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35 T.N.村派纪 (美)
其他重大的技术进展还包括电信设备,这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以从前难以想象的方式得到了运用,缩短了交流思想和对事件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相关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化的进展开创了研究与创造的新领域;新的和改进后的运输手段缩短了旅行时间,使世界似乎变得更小了。
政治和经济变革
殖民帝国在十分短暂的时期内迅速崩溃,产生了许多新兴国家。在这些国家中,通常难以找到能领导国家的社会集团。随着殖民统治的终结,不发达国家的居民中出现了“期望值不断增长”的现象,这一点不仅是前殖民地,在许多国家也得到了证实。但是这些较贫穷国家的雄心壮志在许多方面都遭到了挫折,其结果是在这些国家及世界广大地区,动乱和不稳定加剧。
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这是一个国际主义的时代。联合国尽管存在着失败和不足之处,但在世界动荡地区恢复与维持和平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地区性政治组织的思想也在世界一些地区发展起来,这种思想观念或多或少是从联合国的思想框架内产生的,但只包括与重要的区域性问题有关的国家。
多元化趋势
本时期的后期,超级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起来的两个庞大联盟内部,离心力均有所发展。美国和苏联都受到这种发展趋势的困扰和折磨,但起初苏联遭受的损失更大,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已成为亚洲的主导力量。不过,比分最终拉平。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威信扫地,它在那里进行的一场没有也不愿意倾注国家全力的战争中,未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一个相对不发达的小国——越南。
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努力
在上个世纪,对国家间动用武力的问题采取了大量的控制和限制措施。然而,二战后时代,世界范围内寻求控制军备的愿望之强烈、真挚以及军备控制之复杂,都是以往任何时期远不能及的。这主要是由于全人类日益认识到核武器的潜在危险,在人类文明被毁灭之前,产生了对其使用加以控制的迫切需要。
军事战略中的新因素
仅仅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军人们就被迫面对军事史上最大的问题:对已为人所熟知的军事思想、理论和战略进行变革。
武器(或至少是对武器的估价)首次成为军事战略的决定性因素,而不仅仅是战略家手中的工具。这可能是由于战略思想还没有发展到类似武器那样的复杂程度。当然,存在动用核武器的严重威胁和可能性,是决定本时期两场大规模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对许多小规模战争和危机的解决产生了影响。不管怎样,由于拥有核武器,便产生了一种通过拥有几近无限的力量来限制冲突的新思想。自武力首先用于对付别人以来,人所共知的威慑思想又具备了新的重要性,也变得更为微妙、精细了。
实际上,上述的其他历史发展特征也都对现代战略思想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例如,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一种“解放战争”的新思想,其中意识形态影响和改变了原来众所周知的实施战争的方法。技术革命在使远程战略轰炸机武器系统发展完善后又使其淘汰。技术革命和经济变革的冲击,使军事领域也出现了在民用部门才运用的费效比概念,并影响了所有现代战略思想。
这些变化的结果是:这些年间,协调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以及管理和指导武装力量等方面的组织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在美国)。虽然这一演变过程在逻辑上并不总是很清晰,层次也不分明,但它竭力使武装力量及其文职领导层适应变化了的冲突形势。
战略与冲突管理
军事战略中的这些新因素似乎并没有改变战略的根本性质(基于对历史上冲突的经验教训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及这一时期的理论发展,“历史评估和研究组织”于1966年从三个方面对“战略”进行了界定:①战略——在人类意志的冲突中,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达成获得成功结果的目的的艺术;②国家战略——在国家之间的冲突中,最高当局运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以达成获得成功结果的目的的艺术;③军事战略——在与敌人或潜在敌人的现实或预想军事冲突中,军事指挥官运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以实现国家战略所确立的目标的艺术),但它们使得在冲突或可能的冲突形势下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变得格外复杂和模糊。由于存在着这些复杂性,“冲突管理”一词开始用来形容战略家或“冲突管理者”对其所支配的资源进行的控制或指导。
核武器的出现,以及在除最有控制和最有限的以外的任何冲突中动用核武器所几乎必然导致的大灾难,把战争及与战争有关的概念清楚地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层次冲突,包括超级大国间的全面核战争或战略核战争;一是低层次冲突,或称“常规”冲突,在这类冲突中可能不会动用核式器(但决不能忽视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可以认为这种低层次冲突有多种暴力分类或者说是暴力的特殊表现形式。
对于这些区分的确切性质,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之间还没有完全取得共识,但只要看一看本时期末一次重要的理论研究所产生的“冲突频谱”,就能了解这种区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战略理论在高层次冲突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是威慑的概念——即使诉诸核武器的一方得不偿失。本时期,美国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发展威慑理论,结果产生了众多的威慑战略。其中一个极端是50年代中期流行的残忍而又赤裸裸的“大规模报复”思想:无论是直接的侵略还是间接的侵略,无论是常规战争还是核战争,对任何形式侵略的发动者都威胁动用全部核力量。而在本时期末美国流行的则是更难以捉摸的“有控制的灵活反应”理论。
“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失败表明,仅仅依靠核武器存在严重的战略问题。真正用灾难性的手段对付并不是灾难性的威胁或危险,并不合情合理。无论是美国的朋友还是敌人,都不相信美国会因为不发达世界某个遥远地区发生受克里姆林宫支持的颠覆活动而向莫斯科发动攻击。美国的欧洲盟友们更不敢肯定,一旦苏联入侵西欧,形势危急,他们能依赖美国迅速作出核反应的承诺。到本时期末,这些疑虑影响了西方联盟的活力和稳定。
为防备苏联入侵欧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本时期初成立了。北约在单一指挥下的一体化武装力量,以及以美国总统控制之下的美国核力量为后盾,构成了和平时期出现的第一支重要的多国力量,这一点是独一无二的。起初北约的威慑作用还是有效的,但到本时期末,由于法国坚持拒不妥协的“独立自主”政策,将其包括潜在的核力量在内的打击力量独立于北约之外,使这种威慑作用有所削弱。
超级大国间的核僵持导致形成了“互相核威慑的保护伞”,核武器的存在无意中助长了低层次的暴力活动。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本时期末美国战略家们在对付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越南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不过美国已在战略上制定出了对那些希望反对社会主义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的政策。尽管在越南和其他许多地方遇到了挫折,但在核时代推行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作为一种突出美国影响力的手段,这种政策大体上还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共产党的战略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体现在民族解放和保卫共产党政权等的战争中。本时期结束时,中苏关系破裂对该战略可能产生的影响还不太明确。
军事领导
本时期军事领导最独特的一个方面是,政界首脑们越来越多地干预海陆军事力量的日常军事行动。这方面的范例有:杜鲁门总统解除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的指挥权[参见第二十一章→朝鲜战争(1950—1953年)→1951年的作战行动→麦克阿瑟被解职];艾森豪威尔总统在U—2事件中承担责任(参见第二十一章→北美→美国→巴黎高峰会议中断);法国总统戴高乐干预阿尔及利亚的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非洲→北非→阿尔及利亚);在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中,肯尼迪总统及其文职人员实施的显然不适当的控制(参见第二十章→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古巴);肯尼迪对所谓“封锁”行动的控制,成功地消除了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威胁(参见第二十一章→东欧→苏联→古巴导弹危机);约翰逊总统对动用空中力量对付越南所实施的指挥,等等。
这些行动决不是表明要回归到过去那种既是君主又是统帅的传统中去。采取这些行动是由于从政治上承认了一种事实,即任何冲突形势都有可能逐步升级为无法控制的核战争。因此,在应付传统(或非常规)样式的局部军事冲突时,如果军人自主行事,则有可能使冲突升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文职领导人在冲突或接近冲突的形势下加强对军事行动的控制,只是表明有责任感的当局自身必须有能力确定会冒什么样的风险,以及如何冒这些风险。
在纯军事领域,麦克阿瑟在这一时期朝鲜战争中指挥的早期作战行动,尤其是达到其军事生涯顶峰的仁川登陆,表明一位美国名将的不凡气度。而后来他与最高统帅的战略发生分歧,犯了错误。对于1950年后期中国军队出人意料的介入行动而导致其后“联合国军”的暂时失败,他个人必须为此负相当责任。但正像滑铁卢战役不能否定拿破仑的全部军事天才、葛底斯堡战役不能抹杀罗伯特·E.李的军事才能一样,这种过失也无损于麦克阿瑟在军事上的声誉。马修·B.李奇微把由多民族组成的第八军锤炼成一部强大的战争机器,以及后来詹姆斯·范佛里特对该军的控制(管理)也都是对军队实施成功领导的范例。在国共战争中,国民党在中共的打击下迅速溃败,显示出毛泽东卓越的政治、军事天才。
很显然,本时期结束前,在这个局势变幻无常又需瞬间作出决策的新时代,对军事行动的领导正呈现出全新的方式。这种领导已经远不是坦尼森所说的“不要问为什么,只管战斗和死亡”的那种领导了,而是通过日益先进的“指挥与控制”系统网络把战场指挥官与其政治首脑联系在一起。除非战场指挥官了解并按照既定的政治目标和文职当局的指示行事,否则战术上的胜利就显得微不足道。也就是说,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军事行动必须受到政治的约束。
插图001
如何既防止因这种严厉的约束而产生的激愤和烦恼,又在未来战场上保持军事平衡,是本时期末各级指挥官(从班长到最高统帅)面临的根本问题。在这些制约之下仍能成功履行职责的例子,是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克莱顿·W.艾布拉姆斯;还有一位是越南战胜法国及最终战胜美国的设计师——北越的杰出将领武元甲,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所受的制约更少一些。
兵器、战争理论和战术
总论
在陆战、海战和空战中,被遗弃了一个世纪之后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火箭,成为火炮主力。火箭的射弹既能装载核弹头,也可装载高爆弹头。导弹的种类包括从实际射程可遍及全球的大型洲际弹道导弹到步兵使用的单兵反坦克火箭。导弹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
本时期中期,由于担心远程轰炸机或洲际导弹实施的远程核轰炸,曾进行过旨在使平民免遭毁灭的尝试,但这种尝试半途而废了。到本时期末,民防思想所起的可能拯救生命(或减少重大伤亡)的作用,似乎不如其所起到的与核战略有关的心理安慰作用更重要。
另一个使人对全面战争产生恐怖的新因素是,用化学、生物和辐射等毒化手段污染敌国、毒害空气和植物而形成的威胁。事实上,直到本时期结束,各大国的军事专家们一直在研究查明化学战和生物战的手段和方法。
陆战
本时期,地面作战出现了许多明显的反常和矛盾之处。这些并没有使基本的军事原则过时,只是必须改变战争理论和战术。朝鲜战争及后来在东南亚的作战行动表明,在丛林地带和山地实施机械化作战具有严重的局限。在这些地区,战术的机动灵活性(通过运动集中火力)取决于行进速度快的步兵的越野能力。
核战争的威胁及核战争造成的严重破坏,使部队必须分散配置,而部队迅速集中的能力也同样必不可少。这些条件是互相矛盾的。在这些条件下,部队指挥控制所必须的多样化通信手段成了一个重大问题。
适用于侦察、支援、运输小股部队和疏散伤员的直升机,取代丁吉普车,成为普遍采用的越野工具。在美国的作战理论中,所谓的“空中骑兵”部队利用直升机增强步兵的越野能力,使其可灵活作战并得到后勤保障。尽管在统计资料上纠缠不清,说法各异,但越南的游击战清楚地表明,直升机既有灵活性,也存在易遭地面火力打击的弊端。
另一个矛盾存在于手持武器的试验性发展趋势中。密集火力理论取代了依靠训练有素的射手进行单个的瞄准射击。而美国军械理论家似乎把时钟倒转了一个半世纪,又回到了发射“实心弹”的滑膛枪时代,他们为美国步兵装备了一种能发射三种不同弹药的轻型武器。一种是22毫米口径的子弹,这种子弹发射后,不会产生较大口径子弹带来的振荡力;另一种是袖珍榴霰弹(一束优质钢制的箭头——短箭);另外一种是可容纳两个弹丸的子弹。大量的电子和光学改进措施正日益增强单个射手的杀伤潜力。
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加快射击速度,使美国野战炮兵率先采用的密集火力思想得以运用到步兵火力中去(自觉或不自觉地)。如此密集而又比较精确的火力足以压制敌人,而且其杀伤效果可与火力较小但更精确的瞄准射击相匹敌或更胜一筹。只要后勤供应能“保障战斗”,则密集火力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势。不过,步兵和炮兵仍需要精确的瞄准射击。朝鲜战争还表明,在白刃战中,决定胜负的显然还是刺刀。很久以前掷弹兵和轻步兵,以及后来的突击队、伞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特种部队预示的精锐部队对付集团纵队的时代,似乎又在重现。在越南的美国特种部队佩戴的绿色贝雷帽成了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高素质的勇士。这种选择是否经得起费效比的检验,或者说从长远来看会不会使起一般作用的步兵产生有害的自卑感,仍是争论未决的问题。
作为地面战场的主战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出现的坦克,在那些地形允许其有效运用的地区,无论其实际所起的作用还是潜在的作用,仍居首位。在印巴战场上干旱的旁遮普地区和恒河流域茂盛的农田里实施的作战都说明了这一点。在第二和第三次阿以战争中,坦克在阿拉伯和以色列的作战行动中都居主导地位。只是第四次阿以战争的结局才使这种情况发生了部分变化。在这次战争中, 由于行动坚决的步兵装备了比较廉价而又有效的反坦克火箭和导弹,坦克的主导作用有所削弱。尽管在那次战争中,步兵和装甲兵差不多势均力敌,但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似乎仍是敌方坦克上的高射速火炮(至少在70年代中期如此)。
海战
本时期,美国海军对公海无可争议的控制表明,海上力量的重要性及其目标实质上并未发生变化。向内陆地区投送兵力,以及利用海上交通线提供后勤补给是海上力量的重要发展趋势。其在朝鲜战争及后来在东南亚和中东水域的行动都说明了这一点。
核动力与火箭技术的进展相结合,使舰艇的武器系统和动力装置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舰艇结构因此也同样要发生根本变化。只要能定期从海上流动仓库(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明的一种利用海上航道增强后勤补给的方法)补充食品与弹药,核动力水面、水下舰艇无需添加燃料,也能长期航行,担负海上作战任务。
尽管有些观察家对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在全面核战争中的生存能力持怀疑态度,但其仍是海上武力的王牌。核动力潜艇,因装备有可从水下发射的“北极星”导弹,其对陆地目标的攻击能力空前增强。对许多海军人员而言,核动力导弹潜艇是未来主力战舰的样板。
两次世界大战中就已出现过的潜艇战和海上争夺战对海上自由航行构成的威胁日益严重,这使猎潜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海军航空兵的支援下,水面和水下舰艇的快速、灵活的武器系统利用精制的电子测试设备发现并摧毁敌水下舰艇。
本时期中期,火箭炮正逐步取代海军舰艇上的管式火炮。然而,正如在朝鲜战争中以及后来在南中国海更清楚地表明的那样,在登陆作战中以及小型舰艇实施的沿海作战中,管式火炮的精确火力仍必不可少。和陆战的情况一样,理论家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必须在密集火力和精确火力之间,以及火箭炮和管式火炮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
插图002 核动力潜艇
一旦全面战争爆发,常规登陆作战必将被核武器摧毁。然而,对于使用所谓常规武器进行的规模较小的两栖作战,直升机似乎更能发挥威力,这主要是指以垂直攻击来代替地面纵深攻击。但直升飞机又存在着易遭击毁的明显弱点。因此,掌握制空权,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朝鲜战争中显得更为迫切。
空战
空中力量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有人驾驶轰炸机和核导弹的作战能力这二者间作出正确的选择。这要取决于西方世界威慑理论的效果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到本时期末仍然意见不一,而折衷派占了上风。
同时,空中力量各方面技术的重大发展,使导弹和有人驾驶飞机的速度和航程更快更远。飞机的爬升速度和距离也随之增加。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空中侦察的高度也日益提高。对空中力量和地面部队像战术分队那样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了。至少在美国,战术空军与地面部队的联系更加密切,脱离战略空军的趋势也愈加明显。
然而,问题远没有解决。在战术上用固定翼飞机实施近距离支援时,存在如下复杂情况:由于喷气式战斗机飞行速度加快,在极短瞬间就会超过目标,这样不仅限制其火力效能,也会大大降低驾驶员对目标的辨认能力,有碍火力的发挥。这种情况的存在还影响了高速飞机进行侦察的价值。另外,尽管飞机的速度有所提高,地面防空炮兵在射程、火力控制和指挥等方面也普遍有所改进,其防空能力有所增强。由于在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样式和方法上争论不休,而且如果要取得空中优势和封锁战场(一个可能发生核战争的广阔区域),就必须有高度自动化和可靠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这些使得近距离空中支援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了。
不过,主要通过在朝鲜和越南战场上的试验,到本时期末,美国已探索出多种对地面部队实施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方法。这可能是战争史上军种间最复杂的协同。这种支援行动大多由战术空军司令部组织实施,一部分任务则由陆军建制武装直升机完成,海军舰载机也可实施某些很有效的支援。然而,在越南,美国作战飞机的这种支援能力受到了苏制地空导弹(萨姆型)和轻型自行多管高射炮的抑制。第四次阿以战争中,埃及人和叙利亚人有效地运用了这些防空武器,从而进一步显示了它们的防空潜力。
对于拥有空中优势的军种间协同分队,还没有出现能与其巨大的优势相匹敌的地面武器。
重大战争
本时期发生过五次长时期的大规模对抗,其中最重要的是超级大国间进行的“冷战”。尽管出现过多次危机以及军事动员,但全面对抗却从未发生。在这些几近冲突的形势中,最重要的是1948年和1961年的柏林危机[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西德→柏林封锁(1948—1949年)]、古巴导弹危机(参见第二十一章→北美→美国→古巴导弹危机)和1973年十月战争中双方进入战备状态(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十月战争→超级大国的卷入)。
另外四场更接近传统意义的大规模“热”战都发生在亚洲。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国共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中国(国民党政府))。其他三场大规模战争(印度支那战争,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和朝鲜战争)将在下面作详细论述。
1967年的阿以战争(以及较低程度上的1956年战争)是典型的先发制人的战争或者说是预防性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一方(以色列即是如此)在认识到潜在的敌人正计划发动战争,且这种冲突实际上不可避免时,便决定按己方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开战,以掌握主动权。
印度支那战争
背景
未来的历史学家们或许会把1945—1975年间整个印度支那地区持续不断的冲突称作第二次三十年战争。尽管主要的作战行动都发生在越南,但老挝和柬埔寨也都深深卷入了与越南战事有所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冲突。1965年美国积极卷入时,那里发生的主要冲突久拖不决,强度起伏不定,但基本上是一场激烈、残酷的局部性殖民战争和内战。
尽管越南的冲突样式与老挝和柬埔寨略有不同,但这场盘根错节的冲突仍可分为四个时期:法国时期(1945—1954年)、日内瓦时期(1954—1965年)、美国时期(1965—1973年)以及停火时期(1973—1975年)。其中,前两个时期和最后一个时期实质上是局部的内部冲突,后来又涉及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下面论述的是第三个时期,一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直接参加的大规模国际性战争。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65—1973年)
1965年1月这一时期共产党在南越(南越,指由美国控制的南部地区吴庭艳政权——编者注)活动频繁。北越(北越,指越南共产党控制的越南北部地区政权——编者注)军队对南越境内的城镇和军事基地发动袭击,使南越部队遭受了重大的伤亡,并从中央高地向东推进到海边,暂时把南越分割成两部分。2月初,北越军队在中央高地攻击一个美国设施和直升机基地。2月8日,约翰逊总统命令南越空军和美国空军以及美国海军舰载机,对北越和在南北分界处非军事区以北精心选定的目标实施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轰炸。3月8日,美国第九海军陆战旅在位于东京湾非军事区以南约112公里处的南越第二大城市岘港登陆,并迅即采取军事行动,以击退北越军队对美国军援设施的攻击。
这样,美军同北越的对抗开始逐步升级,而后者又得到中国和苏联的支援(这种支援是两国各自进行的,并未协同配合)。美国参加的这场战争,是其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奇特、最不得人心的战争,也是一场没有固定战线、四处出现敌人的战争。敌方的军事行动由曾领导越南部队成功地反抗法国的武元甲将军指挥。他把游击战争发展成了一门科学,而美国地面部队只能在千百次野蛮战斗中,固守已占的地盘。在这些战斗中,没有一次是现代常规意义上的大规模战斗。从美国家庭的电视中所能看到的越南战争,是由残酷的战斗、社会政治矛盾激化和令人不安的军事挫折交织而成的一幅变幻不定的场景。民用飞机把军人源源不断地运到南越,而华盛顿的政治顾虑、国防部不时出现的盲目乐观情绪,以及国务院、美国新闻署、国际开发署、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文职部门在严阵以待的南越的所作所为,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军事行动。
尽管美国又迅速投入了7个营的地面部队和1个中队的空军部队,美国的B-52轰炸机也开始空袭南越的越共军队的基地,但到1965年中期,军事形势并没有多大改观。约翰逊总统认为,只有大规模投入美国作战部队,才能阻止南越军队的失败。
美军的作战,一般是从构筑的基地出发,执行寻歼任务,以求消灭北越的有生力量,扫荡游击队根据地,而不是以争城夺地为目的。除包围战外,一般作战只动用排到营的兵力;有时即使是较大规模的作战,也只动用不大的兵力。美军在作战中广泛使用直升机运输枪炮、人员和物资,营救和疏散伤员,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军和盟军作战的灵活性。
1966年中期,美军发动了第一次长期攻势,旨在寻歼北越军队的主力,并摧毁其根据地。这次攻势与以往执行的寻歼任务有所不同。不是近距离突然袭击,而是长时间不断扫荡。但越共部队在被迫无奈时,一般都能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化整为零,隐蔽于丛林之中。当扫荡结束时,北越军队大都又返回其原来所占据的地域。
尽管1967年实施了“雪松瀑布”和“城市枢纽”两次大规模作战行动,在湄公河三角洲还建立了第一个美军基地,但北越军队仍能重新集结力量,并继续围攻非军事区以南和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地区的美军基地。这些行动使北越军队的活动能量迅速增强,并在其1968年初发动的新春攻势中达到了顶峰。
北越军队的这次攻势是紧接着美国前线指挥官公开发表乐观的战报后发动的。其规模、范围和强度震惊了美国公众,许多人要求美国从越南撤军。因此,尽管对北越军队而言,新春攻势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因为他们遭受了严重伤亡,既未巩固住新占领的立足点,也未能加强对南越军队的支援),但对北越和越共而言,却是一次战略上的重大胜利。
北越军队1968年的攻势过后,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司令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离任回国,改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克莱顿·W.艾布拉姆斯将军接替了他在越南的职务。北越军队在其最近发动的攻势和美国在阿绍谷地采取的行动中损失惨重,为给其雪上加霜,同时进一步增强南越军队的战斗力,艾布拉姆斯将军制定了一个“越南化”计划,通过向南越军队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把美军承担的保卫南越的沉重作战任务转交给南越军队。
到1969年,美国在越南已集结了543482人的庞大兵力,东京湾的海军第七舰队以及从关岛和泰国的基地起飞的战略轰炸机也担负了作战支援任务。为满足100多万人的需要,新建了许多港口、道路、机场、营房和仓库。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也加入了美国和南越的联盟。当美国在南越的地面部队快达到极限时,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泰国和菲律宾派出了总计约62000人的部队,澳大利亚的一艘巡洋舰还参加了美国第七舰队在东京湾的巡逻行动(在作战中,这些盟国遭受的伤亡约8500人,其中2500人阵亡)。西德、台湾和马来西亚也提供了一些非作战支援。美国为所有盟国部队提供了后勤保障。
与此同时,在南越,黑市规模不断壮大。南越人勾结美国军队中的腐败分子,抢劫补给库、军火库和陆军消费合作社。贩毒活动猖獗,红灯区生意兴隆,到1972年,性病的发病率激增到近70%。在美国,人们对战争的幻灭感越来越强烈,而战争又久拖不决。
为了尽力缩短战争进程,摧毁北越军队在柬埔寨的大型后勤基地,尼克松总统下令美军在1970年4月30日进入柬埔寨境内的“鹦鹉嘴”和“鱼钩”地区,与在那里的南越部队协同作战。两个月的袭击战尽管缴获了大量装备,但南越的越共军队通过贯穿老挝的胡志明小道,仍不断得到补给。
地图01 东南亚地区的越南
对柬埔寨的这次入侵,使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柬埔寨已被卷入了这场分布地区广泛的战争。作为这场战争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始终没有对这次行动作出有效的辩解。许多人早已开始躲避征兵,拒绝入伍或是开小差。成百上千的美国青年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这些抗议者有的流亡瑞典和加拿大,有的在国内过着“地下”生活,有的蹲监狱。反战游行、集会和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虔诚的爱国者到愤怒的国际共产主义宣传的支持者,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越来越多地被吸引到了反战行列中。同时,美国战俘仍被拘禁着,北越方面拒不透露关于其人数、身份和状况的详情。在巴黎进行的和平谈判也没有达成协议。
尽管到1972年,克莱顿·W.艾布拉姆斯将军指挥的美军和南越军队实际上已赢得了南越地面战争的胜利,北越军队遭到了难以承受的伤亡,行动能力也大大削弱了。但美国公众始终认为,美国对越南的干涉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经过1969年以来美国总统顾问亨利·基辛格和北越特使黎德寿进行的多次秘密谈判,1973年1月27日,双方签署和平协议,就释放美国战俘和从越南撤出全部美军问题达成了谅解。1973年3月29日,最后一名美军士兵离开了南越。
在这次战争中,发生过无数次进攻、反攻和交战。以下论述的就是其中一些最重要的军事行动。还可参见有关这次战争的统计摘要[参见第二十一章→印度支那战争→美国在越南的战争→统计摘要:美国在越南的战争(表格))。
1965年的作战行动
1965年2月7日,北越军队攻击波来古空军基地附近的美国支援设施 约翰逊总统认为,这是北越蓄意采取的一次敌对行动。
1965年2月8日,美国开始空袭北越 美国空军部队与南越空军相配合,对非军事区以北沿海地区洞海的北越基地联合实施报复性空袭。此后便开始对精心选定的北越目标实施有组织的有限空袭。针对美国的行动,北越军队则加强了对美国设施和人员的破坏和袭击活动。
1965年3月8日,美国第一支地面作战部队抵达越南 第九海军陆战队远征旅在北部沿海地区广南省的岘港登陆。
1965年5月14日,美国驻南越军事援助司令部授权海军进行炮火支援
1965年6月28日,美军首次实施大规模作战行动 第一七三空降旅(5月5日抵达南越)将南越军队的2个营和第五O三步兵旅的2个营空运至距西贡东北部约32公里的边和省,投入那里的战斗。
1965年8月18—21日,“星光”行动 这是美军取得的首次重要胜利。5000余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对北部沿海地区广义省朱莱的北越军队第一团发动攻击,俘获大批北越军队士兵,并摧毁了朱莱以南万祥附近的一个大型要塞。
1965年10月23日—11月20日,亚德浪河谷之战 第一骑兵师(空中机动)击败了集结在中央高地波来古省西部,准备将南越分割成两牛的北越军队。双方均伤亡惨重。
1965年12月15日,美国首次空袭北越的重要工业目标 这次空袭的是海防以北约22公里处汪备的一个电厂。
1965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兵力:154000人;1961年1月1日以来,美军在东南亚地区阵亡人数为1636人。
1966年的作战行动
1966年1月1—8日,首批美国部队进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在“掳掠者”行动中,第一七三空降旅在金瓯平原地区歼灭了北越军队的1个营和另1个营的营部。
1966年1月19日—2月21日“范布伦”行动 第一O一空降师第一旅、韩国第二海军陆战旅和南越陆军第四团,执行寻歼任务,以保卫中部沿海地区的扶安省。
1966年1月24日—3月6日,“捣碎器——清洁工”行动 2万名美军、南越军和韩国军对中部沿海地区的平定省实施大规模扫荡。在盟军部队与从扶安省向北推进的美国海军陆战部队会合前,寻歼任务已完成, 歼灭北越军队各2个团。
1966年3—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北部省份连续作战
1966年4月12日,驻关岛B-52轰炸机首次参战 B-52轰炸机对北越和老挝交界处附近、北越军队的渗透路线穆嘉关实施了空袭。
1966年5月1日,美国首次对柬埔寨境内采取作战行动 在丐北河南越沿岸的美军遭到柬埔寨沿岸北越军队的炮火袭击后,美国第一步兵师对柬埔寨沿岸的目标进行了炮击。
1966年5月,开始实施“渔猎监督官”行动 海军的飞机、舰艇和陆战部队开始沿海巡逻和沿岸警戒,以防北越军队渗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地图02 南越
1966年5—8月,中央高地的行动 为防止北越军队从北越和柬埔寨渗入,美国第二十五步兵师、第一骑兵师(空中机动)和南越部队在波来古省作战,而第一O一空降师则在昆嵩省激战。
1966年6—7月,美军第一师在平隆省作战 美军和南越陆军第五师在西贡以北约112.7公里处展开作战。
1966年6月29日,美国首次轰炸河内和海防附近地区 这些行动旨在摧毁那里的石油设施。
1966年7月,美军飞机攻击北越军队在非军事区内的阵地 国际管制委员会说,此举旨在保持非军事区的自由。
1966年8月3日—1967年1月31日,“大草原”行动 第三陆战师在靠近非军事区的昆天—犹灵地区连续作战。
1966年8月26日—1968年2月20日,美军第一骑兵师在中部沿海地区作战 该师在平顺省和平定省连续实施了一系列以营为单位的蛙跳式寻歼作战。
1966年9月14日—11月24日,“阿特利波罗”行动 在西贡西北靠近柬埔寨边界的西宁省的许多小规模战斗中,约有22000名美军同北越的军队作战,旨在粉碎其计划发动的攻势。这是迄今美军实施的最大规模的作战。
1966年10月18日—12月30日,中央高地的行动 第四步兵师和第二十五步兵师、第一骑兵师各一部在波来古省连续作战,以阻止敌军的渗透。
1966年11月30日—1967年12月14日,西贡及其周围地区的作战行动 第一、第四和第二十五步兵师各1个营与北越军队连续作战(1966年11—12月)。后第一九九轻型步兵旅和南越部队接替了这些部队,实施一系列小规模不太激烈的作战,争夺了这一地区(1967年)。
1966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兵力 389 000人;1966年美军在东南亚阵亡人数为4771人。
1967年的作战行动
1967年1月6日,美军奉命进入眉公河三角洲地区作战 美海军陆战队在定祥省登陆,第九步兵师建立了一个基地并在隆安省作战。
1967年1月8—26日,“雪松瀑布”行动 第一和第二十五步兵师、第一七三空降旅、第十一装甲骑兵团及南越部队,在西贡西北部约40公里处的“铁三角”地区,对北越的军区司令部和主要根据地发动攻击。
1967年2—9月,海军陆战队在北部地区作战 第三陆战师沿非军事区连续作战,同时第一陆战师在广南省和广信省作战。
1967年2月22日—5月14日,“城市枢纽”行动 在这次迄今为止战争中最大规模的行动中,美军的22个营和南越军队的4个营,在西贡以北靠近柬埔寨边界的西宁及其附近省份,与北越的军队交战。
1967年2月24日,美军首次炮击北越 海军陆战队炮击了非军事区内和北越境内的防空阵地。
1967年2月27日,美军飞机向北越河流投下第一批水雷
1967年3月22日,泰国同意美国使用乌塔宝机场,作为B-52轰炸机基地 第一批B-52轰炸机于4月10日飞抵泰国。
1967年5月3日,第三陆战师占领了溪山附近的高地 这使美军占据了有利位置,可以俯瞰敌人从老挝进入南越最北部省份广治的渗透通道。
1967年5月14日—12月7日,第二十五步兵师在西贡以西作战 该师在友义省实施寻歼作战。
1967年8—9月,昆天围困战 海军陆战部队击退了北越军队对非军事区附近广治省内一个大型基地的进攻。
1967年11月1日—1968年3月31日,溪山周围的作战行动 美军第三陆战师在广治省西部搜索在非军事区附近集结的敌军。
1967年11月11日—1968年6月10日,美军增援在北部地区作战的海军陆战部队 他们在南越的五个北部省份执行寻歼任务。
1967年12月8—18日,美军第一O一空降师实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运 369架C—141“战斗明星”和22架C--133“货运霸王”式运输机把10024人和5300多吨的装备从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运抵越南,直接投入战斗。
1967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兵力:48万人;1967年美军在东南亚阵亡人数为9699人。
1968年的作战行动
1968年1月21日—4月8日,溪山围困战 约5000名海军陆战部队被约2万名北越军队围困在广治省(北部地区)的溪山(参见下文“飞马”行动)。
1968年1月30日—2月29日,北越军队发动新春攻势 约5万名北越军队,同时对南越的盟军基地和主要城镇发动了精心策划的进攻。西贡和顺化是其主要攻击目标。到2月25日前,战斗在顺化市内逐街逐巷地展开;而在西贡,战斗也打到了美国大使馆所在地带。北越军队的进攻均被击退。到2月下旬,除了仍遭围困的溪山美国海军陆战队基地地区外,战斗均已平息。尽管这次攻势在军事上没有取得成功,但是由于它对美军和南越军队的强烈震撼,因而是一次心理上的胜利。
1968年2月24日,轰炸河内 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轰炸了河内港口地区。
1968年3月16日,美莱村(宋美)大屠杀 由美军第二十三步兵师第二十步兵营C连组成的特遣队在一次寻歼作战中,在广义省(北部地区)的美莱四村杀害了200名手无寸铁的平民(男人、妇女和儿童)。这一暴行隐瞒了一年多后被披露出来,震惊了西方世界,美国国内反战情绪剧增。
1968年3月31日,停止轰炸北越 约翰逊总统宣布这一决定,是美国正寻求谈判解决战争问题的一个迹象。
1968年4月1—15日,“飞马”行动 以美军第一骑兵师(空中机动)为主力组成的一支3万人的美军和南越军队,向溪山发动进攻,以解救被围困的海军陆战部队。北越军队开始撤至老挝境内。
1968年4月8日,“全胜”行动 美军42个营和南越军队的37个营共10万多人,在西贡周围11个省向北越军队发动攻势。
1968年4月19日—5月17日,“特拉华州”行动 美军第一骑兵师(空中机动)、第一O一空降师、第一九六轻型步兵旅一部、南越第一师和“亡命徒”特遣队(空降),向位于广治和承天境内阿绍谷地的北越根据地发动攻势,旨在阻止其计划对顺化发动进攻。
1968年4月,江河机动部队开始实施作战行动 这些行动沿湄公河三角洲的内河水路展开。
1968年5月5—9日,北越军队发动春季攻势 包括西贡在内的南越122个军事设施、机场和城镇遭到进攻。这些进攻都没有成功。
1968年5月10日,巴黎和平谈判开始 美国和北越官员开始会谈。
1968年5月19日—6月21日,北越军队用火箭夜袭西贡
1968年7月3日,克莱顿·艾布拉姆斯上将到任 他接替威廉·威斯特摩兰上将(改任陆军参谋长),担任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司令。
1968年7月14—18日,B-52轰炸机实施猛烈轰炸 这些轰炸机轰炸了非军事区以北约24.2公里处的敌补给基地和部队集结地(7月14日),并首次轰炸了北越的萨姆防空导弹发射阵地(7月18日)。
1968年8月17日,北越军队发动第三次攻势 这次攻势遍及除湄公河三角洲以外的南越其他地区,并在8月21日恢复对西贡的火箭袭击。
1968年9月30日,美国“新泽西”号战舰开始在非军事区附近实施作战 1953年7月以来,这是首次把美国战舰投入战斗。
1968年10月18日,“海霸”行动 3支美国海军特混舰队实施了这次行动,以切断敌军由柬埔寨进入湄公河三角洲的渗透路线,并配合美国海军在湄公河三角洲的行动。
1968年10月31日,美国停止轰炸北越 约翰逊总统下令,从11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早晨8时起,全面停止从空中、海上和地面对非军事区以北地区实施的轰炸,以促进和平谈判。
1968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兵力:536 040人;1968年美军在东南亚地区阵亡人数为14437人。
1969年的作战行动
1969年1月25日,首次在巴黎进行实质性和谈
1969年2月6日,成立美越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加快“越南化”进程 成立美国和越南共和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是为了促使南越军队承担更多的作战责任,并对其实行现代化改造。
1969年2月23日—3月29日,北越军队发动攻势 北越军队用火箭和迫击炮对包括西贡在内的南越100多座城市和基地发动攻击,2月26日和3月6日、16日,攻势达到了高潮。
1969年4月24日,B-52轰炸机发动猛烈空袭 约100架B-52轰炸机对西贡西北部靠近柬埔寨的目标实施轰炸。
1969年4月26日,首次“越南化”移交 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丰莹省(芹苴)举行的仪式上,美第七十七野战炮兵旅第六营将装备移交给了南越第二一三炮兵营。
1969年4月30日,美军兵力达到了创纪录的543482人(参见统计摘要中在泰国和海上的部队)
1969年5月8—20日,“汉堡包高地”之战 在一次旨在切断北越部队渗透路线的行动中,美军经过激烈的战斗和10次挫折,占领了广治省阿绍谷地以北的973高地(高程为973米,邑碑山或“汉堡包高地”)。
1969年5月11--14日,北越军队发动夏季攻势 他们在南越全境发动了地面协同攻击。
1969年5月14日,尼克松总统宣布有计划地从越南撤军
1969年6月5日,美军飞机恢复对北越的轰炸 自1968年11月暂停轰炸以来,这是第一次对北越目标实施轰炸。
1969年6月17日,北越军队夺回“汉堡包高地”
1969年7月8日,美国开始从南越撤军 第九步兵师第六十步兵旅第三营从西贡附近的新山——空军基地飞回华盛顿州的刘易斯堡。
1969年7月25日,老挝允许美军实施轰炸 老挝首相梭发那·富马宣布,他已允许美军轰炸胡志明小道。
1969年9月3日,胡志明在河内逝世
1969年10月1日,南越部队承担了西贡地区的防卫责任
1969年12月28日,皮尔斯抵达越南 威廉·R.皮尔斯中将此行的目的是对美莱村大屠杀进行调查(参见第二十一章→印度支那战争→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68年的作战行动)。
1969年12月37日,美军在南越的兵力:484 326人; 1969年美军在东南亚地区阵亡人数为6727人。
1970年的作战行动
1970年1月20日,美国抗议两名美国战俘被杀 美国要求国际红十字会调查1966年9月30日发生的这一事件。海军陆战部队在承天省(北部地区)发现了这两名士兵的坟墓(1月17日)。
1970年1月26日,美国战俘被监禁最长纪录 美国海军低级军官埃弗里特·阿尔瓦雷斯中尉度过了他的第2000天监禁生活,成为被监禁时间最长的美国战俘。
1970年2月11日,美国从泰国部分撤军 约4200人的部队撤走,43800人仍留在那里。
1970年2—3月,美国和南越部队向柬埔寨边界附近北越军队的补给仓库发动攻势 大量贮存物资被发现。在这次作战中,美军进入老挝境内,以建立一个炮兵基地,并在胡志明小道布雷。
1970年3月14日,美国弹药船被劫持 美国“哥伦比亚鹰”号弹药船在驶往泰国途中被两名盗匪劫至柬埔寨。后来该船被柬埔寨政府放行。
1970年4月1日,越共部队发动春季攻势 北越军队攻击了南越的130多个军事基地和城镇。三天后,由于遇到补给困难,攻击力减弱。
1970年4月19日,美国承认美军曾在老挝作战 一个参议院小组委员会正式承认,美军间接参与了老挝的冲突。1962年以来有100名美国文职人员和军人被杀。1966年以来,美军一直担任老挝轰炸机的弹着点观察员。
1970年4月30日—6月30日,美军进入柬埔寨作战 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军已开始对柬埔寨境内共产党部队的基地发动地面攻势。美第一骑兵师和南越军队的空降师总计4万多人的部队,在柬埔寨境内紧靠越南边界的“鱼钩”和“鹦鹉嘴”地区实施作战行动。后来(5月7日),尼克松总统又宣布,美军在柬埔寨境内的作战纵深不会突破约34.9公里,而且到6月30日全部美军将撇出柬埔寨。
1970年5月1—2日,美军发动猛烈空袭 这是1968年11月停止轰炸以来在非军事区以北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空袭。
1970年6月1—7日,非军事区爆发激烈战斗 北越军队对广南省(北部沿海地区)岘港的美军基地进行持续不断的密集炮击。
1970年6月30日,美军撤出柬埔寨 美国驻越南军援司令部宣布,缴获155吨武器,1786吨弹药和6877吨大米。美军388人阵亡,1525人受伤;敌方死亡人数约为4766人。
1970年8月1日,据报美军为柬埔察军队提供了近距离空中支援 据报道,美军的空袭使柬埔寨军队解放了柬埔寨中部地区的磅同以及金边郊区的斯昆村。
1970年9月,B-52轰炸机每日空袭老挝边界 此举旨在阻止北越军队进一步集结,并击溃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发动攻势的约4万人的部队。
1970年11月21日,山西袭击战 为了设法营救美军战俘,一支受过特种训练的志愿突击队用直升机袭击了北越境内距河内约37公里的山西战俘营。然而,该战俘营已空无一人。
1970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总兵力:335794人;1970午美军在东南亚地区阵亡人数为7171人。
1971年的作战行动
1971年1月12日,越南海军为通过束埔寨河流的补给船护航 这是越南海军为向金边运送燃料和弹药的商船提供护航的开端。
1971年1月30日,“杜威峡谷二号”行动 美军在非军事区以南实施的这次行动,旨在保卫这一地区,并建立一条交通线,以支援南越军队准备在老挝实施的作战行动。
1971年2月3日,南越军队在柬埔寨重新发动攻势 美国驻越南军援司令部宣布,该司令部为在柬埔寨的“鱼钩”和“鹦鹉嘴”地区实施的这次攻势提供全部空中支援。
1971年2月8日—4月9日,南越军队在老挝实施“兰山七一九”行动 这次行动的目标是切断北越军队在胡志明小道的后勤供应。美国驻越南军援司令部宣布,美军地面部队和军事顾问不会进入老挝参战。南越军队的第一步兵师和第一装甲旅占领了老挝的车邦(广治市正西面),这是他们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南越军队还占领了北越军队在胡志明小道的主要补给中心(3月6日)。4月9日行动结束时的初步战报表明,北越军队死亡13 462人,被俘56人;缴获5066支步枪,1935挺机枪和火炮,106辆坦克,422辆卡车和1250吨大米。南越军队阵亡1707人(美军176人),受饬6466人(美军1042人)。失踪693人(美军42人)。
1971年7月9日,南越军队开始担负北部省份的防卫责任 在非军事区以南约6公里处进行的代号为“火力基地查理第二”的交接行动,标志着美军已把这一地区的防卫责任全部移交给了南越军队。
1971年8月11日,全部地面作战的责任移交南越军队 美国国防部长梅尔文·莱尔德宣布,“越南化”计划第一阶段结束。
1971年12月26—31日,美军战斗轰炸机攻击北越目标 为了对北越军队进攻西贡,侵犯非军事区以及攻击美国非武装侦察机的行为进行报复,美军轰炸了北越的机场、导弹阵地、防空炮兵群和补给仓库,给北越造成了严重损失。
1971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总兵力:158 119人;1971年美军在东南亚地区阵亡942人。
1972年的作战行动
1972年3月30日,北越军队发动复活节攻势 在这次自1968年新春战役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势中,约2万名北越军队越过非军事区,分四路进攻南越,企图占领南越最北部省份的省会广治市,并把南越军队的第三师从其驻守的15个边境哨所赶走。为了报复,美军飞机和海军部队开始轰炸河内和海防附近的军事补给设施。沿老挝和柬埔寨边境已作好战斗准备的约5万名北越军队,攻入西贡以北的平隆省(4月5日),占领了禄宁(4月7日),并占据了省会安禄的一半地区(4月13日)。在中部沿海地区,北越军队向平定省发动进攻,企图把南越分割成两半(4月18日)。北越军队的4个师在昆嵩省的中央高地发动进攻(4月22日),占领了达多(4月24日),并包围了省会昆嵩(4月29日)。
1972年4月7日,宣布解除美驻越南空军司令的职务 1971年11月—1972年3月间,约翰·拉韦勒上将擅自下令对北越目标实施了约20次空袭。此事暴露后,3月份,约翰·拉韦勒上将被免去驻越南美军第七航空队司令的职务,退出现役,并被降至中将军衔。
1972年4月26日—5月1日,广治之战 由于南越军队第三师退至顺化,该城落入北越军队之手。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安禄和昆嵩,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
1972年5月8日,尼克松总统下令在北越港口布雷 美军在海防港和其他6个北越口岸布雷,并封锁一切陆上和海上通道。
1972年6月28日,任命弗雷德里克·韦安德上将为驻越南美军司令 他接替了克赖顿·艾布拉姆斯的职务。
1972年6月28日—9月15日,第二次广治之战 2万名南越部队在本次战争中美军最密集的空中支援下发动进攻。到7月26日,美国和南越空军部队已执行了1万多次空袭北越军队的任务,以支援南越军队的地面作战。在夺回广治市后(9月15日),该省其他地区的战斗仍在进行。
1972年7月19日,南越军队开始在平定省发动反攻 此举旨在夺回北越军队春季攻势期间中部沿海地区失去的地盘。
1972年7月28日,美国承认对北越的排灌系统造成了破坏 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承认,美军的轰炸破坏了北越的12段堤坝,但坚持认为,这些轰炸攻击针对军事目标,并非有意破坏堤坝。
1972年8月12日,美军不再参加地面作战 这是第二十一步兵旅第三营撤离岘港的结果。
1972年10月26日,基辛格宣布“和平在握” 在一份有关他和北越人秘密谈判的公开报告中,基辛格说, 再开一次会,就可达成最后协议。
1972年10月27日,美国暂停轰炸北纬20°线以北的北越地区 鉴于北越在秘密谈判中作出了让步,美国于10月23日17点起停止轰炸(但对北纬20°线以南的北越地区继续轰炸)。
1972年10月30日,美国停止对北纬20°线以北地区实施海上炮击 同时,美国加紧向南越运送战争物资。
1972年12月18日,美国大规模空袭开始 由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美国恢复了对河内和海防的轰炸,还在北越港口布雷。五角大楼坚持不打算轰炸医院和其他民用目标。
1972年12月30日,再次停炸北纬20°线以北地区 这是由于北越表示愿意重开和谈。
1972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兵力 美军在南越的兵力共有24 200人。1972年美军在东南亚地区的阵亡人数为531人。
1973年的作战行动
1973年1月8日,美军意外地空袭了盟军的空军基地 美国驻越南军援司令部承认,美国战斗轰炸机意外地攻击了广南省(北部地区)岘港的基地,造成严重伤亡。
1973年1月15日,尼克松总统下令停止一切进攻行动 包括空袭、炮击和布雷等行动,这表明最近的和谈有所进展。
1973年1月23日,宣布达成停火协议 亨利·基辛格和黎德寿达成一个停火协议,将于1月28日早晨8点(西贡时间)生效。在巴黎举行的签字仪式上,双方签署了最后协议(1月27日)。协议规定,释放所有美国战俘,美军从南越撤出,并建立一个国际性机构监督停火。
1973年1月27日,国防部长梅尔文,莱尔德宣布停止征兵 他指出,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达成了越南停火协议,已无必要征兵了。
1973年2月12日,北越释放首批美国战俘 美军开始实施“回家”行动,142名美国战俘被运至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然后抵达加利福尼亚州的塔拉维斯空军基地。
1973年2月21日,老挝实现停火 老挝政府和共产党领导的巴特寮宣布停火协议于2月22日中午12点(万象时间)生效,这样,持续20年的战争结束了。美国立即要求巴特寮释放美国战俘。2月23日,美国的B-52轰炸机应老挝皇家陆军请求,袭击了老挝共产党部队阵地。
1973年3月27日,柬埔寨的战争继续 白宫宣布,美国将继续轰炸柬埔寨,直至共产党部队停止军事行动,并同意实现停火。
1973年3月29日,最后一批美国军队撤离越南 与此同时,北越释放了最后67名美军战俘,使被释放的战俘总数达587人。只有8500名美国文职技术人员仍留在越南。
1973年4月16—17日,美军空袭老挝 美军的B-52轰炸机和F—111战斗轰炸机轰炸了老挝查尔平原南端塔威安的共产党部队阵地。
1973年6月13日,签署《补充停火协议》
1973年8月14日,美军停止轰炸柬埔寨 这是按照国会6月份通过的一个决议采取的行动。此举正式结束了美军对印度支那地区历时9年的空中作战行动。
统计摘要: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65—1973年)
美国在全世界的总兵力部署的最大兵力作战伤亡总数阵亡与因伤而死人数受伤被俘与失踪人数非战斗死亡人数
总计3300000625566(1969.3.27)20502346266153311548610326
陆军1600000440691(1969.3.27)130359306447681129047173
海军60000037011(1969.3.27)644314774178788880
海军陆战队40000086727(1969.3.27)6448612953513891441631
空军40000061137(1969.3.27)373511529331650592
南越军队—约1000000约800000196863502383—①—
其他美方②国家(1969年)—7200017213522511988——
北越和越共部队(估计)—约1000000约2500000约900000约1500000——
①不详。
②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菲律宾、泰国。
阿拉伯—以色列战争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本时期大部分时间里席卷中东的这场冲突,其根源在于:1世纪罗马征服反抗的巴勒斯坦人以后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1099年十字军征服耶路撒冷;19世纪后期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同盟国无视阿拉伯人对《凡尔赛和约》的期望;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对欧洲犹太人的种族灭绝。限于篇幅,本文无意评说个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以色列人与其阿拉伯对手追求的事业势不两立,但无论从宗教、道义上,还是从法律上看,都具有公认的正义性。军事历史学家所能做的,只是阐明发生了什么事,事件如何发生,而不是去说明事件为什么发生。
1945年以来阿以双方对抗的历史清楚地分为八个时期:(1)1945--1948年,犹太恐怖分子发动的游击战;(2)1948—1949年,第一次阿以战争或称以色列独立战争;(3)1956年,第二次阿以战争;(4)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或称六天战争(又称“六日战争”或“六五战争”);(5)1968—1970年,消耗战争;(6)1970—1973年,主要由阿拉伯恐怖分子发动的游击战;(7)1973年,第四次阿以战争或称十月战争;(8)1975—1984年,黎巴嫩内乱,其中以色列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进行干涉。以上的(2)(3)(4)和(7)这四个时期是公开或正式的国际性对抗,本部分记述的就是其中的重要事件。其他四个时期发生的大事可在本书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邻近的阿拉伯国家等部分中查找。关于1947年的历史背景,可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第一次阿以战争或以色列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1949年1月7日)
尽管以前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发生过争执和暴力冲突,但只是在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后,巴勒斯坦和邻近国家的阿拉伯人才面临着将在它们中间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的现实。尽管如此,阿拉伯人并没有有计划或有组织地阻止出现这种难以接受的局面。在戴维·本—古里安领导下,组织严密的犹太人复国会为这场不可避免的斗争作好了准备。在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后暴力冲突不断升级的数月中,犹太人掌握并保持了主动权。1948年初,英国政府决定,不按联合国计划的日期10月1日,而是5月14日从巴勒斯坦撤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口约为65万人,阿拉伯人口约120万人。
初期对抗(1948年1—5月)
1948年1月10日,阿拉伯解放军成立 在伊拉克将军伊斯梅尔·萨夫瓦特和叙利亚领导人法齐·考克吉松散而又不明确的领导下,来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全阿拉伯世界的志愿者们会集于叙利亚。考克吉指挥的一支部队从叙利亚向索尔德村(耶路撒冷以南)发动袭击,被英军击退(1月10日)。阿卜杜勒·卡德尔·侯赛尼指挥阿拉伯巴勒斯坦人(救世军)对埃齐奥思村发动的袭击较为成功,但终被犹太人复国会的秘密军事组织“哈加纳”的一支小规模精锐突击队“帕尔马赫”所阻。
1948年1—4月,暴力冲突不断加剧 战争分三个方向在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蔓延开来。英国企图维持秩序,但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以最小的伤亡维护其撤退路线的畅通。有组织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乌合之众纷纷抢占有利位置,以夺取英军没有进驻的地区,并准备在英国的委任统治结束后进占英军控制的地区。在北部地区,尽管英军少将休·斯托克韦尔尽力维持秩序,但海法及其周围地区的战斗持续不断。经过极为激烈的战斗,阿拉伯居民最终撤离该缄(4月21—23日)。犹太人还占据了太巴列(4月18日)和萨法德(5月6—12日)。在巴勒斯坦中部地区,由于犹太人复国会企图向居住在耶路撒冷新城的10万名犹太人运送武器、食品和其他补给品,沿贯穿阿拉伯人控制区的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公路发生的战斗持续不断。在靠近卡斯特尔的公路发生的激战中,侯赛尼(或许是最有才能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领导人)被打死(4月9日)。阿拉伯城市雅法及其周围地区也发生激战(4月25日—5月13日),最后以大批阿拉伯人的撤离而告终。在耶路撒冷以南,阿拉伯人继续围困埃齐奥恩地区的四个犹太入定居点。阿拉伯人围困者最终占领了这一地区(5月14日)。
1948年4月9日,代尔亚辛村大屠杀 在争夺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公路的战斗中,两个犹太人恐怖组织“伊尔贡”和“凶帮”的部队屠杀了约254名未参与战斗的阿拉伯男人、妇女和儿童。尽管多数巴勒斯坦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一样为此事件所震惊,但这一事件大大加剧了阿拉伯人对犹太人和犹太复国主义的痛恨。
1948年4月25日,邻近阿拉伯国家同意入侵巴勒斯坦 在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有名无实的全权指挥下,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外约旦和埃及开始为人侵巴勒斯坦犹太人地区作准备。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独立 以色列独立以后,戴维·本—古里安被推举担任这个新国家的总理,他上任后,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
第一阶段:5月14日—6月11日
参战各方的兵力
犹太人:由以色列·加利利指挥的这个新犹太国家的军队“哈加纳”,调动了约3万人,包括由伊加尔·阿龙指挥的2500名“帕尔马赫”突击队员。“哈加纳”的后备队有约3万名较为训练有素的队员拥有武器。此外,每个犹太人定居点都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武装卫队。“伊尔贡”的约3500人和“凶邦”的500人名义上都受“哈加纳”最高司令部的指挥。
阿拉伯人:阿拉伯军队由多支部队组成。阿拉伯解放军有大约4000名缺乏训练的部队,编为4个大队。黎巴嫩派出4个步兵营和2个炮兵连,约2500人;叙利亚2个步兵旅、1个坦克营和1个空军中队,约5000人;伊拉克4个步兵旅、1个装甲营和2个空军中队,约1万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由英国将军约翰·格拉布指挥,辖3个旅团和4个装甲汽车营,近1万人,这是迄今阿拉伯国家派出的部队中训练最为有素、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埃及最初振出1个旅团,2—3个独立营,2个空军中队和支援保障部队,约7500人。除了约4000名救世军外,当地部队中还有数目不详(至少5万人)的武装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尽管组织较差且缺乏训练)。他们不断对犹太人社团构成威胁,并牵制了犹太人很大一部分机动兵力。
北部的作战行动
1948年5月14—19日,叙利亚和黎巴嫩军队入侵 叙利亚军队的入侵在靠近边界的代加尼亚(摩西·达扬在此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泽马克和米什马尔亚尔登等地受阻。黎巴嫩军队也受阻于马勒基亚。
1948年5月15日—6月4日,伊拉克军队入侵 伊拉克军队从马弗拉克向前推进,经伊尔比德越过约旦南部的加利利,但经过反复攻击未能攻占盖谢尔(5月16—22日)。同时,其他部队攻人杰宁并占领了撒马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先头装甲部队也进抵内坦亚。以色列军队企图攻占杰宁被击退,但迫使伊拉克军队固守在纳布卢斯—杰宁地区,并从撒马利亚撤退。
1948年5月20日,联和国任命调解人 联合国安理会任命瑞典人福克·伯纳多特伯爵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调解人。
1948年6月6—10日,叙利亚和黎巴嫩军队再度发动攻势 叙利亚军队未能攻占艾恩盖夫,但确实占领了米什马尔亚尔登。黎巴嫩军队在阿拉伯解放军和叙利亚部队的支援下,占领了马特卡(6月6日)、拉马特纳夫塔里(6月7日)和卡叠什(6月7日)。阿拉伯解放军遂乘胜占领了加利利北部大部分地区。
中部的作战行动
1948年5月15—25日,耶路撒冷之战 在激烈的战斗中,格拉布将军指挥的阿拉伯军团夺取了耶路撒冷新城的东部和北部,并轻取旧城大部。
1948年5月15—28日,围攻耶路撒冷旧城的犹太居民区 在当地阿拉伯人的协助下,阿拉伯军团有组织地向犹太居民区奋力攻进,犹太人部队两次企图救援均被击退。被围困的守军最终被迫投降。
1948年5月18日—6月10日,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公路之战 美国志愿者戴维·米基·马库斯中校指挥的犹太部队未能突破阿拉伯人占据的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公路,却成功地保护了经过北部以远山区的一条新公路的建设者。这条公路在联合国倡仪停火的前一天开通(6月10日)。停火生效前数小时,马库斯(他不会讲希伯莱语)因不理会一个犹太卫兵发出的口令而被杀。
1948年5月25—30日,第一次莱特龙之战 阿拉伯军团的1个营在哈比斯·马贾里中校的指挥下,占领了莱特龙,以保卫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公路,并威胁特拉维夫。犹太部队几次试图将他们赶出莱特龙,均被击退。
1948年6月9—10日,第二次莱特龙之战 阿拉伯军团再次击退犹太部队的进攻。
南部的作战行动
1948年5月15日,埃及军队入侵 埃及军队2个旅团在艾哈迈德·阿里·马瓦维少将的指挥下,攻入巴勒斯坦。基地设在阿里什的主力部队向海滨地区推进,以保卫加沙,并威胁特拉维夫。大多由阿拉伯解放军志愿人员组成的小规模部队由阿布奥格拉经比尔谢巴向耶路撒冷推进。
1948年5月16日—6月7日,埃及军队在海滨地区发动攻势 埃及军队经由阿拉伯解放军部队和当地小分队占据的加沙向前推进(5月16日),经过激烈的战斗,占领了亚德莫尔代哈伊(5月19—24日)。接着经迈季代勒和阿什凯隆向前推进,以夺取距特拉维夫仅约40公里的阿什杜德(5月29日)。犹太部队企图夺回阿什杜德,被击退(6月2—3日)。接着经过激烈战斗,6月7日,埃军又攻占了已被包抄的犹太居民点尼扎宁,保证了埃军通往阿里什的交通线的安全。
地图03 以色列及所占领土1967—1974年
1948年5月16日—6月10日,埃及军队在内陆地区发动攻势 埃及军队的另一支部队由奥贾向前推进,占领了比尔谢巴(5月20日)和希布伦(5月21日),并与在伯利恒的阿拉伯军团取得联系(5月22日)。
1948年6月11日--7月9日,第一次停火 在联合国主持下,双方都急切地抓住了这一重整旗鼓的良机。这时以色列已调集了一支49 000人的军队。首批由49名联合国武装警卫组成的国际治安部队从纽约抵达巴勒斯坦(6月20日)。
第二阶段:7月9—18日,“十天攻势”
北部的作战行动
1948年7月9—14日,第三次米什马尔亚尔登之战 以色列军队的猛烈进攻,未能击退约旦河上游以西桥头堡内的叙利亚部队。
1948年7月12--16日,以色列军队在拿撒勒发动攻势 以色列部队加强了对海法北部沿海地区的控制,接着向东转攻拿撤勒。考克吉发动的一次失败的攻势被以色列军队击退,以色列部队遂加紧对考克吉的基地拿撤勒的攻占。
中部的作战行动
1948年7月9--12日,以色列军队在卢德(利达)、腊姆拉发动攻势 为扫清沿海平原地区的阿拉伯军团,保卫特拉维夫—耶路撒冷走廊,以色列军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在这次攻势中,以色列军队经过激烈战斗,占领了利达(卢德)和腊姆拉等城镇以及附近的机场。
1948年7月9--18日,第二次耶路撒冷之战 以色列军队的攻势为阿拉伯军团所阻。
1948年7月14--18日,第三次莱特龙之战 以色列军队发动多次攻势企图占领莱特龙,但没有成功。
南部的作战行动
以色列军队沿贯穿巴勒斯坦中部的整个埃及军队战线发动的进攻小有所获。
1948年7月18日--10月15日,第二次停火 双方都渴望再次利用这次停火。以色列军队已在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占据了主动,取得了局部胜利。他们感到,要重新发动攻势,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阿拉伯军队则为犹太军队的组织和装备及其在巴勒斯坦多数地区发动大规模攻势的能力所震惊,渴望尽快结束战斗。到停火结束时,以色列调集的总兵力超过了9万人,占据了巨大的数量优势。
1948年9月17日,联合国调解人员遇害 许多犹太人相信会赢得战争,从而对伯纳多特伯爵的和平努力心怀不满。因为这会迫使他们交出已占领的或希望占领的地区。他被三个不明身份、但显然是“凶邦”成员的男子杀害。拉尔夫·本奇博士接任联合国调解人员。
1948年9月29日--10月15日,埃及战线的作战行动 到9月中旬,双方都没有认真对待沿埃及军队战线的停火。以色列军队对费卢杰地区的攻势尤为猛烈,企图切断埃及军队从沿海到内陆的交通,并开辟一条通向内盖夫的交通线。
第三阶段:10月6日—11月5日
南部的作战行动
1948年10月15—19日,沿海地区的攻势 由于阿拉伯军队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待机不动,以色列军队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对付南部的埃及军队(现约15000人)。以色列军队发动了猛烈进攻,企图击退阿什杜德—加沙地区的埃及军队,虽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既未占领任何重要阵地,也没能切断埃及军队经过拉法赫的交通线。
1948年10月19--21日,以色列军队在比尔谢巴发动攻势 为开辟与内盖夫的稳固的交通联络,以色列军队发动了大规模强攻,获得成功。经过激烈战斗,以色列军队攻占了胡莱卡特(10月19日),切断了两条埃及军队走廊之间的联系。以色列军队迅速乘胜进攻,占领了比尔谢巴(10月21日)。通往内盖夫的道路被打通。希布伦地区的埃及军队及在费卢杰地区的埃及军队1个旅团被围。
1948年10月27日—11月5日,埃及军队撤退 由于沿海交通线受到严重威胁,埃及军队被迫从阿什杜德(10月27日)和迈季代勒(11月5日)撤退,将剩余兵力(不包括费卢杰和希布伦被围地区的部队)集结在阿什鲁耶—加沙—阿里什一线地区。
中部的作战行动
1948年10—11日,以色列军队发动局部攻势 以色列军队成功地拓宽了耶路撒冷—特拉维夫轴线地区,并加强了对耶路撒冷以北和以东中部平原地区的控制。然而,在拜特古布林附近(位于费卢杰和希布伦之间)的攻势中,以色列军队被阿拉伯军团击败。
1948年11月30日,以色列-外约旦停火
1948年12月1日,外约旦和约旦河以西阿拉伯巴勒斯坦结成联盟 阿卜杜拉国王被宣布为阿拉伯巴勒斯坦国王,引起其他多数阿拉伯国家的愤慨。阿拉伯巴勒斯坦和外约旦联盟在安曼正式宜布成立,定名为约旦哈希姆王国。
北部的作战行动
1948年10月22—31日,以色列军队在加利利北部发动攻势 考克吉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成功地夺占了黎巴嫩边界以南的马纳拉(10月22日)。为实现摧毁阿拉伯解放军,保卫整个加利利北部地区的双重目标,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解放军发动了大规模攻势。起初以色列军队在塔尔希哈的攻势受挫,后由于在吉斯(10月28日)和萨萨(10月29日)的攻势获胜,阿拉伯解放军被击退至黎巴嫩境内。在占领塔尔希哈(10月30日)后,以色列军队扫清了阿拉伯人在胡拉谷地的抵抗,夺回马纳拉并占领了黎巴嫩南部的一块狭长地带。以色列军队遂停止进攻,巩固所占地区。
1948年11月30日,北部地区停火 以色列军队与叙利亚和黎巴嫩军队的指挥官达成了不稳定的局部停火协议。
第四阶段:11月21日—1月7日
1948年11月19日--12月7日,埃及军队发动攻势 尽管埃及军队的攻势未能解救费卢杰被围地区的部队,其在加沙以东和阿斯鲁耶占据的地区却大大扩展了。
1948年12月20日--1948年1月7日,以色列军队在西奈发动攻势 由于以色列周围地区实现了停火,以色列军队遂发动大规模攻势,以迫使埃及退出战争。以色列军队在一系列迂回机动作战中,包围了拉法赫(12月22日),相继占领了阿斯鲁耶(12月25日)和奥贾(12月27日)。同时一支部队向西转攻拉法赫,另一支在阿龙上校指挥下,从奥贾向南突人西奈;经过短暂的战斗,占领了阿布奥格拉(12月28日)。以色列军队接着向北转攻阿里什,占据机场和周围村庄,但埃及军队坚决的防御阻止了其在公路和铁路以东的攻势(12月29日)。以色列军队遂向东北转攻拉法赫。
1949年1月7日,以色列-埃及停火 由于以色列军队准备进攻拉法赫,埃及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安排停火,很快得到批准(参见第二十一章→国际维持和平战争→联合国→公元1949年1月7日,阿以停战)。
1949年1--7月,停战谈判 在联合国调解人拉尔夫·本奇博士的主持下,双方在罗得岛举行谈判。以色列相继与埃及(2月24日)、黎巴嫩(3月23日)、约旦(4月3日)和叙利亚(7月20日)签署了停火协议。双方没有达成和平协议,小范围的零星冲突仍断断续续地时有发生。
1956年战争(苏伊士或西奈战争;1956年10月29日—11月6日)
背景
1956年7月4--26日,以色列边界地区局势紧张 沿以色列—约旦和以色列—加沙的边界发生了多次武装冲突,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致使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出访中东,试图恢复停火。
1956年7月18日,美国取消许诺给埃及阿斯旺水坝项目提供的援助 在埃及总统加麦尔·阿卜杜拉·纳赛尔宣布埃及将接受美国和英国对该项目的援助后不久,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即宣布了美国的这一决定。此举激怒了埃及总统。美国的援助一向以受援国的经济自立为条件,而且美国拒绝向埃及提供援助也基本上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然而,以下政治上的考虑无疑也起了作用:美国对埃及与苏联等共产党集团国家的关系日益友好大为不满;美国国内存在着亲以色列情绪。
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为报复美国在阿斯旺水坝项目上的背信弃义行为,纳赛尔宣布运河的收入将用于大坝的建设。英国和法国将此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并秘密计划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8月3日)。
1956年8月16—30日,以色列与埃及和约旦边界地区发生新的武装冲突 边界地区不断发生的新的武装冲突的性质日益严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担心爆发新的中东战争。
1956年10月5日,安理会开始辩论苏伊士运河问题 英法提议恢复对运河的某些国际管制措施,得到大多数成员国的赞成,但遭到苏联的否决。
1956年10月15日,约旦向联合国安理会指控以色列入侵 这是约旦—以色列边界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事件,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的结果。
1956年10月24日,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达成秘密协议 三方在塞夫尔达成了在对埃及采取的军事行动中秘密协作的最后协议。
各方的战争计划
以色列计划
10个旅(6个步兵旅,1个空降旅和3个装甲旅)隶属于阿萨夫·辛霍尼上校的南方军区;另外6个旅作为预备队配置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南方军区的部队分成4个特遣大队,每个大队负责一个相应的地面作战方向。代号为“卡达希”行动的西奈战役的目标是:通过夺占苏伊士运河东部的高地对该运河形成军事威胁;在埃及军队中制造混乱,并促使其瓦解。这些目标与英法军队计划从北部对苏伊士运河采取的行动有直接关系。
埃及计划
英法公开在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大量集结兵力,促使纳赛尔将约一半西奈驻军撤至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和运河区。留在西奈的是2个步兵师,外加各式部队,共计3万人,由东部军区司令阿里·阿密尔少将指挥。西奈的部队大多数部署在由拉法赫、阿布奥格拉和阿里什组成的东北部三角地区的固定防御阵地内。
英法计划
埃及对苏伊土运河实行国有化后,英国将军休·斯托克韦尔爵士受命制定一个由英法联合远征军夺占苏伊士运河的作战计划。为避免产生帝国主义侵略之嫌,英法两国与以色列进行秘密谈判,探讨英法计划的入侵再次引发中东战争的可能性。修改后的英法计划要求以色列对苏伊士运河形成威胁,为英法干涉提供借口。英法两国政府届时将要求以色列和埃及从运河后撒约16公里,而当(预计的)埃及拒绝时,英法联军将夺占运河。代号为“枪兵”的这次行动,由英国上将查尔斯·凯特利爵士指挥,法国海军中将皮埃尔·巴尔若为副手;斯托克韦尔上将指挥地面部队,法国上将安德烈·博弗尔为他的副手;丹尼斯·巴尼特空军中将指挥空军,丹尼斯·邓福德—斯莱特海军上将指挥海军。由于需要和以色列协调,致使计划采取的行动由9月而推迟到12月初。
作战行动
1956年10月29日,第一天 阿里尔·沙龙上校指挥的第二O二伞兵旅第一营在米特拉山隘的东入口处附近实施空降,而该旅其他部队则越过边界并占领了孔蒂拉。该旅继续向萨马德推进。在埃拉特附近,纳吉布的边界阵地被阿弗拉罕·约菲上校指挥的第九步兵旅占领,该旅准备沿内陆向沙姆沙伊赫攻进。埃及军队总司令哈基姆·阿密尔上将命令1个步兵旅和1个装甲师大部越过运河,增援西奈守军。
1956年10月30日,第二天 米特拉山隘附近的以色列军队伞兵营击退了埃及军队的地面和空中进攻。沙龙旅的主力占领了萨马德并在午夜前与伞兵营取得联络。在萨马德北部以远地区,耶胡达·沃拉赫上校指挥的以色列军队中央特遣大队(相当于1个师)占领了塞卜哈和库赛马,接着开始攻击阿布奥格拉地区埃及军队坚固的防御阵地。埃及军队第四装甲师越过运河,进抵吉夫加法和鲁德萨利姆附近。
1956年10月30日,英法两国发出“最后通牒” 18点,英国和法国政府要求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将全部军队撤出运河,并同意英法军队暂时占领赛得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城,以保证运河的自由航行。预料埃及会拒绝这个最后通牒,英法入侵分遣舰队遂从马耳他向埃及开进。
1956年10月31日,第三天 沙龙伞兵旅的部队在实施大规模作战侦察行动中,在米特拉山隘遭到埃及军队伏击。为控制山隘两侧山洞中的阵地,双方展开长达一天的激战。在战斗最激烈时,双方展开了白刃战。天黑以后,山隘两侧的许多阵地被以色列军队占领,但埃及军队仍占据着该峡谷的大部分。在阿布奥格拉,埃及军队的部分防御被突破,但以色列军队的1个旅被击退,遭受严重损失。以色列军队中部特遣大队派出的装甲先头部队占领了哈斯纳赫、利布尼和哈马。
1956年10月31日,以色列海军获胜 埃及海军的易卜拉欣·阿瓦尔号驱逐舰炮轰海法的以色列海军和石油设施。在其后发生的海上追逐战中,该驱逐舰被以色列海军缴获,并被拖入海法港。
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联军实施空袭 埃及所有重要空军基地都遭到轰炸。纳赛尔总统下令在西奈的所有部队分阶段撤出,以防英法联军预料中的入侵会切断他们的退路。
1956年11月1日,第四天 以色列军队对阿布奥格拉的再次进攻被击退后,以色列总司令部下令停止进一步攻击该据点。哈依姆·拉斯科夫上校指挥的北部特遣大队(相当于师的兵力)攻占了腊法,以色列军队装甲部队沿滨海公路向沙姆沙伊赫推进。到午夜时分,在西奈的所有埃及军队开始撤退(沙姆沙伊赫的守军除外,他们缺少运输车辆;也不包括加沙的部队,他们的退路已被以色列军队完全切断)。
1956年11月2日,第五天 第九步兵旅经过亚喀巴湾向沙姆沙伊赫推进。第二O二伞兵旅和第十二步兵旅各一部从米特拉山隘进抵苏伊士湾,也向北转攻沙姆沙伊赫。在阿布奥格拉防御的埃及军队全部撒出,但经吉夫加法退至距运河约16公里处时,遭到以色列军队的追击。哈依姆·巴列夫上校指挥的第二十七装甲旅占领了阿里什并奋力向鲁马奈推进。阿哈龙·多龙上校指挥的第十一步兵旅占领了加沙城在内的加沙地带北半部。未被以色列军队切断后路的埃及军队全部撤出了西奈。
1956年11月2日,埃及接受了联合国提出的与以色列停火的要求 英法联军继续猛烈轰炸埃及的机场和军事设施。
1956年11月3日,第六天 以色列军队第九旅继续沿曲折的路线向西奈沿岸推进。进抵苏伊士湾的以色列军队伞兵部队夺占了苏德尔角、泽内马和托尔等地的油田。第十一旅夺占了沃尤尼斯,完成了对加沙地带的占领。沙姆沙伊赫要塞司令劳夫·马法兹·扎基上校将其部队撤出内斯拉尼,实施坚守防御。
1956年11月3--4日,以色列对联合国的停火要求出尔反尔 以色列起初设想,到停火生效时会占领沙姆沙伊赫。然而,停止敌对行动则会降低英法干涉运河区的正当性。因此,在英法的压力下,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又对停火附加了不可能接受的条件,从而撤回了以色列接受停火的承诺。
1956年11月4日,第七天 以色列军队第九旅继续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缓慢地向沿岸推进,并越过了纳斯拉尼。在距沙姆沙伊赫约5公里处,遭遇埃及军队猛烈的火力阻击。
1956年11月5日,第八天 以色列军队在午夜对沙姆沙伊赫发起的首次攻击为埃及军队的雷场和掩护火力所阻。5时30分,在空中火力和迫击炮火力的支援下,以色列军队再次发动进攻。9时30分,沙姆沙伊赫守军投降。进抵苏伊士湾公路的以色列军队伞兵部队及时赶到,参加了对沙姆沙伊赫的最后攻击。
1956年11月5日,英法联军实施空降 8时20分,500名联军伞兵在塞得港附近的加密尔机场着陆,紧接着600多名伞兵在富阿德港附近着陆。他们夺占了自来水厂并包围了这两座城市。埃及东部军区参谋长萨拉丁·穆古伊准将与英法联军伞兵部队指挥官M.A.H.巴特勒准将达成了暂时停火协议,但22时30分,战斗再度爆发。
1956年11月6日,英法联军实施两栖攻击 6时50分,联军两栖部队开始在塞得港登陆。10时,埃及军队东部军区参谋长穆古伊准将被俘,但拒绝下令部队投降。19时30分,联军地面部队指挥官斯托克韦尔上将接到在午夜停火的命令。根据他的命令,巴特勒准将的部队于停火生效前进抵埃尔卡普。
损失情况
阵亡受伤被俘飞机
以色列189899415
埃及(在与以色列作战中)1000①(30名军官)4000②60008
埃及(在与英法联军作战中)650②900③185207④
英国169604⑤
法国103301
①被普遍承认的数宇。
②估计的数字。
③官方估计的数牛。其他估计的数宇高达3000人。
④其中200架未起飞即被击毁。
⑤其中一架在叙利亚上空被叙利亚高射炮击落。
六日战争(1967年6月5—10日)
背景
已和叙利亚结成联盟(1966年11月)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指责以色列威胁入侵叙利亚,许诺恢复对叙利亚的援助(5月16日)。他将几个师调到西奈东部靠近以色列边界的地区。5月18日,他要求在1948—1956年停火线上巡逻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撤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下令紧急部队立即撤走。5月22日,纳赛尔先向沙姆沙伊赫派出一支守卫部队,接着宣布封锁蒂朗海峡,有效地封闭了以色列港口埃拉特。尽管美国在联合国内外竭力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但双方似乎都决意发动战争。5月30日,埃及和约旦签署(安全互助条约),而且埃及立即派阿卜杜拉·蒙奈姆·里亚德将军前去约旦前线指挥阿拉伯联军。以下是战前大事时间表:
5月16日,埃及宣布进人紧急状态
5月17日,埃及和叙利亚宣布进入“战备”状态;约旦宣布进行动员
5月18日,叙利亚和埃及军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伊拉克和科威特宣布进行动员
5月19日,联合国紧急部队撤离
5月20日,以色列完成部队动员
5月23日,沙特阿拉伯军队准备参战
5月24日,约旦完成动员
5月28日,苏丹进行动员
5月29日,阿尔及利亚部队开赴埃及
5月30日,埃及和约旦签署《安全互助条约》
5月31日,伊拉克军队开始向约旦调动
以色列早就宣布,只要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以色列就会发动战争:关闭蒂朗海峡;伊拉克军队进入约旦;签署埃及-约旦防务条约;撤走联合国紧急部队。这些情况都出现了。因此,战争已不可避免,尽管纳赛尔绝没想到他的行为会招致以色列的进攻。
双方的兵力
下表介绍了主要参战方部队的兵力。可能除约旦外,以色列军队在大多数方面比任何一支阿拉伯参战国家的部队都更为训练有素,机动性也更强。其一线作战飞机装备更精良,飞行员及支援部队的素质和训练也都大大优于阿拉伯(他们缺乏支援)。这使莫迪柴·霍德少将指挥的以色列空军的战斗力比阿拉伯空军高出至少2—3倍。
估计动员的兵力(1967年6月5日)
动员的人力师或同级部队坦克火炮作战飞机海军舰艇①
以色列2300008110020026022
埃及20000010120060043160
叙利亚6300047503159015
约旦560003+1/32877215—
伊拉克90000520050011015②
①包括导弹快艇。
②没有用于对付以色列。
西奈战线的作战行动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先发制人的空袭 在得到总理列维·艾希科尔和最近任命的国防部长摩西·达扬上将批准后,参谋长伊扎克·拉宾中将领导下的以色列总参谋部决定,由于战争不可避免,以色列就应利用突然袭击的优势,从空中和地面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早晨,以色列空军向西飞越地中海,然后向南进入埃及境内,袭击了几乎所有埃及机场,实际上消灭了埃及空军。当天下午,以色列空军还摧毁了约旦和叙利亚的空军,并(为报复伊拉克对以色列的空袭)重创了摩苏尔地区的伊拉克空军部队。
1967年6月5日,第一天 以色列军队由南向北展开了由耶胡达·雷谢夫上校指挥的1个加强机械化旅,以色列·塔尔少将指挥的1个机械化师,阿伯拉罕·约菲少将指挥的1个装甲师,阿里尔·沙龙少将指挥的1个机械化师;其他较小规模的部队部署在埃拉特边界一线。塔尔师主动进攻,突人汉尤尼斯—腊法—阿里什地区。雷谢夫旅及配属部队突入加沙地带,沙龙师则向南攻击阿布奥格拉—库赛马地区的敌方主要防御工事。当天下午,约菲师由塔尔师和沙龙师之间向南攻进,意在突入西奈腹地,切断埃及军队退路。
1967年6月4--6日,对美国参与以色列进攻的指控 在一次被以色列监听的无线电谈话中,侯赛因国王同意和纳赛尔总统谴责美国协助以色列进攻。但在以色列公布这次谈话的录音带后,谴责很快停止。除约旦外,多数阿拉伯国家都追随纳赛尔,与美国断绝了外交关系。
1967年6月6日,第二天 下午加沙守军向雷谢夫旅投降。塔尔师在占领腊法和阿里什后,派出一支特遣队沿阿里什-鲁马奈公路向苏伊士运河推进,该师余部转向内陆进攻并与约菲师会合。沙龙师迅速占领阿布奥格拉后,派部分兵力协助扫荡腊法和阿里什,余部则向南攻击纳赫勒和米特拉山隘。经过拉赫凡以东短暂的交战后,约菲师在一次夜袭中成功地攻击了西奈中部埃及军队的主要集结地利布尼。在不为以色列军队所知的情况下,埃及军队总司令阿卜杜拉·哈基姆·阿密尔元帅下令西奈的所有部队撤回苏伊士运河。他的这个命令使埃及军队在以色列军队前一天发起的进攻下开始溃散。
1967年6月7日,第三天 塔尔师主力进抵吉夫加法,其北部特遣队越过了鲁马奈。约菲师的先头旅进抵米特拉山隘东端时燃料耗尽,弹药匮缺,被撤退中的埃及军队包围。约菲师的另1个旅前去解围。沙龙师则进抵纳赫勒。其他部队扫清了西奈东北部地区,空降和两栖部队占领了沙姆沙伊赫。
1967年6月8日,第四天 从伊斯梅利亚开进的埃及军队装甲部队企图掩护全部军队撤退,但被塔尔师轻易击退。随后塔尔师向坎塔腊和伊斯梅利亚间的苏伊士运河逼进。约菲师在解救了被围的先头旅后,占领了米特拉山隘并进抵苏伊士港对岸的运河。经过精疲力竭的行军,沙龙师穿过沙漠,占领了纳赫勒,接着随约菲师通过了米特拉山隘。尽管许多在西奈被围的埃及军队仍未遭受多大损失,但实际上他们已完全成了以色列军队的囊中之物。
1967年6月9日,停火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停火决议,使以色列得以控制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以色列立即接受,埃及在第二天下午也接受了停火决议(参见第二十一章→国际维持和平行动→联合国→阿以停战)。
约旦战线的作战行动
惶惶不安的中立国
以色列的战略是在西奈战线的战事未决以前,要避免与约旦和叙利亚作战。同时,以色列又很想消除约旦西岸纵深内插入以色列心脏地带的突出部,并从约旦人手中夺取耶路撒冷城内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尽管侯赛因有充分理由保持中立,但阿拉伯要求其参战的压力,加上他最近与纳赛尔达成的协议,使其保持中立很困难。显然他希望用155毫米“远程汤姆”火炮对特拉维夫和其他地方实施远程火力打击,既可满足阿拉伯盟国的要求,又不致于引起以色列的全面对抗。然而,约旦远程炮火的威胁,迫使以色列北部主要的空军基地拉马特·达维德的机场跑道关闭。以色列领导人不会容忍出现这种局面。6月5日凌晨,以色列决定对约旦开战。
耶路撒冷之战
1967年6月5日,第一天 鉴于与约旦的战争不可避免,以色列决定在耶路撒冷采取主动,那里已不时发生大多由约旦人挑起的事端。以色列向乌济·纳尔基斯准将指挥的中部军区派去了增援部队,使其可以3个旅发动攻势,由莫代海·古尔上校指挥的1个伞兵旅担任主攻。以色列军队包围了耶路撒冷旧城,那里的守军是约旦准将阿塔·阿里指挥的1个加强旅。
1967年6月6日,第二天 面对约旦守军的顽强抵抗,以色列军队向耶路撒冷旧城推进的速度减慢。然而,其他以色列军队则缩紧了对该城的庞大包围圈。城东边的山岭被占,约旦军队多次企图救援被围守军,均被以色列军队的空地协同攻击所粉碎。以色列军队1个坦克旅的一部夺取了北面的腊马拉,而另1个旅占领了西面的拉特伦。就这样自这条古老的特拉维夫—耶路撒冷公路首次对犹太人的车辆开放了。
1967年6月7日,第三天 由于约旦守军撤退,古尔上校的部队攻占了耶路撒冷旧城。伯利恒在下午早些时候被占领,希布伦和埃齐奥思不久也相继被占领。
1967年6月7日,停火 双方都接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停火决议。
杰宁—纳布卢斯之战
1967年6月5日,第一天 戴维·埃拉扎尔指挥的以色列北方军区下辖大致相当于2个半师的兵力。接到夺占杰宁和纳布卢斯并向约旦河推进的命令后,埃拉扎尔立即将1个师和1个加强装甲旅投入战斗。午夜时分,以色列装甲和步兵部队进抵杰宁。
1967年6月6日,第二天 在激烈的战斗中,分进合击的以色列军队占领了杰宁。
1967年6月7日,第三天 尽管约旦军队发动多次反攻,以色列军队还是推进到了纳布卢斯,并在经过又一次激战后在天黑前攻占了纳布卢斯。尽管约旦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也消耗殆尽,当以色列和约旦政府同意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在20点停火时,约旦军队还是撤过了约旦河,实力也未受多大损失。
叙利亚战线的作战行动
1967年6月5--8日,第一天至第四天 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部署了6个旅,另外6个旅作为预备队部署在库奈特腊以东地区。一连四天,埃拉扎尔指挥的以色列军队只是和叙利亚军队进行远程炮战,显然他无意掌握主动权。
1967年6月9日,第五天 双方曾在6月8日接受了联合国倡议的停火协议,但6月8日夜间双方激烈的炮战旋即破坏了停火协议。埃拉扎尔奉命于6月9日清晨发动大规模攻势。他集中其现有兵力,沿赫尔蒙山的丘陵地带越过巴尼亚斯地区,向戈兰高原北部发动首次突袭。黄昏,埃拉扎尔的部队突破了叙利亚军队保卫戈兰北部接近路的第一道防线。以色列军队的3个旅也准备在第二天清晨向戈兰高原进攻。同时,以色列其他部队正加紧翻越加利利以北的悬崖峭壁,埃拉扎尔也命令其最近在杰宁—纳布卢斯地区与约旦军队交战的部队北上突人加利利以南的戈兰地区。
1967年6月10日,第六天 清晨,以色列军队突破了戈兰北部叙利亚军队摇摇欲坠的防御,接着突入高原地带,从北面、西面和西南面合击库奈特腊。同时,从约旦战线抽调来的以色列军队,从东北方向突人雅穆克谷地,以占领戈兰南部,并从南面威胁库奈特腊。天黑时,库奈特腊被包围,以色列的一支装甲部队正攻占该城。
1967年6月10日,停火 18点30分,停火协议再次生效。这次停火得到双方的遵守。
评论:在3条战线上进行的这次战役清楚地表明,以色列军队的战斗力高于比其人数更多的阿拉伯军队。以色列军队能迅速取得决定性的重大胜利,埃及军队指挥官阿密尔元帅的命令无疑帮了大忙。他命令埃军6月6日全线撤退,使一场不可避免的失败演化成了一次灾难性的溃逃。这也助长了以色列军队对埃及军队无根据的藐视,并低估了埃及的军事潜力,而在数年后导致了严重后果。
海战
海上作战行动几平全发生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间,因为约旦没有采取海上行动,叙利亚实际上没有海军。
估计的损失情况(1967年6月5—10日)
阵亡受伤失踪与被俘坦克作战飞机
以色列800①24401810040②
埃及11500③150005500700264
叙利亚700350050010558
约旦200050004500④12522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