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61123014626819

_3 全惠星(韩)
家庭会议加深了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当然,这么说大家可能会误会,以为我们的会议多么严肃认真。实际上,会议的主题中,"谁负责把垃圾放到门外"、"谁负责晚上关门"等琐碎的事情占据了多数。
这些主题虽然琐碎,却很重要,而且在当时看来确实是我们家庭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食欲旺盛,天天水果、零食的,吃得多了,制造的垃圾也多,垃圾问题非常严重,有的时候一周就会有五六个大型垃圾袋。垃圾清扫车一周只来一次,所以,将那么多的垃圾袋搬运到门口,也属于非常大的事情。加上垃圾车每周末的傍晚才来,时间非常固定,只有在这之前半个小时才能把垃圾放出去,这样的限制更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关门也属于非常大的事情。孩子们在学校各自都有活动,担当大大小小的职务,朋友非常多,放学时间也不一。特别是担任报纸主编的孩子,很多时候为了排稿子,在学校忙到很晚才回家,有时候还会带朋友过来,进进出出的人很多,谁最后出去也无法得知。有时候人出去后,就忘记了锁门,为家里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关门问题也亟待解决。
就关门问题,还有垃圾问题,先生和孩子们展开了争论。先生的意见是,年龄最大的孩子要负责垃圾和关门的问题;但是孩子们则认为先生纯粹是韩国式的思考方式,他们提出反论,要民主,要轮流负责。
"由固定的人来负责更保险些,试想,如果轮流负责,变动太快,若中间有一名忘了将垃圾拿到外面,尤其是在天热的时候,怎么办?而年龄大的孩子责任心强,做事的经验也丰富,这样不是更好吗?"
"不公平,因为年龄最大,晚上就没办法好好睡觉,再晚也得起来关门吗?"
双方的争论很激烈,没有一丝一毫的让步。最后我出面说,我们先按照父亲的意见来执行好吗?然后,我说了下面的理由:
"你们的父亲认为守护全家人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有什么事情,晚上都要关好门,也要按时扔垃圾,因此才要让最大的孩子来负责。父亲认为站在为全家人着想的立场上处理事情远比为一个人考虑更有意义。而我觉得你们似乎对个人的便利更注重一些,也就是说,你们是主张'个人',而父亲则主张'共同'。你们看到的是现在的情况,但是父亲更多地看到了以后。你们想想,再过几年,老大会考上大学,离开家,责任就落到了老二身上。因此,虽然眼前看起来有些不公平,但是,从长久来看,这个责任会平均到每个人身上。这跟你们所主张的轮番制实际上是一样的,只不过这样的轮番周期长了些,因此,也会更加稳定。不要只看到眼前,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时间是可以循环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是公平的。"
我知道自己说得有点难懂,但还是把意见摆了出来。孩子们当时并不太理解,不是很满意,有点疑虑,但是最后还是决定先接受父亲这种"东方式"的解决方式。
第三部分 12. 星期六早上的家庭会议(3)
事实果然按照我和先生的设想进行。孩子轮流负责,老大考入大学住宿舍后,责任落到了老二身上,然后是老三、老四。几年后,最小的儿子定柱考入了寄宿中学,比预想的要更早离家了。我现在也不能忘记定柱留给他父亲的离别纸条,那是孩子对坚持"东方式"的父亲可爱的"反击"。
父母亲:
你们还记得几年前父亲让年龄最大的孩子去收拾垃圾和关门的事情吗?现在我不在家了,就得由父亲来做这些事了,因为父亲比母亲大。父亲,现在该轮到您了,我相信您一定会遵守我们家庭会议的决定的。
爱您的儿子定柱
备注:母亲,您的话是正确的。"东方式"从长远的角度看是非常公平的。哈哈!
定柱在自己的落款前面加了个大大的笑脸。
家庭会议与其说是教育孩子的契机,不如说是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契机。这给了我们全家人非常珍贵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学会了通过接受对方的立场来商量和协调。不只是在家里,在社会上也应该这么做。
通过家庭会议进行教育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它的好处在于,不提倡强制,提倡协商,不为孩子做规定,而是让孩子自己规定;与家长的强制结论相比,他们会更信服自己通过讨论得到的结论,也更容易去遵守和执行。
我亲眼看到,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变得越来越自信、自如、有主见、有责任心,而我们全家也越来越融洽和幸福。
第三部分 13.打开孩子心灵的交流方法
我们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这为我们的交流提供了好时机。无论有什么样的状况,无论有多忙,在家里的家人都要一起吃早餐,这是我的先生定下的原则。不单单是因为吃早饭对人体的重要性,还因为能够让自己从每天早上开始认知"家庭中的我"。在新婚的时候,我非常厌烦这样的原则,但是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却发现这是非常好的习惯。
早上看到孩子们的表情和氛围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了,并且能够轻易地提出问题。看到比较忧郁的孩子,母亲就能表示关心了。但是表示关心并不等于直接向他们提出问题。
"孩子,你怎么了?最近有什么问题吗?"
这样问的话,不但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想跟他交流,反而让他觉得被你发现了什么事情。并且如果孩子不回答,父母就会非常急躁,这也会给孩子增加烦恼,反而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这时候,我会问跟这个孩子使用同一个房间的其他兄弟姐妹。
"他有什么苦恼吗?"
住在一起的孩子肯定比我更了解情况,跟这个孩子谈谈,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再对症下药,效果往往很好。这是我总结出的小窍门。
尤其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厉害,叛逆、烦恼、忧郁……负面情绪一大堆。如果父母不知道问题所在就直接去问,会使孩子反感,追问太多,则只会让孩子陷入更加混乱的状态当中。这时候最好的支援军就是他的兄弟姐妹。当然,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时候,孩子的好朋友可以担当同样的角色。
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多问问周围的人,做好准备,这样一来,也就不用听孩子们抱怨"妈妈你什么都不懂,还……"的话了。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交流的性质。有的话在全家人都在的时候说比较好,而有的话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才能讲。如果不能区别这一点,会让本来就敏感的孩子感到更加伤心,矛盾也就越来越大了。
另外,要注意引入交流的时机,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说"我们来谈谈吧"。这种单刀直入的形式,会让开始交流之前的氛围变得尴尬又生硬,孩子也很难一下子对你敞开心扉。与孩子一起做他所喜欢的事情,购物啊、看电影啊、看电视啊等,自然地营造一个两人时间,氛围变得轻松自然了,聊天就可以开始了。
此外,与孩子们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我就经常利用给孩子们理发的时间,通过给孩子们理发、抚摸他们、给他们擦粉等自然的碰触,我们的亲密感更加强烈。那时自然地问他们我好奇的事情,孩子们便不会排斥。
有一次,从周围的孩子那里听说有个孩子因为异性朋友问题而苦恼,我就假装不经意地跟孩子提起他关心的话题:
"新学期有没有转学来的同学啊?我小时候有一次班里转来了一个同学,太帅了,我的心一整个学期都'咚咚'地跳个不停呢。"
这样一来,孩子也能够自然地提出他自己的问题了。
第三部分 14.该处罚时一定要处罚
有一次,孩子们很晚还没有回家。一般情况下,他们到了晚上十点半就会回来的。但因为是跟教会的孩子们一起出去的,我们没有很担心,但是到了凌晨一点半仍然没有回来,我们就越来越坐不住了。
父母们互相打电话、询问,正在急得一团糟的时候,孩子们回来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没有打个电话?"
看到孩子们安然无恙,我既高兴又生气,所以追问他们。孩子们回答说,海边上没有公用电话,没办法打。
"为什么不事先得到父母的同意再去海边玩?"
孩子们不吱声了。我给了他们处罚:一个月内除了去学校外不得外出,当然也将理由仔细地讲给他们听,以免让孩子心中不服气。
我认为,处罚也是表达爱的方法,需要处罚孩子的时候就一定要处罚,但要注意讲明理由。
所以,我逐一向孩子说明,因为他们没有按时回来所导致的后果:全家人都非常担心,等到了很晚,而且我们还给周边的邻居打电话,让很多人也跟着不安。我把这些分析给他们听,让他们理解自己的错误,并去反省。
由于孩子们本来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这么一讲,他们更加承认,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处罚。而类似这样先斩后奏的事情,以后再也没发生过。
当孩子无法理解自己的错误时,少去讲抽象的原则,直接把他们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事故和后果举例说明,效果会比较好。
另外,处罚之前,最好让孩子想想父母为什么要处罚他。父母并不是为了为难孩子,或者是因为讨厌孩子而处罚他们,而是为了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再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而处罚他们。让他们正确地了解受罚的理由,处罚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一味地说是因为你不听话才打你,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挨打的孩子也不会有时间去想父母为什么打自己了。不能让孩子明白理由,处罚就只会是让他伤心的事情。
在儒家教育中父母会首先将做错的理由讲给孩子们听,然后决定打几下,打的时候也是先告知后才拿起鞭子的。但是现在有些父母拿起鞭子的时候,不管原则,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决定处罚时间和强度。而这样的话,孩子在受处罚的时候说是反省自己的错误,还不如说是为了迎合父母、看父母的眼色呢。
处罚的时候,核心并不是要不要打、要打几下等问题,核心在于要怎样让孩子明白错误和处罚的理由。再次强调,处罚不是以给孩子们痛苦为目的的,而是为了让孩子们正确地理解状况,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再次给他们机会,这才是目的。
第三部分 15.创造一个在什么地方都能打开书本…
要想将学习习惯化,就要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刚结婚的时候,在我们租住的公寓里只有一张书桌。我和先生都是喜欢学习的人,对我们来说,一张书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说我可以先在茶几上学习。但先生马上反对,说那样的小茶几怎么能用来学习呢。
然而,我们当时的经济情况并不允许我们购买更多的书桌。那是1952年,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奖学金只有1000美元,除去600美元的学费和保险费及其他琐碎的费用,我们手里剩下的钱还不足400美元。但是月租金就要80美元,所以购买书籍和日用品时都显得捉襟见肘。更何况韩国当时还处在战争时期,家里汇给我们的钱,能不能收到都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我先生只要有时间就去二手市场,希望能给我找到一个合适的二手书桌。终于有一天,他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回来了一张看起来不大却很别致的高档书桌。
在我们家,书桌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家具,而是用于学习的特别家具。先生费心为我准备书桌,是因为他不但将我看做他的妻子,更将我视为一名学者,所以这张书桌才显得更加珍贵。每天晚上刷完碗之后,我就坐在书桌前学习;哄着孩子们睡觉之后,我也会坐在书桌前继续学习。看到母亲努力学习的样子,孩子们自然而然将学习当做是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只要让孩子们懂得学习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等于是为孩子做了一切有关学习的事情了。如果父母能够自然地坐在书桌前,孩子也会跟书桌亲近起来的。比起说"你学习吧",更有用的是说"我们学习吧"。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我先生无论到谁家里,都会先观察那家的书桌。如果人家没有一张像样的书桌,他总是会无法容忍地说上几句。
因为有这样的先生,我们家里到处都是书桌。到我们家里做客的人都会问:"你们家里的书桌为什么这么多?"六个兄弟姐妹加上我们夫妻,每人有一个书桌,这样就是八个了。但是我先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在房东设计好的地下游乐室里摆上了一圈书桌,把房间布置成了一个图书馆。这下,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两个书桌了。为了让孩子们的朋友来我家时也能够学习,就又多准备了两张。在不太大的家里,光书桌就有19个,再加上餐桌和茶几有时也充当了书桌的作用,算起来就更多了。
因此,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营造出来的。书桌多了,孩子们就自然地想到去学习。实际上,也确实起到了那样的效果。不用强求他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们放学回来,首先会马上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去地下图书室,做其他自己喜欢的功课,最后才出去玩。家里书桌比较多,因此在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如果有朋友来玩,就会坐在一旁的书桌上跟着一起写作业或者读书。附近邻居都说,到了我们家,孩子们就会开始学习,甚至有些父母会在每天下午的时候把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们送到我们家里来呢。我们家里的地下图书馆,既是我们家孩子的图书馆,也成了附近孩子们下课后的图书馆。
记得在地下室准备书桌后,刚开始还闹过让我们哭笑不得的误会。
"高博士他们将孩子们软禁在地下室,强制性地让他们学习。"
这是那些嫉妒我们家孩子的人编出来的。但是,我的每一个孩子个性都很开朗,朋友也很多,所以这样的误会很快就消除了。
最近,我还发现有些父母为了孩子,将房间装饰得很漂亮,但是房间里却看不到父母希望孩子们学习的心意。而在我们家,一个房间首先要布置的就是书桌,这样放置其他家具的空间相对缩小了,看上去总会显得很拥挤。此外,先生怕书桌的边角过于锐利会碰伤孩子们,所以全部削下来了。又不是专业的木匠,他的手艺不可能做得好看。如果不知情的人看到,还以为好好的家具被弄坏了呢。
老实说,我也不太喜欢房间这样的模样,我也想像其他的主妇一样,将家里装饰得很漂亮。但是,我们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呈现出先生对孩子们的心意。现在回想起来,房间里充满家庭亲情的氛围,可能就是最好的装饰吧。
我并不是说让所有的父母都将书桌搬进房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想要让孩子们学习,要做出怎样的实践,以及这样的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家里的装饰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父母要更加贤明、更加热情。
第四部分 1.写给妈妈们
如果孩子想学好游泳,就要让他直接到水里去游。如果他只是看书或者在旁观摩别人,是永远无法学会游泳的。没有比经验更好的教育。所以,父母们,如果你对孩子有所期望,就不要一味地用说的去教育孩子,而要让他在现场亲眼看,亲身经历。他有了想做的事情,就让他跟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见面,这是我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写给妈妈们:不要局限于教育孩子,还要懂得发展自我
妈妈们,不要仅仅局限于教育孩子,还要懂得发展自我。作为女人,作为妻子,作为母亲,要表现出自己成长、变化的一面,孩子们看到,自然会想"妈妈都那么用心,我也应该学习妈妈"。所以,妈妈的自我发展,其实也是为了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自我发展,就是在个人的职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妈妈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开发自我,若仅仅为了完成义务的话,在任何事情上都无法很好地发挥妈妈的作用。自我完善和开发,并不仅仅是为了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也是为了让孩子按正确的轨道上发展。这样一来,妈妈如果放弃自我发展的话,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孩子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所以,妈妈们,更热情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吧!就算现在手头做的事情,看起来与培养、教育孩子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应该从女性所承担职责的角度,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那样的话,才能更好地承担妻子和妈妈的职责,做好家庭内外的所有事情。
就我而言,学习社会学专业知识,不但自身受益匪浅,对教育孩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身为一个妈妈,竭尽所能地行使自己的使命,终有一天你会感觉到,这所有的一切对于教育孩子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自己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也有着积极的效果。
所以,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亲的能力。母亲对一个家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就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飞。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结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愉快地生活,那么,她的整个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会受到影响。
此外,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位开明的母亲,对社会也要有很明确的认识。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女性理应多认识社会,多了解社会,这一点,往往很多女性都做不到。因为子女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进入社会、独立处理社会事务能力的过程,如果母亲自己对孩子即将踏入的社会都没有多少认识和了解的话,又怎么能将孩子教育成大人物呢?
母亲应该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个均衡点。是否进入职场工作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承担的职责,能否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有无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后顺序,并解决家庭和事业相互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
记得在我的孩子即将进入高中的时候,我也面临过继续工作还是照顾家庭的选择。当时为了从财团那里争取到更多的研究经费,我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工作,并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孩子面临升学问题,需要对话和勉励时,我仍然选择了孩子们。社会学学会的活动刚好订在孩子正式开学的前夕,在我的专业领域里,这是非常重要的聚会,但是我几乎没有去参加过。
第四部分 2."孩子们的青春期只有一次。"
对我来说,领取研究经费当然也很重要,不过相较于正需要指导和帮助的孩子,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研究经费这次领不到,下次还有机会再申请。但是,孩子的青春期错过了一次,就不会再来。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导致孩子不能稳定地度过这段时间,那么,孩子今后的人生可能要走很多弯路。所以,我选择了比学者更重要的母亲的职责。
孩子只是要升上高中而已,有那么重要吗?有人会不理解。但是当时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之前一直努力学习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对我说,自己想休学一个学期。通过与孩子进行交流,我引导孩子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而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一个晚上就能说服解决的。
对于孩子而言,这个时期是个最需要父母关心的时期。父母不能觉得自己正处于艰难时期,就对孩子说"绝对不行",这样的做法不够开明。平时遇到问题,我跟孩子们都是通过对话来达成理解,找出解决方法,因此,这次我也想这样做。
我决定用更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与孩子进行集中的对话和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举出详细的例子,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选择会带来的结果。孩子们认真思考以后,自动放弃了对自己不利的选择。
有趣的是,我们家的孩子就像约好了似的,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都提出过想要休学一年的想法。每当那个时候,我就会感到很无奈,但我没有对任何一个孩子发过火,相反地,我通过平和的对话,告诉他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孩子们经过对自己未来的认真思考后,都回答我说,要更努力地去学习。
多跟孩子聊聊天就会知道,以教条式的方法说教,孩子是不能理解透彻的。如果孩子无法理解,父母就需要选择易懂的表达方式,如果这样还没有达成效果,就再给他说一遍,或者继续寻找其他更好理解的方法。因为这样,我经常会陪着孩子熬夜,给他们做好吃的宵夜,倾注给他们更多的爱。
在与孩子对话、试图说服他们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真正能解决孩子们问题的人只有我。所以,在事业和家庭的先后顺序上,孩子理所当然成为了我的首选。其实,如果父母准确恰当地安排好了工作和家庭的先后顺序,那种焦躁感自然就会消失,而最初左右为难的心情也会在作出选择的那一刻变得舒坦和开朗。
我就是这样,在排好两者的先后顺序之后,再也没有感到过内心的矛盾。在有限的时间里,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如果光在那里苦恼的话,可能两者都会错过,倒不如抓住一个重点。而一旦有了决定,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通过我的帮助、支援,当孩子们作出正确的决定时,我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四部分 3.写给爸爸们
写给爸爸们:爸爸要建立家庭的秩序和规则
在前面,我呼吁妻子们要注意在家庭里树立先生的权威。在此,我重申一次,我并不是说要回到家长式作风的时代,而是认为,丈夫作为一家之长,我们应该给予他充分的尊重,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
养育孩子理所当然是夫妻共同的事情,就算是没有父亲的家庭,也得有人扮演爸爸的角色。我注意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作用不如母亲,父亲的角色长期缺失。实际上,一个父亲对子女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对于成功的孩子来说,父亲给予的爱和激励有多么重要,甚至都是无法想象的。所以,要让孩子了解到一个有优秀父亲的孩子会多么幸福和安定,他就不会轻看父亲的角色。
我的先生身为父亲,他自己的人生目的和意愿都非常明确,是一个会对子女教育尽一切努力的好父亲,而我也忠于母亲这个角色。偶尔先生长期出差的时候,我的角色会发生很微妙的变化。好似先生的权威转移到了我身上,我会对孩子严格起来,并努力维持好家庭秩序。每当这时候,我就会体会到爸爸在家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爸爸用权威维持好家庭秩序,妈妈才能将精力放在关心孩子的生活上。爸爸和妈妈的分工明确,孩子才能找到平衡点,一个家庭也才会变得有序而温暖。
在倡导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美国长大的孩子,对于父亲的权威,也提出过反对意见。但那些只不过是对正当性提出的疑问,绝不是对父亲制定的原则有什么不满。
我的孩子们对我和先生制定的家训或价值观百分之百认同和信赖,一直铭记在心,还把它传给他们的后代。
"一个人伟大与否,取决于他给予了其他人多少帮助。"
"理论无实践即无生命,实践无理论即无灵魂。"
从孩子们写的文章或采访内容,及新生欢迎词(耶鲁大学网页上有登载)中,我可以看到先生一直强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仅如此,我们给他们灌输的原则,也在他们自己的家庭中反映出来。
"早睡早起。"
"要一起吃早餐。"
我给予孩子们的总是温柔的、温暖的、感性和有创造性的东西,而先生的教导,往往体现在某些规定或行为准则上,这些更能影响孩子们的教育理念。这让我更加意识到父亲的角色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从孩子们在花甲纪念册的留言上,我看出来,他们也明显地感到父亲并不是一个温柔的存在,而是一个总是给他们提出要求和期望的"独裁者"。但同时,孩子们也说,从爸爸的权威形象中,能体会到不同于妈妈的爱。这些留言,其实是孩子对爸爸发自内心的肯定和感激。
第四部分 4.写给准父母们
写给准父母们:有一对思路清晰的父母,是孩子的荣幸
对于准备结婚的男女,我要提醒你们,要多对婚后夫妻的角色和职责分配等问题交换看法,包括为人父母的职责,也要一起认真思考一下。
要怎样养育孩子,首先要画个具体的蓝图。就算已经生下了孩子,也不要觉得是错过了计划的时机。教育孩子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从自己的人生规划到夫妻的角色分配,从家庭的事务安排到为人父母的职责承担,这些问题从开始就要有个大概的框架,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才不至于乱套。
有一对思路清晰的父母,是孩子的荣幸。
在成为父母之前,要知道怎么做父母。思考一下到底要做什么样的父母、自己会是什么样的父母等比较深刻的问题,是进行子女教育的第一步。
做父母不容易。做了父母,生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要懂的、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在这样的变化中,如果父母找不到重心,孩子的正常成长就会受到影响。父母如果没有原则地混乱教育,也会将孩子推入混乱中,会弄乱孩子的人生,甚至伤害到孩子。
养育孩子没有正确答案,要根据不同的状况、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调整子女教育方式。因此作为父母更要确立好自己的价值观,树立深远的教育原则。一旦确立了,就不要被其他事情轻易动摇,孩子也会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成长。
但是"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这种茫然的想法不能成为教育目的,要看到更长远的东西。今后要成为怎样的人,要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对这些问题进行规划,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因为父母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跟孩子接触的机会最多,所以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当然,在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道路之后,也有可能去咨询比父母更专业的人士,求得帮助。
"我不太懂,要是帮不上孩子怎么办?"
不要胆怯,也不要担心自己会失误。谁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做父母,失误在所难免,但是只要有诚心,都会成为合格的父母。
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从失误开始学习的,让我们从错误和失误中的恐惧症中解放出来吧。
我的孩子们也听从父亲"不要害怕失败"的教导,不断地去尝试,每次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从失败中学到教训,尝试新的机会,并尽了自己的全力,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孩子调整自己的目标,从某些角度看,也是认定了自己会失败,所以进行了反省,进而快速地调转方向。在变更后,孩子不再害怕失败,就可以专心地向自己的目标努力了。
第四部分 5.给总有一天会成为父母的孩子们(…
给总有一天会成为父母的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家人
"如果你为人父母,会怎样养自己的孩子呢?"
我要是这样问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能觉得那是遥远的事情,想都想不到的,更难以回答,甚至觉得自己年纪尚小,问这样的问题着实可笑。
但是我对年轻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有原因的,我是想让他们回想一下各自的人生。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你想成为怎样的父母?
恐怕你们的脑海中首先会浮现自己父母的形象,或者是孩提时代的种种经历,孤独和苦闷、开心与欢乐。
然后等情绪慢慢稳定后,就来想想自己想成为怎样的父母吧。恐怕大家不太会选择去做为了孩子牺牲一切、劳累一辈子的父母吧。很多人会选择做能够开拓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梦想的值得敬佩的父母,还想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做他们坚实的靠山,为他们提供帮助。
好,想到这里,请各位再转移一下目光,回忆回忆自己和父母的日常生活。或许有人从来就没有帮助过父母,甚至在埋怨父母;又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就自私地只去关注自己。
然后,请各位对比一下,你们想要成为的父母形象,和你们现在所看到的父母形象是不是一致呢?一定有人会因为父母太干涉自己的生活而觉得苦恼,那么,不要只局限于你是不是喜欢父母这种行为,而要多去想想你们的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不是东方文化下父母特有的表现爱的方式吗?所以不要因为不喜欢就无条件反抗,而是要多理解父母的立场,并努力去理解自己的文化。
"我知道妈妈为什么那么做,但是我觉得,如果您这样做的话,会更好。"
类似这样的去和父母交流吧。这样,父母和孩子才能理解各自的想法,进而达成对方的希望,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跟父母交谈,谈谈自己希望他们做的,同时听听他们对自己的期望,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产生严重的矛盾和隔阂,才能各自顺利成长。
相信你们也听过这样的话: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马拉松。"
回想起来,以前的事情就像过眼云烟,但有时候整理这些记忆,也会觉得人生真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当时的许多回忆、经历还有那时候的感受,繁复而清晰,一点一滴历历在目……让人思绪联翩。这么漫长的马拉松,如果一个人跑下来,肯定会觉得孤单,并容易疲倦。即使每个人的路只能自己去走完,但我们仍然需要有人在身旁,跟我们一起跑。而其中最有耐心、最爱你、最愿意去理解和包容你的,就是你的家人。
第四部分 6.给总有一天会成为父母的孩子们(…
要珍惜自己的家人。珍惜家人,关心家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关心其他人。在同家人沟通、交流的同时,跟别人沟通的能力也会增强,而这些都是成为优秀人物的基本素养。
这个世界不是说只要学习好就万事OK了。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长为有梦想的孩子,首先自己要有梦想。可能的话,就以世界为梦想的舞台,去展现自己的精彩人生吧!
要超过别的孩子、跟邻居做比较,或是在自己居住的城市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在竞争中获胜,这些都不应该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要从大的方面去想,考虑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虽然这样说有点抽象,但这都是我的经验之谈。有个说法叫做"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或许能概括我的意思。我认为,在定出自己人生的大框架后,比如要做什么样的人、要实现怎么样的人生等等,孩子会自然地得出学习和职业选择的方法,也会获得充足的动力和充沛的信心。
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选择去上哪个大学、做什么样的工作,最终要选择的是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现怎样的人生价值。我在前面谈过我六个孩子的故事,或许可以发挥一点榜样作用。规划好人生蓝图,这样才能树立有别于一般人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热情,不管别人怎样,不管世界发生什么,坚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未来。
一定要规划好人生蓝图。现代的人才,要以世界为舞台思考,要有国际化的眼光。社会在急速变化,现在认为重要的领域,也许某一天会变成无用之物。所以不能因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就对周围的变化漠不关心。只关注于某一时期的流行事物,可能很快能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但如果想成为领导者,就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关注。
我曾经看过采访世界500强企业总裁的报道,那些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不只看应聘者的专业,还要看他们对音乐和美术等方面有无兴趣和经验。这让我们明白,一个公司的中层,不仅要是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还应广泛地涉猎人文社会等领域。
这是什么意思?其意是,社会真正所需要的是具备领导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现在表现出色,还要在快速变化的未来世界里大展宏图。只精通一个领域的人,只要出现拥有比他更多知识和技术的人,就很容易被替换掉。只有那些不仅仅对一个领域精通,而且对更多领域都有所了解,懂得审时度势作出判断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佩和赞赏。
当然,所有的想法都不要走极端。不是有"过犹不及"这句话吗?这是我们传统的中庸之道,有专长的话就去培养,这是明智的。但不要因为"世界"、"国际"这样的字眼,就变得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做好当前的每件事,仍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否则,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第四部分 7. 后序家庭教育里全部都是细节
到这里,这本书就絮叨完了。如果要总结点什么,我想说,这本书里都是我的经验之谈。虽然这些经验仅限于对韩国人的教育,但我认为在急速变化的今天,有些道理是全世界相通的。而作为父母,作为母亲,我们对待孩子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现在,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影响孩子幸福的起源是父母。父母的性格、想法、举止,包括父母的关系和整个家庭氛围,所有这些都一定会影响到家庭里的那个小孩。这种影响很重大,并且它是无声无息的。说不准是哪个事儿、父母的哪句话、某个举动,父母自己没有意识到,却在孩子心里留下了痕迹。"言传身教"这四个字很有道理,我甚至觉得,父母的这种言传身教和家庭的氛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比学校教育更加重要的作用。
有觉知的父母,定会同意这一点。
所以,如果你们问我"如何做父母,如何开展家庭教育",那么,我在这本书一直试图给你们的回答是:家庭教育里面没有大概念,全部都是细节。
那么,在本书的最后,让我们再次一起分享这些宝贵的细节——
"德胜于才。"父母们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也不要只盯着培养孩子的特长,而应该着力于深层的学习动力的养成。而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美好心愿,就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只有才华与修养获得平衡发展,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教育不是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环境,每个孩子的性格也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心理特征也有这很大的差别。成熟的父母会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阶段和发展状态,并保持高度的警觉。只有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特殊的教育方法。
"你怎么看待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不要去强迫孩子学习,而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要强迫孩子把烦恼讲给你听,真正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当孩子面临人生的选择时,给他指导和建议,而不要代替他做决定。
"没有比让孩子亲自经历更好的教育。"经历的印象会比言语来得深刻,所以,如果孩子有什么想法,或者想做什么事情,带他们在现场实际体验,亲自看和感觉。他们会学习得更快。
"真正的爱和教育,不是牺牲一方,成就另一方,而是双方共同成长。"作为父母,孩子给了我们第二个人生,是为了丰富我们,而不是剥夺我们。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首先获得快乐和满足,才能给予孩子健康而宽容的爱,在自己的事业领域里获得成功,才能成为孩子们喜爱和尊敬的榜样。
"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夫妻的关系会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人际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人父母,无论有怎样的分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一定要达成共识。在孩子面前,不但要经常交流,包容和忍耐对方的缺点,还要互相尊重对方的角色和地位。因为,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父亲和母亲这两种角色都是不可缺失的。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父母要把孩子的成长放到一个大的环境和背景进行考量。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是生活在互帮互助、密不可分的社会里,孩子和他周围的人有着一致的目标和追求。在教育上,一个母亲或者是一个家庭独自的力量再强大,也是有限的,更强大的力量来自于文化和社会。因此,交流和共享才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夫妇创建东岩文化研究所的原因,也是我能够坚持做五十多年社会服务的原因。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新时代中,子女教育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自己,具备一个好的教育意识,以热情和梦想来面对生活和孩子的教育,自然就能得到好的回报。
亲爱的父母们,让我们怀抱希望和梦想,去相信和期待更明亮、更幸福的日子吧。
全书选载完毕,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购买正版。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