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38 T.N.村派纪 (美)
1954年7--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印度河流域水源问题发生纠纷 该纠纷在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的调停下得以解决(8月5日)。
1954年7月22日—1955年8月15日,围绕果阿问题和葡萄牙发生边界冲突 印度民族主义者企图占领葡萄牙人控制的果阿部分地区,但被葡萄牙军队逐出(1954年7--8月)。在围绕果阿问题进一步发生暴力行动后,印度断绝了同葡萄牙的外交关系。
1959年2月25日,拒绝美国的军事援助 由于巴基斯坦接受了美国的援助,尼赫鲁要求在克什米尔的联合国停火委员会中的美国成员撤走。
1959年4月3日,达赖喇嘛抵达印度
1959年8月28日,与中国发生边界纠纷
1960年6月10日,喜马拉雅边界地区发生冲突 印度声称“中国正在占领印度领土”,并悍然以武力向中国挑衅,遭中国军队痛击。后中国单方面停火。
1961年3月14日,印度军队到达刚果 印度派兵参加联合国在刚果的行动(参见第二十一章→中非→扎伊尔→宣布成立一个新的刚果联邦)。美国运输机将印度军人空运至刚果。
1961年12月18日,占领果阿 印度收复了葡萄牙人控制了四个半世纪的飞地果阿、达曼和第乌。印度的行动没有遭到多大的反抗。
印度与中国的战争(1962年10—11月)
1962年10月20日,与中国边境冲突 中国军队在绵延约1600公里的战线上击败了入侵的印度边防部队。
1962年11月21日,中国单方面停火 尼赫鲁拒绝了中国提出的解决纠纷的条件,但实际上战败的印度也害怕继续战争,到本时期末,喜马拉雅边境沿线一直处在非正式停战状态。
1962—1965年,印度进行军事改革 印度从美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获得了大量军事援助,试图重振其武装力量,并克服在与中国进行的那场损失惨重战争中暴露出的许多缺陷。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战争(1965年5—9月)
1965年4--5月,在库奇·兰恩不宣而战 因一块还没有明确划界的荒芜地区与巴基斯坦发生边界纠纷,爆发了持续约两星期的大规模战争。在雨季到来,战事结束前,巴基斯坦人似乎略占上风。
1965年8月5--23日,克什米尔和旁遮普发生边界冲突 由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先发制人,双方的军队和非正规渗透者纷纷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和旁遮普附近的边界线,互相袭击对方。
1965年8月24日,印度发动袭击 印度军队以强大的力量越过停火线,双方沿北部边界展开激战。在联合国驻克什米尔停火观察员的调停下,双方暂时停火。
1965年9月1—25日,大规模战争爆发 为报复印度的袭击,巴基斯坦军队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发动了大规模入侵(9月1日)。双方都向对方在旁遮普附近的城市,以及对方的首都发动了小规模空袭。印度军队向拉合尔发动了大规模进攻(9月6日)。不久,双方的进攻都陷于停顿。在大规模坦克战中,印度部队略胜一筹。然而,总的说来,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1965年9月7—8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对印度和巴基斯坦实行武器禁运 继美国之后,英国和澳大利亚相继宣布了这一决定。
1965年9月8日,中国向印度发出警告
1965年9月27日,接受联合国提出的停火要求 早些时候联合国曾提出过停火要求(9月22日),双方起先表示接受,接着又置之不理。之后,双方都同意遵守安理会停火要求,并开始将各自的军队撤到8月5日双方的控制线内。联合国又新成立(9月25日)了一个印巴观察团(独立于联合国驻克什米尔观察团之外)。来自八个国家的75名观察员抵达旁遮普,监督停火。此后的数周内,双方屡屡破坏停火,但没有发生更大规模的敌对行动。
1966年1月10日,发表《塔什干宣言》 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意从对峙的边界阵地上撤走各自的军队。2月25日,撤军完成。
1967年9月11--14日,在锡金-中国西藏交界地区与中国发生冲突 印度和中国都指责对方侵犯边界。然而,冲突只限于步枪和火炮的交火,双方都没有大规模调动军队。
1971年8月9日,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 由于东巴基斯坦动乱而使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日趋紧张之时,这个为期20年的条约大大增强了印度的势力。
1971年12月3--17日,与巴基斯坦发生战争(参见下文)
1972年3月12日,最后一批印度部队撤出孟加拉国
1972年3月19日,与孟加拉国签订友好条约 该条约的条文与1971年签订的《印苏友好条约》十分相似,都是旨在建立所谓的“南亚共同防御体系”。
1972年7月3日,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和平条约(参见下文)
1973年4月8日,印度接管了锡金 这是在锡金发生两周的反政府暴动后,应这个印度保护国的王储(王子)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的“请求”而采取的行动。一个月后,印度和锡金签署的一项协议正式批准了印度的这一行为。
巴基斯坦
本时期巴基斯坦的军事历史基本上就是和印度不断发生冲突的历史。此外,还和阿富汗不时发生边界纠纷。巴基斯坦也是中央条约组织(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中东的中央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成员。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 正当骚乱、暴动和死亡在旁遮普以及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蔓延之时,在卡拉奇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蒙巴顿子爵将巴基斯坦政府移交给穆罕默德·呵里·真纳(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印度→印度独立)。
1948年1月B日,卡拉奇发生动荡和暴动 由于对政府普遍不满,此后的十年间,经济和政治动荡普遍加剧。
1954年5月19日,美国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关于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技术援助的协议。巴基斯坦同意将这些援助只用于防卫和参加联合国的集体安全活动。然而,印度则严正声明,这会助长巴基斯坦对印度发动战争。
1955年9月19日,巴基斯坦加入《巴格达条约》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成立共和国 仍留在英联邦内。
1958年10月7--27日,发生不流血政变 阿尤布·汗将军代表伊斯坎德尔·米扎尔总统解散政府,废除宪法,颁布“温和戒严令”。他立即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恢复社会稳定。不久米扎尔总统辞职(10月27日)。根据新宪法,阿尤布·汗当选总统(1960年2月17日)。
1959年2月25日,接受美国的武器援助 艾森豪威尔总统宣布,巴基斯坦将接受美国的武器援助,以加强中东地区的防卫能力。美国也向印度提出了类似的建议,遭到拒绝(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印度拒绝美国的军事援助)。
1965年5—9月,与印度发生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印度→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战争)
1969年3月25日,阿尤布·汗辞职 由于全国发生的暴动日益加剧,他把政府移交给了陆军总司令阿加·穆罕默德·叶海亚·汗将军。
1970年10月7日,第一次普选 这次选举产生国民议会,该议会将在1971年初为该国制定一部新宪法。以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为首的东巴基斯坦人民联盟在这次选举中获得了绝大多数议席。谢赫·穆吉布及其领导的人民联盟为使东巴基斯坦获得自治进行了长期斗争。对于占统治地位而人数较少的西巴基斯坦民众和行政官员而言,这种选举的结果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1971年3月24日,叶海亚·汗总统颁布戒严令 这是在总统延期召开第一届国民议会后,针对东巴基斯坦发生的暴动而采取的措施。谢赫·穆吉布发动了一场非暴力公民不服从运动,使其实际上控制了巴基斯坦的这个东部省份。叶海亚·汗总统飞至达卡与谢赫·穆吉布谈判,但几天后(3月24日)突然离去,他把谢赫·穆吉布称为叛国者,宣布人民联盟非法。
1971年3月25日,内战爆发 由于巴基斯坦部队(几乎全部来自西巴基斯坦)主动采取镇压行动,导致穆吉布宣布东巴基斯坦独立,改称孟加拉国(3月26日)。在斗争初期,穆吉布被捕,装备精良的巴基斯坦陆军在大约五周内(到5月5日)残酷镇压了这次起义。东巴基斯坦人的伤亡数字不详,但可能超过了10万人。在战斗中,约300万难民从东巴基斯坦逃入印度,使该国本已存在的粮食严重短缺问题更加复杂了。4月间,又有300万孟加拉难民从东巴基斯坦逃入印度。一些难民曾试图骚扰东巴基斯坦边界,但成效不大,直到印度开始秘密支援他们后,这种情况才有些起色。这些行动使得边境事件不断增多,也促使巴基斯坦军队加紧镇压东巴基斯坦的暴乱。
1971年6—11月,与印度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双方频繁炮击对方边境,并发动小规模袭击。印度对基地设在其西部境内的东巴基斯坦反抗者给予了大力援助。
1971年11月8日,美国对巴基斯坦实行武器禁运 尽管这被说成是一种美、巴双方“互相默许”的行为,但这的确是美国对巴基斯坦用美国武器镇压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日益不满的结果。
与印度的战争(1971年12月3—16日)
1971年12月3日,战争爆发 印度采取加强对孟加拉反抗者的援助,而又避免和巴基斯坦全面对抗的策略,最终收到了其显然一直预期着的效果:促使巴基斯坦首先采取敌对行动。巴基斯坦空军对印度的多数重要空军基地发动了大规模空袭,以期收到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时以色列空军所取得的那种战果。但印度知道自己所采取的促使巴基斯坦发动战争的策略需要保持高度戒备,因此对巴基斯坦的空袭早有准备。巴基斯坦的空袭普遍没有成效。
1971年12月3日,印度入侵东巴基斯坦 由于对战争的爆发作了精心准备,印军以至少比东巴的9万巴基斯坦驻军多三倍的兵力,从北面和西面分两路大举入侵巴基斯坦的这个省份,同时还在北面、西面和东面三个方向实施助攻。
1971年12月4日,巴基斯坦军队侵入印控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军队小有所获,向前推进了约16公里。但早有戒备的印军已预计到了巴军的这种行动,很快就阻止了他们的推进。
1971年12月5—6日,苏联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停火决议 此时,印军正向东巴迅速推进。苏联为了支持其盟友印度,拒不同意停火,因为这会阻止印军的推进。巴基斯坦外长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立即将此问题提交运作缓慢的联合国大会。
1971年12月6日,印度承认孟加拉国
1971年12月14--16日,达卡之战 当印军地面部队在炮火和空军对该城守军实施空袭的掩护下,推进到距该城约11公里处时,战斗发生。东巴基斯坦政府辞职,逃至红十字会在该城划定的中立区内避难。
1971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要求在东巴基斯坦停火 这时,巴基斯坦在东巴的抵抗大多已经瓦解。联合国大会虽真诚呼吁停火,但又没有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之后大会就准备转入其他议程。对于联合国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巴基斯坦外长布托斥之为联合国“可悲而又可耻”的失败,并愤而离开联合国大厦回国。
1971年12月15日,印军向西进攻 在激烈的战斗中,印军收复了印度在克什米尔和旁遮普交界处的一些被占领土,并从海德拉巴和旁遮普的一些地方推进到了巴基斯坦境内。
1971年12月16日,达卡的巴基斯坦守军投降 K.尼亚齐中将向印度陆军参谋长马内克肖上将投降。战争实际上已结束了。
1971年12月17日,双方接受停火 印军的损失是:约2400人死亡,6200人受伤,2100人被俘;损失73辆坦克和45架飞机。巴基斯坦军队的损失是:4000多人死亡,1万人受伤,93000人被俘,其中包括了大多数受伤者。
1971年12月20日,叶海亚·汗辞职,布托接任总统 布托上任后颁布第一个法令,解除了高级军事领导人的职务,并将他们和前总统逮捕。
1972年7月3日,签署临时和平协定 布托总统和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西姆拉经过五天会晤后,同意从多数交界地区撤军,但将最困难的克什米尔边界问题和93000名巴基斯坦战俘的遣返问题暂时搁置起来。
1972年12月7日,达成《克什米尔停战线协议》 双方都开始撤军。
1973年8月8日,印度同意释放巴基斯坦战俘 战俘遣返工作于1974年4月完成。
阿富汗
1949—1965年,与巴基斯坦关系紧张 巴基斯坦拒绝接受阿富汗提出的修改边界的要求,双方关系紧张,偶尔发生边界冲突。
1956年8—10月,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苏联向阿富汗提供了火炮、弹药和飞机。
1973年7月17日,发生政变 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沙赫不在位时,他的妹夫——陆军司令穆罕默德·达乌德·汗中将夺取了权力,并宣布该国为共和国,他自任总统兼总理。阿富汗虽然在表面上建立了共和国政体,但从未间断的战争使它变得满目疮痍。
斯里兰卡(锡兰)
1948年2月4日,锡兰独立 它成为英联邦内一个独立的自治领。
1953年8月12--19日,发生共产党活动 政府从议会获得应急权力后,予以镇压。
1956—1961年,不时发生“语言骚乱” 这些骚乱源于少数民族泰米尔人希望他们的语言取得和僧伽罗语同等的地位。1958年(2—7月),这种骚乱加剧。但在政府同意给泰米尔语以有限的官方地位后(1961年8月5日),骚乱平息。
1962年1月29日,发生未遂政变
1971年4月5日—6月9日,人民解放阵线反叛 人民解放阵线对于总统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领导的极左政府所造成的社会进步缓慢心怀不满,企图控制科伦坡和其他城市。他们暗杀总理的阴谋没有得逞。城市的暴乱很快被镇压(4月13日),但在农村和丛林地区,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苏联向锡兰提供了战斗机和驾驶员培训人员。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都提供了直升机及机组人员。英国则运去了武器弹药。内战爆发两个月后(6月9日),政府正式宣布叛乱已被镇压。全国的学校重新开学。
1972年5月22日,锡兰成立斯里兰卡共和国 至此,国内各种政治势力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协。
孟加拉国
1971年3月16日,孟加拉国宣布独立 由于和西巴基斯坦存在纠纷并怨恨其统治,东巴基斯坦的政治领袖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宣布该省独立,成立孟加拉国。此举导致巴基斯坦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恢复对东巴基斯坦的牢固控制(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巴基斯坦→内战爆发)。
1971年3--12月,独立战争 印度出兵千涉以前,东巴基斯坦的反抗大都失败了(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巴基斯坦→内战爆发)。
1971年,2月?7日,正式独立 这是印度战胜巴基斯坦的结果(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巴基斯坦→印度承认孟加拉国)。
尼泊尔
1950年11月11--20日,发生暴动 政府首相莫汗·苏姆谢尔废黜了国王特里布巴拉·比尔·比克拉姆(11月7日)。主张改革的国大党发动起义,支持国王。忠于政府的廊尔喀部队击败了暴动者。其后国王被迎回,恢复了统治。
1952年1月24日,发生未遂起义 共产党被取缔。
1952年8月13日,国王特里布巴拉实行直接治理 此举旨在平息已蔓延全国的动乱。1953年国王还政于议会(4月3日)。
1960年6月28日,与中国发生边境纠纷
1960年12月15日,发生王室政变 在军队的支持下,马亨德拉·比尔·比克拉姆国王夺取了权力,推翻了B.P.基拉拉首相的政权。
1961年3—12月,发生反叛 反叛被镇压。
东南亚
这一地区成了两种对立思想(共产主义对西方世界)在东方较量的战场。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崩溃后(1954年;参见下文),美国带头倡议在东南亚地区成立一个反共产主义的地区性组织,以阻止共产主义思想在该地区进一步传播。
东南亚条约组织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日内瓦会议)后,美国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创立一个互助安全条约网。东南亚条约组织就是在美国的努力下建立的。其八个成员国是: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英国和美国。缔结该条约,旨在进行集体防卫和经济合作,保护该地区的弱小国家免遭侵略。从理论上讲,东南亚条约组织仿效的是北约模式,但实际成效相对较小。
1954年9月8日,《马尼拉条约》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发出外交倡议后(始于6月30日),缔约国政府代表在马尼拉签署了《东南亚防御条约》。
1952年2月19日,《东南亚防御条约》生效
1964年4月15日,东南亚条约组织支持南越 东南亚条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在马尼拉召开,会议发表了一份宣言,支持南越对越共游击队采取的军事行动。法国没有与会。
缅甸
人民的独立情绪,加上战争期间缅甸人既反对日本又反对英国的独立活动[参见①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2年)→在亚洲的陆空作战行动;②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行动(1945年)→在亚洲的陆空作战行动],促使英国同意给予缅甸独立。
1945—1946年,游击战争 英国军队被迫与持不同政见的武装分子在全缅甸展开了一场时断时续的游击战。在这些武装分子中,多数人是土匪。
1947年1月28日,英国宣布缅甸独立计划
1947年7月19日,昂山将军被暗杀 这位缅甸前总理、民族英雄和他的五名内阁成员,在仰光的一次内阁会议上被闯入的歹徒暗杀。凶手们被捕,受审后被处决(12月30日)。
1948年1月4日,缅甸联邦独立 在吴努总理的领导下,缅甸拒绝加入英联邦。
1948年3月,共产党起义 起义主要从缅甸中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开始。
1948年8月,克伦族起义爆发 目的是要成立克伦族自治国。他们起初取得成功,控制了缅甸中南部,并他们宣布独立(1949年6月14日),定都东吁。
1949年1—2月,仰光郊区的克伦义军 他们切断了仰光和曼德勒间的铁路,并进入了仰光市火炮射程内的部分地区。
1949—1950年,政府军反攻
1950年3月19日,政府军占领东吁 克伦族起义开始崩溃。缅甸政府重新巩固了对中部大部地区的控制。
1950年5月19日,政府军占领卑谬 这是缅甸中南部主要的共产党活动中心。
1950—1974年,缅甸游击战持续不断 在民族主义起义者和共产党起义者勉强进行合作后,忠于政府的缅甸军队在奈温将军的领导下,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游击战,使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恢复了法律和秩序。但地方性的暴动和游击战在许多偏远的省份仍在继续。
1953年4月23日,联合国呼吁中国国民党部队撤军 中国国民党政府失败后撒到缅甸东北部的这些中国国民党流亡部队,无视缅甸政府的权威。缅甸向联合国提出申诉(1950年)。这些流亡部队拒不撤走。然而,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约2000名中国国民党游击队员从缅甸撤至台湾(11月)。第二年年初,又有6400名游击队员及其家属撒至台湾(5月)。然而,据估计,仍有至少6000人留在这片丛林地区。
1956年7月31日,与中国发生边界纠纷
1958年9月26日,发生军事政变 由于政府管理腐败,又存在共产党发动政变的威胁,促使奈温将军接管了政府。在和中国签署《中缅互不侵犯条约》(1960年1月28日)后,他通过全国选举(1960年2月6日)恢复了文官统治。
1962年3月2日,第二次军事政变 文官政府的腐败再次促使奈温建立军人独裁统治。
泰国
尽管存在着大规模政治动乱,导致发生了几次军事政变和国王被谋杀,但同该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泰国相对稳定。泰国的反共立场非常坚定,也是东南亚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东南亚条约组织)。到本时期末,对于美国在越南的行动,泰国给予了包括提供基地使用权在内的大规模援助。
1946年5月26—30日,法国和泰国发生边界纠纷 沿湄公河发生冲突后,泰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阻止法国的入侵。
1946年6月9日,阿南塔国王卒于可疑原因 他的兄弟普密蓬继承了他的王位。
1947年11月9日,军事政变 陆军元帅銮披汶·颂堪元帅控制了曼谷的政府。比里·帕依营总理逃到乡下。
1949年2月26—27日,发生暴动 在因共产党沿马来亚边界采取行动而实行的紧急状态期间,泰国陆、海军部队互相指责对方阴谋发动反对銮披汶·颂堪总理政府的政变,并直接导致曼谷市内和周围地区发生大规模战斗。
1951年6月29日—7月1日,海军暴动被镇压
1951年11月29日,军队暴动被镇压 然而,在混乱中,一次政变迫使銮披汶修改宪法。
1957年9月17日,不流血的军事政变 陆军元帅沙立·他纳叻掌握了政权;陆军元帅銮披汶逃到柬埔寨。沙立后来退役,建立了一个过渡政府(1958年4月)。
1958年10月20日,沙立再次夺取权力 重新掌权并成为总理(1959年1月)。
1958年11—12月,与柬埔寨发生边界纠纷
1964—1970年,与柬埔寨再次发生边境纠纷 泰国想要收复长期同法国存在纠纷的东南边境领土(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柬埔寨→与泰国多次发生边境纠纷)。
1964—1974年,零星的共产党反抗活动 暴动仅限于国家的最北部和最南部地区。
1967年3月22日,允许美国在泰国设立B-52轰炸机基地 这使得美国可将一些重型轰炸机从关岛转移到距在越南的轰炸目标更近的泰国基地。
1967年9月,泰国军队被派往越南作战 根据泰国和美国达成的一项政府协定(1965年),泰国军队的参战经费由美国提供。
1967年12月1日,在五个省份颁布戒严令 这是共产党游击队活动加剧所致,并使在该国最北部和南部地区实施戒严令的省份达到12个。
1969年7月7日,与美国达成的秘密军事协定被披露 美国参议员J.W.富布莱特透露了这份协议,它允许47000名美国军人驻扎在泰国。
1970年2月2日,宣布撤走4200名美国军人 仍有43800名美国军人留在泰国。
1971年11月17日,政府大变动 他侬·吉滴卡宗总理中止宪法统治,掌握了全部权力,实行独裁统治并宣布了戒严令。
1972年2月4日,泰国军队从越南撤出
1973年10月14日,吉滴卡宗总理辞职 在几天前发生的血腥暴力活动中,日益加剧的动乱和人民对军事独裁统治的不满达到了极点。昔密蓬·阿杜德国王任命法政大学(学生抗议吉滴卡宗的活动中心)校长讪耶·探玛塞为总理。
印度支那(1945—1954年)
在二次大战快结束时,越南的民族主义者和共产党的游击队合并成一个名叫越南民主同盟的组织。在共产党人胡志明的全面政治领导和早期的民族主义游击队领导人武元甲的军事领导下,游击队已控制了北越的多数丛林地区。游击队的成功主要是在中华民国政府和美国的无意干涉下取得的。两国都乐意通过越南人反对日本而从中得到帮助,也愿意看到法国势力从印度支那消失,但两国都没有完全认识到胡志明与国际共产主义的联系。到战争末期日本崩溃时,越盟宣布独立。但法国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英国的某些协助,迅速重返印度支那,并在该地区恢复了殖民统治。其后发生的冲突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本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1946年3月6日,法国承认越南共和国独立 该国仅是法兰西联盟和印度支那联邦内部的一个自由国家。同时,法国军队在越南迅速集结。法国对独立强加了种种越盟不能接受的限制。年终(12月)北越大部分地区爆发游击战。
1947年1—2月,包围顺化 经几星期的围困后,法军救出了被围困的顺化守军,赶走了包围该国古都的越盟游击队。
1950年1月,中国和苏联承认越盟 中国不断增加对越盟游击队的军事援助。越盟军队在中国南方接受强化训练。随着游击战的加剧,美国也对法属越南增加军事援助。
1950年10月,法国受挫 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越盟军队一部分从中国,一部分从北越的丛林高地出发,向与中国边界接壤的东京北部的法军防线发动突击。法军在谅山附近的高邦遭到惨败(10月9日),加之老挝境内共产党巴特寮分子的活动加剧(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老挝→反法起义),迫使法国放弃了北越大部分地区(10月21日),并在红河三角洲以北构筑环形防御工事(12月)。南越和中越的形势也好不了多少,湄公河三角洲的多数地区都落入共产党手中。
1950年12月,德拉特尔·德塔西尼指挥法军作战 法国派出他以求恢复局势。不久他恢复了法军士气,夺回了主动权,到1950年末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1950年12月23日,越南在法兰西联邦中获得主权 条约在西贡签署。
1951--1953年,持续不断的游击战 游击战与在主要城市开展的反法活动交织在一起。尽管德拉特尔在军事上获胜,但法国仅能够控制大批法军驻扎的地方。
1952年9月,德拉特尔被解职 由于身染重病,他取道美国回到了法国。在美国,他请求得到更多的援助。几个月后德拉特尔病亡。
1953年1—2月,法国加强军事行动 在这次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海上行动中,法国军队(现在拉乌尔·萨朗将军的领导下)占领了越盟的一个基地,并摧毁了越盟隐藏在南越丛林中的几个军工厂。
1953年3—9月,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美国加强对法国的援助
1953年5月8日,纳瓦尔解除了萨朗的职务 指挥无能的萨朗将军被同样无能的昂立—欧仁·纳瓦尔将军解除了职务。
1953年7月6日,越南和老挝获得更大的独立性 它们接受了法国提出的通过谈判使印度支那联系国获得更大自治权的建议。柬埔寨拒绝了法国的建议。
1953年8—10月,法国和柬埔寨进行谈判 尽管法国仍保留对柬埔寨一些军队的作战指挥权,以便进行反对越盟的战争,但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政府获得几乎完全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自主权。
1953年10月--1954年4月,越盟加强军事行动 法国总理约瑟夫·拉尼埃说他的政府接受印度支那战争的“任何体面”的解决方案,不再试图迫使越盟无条件投降(11月12日)。
1953年11月20日--1954年5月7日,围攻奠边府 纳瓦尔将军希望将共产党部队诱人一个大圈套,然后将其消灭掉。于是他命令克里斯蒂安·德拉克鲁瓦·德卡斯特里准将带领15000名法国正规军、外籍军团和当地部队占据靠近老挝边界、位于河内以西约350公里处的村庄和一个简易机场,并构筑了工事。武元甲将军率领由中国人训练的越盟部队4个师,以2个师包围奠边府,其余部队封锁奠边府法军的退路并攻入老挝。针对法军的火炮(24门105毫米和4门155毫米榴弹炮),武元甲集中了包括高射炮和火箭炮在内的200多门火炮,形成占有压倒优势的火力。法国守军还占据着机场的时候,从河内陆续空运的物资就远远不够,机场被占领(3月27日)后,空运也停止了。由于越盟的高射炮性能十分先进,法军空投物资的尝试也失败了。在法国执行空投任务的420架飞机中,62架被击落,另外107架被击伤。奠边府综合防御体系的外围坚固据点被越盟部队综合运用地雷爆破、精确炮击和直接突击等手段逐一摧毁。由于最后所剩的弹药耗尽,越盟部队的最后突击打垮了饥饿难耐的法国守军(5月7日)。在15 094名守军中,只有73名逃生。约1万名(其中一半为伤员)被俘;其余阵亡。越盟损失估计为25000人。
评论:奠边府的易手实际上结束了法国对印度支那的统治。同时,也表明在丛林战中,尤其是当对手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补给充足时,实施警戒线防御是十分荒谬的。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法军的作战思想还是沿用在北非和1882—1885年间在这一地区对付游击队时使用的方法(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暹罗)。当年,宣光的法国守军成功地抵御了当地游击队“黑旗军”从1884年11月23日至1885年2月28日对该地区的围困。但“黑旗军”尽管勇猛,却既没有纪律约束,也缺乏补给,无法阻止从仅距约80公里的河内赶来救援的法军向前推进。
1954年4月26日--7月21日,日内瓦会议 由19个国家(包括中国)参加的关于远东事务的会议,达成了一项停火协议,并把东京和安南划归越南北方(共产主义)和南方(反共),南北双方以北纬17°线为界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已宣布脱离法国独立的柬埔寨(1953年11月9日)和宣布独立的老挝(1949年7月19日)都被承认为独立的中立国家。美国接受了这些协议,但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并保留在协议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采取任何必要行动的权力。法国虽然从印度支那撤了军,但继续在南越、老挝和柬埔寨指导和训练当地军队,而美国也承担了提供军事装备、军事训练及经济援助等事务。
1954年12月29日,印度支那独立 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同法国签署了协议,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性,实际上结束了外国的统治。这几个国家都允许对方船只在湄公河自由航行。
越南
1954年7月7日,吴庭艳被任命为总理
1954年10月11日,共产党越盟控制了北越
1955年1月20日,美国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法国和南越同意把南越陆军改组为10万名现役部队和15万名后备役部队。美国将派出1支训练团,在新任驻印度支那法军司令保罗·埃利将军指挥下执行任务。
1955年10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吴庭艳就任总统。
1956—1964年,暴动持续不断
1956年4月28日,美国军事援助顾问团承担训练南越军队的责任
1960年11月11日,发生反对吴庭艳的兵变 这次兵变被镇压。
1961年10月10日,美国保证提供援助 美国同意支援南越政府以对付北越游击队的进攻。马克斯威尔·D.泰勒将军被肯尼迪总统派往南越,以确定最有效的援助方法。肯尼迪总统以私人名义致信吴庭艳总统,保证继续提供军事援助(10月26日)。
1961年12月11日,首批美国支援部队抵达 2个美国陆军直升机连乘1艘美国航空母舰抵达西贡,这是向南越提供的首批直接军事援助。
1962年2月8日,美国军事援助司令部成立
1962年3月22日,开始实施“拂晓”行动 这次行动旨在消灭越共。军事行动在平阳省开始实施。
1963年11月1—2日,军事政变 吴庭艳政府被推翻;他和他的兄弟被杀。前副总统组成了一个临时政府,并得到美国的承认。实权则掌握在杨文明少将领导的军委会手中。
1964年1月30日,军事政变阮庆少将推翻了政府。
1964年2月4--6日,北越军队对西宁省和湄公河三角洲发动进攻
1964年8月2—4日,东京湾的行动 三艘北越鱼雷艇袭击了一艘美国驱逐舰后,被这艘驱逐舰和美国飞机击退、击伤或击沉。两天后(8月4日)又发生了一起类似事件。
1964年8月5日,美国空袭北越 为报复北越鱼雷艇的袭击,约翰逊总统下令美国航空母舰舰载机袭击北越海军基地。
1964年8月7日,东京湾决议 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授权林登·B.约翰逊总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击退对美国武装部队的任何武装进攻”。决议还授权总统采取“包括动用武力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向根据《东南亚集体防卫条约》请求美国协助“保卫其自由”的任何国家提供帮助。
1964年8--9月,政治动乱 只是通过许诺早日还政于文官政府并镇压了一次未遂兵变(9月13日)后,阮庆将军的政府才得以在骚乱和示威中幸存下来。
1964年11月1日,北越游击队袭击边和省美军基地 4名美国人和2名南越土兵被杀;12名美国人和5名南越士兵受伤。几架美国和南越飞机和直升机被摧毁或击伤。
1964年11月4日,建立文官政权 阮庆将军辞职,陈文香任总理。
1964年12月19日,发生兵变 一个军事委员会使陈文香总理保留了徒有虚名的统治。
1965年1月27日,阮庆恢复了权力 武装部队委员会罢免了陈文香总理并恢复了阮庆政府首脑的职务。
1965—1973年,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印度支那战争→美国在越南的战争)
1965年2月21日,阮庆被免职 在一系列复杂的事变中,文官潘辉括被任命为总理,阮庆在幕后掌权。后来武装部队委员会经表决罢免了阮庆的委员会主席和武装部队司令的职务。潘辉括仍为总理。
1965年6月12--19日,不流血的政府 大变动由于发生了包括佛教徒和天主教徒参加的宗教骚乱,潘辉括总理辞职。军队接管了政权并选举空军副元帅阮高其(36岁)为总理。这是自吴庭艳被推翻(1963年11月)以来的第八届政府。
1967年9月3日,阮文绍当选总统 他就任南越第二共和国的首任总统。
1973年1月23日,达成停火协议(参见第二十一章→印度支那战争→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73年的作战行动)
1973年3月29日,最后一批美国军队从南越撤走(参见第二十一章→印度支那战争→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73年的作战行动)
1973年4月7日,“国际维护和平部队”直升机被北越军队击落 南越境内发生的严重破坏停火的事件日益增多。在试图对其中一起事件进行调查时,“国际维护和平部队”一个小分队乘坐的直升机被北越军队从广治省北部发射的一枚导弹击落。机上9名人员全部死亡。
1973年6月13日,达成新的停火协议 美国、北越、南越代表签署一项14点协议,要求停止一切破坏停火协议的行动。规定包括:美国结束其在北越的侦察飞行;美国恢复在北越水域的扫雷;敌对军队的指挥员经常会面以避免发生敌对行动,并确保得到充足的药品供应和医疗保健。有一段时期激烈的战斗有所缓和,但当地指挥官没有会面,战斗仍继续。
1973--1975年,战斗扩大 尽管达成了停火协议,许多地区的战斗仍在继续。
1975年1月1—7日,北越军队占领了福平 经过七天的围困后,福隆省的首府被攻克。
1975年1月17日,南越军队在湄公河三角洲发动反攻 约2000人的军队沿柬埔寨边境发动攻击。
1975年2月24日—3月2日,美国国会代表团访问南越 81名代表到印度支那查看形势,以便根据调查结果决定额外的援助。
1975年3月5日,北越军队在中央高地发动攻势 强大的北越军队经过大规模战斗,占领了许多城镇,切断了公路,包围了北越军队推进途中的南越守军。经过激烈战斗(3月5—13日),邦美蜀被攻克。在广治省和承天省,北越军队也取得了重要战果。
1975年3月18—20日,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南越军队瓦 面对北越军队日益强大的攻势,南越军队撤退。阮文绍总统宣布(3月20日)政府打算放弃西北两省和中央高地的九个省。
1975年3月25日,顺化易手 这个前王国首府被放弃,使北越军队控制了承天省。
1975年4月1日,岘港易手 尽管计划坚守这座南越第二大城市,但南越军队只进行了微弱抵抗。第二天,第三大城市归仁也同样被放弃(4月2日)。
1975年4月9--22日,昆禄的战斗 经过激战,双方都遭受严重伤亡。该城几次易手,南越军队最终放弃了该城。
1975年4月21日,阮文绍辞去总统职务 副总统陈文香被指定接任总统职务。
1975年4月27日,陈文香辞去总统职位 因拒绝和北越谈判,他辞去总统职务,由杨文明中将接任。
1975年4月30日,南越向北越投降
老挝
在日内瓦会议(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日内瓦会议)上,老挝宣告独立(1949年7月19日),并被承认为一个中立国。不过老挝还是成了大动乱的中心。苏联人和中国都支持巴特寮。由于这个国家已陷入三派武装混战中,美国暂时停止了对老挝皇家陆军的支持。三派武装包括富米·诺萨万将军领导的右派军队,首相棱发那·富马亲王领导下的中立派军队以及梭发那的同父异母兄弟苏发努冯亲王领导下的共产党巴特寮的军队。老挝中北部的查尔平原地区成了多数战斗的竞技场,这些战斗演化成了许多没完没了的冲突。巴特寮不断升级的进攻,促使5000名美军驻扎在泰国(1962年5月19日)以保护这个国家的边境。使命完成后,美军撤走(7月30日)。到10月7日,美国在老挝的军事顾问也撤走。在1962年,老挝领土成了北越军队向南越渗透以支持北越的便利交通线。1964年5月17日,美国开始用喷气式飞机在老挝全境连续进行空中侦察活动。
1953年4月14日,越盟入侵老挝 他们占领了桑怒一带法国遗弃的军事基地。越盟向琅勃拉邦首府挺进,占领了川圹(4月20日)。老挝动员了军队,美国也紧急提供军事援助。越盟军队开始撤退(5月初),法军夺回了川圹。
1953年10月22日,老挝独立 法国同老挝签订条约,使老挝成为法兰西联邦内享有完全独立与主权的国家。
1953--1954年,反法起义 这次起义中夹杂着共产党和反共产党派别间错综复杂的斗争。
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协定》(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日内瓦会议)
1959年7月30—31日,北越的游击队攻击老挝军队的营区 共产党领导的由北越武装起来的巴特寮游击队攻击了北部地区老挝军队的营房。
1959年9月7日,联合国的调查 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决定调查老挝政府指控北越侵略老挝。
1960年8月9日,军事政变 培·萨纳尼空总理的政府被伞兵营营长贡勒上尉领导的军事叛乱推翻。在贡勒的主持下,中立派领导人梭发那·富马亲王成为首相。贡勒不久升为将军,在随后几年复杂的内战中,他成了重要的中立派人士。此人态度暧昧,但又反共。
1961年3月23日,美国发出警告 肯尼迪总统宣布,美国不会袖手旁观不断得到外部支援的亲共势力占领老挝。艾森豪威尔政府以前也曾发出过类似的警告(12月31日),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1961年4月3日,政府和巴特寮停火
1962年5月12日,美国军队的调度 肯尼迪总统命令美第七舰队的特混编队驶向印度支那半岛。随后他下令4000多名美军前往泰国(5月15日那里已驻扎了约1000名美军)。
1962年7月23日,有关老挝的《日内瓦协议》 14个国家保障老挝的中立和独立。
1962年10月5日,美国军事顾问撤走 这是根据《日内瓦协议》采取的行动。约800名顾问和技术人员撤走。
1963年4月,再度发生冲突 三周后,根据一项停火协议,中立派和巴特寮部队停止了大规模战斗,但小规模战斗仍在进行。
1964年5月16—24日,共产党巴特察军队占领了查尔平原 贡勒的军队被击败。
1964—1973年,老挝的战争持续不断 在强大的北越军队支持下,巴特寮军队的规模已从1万人增至4万人,占据了该国的东部、南部和北部部分地区,时而对万象梭发那·富马首相的政府形成威胁。
1964年4月19日,军事政变 梭发那·富马首相被库布拉希特·阿布海准将领导的右翼军事委员会废黜。军事委员会控制了万象。经过一场典型的老挝式政治斗争,梭发那·富马重新执政,并同意根据左派的要求,修改政府联合右派和中立派的政策(5月2日)。巴特寮对此予以谴责。
1965年1月31日—2月4日,未遂兵变 经过多次战斗后,皇家军队清除了万象的叛军。兵变领导人、副首相富米·诺萨万将军逃到了泰国。
1965年3月28—30日,军队叛乱 流亡的副首相富米·诺萨万的支持者们企图再次叛乱,但被粉碎了。
1969年4—5月,老挝军队从共产党手中夺回了查尔平原 对查尔平原的进攻得到了美国近距离支援飞机的大力协助。共产党军队仍占据着这个平原的边缘部分。同时,他们在老挝中部和南部地区采取行动,也未受阻。
1970年2月2日,共产党部队又夺回了查尔平原 经过11天的战斗,该地区被巴特寮军队占领。
1970年4月29—30日,北越军队占领了阿速坡
1972年2月7日一3月6日,查尔平原的战斗 4000名老挝军队在美国的空中支援下发动攻势,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在共产党部队的反攻下又得而复失(2月22日)。
1973年2月21日,老挝实现停火 停火协议规定:老挝和外国军队立即停止敌对行动;30天内成立一个新的临时性联合政府;新政府成立后60天之内撤走所有外国军队并遣返所有战俘;新机构开始工作之前,老挝由国际管制委员会监控。停火一开始不是很有效,在万象政府的要求下,在以后的几天里美国的B-52轰炸机两次袭击了巴特寮的阵地。
1973年9月14日,再次达成停火协议 尽管仍不时发生破坏停火的事件,但这次是老挝20多年来最有效的一次停火。
1975年4月,战斗加剧 共产党在柬埔寨和南越取得重大胜利后,老挝的巴特寮部队开始发动进攻。
柬埔寨
被日内瓦会议(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日内瓦会议)承认为中立国后,在国家元首(前国王)西哈努克亲王的领导下,柬埔寨同其邻国及美国不断发生摩擦。西哈努克接受了共产党集团的军事援助,而对接受美国的援助附加了严格的条件。早先(1956年2月18日)他曾拒绝东南亚条约组织的保护。本时期柬埔寨与南越的边境冲突频繁发生;北越游击队经柬埔寨自由调动,显然也得到了柬埔寨的允许或容忍。柬埔寨与泰国的关系在本时期同样糟糕。
1950—1954年,广泛的反法起义
1953年6月14日,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自愿流放
1963年11月12日,束埔寨拒绝美国援助
1963年12月12日,柬埔察从华盛顿撤回了大使馆
1964—1970年,与泰国多次发生边境纠纷
1965—1970年,间接卷入越南战争 尽管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多次否认,但实际上北越长期使用柬埔寨领土,经胡志明小道向南越运送增援部队和补给,或走海路经磅逊运送增援部队。北越在紧靠南越的柬埔寨境内建立安全区和仓库。西哈努克多次谴责美国和南越越过边界追击北越军队,以及美国轰炸安全区和补给线。
1969—1970年,反对共产党起义者的游击战 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游击队在全国开展的反政府活动日益加剧。
1970年3月,朗诺总理要求共产党部队撤走
1970年4月30日,美国军队进入柬埔寨(参见第二十一章→印度支那战争→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70年的作战行动)
1970年11月1日,柬埔察君主政体结束 经过10月9日采取一致同意的立法行动后,柬埔寨成为高棉共和国,结束了2000年的君主制。
1972年3月10日,朗诺掌握了作为国家元首的全部权力 在国外的西哈努克亲王去了北京。
1972年3月21日,共产党部队轰炸金边 200多枚火箭和炮弹击中这个首都,这是到目前为止对首都实施的最严重的打击。
1972年12月,金边再次遭到火箭和炮弹的袭击
1973年3--4月,金边实际上己陷入包围 所有通往首都的道路都被共产党的军队封锁,湄公河补给线也被部署在河两岸强大的共产党的部队所切断,首都已陷入饥饿和受到巨大压力的守军所需补给晶将要耗尽的危急中。但受到严密保护的运输队,还是冲破了湄公河的封锁(4月8—9日),而且在通往磅龙港的主要供应线打通后,一支庞大的运货车队抵达这座城市(4月11日)。
1973年3月17日,朗诺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 这是总统府遭一架柬埔寨空军飞机轰炸后采取的行动。
1973年8月14日,美国空军最后一次轰炸柬埔寨(参见第二十一章→印度支那战争→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73年的作战行动)
1975年1月1日,起义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 在沿三条战线对金边发动的协同进攻中,起义军推进到了距城市防线不到3.2公里的地方(1月2日)。所有陆路交通很快被切断了。美国政府承担的空运增至一天10架飞机。
1975年1月1日,开始围困乃良 该城扼守着湄公河上通向金边的水上通道。
1975年1月17日,两支运输队没能抵达 乃良装有弹药的船只都被起义军炮火击沉。
1975年1月23日,运输船抵达金边 23艘船冲过起义军的密集火力从南越抵达金边。
1975年2月,美国增加空运 2月22日,向金边运送武器弹药的飞行增至每天22—24架次,三天后又出动了同样的架次。2月27日开始空运食品。
1975年2月25日,福特总统要求国会提供2.22亿美元的追加援助 据报道,金边还能维持不到一个月的弹药供应。
1975年2月28日—3月12日,炮击金边机场 由于起义军已逼近距金边市中心不到8公里的地方,不时的炮击破坏了这个机场。
1975年2月29日,美国国会代表团访问柬埔寨
1975年3月11日,军事指挥发生变动 苏森纳·弗南德斯中将被免去武装部队司令职务。萨克苏特·萨克罕中将接替了他的参谋长职务。
1975年4月1日,朗诺离开柬埔寨 一个集体领导小组代替了他的职务。
1975年4月1日,起义军攻占乃良 经过三个月的围困,海军基地已成一片废墟。由于起义军逼近金边,机场也遭到多次炮击,空中交通曾多次暂时中断。
1975年4月16日,红色高棉取胜 朗诺总统(4月1日出逃)向占领金边的红色高棉投降。
马来西亚
1948年2月1日,马采亚联邦成立 这形成了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殖民地。
1948年2--5月,共产党开始频繁活动 这主要是在人口占大多数的华人中间展开。
1948年6月16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游击战遍布全联邦。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增援守卫部队。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1952年2月7日,英军开始发动进攻 高级专员兼联邦政府军司令,杰拉尔德·坦普勒(爵士)将军组织了一次精心策划的协同战役。
1954年2月8日,共产党高级指挥部撤走 吉隆坡的英国当局宣称共产党在马来亚的高级指挥部已迁至苏门答腊。
1957年8月31日,联邦实行君主立宪制 仍留在英联邦内。至此,尽管在偏远的丛林地区少数人还在抵抗,但起义实际上已被镇压。
1960年了月31日,紧急状态正式结束 政府宣布起义已被镇压。总计伤亡人数为:共产党军队死亡6705人,受伤1286人,2696人投降;政府军队死亡2384人,受伤2400人。
1962年12月8日,婆罗洲暴动 这次暴动很快被镇压了。
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宣布成立 新加坡、沙巴和沙捞越加入马来西亚联邦。这个新国家是西方世界在东南亚反对共产主义渗透的堡垒。英国的军事援助增强了马来西亚的防务,以对付内部的恐怖活动和印度尼西亚的袭击。
1963—1966年,与印度尼西亚不宣而战(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开始骚扰马来西亚)
1964年5月3日,苏加诺宣布准备压垮马来酉亚
1964年7月21—23日,新加坡公众骚乱骚乱 被警察和军队镇压。
1964年7月22日,美国保证支持马来西亚 其目的在于帮助这个新国家对付印度尼西亚的威胁。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独立 通过签署共同协议,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而独立。最初,一支英国守军仍负责新加坡的防御。
1971年11月1日,英澳新军队代替英国守卫部队 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军队组成新的守卫部队。实际上新加坡已开始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以分担与马来西亚和另三个英联邦国家签订的《五国防御条约》中规定的义务。
印度尼西亚
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亚西共和国独立 这是在日本投降后由苏加诺和穆罕默德·哈达宣布的,以预防荷兰重新侵占印度尼西亚。
1945年9月29日,英国和荷兰军队抵达巴达维亚 他们开始解除日军武装,将他们遣返回国,并重建荷兰对荷属东印度的控制。
1945年10月14日,敌对行动开始 印度尼西亚人民军对英国和荷兰占领军宣战。
1945年11月6日,和谈被拒绝 印度尼西亚共和党人拒绝了荷兰关于赋予共和党人统治地位及由本地人治理印尼的建议。
1945年11月29日,苏腊巴亚陷落 经过同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的激烈战斗后,英国占领了叛军首府。
1946年11月13日,《井里汶协议》 荷兰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爪哇、苏门答腊和马都拉)和印度尼西亚联邦(包括婆罗洲、西里伯斯、巽他和摩鹿加群岛等所有荷兰王室的直辖领地)。同荷兰的冲突仍然持续不断。
1947年5月4日,民族主义者宣告西爪哇独立
1947年7月20日,荷兰进攻爪哇 联合国插手,要求停火(8月4日),但是,尽管联合国委员会和美国外交官不断进行调解,战斗仍在继续(1947—1948年)。
1948年12月19日,荷兰空降部队占领日惹 这是印度尼西亚起义军的首府。荷兰很快有效地控制了整个爪哇岛(12月25日)。
1948年12月21日,停火
1949年1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要求荷兰归还主权 荷兰拒绝这一要求。零星的敌对行动仍在继续。
1949年5月7日,停火 荷兰军队撤离日惹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新首都雅加达(6月30日)。
1949年11月2日,荷兰同意还给印尼全部主权
1950年8月15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宣布成立
1950—1961年,内战 程度不同的暴动遍布印度尼西亚,特别是苏门答腊和西里伯斯。
1955年4月18--27日,万隆会议 来自29个亚洲和非洲国家的代表会集万隆,其共同目标是消灭殖民主义,全体人民独立自主及所有国家加入联合国。
1957—1963年,印度尼西亚骚扰西新几内亚 印度尼西亚人声称荷兰应将这块领土(他们称为西伊里安)还给他们。
1962年1—8月,零星的敌对行动 在荷属西新几内亚海岸外活动的印度尼西亚鱼雷艇遭到荷兰军队的攻击(1月26日)。不久,苏加诺对荷属西新几内亚发动了游击战(2月20日)。
1962年8月15日,荷兰同意放弃西新几内亚 后来(1963年5月1日)荷兰正式把这块领土移交给印度尼西亚。
1962年12月,印度尼西亚挑起文莱暴动 暴动被英国军队镇压。
1963年5月18日,苏加诺被任命为终身总统
1963年9月15日,开始骚扰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联邦宣布成立后,苏加诺拒绝承认这个新联邦,称“我们将要战斗并摧毁它”,其后不断进行外交骚扰和游击战,印度尼西亚游击队也经常渗入马来西亚境内(参见上文)。
1965年1月21日,印度尼西亚退出联合国 这是对马来西亚获得安理会席位的抗议。
1965年10月1日,共产党政变未遂 印度尼西亚陆军镇压了共产党,反共、反华暴力风潮席卷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参谋长阿卜杜勒·哈里斯·纳苏蒂安将军(他担任了国防部长)领导下,陆军企图瓦解印度尼西亚共产党。
1965年10—12月,屠杀共产党人 军队和反共集团屠杀了10万名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员(有些人估计数字更高)。其后果是大大削弱了苏加诺总统的权力,因为他一直得到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支持。
1966年2月21日,苏加诺解除政府中反共人士的职务 纳苏蒂安将军是苏加诺努力恢复其权力过程中被解除职务的15名反共内阁成员之一,其职务由左翼人士接任。此后军队暴力活动迅速发生。在总统府外示威的3名学生被警察杀死;骚乱遍及雅加达和爪哇(2月24日)。数千名被怀疑是共产党的人士被杀。
1966年3月12日,军人控制了政权,苏加诺成了傀儡 发动部分军事政变的领导人是苏哈托中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被取缔;政府中的亲共人士被清洗。苏加诺所剩的少数权力后来也被苏哈托夺去(1967年2月20日)。
1966年6月1日,与马来西亚停止对抗 在曼谷经过四天和谈,虽然婆罗洲的沙巴和沙捞越的地位问题仍未解决,但双方还是宣布了上述决定。
1966年8月11日,与马来西亚签署条约 条约在雅加达签署,正式结束了两国不宣而战的状态。
1966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重返联合国 美国也恢复了经济援助。
1968年3月27日,苏哈托被任命为总统 这项任命是由人民协商会议宣布的,从而正式结束了苏加诺政权。五年后,苏哈托再次当选总统(1973年3月)。
菲律宾
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共和国成立 1946--1954年,民抗军的活动这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政党控制了中吕宋,与政府军进行了近10年的内战。反游击队的作战行动取得成功的主要负责人是国防部长拉蒙·麦格赛赛。
1947年3月14日,与美国签署协议 美国和菲律宾签署了为期99年的基地协议。
1952年4月15日,民抗军领导人被捕 菲律宾军队俘获了共产党领导的民抗军领导人威廉·J.波默罗伊。
1954年,菲律宾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东南亚条约组织)
1962年6月22日,菲律宾对北婆罗洲的沙巴省提出主权要求 其根据是英国在19世纪占领沙巴之前该地为苏禄苏丹所有。这一要求导致后来与马来西亚关系紧张。
1964—1974年,反对共产党民抗军的游击战 菲律宾共产党从50年代初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参见上文),创建了一支新军队,以取代民抗军,称为人民解放军,主要在中吕宋地区活动。这支人民解放军的战术与越共的战术相似,他们将地下活动与有选择的手段结合起来,以在当地博得声誉。政府的镇压行动使新民抗军难以获得更大的成功,但也无法摧毁这些游击队。
1966年9月16日,签署《减少美国基地和租借期限的协议》 美国租借菲律宾基地的期限由99年减至25年。
1966年9月25日,菲律宾工兵营抵达越南 这支部队最初为1000人,最后达2000人。派出这支部队是要表明菲律宾遵循东南亚条约组织制定的政策。
1970—1974年,南部群岛穆斯林反叛 他们利用历来存在的伊斯兰和天主教的对立,发动了小规模战争。
1972年9月23日,菲律宾颁布戒严令 由于民抗军和人民解放军在吕宋和棉兰老活动,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颁布戒严令。
东亚
亚洲和太平洋理事会
亚太理事会在汉城成立(1966年7月14—16日)。成员国包括日本、韩国、“中华民国”(台湾省)、南越、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了偶尔发表全面支持南越反对其共产党敌人的声明外,亚太理事会的影响很小,在各成员国的政策中也不占有突出地位。
中国(国民党政府)
1927年爆发的国民政府(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内战,仅因对日战争而暂时中断了。到日本投降时,内战更加激烈。蒋介石(1887—1975年)的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彻底失败后,从大陆撒到了台湾(1949年)。在美国支持下,他在台湾仍声称自己是现由毛泽东(1893—1976年)在北京领导的中国大陆的合法政府。
1945年8月14日,与苏联签订条约 该条约确立了苏联和蒋介石国民政府之间的友好和同盟关系(参见第二十一章→东欧→苏联→与中国签署条约);中国东北铁路和大连港将由中苏共管30年,旅顺港将成为苏、中海军基地;中国承认外蒙的独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实质上是落实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中,美苏已达成的秘密政治交易的产物——编者注)。
1945年8月,中国内战再度爆发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拒绝蒋介石原地待命的命令,纷纷调动以尽可能多地解放日占领土。为使国民党接受盟国认可的日本投降条件,也为了阻止共产党接收整个华北地区,蒋介石的陆军参谋长——阿尔贝特·C.魏德迈将军,提供美国飞机和轮船把国民党部队转移到中国中部和北部(8—10月)。到10月中旬,以这两种方式大约转移了50万名国民党部队。
1945年8月28日,美国促成国共谈判 在劝说蒋介石发出邀请之后,美国大使亲自护送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和平会议。近两个月之后,谈判破裂。
1945年9月3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抵达 中国美国第一陆战师和其他部队在河北东部和山东登陆,这支部队不久增加到53000人。他们占据了北平、天津及北方沿海地区。
1945年11月15日,国民党军在东三省西南地区发动攻势 国民党要求经海路将其部队从辽东半岛调入东北,但被根据日本投降条款驻扎在这一地区的苏联军队拒绝。国民党军队在秦皇岛登陆,那里驻扎着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越过长城攻入苏占区以外被共产党军队占据的地区。
1945年11月30日,共产党在山东发动攻势 陈毅的新四军解放了未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占据的大部分地区。1945年12月5日,赫尔利指责外联处官员赫尔利(1883--1963年)对其促成国共和谈的努力失败感到失望,宣布辞职(11月26日)。此时他指责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亲共的美国外事官员从中作梗”。
1945年12月14日,马歇尔充当调解人 美国陆军上将乔治·C.马歇尔(1880—1959年)刚从美陆军参谋长的职位上退役,便以杜鲁门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被派往中国,执行调解国共纠纷的使命。
1946年1月14日,中国停战 这部分是马歇尔调停的结果。尽管频繁发生破坏停战的事件,而且停战也不适用于中国东北,但这次停战还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生效了近六个月。
1946年2月25日,国共合作 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代表与马歇尔将军和其他美国调解人会晤,同意将中国军队统一成一支国民军,其中国民党保留50个师,共产党保留10个师。几周后这项协议即遭破坏。
东北的作战行动(1946—1948年)
1946年3月1日,苏联开始从中国东北地区撤军 当国民党军从西南部向主要的公路和铁路推进时,分散在农村的共产党军则向城市挺进。苏联已完全拆除了日本建造的工厂和工业设施,并将设备运到西伯利亚。然而,苏联人还是留下了大量所缴获的日本军事装备。这些装备可能会落到中国共产党军队手中,足以装备全部中国共产党的军队。
1946年3月10--15日,沈阳之战 苏联人刚撤走的第二天,一场争夺沈阳的战斗打响了。国民党军取得了胜利,他们接着向北挺进。
1946年3月17日,第一次四平之战 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一次大规模反攻击退了国民党军的先头突击部队。共产党军队挖壕固守这个重要的铁路枢纽。
1946年4月14--18日,第一次长春之战 一支由4000人组成的国民党分遣队被空运至长春,但被数量占优势的共产党军队赶了出去。
1946年4月16日--5月20日,第二次四平之战 孙立人率领参加过缅甸战役的国民党新一军7万名精锐,占领四平。随后,国民党军立即向北部的长春推进。
1946年4月25--28日,共产党军队占据了哈尔滨和齐齐哈尔 当苏联完全从东北地区撤军(3月3日)后,国民党政府没有采取措施派军队占据这些北方城市。
1946年5月22日,共产党部队撤出长春 国民党军占领了这座城市并继续向北推进。
1946年6月1日,横渡松花江 面对共产党军队的顽强抵抗,国民党军继续向哈尔滨推进。
1946年6月7--30日,中国东北地区停火 这部分是马歇尔将军努力调解的结果。国民党军在双城停止攻击。当和谈破裂时,双方又恢复了敌对行动。
1945年6--12月,东北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停战期间,共产党军队加强了在哈尔滨以南的防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受阻。国民党军队现有20万多人,占据着东北中部和南部重要的枢纽地区,以及松花江以北的一个桥头堡,并控制了铁路。在这些地区的消耗使国民党军队没有能力增加援兵攻打哈尔滨。共产党在东北兵力已达50万人之多,并占据着农村,但还不能向国民党军队发动有力的进攻。在美国停止军事援助(参见下文)后,为了养精蓄锐,使中国其他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发动攻势,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完全转入了防御(参见下文)。
1947年1--3月,共产党在松花江上发动试探性进攻 林彪(1907--1971年)指挥东北的共产党军队越过松花江向国民党军桥头堡西南部发动了三次攻势,但都被击退。
1947年5--6月,松花江攻势 大约27万名共产党军队聚集在长春、吉林和四平周围。这三个城市都被包围,只能空运补给品。国民党军撤离了其桥头堡。两支国民党军从辽东向北突围。
1947年6--7月,第三次四平之战 共产党部队很快攻占了这个铁路枢纽(6月16日),但最终被击退。由于双方都在准备采取进一步的行动,随后出现了一段平静时期(7--8月)。
1947年9月20日,共产党部队开始向辽西走廊发动攻势 其目的在于切断沈阳和中国北部的陆路交通。国民党在东北的战区司令官郑洞国指挥国民党军反攻,最后保住了这个走廊。
1948年1--2月,再次对辽西走廊发动攻势 蒋介石飞到沈阳亲自指挥作战。国民党军再次发动反攻,保住了走廊。蒋介石飞回南京。
1946年3--9月,国民党军不断被消灭 共产党军队强大的压力逐步瓦解了国民党军的防御。国民党军撤离吉林以加强被围的长春的守卫力量。这种防御姿态大大地影响了国民党军的土气。
1948年9月12日,再次对辽西走廊发动攻势 共产党军队解放了该走廊,打退了国民党军企图打通通向南部交通线的一切进攻。蒋介石飞至北平指挥作战。他发现东北的形势已不可救药,于是命令守军撤退,向南突围。共产党解放了长春。
1948年10月27--30日,沈阳-锦州之战 撤退中的国民党军3个兵团被共产党部队大规模的反攻击溃。全部人马被杀、被俘或被打散。国民党军将领廖耀湘被俘。
1948年11月1日,沈阳易手 剩下的小股国民党守军投降。到年终,共产党解放了整个东北。国民党损失了30万名最精锐的部队(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在东北的军事攻势即为“辽沈战役”——编者注)。
华北和华中的作战行动(1946—1949年)
1946年5月1日,国民党政府首都迁至南京 国民党政府正式从重庆迁往南京。
1946年5月5日,汉口冲突 这是1月达成停火协议(参见下文)以来发生的多起破坏停火事件之一。
1946年7--11月,国民党军在华北发动攻势 蒋介石借口中国共产党多次破坏停战协议是在挑衅,下令发动大规模进攻,夺取华北,阻止共产党军队构筑防御工事。国民党军占领了江苏大部分地区,打通了山东省内的济南—青岛铁路,占领了热河和河北大部分地区。共产党军队发动了小规模反攻,在陇海铁路线和山西北部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1946年7月29日,美国中止援助军事装备 一方面,马歇尔将军被国民党军的进攻所激怒,另一方面共产党对美国援助国民党进行内战发动了宣传攻势。在这种情况下,马歇尔将军命令禁止向国共双方提供军事援助。实际上受影响的只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蒋介石命令东北的国民党军继续进行防御,但又在华北继续进攻,他相信在补给耗尽前他能获胜。美国的这一行动对国民党的军事形势产生了严重的现实影响和心理影响。
1946年9月,美海军陆战队开始撤离 许多中国人认为,这进一步表明美国抛弃了国民党政府。
1946年11月8日,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停火 他通知马歇尔将军他愿恢复和谈,国民党毫无诚意的建议和美国的调解却遭到共产党的拒绝。
1947年1月6日,马歇尔的调解使命失败 应马歇尔的请求,美国总统杜鲁门将其召回。马歇尔离开了中国,并批评了国共双方(1月7日)。仍留在华北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约12000人)奉命撤离,只是根据1901年《庚子协定》的条款将1个团留在了天津。
1947年1--12月,国民党军转入防御 他们占据了城镇和主要铁路。除了在陕西国民党军继续发动攻势外,共产党军队在其余地区掌握了主动权。
1947年3月19日,国民党军占领延安 国民党军攻进陕西,占据了共产党的“首都”;毛泽东作出战略撤离。而共产党在其余地区则掌握了主动权。毛泽东拒绝从更重要的战区召回部队保卫延安。
1947年10月,共产党发动攻势 为配合东北的攻势,刘伯承(1892--1986年)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和陈毅(1901—1972年)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长江和陇海铁路之间的地区和山东省积极采取行动。陈毅的部队切断了开封以北的铁路线,也就意味着切断了中国北方国民党军的主要交通线。
1948年3—4月,共产党军在陕西发动攻势 彭德怀将军的部队夺回了延安(4月)。
1948年5—9月,共产党军在黄河流域发动攻势 陈毅和刘伯承的军队不断缩小国民党在黄河以北占领的地盘。在这次攻势的高峰济南战役(9月14—24日)中,有8万名国民党军投降或被俘。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 在陈毅、邓小平的全面指挥下,他的部队和刘伯承的部队向沿开封以东的陇海铁路全面展开的国民党第七兵团和第二兵团发动进攻。双方的兵力各约50万人。当华东野战军压制第七兵团时,中原野战军突人徐州以西到淮河之间的第二兵团的侧翼。第七兵团和第二兵团向淮河退却的行动受阻。第二兵团大部突围,但第七兵团全军覆没。国民党军的伤亡总数超过25万人,其中国民党军2个兵团司令均被击毙。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下野副总统李宗仁(1890—1969年)任代总统。
1949年1月22日,北平易手 经过长期围困,国民党将军傅作义(1895—1974年)向共产党投诚,北平由此和平解放。此后不久,毛泽东将共产党“首都”从延安迁到北平,同年改名北京。
1949年2月,最后一批美国分遣队撤走 美国第三陆战团撤离天津。国共双方都认为,这表明美国抛弃了国民党政府。
1949年4月1日,国民党的和谈要求 李宗仁派代表团到北平寻求与共产党达成划江分治的协议,国民党拒绝接受共产党的八大建议,故共产党也拒绝了其建议,坚持要求国民党投降。
1949年4月20日,共产党军队越过长江 刘伯承指挥改编后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在从江阴到湖口的广阔战线上横渡长江。渡江过程中,长江上的非法滞留中国领土的2艘英国军舰遭到共产党军炮兵的攻击并被严重击伤。由于共产党军队逼近南京,国民政府将首都移至广州(开始于1月19日)。
1949年4月22日,南京易手 之后,共产党军队相继解放了徐州(4月26日)、武汉(5月17日)、南昌(5月23日)和上海(5月27日)。长江以北另外两个被围困的重要城市,太原(4月24日)和西安(5月20日)也投降了。
1949年5—12月,国民党军瓦解 许多国民党军指挥官和部队向共产党投诚。由于共产党军队逼近广州(10月),国民党首都迁到重庆。
1949年8月5日,美国发表白皮书 国务院公布的这份文件批评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不再向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参见下文)
1949年10月15日,广州易手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没有遇到抵抗便解放了广州,蒋介石重新担任正在崩溃的国民党政府元首。
1949年11月30日,重庆易手 蒋介石在成都建立了一个新首府。
1949年12月7日,撤往台湾 由于共产党部队逼近成都,蒋介石政府及其残部从大陆逃到了台湾。国民党军保住了近海的金门、大陈和马祖等岛屿。
1950年,国民党政府的改革 经过推行政府还在大陆时就曾许诺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美国恢复了经济和军事援助。
1950年6月25日,蒋介石提议向在朝鲜的“联合国军”提供军事援助 麦克阿瑟(1880—1964年)将军表示赞同,但杜鲁门(1884—1972年)总统拒绝了蒋介石这个别有用心的提议。他(6月27日)命令美国第七舰队既要阻止中国进攻台湾,也要阻止国民党反攻大陆。
1950年7月24日,猛烈炮击金门
1951年1月30日,美国军事援助团成立
1952年2月1日,联合国大会指责苏联 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指责“苏联在日本投降后阻挠中国国民政府收复东北,又向中国共产党提供军事援助”。
1953年2月2日,美国第七舰队被总统捆住了手脚 艾森豪威尔(1890--1969年)总统宣布第七舰队不再“充当‘中华民国’的防御武器”。
1954年8月17日,美国干涉台湾事务 艾森豪威尔总统此时宣称,“假如中国共产党企图进攻,第七舰队将前去保卫台湾。”
1954年9月3日,对金门的猛烈轰炸 第七舰队作好了战斗准备。
1954年12月2日,与美国签署共同防御条约 由于美国担心进一步卷入亚洲的战争,促使其对台湾增加了新的限制措施。条约(1955年3月3日签订)规定国民党统辖范围是“台湾及澎湖列岛”。人民解放军继续对金门进行炮击。
1955年1月,大陈岛吃紧 大陆飞机的袭击和小型舰艇的袭击使该岛面临强大的压力。美国第七舰队帮助岛上的25000名军人和17000名居民撤离(2月6—11日)。同时,艾森豪威尔总统请求国会授予其紧急权力,允许美国武装部队“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帮助国民党据守大陈岛(1月24日)。
1955年6月7日,“事实上的”停火 金门和马祖实现了不稳定的停火。
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炮兵封锁金门 连续炮击切断对岛上守军的供应。封锁炮击逐渐减弱(10月),后来几乎完全停止了(1958年6月)。
1962年3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飞机飞越金门 有关人民解放军立即就要进攻及大陆集结重兵的谣言,使局势再度紧张。美国海军力量再次表明了美国“保卫台湾的决心”。
1962—1974年,持续的内战 台湾和大陆的紧张局势几年中还没有消除。国民党不时采取游击行动,骚扰大陆。紧张局势直到60年代后期才逐渐缓和。只是偶尔对金门的公开炮击还能提醒双方,至少在名义上他们还处在战争状态。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希望遭到沉重打击。首先是在联合国,中华民国的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毛泽东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周恩来(1898—1976年)当选为总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的政府立即得到了苏联的承认,也被印度、缅甸和锡兰承认。英国不久也承认了这个新生国家(1950年1月6日)。
1950年2月15日,与苏联签署《友好同盟条约》
1950年4月23日,共产党完全解放了海南岛
1950年10月7日,解放西藏
1950年10月26日,朝鲜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1950年的作战行动)
1954年一1964年9月3日,金门炮战[参见第二十一章→东亚→中国(国民党政府)→华北和华中的作战行动(1946—1949年)]
1957--1965年,与苏联的裂痕 到本时期末,意识形态分歧日益严重和互相冲突,使世界共产主义“铁板一块”的格局中存在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1959年8月29日,中印边界冲突(参见第二十一章一南亚一印度一印度与中国的战争)
1960年1月韶日,签署《中缅互不侵犯条约》(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缅甸→发生军事政变)
1960年6月3日,平定西藏叛乱
1960年6月29日,同尼泊尔发生边界摩擦
1962年10月20日—11月21日,印度和中国发生边界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印度→印度与中国的战争) 战事结束之前,大约有3213名印度军人和800名印度平民被俘。伤亡总数不详。战俘后来被遣返(1963年4月)。
1963—1965年,中国支持北越(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越南) 这成为使原已紧张的中苏关系更加恶化的另一个焦点。
1964--1974年,沿中苏边境线发生零星冲突 多数边界事件似乎都发生在边界划分不明确的地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66--1969年,“文化大革命” 暴力和骚乱遍布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显然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毛泽东发起的,目的在于使共产党员和群众重振革命精神。起初军队似乎支持,或至少容忍了年轻的红卫兵的暴行,但由于骚乱持续不断,军队领导人似乎带头恢复秩序。显然,这得到了毛泽东的勉强批准。
1966年10月27日,中国报道发射一枚核导弹 这是中国的第四次核爆炸,也是首次核武器试验。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像其他的几次核试验一样,中国的第五次核爆炸在新疆罗布泊进行。
1969年3月2--15日,中苏军队不宣而战 这些冲突发生在中国东北边境线上的不同地区。虽然以前没有公布,但中苏军队间激烈的武装冲突至少已持续了5年。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冲突频繁发生,双方互相谴责对方挑衅。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