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26 T.N.村派纪 (美)
1860年4月4日,那不勒斯起义 那不勒斯王国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在意大利和国外引起了广泛的谴责。
1860年5月11日,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 在加富尔和皮埃蒙特国王V.伊曼努埃二世的暗中支持下,5月5日,加里波第率领其千人“红衫军”从热那亚出发,在西西里的马尔萨拉登陆。随后向内陆进军,并鼓动当地人民反抗那不勒斯王国。5月15日,在卡拉塔菲米,他打败了那不勒斯军队。5月27日,攻占巴勒莫。接着他向东进军,7月20日,在墨西拿附近的米拉佐,他再次打败了那不勒斯的军队。
1860年8月22日,渡过墨西拿海峡 在英军的帮助下,加里波第率军渡过海峡,跨上意大利半岛,向那不勒斯挺进。
1860年9月7日,夺取那不勒斯 加里波第轻而易举夺取了那不勒斯。随后准备进军罗马和威尼斯。
1860年9月10日,皮埃蒙特侵入教皇诸邦 教皇的诸邦发生了骚乱,加富尔以此为借口派军越过边界侵入。9月18日,教皇的军队在卡斯特尔菲达多被彻底击败。皮埃蒙特军继而向南前进,去和在那不勒斯的加里波第会合。与此同时,法军占领了罗马,一支法军舰队沿那不勒斯海岸占领阵地,以阻止意军对罗马教皇领地的任何攻击。
1860年10月26日,沃尔图诺之战 加里波第,在10月1日击退那不勒斯军的一次进攻后,于该战大败军心涣散的那不勒斯军,并向加埃塔进军。
1860年11月3日—1861年2月13日,围攻加埃塔 那不勒斯国王弗朗西斯二世率领12000人,对意大利的联军背水一战。1月19日,法国舰队撤走,皮埃蒙特的战舰得以从海上轰击加埃塔,迫使那不勒斯军投降。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国 全意大利国会(不包括罗马四周教皇领地的代表)宣布成立意大利联合王国,V.伊曼努埃成为第一位立宪的君主。加富尔在其梦想实现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死去了。由于法军继续占领着罗马,加里波第无法实现其将教皇所辖有的联邦纳入意大利王国的愿望。
1862年3—10月,加里波第对罗马的行动 在V.伊曼努埃的暗中支持下,意大利爱国者组织了几次零星的战斗试图攻克罗马,均未成功。加里波第将志愿者召至麾下,8月24日从墨西拿海峡出发向罗马进军。意大利政府由于不能支持在罗马的公开反法行动,于是派军在意大利半岛之端拦截加里波第。
1862年8月29日,阿斯普雷蒙特之战 意大利正规部队打败了加里波第的志愿军,其本人也负伤被俘。随后加里波第及其追随者很快被释放。
1866年5月,意大利与普鲁士结盟 拿破仑三世对缔结该盟表示赞同。
对奥地利的战争(1866年)
1866年6月20日,意大利宣战 奥地利—普鲁士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洲主要战争→奥普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对奥地利宣战。
1866年6月24日,第二次库斯托扎之战 A.阿尔贝特率奥军8万多人与V.伊曼努埃率领的意军12万多人交战。由于意军指挥拙劣,被奥军各个击破。该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两个临时组建的奥军骑兵旅虎虎有生气,令人震惊地打退意军的多次攻击。意军在一片混乱中撤过明乔河,死伤3800人,失踪4300人。奥军伤亡4600人,失踪1000人。随后,奥军很快撤退去防御普鲁士军对维也纳的进攻。
1866年7月,加里波第的阿尔皮内战役 加里波第指挥一支较小的志愿军部队,7月3日在洛德罗内,7月10日在蒙特阿赛罗,7月16日在孔迪诺,7月19日在安波拉,以及7月21日在贝泽卡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当俾斯麦明确地告诉意大利,他不同意意大利占领特伦蒂诺蒂罗尔时,加里波第被命令撤军了。
1866年7月20日,利萨海战 在利萨(维斯)岛外的海上,海军上将W.冯·台盖豪夫伯爵指挥一支由7艘小型铁甲舰和14艘木质舰组成的奥军舰队,攻击海军上将C.T.D.佩桑诺指挥的由10艘铁甲舰和22艘木质舰组成的意军舰队。意军舰队列成很长的纵队队形。奥军舰队以楔形队形,直插意军舰队,不顾意舰的火力,而进入近距离范围,一举突破意军舰队编队,打沉了意军3艘铁甲舰,并使之损失1000人。意军其他舰只脱离战斗,撤走了。
1866年10月12日,签署《维也纳条约》 战争的结局是意大利获得了威尼斯,其实早在7月3日,拿破仑三世已友好地将它奉还于意大利。
1866年12月,法军撤出罗马 加里波第抓住这一机会,率领其志愿军进攻罗马,以推翻教皇的统治。其企图和行动均得到了意大利政府公开与不公开的支持。然而在1867年1—9月间,加里波第均没能成功,反而导致拿破仑三世在撤军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派回一支法军。
1867年10月26日,法国远征军抵达罗马 C.A.德·法伊少将指挥一支约2000人的法国远征军在奇维塔韦基亚登陆,接着抵达罗马。与此同时,加里波第再次入侵罗马,到达蒙托罗顿多,10月24日,在那里他打败了一支教皇的小部队。
1867年11月3日,门塔纳之战 加里波第4000多人的志愿军与由教皇的3000人的部队和法军2000人的正规部队组成的联军遭遇。法军已装备了快装步枪。联军横扫了“红衫军”并使之损失惨重,“红衫军”逃回意大利境内,丢下800名俘虏。他们全被意大利当局逮捕。
1870年9月20日,意军占领罗马 由于普法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洲主要战争→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撤出罗马,R.卡多尔纳将军率意军6万人包围了罗马。经短时的炮击,打开一个突破口,意军开始涌入罗马,教皇庇护九世命令其部队停火。
1870年10月2日,意大利正式吞并罗马 经过全民投票,罗马城被宣布为意大利的首都。
1887—1896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参见第十八章→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和红海→对意大利的战争]
东欧
俄国
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洲主要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1861年2月2日,华沙大屠杀 在俄属波兰境内的骚乱最终演变为在华沙都城的大规模示威行动。俄国军队向示威的人群开枪,杀死了很多人。随后,零星的起义、暴动遍布该地区。
1863—1864年,第二次波兰革命 1863年1月,波兰游击队向沙俄占领军发起攻击,暴动很快便蔓延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虽然起义军进行了持久的抵抗,俄国终以残酷的镇压手段在1864年5月镇压了起义。
1864—1876年,征服浩罕、布哈拉和基发(花刺子模) 随着稳步的军事推进,俄国在中亚实施殖民扩张。1881年,俄国征服吉尔吉斯人和土库曼人部落,并最终将其并入整个里海彼岸地区。
1877—1878年,俄国—土耳其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俄国—土耳其战争)
1884—1885年,征服梅尔夫 俄国吞并中亚地区最后一个独立的穆斯林公国,并由此和阿富汗接壤。这加剧了英国与俄国的殖民竞争和两国的紧张关系。
1885年,与阿富汗的边界事件 俄国军队和阿富汗军队的边界交战演变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当英国表明其将站在阿富汗一边实施干预的决定后,事情才得以和平解决(参见第十八章→南亚→阿富汗→第二次阿富汗战争)。
1891—1894年,法国—俄罗斯同盟 这一同盟条约是针对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三国同盟而结成的(参见第十八章→西欧和中欧→普鲁士与德意志→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战争)。
巴尔干半岛各国
希腊
1850年1—3月,英国的封锁 此举的目的是强迫希腊偿还一笔外债的利息,并对一些英国居民进行赔偿。最后,双方达成妥协,英国解除了封锁。
1854年1—2月,希腊侵入塞萨利和伊庇鲁斯 希腊乘土耳其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无暇旁顾之机,侵占以上两公国。
1854年4月—1857年2月,英国和法国对比雷埃夫斯的占领 英法联军阻止希腊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加入俄国一方。
1862年2月13日—10月23日,希腊革命 奥托被废黜。王位空缺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列强选择了一位丹麦亲王,即乔治一世,成为希腊的新国王。
1878年2月2日,希腊对土耳其宣战 希腊企图利用俄国—土耳其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俄国—土耳其战争)的计划,再次因列强的介入而破灭。
1886年5—6月,英国和联军对希腊封锁 列强再一次阻止希腊乘土耳其之危。
1896—1897年,对土耳其的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俄国一土耳其战争)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的内政外交一直受到奥布雷诺维奇和卡拉·乔治维奇两大家族之间相互倾轧的影响。
1862年,土耳其炮击贝尔格莱德 这是塞尔维亚和土耳其要塞守军争端的必然结果。
1867年4月,土耳其要塞守军撤离 列强迫使土耳其放弃了要塞。
1876年7月,与土耳其的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对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战争) 塞尔维亚很快即被打败。这亦是俄国—土耳其战争的一个原因。
1877年12月14日,再次与土耳其发生战争 塞尔维亚乘土耳其在与俄国的战争中受挫之机再次与土耳其交战。
1878年3月3日,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 土耳其承认塞尔维亚的独立,并放弃了相当大的土地(参见第十八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俄国—土耳其战争)。
1878年7月13日,签署《柏林条约》(参见第十八章→东欧→巴尔干半岛各国→保加利亚) 塞尔维亚的独立再次得到肯定,但领土的割让触痛了塞尔维亚人,尤其是聚居着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已实际上被奥地利吞并。
1883年11月,塞尔维亚暴动 米兰国王残酷地镇压了暴动,但骚乱仍持续不断。
1885—1886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战争
1885年11月13日,塞尔维亚对保加利亚宣战 保加利亚和东鲁米利亚合并后,米兰国王要求保加利亚补偿领土,但遭到拒绝。于是米兰率军侵入保加利亚,并希望借此使困境中的塞尔维亚团结起来。
1885年11月17—19日,斯利夫尼察之战 米兰的军队被亚历山大亲王匆匆集结的保加利亚军队打败。保加亚利军旋即侵入塞尔维亚。
1885年11月26—27日,皮罗特之战 各为4万人军队的双方经过了4日个小时的激烈的战斗,亚历山大亲王卓越的指挥才干使保加利亚军再一次取得了胜利。1886年1月,奥地利的干涉挽救了塞尔维亚。
1886年3月3日,签署《布加勒斯特条约》 两国战前的边界线得以恢复。
门的内哥罗
1852—1853年,对土耳其的战争 在奥斯特格附近,奥马尔帕夏率领的土耳其军被亲王达尼洛二世率领的门的内哥罗军打败,面对奥地利的威胁,土耳其军退却了。1853年,边境摩擦引发了公开的战争,在格拉霍沃,入侵的土耳其军被达尼洛的兄弟M.彼得罗维奇打败,土耳其军再一次退却了。但是门的内哥罗的独立没有得到国外的承认。
1861—1862年,与土耳其再次发生战争 门的内哥罗支持于1860—1861年在黑塞哥维那发生的暴动,奥马尔帕夏再一次侵入门的内哥罗。尽管米尔科率军在奥斯特格实施了英勇的防御,但门的内哥罗还是很快被打败,被迫在8月31日签订《斯库台公约》,承认土耳其的宗主权。
1876—1878年,对土耳其的战争 门的内哥罗和塞尔维亚共同经历了失败、胜利,以及随后领土被割让的沮丧,但是在《柏林条约》(参见上文)中,其独立却获得承认。然而在阿尔巴尼亚边界的敌对仍然持续到1880年。
保加利亚(1875—1900年)
1875年9月,保加利亚暴动 暴动被土耳其镇压。
1876年4—8月,保加利亚暴动 再一次被土耳其镇压。但是这次促成了俄国—土耳其战争的爆发,保加利亚是一个主要的战场(参见下文)。
1878年3月3日,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 保加利亚的独立得到承认。
1878年7月13日,签署《柏林条约》 由于其他列强担心巴尔干半岛诸国被保加利亚控制后,将处于俄国的影响力之下,因此其领地被减少至不到《圣斯特凡诺条约》承认的领地的一半。马其顿的一部分被分给了塞尔维亚(以换取割让给奥地利的土地),马其顿的大部仍然留在土耳其,色雷斯的大部并入自治的土耳其省份东鲁米利亚。整个保加利亚与列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同时该条约亦导致了和塞尔维亚的冲突。
1885—1886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战争(参见第十八章→东欧→巴尔干半岛各国→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
1853年7月,罗马尼亚被占领 这促成了克里米亚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洲主要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序幕)。
1854年8月—1857年3月,奥地利军的占领 在奥地利的压力下俄国退却了;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奥地利军一直占领着罗马尼亚(参见第十八章→欧洲主要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奥地利介入的威胁)。
1877—1878年,俄国—土耳其战争(参见下文) 这是由俄国侵入罗马尼亚(1877年4月24日)而引发的。
1877年5月21日,罗马尼亚宣告独立 罗马尼亚旋即加入对土耳其的战争,并在围攻普利文(参见第十八章一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俄国—土耳其战争)的战斗中协助了俄军。
1878年7月13日,签署《柏林条约》 《圣斯特凡诺条约》中涉及罗马尼亚的条款再次得到肯定。罗马尼亚非常不大情愿地将比萨拉比亚的南部拱手让与俄国,而自己得到了多布罗加的北部,从而获得了一个出海口。
欧亚大陆-中东
奥斯曼帝国
1852—1853年,对门的内哥罗的战争
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参见第十八章→欧洲主要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1861--1862年,对门的内哥罗的第二次战争(参见第十八章→东欧→巴尔干半岛各国→门的内哥罗)
1866—1868年,克里特起义 该起义是由希腊煽动的,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被镇压。
1876年,对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战争 1875年在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基督教徒进行起义,遭到土耳其的残酷镇压,导致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对土耳其宣战。9月1日在亚历克辛纳茨,10月29日在久内斯,由俄国人指挥的塞尔维亚军(包括俄国的志愿者)被苏莱曼帕夏率领的土军击败。泛斯拉夫运动的斗士俄国开始沿其南部边境调集兵力。
俄国—土耳其战争(1877—1878年)
1877年4月24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 俄军旋即侵入罗马尼亚,同时凋集一支275000人的诸兵种的大军,携850门野战炮和400门攻城炮。另外一支7万人的部队侵入土耳其的高加索省份。土耳其在欧洲地区有135000人的部队和450门火炮,在亚洲地区亦有大致相等的兵力,但兵种间互不协调且分散配置,俄国预想将轻易取胜。尼古拉大公(沙皇亚历山大的兄弟)统率在欧洲地区的俄军,阿卜杜勒·克里姆则统率在欧洲的土军。俄军的计划是跨过多瑙河,再越过巴尔干山脉,然后攻取阿德里安堡(埃迪尔内)。在侧翼的一个军将进人多布罗加以掩护俄军的左翼,同时一支俄军分遣队将阻挡由鲁舒克(鲁塞)、锡利斯里阿(锡利斯特拉)、舒姆拉(科拉罗夫格勒)和瓦尔纳(斯大林格勒)四座要塞掩护的四方地区内的土军的行动。由于罗马尼亚宣布脱离土耳其而独立(参见第十八章→东欧→巴尔干半岛各国→罗马尼亚),使俄军得以从友好的地区进军(虽然俄军推迟了一段时间才承认罗马尼亚的独立)。从战争一开始,双方统帅部的行动计划就是非常不明确和拙劣的。
1877年6月,扫清多瑙河 通过一系列的陆海联合行动,俄军很快就夺取子多瑙河的控制权,并为渡河而架设桥梁。
1877年6—7月,侵入保加利亚 O.V.古尔科将军率领31个骑兵中队、10个步兵营的俄军先遣部队,在6月23日跨过多瑙河,主力部队随后跟进。7月18—19日,当古尔科得知土军已占领巴尔干山脉的希普卡山口时,他便率军穿过其东面较小但不设防的海恩库山口,迫使希普卡山口的土军立即退却。同时,他的巡逻队深入阿德里安堡周围145公里的范围内实施袭击,破坏铁路和电报线。实际上,他已经突破了土军在巴尔干山脉设置的警戒防御线。如果俄军乘胜推进,也许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与此同时,斯维斯托夫和尼科波尔要塞亦被俄军主力部队攻取。
1877年7月19日—12月10日,围攻普利文 奥斯曼帕夏率兵从距俄进军路线很远的维丁要塞,匆匆赶至普利文要塞,于此威胁着俄军的右翼以及多瑙河上的桥梁。俄军本只要牵制他即可,但却停止进军并开始攻取普利文。这时,奥斯曼和他的工程构筑工程师陶菲克帕夏正大规模地组织构筑普利文的防御工事。俄军在7月20日、7月30日和9月11日分别实施了三次攻击,但均被击退,一共付出3万人的代价。在最后一次攻击中,虽然俄军年轻的将军M.D.斯科别列夫显示了卓越的才干,但却没有得到其他将领的支援,而奥斯曼正是利用了俄军极差的配合才得以击退俄军的进攻。随后,俄军在托特勒本(塞瓦斯托波尔的英雄;参见第十八章→欧洲主要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和塞瓦斯托波尔的围攻)的指挥下开始包围要塞,有条不紊的围攻行动开始了。由于缺乏粮食等供应品,奥斯曼实施最后的突围。12月9日,他在突围中受伤,努力失败了。12月10日,普利文陷落,俄军的推进被拖延了五个月,完全丧失了古尔科智取希普卡山口而使俄军具有的极为有利的态势。
1877年7—12月,在保加利亚中部的作战行动 与此同时,穆罕默德·阿里已取代阿卜杜勒·克里姆成为土军的总司令。苏莱曼帕夏的军团从门的内哥罗走海路撤回,准备在希普卡之南抵抗古尔科大军。在攻克普利文期间,俄军担心战线过长,便命古尔科率军退回到巴尔干山脉的北侧,但是希普卡山口被土军重新封锁了。在维西尔帕夏指挥下,土军在原要塞之南约3公里处的塞诺瓦建构了一个筑垒营地:穆罕默德·阿里试图将俄军赶回到多瑙河,并解普利文之围,但其行动协调很差,努力落空。俄军的反向行动亦同样没有什么效果。然而,俄军在该年年终夺取了索非亚,确保了主动权。
1877年8月—1878年1月,在高加索地区的作战行动 在东部,俄土两军分别由米哈伊尔大公和穆赫塔尔帕夏统率,各自都有7万人的兵力。在俄军得到充分的加强而能实施推进之前,双方均没有实施较大的作战行动。10月15日,俄军获得一次胜利,并迫使土军退到卡尔斯和埃尔祖鲁姆两个主要的要塞。俄军立即包围了卡尔斯要塞。11月18日,在围困一个月后,俄军经过精心筹划,勇夺卡尔斯要塞。尽管山区的冬天异常寒冷,但俄军仍乘胜战斗,到该年年终,俄军还在和埃尔祖鲁姆要塞的土军进行艰苦的交战。1月31日,当达成停战协议时,俄军正严重地威胁着土军要塞。
1878年1月,在欧洲地区的最后战役 俄军决定在巴尔干山脉实施一次冬季战役,随后,便转身来对付苏莱曼帕夏统率的希普卡之南的土军。俄军在宽广的战线上推进,俄军将军F.拉德斯基、斯科别列夫、古尔科和亲王伊梅拉廷斯基以机动制胜了过于分散的土军。
1878年1月8—9日,塞诺瓦之战 斯科别列大集中其几路军队对付位于希普卡山口之南的维西尔帕夏,他围歼了全部土军,俘获了36000名土军。1月17—19日,俄军压向普罗夫迪夫和阿德里安堡,而此时,苏莱曼的5万军队仍被远隔于西面。经过一些小的交战后,在1月28日,土军将军越过山脉逃到伊诺斯的爱琴。他的部队则渡过海峡到达君士坦丁堡。1月30日,俄军已兵临土耳其首都城外的卡塔尔卡防线。1月31日,停战随之而来。
1878年3月3日,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 土耳其支付大笔赔款,并且承认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独立。保加利亚则成为俄国管辖下的自治国家。俄国获得了阿尔达汗、卡尔斯、巴统和巴亚济迪。
1882年,德国军事使团到达土耳其 在原来的使团团长死后,K.冯·D.戈尔茨上校在1883—1895年间任团长,在以后的33年间,他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土耳其。
1896年2月,在克里特的起义 当地的希腊人奋起反抗土耳其的统治。希腊介入,促成战争。
1897年4月17日—9月18日,希腊—土耳其战争 希腊王储康斯坦丁率领的希腊军在塞萨利和伊庇鲁斯两次类似的战役中均被埃迪赫姆帕夏率领的土耳其军打败。双方统帅部的指导都非常拙劣。通过俄国沙皇的调停,5月19日,达成停战协议,9月18日,和平条约生效。
波斯
1850—1854年,俄国征服锡尔达里亚河谷 俄国人的影响渗透到波斯的中亚边界。
1855年,侵入阿富汗 波斯国王纳斯尔丁在和阿富汗地方统治者进行了错综复杂的谈判之后,不顾英国的警告,在1856年出兵占领了阿富汗的赫拉特。
1856年11月—1857年4月,与英国的战争 11月1日,英国对波斯宣战。翌年1月,英军攻占波斯湾的布什尔港。J.乌特勒姆爵士率2个印军师侵入波斯,波斯随即向英国求和并撤出了阿富汗。
1878年,俄国在波斯的军事影响 一支俄军训练使团帮助波斯建立一个哥萨克旅,这是俄国征服中亚时期其影响逐渐增强的具体体现(参见第十八章→东欧→俄国→征服浩罕、布哈拉和基发)。
非洲
非洲就好像一个诱人的廉价柜台,欧洲列强都疯狂地加入到抢购热潮中,为着各自的利益想方设法地在黑大陆上开辟出一块殖民地,法国和英国不但彼此之间,而且与后来者,诸如德国、意大利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此建立了长期的立足点,并力求永久地占有这些领地。慢慢衰落的奥斯曼帝国也竭力守住他们在北非的财产,然而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对这些殖民强国来说,为了维持和扩大其领地则必须要采取军事行动。在整个非洲大陆,有许许多多的小战争此起彼伏并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
埃及和苏丹王国
1863—1879年,伊斯梅尔的统治 伊斯梅尔名义上是土耳其苏丹王国封臣,他试图使埃及现代化,但在埃及发展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巨额外债。结果埃及陷入英国和法国的双重控制,特别是在英国以贷款利息从伊斯梅尔那里换取了苏伊土运河(1869年完工)之后更是如此。伊斯梅尔通过在其军队中服役的英国和美国军官的帮助,1865—1875年征服红海沿岸地区,1871—1875年征服苏丹王国,可说是既有成功亦有挫折。
1874—1879年,埃及征服尼罗河上游地区 在经过对当地部落王国及阿拉伯奴隶贩卖者的一系列小的征战之后,埃及在远至艾伯特尼安萨湖畔的温约罗的尼罗河上游地区建立了军事控制。
1875—1879年,对阿比西尼亚的战争 在奥斯曼帝国的授意下,埃及不断向东扩张,1865年控制了萨瓦金和马萨瓦,使阿比西尼亚面临被切断出海口的威胁。1872—1875年,当埃及以武力占领了哈勒尔及其附近的沿海港口后,阿比西尼亚国王约翰向其宣战,调集军队抵抗伊斯梅尔的军队。1875年11月13日,在贡德特,埃及军队几乎被全歼。1876年3月25日,在戈腊,埃及实施第二次远征的军队亦被打败。
1879年6月25日,伊斯梅尔被废黜 土耳其苏丹任命伊斯梅尔的儿子陶菲克为其继任者。
1881年2月1日,A.阿拉比发动起义 这场反对土耳其和外国控制的起义最后演变为反基督教的冲突。
1882年5—6月,在亚历山大的骚乱 5月,法国和英国海军舰队汇集于亚历山大。6月11日,约50多名欧洲人被一伙当地的暴民惨杀。
1882年7月11日,英军炮击亚历山大 法国拒绝与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爵士合作实施报复行动。随后G.沃斯莱爵士率25000名英军在伊斯梅利亚登陆。
1882年9月13日,泰勒凯比尔之战 阿拉比的起义军有38000人和60门火炮,沿铁路线和淡水渠筑工事设防。在最初的一些小的交战后,英军发动了一次夜间袭击,将埃军击溃。该战,埃军2000人阵亡,500人受伤;英军58人阵亡,379人受伤,22人失踪。随后英军实施追击,使阿拉比的军队彻底崩溃并投降。英军得以控制埃及政府。英军留下1万人,其余部队回国。
1883年,马赫迪起义 马赫迪原名穆罕默德·艾哈迈德,生于苏丹栋古拉,自称是预言者,领导了伊斯兰教托钵僧的起义,起义的浪潮席卷整个苏丹。11月3日,马赫迪的部队在欧拜伊将前印度军队的指挥官W.希克斯将军率领的1万人的埃及军队全部消灭。1884年2月4日,在萨瓦金附近的埃尔特博,马赫迪的副手O.迪格纳成功地向埃及红海港口进军,消灭了另一支英裔埃及人的部队。英国命令埃及撤出苏丹。
1884年1月18日,戈登抵达喀土穆 英国政府派遣C.戈登将军(中国通)前去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处的喀土穆监督埃军撤出苏丹。2月,马赫迪的部队包围了喀土穆城。
1884—1885年,围攻喀土穆 戈登的守军被围攻了将近一年,与此同时,在英国,公众舆论强烈批评英国政府在是否救援问题上表现出的犹豫不决。1884年10月,沃斯莱将军率一支解围远征军从瓦迪哈勒法出发向南推进,但为时已晚。
1885年1月26日,喀土穆易手 马赫迪的军队将喀土穆的守军全部消灭。因遭到几次阻击,沃斯莱的援军于两天后才赶至,后奉令撤退。
1885年6月21日,马赫迪卒 其追随者,狂热的伊斯兰教托钵僧哈里发·阿卜杜拉接替了他,并很快完全控制了整个苏丹。
1896—1898年,重新征服苏丹 鉴于法国和意大利殖民主义者在尼罗河河谷的势力不断增长,英国决定重占苏丹。埃及军队的高级军官H.基钦纳爵士少将率领一支英埃联军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征服。英埃联军在一支内河炮艇舰队的掩护之下沿尼罗河北上。为了保障后勤供应,英埃联军边前进边修筑一条铁路。尽管马赫迪派军队不断袭扰,英埃联军仍节节胜利。主要的战斗行动有,9月21日攻占栋古拉,1897年8月7日夺取了阿布哈迈德,1898年4月8日,在阿特巴拉河之战中打败了马赫迪派的部队。阿卜杜拉和迪格纳将其部队集中在喀土穆以北尼罗河畔的恩图曼坚固的防御阵地周围。
1898年9月2日,恩图曼之战 基钦纳带领约26 000人,其中一半是英军正规部队,另一半是训练有素的埃及部队,占领离恩图曼6.4公里的埃盖嘎的筑垒营地。阿卜杜拉率兵4万,以其部落民族特有的勇敢面对机关枪和现代轻武器,发起徒劳无效的冲锋,被击退且损失惨重。随后,基钦纳向恩图曼发起反击。伊斯兰教托钵僧重整旗鼓,攻击英军的右翼和后部,H.A.麦克唐纳爵士指挥1个苏丹人旅打退了僧徒两次连续的冲击。几乎在同一时间,2000名伊斯兰教托钵僧从其埋伏处跃出突袭基钦纳的右翼,英军第二十一长矛骑兵团发起传统样式的冲锋,横扫战场,一举结束了战斗。骑兵团本身伤亡了20%,哈里发的部队落荒而逃。随后,英军和埃军骑兵实施追击,基钦纳率主力部队开进恩图曼。马赫迪派的军队阵亡1万人以上,估计伤者亦有这个数字,5000人被俘。基钦纳的部队损失近500人。
评论:恩图曼之战的重要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重新确立了英国—埃及对广大的尼罗河流域的影响和控制;另一方面,它第一次真正地显示了机关枪潜在的火力威慑性(基钦纳的炮兵中有20挺机关枪)。基钦纳成为了英国的民族英雄。
1898年9—11月,“法绍达”事件 1898年7月,一支法国的军事和探险远征队在J.B.马尔尚少校的带领下抵达尼罗河畔的法绍达,显而易见是想为法国在尼罗河左岸获得一个立足点。随后,基钦纳率军逆流而上向法绍达进军。与此同时,英国向法国发出威胁,如果其远征队不撤走将引发战争。11月3日,奉巴黎之命,马尔尚率队撤离法绍达。
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和红海
1854—1855年,L.喀萨成为埃塞俄比亚皇帝西奥多
1854年,L.喀萨在塔纳湖畔的戈尔戈拉打败拉斯·阿里和拉斯·乌比耶的联军,有效地控制了埃塞俄比亚北部和中部。次年,他废黜了国王约翰三世,并征服了绍阿省,随后,他自立为埃塞俄比亚皇帝,称特沃多罗斯(西奥多)二世。
1855—1868年,西奥多二世的统治 他积极致力于国家的现代化和政府的改革。1856年他将首都由贡德尔迁至马格达拉。然而他的妻子和两位值得信赖的英国顾问的死致使他变得颓靡暴戾,在其后半期的统治中做出了许多极端而反常的行为。
1867—1868年,英国远征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拘押并杀死了几名英国使节,引发了英国远征。约32000名装备优良的正规部队在R.内皮尔爵士的率领下,于红海沿岸的穆尔库托(祖拉)登陆,并向内陆挺进。1868年4月10日,在阿罗盖之战中,大败西奥多的部队,西奥多自杀身亡。4月13日,踏平首都马格达拉。5月,远征军在达成其目的后,撤离了埃塞俄比亚。
1869—1872年,埃塞俄比亚内战 在持久的冲突和争斗之后,提格雷的卡赛酋长打败了几个对手,重新统一其国家,并成为约翰四世。
1875—1879年,对埃及的战争(参见第十八章→非洲→埃及和苏丹王国→对阿比西尼亚的战争)
1878年,征服绍阿
1882年,约翰和绍阿的曼涅里克之间的战争 约翰取得了胜利,并指定曼涅里克为其继任者。
1882年,意大利在阿萨布和厄立特里亚的殖民地 1885年,意大利殖民活动扩张到马萨瓦。
1884年,对马赫迪的战争 约翰的军队帮助英军撤出加拉巴特和卡萨尔。
1884年,英国和法国在索马里沿海的保护领地
1887年,对意大利的战争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红海沿岸地区导致了战争。1月26日,一支500人的意军在多加利被约翰的军队包围,其中大多数人被杀死。次年,一支意大利远征军到达后,事态暂时得到平息。随后,意军在厄立特里亚的占领地长久驻防。
1885—1889年,马赫迪派的侵入 这导致了边界零星的战事。
1889年3月12日,迈泰迈(加拉巴特)之战 为反击马赫迪派的侵入,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率领重兵攻击加拉巴特,被Z.库马尔埃米尔指挥的6万名伊斯兰托钵僧打败。约翰阵亡,埃塞俄比亚退兵了。
1889—1909年,曼涅里克的统治 在其统治的前十年,与约翰的私生子、宣称继承王位的拉斯·曼加沙进行了断断续续的内战。在其统治之初,他与意大利谈判并签订了《乌西阿利条约》。意大利认为这使阿比西尼亚成为其保护国。与此同时,曼涅里克稳步地扩张其帝国,并在1899年打败了拉斯·曼加沙。
1895—1896年,对意大利的战争 由于双方对条约的解释发生分歧,导致意大利再一次地侵入。
1896年3月1日,阿杜瓦之战 O.巴拉帝耶里将军率由意大利人和当地人组成的2万人的部队,在山区轻率地攻击曼涅里克的9万人的军队。意军先头旅脱离本队太远,以致被包围并歼灭,其他3个旅随后亦被打散。尽管巴拉帝耶里的指挥反常而拙劣,但其部队还是打得不错。此役,意军约有6500人(其中4500人是意大利人)伤亡,2500人(其中1600人为意大利人)被俘。尽管盛传阿比西尼亚人残暴,但曼涅里克对待俘虏显然还是人道的。
1896年10月26日,签署《亚的斯亚贝巴条约》 意大利承认阿比西尼亚独立。
1899—1905年,“疯毛拉” 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自称具有神力,开始从其设在伯贝拉东南80公里的布尔奥的基地出发,骚扰英国和意大利的索马里兰,以及阿比西尼亚的部分地区。尽管联军(主要是英国人)想方设法平定“疯毛拉”的袭扰,同时也得到了阿比西尼亚不小的帮助,但阿卜杜拉及其信徒成功地进行了持续的游击战争,最后他被允许在意大利的索马里地区拥有一块半独立的领地。
北非
1859—1860年,西班牙—摩洛哥战争(参见第十八章→西欧和中欧→西班牙→外部争端)
1865—1880年,法国与意大利在突尼斯的冲突 法国仍在继续平定阿尔及利亚内陆地区时,发现意大利正开拓突尼斯殖民地,当突尼斯部落民族开始越过阿尔及利亚边界实施袭击时,事态发展到顶点。
1881年4月,法军夺取比塞大 在法国一支海军部队占领比塞大的同时,一支陆军部队越过了突尼斯边界。突尼斯的贝伊被迫接受法国的保护,5月19日,在赛德堡签订了《巴尔杜条约》。
1881年6—7月,在突尼斯南部和阿尔及利亚的起义 起义最后被法军武力镇压。
1894年,西班牙在里夫的军事行动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来自里夫山区的柏柏尔部落经常骚扰,威胁着西班牙保护国摩洛哥的海岸地区。里夫人聚兵于当时是西班牙在北非最重要的港口梅利利亚城下并从陆上包围了它。一支25000人的西班牙远征军最终将里夫人赶回山区。
南非
英国人、布尔人和黑人之间的战争(1850—1880年)
三角战争
1850--1878年,卡菲尔战争 英国在开普殖民地的扩张是与部落民族的暴动相伴相随的,这些暴动和起义持续了四分之三个世纪。英军作战的大多数部队是从布尔人和英国定居者中招募来的志愿军。最为严重的战争是1850—1853年的第八次卡菲尔战争。开普的总督H.史密斯爵士限制和减少开普殖民地东部地区部落酋长们的权力,引发了这次战争。之后不久,在1856—1867年,孤注一掷的卡菲尔人(主要是科萨部落民族)开始大量地屠杀牲畜,毁坏庄稼,他们相信这样将召回先辈的英雄们帮助他们驱走白人。实际上,结果因卡菲尔人的自我毁灭,大约三分之二的科萨人被饿死。尽管如此,在一代人的时间(20年)以后,当他们的力量恢复,便发动了最后一次,即第九次卡菲尔战争。卡菲尔人最终被镇压,其土地并入开普殖民地。
1852—1856年,布尔共和国的出现 1852年,英国宣布对德兰士瓦拥有主权,该地区后来变成了南非共和国。1856年12月16日,M.普雷托里厄斯成为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1854年2月17日,奥兰治自由邦成立,英国承认其独立。
1854—1877年,祖鲁—布尔边界纠纷 祖鲁人阻止布尔人向东面大海进行扩展。虽然没有发生公开的战争,但频繁的边界冲突不断。
1856年,祖鲁兰内战 姆潘达(应为翁潘达——译者注)的两个儿子,开芝瓦约和姆布拉奇为争夺王位的继承权,发生内战。12月,在决定性的图盖拉沙之战中,开芝瓦约打败并杀死了其兄弟。
1858—1868年,巴苏陀人与奥兰治自由邦的战争 1858年,在国王莫舒舒的带领下,巴苏陀人阻止并打退了布尔人的入侵。几年之后,战争再次爆发,在1864—1866年的战争中,布尔人取得了胜利,并吞并了巴苏陀兰的大部。然而,巴苏陀人和布尔人的冲突仍时有发生。经过1867—1868年的战争,奥兰治自由邦吞并了巴苏陀兰更多的土地。1868—1871年,为阻止布尔人进一步的扩张,英国最终吞并了巴苏陀
1862—1864年,德兰士瓦的内战 任性而暴躁的布尔人,似乎是既不能和邻国和平相处,也不能彼此友好相待。普雷托里厄斯和他的副手S.J.P.克留格尔最终镇压了暴动。
1867年,奥兰治河沿岸发现宝石 这导致英国不顾奥兰治自由邦的反对,在1871年侵占了霍普敦地区。
1872年,开芝瓦约成为祖鲁统治者 这位新国王立即着手重建他叔叔射卡死去以来有所衰落的军事力量。
1877年4月12日,英国吞并德兰士瓦 英国试图在整个南非建立一个联盟以达成其目的。布尔人对此强烈反对,并开始策划暴动。
祖鲁战争(1879年)
英国吞并了南非共和国,亦继承了布尔人与祖鲁人的边界纠纷。开芝瓦约深深确信,不论从法律还是从道义上看,其立场和态度都是正当和合理的,他像对待布尔人一样强硬地面对英国人。与此同时,他继续发展其国家的军力。
1878年12月11日,英国的最后通牒 英国要求祖鲁兰成为其实质上的保护国。开芝瓦约置之不理。
1879年1月11日,英军侵入祖鲁兰 为迫使祖鲁人屈服,F.A.S.V.切姆斯福德将军率5000名英军和8200名当地人组成的部队配置成较分散的三路进入祖鲁兰。开芝瓦约有4万名训练有素、士气高涨的职业勇士,成“伊姆匹斯”(相当于团的一种编队)编组,并且纪律严明。虽装备了一些火枪,但主要的武器仍是梭镖或矛,它们分为两种类型,投掷式和刺杀式。通常的战斗队形是新月形,以其中部与敌交战,而两翼转动以包围对方的两翼。祖鲁人的所有机动都是徒步实施的,这些勇士飞奔速度不亚于骑兵。祖鲁人在投掷梭镖的掩护下,手持刺杀梭镖向前攻击,使人联想到罗马军团的战术。
1879年1月22日,伊桑德尔瓦纳之战 切姆斯福德率中路共1800名欧洲人和1000名当地人组成的部队在伊桑德尔瓦纳设立了营地。当他率一半欧洲人的部队离开营地试图拦截祖鲁人的部队时,营地在一天清晨遭到1万名祖鲁人的袭击。除了55名欧洲人和约3000名当地人逃生外,其余留守人员均被杀死。第二天,切姆斯福德返回,发现被毁的营地和尸体。他便经由罗克渡口退到防御阵地。开芝瓦约的部队始终对其保持较大的压力。
1879年1月22—23日,罗克渡口的防御 在下午晚些时候,一半参与袭击伊桑德尔瓦纳营地的祖鲁人,攻击英军设在罗克渡口有85名守军防守的基地设营地。在这场英军史诗般的战斗中,一共打退了6次祖鲁人大规模的进攻,战斗持续彻夜。次日早晨,祖鲁人撤走了,留下400具尸体。英军有17人阵亡,10人受重伤。
1879年1月28日—4月4日,围攻埃绍韦 由C.K.皮尔逊上校指挥的靠近海岸的一路英军被包围在埃绍韦。4月3日,经过在京金德洛武的一场艰苦的战斗,切姆斯福德的救援部队于4月4日赶到并解围。
1879年3月28日,赫洛巴内之战 由R.H.布勒上校(后来成为将军)率领一支骑兵部队,该部隶属于上校H.E.伍德爵士指挥的北路军,在赫洛巴内山附近遭到大量祖鲁人的进攻。在这场混乱的仓促交战中,由400名欧洲人和300多名当地辅助部队组成的联军伤亡了100多人。
1879年3月29日,坎布拉之战 约2万名祖鲁勇士向E.伍德的部队发起凶猛地攻击,战斗持续了4个小时,祖鲁人终于被击退。伍德由1800名欧洲人和900名当地人组成的部队损失了84人,祖鲁人则损失约1000人。
1879年4—5月,英国援军到达 这些部队在5月底自英国匆匆赶至,切姆斯福德准备再次发动攻势。
1879年6月1日,拿破仑三世之子卒 拿破仑三世之子、年轻的L.J.J.波拿巴作为一名志愿兵在英军服役,在一次执行侦察任务时,遭祖鲁人伏击,死去。他的阵亡使国际社会对到那时为止仍然是英国无数次小战争之一的该战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1879年7月4日,乌伦迪之战 切姆斯福德率4200名欧洲人和1000名当地人组成的部队兵临开芝瓦约都城,遭到1万多名祖鲁人的攻击。英军形成了一个中空的四方阵,其600名骑兵(只有290多名是英军正规骑兵)位于阵内。英军以步枪和刺刀打退了祖鲁人的多次进攻,随后,英军骑兵分遣队冲人混乱的祖鲁人群之中,一举夺得了彻底的胜利。开芝瓦约逃走了。英军损失约为100人,约有1500名祖鲁人被杀死。实际上,该战铲除了祖鲁人的势力。开芝瓦约成为逃亡者,8月28日被抓获。
英国与布尔人的战争(1880—1899年)
德兰士瓦暴动(或称第一次布尔战争)(1880—1881年)
钻石、黄金和贪婪是影响定居在南部非洲奥兰治河和林波波尔河(鳄鱼河—译者注)之间的布尔人命运的主要因素。
1880年12月30日,布尔共和国宣告成立 布尔人由克留格尔,P.J.朱伯特和普雷托里厄斯领导,歼灭几支英军小部队。
1881年1月28日,莱英内科之战 朱伯特率2000名布尔人侵入纳塔尔。而G.柯莱爵士将军完全低估了他的对手,他率1400人的英军正规部队在德拉肯斯山脉的莱英内科与布尔人交战,遭到惨败。
1881年2月27日,马朱巴山之战 马朱巴山居高控制着穿越该山脉的主要通道。柯莱带领其部队中的550人占领该山,结果被布尔人的步枪手打败,他和91名英军被杀死,134人受伤,59人被俘。布尔人损失非常小。
1881年4月5日,签署《比勒陀利亚条约》 该条约承认南非共和国独立,但英国仍保留宗主权。1883年4月16日,布尔独立运动坚强不屈的领导人P.克留格尔成为其第一任总统。
殖民经济的上升阶段(1880—1899年)
1880—1881年,枪支战争 当被命令交出武器时,巴苏陀人发动起义,被镇压。
1883—1884年,祖鲁内战 1883年1月29日,开芝瓦约复位祖鲁国王,随后,与其对手的统治权之争导致内战。经过近一年的战斗,1883年12月,他被齐伯鲁征服。不久,齐伯鲁又被开芝瓦约的儿子迪尼祖鲁推翻。
1884年,德国西南非洲殖民地的建立
1886年,威特沃特斯兰德发现金矿 随后,英国通过外交手段吞并了祖鲁兰。实际上,布尔人所有与海洋的交通都被切断了。正当阿非利坎德斯人与埃特兰德人(定居在南非地区的外国人,尤指英国人——译者注)为争夺德兰士瓦的政权而交战时,C.罗德兹,后来成为开普殖民地的总理,也是使之发展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地区的总设计师,策划压制阿非利坎德斯人,同时也竭力阻止任何其他外国势力的侵入。
1887年,祖鲁暴动 英国吞并祖鲁兰之后,迪尼祖鲁在6—8月间发动暴动,但被打败。
1893年7—11月,马塔贝勒-马绍纳战争 马塔贝勒的国王罗本古拉试图征服马绍纳。英国进行干预,并在10月23日,在马塔贝勒都城布拉瓦约附近打败了马塔贝勒人。
1895—1896年,詹姆斯袭击事件 I.S.詹姆斯博士,罗德兹的密友,率500名冒险者对德兰士瓦实施了一次荒谬的袭击,企图在约翰内斯堡煽动埃特兰德人暴动。12月29日,詹姆斯率500骑兵从马弗京出发,冲入约225公里远的布尔领地,这简直是场闹剧,完全缺乏军事技巧。三天之后,在克留格尔斯多普,能骑善射的布尔突击队将他们像牲口般围困在中间。与此同时,在约翰内斯堡预谋实施的暴动没能实现。詹姆斯及其追随者被交于英国政府,根据“国外募兵法”,他们遭到审判,并受到轻微的处罚。德兰士瓦的事态恶化了,布尔—英国的关系变得更紧张。
1896年3—10月,马塔贝勒起义 起义被英军镇压。
1899年10月9日,克留格尔的最后通牒 克留格尔了解到英国远征军正在纳塔尔备战,便向英国政府发出了在48小时放弃一切军事准备的最后通牒。英国断然拒绝。奥兰治自由邦宣布与南非共和国结盟。
布尔战争(1899—1902年)
布尔人的军事组织很简单,它由当地民兵体系组织成所谓的突击队,各突击队的战斗能力根据所招募人员的数量不同而有所差别。每一个战斗人员都装备了连发枪,都是神枪手,而且骑术精湛。草原地区的骑手通常都是很好的猎手,从孩童时即开始接受利用地形地物的训练。因此,布尔军具有不规则的火力战斗能力,善于占领遮蔽地形实施精确射击,从而能够非常有效地杀伤任何密集队形的部队。同时,这些非正规战斗人员亦具备在受到严重威胁时迅速撤离战场的能力。然而另一方面,这些布尔人都缺乏纪律性,难以指挥控制,指挥人员亦不具备真正的战略和战术素养。
1899年10月,布尔军的攻势 行动迅速的布尔军在东西两方向推进。10月13日,德兰士瓦将军P.A.克龙涅包围了马弗京,巴登—鲍威尔上校指挥守军实施了英勇的防御。10月15日,自由邦的部队包围了金伯利。10月12日,德兰士瓦将军朱伯特率15000多人的布尔主力部队,在兰斯奈克,击破了由G.怀特爵士将军指挥的人数相当的纳塔尔国防军。10月20日在塔纳拉山,10月21日在埃兰兹拉赫特,10月30日在尼科尔森奈克,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在11月2日,朱伯特将怀特的部队包围在莱迪史密斯。R.布勒爵士将军错误地分散使用英国援军,企图立即在所有地方击退布尔人。
1899年11月28日,莫德河之战 梅休因勋爵将军率近1万人携16门火炮,前去解金伯利之围。克龙涅和德雷伊将军指挥的7000人的德兰士瓦和自由邦的突击队,实施一系列的迟滞战斗行动以阻止英军的推进。在付出了72人死亡、396人受伤的代价之后,梅休因最终胜利前进到莫德河。布尔军的损失很小。
1899年12月10日,斯托姆贝赫之战 W.加塔克爵士将军率一支英军企图夜袭离昆斯敦约113公里远的布尔军先头部队,结果迷了路并遭到布尔军的伏击,损失惨重。
1899年12月10—11日,马格斯丰坦之战 在莫德河附近,克龙涅统率的布尔军已达8000人,他们占领着一个构筑了堑壕阵地的高地。在一个下着雨的黎明,梅休因率军以密集队形从正面发起攻击,被击退。英军210人阵亡(包括一名将官),675人受伤,63人失踪。而布尔人的损失仍然微乎其微。
1899年12月15日,科伦索之战 布勒亲率诸兵种部队21000人去解莱迪史密斯之围。他企图跨过图盖拉河迂回到自由邦将军L.博塔指挥的6000人的布尔军占领着的堑壕阵地左翼。英军的翼侧攻击在复杂地形上陷入困境,其中很多人被轻武器火力杀伤。英军炮兵正准备架炮,企图以火力支援英军的正面攻击,却发现自己已陷入隐蔽的布尔人的控制之中。英军被击退,143人阵亡,756人受伤,220人被俘,11门火炮被缴。布尔军的损失估计不到50人。在英国“黑色星期”结束之时,布勒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以致于主张莱迪史密斯的守军投降。他立即被解除最高指挥权,代之以陆军元帅F.S.罗伯茨子爵,并以基钦纳将军为参谋长。
1900年1月10日,罗伯茨对英军的改编 罗伯茨一认识到机动性是对布尔军作战并取胜的关键,便开始改组和训练英军野战部队。为了对付布尔军火力与运动的流动性,他开始围绕现有的义勇骑兵民兵部队,逐步组建乘马步兵部队,并与英军保守陈旧的军事观念进行长久和艰苦的斗争。J.D.P.弗伦奇准将指挥英军2个小型骑兵旅,与雷伊和自由邦将军C.R.杜威特率领的布尔军进行了英勇而激烈的交战,证明了他们自己是轻骑兵当然的领导者。
1900年1—2月,布勒在图盖拉被击退 1月23日在斯皮温山,2月5日在瓦尔克兰兹山,布勒连续两次被打败。英军被布尔军神枪手击毙408人,打伤1390人,311人失踪。布尔军40人阵亡,50人负伤。
1900年2月15日,金伯利解围 弗伦奇进至金伯利,结束了布尔军的围困。
1900年2月15日,罗伯茨军避开克龙涅军 1月下旬,罗伯茨即已率3万人的英军向金伯利进发。在弗伦奇直逼金伯利的同时,英军主力从克龙涅设在马格斯丰坦的左翼绕过,威胁着布尔军的交通线。2月16日,布尔军统帅们开始慢慢地撤退。
1900年2月18日,帕尔德贝格渡口之战 克龙涅撤过莫德河,遭到了从金伯利飞速赶回的弗伦奇的堵截。当英军主力迫近时,罗伯茨一时生病,便将指挥权交于基钦纳,基钦纳指挥英军向布尔军的车阵(由辎重车队组成)的正面发起了猛烈的逐次攻击,结果被击破。英军320人阵亡,942人受伤。
1900年2月19—27日,围攻帕尔德贝格 罗伯茨病愈并再次接管指挥,他开始有计划地包围并炮轰布尔军的车阵。克龙涅本可以率领其4000骑兵突围,但他倔强地拒绝抛弃伤员和车队。2月27日,终因饥饿而向英军投降。
地图03 布尔战争
1900年2月28日,莱迪史密斯解围 2月17—18日,布勒在图盖拉河畔实施第三次攻击,终于取胜。当他向莱迪史密斯进军时,围攻的布尔军撤退了,救援部队和守军会合。至此,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逆转。
1900年3—9月,罗伯茨横扫奥兰治自由邦 大大加强的英军开始全线推进。3月13日,罗伯茨攻取奥兰治自由邦的首都布隆方丹。5月12日,进至克龙塔德。在纳塔尔,5月15日,布勒扫除了布尔军在格伦科和邓迪的抵抗力量。5月24日,奥兰治自由邦被英国吞并。
1900年5月17—18日,马弗京解围 B.T.马洪少将率骑兵和乘马步兵快速进军,终于使马弗京在被围七个多月之后解围。
1900年5—6月,英军侵入德兰士瓦 5月31日,约翰内斯堡陷落。6月5日,比勒陀利亚被占。7月4日,罗伯茨与布勒会师于弗拉克方丹,从而结束了所有正规的抵抗。克留格尔逃到葡萄牙和荷兰。9月3日,英国宣布吞并德兰士瓦。罗伯茨于12月回国,基钦纳留下实施指挥。然而,战争还远没有结束。
1900年11月—1902年5月,游击战争 杜威特、雷伊、博塔和一些下级指挥官,重新集合起他们各自被遣散的自由民的部队,在18个月的时间里不断骚扰英国人的交通线,并使妄想扑灭他们的任何企图都破产了。为保护铁路和其他交通线,英国采取的第一个补救措施是建立碉堡线,但是布尔袭击者似乎可以任意穿越这些封锁线。随后基钦纳仿效西班牙在古巴的做法,以行动快捷的乘马步兵在全国扫荡,烧毁了布尔袭击者的粮食来源——农场,而且将约12万名布尔人的妇女和儿童赶如集中营。在那里,大约有2万人由于疾病和无人照料而死亡。在这些残酷的措施之下,布尔人所有的抵抗崩溃了。游击队的领导者们有条件地投降了。
1902年5月31日,签署《弗里尼欣条约》 布尔人接受英国的统治。作为极为宽大的条款的一部分,英国给他们300万英镑作为毁坏农场的赔偿。在整个战争中,英军有5774人阵亡,22829人受伤。布尔人4000人被打死,对伤者没有确切的数字,大约4万布尔军人被俘。
评论:英帝国花费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才征服这样一个敌国,其有战斗力的适龄男子总共为83000名,并且从未在一次战斗中投入4万人以上。战争之初,英军作战人员不超过25000人,但到战争结束之前,英帝国从世界各地抽调兵力投入南非战场而使总的作战人员约达50万人。该战亦是英国自1812年的战争以后,第一次对抗乘马步兵的敌人以及射击精确的轻武器火力。由于布尔战争中英军遭受了一系列沉重打击,英国人对其向来自信的战术亦不得不进行审慎思考。约85年来,在世界各地正规和小型战争中获得的经验被摒弃了,而全新的战术和技术体系已经在战场上逐渐形成。
东非
1862年,英国在桑给巴尔影响的增长
1869年,布干达在布尼奥罗的干预 布干达介入布尼奥罗的王位继承权危机,但没有任何长期的结果。
1870—1890年,布尼奥罗的重振 布尼奥罗开始重振,主要是基于其新的更有效的“阿巴拉苏拉”军事编组形式。同一年代,布干达在维多利亚湖建立了一支独木战船舰队。
1885年,德国在坦噶尼喀海岸地区统治权的确立 桑给巴尔苏丹的反抗被德国海军的示威行动所慑服。
1885—1898年,英国与阿拉伯奴隶贩卖者在尼亚萨兰的战争 殖民列强在东非、西非和中非与奴隶贩卖者进行了长期的断断续续的战争。该战是第一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与奴隶贩卖者的战争。
1885—1889年,乌干达的宗教战争 最初是在穆斯林教徒和国王姆旺加领导的天主教徒之间的战争,1889年姆旺加派的教徒取胜。随后由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分歧而导致持续的骚乱。
1887年,英国在肯尼亚海岸地区控制权的确立 英国和桑给巴尔苏丹谈判达成了50年期限的租借协议,其主要目的是阻止德国沿海岸进一步扩张。
1888—1890年,德属东非海岸地区阿拉伯人的起义 德国在英国部分海军的协助下镇压了起义。
1890年,英国对桑给巴尔统治权的确立 为换取德国和法国的承认,英国将黑尔戈兰岛转让于德国,承认法国拥有马达加斯加。
1891—1893年,在德属东非地区的“瓦海海”战争 起义被德军镇压。
1893年,英国取得对乌干达的统治权
1896年,桑给巴尔暴动 被英军海军的炮击平息。
1897—1901年,乌干达兵变 在这个英国保护国,敌对的法国利益不断增大,宗教矛盾不断激化,更促使骚乱时有发生,同时由于英军苏丹人部队的兵变使问题更加复杂化。1899年,国王姆旺加被打败并抓获。1900—1901年,印度军队开来后,暴动才得以控制。
西非
约1850—约1880年,隆达政权的衰落 由于受到来自东非的奴隶贩子的压力,以及来自东南方向部落的侵蚀,隆达主权逐渐衰弱。
1850—1864年,哈吉·奥马尔的圣战 1852年,奥马尔率军从设在几内亚(参见第十七章→非洲→西非→哈吉·奥马尔崛起)的基地出发征服附近的班巴拉的领地,夺取了塞内加尔河上游地区的采金地,1854年征服了班巴拉的卡塔尔王国。1856—1859年,奥马尔率军在征服其家乡福塔托罗一带时,引发了和法国的战争。在塞内加尔,他的军队被L.L.C.弗代尔布上校指挥的法军打败。他转而向东,1861年,在早期对艾哈迈德·伊本·哈马迪圣战(参见第十七章→非洲→西非→马西亚圣战)的基础上,他的军队夺取了塞古、马西纳。1863年,他夺取了廷巴克图。1864年,他在镇压马西纳的暴动时被打死。
1860年,德国在喀麦隆海岸建立前哨阵地
1864--1890年,图库罗帝国寿终正寝 帝国由于受到奥马尔的亲戚及前官员争夺统治权的冲击与损害,他的儿子A.塞库不能对其帝国的边缘地区建立牢固的控制。为减少国家的混乱,他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遣散军队,这使法国能在1885—1890年期间没有遭到严重的抵抗便侵入帝国,并建立许多要塞。1890--1892年,法国蹂躏了图库罗帝国的大部分领土。1893年塞库被抓获,卒于1898年。
1873—1874年,第二次阿散蒂战争 1863—1872年,为争夺海岸地区和阿散蒂进行了争斗,阿散蒂军队攻入沿海地区,导致了和英国的战争。一支英国远征军在少将G.沃斯莱爵士的率领下在阿散蒂沿海登陆并向着在内陆的都城库马西进军,迫使阿散蒂军队撤出了沿海地区,1874年2月,英军将阿散蒂都城库马西夷为平地。虽然人员伤亡不很严重,但阿散蒂联邦被战败震撼,一些主要的部落迁移了。
1877—1885年,比利时在刚果的侵犯 最初,比利时的行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但随后比利时控制了该地区。1885年,该地区被宣布为—个独立的联邦,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对其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权。法国便加紧向刚果的西部和北部实施殖民活动,以限制比利时控制的地区。
1883—1890年,法国的扩张 法国对以达荷美边境及尼日尔河上游为中心的地区进行扩张,打败了图库罗人和其他的部落。
1883—1893年,祖贝尔崭露头角 他是位半阿拉伯半黑人血统的冒险家,曾为英国在苏丹对埃及的战争中效力,他征服了古老的苏丹统治的国家博尔古。随后,他开始向附近的地区扩张,并与法国发生冲突。
1884年,德国保护国的建立 德国控制了多哥和喀麦隆海岸地区。
1885年,西班牙和英国的保护国 西班牙控制了里奥—德奥罗和西班牙几内亚。英国宣布控制尼日尔河下游地区,以阻止法国的进一步扩张。
1885—1886年,第一次曼丁哥—法国战争 法军打败了象牙海岸诸部落好战的统治者萨摩利。1889年,法国建立其保护国。
1889—1892年,法国征服达荷美 1889年,贝汉津继格莱成为达荷美国王,随即在1889—1890年与法国爆发了短暂的战争。法国随后在1892年派去了一支大规模的远征队,A.A.多兹上校指挥法军打败了达荷美军队,并建立了一个保护国。贝汉津被流放到西印度群岛,并于1894年死在那里。1893—1899年,遍布于达荷美的动乱与起义不断地困扰着法国。
1892—1893年,阿拉伯奴隶贩子在刚果河上游地区的猖獗 由于欧洲人不断干涉他们的贩卖活动,零星的冲突便不断发生,并向较远的东部蔓延。最后,比利时军队干息了争端。
1893年,法军在尼日尔河对图阿累格人的作战行动 法军占领了詹内和廷巴克图。
1893—1894年,第三次阿散蒂战争 阿散蒂人在新国王普雷姆培的领导下不断袭击英军,最后遭镇压,阿散蒂人被迫接受英国的保护。
1894—1895年,第二次曼丁哥—法国战争 萨摩利摆脱法国的控制,并粉碎法国在曼丁哥建立一个保护国的企图。
1895—1896年,第四次阿散蒂战争 1896年,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普雷姆培国王屈服于英国的最后通牒,但英军直至镇压了一次大规模暴动[参见第十九章→非洲→阿散蒂暴动(黄金海岸或加纳)],才完全占领该地区。
1897—1899年,英军征服尼日利亚北部 英国授权F.卢格德爵士组建军队,于是他带领英军一个连侵略了比达和伊洛林的福拉尼酋长国。
1897—1898年,英法在尼日利亚的争端 两国差一点诉诸于战争,但最后还是和平解决了争端,英国仍然占有今尼日利亚地区(“法绍达”事件;参见第十八章→非洲→埃及和苏丹王国→“法绍达”事件)。
1897—1900年,刚果河上游地区的巴特特拉战争 这个好战的部落最终被比利时军队征服。
1898年,第三次曼丁哥—法国战争 9月29日,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交战后,法军打败并抓获了萨摩利,完全摧毁了曼丁哥政权。
1899—1900年,法军征服乍得地区 法军调集在刚果和阿尔及利亚的部队经过苦战,于1900年4月22日打败了祖贝尔。
马达加斯加
1859年,法国在沿海地区建立保护国
1863年,马达加斯加起义 亲欧洲人的国王拉达马二世推翻并被杀死。1882年,法国宣布建立一个保护国遭到霍瓦政府的反对与抵制(参见第十七章→非洲→马达加斯加)。
1883—1885年,对法国的战争 1885年6月13日,法国军舰轰击马任加和塔马塔夫,法军在该处登陆。经过一番混战,马达加斯加接受了法国的保护。然而,骚乱仍然不止。同时霍瓦军得到英国人的训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由英国人指挥。
1894年6月16日,法国进一步的要求遭拒绝 随后,法军在12月12日炮击塔马塔夫。一支15000人的法国远征军在J.C.R.A.迪谢纳将军的率领下向马达加 。斯加驶近。
1895年2月,法军的征服 法军开始在马任加登陆,并缓慢地向内陆推进,同时构筑一条可靠的交通补给线。9月30日,马达加斯加的首都塔那那利遭到炮击,旋即投降。随后在内地爆发了严重的暴动。
1896年8月6日,法国宣布马达加斯加为其殖民地 法国将军废黜了女王拉纳瓦洛娜二世,并建立了一个军政府。随后,实施积极的作战行动,扑灭了所有的暴动。至1905年,法军完全平定马达加斯加。
南亚
阿富汗
1850—1855年,阿富汗恢复对异己地区的控制 多斯特·穆罕默德主要通过1850年征服巴尔赫和1855年征服坎大哈,在广大地区建立了牢固的控制。
1855年,《白沙瓦条约》 该条约使阿富汗正式退出第二次锡克战争(参见第十七章→南亚→阿富汗→第一次阿富汗战争),确认英国吞并白沙瓦领地,并且确定英国将支持阿富汗反对波斯在赫拉特的统治(参见第十八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侵入阿富汗)。1857年,波斯撤离赫拉特,让该地区实行自治。多斯特·穆罕默德立即前去争夺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在印度土兵起义期间(参见第十八章→南亚→印度→印度士兵起义),他一直忠于其同盟英国。
1863年5月26日,夺取赫拉特 在长期的冲突和围困之后,赫拉特被纳入中央控制之下。不久,多斯特于6月9日卒,其子谢尔·阿里汗继承王位。
1863—1879年,内部的混乱 激烈的王权斗争削弱了国力,当谢尔·阿里被其握有军权的堂兄阿卜杜拉·拉赫曼打败后,他寻求俄国的帮助,并逐渐敌视英国。
第二次阿富汗战争(1878—1880年)
1878年11月,英军侵入阿富汗 当谢尔·阿里不顾英国反对他继续亲俄的警告,英军在F.罗伯茨将军(后成了勋爵)的指挥下从印度出发,成三路推进,夺取了阿富汗边界关口。12月2日,英军在派瓦尔山口打败了谢尔·阿里的军队。阿里逃跑,其子阿古柏汗(雅各布)代替了他,于1879年5月同英国签订了条约。L.卡瓦尼亚里爵士任英国驻喀布尔总督。
1879年9月5日,卡瓦尼亚里被刺 作为报复,罗伯茨率一支野战部队从古勒姆和坎大哈向喀布尔进军。
1879年10月6日,查拉西亚之战 罗伯茨以7500人的部队携带22门火炮打败了阿富汗8000人的部队,10月12日,占领喀布尔。阿古柏国王退位,逃走并寻求英国的保护。
1879年12月23日,谢尔布尔之战 号召对异教徒—英国军队实施圣战,阿富汗征募了一支总数达10万人的大军。罗伯茨的宿营地遭到包围,他率军突围而出,并打击阿富汗军的翼侧,才完全驱散了敌人。随后全部英军部队在D.斯图尔特的统率下继续实施镇压,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
1880年6月,阿尤布汗的攻势 阿古柏的兄弟阿尤布汗在1879年1月战争之初,就已夺取了赫拉特的控制权,宣布继承王位,并率25000人向坎大哈进军。坎大哈英军指挥官J.普里姆罗斯中将派遣G.R.S,巴勒斯准将率2500多人的英印旅赶往西北方向约80公里远的迈万德阻截阿富汗军。
1880年7月27日,迈万德之战 巴勒斯率军攻击阿富汗军的阵地,但是其炮兵很快耗尽了所有弹药。随后,阿尤布迂回英军的翼侧,击溃了印度军队,并包围了英军1个步兵营,将其一举全歼。剩下的英军逃脱了。阿尤布继续进军去围攻坎大哈。
1880年8月9日,罗伯茨的进军 罗伯茨从喀布尔出发去截击阿尤布。他带领1万人以及特别编组的运输队,用22天行走了504公里的山路,抵达坎大哈。
1880年9月1日,坎大哈之战 罗伯茨立即发起攻击,完全击溃阿富汗军,缴获所有装备,阿尤布逃回赫拉特。该次战斗结束了战争。随后,建立丁以阿卜杜拉·拉赫曼(参见第十八章→南亚→阿富汗→内部的混乱)为国王的亲英政府。1881年英军撒出阿富汗。
1881年,阿尤布第二次夺权 随着英军的撤走,阿尤布率部再次攻击坎大哈,打败了拉赫曼派出的一支军队,并于7月27日夺占该城。拉赫曼亲自出征,于9月22日击溃反叛军。阿尤布逃到波斯。拉赫曼建立了稳固的中央集权制政府。
1885年3月30日,“潘遮”事件 1884午,俄军占领梅尔夫(马雷——译者注),随后,俄军越过有争议的阿富汗边界,与拉赫曼的军队发生冲突,并造成很大的伤亡。边界事件使英俄两国剑拔弩张(参见第十八章→东欧→俄国→与阿富汗的边界事件)。
印度
印度土兵起义(1857—1858年)
当时英国在印度的军事力量由两部分组成:东印度公司的当地人部队和相对较少的英国正规部队。军队由总督将军统辖,该将军是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并得到英国王室的批准认可。1857年,在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的3支部队由233000名亚洲人(当时英国军队中的印度兵—土兵)和36000名英国人组成,受公司委托的英国军官团指挥。主要由于管理和指挥极为不善,在当地人的部队中存在着严重的骚动。当时,米尼式步枪子弹的引进提供了引爆骚动的火星。弹壳纸是油脂的,而它在装弹时必须先用嘴咬下。印度军人对此提出不满,这是很正当的,正如后来的调查表明,油脂中含有牛、猪油的成份,而牛是印度教的圣物,猪又是穆斯林教徒的大忌。
1857年5月10日,密拉特的起义 起义在距德里40公里远的密拉特驻军中爆发。该部队是孟加拉军的一部分。85名印度骑兵因拒绝使用新的子弹,而被侮辱并关押。当英国部队正在教堂做礼拜时,印度团放出了被关押的土兵,并杀死他们所能找到的欧洲军官,以及欧洲男人、女人和小孩。在英军部队采取行动前,起义者已逃往德里。英军没有实施有效的追击。
1857年5月11日,德里事变 密拉特的起义者一到达德里,就立即和德里的印度驻军联合起来,此外还有该城临时聚集起来的民军,一起参加了对欧洲人的战斗。死里逃生的欧洲人都跑到城外的英军兵营。在城内,几名英军官兵竭力坚守军械库和兵工厂,然后和弹药库同归于尽,并使攻击的印度土兵和民兵遭到很大的伤亡。起义者拥戴没落的莫卧儿家族的最后一位皇帝——巴哈杜尔沙作为他们的领导者。幸存的欧洲人逃往密拉特和英军设在德里西北193公里远的旁遮普邦1个大型军事基地。起义的号角响彻全印度,燃起了从德里到加尔各答的整个盂加拉军的抗英烽火。
1857年5—7月,英军的反击 由于英军都分散到山中去避暑,其总司令G.安森将军不能在几天之内即在乌姆巴拉集结一支部队,因此,向德里的进军拖延至5月17日才开始,但不久他即在5月27日死于霍乱。英军的进军暂时停了下来。随后,旁遮普邦的主要专员、精明强干的J.劳伦斯爵士接替英军在北部的指挥权。他立即派遣了一支3000人的英军部队去围攻德里,同时调集更多的英军和忠于英军的旁遮普邦的军队随后而至。在起义中心地区的勒克瑙,他的哥哥亨利·劳伦斯爵士组织了对总督代表官邸的防御,并抵抗越来越多的起义军。亨利爵士共有1720名士兵,包括712名忠诚的当地士兵,此外还有1280名非战斗人员。加尔各答的总督将军C.J.坎宁爵土,经过一番斟酌之后,也开始调集英军的增援部队。
1857年6月27日,坎普尔之战 比图尔的王公班杰(萨希布)率领起义者,在6月6—26日,对英军的小分队围攻了三个星期。他说服英军指挥官惠勒爵士带领少量英军和200多名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的非战斗人员投降,条件是保证他们安全前往阿拉哈巴德。当解除了武装的英国人在河边登船时,萨希布的部队杀死了所有英国男子并扣押了妇女和儿童。
1857年7月7—16日,哈夫洛克向勒克瑙进军 H.哈夫洛克带领主要由英军组成的2500人的部队从阿拉哈巴德出发去勒克瑙解围。他率军在最热季节用九天行军203公里。7月12日在法塔赫布尔,7月15日在阿拉,哈夫洛克两次打败萨希布的部队。7月16日在坎普尔,萨希布的部队被彻底击溃。进城后,英军发现了被俘的妇女和儿童的尸体,他们是在头一天被萨希布下令砍死并投入井中的。萨希布从狂怒的英军手中逃走,但其绝大多数部下却不那么幸运(萨希布逃到尼泊尔,据报告说他于1859年死在那里)。而哈夫洛克也不得不在坎普尔等待援军和补给,至9月20日才得以继续向勒克瑙推进。
1857年9月14—20日,英军强攻德里 解围的先头部队已于6月8日夺取了瞰制德里城的巴德利—基—塞赖山岭,但直至8月初才具备了进攻的实力。经过三天的炮火准备,4000多人的部队成四路攻击城墙,付出巨大代价,包括指挥官J.尼克尔森准将阵亡,英军才在城内夺取了一个立足点。经过六天艰苦的巷战,英军最终占领全城。巴哈杜尔沙被抓获,他的儿子也在他们投降后立即被击毙,以报复印军在坎普尔杀死被俘的妇女儿童。该战英军共伤亡1574人。德里的攻陷破灭了莫卧儿帝国复兴的梦想。
1857年9月25日,对勒克瑙的第一次解围 7月4日,H.劳伦斯爵土死于炮击,J.英格利斯准将接替指挥。哈夫洛克的解围部队,在坎普尔血战之后,在勒克瑙又进行了激烈的巷战,最终冲破了6000名起义军对总督官邸的包围,并进入官邸。其2500人的部队,损失535名官兵。然后,暴动的印军再一次包围了官邸。8月15日,J.乌特勒爵士作为自愿者加入了被围的守军,由于他比哈夫洛克资深,他接管了指挥权。官邸顽强的防御持续了六个多星期。
1857年11月16日,对勒克瑙的第二次解围 另一支4500多人的解围部队在C.坎贝尔爵士的率领下于11月12日从坎普尔出发。14日,勒克瑙的守军听到了苏格兰风笛正在演奏“坎贝尔的军队来了”的乐曲。两天之后,救援军冲了进来,并于11月22日将官邸人员安全地撤往坎普尔,但是哈夫洛克在战斗中身亡。12月6日,在坎普尔城外,坎贝尔决定性地打败了一支数量很大的印度起义部队。
1858年1—3月,印度中部地区战役的开始 H.罗斯爵士带领忠诚的孟买军的2个旅(约3000人),2月3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围绍格尔。3月3日,强攻并夺取默登布尔山口。3月21日,包围了印度起义军的大本营——章西。
1858年3月16日,再度攻陷勒克瑙 在得到加强之后,坎贝尔再一次向起义军占领的勒克瑙进军。尼泊尔总理B.巴哈杜尔率1万名廓尔喀人与他共同行动。经过一星期艰苦的战斗,才镇压全城的起义军。
1858年4—6月,罗斯在印度中部地区 当罗斯正在包围章西之时,N.萨希布的副手、起义军最富能力的军事领导人T.多比率2万人的起义军赶至章西。4月1日,罗斯大胆地抽调其一半的部队打败了多比,4月3日,罗斯强攻并夺取章西。随后,5月1日在贡杰,5月22日在加尔比,他又大败起义军。在五个月的时间里,他13次击败了起义军。多比逃跑了,重新组织了一支部队并与印度女战士章西女王会师。6月9日,他们试图争取辛迪亚的军队,但辛迪亚忠实地维护与英军的条约。
1858年6月19日,瓜廖尔之战 罗斯彻底击败了T.多比和女王。女王阵亡,多比逃到了丛林之中,后来在那里被捕获,并于1859年4月18日被处死。
评论:瓜廖尔胜利地镇压了兵变,尽管扫荡性的行动仍在继续。英国的镇压措施是严厉而残酷的。
1858年9月1日,东印度公司的完结 印度政府交由英国王室统治,从而结束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
1865年,不丹战争 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迫使英军在1月份将一支小部队派往不丹。不丹人发动袭击并将英军赶出德旺吉里要塞。H.汤姆斯爵士率英军实施讨伐,迫使不丹于11月11日求和。
1878—1881年,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参见第十八章→南亚→阿富汗→第二次阿富汗战争)
1885年,第三次缅甸战争(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缅甸→第三次缅甸战争)
1895年3月4日—4月20日,吉德拉尔的被围与解围 C.V.F.汤森上尉(后来成为将军)指挥的一支约350人的印军小部队,被阿富札尔带领的当地人部落包围在西北边界的吉德拉尔的一个小土质要塞城堡中。少将R.洛在白沙瓦集结了一支部队,于4月初向吉德拉尔迸发,沿途实施了几次战斗。4月20日,被围达六个星期的要塞终于被解围。
1895年8月—1898年3月,帕坦人暴动 作为在西北边界总暴动的一部分,帕坦人于8月27日攻陷了开伯尔山口。1898年,英军重新占领该山口。在恢复该地区秩序的过程中,英军派遣了几支远征部队,包括马拉根德野战部队和蒂拉赫远征部队(参见下文)。这一时期,英军一共伤亡1300人。
1896年10—12月,蒂拉赫远征 中将W.S.A.洛克哈特爵士率44000名印度人和英国人的部队,在10月份恢复了开伯尔西南蒂拉赫地区的秩序。10月18—20日,英军与帕坦人为争夺德尔盖高地进行两次激烈的战斗,随后还实施了一些小的军事行动,帕坦人终于在12月13日接受了英国人的条款。
1896—1897年,马拉根德战役 一支英军远征队到达斯瓦特河谷,平息了古德拉尔内战导致的暴力行为。
东南亚
缅甸
1852—1853年,第二次缅甸战争 随着英国和缅甸政府之间利益摩擦的加剧,一支8100人的英国两栖远征军在H.T.戈德温爵士将军的率领下于4月12日攻占了缅甸的仰光。缅甸军向北退却。5月,戈德温攻占萨尔温江口的马达班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勃生。随后英军暂停前进,等到10月份季风停止,才与缅军在瑞—茂—道帕戈达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并夺取白古,随即于10月9日,夺取卑谬。
1852年12月20日,英国吞并南缅甸(下缅甸——译者注) 英国(实际是东印度公司)宣布吞并白古省。与此同时,在阿马拉布拉(缅甸的首都,今曼德勒附近)爆发革命并推翻了蒲甘国王,其异父(或异母)兄弟曼同继位。曼同勉强忍痛割让白古,但没有签订正式的和约。
1878年,锡袍继位 曼同死后,他众多儿子之一锡袍继位。由于锡袍统治无方,缅甸内部开始陷入混乱状态。同时,在曼尼普尔边界亦与英军发生争端。锡袍为了抵销英国在缅甸的影响,开始和法国进行贸易和外交谈判。1885年,缅甸干预英国的柚木贸易成为引发冲突的导火索。
1885年,第三次缅甸战争 11月14日,H.N.D.普伦德加斯特将军指挥一支9000名英军和2800名当地从军者组成的两栖远征军,在皇家海军的协同下,乘55条蒸汽船和驳船,从德耶谬出发沿萨尔温江而上。远征军快速抵近缅甸的首都阿瓦,锡袍于11月27日向英军投降。1886年1月1日,英国吞并缅甸。
1885—1895年,游击战争 缅甸终被英军平定,但在外围地区的盗匪活动仍很猖獗。
暹罗
1850—1863年,马来亚的边界事件 北方的马来亚亲王们试图挑拨暹罗和英国的关系(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马来西和印度尼西亚)。在边界地区英国强硬的军事和外交活动抑制了暹罗向南部扩张的努力。
1863—1867年,暹罗被逐出柬埔寨 法国在柬埔寨的军事干预迫使暹罗必须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抉择,暹罗国王拉马五世不太情愿地从柬埔寨撤军。
1871—1872年,远征老挝东部 暹罗的军事干预制约了中国“黑旗军”在琅勃拉邦的活动,但是无法将其赶出东部地区(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印度支那→老挝)。
1883—1887年,再次远征老挝东部 由于担心法国在越南扩张,暹罗派出第二支远征军去平定老挝东部,以消除法国实施干预的任何借口。1883年,这支远征军被中国军队打败。1885年,暹罗派出了更多的军队,并终于在1887年平定了老挝东部的大部地区。
1893年,法国的威胁 1892—1893年之间,法国进一步的扩张(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印度支那→老挝)导致法军和暹罗军之间紧张的关系,并在老挝有争议的地区爆发了严重事件。法军战舰驶入湄公河,强行冲过北榄要塞,于7月份停靠在曼谷城外。这导致了英国和法国之间严重的危机。然而,英国不愿冒与法国发生战争的风险,于是劝暹罗接受法国的条款。该条款包括承认法国对老挝的统治权,暹罗必须放弃原属柬埔寨的东部省份。10月,暹罗接受该条款。
印度支那
越南
1851—1857年,与法国的冲突 在越南国王嗣德的授意下,越南实行了一系列限制基督教徒的措施,还不时发生杀害法国传教士的事件,这招致法国的抗议和法国军舰不时炮击越南的港口。
1858—1862年,法军侵入交趾支那 1858年8—9月,西班牙东京主教的被杀导致法国和西班牙海军部队炮击并占领土伦。由于缺乏食物,联军在1859年2月南下攻取西贡。零星的战斗仍在继续,而此时法军主力正投入侵华的战争(参见第十八章→东亚→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在1860年3月—1861年2月近一年的时间内,这支1000人的法西联军被重兵围困在西贡。1861年2月25日,1.V.J.沙内尔海军上将率一支救援力量在志和之战打败越南人,并解围。随后,法国稳步扩大对交趾支那的控制。嗣德求和并割让交趾支那东部三省给法国。
1862—1873年,骚乱和游击战争 嗣德为一系列的起义所困扰,法军介入并平息起义使之得到了交趾支那的西南部三省。越南的内乱仍在持续,而法国的控制却逐渐加强。
1873—1874年,河内事件 交趾的法国总督没经政府允许,即派出一支小部队介入在东京的内战。法军夺取了河内,直至从嗣德那里获取了更多的贸易和外交特权后,法军才撤出河内。法国、越南和交趾支那在东京相对立的利益导致了持续的紧张局势。
1882—1883年,越南再次爆发反抗法国的战争 法国远征军夺取了河内和顺化的要塞。越南求和,承认法国的保护,并割让更多的地区给法国。中国的反对很快即导致敌对。
1884年,中法战争(参见第十八章→东亚→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1885—1895年,起义风起云涌 支持西瓦特哈亲王的越南人发起抗法起义。法军很快于1886年基本控制了局面,但起义的余烬直至1892年西瓦特哈投降,才最终被扑灭。在同一时间,在交趾支那和东京地区抵抗法军的游击战争持续了好几年。法军花费了很大的气力才于1895年恢复了有限的和平。
1887年,法属交趾支那管理机构的建立 这确定了法国永久殖民地的建立。
柬埔寨
1861—1862年,王朝之乱 诺罗敦国王的兄弟西瓦他发动起义,迫使他逃到暹罗。在暹罗人的协助下,他重新夺回王位。
1863年,有限的法国保护国 尽管暹罗反对,法国仍对柬埔寨确立保护关系,法国的行动得到英国的支持。法国同意暹罗对柬埔寨的宗主权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利。
1866—1867年,波孔的起义 起义军最初取得一些胜利,但终被打败,试图夺权者被法军和柬埔寨军驱逐。
1887年,印度支那的柬埔寨部分(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印度支那→越南)
1893年,法国从暹罗手中吞并柬埔寨西部(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暹罗→法国的威胁)
老挝
1871—1872年,中国逃亡者入侵老挝 中国内战(参见第十八章→东亚→中国→太平天国起义)的逃亡者占据了老挝东部(当时处于暹罗的控制之下),并且威胁着琅勃拉邦。虽然其劫掠行动受到暹罗军的限制,但中国人仍然控制了他们占据的老挝东部和越南西部(大致在川圹和东京的黑河河谷之间地区)。
1883—1887年,暹罗军征服老挝东部(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遏罗→再次远征老挝东部)
1887—1889年,法国在老挝东部的势力 法国趁老挝内部动乱之机介入,并不顾暹罗的反对,吞并了川圹与黑河(似应为红河——编者注)河谷之间的地区(参见同上)。
1893年,法国吞并老挝 在老挝发生了一系列的边界事件,这很可能是当地的法国官员所为,使法国和暹罗之间剑拔弩张(参见第十八章→东南亚→暹罗→法国的威胁)。最后双方签订了条款才解决危机。作为条款的一部分,暹罗承认法国对老挝的保护,随后老挝被并入印度支那。
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
英国(占据马来亚和婆罗洲的一部分)和荷兰(占据印度尼西亚)在各自的殖民地内实施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以对付海盗活动,以及当地的王朝纷争和偶尔爆发的武装起义。其中最为重大的是在1873—1908年间,荷兰和亚齐苏丹之间艰苦而持久的战争。
东亚
中国
1851—1860年,太平天国起义(第一阶段) 咸丰皇帝继位后推行暴政。洪秀全领导组织的反清起义相继在广西、湖北和湖南省爆发,太平军的军事领袖杨秀清率领起义军横扫长江流域,攻占了武汉和南京。起义军定都南京,建立太平天国王朝,拥立洪秀全为天王。洪秀全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太平天国的支持者夺取了上海。事实上,中国已一分为二。
1853—1881年,地方暴动 中央政府的崩溃加剧了各地频繁的暴动。1853—1868年间,“捻军”政权占据了安徽、江苏北部和山东,最后被重振的中央政府镇压。1855年,一个回族起义政权在云南省大理建立,最后在1873年被镇压。1855年贵州苗族的起义,持续了更长时间,直至1881年才被镇压。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856—1858年,中英敌对 1856年10月,中国军队在广东行使主权,搜查中国船“亚罗”号,招致英国武装报复,英军轰击中国的炮台。随后,一支英法联军在M.西摩尔男爵海军上将的率领下,在1857年12月侵占广州,随后向北航行,1858年5月,夺取了天津的大沽炮台。
1858年6月26—29日,《天津条约》 与英、法、美、俄的谈判只带来了形式上的和平。中国被迫同意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在北京开设公使馆,在内地接纳传教士,使鸦片进口合法化,并建立由外国人督查的海关。在1858年5月,中国与俄国签订的《瑷珲条约》已将黑龙江左岸地区割让给俄国。然而,中国很快就废除了与法英的条约。
1859年6月25日,联军攻击大沽炮台 中国拒绝让外国领事进驻北京,英海军上将J.霍普爵士率队轰击护卫天津海河河口的炮台。英舰队遭到反击,损失惨重,英军的登陆部队亦遭到守军的沉重打击而退却。统率美远东舰队的J.塔特纳尔海军准将,宣称“血浓于水”,协助英舰队逃离。随后,英法就对中国采取联合侵略行动达成协议。
1860年,战火再起 5月13日,英法联军汇集于香港。一支英法两栖远征军朝着渤海湾向北进发。英军中将J.H.格兰特爵士率英军11000人,法军中将C.蒙托邦率法军7000人于8月1日在北塘登陆,没有遭到抵抗。8月21日,在海军舰队的协助下攻占大沽炮台,随即逆流而上抵达天津,随后英军在海河的右侧,法军在海河的左侧,开始向北京进军。于9月26日攻至北京城下,开始为攻城做准备。10月6日,联军占领了圆明园并将之洗劫一空。
1860年10月18日,签署《北京条约》(与英法签约日分别为24日和25日——编者注) 中国再次求和,代价是释放巴夏礼代表团的幸存成员,割让九龙(在香港对面,位于大陆),并赔偿800万两白银。10月24日,格兰特将军下令烧毁圆明园(圆明园被彻底烧毁,没能再建,颐和园是后来慈禧太后在附近修建的,参见第十九章→东亚→中国→义和团运动)。而后,侵略军大部撤离中国,在天津留下一部守军。
1860—1861年,俄国的扩张 俄国利用中国政府的软弱,强行勒索了中国的沿海省份,1860—1861年在那里修建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港。
太平天国起义(最后阶段;1860—1864年)
1860年,华尔的登场 在上海地区,中国商人出资组织了一支由F.J.华尔指挥的洋枪队,华尔是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商船官员和冒险家,他赢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使他的部队获得了“常胜军”的称号。1861年,他则被清军授予准将。
1862年8月20日,慈溪(今慈城)之战 华尔率军横行于上海四周方圆48公里的地区。在从北京返回的英法远征军的协助下,在4个月的时间里赢得了11次胜利。之后,华尔攻击有城墙的慈溪城。当他指挥进攻时受了致命伤。
1863年,“中国通”戈登 应中国政府的要求,英国政府选派皇家陆军工兵部队的C.G.戈登上尉,接替华尔指挥“常胜军”。戈登沿大运河北上,夺取了苏州,12月4日,攻占无锡,并将起义军包围在南京。戈登对中国政府军杀害已向他投降的起义军俘虏感到极为反感,他放弃了对“常胜军”的指挥权,这支部队很快即被解散了。
1864年7月19日,南京陷落 中国军队在曾国藩总督的指挥下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但直到第二年,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余烬才被彻底扑灭。
评论:这也许是19世纪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估计在1859—1864年战争期间,大约有2000万人直接或间接地死于战祸。
1865—1881年,各地的起义被镇压 曾国藩率军镇压了捻军和苗族起义(参见第十八章→东亚→中国→地方暴动)。
1883—1885年,与法国之战 该战由法国在东京的扩张而引起。从云南派往东京的中国军队,在1883年被逐出北宁和山西,随后,法军在黑河河谷下游地区立稳脚跟。1884年5月,双方在北京的和谈失败。1884年6月23日,中国军队在北圻打败法军。8月23日,一支法军舰队冲进福州港口,摧毁了停泊在那里的一支海军舰队,同时摧毁了海军防护工事和海军军械库。随后,法军舰队驶往台湾,并于10月23日炮击基隆。那里的炮兵打退法军多次进攻,并最终于1885年3月撤离,法军立即占领了炮台。法军在淡水实施了示威行动,并攻陷了澎湖列岛,并对台湾岛实施了七个月的半封锁。与此同时,在东京,法军实施了一次大规模进攻。经过艰苦的战斗,最后在1885年2月13日攻陷谅山。然而,六个星期之后,在谅山城外镇南关,法军遭到了中国军队的痛击,并仓皇地撤出该地区,丢弃了大部分装备。当失败的消息传到巴黎时,内阁倒台了,新内阁开始进行和谈,于1885年6月9日,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恢复战前状态。法国将在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占领地交还给中国。
中日战争(1894—1895年)
中国和日本在朝鲜(大清帝国半独立的附庸国)争夺优势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参见第十八章→东亚→朝鲜→反外暴动)。
1894年6月,日本在汉城挑起骚乱 应朝鲜政府的要求,中国由海路派兵去牙山(在汉城西南约64公里)帮助恢复秩序。日本随即派兵经仁川直抵汉城。与此同时,朝鲜政府平定了骚乱,但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不愿率先撤兵。
1894年7月20日,日本控制朝鲜政府
1894年7月25—29日,最初的冲突 7月25日,在朝鲜西海岸的丰岛附近,日军海军大将坪井航三率队攻击驶向牙山载着中国增援军队的运兵船队,击沉一艘运兵船,重创中国海军护航舰队。与此同时,大岛少将指挥在汉城的日军开赴牙山,7月29日,在成欢打败了中国军队。
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战 中日双方宣战,然后都急调援军经海路去朝鲜。中国军队到达鸭绿江和朝鲜北部的港口,而日本则通过釜山和仁川。双方海军都没有对对方的增援船队发动攻击。
1894年9月15日,平壤之战 野津道贯将军率2万多人的日军(部分由海路运来,部分自汉城由陆路来)攻击并打败了防守平壤的14000人的中国军队。幸存的中国部队撤至鸭绿江,丁汝昌海军上将(提督—译者注)率海军主力舰队护送一支增援船队也刚好赶到那里。
1894年9月17日,鸭绿江(海洋岛)海战 日海军上将伊东枯享指挥日本主力岘队护送——支日军去参加平壤的战斗之后,接着向北航行寻找丁汝昌的舰队。两支舰队在鸭绿江口和海洋岛附近遭遇。中国舰队包括2艘铁甲战列舰、4艘轻型巡洋舰和6艘鱼雷艇。日本舰队由4艘重型巡洋舰、4艘快速轻巡洋舰和2艘老式装甲巡洋舰组成。日本战舰装备重型(口径在5寸以上)速发炮,具有很大的火力优势。日本军人的操炮技术和操船技术亦优于中国军人。结果,5艘中国战舰被击沉,其余战舰均严重受创,慢慢地驶回旅顺港。日军舰队亦严重受伤,但无一沉没。伊东畏惧中国的2艘强大的战列舰而没有果断地袭击已被打败的敌人或实施紧追;否则,中国舰队将很可能全军覆没,因为在战斗结束时,他们耗尽了弹药。
1894年10月24—25日,跨过鸭绿江 平壤之战后,由野津率领奔赴鸭绿江的日军扩编并组建为第一军,由山县有朋元帅指挥。2万多人的日第一军没有遇到抵抗就跨过鸭绿江。
1894年10月24日—11月19日,日军进攻旅顺港 由大山岩率领的第二军(包括26 000人的正规部队和13000人的辅助部队)乘船抵达辽东半岛,10月24日在旅顺港之北的貔子窝登陆。日军向南进军遇到的抵抗很轻微。莫明其妙的是,日军舰队竟让丁汝昌率其舰队经渤海湾驶往威海卫。11月19日,大山岩元帅命令乃木希典将军率队在黎明攻击旅顺港的要塞防御,取得成功,1万名守军的抵抗软弱无力。
1894年10月—1895年1月,日军在中国东北的行动 赢得一些小战斗的胜利后(11月30日草河口的战斗尤其激烈),山县率军从鸭绿江边进入中国东北,但由于供应不足和寒冷的天气而被迫停止进军。1894年12月—次年1月,日军为保卫其在海城的基地,被迫与由宋庆将军率领的中国军队展开激烈的战斗。
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 日军决定消除中国海军进一步行动的一切可能性。1月19日,日军第三军——其中包括第二军很大的一部兵力,在大山岩的指挥下,被运至距威海卫中国海军基地约32公里的山东半岛东端的荣城。日军的登陆未遭到抵抗,大山岩立即率军向西攻击前进。同时,日军舰队从海上轰击要塞工事。1月30—31日,日军冒着严寒经过两天的苦战终于攻陷威海卫及其防御工事。
1895年2月2—12日,威海卫海战 中国海军舰队(包括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6艘炮舰和15艘小型鱼雷艇)被夹在日本的封锁舰队和已占领威海卫炮台的日第三军之间。夜间,伊东指挥鱼雷艇对中国舰队实施攻击;白天,日军则利用占领的海岸炮台攻击中国舰队。丁汝昌海军上将率领其舰队进行了最英勇顽强的抵抗,但败局已定。2月5日,日鱼雷艇击沉一艘战列舰。2月7日,丁汝吕派其鱼雷艇突围,但仅2艘逃脱。随着其舰队大部被摧毁,丁汝昌自杀,余军和舰只于2月12日投降。
1895年2—3月,日军挺进中国东北 与此同时,日第一军(现由野津指挥)已和第二军在辽东半岛取得接触,并连续打退中国军队对海城的攻击。尽管气候寒冷,山县继续进军,2月21—23日在大平山,山县军打败了宋庆的部队。中国军队开始溃败。3月9日在营口,日军扫除了中国军队在中国东北的最后抵抗。日军停下来等待气候的好转,然后再向北京进军。中国权臣李鸿章被派往日本进行和谈。
1895年4月17日,签署《马关条约》 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同意赔款3亿两(应为2亿——编者注)白银,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日本已经证明它是一个军事强国了。
1895—1900年,列强攫取在中国的特权 俄国、法国、德国和英国开始争先恐后地从苟且偷生的中国清政府手中攫取特权,并牵制日本。俄、法、德将日本挤出旅顺港和辽东半岛,随后俄国吞并了旅顺港和辽东半岛,并获得了在中国东北三省修建铁路的权利,该铁路把旅顺港和贯穿西伯利亚的铁路联接起来。11月14日(1897年——译者注)德国占领胶州湾,英国强行将面对香港、位于大陆之端的九龙半岛划为其租界,期限99年,还强租了威海卫,直到俄国撤出旅顺港为止。
1899年9月6日,“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独自抱定其政策,正如美国国务卿海·约翰给其他列强的照会所言,各国在中国有平等的商业机会,“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评论:欧洲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种下了未来战争的种子。
日本
1853—1854年,佩里打开日本门户 一支由4艘舰只组成的美国分舰队抵达东京湾和日本商议缔结条约以结束其闭关自守的状态。海军准将M.C.佩里软硬兼施,终于使日本于1854年3月31日签订《神奈川条约》,同意和美国进行贸易,并保护美国遇难海员。后来日本与英国、俄国和荷兰均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1863年6月,下关事件 长州大名的海岸炮台先后向美国、法国和荷兰舰只开火,立即招致美国和法国舰只的报复性炮击。
1863年8月15—16日,英舰炮击鹿儿岛 当没能从萨摩的大名那里得到有关1862年9月英国臣民被害事件的满意答复时,一支英国分舰队炮击萨摩都城。
1863—1868年,内乱 西部(长州和萨摩)的大名试图左右德川幕府排挤外国人,并且试图获得天皇支持以反对幕府。西方人的多次的军事示威(在1864年)或许打消了他们排外的企图,但他们始终未放弃推翻德川幕府统治的努力。于是展开了充满阴谋、凶杀、甚至内战的斗争,其中包括1863年9月、1864年8月在京都的冲突,和1866年7—10月被称之为“十字路口”战争的冲突,该战是幕府远征长州的领地,但未获成功。1866年9月,老幕府将军德川家茂死去。1867年2月,天皇卒。1867年11月,新的幕府德川庆喜辞职。但骚乱仍不止,并继而在1868年1月演变为戊辰(复位)战争。天皇的支持者,尤其是长州和萨摩封地的武士,与支持幕府统治的保守力量进行了激烈的抗争,战争持续七个月。7月4日京都附近的上野之战中,保守力量被打败。京都的陷落结束了幕府的统治,西部的大名们夺取了政权。
1864年9月5—8日,炮击下关 为报复长州大名一贯的敌对态度,一支由荷兰、法国、英国和美国的战舰组成的联合海上远征队彻底摧毁了长州的海军炮台。这次军事优势的示威结束了在日本西部的反外运动。
1869年1月3日,天皇权力的重建 主要是由于西部大名的支持,天皇睦仁(明治天皇)确立了对政府的控制。这是日本摆脱封建制度的开始。
1874年4—10月,远侵台湾 日本宣称其对琉球群岛拥有主权,派遣了一支远征军去台湾,就当地人杀害日本水手而实施征讨。
1875—1885年,日本对朝鲜的干预(参见下文)。
1877年7—9月,萨摩暴动 日本封建社会的武士阶层,因反对革新尤其是反对国家征招一支新军,起来反对政府(但不反天皇)。最为严重的威胁是4万多萨摩武士向京都的进军。他们被新组建的军队所拦截,并在熊本被打败。
1879年,吞并琉球群岛 尽管中国反对,日本仍开始其海外扩张。
1894—1895年,中日战争(参见第十八章→东亚→中国→中日战争)
朝鲜
1866年,法国的远征 为惩罚朝鲜杀死法国传教士,一支法国海军攻占了汉江口的江华。朝鲜政府拒绝进行谈判,法国人在进行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战斗之后撤走了。
1871年5月,美国的远征 就调查朝鲜在早些年关押并杀害美国水手一事,一支美国海军经过小规模的两栖战斗攻占了江华的海岸炮台。和谈的努力失败后,美军撤走了。
1875—1876年,日本的干预 因一日本船只在朝鲜水域遭射击,1876年2月25日,一支日本海军远征队强迫朝鲜签订了一个条约,确立了双方的贸易关系,并为日本船只开放几个港口。值得注意的是,该条约承认了朝鲜的被保护地位,而忽视了名义上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后来通过中国的调解,朝鲜和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列强都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1882—1885年,中国和日本的介入 朝鲜几次内乱的升级最终导致了对日本使馆的攻击。一支日本军进入汉城,获得了赔偿,并作为日本公使馆的强大警卫队而留在汉城。随后,中国派出军队以维护其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1883年,袁世凯成为中国在朝鲜的通商大臣。朝鲜新的内乱导致中国派遣更多的军队去恢复秩序。同时,为保护日本的利益,日军也赶到那里。1885年4月18日,李鸿章总督和伊藤博文代表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才避免了两国的战争。双方同意撤军,并承诺若需对朝鲜采取进一步的干预行动应相互通告。
1894年,反外暴动 一个排外团体在3月份举行暴动,朝鲜政府长达三个月之久的镇压行动难以取得效果。应朝鲜政府的要求,中国军队进入朝鲜以帮助恢复秩序。日本宣称中国违反了《天津条约》,随后派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夺取了仁川和汉城,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1894—1895年,中日战争(参见第十八章→东亚→中国→中日战争)
1895—1900年,朝鲜的骚乱 持续的动乱给日本和俄国提供了加强其各自在朝鲜地位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俄国排挤了日本在汉城的势力。在19世纪末,两国的关系逐渐紧张。
菲律宾
1896年8月,反抗西班牙的暴动 E.阿奎纳多领导了暴动,当西班牙许诺建立一个实体的政府和进行社会改革之后,暴动平息了。阿奎纳多流亡国外。
1898年5月1日,杜威在马尼拉湾的胜利{参见第十八章→北美洲→美国→西班牙—美国战争) 阿奎纳多随杜威至吕宋,开始组织一支菲律宾爱国者军队以协助美国打击西班牙军队。
1898年12月10日,签署《巴黎和约》 菲律宾群岛被西班牙卖给美国。
1899年1月20日,阿奎纳多宣布菲律宾独立 阿奎纳多认为美国出卖了他,因为美国并没有给菲律宾以独立。他拒绝承认《巴黎条约》,并号召其同胞建立一个由他领导的独立政府。在美西战争结束之际,他实际上对美军占领的马尼拉进行了围攻。
1899年2月4日,菲律宾暴动的开端 菲律宾的暴动者向在马尼拉外的一支美军巡逻队开火,从而揭开了双方敌对的序幕。美国军队立即将菲律宾的武装力量逐出马尼拉,战火蔓延到吕宋。随着美军人员及装备源源涌入菲律宾群岛,野战部队司令A.麦克阿瑟少将指挥几路讨伐军横扫了吕宋和米沙鄢群岛。到19世纪末,起义活动仍很活跃(参见第十九章→东亚→菲律宾→菲律宾起义的继续)。
北美洲
美国(1850——1861年)
1850—1865年。印第安人战争 在这一时期,至少有30次单独的“战争”或者是严重的骚乱涉及到与印第安人的矛盾和冲突。在美国内战之前十年时间内,美国陆军一共有16000--17000人,其中十分之九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以西方圆百万公里以上的广阔地区,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执行着巡逻,并与印第安人交战。在佛罗里达州,小的分遣队也在积极行动,以应付与西米诺尔族人频频发生的麻烦。在这些行动中,陆军一次又一次去对付这些分布在太平洋西北沿岸和其他地区的各部落民族,他们主要是阿帕切人、苏族人、夏延人、纳瓦霍人、莫哈维人、阿拉帕荷人、凯欧瓦人以及科曼奇人部落。在1857年,仅官方就记载有37次涉及到战斗的征伐等军事行动,还有更多没有发生战斗的行动。在美国内战期间,这些不断发生的小型战争稍有抑止的势头,因为当时国家的注意力已发生了转移,但西部边疆的敌对行动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虽然纪律良好的美国正规军极少发生针对印第安人的不光彩的暴行,但敌对双方的行动无疑是残酷的。最为严重而确凿的白人暴行,是所谓的“桑德河大屠杀”。1864年11月29日,在科罗拉多州,白人民兵在与夏延人和阿拉帕荷人部落首领谈判的时候,袭击了他们的村落,杀死了300名印第安人——其中主要是妇女和儿童。这一可耻的事件激起了平原印第安人的极大仇恨,这也可能是在随后20年内,平原印第安人更加桀骜不驯的主要原因。
1856年5月21日—9月15日,堪萨斯州内战 5月21日,赞成蓄奴的暴徒袭击并洗劫了劳伦斯。之后,在5月24—25日,狂热的废奴主义者J.布朗等为报复而袭击了波塔瓦托米。8月13日,富兰克林被自由州党的军队占领。8月30日,蓄奴派游击队攻占了奥萨瓦托米,并将布朗及其追随者赶出该城。最后,联邦军队于9月16日开赴堪萨斯州,并暂时恢复了平静。在这次暴动中,共有20人被杀死,财产损失估计为200万美元。
1857—1858年,征战摩门教徒 摩门教徒在犹他州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州,在那里蔑视联邦的权威,并挑起印第安人和其他居民的冲突。1857年10月,名誉准将A.S.约翰斯顿率领近1000人开进犹他州。尽管敌对的摩门教徒不断挑衅,但是纪律严明的联邦军队还是兵不血刃地恢复了联邦政府在盐湖城及其周围地区的权威。
1859年10月16—18日,J.布朗的袭击 布朗及其18名追随者攻占了哈珀斯费尔的联邦军械库和兵工厂,并抓获当地居民作人质,但他希望引发的奴隶起义却没有实现。R.E.李上校指挥一支美国海军陆战队俘获了布朗及其追随者。11月2日到次年3月16日,布朗及其6名追随者被判有叛国和密谋罪,并被处以绞刑。
美国内战(1861—1865年)
1860年11月6日,共和党的亚伯拉罕·林肯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这加速了南部各州的分离,因为维持南方农业经济的唯一道路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而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译者注)。12月20日,南卡罗来纳州宣布脱离联邦。
1861年1—4月,美国邦联政府 继南卡罗来纳州之后,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以及得克萨斯州很快脱离了联邦。2月8日,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举行的同盟会议上,制定了宪法并建立了临时政府。2月9日,杰佛逊·戴维斯当选为南部联邦总统。随后,南部民兵夺取了联邦政府分布于南部的全部军用设施,而即将离任的美国总统詹姆斯·布坎南没有对此采取任何行动:但是有四位联邦正规军军官,本着自己的意愿,立即采取行动,保住了在南部沿海的四个要点。这些要点是: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萨姆特堡、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皮肯斯堡、基韦斯特的泰勒堡和德赖托图格斯的杰佛逊堡。在林肯就任总统两天之后,戴维斯于3月6日经南部邦联国会授权,招募10万名志愿军,服役期为一年。到4月中旬,南部同盟已有35000名武装人员,是当时联邦政府既有军队的两倍。
1861年4月12—14日,炮击萨姆特堡 P.G.T.博雷加德少将指挥南卡罗来纳州军,向R.安德森少将驻守的在查尔斯顿的萨姆特堡开火。在实施了34个小时没有造成伤亡的炮击之后,安德森弹尽粮绝,放弃了抵抗,他和其他防守人员,一共7名军官、76名士兵获得对俘虏的优待(如允其持本国军旗行军等——译者注),走出了要塞,被用船送往北方。
1861年4月15日,林肯招募志愿军 为平息叛乱,他宣布招募75000名志愿兵,服役期为三个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