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20 T.N.村派纪 (美)
东欧
波兰
这是波兰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精神等方面迅速衰落的时期。17世纪的战争和人民起义已使波兰民穷财尽,它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波兰发现自己被三个强大而富裕的敌人所包围,它们是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波兰的中央政府权力孱弱,效能极低;国家经济落后,国库空虚;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是外国人,他与波兰人之间存在着极深的不信任和猜疑;大贵族之间纷争不已。俄国将第二个萨克森国王即奥古斯特三世强加给波兰反使波兰更为软弱、更加分裂。
1697—1733年,奥古斯特二世在位 他是世界历史上最无吸引力的君主之一。
1700—1721年,北方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 通过这次战争,波兰经济上遭到毁灭,政治上道德败坏。战争期间,波兰充当了萨克森、瑞典和俄国的战场。
1715—1717年,反对奥古斯特二世的起义 这次上等人的起义一是由于萨克森专横,大量地征收粮秣;二是由于两个波兰官员被无端杀害而引起的。1717年,在俄国的支持下,双方达成协议,敌意才告消除,这一协议未经讨论即予通过。
1718—1719年,反俄同盟 奥古斯特与俄国的彼得关系恶化,他与奥地利和英国缔结反俄同盟。1719年的所谓的《维也纳条约》规定俄国的部队必须撤离。
1720年,俄国从波兰撤军 在这一压力下,沙皇从波兰撤出他的部队,但同时在波茨坦缔结了第一次俄普秘密同盟。
1721年,《尼斯塔特和约》(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尼斯塔特和约》) 在波兰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和约规定将波罗的海东岸包括立沃尼亚割让给俄国。
1727年,俄国占领了波属科兰
1733—1738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1734—1736年,奥古斯特五世在位 他是一个外国人,治理波兰无心又无术,在他统治下波兰继续衰落。
俄国
18世纪的头25年,俄国在彼得大帝领导下崛起,成为欧洲的军事政治强国之一。此后,在彼得平庸的继任者统治期间,俄国一度衰落。
1689—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这位冷酷、无情的统治者改革了俄国古老的亚洲式的政府、经济和社会,为军事征服首先奠定坚实的国内基础。他改革了军队,使之近代化,并从他的大敌瑞典的查理十二世那里学会了战争艺术。他征服了波罗的海东岸,并使瑞典沦为二流强国的地位。他另一个主要对手是波兰。他建立了一支海军,但未能打开自由出入黑海的通道。彼得死去的时候,他已使俄国筋疲力竭,俄国的人口减少了20%,但却拥有一支由212000名老兵组成的常备军。这支军队在连续不断的战役中得到锻炼,并得到11万名哥萨克兵和一支强大海军的加强。彼得死后,没有直接的继任者能够运用这支强大的力量为俄罗斯帝国作进一步的征服和扩张,直到18世纪后半叶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1700—1721年,北方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
1722—1723年,同波斯的战争(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俄国和土耳其入侵)
1725—1741年,彼得一世大帝的继任者 彼得之后有一连串的软弱的统治者,他们在位的时间都很短,妨碍俄国执行连续、有效的对外政策。他们也忽视了俄国的军事力量。只有一个政策是不变化的,那就是削弱波兰。
1725—1736年,高加索地区的游击战 在新近从波斯征服而来的地区,当地的抵抗分子不断进行反抗俄国的游击战。到1730年,很快有四分之一的俄军卷入高加索—里海地区的战争。
1732—1736年,俄国将征服的土地归还波斯 俄国将里海沿岸地区包括杰尔宾特和巴库城归还给波斯,因为在这些地区防御当地的抵抗分子对俄军消耗甚大(参见①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拉什特和约》;②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同俄国的和约)。
1736—1739年,同土耳其的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俄国→土耳其战争)
1741—1762年,伊丽莎白一世在位 她是俄国强有力的统治者之一。
地图02 俄国的发展
1741—1743年,俄国—瑞典战争 在法国的影响下,瑞典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寻机报复俄国,俄国已宣布支持玛丽亚·特利萨和《国本诏书》(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背景)。瑞典军只有15000人,时机对瑞典来说并不有利,因为1739年俄国与土耳其缔结和约之后,整个的俄军都能用来对付瑞典。
1741年,威尔曼斯特之战 瑞典军为数6000人,被1万人的俄军击败,损失巨大,死伤3300人,被俘1300人;俄军的伤亡为2400人。
1742年,俄国侵入芬兰 俄国人切断了在赫尔辛基的瑞典军主力的退路。瑞典军17000人投降,战争实际上结束。
1743年,同瑞典的和约 俄国在芬兰得到一些新领土,其边界固定在屈米河上。
欧亚大陆·中东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继续衰落,但衰落的速度比前一个世纪慢些。其部分原因是,英国和法国在没有协调的情况下,各自逐步意识到,如果俄国或奥地利一旦控制了黑海海峡和东地中海,就可能对它们在地中海的利益和欧洲的力量平衡造成威胁。因此,法国和英国的外交——虽不支持土耳其人,且极少有意协调——却都旨在谋求维持巴尔干地区和安纳托利亚的现状。奥斯曼帝国衰落减速的另一个原因是,奥地利和俄国相互妒忌,它们都担心对方代替土耳其控制巴尔干地区和黑海海峡。也许土耳其的势力虽然变弱,却仍持续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土耳其士兵具有天生的坚强和战斗的品质,这些品质在反对奥地利人、俄国人、威尼斯人和波斯人的一个又一个战争中展现出来。
1703年,近卫军造反 苏丹穆斯塔法三世被迫逊位。
1703—1730年,穆斯塔法二世的兄弟艾哈迈德二世在位
1710—1711年,同俄国的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北方大战→土耳其作为瑞典的盟国参战) 以有利的《普鲁特和约》结束。
同威尼斯和奥地利的战争(1714—1718年)
1714年,黑山的起义 起义被土耳其人镇压,土耳其人认为起义是由威尼斯人煽动起来的。
1714年,土耳其对威尼斯宜战
1715年,土耳其的攻势 大维齐尔达马德·阿里精力充沛,战术巧妙,他以100天的战役征服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即摩里亚半岛)。这一战役未进行任何阵地战,而是一系列的成功的围攻战。威尼斯所有的要塞皆被占领,那里的8000名守卫者被俘。奥斯曼舰队得到来自埃及和巴尔干各国舰只的增援后,将威尼斯人赶出了爱琴群岛。其余在克里特岛的威尼斯要塞亦被占领。
1716年1—12月,威尼斯得胜 威尼斯人在科孚岛击退了土耳其人的一次攻击,战斗中得到了西班牙、葡萄牙和其他一些意大利邦国的海军的增援。
1716年1月,奥地利加入威尼斯一边 6—7月,阿里大维齐尔从贝尔格莱德向彼得沃登北进。
1716年8月5日,彼得沃登之战(参见第十五章→西欧一德国→奥地利帝国)
1717年,贝尔格莱德战役(参见同上)
1718年7月21日,《波沙列瓦茨和约》(参见同上) 该和约对土耳其不利。
1722—1727年,在波斯的扩张 土耳其和俄国都趁波斯虚弱并对阿富汗入侵之机,占领并瓜分了波斯西北部大部分土地(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俄国和土耳其入侵)。这次领土瓜分为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和约》所认可。
1730—1736年,同波斯的战争(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同土耳其的战争)
1730年9—10月,君士坦丁堡爆发起义 土耳其在哈马丹灾难性失败(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哈马丹之战)的消息导致人民起义,大维齐尔被杀;苏丹逊位。动乱和骚动困扰着这座城市,持续两年之久。
1730—1754年,马哈茂德一世在位
1733—1736年,《巴格达和约》(参见①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纳狄尔侵入美索不达米亚;②第十五章一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同土耳其的和约) 和约结束了同波斯的纳狄尔沙非决定性的战争;土耳其丢失了以前占领的一些土地。
1736—1739年,同奥地利和俄国的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俄国一土耳其战争) 战争以有利的《贝尔格莱德和约》结束。
1743—1747年,同波斯的战争(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同土耳其的战争) 这是土耳其同波斯最后一场主要战争。土耳其被迫放弃了20年前占领的所有土地。
波斯
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波斯实际上被瓦解。它先是遭到阿富汗入侵者的征服,它的各省在俄国和土耳其的会议桌上被瓜分。接着波斯短暂并令人吃惊地复兴,这是它最辉煌的军事事件之一,随之又是灾难性的崩溃。辉煌的插曲时期是由纳狄尔·库利·贝格即后来的纳狄尔沙创造的,他是波斯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士之一,也是亚洲最后一位伟大的征服者。他逐出然后征服了阿富汗入侵者,多次击败土耳其人、威尼斯人和俄国人,征服莫卧儿印度,并征服奥克苏斯河(今阿姆河)地区的乌兹别克汗国。他死后,帝国随之崩溃。
1694—1722年,胡塞因沙在位 他极端强调什叶派教义,引起逊尼派教徒及邻国不满,再次揭开古代穆斯林宗教分歧的伤疤。
1709年,阿富汗人在坎大哈起义 在吉尔寨阿富汗人首领米尔·维斯的领导下,建立独立的阿富汗邦国。1709—1711年,波斯多次企图征服坎大哈,均被击退。斗争因宗教争端而加剧。
1711年,围攻坎大哈 库斯鲁汗率一支波斯军队击败米尔·维斯并围攻坎大哈。米尔·维斯已准备投降,但波斯坚持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反使守城者决心拚死—战。当围攻者开始缺乏食物时,米尔·维斯及时出击并击败了他们。库斯鲁被杀;25000波斯人只有1000人逃跑。后来波斯又多次企图重新征服,皆被击退。
1715年,米尔·维斯卒 其兄阿卜杜拉继位,后在1717年其子马哈茂德汗继位。
1717年,阿富汗人在赫拉特起义 在阿萨都拉汗领导下,阿布达里阿富汗人民起义。他们同乌兹别克人会合,劫掠呼罗珊。
1719年,赫拉特之战 萨非王朝库利汗率波斯军队3万人企图重新征服赫拉特。阿萨都拉率15000人迎战。这一场硬仗,阿萨都拉因波斯军的混乱而得救,结果库利汗失败并被俘。
1720年,阿富汗袭入波斯 米尔·维斯之子马哈茂德汗侵入波斯并占领克尔曼。由于能干的波斯将军卢特弗·阿里汗奇袭了阿富汗人的营地并进行跟踪追击,结果阿富汗人被击溃,退回坎大哈。待卢特弗正准备全面入侵时,却因其内弟、大维齐尔(首相)的嫉妒而被解职。
1721年,边界袭击 阿布达里人在呼罗珊未受抑制地回报,袭击,而达吉斯坦的莱斯吉人则劫掠了舍万首府沙马加。马哈茂德准备大举入侵波斯。
1722年1月,马哈茂德的入侵 他率领约2万人进军,再次占领克尔曼,但被从该城的城碧击退。继续移动至亚兹德,再被击退。又继续前进,兵临首都伊斯法罕城。对方提出交纳一笔可观的赎金,求他退回阿富汗。他拒绝了,而率约1万人,在伊斯法罕以东18公里处戈尔纳巴德扎营,等待对方出更高的价。
1722年3月,戈尔纳巴德之战 波斯军队约3万人向马哈茂德那里进军。阿富汗人攻击并击败了波斯人,在占领远离城中心的一些要塞之后,包围了伊斯法罕。
1722年3—10月,围攻伊斯法罕 马哈茂德击退或收买了几次不热心的救城努力。太美斯普率600人杀出城,但城中守军和居民开始挨俄。被迫投降,让位给马哈茂德。
1722—1725年,马哈茂德在位 这位阿富汗征服者只控制着这个国家的部分领土,他的即位受到太美斯普的挑战,后者在马赞德兰招兵抵抗。
1722—1727年,俄国和土耳其入侵 俄国的彼得名义上支持太美斯普,于1722年攻占杰尔宾特,1723年攻占拉什特和巴库。为报答俄国允诺的支持,太美斯普同意割让舍万给俄国人。土耳其急于收复丢失给阿拔斯沙的各省,且担心俄国的深入,亦进入波斯西北部,于1723年攻占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通过
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和约》 ,俄国和土耳其同意瓜分波斯的北部和西部。土耳其人遂于1724—1725年占领了大不里士、哈马丹和克尔曼沙河。
1724—1725年,伊斯法罕的混乱 马哈茂德因病发疯,后被其朝臣处死。
1725—1730年,马哈茂德的堂兄阿施拉弗沙在位 波斯中部和南部的秩序重新恢复。
1726—1727年,土耳其入侵 阿施拉弗在1726年的伊斯法罕之战中击退了入侵者,然后在1727年讲和,允许土耳其人保留其攻占的边界各省大片土地。作为奥斯曼帝国承认他的即位。
1726—1729年,太美斯普起兵 在呼罗珊一个尚不著名的首领纳狄尔·库利·贝格支持下,太美斯普于1728年征服麦什德和赫拉特,然后和纳狄尔向伊斯法罕进军,先在都尔干附近的默赫曼多斯特之战,接着又在伊斯法罕附近的默卡加尔之战击败阿施拉弗,最后在1729年攻占首都。阿施拉弗退到施拉兹,纳狄尔跟踪追击,于1730年在扎尔干之战决定性地击败了阿富汗人。阿施拉弗企图逃回坎大哈,但被谋杀。
1730—1732年,太美斯普在位 这位沙只是一个傀儡,波斯真正的统治者是杰出的战士纳狄尔·库利·贝格,心存感激的沙任命他为波斯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总督。
1730年,征服麦什德 纳狄尔向麦什德进军,独立的阿富汗首领马利克·马哈茂德曾于1722年在那里自命为王,现在拒绝臣服于新沙。纳狄尔在城外击败了马利克,然后借助守军的叛逆占领该城。马利克被俘,后来被杀。
1730—1736年,同土耳其的战争 由于土耳其人拒绝交出他们占领的波斯领土,纳狄尔决定用战斗来收复丢失的各省。他首先向哈马丹进军。
1730年,哈马丹之战 纳狄尔决定性地击败了土耳其人,迅速占领伊拉克和阿塞拜疆,并部署对埃里温的围攻。
1731—1732年,对阿布达里人的战役 当纳狄尔在西部攻城掠地的时候,呼罗珊发生战斗,主要是受了赫拉特的阿布达里阿富汗人的鼓动和利用。纳狄尔撤埃里温之围,东进2250公里,击败阿布达里人,于1732年包围并占领了赫拉特。
1731年,第二次哈马丹之战 太美斯普企图在纳狄尔不在时完成对西部各省的重新征服,从土耳其手中夺回这些地区。于是亲临战场,包围了埃里温,但当土耳其的一支救援军队出现时,他迅即撤退。土耳其人追击并决定性地将其击败。太美斯普丢掉了纳狄尔前一年征服的所有领土,为阻止土耳其入侵,乃与之讲和,承认了土耳其人占领的土地。
1732年,太美斯普被废黜 纳狄尔从东部返回后,废黜太美斯普,拥立其仅八个月的儿子阿拔斯为王,拒绝接受同土耳其人签订的和约,重新开战。
1732年,《拉什特和约》 俄国人放弃了他们对吉兰马赞德兰和阿斯特拉巴德的要求(参见第十五章→东欧→俄国→俄国将征服的土地归还波斯)。
1732—1736年,阿拔斯三世在位 作为摄政者,纳狄尔是萨非王朝最后一段统治时期真正的统治者。
1733年,纳狄尔侵入美索不达米亚 纳狄尔在巴格达附近击败土耳其总督阿米德帕夏。他以其军队之一部包围巴格达,然后移师迎击托普尔·奥斯曼率领的一支强大的土耳其援军。在萨马拉附近的卡尔库克之战中,土耳其人决定性地击败了纳狄尔较小规模的一支波斯军队。随后,巴格达守军出击,压倒了纳狄尔留在城周围战壕中的少数波斯分遣部队。尽管遭此两难,纳狄尔仍集结起他的部队,在等待援军时与托普尔保持距离。援军到达后他重新发动攻势,在卡尔库克附近的莱兰之战击败托普尔,然后再次进军巴格达。有消息传来,法尔斯发生叛乱,纳狄尔遂与阿米德帕夏签订有利的和约即《巴格达和约》,然后移师镇压法尔斯的叛乱。
1734—1735年,在外高加索的作战行动 土耳其苏丹马哈茂德拒绝承认《巴格达和约》。阿卜杜拉·科普鲁路率土尔其一支8万人的军队在法尔斯附近集结。当纳狄尔逼近时,土耳其军队进入筑有战壕的营地。纳狄尔威胁第比利斯、埃里温和甘尼亚,但未能诱使土耳其军队交战。
1735年,同俄国的和约 纳狄尔得知俄国正计划同土耳其在欧洲开战,乃派部队进抵巴库和杰尔宾特,威胁要加入土耳其反对俄国的战争。俄国人迅速谈判,与纳狄尔结盟,将巴库和杰尔宾特归还给波斯(参见第十五章→东欧→俄国→俄国将征服的土地归还波斯)。
1735年,巴格万之战 纳狄尔入侵土耳其。当他从在法尔斯附近巴格万平原的主力部队中派出许多分遣部队时,科普鲁路决定冒险一战。如是,科普鲁路陷入纳狄尔设置的陷阱中,纳狄尔进行反击,赢得完全的胜利。随后,纳狄尔迅速占领第比利斯、埃里温和甘尼亚。
1736年,同土耳其的和约 苏丹马哈茂德急于讲和,以便能对付俄国和奥地利,乃承认了《巴格达和约》的条款;波斯收复丢失各省的部分领土。纳狄尔同意在新的战争中不加入俄国一方。
1736年,阿拔斯卒 纳狄尔被波斯各族首领拥推为沙。作为虔诚的逊尼派教徒,他只在什叶派的异端邪说被废止的条件下才接受拥戴。他的条件在名义上被接受了,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
1736—1747年,纳狄尔沙在位 他致力于恢复波斯旧的边界。
1737—1738年,侵入阿富汗 纳狄尔沙于1738年经九个月的围攻占领坎大哈。围攻期间,纳狄尔派小股军队去占领并安抚波斯旧省巴尔克和俾路支。当坎大哈投降后,他宽待阿富汗人,使许多人参加他的军队。
1738—1739年,侵入印度 为惩罚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帮助阿富汗人,纳狄尔侵入印度。1738年9月,他占领伽色尼和喀布尔,然后转向旁遮普。他率5万人绕过防守开伯尔山口的一支莫卧儿军队,不走附近当年亚历山大曾越过的察错比山口,而是转而从背后攻击莫卧儿人。这就是成功的开伯尔山口之战。然后他迅速率军进入印度,攻占白沙瓦和拉合尔,随即渡过印度河进至阿塔克。
1739年2月,格尔纳尔之战 穆罕默德率军8万人,从德里出发,去迎击波斯人。纳狄尔诱使莫卧儿人出其筑有战壕的营地交战,将其击败,然后围攻营地。穆罕默德投降。纳狄尔对其善待,并占领了德里。
1739年3月,德里大屠杀 纳狄尔无情地镇压了德里—533一平民的反扰。然后,他仍留穆罕默德当皇帝,但索取价值1亿多美元的金银珠宝作为补偿,又将印度河以西和以北的全部印度领土予以合并。在完成了这些事情之后,他回到波斯。
1740年,征服博卡拉和基发 纳狄尔在哈尔尤和基发之战击败乌兹别克人之后,兼并了咸海以南的地区。
1741年,在达吉斯坦的失败 纳狄尔企图压制莱斯吉人的起义,但当起义者走进山林展开游击战时,他受到了困扰。
1742—1747年,日益增长的不安 纳狄尔的残酷和管理不善及其将不受欢迎的宗教信仰强加给人民的做法,使痛苦和仇恨蔓延到全国。
1743—1747年,同土耳其的战争 土耳其表面上是为宗教的原因,但主要是利用波斯日益扩大的纷乱状态,再次侵入波斯。纳狄尔智胜数量占优势的入侵者,在卡尔斯之东阻挡了他们的前进。
1745年,卡尔斯之战 纳狄尔再一次决定性地击败了土耳其人,占领了亚美尼亚大部。
1747年,同土耳其的和约 边界重新恢复到1640年土耳其苏丹穆拉德时期的状况。
1747年,纳狄尔卒 他被自己的侍卫暗杀。
1747—1750年,波斯的无政府状态 帝国在内战中分裂。纳狄尔的主将之一,艾哈迈德可汗杜兰尼创立新的阿富汗国。格鲁吉亚宣布独立。
南亚
阿富汗
在这一世纪中,近代阿富汗从波斯和莫卧儿帝国的废墟中出现了。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阿富汗的历史无可避免地与波斯的历史连结在一起。但当纳狄尔沙死后,阿布达里部落年轻的阿富汗人艾哈迈德·杜兰尼汗控制了今称之为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他曾在1738年波斯征服坎大哈后加入纳狄尔沙的军队,成为一名战功卓著的波斯将军。他被通称为艾哈迈德·杜兰尼(或阿卜杜尔)沙,迅速开始扩张他的小王国,牺牲的则是波斯和印度。他曾一直跟随纳狄尔入侵印度,因而深悉莫卧儿帝国的弱点。他一控制阿富汗就大举入侵印度,并在此后先后共进行了十次之多。1747年的第一次入侵并不成功,但在后来的年月里他成为北印度最强大的统治者,并兼并了莫卧儿帝国大片残余的土地(参见①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波斯的无政府状态;②第十五章→南亚→印度→第一次卡那提克战争)。
印度
在这半个世纪之中,莫卧儿帝国迅速衰落。这一衰落一因纳狄尔汗成功的入侵,二因马拉地人的势力逐步从德干高原扩展到北印度而加速。当这一时期结束的时候,有四股主要的竞争力量在印度占主导地位,以取代几近绝灭的莫卧儿帝国。这四股主要的力量是:马拉地联盟、艾哈迈德沙的阿富汗帝国、法国人和英国人。
约1700年,锡克教徒暴动 他们是一个尚武的印度教派,兴盛于拉贾普坦那和旁遮普地区。
1700—1707年,马拉地争取生存的斗争 马拉地人困难地维持他们的独立,抵抗年老的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最后强有力的行动(参见第十四章→南亚→北印度→德干再次爆发战争)。
17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基地的巩固 查理·艾尔爵士成为总督。
1701年,法国东印度公司的扩张 一个新的基地卡利卡特建立。法国已在苏拉特、本地治里、马苏里帕塔姆、金德讷格尔、巴拉索尔和卡提巴扎尔建立了基地。
地图03 莫卧儿印度(1707年奥郎则布统治下之最大版图)
1707年,奥朗则布卒
1707—1712年,奥朗则布之子巴哈杜尔沙在位 他在其兄喀布尔总督穆阿辛不在的情况下登位。他与马拉地人和拉吉普特人讲和,压制了锡克教徒日益膨胀的野心。
1708年,阿格拉之战 巴哈杜尔击败并杀死了正在返回要求皇位的兄长穆阿辛。
1708—1748年,马拉地人萨胡在位 他是西瓦吉之子,曾被奥朗则布监禁。巴哈杜尔将他释放,置于马拉地王位。他对莫卧儿人的忠心很快变得有名无实了。
1710年,对锡克教徒的战役 巴哈杜尔对锡克教徒势力的兴起甚为关切,在一场非决定性的战役中击败了他们。
1712—1719年,莫卧儿空位期 巴哈杜尔死后,帝国局势陷于混乱;在一系列争夺王位的流血斗争中,约有五位傀儡在德里执政,但真正的权力掌握在贵族和宫廷官员手中。
1712年,第一个马拉地派施华的任命 萨胡任命能干的巴拉基·维斯万纳特·巴特为宰相,其称号为派施华。从这时起直至1720年死去,巴拉基是所谓马拉地联盟及派施华领地的实际统治者。联盟包括巴罗达、瓜廖尔、印多尔和那格浦尔四个马拉地人土邦。派施华的位置为世袭,其继任者仍然是马拉地联盟实际的领导者。
1712—1720年,马拉地势力的扩张 马拉地人利用莫卧儿帝国的无政府状态,待力量强大后即向北扩张,进入印度斯坦。
1713年,德干高原之副王尼扎姆·乌尔·穆尔克 在德里的斗争期间,阿萨夫·贾(亦通称秦·基立奇汗)悄悄地使自己被任命为莫卧儿在德干省领地的副阿达尔,即总督,其称号为尼扎姆·乌尔—穆尔克。他是土耳其人,曾是奥朗则布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未袭扰自治的马拉地人,重新恢复了莫卧儿对德干高原中部和东部稳固的控制。
1719—1748年,穆罕默德沙作为莫卧儿皇帝在位 尼扎姆·乌尔—穆尔克和马拉地人支持他获取了王位。1720年,尼扎姆成为维齐尔即宰相,但仍为德干省总督。
1720—1724年,派施华巴基·饶·巴特统治马拉地人 马拉地联盟侵蚀莫卧儿帝国领土,继续向北和向东扩张。
1721年,法国在马埃建立基地
1724—1748年,尼扎姆·乌尔·穆尔克统治海得拉巴 由于莫卧儿帝国明显地濒临崩溃,尼扎姆·乌尔·穆尔克于1722年离开德里,在其德干总督领地建立了独立的海得拉巴王国。他任命多斯特·阿里为卡那提克省的那巴布即总督。
1737年,德里之战 巴吉·罗和马拉地人在德里之外击败穆罕默德沙的帝国军队。皇帝求和,将马尔瓦让与马拉地人。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们还攻占了古吉拉特、奥里萨和班德尔汉。
1739年,纳狄尔沙入侵(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侵入印度) 这次入侵加速了莫卧儿帝国的衰落。
1739年,巴吉·罗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巴塞因
1740年,孟加拉脱离莫卧儿帝国独立
1740—1761年,派施华巴拉基·巴吉·罗·巴特统治马拉地人
1741年,约瑟夫·杜布雷侯爵被任命为法属印度总督 他曾任金德讷格尔总督;这时他移到本地治里。
1743年,多斯特·阿里卒 尼扎姆拒绝了多斯特·阿里的女婿昌达·萨希布的要求,任命安华尔为卡那提克省的新那巴布(印度莫卧儿帝国时代的地方行政长官)。
第一次卡那提克战争(1744—1748年)
这次战争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一部分。欧洲发生了战争的消息传到印度后,杜布雷在法国和英国的两个东印度公司之间寻求中立。
1745年,英国舰队到达 柯蒂斯·巴内特准将扫除了附近海面的法国舰船。杜布雷急忙派人去请毛里求斯总督、能干的法国海军上将拉包顿奈斯伯爵前来增援。
1746年6月,拉包顿奈斯到达 他的舰队有8艘主力舰,装载了1200名法国援兵,到达本地治里。
1746年9月2—10日,围攻马德拉斯 杜布雷包围了英国主要的基地,而拉包顿奈斯则从海上封锁它。马德拉斯在短暂抵抗后投降。
1746年9月21日,马德拉斯之战 那巴布安华尔与英国人结盟,率领一支大军到达马德拉斯附近。法国守兵从被围的城内出击,很容易地击溃了那巴布的乌合之众。
1746年11月3日,圣汤姆之战 由230名欧洲人和730名印度土兵组成的一个法国支队,在马德拉斯附近攻击并击溃了有1万兵力的那巴布部队。
1746年11月—1748年4月,围攻圣乔治要塞 法国人企图夺取马德拉斯附近的这一英国基地,围攻达18个月之久,未能成功。由于海军上将爱德华·波斯卡温率一支新的英国强力舰队到达,杜布雷最后不得不撤围。
1747年,艾哈迈德沙第一次入侵印度 阿富汗人在非决定性的锡尔金之战中,被莫卧儿—拉吉普特的一支混合军队所阻挡,被迫退回阿富汗(参见第十五章→南亚→阿富汗)。
1748年8—10月,围攻本地治里 波斯卡温企图夺取本地治里,未果,杜布雷成功地守卫了该城。由于季风将至,其舰队被迫撤退。
1748年,《亚琛条约》(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荷兰的最后战役) 该年年底和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印度。法国以新斯科舍的路易斯堡为交换条件,把马德拉斯归还给英国。
1749年,艾哈迈德沙第二次入侵印度 这是一次劫掠,也是力量的复兴,但使他相信他能征服旁遮普和克什米尔。
第二次卡那提克战争(1749—1754年)
尽管法国和英国签订了正式的和约,其两个东印度公司仍通过卷入印度的冲突而继续进行战争。1748年尼扎姆·乌尔·穆尔克死后,昌达·萨希布即开始阴谋夺取卡那提克省的那巴布之职,并受到杜布雷的支持。同时,尼扎姆·乌尔·穆尔克的孙子莫查法尔·姜以莫卧儿不称职的新皇帝的救令为依据,继任海得拉巴的尼扎姆,而其父亲纳西尔·姜已自动继任尼扎姆之位。杜布雷亦支持莫查法尔·姜。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杰出的托马斯·桑德尔斯领导下,支持两个有正式职位者:一个是新尼扎姆纳西尔·姜;另一个是卡那提克省的那巴布安华尔。
1749年,安布尔之战 昌达、莫查法尔和法国人的联合军队在查理·德·布西侯爵指挥下,击败了并杀死了安华尔。昌饮被官布为卡那提克省的那巴布,杜布雷则是实际的统治者。然而,穆罕默德·阿里要求成为安华尔的继任者。他据守着提齐罗波里,他在那里获得了英国人的承认和支持。
1749—1750年,纳西尔·姜在卡那提克省 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纳西尔·姜侵入卡那提克省,纳西尔·姜企图恢复海得拉巴对该省的控制。但他只是获得了部分成功。
1750年12月,纳西尔·姜被刺身亡 也许莫查法尔应对其父亲的死负责,反正他父亲一死他就攫取了新尼扎姆的权力。杜布雷宣布莫查法尔为德干省总督。他为报答起见,又任命杜布雷为总督,统治德干东部从克里希拉河到柯莫角的一切前莫卧儿帝国土地。而其条件则为杜布雷把德·布西所指挥的小型精良陆军,供新尼扎姆使用(至于1750年后的作战行动,参见第十六章→南亚→印度)。
东亚和中亚
中国
这一时期,中国清朝的势力、声望和影响都达到了顶峰。康熙大帝在位的后期,巩固了其统治,强化了对西藏的统治。他的孙子乾隆继续对中国周边的地区进行扩张,到该世纪中叶他已成为忽必烈以后中国最强有力的君主。
1662—1722年,康熙在位(参见第十四章→东亚和中亚→中国→康熙帝的统治)
1700年,清军进驻西藏 由于康熙关切厄鲁特蒙古之准噶尔部在西藏日益增长的影响,遂派军队进驻西藏和部分边界地区。
1705年,清政府册封了新的达赖喇嘛
1716—1718年,准噶尔部干涉西藏 准噶尔军6000人在噶尔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率领下侵入西藏,参与仍在持续的达赖喇嘛继位争端。他们攻占了拉萨,囚禁了达赖喇嘛。清军前来平叛,但于1718年因遭伏击而被击溃。
1720年,清朝强化藏政 康熙帝再次派兵遣将,从甘肃和四川分两路入藏,粉碎了准噶尔部,逐出其残部。同时,另一支清军进入准噶尔地区,收复乌鲁木齐和吐鲁番。这是蒙古军队广泛使用火枪射击的第—战争;然而,在装备更优良的清军面前,蒙军的火枪射击术难以奏效。康熙软封了新的更受欢迎的达赖决喇嘛,并令清军一部留驻拉萨。
1721年,台湾发生起义 起义由朱一贵领导,很快被清政府镇压。
1723—1735年,康熙之子雍正在位 中国是和平的,但沿中亚各部落的西部边界有很大的冲突。
1727年,《恰克图条约》 同俄国签订的这一条约划分了边界,调整了贸易和其他关系。
1727—1728年,西藏阿尔布巴叛乱 15000人的清军恢复了秩序。达赖喇嘛被放逐7年。清朝增加了守军。
1729—1735年,对准噶尔部的战役 由于准噶尔部继续反对清朝在西藏的政策,并在西部边界大肆劫掠,清朝进行了一系列惩罚性的远征。起初,主要由于管理不善,清军并不很成功。经1732年重新组织后,准噶尔部被彻底击败。
1736—1795年,离宗乾隆在位 清朝的势力和声望达次到顶峰。
1747—1749年,平定大小金川 清军以艰苦的、非定性的游击战争平定了大小金川的纷乱。
内亚
俄国和清朝两个帝国继续扩张,进入内亚。当时对它们的扩张极为有利的是,蒙古和土耳其的部落相互之间仍在进行无休止的痛苦争斗,在这一过程中削弱了自己和它们的邻国,结果它们对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殖民扩张不能进行真正持久的抵抗。
1714—1717年,俄国远征基发(花刺子模) 彼得大帝派军远征,企图使基发接受保护国的地位。然而,伏击并歼灭了俄国远征军。
1720年,中国远征准噶尔部(参见上文)
1722年,《阿斯特拉罕和约》 俄国的彼得与上年纪的基发人卡尔梅克汗阿育卡会谈,后者保证卡尔梅克人继续臣服俄国。
1727年,《恰克图条约》 系俄国与中国签订(参见上文)。
1729—1735年,中国在准噶尔的作战行动(参见上文)
1730—1731年,哈萨克接受俄国的宗主权 俄国因此控制了这一部落——哈萨克人的聚居地(基发和博卡拉曾宣称拥有该地区)。
1738年,波斯征服巴尔克(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侵入阿富汗)
1740年,波斯征服基发和博卡拉(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征服博卡拉和基发)
1741年,发现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是由在俄国服役的丹麦航海家维特斯·白令发现的。
1747年,基发重新获得独立 这是纳狄尔沙的帝国崩溃的结果(参见第十五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波斯的无政府状态)。
日本
在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继续闭关锁国,实际上断绝了与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而内部的和平统治着该王国。
东南亚
缅甸
这是缅甸虚弱和衰落的时期。内部动荡不安,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外有弱小邻国(曼尼普尔和若开)的劫掠,使这个国家惨遭蹂躏。没有能够处理好这些难题的领袖出现。
1714—1749年,曼尼普尔人的劫掠 曼尼普尔的拉贾加利布·纽瓦兹率骑兵频频劫掠上缅甸,毁坏了这个在国家。最明显的是1738年,曼尼普尔人横扫阿瓦的大门,随意抢掠。
1740—1752年,默恩人起义 下缅甸的默恩人即塔拉英人,看出阿瓦诸王软弱无能,即举行起义,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他们攻占了统治者家族发源地东吁,并经常袭击上缅甸——远至阿瓦城下。最后,国王宾尼亚·达拉领导下,他们开始系统地征服上缅甸。这一征服以1752年占领阿瓦,并推翻了东吁王朝而告结束(参见第十六章→东南亚→缅甸→默恩人叛乱)。
暹罗(泰国)
暹罗这一时期是稳定的。有一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及一场大的内战,还有那种司空见惯的边界摩擦,这种摩擦实际上在东南亚是连续不断的。然而,比较而言,这是一个平静的时期。
1717年,入侵柬埔寨(参见第十五章→东南亚→柬埔寨→暹罗人入侵) 尽管暹罗军损失二分之一,远征终获成功。
1733—1758年,国王博罗莫哥在位 他是前国王泰斯拉的弟弟,在位之初,与其侄子、已故国王的儿子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获得成功。他无情地进行报复,杀死了他所有的主要敌人。此后他明智施政,且治国有方。
老挝
18世纪伊始,老挝即为暴力和内战所摇撼,这很快就使这个王国一分为二,变成琅勃拉邦(又泽銮佛)和万象两个敌对的王国。尽管战事不断,但并无引人注目的事件。
越南
这是越南郑氏和阮氏两个家族内部休战的时期。阮氏家族利用这一内部的和平侵略柬埔寨和老挝,向南和西扩展越南的势力和领土。主要的军事行动集中围绕越南对柬埔寨的野心,结果导致1714—1717年,1739—1749年三次主要的战争(参见下文)。
柬埔寨
在这一时期的前半期,柬埔寨成为越南和暹罗扩张者的目标,遭受很大牺牲。在这一过程中,越南兼并了柬埔寨相当大的一部分领地。后来,由于力量和稳定幸得恢复。柬埔寨企图收复丢失的各省,但未成功,并且在随后长时期的斗争中被迫割让更多的土地给越南。
1714—1716年,内战和越南人的干涉 在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中,国王普雷·斯利·托米被其叔父基奥发赶下台。后者得了越南军队和少量老挝军队的支持。普雷·斯利·托米普雷·斯利·托米逃到暹罗,请求国王泰斯拉(1709—1733年)的帮助。
1717年,暹罗人入侵 暹罗人两支远征大军进入柬埔寨。南路军在班蒂米斯之战遭灾难性的失败,失败主要是由于惊慌造成的,惊慌又明显地是由担任务的暹罗海军在一场海上暴风雨中毁灭而引起的。然而,北路远征军在一系列交战中击败柬埔寨人及其越南盟友,并到达基奥发的首都乌隆。结果基奥发表示效忠暹罗,这为暹罗王所接受,因而的事业也就成了泡影。与此同时,越南人兼并了柬埔寨在湄公河地区的几个边界小省。
1739—1749年,同越南的战争 柬埔寨军企图恢复河宣沿海地区,这一地区在前面的战争中被越南占领。支援任结果柬埔寨人被击退。为了报复,越南军队再次入侵柬埔寨,柬埔寨在湄公河地区更大块的领土被兼并。
马来亚
这是马六甲海峡地区,包括硕坡苏丹国(在苏门答腊)和柔佛、吉打、霹雳、雪兰莪等马来苏丹国混战的时期。荷兰人避免卷入。在廖内群岛建立了海盗海上土邦的好战的布吉斯人海盗,利用柔佛的内部纠纷和硕坡与柔佛之间的战争,很快获得了压倒柔佛、吉打、霹雳和雪兰莪的优势。布吉斯人的主要首领是代恩·巴拉尼,他又得到了四个同样大胆、无情的兄弟的大力支持。然而,到这一时期结束的时候,布吉斯人正面临着与荷兰人可能的纠纷。因为荷兰人发现,布吉斯人的势力和海上利益日益增长,对他们自己在印度尼西亚和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形成了威胁。
印度尼西亚
这一时期,荷兰人实际上完全控制了爪哇,且在群岛的其他各岛亦扩展了土地。
1704—1705年,第一次爪哇王位继承战争 荷兰人发现其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贸易和地位,受到仍据有东爪哇和中爪哇大部分的马塔兰王室内部争端的威胁,乃进行干预,废黜了不友好的君主,将一个傀儡立为国王。他们还扩展了在西爪哇的领地范围,并兼并了马都拉东半部。
1706—1707年,荷兰人同苏拉巴蒂的战争 苏拉巴蒂是一个走运的巴厘士兵,他侵占马塔兰的领土,在爪哇东北部的苏腊巴亚(今泗水)附近为自己创立了一个王国。他在导致第一次爪哇王位继承战争的阴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被推翻和死亡后,荷兰人实际控制了爪哇东北部。
1712—1719年,东北爪哇继续起义 苏拉巴蒂的追随者和继任者试图赶走荷兰人,但最后却被荷兰人歼灭。
1719—1723年,第二次爪哇王位继承战争 另一场争夺马塔兰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引起爪哇的混乱,并再次导致荷兰人的干预和随后的领土扩张。
1740—1743年,中国人战争 这次中国人的反抗斗争系由荷兰人迫害巴达维亚和其他爪哇城市的中国商人居民引起。最初的事件是屠杀巴达维亚的中国人,中国人惊慌的幸存者逃到乡间,与爪哇持不同意见者取得联系,掀起了一场大的反抗斗争。荷兰人最后镇压了这次反抗,并兼并了爪哇的整个北海岸和马都拉的剩余部分。
1743—1744年,马都拉起义 马都拉人曾在中国人战争中站在荷兰人一边战斗,因而希望获得独立。由于他们期望的独立没有来到,所以就起兵反抗,但经艰苦战斗后被镇压。
1749—1757年,第三次爪哇王位继承战争 这场冲突是由于荷兰总督古斯塔夫·范·英霍夫男爵卷入马塔兰余部王朝内部的争端中而激起的。这是所有爪哇战争中最惨烈的战争。而对于荷兰人来说,由于西爪哇同时发生起义,战争变得更为复杂了。在1751年的博戈翁托河之战中,荷兰人被反抗的马塔兰统治者芒古·布米击败,荷兰指挥官德克勒克被杀死。后来,由于爪哇人之间决定性的战斗和内部纷争使荷兰人获得了胜利。
非洲
北非
这一时期,的黎波里塔尼亚(利比亚西北部地区,曾是巴巴里诸国之一)实际上脱离土耳其独立。的黎波里塔尼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在较小的程度上)通过海上抢劫,并通过海上和陆地的奴隶贸易来维持自己。然而,由于地中海地区欧洲强国的极力反对,巴巴里(埃及以西的北非伊斯兰教地区,以从事海盗活动而知名)人海上抢劫的全盛时期已开始成为过去。
摩洛哥
在18世纪初,摩洛哥是最强大和领土最广阔的北非国家。在苏丹“嗜杀者”穆雷·伊兹梅尔强大和精明的统治之下,从1672—1727年,摩洛哥的影响随着其领土向四面八方而扩展——穿越撒哈拉沙漠,远达苏丹(非洲中北部地区,在撒哈拉沙漠与赤道之间,西起大西洋,东至红海)。然而,在穆雷·伊兹梅尔死后,他创立的实行寡头政治的军事卡斯特内部发生斗争,使这个国家陷入骚乱之中。在阿特拉斯山脉之外,摩洛哥的势力和影响实际上已经消失了。
阿尔及利亚
这是阿尔及利亚衰落的时期。中央政府统治虚弱,欧洲海军的活动减少了骚扰欧洲的海盗船的活动和利润。1708年,阿尔及利亚从西班牙手中夺过奥兰,其时它正忙于地中海北岸的战争。但若干年以后,即1732年,西班牙军队又重新占领了奥兰。阿尔及利亚在名义上仍然是土耳其的属地。
突尼斯
突尼斯是第一个从海上抢劫转向正常的海上贸易关系的巴巴里国家。这一趋势是由突尼斯最伟大的战士侯赛因·本·阿里发端的。他自任贝伊(即大公,旧时对突尼斯土著领袖的称呼),推翻了最后一个德伊(阿尔及尔以及旧时突尼斯的黎波里统治者的头衔),在1705年结束了土耳其的统治。他同地中海地区的欧洲大国订立了贸易条约,但此举招致反对。其侄阿里帕夏反叛,攫取了权力,并将侯赛因斩首。后来阿里帕夏在位期间(1710—1756年),同欧洲保持了比较和平的关系.但却缺少了侯赛因短暂的统治期间的那种热忱。
的黎波里塔尼亚
1714年,在艾哈迈德帕夏卡拉曼利领导下,的黎波里塔尼亚实际上从土耳其独立。此后只象征性地继续向君士坦丁堡进贡——基本上是从海上抢劫的收入中支付。
埃及
在马穆鲁克集团的统治之下,埃及也像它西面的三块北非土地一样,尽管在名义上继续臣服土耳其,实质上已经独立。这是两大马穆鲁克派系即卡西米特派和费克莱特派之间阴谋和冲突的半个世纪。到1750年,埃及最伟大的马穆鲁克统治者之一阿里贝伊正在为他在埃及的最高地位而战斗。
西非
前一个世纪已开始的奴隶贸易迅速扩大,以适应美洲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许多沿海国家和部落进入内陆猎捕奴隶,然后用这些奴隶换取欧洲的武器和商品。沿尼日尔河的政局大体保持不变。
约1700年,隆达的统治 隆达王国(参见第十四章→非洲→西非→隆达王国的兴起)成为扎伊尔南部和安哥拉东北部的支配力量,这部分是由于得到欧洲枪炮的帮助。
1712—1720年,阿散蒂之乱 奥塞·图图死后发生派系之争,奥普库·韦尔登位后纷争结束。
约1712—1755年,塞古的马马利·库里巴里在位 这一班巴拉统治者以“指挥官”的称号著名,复苏了班巴拉·塞古王国(参见第十四章→非洲→西非→邦巴拉塞古王国的建立)。他创立了一支职业军队和内河海军,用它们来征服东北部的廷巴克图和杰尼以及西南部的巴马科。他还在约1730年击退了孔恩王的一次进攻。
约1720—1750年,奥普库·韦尔在位 这位精明能干的君主领导阿散蒂进行扩张,进入内地北部,并击败了阿基姆部落。
1724—1727年,阿波美的征服活动 阿波美的国王阿加杰(参见第十四章→非洲一西非→阿波美的韦格巴约哈的统治)1724年征服阿拉达,1727年征服怀达,这两个地方都在几内亚海岸,其目的是确保能够得到欧洲的武器。扩大后的王国被称为达荷美。
约1726—1750年,奥约—达荷美战争 奥约王国因控制到内坎的商路而致富,遂用其财富供养了一支军队。奥约王国的这支军队击败了达荷美,达荷美的扩张曾一度困扰着奥约。
1738—1748年,第二次奥约—达荷美战争 奥约王国再次击败达荷美,并强迫它一直进贡到1840年,和平延续了几十年。
南非
布尔人从西南部以及班图人从北部和东部的进军继续进行。到18世纪中叶,这两个精悍、进取的民族相遇形成了一个弧形,从北部和西部的奥兰治河谷延伸到开普顿东北885公里的海岸。尽管布尔人对内地的霍滕托特人和布什人进行了持续的军事平定活动,但到18世纪中叶以前同班图人则无大的冲突。
东非
阿曼苏丹国维持了它对东非海岸的霸权,抵御了衰弱的葡萄牙人恢复其至尊地位的努力。阿曼人从奴隶贸易中增长了财富。他们猎捕的奴隶供应印度、埃及和波斯湾的市场。
约1700年,马萨伊移民 马萨伊人是属尼洛特语系骁勇的游牧部落,这个游牧部落这时开始向南和向东移动,进入今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征服或取代了现存的班图居民和一些加勒人。这一移民活动持续到19世纪后期。
1727年,佩特效忠葡萄牙 今拉穆附近以贸易立国的佩特城邦与葡萄牙人结盟,推翻了阿曼的统治。
1728—1729年,葡萄牙人重占蒙巴萨 1728年,葡萄牙军队在佩特的帮助下,重新占领了蒙巴萨,但次年即被蒙巴萨人自己逐出。
1730—1755年,雅苏二世在位 这位埃塞俄比亚君主同苏丹的富尼人开战,但他的军队在森纳尔遭到失败,损失严重。
1746年,阿曼·伊本·乌斯·阿尔—马兹瑞 这位阿曼人出身的蒙巴萨首领领导了一次起义,从蒙巴萨赶走了阿曼人。此后不久,他攻占了彭巴,而且若不是早亡,他也许会占领桑给巴尔。未几,阿曼人重新控制了蒙巴萨和彭巴。
美洲
北美洲
安妮女王战争(1702—1713年)
这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美洲的翻版。
1702年12月,劫掠圣奥古斯丁 战争以加罗林人和印争第安人的联合军队毁灭性的劫掠开始。
1703—1704年,沿南部边界的作战行动 加罗林—印第安人的攻击摧毁了阿巴拉契亚地区的西班牙布道团;然而,乔克托的抵抗阻止了他们对海湾地区法国人团体的劫掠。
1703—1707年,东北部的作战行动 阿本纳基人和法国人的队伍从缅因到康涅狄格河谷实施抢劫。500名新英格兰人企图切断阿本纳基人的供应线并占领渔场,但在1704年被逐至阿卡迪亚。1704年、1707年,英国人及其殖民地的军队两次企图夺取法国在新斯科舍的罗亚尔港的主要基地,但徒劳无功。在更远的北部,法国人和印第安人在1704年8月18—29日的攻击,毁灭了博纳维斯塔的纽芬兰居住地;后来,法国人由于在1708年攻占了圣约翰港而巩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1710年10月16日,占领罗亚尔港 英军4000人在海军支援下攻占了罗亚尔港,该港被更名为安纳波利斯·罗亚尔。
1711年,在圣劳伦斯河的失败 在计划的陆海攻击中,弗朗西斯·尼科尔森应领导殖民者和易洛魁人的一个混合集团进攻蒙特利尔;同时,包括7个一流马尔波罗兵团的英国军队由海上攻击魁北克。然而,在圣劳伦斯河损失10艘舰船使这次联合战役夭折。
1713年,《乌得勒支和约》 北美洲建立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西欧和中欧的战争)。
1711—1712年,塔斯卡罗拉战争 卡罗利纳发生塔斯卡罗拉人起义,起义被镇压,200名居民被屠杀。塔斯卡罗拉幸存者移至纽约州,成为易洛魁联盟的第六个民族。
1715—1728年,雅马西战争 雅马西人和下克里克人将南卡罗来纳的殖民者从萨凡纳以西的领土上赶走。1716年,加罗林人和切诺基人联合行动,将雅马西同盟赶人佛罗里达。1716—1721年,殖民者在奥尔塔马霍、萨凡纳和桑蒂等河上建立了防御工事,以保护卡罗来纳团体免遭法国和西班牙入侵略。由于领主(美国独立前由英王特许占领某块殖民地并享有所有权和自治权的领主——编者注)制度在进行雅马西战争中无效,而且一般来说,对印第安人袭击和海上抢劫提供防御也无效,这导致了议会在1729年通过法案,规定贸易委员会以皇家政府代替领主政府。
1720—1738年,大湖区的防御工事 1720年,法国人建立尼亚加拉要塞,作为易洛魁战役的司令部,同时也是为了控制大湖低地地区。作为回应,英国人于1725年在安大略湖建立了奥斯威哥要塞。新英格兰的定居者加强了边界防御,以防阿本纳基人袭击。
1733—1739年,英国在佐治亚的扩张 从萨凡纳延伸到奥尔塔马霍河的领土的20个受托人之一詹姆斯·奥格尔索普,在圣西门港、圣安德鲁港、坎伯兰和阿米利亚岛监督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奥格尔索普也有助于同克里克人和较小的部落建立和平的关系。
1739—1743年,詹金斯耳朵战争 英国于1739年10月19日宣战。致使它宣战的原因,一是英国和西班牙关于佛罗里达的边界以及乌得勒支和阿森托和约(后一和约规定英国垄断同西属殖民地的奴隶贸易)的商业条款等问题长期不和;二是西班牙人辱骂英国水手。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一个名叫詹金斯的英国商船船长宣称他的耳朵被西班牙官员割掉了。英国军队在海军上将爱德华·弗农率领下,1739年攻占贝洛港,1740年攻占查格雷斯,1740年攻击卡塔赫那被击退。1740年1月,在奥格尔索普率领下——由克罗克人、切诺基人和齐克索人在西部保护——占领了圣湖安河上的两个要塞,但同年5—7月攻击圣奥古斯丁未果。翌年英国人攻击古巴又失败了。在1742年布卢迪斯旺普之战中,西班牙人攻击圣西门岛被击退。1743年,奥格尔索普的军队再次企图攻占圣奥古斯丁,但被迫从佛罗里达撤退。
乔治王战争(1740—1748年)
这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美洲的翻版。
1744年,法国攻击安纳波利斯 法国人从新斯科舍的安纳波利斯·罗亚尔(以前的罗亚尔港)被击退。
1745年4—6月,围攻路易斯堡 威廉·佩珀雷尔率领的英格兰远征军,在英舰支援下,进行了这场战争中美洲最著名的作战,即围攻路易斯堡这一坚固堡垒。6月16日,要塞投降。这是野战炮在北美洲最初使用的一个标志。
1746年,法国远征新斯科舍和布雷顿角岛 法国的攻击军队在新斯科舍海岸附近的暴风雨中覆灭。
1746—1748年,在北部边界的作战行动 新英格兰深入加拿大的战役招致法国人和印第安人袭击缅因居住地。纽约负责印第安事务的委员威廉·约翰逊和坚持易洛魁对特拉华土地要求的康拉德·韦塞获得了六民族的支持。
1748年,《亚琛条约》 北美洲北部实现了来之不易的和平。使殖民者憎恶的是,路易斯堡退给了法国人,以换取马德拉斯(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荷兰的最后战役)。
拉丁美洲
西属美洲
1702—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参见①第十五章→主要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②第十五章→美洲→北美洲→安妮女王战争) 在美洲战场,冲突主要限于北美大陆,海上作战只在加勒比海和安的列斯群岛中进行。
1718—1720年,法国和西班牙在海湾沿岸的战争 这是四国联盟战争的一部分(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四国联盟战争),冲突发生于佛罗里达和得克萨斯。
1720—1722年,西班牙占领得克萨斯 此举意在阻止法国从路易斯安那的扩张。
1721—1725年,巴拉圭的反叛 亚松森总督乔斯·德·安提奎拉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商人日益增长的优势感到困扰,遂举行反叛。他拒绝接受利马奉送的新的总督职位,赶走了赫苏伊特人,并在1724年击败了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支军队。尽管安提奎拉于1726年被捕,反叛活动仍坚持了九年多,直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扎巴拉总督粉碎了叛乱者。
1723年,阿劳卡尼亚人起义 好战、不安的阿劳卡尼亚印第安人(参见第十三章→美洲→秘鲁及其西部沿海→征服智利)企图从南智利驱逐西班牙人,但未成功。
1726年,蒙得维的亚的建立 此举是为了阻止葡萄牙人在班达(乌拉圭)扩张,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对这一地区有争端,它们对《托德塞拉斯和约》(参见第十三章→美洲→加勒比地区→《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1736—1737年,奥鲁罗人起义 秘鲁矿井中艰苦的劳动条件引起了奥鲁罗人起义。他们在朱安·桑托斯领导下,在起义被镇压之前,严重破坏了奥鲁罗城。
1739—1748年,詹金斯耳朵战争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参见①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②第十五章→美洲→北美洲→安妮女王战争) 尽管战斗扩展到很广的地区,重点仍在北美洲。然而,英国军队在加勒比海也有作战行动:他们占领了贝洛港和查格雷斯,但在攻击古巴和卡塔赫那时受挫(参见①第十五章→主要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海上的作战行动;②第十五章→美洲→北美洲→安妮女王战争)。此外,沿委内瑞拉海岸还有英国人的袭击活动。
1749年,委内瑞拉发生起义 委内瑞拉克里奥尔人的起义被武力镇压。
葡属美洲
1701—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法国人多次袭击巴西海岸。1702年,法国人占领了科洛尼亚。1711年,精明能干的法国海军上将雷内·杜古埃—陶恩占领并掠夺了里约热内卢,后据城待赎。
1708—1709年,恩包巴人战争 葡萄牙政府镇压并控制了喜冒险和扩张的半独立的保利斯塔人(此系圣保罗的葡萄牙居民)。
1710—1711年,马斯开特人战争 奥林达和累西腓的居民在伯南布哥发生小规模冲突,起因是争夺这两个城市的大主教职位。
1735—1737年,西班牙—葡萄牙战争 这是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一部分。西班牙1735年攻占科罗尼亚,但在英国劝说下1737年又将该港口还给葡萄牙。科罗尼亚自1680年以来即是葡萄牙在普拉特河上的主要据点,此后在对乌拉圭的东班达的争端中,它仍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摩擦的根源。
 
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存在版权问题
特别感谢云中孤雁制作的免费模版
本书由大笨熊免费制作供朋友阅读
更多精彩E书请登陆WWW.RBOOK.NET
第十六章 陆地和海上机动的优势
(1750—1800年)
军事概况
机动——战场上火力及转移的战术运用——是这一时期主要的军事特征,在陆地和海上都是如此。这部分是由于武器的改进,但主要是由历史上四位最伟大将领的天才所为。
在陆上,这一时期之初正是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军事才能大放异彩之时;中期,出现了乔治·华盛顿;到后期,拿破仑·波拿巴之星已开始在战争的地平线上闪耀。在海上,以前法国的皮埃尔·安德烈·萨弗伦和英国的约翰·杰维斯及乔治·布里奇斯·罗德尼已探索出了一条小径,霍雷肖·纳尔逊则沿着这条小径又作了进一步的深人,从而打破了海军战术的陈旧体系。
机动的大势是通过这一时期三次大的战争而发展起来的,即: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91—1800年的法国革命战争。这些战争不仅在欧洲和北美大陆进行,亦波及到了世界其他许多地区。作为这些战争及其附属作战行动的结果,法国在北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帝国被摧毁,全球性的英帝国牢固地建立起来,美利坚合众国也宣告诞生。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一时期结束之际,法国的陆上军事力量却在欧洲占据着主导地位。
海上力量的重要地位已牢固地确立,尽管当时许多人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还有疑问。老威廉·皮特、乔治·华盛顿和霍雷肖·纳尔逊是肯定认识到了这一点。由于腓特烈大帝作战行动限于陆地,故没有理由了解海上力量。拿破仑从没有真正充分地认识它,这是他天才中的一个盲点,后来,他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陆战战术和武器
燧发滑膛枪的继续使用和它的射击速率不断增大(参见第十五章→军事概况→兵器),使古斯塔夫的6排战阵变得越来越薄,起初纵深为4排,然后是3排,最后在英国军队中只剩下2排。这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控制问题。18世纪初战争已僵硬的纪律变得更为严格。欧洲各国军队都遵守着极严格的纪律。腓特烈大帝走得更远。通过高强度的、野蛮僵硬的训练,甚至步子的节奏都要规定出来,结果每个普鲁士士兵都成了机器人。普鲁士部队能够同时改变方向或正面,或分成小群连续进行变换;也能够从行军纵队迅速转换成战斗队形或者相反,哪怕经过崎岖不平的地形也能如此。此外,由排射代替了由较大队形更整齐的齐射。
插图001 十八世纪的燧发枪:
这样,直接的结果是产生了机动性的步兵,它可在战场上任意转移和集结,因而能利用最大的火力效果,并能在选择的地点实施决定性冲击。这就使腓特烈的斜形攻击成为可能,洛伊特恩会战(参见第十六章→欧洲主要战争→七年战争→欧洲陆上的作战行动)就是最好的一例。
影响步兵战术的另一种武器是到18世纪末逐渐应用于战场的来复枪。最初它是运动用武器,既重又笨,但由于枪管有槽能使子弹螺旋前进,故与无膛线的滑膛枪相比,其准确性令人吃惊。这种武器最初的产地是莱茵地区,那里的猎人(被称为JAGER或YAGER)已用了将近200年。之后,它漂洋过海,不知不觉传到北美。在新英格兰它未引起重视,但宾夕法尼亚的德国工匠却在此基础上为看管森林的人改造出一种更轻便、枪管更长的来复枪。这种来复枪的射击速率比滑膛枪要慢,这是因为装填每发子弹时(包在一块涂上油的破布中)都要用一把木槌把它槌进有槽的枪管中之故。此枪属个人武器,只为13个殖民地西部边陲的个人主义者所用。由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进行了试验,因此,到18世纪末,来复枪和来复枪兵已成为欧洲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德国和奥地利的“猎人”营都装备了来复枪。
法国和印第安战争也促进了机动战的发展。散兵——掩护战场正面的轻步兵——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1756年以前,欧洲的轻步兵通常是“可以牺牲的部队”,属于非正规部队。但英国在布拉多克之战的失败(参见第十六章→北美洲→法国和印第安战争→蒙农格拉河之战),使英国军队作了大胆尝试。他们在每个步兵团(或营)中,建立一个“轻装连”,该连通常由营负责派遣,从事掩护部队前进或其他特殊使命。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人的做法是把轻装连从团里分出来,组成临时性的作战部队。另外,手榴弹连——也是每团一个连——也跟团分开,并在作战时组成特别部队。这些手榴弹连是由团中块头最大的士兵组成的——这样选人是过去就开始的,因为那时3磅或3磅以上的手榴弹(这时已废弃)只有强壮的士兵才能投掷到预定的地点。英国这种编制的缺点是手榴弹连(勿与后来的第一近卫步兵团混同)和轻装连成为精锐部队,会在每个团的其余连中造成低人一等的自卑感。然而,由于那时英国使用正规部队从事袭扰战,因而导致了“轻装团”和“来复枪团”的建立。法国革命战争开始的时候(1792年),那些被成批匆忙大规模集中起来、未经训练的法国应征者,随后即投入战斗。这样,“线式”战术不得不被丢弃。法国步兵端着固定的刺刀,以纵深、密集的队形迅速扑向敌人——这种队形多少有点错误地被称为“纵队”——并由如云的散兵加以掩护。后来,在其精华组编成步兵团的同时,仍不得不保留部分散兵力量。即使在后来波拿巴纪律良好的军队中,轻步兵团队也依然存在。
骑兵的作用在西欧更清楚了。17世纪时,一般是把大量的骑兵和步兵混合配置在战线中。除了瑞典和法国的骑兵常常举着弯刃的马刀冲击,其他国家的骑兵都装备轻便的滑膛枪和手枪,在战斗中采取慢跑的方式边前进边射击。18世纪初,虽然冲击行动被更广泛地运用,但步兵和骑兵仍然混编。这种骑兵和步兵的混合队形最后一次运用是在1759年的明登之战中(参见第十六章→欧洲主要战争→七年战争→欧洲陆上的作战行动),此战英国步兵击破了法国的骑兵。
然而,腓特烈在明登之战以前很久就恢复了骑兵的原始功能:在战场上冲击和离开战场侦察。他禁止以枪炮作为骑兵武器(只是学会既能步行战斗又能在马上战斗的骑兵除外)。腓特烈的骑兵最初排成3排,后来排成2个单列横队进入战斗,他们冲击时队形完整,从未散置于步兵之中,其主要武器是马刀。
插图002 火炮弹药类型
尽管腓特烈作了富有成效的努力,通过减轻炮管重量并发明骑兵炮(参见第十五章→军事概况→陆军战术)提高了野战炮的机动性,但它仍然是一种使用起来非常笨重的兵器(在七年战争之初,腓特烈试验了极轻的炮,由后膛装弹,并减少了装药,但与冯·列支敦士登亲王18世纪50年代在布达韦斯发展的成果,即设计精良的奥地利炮相比,腓特烈试验的炮就显得射程不够,攻击力也不强)。1765年,战争期间曾在奥军服役的法国人让·巴普蒂斯特·德·格里博瓦尔在列支敦士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这些炮25年后在拿破仑的运用下,才真正发挥出了威力。格里博瓦尔将法国的野战炮标准化为4磅、8磅和12磅炮弹的炮以及15厘米的榴弹炮,滑膛炮则由铁或铜铸造而成。这些炮重量减轻,炮架也坚固了。拉炮的马成双横列而不再是一前一后纵列套上马具;御马者以前通常雇用战场上不可靠的平民(古斯塔夫例外),现在都换成了士兵并有了专门的弹药箱;此外,水平仪和能使炮提升的螺钉使炮的放置排列更为容易和精确。在未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格里博瓦尔的12磅炮弹的炮——其直系后裔M1857枪榴炮在美国内战中获得了声誉,被称为“拿破仑炮”,是以它的设计者拿破仑三世而命名的——将主宰遍及世界的战场。
18世纪末,有两项发明——一项是英国人的发明,另一项是美国人的发明——极大地影响了未来的战争。1784年,皇家陆军的亨利·施拉普内尔中尉发明了后来以他命名的谢尔弹——本质上它是一种球形弹,里面装满铅丸,铅丸的四周是炸药。此弹在空中爆炸,杀伤面积极大,可对位于开阔地带的部队以致命性的打击。1798年,新英格兰的轧棉机发明者艾利·惠特尼开始转手制作轻武器,他生产了各种零件可交替互用的滑膛枪,从而拉开了武器大规模生产的序幕。1702—1704年,英国的伦敦塔军械库在生产布朗·贝斯(或伦敦塔)滑膛枪时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另外两项改良是克劳德·查普的信号电报和军用观察气球,这都是法国人在法国革命战争期间发明的。
从逻辑上说,是腓特烈在这一时期提出了近代军事后勤补给的基本原则。他打破了单纯依赖兵站进行物资补给的陈规,让每个士兵的背袋里装带三天的口粮,团属补给车队携带部队八天的面包定量,军属补给车队携带一个月的食品供应量。腓特烈创建了一种十分有效的运输体系,将部队跟兵站连结起来。如果需要,他的部队也准备从乡村取得补给。
海战战术和武器
精明的英国海军反传统者打破了皇家海军的永久“战斗指令”,这一指令因限定舰队战斗队形为严格的纵列(参见第十四章→军事概况→海战战术和武器)而使部队完全失去了主动精神。倘若不是英国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新的战术派别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否则就不能设想战舰可以离开战斗队列向敌舰扬帆冲击,进而突破敌舰防线,将其分割。然后,以集中优势炮火接连将其摧毁。到了1800年,海战便增加了这种作战方法——纳尔逊攻击法。这就是18世纪大不列颠真正“统治了海洋”的原因。
当时的海军炮火运用分为两大派别(参见第十五章→军事概况→海战→战术)。英国人的战术是用炮击穿敌人的船壳,摧毁栋木制的舷侧使之沉没,或者丧失战斗力;而法国人则用炮轰击敌舰顶部的船具,通过摧毁桅杆和帆缆使之瘫痪于水面。为了加强火力,英国人采用了大口径短炮,能够发射32磅甚至更重的炮弹,其近距离的摧毁能力大大超过了当时大战舰和巡洋舰上的12磅、16磅和24磅炮弹的长炮。大口径短炮的造价比长炮低,炮身又轻,而且操作简便。它在18世纪末英国战胜法国的关键性战斗中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不过,这种炮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这一个缺陷到了1812年战争时变得更为严重,即装备了大口径短炮的战舰必须比装备长炮的敌舰速度更快,并要更容易驾驶,否则不等大口径短炮进入轰击敌舰的射程就会先被对方击毁。
英国在技术上素有突出的创造性,故在舰炮上也进行了许多项技术革新,使其舰炮火力继续处于优势。这些技术革新包括一种燧发机装置,它能产生火花并进入火门引燃,代替了过去利用点火药和火绳杆的不可靠的点火方法。另外火药盒也有了改进,他们把火药和弹丸之间的填弹塞弄潮,以防过早发射。此外,驻退索上还加了金属弹簧并在炮架轮子的下面放置了斜形木块,以抵消炮架的后坐力。他们还装置了滑轮组,使每一门炮可以向右或向左旋转,这是射击技术的一项重大进步,从此,不必为了瞄准目标而将整个战舰再作直角旋转。另一项技术是向木制的敌舰发射炽热的加农炮弹。英国最早于1782年在直布罗陀海战中采用了这种技术。这种炮弹极易燃烧,命中目标也比较精确,与过去效果没有把握的漂浮式火攻船和火攻筏相比,确是一项很大的改进。英国海军采用了一种改进了的旗语,使战术指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采用这种旗语后,在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旗语的改进是逐步进行的,到了18世纪末,实践证明这种旗语已日臻完善。
18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兵变(1797年),结果,当局假惺惺地改善了水兵的待遇。后由于公众对水兵所遭遇的种种不平和痛苦极为关注,政府才不得不采取了实质性的补救措施(参见第十五章→军事概况→海战→风习)。
欧洲主要战争*
*法国—印度战争(七年战争的扩展)和美国独立战争对欧洲及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参见①第十六章→北美洲→法国和印第安战争;②第十六章→北美洲→美国独立战争)。
七年战争(1756—1763年)
欧洲陆上的作战行动
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法国、俄国、瑞典和萨克森对腓特烈统治下的普鲁士日益增长的势力和领土扩张感到震惊,遂于1756年5—6月缔结同盟,以削弱或摧毁普鲁士。英国由于已卷入同法国的殖民战争和海上战争,正在北美(参见第十六章→北美洲→法国和印第安战争)以及在印度(参见第十六章→南亚→印度)进行的法国—印度战争中与法国交战,故它支持普鲁士。这场战争的七次主要的陆上战役——亦通称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都在欧洲莱茵河以东的地区进行,但海上的作战行动则遍布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地图01 七年战争
1756年8月29日,腓特烈先发制人 得知敌人的意图后,腓特烈留下8万人看守北部和东部边界,自己率领了7万人越过萨克森边界,9月10日普军占领了得累斯顿。萨克森军仅14000人,被迫退到易北河上设防的营地皮尔拉,随后在那里被腓特烈封锁。
1756年10月1日,洛博西茨之战 腓特烈获悉奥军5万人在马克西米连·U.冯·布劳恩元帅率领下逼近,企图解救萨克森军,遂以同等兵力南进,在崎岖不平的埃尔泽伯格击败了奥地利人。双方伤亡各约3000人。皮尔拉的萨克森军投降。萨克森成为腓特烈的属地,其部队也并入普军之中。
1757年4月,侵入波希米亚 同盟国有132000人的奥地利部队位于波希米亚河北部;其余的同盟国军队都未作好准备。腓特烈有近175000全副武装的部队,其差不多半数分散在波希米亚边界。这些部队分成3个集团:左集团由库尔特·C.冯·施威林元帅和不伦瑞克—贝文公爵奥古斯特·维尔埃姆指挥;中集团和右集团由腓特烈亲自指挥。此外,还有约4万普军和坎伯兰公爵威廉·奥古斯特率领的1万英军配置在汉诺威,以监视法国人的行动。另有5万人则监视着瑞属波美拉尼亚和俄国边界。腓特烈令其左翼向南翻越易北河以东的山脉,而主力(约65000人)则从皮尔拉出发,直捣布拉格。奥地利人在布拉格集中了约7万部队,由洛林的查理亲王指挥。
1757年5月6日,布拉格之战 此战短暂而猛烈,腓特烈击败了奥地利人。起初他攻击奥军右翼,被击退,遂派骑兵包围敌军右翼。奥军企图打破包围,结果其队形中出现了裂缝,腓特烈抓住机会插入这个裂缝(此举被称为“布拉格机动”),将奥军切为两段,并把他们赶进城内,随后包围了布拉格城。此役双方损失惨重:奥军死、伤、被俘共13400人;普军伤亡14300人,包括冯·施威林元帅,他在领导步兵首次攻击时被杀。
地图02 布拉格之战
1757年5—6月,奥地利援军逼近 利奥波德·J.冯·道恩元帅所指挥的奥军6万人从容地前进,前来解救遭到围攻的布拉格。
1757年6月18日,柯林之战 腓特烈从围攻部队中分出32000人,集中攻击道恩的阵地,结果被击退,损失达13768人,而奥军伤亡9000人。之后腓特烈被迫解除了布拉格之围,并从波希米亚撤退。
1757年7月,联军侵入普鲁士和汉诺威 路易·戴艾斯提斯元帅指挥10万法军侵入汉诺威。同时索拜斯公爵查理率领的另一支法军24000人和萨克斯—希尔德堡豪森的约瑟夫亲王指挥的6万名奥军正由弗克尼亚向东北方向移动,以与戴艾斯提斯会合。奥军主力11万人在洛林的查理亲王和道恩元帅指挥之下,正从波希米亚向普鲁士进军。还有10万名俄军在斯蒂潘·阿普拉克辛元帅率领下正在入侵东普鲁士,而瑞典军16000人已在波美拉尼亚登陆。
1757年7月26日,哈斯吞贝克之战 戴艾斯提斯击败了坎伯兰公爵率领的54000人,并将他们从汉诺威逐出。
1757年7月30日,大亚格斯多夫之战 阿普拉克辛的俄军击败了汉斯·冯·李华尔德将军率领的3万名普军,打开了通往柏林的大门。但因为缺乏补给的缘故,俄军未能立即利用这一有利的机会。
罗斯巴赫—洛伊特恩战役(1757年)
1757年9—10月,联军围攻柏林 腓特烈在西里西亚留下少量部队,由不伦瑞克—贝芬公爵指挥,仅率普军23000人以急行军向西移动,去对付最为紧迫的威胁,即在普属萨克森的黎世留公爵(他已代替戴艾斯提斯)指挥的法军主力和希尔德堡豪森与索拜斯指挥的奥法联军之接合点。但黎世留的军队静止不动,而索拜斯和希尔德堡豪森——已夺取马格德堡——又拒不与战,退到埃森那赫。腓特烈遂急忙回到西里西亚,去阻止查理和道恩从波希米亚入侵的企图,并阻挡俄军向柏林的进军。这时,他获悉奥地利掠夺者已在10月16日进入了柏林,并劫掠了巨额财富。
1757年10月18日—11月4日,在萨克森的机动 在分遣少量军队去救援首都之后,得知索拜斯和希尔德堡豪森又开始前进的消息,腓特烈再次西进。到10月底,腓特烈抵沙尔河西岸,随后努力引诱敌人,拟与之在罗斯巴赫村附近交战。
1757年11月5日,罗斯巴赫会战 希尔德堡豪森和索拜斯麾下有64000人面东列阵,准备包围腓特烈的左翼。腓特烈识破了敌人的这一企图。当联军3列纵队(有41000人)南进时,腓特烈假装将其21000人从罗斯巴赫向东撤退,其骑兵38个中队却在弗里德里希·维尔埃姆·冯·塞德利茨率领下,向东作宽大的摆动,与此同时比联军机动性更高的步兵则很快改变方向向南。由于行动隐蔽,联军未能看到。结果,当联军向普军的左翼进攻时,却遭到普军炮火的猛烈轰击,并得到了7个步兵营的支持。与此同时,普军骑兵冲入联军右翼,使其各纵队陷入混乱。接着,普军集中全力,一个梯队跟着一个梯队,从左面连续攻击敌军主力。不到一个半小时,联军即被完全击溃,损失约10150人。逃跑者还包括未参加战斗的2万多联军部队。腓特烈伤亡总数仅为548人,包括受重伤的塞德利茨。
1757年11月6日—12月5日,回到西里西亚 奥军正向布雷斯劳进军,中途得知洛林的查理和道恩元帅已于11月22日在布雷斯劳击败并俘虏了不伦瑞克—贝芬的奥西斯特·维尔埃姆,并将不伦瑞克—贝芬的部队赶往奥得河西岸。腓特烈带13000人12天之内行军270公里,同在里格尼茨附近的不伦瑞克—贝芬残部会合,兵力增至33000人。接着,他立即发动攻势,向东进军。
地图03 罗斯巴赫会战
1757年12月6日,洛伊特恩会战 查理亲王的奥军有近65000人,在离布雷斯劳几公里远的乡村起伏的地面西部配置,其战线延伸长达8公里,两翼有骑兵保护。奥军预备队配置在左后,以防腓特烈进行他在有利地形上最擅长的机动包围。奥军右翼配置在一片沼泽地。腓特烈以4个纵队向奥军右翼移动,内侧的2个纵队由步兵组成,外面的2个纵队由骑兵组成。在一片低丘的掩护下,他将队伍改变为斜向右方,以左纵队的骑兵殿后,开始了对奥军右冀的佯攻。普军步兵横越过敌人的正面前进,其余的骑兵马当先。与此同时,查理调动他的预备队去支援其明显受到威胁的右翼。当腓特烈仍隐蔽在山后面的前进纵队开始与奥军左翼重叠时,国王即将他的步兵面向左摆动,呈两线(已在右面形成梯队)攻击。当相连的各营都投入攻击时,奥军的压力陡增。同时,普军炮火猛烈射击突出的奥军左翼尖部。右翼的普军骑兵在汉斯·J.冯·齐滕将军率领下,冲入已被击破的奥军左翼,并将它压向中央。查理为建立抵挡这一攻击的新防线,投入其右翼骑兵,攻击普军左翼。但奥军的马队被后续的腓特烈骑兵截住并驱散,然后普军骑兵冲人奥军右翼。这样战场出现了倾抖,尽管查理和道恩作了努力,但奥军始终未集中起来。只是由于夜幕掩护,残余的奥军才得以渡过施维德尼茨河,逃到布雷斯劳。查理的军队遭到毁灭性打击:12000多人被俘,6750人战死或负伤,另有几千人逃散。腓特烈缴获了116门火炮和51面旗帜。奥军原先的兵力仅约一半回到波希米亚及冬季宿营地。在这次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战斗中,普军死伤6150人。五天后布雷斯劳投降,奥军17000多人当了俘虏,战役结束。
地图04 洛伊特恩会战
评论:拿破仑说:“洛伊特恩会战是机动和决断的杰作。”人们普遍认为此战是名将的杰作,这位名将(腓特烈)也许是军事历史上最精明的战术家。
1758年1月,俄国新的入侵 俄军现在由维尔埃姆·弗莫尔将军指挥,企图占领东普鲁士,但由于道路泥泞,行军受阻。
1758年5—7月,在康拉维亚的作战行动 腓特烈知道,在仲夏前他无需担心俄军和瑞典军的攻击,故率军进入摩拉维亚,同奥军作战,但包围奥尔穆茨的企图没有成功。这时,腓特烈得知俄军从东面进入普鲁士,正逼近奥得河。7月1日撤围后,腓特烈以巧妙的机动欺骗了奥军,并向俄军方向前进。与此同时,在西面,不伦瑞克的斐迪南公爵将法军赶回莱茵河一带,并于7月23日在克里费尔德将其击败。1758年8月20日,渡过奥得河斐迪南到达弗莫尔正以45000人围攻的库斯特林附近的奥得河,他假装集中兵力在此涉渡,而后却以迅速的、隐蔽得极好的夜行军向北机动,渡过了该河,并以宽大的、向右迁回的运动使自己插至弗莫尔的交通线上。弗莫尔被迫撤围,转而移到左恩多夫一处高地上设防御。俄军的阵势向北分成三部分,彼此无法呼应。
1758年8月25日,左恩多夫之战 腓特烈的36000人再次绕过了俄军正面,对敌右翼发起斜形攻击。弗莫尔依托新防线,击退了普军的进攻,直到塞德利茨率其骑兵穿过俄军右翼的沼泽地,冲入并粉碎了他们的方阵。腓特烈转而攻击新的俄军右(西南)翼,但被阻止,后塞德利茨重整骑兵队形故计重演。接着双方展开厮杀,夜幕垂落时,俄军几乎有一半(约18500人)战死,而腓特烈损失约12797人。翌日,弗莫尔退到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普军甚疲,未能追击,俄国人的威胁暂时解除。
1758年9—10月,在萨克森迎击奥军 腓特烈得知道道恩正威胁离得累斯顿不远的普鲁士的亨利亲王,遂急忙率部分军队以每日35公里的强行军返回。9月12日他到达时,奥军已撤。经短暂休息后,腓特烈以31000人发动攻击。由于过分自信,故当道恩以8万人在夜间包围了普军并在黎明攻击时,腓特烈大为震惊。
1758年10月14日,霍赫克尔奇之战 腓特烈的军队面对占压倒优势的敌军,顽强战斗。汉斯·J.冯·齐滕将军的骑兵打开并据守着一条逃路,普军从这条路退却,丢下101门火炮,死、伤、被俘者有9097人。道恩的军队损失约7587人,未作追击。
1758年10—11月,腓特烈重新获得主动 在道恩部署围攻得累斯顿之时,获知得到增援后的腓特烈正前来攻击,遂退到皮尔拉设防的营地。战役结束时,腓特烈牢固地占据了萨克森和西里西亚,而俄军和少数瑞典侵略军已从普鲁士撤退。
评论:这是一场代价巨大的会战。腓特烈虽在战场上保持了15万人,但普军的战斗力正在减弱。在三年的战役中,他损失了10万最训练有素和纪律严明的部队。
明登战役(1759年)
1759年4月,普鲁士在中、西德意志的失败 不伦瑞克的斐迪南公爵得到英国部队的增援,率3万人从冬季据有的明斯特—帕德博恩—卡塞尔一线前进,以驱逐以法兰克福和韦瑟尔为基地的法国人。由于纯粹数量上的原因,他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卑尔根受阻,被迫再次退却,而法国人攻占了在明登的威悉河桥梁,占领了一个非常坚固、易守难攻的阵地。
1759年8月1日,明登之战 在明登附近,路易·德·孔塔迪斯侯爵指挥着他自己和维克多·德·布罗格列公爵的6万部队。这时,斐迪南的45000人假装攻其右翼。孔塔迪斯猛烈出击,企图压倒对方,而斐迪南则以8路纵队实施反攻。由于天气恶劣,延缓了行动。然而,当2个英国步兵旅和1个汉诺威步兵旅攻击法军骑兵时,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虽然法国骑兵整齐地排列在战线中央,且有火炮的保护,但英国人凭着惊人的纪律和勇气(4434人中有1330人伤亡)不仅以火力逐走了法国骑兵,而且与法国步兵展开白刃战,步步进逼最终突入了孔塔迪斯战线的中央。斐迪南意识到胜利在望,立即命令5个团的英国骑兵冲击。由于英陆军中将乔治·萨克维尔勋爵拒不动作,结果,尽管法国人组织不善,遭到失败,被俘1万人,损失115门火炮,但仍未受阻地退出了战场。斐迪南尾追至莱茵河畔,后因增援国王(参见下文)才停止了前进。
评论:萨克维尔因不服从命令受到军法审判,从英国陆军中革职。然而,12年后他又得宠,成了杰曼勋爵,他对后来美国独立战争(参见第十七章→北美洲→美国独立战争→陆战(1777—1779年))中英国军事行动的笨拙负有极大的责任。
1759年7—8月,俄国和奥地利的入侵 俄军(这时由彼得·S.索尔蒂科夫指挥)于7月23日在克伊击败了沿奥得河一线的普鲁士警戒部队,并移向法兰克福,同道恩的35000名奥军(由吉顿·E.冯·劳顿中将率领)合会一处。腓特烈集中起全部现有的军队,前往迎击俄国和奥地利的联军。
1759年8月12日,库讷斯多夫之战 奥俄军队8万人掘壕配置在法兰克福以东6公里的沙丘中。腓特烈率5万人渡过奥得河,企图两面包围敌人。由于他的纵队在丛林中迷路,故攻击零星进行。尽管各点的攻击皆被击退,腓特烈仍坚持继续进行徒劳的攻势。结果他在六小时内损失了19100多人,172门火炮和28面旗帜——这是他所曾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腓特烈完全气馁,已作好了退位的打算。然而幸运的是,他的敌人(损失了15700人)行动太迟缓,未能充分利用其胜利的成果。
1759年8—11月,腓特烈再次获得主动 腓特烈得到斐迪南的增援,恢复了信心,重新组织进攻。俄国人被迫退回国内。然后,肺特烈将注意力转向道恩,他已在9月4日占领了得累斯顿。
1759年11月21日,马克森之战 腓特烈派出一支13000人的分遣队,由弗里德里希·冯·芬克将军率领,去包围道恩的军队。但奥军集中42000人击溃了这支分遣队,其残部投降。双方随之开始平静地过冬。这是腓特烈最糟糕的一年。
1760年,联军重新进军普鲁士 联军计划作向心突击,围剿腓特烈;奥地利的道恩率领10万人在萨克森,劳顿率5万多人在西里西亚,将同位于东普鲁士的俄国的索尔蒂科夫一起行动。如果腓特烈攻击其一,余者将攻击柏林。腓特烈率4万人面对易北河上的道恩,亨利亲王则率34000人前往西里西亚,另外的15000普军正监视着掠夺波美拉尼亚的俄国和瑞典部队。在西面,斐迪南公爵7万人的普英军队正同在汉诺威的约125000法国部队对峙。
1760年6—10月,斐迪南在西面的机动 斐迪南遵循国王的教导,对德·布罗格列公爵和圣杰曼伯爵克劳德的法国军队进行了成功的进军、机动和快速战斗。在这一战役中,一起行动的英国军队,在中将约翰·M.格兰比爵士(不胜任的萨克维尔的继任者)指挥下,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英军行动的精彩之处是格兰比的骑兵7月31日突击瓦尔堡之举,俘敌1500人。斐迪南遂追击法国人至莱茵河,但他于10月16日在克罗斯特—坎普受挫后,撤到里普斯塔特和瓦尔堡过冬。
1760年6—8月,腓特烈在东面的机动 当亨利亲王同俄国人进行了对双方都无效果的作战,而劳顿6月23日在兰茨胡特摧毁了一支普鲁士分遣队的时候,腓特烈率其主力开始在劳顿——他正围攻格拉茨——和道恩之间往返移动。当道恩前去援助劳顿之时,腓特烈于7月12日掉头向后,围攻得累斯顿。道恩急忙来救,腓特烈在被围之前撤离(7月9日)。同一天,格拉茨陷于劳顿之手。腓特烈召亨利亲王的军队与他会合,兵力增至3万人,接着强行军开入西里西亚。
1760年8月15日,里格尼茨之战 劳顿和道恩的以6万人外加切尼柴夫所率3万俄军拟切断腓特烈退路。奥军计划两面包围普军阵地。腓特烈行动精明,利用夜晚的掩护,率先向劳顿24000人的纵队发起攻击。劳顿原计划在黎明前发动进攻,未料腓特烈在道恩到达之前即行反攻。在包围并粉碎了劳顿的纵队后,普军撤到安全地带。奥军伤亡8500人,损失火炮80门,普军损失4494人。腓特烈以假情报欺骗切尼柴夫,使其相信奥军已完全失败,致使俄军匆匆退却,在此次战斗中未再露面。然后,普军向道恩部机动。
1760年10月9日,占领柏林 腓特烈获悉奥地利和俄国联军又攻占了柏林,并部分焚烧了他的首都.遂转身去解救。10月12日当他逼近时,联军急忙撤出了柏林城。奥军主力53000人开始在托尔高附近集中,腓特烈集中5万人,向奥军筑壕的营地逼近。
1760年11月3日,托尔高之战 奥军在道思指挥下配置在易北河西岸一块高地上。腓特烈由南而进,计划穿过浓密的丛林,以其军队的半数绕过奥军右翼,攻击其后卫。齐滕率另一半应同时作正面攻击。由于失误加上天气不好,腓特烈的攻势组织混乱。奥军从吃惊中镇定下来,重新组织军队对付普军的威胁。与此同时,齐滕的前卫遭遇小股奥军轻步兵并交火。腓特烈听到炮声,以为齐滕正在攻击奥军主力阵地,遂将他自己的军队逐次投入。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他所有的攻击都被击退。到这时,腓特烈所有的预备队已投入。在库讷斯多夫的惨败似乎又要重演。但当黄昏降临时,齐滕终于到达指定阵地,并发动攻击,腓特烈在黑暗之中亦重新攻击。奥军的抵抗终于崩溃;道恩撤出阵地,渡过易北河。腓特烈损失16670人,而奥军死伤8697人,7000多人被俘,双方在精疲力竭中结束了这一年的战役。
地图05 托尔高之战
1761年,西线的作战行动 斐迪南公爵在战役开始时获得了对法国人的一些成功,但到10月法国人却把他向东逼退到不伦瑞克。
1761年,腓特烈在东线处境艰难 他仅能聚集10万部队,却面对着西里西亚三倍于他的奥军和俄军。尽管作了精明的机动,他最终还是由于劳顿和在里格尼茨附近的俄国的亚历山大·布图尔林将军的会师,而被切断了与普鲁士的联系。8月20日,腓特烈退到在朱尔尼克附近格拉茨以东32公里处的泽尔维茨筑壕的营地,这个营地位于今捷克斯洛伐克北部边界的乌伦格柏奇山上,是一座天然的堡垒。普军经十昼夜的努力,临时修筑了综合野战防御工事——是由于联军指挥官犹豫不决给了他时间。劳顿欲图攻击,却被布尔图林拒绝。接着在9月9日,俄国人宣布撤退。奥地利人也就退入冬季宿营地。腓特烈压力解除,亦宿营过冬。
1761年12月,腓特烈在失败的边缘 尽管在萨克森亨利亲王挡住了道恩的攻击,但西边斐迪南的军队却在减少。这主要是因为1760年继乔治二世而为英王的乔治三世开始撤出部分英军所致。随之他又威胁取消所有的资助金。现在,腓特烈只能集中6万人的部队,已面临失败的边缘。
1762年1月5日,俄国的伊丽莎白卒 她的继任者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赞赏者,他立即开始和平谈判。
1762年5月15日,《圣彼得堡和约》 这一和约结束了俄国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拯救了几乎肯定失败的腓特烈。不但如此,彼得还将俄国军队的一个军借给腓特烈。
1762年5月22日,《汉堡和约》 此和约使普鲁士和瑞典实现了和平。这使腓特烈能集中对付奥地利人和法国人。
1762年6月24日,维尔埃姆斯塔尔之战 斐迪南公爵的普英军队在威斯特发里亚击败了法军,格兰比的英国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762年7月9日,同俄国的联盟解体 彼得被废。其妻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解除与普鲁士的联盟,但未重新开战。
1762年7月21日,伯克斯多夫之战 在西里西亚,腓特烈击败了道恩。虽然军队已极度疲乏,但腓特烈仍牢牢地巩固了对该省的控制。
1762年10月29日,弗莱堡之战 在萨克森,亨利亲王在塞德利茨帮助下,击败了奥地利元帅塞伯罗尼。
1762年10—11月,斐迪南将法国人赶过莱茵河
1762年11月,停战 几年的战争使有关各方都已精疲力竭,法国正在同英国讲和。
1763年2月16日,《胡伯图斯堡和约》 奥地利同意恢复欧洲的现状。腓特烈保留了对西里西亚的控制。
海上的作战行动(1755—1763年)
战前冲突(1755—1756年)
1755年,法英在北美的竞争 这导致了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的发生(参见第十六章→北美洲→法国和印第安战争),并使正式宣战近一年前就发生了海战。英国派爱德华·布雷多克将军到美洲殖民地后不久,法国就派了一个海军舰队运送援兵和补给品到加拿大。海军上将爱德华·博斯科恩率一支英国舰队奉命在法国舰队到达圣劳伦斯河以前予以截击。
1755年6月8日,贝尔岛海峡的行动 博斯科恩发现了法国舰队,但只捕到两艘运输舰,其余的法舰逃脱,到达魁北克。随后,英国人开始无限制地攻击法舰。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霍克爵士在法国海岸附近巡弋,截获了来自法国美洲殖民地的一个护航舰队的多艘舰只。为了报复,路易十五政府虽未宣战,但却作了入侵不列颠岛的准备。英国被威胁所震惊,几乎未注意到正在土伦作准备的法国陆海联合远征军。
1756年4月9日,英国中队到地中海 虽来得太迟,但还是发现了法国在土伦的准备活动,英国海军部派海军上将约翰·宾(托林顿的乔治·宾子爵之子;参见第十五章→主要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和地中海的作战行动)率10艘主力舰到地中海。旨在保护英国属地直布罗陀和梅诺卡。
1756年4月12日,法国远征梅诺卡岛 海军上将奥古斯丁·德·拉·加里森涅尔率12艘主力舰,护送着运送元帅路易·德·黎世留公爵指挥的15000名部队的150艘船只,从土伦起航,开往梅诺卡岛。一周后(宾还远在大西洋),法国人登陆并包围了该岛首府马洪港,舰队封锁了港口。当5月19日宾终于抵达时,3000名英国守军正处于危险之中。
1756年5月20日,梅诺卡之战 有13艘战舰的宾,企图用他的纵队(纵列)舰对舰地与法国人交战。不幸的是他的一艘主力战舰被法国炮火击中搁浅,挡住了其余战舰。同时,5艘一线的英国战舰受到整个法国舰队的猛烈轰击。在这种情况下,宾仍不让他的战舰单独航行,以加入其的前锋之列,而是企图恢复最初的队形。这就给了法国中队以驶离的时间。宾集中起损伤的战舰,同时未让他装载的陆军营登陆。他觉得与法国陆军相比,让这一营兵力上陆毫无意义。尔后,宾回到直布罗陀。他成了严格的海军部指令和后来辉格—托利党争斗的牺牲品,被指控未能作出最大努力,受到军法审判后枪决。梅诺卡岛在5月28日投降。
战时的作战行动(1766—1765年)
1756年5月17日,正式宣战 英国人加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西部的舰队力量,主力战舰达130艘。而法国只有63艘,西班牙为46艘。英国人在装备和人员方面占据了优势。
1757年,积极的英国海军政策 英国政权掌握在老威廉·皮特(后来的查塔姆伯爵)手中,他懂得海上力量的价值。
1757—1758年,在北美的计划 博斯科恩海军上将和杰弗里·阿默斯特将军准备联合远征法国在布雷顿岛角上的路易斯堡要塞,这个计划后来取得成功(参见第十六章→北美洲→法国和印第安战争英国的计划)。
1758年4月29日,孟加拉湾之战 海军上将乔治·波科克爵士率7艘主力舰,在圣戴维要塞附近,同法国海军上将安尼·安多因·达奇伯爵的8艘战舰进行一场不分胜负的交战。当时,法国人正运送援兵至本地治里,而英国舰队正欲解救这个被围的港口。
1758年8月3日,内格帕塔姆之战 在前一次战斗的战场附近,波科克和达奇进行了新的交战,结果法国舰队遭受重创,达奇被迫撤退,这对法国在印度的陆上力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参见第十六章→南亚→印度→围攻马德拉斯)。
1758年9月,英国人在圣开斯湾被击退 这结束了英国对法国海岸一系列徒劳的小规模远征行动。
1759年,在北美的作战行动 英国陆海军合作占领魁北克,征服加拿大(参见第十六章→北美洲→法国和印第安战争→魁北克战役)。
1759—1760年,在西印度群岛的作战行动 英国的一个联合特遣舰队1759年1月在马提尼克被击退后,终于在2—4月长时间的战役中夺取瓜德罗岛。另一支军队于1760年夺取多米尼加。
1759年8月18日,拉各斯之战 同时,法国入侵英国和苏格兰的计划也正在制定之中,这个计划最初的成功依赖于法国2个舰队在布勒斯特的会合。德·拉·克路8月15日率12艘主力舰离开土伦前往布勒斯特,17日到达直布罗陀海峡,他未察觉到这时在地中海指挥的博斯科恩已将其舰队开到直布罗陀休整。这时正在巡逻的一艘英国巡洋舰发现了法国人并发出警报。博斯科恩率14艘主力舰直扑法舰。德·拉·克路率先逃向公海,另有5艘战舰走失,逃到加的斯。其余的战舰暂时驶离。这多亏了后卫舰的勇敢,其舰长同5艘英舰战斗5小时。德·拉·克路自觉无望,将其舰队其余的舰只靠到拉各斯附近的葡萄牙海岸。博斯科恩像英国人通常藐视中立的做法一样,强行俘获了他们。
1759年9月10日,本地治里海战 达奇在科罗曼德尔海岸的附近重新出现,率11艘战舰同波科克进行了第三次无碍大局的战斗。法舰损伤严重,致使达奇率队撤离,再也没有回来,法国在印度的军队最后的希也随之而去(参见第十六章→南亚→印度→本地治里陷落)。
1759年11月,布里塔尼海岸附近的作战行动 布勒斯特的法国舰队拥有21艘主力舰和几艘巡洋舰,由胡伯特·德·康弗兰斯海军上将指挥。港外是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霍克,有25只大帆船,加上4艘50门炮的战舰和9艘快速帆船。巨大的季风迫使霍克赶到托尔湾规避。康弗兰斯正好在这时出海,在布列顿海岸的基贝浪湾,他同执行普戒任务的英舰遭遇。同时,由于风暴减弱,霍克急忙出来追赶,康弗兰斯虽至少比英国人多出2艘主力舰和4艘50门炮的战舰,但他却逃到基贝浪湾,指望他的敌人不敢穿过入口处靠不住的湾岸和暗礁进行追击。但霍克却恰恰这样做了。
1759年11月20日,基贝浪湾之战 霍克在拥挤的海湾与法舰战。因天气恶劣,他取背风的海岸,交战结果英舰摧毁或捕获7艘法舰,余者被驱散。霍克损失舰只2艘,系触礁失事,战斗中的损失可忽略不计。此战使法国的海上力量退出战争。
1760—1763年,英国称霸海上 尽管法国的私掠船攫取了多达10%的英国商船,但由于法国海军被从海上肃清,法国的贸易仍被彻底摧毁。
1761年,西班牙干涉 西班牙的查理三世选择了不利的时机同法国结盟,并断绝了同英国的外交关系。法国为此将梅诺卡岛割与西班牙。西班牙于1月4日宣战。
1762年1月4日,英国的西印度群岛攻势 海军上将乔治·B.罗德尼对法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最后一座要塞马提尼克发起攻击,该要塞继格林纳达、圣路西亚和圣文森特之后于2月12日投降。当罗德尼正在西印度群岛得手时,已从东印度群岛回国的波科克马上在3月间从英国起航,率19艘主力舰和运输舰运送1万名陆军部队,开往哈瓦那。
1762年6月20日—8月10日,对哈瓦那的作战行动 波科克和罗德尼会合后,于6月驶到哈瓦那。7月30日,艾尔伯马尔伯爵乔治·凯佩尔所率部队经40天的围攻夺取莫罗堡。西班牙人接着交出了哈瓦那港,包括12艘主力舰和1500多万美元的钱及货物。这对西班牙的经济和声望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西班牙至美洲的所有贸易都要经过哈瓦那。
1762年10月5日,占领马尼拉 由海军上将萨缪尔·柯尼施爵士和陆军中将威廉·德雷拍爵士指挥的另一支英国联合远征军从印度启航,驶人马尼拉湾,并占领马尼拉城。他们索取了一笔400万美元的赎金(代替表面上掳掠的做法)。“阿卡普尔拉”号大帆船及船上的300万美元亦落入远征军手中。此外,一个英国舰队在大西洋外截获了从利马运输价值400万美元的白银至西班牙的一只运宝船。国王查理三世立即与法国一起参加和平谈判。他暂短的参战使西班牙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1763年2月10日,《巴黎和约》 法国放弃了对加拿大的所有要求,英国夺取了新斯科舍和圣劳伦斯河诸岛;全部俄亥俄河流域和除新奥尔良外的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所有地区也划为英国。西班牙以佛罗里达(密西西比河东岸所有的西班牙属地)同英国交换哈瓦那,并将梅诺卡岛还给英国。西班牙已因结盟而在秘密的《圣艾尔德丰索和约》(1762年11月3日订立,这是18世纪三个《圣艾尔德丰索和约》之一;)中得到补偿,即从法国得到新奥尔良和密西西比河西岸所有的路易斯安那。在西印度群岛,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还给了法国。“中立的”小安的列斯群岛中除圣路西亚外各岛都给了英国。在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孟加拉至高无上的力量。本地治里虽还给法国,但其防御工事被夷为平地,法国在科罗曼德尔海岸的军事力量受到限制;法国在孟加拉的基地应严格限于商业活动。
评论:在陆地,七年战争在政治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军事上,它证明松散、不稳定的联盟尽管在数量上有优势,但在同精明能干的军事领导人领导下的坚定不移、纪律严明、目标始终如一的国家进行战争时,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腓特烈大帝通过不屈不挠的勇气、战术天才和对劣势军队精明的战略运用,保存了普鲁士的完整,打败了数量惊人的敌人。他把他的国家置于强者之列,为后来德国的统一莫定了基础。他在七年战争中进行的战役证明他是一个大战术家,是历史上伟大的将领之一。在海上,皇家海军较稳固地建立了英帝国的霸权,摧毁了法国的殖民体系,并严重动摇了西班牙的殖民体系——这时西班牙是英国在海外唯一的对手。海上力量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法国革命战争(1792—1800年)
第一次联盟战争(1792—1798年)
背景
1791年8月2日,萨克森的《皮尔尼茨宣言》 法国革命运动日益增长的力量和暴力以及路易十六危险的局势,使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二世国王和奥地利的利奥波德二世皇帝宣布他们准备联合所有的其他欧洲列强,恢复法国的君主统治。俄国和瑞典同意派军队(由西班牙资助)。英国拒绝参加。法国立法会议对此威胁感到震惊,急忙组织军队保护东部边界。
1792年2月7日,奥普联盟 部分是为了回应法国逃亡君主的呼吁,部分是利用法国军事和政治的混乱,奥地利和普鲁士结成联盟,并开始向边界移动部队。撒丁(或皮埃蒙特)王国后来很快加入联盟。
陆上的作战行动(1792—1793年)
1792年4月20日,法国立法会议对奥地利宣战 战斗立即在佛兰德斯边界开始。法军尽管由于共和运动而组织不善,但仍保持着以前的一些纪律及少数职业军官。爱国热情使大批志愿者聚集到战斗的旗帜之下,结果职业者和业余者(国民卫队和义勇军)混合在一起,这是令人焦虑的。在奥地利人围攻的里尔附近一开始的小战中,他们轻易地被奥军击溃。让·巴普蒂斯特·德·罗尚博元帅对其部队的行为感到厌恶,遂辞去了北部军队的指挥职务而由已经担任中部军队指挥的马利·约瑟夫·杜·M.德·拉斐特继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