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杠杆思考术

_2 本田直之(日)
  先从简单的事开始做就可以了,一旦开始做,就能实际体会到它是轻而易举的。养成一个习惯后,你就会想“因为这项做到了,所以做别的试试”吧!不管是多么小的事情,由于得到成功的经验,所以你就会接着想:“下个目标不是也能达到吗?”如果有预感能够达成,也就容易付诸行动。
  举例来说,就像每天都会去打扫一样。一旦产生良性循环,也就能够养成工作上的新习惯。实践好的小习惯,而且“积少成多”,就可以养成大习惯。
  另外,习惯有时也会中断。在重新修正习惯时,也要从小习惯做起,这是很重要的。
  大习惯紊乱时,小习惯也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不少。大扫除的习惯中断,家里变脏时,鞋子也开始乱摆。这个时候,应该再次从摆放鞋子这种小习惯做起。
  改变小的习惯,乍看起来可能会觉得很呆。然而,这却被证明对大脑有好处。脑神经外科医生筑山节在《让头脑清晰的十五种习惯》一书中,有以下的描述。原文有些冗长,所以引用其中的一部分。
  “在整理房子时,或许也会把坏掉的东西拿去修理。让我们每天一点一点地解决身边那些麻烦的问题吧!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与其做那些杂事,还不如做些像样的事。但那要等脑力强化了之后才有办法去做。如果不断发出指令的大脑前头叶机能降低,纵使你想去处理大问题,也会在中途觉得麻烦,或无法忍受辛苦而产生挫折感。接下来,就会完全回到什么都不想做的生活形态上。有不少人反复着这样的模式,不是吗?
  如果每天积极地整顿小小的琐事,则对于诸如此类程度的事就不会觉得麻烦,同时不安的情绪也变得易于抑制。这意味着大脑中,理性的支配力胜过感性。如此一来,你再去努力解决稍微困难的问题,就可以了。这样做的话,从提高脑力开始做起,就能轻松地变成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
习惯检查表和数据管理(1)
  为了养成好习惯,我制作了习惯检查表,并经常留意该把什么变成自己的习惯。
  在劳力上运用杠杆效益的检查表,是非常重要的。在经常留意好习惯并养成固定习惯的过程中,这个表也是非常方便的。下表是我的习惯中的一个例子。
  我最留意的是前面所提到的“DMWL”。是否用少许劳力和时间完成丰硕的成果?如果没有经常把这点放在心上的话,那么它就会立刻完全瓦解掉。所以,把它写在习惯检查表上,这样就每天都会留意到。
  其他像“把脱下来的鞋子摆好”、“今天拿出来的东西,当天就把它收拾回去”等习惯,乍看起来都不怎么起眼。然而,当感觉到大习惯瓦解的时候,就会特别意识到这些习惯的存在。
  往往在大习惯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多半小习惯也跟着瓦解:诸如鞋子没摆好,或工作室凌乱不堪。这时,在想重新训练大脑前头叶的心情下,有意识地去执行小习惯。于是,就能再度逐渐养成大习惯。
  接着,为了要形成习惯化,用数字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借由记录数字,习惯化很容易就建立起来了。
  小学生练习马拉松跑步时,运用这种做法的人不是很多吗?
  老师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张纸,上面写着电车东海道本线的所有站名:从第一站的东京车站到终点站神户车站,共160站。接着,如果绕校园10圈的话,就让学生拿着写有自己名字的纸,一站一站地进站。由于学校规定一天要跑十圈,再加上自己企图达到终点的意愿,就能充分展现出冲劲,而且坚持跑下去。
  能够坚持跑下去,得益于数据管理,因为每天都能体会到成就感,而且知道到达目标的距离,所以持续下去的动力高涨。相反,如果做不到数据管理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动力,要持续下去就变得很困难。
  以马拉松跑步的练习为例,来想想看吧!
  一个例子是,教练对你说:“你一直跑,直到我说停为止。”你一边跑一边不安地想:“什么时候结束呢?”尽管教练怒吼着说“手臂挥动大一点”、“大腿抬高”等等,然而,由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所以你想着:“是否要全力以赴拼命快跑呢?”在这样不安的情绪下跑,脑海里充斥着想要快点结束的想法,但却无可奈何。然后,跑完10圈时,教练说:“好,到此为止。”练习才结束。
  另一个例子是,教练一开始就对你说:“全程是十圈。”这样,你不仅可以一边跑一边数自己跑了几圈,还能平均分配跑步的节奏。“剩下5圈”、“剩下3圈”、“剩下1圈”,你可以朝向目标,而且在勇往直前的心情下跑步。
  你感觉如何?虽然同样是跑10圈,但前者的压力比较大,这是因为你不知道要跑几圈的缘故。
  我现在养成了多读商业书的习惯。而在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刚开始我先设定目标:一年读400本书。我的理想是每天读,但有时去旅行就没办法坚持,所以我决定“一天读2本”。此后,就算有时没有读书,但我也确知一年的目标可以达到。
  然后,我会用电脑上计算软件,记录每天读完的商业书的册数。这是对自我目标的劳力投资。借记录下来的剩下的数量,产生“再接再厉去做”的斗志。
  我的经验是,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斗志也跟着提高,而且事情也变得非常有趣。一天读2本是目标,但有时也会读到5本。如果中断一天没读,就会觉得自己“面目可憎”。像这样一旦有了意识,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习惯。
  如果不做记录的话,即便秉持“一天读2本”的目标,也会变成“做到或做不到都可以”。如此一来,就难以变成习惯。因此,用数字好好记录是非常重要的。用数字掌握进度,借此能提高斗志,变成自我规范的数量,也能驱动自己付诸行动。
  人生中,能在职场上工作的时间大约40年左右。这期间,以一年读400本书来算,总共要读16000本。这在第四章会详细说明,但在此要说,这样的多读,充分运用了杠杆效益。反过来说,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之间就有了天壤
习惯检查表和数据管理(2)
  之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养成习惯的行为,你根本没有意识到习惯的养成,而且速度也加快了。这就好比在脚踏车上装上笨重的齿轮,开始转动时非常沉重,而且脚的负担也加重了,然而当骑到一定速度的时候,借此速度,不仅不费力,反而能体会到超速感。
  最初不习惯的时候觉得吃力,因而马上放弃的人也不少,非常可惜。在某种程度上反复去做,就能开创出全新的世界.
认清楚“KSF”
  效率差,花了时间却没有收获,其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掌握重点。如果没有掌握重点,纵然拼命地做,也不会有收获。
  掌握成功的关键要素,也就是“KSF”(KeySuccessFactor),你必须具备能看清楚“KSF”的能力。关于“KSF”的重要性,彼得·杜拉克(Peter.F.Drucker)有如下的陈述:
  “完全仰赖日常工作的流程,决定要努力完成什么、采纳什么、进行什么。于是,自己被这些日常工作所埋没,纵然有知识和能力,也是白白浪费,得不到应该能收获的成果。他们所需要的是,去了解什么才是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什么才是能让他们朝贡献和成果努力的基准。”
  他所说的“去了解什么才是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什么才是能让他们朝贡献和成果努力的标准”,就是指“KSF”。如果没有这个标准,即使进行工作,也会变成“绕远路而行”,收获成果之前,浪费了不少时间。相反地,在着手工作之前,先想想“该如何做才好”,思考其最短的距离,有效率地付诸行动。我认为,这才是收获成果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让我用身边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吧!例如,准备考试而用功读书时,一定有人从教科书或参考书的第一页开始读吧!这是要得到满分的读书法,而不是要及格的读书法。考试时,完全没必要取得满分。换言之,以及格为标准,只要突破及格分数就可以了,在100分中,取得70至80分就可以了。想想为此该如何做,才是重要的。
  举例来说,在短期为准备考试而用功时,把已经考上理想大学的人的读书法当作榜样来效法,或是去解答过去的考题,这些做法就是“KSF”,而看清楚这点的选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我为例,一开始我是大量阅读别人所写的“通过考试体验记”,而不是马上着手开始用功读书。为了考试及格,必须先学习用功读书的有效方法;这并不是让别人教你用功读书,而是让别人教你用功读书的方法。换言之,你是把劳力花在了学习考试通过的人的做法上。
  做事也是如此,工作的目的在于收获成果。纵然用了许多的劳力和时间,但如果没有收获成果,也是没有意义的。用少许劳力和时间收获成果,要做到这点,认清“KSF”是非常重要的。相反,纵然工作做得很快,但如果忽略“KSF”的话,也会偏离目标。
  把时间和劳力花在“KSF”上,借此,就能够逐渐专注在“结果”上,而非“作业”上,并且能收获更丰硕的成果。
80/20法则和“KSF”
  发现“KSF”,并把劳力投资在上面;反过来说就是,舍弃并完全不做除此以外的事。
  如果以准备考试来说,就表示要在短时间内为突破及格标准而用功读书。
  那么,怎么做才能够在短时间内突破及格标准呢?
  在此,有所谓的“80/20法则”。这是意大利的经济学者帕列托(ParetoRinCiple)提倡的理论,这个有名的法则是指:“20%的意大利国民创造了全意大利80%的财富”。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法则适用于所有的事情。
  例如,某公司有100名员工。分析他们的工作状况后,真正优秀的竟然只有20人。这20人创造了公司营业额的80%。又例如,假如某家店的收入是100%,那么其收入的80%来自于20%的顾客的消费。
  “80/20法则”也和“KSF”有很大的关系。举例来说,做某件事情时,在这件事情做完要花的时间里,有20%的时间创造了80%的成果。如果要做的事是100%,而最重要的就是其中的20%。所以全力以赴并认清这20%是非常重要的。
用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来发现“KSF”
  如何具备发现“KSF”的能力呢?
  关于这点,具备一定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即从一定的工作经验中学习,以具备发现“KSF”的能力。
  工作时,请务必意识到什么是“KSF”。“KSF”不是让你在每天的工作上随波逐流,而是让你把时间投资在思考“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其 成功关键 在哪里”这个问题上,将这点弄清楚之后,再开始工作。
  累积了某种程度的工作经验后,你就会了解工作进展顺利的原因是什么。这时,纵使你还没察觉到,也请按照进展顺利的案例反复去做,并加以分析。如此一来,你就能够发现,在所有进展顺利的案例上的共同点。
  找寻“KSF”的其他手法如下:
  调查前例。
  请教工作进展顺利的前辈等。
  从商业书下手来学习。
  此外,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也是不可或缺的。关于“倒推”,前面稍微提到过,而关于“俯瞰”,是指从高处往下看的意思。
  致力于某件事时,如果只思考眼前的当务之急,则有时也会徒劳无功或“绕远路而行”。所以,一定要俯瞰自己的目标,而关于“要用最短的距离达到目标该怎么做呢?”“该踏出哪一步好呢?”等问题,则应该用“倒推”的思考模式来想想。
  这和准备考试时,做以前的考题是一样的道理。如果问:为何要努力专注在以前的考题上呢?这是为了要看出哪些部分可以不做。
  举例来说,如果把日本史的问题集从第一页开始做起的话,那会如何呢?问题集刚开始是关于“原始及古代”的问题。即便你坐在书桌前,也会因为白天的疲惫一直打瞌睡。第二天,你重新打起精神,又从第一页开始做起。虽然你昨天就做过了,但今天依然想睡,又再度“重蹈覆辙”。于是,好几次都只读了“原始及古代”部分。然而,“原始及古代”的考题却是微乎其微。
  那么,该如何做才好呢?首先就要解答考题,也就是把以前的考试题库买回来,先看你想要报考的学校的考题。
  “不用功读书也无所谓,只要看以前的考题就可以了”,这就是诀窍。虽然这样做没办法解答全部的考题,但其实也无妨。当你知道自己哪一部分“不会”的时候,同时也会了解距离及格标准的差距。“要用功在什么地方才好”的目的意识便应运而生。如此一来,你就会涌现出用功的意愿,而且即便是在读教科书时,一旦想到“这里曾经出现在考题上”,就能把它牢牢记住。
利用“一年收成两次”来提高效率
  在劳力的杠杆效益上,当你在做一件事时,同时想着:“还有什么能同时做到的?”这就是所谓“一年收成两次”的思考模式。
  所谓的“一年收成两次”,原本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作物:例如春秋种稻米,从收割后到第二年春天种小麦。在一个领域中,想着去做两件事,如此一来,成果将产生大变化。(可能是一举两得,也可能是轮流利用相同资源,以下均以“一年收成两次”指代。)
  以下是我在美国读商学院时发生的事情。商学院的学费大约是1000万日元。我自己存了500万日元。剩下的500万日元中的一部分是借贷来的,尽管如此,还是不够,因此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我拼命地想办法,想“如何念商学院不花钱?”
  在商学院所得到的经验具有很高的附加值。我活用所得的知识和经验,开始从事对日本企业的顾问工作。在我做网络事业的专案时,当时日本的网络行业还处在黎明期,因此这个行业的资讯显的非常的宝贵。我把关于网络事业的资讯、建议,以及美国合资企业的情报、营运资讯等加以设定,并针对日本几家企业,用电话或信件方式向其提出建议。如此一来,就能够赚到欠缺的那一部分学费。在商学院求学,只是短期的金钱付出,但努力下工夫就能获得收入,也就能达到“一年收成两次”的效果。这并不单单是只在商学院念念书就算了,而是要意识到彻底地活用它。
  不管是谁都能做得到“一年收成两次”吧!我早上五点起床,然后一边泡澡一边读书。泡澡这个习惯,再配合读书,就是所谓的“一年收成两次”。
  同样地,在上班路上,利用这段时间来读商业书,如此一来,出差的时候也能够读书。慢跑时,决定用“ipod”来学习有声教材,这样一来,就能一边锻炼体力一边锻炼头脑。
  如前所介绍的筑山节先生,在《让头脑清晰的十五种习惯》一书“睡眠中也在动脑”的内容里,有如下的记述:
  “如果说到(在睡眠中)大脑在做什么呢?在没有向大脑输入任何东西状态下,暂时保存的记忆转变成较长久的记忆,或是选择取舍所得到的资料,并整理思绪。”
  活用脑的运作习惯,在睡前牢记一些东西也是不错的。举例来说,商业书的内容中有你想记住的东西,你在睡前把它读一读,然后去睡觉,如此一来,在睡眠的这段时间,它就能印在你的脑海中。这就是睡眠的“一年收成两次”的效果。
  在《丰田的秘书看到丰田达人做事的样子》一书中,有如下的描述:
  “A员工在出席会议时,经常会带着别的工作进入会场。因为纵使在会议进行中,也会有一点空闲时间。如果将那些只需要确认就好的文件、需要先过目的资料等在手边准备好的话,就能及时处理。”
  “B员工带进会场的资料居然是别的企划案。据说,这是因为 在会议中,有时别人的发言一旦成为有用的策略,就能有效帮助解决别的案件 的缘故。”
  这就是在所谓的会议场合上所收获的“一年收成两次”的效果吧!此外,也有其他的案例,例如,对园艺有兴趣的人将绿化事业作为新规划的事业;考虑购买公寓的编辑企划“聪明选购公寓”的书等。下点工夫,“一年收成两次”逐渐就会变成可能。
自我暗示和言语的杠杆效益
  最后,在劳力的杠杆效益上,想着“自己能够做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着或是说着“做不到”“太强人所难”,则会产生负面的杠杆效益。
  在说着“做不到”的瞬间,你的能力、技能、冲劲就会被全部打消。这个结果说明,“做得到”、“做不到”,在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并不是客观的东西。如果认为“做得到”,就能够做到;认为“做不到”,就没办法做到。这样的案例也不少。
  所谓“限度”这种东西并不存在于世上,事实上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
  举例来说,假设100米跑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人能突破10秒。那么,如果突然有个人冲破“10秒”这道墙,刷新纪录为9秒,则以后9秒就成了纪录。而之前“无法突破10秒”的说法,是人们潜意识中的“一面墙”,一旦有人突破这道墙,人们的意识也就随之改变了。
  现在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中活跃的日本选手,不都是以野茂英雄为榜样,而在职业棒球队中崭露头角的吗?
  1995年,在此之前隶属于近铁野牛队(存在于1949年至2004年间的日本职棒球队,名称是Buffaloes)的投手野茂英雄,挑战美国职棒大联盟。野茂在日本的5年间,创造了78胜的纪录,得到1.3亿日元的高额年薪,因志在美国职棒大联盟而前往美国。当时,整个日本球界,以“无规则可循”“史无前例”为由反对此举。但是,野茂英雄并不放弃,执意从日本职业棒球队退出,自断后路。
  从1995年开幕赛起,他就担任先发轮值投手开始参加比赛。结果,他那年以13胜、夺得236个三振的成绩,获得新人王和三振王的头衔。他还成为日本人首次进入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先驱。
  因为野茂英雄的活跃,以至于鼓励了许多日本选手的“斗志”从“做不到”转变成“做得到”!造就了现在日本人在美国职棒大联盟中的活跃局面。
  因为“深信”,而使能力受到抑制,是非常可惜的事。从此以后被解放出来,可以说是谋求劳力杠杆效益的第一步。
运动的杠杆效益
  身体状况和劳力的杠杆效益有很大的关联,有如下的数据可以证明。
  “历时9个月,经过调查80位企业顶尖的人士,结果显示,和不运动的人相比,每天运动的人中,身体变好的高达22%。决断的能力有所提升的人,也多达70%。此外,根据GM社的调查,参加健身课程的员工对工作抱怨的,比没参加的员工少了50%。时间的浪费也少了40%。”(出自《成功和幸福的四个能量管理术》,JimLoehr、TonySchwartz著)
  不管“斗志”多高,如果身体状况不好的话,也无法使出一点力气。成为劳力泉源的体力如果不济的话,纵使斗志激昂,身体也没办法适应“斗志”。如此一来,就没办法发挥杠杆效益。
  再者,会给身体状况带来影响的是星期六、日的生活方式。有人为了消除一周工作的疲劳,而在星期六、日赖在床上睡觉。尽管如此,疲劳也没消除,生活节奏反而被完全打乱了,于是在星期一也难以发动身体的“引擎”。
  事实上,我在刚进入公司上班时,也是这样过日子的。但是在某一天前往健身房时,我发现靠着活动筋骨可以消除疲劳,并亲身体验到这对星期一工作的正面影响。
  我有个朋友是外商企业的金融人士,他说,他定期都会去健身房,但一次由于休息了三个星期没去,结果工作效率降低。因为每天繁重的工作,使得体力和精神都消耗殆尽。按照一般想法,就会想“何不在星期六、日好好休息一下”。事实上,与其花心思去想休息的三个星期该怎么过,还不如过一个充满活力动感的周末,反而不会打乱生活节奏。
  想想这点,就可以知道养成运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因为疲惫要赖在床上,而是正因为疲惫才要像平常一样活动身体,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每天的安排中,我会事先安排进去锻炼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在无意识间逐渐做到锻炼身体。
什么是时间的杠杆效益?
  首先请牢记下列一段话:
  并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法获得成果,而是因为有时间,所以无法获得成果。
  有人会想这是什么鬼话,但请努力回想一下小时候写暑假作业的状况。在将近40天的暑假里一直不做的作业,而在暑假的最后一天一口气完成,不是吗?时间有限,则人类无限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
  日本黛安芬总经理吉越浩一郎先生,在《革命社长》一书中,对自己公司的上班时间有这样的描述。
  据说,在黛安芬公司,每天下午一到6 25分,公司内的电灯就会全部关掉,变成一片漆黑,就是为了缩短上班时间。因此,员工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拼命地工作,展现能力。
  这是有关时间的杠杆效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有时间,反而无法实现成果。所以要企图缩短时间,以收获成果。吉越先生是这么说的。
  “如何运用 能力时间 ,是个人的自由。把要花1个小时的工作,在15分钟内完成,这样,效率就能提高4倍。”
  一天有24小时,一年有365天。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到什么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果?总之,对商业人士而言,保持对时间的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要增加收入,就只好增加工作量或是劳动时间。”(出自《焦点》,原文《FocalPoint》,BhanTfacy著)
  只要花时间,就能收获成果。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就是对时间的本质产生了误解。在知识劳动社会中,“时间累积得越多,就越能收获成果”这样的工作几乎是不存在的;事实上到达某种程度之后,成果效益就固定不变了。但如果运用杠杆效益,纵使时间缩短,也能收获成果。
  然而,说到要在短时间内收获成果,则会有人误解,“工作速度加快不就好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收获成果是重要的,在短时间内收获成果也是重要的。
  举例来说,不管书读得多么快,但如果不充分理解、无法运用在实践上,也是没有意义的。在第四章介绍的杠杆阅读术,就是指有效率地读书。书中有舍弃不读的部分,也有必须认真读的部分。接下来的重点是,把书中所学的知识实际应用在自己的工作上,以获得最大的回报。
  在思考时间的杠杆效益时,首先必须思考“增加时间是为了什么”。“用少许的劳力和时间收获成果”,这个目的并不是表示要偷懒、怠惰。把多余的时间拿来用电视、贪睡,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有计划地去有效使用产生出来的时间。此外,规划也是很重要的。举例来说,如果要分配时间的话,就应该先决定多余的时间要用在什么事情上。
  如今是知识劳动的时代,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变得永无止境。即使是想知道“工作做的是否令人满意”,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如果自己不设置时间的分段和成果(基准、目标),那么,工作就没有终止的时候。
  本章以这样的观点,来介绍有关用少许时间产生丰厚成果的方法。时间无法储存,但运用杠杆效益增加时间是有可能的。在投资时间上,增加时间资产;也就是说,一旦依循着轨道而行的话,那么,就能够不劳而获地得到多余的时间,进而再投资,并实现“DMWL”,从而增加成果。
靠着投资就能增加时间
  靠着投资就能增加时间。“一天24小时增加为30个小时”,当然不能期待这种物理上的增加。但是靠着时间的投资,就能增加实质上的时间。
  那么,所谓投资时间,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一般人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而只是运用眼前的时间。换句话说,也就是将今天想做的事、现在非做不可的工作,逐步将它做好。
  举例来说,由于下周想去海外旅行,所以即使工作没做好,也要放假去,把放假放在第一位,如此一来,工作一件件地累积,从而变得更加忙碌。长此以往,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恶性循环中。
  此外,常听人说,“取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迎向丰富的人生”,也就是英文所说的“lifeworkbalance(平衡生活工作)”。对于这句话,也有人有不同的解读。换言之,因为平衡生活工作是很重要的,所以想早早把工作做好回家,结果却变得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也无法收获成果。
  先不要专注在制造时间上,首先要知道投资就是制造时间的诀窍。投资创造时间资产,自然会获得多余的时间。
  时间投资的一个方法是,在行动之前,先做出安排、计划、条理、捷径。这是用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所做的“杠杆日程安排表”。
  日本麦当劳前老板藤田田在他所著的《胜利的军官》一书中说道,“从规模经济迈向速度经济”。
  “现在变成 速度经济 ,而且时间和空间几乎被压缩成零。在资讯瞬间进入游定于世界的网际网络时代,如何缩短工作时间成了重要的课题。以往花3小时做好的工作无限地被压缩在一按指之间完成,如果不朝这个方向思考,就无立足之地。”
  英文上的“economyofscale”,被译为“规模经济”;这个想法是,靠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提高生产力,降低价格。规模经济并不是靠节约、减少浪费可以达成的,而是靠投资然后扩大规模时才会出现。
  和投资时间的道理是一样的,借着投资,创造出速度经济。然而,在没有时间、忙碌的时候,去学习所谓的时间术等等来节省时间,尽可能地提高一点效率,光靠这样的累积,是无法达成速度经济的。
  以下将时间投资的方法分为五项来介绍。
建立俯瞰倒推式的杠杆日程安排表(1)
  第一种是,用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建立杠杆时间安排表。这个用语在第二章有一定的说明。换句话说,你工作时,是从现在的状况发掘该做的事,然后用堆积的方式追上工作进度的吗?还是以目标为基准往前推算,然后考虑工作的安排顺序呢?
  杠杆日程安排表属于后者。首先确定目标,俯瞰从现状到目标的整个过程,用“倒推”的思考模式来决定工作与任务。
  以运动为例,这就好比决定比赛日程。一旦设定了比赛日程,就用“倒推”的思考模式来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以便到比赛时身体状况达到高峰。在确定日程中,就能确立战胜对手、增加时间等目标,而且能忍受辛苦的训练。
  这是一流选手的共同想法,而在商场上表现出色的人中,这一点上也是共通的。
  你去看看商场上表现出色的人,他们几乎都是先设定目标,也就是说,自己决定“比赛日程”的期限。然后,他们采取的方法是,用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来决定工作。
  然而,大多数人工作进展不顺,是因为他们是将现在的工作累积起来。“今天不做这个不行”、“明天不做那个下行”,不少人在这样的感觉下工作,使一天的工作表成了其全部的日程安排表;纵使是长期,也是以一星期为单位的日程安排表。如此一来,工作就逐渐地增多了。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办法选择“该做的”、“不做也行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被视为重要,则陷入“这也必须做”、“那也必须做”的状况中。
  尽管那些不做也行的工作很多,但自己往往察觉不出来。结果导致时间也浪费了,花了劳力反而没能收获成果。
  有些类型的工作和成果不太有关系,如果用堆积的方式来做的话,就无法加以选择。若要有效率地安排好两个以上的工作,用这样的堆积方式是难以做到的。
  举例来说,让我们比较看看,都有时间期限的A先生和B先生吧!A先生运用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看着月历,把握空闲的时间,思考在此期间的时间分配,用“倒推”决定每一阶段的时间长短,然后付诸行动,并思考到一个阶段为止“还有多少时间”,因此,努力集中于办得到的事情上,就能产生确定的成果。
  相反地,B先生想:“从下个月开始吧!”而到了那个时候,又有其他的工作加进来,就变得无法分配自己的时间,要加班、熬夜等,以设法赶上日程。然而,工作在这样快来不及的情况下进行,品质自然会变得比A先生差。
  俯瞰“倒推”的方式,其优点在于目标设定明确。一旦设定明确的目标,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要收获的成果,则会知道什么是非做不可的,“什么该做”、“什么不做也行”。而达到目标就是在这些必要的事情上付诸行动,并集中火力。重要的是,用少许的劳力得到丰硕的成果。
  有人感叹工作时“纵使在做,也无法洞察先机”或“看不到结果”。这样的人就是用堆积的方式在工作。如果用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来做事的话,就会知道做事的目的、应该收获的成果,并为“对此该做什么”,而有所行动。由于不会去做无法收获成果的事,所以也不会累积压力。
  要管理这种俯瞰“倒推”的日程安排表,月历是一个方便的工具。我使用的是能够记录一个月日程安排的A4纸张。我想,用记事本来管理日程安排的人也不少吧!但是,用记事本记录的日程安排实在太短了,只有“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而已。
  如果是月历的话,通常能掌握一个月的安排,而且能简单地确认之后几个月的预约。在目标日期上加上记号,倒推,把在各个阶段所分配的时间写上去。此外,如果还有空闲的话,也可以把其他的事项写上去。
  此外,为了要管理每天细微的日程安排,让“PDA”和微软的“Outlook”一起联动,以一个月为单位来呈现,用A4纸打印出来。
  在此,把自我投资的时间、任务、定期性的目标、其他的日程安排等写进去,然后事先做好间隔,同时把会议、约会等和人会
建立俯瞰倒推式的杠杆日程安排表(2)
  面的预约也写进去。
  像这样使用以一个月为单位的俯瞰“倒推”日程安排表,就有可能做到有效分配时间,并收获应得成果。
用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来决定任务
  我用俯瞰“倒推”的方式来决定任务(工作、作业)。举例来说,在撰写本书时,需要进行讨论、检查原稿、校正等工作。我是作者,基本上我的工作是做到校正为止,之后就交给出版社负责。所以,校正就成了我所谓的目标。从当前俯瞰到目标,把握整体的流程,然后往前推算,决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例如,在某月某日必须做完校正,倒推,确定在某月某日检查原稿、在某月某日进行讨论。在明确了这些之后,今天的工作就能确定下来。又例如,在某月某日的讨论之前,必须阅读相关资料,如此一来,就能决定“今天该读的资料”和工作。总之,从整体往前推算,来决定今天的工作。
  相反地,用堆积的方式来考虑并进行每天的工作、每周的工作时,就会变得浪费时间。所谓的“消费”并不像“投资”那样能持续到未来,而是在眼前稍纵即逝的。
  有关时间管理的书必定都是建议大家制作“去做”表(ToDoList),如果用堆积的方式来制作的话,虽然能完成工作流程上的“去做”之类的工作。但是,你也会被工作逼得喘不过气来。
  改变你的想法,首先俯瞰“倒推”,然后以此为基础,应该就可以制作出任务表吧!附带一提的是,我不把它叫做“去做”表,而是称为“任务”表。
  “去做”(ToDo)是指“非做不可”,而“任务”(task)在字典上是表示“自发性承揽的工作”。这是主动和被动的差别。进一步来说,如果决定了人生想做的事,那么,其他的工作就不会浮现在脑海中。如果脑海中浮现出“这是办不到的”,或是“优先顺序在后的”工作,就表示目标还没有明确。
  利用俯瞰来确定“该做的事”、“不做也可以的事”、“到什么时候必须产生成果”。
  另外,我还用俯瞰“倒推”的思考模式做日程安排,那是在大学联考时,就是17岁的时候。
  我所念的高中,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应届考进大学。我在高三的春天之前也是每天玩乐,不去想升学的事。考试成绩总是倒数几名。由于成绩排名在后,所以,进大学甚至应届考上大学对我而言,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然而,在五·一黄金周前,我突然改变想法想考进大学。当时距离隔年2月份的考试还剩下9个月。我感觉到“如果不往前推算的话,就会来不及”。因此,为了最有效地活用这9个月,并通过大学联考,想出了用月历俯瞰“倒推”的日程安排方式。
  纵然是同一个工作,其完成期限是今天或一个小时之内都很重要,为了收获成果,你都不得不尽量集中火力在重点上。
  虽然这种说法很极端,但是如果没有期限的话,所做的事情就会没有止境,永远持续下去。也就是说,剩下的时间不管是1个小时还是5个小时,都不代表成果会变成5倍。
  这样一来,收获成果所花费的劳力和时间就变得模糊不清。而如今的社会变成了知识劳动社会,所以选择力是必要的能力。要具备选择力,就必须有时间限制。
  例如在制作资料上,如果没有设定时间限制,则工作就会永远持续下去。为了讲究版面漂亮而持续增加照片、图表等,以至于时间悄然流逝,这就是不加以选择的做事方法。
时间的例行化
  还有一个时间投资的方法是,分配时间,谋求时间的例行化。这是不虚度时光的做法。重点在于,不要马上有所行动,而是要先把时间投资在建构上。
  以打高尔夫球来说,你知道预击流程(Pre-shotroutine)吧!就是将高尔夫球的挥杆或棒球的打击之前所进行的一连串确定好的动作程序制式化。
  比如在“武士”打法上,钤木一郎(ICHIRO)在打击区的动作尤其著名。据说,钤木一郎经常利用一定的节奏来练习,这是他成为高手的主要原因。
  预击流程的好处在于,通过经常进行一定的动作程序练习,就能稳定挥杆或打击。当你用心把节奏固定下来时,就不会因杂念而分心。靠着像呼吸那样自然的预击流程,你就能好好地暗示自己:“之后只要好好挥棒就行了。”
  在这样的感觉下,靠着习惯化,而使行为在几乎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改变。
  以此作为一个架构来进行时间的分配。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想,时间的分配就好比资产配置一样。而这个“资产配置”就是以“不断避开风险,获取稳定的利益”为目的,决定各种资产应该在什么比率下投资,也就是把所运用的资产,区分为“国内股票”、“国内债券”、“海外股票”、“不动产”、“现金”等类型,并确定如何分配比率。
  配置的时候,首先要目的明确,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进行配置。如果以时间分配的情况来考量的话,那就是要在课题、目的都明确的情况下,决定时间的分配。也就是说,必须具备和投资一样的意识形态。
  多亏有时间的分配,才能没有杂念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并以平常心,让自己的实力正常发挥。请大家回忆一下,学生时代的时间分配也应该具有这样的效果。
  在语文课时,大家能集中注意力;接下来的数学课,大家也能集中注意力。但如果没有时间分配,就会把时间花在烦恼“该念什么”上,这就是在明显地浪费时间,而且时间的使用方式也容易变得零零散散。也就是说,如果哪天心情好,就会一整天都在努力学习语文,而导致数学什么都没做。
  这样一来,就没办法谋求努力读书的效率。但借着时间的分配,你就能从“接下来要做什么呢?”这种无谓的考虑中获得解放。
  做时间的分配就是时间配置,这和资产配置一样。就和考虑如何使用手边的金钱一样,考虑如何配置自己的24小时。举例来说,学习时间花几小时、建构人脉花几小时、和家人在一起花几小时等等。
  时间一旦逝去,就绝对无法挽回。由于它不像金钱一样可以储蓄,所以对于时间的用法,应具备比金钱观更强烈的意识,这点是很重要的。
以自我投资为主的时间分配表(1)
  学会做时间分配之前,我的行动是配合已经确定的会面约定来进行的。于是,我无法控制的时间增多起来,不得不错开预定时间,工作到半夜,这种情形也不少,并且无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没有时间去健身房、无法和人碰面等。
  如果能够善加分析自己的时间的话,纵使觉得预定排得满满的,实际上也能有多余的时间。知道有多少时间能做事,这就是“任务(task)”的时间。
  接着,从这两个要素来决定时间的分配。把一整天的时间例行化,借此,减少浪费的时间,做事也会变得有效率,并产生新的时间。即使是上班族也能做时间分配。举例来说,一个朝九晚五的人,在早上确定的时间里,也能读上1小时的商业书。如果事先编入预定中,不就可以去健身房了吗?
  早上的时间姑且不论,在工作时间里也有无法自我控制的部分吧!例如,突然加进来的会面约定、奉命出席突发性的会议、庞杂的工作必须加班到很晚等。
  所以说,这是不理解有效率的时间使用法。如此一来,便陷入思考停滞状态,永远被时间支配。下工夫应该持续进行,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把事情做好的、有效率的做法,是不断摸索出来的。因自己无法控制而不去做,这种想法是站不住脚的。
  我把时间的用法分为四大类。
  一是自我投资,即“输入”的时间。对我而言,就是指与人会面的时间、读书的时间等。二是“输出”的时间。三是吃饭、睡觉等“生活”的时间。四是“私人”的时间。接下来,把一天24小时分配在这四大类别中。
  举例来说,我现在以如次页图表所示的时间分配来度过一天。为了给读者参考,我也揭露了我还是上班族时的时间分配。
  一周内,星期一下午3点到6点是公司的经营会议,把它扣掉;星期三晚上8点到9点去游泳,也把它扣掉。除此之外的每一天都按照时间分配来进行。
  此外,星期六、日作为私人时间。严格来说,就是做一些可以完全自己掌握时间的事情。例如,读书、写稿、想点子等。
  这是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的事情;而如果排入自己完全无法掌控时间的事情,例如会议、会面约定等,那么,就会影响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我平时排入了自己无法掌控的约定,而在星期六、日则排入能够自我掌控的事情。如此一来,星期六、日在家也可以做事,而且还能陪伴家人度过私人时间。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像这样分配时间的话,那么考虑的方向就会从“做这件事要花几个小时”转变成“在这段时间内做这件事”。
  反过来说,如是没有时间分配,就会完全把时间花在当天所要完成的事情上。实际上,我分配每天工作的时间是下午2点到7点这5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有效率地做事,把其他的时间分配在“输入”的投资时间上。
  在某种程度上,试着去做时间分配的话,就可以重新检讨自己是如何使用时间的。分析自我时间的用法,把有意义的事和没意义的事加以区分,停止去做没意义的事,就可以减少时间的损失。
  首先,决定应该重新检讨的项目,如用在自我投资上的时间、吃饭时间、和人会面的时间、睡觉时间等,大致掌握住自己是如何使用时间的。不需要细密地反复检查,大致就可以。如果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就太浪费了。
  尽管做到这个程度,但还是会出现“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时间。也就是说,就算你打算过连吃饭时间都没有的一天,但回过头来看时,你仍然会发现“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的时间,或是“和收获成果没有关系”的时间,例如和同事闲聊与工作无关的事等。
  经常意识到有这样的时间,并思考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的方法。把读书、健身、会议的时间记录下来,大约持续2个月,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时间用法。之后,当你实际感受到时间效率变低时,每年可以重新检查自己的时间使用法,并重新分配一次。如果逐渐能够有效率地活用时间,则这种做法就没有
以自我投资为主的时间分配表(2)
  必要用。
先扣掉自我投资的时间
  一般来说,工作时间占一天一大半时间的人不在少数吧!这样一来,“输入”(即投资)的时间不就变少了吗?
  其中,一边想着“工作如果早点做好的话,就去做投资”,却总是做不到的人恐怕也有吧!然而,如果一开始就决定投资时间,就不会变成这样了。正因为投资,才能增加个人资产,并且达成“DMWL”。
  以储蓄的情况为例,先确定储蓄目标,并从收入中扣掉储蓄金额,再把剩下的钱自动汇入另一个账户内,然后就只使用这剩下来的钱,如此一来,钱就存下来了。
  如是先使用,再把剩下的钱存起来,这样就产生不了成果。某个月,因为生活费剩下5万日元,所以存5万日元;某个月,生活费剩下1万日元,所以存下1万日元;又某个月,生活费使用超支,变成负5万日元,因而储蓄瓦解。使用这种方式永远不可能把钱存下来。
  时间也和金钱一样。做出时间分配并限制使用,然后确定自我投资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利用剩下的时间来做事。以我自己的情况来说,早上的2个小时是读书这种自我投资的时间,所以能够切实地读书。
  但是,如果想早点做完工作,再利用剩下的时间来读书,那么实际读书的时间就会完全被工作占去,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应该不少吧!如果一开始就下定决心的话,就能限制时间,能够培养选择能力,想办法用较少的时间来做些什么,效率自然也得以提升。
  这样的案例也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第二次选举前,支持率低到了20%至30%。据说克林顿因此把用在公务上的时间削减了30%,并利用这段时间,重新在政策上下工夫,并做出自己的政策、演说的稿子。因此,说服力增加,得以第二次当选。
  除了读书以外,我平时固定扣除的时间是从早上9点到11点去健身房的时间;平时的午餐和晚餐是和人会面的时间,以作为人脉的投资;星期六、日是私人时间。
在工作上设定时间限制
  我所谓“输出”的工作时间,是下午2点至7点这5个小时。如果把“工作”的概念扩大的话,则读书、与人会面也可以想成是工作。然而,一般是把进行业务的时间,当作是“工作时间”,这应该是大家都能认同的吧!如果是这样,以我的情况来说,就变成了5个小时。
  如前所述,我认为,“因为有时间,所以成果无法达成。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收获成果。”
  如果没有告一段落的话,就会陷入“做到结束”的想法里。那么,工作就没办法有效率,而且长时间做下来的话,当然不会达到目标。但如果把时间分段的话,由于想非要在这段时间有收获,因此就会去摸索有效率的做法。这就变成所谓发现“KSF”的思考模式。
  身为明治大学教授、教育学者的斋藤孝先生,在《斋藤孝的实践母亲私塾》一书中提到,小时候用功读书是以“能早点正确做好”为目标,母亲在一旁计时,并给予压力,催促“这个问题要在几分钟以内完成”。进而还提到,用功读书效率化的诀窍在于“确定时间限制”的重要性。
  “举例来说,小孩的读书时间定在晚上8点至9点。如果下定决心 绝对只能学习到9点 如此一来反向倒推,就知道不在什么样的速度下做不行。如 在20分钟内做完这个 这种时间密度的感觉就能够学到。”
  斋藤先生所谓的“时间密度的感觉”,在后面会加以说明。而在我的感觉上,是“时间的厚度”。也就是说,借着对时间有所限制,而能够非常有意义地使用时间。
  在第二章介绍的筑山节先生的著作里,也强调“为了要提升脑的基本回转数,时间的限制是必要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