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13 T.N.村派纪 (美)
约1450—1500年,摩姆巴萨的兴起 由于商业税收的刺激,摩姆巴萨在西拉兹家族统治下成为东非主要的沿海城市。其他的主要居民区是马林蒂、基卢瓦、奔巴与桑给巴尔岛和帕特。为了同内陆部落行商,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促进了斯瓦希利语(一种参有阿拉伯外来语的班图语)的发展。
约1450—1500年,布尼奥罗的兴起 罗族血统的比托统治者,曾经在阿尔贝特湖东岸的布尼奥罗—基塔罗地区建立了一个主权国家,这个国家一直延续到19世纪才消失。
1468—1478年,埃塞俄比亚的巴埃达·马亚姆在位 他同穆斯林的多次进攻相对垒,其继位者埃斯金达尔(1478—1494年在位)也是如此。
西非
主要是由于整个世纪中葡萄牙海上力量沿大西洋海岸的南下扩张,这一地区不再湮没无闻。但葡萄牙没有拔除西班牙在西非海岸附近加那利群岛上的立足点。在这个世纪中,定都廷巴克图的伟大黑人帝国桑海相当强大显赫,这些显然起源于尼罗河谷地的桑海人从8世纪开始就控制着尼日尔中部地区,他们在11世纪皈依伊斯兰教。15世纪,在伟大的国王苏尼·阿里和阿斯基阿·穆罕默德的统治下,桑海帝国控制着非洲西面凸出部的大部分。
约1400年,加奥的起义 这个桑海人的商业城市起兵反对正在衰落的马里帝国。马里帝国对其统治者来说太大而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后来,塞内加尔的塔格鲁尔和沃洛夫摆脱了马里统治(约1420年)。大约在同时,莫西部落(位于布尔基纳·法索中部)开始以其轻装骑兵袭击尼日尔河谷地。
1402—1404年,西班牙占领加那利群岛
1425年,葡萄牙出征加那利群岛 由亨利王子派遣的葡萄牙人被卡斯蒂利亚人击退。
1431年,图阿累格人袭击廷巴克图 该城市被这些游牧民族所攻占并洗劫。
1434—1498年,葡萄牙人的探险 这些探险是沿着博哈多尔角南的非洲海岸进行的。
约1440—1480年,贝宁的“伟大”埃瓦乌里在位 这位被当时史籍描绘成伟大勇土和魔术师的君主创立了贝宁王位的世袭继承制度。他还发动了几次战争,大大拓展了王国的领土。
1450—1453年,葡萄牙人再次进攻加那利群岛 他们的所有进攻均被击退。
1464—1492年,桑海的桑尼·阿里·贝尔(苏尼·阿里)在位
1466—1473年,桑海与詹内的战争 宗尼·阿里打败,占领詹内(今杰内)这个位于巴里河河畔的富饶的商业国家。
1468年,对廷巴克图的占领和洗劫 桑尼·阿里受该城长老之邀,虽然使廷巴克图摆脱了图阿里格的控制,但桑尼·阿里对该城的洗劫亦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1469—1488年,对莫西人的诸战役 莫西人(参见上文)继续其对桑海的袭击。桑尼·阿里对该部落的两次战役(1469—1470年,1478—1479年)均进展甚微,但他击退了莫西人的一次大规模的袭击(1480年)。第三次战役以柯比之战(1483年)的重大胜利达到了高潮。第四次战役的战果相对较小(1488年)。
约1475年,刚果王国 本世纪后期,这个王国(参见第十一章→非洲→西非→刚果王国)领土幅员之广已达到最高纪录:它不但统治着刚果河和洛热河之间、内陆几乎抵达宽果河的领土,而且南面的沿海地区也经常向它奉献贡物。
约1481一约1504年,贝宁的“征服者”奥佐鲁阿在位 奥佐鲁阿是埃瓦乌里之子和一位杰出的勇士,他也与葡萄牙人建守了密切的关系,并派遣使节前往里斯本。这个王国因向欧洲商人出售象牙、棕榈油和胡椒而致富。
1483—1491年,葡萄牙人与刚果的交往 刚果对葡萄牙人有好印象,而且一些人开始信奉基督教。
1492年,桑海对富拉尼人的战争 出征归国途中,桑尼·阿里在渡河时溺死。
1492—1493年,桑海的王位继承战争 桑尼·阿里的儿子桑尼·巴鲁受到阿里最能干的将军之一——穆罕默德·伊本·阿比·巴克尔·图里的挑战。穆罕默德在安法奥之战(1493年4月12日)中打败桑尼·巴鲁,夺取了王位。他后来取名阿斯基阿·穆罕默德(穆罕默德一世阿斯基阿)。
1493—1528年,阿斯基阿·穆罕默德在位 桑海王国达到其强大和富裕的顶峰。(1500年之后的事件,参见第十一章→非洲→西非)。
1498—1502年,桑海征服亚滕加的莫西人 从麦加朝圣(1495—1497年)归国后,阿斯基阿·穆罕默德在一系列战争后征服了亚滕加的莫西人。
南非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向南迁移的班图语人继续其缓慢的行进,他们逐步赶走了原来的科伊斯居民,这些居民则把桑族人(布什人)赶入了沙漠或山区。德拉肯斯山脉以西的东海岸班图人,将来自科伊斯语和桑语中的各种倒吸气音引入其语言,于是这些恩古纳人在语言上与内陆的索托人产生了差别。
约1450年,马塔帕帝国的建立 马塔帕这个位于赞比亚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的国家是由尼亚钦巴创建的。尼亚钦巴拥有“姆韦涅·马塔帕”(“土地的掠夺者”)的称号,尼亚钦巴将这一象征强大而不道德的称号传交给他的继承者们。马塔帕帝国因这一可怕的称号而声名远扬。尼亚钦巴还将马塔帕帝国的首都从津巴布韦的老中心(参见第十章→非洲→南非)北迁至赞比亚的富拉山。
北美
墨西哥
阿兹特克的兴起
14世纪初期,来自北方的一个好战的游动部落―墨西卡(阿兹特克)人到达墨西哥峡谷的阿纳瓦克,他们定居于特斯科科湖区域、被称为特诺奇蒂特兰和特拉蒂鲁尔科的两座岛屿上(约1325年),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天然要塞。要塞由阻止通行的可移动桥组成的三条大道与大陆相连。通过战争的胜利和侥幸的同盟,富于扩张性的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峡谷扩张着其控制权。
1427—1440年,伊茨柯阿托皇帝(“黑蛇”)在位
1428—1433年,特帕纳卡战争 特斯科科湖西岸的特帕纳卡由于害怕阿兹特克人日益增长的力量,封锁了阿兹特克人的这两座岛屿,切断了包括淡水在内的急需补给。一场殊死战斗之后,伊茨柯阿托皇帝打败了特帕纳卡,并最终把他们围困在他们自己的首都。打垮特帕纳卡(1428—1430年)后,阿兹特克人打败了特帕纳卡的强大结盟城市霍奇米尔科(1430—1433年)。
1440—1468年,蒙提祖马一世·伊尔胡伊卡米纳(“像贵族一样皱眉”)在位 他主要在墨西哥城以南进行战争。在蒙提祖马一世统治期内,阿兹特克得到扩张和繁荣。
1468—1481年,阿克萨亚克托在位 他发动厂广泛的战争,向东一直到墨西哥湾,向西南一直到太平洋海岸。
1473年,内战(“肮脏战争”) 特诺奇蒂特兰和特拉蒂鲁尔科这两个岛屿城市长期争战。特拉蒂鲁尔科出于对其更强大的姊妹城市的恐惧和嫉妒,与一些反特诺奇蒂特兰的城市结盟。战争在这两个姊妹城市之间爆发。特诺奇蒂特兰于特拉蒂鲁尔科的盟友派兵支援之前,就在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中打败了特拉蒂鲁尔科。特诺奇蒂特兰对特拉蒂鲁尔科及其盟友采取了猛烈的报复。
1478年,扎马库亚胡阿克之战 特诺奇蒂特兰、特拉科潘和特斯科科的三城联盟对长期的敌人塔拉斯堪发动了一场战争。当三城的联盟军与塔拉斯堪大军相遇时,阿兹特克皇帝——阿克萨亚克拉将其军队逐次投入战斗,结果被塔拉斯堪人逐个击破而致兵败。战斗的第二天,在一场被错误指挥的孤注一掷的冲锋失败后,联盟军一败涂地。塔拉斯堪人毫不留情地将联盟军队追击到边境。据说,24000联盟军仅有4000人返回了家园。但是,阿兹特克人很快就从这次挫败中恢复过来。
1481—1486年,蒂佐克皇帝在位 他主要是在墨西哥城西南进行战争,战果胜负参半。
1486—1502年,阿胡伊特佐图尔皇帝在位 他进行了广泛而又成功的战争,东达大西洋海岸,西到太平洋海岸。在一场三年战争(1495—1498年)后,他向南扩大了阿兹特克的控制。
 
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存在版权问题
特别感谢云中孤雁制作的免费模版
本书由大笨熊免费制作供朋友阅读
更多精彩E书请登陆WWW.RBOOK.NET
第十三章 西班牙方阵和大帆船
(1500—1600年)
军事概况
这个世纪在整个世界史中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它以全球范围内的宗教改革为开端,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历经了相当时期激烈的宗教斗争。随着黑火药在军事领域的深入应用,军事战术发生了改变。
16世纪,海军战略战术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从而打破了延续2000多年的旧体系。在这千年中,近距离的行列大帆船舰队控制着海洋。到16世纪末期,大多数国家海军都配备了装有重型远距离舷侧火炮的帆船。
因此,尽管陆军的作战能力比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本世纪内海军著名将领比陆军将领多,这一点也不奇怪。其中有两位海军将领最富有远见。虽然他们都没有参与西欧海军战术的伟大革命,但是都对海军作战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世界著名将领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中的一位是葡萄牙的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被誉为现代海军战略之父;另一位是朝鲜的李舜臣,是世界第一支装甲舰队的缔造者和司令官。另外,还有几位较著名的海军将领。他们是:阿尔及利亚的法赫鲁丁,他是世界最现代化、规模最大的大帆船舰队之一的司令;英国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他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远距离舰炮舰队的作战战术。西班牙有三位著名的海军将领,他们的顺序依次是,法赫鲁丁强大的对手―意大利人安德烈亚·多里亚,赢得了历史上最大帆船舰队作战胜利的奥地利人唐·胡安,在新旧两种帆船作战中都显示出卓越才能的圣克鲁兹侯爵阿尔万柔。
16世纪,著名的陆军将领由土耳其人和西班牙人平分秋色。土耳其最杰出的将领是奥斯曼苏丹谢里姆及其儿子苏莱曼,称霸印度的莫卧儿国王巴布尔和他的孙子阿克巴。尽管意大利的帕尔马公爵―亚历山大·法尔内塞与其西班牙前任―贡萨洛·德,科尔多瓦以及意大利的征服者―埃尔南多·科尔特斯同样有名,但他还是算得上16世纪内欧洲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欧洲的优势就在于用他的才智以运动战支配着两个同样强大的对手:法国国王亨利五世和荷兰拿骚的土著部落首领莫里斯。此外,这个时期值得一提的还有缅甸的莽应龙和日本的丰臣秀吉。
16世纪内,黑火药武器完全统治了整个欧洲战场,亚洲战争情况与欧洲的几乎相似。盔甲,很难用来对付轻武器和火炮,因而很快消失了。然而许多贵族仍穿着轻盔甲,这主要是为了显示其威望。许多国家的骑兵仍头戴头盔,身披护胸甲,以便能从事白刃战。一些国家的步兵,特别是矛兵,由于上面同样的原因,也戴盔披甲。
轻武器
整个世纪,西班牙在步兵轻武器的发展和使用上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这一优势是以贡萨洛·德·科尔多瓦(埃尔赫兰将军)指挥的意大利战役为开端的。由于西班牙人认识到轻便火器作战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一直致力于改进和发展他们的武器。到16世纪末,法国总结了与西班牙人作战惨败的教训,迅速迎头赶上来。
插图001 欧洲国家的火绳枪手
16世纪中期到来之前,西班牙和法国两个国家为了简化弹药供给和训练程序,开始将其轻武器的口径和机械装置标准化。新标准化的火绳枪常叫做“Calivers”,实际上这是一个拼写错误的词,正确的拼法是:“Caliber”,即“口径”。这一发展主要是佛罗伦萨的菲利普·斯特罗齐努力的结果。
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人致力于增强其步兵作战能力,为此他们开始采用一种较重的轻武器,即滑膛枪,其射程可达275米以上。它是从一种所谓的带有夹持器的火绳枪演变而来的。真正轻的炮兵武器,一般都是固定在墙上或壁垒上,作为防御火力。在拉文纳战斗中,佩德罗·纳瓦罗伯爵为了把这种带有夹持器的火绳枪应用于机动作战,将它安装在30部手推车上使用,使其适应西班牙人的野战防御工事。这种枪须用一只叉型架支撑着射击,且比火绳枪的射程要远,装弹量也大。它的出现使本来就不简单的部队机动和训练更加复杂化了。然而,由于其射程远,火力强,这样的损失还是合算的。到16世纪末它基本上取代了老式火绳枪,在欧洲军队中成为主要的步兵武器。
英国是欧洲主要国家中最后采用这种黑火药轻武器的国家。它内部经过了很长时期的争论,直到1595年皇家条令才正式明确,滑膛枪作为军队使用的主要武器,从而淘汰长弓。这样,每个士兵除携带武器外,还须带一支火绳枪―标准化火绳枪或滑膛枪。然而,在英国由于弓箭兵射箭比大多数滑膛枪手射击动作快,射击的距离又远,所以有关取缔弓箭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大约两个世纪之后,美军将领本杰明·富兰克林极力主张以长弓作为步兵的主要武器)。
16世纪初期,为了使黑火药武器适用于骑兵,人们致力于制造一种骑兵用的小而轻的火绳枪。理论上,这种手枪的雏形一只手就可使用。但由于操待粗陋的火绳枪动作比较复杂,实际上要同时用两只手才能射击。因此,骑兵火绳枪手通常既要掌握射击技术又要具备熟练的马术:一般来说,他们很难做到两者兼优,因而往往显得手忙脚乱、配合失调。
插图002 火绳枪机工作程序图
然而,到了16世纪中期前不久,转轮式点火开关发明了,从而产生了世界第一支真正的手枪。它可能是德国的约翰·基富斯发明的。这种枪的机械装置像我们现在的烟盒那样轻,一只粗糙的旋转轮撞击一块黄铁矿,产生火花点燃火药池里的火药。当扳机向下打动时,一个大火花就释放出来,使转轮转动。为了保证少量的不间断火力,骑兵通常备有三支手枪,两支放在枪套里,一支插在右靴里。在三支手枪都射击完毕后,骑兵或者放下最后一支手枪,拔出剑来继续战斗,或者下马重新装弹,因为装弹必须两只手同时进行操作。
由于这种点火开关造价昂贵,使用起来也更加娇气,因此16世纪里它一直没能取代较为可靠的火绳点火装置。
火炮
16世纪炮兵武器的发展没能跟上轻型兵器发展的步伐,主要原因是炮兵还无法使炮既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而又十分可靠兼射程远。人们早就知道,要使炮做到射程远、精确度高、杀伤力大,炮管的长度最好是炮口直径的20倍或20倍以上(即炮管长度是膛径的20倍),同时炮管的管壁要厚,以承受装药量大的炮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压力。管壁较薄的炮和装药量较少的炮弹虽然也能发射同样重的弹丸,但是,其精确度和射程要打很大的折扣。因此即使是最轻型的炮,也仍然很不灵便,移动困难,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发射准备工作。
由于当时的炮存在这些缺点,因此,15世纪末,法国在炮兵方面所取得的优势,很快就被西班牙在步兵轻武器以及步兵战术方面的惊人改良所抵消了。法国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结果在16世纪,炮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只是在攻防堡垒和海军作战中有一点用处。尽管当时一些大的战役还都用到了炮,但在意大利拉文纳的一场激战之后,一般情况下轻武器成了战争中更具决定性的因素。
就在这一时期,法国在炮的制造和应用技术上的优势被更能干的德国枪炮制造者和炮兵取代了。接着,西班牙人又很快夺取了这一优势。在16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跟军事科学的其他多数领域一样,西班牙在造炮技术方面始终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阿尔贝特·马努奇在《炮兵时代》(伦敦出版,1949年)一书中对16世纪炮兵战术地位作了这一有趣的描绘:
“尽管炮兵已有了一定的机动能力,但是火炮的车架仍然很笨重。要想移动一门英国的加农炮,即使在平坦的路面上,也需要23匹马才行。在同样情况下,移动一门长炮,需要9匹马的拉力(移动蛇炮需要60多匹马的拉力)。弹药―主要是生铁粒,炸弹(一个装有黑火药的铁壳),镶弹筒(一个装有小弹丸的铁罐)和弹丸(铁球团)―都是用独轮车和两轮车通过坎坷不平的道路拉来的,或是人背来的。炮手的步速就是野战炮兵的速度,因为炮手要跟着火炮行动!而且一些炮手要伴随火炮若干年。伊丽莎白时期,伦敦城的个别炮手已经90多岁了。
“由于缺乏机动性,在战斗中火炮随时随地有被夺取的可能性,所以对于炮兵来说,这段时间通常是危险时期。一般来说,炮兵阵地上指挥官实际上就是参战的士兵,而后勤运输人员和炮手则是雇佣来的,炮手当中自然要有人看守着炮。由于在战场上炮兵人员通常守候在炮旁,容易被敌人步兵枪手逐个地打死,所以这些炮兵和那些对君主不负什么特别责任的国内技术人员关心的是阵地及其隐蔽部的安全。炮兵部队中通常还需编入一些火枪手,他们的职责一方面是防止炮兵开小差,另一方面也是保护炮兵免受敌人的袭击。”
炮的制造者不断对炮的新型设计、炮膛直径、炮管管壁内厚度、炮弹炸药装填量和弹丸重量等综合性能进行多方面的验证,结果造成炮的型号繁杂多样,弹药供应成了一个极重的负担。因此,炮在野战中的重要性也降低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16世纪中期前不久,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下令将所有帝国制造的炮标准化为七种型号。不久法王亨利二世也效仿西班牙,将法国炮规定为六种标准型号。但是炮的试制工作仍在继续进行着,在原有标准型号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型号,不过,总算比以前更有系统更有计划了。当时各国有许多炮是仿照西班牙的设计制造,但国与国之间炮的型号一直各不相同。
到了16世纪末,炮的生产技术进步如此之大,以致于在后来将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炮的射程、威力以及炮的主要型号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这时炮的改进主要限于机动性的提高,编制的改进,战术以及射击技术等方面。到了16世纪末,现有的炮基本上组合成作为现代炮兵原型的三种主要类型:第一类是长炮型,类似于现代的野战火炮,其炮管较长(约为口径的30倍),炮管管壁较厚。因此,精度较高,射程远。
插图003 十六世纪西班牙大炮
第二类炮,炮身较轻较短,用来发射较重的弹丸,但射程较近。这种炮虽牺牲了射程和精确性,却换来较大的机动性,又不降低它的威力。这就是所谓的加农炮。它的炮管长度约为口径的20倍,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榴弹炮。
第三类炮,炮管短,炮管的管壁薄,用来发射较重的弹丸,所以射程短。这类炮又分为两个小类别:一类是射石炮,可能是由于其炮弹为石头的缘故而得名,它比同口径的铁制迫击炮要轻得多,因此这种炮(其炮管长为口径的10—15倍)管壁很薄,但仍能发射较大的石块,这种石块几乎和加农炮的炮弹大小差不多;另一类是臼炮,相当于现代的迫击炮,无论是过去的臼炮还是现代的迫击炮,都是短炮管(相当于10倍以至于更小的口径),因此其弹道较高,射程较近。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即使是国与国之间火炮的标准类型区别较大,但是其类型都包括在下面三种类型之中:
16世纪大炮性能一览表
(表中所列只是象征性的近似数据,材料也不完整,且有混乱和矛盾现象―编者注)
名称炮重(磅)弹重(磅)口径(英寸)炮长(英尺)直射距离或有效距离(码)最大射程(码)
第一类:长炮(炮的长度为25—44倍口径)
艾斯梅里小炮2000.31.02.5200750
蛇形发火器4000.51.53.02501000
小隼炮5001.02.03.72801500
鹰炮8003.02.56.04002500
米宁轻型长炮10006.03.36.54503500
帕萨伏朗特炮30006.03.310.010004500
赛寇炮16009.04.06.95004000
非标准长炮300012.04.68.56004000
半长炮340010.04.28.58505000
长炮480018.05.211.017006700
特大型长炮700032.06.516.020007000
第二类:加农炮(炮的长度为15—28倍口径)
四开加农炮200012.04.67.04002000
半长加农炮400032.06.511.04502500
非标准加农炮450042.07.010.04002000
蛇形加农炮600042.07.012.05003000
加农炮700050.08.013.06003500
大型加农炮800060.08.512.07504000
蛇炮1200090.010.010.07504000
第三类:射石炮和迫击炮①
中型射石炮300030.010.09.05002500
中型臼炮150030.06.32.0300750
重型臼炮1000020015.06.010002000
①射石炮种类很多,但长度一般为10—15倍口径,弹重最多为50磅。迫击炮长度为3—5倍口径,弹重最多为250磅。
城防设施与攻城装备
16世纪初,城防工事的建筑技术发生了一场大的革命。炮的强大威力终于使甚至是中世纪最坚固的城防工事过时了。这是因为城堡和筑有城墙的城市无法架设对付敌人炮击的大型加农炮。城墙上的轻型炮又打不着敌人的攻城远程炮,稍重一些的炮虽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拖到城墙上面,也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炮的后坐力会使墙基发生巨大的震动,严重影响了城墙的坚固度,反而更容易被攻破。
因此,城墙变得低矮而厚实―即使城墙出现缺口,只要布置同样多的护城炮,就可以弥补损失,增加攻城难度。新式城防工事筑有宽大低矮城墙,从城墙上又延伸出三角形棱堡。这样,护城炮就可以封锁接近城堡的所有通道。因此,当时各国都为原有的城防工事构筑了新的城墙和三角形棱堡,并尽可能给老式城墙加宽并降低高度。
在16世纪以后的时间里,出现一种强烈的对比,即筑城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地增大攻城炮的威力及射程。尽管新式城墙不仅有巨大的棱堡,而且还可以架设威力强大的护城炮,但是在长时间密集的炮火中仍然可能被炸裂口。因此,为了增强城墙的坚固性,防止敌方步兵乘隙而入,新型城防工事在城堡周围挖掘了宽阔的护城壕沟,壕沟边再构筑一个外崖,外崖上还部署了一些轻型炮,以对付大量的攻城炮,不使敌人靠近。同时,为了确保护防炮有广阔射击角度和发挥外崖上的轻武器的威力,新型城防工事还在外崖墙前构筑了一条平缓的廊道或斜坡,一方面减缓了外崖的坡度,增强了城墙的坚固程度,另一方面减弱攻城炮的威力,增加了攻城难度。
新型城防工事的设计还有一个附带的优点,那就是敌人很难把地道挖到城墙下面,因为地道必须掘得很长,挖地道的人很难吸到新鲜空气。挖掘地道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黑火药的代价昂贵。在可以挖掘地道的时候,通常采用崩坍的办法而不是爆破,这正好又回到了古代采用烧毁地道坑木使城墙倒塌的办法。
新型城防工事的方法超过了枪炮技术的发展速度,使攻城又变成了漫长而又煞费苦心的事情。同时,这反过来使战争重新成为一连串的城池攻防战。鉴于部队的机动技术、过分的自信或者后勤供应的压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有时也会促使双方军队开到野外来面对面地打上一仗。
新型城防工事的出现,必然会刺激人们去努力改进攻城的技术和方法。为此,必须寻找一种比较安全的办法,把进攻城堡需要的炮和轻武器尽可能送到离城防工事较近的位置上,以便充分发挥武器的火力。由于攻城用的老式弹盾和塔架已经不适于对付城防用的黑火药兵器的袭击,所以攻城部队不得不求助挖掘壕沟的办法。16世纪末以前,掘壕攻城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然它比17世纪沃邦的技术改进还是要原始一些。
插图004 防御工事构造
在远程长炮的掩护下,攻城部队的工兵和步兵对准城堡防御工事中可能比较薄弱的地段挖掘壕沟,当挖到炮火可以打到城防工事的外崖或者其他的外围工事时,便在宽而浅的壕沟前面迅速筑起一道厚厚的土墙,作为放置攻城炮的工事。然后在夜幕笼罩下,将重炮推进阵地,向敌人发起猛烈的炮轰。在炮火的掩护下,壕沟不断向前延伸,直到炮兵和步兵联合发动进攻,制服城防工事壁垒上的防守部队。这时,攻城炮继续向前推进,集中火力轰击敌人的主要城防工事。
用来对付高度戒备的城防部队时,挖壕本身费时、费力、费钱,还要流血牺牲,几乎是一项不忍心采用的攻城手段。16世纪时的城堡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弹储备,那么就像13世纪时的城堡一样坚不可摧。
新的城堡防御工事以及对付它的攻城手段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古罗马时代以来在欧洲早就基本退化了的野战防御工事的构筑技术。不过首先还是由贡萨洛·德·科尔多瓦领导的颇有远见的西班牙士兵促进了野战防御工事的发展。显然是他最早认识到野战防御工事与新式轻型黑火药兵器相结合的潜在威力。后来,佩德罗·纳瓦罗和帕尔马的亚历山大也效法贡萨洛·德·科尔多瓦,使西班牙高超的工程技术和野战防御工事的构筑技术成了西班牙在整个16世纪期间取得军事优势的主要因素。
陆军战术
概述
由于军队致力于采用经过改造的黑火药武器,所以战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到16世纪末,军队编制和战术队形开始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在这个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总的来说在此方面西班牙军队比其他国家的军队更富有远见卓识。但是,到了16世纪末期,法国军队在亨利五世、荷兰军队在拿骚的莫里斯的领导下―循着西班牙足迹―在战术队形方面迎头赶上,开始取得优势,超过了包袱过多的西班牙。
正如前面所讲的,火器效能的提高和工事坚固性的增强,使军队指挥官们轻易不拿部队冒险,除非对胜利有较大的把握。各国特别是法军从帕维亚之战(参见第十三章→西欧→法国→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惨败中总结的教训就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也有后勤补给尤其是弹药供给难度增加的原因。
这个时期,由于火绳枪和滑膛枪在装弹时,士兵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兵器的效能大受影响,这使负责作战指挥的16世纪的军事将领们在协调联合兵种作战时,遇到一个很大的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步兵轻兵器的威力,军事指挥官在战术上进行了各种试验,包括骑兵突击行动、骑兵用轻兵器出击、炮轰、长矛冲击和构筑野战防御工事等等。
步兵战术
15世纪末,在支持那不勒斯国王反对法国的战争中,贡萨洛·德·科尔多瓦首先认识到并充分发挥了轻兵器的威力。他发现将火绳枪士兵部署在堑壕中,以守卫广阔的正面阵地,可节省许多兵力,以机动战胜法国军队。他还设法解决了本世纪的一个基本步兵作战课题:即如何保卫野外作战中正在装子弹的火绳枪手的问题。他把火绳枪手与长矛兵混合编在一起,长矛兵为火绳枪手提供了可靠的保护,并利用进攻突击使火绳枪手的轻兵器火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插图005 西班牙长矛兵
科尔多瓦的后继们继承并改进这一战术,将火绳枪手部署在散兵的前面,两翼配以矛兵和戟兵,其中散兵是由所谓的法国爱磨人敢死队组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组成了16世纪军队的战斗队形。
插图006 瑞士矛兵
随着武器的发展,西班牙不断增加轻火器兵对矛兵比例,开始将轻火器兵编人队形,与矛兵混编成几个固定的纵队。为了保持火力的稳定,前排火枪兵射击完准备重新装弹时,后排的火枪兵向前移动,站到射击线上,准备射击。这种大型的编队从事作战时,矛兵首当其冲,表现了西班牙军队独有的特点,所以有时称之为“西班牙方阵”。在16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这种训练有素的方阵使西班牙军队在作战中火绳枪和矛兵互相支援,程序严密,所向披靡。
到了16世纪末,这种编队随着滑膛枪手比例的增加,其威力不断增强。另外,更加轻型而且机动的火绳枪兵几乎完全成为适应小规模战斗的中坚力量。这一创举几乎是由帕尔马的亚历山大和拿骚的莫里斯同时发现运用的。在此期间,帕尔马的亨利对其加以改进(在库特拉之战中),让前排火绳枪手跪在地上,第二排枪手站着同时进行射击,这样就增强编队的稳定性,使火力强度成倍地增长。
骑兵战术的发展
16世纪的前一阶段,法国重骑兵仍然是欧洲地区的劲旅。它主要是由作战经验丰富的近卫骑兵队和自由连队组成(参见①第十二章→军事概况→陆军战术→骑兵战术;②第十二章→军事概况→军事组织),然而帕维亚战,法军惨败,使这些中世纪骑兵成为过时的产物。而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正开始逐步地增加轻骑兵的比例,并尝试改进黑火药兵器,使之适用于骑兵的作战。
在这个兵器试验时期,德国建立了一支配备有新式转轮手枪的重骑兵。德国雇佣军在改进黑火药兵器使之适合骑兵使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德国骑兵通常披着黑色盔甲,使用的武器也带黑色,因此他们被称做“黑色骑士”―主要由施瓦茨人骑兵队组成,通常用来称谓16世纪的德国雇佣骑兵。施瓦茨人骑兵队配带的武器与著名的德国雇佣矛兵相同。起初他们穿锁子甲,后来改为头盔、胸恺和一直套到大腿的笨重皮靴。冲锋时,他们排成由一些不大的密集纵队组成的横队。每个纵队由几个横排组成。当他们接近敌人时,前排士兵把所带的三支手枪全部射击完毕,然后,突然转弯180度向后跑去。这就称为“半旋转”战术。当他们跑到自己一行的最后排位置上装弹时,最前面的一排骑兵也开始按部就班地前进、射击,然后转弯向回跑。通常“半旋转”战术是在骑兵全面向前推进之前采用的。要顺利地运用这种作战方法相当困难,很容易遭到敌人骑兵反冲锋的破坏。整个16世纪,德国都在运用这一战术。然而,对于那些唯利是图的德国雇佣军来说,这一战术的效果比较有限。
虽然16世纪下半叶德国最初在骑兵采用黑火药轻兵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不久法国骑兵夺取了它在欧洲的优势。法国重骑兵完全淘汰了长矛兵,作战时通常排成很长的横队,快速向前冲击。横队的纵深只有2—3个横列。他们先用手枪开道,然后挥舞马刀实施突击冲锋。到了16世纪末,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骑兵都装备了手枪或手枪和马刀。唯一例外的是西班牙和波兰的长矛兵。
欧洲骑兵的战术和编制体制受土耳其骑兵的影响较大,而土耳其骑兵又综合其敌人―基督教国家骑兵的优点。只就土耳其精悍的近卫步兵来说,它是由大多配备剑的不正规的轻型散兵和穿有轻便的锁子甲、训练有素的封建诸侯的军队(骑兵)两个几乎均等的部分组成,同样它的骑兵也是由矛兵和带有弓箭的骑兵两个均等部分组成的。16世纪初期,除法国的骑兵外,土耳其骑兵几乎威震所有的对手。然而,由于火器用于骑兵,土耳其的骑兵逐渐落伍于西欧国家的骑兵。
在土耳其的骑兵中,最优秀的要算是苏丹的“骑兵卫队”。它比近卫步兵配备的武器和锁子甲要多,能够与欧洲优秀的步兵和骑兵抗衡。另外,土耳其军队近卫步兵在战术编队方面也一直是出色的。
但是土耳其的骑兵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为了使大量的马匹有充足的饲料,他们不得不经常迁移,过着游牧的生活,这使得他们难以在某一地区长久作战,而且不得不携带战利品与中欧国家军队作战,而中欧军队可以其坚固的城防工事如在维也纳阻止土耳其军队的进攻;另外,在长期艰苦的作战中,土耳其军队的步兵和骑兵比例失调,使其缺少足够机动力量。不过土耳其军队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不断增强精干有素的近卫步兵力量,通过使用野战工事,来给骑兵提供前进基地。结果在16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土耳其军队对中欧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由于德国和匈牙利军队羡慕并吃过土耳其轻骑兵的亏,所以重点发展本国的轻骑兵―像土耳其“华丽轻骑兵”(轻骑兵之一种,通常着华丽军装,故名―编者注)那样强大有力,赋予敌后搜索侦察和突袭敌人的任务。这一趋势早已在西欧的西班牙骑兵和法国及威尼斯轻骑兵中有所发展。到了16世纪末,欧洲各国发展成两个不同类型的轻骑兵:一类是以德国的雇佣骑兵或法国重骑兵为代表,他们头戴钢盔,身披护胸甲,配带火枪,是遂行战斗的主要力量;另一类是更加轻巧的轻骑兵,他们不披盔甲,配带有一或两支手枪和一把轻便马刀,主要承担骑兵的其他有关任务。
军队组织体制
战斗队形
尽管中世纪的三种战斗队形已经过时了,但仍沿存到16世纪初。这三种战斗队形主要由乘马部队和步兵组合而成,因而到了16世纪特别容易受到火器和炮兵的袭击。
西班牙军率先致力于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基于科尔多瓦(可能是他建议或举荐的)战争实践的经验,1505年国王斐迪南将他的军队编成20支部队,称为纵队。每个纵队有1000—1250人,混合编有长矛兵、戟兵、火绳枪手和剑盾兵,这些人又编为五个连。这就是自从古罗马步兵中队这种编队形式淘汰后,根据兵器使用的有关理论在西欧建立起来的第一种正规的战术编队。这种纵队从它的实际作战任务来看,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营和团,它由纵队司令或上校负责指挥。
有趣的是,不久这一战术编队被误传。纵队一般用做“Coronelia”,通常被不准确地用为“Coronelias”(类似于我们今天误用“炸弹”一词),而他们纵队司令官一词变成为众所周知的“Coronels”。
不久,法国成功地模仿纵队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横队―这一词在16世纪法语和英语中并非误用。由于种种不可确定的原因,英语中仍保留着西班牙语的写法,似乎是通过法语传来的,但是发音上却是西班牙语的语音了。
在后来的30年里,西班牙人逐步采用了一种称为步兵团的较大的编队体制。最初,每个步兵团由数量不等的几个纵队组成,最后标准化为三个纵队。这样每个步兵团总兵力为3000多人。这里有一点不能确定,即可能由于步兵团一词是从三角形的编队演变来的缘故,也可能是西班牙军队中平均每支部队都有约三分之一的步兵组成的原因。当步兵团成了西班牙军队的标准编队时,剑盾兵和戟兵便消失了,代之以长矛兵和火绳枪手组成的步兵团或称“西班牙方阵”。这个战术方队明确了指挥官,并且编制充足,变化多端,足以单独地遂行作战。
步西班牙的后尘,不久法国也组建了这种固定的区域型部队。法国的区域型部队比西班牙步兵团的编制小,但不如西班牙的出色。后来,它发展成为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区域型陆军团。
指挥程序和军阶
以下的组织原则都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官阶制度:欧洲君主,一般总是其军队的总司令。无论平时还是战争,君王的军事助手通常称为总管,它是由一名有卓越军事才能的贵族来担任。其他突出的贵族武官,特别是在法国,通常担负元帅这一荣誉军衔。当君主亲临战场时,自然他就成了军队的总司令。而第二把手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总管或元帅之一,他在军队中行使副总司令的权力。当总司令不在时,他就要以君主的名义履行总司令的职责。
在君主总司令及其副总司令之下,就是准将。他是一名资历较深、职位较高的行政管理长官,实际上是军队真正的领导。他不一定是贵族,可以由一名作战经验丰富的士兵来担任,负责后勤补给、编制管理,在作战中进行战斗编组,人声督催士兵冲锋,整理零乱的队形。当然,这须通过军士长和军士对本国或雇佣部队进行管理。
另外,在君主及其总管之下还要设立一个不固定的参谋团,而副总司令和准将只是负责作战的领导指挥。
军队的构成
16世纪初期,多数国家的君主都有一支相当数量的常备军,作为应付战争的核心。这支职业性军队的军官大多是贵族,因为普通士兵,即使再出色,也很少能被提升,当然不排除极个别士兵能晋升为准将的情况。
但是,即使有这样一支常备军也不足以应付战争。同时,16世纪国家的经济状况又不允许保持一支开支庞大的均衡的军队。为此,一旦战争降临,统治者们不得不招募一些雇佣兵来扩充部队。例如,法国常备军大部分为骑兵,战争时法国一般从瑞典招募步兵(历史上瑞典很少有与法国为敌的时候),有时也从德国招募或从意大利雇佣步兵骑兵。
君主如此依靠雇佣军,以致于出现很多令人头痛的事。尽管雇佣军训练有素,能征善战(瑞典和德国雇佣军更是这样),但是他们没有爱国热忱,经常不能取信于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得到雇佣金。当时雇佣军的佣金必须战前支付,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拒绝作战或威胁投敌。这就是当时将领们为什么不愿意冒险参战的原因。同时,庞大的雇佣费用也是各国保持一支小规模常备军的主要原因。
在域外作战时,军队一般由本国的常备军和雇佣军构成,而本国的常备军则相对较少。军事素质低、组织松散的民兵则只能作为军队进攻的辅助力量,这样还可以节省雇佣军费和物资消耗。贵族和本国的平民百姓则作为留守力量。如果必要,特别是有外敌入侵时,民兵、贵族和平民百姓作为后备力量,随时准备应征参战。在防御时,民兵、贵族和百姓则给军队以某些方面的支持。
除了前面讲到的军队类型以外,在欧洲地区还有三个国家的军队较有特色。其中土耳其的军队已在上一章给予了说明。
另一个是本世纪晚些时候在瑞典出现的国家正规军队。瓦萨国王正是利用这种类型的军队把国家建设成为强国。这种军队不使用雇佣军。作为常备军核心力量的军队力量庞大,且较正规,由国家扶植,战争时如果必要则征召军事素质较好的民兵补充军队的力量。
在16世纪最后几年,荷兰拿骚的莫里斯也组建了这种军队。自古罗马时代结束以来,他长期坚持严格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所以无论西班牙何时入侵,他都有素质较好的兵源。幸亏是由于荷兰经济高速发展,使莫里斯能够及时地给予其军队以丰厚待遇。正是有这样军事素质较好、凝聚力大、民族振兴心强的职业军队,才使得莫里斯领导其国家战胜西班牙雇佣军,以至与西班牙的精锐部队抗衡。
军事理论
黑火药武器的应用,国家经济力的增强以及政治因素的增加使战争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此,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研究战争。对军事事件的全面分析振兴了战争理论,包括军事战略、战术、编制体制、武器和弹道学以及防御工程等等方面的理论。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军事理论学家是尼科洛·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佛罗伦萨的政务活动家、政治理论哲学家。由于受到统治者美第奇家族的排挤而引退,他以余生巧年的大部分时间潜心从事理论研究和创作。从军事角度来看,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君主论》和《战争艺术论》两书。他不满意15世纪意大利战争戏剧性的结果和使用雇佣军作战,劝阻统治者不要冒险从事不必要的战争。他从当时各国军队效仿古罗马军团作战的实践得到结论―西班牙和法国的军队正在并且越来越接近当代现实情况。然而他错了。他低估了火器和骑兵的作用。他为佛罗伦萨王国设计一种军事体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不给人民以自由。后来这一体制大概被美第奇家族采用。佛罗伦萨王国之所以在战争中败北,很大原因在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比马基雅维利理论政体要多。
与马基雅维利同时代较著名的理论家还有德国知名的艺术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1471—1528年),他写了有关防御工程方面的著作;另外还有尼科洛·塔尔塔利亚(1500—1557年),他发表了许多有关武器科学方面的论著。
法国法兰西斯·德·拉努是马基雅维利忠实的信徒,是法国早期宗教战争新教派的主要领袖。他广泛地研究了当代战争实践,对军事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军事战略和战术方面显现出远见卓识,著有多部杰作(大部分是其在被俘时完成的),其中最重要著作是《政治和军事论谈》。
海战的发展
海军战术的革命
16世纪的海军作战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随着海军炮火潜在威力的充分利用和发挥,延续使用了2100多年的古希腊罗马战船时代,在法赫鲁丁、安德烈亚·多里亚和唐·胡安三位最杰出的将领达到鼎盛后不久而结束。尽管这种战船后来又在地中海区域活跃了一个多世纪,但在西班牙海军将领如圣克鲁兹侯爵认识并发挥海军舰炮的潜力之后,新型战船时代已经开始。古希腊罗马战船成了新型战船的辅助船。圣克鲁兹生前可能见过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他可能比圣克鲁兹更早地意识到海战中新的发展。
从萨拉米斯海战到勒班陀海战(参见①第二章→地中海中东→马拉松战役→温泉关和萨拉米战役;②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征战高峰期)期间,海军战术的变化很小。海军作战的目的是撞毁或攻占敌人的战船。勒班陀海战时不太坚固的战船跟布匿战争时的战船相比并无很大的差异。这些战船又长又窄,只有一层甲板,长度约为46米,最大宽度约为6米,由54支桨推进,每边各27支。船上还装有2—3个三角帆,用来让划手轮换休息,或者在顺风时加快船行的速度。每支桨配有4—6名划手―通常是奴隶。在基督教徒使用的战船上,划手通常可以用防弹盾来保护自己,而土耳其人则根本不考虑用什么办法来保护战船上的奴隶。每艘战船上的船员总共约有400人,包括划手、水手和一个作战士兵分遣队。勒班陀海战时,基督教徒的战船船头装有5门小型加农炮,稍小一点的土耳其战船只装有3门。在船头伸出一个金属撞角,长约3—6米,用来撞击敌船。
插图007 地中海国家的桅帆战舰
在勒班陀海战时期,还有两种类似古希腊罗马战船的重要变型船。一种是土耳其帆桨两用小战船。它是仿照早期拜占庭帝国的一种战船制造的。其船体较小,但速度更快。船上有18—24名划手,船员共约100人。另一种是地中海另一侧的威尼斯人用的三桅帆装战船。它比古希腊罗马战船大一倍,因此船速较慢,但威力更大,适航性更强,装载的士兵更多。这种战船并不是地中海的快速古希腊罗马战船和北欧的新式多门加农炮桅帆战船的一种十分成功的折衷产物。三桅帆装战船装有50—70门炮,但其中大部分是鹰炮或用来杀伤人而不是击毁敌船的小炮。
直到16世纪中叶,与地中海地区的古希腊罗马战船一样,北欧的桅帆战船也是作为载运士兵的浮动堡垒或作战平台而用的,它的任务是跟敌船上的敌军交战。海战跟陆地作战的打法基本相同。当双方战船进入弓箭或轻型加农炮的射程范围内时,战斗便开始进行。在战斗进行到高潮时,一方的士兵就攻上敌船并将其俘获。当时的战船基本上仍是由“圆形”商船改建的。船的长度勉强是船宽的两倍。黑火药出现后,在战船的船头和称为船楼的高层建筑的后面,以及沿上甲板的栏杆等位置均装备了轻型加农炮,从而延长了战船的作战距离。为了避免战船倾覆的危险,在船上和甲板上均不设置重型加农炮。
插图008 西班牙大帆船
16世纪初,为增加气势,某些战船上开始设置“舷窗”。这是由法国布勒斯特的一位造船工发明的。它开在船侧的窗口,上面有用绞链开启的窗盖,这样,不必从船边吊装而通过窗口就可以很方便地给船装卸货物。为了压制亨利八世在其新型战船上安装的重炮,英国造船家运用这个思路,设法使加农炮从船的下甲板进行射击。这样,舷侧炮便告问世―它的重量正好安全地分布在它的重心下面。西班牙立即步英国后尘,建造了一种长约30米、宽约9米的战船。可能因为它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一样,是专门为海军作战而设计的,因此被称为西班牙大桅帆战船。它的船身趋于狭长,在吃水线上方有个较低的撞角,用来冲撞敌船。这种战船有三个桅杆,上面装有横帆。船头船尾建有船楼,吃水线以上的船体装有许多门轻型加农炮。在主船体上有一排大型加农炮,这样,海战的初始阶段就大大延长。但如果不能对敌船作猛烈的冲撞,并像早期海战那样士兵登上敌船,进行一场短兵相接的搏斗,那么战斗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西班牙大桅帆战船,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不同,它具有远距离海上航行的能力。其主要缺点是行驶受风力的支配。由于新式战船比老式圆弧形战船机动性更大,索具也有了改进,因而它可以“逆”风驶行,这样,上述缺陷部分地得到弥补。
早在与亨利八世交战时期,法国人的战船就使英国人认识到舷侧炮的应用有可能改变海军战术,因此,越来越重视发展适合装备远射程炮的战船而不再注重攻占敌船这种作战方法了。结果,位于战船头尾的船楼变得越来越矮,船头上的撞角也很快取消了,重型炮的比例也有稳步增长。不过,西班牙的战船还依然保留着船头上的撞角,杀伤人员和摧毁敌船的两种火炮的数量继续保持平衡。他们仿照英国,降低了船头上船楼的高度,但船尾的船楼仍然造得很高,并在上面设置了敌人难以对付的轻型炮组。
西班牙人仍然把他们的战船看作是主要来携带陆军的海上浮动堡垒。与此相反,英国人则不愿浪费船上的舱位和人力来装载不懂海战的陆地部队,他们训练水手离开炮位或者攀下帆缆,操起长矛或短剑,强行登上敌船或者竭力把登上自己舰上的敌人赶走。
这些就是各国海军战术理论的区别,它导致了英吉利海峡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在这次海战中,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无畏舰队,开创了海军作战史上桅帆舷侧炮战船的新纪元,并标志着英国谋求制海权的开始。
海军强国的出现
16世纪前,海军战略基本上是依附于陆地战略的。中国的郑和跨越广阔的海洋,以海军力量为工具,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作出某些杰出贡献(参见第十二章→东亚→中国)。然而,只有葡萄牙的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最先表明了这样一种思想,即要让海军远涉重洋,为本国攫取政治和经济利益。他在印度沿岸建立起一个海军基地网,使葡萄牙得以控制其海上航线和海岸线(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印度洋地区的葡萄牙帝国)。
西班牙人似乎从未像葡萄牙人那样清楚地认识到海军力量的重要性。不过,在16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他们也利用海军巩固了对西半球大部分地区的统治,并成功地控制了大西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西班牙的海军基地及其对重要海上航线的控制意味着什么,对于像弗朗西斯·德雷克那样的英国海军将领来说是十分清楚的。德雷克确信采用桅帆舷侧炮战船的新战术使他与其同胞取得了对西班牙明显的海上优势,因此,他比别人更加尽力精心策划发起了一连串的海战,从而使英国实现了它的海上霸权。
世界第一艘装甲船
在世界军事史中,很少有人能像16世纪末期半独立的朝鲜全罗道海军将领李舜臣那样,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李舜臣有两大功绩,他战胜了丰臣秀吉率领的日本舰队,从而拯救了整个朝鲜,可能还有中国。日本是从16世纪末开始实施侵略计划的。在这次战争中,李舜臣运用的战船是两艘以至更多的铁甲船。这种铁甲船是由李舜臣亲自设计监造的。他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运用娴熟的战术将其运用于作战,从而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李舜臣的“龟船”是一种低甲板的铁甲大帆船,船体全部用铁板包上,船上装有尖铁保护战船。铁甲保护了船浆和划手,同时李舜臣充分运用他的聪明才智,还认识到他设计的船还需要比用风更先进的动力,这些在当时的远东地区是罕见的。另外这种铁甲船还装有重铁撞角和两门或更多从铁甲炮孔发射的加农炮。而其他舷侧孔,则用于发射燃烧的火箭,以欺骗敌船。
李舜臣在他取得最后胜利时刻战死,这使他在铁甲船上安装重炮的想法未能实现。直到两个半世纪以后的工业革命,李舜臣所期望的新动力才得以实现。可以说李舜臣和列奥那多·达·芬奇一样是空想家,他的想法超越了所处的时代,不可能实现。但是李舜臣和达·芬奇的不同之处在于,李舜臣将理想船的变异应用于战争,并取得胜利,从而改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西欧
不列颠群岛
英格兰
16世纪,英格兰正处于都铎王朝时代,先后由铁腕人物亨利八世及其女儿―“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他们当政期间,曾为把英国建设成海上帝国奠定了基础,在伊丽莎白统治末期英国就成为了海上强国。在16世纪初期英格兰取得弗洛登一战伟大胜利之后,英格兰与苏格兰区域性边界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这并没有对英格兰人的海外扩张产生很大影响。同时,英格兰继续与法国不时地发生边界摩擦,这些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结果,较大的动作是插手法国参与的域外战争及其内部冲突(参见①第十三章→西欧→法国;②第十三章→西欧→法国→宗教战争)。随着海外商业活动的增多和皇家海军的崛起,不列颠岛国的劲敌是当时称霸海洋并垄断着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贸易的国家―西班牙。当时,英国的基本国策是避免与西班牙的正面冲突,为此努力促成女王玛丽一世和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联姻,但冲突最终还是发生,而且可能还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在伊丽莎白执政的头十来年中,由于英国和西班牙在公海上、在美洲以及在荷兰的暗中争斗,终于酿成两国之间公开的敌对行动,从而开始了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无畏舰队远征。在这次交战中,不列颠海军在英吉利海峡酉岸附近海域击溃了西班牙舰队一系列战术性的进攻,尽管这些打击不是致命性的,但是却大破了无畏舰队的元气。从此西班牙帝国开始衰落,并预示着英国海上霸主时代的来临。
1485—1509年,亨利七世当政 加强了王权统治,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参见第十二章一西欧一不列颠群岛一英格兰)。
1509—1547年,亨利八世当政
1511—1514年,与法国和苏格兰发生武装冲突(参见①第十三章→西欧→法国→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②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苏格兰)
1520年6月7日,“金锦营”战区(加来附近) 亨利八世和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暂时结成联盟。
1522—1523年,英国入侵法国(参见第十三章→西欧→法国→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 但未成功。
1530—1534年,宗教决裂 亨利在不列颠建立于独立的基督教教会,为未来内外宗教冲突留下了隐患。不久,他又被迫镇压第一次天主教教徒暴乱(1536年)。
1542—1550年,与法国和苏格兰交战(参见①第十三章→西欧→法国→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②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苏格兰) 法国企图于英国海岸登陆(1545—1546年),从而导致亨利实施一项细致周密的海军建设计划,这就是近代英国皇家海军的真正开始。不久,亨利又开始实施一项宏大的海岸防御建设计划。
1547—1553年,爱德华六世在位 未成年就死去。他在位初期,由萨默塞特公爵爱德华·西摩摄政。
1549年,不列颠内部发生暴乱 先是在德文郡境内爆发了一次天主教教徒叛乱,被萨默塞特公爵镇压。不久,诺福克的农民在罗伯特·凯特的领导下举行起义,但最终被由瓦维克伯爵约翰·达德利指挥的皇家军队镇压。
1549—1550年,与法国和苏格兰之间战火重起 法军占领了布洛涅,苏格兰收复了哈丁顿,并联合英格兰内部宗教反叛势力,乘其内部暴乱之机,利用贵族萨默塞特公爵摄政的不满情绪,支持沃里克逼迫萨默塞特公爵交出权力(1549年9月)。沃里克(成为诺森伯利亚公爵)以割让布洛涅为条件与法国媾和。
1553年7月6—19日,诺森伯利亚发生谋反行动(由沃里克领导) 爱德华六世死后,沃里克试图把其儿媳简·格雷扶上王位,取代合法继承人爱德华的姐姐玛丽。但是,国内多数人支持玛丽,于是玛丽率军占领了诺森伯利亚,简做了九天的国王之后被逼下台,并被处决。
1553—1558年,玛丽一世执政 她重新奉天主教为国教,并对新教徒进行迫害。后来,她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结为伉俪。但是国内许多天主教徒因厌恶西班牙,怀疑西班牙的天主教教义而皈依新教,导致宗教战乱。
1554年,肯特反叛 是由托马斯·怀亚特爵士、托马斯·卡鲁爵士和塞福克伯爵等领导的一次反对玛丽嫁给菲利普的行动。怀亚特一路被击败,当他要出走往伦敦时被捕。结果反叛行动被镇压,领导者被处决。
1557—1559年,与法国交战 玛丽的婚姻,使英国卷入了西班牙与法国的战争(参见第十三章→西欧→法国→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
1558—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爱德华五世和玛丽的妹妹)执政 在此期间,英国恢复了基督教义。伊丽莎白一世采取了避免卷如欧洲大陆重大战争的基本国策,但暗中却不断地向欧洲大陆派遣小规模的远征部队。
1559—560年,插手苏格兰内部事务(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颇群岛→苏格兰)
1562年,远征法国 这一行动帮助了葡萄牙(参见第十三章→西欧→法国→宗教战争)。
1568—1572年,英西两国的敌对状态不断增长
1573年,与西班牙暂时恢复外交关系 这主要是摄于法国吉斯势力的膨胀(参见第十三章→西欧~法国→宗教战争)。
1577年,与尼德兰结成联盟 此间,尼德兰境内爆发反对西班牙的人民起义(参见第十三章→西欧→尼德兰),为了避免与西班牙发生正面冲突,伊丽莎白与其结成同盟。
1577—1580年,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作环球航行 其间,他不断骚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袭击其海上的船只。
1585年,军援尼德兰
1585—1586年,德雷克远征加勒比国家
西班牙无畏舰队的行动(1586—1588年)
1586年3月,西班牙计划派遗一支海军远征舰队入侵英国 这是由海军将领圣克鲁兹侯爵建议的。经国王批准,命令驻尼德兰的西军司令帕尔马公爵作好准备,由圣克鲁兹的舰队将其部队护送去英国。
1587年4—6月,德雷克率军远征加的斯 当德雷克得悉西班牙海军正在积极筹划这次远征时,遂率一支拥有23艘战船的舰队前往西班牙袭击圣克鲁兹舰队,摧毁了大大小小33艘西班牙战船,“烧焦了西班牙国王的胡子”(4月19日)。在返回英国时,德雷克舰队又袭扰了西班牙港口圣文森特角,摧毁了里斯本的港口设施,并在亚速尔群岛俘获一艘西班牙珍宝船(5—6月)。
1587—1588年,西班牙舰队重新备战 试图重新入侵英国的圣克鲁兹,倾全力以恢复受德雷克袭击的创伤,以备再战。但远征尚未准备就绪,圣克鲁兹侯爵卒(1588年1月30日)。他的死可能是英国暂时避免了这次西班牙入侵的最重要原因。不久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阿朗索·德·格茨曼接替了圣克鲁兹侯爵的职位。他是个勇敢而富有才华的人,但缺乏高级军事指挥的经验,对海军作战更是一窍不通。海军上将迪戈·德·瓦尔德茨担任副总指挥,而帕尔马公爵则负责远征军抵达尼德兰后的全面指挥。
1587—1588年,英国备战 获悉西班牙试图再次入侵,伊丽莎白女王任命埃芬厄姆勋爵霍华德为舰队总指挥(1578年12月21日),德雷克为舰队副总指挥。霍华德在海军作战上经验不多,但依赖他手下的优秀海军将领,特别是德雷克。德雷克和霍华德想再次袭击西班牙无畏舰队,阻止它的远征。但是,伊丽莎白制止了他们(1588年3月)。后来,她诏令6万多人的军队作好准备,以防西班牙随时的入侵(1588年6月)。
1588年7月12日,无畏舰队驶离科鲁尼亚港 无畏舰队原本由里斯本出发(1588年5月20日),但因途中遇大风暴,停泊在科鲁尼亚,同时修理一些不适航的战船。无畏舰队共由130艘战船组成,其中包括20艘西班牙大桅帆战船,44艘武装商船,23艘运输船,35艘小战船,4艘三桅帆装战船和4艘古希腊罗马式战船。全舰队共有8500名水兵和奴隶划手,19000名陆军。战船上总共装有2431门炮,其中1100门为重炮,包括约600门长炮;其余为加农炮,用来对付敌舰的轻型炮,这种炮是根据陈旧的海军战术中需要进行白刃战而设计的。
1588年7月19日,西班牙舰队暴露目标 这是英国侦察船在利沙海角附近发现的。这里引用的日期采用的是西洋日历,因此跟加勒特·马丁利所著的《西班牙无畏舰队》(波士顿,米夫赫出版公司,1959)一书中人所熟知的描述日期相差10天。
1588年7月20日,英国舰队驶出普利茅斯港 由霍华德勋爵统帅用以对付西班牙舰队的英国海军包括:由他自己指挥的一个海军中队,34艘战船,驻普利茅斯;德雷克指挥的一个海军中队,34艘战船(也驻普利茅斯);伦敦海军中队,30艘战船;以及由亨利·西摩勋爵指挥的另一个海军中队,23艘战船,驻东英吉利海峡道恩港附近。此外,还有大约50艘其他不同类型的战船,上面装备了少量的大炮,它们大多是运输供应船,在后期参与了少量的作战行动。英国舰队的主要船只总共装有1800门重型加农炮,其中大部分是射程较远的长炮。
1588年7月21日,两国舰队在普利茅斯附近海域首次交战 英舰在航行速度上和炮的射程上都韶付了西班牙。在英舰远程炮轰击下,一艘西班牙战船被击沉,全舰队遭到重创,损失惨重。
地图01 无畏舰队征战图(1588年)
1588年7月23日,双方战于德文港海岸附近 双方在德文港附近海面再次进行一整天交火,双方差不多都耗尽了弹药,但都没有给对方造成重大伤亡。随后是一天的平静,双方都在漫无目的地实施机动。
1588年7月25日,多塞特郡海域之战 英国舰队得到了足够的弹药补充,但西班牙没有补给机会。为此,梅迪纳·西多尼亚不得不放弃预定在怀特岛登陆的计划,改道去法国加来,希望能从帕尔马补给仓库得到弹药补充。
1588年7月26—27日,加来附近的炮击 由于弹药没有得到补充,只剩下124条战船的西班牙舰队在加来港附近海面停泊下来。而英国霍华德的四个海军中队仍有各种类型的战船136艘,分别由他自己、德雷克、约翰·霍金斯爵士和马丁·弗罗比金爵士指挥。他把大部分舰只停泊在西班牙战船的炮火射程以外的海面,而自己还有少量舰只的炮火可以打到西班牙战船,对此他十分满意。他知道,如果他的舰只不靠近西班牙战船,就不可能重创它们。但是,如果靠得很近,西班牙士兵就可以设法攻占英国战船,因此,他不愿意冒危险。这时,西多尼亚急需帕尔马增援,但帕尔马公爵无法前来,因为他被由拿骚的尤斯蒂努斯率领的荷兰舰队严密封锁在布鲁日。
1588年7月28日,佛兰德海战 黎明前,英军派出几艘火攻船袭击西班牙舰队。当英国舰只驶向西班牙舰队总指挥梅迪纳·西多尼亚的舰只时,西多尼亚命令船砍断锚缆,打算等危险过后再回到这抛锚地。但是,他的属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变得惊慌失措,舰队顶着风无法靠到一起,只好以散乱的队形向北漂去。英国战船紧随其后,以十分贴近的距离向着暴露的西班牙战船进行了持续一整天的袭击。尽管西班牙人奋力战斗,但因缺少重型炮弹而无法进行有效的还击。他们的轻型炮和火绳枪根本敌不过英国人的长炮和重型加农炮。英国舰队始终占着上风位置,几条舰集中在一起,用舷侧炮轮流发射的办法攻打西班牙的孤立战船。西班牙战船受到严重创伤,士兵大量伤亡,不过没有船只被击沉。快到天黑时,英国人开始包围西班牙战船,并把它们分割开来,攻占受伤最重的舰只。他们总共俘获16只西班牙战船,其余舰只由于突然刮起海上风暴而得以死里逃生。
1588年7月29—30日,不利的风向 西班牙舰队不能打破荷兰舰队对佛兰德港海岸的封锁,同时由于风向不顺无法进入佛兰德港,为此梅迪纳·西多尼亚决定绕过西兰,试图进港修理伤船,补充弹药并与帕尔马舰队汇合。但由于风向仍未改变,使西班牙失去实现上述计划的最后一次机会。后来,梅迪纳·西多尼亚决定环绕不列颠岛,经欧洲北海返回西班牙。
1588年8月2日,途经福斯湾 西多尼亚撤离的命令下达后,精疲力竭的西班牙军无动于衷。直到8月2日到达福斯湾时,西班牙舰队才勉强集结起来。接着粮弹也显不足的英国舰队也集结返回基地港。
1588年8—9月,无畏舰队经受磨难 这两个月,由于大风暴的袭击和饥渴的煎熬,西班牙舰队在返回途中吃尽苦头,成千士兵死亡,损失巨大。出发时130艘战船,9月份只有63艘零零落落地回到了西班牙港口。英国舰队被西班牙人俘获15艘,19艘在苏格兰和爱尔兰海岸遇难,另33艘下落不明。
1589—1596年,向欧洲大陆不断派遗小规模远征部队 佩里格林·伯蒂·威洛比勋爵率领4000人部队在诺曼底登陆,帮助纳瓦拉的亨利(1589年)。小部队在圣·马洛和鲁昂登陆(1591年)。小部队突击加的斯(1596年)。
1594—1603年,爱尔兰境内爆发蒂龙起义 这是由蒂龙伯爵休·奥尼尔领导的爱尔兰境内大规模的起义。奥尼尔同早已爆发的由“红色的”休·奥唐奈领导的起义联手,共同反对英格兰的统治。起义军在布莱克沃特河(1598年8月)附近的耶洛福德战役中,以机动战胜伊丽莎白女王的宠臣埃塞克斯伯爵率领的英格兰政府军(1599—1600年)。在起义军的请求下,西班牙派遣由唐·胡安·达吉拉率领的4000人的援军进入爱尔兰的金塞尔与起义军会合(1601年)。几个星期以后,蒙乔伊勋爵查理·布朗特在围困金塞尔的战役中击败爱西联军。不久,起义被镇压下去。奥尼尔率军投降后,被詹姆斯一世赦免(1603年)。
苏格兰
在16世纪,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愈演愈烈。苏格兰试图尽可能地寻求法国的援助,乘英格兰全心关注欧洲大陆之机,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直到16世纪末,双方军队才正式进行大规模的交战。
1488—1513年,詹姆斯四世执政 执政期间,他不断地加强中央集权。
1513年,与英格兰爆发战争 在亨利八世入侵苏格兰的盟友法国时,詹姆斯立即宣战(8月11日),并率军入侵英格兰。
1513年9月9日,弗洛登之战 萨里伯爵托马斯·霍华德为防御英格兰急忙调集部队,以阻止詹姆斯深入。当发现苏格兰军队在弗洛登边界一座山上停下来组织强大的防御时,霍华德大胆而迅速地将在苏格兰阵地周围的部队机动到苏格兰军队的后部。等后卫队一到,霍华德将军队展开队形,对苏格兰阵地进行炮击,摧毁了苏格兰的炮兵。尽管詹姆斯原计划从事防御作战,但英格兰军队的大面积杀伤使暴烈的苏格兰土兵(大部分是矛兵)大喊着冲下山去。双方从傍晚开始交战,直到天黑。英格兰军队击退苏格兰军队多次进攻,在混战中逐渐地取得了优势。结果苏格兰伤亡1万多人,包括詹姆斯和大部分贵族。当然,英格兰的损失也不小。
1513—1542年,詹姆斯五世执政 在他当政的大部分时期里,苏格兰与英格兰发生多次边界冲突(1513—1534年)。
1542—1550年,与英格兰重新开战 主要因两国国王的宗教分歧引起,亨利八世重申苏格兰的宗主地位。
1542年11月25日,索尔威莫斯之战 在这次战争中,英格兰军队以凌厉的攻势击败了懈怠涣散的苏格兰军队,粉碎了苏格兰入侵的阴谋。
1544—1547年,玛丽执政 她的绰号为“苏格兰人的王后”(其父死后一个星期即位)。英军在赫特福德伯爵爱德华·西摩的指挥下,在苏格兰大部分地区进行了大肆劫掠(1544—1545年)。苏格兰与法国恢复同盟关系后不久,一支法国远征军在苏格兰登陆,帮助苏格兰人抗击英格兰的入侵。后来,西摩(已成为西摩公爵和英格兰摄政王,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企图以年幼的苏格兰女王玛丽(5岁)同英王爱德华六世(9岁)订亲为条件,迫使苏格兰与英格兰结盟,但苏格兰人拒绝了他的要求。
1547年9月10日,平基克之战 英军16000人在萨默塞特的指挥下入侵苏格兰。苏格兰军队23000人在摄政王阿伦的詹姆斯·汉密尔顿的率领下迎战。两军在福斯湾的埃斯克河附近相遇。双方都想迂回到对方的左侧,但最终萨默塞特在爱德华·克林顿勋爵领导的英军舰队远程炮火支援下,以骑兵、炮兵和火枪手的优势取得成功,大败苏格兰军队。激战中,苏格兰军队伤亡5000人,被俘1500人;而英格兰军队伤亡500人。这次战役是苏格兰与英格兰两国国家军队最后一次交战。随后,英军占领爱丁堡。
1547—1550年,苏格兰人对英格兰人实行游击战和小规模袭击 苏格兰在法国的协助下收复了被英格兰人早期占领的疆土,不断实行游击战和小规模袭击,迫使英格兰人放弃了爱丁堡(1550年)。
1550—1559年,法国越来越多地插手苏格兰事务 为此,苏格兰人对这种“外国人的统治”越发不满。
1559—1560年,苏格兰人反法浪潮进发 苏格兰人在英格兰军队帮助下,围攻驻利斯的法国军队,最后迫使其投降(1560年2月)。
1560年7月6日,签订《爱丁堡条约》(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三方共同参加) 条约规定法国停止对苏格兰内部事务的干涉。
1567年6月,贵族暴动 在暴动中,玛丽的支持者于卡贝里山之战被打败。玛丽被囚禁,并让位于其幼子詹姆斯六世,由她的异母兄弟莫里伯爵詹姆斯摄政。
1567—1625年,詹姆斯六世执政(后来他成为英格兰和苏格兰联合王国第一任国王,史称詹姆斯一世) 在他执政前的一段时间里,国内战乱不断。他的母后的支持者在阿伦的领导下(1567—1573年),试图推翻莫里伯爵的摄政政府。
1568年5月,朗塞德之战 玛丽在被囚禁期间逃跑。其支持者起而拥立她,但被莫里伯爵于朗塞德战役中击败。玛丽逃往英格兰后被伊丽莎白囚禁在伦敦塔里。
1582—1583年,袭击爱丁堡 玛丽的支持者袭击了爱丁堡,抓住詹姆斯六世——他被囚禁了十个月。
1585年,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 从此结束了两国之间的长期交战。
1587年2月8日,玛丽被处以死刑 这是由伊丽莎白签发的诏令。
法国(1495—1600年)
16世纪的前半叶,法国多次想在意大利战争中获得优势,并成为西欧主要强国。但可以肯定,瓦卢瓦国王不可能战胜由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以及后来相继有英国、意大利地区大部分王国参与的联合力量,而达到他的目标。有一点出乎意料,就是尽管失败多次,法国人从未动摇过,反而屡屡接近目标。当然,这其中也有几次胜利。总而言之,这个世纪内由阿尔克的约翰在百年战争中创立的法兰西民族精神更加坚强,并在与哈布斯堡王朝的长期不断的战争中接受了洗礼。在这一时期,法国吞并几个邻里小国,使其领土略有增加。与哈布斯堡王朝交战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弗朗西斯一世与国王查理五世之间的世代私仇。
到了16世纪中叶,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刚刚结束,在以后的40年间法国又陷入了激烈的宗教战争内乱的泥潭。尽管法国的邻里努力试图在这场严重分裂的战争中占些便宜,但是法国很快就消除了这场内乱的后患。这一方面是因为由于法国邻里内部也在承受宗教改革的阵痛,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这场严重的内乱中,法国各方势力都急于吸收外国宗教信仰的有益之处,从而团结一致抵制外来政治的统治。此外,还在于作为新教领袖的纳瓦拉的亨利取得了决定性的军事胜利,将政治和军事结合为一体,并容纳了国王亨利四世信仰的天主教,从而使法国出现了和平气氛。
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1495—1559年)
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世的意大利战争(1495—1515年)
在那不勒斯讨伐“赫兰将军”失败(1495—1504年)
1495年,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参见第十二章→西欧→法国→军事职业化的兴起)其后为支持阿拉贡国王斐迪南干涉那不勒斯事务,西班牙派出约2100人的远征军,由埃尔南德斯·贡萨洛·德·科尔多瓦为司令,在那不勒斯的卡拉布里亚港登陆(5月26日)。由蒙尼西耶公爵吉尔伯特率领法国讨伐军,最终没能征服那不勒斯。
1495年6月28日,第一次塞米纳拉之战 科尔多瓦和斐迪南率领西班牙—那不勒斯联军8000人与塞尼厄·德·奥比尼的贝尔纳·斯图尔特(斯图尔特家族中的一员)率领的一支兵力上占优势的法国军队交战。双方刚展开战斗,那不勒斯军队随即溃散。西班牙军队寡不敌众,终于败北。
1495—1498年,科尔多瓦胜利 在意大利,西班牙采用了西摩战争中的战法,来对付法国人和瑞典人,力避大规模的作战,逐渐地侵占了那不勒斯的大部地区。同时,科尔多瓦还充分地利用法国人在意大利北部战线过长、交通线不稳定弱点。其最主要的胜利是围攻并占领了阿泰拉附近蒙彼利埃(1496年7月)。此间,科尔多瓦曾以瑞典矛兵战术严格地训练了他的部分步兵。
1498年,科尔多瓦撤退 科尔多瓦率领西班牙军队撤出那不勒斯,他本人辗转回到了祖国。而西班牙军队分驻在墨西拿、西西里等地。不久,那不勒斯内战爆发,法国乘机再次侵入(1499年)。
1498—1515年,路易十一世执政
1500年9月—1501年1月,科尔多瓦远征凯法利尼亚岛 在那不勒斯境内作战的间隙,科尔多瓦调动他的部队,重新占领了爱奥尼亚海附近的凯法利尼亚岛。该岛在与西班牙和威尼斯联盟交战中曾给奥斯曼以重大的帮助。之后,科尔多瓦又回到了西西里。
1500年11月11日,《格拉纳达条约》签订 法国和西班牙瓜分了那不勒斯。进军侵占那不勒斯。与此同时,西班牙一支舰队攻占塔兰托(1502年3月)。
1502年,法西在那不勒斯重燃战火 科尔多瓦率约4000人西班牙军队抗击由内穆尔公爵率领的约1万人的法国军队的进攻。结果,科尔多瓦被迫率军撤到巴列塔港附近的阿普里亚,那不勒斯的大片疆土落入法国人之手。
1502年8月—1503年4月,法国封锁巴列塔 通过多次与西班牙交战,缺乏训练的法国人的素质有较大提高。同时,法军又有皮埃尔·迪·泰拉伊的塞尼厄·德·巴亚尔这一在那不勒斯的主要拥护者的帮助。1503年4月21日,切里尼奥拉之战西班牙从海上派出6000人增援科尔多瓦。科尔多瓦最终逃出巴列塔,并在切里尼奥拉附近一个山坡上占领阵地,挖掘壕沟,布设木栅。法国人开始进攻。一开始,西班牙炮兵因其火药库爆炸而没起什么作用。法国重骑兵和瑞典矛兵在炮兵的有力支持下发起猛烈攻击。可是西班牙火枪手在防御工事后面有力地射击敌人,使法瑞联军损失惨重,陷人混乱,西班牙军队乘机反击,将敌人驱逐出战场。这次战役是历史上第一次以黑火药轻武器取得胜利的战例。
1503年4月21日,第二次塞米纳拉之战 在科尔多瓦取得切里尼奥拉战斗胜利的同一天,西班牙另一支军队还在塞米纳拉击败了奥比尼领导的法军,从而使法军的早期胜利化为乌有。
1503年5月13日,那不勒斯陷落 攻占这座城池以后,科尔多瓦率军向加埃塔进军。
1503年6—10月,围攻加埃塔 战斗中,由于法国—意大利援军到来,科尔多瓦的部队撤至加里利亚诺河一线。
1503年8—12月.法军到比利牛斯侦察 结果被西班牙军队击溃。
1503年10—12月,在加里利亚诺河一线对峙 对峙期间,由于路易·德·拉特雷莫勒元帅生病,法军的指挥官由意大利雇佣军军官担任,先是曼图亚侯爵贡萨加(在福尔诺沃之战,他曾向法国人进攻,参见第十二章→西欧→法国→军事职业化的兴起),后由于他也生病,转由萨卢佐侯爵洛多维科担任。这两人都不被法军将士信服。科尔多瓦沿河岸对法意联军不断地进行袭击,但主动避开大的战斗。
1503年12月29日,加里利亚诺之战 当科尔多瓦得到大约15000人的援军后,他决定向约有23000人的法一意军队进攻。西班牙军队在他的领导下利用坏天气,以高超的技术秘密地快速地在河上架起了浮桥,由此向法军冬季营地进攻。法意联军大乱,伤亡和被俘人员很多,不得不撤入加埃塔城。
1504年1月1日,加埃塔陷落 该城市被占之前,西班牙允许法国从海上撤出部队。
1504—1507年,科尔多瓦在那不勒斯取得胜利 1505年,《布卢瓦条约》签订条约声明,路易十二放弃那不勒斯,并与西班牙恢复和平。至此,西班牙占领了整个那不勒斯。
1507年,科尔多瓦被召回国 主要是因为他令斐迪南嫉妒,从没给这位国王发号施令的机会。后来,他在斐迪南死前三个月忧郁而死(1515年12月1日)。
路易十二世后期的意大利战争(1508—1514年)
1508—1510年,康布雷联盟之战 在罗马皇帝马克西米连的劝说下,法国加入由罗马帝国、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组成的康布雷联盟,参与瓜分威尼斯的战争。由于成员国之间互相嫉妒猜疑,所以战争中各国不能协调一致地共同作战。此次战争中法国在阿纳迪洛之战(1509年5月14日)是唯一一次重要的战役。罗马帝国、法国和罗马教廷的军队,分别独自作战,占领了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的大部国土。与此同时,西班牙军队攻占了威尼斯的阿普利亚领土,包括布林底西和塔兰托两座城市。而威尼斯利用联盟内部不团结,收复了帕多瓦和维琴察(1509年7月)。马克西米连对帕多瓦围攻一段时间后,未克。联盟国之间的互相掣肘,使战争呈现胶着状态。
1510—1514年.神圣同盟战争 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惧怕法国和德国与威尼斯联手反对他,遂纠集几个国家组成联盟,史称神圣同盟。西班牙国王斐迪南起初保持中立,后与威尼斯结盟。随后英格兰亨利八世也参与法、德、威三国同盟。由于两个同盟内部意见不一,所以他们的军事行动几乎完全是松散的,呈现一种混战的状态。后来神圣同盟的领导权被西班牙盗取。
费瓦的加斯顿之战(1511—1512年)
1511年,法国军队新司令到任 他就是21岁的费瓦伯爵加斯顿,内穆尔新公爵。在这次战役中,敌人的行动使加斯顿震动。
1511—1512年,波伦亚和布雷西亚之战 法军攻占了波伦亚(1511年5月13日),而罗马教皇和西班牙联军在那不勒斯总督卡多纳的雷蒙德领导下围攻那不勒斯,取得胜利。此后,加斯顿转向波伦亚进军,击溃了罗马教皇和西班牙联军。随之,他率军向北击败了在布雷西亚附近的威尼斯军队,但是其军队遭到了风暴的袭击(1512年2月)。
1512年3—4月,拉文纳战役 加斯顿的军队占领了意大利北部的大片地区之后,又向南围攻拉文纳,诱惑西班牙的军队来援。卡多纳率一支联军小心谨慎地去拉文纳解围,并在法军围城部队附近设置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卡多纳军约16000人,而费瓦军有23000人,其中8500人为德国雇佣军。此时,拉文纳里面可能有5000人属教皇的军队。为此,费瓦派人给卡多纳下了一份战表,而卡多纳同样也给费瓦下了一份战表。
1512年4月11日,拉文纳之战 卡多纳部队的阵地背向龙科河,阵地前沿挖了壕沟,布设了障碍物,这是由西班牙优秀的工程师佩德罗·纳瓦罗设计的,战斗中他本人指挥西班牙步兵作战。加斯顿有54门大炮,卡多纳可能有30门。法军只留下2000人阻击拉文纳要塞里敌军出城,其余的军队渡过河流,越过未设障碍的西班牙军队驻地,面向西班牙阵地战壕,排成一个半圆形队形。随后,法军侧翼炮兵开始猛烈地炮击,西班牙军队炮兵不断地还击。炮战持续了几个小时,双方都有很大损失。纳瓦罗的步兵在壕沟的掩护下损失较小,而西班牙的炮兵由于无遮挡,最终稀稀拉拉地应战,使炮兵与步兵的动作不协调,发起冲锋后被法军击退。此刻,加斯顿迅速指挥德国雇佣军发动反击。西班牙军队依托战壕阻击。双方交错地发动进攻,持续了约一个小时。当时,加斯顿派出的两队法国炮兵已迂回到西班牙军队背后河对岸,开始炮击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军队顿时惊慌失措。西班牙军队试图切断法军炮兵分队的退路,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斯顿随后亲自率军追击。由于一队西班牙步兵的阻击,加斯顿身负重伤而死。这次战斗,法国死亡约4500人,至少有同样多的士兵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德国雇佣军。而西班牙军队死亡9000人,不计其数的人受伤,纳瓦罗被俘(后来,西班牙政府没有设法赎回他,使他心灰意冷,转入法国军队)。
评论:加斯顿的死,是他在追击西班牙军队时鲁莽的行动造成的,对于法国来说确实是个重大损失。前六个月的作战证明了,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
1512年5—7月,法国时局严峻 由于德国和瑞士两国加入神圣同盟(这是瓦卢瓦与哈布斯堡之间战争的真正开始),结果德国的雇佣军从法国军队撤出,加入了正要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的罗马帝国军队。与此同时,瑞士军队攻占了伦巴第。拉帕利斯元帅雅克·德·夏巴纳率法军不得不立刻撤围拉文纳,藏到阿尔卑斯山背后。后来,瑞士成了米兰公国的保护国。
1512年,英国入侵吉耶纳 这次入侵行动是由多塞特的托马斯元帅指挥的。因军内兵变而失败。
1513年5—6月,法国入侵意大利 一队约12000人的法国军队在路易·德·拉·特雷莫勒率领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侵入意大利,占领了米兰。后来,又围攻驻诺瓦拉要塞的瑞典军队。由于一队约5000人的瑞士援军赶到,拉·特雷莫勒不得不撤围,准备战斗。
1513年6月6日,诺瓦拉之战 这天夜里,瑞士援军仅睡了三个小时,就急忙向诺瓦拉进军,与城里的瑞上军队会合,并在黎明前向法军发起突然进攻。瑞士军队使用的是典型进攻队形,三个重型纵队。其第一纵队打击法军的左侧,使法军驻地中心开花,步兵被切成几块,骑兵四溃奔逃。拉·特雷莫勒带领残兵败将经阿尔卑斯山脉后坡撤回法国的南部。
1513年6月,英国侵入 法国亨利八世率领约28000人的英国军队和欧洲大陆的雇佣军从加来侵入法国。法国国王急忙命拉·帕利斯调集约15000人应战,企图阻止英国围攻泰鲁阿访,但最终没有打起来。
1513年8月16日,吉纳盖特之战(又称马刺战争但不是“金马刺之战”.参见第十一章→西欧→法国→再度向英国和佛兰德发动战争) 法国派出的援军想给围攻泰鲁阿讷的英军以突然打击,但反而让英军抢了先。英军对法国援军突然发起凌厉的进攻,法国骑兵不战而退,双方损失轻微。这次战斗因法国骑兵在逃跑时丢掉了马刺,被当地人拾到,而得名马刺之战。法军部分被俘,其中包括拉·特雷莫勒和巴亚尔。巴亚尔是法军中勇敢善战的将领之一,法军溃逃时他试图重整旗鼓。
1513年8月22日,泰鲁阿讷城向英军投降
1513年9月,瑞士入侵法国 第戎的瑞士军队与法国媾和,并接受它的保护。这一举动,令瑞士的盟友英国和德国失望。
1613年10月7日,拉莫特之战 此次战斗,以那不勒斯军队击败威尼斯军队而告终。战斗中,由于武器上占有优势的西班牙步兵(矛兵和火枪手)在佩斯卡拉元帅费尔南多·费·德·阿瓦洛斯指挥下,帮助了那不勒斯,使之取胜。
1513—1514年,松散的联盟 尽管联军在诺瓦拉和吉纳盖特取得胜利,但联军中各国没有统一的战略意图。瑞士军队战败后,各成员国先后与法国媾和。首先是罗马教皇和西班牙(1513年12月),之后是罗马帝国和英国(1514年3月和7月)。
弗朗西斯一世统治时期战争(1515—1547年)
1515年6月,入侵意大利 弗朗西斯继承了其先祖占领意大利的遗志,与亨利八世和威尼斯结成了同盟,反神圣同盟,率领3万人的军队通过险要的阿真蒂耶拉关口突然入侵意大利。法军如此容易地通过阿真蒂耶拉要隘是由于原西班牙工程师佩德罗·纳瓦罗巧妙实施工程的结果(参见上文)。
1515年6—9月,进军米兰 与此同时,弗朗西斯想贿赂瑞士,单方面与其媾和。在伦巴第的约1万名瑞士军队接受了贿赂,向瑞士撤军。其余约15000人的瑞士军队留在米兰城及其周围,仍然效忠于神圣同盟。此时,约12000名威尼斯军队正在洛迪与兵力相等的西班牙军队对峙。
1515年9月13—14日,马林雅诺之战法 军在离米兰约10公里处,停留下来构筑战壕。同时,弗朗西斯请求威尼斯军队司令巴尔托洛梅奥·迪·维尔维亚诺随时准备支援他。下午,瑞士军队发起突然进攻,使弗朗西斯没有机会展开炮力。瑞士军队向法国骑兵攻击,摧毁其工事,但是在弗朗西斯亲自指挥下,巴亚尔率军侧翼支援,法军发动一场反击,最后终于制止了瑞士军队的进攻。此后,双方再次交战于法国驻地附近,直到晚10点钟才收兵回营。第二天黎明时分,两军又开始调动军队,瑞士军队首先对法军发起凌厉的攻势。此刻,法军炮兵已恢复了战斗力。尽管瑞士军队在法军炮兵的打击下损失较大,但仍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并随时准备与法军进行白刃战。战至早晨近8点,维尔维亚诺指挥的威尼斯军队经过急行军后已接近瑞士军队后面,瑞士军队一方面派出一支小分队迟滞威尼斯军,另一方面与法国人谈判,同意退军。这次战斗中,瑞士军队总共伤亡6000人左右,而法军伤亡5000人。于是弗朗西斯随即进驻并占领了米兰,后来瑞士一直与法国保持着和平关系直到法国革命。不久,罗马教皇愿意恢复和平,反法同盟遂告崩溃,法国占领了伦巴第王国的大部分地区。
1516年8月13日,《努瓦永条约》签订 加冕不久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后来的德国皇帝查理五世)也与法国恢复关系,承认法国对米兰的统治。此后,查理的祖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在伦巴第失败以后,也不得不在《布鲁塞尔条约》上签字(12月4日)。
弗朗西斯和查理五世的第一次意大利战争(1521—1526年)
当新的德国皇帝(也就是西班牙国王)声称对米兰和勃艮第享有所有权时,弗朗西斯也同时宣布对诺瓦拉和那不勒斯享有所有权。于是两国为此开战,并在法国东北地区和比利牛斯地区,特别是诺瓦拉地区多次发生冲突,意大利再次成为主战场。
1521年,法国入侵卢森堡 这次行动是由法国的布永公爵罗伯特·德·拉·马克指挥的,在罗讷河流域和北海地区挑起了不宣而战的边界战争。
1521年5—6月,法国入侵诺瓦拉 安德烈·德·弗瓦克斯率领的法军占领了诺瓦拉王国部分地区。中间,伊格内修斯·德·洛约拉(后来创建了耶稣会)在潘普洛纳防御战中负伤。法军扶植了一名法国人亨利·德·阿尔贝特为流亡政府国王。后来在潘普洛纳附近的埃斯基罗斯战斗中,西班牙军队突然袭击,打垮了法军(6月30日),并将登基不久惊魂未定的阿尔贝特逐出诺瓦拉王国。
1521年11月23日,法属米兰失陷 意大利雇佣队长普罗斯拍·科隆纳将军指挥西班牙—德国—罗马教廷三国联军发动突然袭击,以机动战胜了奥代·德·洛特雷克元帅领导的法军,并占领了米兰。
1522年4月,米兰附近的作战行动 瑞士和法国的援军使洛特雷克的兵力增加到25000人。他指挥这支部队和1万人的威尼斯军队向米兰进发。此时科隆纳带领不足2万人的军队已在米兰附近比科卡地区布设了坚固的防御阵地。洛特雷克军中的8000名瑞士士兵要求其立即付给拖欠的佣金,否则就撤走。洛特雷克无奈,答应这次战斗后一定付清佣金。在这种情况下,洛特雷克决意发动进攻。
1522年4月27日,比科卡之战 战前,洛特雷克认真制定了一个充分发挥炮兵作用的计划。而瑞士军队不等法国炮兵进入阵地就急切地以零乱的队形开始了进攻。在西班牙火枪手的阻击下,瑞士军队被拒于壕沟之外,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科隆纳军队伤亡则较多。在半小时的交战里,瑞士军队伤亡达3000人。法国重骑兵试图在科隆纳率领的联军背后发起佯攻,但被击溃。洛特雷克率军撤出战斗,向东进入威尼斯境内。这次战斗中,联军以几百人的代价打击了瑞士军队的嚣张气焰,使之再也没有用火枪以古老的混乱的队形发起攻击。同时,这次战斗清楚地证明了黑火药轻武器对当时战争的统治作用。
1522—1523年,英国袭击皮卡第 英军从加来上陆,先是在萨里伯爵,后是在塞福克公爵的指挥下袭击皮卡第。
1523年,威尼斯议和 比科卡之战后,法军的残余部队被迫撤回到法国。弗朗西斯再次预谋入侵意大利,但是由于法国总管波旁亲王查理叛变而取消。后来,波旁逃往德国,加入了查理五世的军队。弗朗西斯派了一支军队在法国将军威廉·德·特尼维特指挥下,攻占了西班牙边境小镇丰塔拉比亚。此后特尼维特又攻占诺瓦拉,但是在那里,被科隆纳率军以运动战拖住。
1524年3月,神圣罗马帝国春季攻势 一支帝国援军在那不勒斯总督查理·德·兰诺伊的指挥下突然发起进攻,击溃了驻扎在意大利西北部临时兵营的法国军队,特尼维特率军仓皇撤退。
1524年4月30日,塞西尔之战 法军在塞西尔战斗中被兰诺伊击退后,巴亚尔企图组织反击,但未成功,并在混战中被杀死。特尼维特在撤退时负伤,由弗朗西斯·德·圣波尔伯爵接替指挥,法军越过阿尔卑斯山撤回法国。
1524年7—10月,神圣罗马帝国入侵法国南部 一支2万人的帝国军队经坦达关口侵入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与此同时,热那亚舰队封锁了马赛港,帝国军队包围了马赛(8—9月)。他们在一支由弗朗西斯率领的约4万人的法国援军到来之际撤到罗讷河流域。尽管法国没有追击,但帝国军队在向东通过滨海山脉时,惊慌失措,损失较重。
1524年10月,法国入侵意大利 法军没有追击逃窜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而是穿过阿真蒂耶拉关口向意大利进军。由于米兰流行瘟疫,兰诺伊率残兵撤到帕维亚。法国军队占领米兰后,只留下少数人守城,余者追击兰诺伊军队(10月24日)。
帕维亚战役(1524—1525年)
1524年10月28日—1525年2月24日,围攻帕维亚 兰诺伊将其部队停在帕维亚以外。这完全不是为了与法国人作战,而是为充实帕维亚驻军,将大部分人员向东南撤走。法国军队在暴风雪的掩护下也不能攻下该城。弗朗西斯愚蠢地将军队分成两路,一路仅25000人留下继续围城,另一路15000人则在苏格兰的奥尔巴尼公爵约翰·斯图尔特指挥下远征那不勒斯。
1525年1—2月,接近神圣罗马帝国军队 兰诺伊重新组织一支约2万人的部队从东面逼近帕维亚城去援助(1月25日)。在帝国军队里,兰诺伊只是名义上的指挥官,而实际指挥官是佩斯卡拉侯爵。弗朗西斯调动部分军队在与帝国军队相对的最可能受袭击的方向挖沟设障,其余继续攻城。两军利用战壕,各占一条小河一岸,以间歇的炮火攻击对方。此间,约6000人的瑞士雇佣军离开法军想重新杀出一条通向瑞士的交通线,结果被帝国军队分割包围击垮。另有4000人的瑞士雇佣军仍留在法军中。此时的法军只剩下不足2万人。
1525年2月23—24日,神圣罗马帝国机动部队 帝国军队一部在暴风雪和炮兵的掩护下,渡过距其右翼战壕约3.2公里的小河,到达法军的左翼。另一部则留下战壕中,以愚弄法军。法军左侧是一面旧枪械放置场的墙壁,本想用来起保护作用。但是,帝国军队在第二天拂晓时分突过这面墙,到达法军主营地以北约1公里处,建起防线。
1525年2月24日,帕维亚之战 对此,弗朗西斯大吃一惊,试图调动部队消除威胁。他亲自率骑兵发起冲锋,试图为其部队调转900,面向北面敌人而赢得时间。法军突然进攻,凌厉的攻势使帝国军队异常吃惊,并暂时击退了北面敌军。但是法国步兵却动作迟缓,没有利用骑兵的胜利扩大战果,帝国军队得以喘息,击退法国骑兵的进攻,转而又在两个小时之内大败法国步兵。阿朗松率领三分之一的法军,还未来得及投人战斗;弗朗西斯作战勇敢,但在他率领重骑兵冲锋时,坐骑中弹而死,他本人也负重伤,被俘;拉·特雷莫勒被打死;阿朗松率领法国残兵败将向西撤退;鄙视他的国人后来处死了他。这场战斗中,法国死伤8000人左右,而帝国军队死伤则不足1000人。由于战斗一开始,弗朗西斯就急于发起猛烈的冲锋,挡住了炮兵的射击视角,使法国炮兵没能发挥多大作用。而法国的火枪手或弓箭手同样也没能有效地压制帝国军队轻武器的火力。
1526年1月14日,《马德里条约》签订 弗朗西斯被俘后囚禁于马德里。为了重获自由,他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放弃他对意大利的所有权,勃艮第、阿图瓦和佛兰德等地法国军队向查理五世投降。
弗朗西斯和查理五世的第二次意大利战争(1526—1530年)
1526年5月22日,弗朗西斯撕毁《马德里条约》 声称签署这个条约是被迫的。他纠集神圣同盟的教皇、米兰、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国结成反查理五世的科涅克联盟。
1526年7月24日,米兰陷落 兰诺伊指挥西班牙军队攻破米兰。
1527年,洛特雷克和兰诺伊各自无目标地机动部队 法国国力已无法支持战争。西班牙和德国雇佣军劫掠了罗马城,在城内大肆暴虐(5月6日)。
1528年,法国惨败 因安德烈亚·多里亚在热那亚领导发动叛乱,使法国失去了在意大利的最重要基地。同时,由圣波尔指挥的法军在兰德里亚诺之战最终被彻底击败(6月19日)。
1529年,《康布雷条约》签订 又称“女士的和平”,是由查理五世的姨妈和弗朗西斯的母后签订的(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苏莱曼时期)。鉴于土耳其人的军事威胁,查理五世急于媾和,弗朗西斯的情况也是这样。条约重申,弗朗西斯象征性地给予战争赔款,并再次放弃对意大利领土的要求,而查理五世放弃对勃艮第领土的要求。
1530年,佛罗伦萨战败 对于《康布雷条约》的规定,佛罗伦萨拒不执行,仍与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为敌。佛罗伦萨军队是由一个非常杰出的将领―弗朗西斯·费鲁奇指挥的,而帝国军队则由奥朗日·菲利贝尔指挥。两人都在加维纳纳之战中战死(8月2日)。不久,佛罗伦萨王国投降(8月12日)。1531年,法国重整军备弗朗西斯组建了步兵军团,由6000名的矛兵和火枪手混编而成,皮卡第、朗格多克、诺曼底和香槟等地均组建了这样的军团。
弗朗西斯和查理五世的第三、四次意大利战争(1536—1544年)
1536—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第三次意大利战争 大批法国军队突然入侵意大利,一举攻占了都灵,但在米兰受阻。查理五世试图进攻法国,兵分两路,一路由查理亲自率领进攻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省,另一路则进攻法国北部的皮卡第。向北的一路不久受阻,查理率领的一路攻至埃克斯,发现弗朗西斯率军在阿维尼翁准备与其决战。此时,教皇出面调解,于是双方在尼斯达成了停战协定,各自撤兵,维持法国对意大利西北部拥有控制权现状十年不变。
1542—1544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第四次意大利战争 乘帝国军队多次受挫之机,弗朗西斯与奥斯曼苏丹伟大的苏莱曼结成联盟,去消灭法国和欧洲其他地区的基督教徒。英格兰的亨利八世与查理也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法国。战争初期的战事,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的鲁西永地区,但大都未分胜负。
1543年,洗劫尼斯城 法国和土耳其联合舰队在土耳其统帅法赫鲁丁指挥下(巴巴罗萨,参见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苏莱曼时期)炮击,围攻并洗劫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尼斯城。
1543年9—10月,查理五世入侵皮卡第 查理五世入侵得手之后,他率军围攻朗德勒西城(9月),弗朗西斯派大批军队前去解围(10月)。在此期间,双方不时地机动部队,但未分胜负,于是各自撤兵,回到冬季营地。
1543—1544年,英国—罗马帝国联军准备入侵法国 英国在加来登陆,而帝国侵入洛林和香槟等地。
1544年4月11日,切雷索之战 法军在昂吉安伯爵波旁的弗朗西斯的率领下,在都灵南部的切雷索以机动战胜由德尔·巴斯托元帅指挥的西班牙军队。法军约15000人,包括有4000名瑞士步兵、7000名法国步兵、2000名意大利步兵和1500名法国一意大利轻重骑兵。帝国军队包括有7000名德国雇佣军、6000名意大利步兵、5000名西班牙步兵和约1000名西班牙骑兵。双方各有约20门火炮。经过一阵火枪手和远距离炮兵对射后,双方主要骑兵卷入残暴的战斗。德国雇佣军几乎被瑞士步兵和法国骑兵彻底消灭。位于昂吉安左翼的法国步兵在将被西班牙军队和德国老兵团击溃的时刻,昂吉安率骑兵迁回包围了敌人,使法国步兵得以脱险。德尔·巴斯托率军被迫撤退,为此6000多人死亡,另有3200人被俘。而法军方面则死亡不到2000人。这次战斗再次验证了当时步兵―不论是火枪手还是瑞士和德国雇佣军矛兵―能击溃骑兵的任何进攻,部署在步兵侧翼的骑兵对敌方步兵的胜利很可能带来全面决定性的胜利。
1544年5一B月,神圣罗马帝国入侵法国 依联盟意图,查理侵入法国东部地区,但是在法国的圣迪齐耶受阻(6月19日—8月18日)。这为弗朗西斯从意大利调回部队,及调集其他部队以防御巴黎赢得了时间。帝国军队在攻占了埃佩尔内、蒂耶里那、苏瓦松和莫城等地后,停止前进。
1544年7月,英国侵入法国 帝国在法国内的行动,牵制了弗朗西斯的军力,约4万人包括许多国外雇佣兵在内的英国军队未遇到什么抵抗就攻占了加来。这给弗朗西斯敲了警钟。
1544年7月19日—9月14日,英军围攻布洛涅 亨利攻占该城后,没有采取与德国军队的协调行动。
1544年9月18日,达成《克雷皮和约》 由于联盟军队行动不协调,使法国得以各个击破。弗朗西斯提出和谈,查理在怂恿下接受和谈。重新签订和约,法国再次获得意大利北部领土。英国人突然发觉没有好处可捞,留下部分驻军,离开布洛涅回国。
1544年10月9日,“偷袭布洛涅” 多芬王储亨利(后来的亨利二世)率法国军队进击布洛涅,几乎要占领了,但被重整旗鼓的英国军队击溃。
1545—1546年,法英两国继续交战 法国先发制人,但行动限制在布洛涅—加来一带,所以只得袭击英吉利海峡两岸的英国军队。法国进攻怀特岛的意图失败后,两国达成和约,法国承认英国对布洛涅的所有权(1546年)。
最后一次瓦卢瓦—哈布斯堡战争(1547—1559年)
1547—1559年,亨利二世(弗朗西斯之子)执政 乘查理五世忙于应付土耳其和德国新教诸侯之机,亨利二世与萨克森选侯莫里斯结为了反对哈布斯堡的同盟(1551年)。
1552年4月,法国入侵洛林 攻占了梅斯、图勒和凡尔登。
1552年10—12月,围攻梅斯 查理五世与德国新教诸侯达成和解,试图收复洛林,但兵败梅斯。
1552—1555年,法国入侵托斯卡纳 这次行动失利。布莱兹·德·蒙尼克元帅指挥的法军在马西亚诺战役(1553年8月2日)中,被马里尼昂元帅指挥的帝国军队打败,遂被长期困于锡耶纳(1553—1554年),最后被迫投降。
1553—1556年,双方在佛兰德各有胜负 查理五世亲率一支帝国军队入侵皮卡第时,被由吉斯公爵弗朗西斯指挥的法军在伦蒂战役的一次骑兵小战打败,吉斯公爵由此出名(1554年8月12日)。
1556年2—11月,《沃塞勒停战协议》达成 由于战败,查理五世得了精神分裂症,为此他与瓦卢瓦达成停战协议,名义上退位(10月)。在西班牙由其子菲利普二世继承,而他的弟弟斐迪南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参见①第十三章→西欧→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②第十三章→西欧→法国→查理退位)。不久战事重起。
1556—1557年,法国侵入意大利南部 尽管损失惨重,法军在吉斯公爵的指挥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占领了那不勒斯的北部。但是由于在其他地区惨败,法军被迫撤出那不勒斯(1557年)。后来,法国重获都灵。
1557年6月,英国介入 因英格兰女王玛丽是菲利普二世之妻,故玛丽率英国加入反法战争的行列。
1557年7—8月,菲利普率军入侵法国北部 他率领5万人军队外加7000人英国分遣队,副手为萨沃伊公爵伊曼努埃·菲利贝尔。由于法国的精锐部队全部在意大利境内,所以元帅蒙莫朗西公爵安妮只能调集26000人的军队抵御西英联军的入侵。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将军用一支小部队在圣康坦牵制住了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军队愚蠢地停止前进,围攻该城。
1557年8月10日,圣康坦之战 蒙莫朗西试图率军渡过索姆河攻击西班牙前卫部队,以解圣康坦之围。当法军正在渡河时,萨沃伊令其骑兵反击。法军大败,约一半兵力逃跑,6000人死亡,约6000人被俘,其中也包括蒙莫朗西本人。由于法国北部几乎无任何抵抗,萨沃伊遂准备进军巴黎,但是谨慎的菲利普二世却坚决要求攻下圣康坦。
1557年8月27日,圣康坦陷落 西班牙军队利用暴风雪的掩护,经过一场苦战,才攻占该城。
1557年9月,菲利普二世诏令西班牙军队撤至尼德兰地区 萨沃伊坚决表示反对。但此时,亨利已从意大利召回吉斯的军队,并试图开始重建法国军队。
1557年11—12月,吉斯军队先发制人 他乘联军犹豫之际以及过于谨慎的心理,大胆地派一支部队远袭香槟地区,并沿着尼德兰的边界地区行军,给敌军造成假象。与此同时,他还调集一支25000人的部队在阿布维尔布设阵地。
1558年1月2—7日,加来失守 吉斯公爵运筹帷握,进攻敌人防御力量薄弱的加来要塞,法军首先以凌厉的攻势清除要塞的外围工事,然后夺占一座又一座堡垒,直至托马斯·温特沃思勋爵率军投降。加来是英国在法国的最后一个据点,最后终于失守。
1558年5—6月,法国继续先发制人 吉斯率领一支法国小部队进入香槟北部地区,攻占了蒂永维尔。与此同时,保罗·德·泰尔梅元帅指挥10500人的法军从加来攻人西班牙的佛兰德地区,占领了敦刻尔克(6月30日),并洗劫了该城。由于在佛兰德地区,由埃格蒙特伯爵拉莫拉尔指挥的一队西班牙士兵紧跟在法军后面,所以其不得不撤回加来。
1558年7月13日,格拉沃利纳之战 西班牙军队在格拉沃利纳附近一个沙丘终于追上了法军,并立即发起进攻。与此同时,处于港外的英国舰队也向法军开火,将法国军队和德国雇佣军击溃。法军方面伤亡约5000人,5000人被俘,只有少数人逃走。
1558年7—8月,吉斯军进攻皮卡第 在吉斯的领导下法军迅速恢复战斗力,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该城,打破了西班牙侵略法国的企图。
1559年4月3日,《卡托—孔布雷齐和约》达成 因而结束了哈布斯堡与瓦卢瓦的战争。法国放弃其在意大利的领地(萨卢佐除外)和对意领土的要求,以及吉斯在战争后期占领的前沿地区(梅斯、图勒、凡尔登和加来地区除外)。
宗教战争(1560—1598年)
孔代、科利尼和卡特琳·德·梅迪契统治时期(1560—1574年)
1559—1560年,弗朗西斯二世在位 整个国家政权由野心勃勃、有实权的吉斯的弗朗西斯控制着。就法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来说,由于弗朗西斯二世怀疑吉斯以及其教母远嫁苏格兰,所以西班牙的菲利普国王和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暂时联手反对他及其教母(参见①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②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苏格兰)。就国内政治和宗教形势来说,信奉新教的波旁的路易和其他贵族反对信奉天主教的吉斯家族。两者比较,宗教暴乱是最现实问题。
1560—1574年,查理九世(弗朗西斯二世的弟弟,登基时10岁)在位 前期由其母后卡特琳·德·梅迪契(亨利二世的妻子和吉斯的对手)作为监护人。
1560年,昂布瓦斯阴谋 一群年轻的贵族(大多是新教徒)试图推翻吉斯政府,但被残酷地镇压下去。
第一次宗教战争(1562—1563年)
新教(胡格诺派)领导人主要有孔代亲王和科利尼伯爵加斯帕尔。天主教领导人主要有蒙莫朗西总管吉斯公爵和先信奉新教后饭依天主教的纳瓦拉国王―波旁的安托万亲王(孔代亲王之兄,纳瓦拉亨利之父)。由于当时法国与西班牙和罗马帝国保持和平关系,国内有许多失业的老兵,渴望参加战争和劫掠。
1562年3月1日,瓦西镇大屠杀 许多新教教徒被吉斯军队屠戮。
1562年4—11月,胡格诺教徒起义 孔代和科利尼率军占领了奥尔良,以此为先,导致新教教徒全国性的起义。法国国内教派冲突和暴乱全面展开,且连续不断。
1562年9月20日,英国介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以支援胡格诺派为名,派沃里克伯爵约翰·达德利率英军在勒阿弗尔登陆。
1562年10月26日,鲁昂失守 天主教军队袭击并攻占胡格诺派军队据守的中心城市鲁昂。战斗中,波旁的安托万被杀。
1562年12月19日,德勒之战 一支约15000人的胡格诺派军队在孔代和科利尼的指挥下,向北进军与勒阿弗尔的英军取得联络时,在德勒与名义上由蒙莫朗西实则由吉斯指挥的约19000人的天主教军队遭遇。胡格诺派军队包括5000名瑞士雇佣军。双方军队大战,未分胜负。战斗中,双方统帅,孔代亲王和蒙莫朗西公爵均被对方俘获,且均损失了约4000人。
1563年2月18日,吉斯公爵遭暗杀 他是在率军围攻奥尔良时遇刺的。
1563年3月,《昂布瓦斯和约》达成 卡特琳王后发布昂布瓦斯赦令,要求立即停止内战,于是两个被囚的首领举行谈判,签订和约。随后,双方携手把英军赶出勒阿弗尔地区。
1563年7月28日,收复勒阿弗尔 英军被迫投降。
第二次宗教战争(1567—1568年)
1567年9月29日,胡格诺派起义 孔代、科利尼和500名胡格诺贵族试图在莫城抓获王室成员,但未得逞。于是,胡格诺派其他军队攻占奥尔良(由法兰西斯·德·拉努领导的15名胡格诺派骑兵攻占的)、欧塞尔、维埃纳、瓦朗斯、尼姆、蒙皮利埃和蒙托邦等地。孔代亲王迅速将起义者集中,进军巴黎(10—11月)。
1567年11月10日,圣但尼之战 74岁的蒙莫朗西乘胡格诺派军队分散各地之际,率16000人与孔代指挥的仅3500人军队在圣但尼展开激战。孔代仓促应战,坚守阵地数小时,但最终寡不敌众被击溃。战斗中,蒙莫朗西公爵伤重身亡。孔代纠集起近6000人的军队再次参战,此时天主教军队的攻势减弱。
1568年3月23日,《隆瑞和约》 天主教派被迫对胡格诺派作出重大让步。
第三次宗教战争(1568—1570年)
1568年8月18日,保王党人背叛 天主教保王党人试图逮捕孔代和科利尼,但阴谋败露,内战再起。双方在卢瓦尔河流域多次交战,未分胜负。—395一
1569年3月,保王党人先发制人 天主教军队在加斯帕尔·德·塔瓦纳元帅的指挥下,机动在昂古莱姆和科涅克等地战胜胡格诺派新教军队。
1569年3月13日,雅尔纳克之战 塔瓦纳率军渡过夏托纳夫附近的夏朗德河,突袭了雅尔纳克。胡格诺派军队无备应战,大败。孔代被俘并被暗杀。科利尼率军有条不紊地撤退到有坚固防御工事的地区。
1569年6月10日,德国新教徒援军赶到 约13000人的德国新教军队和雇佣军在利摩日附近与科利尼军队会合。
1569年7—9月,新教军队围攻普瓦提埃 波旁的安托万的儿子―15岁的纳瓦拉亲王率军与科利尼军共同围攻普瓦提埃。
1569年8月24日,奥尔泰兹之战 科利尼派一部在蒙哥马利伯爵加布里埃尔的指挥下,在奥尔泰兹击溃一支由泰里德将军指挥的天主教保王党军队。
1569年9月,军援普瓦提埃塔 瓦纳率军向普瓦提埃守军发动进攻,迫使科利尼派援军解围。双方在卢丹附近进行了一阵战役机动。
1569年10月3日,蒙孔图尔之战 塔瓦纳指挥的军队由7000人的骑兵、18000人的步兵和15rl大炮组成;科利尼的军队由约6000人的骑兵、14000人的步兵和11门大炮组成。另外,保王党军队还包括有一支由瑞士派遣的小分队。战斗首先由天主教的骑兵和瑞士步兵对胡格诺派骑兵发起进攻为开端。之后,天主教军队猛烈地攻击胡格诺派的步兵,特别是瑞士军队对德国雇佣军进行了残忍的砍杀。结果,以胡格诺派的援解普瓦提埃的部队在蒙孔图尔之战的失败而告终。胡格诺派损失近8000人,保王党军队损失则不足1000人。科利尼负伤,拉·努被俘。
1570年4—6月,新教军队先发制人 科利尼伤势痊愈以后,大胆率3000名骑兵和3000名的乘车步兵,于6月底经法国中部地区进军至巴黎地区。
1570年8月8日,《圣日耳曼和约》 法国王室被迫签订了《圣日耳曼和约》。胡格诺派再次被允许在广大地区有宗教信仰自由、军事占领和政治自治的权利。
第四次宗教战争(1572—1573年)
1572年8月23—24日,圣巴托罗缪惨案 科利尼和上千名新教徒在参加巴黎的圣巴托罗缪节时被杀。年轻的纳瓦拉亲王亨利继任胡格诺派名义上的领导。随后,双方战事重起,新教军队在法国的西南部大部分地区由名义上的政治军事控制变成了实际上的自治。此间,法国天主教温和派登上政治舞台,他们极力主张为了民族团结对胡格诺派做出重大让步,以求和解。被保王党长期围困的拉罗歇尔城内的新教徒在查理九世的弟弟纳瓦拉亲王的领导下,进行了一些军事行动,除此之外,双方未发生大规模战斗。王储亨利(后来的亨利三世)和阿朗松的弗朗西斯成为新教派的首领。
“三亨利”之战(1574—1589年)
1574—1589年,亨利三世执政他是亨利二世与卡特琳·德·梅迪契的第三个儿子,后成为法国国王。由于他无嗣,所以围绕着王位继承权问题,他与其最年轻的弟弟阿朗松的弗朗西斯以及被立为王储的纳瓦拉的亨利展开了一场争夺。争夺中交织着宗教斗争问题。纳瓦拉不信教,之所以参与王位争夺,是被野心驱使。当时,天主教领导人是弗朗西斯之子吉斯公爵亨利。
第五次宗教战争(1575—1576年)
1575年,内战爆发 这使法国大乱。天主教的重要行动是吉斯在多尔芒战役(1575年10月10日)中取得胜利,而胡格诺派在全国各地只进行了零星战斗。温和派同情由国王亨利领导的新教,但亨利被迫支持吉斯。双方教派遂和解,签订了《博利厄和约》,重新对胡格诺派的宗教自由作出允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