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019春秋战国文学史

_2 史仲文 胡晓林(现代)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3。《国语》的艺术特色从史学和文学成就看,《国语》不如《左传》。但《国语》也有较为明显的艺术特色,这就是:一、长于记言,二、有虚构故事情节。虽然在语言上较为质朴,但从文学的发展角度来看,应该说比《左传》前进了一步。例如,《晋语》所记骊姬深夜向晋献公哭诉进谗的事,早在秦汉之际就被人怀疑。《孔丛子·答问》记陈涉读《国语》至此处,向博士问道:"人之夫妇,夜处幽室之中,莫能知其私焉,虽黔首犹然,况国君乎?余以是知其不信,乃好事者为之词。"虽然博士曲为《国语》回护,硬说宫廷之中有女性的内史旁听记录,这是不能说服人的。唐人柳宗元曾写《非〈国语〉》一文,他说:"尝读《国语》,病其文胜而言庞,好诡以反伦。"并说《国语》"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张之以阔诞。"其实,柳宗元列举的非难之词,从文学的角度看,正是对《国语》应该肯定、赞美之处。我们看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取得暂时和平之后,如何忍辱负重,蓄积力量,准备复国,作品写得何等生动传神: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娩)者以告,公毉守之。生文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这种"十年生聚"的情景描写得何等生动、深刻。重民如此,焉有不胜之理!(二) 《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进行策略活动的史书,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色彩最浓。全书共计33 篇,基本上依照《国语》体裁,以记言为主,按国别划分,有东周一篇,秦策五篇,齐策六篇,楚策四篇,赵策四篇,魏策四篇,韩策四篇,燕策三篇,宋与卫策一篇,中山策一篇。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作者不可考,有人怀疑出于蒯通之手。
  1。《战国策》的成书过程《战国策》实非一人所作。刘向《战国策叙录》云: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重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之国,为立■(策)谋,宜为《战国策》。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1973 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大批帛书,其中一部分,经文物考古工作者整理研究,共27 章,325 行,11000 多字,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其中11 章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文字大体相同。另16 章,是佚书。这部书大约编成于秦汉之际,类似《战国策》的原始辑本,其中内容也许为司马迁、刘向所未见,它的发现为战国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2。《战国策》的内容特色《战国策》作为一部史书来说,它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它虽然记述了战国时代许多历史事实,但它叙事不记年月,文章片片断断,这就不免减低了它的史学价值。从思想观点讲,《战国策》既非一人一时之作,因此思想也颇庞杂,并非一派一家之言。但基本上为战国兼并时期纵横家的思想活动记录。所谓:"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刘向:《战国策叙录》)
  《战国策》主要反映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与观点,它不讲"忠"而讲"义";不讲"信"而讲"智",一切以"成事"为标准。所以,朝秦暮楚可以得到赞扬,背主求荣可以沾沾自喜,这种思想观点为儒家所不容,但在战国争雄的年代,却能为时代所接受。《战国策》正是以一种新的观点对往来于诸侯国之间的策士们的活动,设身处地,作了生动的记载,对他们的奇谋异策,进行了公开的赞扬。当然,书中也记载和歌颂了古代某些有政治远见,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人物和他们的生动事迹,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为孟尝君焚券买义,鲁仲连义不帝秦,荆轲刺秦王等。另外,有些篇章,虽然原义在歌颂某种人的机智,但内容上却具有更大的客观意义,如触龙劝说赵太后不要溺爱幼子等。现举一段文字以见《战国策》的内容特色: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险,东有殽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里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负书提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筒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纵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以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指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奉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
  --《战国策·秦策》这段《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文字最能代表《战国策》的思想观点。文章以苏秦成就功名利禄为主线,采用夸张的手法,不以史实为重,而强调计策谋略的运用与人生功名利禄的追求,表现出战国时期士阶层的人生理想追求。苏秦失势与得志时家人对其截然不同的前倨后卑态度,也说明"拜金主义"的渊远流长。
  3。《战国策》的艺术成就从文学角度看,《战国策》文笔生动,清新流丽,富于文采;又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说明事理,富有形象性。在人物刻画上,一些篇章刻镂精细,故事结构曲折而完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像《颜斶说齐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千斤镒!'由是观之,先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说。
  --《战国策·齐策》后来,颜斶又以三代史事,易传论述和老子之言讲述了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的道理,终于使宣王对颜斶尊重起来,而颜斶却拒绝了齐王的弟子之请与丰厚敬献而反璞归去。一个无位的隐士,竟敢对着骄傲自满的国王,当面直斥其非,既经说服了国王,又拒绝禄位而洁身自退,可以想见古代隐士的高风亮节。
  《战国策》还善于用寓言故事说理。如:《楚策》中记载在楚国做官的魏国人江乙用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向楚宣王说理,生动地告诉他昭奚恤之所以在诸侯中有威望是因为依仗了楚国之甲兵的道理: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 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其他如《魏策》中记载季良以南辕北辙的故事劝阻魏安厘王不要攻邯郸,否则将会适得其反;《燕策》记载苏代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规劝赵惠文王不要用兵伐燕,让强秦做了得利的"渔父",终于使赵惠文王明白了道理。都是《战国策》中有名的寓言故事。有时,策士们急中生智,还会用极其巧妙的方法进献故事说理。如齐人谏靖郭君城薛: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夫(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被封为靖郭君之后,威王把薛给他做了采邑。他得意洋洋,想在薛筑起高高的城墙来,巩固自己的力量。谋士们怕由此产生误会,引起齐王的猜忌,纷纷进谏。但这位少年公子听不进去,并且下了一道命令:"不要为谏者通报。"这时候,有位聪明的谋士只用三个字"海大鱼"引出一段大鱼不能离水的故事,告诫他筑起城墙而隔断了齐国的"水"源,实属有害无益。
  《战国策》的语言清新流丽,描写细腻准确,论辩富有气势,无论叙述说理,均辞采绚丽,生动传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像《触龙说赵太后》(《赵策》)写左师触龙徐徐而进言,《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魏策》)咄咄而逼人,都是因势而行文,或缓或急,恰到好处。在先秦历史散文中,《左传》、《国语》、《战国策》的相继出现,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散文水平的不断提高,它们对后世历史散文和文学散文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 《晏子春秋》及其他历史散文《晏子春秋》旧题"春秋齐晏婴撰",实则为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婴言行而作。学者们研究推测,作者应该是在齐国政治上有过较高的地位,又可能见到官府档案和历史文献的齐国故臣,像曾向秦始皇进过谏的齐博士淳于越这样的人物。
  晏婴(?-公元前500 年),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窑)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 年)其父晏弱死后,继任齐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景公命使晋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政,预言齐国政权终为田氏所取代。他一生节俭、爱民、能言、善谏,是与孔子同一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其思想言论集中反映在《晏子春秋》一书中。
  《晏子春秋》有内外篇共八卷,二百五十章。《汉书·艺文志》儒家列《晏子》八篇,是否指《晏子春秋》,可疑。1972 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的《晏子》残简与今本有关章节相对照,内容大体一致。唐柳宗元认为该书系齐国的墨子之徒所作,因其志尚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非儒、明鬼等,多为墨家观点。究其实际,该书内容非儒并不非仁,明鬼并不迷信。当时,百家体系尚未形成,不必归于某家某派,而可视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开明政治家为君为民忠诚机智从政的百科全书。其中对盛君、谋事、君臣、威望、重民、爱民、赏罚、勤政、节俭、外交、宴乐、矜勇、社鼠、失国、政患、正邪、天道、梦兆、休咎、死生、毁誉、忠孝、隐荣、同和、善任、待人等问题以及孔夫子这个人物都有记述评论。从文字看,议论精辟,故事性强,可视为小说阅读。现举几则故事,以见一斑:晏子将至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请,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千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噬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要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据造焉(来拜访)。公曰:"惟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且平;奏鬷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音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以如是。"
  公曰:"善。"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汲县古墓中的史书,也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的范畴。主要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和《汲冢周书》(《逸周书》)。晋代太康二年(公元281 年)汲县人不准在盗掘古墓时,发现了战国时期魏安厘王墓中埋葬的竹简书,经整理传世的即为上述三部著作。这三部著作为我们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学、文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竹书纪年》是一部编年史,与《春秋》体制相同。当时整理行世后,又佚失。现存的是后来的辑佚本。共十二篇,叙述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至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 年)为止,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有清代学者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
  《穆天子传》是一部周穆王的传记,主要记载他周游各地的奇特经历。
  周穆王名满,是西周的第五代君王,活动时间相当于公元前第十世纪左右。《左氏春秋》曾说:"穆王欲肆其心,周行于天下,将皆使有车辙马迹焉。"本书记载了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乘坐着车子,由赶车能手造父等驾驭着八匹骏马--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以观四荒。他们行走千里,戴胜骑兽,北绝流沙,西登昆仑,终于到达西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记兀纪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学者认为这部《穆天子传》也许是古代师、瞽、瞍、瞍们师徒相传演说历史的成果,具体演说时,可能会绘声绘色。而该书则是战国时人追记下来的古人演唱史诗的提纲①。
  现存《穆天子传》首尾不全,所存第六卷还记载了穆王爱妃盛姬在途中病亡,穆王为她伤心流涕、隆重祭典的情形。至于穆王如何开始旅行及如何返回,则由于文佚而无从得知。但此书在战国前期出现,说明我国古代英雄传说并不是一个空白。
  《逸周书》亦当为战国时人所记录整理的一部古代史书。现存五十九篇。一部分为文王、周公的告诫、训词,有的篇章则记载武王出师克殷,建立王朝,经营洛邑,订立制度等大事。其中有不少夸张与虚构。像《世俘》说武王征四方,"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等;《王会》篇写周成王在成周(洛邑)大会,四方诸侯及域外各国使节来朝,带来九尾狐、四角羊、比翼鸟以及能飞的狗前来贡献,寄托了古代华夏人以洛邑为世界中心,妄图一统世界的豪情壮志。
  《逸周书》中的《太子晋解》一篇写周太子晋和盲乐师旷的故事: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而五穷,逡巡而退,其不遂。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其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平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幪予,反而复之。"
  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不寐,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甚喜而又惧。吾年甚少,见子而慑,尽忘吾其度。"师旷曰:"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自晋始如周,行不知劳。"王子应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积施关,道路无限。百姓悦之,将相而远。远人来欢,视道如尺。"
  之后,他们又论及古代先王之道,胄子、士人、公侯、帝王的标准,相互吟诗答对,表现出知天达命的人生态度。
  《太子晋解》的小说成分浓厚,对话多四字一句,行文押韵,可看作后世赋体的先河。
  (四) 历史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叙事散文在历史著作占有极高的地位,其渊源则在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成熟的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晏子春秋》等,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大量地采用了《左传》、《战国策》的史料,而且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例如《赵世家》极似《左传》、平原君、魏公子等列传又极似《战国策》。《春秋》的褒贬是非以及《左传》直书无隐的精神,一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成为过去史学家撰著的原则。从司马迁起,史家之有论赞,也是受了《左传》的启示。《左传》的作者常常通过"君子"或他人之口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
  ① 徐北文:《先秦文学史》,齐鲁书社1981 年版,第97-98 页。
  评价,这种手法也为后来史家所秉承。
  《战国策》的纵横家雄辩余风,直接影响到汉初贾谊、晁错等政论作家。而唐宋以来的著名古文作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人无不师承先秦历史散文。他们的叙事文和传记文无论在语言上,表现方法上,很大程度上受了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例如,韩愈虽说"左氏浮夸",而其《董公行状》的辞令却与《左传》风格极为近似;柳宗元在所谓"圣人之道"上曾经非难过《国语》,但在文章上却承认其"深闳杰异",并主张"参之《国语》以博其趣"(《柳河东集·答书中立论师道书》),可用《左传》、《国语》之辞(《柳河东集·报袁君陈秀才书》)。至于苏氏父子,受《战国策》影响尤为明显。苏洵的《权书》、《衡论》以及其他史论,苏轼的《策略》、《策别》、《策断》、《志林》诸论及其他策论、上书等,都在学习《战国策》中吸取了有益的经验。
  可以说,《晏子春秋》直接启发了后世文言小说的作者,而《穆天子传》、《逸周书》则可视为后世说唱文学的滥觞。
  七、初期哲理散文春秋战国时期初期的哲理散文包括《论语》和《墨子》等。
  (一) 《论 语》《论语》是一本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书。
  1。《论语》的成书及版本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是主张"仁政"的思想家和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家。从孔子开始,平民百姓才开始有了受到教育的机会,孔子的思想和论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也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语》则是孔子的思想与言行的集中反映。
  班固说:"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可见,《论语》主要为孔子弟子所记述。其中有"曾子曰"等语气,由此看来,记述《论语》的还有曾子的门人。一般认为,其中一部分是孔子后学七十二弟子的门人所记,所以书中的称谓、体例和文章风格都不尽一致。柳宗元《〈论语〉》辩》根据书中所记曾子将死之事,此时离孔子过世已经数十年,由此推断,认为《论语》最终为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
  《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古论语》其书为古文,出孔子壁中,有二十一篇。《齐论语》为齐国学者所传,凡二十二篇。以上二本早已亡佚。《鲁论语》为鲁国学者所传,即现今通行的《论语》,共二十篇。东汉学者郑玄参照《古论语》、《齐论语》,为之作笺,流传至今。南宋学者朱熹把《论语》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以及《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为封建时代士子必读的教科书,可见《论语》的巨大影响。
  2。《论语》的思想内容《论语》主要反映出孔子以仁政和礼仪治理社会的政治理想。请看下面一些论述: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无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是语矣。"--《论语·颜渊》在这里,孔子把"仁"与"礼"看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和治国的总纲。在他看来,富与贵虽是人们的正常欲望,但是非"仁"不取;贫与贱虽是人们不愿承受的处境,但是没有正当的途径,也不轻易离开。这就为社会稳定奠定了道德伦理基础。所以说,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表面看来,这种要求限制似乎过于刻薄,但如果与孔子对"仁"的全面论述结合起来,便可见其中"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的道理。在孔子看来,民要以"仁"为纲守"礼";君则要以"仁"为纲"爱人"。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亦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在这里,孔子把"仁"与"知"(智)联系在一起论述,讲清了仁者爱人的道理,这就是"务民之义"、"能济众"、"知人"等等。樊迟反应比较迟钝,子夏就以古代贤君以仁治国的道理讲给他听,使他懂得了"仁"的内涵。
  正是由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标准贯穿于"仁义"之中,所以孔子的"仁政"思想才能在社会实践中生根。虽然在过去的时代里,也有"为富不仁"、"假仁假义"的现象存在,但"仁义"作为一种由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道德规范,千百年来,却一直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论语》中的许多语录片断正是这种传统美德的形象纪录。
  《论语》所包涵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除了集中表现孔子的仁政理想之外,还对人的品德修养,生活志趣,人际交往、乃至饮食文化作了精辟论述,其中不少成为后世的格言。
  3。《论语》中可见到的孔子形象作为世界伟人的孔子,他的思想志趣,人生经历,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在《论语》中都有零星的反映。集中起来,则可以窥见孔子这一伟人的整体形象。这是《论语》在文化上的一大贡献。
  首先,孔子是一位求实而谦虚的人,他从不以圣人自居。《论语·为政》篇记述了他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发展过程的论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常人,如果说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爱好学习。所以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其次,孔子的一生,是执著追求理想的一生。尽管命运多舛,但他始终不灰心,不气馁,而是从实际出发,孜孜以求。《论语·子罕》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听后,对门人弟子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没有回答。孔夫子对子路不满意,说:你为什么不说:"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即使受到世人的讥讽与嘲笑,他也矢志不改: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第三,孔子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一次,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听到这件事后,感慨说:"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他精通"六艺",以"六艺"教育学生。所谓《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而且爱好音乐,注意饮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赞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他和别人唱歌,遇到优美的曲子,"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道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论语·乡党》)第四,孔子是一个为人正直的人。他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对于那种花言巧语,看脸色行事,巴结奉迎的举动非常厌恶,所以他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第五,当然,孔子也有其不足之处,如鄙视劳动。但是,他仍然承认艺有所长,这就有一种诚实的品质在其内。《论语》子路篇记载了他的这种偏见: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纵观全篇用意,是说从政者不必去亲自耕作,倒也有其道理。可见孔子是个念念不忘政治的人。然而,有时他也很讲实际。尽管他一贯主张安贫乐道,赞扬他的得意弟子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然而他也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这样的话。这又反映出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总之,《论语》中的孔子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他有着深刻的思想,他一生遭遇不顺,他一心一意地想治理好国家,教育好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为的人。因此,虽然在他活着的时候,其学说仅为一家之言,但在他过世之后,其地位与影响却如旭日东升,一直影响到千秋百代。正如《论语·子张》记载子贡所言: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4。从文学角度看《论语》的特色《论语》记述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虽多以记言为主,但在记述这些言论的时候,也往往把孔子及其弟子或者其他人的仪态,举止,说话时的神情、口吻,以至音容笑貌都一一描绘出来,很能够显示出人物的性情、感情和性格。例如: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子游的名字)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子吾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这里是写孔子的弟子在武城作官,按照孔子日常的教导,施行礼乐教化;而孔子却随口开了句玩笑,说他杀鸡用牛刀,无须这么小题大作。当弟子不同意他的看法据理反驳时,他又赶紧改口,加以纠正,说前面的话不过是随口而出的玩笑。虽然字数不多,却口吻逼真,情趣盎然,显出了孔子的音容笑貌和与弟子们随和亲近的情景。
  《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是一篇有人物,有情节的优美散文,向来为人们所传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这段文字记述的是孔子与学生们的一次有关志向的谈话。孔子先用平易谦和的语气,解除学生们的拘束,再用"如或知尔"的假设语气,启发他们尽情畅谈自己的志向,显示出孔子循循善诱的态度。接着写"子路(仲由)率尔而对"。这个学生直率而好胜,所以抢先发言,他毫不谦虚地把他能治国安邦的本领用夸大的言辞讲了出来,不留余地,十分自信。他讲完之后,孔夫子含有深意地微笑了一下,没有明确表态。
  随后是孔子依次让冉有(求)、公西华(赤)、曾皙(点)谈话。冉有说,他只能使百里之国丰衣足食,施行礼乐教化的事,自己却办不到。公西华表示,自己仅仅能在诸侯祭祀、会盟时作个"小相"(司仪)。孔子只是静听,没有表示态度。最后临到曾皙回答。他从容地停下弹奏的音乐,"舍瑟而作",起身畅谈了自己想在暮春季节到沂水之滨和朋友们游乐咏唱的志向。想不到这个志向竟得到孔子的赞同。
  后来,曾皙问夫子:为什么要哂笑子路,夫子讲了为政大小同一的道理。但是孔子为什么在曾皙讲了一通投身大自然,过悠闲自在的生活之后,竟"喟然而叹",表示赞许,后儒却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那种以歌颂为出发点的解释是不妥的。例如说这是表现"尧舜气象","上下与天地同流"云云,都是脱离孔子生活境遇的无稽之谈。其实,孔子这位被后人奉为"万世师表"的大圣人,当年是颇不得志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四方游说,到处献治国良方,却处处受到冷遇,所以也难免有愤世嫉俗的苦闷,以至产生过淡泊生活的愿望。他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木排)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话,也产生过"欲居九夷"(《论语·子罕》)的想法,表白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心迹。孔子的这些思想与曾皙表示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情致是相通的,所以孔子赞同了他,实际上也是对当时处境的一种感叹。
  这段文字虽只有三百来字,但人物描写却动静有致,深刻传神。孔子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子路的坦率而自负,冉有的谨慎,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志趣高远和性格洒脱,都可想见。尤其是曾皙谈话中所描绘的那幅春游图--阳光和煦,春回大地,至朋好友,说说笑笑,融融乐乐,载歌载舞于沂水之滨,微风拂面,那是多么惬意的生活!
  《论语》从总体看,是表现政治观点的语录体散文。但有些篇章,如上述《侍坐章》与微子篇中的《楚狂接舆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均有生动的人物描写。另外,乡党篇中有两处写孔子在政治活动中的言行举止也很生动传神。如记叙孔子上朝时的样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表现出与不同等级的人交往时的不同态度神情。写鲁君召他去接待国宾:"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精到地刻画出鲁国这个礼仪之邦迎送宾客的礼仪规范。
  5。《论语》中的格言与影响《论语》中有许多语录,简明深刻,包含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格言,流传于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为政》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法则),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论语·公冶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樊迟问知(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令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箕也!"--《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不必再举例了。总之,《论语》中的格言警句比比皆是,如夜空的群星,光辉灿烂,千百年来照耀着炎黄子孙的人生旅程,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二) 《墨子》《墨子》是一部记载墨家学派哲学观点和人物言行活动的著作。
  1。墨家学派与《墨子》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墨翟。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没有他的专门传记,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末尾附了几句话:"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可见,在独尊儒术的汉代社会,墨家学派已被人们所冷落。据后人考证,墨子约生于孔子之后,大约生于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 年),约卒于周威烈王六年(公元前420 年),时当战国初期。清代学者孙诒让在其研究墨子的著作《墨子閒诂》之中附有《墨子传略》。
  《墨子》一书,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七十一篇,经西汉经学家刘向校录。现存十五卷,五十三篇,其中大部分是墨子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也有一部分是墨子后学的著作。
  《墨子》散文中有所谓"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它是《墨子》书中的主要部分,代表了墨家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主张。这些文章是经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创始人墨翟当年在"百家争鸣"中的讲学辞。由于墨家在墨子死后分为三派,他们对墨子学说各有记录,后来合编成书,故以上十篇文字都分上、中、下,而其内容大同小异。
  《墨子》一书,虽然仍属记言性质,但其所记的已不是片言只语,而是长篇大论,实际上已是首尾完整、逻辑性很强的论文,而且每篇都有了代表中心思想的标题。这与它以前的语录体散文《论语》已很不同。如果说,《论语》还只是零散在盘中的璀璨明珠,那么,《墨子》已经是把明珠串成首饰的手镯或项链了。中国的论辩散文是从《墨子》开始的,这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上是一个重要贡献。
  《墨子》一书中,《耕柱》以下至《公输》各篇,记述了墨子和弟子们的言行活动,是研究墨家学派的重要史料。另外还有一些科学著作,如《大取》、《小取》、《备城门》等,多为墨子后学者所作。
  2。《墨子》的思想内容儒家学派承认社会的尊、卑、贵、贱,从实际出发,主张以"礼"治天下;墨家学派,则站在"农与工肆"的角度,总想把小生产者互爱互利的品德扩大到全社会,极力主张"兼爱"与"非攻"。他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乃)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乃)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乃)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子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然后,墨子又以此理推论至盗贼行窃,诸侯攻伐,其原因均是"不相爱"。其结论是:"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就是《墨子·兼爱上》篇的中心内容。最后文章这样结尾: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作为一篇议论文章,写得有理有据,自成体系。但是,由于墨子把"爱"
  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实际利害关系的抽象感情来论述,因此很难兑现。他这种把天下一切怨恨祸乱的根源都归结为人们不相爱,因而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实际上,只是把小生产者互爱互利、赖以生存的品德理想化,想让全社会普遍接受,而他并不懂得统治者想兼并天下的"大欲"与贵族们想高居常人之上的"本性",因此是行不通的。然而,墨子的"兼爱"、"非攻"主张表现出下层人民希图过安定生活,相爱而生存的美好理想,因此受到乱世百姓的欢迎,而成为一时的"显学"。
  另外,墨子还从反对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出发,主张"尚贤",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以此与儒家的等级观念争鸣:有强执有命以说议曰:"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因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墨子·非儒下》墨家学派这种强调吏治、务农,反对儒家听天由命安贫乐道的论述,正击中了儒家的要害。
  墨子还从反对浪费社会财富出发,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但他们的这些主张主要是针对儒家的观点而言的。因为儒家的"礼乐"形式,目的在于表现社会等级的差别和王室贵族的尊荣,而墨家则从下层劳动者的思想观念出发,主张节俭与实用,从本质上讲,应该说这是一种美德。即是与文艺思想有关的"非乐",也不无可取之处。墨子"非乐"的理由,并不是反对音乐或文艺本身的"美",《墨子》中说:"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鼓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不以为美也。"而是因为贪图音乐享受会费财误事。统治者迷恋于音乐,"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一般人民迷恋音乐,则会破坏男耕女织的正常生产,"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绩织纴之事",总之,上"废君子听治",下"不中万民之利",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这种观点,尽管主观上是从关心人民利益出发的,但是没有辩证地看到音乐对生产劳动的鼓舞作用和在生活中的娱乐休息与陶冶性情的作用,因此,墨子的"非乐"显然是一种从小生产者狭隘功利主义出发的偏激观点,是不妥当的。
  正由于墨家学派有这种近于狭隘功利主义的偏激观点,所以反映在文学上,也显出"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的缺欠。然而,《墨子》中所提出的"三表"文学观,却是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主张文章要有社会生活依据,要讲究实用。这种观点是实际而可贵的: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符合)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所谓"三表",就是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志或标准。同时也是他"出言谈由文学"(《非命》)的标准。这三项标准的大意是说,第一,观察事物和写文章要有历史上的事实作根据;第二,要有广大人民的生活经验作根据;第三,要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一下,看是否符合国家人民之利。正是因为墨子有这样一些思想观点,反映到他的文学创作上来,也就比较注意对客观事理的剖析,注意用事实论证,注重实际效用。
  3。《墨子》的文体特色首先,《墨子》中的论文,善于运用具体事理进行说理,不以华丽辞藻取胜,而以逻辑严密著称。
  例如《非攻上》一文,其中心论点在于反对不义战争。文章开始却以生活中的故事作比: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偷)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接着又举出到人家马圈里偷人牛马者,闯入人家里杀人越货者,然后推论到统治者所发动的掠夺战争也是"亏人以自利"的行为,自然更是"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了。
  文章为了暴露不义战争的罪行,又举杀人者为例论证: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而一次战争,死人何至百、千!以此推论,发动战争者,自然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由此可知,《墨子》在论证问题时,是首先从常人能认识到的事实和道理出发,然后进行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明及隐的逐步推论。我们读《墨子》的散文,就会发现它的推论方法,总是一环扣一环,一层深一层,步步紧逼,自成体系,从文章形式来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其次,在《墨子》的记事文章中,往往情节曲折,又善于用故事说理。
  如《公输》篇,记述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就亲往楚国跟公输盘辩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富有戏剧性的是,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并不直说止楚伐宋的事,而说要给公输盘一大批酬金,请他帮助杀一个人。公输盘听后很不高兴,说:"吾义固不杀人。"于是引出墨子的一大段议论: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诤谏),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类推事理)。
  这样,使公输盘无话说了。公输盘便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墨子见到楚王后,同样由浅入深与之论辩: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
  于是,墨子又进行类推,说:"臣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终于在理论上驳倒了对方。
  但有野心的人,虽然明知自己不对,也往往还是欲火难灭。墨子懂得光靠理论服人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又展开了实际上的较量。文章最精彩的一段,是墨子与公输盘在楚王面前"解带为城,以牒(小木片)为械"比量攻守之术的场面。"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御)有余。"公输盘不禁恼羞成怒,顿生杀机:公输盘诎(屈),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当楚王不明就里,墨子解破机关,戳穿了公输盘的阴谋之后,这场斗争才真正取得了胜利: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由此可见墨子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
  富有教育意义的是:即使是正确的事情,也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有成功的把握。鲁迅先生曾以此为历史小说《非攻》的题材,歌颂了墨子这种身体力行的精神,称墨子他们为"中国的脊梁"。
  第三,《墨子》有意识地总结了论辩艺术。
  《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总称《墨辩》,是后期墨家学者的著作,主要内容是讲述墨家的认识论、逻辑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小取》曾总结墨家的论辩术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大意是:辩的作用,是要分辨是非的区别,详审治乱的规律,判明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原理,以选择利害,解决疑似。因此,应反映客观事物本来的样子,推求各种说法来加以比较。要名符其实,要辞能达意,要解释出原因。要用同类事物做例证,用同类事物加以推断。自己有这样的主张,就不要反对别人有同样的主张;自己不是这样的主张,就别要求别人有这样的主张。
  在谈到具体论辩方式时,《墨子》中还提到"辟"、"侔"、"援"、"推"等论辩方法。"辟"就是打比方,用比喻论述事理;所谓"侔"就是相同的命题可以相互引证;所谓"援"就是援引他人相同的论点为自己论证;所谓"推"就是由事实或道理作出推论。由此看来,墨家由于研究逻辑学,懂得和精通论辩术,因此,他们的理论和所写的文章对后世我国论辩文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我们不能以《墨子》散文质朴无华,缺少文采而忽视它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三) 《孙子兵法》初期哲理散文中还有一部兵家著作,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孙子兵法》。
  诸子中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家。避乱到吴国,被吴王阖闾任为将,率军攻破楚国,名显诸侯。
  《孙子》是他总结当世和过去的战争经验写成的。全书共十三篇,六千多字,广博精深,体系完整,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的关系,揭示了战争中的重要规律,包含着唯物辩证思想。他认为:"兵者国家大事",战争的胜负取决于"道"、"天"、"地"、"将"、"法"。注重调查研究,认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并且认为战争中的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因素,只有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矛盾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转化。这些军事思想,至今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文学角度看,《孙子》是一部逻辑严密的论著。如: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数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孙子·行军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处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孙子·地形篇》这些论述都是全面而辩证的。
  1972 年在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孙子兵法》残简,并有《吴问》等佚文。
  《孙子》一书,在古代被称为"兵经",历来受到人们重视,有曹操等十一家注本。今人郭化若的《孙子今译》,在国际上很受推崇。《孙子》一书目前有俄、日、英、德、法、捷多种外文译本。日本人称《孙子》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法国拿破仑在打仗时经常翻阅《孙子》,足见此书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
  八、中期哲理散文春秋战国时期中期的哲理散文包括儒家学派的《孟子》和道家学派的《庄子》。
  (一) 《孟子》《孟子》是记述战国时代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
  1。孟子的生平与《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 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负盛名的大师,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记载: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由此可见,孟子的一生也是很不得志的。原因是,他不懂得当时的中国已发展到"以攻伐为贤"的武力统一时期,而一味讲他的"王道"、"仁政",自然被君王们"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所以只好退而与门徒著书立其说了。
  孟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虽然不合时宜,不为列国诸侯所采纳,但其仁政思想与王道主张却包含着宝贵的思想。他与弟子们共著的《孟子》七篇,共三万五千多字,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孟子游说各国时与各诸侯王以及其他人推难各种问题的经过和彼此的重要言论,虽然总的说来还没有脱离语录体形式,但无论从篇章结构和言辞文采上,《孟子》一书都比《论语》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具有了故事情节和明确的中心论题。
  《孟子》是孟轲晚年和弟子们共同编纂的著作。
  2。《孟子》的思想内容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胜善"论,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他主张统治者应该有"恻隐之心",推恩爱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当然是迂阔而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在当时"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公孙丑上》)的时代,他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制民之产",给人民一个"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的生活条件,无疑是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有进步性的。
  特别是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观点,更为可贵。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把老百姓的地位看得比君主还高,而是说君主治国,如果不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难维持自己的统治。所以他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意思是:取得百姓们信任的才能享有天下,而取得天子信任的不过做个诸侯。这说明孟子看到了民心向背的重要意义。在《娄离上》中,他更以桀纣的灭亡从反面论证了这一观点: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敺鱼者,獭也,为丛敺爵(雀)者鹯也,为汤、武敺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敺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可见,儒家学派的"仁政"理想始终是与"爱民"联系在一起的。
  《孟子》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人的品格修养。其中关于"舍生取义"和关于"大丈夫"的论述,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深远: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在这里深刻地讲出人生在世应该有崇高的人格和明确的世界观,为了人生的理想可以舍生取义,而不可在邪恶面前屈服。正是在这种人生观的支配下,孟子本身就给人树立了一个大丈夫的光辉形象。他对待君王往往傲然不逊,"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有一次,公然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表现出一个士子的刚正不阿的态度。他还以天下为己任,认为"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吾何为不豫哉?(《公孙丑下》)为此,他十分重视自己的品格修养,"养吾浩然之气"。
  第三,《孟子》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论述。
  首先,他认为教育的重要与乐趣可以与王侯相比: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其次,孟子认为天性本善,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并把这归结为"仁、义、礼、智"的本源,这并不科学,但他却强调,"求之则得,舍之则失。"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道出了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参见《孟子·告子上》)
  再次,《孟子》中还谈到一些教育与学习方法。如同类而举、专心致志等。《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孟子》的文体特色首先,"文如其人"。构成孟子散文的第一个特点便是高屋建瓴,锐气逼人,酣畅雄肆,喷薄有力。这与孟子对事物的透彻了解,全局把握与充分自信有关。因此,《孟子》散文的第一个特色就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具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滕文公下》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献身于"道"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正是这种献身精神和他所处的百家争鸣时代,造就了孟子雄辩的散文风格,这与孔子时代的《论语》多为坐而论道的风格显然是不同的。
  第二,《孟子》中论战性的文字,往往既记述孟子本人的言论,也记述对方的言论;既写论战的内容,也写论战的过程。这样,《孟子》一书,不仅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思想,同时也保存了当时某些学派、人物的学说思想。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记述,往往将时代气氛、各派学说和各种人物的言谈风貌、论辩技巧,呈于纸上,从而构成带有故事性的论辩散文。因此,《孟子》虽然还属于语录体范畴的散文,但与基本只讲观点的语录体散文《论语》比较起来,却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总体看,《孟子》比起《论语》来在文字上要显得更为生动、形象,因而也更具文学色彩与艺术魅力。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司法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曰:"已之(撤他的职)!"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在这个小片断中,孟子先用一个受人之托而不负责任的人为喻,再用失职的官吏为喻,而后巧妙地把问题引到齐王身上。齐宣王回答前两个问题时那么干脆,而涉及自身的利害时,则"顾左右而言他",活生生地画出了这位君王由于表里不一而陷入被动的窘态。
  第三,《孟子》散文还善于用寓言故事说理,如用"弈秋诲弈"说明"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的道理,用"揠苗助长"说明养浩然之气不可急于求成,心术不正的道理(《公孙丑上》),用"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性质不变的道理,等等,都深入浅出,生动而富于感染力。《孟子·离娄下》有一篇讽刺故事,更为生动深刻: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其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至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故事精炼生动,寓意深刻。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刻画精细,像"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活生生地画出一个骗子恬不知耻的丑恶嘴脸。这篇著名的讽刺小品,可看作后世短篇小说的雏型。
  总之,《孟子》中的文章,无论是其中的对话体部分,还是以叙事、议论为主的篇章,均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读起来令人痛快淋漓。这种以"气"为主的有个性、有感情、有锋芒的文章,一直为后人称道,成为后世作家尊崇学习的散文典范。汉唐以后,中国著名的散文大家,如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等,无不推崇《孟子》。苏洵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断之言,而其锋不可犯。"(《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孟子》散文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文章风格,其影响都是显著的。
  (二) 《庄 子》《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是《老子》,托名春秋老聃,后世学者一般也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
  1。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深有影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担任过周王朝守藏室(国家图书馆)的官职,晚年西出函谷关退隐,著《老子》五千言,不知所终。
  《老子》亦称《道德经》或《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书中以"道"来说明宇宙万物演变生息的规律,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认为"道"是"天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的特征。
  《老子》一书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美丑、善恶、真伪、是非、利害、祸福、生死、荣辱、智愚、吉凶、兴废、进退、主客、巧拙、辩讷、难易、公私、怨德、贵贱、贫富、治乱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这些论述,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道德、修身、审美、语言等众多的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出老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老子》语言简练,类似警言与诗句,含义深广,耐人寻味。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第二十五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第四十一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第二十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第十三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第八十一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第七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不]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章在政治观点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为政者要成为人民的表率,先考虑人民的利益;反对扰民,抨击统治者违背天道行事。同时,他也看到人民的反抗力量:"民不畏死,乃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提出"绝圣弃智"、"小国寡民"的治国方案①。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成果,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或弃名绝利,隐居山林;或看透世事,旷达逍遥。《老子》一书有西汉河上公注本,魏王弼注本,明清之际,有王夫子的《老子衍》,清代有魏源的《老子本义》等。1973 年马王堆出土文物中有《老子》抄写本。
  2。庄子的生平与《庄子》庄子(公元前360?-公元前280 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与梁
  ① 《老子》第十九章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八十章提出小国寡民的理想。
  惠王、齐宣王同时代人。其生平、思想在《史记》和《庄子》中可见一斑。《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曰:庄子者,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当时属于宋国)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夫》、《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可见庄周是一个颇有才华且志向坚定的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中国道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哲学"。他继承老子的哲学思想,认为"道"是"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万物本源,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但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这种泯灭物我、是非、大小、生死、贵贱的差别,幻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却成为一种安时处顺,逍遥自得的人生观,最终走向宗教宿命论。
  《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这种物我为一的豁达思想是他摆脱亡妻之痛而"箕踞鼓盆而歌"的认识根源。
  然而,庄子并不能离开人世社会而在幻想中生活。《庄子·外物》记载:庄周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可以。我将要得到一笔邑金收入。到那时,我再借给你三百金。这样行吧?"庄子听后非常生气,变了脸色马上给他讲了个寓言故事,把监河侯这个见死不救的吝啬鬼狠狠地讽刺了一顿: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正是由于这种现实的刺激,激发起庄子对现实社会的某种清醒认识,在《庄子》中出现了一些深刻抨击社会弊端的言论。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后人以《逍遥游》至《应帝王》七篇为内篇;《骈拇》至《知北游》十五篇为外篇;《庚桑楚》至《天下》十一篇为杂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己所作;其余则为庄子门人及后学者所作。
  3。《庄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庄子的哲学观点是物我为一,小大不辨,顺势而行,反映在政治上则认为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要人做全德之人,不可违本性去讲仁义,去追求名利富贵。《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记载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孔子甚为不满,又不听柳下季的劝告,而让颜回驾车,与子贡同去说服盗跖。结果一见面就被盗跖训斥一通: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曰:"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耶!为我告之: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谬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儌倖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之膳!"
  孔子不走,又与盗跖饶舌,以所谓"三德"劝解盗跖。盗跖又以自古以来,君王没有好结局的事实告诉他不可有为而治:今吾告子以人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弛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中道者也。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走归,无复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孔子只好落荒而逃。
  在这里,庄子借盗跖与孔丘的辩论阐明了自己对仁义道德的批判和无为而治的主张。有论者以为庄子的无为而治虽代表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失落情绪,但对现实统治者的揭露却异常深刻。其实这种评论也有可商讨之处。作为一种政治理想,我们不必忙于去贴上什么"积极入世"或"消极避世"之类的标签,而应着重分析其思想内容以及对社会的实际效益。从实际效益来讲,《庄子》对现实统治者盗贼本质的批判是犀利的,而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方案也不乏合理的因素。请看下面两段精彩论述: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以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候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这种把圣人与盗跖看成同一本质的思想,就揭露统治阶级的剥削本质而言,无疑是深刻的。
  那么,庄子的治世理想是什么呢?他主张以 "道"治理天下: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庄子》中含有深刻的辩证思想。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其出发点固然可以商讨,但其思想的辩证观点却是显而易见的。《秋水》篇记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上的一段对话,更可见其思辩之精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终于以精细的思辩驳倒了惠子的观点。不过,庄子进而得出万物通灵的结论,则走向唯心。
  4。《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从文学角度看,庄子散文在诸子散文中的成就最高。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庄子》散文想象奇谲,汪洋恣肆,往往用浪漫幻想的意象表达自己的人生、哲学观点。鲁迅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①这正说明庄子散文的文学特色与浪漫主义的散文创作方法。
  如《庄子》内篇《逍遥游》旨在说明人生应当摆脱一切物累,获取绝对自由。这当然是不现实的。但庄子却能用充分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去逐层深入地去说明这一问题,其表现力是令人敬佩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样的大鱼,这样的大鸟,这样的奋飞状貌,在现实生活中是绝然不存在的。然而人们读过之后,却想象到它的存在以及它的气势与力量,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而庄子哲学中的"大"也由此表现出来。
  在表现出极"大"的概念之后,突然又表现世界万物中的"小"象:野马(指春日野外林泽中的雾气)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一来,"大"与"小"在视觉上就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了。
  为了说明常人这种错误认识的悲哀,庄子举了几个寓言故事说理:蜩与学鸩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①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版,第364 页。这是说:世界万物本有大小之别,不必相较。其实,无论"大"也好,"小"也好,均须有"待"而存。而在庄子看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他想以此反证只有无"待"的遨游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后又以想象中的历史人物与寓言故事为例讲了自己的这种人生观点。
  李白说:庄子的文章"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大鹏赋》),就其世界观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角度而言,的确有这种特色。
  第二,《庄子》散文极善于用寓言故事说理。《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常采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说明事理。如《则阳》篇中用"触蛮之争"嘲笑当时诸侯之间的争战: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故事说世上诸侯之间的征战、厮杀、掠国、侵地,渺小得像蜗牛头上的两支触角争斗那样可悲可笑。其他如:庖丁解牛(《养生主》)喻养生之理(顺其自然);轮扁斫轮(《天道》)喻读书之法,佝偻承蜩(《达生》)喻"专心致志"之道;匠石运斤(《徐无鬼》)喻知音难遇之感,等等,都以形象的寓言故事阐明极为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庄子》书中的故事,有的是精心创作的寓言,有的是虚构的历史故事,虽有真姓实名,也未必真有其事,包括庄子自己的故事,也是着重在说理。总之,《庄子》中的故事,或全部虚构,或半真半假,带有很大的艺术虚构成分,我们不妨当作说理故事看待。如《山木》篇"庄子行于山中"一节: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令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庄子是否真有这样一段经历并不重要,需要的是这个故事表达出庄子在祸福无常,吉凶难料的乱世之中,一种保全自身的人生态度。
  第三,《庄子》散文善于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描绘,故而虽属浪漫构想,却有细节的真实,容易为读者理解与接受。如所谓"真人"--《庄子》论述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并不存在,而庄子却用人的生活范畴去作对比描写,使人容易理解与接受: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暮士(谋事)。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忻),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在如此描写"真人"理念的基础上,庄子又进一步得出"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的人生观点,自然形象而可喻了。
  《庄子》描写人物,具有强烈的褒贬倾向。如写仙子,总是"肌肤若冰雪,绰约(轻盈宛美)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写他心目中的正面人物盗跖,则是:"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按剑瞋目,声如乳虎。"对他否定的人物形象则多有不敬。如《盗跖》篇对孔子的描写则是:"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只简单几笔,便把人物写得情貌毕现,使人感到如见其状,如闻其声。
  总之,《庄子》是一部文学特色鲜明的哲学著作。作为一家之言,在思想上,尤其在艺术上,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后世著名文人,陶渊明、王维、李白、苏轼等,均无不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受到《庄子》散文的薰陶与影响。九、后期哲理散文春秋战国时期后期的哲理散文包括《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
  (一)《荀 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属于儒家学派范畴的一部哲学著作。作者荀子,名况,字卿,也称荀卿,赵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13 年,卒于公元前238 年。曾做过齐国的列大夫和祭酒,又曾任过楚国的兰陵令。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的大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可见荀卿在当时的崇高地位。后来,荀卿因谗去齐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和秦国名相李斯都曾是荀卿的学生。荀卿晚年退居兰陵著书。"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荀子》的思想内容《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六篇可能为其门人弟子所记,其余各篇基本可信为荀况所作。
  《荀子》一书内容丰富。其论述范围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教育、自然、文学诸多方面,并有专门采用文学形式创作的《赋篇》和《成相篇》。从学派上说,他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一位大师,但他的思想与孔、孟有许多不同,他从儒家的观点出发,而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都有所批判吸收,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当时进步社会力量的代表。荀子在政治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哲学上,宣传朴素的自然观;主张"法后王",并主张以"礼"、"法"、"术"实行有效统治,这些思想都是战国社会统一趋势的反映。
  首先,荀子对天命持否定的态度。他在著名的哲学论文《天论》中,说"天"就是自然界的客观变化:"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不受人事或政治好坏的影响。这就有效地否定了"天"的意志和"天"可以惩恶赏善的能力,使人们的思想从"天命"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荀子不止于此,他还从"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的口号,这在当时是十分光辉的哲学命题。我们看他在《天论》中的这些论述: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太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第二,在道德伦理和政治思想上,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因此他强调后天的教育和隆礼重法的作用: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荀子·性恶》在这里,荀子客观地论述了人的本性为目、耳、口、心的自然欲望,在这一方面,凡人与圣人都是一样的,而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他除有与凡人同样的自然人性之欲之外,还能从社会关系出发,人为地(即"伪")制定出制约社会关系的"礼义法度"。这种认识是合理而深刻的。由此,荀子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学习的作用,修身的作用,这都是从完善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第三,荀子由天道,人性又论及到礼治。不过,荀子的"礼治"已不同于孔、孟的"克己复礼"与王道、仁政,而是集"百家争鸣"中各家学派之长的一种政治方案。他在《议兵》中说: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上足卬则下可用也,上不足卬则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是强弱之凡也。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具体议兵: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楉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
  由此可见,荀子虽然提出了以礼治为主,却兼有法治的思想,他对于"礼"的解释,已与前期儒家不同,他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这种"礼"显然是不以"世卿世禄"为传统的,反映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后来,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韩非都从他的思想中吸取营养而成一代名人,是并不奇怪的。
  2。《荀子》的文体特色《荀子》散文的第一个特色是逻辑周密,说理深透,善于运用类比方法反复说明问题。如《劝学篇》说明知识可以增长人的能力与智慧,就用了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在谈到学习方法的时候,荀子又用一连串的比喻说明学习贵在善于积少成多,贵在循序渐进,贵在坚持: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歧)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这种把生动的比喻与严密的逻辑论述结合起来的行文方法是《荀子》散文的重要特色。
  第二,《荀子》散文句式整齐,行文流畅,多用排比句,美于诵读,便于记忆。其中不少句子,今天已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成语。像上述劝学篇中的名句就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不可镂。
  等等。
  其他篇章也常具这种特色。如: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出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
  --《荀子·致士》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析愿禁悍而刑罚不过。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夫是之为定论,是王者之论也。
  --《荀子·王制》这些都反映出荀子思想的清晰与缜密。
  第三,《荀子》散文的韵文倾向为后世的韵文产生的端倪。特别是他以"赋"为题写了五篇作品,而成为后来赋体的源头之一。这五篇赋的内容分别是《礼》、《知》、《云》、《蚕》、《箴》(针)。现举《箴赋》为例,以见荀子赋体状貌: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纵,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姓生钜、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为箴理。--箴。
  其铺叙答问,已具赋体雏型。
  另有《成相篇》,是一篇基本上用三、三、七的句式写成的韵文作品。
  如: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据后人研究,这是当时的一种通俗说唱文学形式。在诸子中,有通俗文学创作的,荀子是唯一的一位。总之,荀子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古代哲学家,其思想对后世甚有影响。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曾在他的学说中吸取过营养。
  (二) 《韩非子》1。韩非子的生平与遭遇韩非(公元前280?-公元前232 年)是荀卿的学生,出身韩国贵族,为人口吃,但善写文章。其书传到秦国,秦王嬴政十分欣赏,设法令其赴秦,不久因同学李斯的诬陷而入狱自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一代才人,忠心耿耿,以图一展才华,但终因未斗过社会疑心、妒忌的藩篱而饮恨亡身。司马迁说:"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其遭遇是很悲惨的。然而,《韩非子》一书的光彩却永照千古,不可泯灭!2。《韩非子》的思想内容《韩非子》是法家学派集大成的著作。其核心内容是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在韩非之前,法家有几个不同的学派。李悝、商鞅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政治制度与法令信誉是治国工具;申不害则提出国君还要有"术",即驾驭群臣的方法;慎到又提出重"势"的原则,所谓"势",就是统治权力。韩非子吸取上述诸派所长,提出君王治国应该法、术、势并用。所谓:"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定法》)法家的这种治国思想,既不同于道家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也不同于儒家的"尊法先王",抱残守缺,而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不断革新观点,这是很可贵的。可以说,革新与法制,是法家思想的精髓。
  在哲学上,韩非继承了道家的变化思想与荀卿的唯物观点,认为"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解老》)。肯定具体事物是不断变化的,"道"、"理"也要随之而变化。这就为社会进步提出了理论根据。
  《韩非子》自成一家之言,对法家治国理论论述极为详尽,论主威,论主道,论人臣,论二柄,论八奸,论十过,论孤愤,论功名,论变古,论七术,论六微,如此等等,均极细微,君王若照此办理,则可英明治国。如《二柄》论述君王驾驭臣下的两种法术: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
  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妒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燕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竖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其卒,子哙以乱死,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此其故何也?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
  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为重利之故也。今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缘以侵其主,则群臣为之田常不难矣。故曰:去好去恶,群臣见素。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这里详细分析了君王因好恶明显而被群臣利用的历史教训,论述是精辟的。
  在《八奸》中,韩非子陈述了人臣成奸的八种方术:一曰在同床--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二曰在旁--优笑侏儒,左右近习,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三曰父兄--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四曰养殃--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五曰民萌--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誉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六曰流行--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七曰威强--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八曰四方--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韩非子最后说:"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讲得何等详尽而深刻。
  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时代,欲成一家之言,必须立、破兼备。《韩非子》不仅对法家的理论作了详尽的论述,而且对其他学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其弊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皆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取)、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韩非子·五蠹》3。《韩非子》的艺术特色《韩非子》五十五篇,从文章体裁看,包括两类作品:一类是政论文,主要风格是锋芒毕露,语气肯定,表现出一种严峻、峭刻的文风。而且篇幅也较长,如《五蠹》近七千言;《亡征》,分析可亡之道至四十七条之多,都论辩周详,内容宏富,结构复杂,是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另一类是记述历史故事和创作寓言进行说理,表现了作者的机智和历史知识的丰富。这一类作品,文学意味较浓。
  《韩非子》中的长篇政论文,包括《五蠹》、《说难》、《显学》和《孤愤》等著名篇章。
  《孤愤》主要写有治国才能的人与窃居要位的权臣之间的矛盾。文中对权臣循私惑主、危害国家的伎俩和罪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同时也对"处势卑贱,无党孤特"的智法之士,在与权臣作斗争中往往遭害感到悲愤。文章深刻入微,语言犀利,洋溢着一种激越的感情,表现出峭拔、严峻的风格: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为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谓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隐情;能法之士,劲直听用,且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事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途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然后,文章非常深刻入微地分析了"当途之人"营私舞弊,借势固权,使人主受到蒙蔽的情形:外国诸侯不走他们的门子,事情就办不成;群臣百官不通过他们,就得不到提升;君主的近臣不奉承他们,就不能接近君主;学士们不阿谀他们,就得不到进阶。结果,内外上下都成了给他们抬轿子的人。于是"重人(权臣)不能忠主而进其仇,人主不能越四助而烛察其臣,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这种分析,说明韩非对当时各诸侯国官场上的时弊是洞察入微的。
  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说理,是韩非著作中的另一重要特色。如《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集中地汇总了许多有名的故事,其中《南郭吹竽》、《郑人买履》、《买椟还珠》等至今还为大家所熟知。特别是楚人鬻矛与盾的故事,含义更为深刻: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坚曰:"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韩非子·难势》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真理只有一个,究竟谁为真理,比如说,究竟是盾坚,还是矛利,得视具体情况而定。楚国这位商人并非不懂得这个道理,而是私心和贪欲造成他有意说谎而不能自圆其说。可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地评论事物,始终是和个人私心、贪欲不相容的。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多是为说明其哲学与政治观点服务的。但这些故事又可以独立成篇,其客观意义远远超过了原文中的含义。
  (三) 《吕氏春秋》等哲理散文《吕氏春秋》是战国后期由秦相吕不韦令其门客编辑的一部杂家著述。
  吕不韦(?-公元前235 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今南禹县)大商人。在赵国都城邯郸遇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奇货可居",便游说华阳夫人立为太子。子楚即位后为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卒,秦王政年幼继位,继任相国,称为"仲父"。食邑有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十二县,河南洛阳十万户。又利用燕赵矛盾,取得燕所献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为封邑。执政时攻取周、赵、魏土地,建立三川、太原、东郡。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秦王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出居封地河南,不久被迁往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在文化上的贡献是组织门客编著成文化巨著《吕氏春秋》。书成后,公布于咸阳市门,宣言"有人能增损一字者予以千金",可见其对此书的珍爱(事见《史记·吕不韦传》)
  《吕氏春秋》一名《吕览》,是一部"并儒墨、合名法"的杂家著作。
  全书二十六卷,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也吸收了墨、法、刑名、阴阳、兵、农各家学说。当时秦势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的思想武器。
  《吕氏春秋》在议论中引证了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上农》、《任地》、《辩士》、《审时》等四篇保存了古代农学片断。总之,此书涉及范围很广,有政治、军事、教学、文艺、礼制、数术、养生、农桑、天文、历法各方面的问题。由于对各家学说采取调和折衷的处理,思想上比较驳杂,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大体上还有一贯的宗旨,正如高诱《吕氏春秋》序中所说,它是"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首尾一贯,条理分明,语言简练,富于形象,各篇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摆事实、引比喻作为例证,最后回复到原来的立论。如《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人虽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 犹若不可法。
  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应作"七十二圣",泛指其多),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由此可见《吕氏春秋》之一斑。
  通行注本有《吕氏春秋注》,汉高诱撰;《吕氏春秋集释》,近人许维遹撰。
  具有文学色彩的诸子著作,还有《列子》一书。《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共八卷,《列子》的思想内容较驳杂,总起来说,倾向于道家思想。其中保存了古代的一些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反映出古代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其他如《歧路亡羊》、《杞人忧天》、《人有亡鈇者》、《齐人攫金》等章节,也都有各自的启发意义,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具有生活气息的幽默活泼风格。
  东晋张湛曾为《列子》作注,今人杨伯峻有《列子集释》。
  十、先秦士子的论辩艺术论是论述,辩是辩驳,一正一反,旨在说理。我国六朝时期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说:"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这就是说,在古人看来,辩论就是要据经说理。但是,由于持论者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据经而述之理也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的急剧变革,出现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文化发展的高峰。当时,诸子百家,各抒己见,相互争鸣,百花齐放,他们的论辩艺术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一) 富有哲理的论辩艺术孔丘与老聃,是春秋时期的两位哲人。他们的人生都不顺利。孔丘奔走列国,其道不行,最后回到鲁国教书授徒;老聃离开周王室之后西出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五千言,不知所终。但他们对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对世界的看法却笃信不移,而且能融汇在他们的深邃思想中并用简练的言语表现出来,闪烁出哲理的光辉。被后人尊称为孔子与老子。
  古书记载,孔子年轻的时候,曾与鲁国国君一同坐车到周王朝所在地向老聃问礼。老子送行的时候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勿以有己,为人臣者勿以有己。"这几句话,一是说做人不可锋芒毕露,一是说做人要有献身精神。属于道家之言,与积极入世的儒家处世态度自然是不同的。但既然孔子问他,他也就以诚相告。这种富有哲理的告诫语言实则是暗含的辩论,往往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惕与思考。孔子对老子的赠言听后持什么态度,司马迁没有记载,不过从他后来对人处世的态度来看,他是领悟了的。
  孔子的论辩也多为一些富有哲理的谈话。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才能搞好政治。孔子说:"做君王的要像做君王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做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做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做儿子的样子。"原话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多么简练而富有哲理!齐景公听了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焉得而食诸!"意思是:如果纲纪混乱,即使我有粮食,怎么能保证享用到它呢!"后来他又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在节财。"仅仅四个字,就把关键问题讲得很明确了。
  当时有个叫佛肸的人做了中牟的宰臣后,背叛了晋国大夫赵简子。他知道孔子有才能,就请孔子辅佐他。孔子想去,子路说:"我听您曾说过: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现在佛肸亲自宰中牟而背叛晋国,你又想去,这该怎么解释呢?"孔子回答说:"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我岂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有这个话。但我们不常讲:要有坚韧性么?无论怎么磨它也不会变薄;我们不是常讲纯洁性么?无论怎样污染也不会变黑。我难道是葫芦瓢吗?怎么能挂起来不吃东西!这一段回答,既有辩证观点,又有哲理格言,生动形象,切合实际,达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孔子有个弟子叫宰予,就是白天爱睡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一位弟子,一次听讲过后,突然问孔子:"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意思是:三年丧期太久了,必定会落到礼坏乐崩的结局,这好比新谷取代旧谷一样,我看一年就可以了。孔子怎么办呢?他没有正面与弟子对抗,而是从本质上讲三年居丧的道理。他对宰予说:"这样做你安心吗?"宰予说:"安心。"孔子说:"你安心就可以这样做了。君子居表,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意思是他们不是死守礼节,而是因为伤感情绪恢复不过来才这样守丧的。这样就避开形式主义的缠绕而变为对内容的深入揭示了。
  老子、孔子的言论,言简意赅,含蓄而深刻,其论辩富于哲理,有许多成为后世的至理名言。
  (二) 深入浅出的论辩艺术在《孟子·许行》章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主张神农学说的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上门劝告滕文公说:"我这个远方的人,听说君王施行仁政,希望能在您这儿得到一个住处,做您的百姓。"滕文公同意了。但一看,他们师徒几十个人,全都是穿着粗布短衣,以打草鞋编席子为生。这就是诸子百家中主张身体力行,不主张社会分工的重农学派。
  有个儒家学者陈良没有拢住自己的学生。他的学生中有两个叫陈相、陈辛的兄弟,到滕国遇见许行后,很佩服许行的言行,于是弃儒从农,并且宣传起许行的学说。
  一天,陈相见到孟子,便说:"你看像滕国国君这样的好人,也算是个贤明的国君了,但是在我看来,他还没有得道。为什么呢?因为一个贤明的领袖必须和老百姓一样地耕种为生,兼管国家才对。可是现在滕国仓库里存放着大批老百姓生产的粮食供王室享用,这不就是剥削老百姓吗?怎么算得贤明君主!"
  孟子自然不同意他这种反对社会分工的落后观点,便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和陈相展开了辩论:孟子说:"许先生必定是自种粮食然后吃饭吧?"回答说:"是的。"
  又问:"许先生必定是自织布匹然后穿衣吧?"回答说:"不。他是穿别人织成的粗麻布。"问:"他戴帽子吗?"回答说:"戴。""戴什么帽子?""素色的帽子。""自己织的吗?""不,用小米换来的。"这时孟子说了:"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帽子呢?"回答说:"这样有害于耕作。"孟子又问:"许先生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犁耕田吗?"回答说:"是的。"问:"这些都是自己制作的吗?"回答说:"不,也是用米换来的。"孟子这时给他讲道理了:"用小米换工具,不能说是剥削瓦工铁匠;瓦工铁匠也用他们制造的工具来换米吃,难道就是剥削农民吗?为什么许先生不兼作各行各业,而要乱纷纷地与人交易呢?难道不怕麻烦吗?"陈相这时不得不说:"百工之事本来就不可能一边耕种一边兼做的啊!"终于承认了社会分工的合理性。
  孟子于是进一步开导他:"那么,唯独治理天下就能够一边种田,一边兼干吗?须知世界上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想凭自己的精力包办完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如果什么东西都自己做的才使用,便只好教大家成天在路上跑,什么也别干了。所以说:有些人劳心,有些人劳力。劳心的,治理人;劳力的,给人治理;给人治理的,供养治理者;治理人的,受劳力者的供养。这才是天下的常理。"这就是那条被称为贯通千古的封建统治理论。原文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你看,孟子讲述他的哲学思想多么深入浅出,雄辩有力!对于孟子的这种哲学观点,自然有不同看法。千百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以此为据,要劳动人民服服贴贴地接受他们的剥削与统治;而一些革命理论工作者又从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出发,认为孟子在这里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把劳动人民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混为一谈,所以称之为"诡辩"。近来,又有一种看法,认为孟子表述社会分工的时候,尽管掺杂了一些封建等级观念的因素,但是实际上包含有脑、体劳动分工的朴素思想。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脑力劳动的人,一般只能由剥削阶级中的成员担任。所以,这个哲学观点也包含有合理的因素,因此,他讲起来才那么理直气壮。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除了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原始社会没有条件进行社会分工和将来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人们可以随心所愿地全面发展之外,在这其间的历史过程中,行业分工,脑体分工正是历史的必然。历代剥削统治阶级,既有统治、剥削人民的一面,又有管理国家、组织生产的一面。否则,社会便不存在。历史还告诉我们: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先进的剥削阶级还有代表全体人民同腐朽的剥削阶级斗争的业绩。如此看来,孟子这个观点确实含有真理成分。一位古代哲学家,能够如此深入浅出地讲清这么一个贯通古今的深奥哲理问题,没有对现实复杂现象的仔细观察与深入思索,恐怕是不可能的。
  (三) 驰骋想象的论辩艺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有一个老庄学派,虽然人生态度比较消极,但论辩艺术却极为高超。这一学派的论辩特点是用无边无际的自由想象和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表述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寓哲理于想象和故事之中,极为生动传神。庄子是其代表。
  庄子一生没有做官,愿意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谈论起自己的观点来,汪洋恣肆,随心而至,得心应手。在他的笔下,一切生物、非生物都会说话,而且构成意象鲜明的画面。《逍遥游》是庄子与遐想中的不同的人生观点进行形象论辩的名篇。他为了证明人生应该有绝对自由的意志,便想象出极大极小的形象加以描绘论证。先说:"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重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鲲化为鹏,想展翅飞到天池去。从小的方面讲,有野马(游气),有尘埃,虽然小到微不足道,但是他们也与鲲鹏一样,是有所待才能有所为的。正如舟行靠水一个道理。但是真正的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就是说,真正自由的人,应该遵循自然的本性,驾驭阴、阳、风、雨、晦、明这六种气象的变化,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无垠的宇宙之中。这样,他们还有什么可期待呢?所以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有最高修养的人,能够顺应自然,不凭自己的意志行事,这是第一个层次;能够顺应自然神异变化的人,无意求有功于人类,这是第二个层次,但还不是最高的层次;在庄子看来,深识万物的人,不慕求任何名位,甚至与自然合而为一,这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所以说:"圣人无名。"像庄子这样探求深奥人生哲理的学者,如果没有充分的想象和精巧的比喻,要说清道理而且让人乐意接受,恐怕是不容易的。
  庄子为了说明养生有道这个问题,向文惠君讲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故事说,这位厨师为了宰好牛,仔细钻研练习了三年。他开始见到牛的时候,所看到的就是一条整个的牛;后来,由于精心分析、研究、揣摩,再见到牛的时候,就能清晰地透过表皮看到牛的各个部分了,正如现在的X 光射影能看到物体内部结构一样。所以,这时,他下刀宰牛就十分顺利,刀刃很少磨损。比较好的屠夫一年换一次刀,一般的屠夫一月换一次刀,而他的刀如今用过十九年了,还是像刚磨过的那样锋利。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用这个道理来比喻人生顺应自然规律必然可以养生,是谁都可以信服的。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入手,清晰论证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正是庄子论辩艺术的绝妙之处。所谓庄子"寓言十九",是说他的哲学著作中通篇几乎都是寓言。这样就可以借助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进行分析,收到形象说理的效果。
  (四) 逻辑严密的论辩艺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本是韩国的一位贵族公子。司马迁说他"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本归于黄老。"所以,在《史记》中,他与老子同传。他天生口吃,不能说道,而善于著书。在他的著作中,像《说难》、《五蠹》等论文,都以逻辑严密的论辩著称。
  韩非在《说难》中说:游说之难,并非我拿不定主意表达一个什么观点,也不是说我把这个观点说不明白,也不是说我没有言词充分表达这个观点,一句话:不是我没有本领论辩与游说,而是难在"知所说之心"。就是说:进言要揣摸对方的心思,说话要对路子。否则,不但人家不听,恐怕还会有生命危险。
  接着他讲:人家喜欢名的,你不要说利;人家喜欢利的,你不要说名;人家表面追名实际求利的你不要看不透他的心思空说一气,不然,轻则人家不理你,重则人家忌恨你。还有"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不该当众说的事,千万不要当众说,不然将祸及本人。贵人有过不仅不能当面指责,即使当众说一种德行而影射人家的短处,例如人家私心重,你非说助人为好,那也会危及自身。关系不密切的不可深谈,否则事败后就怀疑你。贵人得计你不可自以为功,否则也很危险。强说人家不愿干的事,强止人家不愿止的事,也很危险。所以在向人进言中,要注意避免以下的误会:"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与之论细人,则以为鬻权(买重);论其所爱,则以为借资;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径省其辞,则不知而屈之;泛滥博文,则多而久之;顺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虚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可谓说透了人间的种种心理状态,概括全面,逻辑严密。
  那么,怎样游说才会收效呢?他说: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敬,而灭其所丑。彼自知其计,则无以其失穷之;自勇其断,则无以其敌怒之;自多其力,则无以其难概之。规异事以同计,誉异人与同行者,则以饰之无伤也;有与同失者,则明饰其无失也。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乃后申其辩知焉:此所以亲近不疑,知尽之难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要讲人家爱听的。人家聪明,就不要多说;人家果断,就不要激怒他;人家自信,就不要说他不行;在几个人面前,多说人家的优点而不要伤害人家;张三与李四有同样的过失,你就说张三没有。最大的忠诚是不抵触,言辞不要激烈,以后条件许可的时候再慢慢讲清道理。韩非所以这样详细论述进言的艺术,主要是从效果出发的。尤其是在封建专制时代,不懂讲话的方式,不考虑说话的效果那是很危险的。正如韩非所说:"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战国时期,荀卿的论辩逻辑也很严密,而且善用比喻。他的《劝学篇》几乎通篇都用比喻。墨家学派论证也很严密,也常用故事说理。逻辑严密是论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先秦诸子散文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会周密思考,以理服人。
  (五) 历史散文中的论辩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各国之间外交活动频繁,常有激烈的论辩与斗争,反映在文学上则为我们留下了可贵的论辩艺术遗产。其中以《战国策》成就最为突出。
  《文心雕龙》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进有契于成务,退无阻力荣身,自非谲敌,则唯忠与信。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此说之本也。"意思是:论说的要义,一定要使它对当时有利而意义正确;在大的方面有助于完成当前要务,在小的方面也不会妨碍自身的荣显。只要不是欺骗敌人,只能讲求忠诚与信实,打开心扉,把忠言献给主上,运用巧妙的文采来加强语言的说服力。这是论说的根本。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传散文中,我们可以读到异常精彩的论辩文章。或雄辩热烈,或锋芒毕露,或缜密严谨,或机趣横生,可谓五彩纷呈。
  《战国策·齐策》中的《赵威后问齐使》讲的是齐国派使臣带信去看望赵威后。赵威后连信封也不打开,就对齐国使者说:"你们齐国年成好吗?百姓好吗?齐王好吗?"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使代表着齐王和国家,您不先问齐王,而先问收成与百姓,这不是颠倒了卑贱与尊贵的位置了吗?"赵威后说:"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几句话说得齐使哑口无言了。然后赵威后又问了齐国一些民情细事,充分体现出这位王后的民本精神。
  论辩要讲究效果,就得考虑到对方的接受情况。《邹忌讽齐王纳谏》以自己的妻、妾、朋友都言过其实地夸奖自己长得漂亮,悟出人们常说假话的各种原委,而告诫齐王要勇于接受批评。齐王果然听取了他的意见,虚心听取意见,奖励批评进言举动,结果齐国威望大增。《战国策·秦策》中记载的范雎说秦王的故事,也是个迂回说理的典型。
  范雎原是魏国人,因为受人嫉妒,差点送了命,后来到了秦国。秦昭王多次向他讨教,他都唯唯诺诺,绝不开口。急得秦昭王说:"先生真不愿教寡人吗?"
  这时,范雎才开口说:"不敢呀!"然后讲了姜太公遇文王、伍子胥过昭关故事,说出自己怕不被充分信任而误国误身的担心,以端正昭王的态度。在秦昭王对范雎有了充分信任之后,范雎才说:"君王如今上怕太后的威严,下受奸臣的作弄,居住在深宫里面,离不开保姆的教养,这样下去,大则亡国灭宗,小则祸及自身,这就是臣所担心的事。至于自身尔后穷国羞辱,乃至死亡灭绝,我并不怕,臣死了秦国能够富强起来就胜似我活着秦国贫穷呀!"一席话说得昭王心坎里去了,于是拜范雎为相,改名换姓,名曰张禄丞相。
  高超的论辩艺术,有时也可使小人得志,谮害忠良。《战国策·秦策·姚贾谮杀韩非》就记录了这位小人因花言巧语而终于得逞的情形: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其良将,纣听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
  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仇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诟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汗,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秦王曰:"然。"乃复使姚贾而诛韩非。姚贾广征博引,无非说明自己忠心耿耿,而告发他的人不可信任。秦王果然听信了他的诡辩杀了韩非。
  从文学角度讲,论辩是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且具有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中,更是五彩纷呈,百花齐放,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一、《楚辞》(上)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战国时期。他所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杰作,也是"楚辞"中最为辉煌的作品。
  (一) 屈原的生平与时代屈原的生卒年月,无法确考。据郭沫若推算,他生在公元前340 年正月初七,死于公元前278 年,活了62 岁。这个时间正值战国中期。他的一生与楚怀王、楚顷襄王同时。
  当时七雄并峙,相互兼并,求得中国的统一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七国之中,处在中国西北的秦国兵力最强,直接威胁着山东六国;六国之中,处在东海之滨的齐国经济最富,处在长江中下游的楚国疆域最大,而齐、楚相较,楚国又超过齐国。于是,形成了"合纵"(联合六国以抗强秦)、"连横"(事奉强秦以凌弱国)两条政治、外交路线。"横则帝秦,纵则楚王"是当时政治家已经看出的社会发展趋向。公元前318 年,山东六国兵力合纵攻秦,曾推楚怀王为纵长,这正是楚国当时实力强大的反映。
  屈原生活的时代,中国大地正面临急剧的变革,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的争鸣更为活跃。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说:"比他稍前的有商鞅、申不害、环渊、接舆、尸佼、宋钘、孟轲、惠施、庄周、田骈、慎到、陈良、许行。比他稍后的有邹衍、公孙龙、荀况、韩非。整整同时的政治家和他并且有特殊关系的有苏秦和张仪。他的时代的确是群星丽天的时代。"(见《历史人物》第12 页)从屈原的作品看,他也是以中华学子为己任的。在屈赋里,"天下"的历史名人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齐桓、皋陶、伊尹、傅说、比干、吕望、叔齐、宁戚、百里奚等。即使举独夫昏君,也放眼"天下",如启、羿、浇、桀、纣等,都不是楚人。屈原的幻想世界也是以"天下"为理想,向往昆仑。所以说,屈原虽然以爱楚国为其思想感情的具体载体,而其精神实质则是爱中华的,尤其是当时的楚国也有可能成为统一中国的力量。因此,把屈原的爱国精神与当时中国统一于秦的历史趋势对立起来的看法是形而上学的。
  屈原,名平,是和楚王同姓的贵族。他和楚王的亲属关系可能已经疏远了,只取封地为姓,但由于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信任,让他作了左徒。
  "左徒"是一个很重要的官职,其地位仅次于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令尹。《史记》说,他当时"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这说明他直接参与了楚国内政外交的决策。此时,屈原正在青年时期。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宫廷内部的斗争,屈原遭到了不幸: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离开楚国政权核心,被怀王疏远,大约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随后,楚国在外交政策上犯了个错误。当时,秦国派张仪到楚国游说,以商、於六百里地作为报酬,引诱楚齐绝交。楚怀王利令智昏,上了秦国的圈套。事后张仪反悔说,当时只答应给六里土地。于是楚秦开战,楚国大败,失去汉中。再战,双方议和,张仪以人质入楚。这时屈原重被起用出使齐国修好。而张仪却买通用事大臣靳尚和怀王宠妾郑袖,得以免死脱身。公元前299 年,秦昭王致书怀王,约他到武关会面。这时,年已四十一岁的屈原劝阻不听,结果怀王被扣,三年后死在秦国。
  怀王入秦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98 年,楚顷襄王即位,更不听屈原的劝告,终于把屈原驱逐流放,此事大约发生在屈原五十岁之前。《楚辞·渔夫》说: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他的许多悲愤的诗篇,都创作于流放的时期。公元前278 年,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率军攻下郢都,楚国灭亡在即。这时屈原已经六十二岁,他眼看着郢都的毁灭,人民的流亡,感到爱国理想已无法实现,就跳入湖南汩罗江自杀。(二) 伟大的爱国抒情诗--《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诗作,是他"老冉冉其将至兮"时的作品,这时他正在流放苦闷之中。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四百九十字,是屈原作品中一首最伟大的抒情诗,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首最伟大的抒情诗。全诗充满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的深切爱恋。
  关于"离骚"二字的含义,自汉以来,说者略有差异。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盖以"忧"释"骚",而"离"字无解。东汉班固在《离骚赞序》中对两字都作了解释:"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后世朱熹赞同这种观点。稍后于班固的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后世学者如清人蒋骥,就赞同王逸之说。总之,一说是遭忧作辞,一说是别愁为赋,其基本含义则均为不幸之作,我们不必细究。
  《离骚》全文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自叙身世、经历、品质、理想以及遭遇的不幸:(附郭沫若译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朕皇考曰伯庸;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摄提贞于孟陬兮,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惟庚寅吾以降。 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皇览揆余初度兮,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肇锡余以嘉名。 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
  名余曰正则兮, 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则,字余曰灵均。 替我取下的别号是叫着灵均。
  屈原自认为身世不凡,是黄帝家族的苗裔。这是大中华统一思想的深刻体现。而他的品质、理想更为非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我的内部既有这样的美质,又重之以修能。 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扈江离与辟芷兮, 我把蘼芜和白芷都折取了来,纫秋兰以为佩。 和秋兰纽结着做成了个花环。
  汩余若将不及兮, 我匆忙地就像是在赶路一般,恐年岁之不吾与! 怕的是如箭的光阴弃我飞掉。
  朝搴阰之木兰兮,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夕揽洲之宿莽; 我在冬天去收揽水边的青藻。
  日月忽其不淹兮,金乌和玉兔匆匆地不肯停留,春与秋其代序。 春天和秋天轮流着在相替代。
  惟草木之零落兮,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恐美人之迟暮! 怕的是理想的佳人也要早衰。
  不抚壮而弃秽兮,你不趁着年少时自图修洁,何不改乎此度? 为甚总不改变你那样的路数?
  乘骐骥以驰骋兮,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来吾道夫先路! 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
  这些诗句中芬芳馥郁的香草,正是他那美好品质的象征;而在楚怀王对他信任的时期,他更充满着与怀王共展宏图的美好理想:昔三代之纯粹兮,古时候曾有过纯而粹的三王,固众芳之所在; 在那时固然是群芳之所聚会。
  杂申椒与菌桂兮,木本的申椒、菌桂也多所戴插,岂惟纫夫蕙茞? 不仅把香茞和蕙草纫成环佩。
  彼尧舜之耿介兮,想唐尧和虞舜真是伟大光明,既遵道而得路; 他们已是得着了正当轨道。
  何桀纣之猖披兮,而夏桀和殷纣怎那样地胡涂,夫唯捷径以窘步。总爱贪着走捷径而屡自跌跤。
  这种尊崇尧舜、痛恨桀纣的政治观点,正是儒家信任贤能,提倡仁政的观点。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在当时来说比较先进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对楚国现实的黑暗政治才痛心和忧虑:惟夫党人之偷乐兮,有一批糊涂的人们会苟且偷安,路幽昧以险隘。 他们的道路诚暧昧而又加狭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 我并不怕自己的身子会要遭殃,恐皇舆之败绩。 我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要被毁坏。
  忽奔走以先后兮, 我匆匆地在前在后效力奔走,及前王之踵武。 我想要追赶上先王们的步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你既不肯鉴察我胸中的愚诚,反信谗而齌怒。 更反而听信谗言给我以恼怒。
  屈原不忍见国家命运的衰败,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挽救,然而怀王却不信任他,疏远他。这使他非常痛苦: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我诚然知道耿直是不能讨好,忍而不能舍也! 但我却忍耐着痛苦不肯抛弃。
  指九天以为正兮, 我要请九重的上天做我证人,夫为灵修之故也! 我只一心忠于君王并无他意。
  以下,在沉痛反复吟诵的诗章中,诗人表明了自己对人民的关切,志向的不可更改,以及和那些追逐名利、诬陷忠良的党人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最后,当他一切积极进取的道路都被堵塞之时,他也曾想到消极退让,洁身自好:制芰荷以为衣兮,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集芙蓉以为裳。 我要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没人知道我也就让他抹杀吧,苟余情其信芳。 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的芬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长余佩之陆离。 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与泽其杂糅兮,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惟昭质其犹未亏。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他也想到穿起自己芳菲飘扬的美丽服饰到四方去观光考察,但是,最后又说自己的理想不能改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会变更,岂余心之可惩? 难道我的心还会怕受人威胁?
  这是他第四次提到自己的死亡。在理想不能捐弃的心境中,他已预感到悲剧的不可避免。
  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至"余焉能忍与此终古"),运用充分的想象继续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失望。首先,他假设一个爱护他的女伴"女媭"对他忠告,劝他不要像■那样刚强固执,以致丧命。这使他深为失望。于是,他只好渡过沅水、湘江,去到苍梧找帝舜重华倾诉心曲。他对帝舜把自己所认识到的许多政治得失、历史兴亡教训一一痛说出来。他说夏启、后羿、过浇、夏桀、殷纣的失败,都是由于享乐纵欲,残害忠良;而夏禹、成汤、文王、武王所以成功,则是因为他们举贤授能,遵循法度。从历史正反经验教训中,他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皇天无私阿兮, 主宰一切的上帝他公道无私,览民德焉错辅。 他要看到了有德行的才能帮助。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只有那德行高近的圣人和贤士,苟得用此下土。 才能够使得四海之滨成为乐土。
  他的陈诉与认识终于得到帝舜的同情,于是又增强了他的信心,开始上天下地继续寻找支持自己的人:朝发轫于苍梧兮, 我清晨才打从那苍梧之野动身,夕余至乎悬圃。 我晚上便落到昆仑山上的悬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 我想在这神灵的区域勾留片时,日忽忽其将暮。 无奈匆匆的日轮看看就要入暮。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