抹去,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办不到的。
何况在魏源自身的诗歌创作中,也在所难免呢?
查《魏源集》有二首《三龙洞》。在此诗标题下,作者说明:“天下洞壑之奇,莫过此者”
;并在诗中感叹;“我行半天下,到此吁坤轴。”
②描绘洞的山水诗与描绘峡、谷的山水诗相比较,在《魏源集》中,少得可怜,似乎仅存这点。但是,他还是描绘洞,赞誉洞,又不能否定其存在。
其实,魏源谈论这个问题已超出了游山学的范围,而是受了佛教迷信的思想左右,游洞如下地狱,登山可以升天,作这样的比喻,又如何建立具有科学价值的“游山学”呢?由于他切实总结游山中的审美经验,所以能透过艺术形象的显现,注重思想意蕴的深度。林昌彝指出:
亡友邵阳默深太守源生平最喜游山,每作游山诗,多得山之幽与山之骨,而非山之皮相也③。
对于魏源的具体作品和作品某些论断的评价,可以允许疑义,但他要努力开掘作品的深度,“纵横排奡,磊落嵚奇”
④,并在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