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24 T.N.村派纪 (美)
1829年,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获自主权 这是《阿德里安堡条约)的条款中作出的规定(参见第十七章→东欧→俄国→同土耳其的战争)。
1829—1834年,俄军占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1843年9月14日,希腊的革命 国王奥托一世被迫承认立宪政体。
1848年,瓦拉几亚革命 这次起义与遍布欧洲大陆剧烈的政治动荡有着密切的关系。土耳其与沙皇俄国相互勾结,土耳其同意在不触动其利益的情况下,允许俄国人侵入瓦拉几亚,起义最终被俄国人绞杀。
欧亚大陆-中东
奥斯曼帝国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奥斯曼帝国成了法国、俄国及英国之间角逐的对象,开始崩溃瓦解。
同俄国的战争(1806—1812年)
土耳其与俄国就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及比萨拉比亚的主权问题发生的争执,因法国派大使前往波特而燃起战火。
1806年11月6日,土耳其宣战 俄军入侵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1807年2--3月,英海军进攻君士坦丁堡受挫(参见第十七章→拿破仑战争→海上作战→英军在君士坦丁堡被击溃)
1807年6月30日,利姆诺斯岛之战 由底米特里·谢尼阿文海军上将指挥的俄国舰队打败了数量上略占优势的土耳其舰队。
1807年8月,休战 这一结果主要归功于拿破仑在蒂尔西特的调停。俄军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撤军;土耳其撤向阿德里安堡。
1809—1812年,零零星星的战争 俄国胜多负少。
1812年5月28日,《布加勒斯特条约》 此约由英国人调停促成。土耳其将比萨拉比亚割让与俄,但摩尔达维亚及瓦拉几亚仍由土耳其控制。
1808—1809年,内乱时期 苏丹谢里姆四世于1807年被废,1808年当其追随者企图再立之为苏丹时,谢里姆被杀。其继位者为穆斯塔法四世,但旋即于1808年被废黜,由马哈茂德二世继位。
1821—1832年,希腊独立战争(参见第十七章→东欧→巴尔干半岛→希腊独立战争)
1821—1823年,同波斯的战争[参见第十七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同俄国的战争]
1826年6月15--16日,对“真尼萨利”的大屠杀 苏丹马哈茂德对其军队的无能十分震怒,遂企图解散军队,“真尼萨利”(土耳其近卫军士兵)因此兵变。皇家军队炮击“真尼萨利”在君士坦丁堡的兵营,愤怒的居民随之对其大加杀戮,约有6000多人被杀。
第一次土耳其—埃及战争(1832—1833年)
穆罕默德·阿里要求统治叙利亚,以做为对其在希腊独立战争中的功勋的奖赏,但遭到土耳具苏丹的拒绝。
1832年,埃及入侵叙利亚 易卜拉欣于5月27日克阿卡,6月15日克大马士革,7月16日又攻陷阿勒颇。
1832年12月21日,科尼亚之战 易卡拉欣侵入安纳托利亚,同雷沙德所率领的土耳其主力相遇,土耳其战败,雷沙德被俘。绝望中的土耳其人向俄国求救。
1833年2月,同俄军联合防御 从黑海出发的俄国舰队于1833年2月20日抵达君士坦丁堡。
1833年5月14日,屈塔希亚会战 英法忌恨俄国在土耳其影响的骤增,遂说服苏丹将叙利亚及阿达纳割与埃及。
1833—1839年,内外交困时期 各列强内部遂即发生内讧,法国站在埃及一边反土耳其。与此同时,在俄国人民帮助下,土耳其着手重建其军队。莫尔达克船长便是顾问之一(1835—1839年)。
第二次土耳其—埃及战争(1839—1841年)
1839年,土耳其入侵叙利亚 土军由哈菲兹帕夏统领,由冯·莫尔达克为顾问。
1839年6月24日,奈济之战 部分由于哈菲兹拒不采纳莫尔达克的建议,土军被易卜拉欣打败。7月1日,土耳其舰队开赴亚历山大向埃及投降。随着奥斯曼帝国解体的趋向日加明显。各列强除法国外均支撑之。
1840年9—11月,英奥介入 英奥之联合海军切断易卜拉欣与埃及的海上交通线。英军随即于10月10日炮击贝鲁特,克之。11月3日,阿卡也被攻克。
1840年11月27日,亚历山大会议 英海军上将查理·内皮尔同埃及达成一致,埃及被迫接受放弃叙利亚之条件,并将土耳其投降之舰队归还。
1841年2月,易卜拉欣撤出叙利亚 返回埃及。
1841年7月13日,《海峡协定》 各列强规定,达达尼尔与博斯普鲁斯二海峡虽在和平时期,亦不允许任何国家之军舰通过。
1848年9月,瓦拉几亚起义(参见第十七章→东欧→巴尔干半岛→希腊独立战争)起义军因为土耳其与俄国的政治交易而最终被俄国人镇压。
埃及与苏丹
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奥斯曼帝国任命他为埃及总督,他利用计谋和武力建立起独立的统治地位。暴力仍在继续之中,英国人决定竖起一个反阿里的对手而介入埃及事务。
1807年3月17日,英国远征军 英军由弗雷泽将军指挥,计5000人,他们未遇任何抵抗而占领亚历山大,但发现其保护对象早已死去。英军为保护其供应线的安全,派一分遣队去攻打罗塞塔和拉赫曼尼耶,被分割,遂撤向阿布凯尔和亚历山大。该分遣队有185人被杀,218人受伤。4月20日英另一分遣队试图攻占罗塞塔,失败而归。参战的2500人中有900人伤亡,许多英军水手被杀。英军遂于9月14日撒出亚历山大。
1811年3月1日,大屠杀马穆鲁克军团 穆罕默德·阿里指控马穆鲁克军团有背叛行为,遂清洗其大多数指挥官,继而对其军队大加杀戮。为巩固其势力,阿里同波特议和。他承认了波特对其拥有宗主权,并开始重组其国家,他还建立起一支宠大的军队(大部为阿尔巴尼亚人组成的雇佣军)和由欧洲人为顾问的海军舰队。在土耳其的授权下,阿里在阿尔巴尼亚开始一场宗教战争。
1811—1818年,同瓦哈比斯教派的战争 这支穆斯林派别此前已攻占了麦加、麦地纳和吉达,并对叙利亚构成威胁。经七年激烈的战斗,穆斯林的圣地被光复,而红海之东海岸则处于埃及控制之下。
1815年,开罗兵变 这次兵变主要由阿尔巴尼亚军队所为,此举使穆罕默德·阿里再次开始其现代化的进程。
1820—1839年,征服苏丹 穆罕默德遣其子哈孙向埃及以南之苏丹进军,使其控制范围至红海西海岸之大部。埃及军队将尼莱赶至远达贡多克罗(今赤道里亚、苏丹)。
1823—1827年,在希腊作战 埃及为帮助土耳其镇压希腊之独立运动,派其海军和陆军去往希腊作战(参见第十七章→东欧→巴尔干半岛→希腊独立战争)。作为交换,埃及拥有了克里特的控制权。
1832—1833年,第一次土耳其—埃及战争(参见第十七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土耳其-埃及战争) 这次战争使埃及人得以控制叙利亚和阿达纳,并将其影响范围向东扩展至波斯湾地区。
1839—1841年,第二次土耳其—埃及战争(参见第十七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第二次土耳其-埃及战争) 尽管埃及丢失了克里特和叙利亚,但穆罕默德·阿里获得了世袭统治埃及的权力。
1848年,易卜拉欣卒
1849年,穆罕默德·阿里卒
波斯
在这一时期,由于俄国向东及东南的扩张政策,法英在波斯的利益冲突,再加上内部的起义暴动,使波斯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波斯是列强在不发达地区推行殖民扩张统治的典型例证。这一不幸的国家在英法俄利益的驱使下被随意摆布。其中英国(及东印度公司)起支配地位,许多英国军官经常在波斯军队中服役。
同俄国的战争(1804—1813年)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1800年俄国吞并格鲁吉亚,此前,格鲁吉亚在名义上一直接受波斯的统治。波斯人帮助格鲁吉亚人阻止俄国人的吞并行为,激起了俄国人的怒火。
1804年,俄国入侵波斯 俄军由西辛奥夫将军指挥。
1804年,埃奇米阿津之战 这次非决定战斗进行了三天,波斯军队由颇富才能的阿拔斯·米尔扎亲王指挥。
1804年,围攻埃里温 伊朗国王率援军到达,该年的后期,阿拔斯·米尔扎解了该城之围,迫使俄军撤退。
1805—1813年,偶尔发生的战争 这次战争发生于高加索及里海海岸地区。
1812年10月31日,阿斯兰杜兹之战 俄军突然进攻阿拔斯·米尔扎,迫其向阿拉斯河撤退。
1813年10月12日,《古利斯坦条约》 依约波斯将格鲁吉亚及横贯费高加索诸省割予俄国。
1816年,波斯侵入阿富汗(参见第十七章→南亚→阿富汗→波斯入侵)
1821—1823年,同土耳其的战争 这次战争由俄国人阴谋挑起,也由于土耳其人保护从阿塞拜疆逃出的叛乱部落引起。1821年,阿拔斯·米尔扎向西进至土耳其,随即来至风湖地区。与此相应,由巴格达德帕夏率领的土耳其军队也向东侵入波斯,但被击退。1821年,波斯人在北方因埃尔祖鲁姆之战而使其入侵土耳其的活动达到了转折点,此战,阿拔斯·米尔扎率3万人打败了大约52000名土耳其军。1823年,双方最终订立《埃尔祖鲁姆条约》,依约双方均保持边界现状。
1825—1828年,同俄国的战争 在发生边界争执后,波斯军队初期在里海海岸取得了作战的成功。他们已到达了梯弗里斯的大门。随即,俄军在伊万·菲德罗维奇·帕斯基维奇将军的率领下,发起了辉煌的反击战役。
1826年9月26日,根贾之战 阿拔斯·米尔扎率3万军队同帕斯基维奇的15000人对阵。初战,波斯人取得了成功,但不久,波斯军队被迫后撤。
1827年,俄军取得胜利 几次非决定意义的战斗过后,帕斯基维奇席卷了埃里温并迫使大不里投降。
1828年2月22日,《图尔克曼恰伊条约》 依约战争结束,但波斯作为主要强国之一的角色也随之结束。
1836—1838年,同阿富汗的战争 这次战争又是在俄国人的阴谋策划下,由于英国人侵入阿富汗而挑起的,波斯国王穆罕默德开始入侵这一地区。在沙赫鲁德集中其兵力后,波斯军队慢慢经过呼罗珊之维亚麦什德进入赫拉特省,在此地,同土库曼部族的小战斗耗费了波斯军队近一年的时间。11月23日,在穆罕默德军队开始进攻赫拉特城时,由埃尔德雷德·波特船长率领的东印度公司孟买军队假装进入该城防守,实际上,波特将其军队交于阿富汗指挥官指挥,他自己则亲自组织起抗击波斯强攻的防御,并使波斯军队兵分五个地方,从而各个击破之。穆罕默德经过对赫拉特城达十个月之久围攻后,仍不克,遂于1838年9月28日无功而返。
1849—1854年,俄国征服锡尔河河谷地区 俄国对锡尔河河谷地区的征服,从而结束了波斯人对这一中亚地区的名义宗主统治权。从而使俄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波斯呼罗珊北部边界地区。
非洲
北非
北非的巴巴里诸国——阿尔及尔、的黎波里和突尼斯(他们是奥斯曼帝国半独立的卫星国)以及完全独立的摩洛哥,继续以其海上劫掠来骚扰地中海及其大西洋通道。饱受战争折磨的欧洲人发现,为保持其贸易而向这些海盗上贡更为实际一些。新的美国也采取了欧洲人的作法,不过当海盗过分猖狂地挑衅时,他们也会奋起惩罚之。
1801—1805年,的黎波里—美国战争 的黎波里之帕夏要求美国预交保护费,遭拒绝后于5月14日向美国宣战。7月份,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派一支惩戒部队来至地中海,于1801—1803年以这支小小的海军力量对的黎波里封锁达两年之久,但并未起根本作用。
1803年8月,爱德华·普雷贝尔准将抵达的黎波里 随之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措施,美国开始打击的黎波里海盗。
1803年10月31日,捕获美“费拉德尔菲亚”号 这艘护航船由船长威廉·班布里奇指挥,在追击的黎波里的护航船时,在该港搁浅。迅即,的黎波里的许多船只包围而至,班布里奇无望中被迫投降。后来,“费拉德尔菲亚”号在漂浮一阵后作为胜利的标志被带入的黎波里。
1804年2月16日,“费拉德尔菲亚”号毁灭 由斯蒂芬·迪凯特中尉率领的73名志愿者,驾驶缴获的一只的黎波里小船,勇敢地驶入的黎波里,烧毁了停泊的“费拉德尔菲亚”号护航船。此时,他们已在岸炮的射程之内,随即,他们便逃离。与此同时,普雷贝尔的舰队也炮击该港以示策应,但却不能穿过弯弯曲曲密布大量礁石的海上通道。
1804—1805年,伊顿之远征军 11月14日,美国海军代理人威廉·伊顿率八艘中型舰及100名雇佣军,从亚历山德里亚出发,去的黎波里,以恢复其被废统治者阿梅·卡拉马里的权力。经约966公里长行军,他们穿越了利比亚,随即到达的黎波里。在海军炮火支援下,他们于1805年4月26日攻克了代尔纳城。此后的六个星期,伊顿就坚守在该城以抵御的黎波里的反攻。但此时,接替普雷贝尔任地中海舰队指挥官的海军准将赛缪尔·巴伦已同的黎波里优素福·卡拉曼里帕夏议和。美国人支付了6万美金,作为回报,“费拉德尔菲亚”号船员从监狱中释放,此后偶尔索取保护费的行动均停止。美国第一支执行海外作战任务的伊顿远征军被撤回。
1805年8月1日,美国与突尼斯议和 海军准将约翰·罗杰斯乘“宪法”号驶进突尼斯,迫其首领议和。此时,仅有阿尔及尔接受美国人的进贡,双方当然发生了许多麻烦,随即由于英国人迟滞美国人的行动而导致了战争。
1815年3月3日—6月30日,美国同阿尔及尔的战争 在1812年战争期间,所有的美国军舰均已撤出地中海,阿尔及尔的首领遂劫掠美国人的商船等。他们将美国的领事赶走,将美国居民变成奴隶,随即又借美国人没有给足保护费的理由而向美国宣战。美海军准将斯蒂芬·迪凯特率1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驶入地中海,捕获了2艘阿尔及尔战舰,并驶进阿尔及尔港。在大炮的威逼之下,斯蒂芬·迪凯特准将要求阿尔及尔取消所有进贡,并全部释放被囚的美国人。阿尔及尔首领保证不再劫掠,随后,迪凯特又迫使突尼斯和的黎波里作出相似的保证,以作为美国保护和控制这一海域的补偿。此前,这一海域在1812年战争中由英国人控制。由于迪凯特出色的努力,使美国结束了在巴巴里诸国的战争。
1816年8月26日,联合炮击阿尔及尔 因阿尔及尔屡屡袭击劫掠英国航船和货物,由海军上将爱德华·佩洛率领的英军舰队在荷兰海军上将卡佩兰统领的荷兰舰队帮助下,经9小时激战摧毁了阿尔及利亚的要塞及舰队。阿尔及尔交出了约3000名欧洲被困人员。
1819年,英军佯攻巴巴里海岸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巴巴里海盗的劫掠旧病复发。
1824年,炮击阿尔及尔 这次作战行动由英海军上将哈里·尼尔爵士统领的舰队所为。但阿尔及尔海盗并没有被彻底征服。
1826年,君士坦丁堡独立 该城及其周围地区成功地脱离了与阿尔及尔德伊的关系。
1827—1829年,法国封锁阿尔及尔 法国与阿尔及利亚间的摩擦日益增多。1827年4月30日,阿尔及尔德伊给了法国领事一记耳光,使双方的冲突达到顶点。随即,法国开始封锁阿尔及尔,此间的1829年8月3日,法国曾派出和谈代表,但遭阿尔及利亚人拒绝。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1830—1847年)
1830年6—7月,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 法国派遣了37000人和83门大炮去往阿尔及利亚,法军指挥为布尔蒙元帅。
1830年7月5日,占领阿尔及尔 阿尔及利亚首领被驱逐,重要的港口和内陆重镇均被占领。
1832—1837年,同阿尔及利亚人首领阿卜杜勒·卡迪尔的战争 阿卜杜勒·卡迪尔成为反基督教入侵者的伊斯兰领导人。法军屡更指挥官,仍未能征服阿尔及利亚颇富机谋的武士。
1837年6月1日,《塔夫纳条约》 和平再次恢复,依约法国仅得以控制少量主要的海岸港口,这限制了法国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
1837年10月,攻克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顶住了法军近一年的进攻后,由达莫雷蒙特元帅率领的法军向这一筑垒城市发起了最后的强攻,尽管元帅被杀,但法军最终还是攻克了该城。此时,阿卜杜勒·卡迪尔宣布和约无效,12月,他率训练有素的8000名步兵、3000名骑兵、在5万名非正规军的协助下,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地区。残酷但却不是决定意义的战斗仍在继续。
1840年12月,托马斯·R.比若元帅抵达阿尔及利亚 他带来了庞大的援军。此时,在非洲的法军已达59000人,此后,又扩编至16万人。比若是创建法属非洲殖民地的主要人物。他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将其庞大的军事力量与高质量的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他重新组织了其非洲军团,并征召了部分当地人入伍。他还创立了一种战术强攻作战队形,被他称之为“公野猪的头”。这一颇富色彩的名字及其军队华丽、明快的制服再加上其有名的海外军团,引起了美国那些外行的军队组织者们极大兴趣,并对其造成了很大影响。更由于那些罗曼蒂克作家的渲染而使之名扬世界。最初由比若提出的和平战略成功地在北非坚持执行了几乎近100年之久。这种战略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建立了少数几个固定的基地,在这里可以组成许多飞快的小分队,当柏柏人向他们袭击时,他们能像柏柏人那样快速机动予以反击之。
1843年5月10日,宰迈莱之战 由亨利·多奥马勒公爵率领的不足2000人的骑兵纵队轻率地突然进攻阿卜杜勒·卡迪尔的4万军队,被击溃。
1843—1844年,法军成功的作战 卡迪尔被赶向西方进至摩洛哥。法军方阵通过炮击丹吉尔和摩加迪尔打击摩洛哥对卡迪尔的同情者。与此同时,比若率6000名步兵、1500名骑兵及部分炮兵穿越边界追击卡迪尔。
1844年8月14日,伊斯勒之战 阿卜杜勒·卡迪尔率45000人在伊斯勒河畔扎营。比若率部横渡伊斯勒河攻之。他的“公野猪的头”方阵击溃了卡迪尔的反攻。最后,被称为“公野猪的獠牙”的骑兵成两路纵队直插卡迪尔的军营。经激烈战斗,卡迪尔军队失败。伊斯勒之战对这场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尽管此后仍有许多激烈的反抗行动。
1844年9月10日,《丹吉尔条约》 依约法军从摩洛哥撤走。
1847年12月23日,阿卜杜勒·卡迪尔投降
评论:阿卜杜勒·卡迪尔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具有骑士风度的伟大军人,而且也是19世纪伊斯兰世界最伟大的斗士之一。他在被法国人囚禁几年之后,被释放返回近东。
1835—1836年,奥斯曼重建对的黎波里的控制 由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和陆军实现了这次控制。
西非
在这一时期,位于苏丹西部高地、介于塞内加尔河与乍得湖之间居住的有密切关系的穆斯林富兰尼人与图库勒尔人,在西非占有支配地位。在南部,好战的阿散蒂及达荷美部落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红沃尔特河西部及东部的丛林地区。与此同时,在沿海地区,英法则从葡萄牙和达内什手中争夺对海港及部落的殖民统治权。
1804—1810年,富兰尼圣战 奥斯曼·丹·福迪奥是一位穆斯林阿訇,在同戈比尔国王争吵后,鼓动起反伊斯兰的战争。在许多豪萨人及富兰尼人的支持下,他的军队于1804—1808年间,攻占了尼日利亚北部、喀麦隆北部、尼日尔东南部及贝宁东北部,并征服了豪萨城邦。随后的1809年,他将其领土的西北部划归其子穆罕默德·贝洛,将南部和西部划归其弟阿卡杜拉·丹·福迪奥。
约1805—1835年,奥约王国覆灭 奥约王国被达荷美赶至东方,并因阿比奥顿的排挤军队的政策日益衰落(参见第十六章→非洲→西非→俄亦俄的阿比奥顿掌权时期)。约1817年,奥约王国的北部被富兰尼人占领,富兰尼人在此地建起子移民区。奥约王国余部在南部奥约周围幸存下来,并于约1835年定都奥约,另一些奥约王国的臣民则在伊费附近避难并定居那里。
1806—1807年,阿散蒂人征服黄金海岸 在国王奥塞·邦瑟(约1801—1824年在位)的率领下,阿散蒂将其统治范围延至海岸地区。
1808—1811年,富兰尼人进攻邦瑟 奥斯曼·丹·福迪奥的圣战军队侵入加奈姆—博尔古,并于1808年打败邦瑟的军队。马伊·艾哈迈德被赶出其首都,遂向当地的学者、牧师兼武士穆罕默德·卡纳米求救,卡纳米率部坚决抵抗,于1811年打败富兰尼人。
1809年,英国从法国手中夺走圣路易斯(塞内加尔)
1810年,马西亚革命 富兰尼阿訇艾哈迈德·洛包推翻了马西亚的富兰尼王朝,创建新的邦,定都哈马达拉希。
1811年,英国废除贩奴贸易 1814年,荷兰也采取了相似的行动,1815年,法国也废除了贩奴贸易,大多数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效仿。
1816年,英国将塞内加尔港归法
1817年,索科托的统治区 奥斯曼·丹·福迪奥卒后,其子穆罕默德继位为哈里发,并定都索科托,从而成为富兰尼政治和精神领袖。
1818年,马西亚圣战 在马西亚,奥斯曼·丹·福迪奥的信徒艾哈迈德·伊本·哈马迪开始鼓动圣战。他们的第一个征服对象是塞古王国,该王国由恩戈洛·迪亚拉之孙达卡巴统治(参见第十六章→非洲→西非→塞古动荡)。他们还征服杰内和廷巴克图。但哈马迪的极端反伊斯兰的行为疏远了当地的许多部落。
1818--1858年,达荷美国王盖佐的统治 在废黜了阿加扎国王(1797—1818年在位)后,盖佐国王将达荷美带至极盛时期。同其政府官员一样,达荷美军队中的男性官员及大量官兵驻扎于乡村,而女性却在城镇驻防,这些女性皇家卫队是军队中的精锐(她们被欧洲人称为亚马逊女战士)。几乎所有的男性军队及大多数女性军队均装备十分先进的武器。1840年后,随着贩奴贸易的结束,达荷美遭受很大的损失。此前,他们一直靠将在作战中捕俘的人员卖与欧洲人为奴隶而致富;而此时,将奴隶用于种殖生产棕榈油显然使收入大减。
1822—1847年,利比亚共和国建立 从美洲归返的自由人创立了该殖民地,不过同周边部族的冲突仍持续不断。
1824—1831年,第一次阿散蒂战争 英国在黄金海岸的总督查理·麦卡锡爵士企图保护海岸部族免遭阿散蒂的骚扰,遂同阿散蒂部族发生战斗,麦卡锡战败被杀。1827年,英大批援军至,最终打败阿散蒂人。1831年,英国同阿散蒂议和,阿散蒂将其对海岸地区的宗主统治权让于英国。
1826年,穆罕默德·卡纳米在博尔古的统治 到目前为止,卡纳米已巩固了对其王国的统治,并将其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伊斯兰邦,不过他仍没有取代塞夫王朝的统治。
1842—1843年,法国占领象牙港口
1846年,博尔古内部动荡 傀儡马伊起兵反抗穆罕默德·卡纳米的儿子暨继承人奥马尔,兵败被杀。随即,其王国落入奥马尔之手。
1847年7月26日,利比亚独立 此前的1822年,由美国归返的自由人已在蒙罗维亚建起了其首都。
1848—1850年,舍吉·奥马尔崛起 奥马尔已将朝圣地移至麦加,同兄弟会宗教合并,并在索科托生活了一段时间。他还在几内亚北部的丁吉拉伊建立了宗教和政治团体,以便使追随他的图库勒尔人参加。在那里他组建一支军队,并以欧洲的武器加以武装,从而为其神权联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参见第十八章→非洲→西非→舍吉·奥马尔的圣战)。
南非
1800—1814年,英国吞并科勒尼角 这一荷兰殖民地于1796年被英国占领,1803年又重新受荷兰控制,但在拿破仑战争中,它又于1805年1月返回英国人手中。1814年,依《巴黎和约》的规定,该殖民地确定为属英国。
约1807—1818年,姆泰特瓦帝国 姆泰特瓦是一个大部族,定居于靠近海岸的今祖鲁兰及纳塔尔北部地区。他们的首领丁吉斯韦约于1807年继位,并开始了他的扩张进程。他将临近的部族置于其统治之下(大多数是通过外交手段实现的),但仍允许这些部族有一些自主权。姆泰特瓦军队以年龄划分军阶,这一方式后来也被祖鲁军队采用(参见第十八章→非洲→南非→英国人、布尔人和黑人之间的战争)。从各所属部族征集的分遣队被编人姆泰特瓦的军队中。1818年,在同强大的恩兑兑部族首领兹维德的作战中,丁吉斯韦约被杀。他的兄弟继位,但无力保持姆泰特瓦的强大。
约1811年,祖鲁人置于姆泰特瓦的控制之下 祖鲁人是一个不成国家的小部族,当比其更强大的近邻比特莱兹部族被打败后,祖鲁的首领遂屈从于姆泰特瓦。
1811—1819年,边界战争 英国人及布尔人将克萨班图人赶出菲什河及凯斯卡马河地区。
1814—1835年,在科勒尼角的布尔人与英国的摩擦日增 这些摩擦因大英帝国于1833年下令取消贩奴贸易而加剧了;因为布尔人觉得他们释放的奴隶没有得到适当的补偿。他们也觉得英国的土地政策妨碍了他们占领更多的边界土地。
1816—1819年,祖鲁之沙卡的兴起 沙卡是桑赞加克那的私生子,他的童年在姆泰特瓦人中颠沛流离地生活着,约1810年他加入姆泰特瓦军队之伊兹克维团。因其出色的军旅生涯,丁吉斯韦约于1816年在桑赞加克那死后任命其为祖鲁首领。沙卡改组了其军队(他继位时,其军队已不足400人),将其改造成了训练有素、战斗力十分强大的军队。在两年之内,他已吞并了几个相邻的部族,其军队也达2000人。
1818—1819年,祖鲁—恩兑兑战争 丁吉斯韦约死后约一年,恩兑兑之首领兹维德进攻较小的祖鲁部族,但在1818年晚期的奎克里山之战中,被沙卡打败。兹维德企图再次发动进攻,但其供应告急。1819年5月,当精疲力竭的恩兑兑军队企图撤退时被沙卡歼灭。此战仅用两天时间。沙卡派兵去摧毁兹维德的居住地,但兹维德逃亡北方,并约于1821年死在那里。
1819—1828年,沙卡创建祖鲁帝国 到1820年,沙卡的军队已增至3万人,他用其军队征服了邻近的部族。被征服的部族变成了祖鲁的一部分。他的统治是独裁和残暴的;当他的母亲南迪于1827年10月死后,他变得更加反复无常和没有理性了。经几个月的密谋策划,沙卡的半宗兄弟丁安和姆兰加纳于1828年9月22日谋杀了沙卡。经一番争斗,姆兰加纳先亡,丁安遂继位。
约1820--1835年,“大灾难” 当兹维德与沙卡的战争进行中,兹维德攻击其近邻埃曼吉万尼部落,将这一部族赶出了家园。该部落最后穿越德拉肯斯山脉来到非洲内陆高原。从沿海来的部落与内陆的班图部族紧紧地拥挤在一起,以致于没有任何空间。这些变故打开了相互攻击、残杀和剥夺的链索,使内陆高原几近灭绝。残暴的行径,估计使死亡人数在100万—200万之间。这次事件对沿海部落的影响是巨大的,但距被毁灭还很遥远。这次大事被命名为“大灾难”或称“碾碎机”,十分贴切地反映了这次变故对班图人社会的影响。“大灾难”的余波甚至远达北方的坦桑尼亚。
1834年,布尔人同班图人的边界战争 由于布尔人蚕食班图领土,激起了班图人的愤慨,他们遂入侵布尔边界地区。布尔人经艰苦的战斗击溃了班图人的进攻。
1835—1837年,布尔人大迁移 大约12000名布尔人由于不满英国人的统治,决定向北迁移,以建立自己独立的邦省。其一部在波特吉特尔的带领下向北方的法尔河迁移;余部在皮特·雷蒂夫的带领下向东北的纳塔尔和祖鲁兰迁移。波特吉特尔及其人民,经激烈的战斗打败了位于法尔地区的马塔贝勒班图部落,并于1837年在那里定居。
1838年2月,德班大屠杀 雷蒂夫和其他布尔领导人被丁安屠杀,丁安随后攻杀了许多定居者。
1838年12月16日,布卢德河之战 由安德鲁斯·普雷托里厄斯率领的布尔军队在同丁安作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由于祖鲁被内部混乱所困扰,因此并未能与布尔殖民者发生激烈的冲突。
1840年1月,马丹加之战 布尔人同丁安之弟姆潘德结盟,打败了祖鲁统治者,后者逃至斯威士兰;姆潘德取代其位,并同布尔人议和,并允其在纳塔尔南部定居。
1839年,普雷托里厄斯宣布纳塔尔布尔共和国成立
1842—1843年,英国人与布尔人在纳塔尔的冲突 英军击溃了布尔人对英国在德班港口的进攻,随后英军又占领纳塔尔并于1843年吞并之。相互的摩擦仍继续。
1846—1847年,阿克斯战争 在凯斯卡马河与大凯河之间的地区,英国人与卡弗尔人爆发了大规模冲突。当地土著人既反对英国也反对布尔的殖民入侵,经21个月的作战,英军取得了成功。
1846—1850年,英国人与布尔人摩擦 在沿边界的大凯河附近以及奥兰治和法尔河之间的地区,双方发生了许多冲突。
1848年8月29日,布姆普拉兹之战 在奥兰治河殖民地的布尔人与英国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导致了武装冲突。由哈里·史密斯爵士率领的英军打败了由普雷托里厄斯率领的布尔人。布尔人遂横渡法尔河后撤。
东非
在东非中部地区,当地人大规模的迁移仍在继续。沿海岸,阿拉伯人仍在加强其统治,而在埃塞俄比亚高地,内部动荡仍在继续。
约1810年,谢拉之战 拉姆人打败了帕泰人和蒙巴萨人;做为直接结果,帕泰人在该地区的实力被摧毁,而蒙巴萨人的影响也结束了。
1822年,赛义德·赛德攻克彭巴 赛义德·赛德是英国人的盟友,这位马斯喀特人统治者开始了其在东非的扩张。同一年,在英国人的压力下,他同意不再向“基督教”各国出口奴隶,不过仍捕捉奴隶以供应桑给巴尔和波斯湾市场。1824年,赛义德·赛德在帕泰部署一支防卫部队。1828年又在桑巴给尔建立了一个基地。
1824—1826年,英国人在蒙巴萨 蒙巴萨人为避免受赛义德的统治,请求英国人加以保护。从而使英国人与其盟友赛义德的冲突不可避免。
1829—1833年,蒙巴萨人公然对抗马斯喀特 赛义德·赛德分别于1829年和1833年向蒙巴萨人发起两次强攻,均失败。
1837年,赛义德·赛德得到蒙巴萨 1835—1836年,蒙巴萨发生继位危机使赛义德得以控制该城,并留守一部驻军。1840年,赛义德移首都于桑给巴尔。
1839年,英国人在亚丁 作为保护英国通往印度沿线港口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国占领了也门的亚丁港口。
1841—1850年,埃塞俄比亚戈贾姆省的里杰·卡萨崛起 他是一位颇有能力又有抱负的小头领,他将其组织良好的土匪帮派加入到军队中,从而在塔纳湖以西地区获得了政治力量。到1847年他29岁时,他已娶了拉斯·阿里之女为妻,拉斯·阿里是戈贾姆及阿姆哈拉省的勋爵。
马达加斯加
在拿破仑时代,该岛成为英法冲突的焦点。后来,与此情况相似,该岛又成了英法与当地人战争的焦点。1803年,法军控制了塔马塔夫,但1810年,英国人又控制了法国在该岛的所有基地。1818—1819年,法国再次努力企图控制该岛,最后于1825年被该岛之主要部落霍瓦斯人打败;法国军舰又于1829年炮击塔马塔夫,但收效甚微。1846年,英法舰队又联合炮击塔马塔夫,因为此时,当地人开始了反对所有外来人侵者的战争。
南亚
印度
在这一时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进程,随之而来的就是英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掠夺,不过,他们尽量与拿破仑向埃及和印度的扩张不发生直接冲突。法国则依其兴趣的不同而对当地统治者区别对待,他们特别扶植的是马拉地联盟,马拉地的领导人为杜卢特·拉奥·辛迪亚和贾斯万特·拉奥·霍尔卡,其庞大的军队由精良的装备和法国训练的士兵组成。
1799—1802年,兰吉特·辛格的兴起 经3年的战争,23岁的辛格联合锡克人,控制了旁遮普邦大部。
1802年,马拉地内战 白沙瓦之巴吉·拉奥二世继马拉地之首领。在浦那之战中,巴吉·拉奥被打败推翻。英国要求恢复其盟友白沙瓦巴吉·拉奥二世的统治,遭到霍尔卡的拒绝。
1802—1803年,英国攻击康提 尽管英国于1796年已从荷兰人手中夺走了沿海之锡兰,但锡兰并不屈服。
1802年,英国远征军攻克康提,但于1803年又被赶出。
第二次马拉地战争(1803—1805年)
与此同时,英国人在阿瑟·韦尔斯利爵士(即后来的惠灵顿公爵)及热拉尔·莱克将军的率领下攻入德干和印度斯坦。
德干战役(1803年)
1803年3月20日,攻克浦那 韦尔斯利在未遇什么阻力的情况下,恢复了白沙瓦的统治。与此同时,辛迪亚的主力已移至南方。当辛迪亚拒不后撤,韦尔斯利约9000名正规军及5000名当地军于8月6日直插至马拉地的领土。
1803年8月12日,攻克艾哈迈德讷格尔 此后,惠灵顿于9月6日进军至茹阿和柯尔纳河的会合之处。在那里他意外的遇到了辛迪亚和贝尔地区的拉贾主力部队,这支部队计有3万名骑兵、1万名法国训练的步兵和200门大炮。随韦尔利斯到达的部队仅有4500名正规军,其中的2200名为骑兵,余部则在可支援作战的距离以外。
1803年9月23日,阿瑟耶之战 韦尔斯利发现,尽管柯尔纳河水上涨,仍有一处可涉水而过,遂率部过河攻击辛迪亚的军队,辛迪亚的侧翼面向韦尔斯利的正面。韦尔斯利训练有素的步兵(由英国人与印度人组成)撕裂了辛迪亚防线的中央,韦尔斯利两翼仅受到马拉地成群骑兵的混乱攻击。韦尔斯利的骑兵回头打退了马拉地骑兵的进攻。辛迪亚尽管发起了反攻,最后仍崩溃逃散,在战场上留下了1200名尸体和98门大炮。韦尔斯利的损失也极为惨重,有2000多人伤亡。不久,韦尔斯利又恢复了攻势。
1803年11月28日,阿尔因之战 辛迪亚又组织起另一次防御,但其已失去信心的军队被轻易打败。12月15日,韦尔斯利席卷戈威拉尔,从而标志着战役的结束。
评论:这次战役是惠灵顿公爵辉煌的军事生涯的第一步。
印度斯坦战役(1803年)
在遥远的北方,莱克开始率所谓的“大军队”作战,这支“大军队”计有10500人,为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大部由当地人组成,少部为英国分遣队。莱克的对手为马拉地军队。马拉地军队人员为43000名,另有464门大炮,他们本由佩伦指挥,后由法国冒险者博瓦尼伯爵代替,他还在马拉地建立了欧洲军队的训练机制。许多颇富作战经验的法国冒险主义者也在马拉地军队中服役。
1803年9月4日,攻克阿里格尔 英国人在付出了260人伤亡的代价后攻克了这一筑垒城市。马拉地的损失十分惨重,但已难查具体数字。当莱克向德里推进途中,佩伦及其法国随从冲击莱克的阵地,未果,佩伦遂投降。路易斯·布尔坎成为马拉地军队的指挥。
1803年9月16日,德里之战 莱克向马拉地人进攻,将他们赶出战场,并缴获63门大炮和许多财宝。英军方面损失477人;马拉地的损失仍不知,但十分惨重。占领德里之后,莱克向南推进以攻占阿格拉。莱克由于急于解决战斗,遂率其骑兵迅速向前推进以尾随后撤的马拉地军队。
1803年11月1日,拉斯瓦里之战 马拉地军队在用铁链连起的大炮后面整好队伍。莱克率骑兵冲散马拉地的防御队形,但马拉地步兵又迅即组织起来防御。莱克的步兵经48小时行军105公里及时参战,从而彻底打跨了马拉地军队。英军损失834人,马拉地损失仍不知。这次胜利,连同韦尔斯利在德干的胜利,迫使辛迪亚于12月20日屈服。
霍尔卡进攻(1804年)
1804年8月24—29日,霍尔卡参战 8月24—29日,霍尔卡军队设伏歼灭由殖民者威廉·蒙森辛率领的英小部分遣队。9月,霍尔卡威胁德里。
1804年10月1日,解救德里 莱克牢部从其夏营地出发向德里进军,霍尔卡遂撤退。
1804年11月17日,法鲁卡巴德之战 莱克率骑兵经563公里的长途追击,打败马拉地骑兵。霍尔卡逃至旁遮普邦。12月25日,莱克继续进军进入印多尔,并克迪格,随即转攻普特波尔。此前,其王公已站在了霍尔卡一边。
1805年1—4月,包围普特波尔 1月1日,莱克开始攻城,他共发起四次强攻,均败退,损失也十分惨重;103名官员和3100名士兵伤亡。但4月17日,该王公却议和了。7月,莱克被康华里勋爵取代,但10月,康华里死后,指挥权仍交于莱克。
1805年10—12月,追击霍尔卡 莱克追击至旁遮普,12月,霍尔卡在阿姆利则投降,得之不易的和平降临印度。
1806年,塞皮在韦洛尔兵变 这次兵变的起因是宗教歧视,它是后来大起义(参见第十八章→南亚→印度→印度土兵起义)的预兆,这次兵变被迅速平息了。
1809年4月15日,《阿姆利则条约》 该条约解决了英国人与兰吉特·辛格之间日益增加的摩擦。依约,双方以萨特莱杰河为界,一边为锡克领土,另一边为英国从马拉地抢劫得到的领土。
1810—1820年,锡克征服旁遮普 兰吉斯·辛格从阿富汗及当地亲王手中夺走了所有旁遮普地区,随即巩固对其的统治。在法国及意大利官员在帮助下,他还在印度建立成了一支强大而有效的军队。1819年,他还征服克什米尔(参见第十七章→南亚→阿富汗→锡克征服克什米尔)。
1814—1816年,廓尔喀战争 11月14日,英属印度远征军被派往尼泊尔,以阻止廓尔喀袭侵印度北部。最初,凶猛的廓尔喀军队取得了成功。但英军在大卫·奥克特洛巴将军的统帅下,成功地在崎岖的山地国家的南部地区作战,并于1815年一个接一个地攻克了山地要塞。1816年,他穿过加德满都河谷后,以武力迫使廓尔喀人接受了和平。到此为止,廓尔喀已率领其最有名的军团惩罚了英军。
1815—1818年,英国巩固对锡兰的统治 1815年,英军攻克康提,1818年又镇压了辛哈人的起义,从而最终使该岛屈服。
第三次马拉地(和宾德尔)战争(1817—1818年)
大批游牧的宾德尔人(他们大部分是罪犯和土匪,绝大多数曾在马拉地军队服过役)迅速组织起来,在印度中部和南部进行劫掠。马拉地首领口头上支持英国人,实质上却支持宾德人的袭击。英国有两支军队准备参战以反对宾德尔人:一部为德干军队,由托马斯·希斯洛德爵士任指挥;一部为“大军队”,由英国将军任主要指挥官,他们是黑斯廷斯和英伊勋爵。两支军队共有近2万人。在同宾德尔人作战的同时,他们还监视着马拉地人的动向,因为马拉地可以征集近20万人及500门大炮。正在此时,有几地爆发了进攻英驻军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发生在那格浦尔和基尔基(浦那之郊)的袭击事件。尽管宾德尔人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英驻军仍然据守,甚至在霍尔卡和白沙瓦尔于1817年11月参战后仍如此。
1817年12月21日,马伊德普特之战 此战中,希斯洛普率5500人击溃了霍尔卡的军队,霍尔卡军有3万名骑兵、5000名步兵和100门大炮。
1818年1—6月,黑斯廷斯的战役 他率其“大军队”穷迫猛打宾德尔人及马拉地余部。1818年6月2日,随着马拉地之白沙瓦投降,战役结束。它标志着马拉地政治势力消亡以及东印度公司绝对权威的开始。
1825—1826年,英国侵入普特波尔 为解决继承权之争议,康伯米尔勋爵率一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和大队火炮侵入普特波尔。被认为坚不可摧的赫雷特弗尔城遭到了英军的强攻,经拼死抗争,该城于1826年1月18日陷落。英军伤亡近1000人,印度人损失估计为8000人。
1839—1842年,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参见第十七章→南亚→阿富汗→第一次阿富汗战争)第一次阿富汗战争最终以阿富汗失败告终。
征服信德(1843年)
在第一次阿富汗战争期间,信德首领巴卢奇与英人的摩擦已经日益激烈。
1843年2月15日,攻击海德拉巴之英驻印总督官邸 英驻印总督奥克兰和埃伦伯勒提出了羞辱性的要求,并以军事威胁相要挟,从而激起了巴卢奇的极大愤慨,遂以8000兵力攻击英人之总督官邸。驻官邸的兵力很少,由年轻的官员詹姆斯·乌特勒姆指挥。英将军查理·詹姆斯·内皮尔爵士迅即发起旋风般的战役以解救乌特勒姆及其英勇的守军。
1843年2月1了日,米亚尼之战 内皮尔率2800人同巴卢奇的3万人作战。这位61岁的将军手握步枪,身先士卒。经激烈残酷的肉搏战,英军取胜。
1843年2—3月,向海德拉巴进军 内皮尔将其辎重供给置后,两人配一匹骆驼,强行穿过大沙漠,向海德拉巴疾进。
1843年3月,海德拉巴之战 内皮尔在城外击溃巴卢奇,从而解了英人总督官邸之危。
1843年3——5月,征服信德 内皮尔的总兵力从未超过5000人。他就是率这支部队战斗,并打了两次大的战役,打败总数6万人的信德军队。在整个战役结束时,他向总督发出了其有名的信函:“我有罪。”
1843年6—8月,巩固统治 内皮尔此间又乘胜追击,进军约450公里,击溃了巴卢奇另一支12000人的军队。在战役中巴卢奇的伤亡估计在12000人左右。这次战役稳定了印度西部边界地区,并使印度通向地中海的水路更加安全。内皮尔还创建了卡拉奇港口,并代替了海德拉巴成为信德之都。内皮尔的一系列举措,强化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第一次锡克战争(1845—1846年)
继拉吉特·辛格于1839年卒后,英国人与旁遮普之锡克人间的冲突加剧。此时,旁遮普内部也十分混乱。
1845年12月11日,锡克入侵 一支2万人的锡克军队穿过萨特莱杰河进入英属印度领土。休·高夫爵士率1万人去与之交战。
1845年12月18日,穆德吉之战 锡克人于傍晚时分向英人发起进攻,但被击溃,损失十分惨重。
1845年12月21—22日,非罗兹沙之战 这次战斗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英驻印总督亨利·哈丁爵士志愿在高夫将军手下任副指挥。到底是谁向谁发布命令已搞不清楚了。这次战斗也在傍晚发起,由于这两位将军间有分歧,从而迟滞了这次进攻。不过最终英军还是向设防于坚固阵地的拉尔·辛格军队发起了进攻,拉尔·辛格军队总人数为5万人。经几次交锋,英军最终攻下了守军之阵地。这次战斗是发生于印度地区中最残酷的一次。第二天清晨,锡克援军在泰杰·辛格率领下漫不经心地向英军进攻,被击溃。锡克人遂越萨特莱杰河后撤。此战英军损伤2400人,锡克伤亡至少1万人。
1846年1月28日,阿利瓦尔之战 1月21日,由兰尔吉尔·辛格率领的锡克奇袭分队同哈里·史密斯爵士率领的英军在路德布亚那发生冲突。史密斯在得到增援后发起进攻,并在另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打败了锡克人,从而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846年2月10日,索布拉翁之战 高夫率约2万人横渡萨特莱杰河后,向锡克之5万多人军队发起进攻。此时,锡克军队在萨特莱河拐湾处掘壕防御。在另一次血腥的战斗中,英军粉碎了锡克人。此战中,锡克损失1万人和67门大炮,高夫有2300伤亡。这次战斗结束了第一次锡克战争。随后高大向拉合尔进军。
1846年3月11日,《拉合尔条约》 依约,旁遮普接受英国的保护。
第二次锡克战争(1818—1849年)
当锡克得知,同其他印度力量相比,他们离战胜英国人距离最近后,锡克人伺机报仇。1848年4月20日,在木尔坦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有两名英官员被杀,从而给了锡克人复仇的一个机会。旁遮普遂发生暴动。起初,在拉合尔的锡克政府企图平息暴动,以帮助英国人,后来又于8月份转而反对英国人。
1848年11月—1849年1月,包围木尔坦 这次行动是由威廉·维西将军所率英军之一部执行的。
1848年11月9日,入侵旁遮普 高夫率主力部队15000人穿越萨特莱杰河。由希尔·辛格率领的锡克军队计3万人进军,企图歼灭英军。
1848年11月22日,拉姆讷格尔之战 当高夫之骑兵企图穿越杰纳布河时,被锡克人击退。这次非决定性战斗后,高夫决定等待维西占领木尔坦后,与之会师。但由于围攻木尔坦的战斗仍未解决,高夫遂再次进军。
1849年1月13日,吉利扬瓦拉之战 双方同时发起进攻,在整天战斗中,英军战绩较佳,但也损失了2800人。锡克伤亡约8000人。当英军后撤后,锡克人又拿起了其缴获的武器。当这次战斗及损失传到英国后,高夫被解职,并被内尔代替。
1849年2月21日,古吉拉特之战 在高夫被解职的命令到达之前,他已得到了维西援军的加强。此时,高夫已有24000人和大量火炮。高夫向得到阿富汗多斯特·穆罕默德帮助的5万名锡克人发起了进攻(参见第十七章→南亚→阿富汗→第一次阿富汗战争),打败之。经两个半小时的炮击,一英军部将攻占了古吉拉特城及锡克军营,缴获了锡克人的所有大炮。随即,英骑兵向锡克之两翼发起了冲击从而取得了最后的完全胜利。此战,锡克人伤亡2000多人、而英军仅亡96人、伤700人。不久,锡克首领投降,旁遮普于3月12日被吞并。
阿富汗
本时期,阿富汗西受其近邻波斯的骚扰,东遭旁遮普锡克人的入侵,其内部也被无休止的暴动和权力之争所充斥。这一时期,主要的对手有马哈茂德国王、他的弟兄沙贾国王以及多斯特·穆罕默德。另外,俄国和英国也阴谋控制该国。
1799—1803年,马哈茂德国王(扎曼国王之弟)的统治 他推翻其兄,并弄瞎了他兄的眼睛。
1803—1810年,沙贾国王(马哈茂德国王之弟)的统治 他推翻其兄的统治,并囚禁之。
1810—1829年,马哈茂德国王第二次统治 他从监狱中逃出后,打败了沙贾,后者流亡。马哈茂德国王的得力助手是其信任的大臣兼将军法思·阿里。
1816年,波斯入侵 他们攻克赫拉特,但不久,又被当地的阿富汗人赶走[参见第十七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同俄国的战争]。
1818年,暴动和内乱 这次动乱是由于马哈茂德撤销法思·阿里之职引起的。
1819年,锡克征服克什米尔 阿富汗之克什米尔省被旁遮普之锡克统治者兰吉特·辛格征服(参见第十七章→南亚印度→霍尔卡进攻)。
1826年,多斯特·穆罕默德(法思·阿里之兄)的崛起 他攻克喀布尔,随后,向该国其余地区扩张其势力范围。
1835—1839年,多斯特·穆罕默德的统治 他与俄国人通好,从而引起了英国人的担忧和恐惧。
1836—1838年,波斯入侵 波斯人的目标是兼并赫拉特地区[参见第十七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同俄国的战争]。
1838年7月29日,《特里巴提特条约》 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急于阻止波斯人及俄国人对阿富汗的蚕食,遂同兰吉特·辛格及沙贾国王达成一致,并同促使沙贾国王恢复其在阿富汗的统治。
第一次阿富汗战争(1839—1842年)
1839年,战争开始 由约翰·基思率领的21000多名印度军进入阿富汗。4月,他攻占坎大哈,7月21日席卷加兹尼,8月7日攻克喀布尔。多斯特·穆罕默德被俘押送印度,沙贾国王代替了他。基思留一部驻守喀布尔,以支持英两位公使:威廉·麦克诺顿爵士和亚历山大·伯恩斯爵士。随后,基思返回印度。
1841年11月,喀布尔爆发反英起义 这次起义由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阿克巴尔可汗组织,他们杀死了英国的代理。驻守于喀布尔并由年迈将军威廉·G.K.埃尔芬斯通统领的英军被围。
1842年1月6日,英军在喀布尔有条件投降 在保证可安全返回印度的承诺下,埃尔芬斯通的4500军队及12000名避难者,投降出城。
1842年1月13日,甘达马克大屠杀 埃尔芬斯通率士气低落的士兵在通过开伯尔山口时,在一个隘口被阿克巴尔的军队包围。经无力抵抗后,大多数英国和印度士兵以及非战斗人员均被杀死,极少数被俘,在监狱中被囚禁的少部人员幸免于难。驻守于加兹尼的英军也被迫投降。在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的英分遣队仍坚守。
1842年4月,沙贾被杀
1842年4—9月,英国入侵 由乔治·波洛克率领的复仇军队由印度开来。他们席卷了开伯尔山口,又于4月16日解救了贾拉拉巴德。经重新组织其军队后,向喀布尔推进,于9月15日,解救出了95名被囚人员。作为对大屠杀的报复,英军摧毁了城堡要塞和喀布尔中心市场。但东印度公司认为,继续占领喀布尔是一件既不轻松又不安全的事情,遂决定在短期撤出喀布尔。12月,英军已全部撤离喀布尔,并允许多斯特·穆罕默德复位。
1842—1843年,多斯特·穆罕默德第二次统治
1848—1849年,第二次锡克战争 多斯特·穆罕默德同锡克结盟(参见第十七章→南亚→印度→第二次锡克战争)。他的骑兵分遣队被用于1849年2月的古吉拉特之战中。英国吞并了白沙瓦领土。直至六年后的1855年,英国才同阿富汗了签署了正式的和平协议。
东南亚
缅甸
好战的缅甸人继续向北部、西部和南部扩张。他们屡屡向印度入侵,同暹罗也继续进行断断续续的作战。
1811—1815年,若开起义 若开人以吉大港附近的英属领土为基地起义,企图将缅甸人赶走。缅甸人对英国人未能阻止若开入以其领土为起义基地提出抗议。
1819年,缅甸人征服阿萨姆 阿萨姆人逃至曼尼普尔避难,并得到英国人的保护。英国人再次以其领土作为反缅甸人的基地(1820—1822年)。缅甸人提出异议,但并未得到英东印度公司满意的答复。
1822年,缅甸人入侵曼尼普尔和加贾尔 这支用于惩罚目的的远征军同帮助当地统治者的英军进行了一系列非决定性的战斗。
同英国的第一次战争(1823—1826年)
1823年,缅甸人侵入印度 出于对英国人行为的义愤,缅甸伟大的将军兼阿萨姆总督马哈·班都拉分别从阿萨姆和若开两个方向孟加拉发动锐利的进攻。不久,缅甸人威逼吉大港。
1824年3月5日,英国向缅甸宣战 在若开、阿萨姆、曼尼普尔和加贾尔均有战斗,但决定性的战斗发生在缅甸。
1824年4月,英国备战 由英军及印度正规军组成的计5000人远征军,在阿奇博尔德·坎坎尔上将统领下,在安达曼群岛机动。
1824年5月10日,占领仰光 该城未经抵抗便被控制。英军不久因疾病而损失惨重,随即又发现被敌包围。
1824年5—12月,侵入仰光 6—7月,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8月,马哈·班都拉的军队在强行穿越季节性洪水泛滥的国家后,从若开赶至。10—11月,英增援部队到达,其中有一个火箭营。
1824年12月1日,缅甸人强攻 班都拉被彻底击溃。
1824年12月15日,英军强攻 英军打破了班都拉的警戒部队的侵袭。由于缅甸军的纪律性赶不上英军,遂撤退。
1825年2月13日,向伊洛瓦底江上游进军 坎贝尔的部队计有2500人,得到60艘船队的支援,船员为英国人,船上另有1500名军人。
1825年4月2日,德努漂之战 在遭到班都拉阻止后,坎贝尔用火箭打破了缅甸军的进攻;英军遂发起反攻,将缅甸人赶出阵地,班都拉被杀。
1825年4月25日,占领卑谬 由于季节性洪水的原因,坎贝尔进入营地,在壕沟后面休整。与此同时,由马哈·内梅率领的缅甸军再次以野战要塞环绕其所占领的阵地。
1825年11月30日—12月2日,卑谬之战 11月10日,在打退缅甸人的进攻后,坎贝尔成两路发起进攻,并得到船队的支援。经三天激战,缅军防线被突破,遭英军卷击,缅军指挥官内梅被杀,缅军瓦解。英军继续向上游进军,到达央达波附近(距离阿瓦110公里左右)。缅甸在央达波的公使于1月乞和。
1826年2月24日,《央达波条约》 缅甸人割让阿萨姆、若开和德林达依海岸,并付大笔赔款。坎贝尔远征军队遂后撤。
评论:这次战争结束了缅甸在东南亚的支配地位。
1838年,蒙镇反叛 国王塔拉瓦迪平息之。
1844—1845年,内战 精神混乱的塔拉瓦迪实施暴政,导致了这次内乱。内乱被塔拉瓦迪之子帕甘·民所平息。其子遂成为国王。
1845—1850年,英缅关系恶化
暹罗
暹罗仍继续在名义上同缅甸作战(1785—1826年),但仅仅限制于在德林达依地区的边界袭击而已,在马来亚及克拉伊斯默德斯,其远征军偶尔同缅甸有一些冲突,因为缅甸已被紧紧地吸引在西部地区。暹罗在继续监视其最危险的对手缅甸的同时,将其注意力主要转向了南方,对南方的马来亚虎视眈眈。在东方,暹罗为争夺控制柬埔寨而不时与越南冲突。在东北方,暹罗则加强其对老挝的控制。
1812年,侵入柬埔寨(参见第十七章→东南亚→束埔寨→叛乱和侵略)
1821年,侵入吉打 暹罗对马来亚领土之征服震动了英国人。
1826年6月20日,同英国签署条约 此约为友好通商条约,暹罗还同意停止其继续侵袭马来亚的行动。
1826—1829年,同越南的战争 这次战争以暹罗实质上结束对老挝的宗主统治而告终(参见下文)。
1831—1834年,入侵柬埔察 由颇富才能的皮亚·博丁将军率一支暹罗军队最初取得了成功。高棉人在磅清扬之战中被打败。柬埔寨国王昂·占逃亡越南。在老挝东部的游击抵抗兴起。越南介人,派15000军队来柬埔寨,并与柬埔寨全国各地的起义相配合,迫使暹罗人撤走。越南实质控制了柬埔寨。
1841—1845年,同越南争夺柬埔寨的战争 柬埔寨发生反越南统治的暴动,并请求暹罗的帮助。皮亚·博丁将军再率部进入柬埔寨。在这次四年之久的战争中,暹罗人似乎占上风。最后暹罗与越南签署了一个妥协的和约。双方同意共同在名义上成为柬埔寨的保护国,但暹罗占支配地位。
老挝
国王查奥·阿努决心摆脱臣服于暹罗的诸侯国地位。这位能干的国王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但仍同暹罗保持友好关系。直到逼罗同英国产生矛盾后,国王见有机可乘,遂采取行动发起反暹罗的起义。
1819年,国内暴动 国王查奥·阿努平息之,并巩固其统治。
1826年,侵入暹罗 国王查奥·阿努率三路大军进入暹罗之中心地区,等暹罗人从惊醒之中反应过来时,老挝军队已进至距曼谷48公里以内的地区。在皮亚·博丁率领下,暹罗军队阻止了老挝军队的继续前进并打退之。
1826—1827年,暹罗入侵 暹罗军队由皮亚·博丁统帅。
1827年,农磨兰普之战 经七天激烈的战斗,暹罗军队强行横渡湄公河。老挝军队被歼灭,国王查奥·阿努逃亡越南。暹罗人摧毁首都,劫掠了该国,并将该国所有人口驱逐至暹罗某地区,该地区因同缅甸的战争已无人迹。1828年,暹罗兼并万象。
1829年,查奥·阿努返回老挝 他及其率领的越南军队被打败后四处逃散。查奥·阿努被俘。
1832年,越南征服川圹 越南人吞并了这一东老挝王国。
柬埔寨
这一衰弱的国家被暹罗和越南任意摆布。
1802—1812年,暹罗与越南联合统治柬埔寨 由于国王昂·占急于求和,遂以向两个国家均进贡而乞得和平。
1812年,叛乱和侵略 国王之兄昂·斯光反叛,并求得暹罗之助。暹罗之拉马二世派军迅速席卷该国,昂·占逃亡越南。越南国王迅即派大军以恢复昂·占王位。暹罗未经交战便撤退,越南在柬埔寨遂占统治地位。
1831—1834年,暹罗入侵及暹罗与越南的战争(参见第十七章→东南亚→暹罗→入侵柬埔寨)
1841—1845年,为控制柬埔寨暹罗与越南的战争(参见第十七章一东南亚一暹罗一同越南争夺柬埔察的战争)
越南
在本世纪之初,越南长期的内战结束,1802年,胜者恩古延·安在河内登基,称为阮福映,建立了阮氏王朝。在该时期的其他时间,越南在西部陷于柬埔寨的争端之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则同法国屡屡冲突。
1812年,侵入柬埔寨(参见第十七章→东南亚→束埔寨→叛乱和侵略)
1824—1847年,法国侵袭越南 由于阮氏国王迫害基督徒,从而挑起了法国海军在陆上和海上几次侵扰越南的行动。这些行动在岘港达到了顶点,在那里法国两艘战舰于1847年摧毁了许多越南向其进攻的船只。
1831—1845年,介入柬埔寨(参见第十七章→东南亚→暹罗→同越南争夺柬埔寨的战争)
马来亚
1802—1824年,马六甲反复易手 依1802年的《阿米恩斯条约》,马六甲从英国人手中归至荷兰。1811年,马六甲又被英国人占领,并用做其远征爪哇的基地(参见下文)。1814—1818年,依《维也纳条约》,马来亚、瓜哇和苏门答腊又恢复给荷兰。1824年3月17日,英国以其苏门答腊之本克固兰从荷兰手中换回马六甲。
1819年,斯坦福·拉弗尔斯爵士建新加坡 不久,它就超过了马六甲港,而成为该地区战略和经贸中心,并成为英国在东方的海军堡垒。
1821—1826年,英国—暹罗—缅甸在马来亚的争夺(参见①第十七章→东南亚→缅甸;②第十七章→东南亚→暹罗)
1826年6月20日,英国同暹罗签约(参见第十七章→东南亚→暹罗→同英国签署条约)
1826年,建海峡殖民区 英国将其殖民者集中于马来亚。
1837—1860年,同海盗的斗争(参见下文)
印度尼西亚
尽管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曾介入,但荷兰人仍巩固了其在爪哇和斯派瑟群岛的地位,并将其控制范围扩张到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
1808年,《班特姆和约》 依约爪哇西部地区全部置于荷兰的宗主统治之下。
1810—1811年,同英国的殖民战争 由印度总督将军明托之吉尔伯特·埃里奥特勋爵率领的一支大型远征军抵达爪哇。1811年8月,他们控制了巴达维亚。一个月后的9月17日,荷兰人将爪哇、巨港、帝汶岛和马卡萨割让给了英国。
1812年,攻占巨港(巴邻旁) 当巴邻旁之首领拒不接受三宝垄投降后,英军攻占了这一城镇。
1816年,英国将其印度尼西亚占领区归还荷兰 这是按照签署的《拿破仑战争条约》而执行的。
1825—1830年,大爪哇战争 爪哇最后一位当地亲王迪波内戈罗起兵反抗荷兰人的统治。经五年持续不断的游击战争,荷兰人平息了起义。此次战争使15000名荷兰士兵丧生,爪哇人被杀者不计其数。
1838—1860年,反海盗战争 此间,海盗在整个印度尼西亚及相邻海域屡屡劫掠,遭到了荷兰人、英国人及西班牙人的打击,荷、英、西偶尔也联合同海盗作战。
1841年,沙捞越之白人王公 由于英国人詹姆斯·布鲁克爵士反海盗有功,被正在平息叛乱的布吕尼苏丹封以王公称号,并占有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西海岸的土地。
1849年,爪哇人起义 被荷兰人镇压,荷兰在爪哇的统治更加巩固。
1839—1849年,荷兰签署《巴厘岛和约》
菲律宾
此前,菲律宾已同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由于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丢失,从而使菲律宾的发展停滞。除了一些反海盗的战事外没有其他重要的战事(参见上文)。法远征海军曾企图控制苏卢岛的巴西兰,以做为同越南战争的基地,但于1845年被击溃。此后,由于西班牙人的保护,法国再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东亚和中亚
中国
游牧部落的叛乱、军队的哗变以及海盗对南中国海岸不断增加的劫掠,说明了中央集权控制的衰弱以及清朝国势的下降。
1796—1804年,西部的起义 白莲教在湖北、四川和陕西等地组织起义,清朝几经波折才将其镇压下去。
1825—1831年,张格尔侵入喀什噶尔 穆斯林取道土耳其斯坦侵入新疆西部的喀什噶尔,对该地区的中国主权构成了威胁(中国早于1758年即拥有该地区)。最后入侵者被赶走。
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年)
中国官员与英国商船就在广州贸易问题,特别是英国借向中国出口鸦片以掠夺中国资源的问题发生争执,从而导致了中国反抗欧洲列强殖民主义的斗争。
1840年,英国远征军侵略中国 英国远征军计4000人,在休·高夫爵士率领下,由英海军护送侵入中国海域,这支远征军部分为英军正规军,部分为东印度公司之当地士兵。远征军占领了在杭州湾口的舟山岛,随后向南移动,封锁香港、广州。
1841年2月26日,侵略虎门 英军发起两栖作战,攻占珠江口岸之要塞,从而打开了进攻广州的门户。英舰队遂沿珠江逆流而上。
1841年5月24日,侵略广州 此前,英军向环广州之要塞发起强攻,侵占广州后,双方暂时休战。
1841年8—10月,英军在沿海的劫掠 英远征军沿中国海岸机动,炮击厦门并于8月26日占领之。10月13日,宁波陷落。
1841—1842年,英军错误的后方勤务管理 英军在冬季不得不停止作战,因为其后方勤务及供应管理严重失误。尽管英海军及陆军作战十分成功,但他们的供应却严重不足。他们军队的50%因病而丧失战斗力。许多供应船只不适宜于航海,其中部分船只因台风沉没,损失了许多生命。食物和医药的奇缺并未得到满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而英军战争机构和海军机构对此却未引起注意。
1842年,长江战事 6月19日,英军攻占上海,随即英军逆流而上。7月21日,镇江陷落,威胁南京,清朝遂求和。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 中国被迫答应:一、割让香港;二、向英国开放贸易港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三、支付战争赔款计2000万美元。
1847年,张格尔余部再次侵入喀什噶尔 穆斯林从突厥斯坦西部侵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内的一小撮穆斯林分裂分子也遥相呼应。清朝进行了严厉的镇压,参与叛乱者受到了惩处。
日本与朝鲜
尽管外国人企图打破日本封闭的大门,但半孤立的日本仍然继续努力阻止与外国人的接触。1804年,俄美公司之俄国人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列扎诺夫到达长畸,6个月后,试图与日本签署条约,未果,回俄国。1806—1807年,俄军袭击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败归。1837年,在琉球群岛的那霸,美国人的船队企图将一批传教士送上陆地,日本人则以炮火欢迎之。1846年,美国传教团再次遭拒绝。在朝鲜,本时期甚少重要的军事活动。
北美洲
美国(1800——1812年)
1801—1805年,美国加入的黎波里战争(参见第十七章→非洲→北非→的黎波里→美国战争)
1803年,购买路易斯安那
1810年10月27日,归并西佛罗里达 此前,美国边疆的居民控制了西班牙属巴吞鲁日要塞及其邻近地区,并宣布西佛罗里达州独立。麦迪逊总统宣布,西佛罗里达地区是美国的一个部分。1819年,随着西班牙放弃对西佛罗里达的领土要求,关于西佛罗里达是否已包含在购买的路易斯安那的之中的争执得以解决。
1811年,印第安人在西北地区制造事端 肖尼酋长特库姆塞企图与其他部落结盟以将侵入其领土的白人驱逐出去。他们从英加皮毛贸易中得到经济支持。随着印第安人与白人摩擦的加剧,印第安那准州州长威廉·亨利·哈里森将军,率1000人向印第安人首都“蒂普卡努克里克”进军,该地位于文森斯以北约240公里。
1811年11月7日,蒂普卡努之战 哈里森军队在蒂普卡努湾露营,黎明时分,印第安人计700多人向哈里森军队进攻,被击退。哈里森训练有素的军队从原路发起反攻,摧毁了蒂普卡努,并暂时分割了特库姆塞的军队。美军有37人战亡,150人负伤。印第安人在战场上丢弃36具尸首,带走的伤亡人员数目不详。
1811—1812年,英美摩擦 蒂普卡努战役使美国业已高涨的反英情绪达到了顶点。这部分原因是由于此战中加拿大人支持印第安人,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少数扩张主义分子决定吞并加拿大。在这之前,由于英法两国在拿破仑战争中侵袭中立的美国,已使反英法的情绪高涨。这两个国家在相互封锁中均劫掠美国的对外贸易。英国战舰还不时地强迫美国商船船员为英国海军服役(大约有6200多名美国居民被英国强迫服役)。从而使美国的商船运输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并在航海运输业引起了恐慌。1807年6月22日,美国快速舰“切萨皮克”号在亨利角海面上遭英国快速舰“豹子”号的炮击,杀伤多人后强行带走四名船员。此事引起美国国内的强烈不满。四年后的1811年5月16日,美国“总统”号快速舰在搜捕一艘强行带走多名美国船员的英国快速舰时,向英国小型护卫舰“小贝尔特号”开火,使之丧失战斗力,并杀伤其32人。这次事件同几年前的“切萨皮克”号和“豹子”号事件被广泛宣传。美国的扩张主义一时甚嚣尘上,美国“战鹰”派借英国忙于同法国作战之机,急于征服加拿大。
1812年的战争(1812—1815年)
1812年6月19日,美国宣战 这次战争的理由表面为维护自由贸易与海员权利。
陆地战事(1812年)
1812年6月,美国的计划 以三个方向进攻加拿大的草率方案,因其他事件而迅即取消,而代之以美国继续防御的计划。
1812年7月17日,英军占领麦基诺
1812年8月15日,英军攻占迪尔伯恩堡(芝加哥之前身) 当地守军一个步兵连在投降后被印第安人屠杀。
1812年8月16日,底特律投降 此前,威廉·赫尔将军率2500人已从代顿、俄亥俄移至底特律,在未放一枪一弹的情况下就将底特律弃与英国将军布罗克爵士。而布罗克仅有750名加拿大士兵和600名印第安士兵(印第安士兵由特库姆塞率领)。
1812年10月13日,昆斯顿之战 由纽约州施蒂芬·冯·伦塞拉尔将军率领的军队企图从昆斯顿越尼亚加拉进军加拿大。这支美军计2270名民兵和900名正规军。一部分已过河,其中大部分为正规军。闻此,布罗克迅即从底特律率援军赶赴昆斯顿,并将过河军队牢牢地牵制于岸边。美国民兵仍在美边界一方,他们拒绝离开其本土,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河对面的同胞被布罗克的600名英国正规军及400名加拿大民兵打败。此战中,美军有250人伤亡,700人被俘:英军战死14人(布罗克也在其中),96人受伤。
1812年11月,美军沿尚普兰湖远征 享利·迪尔伯恩将军率领美国最庞大的军队5000人,从普拉茨堡出发,沿湖向劳西斯角进军。此次,其民兵再次坚持其权利,拒绝美军越境进入加拿大境内(11月19日)。迪尔伯恩在经过多次徒劳无功的谈判后仍遭拒绝。被迫返回其冬营地休整待命。
海上战事(1812年)
同非败即降的陆军作战相反,小而有效的美国海军(14艘军舰)同英国强大的海军(计1048艘战舰)在远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斗,特别是发生了许多单舰作战的壮举。
1812年8月19日,美快速舰“宪法”号同英快速舰“战斗”号遭遇 “宪法”号由艾萨克·赫尔上校率领,船上有44门火炮。英“战斗”号有38门火炮。此前,美舰刚刚逃离了英舰队的追击。两舰在新斯科舍海岸外交战,一个半小时后,“战斗”号沉没。赫尔返回波士顿,与此同时,其叔父在底特律投降的消息也传来[参见第十七章→北美洲→1812年的战争→陆地战事(1812年)]。
1812年10月18日,美“小黄蜂”号与英“欢乐”号对阵 这两艘装有18门火炮的桅船在弗吉尼亚海岸外发生了激烈的近战,43分钟后,“欢乐”号无望地沉没。此时,英“波伊蒂尔斯”号带有74门火炮的战船出现于水面,而此时,“小黄蜂”号的帆缆已严重损坏,以至于不能驶离,遂被迫投降。
1812年10月25日,美“合众国”号与英“马其顿人”号遭遇 斯蒂芬·德凯特上校指挥的44门炮的快速舰“合众国”号与英38门炮的快速舰在马德拉亚海岸遭遇,经过90分钟的炮击,“马其顿人”号被拖至新伦敦,经整修,重新在美军服役,参加反其原主人的战争。
1812年12月29日,美“宪法”号与英“爪哇”号遭遇 “老铁军”号的威廉·班希里奇上校指挥的44门炮的快速舰“宪法”号,在巴西之巴伊亚海岸外,经两个小时的机动和炮击,击沉38门炮的快速舰“爪哇”号,“爪哇”号被迫投降。
评论:美国舰船在单舰对单舰及单人对单人方面占有优势得以证实。但就整体实力及对峙火战的持续能力而言,美国舰队与英国舰队又相去甚远,故英国强大的海上力量仍然紧紧地封锁着美国的海岸线。这些英国军舰中,34艘为快速舰,其余为小型桅船。
地图18 1812年战争(北线)
陆地战事(1813年)
西线战事
1813年1—8月,开端 亨利·普罗克特率领的一支英国正规军、加拿大民兵及特库姆塞领导印第安人掌握了最初的主动权。威廉·亨利·哈里森奉命收复底特律,但他无计可施。当他正在集训部队时,其前哨部队遭普罗克军队的攻击,普罗克特并于1月22日攻占了雷辛河口的弗伦奇顿。美军有197人伤亡,另有737人被俘,许多受伤人员被英方杀害。英军还试图包围莫米河畔的梅格斯堡及桑达斯河上的斯蒂芬森堡,但未获成功。
1813年9月,向底特律进军 此时,哈里森将军已准备了7000训练有素的军队。但为攻占底特律美军必须控制伊利湖。不久的9月10日,哈里森接到佩里上尉在伊利湖之战取得胜利的消息[参见第十七章→北美洲→1812年的战争→海军作战(1813年)]。哈里森立即向北机动,他派其骑兵绕湖160公里向北进军,其步兵和炮兵则从斯蒂芬森堡出发乘佩里的舰船过湖抵达阿默斯特堡。在佩里舰队的伴随下,双方会师底特律。普罗克特遂撤入加拿大。
1813年9月29日,收复底特律 此后,在佩里三艘最轻便的舰船伴随下,哈里森沿泰晤士河逆流追击普罗克特。当水变浅后,上尉登岸,志愿帮助哈里森作战。
1813年10月5日,泰晤士之战 昔罗克特率800名正规军和1000名印第安人进至查塔姆湾。哈里特率3500人发起进攻,其步兵强攻正面,其骑兵攻击英军之右翼。普罗克特的指挥迅速失效,有12人被杀,22人受伤,477人被俘。特库姆塞之印第安人仍然顽强抵抗,直至听说其首领战死,才逃散,并留下了35具尸首。美军仅有29人伤亡。
评论:这次战争的闪光点在于陆海军的紧密配合,以及配备来复枪的肯塔基骑兵团的勇猛善战。这次胜利使英国的盟友印第安人建立联盟的全部希望破灭了。但由于同时将“蒂普卡努战役”之结果带入了白宫,因此,这次胜利被冲淡了。国防都命哈里森遣散其民兵,并将正规军并入尼亚加拉地区的美军。哈里森遂解职并成为平民。
北线战事
在尼亚加拉前线,美陆军部长约翰·阿姆斯特朗制定了一个两栖作战计划,以入侵上加拿大。作为前奏,在亨利·迪尔伯恩将军和伊萨克·昌西上尉的率领下,在安大略湖首先进行了一次两栖作战。
1813年3—4月,火毁约克镇 由泽布沦·M.派克率领的1600名美军,于4月27日,攻克上加拿大首府约克镇(今多伦多)。这位派克在萨其茨港的昌西舰队中比较有名气。在一座大弹药库爆炸时,有320名美军丧生,派克也是其中之一。尽管迪尔伯恩将军极力阻止,约克镇的许多建筑仍被烧毁。5月8日,这支远征军返回,他们除了带来了加拿大人的仇恨外一无所获。
1813年5月27日,攻克乔治堡 在迪尔伯恩患病期间,温菲尔德·斯科特中校与佩里(昌西的手下,其舰队在安大略湖)联合向尼亚加拉河口的乔治堡发起了两栖进攻。大约有4000名士兵在英国阵地的后侧登陆,并向英军发起了强攻。英军遂放弃乔治堡,此次攻击又迫使英国人从伊利堡撤退(与布法罗隔水相望),美国还从黑岩海军基地调来了几艘舰船参战。但斯科特的胜利随即被冲淡中和了。6月6日,从乔治堡后撤的700名英军在约翰·文森特将军率领下向三倍于己的斯托尼克守军发起进攻,迫使美国人后撤。被任命的政治将军威廉·H.温德尔和约翰·钱德勒在这次灾难中被捕。英军遂重占伊利堡。
1813年5月28—29日,萨基茨港之战 由加拿大总督约翰·普雷沃斯特指挥的这次两栖强攻,被一小部守军击退,守军由雅各布·丁·布朗率领。
1813年9—11月,进攻蒙特利尔的计划 已代替迪尔伯恩任指挥的詹姆斯·威尔金森率部计划由萨基茨港口向圣劳伦斯进军。韦德·汉普顿将军则从尚普兰湖北推进。会师后,两部拟攻占由15 000名英军防守的蒙特利尔。
1813年10月25日,沙托盖之战 汉普顿率4000人进入加拿大,向西进军至沙托盖流域,并于10月22日,在距河口24公里之处驻扎。他在向一支实力颇弱的英军进攻时,陷入一片沼泽地。英军发起几次进攻后,开始围攻汉普顿,汉普顿遂放弃与其一直十分反感的威尔金森会师的计划,撤向普拉茨堡,进入冬营地。
1813年11月11日,克莱斯勒农场之战 威尔金森率8000人乘平底船倾河向圣劳伦斯进发,两岸由掩护部队同时前进。由J.W.莫里森中校率领的800正规军和印第安人在距蒙特利尔约145公里处威胁威尔金森,随后发起笨拙的进攻。在有102人亡,237人伤,另有100人被俘后,威尔金森沿原路后撤至其在萨蒙河畔的弗伦奇米尔斯的冬营地。在那里,威尔金森的部队备尝苦难。
1813年12月18日,英军攻占尼亚加拉堡 其印第安盟友劫掠了乡村,在战争的其余时期,英军一直占领着尼亚加拉堡。
1813年12月29—30日,焚毁布法罗 由戈登·德拉蒙德将军率领的1500名英军顺尼亚加拉河向南进军,到达布法罗后焚之,随后,又到达黑岩海军造船厂,并对其进行了破坏。
海军作战(1813年)
海上作战
由于美国海上力量的劣势,迫使美国海军减小,以至于其外海贸易已近毁灭的地步。但许多独立的船只仍避开英军的封锁游弋于海洋之上。作战中,许多私人船只参与了战斗。
1813年2月24日,美“小黄蜂”号与英“孔雀”号遭遇 这两艘单桅船在巴西海岸发生冲突,经11分钟的激战,英船沉没。
1813年6月1日,英“香农”号与美“切萨皮克”号交战 美海军上校詹姆斯·劳伦斯极不明智地接受了英海军上校菲利普·布鲁克的挑战,乘其未经试航的快速舰,率其新招募的水手驶出波土顿,同英“香农”号作战。这两艘快速舰均有38门火炮,但英“香农”号则被尊为皇家海军最有战斗力的舰船。几分钟激战后,“切萨皮克”号甲板严重受损,其近三分之一的船员战死。劳伦斯亦受致命伤。生命垂危的劳伦斯虽大喊“不许弃船!”,但当布鲁克的船靠拢劳伦斯的船并强行登船后,美军不得不投降。此战,美军总共有146人伤亡,其中包括许多官员;英军有83人伤亡。随后,“切萨皮克”号作为战利品被拖至哈利法克斯,并在皇家海军中陈列了多年。
1813年8月14日,“鹈鹕”号与“百眼巨人”号遭遇 20门炮的英国军舰“鹈鹕”号在英国海岸外击沉18门炮的美国单桅船“百眼巨人”号。此前,“百眼巨人”号曾在英吉利海峡俘获并摧毁20艘英国商船。
1813年9月3日,美“冒险”号与英“拳击手”号对阵 美国桅船捕俘14门炮的“拳击手”号。这次交战发生于新英格兰海岸。
湖上作战
战争爆发之时,英国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已有几艘船只,而此时美国在湖上什么船只也没有。美海军上尉昌西已开始在安大略湖的伊利和黑岩建造船只。在极短的时间内,有经验的造船木工已建立起了一支江河舰队,船员则由大西洋水手但任。昌西仍指挥安大略湖的战斗,而将伊利湖的战斗委托给佩里指挥。到8月上旬,佩里已有2艘双桅船,6艘纵帆船和1艘单桅船,他已做好在伊刷附近的普廷湾的战斗。在伊利湖的英军舰队则由罗伯特·巴克莱海军上校指挥,包括2艘战舰、2艘双桅船、1艘纵帆船和1艘单桅船。
1813年9月10日,伊利湖之战 中午时分,英舰队接近美舰队锚地,佩里出港迎击。佩里的旗舰为双桅船“劳伦斯”号,装有20门火炮。在其余船只未靠拢时,“劳伦斯”号已遭英舰炮击,丧失了战斗力。佩里冒着炮火乘小船转至“尼亚加拉”号。“尼亚加拉”号冲入英船队阵线之中,其余船只也已跟进。“尼亚加拉”号参战后共使3艘英舰船丧失了战斗力,其中1艘为巴克莱的旗舰。随即,哈里森的分遣队士兵们向英军猛烈地射击。到下午3时,巴克莱的整个舰队已遭沉重打击。英军亡41人,伤91人。美军亡27人,伤93人,其大部分(22人亡,61人伤)伤亡是发生在“劳伦斯”号上。
评论:佩里的胜利是在西北战争中的转折点。他的信函(其开头为“我们碰到了敌人,他们已俯首听命……”)引发了哈里森收复底特律的战斗[参见第十七章→北美洲→1812年的战争→陆地战事(1813年)]。
陆上战事(1814—1815年)
尼亚加拉战线
1814年2—3月,威尔金森发动攻势 他率4000人从普拉茨堡和萨基茨港进军。
1814年3月30日,在拉科勒米尔被击退 威尔金森在强攻一边界小要塞时,被600名守军击退。在发起战斗之前,威尔金森还信誓旦旦地称“不成功,便成仁”,此时却迅即后撤至普拉茨堡。4月21日,他被迫辞职。
1814年4--7月,美军新的指挥班子 接替威尔金森任指挥的是雅各布·布朗将军,布朗将军迅速开始整编和训练其军队。这—任务在新提的斯科特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得以圆满完成。布朗的军队得以完善的装备并穿上了新式绿色制服,不过由于供应商不能完全供应绿色制服,斯科特之旅穿灰色制服。
1814年7月2—3日,入侵加拿大 布朗率3500人穿越尼亚加拉河,控制了伊利堡,并着手准备向北进发。
1814年7月5日,奇普帕瓦之战 菲尼亚斯·里亚尔率1700人的英军在奇普帕瓦河北岸位于伊利堡北方约26公里的地方占据防御阵地。英军由英正规军、小部加拿大民兵和部分印第安人组成。7月4日,布朗在距河近2公里的南岸的施特雷茨湾露营。这两支军队之间是一片平原。第二天,里亚尔渡过奇普帕瓦河,以其加拿大民兵及印第安人攻击布朗之左翼,但仅遇斯科特旅,计1300多人。里亚尔注意到美军之灰色制服,以为其对手是民兵。但不久,这些灰色士兵在炮火之下,准确地形成阅兵场上的队形,并手持带有固定刺刀的来复枪向前迎击里亚尔部。里亚尔手下吃惊地说到:“天啊!他们都是正规军。”斯科特率部冲击里亚尔,彻底打败了英军,英军后撒并渡河进入其阵地。此战中,英军有236人被杀,322人负伤,46人被俘;斯科特有61人被杀,255人负伤,19人被俘。
评论:这是双方第一次正规军的近战。此后,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均全身着灰色制服以纪念这次胜利。
1814年7月25日,隆迪小道之战 布朗将军北移至昆斯顿,此前,里亚尔已后撤。但此时昌西上尉没有能在湖上紧密配合布朗的机动。英国从欧洲调来的援军已抵达加拿大,戈登·德拉蒙德爵士代替里亚尔任指挥,并将其随带军队编加入英军原有部队之中。在尼亚加拉附近,两军发生冲突:布朗部有2600人,德拉蒙德部有3000人。经5小时的血战,美军有171人被杀,572人负伤,另有110人失踪。英军有84人被杀,559人负伤,有235人被俘及失踪。布朗、斯科特及德拉蒙德均负伤,里亚尔被俘。布朗在战后逃回伊利堡。随即德拉蒙德包围之。
地图19 1812的战事
1814年9月17日,伊利堡之战 美军从伊利堡得以突围。英军共有609人伤亡,美军为511人。伊利堡随后被美军放弃。但在11月5日,美国人又屡屡进攻之以便进一步侵入加拿大。在尼亚加拉战线再也没有更重要的战事出现。
尚普兰湖战线
1814年8月31日,英军入侵美国 普雷沃斯特率14000名惠灵顿之老兵刚从欧洲赶至加拿大,随即便从蒙特利尔向尚普兰湖进军。可用于抗击之的美地面部队仅有1500名正规军和3000名民兵。美军由亚历山大·麦科姆将军指挥,他们在普拉茨堡构筑了防御阵地。一旦美军被击溃,通往纽约的道路则被打开,从而得以完成37年前伯戈因企图从赫德森河谷入侵未果的计划。普雷沃斯计划从正面强攻普拉茨堡。但此时,美海军舰队正在小心翼翼地护着美军们于湖侧地阵地。
1814年9月11日,普拉茨堡之战 普雷沃斯命其海军和陆军联合强攻普拉茨堡。但英军舰队却被彻底打败并投降:参见第十七章→北美洲→1812年的战争→海上作战行动(1814—1815年)]。地面强攻虽有一路比较顺利,普雷沃斯仍下令停止地面进攻。在普雷沃斯相信有极好的理由解释其之所以放弃入侵计划是没有湖面海军的支持后,他在混乱之中撤退。在这场战争中此战线没有发生更重要的军事行动。
切萨皮克湾地区
1814年7—8月,英军威胁华盛顿 在美国在东海岸,由海军上将约翰·科伯恩率领的英军舰队一直骚扰沿岸地区[参见第十七章→北美洲→1812年的战争→海上作战行动(1814—1815年)】此时,由于半岛战争的结束,英国得以派遣5400名老兵组成的远征军开赴美国,同约翰·科伯恩会合。远征军由罗伯特·罗斯将军指挥,他们在帕图克森登陆后,于8月19日向64公里远的美国首都进军。
1814年8月24日,布拉登斯堡之战 英军在进军途中,遭无能的“政治”将军威廉·H.温德尔所属的6500人阻击,美军由未受训练的民兵及400名水手组成。掩护罗思进军的部队计1500多人,使温德尔部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只有由乔舒亚·巴尔尼上尉指挥的炮手组成的海军分遣队以及一支正规的陆军小分队进行了有效的抵抗。美军有100人被杀,100人被俘。英军有294人伤亡。
1814年8月24—25日,英国攻占华盛顿 美国政府官员已逃亡。英国人烧毁了国会大厦、白宫和其他同几座公共建筑。同美国人烧毁约克镇的情况一样。英国入侵者随后撤到他们的船上。为平息国内的愤怒之情,约翰·阿姆斯特朗辞去陆军部长一职,由詹姆斯·门罗接替。
1814年9月12—14日,进攻巴尔的摩 英远征军随即向北进发,穿过了帕塔普斯科河。罗斯率部在距巴尔的摩26公里处登陆,与此同时,海军进攻麦克亨利堡。当地民兵在壕沟后面击溃了登陆部队的进攻。罗思受致命伤。麦克亨利堡成功地抵抗住了英军的炮击。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热情地歌颂了这次美国人的胜利,即抒情诗《星条旗》。英远征军遂于10月14日后撤。
南方战线
1813—1814年,克里克战争 在亚拉巴马的克里克族印第安人于1813年7月同英国人结盟。1813年8月30日,联军突然进攻莫比尔以北约56公里的米姆斯堡,半数守军约550名士兵被杀。不久,安德鲁·杰克逊民兵少将分别于9月3日和9月9日在塔拉萨哈齐和塔拉迪加组织起志愿者,严厉地惩罚印第安人。随后,杰克逊的军便解散了,但印第安人再次形成严重的威胁。
1814年2月,杰克逊再次发起进攻 他组织起一支由志愿者及少数正规军组成的队伍。
1814年3月27日,马蹄湾之战 此战中,克里克主力部队计900名武士在塔拉普萨河被杰克逊2000人的军队彻底打跨。约有700名印第安人被杀,杰克逊损失为201人。8月9日,随着《杰克逊堡条约》的签署,杰克逊对克里克族印第安人作战结束。5月22日,杰克逊被授予南部海湾地区的军队指挥权,并晋升为正规军陆军少将。
1814年11月7日,占领彭萨科拉 彭萨科拉在西班牙属地佛罗里达,此前已成为英国人支持克里克人的基地。美国当局因害怕将中立的西班牙卷入反对美国的战争,遂禁止任何进攻彭萨科拉的军事行动。但是,当英国与印第安人联合从彭萨科拉进攻鲍耶堡之后,杰克逊遂自主决定侵入西班牙属佛罗里达,并占领了彭萨科拉。
新奥尔良战役(1814—1815年)
1814年11月22日,杰克逊前往新奥尔良 传言英军已在加勒比海域的墨西哥湾地区集结兵力,杰克逊遂前往新奥尔良以督查那里的防务。
1814年9月26日,英国派遣远征新奥尔良的军队 远征军由7500名半岛战争老兵组成,由将军爱德华·帕克南爵士率领。他们在牙买加登船,其目的是占领新奥尔良,随后控制密西西比河谷地区。
1814年12月1日,杰克逊抵达新奥尔良 当证实英军在牙买加做战争准备后,杰克逊遂在巴吞鲁日布防,以预防美军不能坚守新奥尔良。
1814年12月13日,英军抵达 他们在博恩湖地区登陆。杰克逊将其主要精力用于新奥尔良的防御,在那里他宣布了战时法律以约束大批反美的克里奥尔居民。帕克南之进军掩护部队已达距该城11公里的地区。杰克逊在城南一条干涸的旧河沿线修建了防御工事。他的右翼在密西西比河,其左翼则在一片树丛中。杰克逊的军队由一小部正规军为核心,余部为他自己带来的田纳西及肯塔基志愿军老兵,以及新奥尔良志愿民兵,共有3100人,另有2000人未经训练、装备很差的民兵,但杰克逊把这部分人布置在后方。
1814年12月23—24日,美军夜袭英军 这支美军侦察小分队扰乱了英军集结,但旋即被击退。
1814年12月25日—1815年1月7日,双方交战序幕 杰克逊不断加固其防御阵地,他沿河床打木桩,并准备了许多木材和大捆棉花。12月28日一英侦察美军防御阵地的小分队遭到美炮火和轻武器的猛烈打击后撤回。1月1日,美军准确而密集地炮击,迫使帕克南暂缓前进,等待其所有军队抵达。另有一支海上力量企图上行密西西比河进攻杰克逊的侧翼,试图出其不意地偷袭,但美军在河下游约97公里处的圣菲利普堡成功地阻止了其进攻。最后,当英军全部抵达后,帕克南坚定了其强攻杰克逊阵地的决心并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此时帕克南并不知晓美英已于12月24日签订《根特和约》。
1815年1月8日,新奥尔良之战 英步兵成密集队形冒着杰克逊部队猛烈的来复枪射击火力,发起了两次强攻,均被打退。英国约有2100人伤亡,另有500人被俘。带领这次进攻的帕克南及其两个下级军官阵亡,幸存者后撤。杰克逊十分明智地没发起反攻。杰克逊部队仅有七人阵亡,六人负伤。一星期以后,英军撤至船上。
海上作战行动(1814—1815年)
1814年,英军封锁 英国对美国贸易产业严密而有效的封锁几近导致美国濒临财政崩溃的边缘。英登陆部队的劫掠极大地破坏了沿海地区。7月18日,英军将领所下达的战斗命令这样写道:“只要你们能发现村镇和街道,便摧毁并使之成为废墟。”
1814年,美国人的游击战 尽管受到英军封锁的限制,仍有少量美军舰只和私掠船在世界各地打击英国商船。到夏季中旬,约有800艘英商船被捕获,英国在英格兰及爱尔兰的交通运输只能在海军护航下进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