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36 T.N.村派纪 (美)
伊拉克100300 2024
①以色列6月11日称有679人阵亡,3563人受伤;估计在225名受重伤人员中有一半后来死亡。
②只有2架在空战中被击落,空战战损率这1:25。
③一半以上在沙漠失踪。
④许多人可能走西岸的逃兵,以色列俘获了约500名约旦战俘。
1967年6月3—4日,以色列军队的欺骗行动 以色列将4艘登陆艇放到重型卡车上,通过公路将它们从地中海大摇大摆地运到埃拉特,到晚上再把它们运回,以重复白天的招摇行动。埃及情报部门认为,以色列的18艘登陆艇中至少有8艘(可能更多一些,因为有多方报告)会用于亚喀巴湾的作战。6月4日夜间,数艘埃及舰艇从地中海出发,经苏伊士运河驶入红海,以对付预料中的以色列威胁。这样,以色列大大改善了地中海地区力量对比失衡的不利局面。
1967年6月5日,塞得港外的交战 天黑后,1艘以色列驱逐舰和数艘摩托鱼雷艇进抵塞得港。它们在防浪堤外与埃及的2艘“黄蜂”级导弹艇遭遇。经过交火,双方都遭受轻微损失,未分胜负。埃及舰艇撤入港内。以色列军队的蛙人还潜入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内活动,对亚历山大港内的舰艇造成一些破坏,但蛙人全部被俘。
1967年6月6日,埃及海军撤出塞得港 以色列军队的猛烈空袭,以及塔尔将军的部队沿西奈沿岸北部推进,对塞得港形成威胁,迫使埃及海军将塞得港基地内的所有舰艇撤至亚历山大。
1967年6月6—7日,埃及海军轰炸以色列沿岸 3艘埃及潜艇轰击了阿什杜德附近,以及海法北部和南部的以色列沿岸。在遭到以色列空军和海军的攻击后,埃及潜艇下潜撤退。
1967年6月7日,以色列军队夺占沙姆沙伊赫 3艘摩托鱼雷艇组成的一支特遣队夺占了沙姆沙伊赫的埃及防御工事。在以色列伞兵部队赶到后,该特遣队未遇任何拦截,经蒂朗海峡进入红海。
1967年6月8日,“自由”号船事件 下午,美国“自由”号电子侦察船在距阿里什约26公里处遭到以色列战斗轰炸机和摩托鱼雷艇的攻击,受到严重破坏。以色列政府随即向美国政府道歉并被接受。
经济战
6月5日,在巴格达举行的一次阿拉伯联盟会议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科威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阿布扎比、埃及、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代表同意停止向它们认为对阿拉伯国家发动过进攻的一切国家运送石油,其中包括被埃及指责参与了以色列首次空袭的美国。此外还包括英国、西德和以色列。只有科威特、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认真采取了禁运措施。
十月战争(1973年10月6—24日)
背景
1972年11月,根据国防部长艾哈迈德·伊斯梅尔·阿里上将(后晋升元帅)提供的战备估计,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决意发动战争。他们二人都明白,埃及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还无法与以色列相匹敌,而以色列也许会再次获胜。然而,萨达特认为,以色列满足于现状,而且它实际上吞并了1967年占领的领土,这样,没有一两个大国施加压力,以色列就不会进行合情合理的谈判。促使中东问题得以解决的可能性似乎只有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迫使大国和联合国关注中东地区出现的“不战不和”的局面(“十月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或“斋月战争”)。
1973年9月12日,阿拉伯国家选定进攻日期 在开罗召开的一次阿拉伯最高级会议期间,萨达特、伊斯梅尔上将和叙利亚总统哈菲斯·阿萨德进行了秘密会晤。他们采取了非常而有效的措施保守计划秘密。
1973年9月26日,阿拉伯国家集结部队,以色列进入戒备状态 埃及和叙利亚宣布集结军队,举行例行军事演习。尽管以色列和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不会发生战争,但以色列还是下令进入部分戒备状态,包括在戈兰地区又部署1个装甲旅(9月29日)。然而,这种戒备只是敷衍塞责,并没有认真对待。
1973年10月4—5日,部分苏联顾问撤走 一些苏联顾问及所有家属匆匆撤离埃及,引起以色列和美国情报机关的注意,但它们再次通报各自的政府,战争不会发生(10月5日)。
1973年10月6日4点,战争不可避免 以色列情报首脑埃利豪·泽拉上将通知戴维·埃拉扎尔中将,阿拉伯国家将在18点发动进攻。9点半以色列下令动员。
西奈战线
1973年10月6日14点零5分,战争爆发 埃及军队对以色列炮兵阵地和指挥机构发动大规模空袭,同时猛烈炮击沿运河修建的巴列夫防线。此次行动完全达成了战术上的突然性,以色列前线部队只有部分处于戒备状态。
1973年10月6--7日,埃及军队越过苏伊士运河发动攻击 14点35分,埃及军队突击队跨过苏伊士运河,步兵、工兵和一些水陆两用坦克随后跟进。工兵部队用爆破和水喷的方法在巴列夫防线的沙坝上打开了缺口,并在10月7日午夜前在第二集团军作战地域内搭建了浮桥。第三集团军作战地域内的浮桥到10月7日夜间才建成。约500辆埃及坦克越过了苏伊士运河。由阿里尔·沙龙将军和阿弗拉罕·阿丹将军指挥的以色列军队2个快速机动预备装甲师也进抵前线。阿丹师在鲁马奈附近,沙龙师在塔萨附近。
1973年10月8日,以色列军队反攻受阻 阿丹师和沙龙师(只有部分兵力参战)对埃及第二集团军发动的反攻被击退,遭受严重损失。以色列遂转入构筑工事,而埃及军队也巩固阵地,将其桥头堡连在一起。在埃及防空部队的苏制导弹和火炮的打击下,以色列军队的近距离支援飞机损失惨重。
1973年10月11日,埃及军队准备发动攻势 一连几天伊斯梅尔将军拒绝了部属们提出的进一步向西奈纵深挺进的建议。然而,受到很大压力的叙利亚军队要求埃及军队协助减轻压力,于是他不太情愿地下令发动攻势,把以色列军队,尤其是空中力量牵制在西奈战线。
1973年10月14日,埃及军队的攻势被击退 埃及军队受阻,损失惨重,尤其是坦克。
1973年10月15--16日,以色列军队突破苏伊士运河 沙龙师在埃及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的接合部发动攻击。约午夜时分,该师1个伞兵旅在德维斯瓦附近建立了桥头阵地。
1973年10月16—18日,“中国农场”之战(“中国农场”,系一处日本人在中东废弃的农业实验基地。) 埃及第二集团军切断了沙龙师的退路,将其包围在运河以东和以西狭小的桥头阵地。在激战中,阿丹师突破埃及军队防线,在渡河点架起了一座浮桥。埃及第二集团军在第三集团军的协助下,多次试图封闭通向以色列军队渡河点的走廊,均未成功。埃及军队坦克再次遭受严重损失。阿丹师接着渡过了苏伊士运河(10月17--18日夜间)。
1973年10月18—19日,以色列军队扩展桥头阵地 尽管刚经历了“中国农场”的苦战,而且仍存在着架桥问题,但阿丹师仍从沙龙师的桥头阵地向西推进,攻击了埃军后方地域,包括其防空导弹阵地。而以色列军队飞机也在未遇多大抵抗的情况下对地面目标发动攻击。沙龙师企图夺占伊斯梅利亚,被击退(10月19日)。
1973年10月22日,以色列军队从桥头阵地突围 沙龙师向西北反复突击伊斯梅利亚,受到从开罗赶来增援的埃及军队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伞兵和装甲后备部队的牵制。阿丹师向南突围,只遇到很微弱的抵抗便切断了苏伊士城东北重要的苏伊士—开罗公路(10月22日)。
1973年10月22日18点52分,第一次停火 双方很快都指责对方破坏了联合国安排的停火。以色列又派强大的增援部队跨过苏伊士运河。
1973年10月23--24日,苏伊士-阿达比亚之战 尽管实现了停火,但以色列军队阿丹师仍受命继续向南突至苏伊士城附近的苏伊士湾,包围了埃及军队第三集团军。同时卡尔曼·马根将军指挥的以色列军队另1个师随阿丹师跟进,并突至苏伊士湾的阿达比亚。以色列军队还竭力想攻占苏伊士城,但被击退(10月23—24日)。
1973年10月24日7点,第二次停火 战斗和炮击仍在继续,但最终还是实现了停火。
评论:埃及军队跨过苏伊士运河的计划及其实施,可谓十分绝妙。但对于保卫2个集团军之间的接合部,埃及军队却没有作出适当的部署,这是一个极大的失策。埃及人声称,如果战斗继续下去,他们也有足够的后备部队和物力、财力重新与第三集团军取得联络。这种说法令人怀疑,而且如果战争再持续几天,第三集团军可能已被迫投降了。由于没有利用初期的胜利,尤其是10月8日获胜后没有乘胜前进,伊斯梅尔将军受到严厉批评。但这些批评没有顾及到以色列军队在空中力量及实施机动战的能力方面拥有的巨大优势。伊斯梅尔将军不乘胜前进的决心与新奥尔良战役后的杰克逊及阿拉曼战役[后的蒙哥马利一样坚定。尽管存在某些技术和战术上的不足,以色列军队跨过运河的行动还是十分高明的,体现了对完善的军事理论的灵活运用。
也许最重要的是埃及军队恢复了自信。因为尽管埃及军队步兵一直无法有效地对付以色列军队的坦克,但他们仍顶住了以色列军队的进攻。有助于埃及军队恢复自信的还有简便、可靠的苏制“萨格尔”和RPG-7式反坦克导弹。然而,看起来坦克和反坦克炮击毁以军坦克的数量至少和这些导弹击毁的一样多。
戈兰战线
1973年10月6日14点零5分,战争爆发 叙利亚军队大规模空袭和炮击戈兰的以色列军队阵地和设施,在战术上完全达成了突然性。
1973年10月6日,赫尔蒙山失守 叙利亚军队突击队实施直升机低空袭击,夺占了赫尔蒙山上俯瞰戈兰高原和大马士革平原的以色列军队坚固的观察哨所。
1973年10月6--7日,叙利亚军队在阿马迪耶受阻 在库奈特腊以北,叙利亚军队第七步兵师被以色列军队第七装甲旅击退,叙利亚军队多数坦克被击毁。在阿马迪耶以西发生的又一次坦克大会战中(10月7日),奉命前去接应第七步兵师的叙利亚军队第三坦克师遭到惨败。
1973年10月6--7日,叙利亚军队突入拉菲德 利用以色列军队很微弱的抵抗和比较有利的地形,叙利亚军队第五机械化师突破了以色列军队第一八八装甲旅的防御。在两天的战斗中,以色列军队的这个旅突际上已被歼灭。设在胡什尼耶的以色列军队戈兰指挥所也被包围。由于后勤补给严重不足,以及最近以色列军队调集的部队分批投入战斗形成很大压力,得到第二坦克师增援的叙利来军队第五机械化师先头部队推进到戈兰的西部悬崖附近时停止了进攻。
1973年10月8—9日,以色列军队反击 在从北部调来的第七装甲旅部分部队的协助下,新近赶到的以色列军队将叙利亚军队第五师和第一师击退,并在一些地段将其赶回到原进攻出发阵地。多数叙利亚军队坦克被击毁,许多是由于燃料和弹药耗尽而被歼。以色列军队第七旅经过苦战,阻止了叙利亚军队在库奈特腊以北再次发动的强攻(10月9日)。
1973年10月10—12日,以色列军队反攻 在整个库奈特腊—大马士革公路等地区发动的大规模强攻中,以色列军队3个师突破了停火线以东的叙利亚军队第一防御地带,并进至大马士革正面萨萨附近的第二防御地带。以色列军队主动停止进攻并开始将部队调往西奈战线(10月12日)。在以色列军队突出部南边(10月11日)的叙利亚军队第三装甲师发动反击,但遭以色列军队埋伏并被击退(10月12日)。
1973年10月15--19日,阿拉伯军队的反击被击退 伊拉克第三装甲师发动的又一次反攻被击退(10月15日)。在伊拉克军队附近的约旦第四十装甲旅发动反攻,但也被击退(10月16日)。阿拉伯军队以约旦军队为先头突击部队,又一次发动反攻,被以色列军队击退(10月19日)。双方的战线稳定在大马士革平原地区。
1973年10月22日,以色列军队夺回赫尔蒙山 以色列军队曾两次试图夺回他们在赫尔蒙山的阵地,都被叙利亚军队击退(10月8日和21日)。就在停火生效前的最后一次攻击中,以色列直升机机降的伞兵部队夺占了叙利亚军队的观察9肖所,其位置比以色列军队的观察哨所更高。而戈兰步兵旅也终于夺回了以色列军队失去的阵地。
1973年10月22日18时52分 除了赫尔蒙山仍有一些零星战斗外,整个战线处在不稳定的停战状态。
评论:叙利亚军队的进攻与埃及军队不同,既没有精心策划,也没有严密组织实施。不过叙利亚军队的战斗素质,尤其是第五机械化师令以色列军队刮目相看。后勤供给不足,意识不到全面胜利已在握,以及以色列空军自杀性的攻击,都是10月7日叙利亚军队未能夺回戈兰南部的因素。叙利亚军队的顽强防御也给以色列军队留下了深刻印象。和1963年战争时的情况一样,叙利亚军队既未瓦解,也未溃败。
空战
1973年10月6—8日,“萨姆”导弹战果辉煌 在阿拉伯军队发动进攻约40分钟后,首批以色列飞机出现在西奈和戈兰战线的上空,但他们没想到会立即遭到威力强大又为数众多的苏制导弹的轰击。到天黑前,以色列已损失了30多架飞机。在以后的几天里,埃及的“萨姆—6”机动导弹又击落了许多以色列飞机,而轻便的手提式箭式(萨姆—7)导弹也击中了许多飞机,但多数只是击伤,未能击毁。因此,头几天,以色列军队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几乎未起作用。
1973年10月8—16日,战场上空的争夺 在运用了匆忙发明的战术,并采取了金属箔片和电子对抗措施后,以色列飞机开始大力支援地面战斗。他们声称击中了苏伊士运河上的埃及桥梁,并顺利地袭击了阿拉伯国家的机场。然而阿拉伯方面则予以否认。
1973年10月9--21日,以色列军队对叙利亚实施战略性空袭 为报复叙利亚用蛙式导弹(远程地对地导弹)对胡拉谷地的攻击,以色列空军对叙利亚纵深目标(多数为工业目标)发动了猛烈而又十分有效的战略性空袭战役,还袭击了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国防部。到第一次停火前,叙利亚的海港、工厂和燃料存储库不断遭到轰炸。叙利亚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1973年10月17—24日,以色列夺回苏伊士运河的空中优势 由于阿丹将军向前推进的坦克部队占领了埃及大量防空导弹发射阵地,并迫使埃及军队将更为机动的“萨姆—6”防空导弹匆忙转移,这样就使埃及军队迄今一直有效的防空网中出现了一个缺口。这使以色列军队飞机得以迅速实施近距离空中支援,并在其获胜的“中国农场”之战中,以及从运河西岸的桥头阵地向北实施的突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论:“萨姆”系列导弹(尤其是“萨姆—6”和“箭”式导弹)的实战情况表明,空中优势已不再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情况那样,能保证对地面战斗产生决定性影响。以色列竭尽全力对付导弹威胁,尤其是采取了电子对抗措施后,也只是在很小(但是重要的)的范围内恢复了战场上的空中优势。
海战
1973年10月6--25日,埃及军队封锁以色列海岸 埃及宣布以色列沿岸水城为“战争区”,严重削弱了以色列在地中海的商业贸易。埃及的驱逐舰和潜艇封锁了曼德海峡,切断了通往埃拉特的一切海上交通。
1973年10月6日,拉塔基亚海域的交战 以色列军队的“萨尔”级导弹艇夜袭叙利亚海港拉塔基亚,与叙利亚海军的一个中队展开交战。以色列军队击沉4艘叙利亚舰只,自己未受损失。叙利亚残余舰只撤回港内。
1973年10月7--8日,拉塔基亚海域的第二次交战 双方未分胜负,叙利亚舰只再次撤回港内。
1973年10月7--8日,埃及和以色列的零散交战 战事发生在地中海和红海海域。双方未分胜负,每次都是埃及军队撤退。
1973年10月8--9日,杜姆亚特海域的交战 埃及军队舰艇出港迎战来袭的以色列导弹艇,遭受严重损失,剩余舰艇撤回。
1973年10月9--10日,以色列袭击叙利亚港口 以色列导弹艇袭击了拉塔基亚、塔尔图斯和巴尼亚斯,而叙利亚舰艇并没有出击。
1973年10月9--10日,塞得港外的交战 在以色列导弹艇和埃及导弹艇发生的一次遭遇战中,4艘埃及导弹艇被击沉,其余的撤至杜姆亚特和亚历山大。
1973年10月12--13日,以色列军队袭击叙利亚沿岸 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再次遭到轰击。以色列军队和叙利亚导弹艇交战,未分胜负。叙利亚军队企图采取扰乱战术,没有成功。
1973年10月15--16日,以色列军队袭击尼罗河三角洲 以色列导弹艇击沉大量埃及登陆艇。
1973年10月21--22日,以色列军队攻击阿布基尔湾和亚历山大 2艘埃及巡逻艇被击沉。
评论:以色列装备有本国制造的“加布里埃尔”导弹的“萨尔”级导弹艇,完全控制了叙利亚和埃及沿海水域,使以色列沿海末遭阿方炮火和导弹的袭击。另一方面,埃及封锁曼德海峡(红海至印度洋出口),切断了埃拉特的一切往来贸易。埃及还宣布封锁以色列地中海沿岸,也大大减少了海上船只来往。然而,在相对短暂的战争期间,埃及的封锁并没有对以色列产生什么严重影响。
超级大国的卷入
1972年中期,埃及要求苏联撤走其多数顾问和技术人员(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埃及→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萨达特下令苏联顾问撤走),只是对苏联与埃及和叙利亚的关系产生了部分影响。埃及和叙利亚几乎完全依靠苏联补充零部件和维修武器装备。然而,尽管苏联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密切,但直到阿拉伯国家按照选定的日期发动进攻前两三天,苏联才得知阿拉伯进攻以色列的计划,而这时埃及和叙利亚的战备情况也无法再隐瞒下去了。
以色列的技术发展很快,已能使用和保养从美国获得的各种武器装备而无需其协助和建议。这两个国家在制定作战计划方面没有合作关系,但在情报方面仍密切合作。两国都很了解9月下旬阿拉伯国家集结兵力的情况,但都大大低估了阿拉伯方面的意图。
1973年10月6日,苏联飞机频繁飞往中东 这主要是把在当地的苏联人运回国。叙利亚和埃及都得到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再供应物资大概不必要了。
1973年10月8日,以色列开始从美国空运物资 大批次的以色列航空公司飞机开始从美国弗吉尼亚的欧西安那海军航空站飞往以色列。
1973年10月9日,苏联开始向埃及和叙利亚大规模空运物资 苏联飞机绕道或直接从匈牙利和南斯拉夫飞往中东。约三分之二的架次飞往叙利亚。
1973年10月13日,美国开始向以色列空运物资 应以色列的紧急请求,美国开始用本国飞机帮助以色列航空公司空运物资。美国首批7架C-5A运输机经亚速尔群岛飞抵以色列(10月14日)。
1973年10月14--21日,美苏继续大规模空运物资 到停火时,苏联空运了约15 000吨物资,美国空运了2万多吨物资。
1973年10月24日,苏联空降部队进入戒备状态 苏联约7个师的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如果以色列军队不解除对埃及第三集团军的压制,就可能空降到埃及。正因为如此,苏联的空运有所减少。
1973年10月25日,美国军队进入“预防性戒备”状态 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宣布,美国此举是因为一些“模糊”的迹象表明,苏联有可能单方面武装干涉中东。美国的这一举动暗示着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的决心——阻止苏联的这种干涉或对此作出反应。
1973年10月27日,联合国协议结束了美苏危机 在美苏都投了赞成票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一致同意建立一支7000人的国际维和部队前往西奈和戈兰地区执行为期6个月的实施停火的使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不派兵参加这支紧急部队,因此美苏也同意不向中东派兵。同时,在联合国停火监督团(1948年即已存在)指挥官的主持下,埃及和以色列的军事代表在西岸停火线101公里处(距开罗101公里)举行会谈,双方达成了埃及向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埃及第三集团军运送非作战物资的协议。
1973年11月11日,埃及和以色列达成交换战俘协议 在达成确定停火线的协议后,埃及和以色列的军事代表在101公里处又达成了交换战俘协议,其中包括241名以色列战俘和8031名埃及战俘。交换战俘之后(11月22日完成),由于未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军队脱离接触的办法,双方的会谈陷于破裂(11月29日)。
1973年12月21--22日,日内瓦和会召开首次会议 埃及、以色列、美国和苏联的代表同意埃及和以色列继续在日内瓦讨论双方军队脱离接触问题(12月26日)。
1974年1月18日,以色列和埃及达成《军队脱离接触协议》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一周内奔波于以色列和埃及之间(1月11--17日),进行频繁的“穿梭外交”活动。在他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这个协议。根据该协议,以色列军队将在40天内从其桥头阵地撤至运河以东15--20公里处的战线上。埃及军队仍留在运河东岸一个5—8公里宽的缓冲区,由联合国应急部队负责巡逻。该协议使以色列控制了吉迪和米特拉山隘。以色列从1月24日开始撤军,3月4日撤完。
1974年2月28日,美国和埃及恢复外交关系 双方曾在1967年6月6日断绝了外交关系[参见第二十一章→六天战争(1967年6月5—10日)→双方的兵力→对美国参与以色列进攻的指控]。
1974年2—5月,叙利亚和以色列的“消耗战争” 显然,这是叙利亚采取的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迫使其在戈兰高地作出领土让步的一种战术:叙利亚军队用火炮和轻武器沿库奈特腊和大马士革之间的整个停火线与以色列军队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斗。
1974年3月18日,阿拉伯国家解除了对美国的石油禁运 7个阿拉伯产油国中多数投了赞成票,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投了反对票(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沙特阿拉伯→沙特领导石油禁运)。
1974年4—5月,巴勒斯坦人发动猛烈的游击战 为向以色列施压,巴勒斯坦游击队多次越过黎巴嫩和以色列的边界,对以色列发动自杀式袭击。其中最著名的是对谢莫纳村(4月11日)和马阿洛特(5月15日)的攻击。为了报复,以色列飞机轰炸了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基地和营地。双方平民所遭受的生命损失,进一步加剧了阿拉伯和以色列的敌对。
1974年4月18日,埃及放弃对苏联军事装备的依赖 埃及总统萨达特宣布,苏联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应埃及的请求,重新向埃及供应武器装备了,而且苏联所提出的向埃及恢复供应武器的条件,是其“施加政策影响的一种工具”,因此埃及“不能接受”。这样,萨达特总统结束了18年来埃及依靠苏联提供武器装备的局面。
1974年5月31日,以色列和叙利亚达成军队脱离接触协议 经过基辛格在以色列和叙利亚之间32天的穿梭外交活动,以色列放弃了1973年十月战争中从叙利亚夺占的一切领土,还放弃了1967年占领的两个狭小地带,包括库奈特腊镇。双方的军队限制在新停火线各自一侧的地带内,中间设立一个狭窄的缓冲区,由联合国紧急部队巡逻。
朝鲜战争
背景
日俄战争后(参见第十九章→1914年之前的主要战争→日俄战争),朝鲜被日本吞并。开罗会议(1943年12月1日)上,盟国允诺要恢复朝鲜的自由。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中又重申了这个决议。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降时[参见第二十章→太平洋海军力量比较→对日作战行动(1945年)→日本的崩溃],盟国匆忙达成协议(1945年8月15日),武断地把北纬38°作,为分界线,以北由苏联接受驻朝鲜日本军队的投降,以南的日军则向美军投降。日军的投降没有发生什么摩擦,之后苏美便把38°线当作政治边界。关于通过全国范围的自由选举成立独立的朝鲜政府的问题,双方在两年中都未能达成协议。在38°分界线以南地区,大韩民国成立(1947年8月15日),以汉城为首都。北部地区,以平壤为首都,还组建了一支朝鲜军队。
双方的实力
朝鲜有一支训练有素、苏式装备的军队,编为10个师和1个用苏式F-34中型坦克组建的坦克旅以及一些支援部队,共计13万人。军队的骨干是大约25000名参加过中国东北战役的老兵[参见第二十一章→东亚→中国(国民党政府)→中国东北的作战行动)。空军有180架苏式的“雅克”飞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型号。此外还有10万名受过训练的后备役人员。
韩国军队(略强于一支国民治安部队)大约有10万人,编为8个师和少量炮兵支援部队。这支军队缺少中型和重型火炮、坦克、作战飞机,也没有后备役部队。双方几乎都没有什么海上力量。
1950年的作战行动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在崔庸健元帅的指挥下,朝鲜军队(7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和支援部队)分成4路纵队越过38°分界线,突袭汉城。朝鲜军队的行动达成了突然性。其强大的攻势,粉碎了汉城地区韩国4个师的部队进行的分散抵抗。在攻击中,朝鲜还通过无线电广播宣称将进行“全民防卫”,以对付韩国的入侵。朝鲜的目标是占领汉城和整个朝鲜半岛南部。
1950年6月25—30日,联合国和美国作出反应 在联合国“紧急会议”上(苏联抵制安理会,没有派代表与会否决这一行动)。安理会呼吁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朝鲜军队撤走,并要求联合国成员国予以协助。哈里·杜鲁门总统(6月27日)命令指挥远东美军的麦克阿瑟将军出动空军和海军支援和掩护韩国军队的防御。麦克阿瑟对朝鲜沿岸实施海上封锁并向韩国军队提供空中支援。由于汉城陷落,麦克阿瑟经过亲自侦察(6月28日)后向总统报告,称即使得到美国的空中支援,韩国军队也无法阻止朝鲜的“入侵”。于是杜鲁门批准动用美国地面部队(6月30日)。
地图04 “联合国军”的攻势1950年6—9月
麦克阿瑟的兵力 除了美国第七舰队的舰只和远东空军(8个半作战大队)外,美国地面部队(多数驻在日本)有4个未满员师,编成2个基干军。步兵和炮兵部队在人员和火炮方面各自只达到三分之二的实力,而且缺少反坦克武器。军所属部队也没有中型坦克、火炮和其他支援兵器。
1950年6月30日,美军开始向朝鲜调动 第二十四师(师长是威廉·迪安少将)开始分批由海路和空路进入朝鲜,另外2个师随后跟进。
1950年7月5日,史密斯特遣队 美军1个未满员的营(2个步兵连)和1个炮兵连在查尔斯·史密斯中校指挥下,在乌山附近与韩国军队会合(7月4日)。次日早晨,朝鲜军的1个师和30辆坦克发动进攻,韩国军队溃逃。史密斯特遣队被围。他们坚持了7个小时后弹药耗尽,残余部队抛下所有装备夺路而去。
1950年7月6--21日,迪安的迟滞作战 为尽快争取援兵,迪安将军把该师的余部投入战斗,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朝鲜军队的推进,并利用地形争取时间,而第一骑兵师和第二十五师正从日本赶来。当朝鲜军队从3个方向对第二十四师发动强攻时,在大田为期5天的战事(7月16--20日)告一段落。第二十四师余部撤退,而亲自指挥后卫部队作战的迪安师长被俘。其被打垮的部队被第七骑兵师营救(7月22日),而在其右翼的第二十五师会同改编后的韩国数个师,减缓了朝鲜军队向中部和北部的推进。
1950年7月7日,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司令部总司令 联合国安理会要求成立一个统一指挥部,由一名美国军官指挥。应这一要求,杜鲁门总统作出上述任命。
1950年8月5日—9月15日,釜山环形防御 沃尔顿·沃克中将指挥改编成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在沿洛东江延伸出的一条摇摇欲坠的战线上稳定丁防御。这里向北距对马海峡约145公里,向东距日本海约97公里。这一地区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端,包括釜山这一可以利用的港口。在北部,韩国军队5个得到重新装备但仍惊魂未定的师企图牵制进攻者。而西侧被美军占据。此时这支美军包括2个步兵团和1个陆战旅。朝鲜军队在这里不停顿的进攻所造成的压力有所减弱。第七舰队保护着海面两侧并干扰朝鲜军队在沿岸的调动,而远东空军(增编了1个澳大利亚大队)和海军舰载机则猛烈攻击朝鲜军队的交通线并向地面部队提供急需的近距离支援。借助内线优势,沃克将军得以在朝鲜军队蚕食其防线时,将机动预备队抽调至防线内的各据点。朝鲜军队对洛东江的几次突破都被挫败。在北部,朝鲜军队推进了约32公里(8月26日)后也受阻。此时崔庸健的部队估计有14个步兵师,并得到几个坦克团的支援。他们仍在环形防线周围发动了多次缺乏协同的攻击。在北部,朝鲜军队3个师的进攻(9月3日),迫使“联合国军”将其在庆州以北的全部预备队(第二十四师)投入战斗。这时英国第二十七步兵旅赶到(9月14日),接替了撒至别处作战的美军陆战旅担负的任务。
1950年9月15—25日,仁川登陆 黎明时分,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美国第十军在仁川危机四伏的海滩上登陆。这里位于汉城以西、战线以北约242公里的西海岸。尽管两天的轰炸已警告过汉城及其周围的几支朝鲜分遣队,但美军的行动仍达成丁战略上的突然性。第一陆战师击溃朝鲜军队微弱的抵抗,占领了金浦机场(9月17日)。第七步兵师和随后登陆的海军陆战部队向南攻击,切断了向南部的朝鲜军队运送补给的铁路和公路,并包围了汉城。
1950年9月15--25日,美军从环形防线突围 与此同时,第八集团军以第一骑兵师为先头部队开始突围。由于补给供应被切断,腹背受敌,崔庸健的朝鲜军队崩溃了。韩国军队重回汉城时,第一骑兵师和第七步兵师会合。
1950年9月26日,美军占领汉城 朝鲜军队向道路不通、崎岖不平的乡村撤退,125000人及其大部分装备被俘获。
地图05 “联合国军”的攻势1950年9—11月
评论:从计划、实施及结局来看,仁川登陆都是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战略出击。朝鲜军队被打败。第八集团军还在釜山坚守着一块不稳定的立足点时,麦克阿瑟已下定了决心。8月12日,麦克阿瑟的参谋人员受命为行动做准备,他们用一个月就完成了一般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麦克阿瑟坚持己见,消除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疑虑(从技术上讲,仁川地区最不利于两栖作战),而且他还得到了他所要求增派的1个陆战师的大部(该师的1个旅已归麦克阿瑟指挥,他们从釜山环形防线赶来)。第七步兵师是麦克阿瑟的驻日占领军中最大的一支部队,该师序列中还有5000多名匆匆赶赴日本与该师一起训练过的韩国士兵。这次登陆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因素:①美国海军能提供充足的水上运输;②沃克的第八集团军在受到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釜山的环形防线,直至登陆完毕;③选择了攻击的最佳时机(30米的潮汐落差使得每24小时中只有6小时可以利用海滩)。
1950年10月1日—11月24日,美军向鸭绿江推进 杜鲁门总统指示麦克阿瑟越过38°线向北推进。韩国军队越过了38°线(10月1日),第八集团军随后跟进(10月9日),留下2个师在南部地区保卫釜山交通线,并打击朝鲜军队的剩余力量。军事行动面临的严重障碍就是“联合国军”的飞机决不能飞越鸭绿江以北的禁令。在空降部队(第一八七空降团)和地面部队的联合进攻下,朝鲜首都平壤陷落(10月20日)。韩国第六师进抵鸭绿江边的楚山,其他韩国部队在其后呈扇形展开。这时,其他盟国的象征性部队已归第八集团军指挥,并编人美军师属部队,计有1个土耳其旅和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荷兰及泰国的数个营。
1950年10月15日,威克岛会议 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在威克岛商讨战争方针问题。此次会议后来成了参议院调查的问题,并导致麦克阿瑟将军被解职(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1951年的作战行动→麦克阿瑟被解职)。
1950年10月16—26日,美国第十军调至东海岸 该军乘船向东海岸的元山调动(10月19日),那里已被韩国第一军占领。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朝鲜军队在元山港口周围布下了最新型的苏制水雷。由于要扫雷,迫使该军推迟7天才得以登陆。
1950年10—11月,中国的介入 北京已发出警告,一旦“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即北纬38°线),则进行干涉。据报中国军队已在鸭绿江以北地区大量集结。面对战场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沃克召回了其第八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并暂时固守清川江一线。
麦克阿瑟的作战计划和面临的问题。麦克阿瑟的企图是沿半岛全线推进,以第十军在东岸,第八集团军在西岸,形成合围态势。第十军向西推进至鸭绿江,并将边界以南的所有敌军赶入第八集团军的火力之下。由于荒芜、崎岖的中部山岳妨碍互相支援,两支部队独立作战,由麦克阿瑟在东京直接控制和协调两军的行动。阿尔蒙德的第十军现下辖美军第一陆战师、第三、七师和韩国的第一军(第三师和首都师)。第八集团军辖9个师的兵力,编为3个军:由左至右依次为美军第一和第九军以及韩国的第二军。整个司令部的总兵力约为20万人,或许还要加上后方的15万多名支援保障人员。除了韩国的几个军外,还有21 000多名韩国部队配属或编人美军部队。
麦克阿瑟认为中国是在讹诈,除非本土遭入侵,否则中国不会介入冲突。他在威克岛向杜鲁门表达了看法。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持同样看法。而现在中国军队进入了朝鲜。麦克阿瑟认为,暂停推进会违背他下达的“歼灭朝鲜武装力量”的命令,应继续大胆推进,摸清战场形势。他的这一决心得到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特别批准。同时,广泛分布在辽阔战线上的第九军已向北突进,韩国军的首都师已进抵沿海的清津;美军第七师也抵达鸭绿江边的惠山。
1950年11月24日,第八集团军向前推进 麦克阿瑟开始实施“武装侦察”。
1950年11月25--26日,中国军队反攻 第八集团军在实际未遇什么抵抗的情况下推进了24小时后,突然遭到大规模攻击,其主攻方向指向美军部队的右翼。约18万人、编为18个师的中国军队,重创并打垮了韩国第二军,打击了第九军右翼的美军第二师,并对整个第八集团军形成合围的威胁。美军第二师试图保护其右翼,但在军隅里遭到伏击。该师以行军队形通过一个峡谷时陷入了中国军队的包围圈,在竭力突围的过程中损失了约4000人和大部分火炮。沃克将其预备队美军第一骑兵师、土耳其旅和第二十七英联邦旅投入战斗。他们摆脱了中国军队的包围,土耳其旅遭受的损失尤其惨重。第八集团军竭力以较完整的队形突围。到12月5日,第八集团军完全摆脱了中国军队的包围,其右翼也得到了保障。中国军队的进攻势头也开始减弱。但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则是门户洞开,必须要构筑较坚固的防御阵地。因此,沃克将其部队撤至“三八线”一带,这里略靠汉城以北,在11月24日的战线以南约210公里一带。这样,这年年终第八集团军又面临着共产党军队的一次新攻势。
1950年11月27日—12月9日,第十军后撤 在东部战区,另外一支12万人的中国军队沿长津水库两侧推进,包围了美军第一陆战师,猛攻美军第三师和第七师一部。韩国军队根据阿尔蒙德的命令仓促撤退,但没有遇到多大的干扰。由于共产党部队的攻击直指兴南和元山这两个港口,“联合国军”有被分批歼灭的危险,麦克阿瑟下令全军后撤。海军运输舰只赶赴这两个港口,还构筑了环形防御阵地,由第三师、第七师一部驻守。而奥利佛·史密斯少将指挥的第一陆战师则在严寒之下固守长津水库以南地区,由于被共产党军队的8个师包围,奥利佛·史密斯将军向他的部队宣布,他们无路可退,只能“向别的方向进攻”。于是,该师在远东空军的支援下向东南方向的兴南攻击前进。共产党军队摧毁了该师车辆和坦克的必经之路——一个山谷中的唯一一座桥梁。这时,空军空投了架桥器材,该师才得以继续向南推进。当第三师的救援部队与该陆战师在兴南环形防线外会合时,为期13天的追击战才告一段落(12月9日)。
1950年12月5--15日,第十军撤离 尽管共产党的军队不断向兴南和元山这两个港口的环形防线发起攻击,但部队从空中和海上的疏散仍在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着。空军和海军舰载机以及海军炮火的支援,加快了部队最后的疏散。在这次疏散中,海军总共运送了105 000名韩国和美军部队以及98 000名难民,还运送了约35万吨物资和17 500部车辆。远东空军疏散了3600人的部队、200部车辆和1300吨物资。抵达釜山后,第十军划归第八集团军指挥,成为该集团军的战略预备队。
1950年12月23—26日,沃克卒,李奇微接任 沃克在车祸中丧生,他的职务由马修·B.李奇微中将接任。麦克阿瑟委任他指挥在朝鲜的一切地面作战行动, 自己仍保留对所有地面、空中和海上作战的指挥权。
评论:“联合国军”在朝鲜遭到了一次严重的失败。麦克阿瑟的批评者们立即责备他在一条战线上的两个孤立战区同时推进,而且没有采取充分的警戒措施,致使中国军队的进攻达成了极大的突然性。而麦克阿瑟的支持者则进行反驳,指出地形的性质使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无法保持密切的地面联络,也无法互相支援。他们还责备联合国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共产党军队进攻前制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地面作战计划,而且严禁在鸭绿江以北实施空中侦察。麦克阿瑟遇到的问题还有,他迫切要求允许轰炸鸭绿江上的桥梁以及距符拉迪沃斯托克仅约560公里的朝鲜重要的进口港罗津,通过这个港口,苏联的战争物资得以畅通无阻、源源不断地运进朝鲜。但麦克阿瑟的这些要求遭到拒绝,最后只是批准轰炸鸭绿江上的南端桥梁。这是极为冒险而实际上又不起作用的行动,因为要轰炸这些桥梁,“联合国军”的飞机必须平行飞到鸭绿江,这样就暴露在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之下,也易于遭到共产党军队战斗机的攻击。这些桥梁的交通运输几乎末被切断。
从这次失败中得出的最重要的教训是,美军必须重新学习步兵运用火力和进行机动作战的基本知识。在作战中,他们发现自身离不开道路,也过于依靠坦克、火炮和飞机的火力支援。而另一方面,装备轻便的中国军队,则采用机动作战、奇袭和潜伏等灵活的战术,活跃在崎岖不平的山区,以弥补其火力不足的弱点。他们在黑夜活动,发起攻击;在白天进行伪装、隐蔽。他们的攻击遵循相同的作战样式,即渗透、合围和伏击。他们的正面突击实际是用小部队发动进攻,却能突入纵深。每次交战他们一开始都利用小分队机动作战,使这场战争成了排长进行的战争。这样,“联合国军”的火力优势一直得不到最有利的发挥。
1951年的作战行动
1951年1月1—15日,共产党军队的第二次进攻 经过长期的策划和准备,共产党军队于黎明时分越过三八线发动进攻,其主攻方向在东西部战区。约40万名中国军队和重新组建的10万名朝鲜军队,将拥有20万人的第八集团军几乎赶回了汉城(1月3日),接着向东大规模突击,在曾坪水库地区击溃了美军第二师两翼的韩国数个师,美军第二师经过激烈的战斗和李奇微投入预备队(第三和第七师)才得以脱身。
1951年1月4日,撤离汉城 这是韩国首都第三次易手。经过地面部队的顽强抵抗,以及远东空军实施近距离支援并阻断共产党军队现已暴露的交通线后,才逐渐阻止了共产党军队的进攻势头。美军的阵线最后稳定在三八线以南约81公里处——从西岸的平泽到东岸的三陟一线(1月15日)。
1951年1月25日--2月10日,“联合国军”反攻 李奇微发动了一系列目标有限的进攻,逐步向北推进。共产党军队在砥平里和原州附近发动反攻(2月11—18日),阻止了“联合国军”在中部地区的推进,但在西部地区,“联合国军”进抵汉城郊区。
1951年3月7--31日,“撕裂者”行动 这次行动的目的首先是使敌人遭受伤亡,其次是救援汉城并消灭共产党军队在春川的大型补给基地。“联合国军”在中部的主攻迫使对方后退,并在汉城以东越过汉江。
1951年3月14日,收复汉城 第一军的巡逻队发现共产党军队已放弃该城。接着中国军队加强了抵抗,但“联合国军”的1个加强团(第一八七空降团)在汉城以北约40公里处的汶山实施空降(3月23日),迫使共产党军队全线后退。第八集团军大致推进到了原来的战线——“三八线” (3月31日)。这时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决定进一步向“铁三角”(铁原—金化—平康)地区推进,这里是中国军队的主要集结地和补给地,也是其交通枢纽。
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被解职 杜鲁门总统解除了麦克阿瑟将军对“联合国军”和远东美军的双重指挥权。任命李奇微接替他的职务。詹姆斯·范佛里特中将也从美国匆匆赶来指挥第八集团军。
地图06 “联合国军”反攻1951年1—4月、共产党军队春季攻势
(1951年4月22日—5月22日)
评论:总统是在行使作为总司令所具有的法律特权。麦克阿瑟不赞成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的政策,也并不打算消除对限制其军事行动的不满。麦克阿瑟在给众议院议员约瑟夫·马丁(马萨诸塞州共和党人)的一封信(3月20日)中声称“在战争中没有胜利的替代品”,马丁迅速将此信公之于众。麦克阿瑟既不提倡使用原子弹,也不主张对中国进行地面入侵。他的确想通过常规轰炸摧毁中国东北地区的基地。他也确实强烈要求在朝鲜动用国民党军队,还要允许蒋介石反攻中国大陆。他认为苏联不可能冒战争风险去援助中国,但如果苏联真的这样做,则美国可能没有充分的时间应付与克里姆林宫的摊牌。在没有和华盛顿商量的情况下,他要求在朝鲜的中国军队指挥官投降(3月25日),并暗示如果冲突继续下去,可能的后果则是从空中和海上进攻中国。
这种言行是对杜鲁门的强烈谴责。麦克阿瑟是在蔑视总统权威,并对国家政策说三道四。美国(听取了西方世界因惧怕苏联拥有原子弹而提出的令人忧虑的意见)放弃了统一整个朝鲜的意图,只是寻求恢复韩国的现状。这样麦克阿瑟只好离职了。粗暴地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这位将军在一次新闻广播中才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激怒了许多人。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并应邀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向国会发表讲话。其后,参议院调查了有关的一切政策问题(1951年5—6月)。调查并末作出最后结论,但从总体上看,美国后来的政策变得比较强硬。
1951年4月12—21日,“联合国军”继续推进 鉴于共产党军队准备发动反攻以挫败“联合国军”对其“铁三角”地区的威胁,范佛里特将军继续向前推进并准备必要时退至早已准备好的防御阵地,以强大的火力牵制敌人,然后发动反攻。
1951年4月22日--5月1日,共产党军队春季攻势第一阶段 进攻发起于一个明亮的月夜。第一次突击打垮了曾坪水库以西的韩国第六师。左翼的美军第二十四师和右翼的第一陆战师迅速保护各自的侧翼,但突破危及了范佛里特的整个阵地,于是他令其左翼部队第一和第九军后撤。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指向汉城以北的第一军。由于韩国第一师仓促后撤,在其右翼的英国第二十九旅的侧翼暴露无遗,格洛斯特郡(英国英格兰郡名)团的1个营被切断了退路。约40名幸存人员向北攻击突围,得以逃生,其余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同往常一样,共产党军队最终丧失了攻击势头,并陷于停顿(4月30日),并撤至“联合国军”炮火的射程之外。在这个阶段的战斗中,共产党军队损失了至少7万人,而第八集团军伤亡约7000人。
1951年5月14—20日,共产党军队第二阶段的攻势 共产党军队将其攻击重心转向东线。他们以中国军队的20多个师,加上其两翼的几个朝鲜师,向第十军的右翼部队——韩国第五和第七师发动进攻。靠近左翼的美军第二师顶住了共产党军队的攻击,但靠近东线的韩国第三军在共产党军队的突击下崩溃了。在最右翼的韩国第一军顶住了共产党军队通过这一宽阔地带发动的猛烈攻势,保护了其侧翼。在西线的美军第二师(配属了法国和荷兰的几个营)和第一陆战师迅速发起反攻。范佛里特已预想到了共产党军队在这一地区发动的攻击,并调整了预备队(美军第三师和第一八七空降团)的部署。这些部队协同进攻,压制丁共产党军队的攻势(5月20日)。共产党军队在汉城以北的“联合国军”西翼的进攻受阻;他们在中部战线攻至北汉江时也被“联合国军”所阻。
评论:同以往一样,共产党军队起初只用小股部队交战,试图进行渗透和发动攻击。他们一般只有少量坦克。共产党军队在夜间猛烈攻击,到白天,“联合国军”的火炮和战术飞机得以发挥作用时,则停止攻击。在这个阶段为期7天的攻势中,共产党军队估计损失了9万人。他们现在已全面展开,补给线延长,交通运输不断遭到空袭。
地图07 战场陷入僵局后的停战线1953年7月28日
1951年5月22—31日,“联合国军”的攻势 “联合国军”先是在遥远的左翼发动有限的进攻,将阵地固定在汶山以北的临津江一线。接着,将整个战线向北推移。在最右翼的韩国首都师和第二师只遇到微弱的抵抗便突入东部沿海地区,进抵杆城。中部地区的推进比较迟缓,但到月底时不断加快。这时范佛里特受命停止推进。尽管范佛里特请求批准“穷迫”处在崩溃边缘的敌军,但参谋长联席会议既不同意增加兵力,也不批准再次向北推进。美国政府对苏联的威胁和西方世界其他国家后来发出的警告很敏感,因而决定不做任何可能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事情。
1951年6月1--15日,“联合国军”巩固阵地 由于雨季来临,范佛里特决定建立一条横贯朝鲜的防御带。利用这个跳板,他可以发动一系列经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的目标有限的进攻,使敌人处于劣势。“联合国军”对“铁三角”地区的共产党军队基地(使敌人无法利用这些基地)以及“山坳”南端、西花里西北部一个由高地组成的环形阵地的进攻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共产党军队也在北部纵深集结兵力。
1951年6月23日,苏联提出停火建议 停火建议是由苏联大使马立克在联合国提出的。双方代表团在开城会晤。
1951年7—8月,双方谈判 由于双方都巩固阵地,双方巡逻队和哨兵之间不断发生冲突。第八集团军巩固了在“铁三角”和“山坳”地区占据的地盘。至8月底,谈判完全破裂。
1951年8--11月,“联合国军”恢复有限进攻 范佛里特部队肃清了“铁三角”和“山坳”地区。
1951年11月12日,停战谈判开始在板门店举行 这是位于“无人地”一带两军战线间的一个村庄。李奇微将军(11月12日)下令停止进攻作战。第八集团军转入高度积极的防御。
1952年的作战行动
双方在板门店的谈判无休止地拖延下去,而双方在前线又不断发生局部冲突。李奇微将军受命担任北约指挥官(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防务协定→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尔),其职务由马克·克拉克将军接替(5月)。共产党军队不断扩充兵力。到年终,共产党军队在朝鲜的地面部队估计已达80万人,其中中国军队占四分之三;同时,大量苏联火炮,包括有雷达控制的最先进的高射炮,也陆续被运到了朝鲜。
战俘——在板门店会谈中,共产党方面争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置这些人。“联合国军”约有92000人落入共产党军队手中,其中约有1万名美国人,8万名韩国人,2500名来自“联合国军”中其他国家的部队。
约171 000名共产党军队的战俘落入“联合国军”手中,其中有2万多名中国人。约8万名战俘被集中在釜山外的巨济岛。
此后,双方都发动了许多无意义的进攻和反攻(这实际上是对双方意志力的考验),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到10月,板门店谈判再度破裂,而战争也成了美国总统选举中被踢来踢去的政治橄榄球。美国民众已厌倦了这场战争,他们选举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当总统,他许诺要体面地结束战争。
1953年的作战行动
1953年3月28日,共产党方面的和平举动 朝鲜首相金日成和中国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将军通知克拉克将军,希望交换伤病战俘。他们还敦促恢复板门店会谈。
1953年4月,“小电闸”行动 在这次行动中,“联合国军”用5800名战俘交换了471名韩国人、149名美国人和64名“联合国军”中其他国家的人员。
1953年5—6月,韩国拒不妥协 韩国总统李承晚断然拒绝缔结任何使朝鲜分裂的协议。在共产党军队向他的部队发起进攻后(参见下文),他要求恢复军事攻势(6月18日)。同时,他还从他所控制的战俘营中释放了27 000名朝鲜人。
1953年6月10—31日,共产党军队的攻势 共产党军队主要向韩国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显然是想迫使美国向李承晚施加压力。李承晚释放朝鲜战俘时,共产党方面指责美军背信弃义,再次中止谈判,并向韩国军队发动了又一次攻势(6月25日)。
1953年7月10日,恢复谈判 在联合国向共产党方面作出韩国不再拒不妥协的保证后,双方的谈判代表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
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 协定确定的南北朝鲜分界线就是实际上的交战线。双方交换了战俘。
战争概要
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有118515人阵亡,264591人受伤,92987人被俘。共产党军队方面遭受了至少160万人的战斗伤亡,其中60%是中国人。美军的伤亡情况是:33629人阵亡,103284人受伤(参见统计摘要)。韩国方面的伤亡情况(只能作出估计)为7万人阵亡,15万人受伤,8万人被俘。约300万韩国平民直接死于战争(上文及以下表格中的数据仅供参考——编者注)。
关于这场战争的意义,有几点值得注意。这是核时代发生的第一次重大冲突。在这场战争中,虽然没有动用核武器,但原子弹却严重威胁着参战各方,抑制了各方部队扩大战果。
统计摘要:美国在朝鲜战争(1950—1953年)
美国在全世界的总兵力部署的最大兵力作战伤亡总数阵亡和因伤而死人数受伤被俘与失踪人数非战斗死亡
总计5764143约440000(53,4—7)147131336291032841021820617
陆军2834000276581(53,4—7)113610277047759683109429
海军117700084124(53,4—7)224345815762094043
海军陆战队42400036966(53,4—7)286274267237446161261
空军128500046388(53,4—7)2651120036810835884
“联合国军’的组成国 除美国外,还有14个联合国成员国参加了这场“联合国”首次介入的战争(以联合国名义介入朝鲜战争是违背《联合国宪章》精神的,介入本身只是体现了美国控制、操纵了当时的联合国——编者注)。英国和土耳其各派出1个旅。此外,英国还派出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以及海军陆战部队和支援部队;加拿大派出1个步兵旅、1个炮兵大队和1个装甲营;澳大利亚派出2个步兵营、战斗机中队和运输机中队各1个,以及1艘航空母舰、2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泰国派出1个旅团;法国派出1个步兵营、1艘炮艇;希腊派出1个步兵营、1个运输机中队;新西兰派出1个炮兵大队、2艘护卫舰;荷兰派出1个步兵营、1艘驱逐舰;哥伦比亚派出2个步兵营、1艘护卫舰;比利时和埃塞俄比亚各派出1个步兵营;卢森堡派出1个步兵连;南非联邦派出1个战斗机中队(英联邦派出的地面部队编为1个英联邦师)。此外,丹麦、印度、意大利、挪威和瑞典等国都派出了医疗人员或非作战的野战救护队。
空战 这场战争再次证实了空中力量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施成功作战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这场战争还表明,空中力量既不能单独完成对地面的侦察任务,也不能最终决定地面战斗的胜负。战争初期,由于“联合国军”掌握了空中优势,促使对方引进了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这种飞机是当时苏联最新型的喷气式战斗机,其性能远比美国的F-84战斗机优越,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美国的F-86战斗机。米格飞机1950年末首次出现在朝鲜战场,1951年间数量又有所增加。
直升机 朝鲜战争完全证实了这种新型机动运输工具的作战潜力,它最适合担负侦察、疏散人员和战场救援等任务。
海军的作用 美军第七舰队从沿海给地面部队提供了有效的炮火支援,并实施了两栖作战;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机还参加了空军的遮断轰炸和对地面部队实施的近距离支援作战。海军对朝鲜半岛实施了封锁。
国际维持和平行动
联合国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 由29个国家正式批准生效,总部后来设在纽约。联合国由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组成。安全理事会由选举产生的12个会员国构成,其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英国、苏联和美国。联合国的裁军活动在下文单独介绍,这里记述的是本时期联合国的其他重大活动(战后一个时期内,联合国为美国所控制、支配,因而,所谓本时期联合国的一些重大活动,往往带有强烈的冷战色彩——编者注)。
1946年4月18日,国际联盟解散 国际联盟经表决同意解散,其资产和职责移交联合国。
1946年12月19日,希腊边界 联合国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调查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侵犯希腊边界(参见第二十章→地中海—东南欧→土耳其→联合国谴责希腊邻国)事件。后来又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监察希腊北部边界(1947年10月21日)。
1947年5月15日,巴勒斯坦 联合国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调查巴勒斯坦问题(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定)。该委员会提出分别成立独立的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的建议,得到联合国大会的批准(1947年11月29日)。
1947年8月26日,印度尼西亚 联合国任命了一个斡旋委员会,寻求和平解决印度尼西亚的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荷兰进攻爪畦)。
1948年1月20日,查漠和克什米尔 联合国调解委员会试图解决印巴纠纷。
1948年4月23日,巴勒斯坦停战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在阿以战争爆发后成立的,由瑞典人福克·伯纳多特伯爵领导。后来又成立了由伯纳多特领导的联合国巴勒斯坦国际调解与观察团(5月14日)。不久,伯纳多特被犹太恐怖分子暗杀(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或以色列独立战争→第二阶段:“十天攻势”)。
1948年10月25日,苏联否决关于柏林问题的议案 此举阻碍了安理会解决柏林封锁问题(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西德→柏林封锁)。
1948年12月11日,巴勒斯坦调解委员会成立
1948年12月12日,朝鲜 联合国大会任命了一个委员会协助朝鲜实现统一(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背景)。
1949年1月7日,阿以停战(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第四阶段) 安理会采取措施,监督停火。
1948年1月28日,印度尼西亚 安理会再次努力使双方停止对抗并解决印度尼西亚问题;斡旋委员会(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荷兰进攻爪哇)也相应改组成联合国印度尼西亚委员会。
1950年1月3日—8月15日,苏联抵制联合国 苏联抵制一切有台湾代表参加的联合国机构。
1950年6月27日,朝鲜战争 安理会以七票赞成一票反对(苏联缺席)表决决定,帮助韩国击退朝鲜的“入侵”(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1950年的作战行动→联合国和美国作出反应)。
1950年9月14日,联合国谴责朝鲜“入侵” 这是朝鲜问题委员会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的。
1951年2月1日,中国被指责为“朝鲜的侵略者”
1953年4月23日,对美国在朝鲜进行细菌战的指控进行调查 联合国大会以51票赞成,5票反对表决通过一项决议,对共产党方面提出的美国在朝鲜实施细菌战的指控进行公正的调查。
1953年11月11日,美国指控“共产党方面在朝鲜(战争中)的暴行” 美国在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控:“至少有6113名美国军人和总计11622名联合国军的军人受到谋杀、拷打和其他形式的虐待”。
1954年,埃及封锁以色列 苏联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决议,即要求埃及停止限制经苏伊士运河开往以色列的船只。
1955年9月29日,阿尔及利亚 经过投票,联合国大会决定调查阿尔及利亚的状况。法国退出联合国大会(9月30日),后又重返(11月25日)。
1955年10月12日,联合国大会谴责南非的种族隔离 南非随后退出联合国大会(11月9日)。
1956年4月、7月,哈马舍尔德访问中东 哈马舍尔德应安理会的请求前往局势紧张的中东访问,他试图平息双方的情绪并促使阿以达成停火协议。
1956年10月28日,匈牙利危机(参见第二十一章→东欧→匈牙利)
1956年10月29日,苏伊士运河危机(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56年战争→背景)
1956年11月4--7日,联合国紧急部队 以色列进攻西奈和英法联军入侵苏伊士运河地区失败(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1956年战争→背景)后,应埃及的请求,安理会派出一支从10个国家征选的6000人的部队,以监督停火,保卫埃及边界;并在内盖夫设置一条警戒线,将以色列和埃及的部队隔开。首批部队数天后抵达(11月15日)。
1957年9月14日,苏联干涉匈牙利遭到谴责 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这一决议。
1958年6月11日,向黎巴嫩和约旦派出观察员小组 这些维持和平小组促使美国和英国撤军(8月2日)。
1959年6月20日,朝鲜 驻朝鲜的“联合国军”司令部指责朝鲜在非军事区构筑防御工事,是违背了停战协定。
1959年12月1日,《南极洲条约》 由12个国家签署的这项条约规定,只能和平利用南极大陆。
1960年7月14日,组成赴刚果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安理会授权秘书长组建一支维持和平部队,帮助刚果政府维持秩序。这些部队主要从非洲国家选派,由瑞典少将卡尔·冯·胡思指挥。他们前去刚果维持和平。这支实力最强时曾达约18000人的部队,实际上与反政府武装作战(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中非→扎伊尔),期望能使刚果问题得到和平解决。最后一批联合国部队在1964年6月30日离开刚果时,那里的反叛活动再度爆发(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中非→扎伊尔)。
1961年9月17日,达格·哈马舍尔德卒 这位秘书长快要飞抵刚果的伊丽莎白维尔机场时,死于在北罗得西亚附近发生的一次飞机失事。
1962年9月21日,西伊里安 联合国组建了一支安全部队,监督荷兰将西新几内亚移交印度尼西亚(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荷兰同意放弃西新几内亚)。
1963年6月1日,向也门派出联合国观察员部队(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南也门→英国的亚丁保护地) 安理会组建的这支200人的观察员部队起初由瑞典少将卡尔·冯·胡思指挥,执行为期两个月的使命。不久,该部队的使命延长(8月1日),胡思以缺少美国的支援、后勤供应不力为由,宣布辞职。他的职务由印度中将普雷姆·辛格·古亚尼接替(8月27日)。
1964年3月4日,塞浦路斯 联合国派去了一支维和部队(参见第二十一章→地中海→东南欧→塞浦路斯→联合国干涉)。后来在联合国的努力下,双方实现停火(8月11日)。
1964年7月3日,联合国驻也门观察团的使命延长 秘书长吴丹宣布将该观察团的使命延长至9月14日,这将会促进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关于实现共同撤军的谈判。 ·
1967年5月18日,吴丹同意从酉奈撤走联合国紧急部队(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背景)
1967年7月10日,联合国观察员同意监督苏伊士运河的停火(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双方的兵力)
1973年10月27日,联合国紧急部队重返西奈(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列色战争→十月战争→超级大国的卷入)
1974年5月31日,向戈兰高地派驻联合国部队[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十月战争→超级大国的卷入) 这支部队被指定为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团。
裁军活动
1945年11月15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向联合国提供原子能信息 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和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表示愿意与联合国其他成员国共享原子能信息。
1946年6月14日,“巴鲁克计划” 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召开的首次会议上,美国代表伯纳德·巴鲁克提出一项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将停止贮存原子弹并向国际原子能发展机构透露所掌握的原子能秘密,但在这个国际机构中不能有否决权。
1946年6月19日,苏联提出反计划 苏联代表提出一项消除一切原子弹的反计划,并坚持保留五大国在一切原子能事务中的否决权,主张通过批准一项国际协定,三个月内销毁一切原子武器。此后不久(7月24日),苏联拒绝了“巴鲁克计划”。苏联代表安德烈·葛罗米柯宣布苏联将不允许对其境内的原子能项目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查。
1946年12月14日,通过《世界裁军决议》 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这个决议。根据该决议,成立了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在以后的岁月中(1947—1960年),该委员会断断续续召开过一些毫无成效的会议。
1946年12月30日,“巴鲁克计划”被批准 原子能委员会采纳了该计划的基本要点,并将其提交安理会,但遭到苏联的否决,
1958年3月31日,苏联单方面禁止核试验 苏联宣布将停止一切原子弹和氢弹试验,但后来又恢复了试验(9月30日)。
1958年10月31日,美国单方面停止核试验 艾森豪威尔总统宣布,这次自愿停止核试验的期限为一年。在完成了一系列核试验后,苏联也心照不宣地同意停止核试验(12月)。
1959年8月26日,美国延长单方面停止核试验的期限 鉴于美国、英国和苏联在日内瓦进行的核试验会谈休会六个月,美国宣布将单方面停止核试验的期限(截止日期应为10月31日)再延长两个月。在三国会谈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美国宣布放弃其所承担的停止进一步进行核试验的义务(12月31日)。但美国并没有进行核试验,表明只要苏联对进行大气层核试验采取克制态度,美国也不会进行此类试验。
1960年3月15日,十国裁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这次在日内瓦召开的会议和联合国裁军委员会以往召开的会议一样,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这次会议由于苏联采取行动而中断(6月27日)。
1960年5月7日,美国计划恢复地下核试验 此举旨在改进地下核试验的方法。
1961年9月1日,苏联开始进行大气层核试验 这次事先没有宣布的单方面行动,意味着持续两年半的暂停大气层核试验的局面不复存在。
1961年9月5日,美国恢复大气层核试验 鉴于苏联单方面恢复核试验,美国也开始进行核试验。
1963年4月5日,美苏达成建立“热线”协议 在17国参加的联合国裁军委员会会议上,美国提议美苏建立直接通信联络,以减少偶发核战争的危险(3月15日)。古巴导弹危机促使双方采取了这一行动(参见第二十一章→北美→美国→古巴导弹危机)。
1963年7月25日,《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 经过三年多时断时续的谈判才达成了这个条约。该条约严禁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但仍允许进行地下核试验。后来,世界上多数国家也签署了该条约。该条约于当年秋季生效(10月10日)。
1963年10月17日,禁止太空武器 联合国大会批准了美苏早些时候单方面发表的声明。该声明被确立在一个正式的《外层空间非军事化条约》中(1967年1月27日签署,1967年10月10日生效)。
1964年7月21日,非洲非核化 在开罗召开的一次最高级会议上,非洲统一组织各成员国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发表的一份声明宣布了这一决定。
1967年2月14日,拉丁美洲非核化 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代表在墨西哥城签署的这项条约,得到联合国大会批准(1967年12月5日)。美国于1971年5月12日在该条约上签字。
1967年3月2日,美苏同意进行限制核武器谈判(参见下文)
1968年7月1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世界多数国家同意停止向还没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扩散核武器。尽管许多无核国家认为这将把它们永远置于二流国家的地位,但多数国家还是签署了这个条约(1970年3月5日生效)。没有签署该条约的国家有核大国法国和中国,以及阿根廷、巴西、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南非和西班牙这类潜在的有核国家。
1969年11月17日,美苏开始进行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两国代表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会晤,想方设法制定严格的核武器控制措施。后来秘密会议轮流在赫尔辛基和维也纳举行。
1969年11月25日,美国承诺在战争中不进行生物战,也不首先使用化学武器 理查德·M.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国不首先使用化学武器,也不进行一切形式的生物战。后来(1970年2月14日)又宣布不使用毒素武器(介于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之间的一种武器)。尼克松还要求美国参议院批准美国从未批准的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禁止进行化学战)。美国参议院最终批准了该议定书(1974年12月)。
1971年2月11日,《海底非核化条约》 该条约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1971年9月30日,美苏《核事故条约》 这是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所取得的第一项成果。为减少可能发生意外战争的风险,两国保证在出现下列情况时要向对方通报:①发生可能会引爆核武器的事故时;②对方的预警系统发现可疑行动时;③准备把导弹发射装置瞄准对方时。该条约在华盛顿签署,随即生效。
1972年5月26日,美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定》 在莫斯科最高级会议上,尼克松总统和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签署了一批协定,这是限制战略武器谈判进行三年来所取得的第一批重大成果。首先是《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该条约禁止双方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但允许对方在其首都和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基地建立有限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该条约没有提及核查问题,但双方都默认,各自的侦察卫星保证能进行核查。其次是《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临时协定》。该协定规定,五年内暂停部署进攻性战略导弹发射架,其目标是在长期谈判期间,把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冻结在当时的水平上,期望这一必要措施有助于达成一项限制战略核武器的全面协议。当时,美国有1056枚洲际弹道导弹,苏联有1618枚洲际弹道导弹。这项临时协定并没有禁止双方提高导弹的质量(如精确度)和发展多弹头分导式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
1973年6月21日,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达成协议 在华盛顿最高级会晤中,尼克松总统和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又签署了两项关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协议。首先是《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这表明双方在达成必须用以取代《临时协定》(参见下文)的全面条约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其次是《防止核战争协定》。该协定规定,两国都要“避免出现可能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危险形势;避免军事对抗;避免在两国间以及每国(或两国)与其他国家间爆发核战争”。
1973年10月30日,北约和华约就共同削减部队进行谈判 这些会谈在维也纳开始举行。
1974年7月3日,签署《削减反弹道导弹的议定书》 经过讨价还价,美苏同意将各自的反弹道导弹基地的数量减至一个。
1974年11月24日,《符拉迪沃斯托克协议》 该协议把战略导弹明确限定在2400枚,多弹头分导式导弹限定在1320枚。战略轰炸机也按导弹计算。
评论: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条约有多种理由值得批评,尤其是在限制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方面。批评者们认为,美国放弃了在发展打击军事力量的限制损伤战略武器方面的巨大优势。该条约还被当作六七十年代引起争议的核战略理论的典型受到批评。这种理论主张通过相互确保摧毁进行威慑。此后不久,这些批评似乎得到了证实,当时美国关闭了位于南达科他州南福克斯用来保护导弹的唯一一个反弹道导弹基地。
西欧
防务协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8—197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苏联即对西欧战后的恢复形成了威胁。由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了经济援助,西欧得以避免出现经济混乱。但是,西欧国家担心,苏联的军事实力战后不但没有削减,反而有所增强,它可能通过入侵而占领西欧国家。这种担忧妨碍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全面恢复。美国虽仍垄断着核武器,但西欧担心,苏联从内陆发动进攻,可在一周内占领西欧。它们承认自己的军事实力很虚弱,又怀疑美国能否及时作出反应,以阻止出现苏联侵占西欧这种既成事实。
1949年4月14日,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和英国在华盛顿签署了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条约(8月24日生效),后来美国、希腊、土耳其和西德也加入了该条约。它们一致同意用和平手段解决纠纷;发展各自的和集体的防卫能力,以抵御外来的武装进攻;认为对一个成员国的进攻就是对全体成员国的进攻,而且要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采取行动击退外来的进攻。北约主要的指挥机构是欧洲司令部(该司令部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大西洋司令部和海峡司令部。
1948年3月17日,《布鲁塞尔条约》 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签署了一个为期50年的军事与经济互助条约。英国元帅伯纳德·L.蒙哥马利子爵就任常设的“西欧联盟”防务机构的首脑(9月30日)。美国、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缔约国开始就签署一项更为广泛的《北大西洋安全条约》进行谈判(7月)。
1950年12月19日,艾森豪威尔就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艾森豪威尔将军上任后,从其设在巴黎的司令部访问了北约各成员国,探讨建立一支有效的常备部队的可能性。之后,他就任北约国家派驻欧洲的所有部队的指挥官(1951年4月2日)。蒙哥马利担任欧洲盟军副司令。
1951年4月27日,格陵兰防御问题 美国和丹麦同意在《北大西洋公约》有效期内共同保卫格陵兰。
1951年9月6日,美国获得亚速尔群岛的军事使用权 在里斯本,美国和葡萄牙商定,美国有权在北约范围内继续使用亚速尔群岛。
1951年10月22日,北约接纳希腊和土耳其加入该组织
1952年4月11日,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尔任欧洲盟军 最高司令 马修·B.李奇微将军被任命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5月30日上任。
1952年5月27日,成立欧洲防务集团 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签署建立欧洲防务集团的条约。根据该条约,西德将恢复其完全的独立,还将参加欧洲防务集团并向北约派出部队,
1953年4月,北约提出核武器计划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艾尔弗雷德·格仑瑟将军向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北约在欧洲的防务计划要求有限地动用地面部队而广泛地使用核武器。
1953年7月11日,格仑瑟接替李奇微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1954年4月16日,美国向欧洲防务集团作出承诺 艾森豪威尔总统向欧洲防务集团六个成员国的总理保证,只要苏联侵略的威胁依然存在,美国就将保留在欧洲的驻军。
1954年8月30日,法国拒绝《欧洲防务集团条约》 法国国民议会的这一表决结果使签署一项新的欧洲军事条约和重新武装德国的计划破产。
1954年10月3日,重新武装德国的新计划 美国、英国、法国、西德、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同意将重新武装后的德国从军事和政治上纳入西欧联盟和北约。该计划得到法国国民议会(10月12日)和北大西洋理事会(10月22日)的批准。
1955年4月13日,美国将与北约共享原子秘密 艾森豪威尔总统批准了一项与北约共享原子武器情报的协定。
1956年11月20日,诺斯塔德被任命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美国空军上将劳里斯·诺斯塔德接替了格仑瑟的职务。
1957年1月24日,德国人担任北约地面部队的指挥职务 汉斯·斯派德尔将军被任命为北约中欧地面部队司令。
1959年3月13日,法国从北约撤出其舰队 法国通知北大西洋理事会,战时划归北约指挥的法国地中海舰队三分之一的舰只仍将由法国指挥。
1959年7月8日,美国从法国撤走其飞机 由于法国坚持除非由法国控制,否则拒不允许在法国储存美国的核武器,美国决定将其200架喷气式战斗轰炸机转移到英国和西德。
1960年12月16日,美国向北约提供核潜艇 这次提供5艘装备有80枚“北极星”导弹的核潜艇的先决条件是,北约盟国须同意建立一个多边武器控制系统,并由北约欧洲盟国再购买100枚“北极星”导弹。
1962年5月6日,美国向北约交付核潜艇 由于没有就美国先前提出的建立多边核力量的问题达成协议,这5艘潜艇仍由美国控制。
1963年1月2日,兰尼兹尔被任命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陆军上将莱曼·L.兰尼兹尔接替诺斯塔德的职务。
1963年1月14日,戴高乐拒绝美国提出的多边核力量计划
1966年3月9日,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组织 法国政府宣布从北约统一司令部中撤出所有法国部队和参谋人员,并要求在一年之内迁走设在法国境内的北约所有基地和司令部。戴高乐宣布的理由是,1966年的形势“根本不同于1949年”。然而,法国明确表示,法国并不是要退出北约联盟,或者说是要退出联盟的非军事活动。九天后,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北约其他14个成员国批评法国的行动,重申其对北约军事组织承担的坚定义务。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北约秘书长办公室从巴黎迁至布鲁塞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从凡尔赛迁到比利时的卡斯托;中欧盟军司令部从法国的枫丹白露迁至马斯特里赫特;北约参谋学院迁到罗马。1966年6月30日,美国在法国总计近3万名驻军和6万名家属开始迁往邻近的北约国家。
1969年7月1日,古德帕斯特被任命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前美国驻越南军队副司令安德鲁·古德帕斯特将军接替兰尼兹尔将军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1974年12月15日,黑格被任命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尼克松总统时期的前陆军参谋长亚历山大·M.黑格接替古德帕斯特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英国
1945年,经过多年战争的英国已虚弱不堪,处于国家崩溃的边缘,于是开始大量减少所承担的国际义务。这表现在英国大量撤出其在希腊和其他国家的占领军(参见第二十一章→地中海—东南欧→希腊),削减其驻德国的占领军,以及从印度(参见第二十一章→南亚→英属印度)和缅甸(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缅甸)开始着手解散其庞大的殖民帝国。
虽然英国减少了承担的国际义务,表明其公开而又痛苦地承认其真正的大国地位有所削弱,但本时期内英国仍不断卷入世界上的多种军事行动。尽管经济衰落,它还是世界第三大强国。
1945—1947年,在希腊的绥靖活动(参见第二十一章→地中海-东南欧→希腊)
1945—1965年,阿拉伯半岛的动乱 亚丁和阿拉伯半岛的保护国不时发生边界冲突(参见第①二十章→中东→沙特阿拉伯;②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拉伯海湾诸国)。
1947年3月4日,《敦刻尔克条约》 英、法签署了为期50年的联盟条约,以对付苏联对西欧的威胁。
1948年3月17日,《布鲁塞尔条约》 英法联盟扩大到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防务协定→《布鲁塞尔条约》)。
1948—1960年,马来亚共产党起义(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马来西亚→共产党开始频繁活动)
1948—1949年,柏林封锁 皇家空军参加了对柏林的空运(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西德→柏林封锁)。
1948年4月18日,爱尔兰独立 爱尔兰断绝了与英国的一切联系,成为完全独立的共和国。
1950年3月29日,丘吉尔敦促重新武装德国 他提出的德国分担西欧防务的建议被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称为“可怕的”建议。
1950—1953年,朝鲜战争 英联邦部队(主要是英国部队)参加了这场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1950年的作战计划)。
1951年5月1日,军种统一 由以地面部队司令迈尔斯·登普西爵士将军为主席的三人参谋长委员会对陆、海、空军部队实施作战指挥。
1952—1956年,肯尼亚爆发茅茅起义(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东非→肯尼亚)
1952年9月8日,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东南亚条约组织)
1952年10月3日,英国成功爆炸原子弹 经过在澳大利亚西北部进行的这次爆炸,英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52--1959年,塞浦路斯内战和恐怖活动(参见第二十一章→地中海-东南欧→塞浦路斯)
1956年10月31日一11月6日,英法联军进攻苏伊士运河(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英法计划)
1957年4月4日,防务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英国承认要防御核武器是不可能的,将其防务重点集中在以核报复相威胁进行的威慑上。英国承担的海外义务大量减少,武装力量也要在五年内削减40%。
1957年5月15日,英国爆炸其第一颗氢弹
1957年7--8月,援助马斯喀特和阿曼(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阿曼→反对苏丹的教长叛乱)
1960年2月16日,新防务政策 政府宣布由依赖陆基核武器转向依赖由飞机和核潜艇发射的核弹道导弹。
1960年4月13日,英国放弃研制弹道导弹 政府宣布,决定放弃研制“蓝光”军用固定发射的中程弹道导弹,而依靠皇家空军的V型战略轰炸机和美国设计的“空中闪电”导弹。这项决定得到美国的正式认可(6月6日)。
1960年11月1日,美国在苏格兰设立核潜艇基地 哈罗德·麦克米伦首相向下院宣布,同意美国在位于苏格兰克来德湾的霍利湾建立核动力“北极星”导弹,潜艇基地。
1962年,英联邦向泰国派兵 这是因老挝内战(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老挝)而采取的行动,旨在履行东南亚条约组织规定的义务。
1962年12月21日,“空中闪电”导弹计划失败 肯尼迪总统和麦克米伦首相在巴哈马群岛首府拿骚会谈后宣布,美国决定取消“空中闪电”导弹计划(这是英国核防御与核威慑计划的基础),但又同意建立一支北约多边核力量(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防务协定→美国向北约提供核潜艇)。
1963—1965年,马采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危机 英联邦部队(主要是英国部队)支持马来西亚联邦反对印度尼西亚的侵犯。
1964年1月,英国干涉东非 英国向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应当地政府要求)派兵,镇压当地的反政府叛乱(参见①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英国→阿根廷福克兰群岛战争;②第二十一章→非洲→东非→坦噶尼喀、桑给巴尔和坦桑尼亚)。
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独立 这个小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
1965年2月9日,缩减武器系统研制开支 航空大臣罗伊·詹金斯告诉议会,英国无力自行研制昂贵的新式武器系统,未来必须与其他国家主要是美国进行合作,尤其是在飞机项目上。
1966年12月3日,增援赞比亚 赞比亚总统肯尼思·卡翁达担心罗得西亚进攻赞比亚河上的卡里巴坝。应他的请求,英国派出皇家空军的一个喷气式战斗机中队,以及皇家空军飞行团的一支担负警戒任务的地面分遣部队。
1967年7—8月,香港暴动 这场暴动几近发展成起义,被英国军队血腥镇压。
1967年11月2日,英国撤出阿拉伯半岛 外交大臣乔治·布朗宣布英国将从亚丁和南阿拉伯半岛撤出所有部队(约5000人),称这是“帝国时代的终结”。两个月后(1968年1月16日),英国又宣布到1971年将关闭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所有英国基地;同时英国又宣布取消从美国购买50架F111喷气式战斗机的订单。
1968年5月10日,英国增加由北约指挥的部队 由于英国从苏伊土运河以东撤军,英国划归北约指挥的陆、海、空军部队增加了40%。
北爱尔兰内战(1969—1974年)
1969--1974年,阿尔斯特不断发生暴乱 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恐怖活动,使该省陷人流血骚乱之中,相当于1个师的英军和当地警察勉强得以控制局势。恐怖组织爱尔兰共和军在爱尔兰虽为非法,但仍在此设立基地,并企图迫使英国同意将阿尔斯特让予爱尔兰。爆炸等形式的一些暴力活动蔓延到英国。从表面上看,这是宗教冲突,但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1969年4月21日,英国军队保护阿尔斯特的主要设施 由于暴力活动加剧,英国部署了1000多人的部队,以保护水库、电信局和发电站。
1969年8月19日,英军承担阿尔斯特的安全责任 这是英国对于阿尔斯特的暴乱加剧,以及爱尔兰又建议由一支英爱联合部队或联合国部队承担北爱尔兰安全责任的反应。英国拒绝了爱尔兰的建议。
1971年11月1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联军接替了新加坡的英国驻军(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马来西亚→英澳新军队代替英国守卫部队)
1972—1973年,与冰岛发生纠纷 冰岛(7月14日)单方面将其沿海捕鱼权的范围由12海里扩大到50海里,引起英国的抗议。国际法院也支持英国(8月17日)。冰岛拒不承认国际法院的裁决。冰岛的巡逻艇驱赶英国的拖网渔船,致使1艘冰岛炮艇与1艘英国护卫舰发生未流血的冲突(1973年9月10日)。虽然英国暂时承认了这一新的捕鱼区限,但也未能解决双方的纠纷。
1972年1月30日,伦敦德里的“血色星期天” 遭到天主教徒攻击的英国军队打死了13名手无寸铁的平民。事发后,都柏林的一批爱尔兰民众闯入英国大使馆并放火将其烧毁。
1972年7月28日,英军占领了贝尔法斯特和伦敦德里的天主教区 这些壁垒森严的天主教飞地以往被认为是难以进入的危险之地,英军经过三天的行动肃清了这些地区。在北爱尔兰的英军最多时达17000人。
爱尔兰
1956年12月--1957年11月,爱尔兰共和军的恐怖主义行动 非法的爱尔兰共和军竭力想获得爱尔兰政府对爱尔兰和阿尔斯特统一的支持。他们达到了部分目的,并促成埃蒙·德·瓦勒拉总统与英国政府进行会谈,但因其长期以来臭名昭著的恐怖活动,无法得到各界的支持,故没有取得什么成果(1958年3月)。
低地国家
比利时和荷兰都承担了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防务协定)规定的义务。比利时参加的军事行动只限于在刚果执行临时使命(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中非→扎伊尔),而荷兰则卷入了在印度尼西亚的军事行动(1945—1949年),并防止印度尼西亚对新几内亚的侵犯(1949—1963年,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尼西亚)。三个低地国家都向在朝鲜的“联合国军”司令部派出了作战部队(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战争概要)。
法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国陷入政治动荡。当选为第四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统(1945年11月13日)的戴高乐将军,因厌恶派系纷争拒绝调和他们的分歧而辞职(1946年1月20日)。12年后,他重新执政,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内战。
1946—1954年,印度支那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
1947年3月4日,签署《英法同盟条约》(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英国→《布鲁塞尔条约》)
1948年3月17日,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防务协定→《布鲁塞尔条约》)
1948年10月21—28日,马埃暴动(法属印度) 一次亲印度的暴动被法国军队镇压。
1949年4月4日,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条约》(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防务协定)
1950—1953年,朝鲜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1950年的作战行动→联合国和美国作出反应)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日内瓦会议) 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结束。
1954—1962年,阿尔及利亚叛乱(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阿尔及利亚)
1956年10月31日--11月6日,英法联军进攻苏伊士运河(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英法计划)
1957—1958年,濒临内战的边缘 由于政治领导日益软弱无力,既不能解决阿尔及利亚的叛乱问题,也无法解决紧迫的国内政治、经济问题,法国滑向了内战的边缘。
1958年6月1日,戴高乐重新执政 由于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军队实际上处在反政府的叛乱状态(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阿尔及利亚),在民众的呼吁下,戴高乐得以重新执政,成立了第五共和国,成为首任总统(12月21日)。
1960年1--11月,法国放弃殖民帝国(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阿尔及利亚) 戴高乐向新独立的国家提出了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诱人的经济条件。多数国家都接受了这些条件。
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撒哈拉爆炸核武器 法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核大国。
1960年12月6日,法国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 戴高乐正式宣布建立一支独立的法国核打击力量的计划。戴高乐强调,通过建立以小规模空中核打击力量为核心的独立军事力量,法国将在军事和政治上摆脱对美国和北约的依赖,同时又强调坚持与西方始终保持一致的战略(1960—1965年)。
1961年4月22--26日,阿尔及利亚兵变 这次兵变遭到戴高乐的武力镇压(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阿尔及利亚)。
1961年7月19--21日,与突尼斯发生冲突 由于与阿尔及利亚发生边界纠纷,突尼斯军队围攻在突尼斯的法国基地。比塞大被突尼斯军队包围。法国从陆、海、空发动大规模反攻,击败了突尼斯围攻部队。双方后来接受联合国安排的停火(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突尼斯)。
1963年1月22日,《法德友好条约》签署 该条约保证两国在外交政策、防务和文化领域进行合作。
1964年2月18日,法国干涉加蓬(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西非→加蓬共和国)
1963年8月15日,法国向刚果派兵(布拉柴维尔) 在政变引起的骚乱期间,在刚果的法国部队得到空运至乍得的部队增援(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西非→刚果人民共和国)。然而,戴高乐总统拒绝让法国军队支持被废黜的富尔贝·尤卢总统。
1965年7月14日,幻影-4喷气式轰炸机亮相 12架幻影—4轰炸机在巴士底日(法国国庆日——译者注)飞过阅兵场上空,表明法国具备了远程核武器投送能力。
1966年3月9日,法国退出北约军事组织(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防务协定→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组织)
1966年7—10月,法国在太平洋进行核武器试验 7月2日--10月14日,法国在塔希提岛东南约1205公里处的穆鲁罗瓦环礁爆炸了5件核武器,当量达40万吨。法国拒不理会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5个南美国家提出的抗议。
1967年11月16日,干涉中非共和国(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中非→中非共和国)
1968年8月24日,法国在太平洋爆炸热核武器(氢弹) 从穆鲁罗瓦环礁上空一个热气球上抛下的这颗当量为200万吨的核装置,使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热核大国。9月8日,又爆炸了第二颗氢弹。
1968年8月28日,法国向乍得派兵 1000人的法国分遣部队受命前去协助乍得政府镇压该国西北角地区发生的叛乱。约一个营的法国伞兵部队被空运至乍得参加这次行动。
1970年1月9日,向利比亚出售飞机(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利比亚)
1973年7月,在太平洋进行核试验
西德
在本时期内,以苏联及其卫星国为一方,与西方世界国家为另一方之间的战争威胁笼罩着分裂的德国。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宣告成立,首都为波恩;同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也宣布成立,首都为柏林。同时,在位于苏联占领区但又被划分成四方军事管制区的柏林,摩擦不断加剧,而进出柏林的通路(空中除外)又从未通过正式协议建立起来。
1945年11月20日,纽伦堡战犯审判开始 22名纳粹领袖被宣判为战犯。其中11人被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1946年10月1日):戈林、里宾特洛甫、卡尔腾布龙纳、凯特尔、罗森贝格、弗兰克、弗里克、施特赖歇尔、绍克尔、约德尔和赛斯—英夸特。赫斯、冯克和雷德尔被判处终生监禁。席拉赫和施佩尔被判处20年监禁。纽赖特被判处15年监禁。邓尼茨被判处10年监禁。沙赫特·巴本和弗立茨被判无罪。10名宣判死刑的战犯被绞死(1946年10月15日);戈林在受刑前两小时服毒自杀。
1947年1月14日,就与德国和奥地利签署和平条约问题开始会谈 四国外长的代表在伦敦开始预备会谈。
柏林封锁(1948—1949年)
1948年3—6月,苏联在柏林干扰西方大国 此举始于苏联代表团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3月20日)。此后不久,苏联开始干扰和阻碍美国和英国从西德进入柏林的通路(4月1日)。苏联代表退出 (6月16日)军事管制总部(四大国柏林军事委员会),实际上断绝了与三个西方大国在军事指挥上的联系。
1948年6月22日,封锁开始 苏联占领当局切断了柏林与德国西部的一切铁路交通。而柏林西部200万居民的粮食供应只能维持不足一个月的时间。美国驻德国占领军司令卢修斯·克莱将军敦促西方盟国的驻军按兵不动,而通过空运向柏林补充物资。他的建议得到盟国的支持。
1948年6月26日--1949年9月30日,“维特勒斯”行动 西方盟国迅速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军用飞机,同时克莱将军召集柏林居民帮助扩建两个现有机场(第三个机场不久也建成)。盟国的空运特遣队(临时性的)由美国少将威廉·滕纳指挥,主要由美国飞机和飞行员组成,外加少量英国和法国空军。这支特遣队完成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非凡的军事行动。他们按照紧迫的日程表全天候连续飞行,并在不时受到苏联战斗机“骚扰”的情况下,完成了277 264架次的飞行任务,总计空运了2343315吨粮食和燃料。其中创纪录的一天是1949年4月16日复活节,共飞行了1398架次,向柏林空运了12 940吨物资。在这次行动中,75名美国和英国飞行员死亡,包括一次飞机相撞事故。
1948年7月26日,西方大国中断与东德的一切贸易 这是对封锁进行的报复。
1949年5月12臼,苏联解除封锁 苏联承认封锁失败,正式解除封锁,但空运行动一直持续到9月30日。
1949年4月14日,纽伦堡战犯审判结束
1949年9月7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其首都设在波恩。康拉德,阿登纳当选总理(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法国保证西德的防务(9月19日)并解散了它们的军政府(9月21日)。
1949—1965年,柏林事件时断时续
1952年3月1日,英国将黑尔戈兰岛归还西德
1953年3月,盟国和苏联发生空中事件 一架美国飞机在美国占领区上空被击落(3月10日),一架英国轰炸机也在英国占领区上空被击落(3月12日)。美国下令其25架最新型的“军刀”式喷气式战斗机飞往德国,以对付这种威胁;同时英国和苏联开始秘密进行调解会谈(3月31日),后来西德和美国也参加了会谈。
1954年10月23日,北约重新武装西德 北约理事会接纳西德加入北约。次日,法国明确承认西德的主权。
1955年5月5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主权国家
1961年7月,再次爆发柏林危机 苏联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再度要求盟国撤出柏林,并宣布暂停计划进行的裁军,增加苏联军事预算(7月8日)。英国、法国和美国拒绝了赫鲁晓夫提出的解决柏林和德国问题的条件(7月17日)。肯尼迪总统下令美军集结,并动员4个国民警卫队师(参见第二十一章→北美→美国→陆军实力增强)。
1961年8月12--13日,柏林墙 东德政府关闭了东、西柏林与东德的边界。一夜之间沿边界建起了一堵墙,将这座城市分割开来。苏联拒绝了西方对封闭边界提出的抗议(9月11日)。苏联和美国坦克在“查理检查站”互相对峙,但紧张局势又平息下来。到本时期末,柏林仍处在分裂状态。
1965年2月12日,西德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 此举是由于美国警告西德,如果不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将断绝两国的外交关系。
1966年12月6日,西德空军的F-104G“星”式战斗机停飞 约翰内斯·施泰因霍夫将军采取这项行动,是由于1962年以来已有65架“星”式战斗机坠毁。美国飞行员说,西德飞机坠毁是由于西德人在这些飞机上安置的装备超出了该飞机所设计的承受能力。
1970年8月12日,西德和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该条约是由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和苏联总理阿列克塞·柯西金在莫斯科签署的。
1970年12月7日,与波兰签署条约 该条约承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盟国沿奥得—尼斯河强行划定的边界。该条约确认,将占该国四分之一——约10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波兰。
1971年8月23日,签署新的《柏林协定》 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签署了一项关于出入柏林和西柏林人通过东德的新协定。东德和西德都签署了这项协定,不允许东德人访问西德和西柏林。此后(12月7日),两个德国又签署了一项协定,允许西德人自由出入西柏林。
1972年12月21日,东、西德签署条约 尽管未来实现统一的可能性难以确定,但该条约意味着双方完全承认对方为一个主权国家。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本时期内,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关注的是防止共产党渗透和发动全面进攻,保障国家安全的问题。尽管丹麦、挪威和冰岛加入了北约,但瑞典仍严守中立(尽管它属于西方阵营)。芬兰(它明确表现出亲西方的倾向)也保持中立地位,但由于地理上和实力上面临的现实,被迫与苏联保持较密切的关系。(关于冰岛与英国的纠纷,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北爱尔兰内战→与冰岛发生纠纷)。
奥地利
由于四大国未能就与奥地利签署和约达成一致意见,10年间,奥地利一直被盟军占领。10年后,由于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在雏也纳签署了一项条约(1955年5月15日,奥地利重新获得独立,恢复了其1938年1月1日时的边界)。根据该条约,奥地利可以建立一支小规模的陆军和空军(约6万人)。奥地利正式宣布保持永久中立(1955年10月26日宣布),满足了条约对中立的要求。
意大利
1946年5月9日,国王维克托·伊曼努埃三世退位 他将王位传给其子亨伯特二世。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人民投票决定废除君主制 意大利政府宣布意大利为共和国(6月2日)。在保皇分子和共和分子间的一些暴力冲突后,翁贝尔托国王离开了该国(6月13日)。
1946年7月29日,巴黎和会召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芬兰就签署条约问题进行谈判。这些类似的和约最终在巴黎签署(1947年2月10日)。
1947年9月16日,的里雅斯特危机 一支南斯拉夫军队威胁的里雅斯特,美国部署了一个作战营,慑止了南斯拉夫军队的行动。但局势仍高度紧张,包括轻武器偶尔交火在内的各种事件频繁发生。
1947年12月14日,盟国结束对意大利的占领 然而,英国和美国部队仍留在的里雅斯特,以阻止南斯拉夫占据该地。
1948年7月14--16日,骚乱 这些骚乱是由企图谋害共产党领袖帕尔米罗·陶里亚蒂而激起的。经过重大流血伤亡后,警察和军队恢复了秩序。
1952年3月20日,的里雅斯特内乱 亲意大利的居民攻击美国和英国的军事设施,抗议盟国继续占领的里雅斯特。
1953年8月29—31日,与南斯拉夫发生边界冲突 随着双方都在的里雅斯特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纠纷逐步升级。南斯拉夫的防空火力攻击边界上空的意大利飞机,南斯拉夫军队还同占领的里雅斯特的英美部队交火。
1953年10月8日--12月5日,的里雅斯特问题的最终解决 英国和美国宣布,它们将撤走其占领军(美国4000人,英国3000人),并将的里雅斯特A区归还意大利。在意大利和南斯拉夫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后,英美两国同意从边界撤军(12月5日)。后来,两国又签署了一项有关里雅斯特的协议(1954年10月5日)。
1963年1月,与美国签署《核武器协议》(参见第二十一章→地中海-东南欧→土耳其→与美国达成核武器协议)
西班牙
1949年8月4日,西班牙对马歇尔计划援助的申请遭拒绝 美国参议院拒绝把西班牙提出的援助要求包括在马歇尔计划的份额内。
1953年9月26日,与美国签署《十年防务协定》 该条约赋予美国在西班牙建立海、空军基地的权力,作为报偿,美国则向西班牙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将在以下地区建立基地:空军基地在马德里、阿尔瓦塞特、巴伦西亚和塞维利亚附近;海军设施在费罗、加的斯、卡塔赫纳、巴伦西亚和梅诺尔岛上的马翁港。
1965年9月26日,续签与美国的基地协定 该协定允许美国继续租用西班牙的空、海军基地,以换取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
1970年8月8日,续签与美国的基地协定 作为报偿,美国将向西班牙提供1.53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包括向西班牙出租12艘海军舰只。
葡萄牙
1948年10月11日,未遂起义 反对独裁者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政权的多数武装起义者在埃斯塔雷雅和里斯本被捕。
1961年1月22日—2月2日,“圣玛丽亚”号事件 计划发动反对萨拉查政府起义的葡萄牙起义者,夺占了葡萄牙客轮“圣玛丽亚”号。起义领袖是前海军上校恩里克·马尔塔·加尔沃和前将军温贝托·席尔瓦·德尔加多(该轮在巴西靠岸)。在美国和英国海军的警告下,加尔沃将“圣玛丽亚”号客轮驶至累西腓并接受巴西的庇护。
1961—1974年,安哥拉暴动(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西非→安哥拉)
1962年1月1日,未遂起义 忠于政府的军队在贝雅迅速镇压了由一支小部队发动的起义。
1962—1974年,葡属几内亚暴动(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西非→几内亚)
1962—1974年,莫桑比克起义(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南非→莫桑比克)
1967年7—8月,澳门暴动 直到在香港的大规模暴动被英国军队镇压下去(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英国→香港暴动)后,这里的暴动才被当地警察镇压下去。
1970年11月22—24日,葡萄牙支持对几内亚的入侵(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西非→几内亚)
1974年3月16日,军事反叛失败 当其他部队没有响应时,指挥一支小型摩托化部队向里斯本进军的青年军官们投降。他们据说是安东尼奥·斯波诺拉将军的支持者。这位将军因不久前出版了一本批评葡萄牙军事、外交、经济和殖民政策的书,而被解除了副参谋长的职务(3月14日)。
1974年4月25日,发生政变 卡埃塔诺总理(萨拉查的继任者)领导的政府被一次兵变所推翻。斯波诺拉将军是组织这次兵变的六人军官团的首领。该军官团保证,在遭受40年压抑的独裁统治后,要给葡萄牙以充分的自由。斯波诺拉担任了临时总统(5月15日)。
1974年9月30日,斯波诺拉辞职 这是因为他无法控制他的新政府内出现的以总理瓦斯科·贡萨尔维斯为代表的极左倾向。斯波诺拉的职务由弗朗西斯科·戈麦斯将军接任,他再次任命贡萨尔维斯为总理。
东欧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