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近代美学史

_4 卢善庆(现代)
①。鸦片战争时,魏源在两江总督裕谦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写了本《圣武记》,后来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他强调“复古愈尽,使民愈甚”
,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一定的影响。
魏源又是一位近代文学家,无论在诗文创作,还是美字理论、文学理论,都有较大的成就。
《中国近代文论选》把他的三篇大作放在卷首,③就足以说明他的地位和份量。
第一节 关于美感和崇高的分析
魏源认为,美感是由审美对象(客体)和审美主体(人)双方构成的。作为审美对象,相对于审美主体(人)来说,具有客观实在性:
①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135。
②魏源:《海国图志》卷1。
③《中国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 5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3
搏土遂成形,天地实生之①。
从知世界奇,天意非人力②。
虽然说法没有科学根据,带有远古的神话色彩,但毕竟对天地形态、世界奇态的描绘和认识上,承认其客观的实在性。
面对客观的自然山水,审美主体(人)
的审美感受才能获得,并形诸笔墨:
蜀山之高,沧海之阔,以致桂林、阳朔奇秀甲天下,一叶扁舟,溯洄其间,何患清妙之气不勃勃腕下③?
《乐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最早以表情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古典主义美学体系。
《乐记。乐本篇》中说: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④。
由此可见,《乐记》明确提出文学艺术正是由于外物相感而产生,提出了不同于西方“摹仿说”的“物感说”。魏源继承了《乐记》的传统,由山水而感,真实地表现内心“清妙之气”
,形诸笔墨,而生美感。
自然美的对象,主要是山水,但对象不同,有时“胜在山不在水”
⑤,甚至是由人文景观引起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①《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591页,第620页。
②《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591页,第620页。
③《撼山草堂遗稿序》,《撼山草堂遗稿》卷一。
④《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8页。
⑤《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18页。
-- 54
83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和领略。他在《关中览古。骊山第四》标题下的附注中指出:骊山一培塿耳,自汤泉而外,初无奇胜,而一笑倾周,一浴败唐,一葬亡秦,为今古凭吊之薮。盖密迩咸阳,离宫复道,便于游幸。其实不逮嵩华鄂杜百一,与雷塘之亡隋,皆不值考①。
话虽如此,他在另一首《骊山》诗中赞曰:
水尚柔人骨,山因吊古雄。
有的自然山水,“游屐虽通,题泐虽众”
,但仍然“寂寞如故”
,“虚器如故”
,关键在于“其人其文章不足以配山川,则山川亦终不属某人”。比如,“武夷之盛,著以朱文公作《精舍记》及《九曲棹歌》纪其胜。乾道间,士大夫访朱子者兼访武夷,于是名胜与台、庐抗”
②。
魏源认为,作为自然景观来说,不同对象可以产生优美或崇高的不同感受。比如他的《盘山纪游》之一首描绘下盘泉:
闸内百瀠回,闸外千霆电。
梁上石嶙峋,梁下雪奔溅。
苍寒浸金碧,乾坤镜一片。
大哉动静情,声光惬宸卷③。
①同上。第612页、768页。
②《雁荡诗话序》,《魏源年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③《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18页。
-- 5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3
这里就泉的大、壮、声、色,给审美主体(人)的感情有了一种激荡、震动,这种激荡、震动的感受主要来自泉的形态。
又如他说,“有人磨墨数斗,狂草淋漓,或放笔为数丈山水,云垂海立,见者毛发竖,人皆莫测君何许人。”
①这同苏轼看到蒲永升的二十四幅,“每观之则阴风袭人,毛发为立”
②,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审美对象自身特色、形式,给审美主体一种阴冷而又恐惧之感。先秦美学思想中类似“崇高”的“大并没有恐惧之感”
③,但从魏源所说的“放笔为数丈山水、云垂海立”作为“崇高”对象,给人的感受却是一种阴冷而又恐惧之感,接近于博克“以痛感为基础”的崇高说④。这说明中国传统美学中“崇高”
,并未停留在“大”上。
即使在后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以“大”
、“小”表明“崇高”
,“优美”
,也只是一种理解和运用。魏源认为:
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竭尽筋力能,驯致青冥上⑤。
不放黄河走,层层锁石门。
鸾空崩雪浪,夺隘战乾坤。
南北中条划,地天人力尊⑥。
①《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63页。
②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③《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④《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3页。
⑤《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13页。
⑥《魏源集》,中华林局1976年版,第769页。
-- 56
04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崇高,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现对象化过程中,遇到了阻力或困难,并能化险为夷,战而胜之。正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的,力量崇高的事物,“因它们提高于我们的精神力量越过平常的尺度,而让我们在内心里发现另一类的抵抗能力,这赋予我们勇气来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较量一下。”
①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对“另一类抵抗的能力”作了解释,说:
这“另一种抵抗力”是什么?它就是人的理性方面使自然的威力对人不能成为支配力的那种更大的威力,也就是人的勇气和自我尊严感②。
魏源诗作中的“奋势成独往”
、“天地人力尊”
,同康德崇高论大体接近,二者充满了理性的乐观主义和压倒一切、征服一切的英雄主义;二者所阐明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抗、克服、战胜,显示自身的崇高人格和力量。不过,一取形象显现,一取理论形态。
与此同时,作为审美主体来看,在对审美对象的欣赏、领略过程中,又不能忽视人自身的感受、经历、心情和嗜好等。
人要展开心灵中的丰富的感受,要有切身的体验,要身临其境,才能畅发。
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人欲窥,处使然也③。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1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79页。
③《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7页。
-- 5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4
魏源十分强调,这种亲身经验,并把它看成为认识事物面目的一个关键问题。用哲学语言来说,他在“知”
“行”关系上,强调“行”对人们认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要了解事物,就必须亲自与它接触。他举例子说,看了五岳地图的人,以为了解山了,却不如上山打柴的人走一趟,知道得更清楚;听人谈论浩翰大海的人,以为知道海了,实际上不如出海经商的人,看一眼知道得更清楚;浏览了详细名菜谱的人,以为知道了菜味,然而还不如厨师尝口,更了解这种名菜的滋味①。这里谈的是“知”
“行”问题,对山水自然美的欣赏、领略,既有“知”
,又有“行”。足不出户,仅是“卧游”
,并不能真正全身心的欣赏、领略自然山水美。
“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人欲窥”
,就把审美主体在身临其境中具体感受畅发出来。这山水自然空间赋予人的欲望和情感,所谓“人重登高乐,岩居总不如。”

他认为,“游山浅,见山肤泽;游山深,见山魂魄。与山为始知山,寤寐形神合为一”
,这是一种审美状态。审美,可以是一种外观的、比较冷静的评价,也可以是一种物我一体、形神融注的感受。
“与山为一始知山,寤寐形神合为一”
,自然受到禅宗自然观的支配和影响,同他恪守的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物感说”
,也是一致的,叶维廉在《中西山水美感意识的形成》一文中指出:王维的山水诗《鸟鸣磵》一诗是
①同上。第177页。
②同上。第663页。
-- 58
24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在感悟以后只作迹出自然山水的一种不加解说的肯定”
,“近乎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①魏源的“与山为一”
,符合禅宗的最高境界,与王维山水诗描绘是相通的。因为“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才能达到形神合一。较低的境界,要么强调形(“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要么强调神(“见山不见山,见水不见水”)
,都不符合魏源的审美理想。
好奇好险信幽癖,此中况趣谁知之。
不深不幽不奥旷,苦极斯乐险斯夷②。
处在这种“况趣”
之下的审美状态,看山看水就活起来了,带上人的情感色彩。比如:
泉能使山静,石能使山雄。
云能使山活,树能使山葱③。
这其中“静”
、“活”
,都是流动美的写法,熔铸了观赏者的感受和情感。山既不因有泉就静,山也不因有云就活。山还是山。甚至有了泉声更吵闹,有了云更死板。但是,由于有了审美主体欣赏的感受和情感,山静了,水也活了。这比“山得水而活”
,“水得山而媚”
④,推进了一步。
又比如,魏源用人的形体形容五岳,十分形象、生动:
①《比较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科研处《文学研究动态》编辑部选,第201页。
②《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5页。
③同上,第684页。
④《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页。
-- 5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4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①。
甚至写出:“雨过山抱恨,风定水摇晴”
②。这里的“晴”与“情”谐音,语义双关,非常美。它脱胎于《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又不露痕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魏源更为注重审美主体的嗜好,在欣赏、领略山水美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惟有耽山情最真,一丘一壑不让人。”
③他把山水比作“尤物”
,说什么“世间尤物醉人性,色声光景忘往还。”
④他又说:溺仙溺佛溺山水,与溺酒色无殊轨。
嗜好不专溺不深,安能万事不易此⑤。
《全唐书》卷一曾载杨夔《溺赋》说到了“溺色”
,认为“色曰爱河,酒曰甘波,财为荡江,权为狼津。”
⑥“溺山水”
,较典型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述的“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⑦梁启超在《无欲与多欲》一文中引用过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
①《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91页。
②同上,第792页。
③《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755页。
④同上,第785页。
⑤同上,第688页。
⑥《全唐书》卷一,第866页,转引自《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56页。
⑦吴楚材、吴调候选:《古文观止》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6页。
⑧《饮冰室文集类编(一)
》卷9,第185页。
-- 60
44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这在心理学上讲的是兴趣。兴趣,可以集中注意力,刺激兴奋灶,提高效力,加深和巩固形象的记忆和创造。因为沉溺其中,产生了嗜好,也就有了专攻,这是个美学问题。霍布斯认为:一切娱乐和快乐都是嗜好,除非继续或前进,就不能得到满足,而且在这些嗜好中,文学艺术是最高尚的①。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一文带有专论性质,沟通西学,推进了魏源的论述。该文指出:“欲抑制卑劣之嗜好,不易之以高尚之嗜好,不然则必有溃决之一日”
,人的嗜好有烟酒赌博,有宫室车马衣服,也有以文学艺术为对象的,而文学艺术同前二者相比较,属于人的高尚嗜好。赌博者的性格比一般人脆弱,而又依赖性强。至于对宫室车马衣服嗜好的,“其适用之部分属于生活之欲,而其妆饰部分属于势力之欲”。
所有这些当然没有象嗜好文学艺术那样来得高尚②。蔡元培组织北大学生课余文艺活动,以代替打麻将、扑克和阅读恶劣小说的不正当的消遣,“注意美的享乐”
③。由此可见,魏源注重审美主体的嗜好在欣赏、领略山水美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没有象后来的王国维、蔡元培将诸种嗜好作出区别,独推文学艺术。但他揭示了人间嗜好与山水美的欣赏、领略的关系,在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上开了先河。
①转引自汝信《西方美学论丛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0页。
②《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5册。
③《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 6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4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和动态美
美感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艺术品,都是相对于审美主体(人)而独自存在的客观事物。没有可感的具体形象,美感也无从产生。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自感的具体形象,才能产生美感呢?
一方面,魏源认为,要从整体上把握审美对象,充分肯定其审美价值。
就拿山水风景来说吧!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山、水、石、泉、树、日、月等构成因素之间,发生了联系,相互依赖,此长彼消。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话虽然绝对了一点,但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山水,在唐代诗人的笔下,呈现一派自然景象,包括面比较广。有些专咏山水的妙句,如: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复古今。
(杜甫)
路远寒山人不到,月临秋月雁空归。
(卢纶)
这些诗句都妙在突出自然风景中的对立。即使讲出山水变动的妙句,也各讲各的。比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这些固然同古典诗歌对偶形式有关,但也反映唐代诗人的审
-- 62
64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美意识的一个特点。
到了魏源笔下,他对山水的整体把握,不同于唐代诗人,既讲山水的对立,又讲山水相互影响,相互消融:
山大水声小,水与山不敌。
谁知砉砉响,能静岩岩魄①。
这是山和水相反相成的关系。另一首则洪石和水的相反相成关系。
水走万石上,寒声绝壁下。
石既万嶙峋,水亦千变化②。
在自然山水里,山水是构成自然风景的主体;山同水,或者石同水的相反相成的矛盾,给自然风景带来了生气。魏源是从他的哲学高度看这个问题的。
他曾经说过,“天下物无独必有对”
,“有对之中必有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如阴阳、寒暑、昼夜等是相反的,然而“相反适以相成”。
③他还进一步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变化。
例如“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然,伏之久者飞必决”
,“不如意之事,如意之所伏”
,“快意之事,忤意之所乘”
④等,都是事物向自己相反方向变化的现象。魏源运用这种变化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