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可以很快地从清醒状态直接进入深层睡眠,但是宝宝不行。他们首先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浅层睡眠,才会进入深层睡眠。下面让我们看看婴儿是如何睡觉的。
宝宝不同的入睡方式
宝宝该睡觉了,他的眼皮慢慢幵始往下垂,在你怀里打哈欠,最后眼睛完全闭上了,但是眼皮还在跳动,呼吸仍然不均匀,手和四肢是弯曲的。这个时候他可能会突然抽动一下,或者露出一丝笑容^我们称之为睡眠笑容,有时他的嘴甚至会做吮吸的动作。但是当你弯下身去把这个“睡着”的宝宝放在摇篮中,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幵时,他醒了。这是因为在这一阶段宝宝并没有完全熟睡,当你把他放下时他仍处在浅层睡眠状态。
接下来,再试一次。用你平时哄宝宝睡觉的办法,摇晃、喂奶、踱步都可以,但是要持续时间长一点。不久,宝宝的微笑和抽动消失了,呼吸也越来越均匀,肌肉完全放松,之前握着的拳头也松幵了,四肢自然下垂。此时你可以安心地把他放下、走开,长吁一口气:宝宝终于睡着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几个月大的婴儿在熟睡之前要经过一个长达20分钟左右的浅层睡眠期,然后才开始慢慢进入不会轻易醒来的深层睡眠。如果你想在浅层睡眠时把他放下,他一般会醒来。婴儿的这种睡眠方式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会有“一放下就醒”的麻烦宝宝。等到他们大一些时,就可以不经过浅层睡眠而较快地直接进入深层睡眠。你应该学会分辨宝宝的各种睡眠阶段,这样才可以在他熟睡时将他从汽车里抱到床上而不惊醒他。
夜间育儿第一课
宝宝需要你的安抚才能入睡,而不是放下去便睡。
宝宝的睡眠周期较短
如果你站在摇篮边或者小床边,看着你几乎一动不动的熟睡中的宝宝,大概一小时后,你就会发现他幵始动了。他翻了一下身,眼皮开始颤动,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化,呼吸也不再均匀,肌肉又紧绷起来了。他又幵始进入浅层睡眠,这时候如果有任何的不适或打扰,宝宝就会醒过来。你要把自己的手温柔地放在他背后,哼一首摇篮曲,大约10分钟后,宝宝就又会慢慢地进人深层睡眠。接下来宝宝是不是就一直这样沉睡了昵?当然不是!
一个小时以后,宝宝又会再次回到浅层睡眠,又一个易醒期幵始了,或许会又一次醒来。由此可见,宝宝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的短。在前几个月,宝宝的睡眠周期更短,浅层睡眠会更频繁,夜间醒来的次数会更多,几乎是成人的两倍,甚至一个小时一次。大部分的睡眠问题都是因为醒来后很难再人睡,无法再进入另一个深层睡眠阶段。
夜间育儿第二课
宝宝有这样或那样的睡眠方式,是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宝宝不会像成人那样熟睡
宝宝不仅人睡方式与成人不同,睡眠周期较短,易醒期较多,他们的浅层睡眠时间也是成人的两倍。这对照顾宝宝一整天而疲惫不堪的父母好像很不公平。
生存优势
如果宝宝能像成人一样睡觉,夜里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深层睡眠,只有短暂的易醒期,然后又可以自己进入深层睡眠,那该有多好!这样对你来说可能很好,对宝宝来说可不是。想象一下,宝宝冷了,但他不会醒来“告诉”你他需要暖和;他饿了,但不会醒来“告诉”你他需要吃奶;他的鼻子堵住了,呼吸不顺畅,但不会醒来“告诉”你他需要你的帮助。我们相信婴儿在前几个月比较容易醒来的睡眠模式与他们这一阶段的特点有关,在这一阶段,他们在夜里的需要是最集中的,但表达需要的能力却是最有限的。
发育优势
睡眠研究人员认为,浅层睡眠对宝宝是有好处的,因为浅层睡眠时仍然可以进行思维活动。在浅层睡眠时做梦,可以为宝宝的大脑发育提供影像,这种内在的刺激增强了大脑的发育。曾经有一次,我们正在解释浅层睡眠可以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理论时,一位疲倦的妈妈突然笑了,她说:“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的儿子将来一定超级聪明。”
究竟什么时候宝宝才可以一觉到天亮昵?具体年龄因人而异,差别很大。有些宝宝很容易入睡,但是他们睡得不沉,很容易醒;有些宝宝不容易睡着,但一旦睡着了就不会轻易地醒来;还有一些淘气鬼宝宝既不轻易入睡,也不会沉睡。
在前3个月,宝宝的睡眠习惯与他们的吃奶习惯很像,吃奶是少吃多餐,睡觉也是频繁的小睡。宝宝很少会一觉睡上4个多小时而不用中途醒来吃奶。他们并没有什么白天和黑夜的概念,通常一天需要睡上14?18个小时。
3?6个月期间,大部分宝宝开始形成睡眠规律,白天醒的时间更长。有些宝宝在夜里可以一觉睡上5个多小时,但还是会醒来一两次。
随着宝宝的成长,沉睡时间会越来越长,浅层睡眠会减少,易醒期也随之减少,宝宝可以很快地进入深层睡眠。我们称之为“睡眠成熟”。但婴儿睡眠成熟的年龄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婴儿成熟年龄不同。
这理论听起来挺好,但为什么宝宝夜里还是经常醒昵?因为当宝宝
的大脑开始好好休息时,身体却会叫醒它。许多会唤醒宝宝大脑的因素,例如冷或者牙疼,会出现得越来越频繁。随着宝宝经历一个又一个“生长里程碑”《例如学会了坐、爬、走)时,他们经常会醒来练习这些刚刚学会的新技能。而当宝宝停止晚上的“热身运动”,准备幵始好好睡觉时,其他
嬰儿睡0民模式的基本知识
眷宝宝一般都需要经过浅层睡眠才可以真正睡着,他们需要大人照顾才能入睡。
參宝宝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的短,而且浅层睡眠时间较长。
書夜间宝宝有较多的易醒期,并且很难再睡着。
#“一觉到天亮”在医学上的定义是“连续睡5小时”。
鲁在6个月之前,宝宝一般一夜醒两三次丨6?12个月大时,醒来一两次;1?2岁时,一夜醒-次①。
#在6个月之前,宝宝每天睡眠时间一般是〗4?18个小时;3?6个月时,一般是14?16个小时;6个月到2岁时,一般是
的一些因素一比如与妈妈分开的焦虑,又会让宝宝醒来,再次提醒你育儿是一个全天候的工作。虽然你不能完全摆脱这种“夜间呼唤”,但随着宝宝长大,夜醒的次数总会减少。随后,家里的第二胎来到了,紧张的“夜间育儿”又重新开始了。
12?14个小时。
鲁宝宝的睡眠习惯更多是由他的“独特个性”决定的,而非取决于父母的夜间照顾。宝宝醒来不是你的错。
#睡觉前用固体食物把宝宝塞得饱饱的,并不能让宝宝睡得更久。眷可以让宝宝和你一起睡。事实上,对很多家庭来说,和宝宝一起睡比别的安排更好,更能帮助他睡觉,也比让他自己一个人睡在摇篮里更“正常”。
①作者注,宝宝的夜醒习惯和父母对睡眠问题的定义都因人而异,因此所谓的“平均”和“正常”次数都只能用范围来表示,而不是具体的数字。
眷你不能强迫宝宝睡觉。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睡觉环境是使宝宝养成长期的良好睡眠态度的最好方法,频繁的哄睡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你已经熟悉了宝宝和你不一样的睡觉方式,接下来让我们教你一种循序渐进的应对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我们照顾家里8个小淘气的经验上加以改进而形成的,在我们辅导数百位父母的实验中效果也不错^起码大部分情况下都不错。
第1步:让你的宝宝有最好的开始
幵始讨论前,先看一看你对睡眠的态度。
建立夜间育儿心态
你如何看待宝宝的睡眠呢?你是不是认为白天老跟宝宝黏在一起,这是好不容易才有的休息时间,是跟宝宝分幵的大好机会?你是不是非常渴望宝宝能一觉到天亮?如果你的宝宝没有好好睡觉,你是不是感觉很失败昵?如果以上3个问题你的回答都是“是的”,那么你不适合用这个方法。
夜间育儿也是育儿生活的一部分,你的态度应该是:“白天我希望宝宝可以跟我很亲近,信任我。在夜里,我希望他的这种感觉依然存在。我不希望宝宝在夜里感觉到与我不再亲近。”也就是说,白天与黑夜的亲近方式不同,但亲密关系仍然是存在的。我们想让你避免一种心态,即用许多工具和“非人性”的方法让宝宝夜里不再醒来。也许在短期内这样看起来很好,但从长期看却得不偿失。当你人为地消除宝宝夜间醒来的习惯时,你也破坏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你与宝宝之间“脆弱”的感情联系。
找到适合你的夜间育儿方式
只要家里有小宝宝,就一定会有一大堆“专家”找上门来,告诉你怎么哄宝宝睡觉,让宝宝一觉到天亮。但是因为不同的宝宝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父母也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所以没有所谓通用的方法,只有培养正确的睡眠态度才是最正确的。
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性情都会影响他的睡眠方式,毎1位父母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在寻找“夜间育儿方式”时这些都需要考虑到。首先要找到一个既符合你的生活习惯,又符合宝宝性格的方案,如果这个方案可行,那就坚持下去;如果不行,就再试试其他方案。
睡得好有时候是天生的,有时候是后天培养的,但不会是强迫出来的。我们会给你展示夜间育儿的各种选择,釆取一种平衡的方式,以适应每位家庭成员的需要。这些方法可以在大部分时间适应大部分家庭。其中一些方法可能比较适合宝宝的某个发育阶段和父母的生活方式,另一些可能比较适合其他的发育阶段。我们唯一的要求是:大胆尝试不同的夜间育儿方式,看一看究竟哪一种比较适合宝宝的睡眠特点以及你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拒绝尝试任何一种方式,都可能会“剥夺”你夜间育儿乐趣和某些好处,导致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你和宝宝的距离越来越远。
夜间亲密育儿法
经过多年尝试,我们发现,夜间亲密育儿法适用于大多数家庭。我们自己在家就釆用这个方法,同时也在诊所教给别的父母。这种方法不论在经验上、科学上,还是直觉上看起来都是合理的。它并不极端或激进,相反是很基本而简单的。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往往不都是这样的吗?这种夜间育儿方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麵白天调理与缓和宝宝的脾性;
春夜里和宝宝睡在一起。
白天休息好,晚上才睡得好
大多数的睡眠障碍都跟缺乏规律性有关。新生儿就是缺乏规律性的。睡眠和喂奶的“时间表”对他们没有意义。他们的生理系统还是不规律的,这种缺乏规律的状态一天24小时不间断。白天很好地调理、照顾宝宝可以让他在夜里变得比较有规律性。以
下介绍如何操作。
根据信号喂奶。白天根据宝宝发出的信号频繁地喂奶,可以让他在夜里睡得更好。而白天严格按照时间表喂奶的宝宝很可能黑白颠倒,白天睡得多,晚上吃得多。
白天多背。把宝宝放在舒适的背巾内,白天时尽量多背着他。亲密感可以促进频繁吃奶,也可以使宝宝更加安静,而白天安静的宝宝在夜里通常也是安静的(见第293页谈到的背着宝宝的安抚效果》。
你白天的育儿方式及对宝宝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到夜里,影响宝宝夜间的睡眠习惯。在你的怀里,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下,宝宝发出的信号可以马上得到回应,自然能学会信任和镇静。一个在白天不急躁的宝宝在夜间一般也不会急躁。
对那呰生来就爱哭闹的宝宝,白天的亲密育儿法对夜间睡眠的影响尤其明显。这些宝宝“臭名远扬”,是出了名的“难伺候”。白天使这些宝宝的情绪柔和一些,那么在夜里他们就会安静些。事实上,白天的亲密育儿早早地向宝宝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没有必要紧张。
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白天频繁的喂奶和拥抱,除了使宝宝较少焦虑外,还给你在夜间开了个好头。喂奶和拥抱过程中你与宝宝的交流使你变得更加敏感,你开始了解他,这也会让你在夜里比较敏感,使你直觉地感觉到:宝宝应该睡在哪里?你应该怎样理解他的哭泣?怎样更好地让他入睡?几乎所有的“睡眠训练”都很少提及“―宝宝的夜间需要”。亲密育儿法能帮你补上这一课。
你白天的育儿方式使这种亲密感延续到夜里。有时第一个月对宝宝的亲密照顾可以使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夜间育儿的观念,想要与宝宝睡在一起,这并不是他们在书本上看到的,而是他们自己感觉这样对孩子好。毕竟,亲密育儿法是对子宫内生活的一种延续。正像一位妈妈所说的:“不能因为宝宝的出生,我就应该和他分开我不能把他放在那里不管。”
宝宝应该睡在哪里?
不管宝宝睡在哪里,全家人睡得好才是最好的选择。有些宝宝在父母的床上睡得最好;有些宝宝在父母卧室里自己的小床上睡得最好I还有些宝宝在自己的房间里睡得最好。实际上,你应该每种方式都试一试,随着你对宝宝的脾气和需要越来越了解,再选择出最适合的方式。
、
睡在一起是一种可以满足宝宝夜间需要的睡眠方式。
艾11
跟宝宝睡在一起是我们强烈推荐的一种方式〖请看第323页中的详细讨论\和新生宝宝一起安稳过夜的关键是要大胆地尝试各种不同的夜间育儿方法,从中找出一种最适合的,然后坚持下去^同时也要随着宝宝的成长和家庭情况的改变而随时调整这些方法。
第2步:创造条件,让宝宝入睡
我再重复一遍:不要强迫宝宝睡觉,睡眠不是你能强迫他进入的状态,必须让宝宝自己自然地人睡。你的任务就是创造良好的条件,让睡觉变得很有吸引力,使宝宝自己愿意睡觉。要从以下小技巧中选择那些比较适合你宝宝的年龄、发育阶段、夜间脾性以及你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的。请记住:技巧是否有效,取决于宝宝的脾气和发育阶段。今天晚上无效的方法,可能在几个星期以后就有效了。
我们故意忽略那种被我们称为“铁石心肠”的睡眠方法“把醒着的宝宝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让他哭,不用管他,这样慢慢地他就习惯自己入睡了,醒来后也无须帮助就能再次睡着。当他醒来时,你也不用管他,不久他自己就学会了如何入睡和醒来后再睡。”我们相信,至少在前6个月,这种方法是不明智的,你会面临失去宝宝信任的危险,也可能逐渐对他的哭声失去感觉。而且,要是你的宝宝比较“有个性”,脾气倔,那么这种方法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他只会不停地哭。
下面介绍的很多方法在“教你让宝宝自己入睡”的育儿书中是绝对禁止的。为了方便而拒绝这些做母亲的简单快乐是多么可悲啊,更可悲的是,
小心睡眠训练师
自从育儿书进入宝宝卧室的那天起,就不停地有“睡眠训练师”声称自己发现了神奇的方法,可以使婴儿轻易地入睡。但是这些所谓的“神奇方法”无非是对“让宝宝哭,放着不管”这一老方法的新包装而已,很少涉及宝宝不睡的真正原因。所以,你要小心了,不要轻易采用别人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在尝试任何新的睡眠诱导方案之前,你都应该认真判断。在心里好好地想一下每一个细节,看一下有哪些好处或坏处,然后选择那些最适合你自己家庭情况和习惯的,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新方案。
这样做会使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珍贵的与人接触的机会。这些撒手不管的方法除了减弱你与宝宝之间的亲密联系,还能有什么效果呢?
让宝宝乖乖入睡
父母往往在宝宝瞌睡前就已经很疲劳了。以下这些方法有助于让宝宝早点入睡。
白天比较平静。白天时若宝宝的状态比较平静,那么往往夜晚也能平安无事地度过。白天多背,多抚慰,可以让宝宝在夜间容易入睡。如果宝宝在夜里不安分,那么你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白夭有什么让他不安的因素。你是不是很忙?白天照顾宝宝的大人是不是与宝宝脾气相投?宝宝白天大部分时间是被大人舒适地抱着或背着,还是独自在自己的小床上?我们发现,白天有几个小时在大人怀里的宝宝在夜里比较容易安睡。(见第14章内容。)
有规律的“小睡"习惯。挑出你白天最累的时段,如上午11点或下午4点。连续一个星期在这些时候躺下和宝宝小睡一会儿,让他习惯这个规律。和宝宝一起小睡的习惯可以帮你白天多休息一点,更轻松一点。不要趁宝宝睡午觉的时候想要“做自己的事”。一般来讲,白天在固定时间小睡的宝宝在夜里更有可能睡得踏实、长久。
有规律的睡眠时间。宝宝越大,越需要有规律的睡眠时间和习惯。睡眠有规律的宝宝也往往睡得比较好。在现代生活中,在固定的时间早早上床睡觉好像不太现实。一般来说,忙碌的父母要到晚上六七点才能回家,这个时候对宝宝来说是“黄金时间”,他绝不可能马上乖乖睡觉。而忙碌了一天的父母都期望宝宝早早地去睡觉,而不是忍受一个吵吵闹闹的宝宝。如果父母双方或其中一个通常回家较晚,那么把宝宝的上床时间定得晚一点可能比较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下午让宝宝小睡一会儿,那么当你回家时他就不会因为疲倦而哭闹了。
比较固定的睡前仪式。熟悉的“睡前仪式”可以使宝宝快快地入睡。洗个温水澡,抱着摇一摇,喂奶,哼摇篮曲等一系列活动,让宝宝期待着睡觉。这是利用婴儿早期发展中被称为“模式关联”的一种原则。宝宝发育中的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存储着成百上千的关联程序,这些程序可以构成模式。当宝宝感觉到一些“前期活动”时,他会慢慢地进入睡觉的“程序”,最后在不知不觉中睡着。
让宝宝安静下来。一-次舒服的按摩或洗个温水澡都可以缓解宝宝紧张的肌肉和忙碌的大脑。〈参考第91页介绍的婴儿按摩艺术,以及第82页给宝宝洗澡的方法。〉
抱着宝宝入睡。这个方法对于我们家的宝宝特别奏效,特别是那些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兴奋,静不下来的宝宝(请参考第287页提到的哄睡办法〉。
一边吃奶一边入睡。在妈妈的怀
抱里睡去是宝宝最自然的睡眠方式。和宝宝一起躺着,一边喂奶,一边让他慢慢睡去。从温暖的泡澡,到温暖的怀抱,温暖的乳房,然后再到温暖的床上,这个过程往往能让宝宝渐渐睡去。当然了,用奶瓶喂奶的宝宝也可以衔着奶瓶慢慢睡着。
由爸爸来哄着宝宝入睡。正像前面所说,除了喂母乳外,还有其他安抚宝宝的方法。爸爸也可以通过男性特有的方式来哄宝宝睡觉。让宝宝习惯爸爸妈妈两种不同的哄睡方法是很明智的。(见第283页爸爸哄宝宝入睡的具体方法,我们强烈推荐颈部依偎法。〉
颈部依偎法是爸爸哄睡的常用技巧。
和宝宝偎依在一起。你的宝宝可
能很想睡了,但他不想独自一人睡。把宝宝抱在怀里摇一摇,用背巾背在身上,或者给他喂奶,让宝宝在你怀里睡着。和宝宝一起躺在床上,和他依偎在一起,直到你确定宝宝已经完全进入深层睡眠(或许你也睡着了、慢慢地晃着他入睡。床边的摇椅可以说是你卧室里的“必需品”。珍惜这些抱着宝宝晃着摇椅睡觉的时刻吧,这段时光很快就会过去。
“有轮子的床"。如果你试过了所有的方法,但是都无效,你已经困了,或者说宝宝睡觉的时间到了,但他还是不打算睡,那么你可以采用最后一招,把他放在汽车安全座椅上,开车带他出去兜风,直到他睡着。不停地慢慢摇晃是最好的催眠,我称这种方式为“公路哄睡”。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爸爸来做,同时也可以让疲惫的妈妈喘口气。我们经常利用这段时间作一些必要的交流,而宝宝就在汽车的震动和发动机的声音中慢慢入睡。当你回到家时,不要立刻把宝宝从汽车安全座椅上抱起来,因为他很可能会醒。你可以把宝宝连汽车安全座椅一起搬到卧室内,就让宝宝睡在座椅上。等你确认宝宝已经睡得很沉时(手脚都彻底放松、自然下垂〕,你可以把他从座椅内抱起来,放到他自己的床上。
“机械式”安抚。把宝宝放下睡觉并让他保持熟睡的装置,现在可是个能赚大钱的生意。疲惫的父母愿意掏出大把钞票,只为能睡一夜好觉。
如果宝宝还处于浅层睡眠时你就想悄然离开,以上所有的方法都可能失败。注意宝宝的面部表情和手脚放松的状态,确认宝宝已经进入深度睡眠,之后你就可以把他放在小床上,然后静悄悄地离开。〈请看第399页图片。》当所有方法都试过且均失效时,用这种方式做一下缓解也未尝不可,但是长期使用就是不健康的。报纸上曾刊载过一篇文章,赞扬一种能促进良好睡眠的玩具熊,这种玩具熊的肚子里塞着一个播放机,会发出歌声或呼吸的声音,让这些声音诱使宝宝人睡。从我个人角度看,我不赞成我们的宝宝跟着录音机中别人的声音睡觉,为什么不跟着真正的父母的声音昵?
让宝宝保持睡眠状态
现在宝宝终于睡着了,该如何让他保持这个状态呢?
白天要喂饱。让宝宝意识到,白天是“吃饭”时间,夜晚是“睡觉”时间。一些稍大的宝宝白天只顾着玩,忘记了“吃饭”,所以他们只有在夜里不断地醒来要求补充能量。为了让他们改掉这个习惯,就要在白天每隔3个小时喂一次,把喂食的时间都集
一觉睡得长
想要宝宝夜里睡得久一点吗?改变一下他在白天的睡眠习惯吧。根据我们家和我们诊所的经验,白天一发出饿的信号就有奶吃、经常被妈妈背在身上的宝宝,白天一般只是小睡,而夜里通常睡得比较长。
中在白天。
睡前要喂饱。在临睡前或宝宝第—次醒来时,要喂饱他。一些宝宝一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特别喜欢整夜不断地吃,但每次只吃一点。
保持安全的睡眠姿势。除非有儿科医生的专门指示,否则应该让宝宝仰卧,至少在宝宝出生后的前9个月应该这样。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宝宝趴着睡时能睡得比较久,但是有关安全睡眠的最新研究表明,睡得久并不意味着睡得安全。(想看详细说明,见第634页的“让宝宝仰卧或侧卧”。)
穿合适的睡衣。尝试不同的睡衣和被子,看哪一种最适合你的宝宝。很多易过敏的婴儿穿纯棉的睡衣睡得比较好。
摇动的床。宝宝在你有节奏的摇晃下睡着了,但当你把他放在静止的小床上时,他可能还是会醒来。他需要一张会不断摇动的床。正因为如此,摇篮才能久经考验,不被淘汰。在怀里或摇椅里把宝宝哄睡着后,轻轻地把他放在摇篮里,立刻开始摇晃,保持每分钟约60下,这个频率与宝宝在子宫内已经习惯的心跳频率是一致的。如果你没有摇篮,可以在婴儿床上安装不会有杂音的滚轮或摇杆。在前几个月,一些宝宝喜欢交替在摇篮里和父母床上睡觉。很多父母往往计划“这几天”就去买一个摇篮,但最后却一直没有买。
可以帮助宝宝睡眠的声音
宝宝在子宫内的9个月中,睡眠环境其实并不怎么安静,那么现在他可能也需要一些背景音乐才能睡着。一些类似他在子宫内听到的声音可以使他睡得更好,比如:雄从水龙头或淋浴喷头流出的
水声
參冒泡的鱼缸
鲁妈妈的心跳声或者是其他子宫内声音的录音带#钟表的滴答声眷每分钟60下的节拍器#瀑布或海洋声音的录音带还有一些可以安抚婴儿的声音,我们称之为白噪音,这种声音重复不断,没有意义,但却可以使婴儿平静地睡觉。吸坐器、电风扇、空调、洗碗机发出的声音都属于白噪音。我们认识很多妈妈,她们在第一年为了哄宝宝睡觉就用坏了好几个吸尘器(其中一位妈妈说,最后她才想到,其实用磁带把吸尘器的声音录下来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当你用吸尘器打扫卫生时,用背巾背着宝宝,这可能是个一举
把手放在宝宝身上。你有没有注
意过,你刚把睡着的宝宝放在床上,他立刻就醒了,你又得重新哄他一遍。
两得的好办法。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宝宝,这些声音也可能会惊醒他们。
你也可以试一些能够连续播放的磁带,但是要保证你的“催眠曲”有效。把你自己唱的催眠曲录下来放给宝宝听,这是最好的。
在选择合适的催眠音乐时,要记得睡着的宝宝有不同的音乐“口味”。要选择那些既可以使宝宝平静,又比较适合你口味的音乐。宝宝通常在听古典音乐时睡得比较好,这些音乐比较平和,没有大起大落,比如拉威尔、莫扎特和维瓦尔第的音乐(德沃夏克、德彪西、巴赫和海顿的音乐也不错〉。宝宝比较喜欢那些简单而和谐的音乐,如长笛曲和古典吉他曲。狂躁且毫无节奏的摇滚乐无疑只能把他们吵醒。音乐盒或挂在床头的音乐转铃(比如播放的是勃拉姆斯的音乐)也可以使宝宝平静。你也可以买一些专为婴儿设计的“睡眠诱导”唱片。
或者你刚把他放在摇篮里,他就开始不安地扭动身体。这是宝宝在向你发信号,告诉你他还没有睡熟,不想被单独留下,还希望和你保持亲密的联系。这时,你可以一只手放在宝宝的后脑勺,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背上(如果宝宝是趴着睡的〉。手的温暖接触可以使宝宝停止“沉默的抗议”,慢慢地进入梦乡。也可以再加一些别的方式,比如有节奏地轻拍宝宝的背部或小屁股,每分钟60下,然后慢慢地拿幵你的手,先是一只,然后再第二只。动作要非常缓慢,以免惊醒宝宝,甚至可以将手略高于宝宝的身体停留一会儿再移开。也许是因为爸爸的手比较大,有时候爸爸做这个可能比妈妈更成功,更有效。
留下一些妈妈的味道。如果你的宝宝对“分幵”特别敏感,你可以把一些自己的小物品留在宝宝的床上。一位妈妈发现,当她把自己的防溢乳垫或睡衣留在摇篮里时,宝宝会睡得更好。另一位妈妈则把自己唱的摇篮曲录下来,放给宝宝听。
让爸爸也参与夜间育儿。宝宝也要习惯爸爸安抚他、哄他睡觉的方式,这很重要。不然,妈妈会累垮的。对于那些母乳喂养的家庭来说,爸爸参与夜间育儿特别重要,因为这些宝宝认为“妈妈餐厅”是通宵开放的(阅读第283?284页有关爸爸背宝宝的建议,以及第287页关于背着宝宝入睡的内容〕。
安静的睡眠环境。大多数婴儿都有惊人的能力来阻挡令人不安的噪声,所以你不必为了创造一个无声的睡眠环境而一直踮着脚走路。我们的第一个宝宝当初就睡在我书房旁边的摇篮里,听着那些电话铃声、翻书声和所有生活中出现的噪音,他一样可以沉睡。一些宝宝比较容易被突然的声音惊醒,所以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睡眠环境。经常在摇篮的接合处和弹簧上涂润滑油。把狗赶到外面去,以免它在屋里叫。把电话铃声关掉,或者索性把电话线拔掉。如果有客人来,可以在门上写一个提示牌:“宝宝在睡觉,请保持安静!”
对宝宝作出快速反应。要了解宝宝夜间的脾性。有的宝宝天生就比较乖,醒来只会哭几声,扭扭身子,就又自己睡去了,不会麻烦其他人。而有的宝宝醒来后,如果妈妈不及时出现,宝宝就会完全醒过来,然后发脾气,这样就很难再睡了。如果你能在他还没有完全醒来之前就跑到他身边,也许只要把手放在他的身上慢慢轻拍,或用舒适的怀抱或喂奶等方式安抚,就能再次哄他入睡。如果你帮他度过了这个夜间易醒期,就可以防止他从睡梦中完全醒来,把全家搞得一团乱。
肚子要饱,但不能撑。你可能试
过在睡前给宝宝喂一些麦片,希望他吃饱后可以睡得更沉。但是研究发现,睡前喂了麦片的宝宝与仅仅喂了奶的宝宝相比,二者在夜醒方面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对于疲惫的父母来说,这种方法也值得一试。肚里空空或太饱,宝宝都会休息不好。在睡觉前,给宝宝吃一定量的母乳或者配方奶通常就能让他饱了。对于学步期幼儿来说,一杯牛奶,一碗切碎的水果,或者是一块有营养的小饼干,都是很好的睡前点心。
第3步:减少容易夜醒的因素
夜醒不可能完全避免,这跟宝宝的脾气和特定发育阶段有关。但是有些不安因素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的。
身体因素
出牙期疼痛。在你看到宝宝的牙齿时,宝宝可能已经感到出牙的不适了。出牙期疼痛最早在宝宝3个月大时就开始了,然后可能断断续续地持续两年,直到臼齿长出来为止。宝宝头下的床单变得湿湿的,脸颊和下巴上出现因流口水而产生的红疹,牙龈红肿疼痛,轻微的低烧,这些都可能表明牙疼是夜间宝宝不安分的最大原因。怎么办呢?在照顾宝宝睡觉前,可以给他适当剂量的婴儿扑热息痛,如1^11)01无糖婴儿糖浆,4小时后,如果宝宝醒来了,就再服一次。
尿布湿了或脏了。有的宝宝在
夜里可能会因为尿布湿了而觉得不舒服,但是大多数宝宝不会。如果你的宝宝在尿布湿了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睡,那没必要半夜叫醒他换尿布,除非你要治治他的尿布疹。夜间有大便的话就有必要换掉尿布了。这里有个夜间换尿布的小窍门:如果可能,在喂奶前给宝宝换好尿布,因为宝宝可能会在吃奶的过程中或者是吃完后即入睡。然而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在吃奶时就会大便,那么就需要再换一次尿布。如果你用的是棉布做的尿布,那么在睡前给宝宝垫上两三块,这样可以减少因为潮湿而产生的不适感。
睡衣的刺激。一些宝宝在穿着合成纤维材质的睡衣时很难睡好,我们诊所曾经来过一位妈妈,她按照我们列出的夜间易醒清单仔细检査过(见第339页〉,最后发现她的宝宝对涤纶睡衣比较敏感。一旦将睡衣换成纯棉的,宝宝就开始睡得很好。除了睡得不踏实之外,有一些宝宝的皮肤可能对刚买来的衣服、洗涤剂和衣物柔顺剂等过敏,出现皮疹。
饥饿。小宝宝有个小肚子,就跟他的小拳头一样大小。婴儿的消化系统是为少吃多餐设计的,所以你的宝宝在夜里每三四个小时就要喂一次,至少在前几个月是这样的。当他长大一点后,又可能只顾着玩而忘记了吃。为了让他夜里不饿,白天你就要频繁地喂。
鼻塞。在最初几个月,婴儿需要鼻腔通道保持畅通,才能好好呼吸。长大些后,他们就会懂得如果鼻子不通,还可以用嘴呼吸。新生儿如果鼻子不通,会非常焦躁不安。为了防止这些,首先需要保持空气清新(请看下文的“环境因素”〗I帮宝宝清除鼻腔通道内的阻塞物,详情见第96页和第654页的一些建议。
太冷或者太热。宝宝睡得不好,可能是因为太热或者太冷了。请看第86页关于宝宝夜间应该穿什么衣服的提示。
环境因素
不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给宝宝一
个温度和相对湿度都有利于睡眠的房间。在前几周,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保持稳定。请看第86页关于如何使卧室环境有利于睡眠的讨论。
空气刺激物。环境中的刺激物可能会堵塞宝宝的呼吸道,使宝宝半夜惊醒。家中常见的刺激物有:香烟的烟雾、婴儿爽身粉、油漆、香水、发胶、动物毛屑〖要让宠物远离易过敏宝宝的房间乂植物、衣物〈特别是羊毛材质的〉、床罩上的尘埃、羽毛枕头内的羽毛、会沾尘埃的毛毯和毛绒玩具等。如果你的宝宝老是因为鼻子堵塞而醒来,你就应该在卧室内检査一下是不是因为这些刺激物或者过敏原(见第688页去除卧室过敏原的建议》。
冰冷的床。把暖暖的宝宝放在一个冷冰冰的床上,肯定是要弄醒宝宝的。天冷的时候给宝宝的床上铺绒布或羊毛的床单,或有妈妈温暖的怀抱陪伴,这些都可以为宝宝提供温暖。
陌生的声音。突然的声音,特别是那些响亮、陌生的声音,通常会惊醒宝宝,尤其是当他处在易醒的浅层睡眠,或是从深层睡眠转到浅层睡眠时尤其如此。宝宝酣睡时,你不必一声不响地踮着脚走路。事实上,熟悉的类似子宫内的声音会安抚宝宝沉沉人睡〖请看第316页的“可以帮助宝宝睡眠的声音”〉。
潜在的健康因素
大多数宝宝生病时会醒得更频繁,但有些宝宝会利用睡眠的治疗效果,生病时反倒睡得更多。如果你的宝宝不仅多次醒来,而且醒来后看起来很不舒服,很痛苦,考虑一下是否有潜在的健康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让宝宝夜醒的潜在健康因素。
胃食管返流症。请看第386页关于胃食管返流症的详细讨论。
感冒。感冒的宝宝经常醒,这是因为鼻塞阻碍了呼吸,以及全身的不
舒服〔请看第653页关于感冒的一般治疗,特别是夜间育儿部分〉。
耳部感染。耳部感染是另一个能导致夜间醒来的原因,因为宝宝会感到疼痛。当以下情况发生时,你可以怀疑耳部感染是造成夜间醒来的原因:
春宝宝以前睡觉挺好的,最近突然开始变得不安、躁动,经常醒来I參宝宝得了感冒,鼻涕从“清水”变得點调且发黄,眼角也有黄色分泌物。
要了解更多关于耳部感染的情况,请看第663页的详细讨论。
什么时候该怀疑是健康因素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你可以怀疑导致宝宝夜间醒来的是健康方面的原因:
鲁宝宝因为突然的肠痉挛腹痛醒
^^0
鲁宝宝突然间变得不好好睡了,而之前一直睡得很好。
參宝宝从出生时起就没有好好睡
过。
#有其他的症状或患病特征。會宝宝总是莫名其妙地哭。眷直觉告诉你宝宝可能得病了。眷没有什么非常显著的其他原因。
发烧。许多细菌都能使夜间的发烧温度比白天更高。所以,如果你的宝宝白天有点不舒服,但并没有发烧(但是他在前几天晚上有点发烧〗,那么即使宝宝睡前看起来好像体温正常并不发烧,也应该在睡前给他适当剂量的退烧药,以防夜间体温再次升高。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把宝宝弄醒给他量体温,只需摸一摸或亲一亲他的额头就行了。除非医生要求,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弄醒发烧的宝宝起来吃退烧药。
过敏及过敏导致的肠道不适。过
敏以及过敏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宝宝夜间频繁醒来的原因。其中食物过敏是最常见的。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说明宝宝可能是对食物或牛奶过敏:參宝宝几乎整晚都焦躁不安。#宝宝因为突然的肠痉挛醒来,你把手放在他的肚子上,感觉到腹部发紧、胀气。
雄宝宝有其他的过敏症状:白天时就有肠痉挛、红疹、鼻塞等现象。
最新发现表明,吃母乳的宝宝也有可能因为妈妈喝的牛奶而过敏,导致晚上容易醒来(如果你怀疑宝宝对食物或者牛奶过敏,可以参看第150页列出的易过敏食物种类、
蛲虫。蛲虫是常见的婴幼儿肠道寄生虫,看起来就像一小段白线,长约0.8厘米。它们是如何使宝宝在夜间醒来的呢?交配过的雌虫到了晚上会沿着肠道爬出直肠,在肛门附近排卵,产生剧烈的瘙痒,宝宝便会醒来抓挠瘙痒的区域,如肛门周围、臀部和阴道。这样,虫卵便沾到了宝宝的指甲上,再进入宝宝的嘴里,或者传给家里的其他人。被吞食的虫卵会在肠道内孵化、成熟、交配,开始重复以上的繁殖过程。
以下是发现蛲虫的线索:#宝宝肛门周围瘙痒,有抓痕。鲁女宝宝阴道发炎或频繁的尿道感染。
春其他家庭成员确认有蛲虫感染。#你亲眼看到有虫。蛲虫可能不会引起什么症状,也可能会引起烦人的瘙痒、疼痛等。如果你怀疑宝宝有蛲虫感染,但又不能确认,这里教你如何辨别:在黑暗中掰开宝宝的屁股,用手电筒照一下他的肛门,如果你看到了什么小生物,不用惊慌。深更半夜给医生打电话是没有必要的,可以等到天亮,没什么大碍。有时候你可能知道蛲虫就在那里,但就是看不到。这时可以拿一段双面胶,一面粘在一根冰棍棒或压舌板上,然后把另一面压紧肛门,通过
此法可以“抓到”那些虫卵。这种方、
法可以在宝宝刚刚醒来时马上做,也可以在洗澡或大便之前做。把这些胶带交给医生检查,如果情况清楚了,就可以进行合理的治疗。
尿道感染。频繁夜醒的宝宝,尤
其是还伴随着生长缓慢、呕吐和不明原因的发烧等症状,以及那些精力明显不足的宝宝,很有可能患了尿道感^^0
尽管夜醒更多时候是行为因素引起,而非健康因素,我们也应该早早地考虑是否有潜在的健康因素。很多父母认为宝宝睡不好是因为习惯不好,于是对宝宝的哭声置之不理,结果没有任何改善,最后才发现是潜在的健康因素造成的。一旦发现原因并加以治疗后,夜醒情况就改善了。
发育因素
宝宝在经历一个成长的重大“里程碑”^比如说学习站立、爬行或行走等时,你会发现,本来一直睡得好好的宝宝,突然也开始经常夜醒了。当你赶到宝宝的床前时,可能会发现他已经爬到了床边,正扶着床栏杆站着,不知该如何坐下,或者是正围着小床梦游。有时这个小梦游家会半醒半睡地坐起来,然后突然翻倒,彻底清醒过来。
为什么宝宝会有这种麻烦的情况昵?可能宝宝“梦见”了自己白天学会的技术,在夜里还想边睡觉边练习。凌晨3点实在不是一个展示新技能的好时候,也不会有在一旁拍手叫好的观众。如果你发现宝宝半醒半睡地站在床上,快要摔倒了,应该在他醒来之前轻轻地把他放倒,让他以平时最喜欢的姿势躺好,继续睡觉。如果宝宝看起来迷惑和不安,你应该拍拍他,安慰他一下,让—续安心睡觉。
分离焦虑是另一个造成夜醒的原因。一个8?12个月大的宝宝,之前可能睡得很好,现在会在夜里频繁地醒来,而白天时也会更频繁地黏着你。我们相信,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身体在告诉他,他现在有能力离开父母了,但他的心却告诉他:“你仍然需要与父母保持亲密。”所以,平时白天会黏着父母的状况也幵始出现在晚上,让宝宝想在半夜醒来与父母亲近。
情感因素
你有过“累了一天,夜里却睡不着”的经历吗?宝宝也有。如果宝宝和你非常亲密,家人之间也很亲密,但是当这些家庭和谐关系被一些诸如分居、离婚、夫妻吵架和住院等事件破坏时,可以想见,宝宝的睡眠一定会受到影响。当家里正常的“议程”被.坏时,比如因为搬家,夜醒的次数就会增、多。如果你白天太忙了,宝宝可能会在夜里醒来与你玩,以获得你的关心。如果你跟宝宝非常亲密,他可能会感染你的情绪,如果你感到不安、忧伤或者是睡不着,宝宝也可能有相同的情绪,他也会睡不着。正如我们诊所的一位妈妈所说:“当我白天比较烦,夜里睡不着时,我的孩子也一样。当我控制住自己,变得比较冷静时,宝宝也睡得更好了。”
性格与睡眠
你参加了一个新妈妈的聚会,大家都在吹嘘自己的宝宝是如何地乖。现在最“沉重”的问题出现了:“你的宝宝能一觉到天亮吗?”你不想显得跟别人不一样,因此你鼓足勇气说:“是,差不多。”你想找一个有相同痛苦经历的伙伴,但你找到的却是一屋子的“好妈妈”,她们都有—个睡得很好的乖宝宝。其实,你不必为了别人家的好宝宝而惭愧。宝宝睡眠良好与否不是衡量妈妈好坏的标准。另外,那些“好妈妈”们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她们宝宝的睡眠状况。即便两位妈妈用同样的方法照顾宝宝,结果也可能不同:一个宝宝睡得很好,另一个宝宝却经常夜醒。你的宝宝可能是一个高需求宝宝(下一章我们会介绍这类宝宝),这些宝宝会把白天的情绪带到夜里。没有两个宝宝是一样的,长相、饮食、睡眠都不一样。宝宝夜里醒来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个性脾气,而不是因为你的育儿能力。
和宝宝一起睡一行还是不行
可以让宝宝和你一起睡吗?当然!让我们惊讶的是,那么多的育儿书竟然对这种久经考验的睡眠方式予以断然否定。他们对母爱和苹果馅饼也是这样反感吗?那些自称婴儿专家的人竟然敢反对已经被科学证明过的、父母们老早就知道的事情一大多数宝宝与父母一起睡会睡得更好。当然,和宝宝一起睡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家庭,如果你没有和宝宝一起睡,你一样也是合格的父母。我们仅仅是想证实这种夜间育儿方式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健康的选择。
我们的头3个宝宝都是睡婴儿床的。当时我们很年轻,没有经验,并且我们所有朋友的宝宝也都是睡婴儿床,所以我们也就加入了“婴儿床一族”,宝宝们也都睡得挺好,所以我们就没有考虑其他的睡眠方式。然后,我们的第4个宝宝海登(下一章你会见到这个非常特殊的孩子)出生了,她拓宽了我们之前对于夜间育儿的狭窄理解。在头几个月,海登就睡在我们库边的摇篮里。大约在6个月时,我们把碰移到房间另一端的婴儿床上,她开始了夜里每小时醒一次的日子。玛莎喂她吃母乳,哄她再次入睡,但不久还是被她急切的哭声叫回婴儿床旁边。有一个晚上,由于实在太疲惫了,玛莎还没来得及把海登放回婴儿床,就抱着她一起在我们的床上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早上两个人才醒来。接下来的几天也是这样。海登是在告诉我们她需要和我们睡在一起。我查阅了所有的育儿书,都说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玛莎说:44我不管书上是怎么说的,我太累了,我需要睡觉,并且这种方式也很有效嘛。”
当时我们正在写我们的第一本书《创意育儿法》,在书中我们强调这样一种观点:爸爸妈妈们,不要害怕倾听宝宝的心声。我们的经历让我们想起了这句话,海登正在告诉我们她的夜间需要,我们听到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她都睡在我们的床上,直到她长大些,慢慢学会自己一个人睡为止。
接下来我们开始研究为什么睡在一起会有效。起初我们以为我们做了一件多么不寻常的事,直到我们调查了其他父母后才发现,原来很多父母也都跟宝宝一起睡,只是不告诉医生或亲戚而已。有一天晚上我们参加~^会,1妈妈跟我们,了有关宝宝睡觉的问题,我们小声地透露:“我们和宝宝一起睡。”这个妈妈笑了,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人在听我们讲话,然后才说:“其实我也一样。”这么好的一种育儿方式,为什么父母们不愿意公开昵?这真是没道理。
最初,也有很多人警告我们这么做的不良后果,说这样可能会培养孩子的夜间依赖,等等。不管怎么样,我们不后悔,我们很快乐。海登为我们打开了美好的夜间育儿世界的大门,现在我们想和你一起分享。
怎么称呼这种育儿方式
同宝宝睡在一起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共寝”,听起来更像是成年人做的事情,但这似乎却是最流行的叫法了;“家庭大床”让人想起一堆孩子挤在床上,铥爸却睡在沙发或地板上的场景。我们比较喜欢的称呼是“睡眠共享”,因为我们共享的不仅仅是床上的空间,还共享睡眠周期、夜间情绪和其他很多好东西,这些都发生在夜间的亲密接触当中。
首先,睡眠共享不仅仅是“宝宝睡在哪里”的问题。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夜间育儿方式,需要父母敢于尝试多种不同的睡眠方式,选择那些既适合宝宝发育阶段,又适合自己生活习惯的方式。当环境改变时,他们也可以方便、及时地进行调整。每一对父母在找到有效的睡眠方式之前都会经历一个寻找缚当方法的疲惫不堪的时期。睡眠共享反映出一种接受宝宝的态度,“小宝宝有大需'求”。你的宝宝也会相信,作为父母,在夜里你会像白天一样可靠。睡眠共享要求你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你会为自己和宝
宝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为什么睡眠共享会有效
宝宝可以更好地入睡。处于浅层
睡眠的宝宝需要哄着入睡,而不是放下就睡,特别是在前几个月,宝宝要经过较长的浅层睡眠期才可以睡着。由大人抱着,或者是和大人一起躺在大床上,宝宝就可以更容易地入睡。宝宝会记住这些熟悉的画面,从中学到爱和信任。靠着爸爸的手臂或妈妈的乳房睡去,都会帮宝宝建立一个健康的睡眠态度,让宝宝学会不讨厌睡觉,也不害怕睡觉。
宝宝可以睡得更好。想象一下宝宝的睡眠状态。当宝宝从深层睡眠进人浅层睡眠时,他就进入了易醒期,这种过程通常每小时都会发生一次,如果这时醒来,宝宝很难自己再回到深层睡眠阶段。你是宝宝最熟悉的人,他可以接触你,闻到你的气味,听到你的声音。你在他身旁,就是向他传达这样的一个信息:“睡吧,没事。”感觉一切平安,宝宝就会平稳地度过这个易醒期,再次进入沉睡。如果宝宝确实醒了,只要有你在身边,他有时还是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熟悉的抚摸,或者是几分钟的喂奶,你就可以安慰宝宝回到沉睡状态,而不会吵醒家里的其他人。
妈妈也可以睡得更好。在我们的调查中,些和宝宝睡眠共享的妈妈们表示,尽管在夜里安抚宝宝时会醒来,但她们在第二天还是感觉休息得比较好。这些妈妈和宝宝在夜间处于和谐状态,他们的生物钟和睡眠周期是一致的。经常有妈妈注意到:“我会在宝宝醒来之前的几秒钟自动醒来。当宝宝开始扭动身体时,我就把手放在他身上,然后他就会慢慢地睡去。有时候这些都是自动完成的,我自己甚至都没有完全醒来。”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可以和宝宝达到这种和谐同步的状态,但这是最佳组合:妈妈睡眠充足,宝宝也很满足。
将这个和谐的画面与睡在婴儿床上的宝宝对比一下吧。独自睡的宝宝孤单地醒来了,他接触不到任何人。他先是扭动身体,然后小声地哭泣,还是没有人来安慰他。分离焦虑出现了,他幵始大声地哭。不久,睡得再远的妈妈也会被宝宝的哭声吵醒。你从床上跳起来,蹒跚地穿过客厅冲向婴儿房,夜间安抚宝宝的工作变成了一项大工程。终于你来到了宝宝面前,他的哭声震耳欲聋,他已经完全醒了,并且很生气。你也完全醒了,也很生气。接下来的安抚变成了一项不情愿的任务,而不是很自然的责任。另外,安抚一个哭着的、生气的宝宝要比安抚一个半睡半醒的宝宝困难得多,但最后你还是让他乖乖地回到了婴儿床上。但现在你完全醒了,心情不好,很难再入睡。另外,由于睡得比较远,你与宝宝的睡眠周期也不会和谐一致。如果宝宝进入浅层睡眠时醒来了,而这时妈妈却仍处于深层睡眠,那么不一致的夜醒就出现了。从深层睡眠中被吵醒,来哄一个吵闹、饥饿的宝宝,这使夜间育儿变成了一项苦差事,并导致父母睡眠不足。
方便母乳喂养。大多数有经验的哺乳妈妈都认为睡眠共享可以使喂奶变得更方便。哺乳妈妈们比用奶瓶喂奶的妈妈们更容易与宝宝的睡眠周期达成一致。她们经常在宝宝将要醒来吃奶时醒过来。因为妈妈就在宝宝旁边,而且随时准备着喂奶,所以妈妈可以在宝宝(妈妈也一样〗完全醒来前,就让宝宝一边吃奶一边睡着
一位与自己的宝宝达成夜间和谐的妈妈跟我们分享了下面的故事:“在宝宝醒来要吃奶前的30秒,我的睡眠好像变浅了,差不多就要醒来。因为已经准备好了喂他,所以在他刚开始扭动、寻找乳头时我就开始喂他,让他立刻开始吮吸,这样可以让他不会完全醒来。然后我们又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在这种情况下,宝宝一边吃奶一边度过了夜间的易醒期,然后又进入了沉睡。如果妈妈与宝宝不在一起,睡得比较远,又会怎样昵?宝宝会在另一个房间醒过来,大声地哭,以此来说明自己的需求。当妈妈来到
时,他们都己经完全醒了,很难再进人沉睡。(注意:没必要把宝宝抱到另一侧来用另一只乳房喂他,你只需把肩膀转向宝宝,调整乳房高度就行了。)
白天喂奶有困难的妈妈说,在夜里当她们睡在宝宝旁边时,或者白天午睡时躺着给宝宝喂奶,就会变得比较方便。我们相信,当妈妈和宝宝一起躺着时,宝宝可以感觉到妈妈更放松,当妈妈放^^或者睡觉时,泌乳素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有时妈妈们会抱怨她们的宝宝养成了一个令人沮丧的习惯一只有跟妈妈一起躺下时才会想吃奶。在咨询过程中,我们鼓励这些妈妈认真考虑一下,她们的宝宝通过这种行为究竟想向她们传达什么。婴儿对紧张情绪是非常敏感的。宝宝仿佛知道,如果他能让妈妈躺下,乳汁就会流得更顺畅,毕竟“餐厅的好气氛”也有利于消化。
①安德香孔贝,苏格兰生理学家。
睡眠共享适合忙碌的现代生活方式。睡眠共享更适合今天的生活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妈妈不可避免地在白天与她们的宝宝分开,睡眠共享使她们与宝宝在夜间再次团聚。对那些宝宝刚出生几个月就计划着去上班的妈妈们,我们鼓励她们应该考虑与宝宝一起睡,这种方式可以在夜里弥补白天错过的亲密感。还有一个附加的好处,那就是夜间喂奶能产生让人放松的激素,可以帮助妈妈们从忙碌的一天中解脱出来,好好地睡上一觉〖请看第350页有关“妈妈重新上班后宝宝醒得多了”的讨论、让后来者赶上。睡眠共享特别有益于那些起步较慢,在刚出生时由于早产或其他健康原因无法与宝宝及时建立亲密关系的妈妈。睡眠共享使后来者能迎头赶上。同时,睡眠共享可以帮助那些为人父母的本能出现得较慢、较难进人育儿状态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们。为什么昵?有些妈妈体内的母性激素分泌得比较慢,以下3种情况可以加快这种激素分泌:睡眠、触摸宝宝和哺喂母乳。当与宝宝睡在一起时,这3种情况就同时具备了。
宝宝长得更快。通过对睡眠共享益处的多年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好处,就是这些宝宝长得更快。事实上,“治疗”成长缓慢的最古老的药方就是让宝宝与父母一起睡,采用母乳喂养。睡眠共享在健康方面的益处多年前就被证实了。1840年,孔贝^在他写作的育儿书《婴儿的管理》中就曾说:“毫无疑问,至少在宝宝出生后前4周,以及冬天和早春时候,一个可以睡在母亲旁边、得到母亲充分滋养的孩子,将会比那些独自待在一个房间的孩子长得更
特别提示
8
V
夜间育儿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宝宝睡在哪里,而是你如何对待宝宝夜间的需求,以及你是否愿意以开放的态度寻找最适合你全家的睡眠方式。
快。”也许有一天科学可以证实这个事实:宝宝与父母一起睡时,非常有利于健康,对宝宝和妈妈来说都一样。
当这种方法行不通的时候
没有一种睡眠方法能永远适合所有的家庭。睡眠共享也一样,如果开始得太晚,这种方法也会失效的。有的父母已经试过了所有的方法,宝宝仍然不好好睡觉。几个月后,他们很不情愿地把宝宝带到他们的床上,但是他们真的不想让他待在那儿。当然,如果父母和宝宝之前都没有在同一张床上睡过,他们很可能不习惯对方的存在,睡眠周期也肯定不一致,醒来的次数可能会更多。
合睡床使父母与宝宝都有各自的睡觉空间‘但仍然可以保持亲密接触。
某些父母和宝宝似乎要保持合适的睡觉距离,太远或太近都会增加夜醒的次数。如果睡得太近会导致父母或者宝宝夜间醒来,那么就可以考虑用合睡床相伴而睡,这种床可以安全地与父母的床连成一体。这种方式让你和宝宝都有自己的睡眠空间,但你距离宝宝只有一臂远,夜间育儿和抚慰宝宝都会很方便。
处理疑虑和批评
我们长期倡导将睡眠共享作为夜间育儿的一个重要内容,也遇到了一些对这种做法的批评。下面是一些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担心养成依赖性
我听说一旦宝宝养成了这个习惯,他就永远都不能自己睡。我是不是在帮他养成一个坏习惯呢?
起初看起来是这样的,但是你的宝宝最终也能学会在没有你们的情况下进入梦乡并且睡得很好。你是在帮宝宝养成一个好习惯。真正的问题是:你认为宝宝会喜欢哪个选择呢?是在爸爸或妈妈的怀里平静地睡去,还是用那些毫无感情、毫无味道的安抚奶嘴来安慰自己睡去昵?答案应该很明显。不过也有些宝宝一开始就喜欢当“独行侠”。
再看一下睡在一起的长期益处。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你能给宝宝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宝宝长大后也会记得自己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入睡,或者早上醒来时自己身边就是亲爱的家人,而不是身处笼子一样的小床里,只能透过栏杆缝隙向外看。我们也会记得宝宝醒来时是多么高兴。每一次我们看到睡在身边的宝宝,就能看到他脸上满足的表情,赚在说:“妈腿爸’谢谢你们让我睡在这里。”你是在为宝宝创造能够持续一生的美好回忆。
学会自我安慰
我听说如果宝宝习惯了在妈妈或者爸爸的怀里睡觉.那当他醒来后,他还会期望这样,他不能在没有我们帮助的情况下独立睡觉。这是真
的吗?
是的,是真的,但那又怎么样昵?这种对夜间亲密育儿的批评确实是事实。但是孩子只有在很短的一段时间是小宝宝,而这段时间正是你们彼此建立信任的最佳时机。试想一下,如果宝宝在夜里孤独地醒来,不得不强迫自己自我安慰时,会怎么样呢?那种所谓“自我安慰”的育儿方法,是出于一种让大人方便的心态,强调宝宝自我安慰一让他们保持独立,或者是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成长,而不允许宝宝对父母有任何的依赖。这种方法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挺方便,但要小心它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夜里。这种育儿观念忽略了婴儿成长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婴儿期,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它就会自然消失,而得不到满足时,它不但不会完全消失,还会在不久后以疏离感的形式复发一占有欲、愤怒、感情冷淡、行为问题,等等。我们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实用的原则:在第一年内,婴儿想要的和需要的大体一致。
从宝宝的角度考虑一下
通过养育宝宝,当不知该如何对待宝宝而左右为难时,我们总结出了一条重要原则:从宝宝的角度考虑一下,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宝宝,你想要什么。你想要你的父母怎么做昵?如果你是宝宝,你是愿意孤独地睡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躺在像笼子一样围满栏杆的床上,还是愿意睡在世界上你最信任的人旁边,感受他们熟悉的气味、声音和动作昵?
不管你有没有跟宝宝一起睡,夜晚都是一个亲密接触的绝好时机。玛莎至今还记得她夜里照料彼得(现在是彼得医生)的情景,彼得是我家睡婴儿床的最后一个孩子。以下是她的故事:
“在前几个月里,每天晚上我都会很机械地喂他两三次,以满足他夜里的需求:宝宝哭了,把我吵醒了,我起身穿过客厅来到他的房间,把他从婴儿床上抱起来,坐在摇椅上,然后做一些可以哄他入睡的事情^通常是喂20分钟左右的奶,然后花更多的时间给他换尿布,然后再喂几分钟奶,慢慢地把他放回小床,蹑手蹑脚地走幵,急着回到自己温暖的被窝里(当时是冬天》。奇怪的是,我当时竟然从来没有想过把他抱到我们的床上去睡。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后(有些晚上,我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放下,他就又醒了,那时的感觉真的很绝望〉,他最终可以一夜只醒来一次了。我开始期待晚上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因为我不再那么累了,可以享受要做的事^跟宝宝在一起,没有任何打扰,只有我们两个。我不再催他睡觉,好让自己赶快回到被窝里。我会把他从小床上抱起来,走到起居室,躺在大沙发上,放些柔和的音乐,享受宁静的一个小时,而这些已经从我的忙碌生活中消失很久了。跟宝宝在一起是那么特别,甚至在他睡着之后我还会继续抱着他坐在那里。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正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时光。
一个少见的习惯
难道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睡也算是个
少见的习惯?
睡眠共享并不少见,也不会不正常。我曾经应邀参加过一个电视节目,讨论关于宝宝睡觉的问题。制片人了解到我提倡宝宝应该与父母一起睡时,她就问:“西尔斯医生,请
问有多少父母是按照这个新方法做的昵?”一开始我还很疑惑“新方法”是指什么,后来我意识到她指的是睡眠共享。我告诉她,与父母分开睡才是真正的“新方法”。
在没有“专家”们的文化里,父母认为睡眠共享是从妈妈子宫到妈妈怀里,再到妈妈床上的自然延续。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选择。我的一位小病人的妈妈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一项针对斐济岛家庭睡眠习惯的研究项目。斐济岛上的宝宝们都是跟他们的妈妈一起睡,一直到断奶为止。这些“天真”的妈妈们感到很惊讶,研究人员竟然会问宝宝睡在哪儿,她们问:“美国的妈妈们夜里真的把自己的宝宝放在笼子里睡吗?”幸好我们还没有向世界推广我们的育儿观念。
对世界上大部分父母来说,让宝宝单独睡都是一个新的概念。一项针对全世界186个传统社会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妈妈都是跟宝宝一起睡的,也没有哪一个文化赞成西方这种母婴分离的睡眠方式。我们已经打破世界范围内的睡眠传统,让父母都睡眠不足。
假设你花一下午的时间到图书馆查阅全世界关于睡眠习惯和睡眠建议的书籍。如果你看一些人类学的书籍,会发现可能所有的这类书都提倡睡眠共享,并且把它视为一种很普通的育儿标准,就像喂母乳和抱孩子一
样。人类学家会说:“婴儿在父母的床上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他们本来就应该属于那里。”
、
但是很多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都反对这一点,它们罗列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明这个从人类刚出现时就存在的睡眠方式可能是错误的。其实,这样一个很自然的传统倒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件事本来就很可笑。事实上,睡眠共享与母乳喂养有着相同的发展趋势。在1950年,母乳喂养竟然成了有争议的问题!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弃专家的建议,坚持釆用母乳喂养,睡眠共享也正在逐步地慢慢“回归”。
。义条如簿.::.:',:,:,
宝宝需要有需求
对于婴儿来说,在成长过程中有一定的依赖性是正常的,适当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婴儿需要有一定的需求。一个被迫过早独立(自我安慰)的婴儿会错过这个有需求的阶段。婴儿要首先学会与人一而不是物一建立联系。如果婴儿不可以有需求,那么谁可以?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宝宝的这些需求,那么谁能昵?在以后的人生中,你可能会痛苦地发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弥补那些在婴儿时期错过的需求。
可能永远不肯离开
我们很喜欢和宝宝一起睡,这种方式对于我们也比较有效,但我们还是有些担心,因为朋友们警告说:将来会后悔让宝宝睡在我们的床上,因为他会永远都赖着不走。
不必担心,他会自己想离开的。没错,宝宝不会哪天宣布说:“我已经准备好了,请给我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和属于自己的床。”你还要再等好几年昵。很多的育儿问题你可以从宝宝的角度来看。试想一下,如果你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会有什么感觉?你当然不想离开。宝宝也不想,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地方。为什么要急着让宝宝独立昵?如果宝宝的需求早早地就被满足,它就会消失;如果没有满足,就会留下一些空位,并在日后以忧虑的形式再次出现。你的任务不是让宝宝学会夜间独立睡觉,而是创造安全的夜间环境和良好的感觉,让宝宝很自然地慢慢养成独立睡觉的习惯。对你来说,目前重要的是好好享受这种安排,它对你们有效。当时机成熟时,宝宝会像在其他方面“断奶”一样,从你的床上离开的。
医生说不可以
口1
我们想让宝宝跟我们一起睡,但是医生建议我们不要这样。我有点困薪,究竞该听谁的呢?
有3个问题你不应该问医生:“我的宝宝应该睡在哪儿”,“我应该给宝宝喂多长时间母乳”和“我是不是应该让宝宝哭,不去管”。医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学习怎么去回答以上3个问题,他们给出的建议很可能只是来自他们自己为人父母的一些经验,而不是专业的。当你问他们宝宝应该睡在哪里时,等于是在为难他们。他们接受的训练是诊断和治疗疾病,而不是育儿方式。如果你想和宝宝睡在一起,并且感觉这样能让宝宝、爱人和你都睡得更好,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决定。另外,你会发现大多数医生对待父母与婴儿同睡的问题也越来越灵活了。目前家庭医生、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也意识到,如果能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多花点时间帮他们养成一个健康的睡眠态度,那么日后也就不必花那么多时间来纠正他们的睡眠问题(或情绪问题、
可能破坏我们的性生活
和宝宝睡在一起的想法听起来挺吸引人,但是怎样做才能既照顾好宝宝,又保证正常的性生活呢?
性生活与育儿其实可以两全其美,但是就像给宝宝取名字一样,必须妈妈和爸爸都同意才行。如果妈妈愿意,而爸爸不愿意,那么他可能就会不喜欢宝宝(或者是伴侣〉,并且感觉到他必须与宝宝竞争才能获得伴侣的关注。妈妈必须想办法避免“宝宝成为第三者”的情况发生。所以这个问题要摆出来谈一下。在决定采用这个方法前,以及刚开始的前几个月,定期地谈谈“这种方法有效吗”,要顾及彼此的感受。
宝宝还/丨、,不会注意到,也不会理解父母在做爱。但是随着宝宝越来越大,就箅宝宝在熟睡,父母可能也不会在宝宝旁边做爱。可以把睡着的宝宝抱到另一个房间,或者你们去另一个房间。
还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先把宝宝放在他自己的小床上或者摇篮里,等到他夜里第一次醒过来时,再把他抱到你们的床上。如果宝宝在你们床上睡觉时你们有了做爱的兴致,那么整个家的每一个房间都是很好的做爱场所。
为亲密寻找时机。对于夫妻来说,晚上和睡前不是唯一的亲密时间。此外,在产后头几个月,大部分妈妈都会因为太累而只想睡觉,什么都不想干。正像一位妈妈所说:“我对睡觉的需要,比他对做爱的需要更迫切。”如果宝宝在床上让你们有一点扫兴,那么你们可以在早上、中午
或者任何宝宝睡觉的时间尽情享受。夜晚的独处时间
我已经阅读了很多关于与宝宝一起睡的资料。我的很多朋友也都让他们的宝宝睡在他们的床上,但是老实讲,我不想让我的宝宝睡在我们的床上。我还有4个孩子,每当夜幕降临时,我就不想再被孩子包围。我想和丈夫有一点单独相处的时间。我是不是一个很不称职的妈妈?因为我不想和宝宝一起睡。
不对,你不是不称职的妈妈。你是一个明智的母亲,对自己的需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认识。就像喂母乳的妈妈不一定比喂奶粉的妈妈更称职一样,--个与宝宝同睡的妈妈也不一定比不与宝宝同睡的妈妈更好。
听起来,针对你家的特殊情况,你真的认为在夜里与伴侣独处很有必要,以此来滋养你的婚姻,并为自己充电,使自己在第二天能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
我们的建议是:选择最适合你全家人的睡眠方式。不要因为朋友们都这么做,就觉得有压力,强迫自己接受不适合你的夜间育儿方式。另外,可能你的宝宝在小床或摇篮里会睡得更好,并不介意与妈妈分开。
使宝宝慢慢离开
当时机到了,宝宝要离开我们的床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当你做好准备让宝宝离幵时,他可能还没有准备好。离开你们的床就像断奶一样,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差不多在两三岁时,大部分宝宝都会接受从你们的床上离开。为了让宝宝比较容易地离开你们的床,你可以试一下这种“两步走”的转变方式:
第一步,找一个适当的机会,高高兴兴地带孩子去商店,让他自己挑选他的“大孩子的床”或者“特殊的床”(在涉及与孩子相关的问题时,你可能需要非常频繁地使用“特殊”这个词〉。把这个“特殊的床”放在你们的床边(或者放一个床垫、你可以躺在你们的床上靠近他的地方,也可以坐在或躺在他身边哄他入睡。当他夜里醒来时,他可能会想爬到你们的床上,这时你可以接受他,也可以把他再放回他的床上,哄着他慢慢入睡。第二步,一旦他感觉睡在自己的床上比较舒服,就把他的床移到他自己的房间,或者是紧挨着你们房间的另一个房间。让他适应自己独自睡觉可能要花好几个月。和他一起躺在他的房间里,讲故事哄他入睡,抚摸他的背,或者抱抱他,然后再幵始制定“夜间规则”。在你的床脚边放一个睡袋或者床垫,并告诉他,如果他夜里醒来,可以回到你的房间里来睡,但是“必须保持安静,要像小老鼠一样蹑手蹑脚,不可以吵醒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也需要睡觉,不然第二天爸爸妈妈会变得非常容易生气的”6
到了3岁时,孩子会了解到晚上是睡觉的时间,每一个人都需要睡觉。最终他会习惯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并且大部分时间都保持这样,只有在比较难受时才会到你们房间里,比如生病、搬家或是任何一种可能会打乱孩子睡眠的情况。总之,不用担心,孩子最终肯定会离开你们的床。
在给一个8岁的小男孩看病时,我问他为什么有时候会爬到父母的床上,他回答道:“因为爸爸妈妈在床上啊!”这就解释了所有的问題。
睡眠安全
不管宝宝是睡在你的床上、自己的床上还是两者结合,都要确保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睡眠环境。可以参考以下保证安全睡眠的措施:
參让宝宝平躺着睡。在特殊的情况下,你也可以让宝宝侧着身子睡〈左侧比较好〉,比如宝宝患有胃食管返流症,但是记住,只有医生要求时才可以。
參千万不要让不到9个月大的宝宝趴着睡觉,除非医生要求这样做。
春宝宝睡的地方不能太柔软,例如水床、懒人沙发等任何可能堵塞婴儿呼吸道的易压扁睡具。
丨千万不要让宝宝单独在婴儿推车上睡觉。大一点的宝宝可能会很友爱地把脸依偎在毛绒玩具上,但这是不安全的。同时,手推车里的坐垫往往也不及床上用品舒服,还比较容易积攒脏东西和一些过敏原。必要时要经常清理。婴儿推车也是经常发生婴儿窒息的地方,仅次于婴儿床。
雄不要使用太柔软又过厚(超过3厘米)的床垫,比如说羊羔皮做成的,不仅容易积攒灰尘和过敏原,也比较容易阻塞宝宝的呼吸道,特别是当床垫被宝宝流的口水或者吐的奶弄湿时。
雄在出生后一两天,不要盖住宝宝的头部。这是宝宝散热的主要方式。盖住头很容易导致过热(早产儿经常需要盖住头部以保持体温,但是会有医护人员监督乂
雄不要在宝宝睡觉的房间里抽烟。烟雾会让宝宝敏感的呼吸道不舒服。
⑩如果你必须抽烟,而宝宝又睡在你的旁边,你可以换一身衣服到外面去抽。跟宝宝在一起时不要穿你抽烟时穿的衣服。记得在回去睡觉前洗个澡,除去你头发上的烟味。这一条是特意为爸爸们强调的。
#旅行时要特别警觉,因为宝宝将在一个陌生、有潜在危险因素的环境中睡觉。可以带上一个折叠式摇篮或者可卷起的睡垫,这些都比沙发床垫等成人软床垫更安全。如果是用酒店提供的婴儿床,你需要做一个全面的安全检查(请参考第599页〉。
眷当把宝宝放在婴儿推车上睡觉时,你需要同样的警觉和小心。要像在其他任何地方一样做好预防措施。让宝宝平躺着或侧着身子睡,拿开所有可能的危险物品。
參宝宝所在的环境一定要尽可能清洁,如果你的宝宝很容易呼吸道过敏,那就更要注意。除了拿开那些毛绒玩具,也要避免使用那些容易掉绒毛的床上用品,比如较厚的羊羔皮和羊毛毯子。低过敏性的床垫和床罩比较适合那些易过敏的宝宝。
安全地睡婴儿床
如果你的宝宝睡婴儿床,请看第599页列出的安全睡眼的建议。
疑难解答:解决宝宝的睡眠问题
如果你已经尝试过所有的夜间育儿方式,宝宝仍然不好好睡觉,下面告诉你该怎么做:
#首先确定夜醒对你的影响。你可以忍受这个“小麻烦”,直到宝宝长大学会自己睡觉吗?(大部分妈妈的回答是肯定的。)夜醒有没有影响宝宝的成长和白天的行为?第二天你是不是感到很疲惫,不想再照顾他,甚至越来越讨厌夜间育儿(或者越来越讨厌宝宝)?总之一句话,你是不是打算在睡觉时对宝宝撒手不管了?
參査看--下导致夜醒的可能原因(见第339页〉。找出可能的解决办法,一个一个地试,直到找到有效的那个。你可能要根据宝宝的发育阶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随时调整。
眷如果你已经排除清单中所有的夜醒原因,感觉确实没有有效的快速解决之道,那么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来改善宝宝的睡眠习惯。记住我们的长期目标:培养宝宝健康的睡眠态度。虽然宝宝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固定的睡眠时间和“睡前仪式”,但也不能让宝宝老靠同一种方法入睡,要让宝宝习惯各种不同的睡眠诱导来帮助他入睡并保持睡眠状态。
健康的睡眠联想
理解宝宝经常醒来的一个关键是理解睡眠联想的概念,它是指帮助宝宝联想起入睡和醒来后再次入睡的’人、物或者事。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睡眠联想:一本书、一个温水澡或者是喜欢的音乐等。但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区别在于,成人在醒来后不需要相同的睡眠联想就可以很容易地再次人睡。你夜里醒来时,通常只要翻个身、动一动枕头,就可以很容易地再次睡着。
安全的睡眠共享
跟宝宝一起睡的父母们常常担心在夜里翻身时会压到他们的宝宝。其实睡眠共享是很安全的。辛我们以睡眠共享为主题的调查中,被调查的妈妈们都表示她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感觉到宝宝的存在,即使是在睡着的状态下。所以她们不太可能会翻身压到宝宝。如果真的压到了,宝宝会发出声音,妈妈就会立刻醒来。但是,爸爸们却没有像妈妈们一样的直觉,所以他们可能会因为翻身或是伸出一条胳膊而压到宝宝。以下的预防措施可以让你们安全地一起睡:#让宝宝们平躺着睡。#让宝宝睡在妈妈和护栏(婴儿家具店有售〗之间,或者把床推到紧挨着墙的地方,让宝宝睡在妈妈与墙之间,而不是爸爸与妈妈中间(见第311页插图》。宝宝在夜里可能会360度大翻身,如果睡在爸爸与妈妈中间,可能会弄醒爸爸。要确保床与墙之间或者床垫与护栏之间没有任何缺口。把婴儿毛毯卷起来,堵住任何一个可能的缺口。
鲁如果你服用了一些会降低对宝宝敏感性的药物〔如酒精或镇定剂等〕,千万不要和宝宝睡在一起。春别让宝宝穿太多,以免过热。
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本来宝宝已经穿得暖暖和和地在自己的床上睡,后来又被抱到父母床上,靠近一个温暖的身体一另一个热源(请看第636页有关过热的迹象〉。
#床要大,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床太小或者睡的人太多对于宝宝来说都不安全。例如,爸爸(或小哥哥小姐姐〗与宝宝一起在沙发上睡觉就很不安全,宝宝很可能会被夹在沙发靠背与爸爸(或者那个大孩子〗之间的“空隙”中。为了与宝宝一起安全地睡觉,至少要用标准或加大尺寸的双人床。不可以让大孩子与宝宝一起睡。
春不要和宝宝在会上下起伏的水床上睡觉。他可能会陷进床垫与妈妈之间的缝隙里。更不能让宝宝一个人睡在水床上,他颈部的肌肉还不够强壮,无法把头伸出下陷的床面,可能会窒息。固定的或者是无波浪的水床相对来说安全些。
書虽然宝宝不大可能从床上掉下来,但还是要小心,特别是当宝宝睡在爸爸或妈妈旁边时。虽然宝宝会像热导弹一样自动贴近父母身边,但还是要小心,特别是当宝宝独自睡在你们的床上时,应该给床加上护栏。
但是,宝宝醒来后,如果没有相同的睡眠联想,他们就不会轻易地再次入睡。当他们的睡眠习惯成熟后,他们也可以像成人那样在没有相同的睡眠联想的情况下轻易入睡。
考虑一下利用睡眠联想的概念来哄宝宝睡觉。如果你的宝宝比较喜欢被晃着、喂奶、抚摸、抱着睡着^也就是有人照顾才可以睡着,那么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就会希望或需要有同样的照顾才可以再次入睡。相反,如果你把宝宝放在摇篮里,他自己就睡着了,那么他就会学着醒来后靠自己慢慢地睡去。所以,即使在凌晨3点醒来,他也可以在没有你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再次入睡。
由这个有关睡眠的基本事实产生了两种完全对立的夜间育儿方式:一种方式认为宝宝应该被照顾着、哄着入睡;另一种方式认为宝宝应该自己入睡。该哄着人睡,还是自己入睡,这真是个问题。我们的方法是把二者综合起来。我们认为,为了使宝宝养成一个健康的睡眠态度,他首先必须经历一个被照顾着入睡的阶段,然后很自然地进入自己入睡的阶段。如果在宝宝没有独自入睡能力前强迫他自己人睡,他就会对睡觉产生恐惧感,导致长期睡眠问题。这种方式也“剥夺”了宝宝与父母共同成长的重要机会一在这段时间,宝宝可以培养出对别人的信任,而父母可以培养自己的敏感度。那些在亲密抚慰下人睡的宝宝,稍大些后就能慢馒地学会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入睡了。
然而,有一些宝宝比较喜欢在夜里吃奶,这就提高了他们对父母提供服务的要求,甚至到两岁时也没有任何迹象表示他们愿意放弃这种高水准的服务。对于忙碌的父母和忙碌的宝宝来说这种现象更是常见。夜晚是安静的时候,宝宝可以完全地拥有父母,特别是吃母乳的宝宝,他可以在晚上任何时候吃到奶,只要他想要。之前的需求现在变成了习惯,最终会变成一件让父母讨厌的事情。这种情况表示夜间育儿已经失去了平衡,必须强制性地让宝宝慢慢夜间断奶。
宝宝哭的时候可以不管吗
新父母们经常对我们说:“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种办法,建议父母让孩子哭,每天晚上想哭多久就哭多久,直到他们慢慢学会自己人睡。我总觉得这种方法不太对劲。它真的
夜间育儿小贴士
如果你幵始讨厌睡觉,觉得睡觉是开始“工作”而不是休息,这就表明你需要做些改变了。否则你会逐渐失眠,白天也不能正常工作0
有效吗?”
这个建议已经存在了近百年,每隔10年我们就会看到有育儿书把这个令人难受的方法稍微修改一下,重新推荐给父母们。例如,这种方法建议,在回应宝宝前,先让宝宝哭5分钟,下次让他哭10分钟,再下次15分钟,这听起来好像还挺有人性的或者说是挺合理的,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一个痛苦的妈妈和一个愤怒的宝宝。宝宝最终因为劳累而自己睡着了,但是这样的代价有多高?我们希望这种方法永远地消失。我们曾写过批驳这种方法的论文,也曾在全国性的电视节目中辩论过。为了那些疲惫又不知如何是好的父母们,我们彻底研究了这项让我们深恶痛绝的不良育儿建议。以下是我们的发现。
感觉不对
为了了解父母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调查了300位妈妈。我们问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夜里宝宝醒来时该怎样做,你们从朋友和亲戚那里得到过什么建议?”最普遍的建议是:“让他哭吧,一会儿就好了。”我们也问了妈妈们觉得这个建议如何,957。的妈妈回答说:“感觉不怎么好,不太对劲。”我们的结论是:957。的妈妈不可能都是错的,妈妈们听到的建议与自己的感觉之间确
实存在着矛盾。比较热卖
我们也采访了那些印刷和传播这种方法的出版商和电视节目策划人,他们的回答是:“它比较热卖。父母们都想要速成的方法和立竿见影的效果。”父母们,要让宝宝安静下来好好睡觉,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速成班”。像所有好的长期投资一样,培养一个长久的、健康的睡眠态度(我们这一章的目标就在于此)需要我们所提倡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
我们并不是说“让他哭吧”这种方法是完全错误的、无效的,你永远都不要用。我们只是希望你要小心地选择这种方法,必须完全了解这种方法的后果,认真考虑其他相对不那么极端的方法。下面的讨论将帮助你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妈妈们不可以选择
首先要理解宝宝的哭声意味着什么。宝宝的哭是为宝宝的发育和父母的成长而设计的。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第一章中谈到的实验吧,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妈妈对宝宝哭声的生理反应。宝宝哭的时候,流向妈妈胸口的血液量会增加,同时妈妈会产生一种想要抱起宝宝、给他喂奶的强烈欲
给疲惫父母的清锒
导致宝宝夜里醒来的因素
雄分离焦虑
參为了练习新学会的技能#性格问题一高需求宝宝春家庭出现问题鲁搬家
書忧郁的父母鲁爸爸或妈妈不在家#对睡衣的材质过敏翁出牙期疼痛眷尿布湿了或脏了書尿布疹參饥饿參鼻塞書太热丨太冷
鲁呼激物,如昏烟、香水、粉尘、发胶、动物毛屑、灰尘或棉绒等
參浓烟
眷牛奶或者食物过敏春卧室太吵書感冒鲁耳部感染鲁发烧
望。没有其他任何一种信号能像宝宝的哭声一样激起妈妈如此强烈的情
參胃食管返流症^蛲虫眷尿道感染
应该怎么办
眷紧靠着宝宝睡#用背巾背着宝宝直到睡着參喂奶直到宝宝睡着春睡前给宝宝按摩#慢慢摇晃拳抱着他#颈部依偎法眷让爸爸来哄宝宝睡觉眷把手放在宝宝身上參使用摇篮或会摇晃的婴儿床辦先个温水澡眷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參用一些“白噪音”#播放一些类似子宫里的声音争睡前要喂一次奶參开车兜风
①作者注,现在市面上可以买到棉貭阻燃睡衣‘
春试试“机械式”安抚參给宝宝穿上棉质睡衣①眷请医生检查
绪波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妈妈们经常说:“我就是不忍心听宝宝哭。”
所以我们对这个所谓的科学方法的第-个抨击就是:这个“让他哭吧”的建议违背了妈妈最基本的生理反应。
感觉内疾
有一天,我一大早就接到了一位带着哭腔的妈妈的电话,她的宝宝在夜里频繁醒来。她在电视节目的大肆宣传中看到了这种“让他哭吧”的方法。她在电话中一开口就说:“我试了这种方法,根本没用,今天早上我跟宝宝都要崩溃了。我是不是一个坏妈妈?我感觉非常内疚。”
我安慰她说:“你并不是一个坏妈妈,你只是太累了。你想要睡个好觉的欲望太强烈,所以才会让所谓的专家建议战胜了你自己的直觉。”
我继续解释说:“但是,你心里的膂报器餮铃大作,告诉你这样不对,这种不对的感觉就是你所说的内疚感。这说明你是一个敏感的人,这种发自内心的敏感是一种安全装置,能保证你万无一失。好好地跟着这种感觉走,你就不会犯错。”我倒是比较担心那些夜里不会受宝宝哭声影响的妈妈们。
打破宝宝夜醒的习惯及其他
在打破宝宝夜醒习惯的同时,是
不是也破坏了其他珍贵的联系昵?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位妈妈尽管有内疚感,直觉地知道这种“让他哭吧”的方法不对,但她仍然坚持下去,仅仅因为别人建议这样做。夜间的哭声一直持续,但是每夜会逐渐减少,而妈妈的忍耐性却在增强。最后宝宝的哭声已经不会再让妈妈有一点不舒服,她已经习惯了,宝宝也幵始睡得更久。看看,这种方法有效果吧?错了!这就错了!你会强迫宝宝坐在马桶上训练他大小便,直到他完成任务吗?
坚持这种“让他哭吧”的方法,妈妈破坏了对自己和对宝宝发出的任何信号的信任。她也降低了自己的敏感性,不敏感的妈妈最容易出问题。宝宝不再信任妈妈,对妈妈安抚他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冋时也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妈妈来安抚自己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可能还会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敏感的父母们说,他们到那些让宝宝自己睡的朋友家过夜时,会听到宝宝半夜发出求救的哭声,而宝宝的父母竟然都听不到。
妈妈对宝宝的哭声感到不安这种敏感的亲情联系现在已经被打破了。妈妈和宝宝都失去了对对方的信任,同时也不再信任自己,所以母婴之间的联系从信任变为不信任,并最终会影响母婴关系的很多其他方面。更多的疏离会随之而来。
疏离的雪球越滚越大
马克和凯丽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有一个比较难缠的高需求宝宝一特别是在夜里。他们是既敏感又有责任心的父母,但是有一天,一个朋友给了他们一本介绍“让他哭吧”这种方法的育儿书,书里说:“现在你可能会因为不忍心而放弃,但是只要狠下心来,几个星期后宝宝就能自己睡着了。”之后,当他们一岁大的宝宝哭闹时,他们站在门外急得出汗,很是心疼,但是不敢进去,怕“破坏了
错过夜醒的真正原因
这种“让他哭吧”的方法还有以下缺点:父母无法找出宝宝夜醒的真正原因和更有人情味的长期解决办法。这种方法认为宝宝夜间醒来的唯一原因就是太“溺爱”了,他没有学会自己独立睡觉就是因为你经常帮他。如果你不帮他,他就能学会自我安慰的技巧。言下之意就是宝宝醒来都是你的错。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辛迪是一位非常重视宝宝的敏感妈妈,她一岁的宝宝原来睡得很好,现在夜里经常闹。她说:“我了解我的宝宝,他醒来一定有什么原因。肯
规则”。宝宝夜里醒来的次数逐渐减少,这正符合了父母的心意。宝宝是因为不信任才会哭,父母的敏感也被哭没了。以前马克和凯丽不管去哪儿都会带着他们的宝宝,他们觉得把他留下是错误的。然而现在呢?离开他很容易,他们从只在周末外出变成了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在家。父母与宝宝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让宝宝一直哭而不去管,不仅断绝了宝宝夜醒的习惯,也断绝了家人的感情。
定有什么地方不舒服,我不能像朋友们建议的那样让他一直哭。”我给了辛迪一个夜醒原因的清单。通过逐个排除,她最后发现是涤纶睡衣的问题。第二天晚上,她把宝宝所有的睡衣都换成了纯棉的,宝宝又开始睡得很好了。“让他哭吧”这种方法往往掩盖了夜醒的健康原因。在我们诊所,我们经常见到因为疼痛而夜醒的宝宝,大多数都是健康原因,比如胃食管返流症〖请看第386页的详细说明、
这就是为什么你不能将白天育儿与夜间育儿分幵。从一开始就尝试亲密育儿法的妈妈会对宝宝很敏感,这种“让他哭吧”的办法根本就不会出现在她的育儿观念中,她会凭着直觉去寻找宝宝醒来的原因,并找出更有人情味的解决方法。相反,相信克制式育儿法的妈妈就比较容易被这种“让他哭吧”的方法吸引。这种方法对她们的心态而言并不陌生,她更容易被它打动。
游泳与睡觉
在教孩子游泳时,不能直接把他往水里一扔,强迫他如果不想淹死就必须自己学会游泳。同样,你也不应该把宝宝直接往摇篮里一放,就希望他自己睡着。你首先要建立宝宝的信心,让他相信水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然后帮他培养一种待在水里很舒服的观念,最后才教他游泳的技巧。学习睡觉也一样,这是一项夜里的功课和技能,首先要学会不怕睡觉,然后宝宝会发现睡觉其实很舒服,并不是进入以及再次进入一种孤独的状态;最后,你教他如何保持好的睡眠。
两个妈妈的故事
对一些性格比较温和的宝宝来说,“让他哭吧”这种方法可能还有些效果,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是对于那些高需求宝宝(我们在下一章将会遇到〗来说,这种方法几乎不起作用。对宝宝的哭声没有任何反应,并不是在教他睡觉,而是在告诉他哭声并不能帮他交流,你不会“屈服”,你是在告诉他“放弃吧”。我们很难理解这种方法的智慧何在。这是夜间训练,而不是夜间育」I。宠物才霜要训练,宝宝需要的是养育。请看这两位妈妈的故亊:
劳瑞是一位很负责任的妈妈,但因为宝宝经常夜醒,弄得她筋疲力尽,绝望中的她终于选择了这种方法。
“我堵上自己的耳朵,让他哭。很快我老公不得不拉住我,因为我太想把宝宝抱起来。宝宝的哭声越来越大,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去把他抱起来。天哪,宝宝真的气坏了!我再也不用这种方法了。”
还有一位妈妈也跟我们分享了她的失败经历:
“我再也受不了了,最后还是进婴儿房去哄着他再次入睡。我们两个都坐在摇椅上哭,哄他再次入睡差不多花了我平时两倍的时间。第二天他整天都黏着我。当我读那本‘让他哭吧’的书时,我必须记住什么时候该去安抚他,什么时候该去抱他,在他身边该怎么做,什么时候该把他放下,可以安慰他多长时间,等等。育儿确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但是不应该像那个样子!育儿不是一板一眼的科学,它应该是由直觉引导的自然行为。我敢保证‘让他哭吧’的建议不适合我,当然也不适合我们大家。”
置之不理以外的选择
不是那个没人性的哭个够的方法,也不是渐进式方法(比没人性稍好一点〗:让宝宝哭,也加以安抚。我们做了修改,这种方法可以维持父母与宝宝之间的信任和敏感性。
就像断奶一样,什么时候把宝宝从你床上“赶走”、选择怎样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同时也要根据你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仔细研究了推崇“让他哭吧”这种方法的书中所釆取的死板方法,一系列的“千万不要”渗透其中,例如“千万不能放弃,而把宝宝抱起来”,等等。在我们的改良方法中,只有一个“千万不要”,就是“千万不要死板地跟着别人学,要靠自己”。你的宝宝很珍贵,他理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需要特殊的方法。我们给出了一些建议,相信通过这些建议你可以发现适合宝宝的独特的睡眠方式。
要灵活
如果你从一本书中学到了一种新方法,没有必要完全照搬。你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中的一部分,保留那些有用的,放弃那些没用的。这样,每尝试一种新的睡眠方式,你就又多了一些夜间育儿的经验。宝宝夜醒的问题,并不是如果你不能在这两晚解决,它就会多持续几年。你每次的新尝试都会让你越来越聪明,宝宝也会越来越成熟。时间是站在你这边的。古板的“让他哭吧”的睡觉方法要求你完全按照它说的来做,这是不对的。任何人写书都是针对广大的读者,怎么可能百分百地适合你的宝宝昵?要轻松、缓慢地进入一种新的睡眠训练方式,不要让宝宝因为“夜间管理”的改变而受到惊吓。
以宝宝为衡量指标
让宝宝来检测你的方法是否有效,而不是参考书里的什么表格。如果某种方法无效,可以暂缓,一个月后再试。
我们发现、|:他哭吧”的各种方法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完全忽略宝宝的作用4宝宝是你的方法的参与者。要把宝宝白天的行为作为“晴雨表”。如果你很关心宝宝的行为,没有发现他不舒服或者自己的敏感度降低,那么就可以放心地进入下一步。相反,如果有任何早期分离症状(比如愤怒、疏离感、黏人或者发脾气〕,你就要迅速停止,修改自己的方案。
金和艾伦是对体贴又细心的父母,但是他们两岁大的高需求宝宝杰里米经常夜醒,这让他们很头疼。他们很疲惫,宝宝也很疲惫。改变一下夜间育儿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他们用的一直是亲密育儿法。他们了解自己的宝宝,宝宝也信任他们。现在当杰里米醒来时,他们不会立刻跑去哄他,而是给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慢慢安静下来。他们并没有规定该让他哭多长时间,也没有规定“不能屈服”的死板规则。他们每次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该怎么做。如果杰里米的哭声中带有惊恐,那就触及了他们的底线,他们会马上去安慰宝宝。每天晚上他们都多等一会儿,当他们要去安慰杰里米时,也只是简单地说“好了,没事了”。此外,他们还增加了白天与杰里米的交流。他们把宝宝看做衡量方法是否有效的标准。如果白天杰里米有任何的不安或是变得与他们有距离感了,他们就会暂时停下计划。他们不让会自己变得“没感觉”。两个星期后,杰里米自己睡得时间越来越长了,金和艾伦也睡得更好了。
为什么这样会有效昵?首先,父母与宝宝已经建立了相互信任和敏感的基础。其次,父母并没有把自己困在该让宝宝哭多长时间的死板规则中。在他们慢慢地让宝宝学会夜间独立的过程中,宝宝是一个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接受者。
宝宝的步伐
维琪和杰克是一对非常细心的父母,他们有~-个9个月大的宝宝,米切尔。一位朋友给了他们一本“让他哭吧”的书,书中严格规定了让宝宝哭多久。照这种方法试了两个晚上之后,维琪发现他们的宝宝有以下的变化:“她整天地哭,有时她一直黏着你,有时又显得很疏远。我们之间的某种东西好像没有了。”杰克最后总结说:“她不再信任我们了。”
这对父母来找我们咨询,请我们帮他们解决宝宝白天的行为问题。我们是这样建议的:“从孩子白天异常的行为可以看出你们的计划进行得太快了,太急了。你们意识到她的情绪和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受到了影响,这很明智。她现在还很小,还没有准备好一下子有那么大的进步。从你的床上到她自己卧室的摇篮里,得不到你的回应,或者很少有,这^^她来说太过分了。所以你应该慢慢地试着来,这样可能会好|-点。你需要退回一步,给自己几天时间重新找回你们之间的默契,然后再按照你能接受的宝宝的步伐慢慢来。首先,既然她每个小时都会醒来,说明很可能是不舒服,查看一下可能的夜醒因素,找出原因。下一步,在你喂完她之后,可以让你的丈夫哄着她睡觉,然后把她放在摇篮里或者是你们的床上。当她第一次醒来时,可以由你或者你丈夫去安慰她,哄她再次人睡。当她下次再醒时,如果你准备睡觉了,可以把她抱到你们的床上喂她 夜喂她一次或
两次都可以,由你决定。当她醒来时,你可以和丈夫轮流去哄她。这样,你只需要花几个晚上的时间就能回到一种你可以掌握的夜间生活状态。”
我们是怎么做的
如果我们的宝宝经常在夜里醒来,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我们把教宝宝如何睡觉看成是夜间教育的一项内容。就像我们不将“打屁股”看做白天的一种教育手段一样,我们发誓坚决不把“让他哭吧”这种方法作为夜里教育宝宝的手段。我们积极地去寻找宝宝夜醒的真正原因,通过不断验证,找到其他可行的办法。就像“打屁股”可能会使父母永远不知道宝宝异常举动的真正原因、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一样,“让他哭吧”可能会使父母永远都不知道宝宝夜醒的真正原因,也不会去尝试其他健康的育儿方式。
然后,我们会确定可以接受每晚醒多少次,在特殊情况下(如生病、搬家等〉会有所调整。比如说,在宝宝9个月大时,我们可以接受一两次夜醒,然后再次睡着,或者每3个星期偶尔有一个晚上醒的次数比较多。如果多于这个次数〔除非宝宝生病〉,就意味着需要重新检査一下我们的系统了,也就是说,要按照夜醒原因的清单再检査一遍,根据情况找出那些可能的原因。
一天夜里,20个月大的马修醒来想吃奶一一这是3个小时内的第3次了。马修说:吃。”玛莎回答广不行。”“吃,吃!”马修声音更大了。“不行!”玛莎的声音也更大了。我就在这“吃”、“不行”的对话中醒了过来,感觉玛莎已经被马修弄得有点烦了。玛莎想训练马修通过身体接触来让自己安静,而不是总靠吃奶。有时当他开始扭动和烦躁时,轻拍或抚摸后背,或者再抱一抱就可以让他感到舒服,然后慢慢了解这些“不行”的信号,因而放弃吵闹,再次睡着。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好像需要另外一种方法^该我去安慰他了。要利用各种安抚技巧满足宝宝的需要,这是非常重要的。
爸爸也可以安抚宝宝
有些人会建议妈妈们说“一直喂宝宝,慢慢地就好了”,但是对一些父母来说这可能也是无效的。缺乏足够的睡眠会使最坚定的父母失去耐心。对妈妈来说,让爸爸早早学会安抚宝宝的技巧是个很大的优势,这样当“夜间危机”来袭时,责任就不只在妈妈一人身上了。当我们的宝宝在我怀里哭闹时,玛莎就可以轻松些。但如果宝宝的哭声一直不停,甚至哭得更厉害,那么还是要她来接手。我们不会坚持一个失败的实验。这就是与“让他哭吧”方法的不同之处,在这种方法中,宝宝不能对父母有任何影响。
贝丝和艾德曾实验过这种综合的夜间育儿方式,很有效。他们的孩子纳森晚上几个小时就会醒来一次,但是贝丝每次都会给他喂奶,让他再次入睡。在晚上他们很和谐,也都休息得很好。大部分这样的宝宝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睡得更长,但是纳森却一直醒得很频繁,继续他的夜间吃奶要求。刚开始的和谐后来变成了混乱。贝丝开始讨厌纳森晚上要吃奶的要求,并且第二天会比较劳累,白天也无法再保持敏感。艾德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也是精神不振。他们也逐项检查了一些夜醒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但都没有效果。很明显,纳森已经习惯了吃着奶睡觉,他有点依赖性了。当他醒来时,除了妈妈用喂奶哄他入睡外,其他什么都不管用了。
纳森需要学会适应其他的睡眠联想,慢慢地脱离频繁的夜间吃奶。贝丝和艾德来找我咨询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步骤:
认问题。第一步有时候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让敏感的、有责任心的父母意识到他们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尽管去满足宝宝的要求,他总有一天会好的”这种想法其实行不通。在这个实例中,父母真正地感觉到,他们对宝宝持续的夜间喂奶,不再是满足需求,而变成了一种溺爱。所以对于父母来说,第一个困难就是要认清这个事实:改变夜间育儿方式已经十分必要了。
教宝宝适应不同的睡眠联想。我建议不再让贝丝每夜都喂奶哄纳森睡觉,而是由艾德哄他睡。艾德用婴儿背巾背着纳森,让纳森靠在自己的颈窝处(见第283页〉,踱步,摇晃,唱歌给他听。当纳森睡着后,艾德可以陪他先躺在靠床的一个床垫上,躺10―15分钟,直到确认纳森已经进人了深层睡眠。
让爸爸也成为一个安抚者。两个小时后纳森准时醒来了,立刻想要吃奶。这时,由艾德充当安抚者,用最不麻烦的方式让纳森安静。有时候仅仅在后背轻拍几下就可以了。而有时候,艾德需要走动、慢慢摇晃和用颈部依偎法来哄纳森再次入睡。
一开始,纳森可能根本不“买账”。他会哭闹一一但不是孤单地哭闹,他待在爸爸的怀里。每次夜里醒来,纳森都会恳求地叫“妈妈,妈妈”,但艾德都会一再地说:“妈妈晚上要睡觉,爸爸晚上也要睡觉,纳森晚上也要睡觉。”纳森就慢慢了解到,天黑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睡觉了。前几天夜里,艾德无法安抚纳森时,贝丝就会赶来“救援”。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纳森一直由艾德来哄睡,即使这并不是他最喜欢的方式。两个星期后,纳森一夜仅会醒来一次。一个月后,他可以一觉睡上七八个小时了。
睡眠小提示
睡觉或是再次入睡时,要教会宝宝适应不同的睡眠联想,否则第一安抚者(通常都是妈妈)会累垮的。如果宝宝总是吃着妈妈的奶或叼着奶瓶睡觉,那么醒来后他也会期望有同样的抚慰好让他再次人睡,尽管有的时候吃奶仅仅是为了舒服,而不是真的饿了。在写这本书的第一版时,我们就交替照顾宝宝睡觉。第一夜,玛莎给史蒂芬喂奶,让他睡去,当他醒来时,我会用爸爸的方式安抚他。笫二夜,我用背巾背着史蒂芬,哄他睡觉,然后由玛莎值夜班。随着史蒂芬的成长和我们的睡眠诱导方式的增多,他很容易就学会了自我安慰,醒来后可以自己再次入睡了。
从妈妈到爸爸到安抚工具
比尔和苏珊是一对细心的、负责任的父母,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他们都会及时回应宝宝的要求。当他们的宝宝纳塔丽18个月大时,她开始频繁地夜醒。这对父母最后决定,不管怎样也要帮助宝宝养成一个健康的睡眠态度。当自己还是孩子时,苏珊就很怕睡觉,所以她发誓说:“我不想让宝宝像我一样成长,恐惧睡眠。”
但是当时苏珊又有3个月的身孕了,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照顾纳塔丽一她很明智,能够及时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比尔就开始照顾纳塔丽睡觉。他陪她睡在她自己房间内的一个床垫上,有时也会躺在靠近他们床边的一个床垫上。纳塔丽一面靠着比尔,一面靠着她最喜欢的玩具熊。当纳塔丽渐渐睡着时,比尔会说:“晚安,纳塔丽,晚安,小熊。”当纳塔丽完全睡着后,比尔会抱起她(还有玩具熊I把她放到摇篮里,或者有时候就让她睡在床垫上。如果纳塔丽在她的房间里醒来后大哭,比尔会跑进去,拍拍她的后背,让她抱着小熊,再跟她和小熊说晚安,让她安心人睡。再过…段时间,当纳塔丽醒来后,她会自己伸手去抱住玩具熊,自己睡着。
有人可能会反对我们用玩具熊代替父母的方式。但是在特定的家庭条件下〖怀孕、生病、工作繁忙,等等父母们已经很疲惫了,对他们来说,一个夜间育儿的替代者简直可以救命。此外,就像所有的健康“断奶”方式一样,从父母到安抚工具(一个玩具熊、一条毛毯或者是一个布娃娃等)的依赖并逐渐脱离,也是宝宝睡眠成熟的正常过程。每个年龄的宝宝都有专属的睡眠道具。
考虑健康因素
如果尝试了所有这些办法后,宝宝仍然经常在夜间醒来,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健康因素了。父母和医生常会认为宝宝夜醒主要是因为不良习惯,忘记可能是健康因素。可以向医生咨询一下可能导致宝宝夜醒的健康因素。(见第319页的“潜在的觀因素”。)
关于睡眠的一些常见问题
以下是我们从信件,我们网站上
(^^^八经!^!^已奶.。。!!!)的留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