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骑驴找马

_3 俞敏洪(现代)
  --人才价值不平均率
  亲爱的徐老师:
  我现在江苏的一所大学教书,副教授职称,因为想考博士,所以现在在复旦大学读访问学者,准备下学期考博。我现在有些迷茫。
  我属于你说的那种30多岁反而又不知自己适合干什么了那种人,很是惭愧。在高校教书,我感觉就像是提前退休一样,待遇一般,而且我研究生读的是工商管理,教学没有实践经验,还是有些缺憾。
  如果放弃读博,到企业去干,就得放弃教学,我现在还是拿不准。
  但是如果拿出三年的时间去读博士,就为了写博士论文。国内的博士你也是知道的,因此,付出的代价很大,包括家庭、孩子、自己的年龄。我四年前拿到了全国注册评估师资格,也一直没从业,也没什么经验。
  如果读博士,还是不能做这个,很是可惜,就在读博士这个问题上,我还是犹豫,当然如果在高校待着,读了博士应该比不读有用,起码将来评职称等有用。面对这些选择,我真的不知道头绪在哪里?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此,现在有些迷茫,请您百忙中赐教。
  迷茫的,副教授
  亲爱的迷茫的副教授:
  你的来信虽然简短,但你提出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你的迷茫,简直让普通人感到失望!一个32岁的副教授,是成功的典型和榜样,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有什么可犹豫迷茫的?这不是没病找病嘛?
  诗曰:教授不知愁滋味,为考博士强说愁!……
  但是我知道你的痛苦有普遍性。你的痛苦,表面上是面临几个好的选择,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最好--大学、企业?博士教授、商人经理?但实际上你的心灵深处,隐藏着对中国目前存在的一种“人才价值不平均率”的无奈和苦恼。
  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或者说,在一个社会发展走过了转型期的社会,比如欧美日本,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可能也会有“企业”还是“大学”、“经商”还是“从政”、“学术”还是“应用”之间的两难选择和困惑。但是,在那里,人才的价值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人才利润平均率”的规律之中。去企业做,工资可能比较高,但风险加压力,有些人就宁可选择大学;在大学,虽然精神的自由加生活的宁静是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但更有人愿意在市场上枪林弹雨,冒险追求自己对于财富的无限野心与抱负。
  在这些发达国家,无论在政府工作、企业工作,还是在学术单位工作,同等学历、同等年龄人们的收入基本是平均的。当然不同的地方工资有高有低,但是,那里绝对没有中国这个急剧发展中的社会所独有的这种非常奇怪而不公平的“人才利润不平均率”。
  好了,我来给我发明的这个名词做一个定义吧:什么叫“人才利润不平均率”?简单说,人才利润不平均率,是在中国政府、学术机构、国营企业、外企、私企之间系统存在的报酬体系不平等、不平衡现象。
  根据我老人家在中学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市场经济中)存在一种“利润平均率”--自由竞争使得市场各行各业的利润率趋于平均。一个行业有暴利,大家都来做,结果导致这个暴利下降;一个行业利润薄,做的人就少,于是使得这个薄利渐渐提升……看不见的手,在调整着社会的经济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利润平均率”。
  既然资本的利润有一个平均率,那么,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资本--“人才”的利润,也就是人才的价值,显然应该也有一个平均率。因为经济行为中最大的成本和利润都和人才有关。因此,人才利润平均率,事实上是发达市场经济中一个既定的规律。
  更有甚者,发达国家的人才,在政府、企业、学校、地域之间是自由流通、相互竞争、永远不断地在争抢攀比的。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大学,还是企业,“边远”地区,要留住人才,就必须不断在人才价格(工资)与价值(待遇,包括非物质因素)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的出现,就是“人才利润平均率”的实现。
  不幸的是,在中国这个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阶层都处在急剧的变革与转型中,变革与转型,本质上就是调节其与社会各方面相关的不合理的利益关系,“资本利润平均率”首先还没有形成,官商垄断和权力寻租造成巨大的不公平现象。而在人才领域,人才价值衡量体系的不对称现象就更加严重。换言之,“人才利润不平均率”在中国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社会各界心态不平衡的根源。
  这个现象的存在,也许是暂时的。但对于今日的奋斗者们,它的现实存在却是颠覆性的。因为它颠覆了人们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的心态平衡,使得本来就倍受社会不公平之压的中国知识分子,痛感市场居然也如此不公平。
  这是一个不同体制并存、不同价值共生、不同思想共鸣的时代。体制、价值和思想的不同,导致了人才共同价值的不均等。全国各地许多民办学校里,老师上一天课的报酬,往往可能超过官办学校老师一个月的工资;许多脱离了政府或官办机构而进入企业、私营企业、外企的踏浪赶海的勇敢者,一个月的收入,每每可能超过传统雇主那里一年的薪水!
  在这个多种经济形式、多种雇佣关系并存的中国,“人才利润不平均率”,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刺激和摇晃着许多本来心安理得、风平浪静的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使得他们在简单的算术面前,失去了心理的平衡!
  80年代嘲笑别人“下海”呛水的枯干的笑声,还没有从耳边消失,21世纪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崛起的一代新人,已经带着惊人的财富远航归来!呜--呜--呜,这是财富的呼叫,这是价值的凯歌,这是地位的荣耀--呜、呜、呜--很多人,居然把胜利的号角,吹到了国家政府最高殿堂里,作为新兴社会阶层的代表,在政协人大会议上,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平起平坐,举杯相庆,共商大计,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一代天骄!
  一个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他的选择其实是不多的--无非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在五百元月薪离家近和六百月薪离家远之间“困难”地徘徊。但一个从事复杂劳动的知识型雇员就不一样,他在一个地方可能只值一个月一千人民币,但他在另外一个地方,可能就会值一万人民币。人才价值,也就是人才利润,一夜之间能够普遍升值十倍甚至更高。
  学术、政府和企业,知识分子就业的三大领域,存在着惊人的人才利润失衡:政府机构薪水最薄、待遇最差,但权力、特权和显赫的地位,使许多人欲罢不能;学术科研机构,虽然工资总是那么低,但是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有相对的精神空间,也有业余创收兼职赚外快的可能,所以人们一边愤愤于外面的花花世界一边又恋恋于自己的教研室;收入最高的外企、私企或自己创建的企业,是这个时代最性感的去处、最撩人的部位、最拥挤的乐园,但是,企业的风险、经营的压力、商场的“污浊”以及金钱必然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对于传统知识分子的传统价值观念、人格心理、素质组合往往又形成生硬而疼痛的挑战。
  中国政府正在提高它的雇员的工资。大学教授的待遇不如一个补习班老师的情况,中国大学也不想继续下去。当先进生产力已经进入了中国教育的某些领域,并且在人才利益报酬上显示其强大功能的时候,我们的大学,将不得不在变化的路上,找到一个既能留住世界一流人才,又不至于导致大学破产的薪酬和待遇制度: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向全球求贤:院长工资待遇100万人民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向世界求贤:项目负责人年薪50万人民币!”
  “南京大学某某项目主任,年薪20万人民币!”
  这样的报道,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教授工资超过10万以上的,根本不再令人兴奋。更令人兴奋的是,经济领域的深入改革越来越体现出科学与知识就是生产力这个真理的力度,大学里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被卷入经济大潮,等他们从水中爬上岸时,裤兜里已经装满了从企业家那里分来的螃蟹和鱼虾!不爱实物的,有货币;不喜铜臭的,有实物。我认识一个管理咨询教授,在替青岛橡胶二厂(生产避孕套)做完一个咨询项目之后,家里有连他孙子可能都用不完的超薄产品!我说孙子肯定不够用,他坚持说孙子再像爷爷,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使用率!
  我一直非常推崇的陈章良的故事,其实就是这个冰山迸裂的第一个清脆的声音:它宣告了知识分子终于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财富。国家终于认识并承认了,知识分子创造的财富,本来就是他们自己应该拥有的酬劳!
  从本质上讲,大学不是经商挣钱而是搞学术思想的地方。但是,侧重社会实践的许多专业,比如工商管理,你不介入商业咨询简直就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拥有方正股份的王选教授,你能说他不是伟大的学者科学家吗?哈佛大学的法律、管理甚至教育系,其培训课程收费之高,实在是匪夷所思(几个星期的短训班,往往要收四五万美元)。
  于是,这个时代的教授们,以你这个副教授为经典例子,就面临了多重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1,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存在的人才利润不平均率,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同样还有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和他们可比的收入人群相比,肯定心理不平衡。
  2,但是,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之一,是大学教授们兼职挣钱、参与商业活动成为一种风尚。据说北大法律系、经济系的教授们都很有钱,许多法律系教授,同时或先后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在做教授的同时或之后,成为名律师,成为了百万千万富翁。北大生物系,自从陈章良时代以来,一直强调的就是他们的科研如何在市场中创造了财富,提高了奖金!换言之,在中国的大学内部,利润不平衡率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3,体制的惯性,个体的惯性,心理的障碍,能力的局限,金钱的诱惑,清高的快感……无一不在折磨着我们的大学教师们……这也是一个时代特征。
  于是,就有了你的来信,就有了你的烦恼。
  面对这个时代,你该怎么办?是读博士,搞管理,做资产评估,还是呆在大学做管理理论的研究?让我来分析你个人的特定困境以及造成这个困境的原因:1,当年你读完MBA之后,本来就应该加盟企业,而不是选择大学。弃商从学,是你一切痛苦的源泉。MBA注定就应该进入企业,你却阴差阳错地留在了学校。别告诉我说这是“分配”造成的。事实上,这肯定是你自己的选择。假如你真的有从商的冲动,有挣钱的决心,这个年头,谁能绑得住你往企业跑啊!轻商重学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你当时的人生选择。而今天,这个价值观念依然在折磨你。使你在企业和大学之间左右为难,负戟彷徨。你要知道,你的问题是一个心态问题,是一种价值观的困惑。
  如果我是你的话,可能左手给徐小平写信,右手给系主任打辞职报告,然后,两只手捧着一份工作简历,去找需要我服务的企业求职去了!
  2,你说你“30多岁了,反而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了”。其实你适合干什么,我老人家一目了然:你适合搞企业管理、企业咨询、资产评估嘛!你MBA学位,你有资产评估证书,你是管理系副教授,你是这方面杰出的难得的专家!企业家是稀有动物。即使你不具备企业家的稀有品质,你至少可以配合企业家,成为那些稀有动物身边稀有的人脑!把你30多年来学到的东西,和企业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60年代就这么说了,你却不知道!落后分子啊。
  把知识商品化,把思想市场化,把理论金钱化,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和义务。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你的专业做起,从明天辞职做起!
  3,你拿了注册评估师资格,但“一直没有从事这个工作”。有了资质而拒绝应用,这和你读完MBA拒绝搞管理一样,是暴殄天物的行为,是自我虐待的倾向。但我觉得这个问题依然不大--你可以从头再来!没有经验,今天就去做起来,哪怕漏洞百出,洋相连天,但今天的尴尬就是明天的成熟,今天的失败就是明天的成功。早期留学生出国,没有一个有端盘子做waiter的经验,但大家都是通过把老板的客人气走吓跑学会了打工,完成了他们的学业。你怎么就不可以呢!行动,而不是思考,也是这个时代的呼唤。
  4,你要做副教授吗?如果按照目前的思路这样走下去,作为副教授感到的痛苦,等你熬到正教授的时候,可能正好比现在强一倍!因为那个时候,这个时代所不幸存在的“人才价值不平均率”在你身上可能会体现得更加严重。你已经做了无数错误的选择,现在,当你面临人生第二次选择,你依然舍不得这个学位和职称。而这种价值观,将使你越来越远离你真正渴望的生活。
  原因很简单,沿着职称体系走上去的人,追求的是体制内的承认,站在了“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体系中弱势的一侧。而体制内的价值判断标准,其实是对于人才的一种不公平--因为“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为害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体制内学术机构给知识分子的报酬。
  5,是否还要考博士?“如果在高校待着,读了博士应该比不读有用,起码将来上职称等是有用的”。考博士,仅仅是为了将来评职称用吗?求求你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会强烈反对。因为你在这里流露的,是对于“职称”的膜拜,而不是对于“博士”所象征的有价值的东西的追求。你对于商业缺少激情,但好像你对学术也不感兴趣。
  其实,博士及其象征的学术研究,与MBA及其象征的管理实践,根本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不是大米小米的区别,它们是苹果橘子的关系--橘子红了,苹果也会甜起来的。无论是搞学术,还是做管理,都有它自身的价值规律,都有它独特的存在理由。即使在中国这个人才利润不平均的时代,其实二者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价值。问题不在于你是否应该考博士,问题在于你到底为什么要考博士!
  假如你要考博士,你的思路应该是:通过考博士,进一步研究中外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选择一个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一辈子深入研究、授课、写论文、出书、做报告,参加达沃斯特论坛(只是不要陪同牟其中这个骗子),出入博敖经济峰会(假如见到龙永图请代我向他致敬)。愿意时,就给企业提供一些管理咨询服务,不愿意时,就在自己家里认真钻研古今中外管理思想和理论,沿着学术道路,作为一个学者,为了中国管理科学的成熟,前进!
  事实上,做到这一步,你的经济收入也不会太少。稿费课酬长流水,企业讲座金钱雨。因为你的学术名声,说不定会被几个大型企业请去做独立董事,拿着丰厚的袍金--这是我从香港人那里学来的词汇,好像指的是董事的酬金--回来一数,一次董事会的收入可能就超过了一年的基本工资!啊啊,人才利润不平均率,原来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把它一举打碎的!
  北大著名教授朱青生(“漆红桂林一座山”和《十九扎》的作者),有一次亲口对我说:当一个学者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高度,生命所需要的最高财富他就都会拥有:这个最高财富并不是金钱物质,而是人生最高意义的精神的实现。我非常深刻理解他的话。当时,作为走出了北大也就走出了学术、进入了新东方也就进入了市场的我老人家,恨不得找个地洞钻到底下去。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精神的实现,才是真正的富有与真正的幸福,真正地实现了他自己--我感到了我自己的苍白!
  对不起,我可不是在宣传一种自相矛盾的思想。一会儿崇尚金钱,一会儿崇尚精神。你可以读一读《图穷对话录》里的第一篇“丹麦公主”,就知道我的真正思想了。
  我的真正的思想是:我们追求精神,但是不蔑视财富;我们追求财富,但是不背弃精神。有人会在创造财富时成为世界第一,但在精神追求上也成为绝代佳人--比如在世界各地创办“开放的社会”研究所的索罗斯、创办了汕头大学和东方商学院的李嘉诚、捐献100亿美元资助人类攻克癌症、艾滋病的比尔·盖茨--假如他捐两个亿(美元)帮助我们征服非典,我就更喜欢他了。
  我宣传的,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大问题,是一个人在其有限的有生之年,到底要追求什么的问题。
  人才利润不平均率也许客观存在,但真正的受害者,是那些看不到机会、看不到利润、看不到金钱,甚至看到金钱,也不愿意去为之奔走、奋斗、努力的朋友们。你是这样的朋友吗?千万不要接受这顶帽子!
  选择决定命运。而决定我们选择的,并不是性格,而是价值观念。我的信,从头至尾讲到现在,谈的只是价值观念。作为管理学副教授,一个站在商品经济最前沿的高级知识分子,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其实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你的同行,徐小平
(四)为了你的两个女神,做一个男人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30 14:59 新浪文化
  亲爱的徐老师:
  我叫甑坚南,男,22岁,现在就读于西部一个特困省份财经学院大四,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我选择了考研。我喜欢法律,所以打算报考法律硕士,为此我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了。
  我上学期为考研准备复习的时候,感觉很有动力,也是信心十足的。但是这学期开学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进入状态,反而在无数次地问我自己,是不是一定得考研?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考上研究生就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呢?是不是研究生一定就比本科生混得好呢?
  当然,要是在上学期问我这些问题的话,我会说出一大堆的答案。我上学期之所以感觉很有动力的原因可能是我觉得考上了研究生就可以和我喜欢的这个女孩在一起了(她是我的师姐,2002年考上了一个大学的法律硕士),每天学习时间都可以达到15~17个小时左右,每天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都想像着我考上研究生后和她在一起的快乐情景,别提有多exciting,多romantic。想像考上研究生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妈妈,还有所有关心我、支持我、鼓励过我的亲人和朋友、同学的情景……我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去奋斗、去努力。我的这个情绪,也感染了我身边的很多同学。
  但是现在我却陷入了苦恼。我想暂时放弃考研究生的打算,先get a job(找一份工作),以后再考研究生。一方面我是来自农村,我还有两个比我小3岁的妹妹都没有读书,都在打工来支持我的学费,我不想大学都毕业了还要他们来养活我,我得对我的家庭负点责任,对吗?其次我四年前高考时得的神经衰弱还一直没好,很难受,头痛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脾气也不好,也不想说话。这严重地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学习、人际交往和很多方面。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感到暂时应付不了考研和读研的巨大的经济和脑力的付出。我觉得先找工作,养好身体再说。也可以挣点钱。对吗?
  请您帮帮我走出困境!急盼回复!!!
  甑坚南
  亲爱的甑坚南同学:
  来信收到。我对你来信提出的问题感受很强烈,可以说感到震惊,虽然你的来信并没有说出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
  你使我震惊的地方,在于你的两个妹妹为了你而舍弃了自己的教育,打工支持你。我不知道她们靠什么打工来支持你,但我知道,在中国贫穷地区,那些美好的女孩子如果没有受过教育的话,除了在血汗工厂挣四五百块一个月,或者在一个卑鄙的城里人家中做保姆受气,或者就呆在乡下过着希望黯淡的日子,她们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更好的命运呢?
  而你,已经成功地在她们的牺牲和支持下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大学生。我与其是为你自豪,不如说是为她们的牺牲而震动。她们已经为你的前途,付出了青春的甚至是未来的牺牲,现在,是你为她们的未来反哺她们对你的滋养、减轻你的父母对你供养重负的时候了!
  所以,虽然人生的选择有时候好像非常多,但是命运对你来说,其实是残酷、苛刻、别无选择的。你没有资格考虑其他东西!因为,在你的贫瘠的命运中有着与生俱来巨大的责任,使得你必须要做一个直面人生的强者,一个挑战不幸的士兵,一个掐住命运咽喉的勇士。
  其实,正是这种改变命运的强烈的冲动,导致了古往今来所有成功者的成功。如果没有那种强烈的成功欲望和对天生不幸的仇恨的话,人生往往是缺少动力的。我强烈反对你考研究生,而鼓励你立即开始工作。具体理由如下:
  1,工作问题:立即开始求职,在谋生过程中,寻找职业生涯。努力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获得成绩,尽量快地积累经验和收入。在你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并把它送到你父母妹妹手中时,他们知道,多年的心血终于结出了璀璨的幸福果实。这将是你的家庭泪与血浇灌出来的丰盛而美丽的收获。
  2,研究生问题:暂时放弃考研。对于你这样的孩子,研究生固然是一个诱人的召唤,但谢谢上帝,你并没有告诉我你想留学。你不想留学,是因为你无法想像这个经济压力--其实读研究生也是一回事,它同样会给你和你的家庭,带来经济上的窒息。所以,你要立即开始工作挣钱,而暂时放弃考研。要知道,天下有多少人,都是在工作的时候读在职硕士博士,你大可以走这条道路。这些人,从省长、部长,到企业家、生意人,从销售员、打工妹,到科学家、工程师都有。只要你的追求不仅仅是混个文凭,在职研究生对你的人生发展同样有益。
  3,爱情问题:化爱情为挣钱的力量。爱情是绝对的价值。但是爱情是建筑在吃饭之上的。在饥饿的时候,嘴唇最需要的,不是香吻,而是热馍。我鼓励你继续追求你爱的那个女孩,但反对你通过考研究生的方式去接近她。事实上,你可以去她那里工作嘛。谁也不能禁止你去她所在的城市就业啊。对你而言,目前最好的工作地点,可能与爱情所在地有关系。这样一来,你面临的人生选择问题岂不解决啦?
  4,发展问题:如果你接受我的意见,放弃考研立即开始工作,你就面临另外一个挑战:即如何在工作中把握机会,迅速成功,不断发展。这个问题,是职业咨询、企业文化、个人发展的话题,这里无法细说。坦率说,从你的来信,我隐约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学生的就业无意识在你身上也暴露得很严重。与此相关的各种求职技能,职业伦理,个人如何适应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决定一个人工作之后成败顺逆的因素,都是你面临的挑战,是你需要用考研的严肃态度来思考和钻研的课题!
  5,“本”、“硕”问题:最后,我只想说一个观点:研究生找不到工作,感到绝望的人有的是。因为,他们在考研的时候,缺少“职业取向”。他们只知道考研,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研、读完之后到底有什么出路!所以,你的就业前景和发展速度,实际与你的本科还是硕士学位没有必然关系,而在于我上面所说的那些因素。
  好吧,就写这么多。希望你理解并照我说的做。我希望你将来不仅是一个有好职业的人,更希望你是一个有好事业的人,一个把父母妹妹拔出贫穷的泥淖的人,一个改变了家族的贫苦命运的人。
  这样的人,是我最推崇的伟大的人,是真正的人--男人!
  而女人,她们不是一般的人--她们是神!是给与男人生命、指引男人前进、哺育男人成长的女神。比如你的两个妹妹。
  为了你的两个女神,做一个男人!
  徐小平
(五)职高的未来是高职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30 15:03 新浪文化
  亲爱的徐老师:
  我从职业高中毕业,现在面临人生的选择,希望您能帮助我。
  我是一个传统、守规矩、自命清高的女孩。我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也很少和别人吵架。我是个不愿表现自己的人,甚至有时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我有很强的自尊心,而且好面子,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这么多年来虽然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但是我始终感觉不到快乐,觉得自己总是心事重重,一点都没有孩子应有的活泼与开朗。可以说做学生的这十几年我更是活得很自卑。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虽然我平时很用功,但考试的结果总不能尽如人意。
  由于我不是那种愿意表现自己的人,所以自然也不是老师面前的红人。但我是个好强的人,希望自己事事比别人强,同时希望得到关注。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再加上这些年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使我总觉得很自卑。我一直觉得自己遭遇的困难比别人多,总埋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初中毕业以后,我考上了一所职高,学习文秘专业。职高的生活还算平静,学习了两年半,最后半年到工作单位实习。我和班里的另外一个女孩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我们的实习单位,一个私人开的机票代理点。当我们来到那里心里真是失落极了。一间街面平房,屋里只有两台电脑,至于员工嘛,加上我们两个女孩才3个。老板是一对夫妻。好嘛!夫妻店。没辙,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我们就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实习。虽说是半年,但我们好像经历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我们的工作是售票、给人家送票。
  我还记得那是个冬天,天空下着雪,我蹬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身上还揣着上千元的机票钱。其实苦累这都不要紧,最让我们接受不了的是老板娘对我俩的态度。尖酸刻薄,简直像个母夜叉。快要把我们给吃了。从早到晚我们都是心惊胆颤,生怕自己做错什么又挨说。我俩多次想不干,但是必须得干下去。因为不干到实习结束就拿不到毕业证。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的考验,是我的人生的一次宝贵的经历。因为经过那次以后无论多么困难的环境我都不怕了。
  天有不测风云,世事变化无常。先是爸爸失去了工作,然后爷爷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这一件接一件的事情打破了我们这个四口之家的平静。那一段时间家里人为爷爷的病忙前忙后,不过最后爷爷的病还是稳定了下来。但是这个病有后遗症,家里必须有人照顾。于是爸爸肩负起了这个重任。40多岁对一个人来说正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间,可是在事业和家庭面前爸爸毅然选择了照顾爷爷。
  经历过这些事情以后,我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原来的我会抱怨命运的不公,面对困难会自暴自弃,可现在的我不会了。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虽然不能直接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能够选择自己的思想,从而塑造自己的环境。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决不允许在虚度与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一定要让自己在幸福快乐中度过这一生。所以我想好好设计我的人生。因为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里过上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我这么着急想请您指导。
  去年我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人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专科)。因为是夜大学所以每周只有几天晚上上课。身边有些朋友劝我应该找份工作,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可我却有自己的打算。我不想在这三年中找工作。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势必影响学习,有时可能会因为工作耽误上课。
  2,想利用这三年时间自学英语。因为随着入世、申奥成功,英语成为现代人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掌握英语使自己走出狭小的生活天地,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因为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吴士宏,还有新东方的很多老师都是如此)
  3,想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一些书籍。因为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孤独所折服,更重要的是读书可以增长智慧,使心灵得到充实。其实我本身并不反对就业,我只是想通过充电获得技能使自己以后更具竞争力。俞敏洪老师提出要想生活得更好,只要获得几种技能就行。一是自然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知识能力,四是与社会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五是生理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即使把你放到社会的最上层,你也会被别人一脚踹下来,并且摔得粉身碎骨。所以我要锻炼自己拥有这些能力。
  但是我又有几点忧虑:
  1,随着大学连年扩招,从去年起大学毕业生一年比一年人数增多,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连全日制的大学生可能都找不能工作,更何况我一个夜大学毕业的学生呢?
  2,如果三年内不找工作,就意味着三年内不与社会和人接触,这对我是不是很不好?
  3,我有没有必要再去学一个自考专业?现在有一个中英合作,是商务管理和金融管理双学历,我觉得挺好的。
  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办呢?您认为我的计划可行吗?期待您的回信。
  高植
  亲爱的高植:
  你在信中问我:是否放弃工作,投入全部精力,面壁三年读大专?我的回答是一个坚决的否定。
  我建议你立即找一份工作,在工作的同时进修深造,努力在三年五年内,成为职业场上一个赢得就业竞争力的人,一个自信而幸福的人。同时,也成为一个在进修深造的路上并不停步的人、有发展空间的人。
  根据你的经历,我知道你在学习上一直不是那么顺利。世界就是这样:有人个儿高,就打篮球;有人脚臭,就踢足球;有人擅长数学,有人喜欢文字;有人喜欢与人打交道,有人喜欢闭门造车做自己的事;有人擅长学校学习,有人--比如你,就不擅长。
  不擅长学校学习并不要紧,既然你已经这么走过来了,你应该努力思考:我擅长什么呢?我应该在哪里点燃我青春的火把呢?而不要毫无想像力地把自己绑在学校教育这个祭坛上,继续接受火刑的折磨。圣女贞德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你不必为了学位来殉道。
  既然从初中到中专,你都没有在学习上找到自己的突破口,为什么不利用现在刚刚毕业的机会,给自己一个重新证明自己优秀的机会--在工作中寻找你的自我价值呢?我相信,既然你是一个“要强和追求完美”的女孩,那么,把这种力量放到工作中去,你就有可能找到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成为职业场上一个成功而自信的女性。
  你读的是职高,职高有职高特别的价值。职高毕业却立即去读大专,是一个非常严重而愚蠢的战略错误。你这样做,彻底否认了职高的作用--职高不是大专的预科!如同大专不是本科的初级产品一样,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每一个学位层次,都是一个文明社会人才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缺了任何一类人才,这个社会就不完整,文明就会断裂!
  职高有职高独特的价值--它培养中等技术人才,为社会提供生龙活虎的熟练工人和初级职员,使得社会的各个领域,拥有经过培训、懂得技术、起薪又不那么令人恐慌的劳工大军。
  在瑞士这个世界生活质量最高的国家,百分之七八十的初中毕业生,都选择各种各样的职业高中,完成自己的就业教育。从此一生就这么过下去。瞧,你的人生大路,走的是瑞士人的绿色教育通道,祝贺你啊!
  我不否认人人都想上北大清华,我更不否认高学历是一种值得追求的骄傲。但是,请告诉我,为世界文明贡献了那么多优质产品而自身生活质量也是世界最优的瑞士小国,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去职业高中?既然瑞士人能够这样做,你为什么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把这个问题推而广之问得大一些:在中国这个生活质量世界可以倒数的国家,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这个方面向瑞士学一点?
  国家有国家的难处,但是,既然你已经找到我,你就应该听我的,沿着职业高中指引的人生道路,好好在职业场上走下去。过一种充实而满足的生活,走一条积极工作、不断进取的人生之路。
  你来信反映的情绪,实际上就是中国教育领域里一个致命的浮躁与虚华的情绪。好端端的中专生,肩上还沉重地负担着不那么顺利的家庭的希望和幸福,却拒绝通过工作来创造价值,来开始生活,却要雄心勃勃地花上三年时间,争取已经并正在使无数人感到更加自卑和压抑的大专文凭!唉,气死我也!
  既然我们没有生下来嘴里就衔着通灵宝玉,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打磨自己的生命钻石。不要为命运的不平等甚至残酷而哭泣吧,面对惨淡的人生,我们惟一能够去做的,就是拒绝它的鄙弃,发起对它的挑战,运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成功!
  这个挑战的战场,对于你,是在职业场上,是在写字楼里,而不在课堂里,更不在学历里。
  正如你所说的,那么多大专生找不到工作,那么多本科生谋生无门。在这个走投无路的大军中,又雄赳赳气昂昂走来一个不服气的你,其结果,非常有可能和他们一样,陷入人生更大的困境。
  所以你现在最好的出路,就是立即开始工作,而不要相约三年之后。三年之后,你的年龄已经比现在大,你的冲劲必然比现在弱,你的自信很可能不如现在强,你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勇敢和斗志,也许会被大专的沉闷学习磨成自卑和失败的情绪。
  尤其是,当未来的某一天,你的一个中专同学,带着自己的财富和快乐,生怕人家不知道地来到你的面前炫耀时,你的自信心可能会在那一瞬间崩溃。流逝的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丢失的自己,即使再找回来也已经是伤痕累累了。
  开始工作,而不是再开始读书,才是你幸福人生的开始。
  这里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吧:在新东方我曾经主管的一个部门有一个女孩,她比起你来,各方面条件要差得多。她来自农村,没有北京户口,但却有一个孩子和一个同样来自农村的丈夫。她来到我的公司,从打字员做起,也就打打表格而已,一打就是几年。但是,猜一猜后来她在哪里吃晚餐?--她在新东方就这样从月薪八百多人民币开始干,打表格,填报表,后来开始管理客户信息,再后来负责文件总汇,最后成为文件管理专家。三年之后,她的收入达到将近四千块。她处理专业文件的能力之强,使她成为新东方咨询公司最离不开的人之一。许多北京的同行,一直对她虎视眈眈,要挖她过去。
  这是一个成功的故事。这个女孩只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女孩。但是,这就是新经济时代崭新的人才绿色通道,向你、向许多和你一样比较不那么顺利的人们(less fortunate people like you),展示的辉煌,发出的召唤!
  你所设想的通过读书中专升大专,甚至大专升本科(谢谢你没有在这里提到这个计划),提升自己的能力的计划本身没有错。人是他接受的教育的产物。被狼教育的,是肉食的狼孩;被哈佛教育的,是肉麻的“哈佛女孩”。但你的思想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就是忘记了“工作”也是教育的一种,而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不断“读书学习”,封闭性读书,不断积累知识,获得更高学位上。
  你的这个计划,否认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的过程也是学习这个真理!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我的咨询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只不过是把毛主席的话,应用在我的思想中而已啊。站在毛主席的肩膀上搭个凉棚往前看--路在何方!我怎能不底气十足!
  2002年下半年的一天,我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遇到中国青年旅行社总裁蒋建宁先生。中青旅正在北京各个社区积极地开设旅游分店,把旅游服务直接送到消费者身边。这期的对话节目,讲的就是就业问题。在录制现场,蒋建宁对一个失业在家的下岗女工说:你可以考虑在这样的旅游店里找一份工作,然后慢慢积累经验,最终,如果能够做到一个店长的话,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了!
  中青旅的旅行分店业务,在中国是一个创举,其发展前景肯定很好。今后的中国社会,需要多少这样的旅游店?你正好实习时做的是飞机票务,和旅游旅行本来就是一回事。和那位下岗女工比,你的年龄优势和教育背景,都比她强得多!假如从现在起,你就申请进入中青旅(或其他任何旅行社)的分店工作,脚踏实地做票务,胸怀大志做店长,我坚信你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做了店长,做片长,做了片长(district manager),做区长(regional manager)!--即主管某个区域里的若干分店。然后,三天两头公费旅游--绝对不是腐败,而是为了业务增长。瞧,这样的日子,多么爽!
  最后,我想表示我理解你想多读书的愿望。读书总是好事情。读书可以增长智慧,但工作,同样也能丰富和美化心灵。因为,工作着是美丽的,帮助人是美丽的。当一个个旅游团队在你的安排下兴高采烈地来来回回的时候,你的生命也会像那些被你帮助了的人一样,永远铺陈着青山绿水,到处点缀着奇花异草,时刻展示着名胜古迹,你的人生就会像那旅游者之路,永远是惊叹,永远是新奇,永远是邂逅的美丽和重逢的欣喜……
  羡慕你的,徐小平
(六)大宝天天见,梳妆要经验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30 15:08 新浪文化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个25岁的女孩子,正处于您说的关键年龄,而我对自己事业的看法,似乎也处于若有若无,不知何去何从的境地。
  我的理想是进入一家世界著名的化妆品公司,让更多的女人在享受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之后,变得更加美丽和自信。然而,我只毕业于一所外省大学中文系,并且是硕士(有点糟糕,是吗?),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专业技术,我觉得自己的状况与未来的理想相距太远。
  我曾想用出国来解决这一切,但是在聆听了您的讲座和仔细阅读了你的著作之后,我忽然觉得出国对我来说似乎不是追寻幸福,而是逃避困惑。我很迷茫,我不想放弃初衷,但是又的确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我应该出国吗?我还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真诚而急切地盼望您的回音!
  学员,口红
  亲爱的口红:
  你的问题并不严重,可以说几乎没有缺陷,25岁,研究生,你一年也没有浪费。
  但是,你的问题依然是存在的。读完中文系研究生,你对于鲁迅为什么和周作人吵架分家也许知道了一二,但你对于自己的就业,没有一个具体目标,所以你迷茫!
  你有一个梦想,而且这个梦想很美丽;但你没有把这个梦想就业化,没有把这个梦想职业化,没有把这个梦想用职业描述的方式来具体化,所有,也就没有发动对它的追求!
  这就好像你想创作,想啊想啊,想了很多年,有一天终于有了灵感,坐在桌子边上,你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作画,还是想作曲,还是想写诗。
  这样的艺术家,是白痴;这样的理想者,是前述的那种艺术家。
  别跟我说理想和梦。我听得太多。我自己也中毒很深过。我现在要和你谈的,只有一个问题:你想进入化妆品公司工作,但化妆品公司里有许多行当,你想过做哪份工作吗?你想在化妆品公司的哪个部门寄存你的胭脂梦?
  1,世界上的化妆品,无论是最昂贵的或者最低档的,首先是通过燕莎、赛特或街头小店的售货小姐到达“女人”身边,让她们的秀发飘起来,让她们的皮肤亮起来,或者使她们的乳房瘪下去(假如是伪劣产品的话)。给女人送去美的产品,是化妆品公司的使命,而翱翔在女人梦中给她们直接送来美丽的天使们,就是售货小姐。
  亲爱的口红,做一个销售小姐,你愿意吗?
  2,和这些美的天使打交道,把美的甘露降送到这些销售小姐手中的,是化妆品公司的营销人员。这些营销人员,背着产品样本,走遍大街小巷,见到商店经理就说“大宝,挺好的!”而商店经理见到他们,就会在心里嘀咕:“又来了!大宝天天见,此人真讨厌!”。但是为了多吃一点回扣,不得不和他假装亲切,最后还并不当面把他的名片用来包口香糖,以示蔑视。这些营销人员,是化妆品公司和市场衔接的桥梁。去化妆品公司做一个营销员,按销售额提成。
  亲爱的口红,做一个推销员,你干吗?
  3,让社会知道有这个产品,让人们了解它的功能,是宣传人员的工作。宣传、策划、市场推广、公司赞助的社会活动(公关)、电视广告制作编导、报纸文字撰稿……你是中文研究生,也许,这里会有一些职位适合你。
  但可惜,当你兴致勃勃到了这些化妆品公司,可能会发现他们自己往往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广告、宣传、公关公司,他们把这些活动都交给了专业的公司来承办。原来,梦想了半天,化妆品公司惟一和你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往往并不在你喜欢的公司。
  4,一个化妆品公司,如同任何一个公司,有保证公司运作的各种各样的具体职务:比如董事长、总经理、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财务人员、物流人员、后勤人员……呵呵,浪漫的化妆品公司,原来尽是这些枯燥无聊的位置……
  再往下说,我都感到无聊啦!配制香水的,是化学工程师;调配色彩的,是颜料专家。天底下哪里有什么浪漫的梦想中的职业啊!世界上只有紧张辛苦工作之后,靠挣来的工资即金钱,靠赢得的贡献即荣誉,去努力过一点浪漫的生活。呵呵,我想我已经把你的问题说清楚了!
  从具体职业入手,来考虑人生梦想,而不要从梦想出发,来寻找终身职业。篮球的梦之队也许令人激动。但职业的梦之旅,其实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枯燥、无聊、重复、单调……辉煌的宫殿,是一块块平淡无奇的砖石垒砌而成;美丽的化妆品,是一个个平凡敬业的工人共同创造。
  其实,即使做一个柜台前的售货小姐,也未必辱没你这个中文系的研究生。当你怀着给女人带来“美”的激情开始从事这个工作,作为中文系研究生的你的那种描述力和想像力,一定能够让你面前那些爱美的女人看到自己变成了自己的女儿、自己变成了自己的情敌、自己变成了自己的偶像……于是,你就成了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并且很快就成为柜台主任、成为部门经理、成为燕莎女性用品总监。最后,一家著名的化妆品公司看上了你,于是,你就成为了伊莉莎白雅顿首席代表,成为兰蔻中国总裁,成为克里斯仙·迪奥的亚洲总监呢!
  别笑我的梦想,杨元庆、吴士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还有那个雷达表中国总代理女士,就是从一个酒店服务员做到今天这一步的啊--可惜我忘记了她的名字,却记住了雷达品牌。
  瑞士雷达表,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一步一步,你就能实现你的梦想。而你的起点,已经比上述那些人不知要高出多少来啦!
  所以,如果你真想做化妆品的话,就从售货小姐、公司秘书、市场助理……或者其他任何一项实际的工作做起来吧!辉煌的前途,人生的梦想,存在于平凡、枯燥、具体的每一项就业中。
  闻香识女人的,徐小平
(七)何为“可控人生核聚变”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30 15:12 新浪文化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名江西大学的大学生,这两天我拜读了您的《图穷对话录》,受的启发很大。其中有个案例和我有些相似,就是第三篇《可控人生核聚变》里的梅非月。我今年也上大二,和她不同的是,我是理科学校的学生。我从小就对商业感兴趣,可是事与愿违,我以3分之差,到了这个非重点院校。时间越长,越发现和自己的兴趣不符,和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我几次想休学,回去重新高考,但是家长不同意,不愿意我再浪费时间。
  就这样过了将近两年。学了好多东西,虽广但是不精,没有精力再谈课程以外的管理和经济。我的班级,可以在大三的时候选择专业,马上就到了选择的时候了,我本来计划是选通信,但是我自认为对工商管理更感兴趣,可是在这个理科院校,这个专业不是很有优势,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习氛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和梅非月相同的是,我所就读的高中也非常有名,我的大部分同学甚至一些学习成绩不如我的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或者是去了信息资源很好的城市,而我这里学习氛围不好,信息也不灵通。每每想到自己的未来,再和自己的从前相比我就心痛。我也想到了出国,想考托,考GMAT,去美国学习MBA,但是我知道没有工作经验难被录取,尤其是拿奖学金出国,我真的很惆怅。
  我经常上网看商业方面的知识,也曾经找学习MBA的函授学校(可是和我的上课时间冲突),甚至为了积累从商经验我差点在我们学校开一个店(因为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但是没有时间),也报了新东方的GMAT班(但不知道还能不能去上)。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弄得我压力很大。我不知道是应该选择我感兴趣但前途渺茫的工商管理专业,还是选择我不感兴趣的理科专业,然后考研。
  以我现在在学校的状况,怎么可能被外企录取?我决定听从你对梅非月的一些建议,现在多练习口语,追求时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毕业后在中国工作两三年,积累工作经验以后再出去……
  但是现在呢?我选择什么专业?毕业后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有什么优势能被外企录取?这两年,由于环境,可能又少接触了一些优秀的人、一些好的观念,这个可以在新东方解决。所以徐老师,占用您的一些宝贵时间,能否告诉我应该怎么办?我想您对梅非月的设计我不能完全照搬。您能给我些建议让我也发生核聚变吗?
  学生,何菊汴
  亲爱的何菊汴:
  我鼓励你学管理。
  同时,既然你有理科基础,如果能够把电脑应用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学的话,可能会产生杂交优势,使你变得非常抢手。MBA项目里有MIS这个专业(focus),就是管理与理科的杂交动物。你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精通软件的管理人才,这样,哪个大公司都会要你。你的竞争优势,一下子就会超越那些名校毕业的大牲口!
  毫无疑问,你应该学经济管理,即使你的学校在这方面不是很强也要学。因为,这是你的喜爱。同时还因为,不同学校在大多数基础课程上都是差不多的,比如市场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这些东西。惟一不同的,实际上就是那么一点自信心和感觉。这个感觉,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达到的。实践活动,包括相关的校内、校外、学术、非学术活动,都可以推动你在管理学的发展。
  告诉你一个立即就可以壮大自己大学背景的秘密吧:与成功人士、成功企业交往,利用你的大学生身份,请他们到校园里来搞讲座、当顾问、做咨询。这些家伙,包括俞敏洪和我老人家,在得到大学生邀请的时候,毫无例外都会深感荣耀,更会倾情相助(虽然后来因为忙,暂时来不了--但至少会对你留下深刻印象!)。
  我在《黄金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讲述的青年乔慧存,就是在一系列的“不怎么样”的学校里,通过给自己没事找事,无事生“是”,登上了人生的顶峰。所以,大胆、勇敢、激情澎湃地去学经济管理!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和校园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你身上就会发生人生核聚变!
  什么是可控人生核聚变?这是我在《图穷对话录》里生造出来的好概念。指有计划地按照人生设计的日程,引爆自己的生命力量。
  所谓“可控人生核聚变”,说得庸俗一点,指的是:(我现在给你的信,就是一个人生设计过程!)当同学们平均工资都在两千五百块时,通过人生设计,你的工资达到五千块;当同辈人平均工资都是五千块时,你的工资超过一万大关。不要小看了这个“一倍”--根据国民经济十年翻一番的高速度,你已经整整比别人领先十年了!生命的能量,以提前十年的速度在释放,不是人生核聚变是什么?
  但是,请不要小看了工资的含义。货币是衡量一切劳动的尺子。一个人才到底有多少价值是可以用钱来计算的--虽然人才创造出来的思想、精神、发明、发现,有时候无法用货币衡量--在市场上,如果你的身价能够超过别人一倍的话,其实你已经是百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的优秀人才。一万个人的才华在你一人身上凝聚爆发,这不是人生核聚变是什么?
  所以,“可控人生核聚变”,就是运用人生设计的思想,通过教育--经验--教育的良性循环,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使个人价值最大化。让自己的生命从冰凉的海水,变成炽热的火焰,从欲望的奴隶,上升为生命的主人。
  生活中的梅非月,毕业后第一年的月收入就超过了一万人民币。全北京的大学生,达到她这样水平的,可能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吧。这样的女孩,生命能量已经提前爆发了!梅非月不仅是一个理念,事实上,她已经是一个有巨大能量的核装置了!
  毫无疑问,那些实现了可控人生核聚变、以万人之上的收入在做着贡献万人的工作的人,是杰出的。这样的人,为人类贡献的服务或产品、理论或精神,往往会引发更高当量的核聚变--这就是文明的伟大引力和动力所在。小小工资收入,只不过是引爆原子弹的黄色炸药,激发核聚变的高伏电极而已啊!
  我看见,你的核聚变正在生成,你的未来,也会绽放耀眼的光芒!
  徐小平
(八)律师心中蓝蓝的天
--------------------------------------------------------------------------------
http://www.sina.com.cn 2003/10/30 15:15 新浪文化
  亲爱的徐老师:
  人生的重大转折往往源自一个小小的偶然,我就是因一个小小的偶然得到了《图穷对话录》。阅读的过程让我在隐隐的激情中潸然泪下,曾经经历的对生之种种体验悲伤地一起涌来。冥冥之中,我相信您是那个能给予我鼓励和信念的人。我出生在新疆,父母是70年代支援边疆的知识分子。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大学经济法系,现在湖南大学读有关国际金融法的
研究生。我是挂靠在一家公司,工作一年之后考了三年才考上的。所以实际上我没有工作经验。读研后,我曾尝试寻找能令我信任的师长给我一些人生咨询,但并没有什么结果。失望之余我决定考虑出国深造,然后回国从事国际性的法律事务。就在这个决定做出的同时,《图穷对话录》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抑制了决策的冲动(您难以想像它带给我的温暖和冲击)。
  我是一个26岁美丽的女孩,有过一次纯洁的恋爱,渴望感情生活但不渴望婚姻,惧怕婚姻会束缚我的自由。我的理想是从事国际性的法律事务。因为我相信,20年后,世界的焦点在中国,我渴望能学有所用,投身于最富挑战性的事业中。我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就经济而言,我没有什么积蓄,家庭也无力资助我。
  这就是我的大致情况,徐老师,您说此时的我,应该选择出国吗?我的未来该怎样规划才最具合理性呢?因为始终葆有一颗赤子之心,所以我在面对生活时常感到沉重和痛苦。渴望有人为我拨开迷雾,徐老师,给我写回信,亲自给我写回信,好吗?
  您的学生,宁馨
  徐小平追记与宁馨的对话:
  宁馨是在羊年春节后的一个上午到达北京的,下午三点,我在办公室和她见面。她是专程从长沙来北京的。在此之前,她已经和我联系过好几次,千方百计一定要和我面谈。宁馨到底有什么问题?
  一见面,我就问她:你的专业好找工作吗?她说好找。
  我问:在什么地方工作?她说在中外律师事务所都可以。我说肯定吗?她说她这种专业的人挺稀缺的,所以肯定好找。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经济活动的中心,涉外律师非常吃香。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