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61107031248847

_15 陈文中(现代)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13节
作者: 陈文中
  游牧民族地方的气候也是残酷的,冬天,往往有灾难性的大雪出现。加宾尼说:“那里的天气是惊人的反常。在仲夏的时候,别的地方气候炎热,在那里却有剧烈的雷电,常有人被击死,同时也常常下着很大的雪。这个地方还常有寒冷刺骨的狂风,强烈的狂风让人们骑上马的时候非常吃力。当我们在斡耳朵──这是皇帝和首领们的帐营的名字──前面的时候, 由於风的力量太大, 我们只得趴在地上,而且由於漫天飞沙,我们简直不能看见什么东西。
  那里在冬季从来不下雨,但是在夏季常常下雨,虽然雨是如此之小,以致有的时候连尘土和草根都没有润湿。那里也常常下大冰雹。当皇帝被推选出来并且准备举行登极典礼的时候,我们正在斡耳朵里面这时下了一场这样大的冰雹,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作为冰雹灾然融化的结果,在斡耳朵里有一百六十多个人被淹死,此外还有许多帐幕和财产被冲走了。”
  加宾尼说的蒙古的气候,和我们现在全球温室效应出现的极端天气基本上一致 。在这样极端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的牛羊往往会成群的冻死后者因干旱而饿死、渴死。
  游牧民族的一切财产和生活来源就是他们放牧的牛、羊、马了,在古代,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没有了可以依赖的牲畜,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这时候,为了维持生存,掳掠就成了他们求生的另外一种途径。
  我们说,不是游牧民族天生具有侵略性,而是被那种地理环境逼出来的。
  “ 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物质上处于落后地位,大规模地攻占掠夺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对财富的渴望,对杀人带来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时候。蒙古人放手让士兵可以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勇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得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野蛮的战士。”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这样解释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动机。
  因此,草原上的“男人们除了制造箭以外,基本不干其他事。他们有时也照管性畜,但他们主要是从事打猎和练习箭术,他们(不论是大人和小孩)全都是极好的射手。他们的小孩刚刚两、二岁的时候,就开始骑马和驾驭马,并骑在马上奔跑,同时大人就把适合他们身材的弓给他们,教他们射箭。他们都非常敏捷、勇猛。”加宾尼在《出使蒙古记》这样说。
  这样长期熏陶出来的征服意识,就成为了民众的准则。只要他们能够的话,就要征服全世界。
  加宾尼在《出使蒙古记》中说,成吉思汗曾经颁布命令说,只要他们(蒙古人)自己还没有遭到屠杀,他们就要使全世界降服于他们,他们决不同任何民族讲和,除非那些人首先向他们投降
  蒙古第三任大汗,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的大印上刻着这样的文字:“天上的神,地上的贵由王,神的力量,一切人类的皇帝大印”。
  这些情况都说明,征服全世界是他们的人生理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在短时间以蒙古为中心,向四周所有的地方发起征服战争。
日期:2010-07-25 08:26:13
  (二)蒙古人极端的服从意识
  蒙古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来源于他们的铁的纪律和极端的服从意识。服从意识是形成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在作战中,只有所有人都完全听从指挥员的命令,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军队有两个,一是德国军队,二是日本军队。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打遍欧洲无敌手,一个打遍亚洲无敌手。除了他们先进的武器和战术之外,对领导的绝对服从是他们军队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
  日本人在二战中,长官说抵抗到底,没有一个日本人投降;长官说,无条件投降,刚才还在殊死作战的士兵立即放下武器。这样的军队,没有任何人是他们的对手。
  在日本,出现了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就是一个人坚持战斗三十年的英雄人物“小野田”。
  1942年,年仅20岁的小野田被征召入伍, 1944年11月,他和战友被派到菲律宾的一个小岛卢班岛,从事游击战的行动。主要任务非常的单纯,抵抗美军的攻击,破坏机场与海港。而行动策略简单之极:自己活下去,没有后援。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是,由于小野田他们在丛林中,音讯不通,他们根本不知道日本投降的事情,,他们还在继续作战。
  当地人发现还有日本兵躲在丛林中,于是,当地政府把宣传资料投进丛林,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小野田他们认为这是美军的计谋,于是决定继续作战。最后,其他人相继病死,只剩下小野田一个人坚持抵抗。
  1974年2月20日,小野田在山里偶然遇到日本探险家铃木纪夫(他探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小野田),小野田缓慢地从背后接近铃木,准备袭击他,但他发现铃木是一位日本人,于是,他们交谈起来。铃木纪夫告诉他战争已经结束,要他走出丛林回家。但是,小野田说,如果要我撤退,必须要有我队长的命令,否则免谈。铃木承诺,他会带着他的队长的命令再来。
  1974年3月9日,小野田发现一张铃木的字条,说他的指挥官谷口义美少佐已经到了当地,并且附上一份完整撤退命令。两天之后,小野田越过整个山头,来到指定的地点,面对长官以最标准的敬礼动作,接受谷口义美少佐的指挥。少佐一声令下,这个干瘦的老人少尉小野田宽郎就地投降。当时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赦免了他的罪行,放他回国。
  三十年之后,小野田终于回到了日本,所到之处,受到全国“英雄般”的热烈欢迎,他成了日本“精神英雄”。很快,他的自传成了畅销书,书名是:《绝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战争》。
  蒙古人对领导的服从意识是全世界是楷模,甚至超过了日本人。
  “这些鞑靼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不论他是是否信仰宗教)更服从主人;对主人们极为尊敬,并且从不对主人说谎话”。
  “不管他给他们下了什么命令,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不管这命令是要他们去作战,是死是活,他们都绝对服从,没有一个字的反对。即使他要他们的未婚的女儿或姐妹,他们也把她奉献给他,不出一句怨言。”(《出使蒙古记》)
  你能够找出还有比蒙古人更具有服从意识的民族吗?虽然我们有些人说,这是盲从意识,这是奴隶意识。但是,军队中,就需要这样的意识,没有这样极端的服从意识,根本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当然,他们极端的服从意识也要靠严酷的纪律做保证,蒙古人的军纪之严,全世界少有。
   “当他们在作战的时候,如果十人队中有一个人、或两个人、或三个人、或甚至更多的人逃跑,则这十个人全体都被处死刑。如果有一个十人队全部逃跑了,则在百夫长之下的其余的人,即使没有逃跑,也全都要被处死,一句话,除非他们全体退却,所有逃跑的人统统要被处死。同样的,如果十人队中有一个人、或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奋勇前进,勇敢战斗,而其余的人不跟着前进则这些人都要处死;如果十人队小将一个人或更多的人被敌人俘虏,而他们的伙伴不去救他们,则这些伙伴都要处死。”(《出使蒙古记》)
  这就是典型的株连政策,一人逃跑,战友全部处死。结果,即使你想逃跑,别人也不会答应。最后,是要死一块死,要活一块活。在战场上,蒙古军队成了永不后退的军队。虽然这种政策不怎么人道,但是,效果那是相当的好。
日期:2010-07-26 09:59:58
  (三)蒙古人特殊的社会生活
  首先是蒙古人的吃苦能力极其强悍。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14节
作者: 陈文中
  由于蒙古人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求,爬冰卧雪在其视为常事。远距离跋涉更是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因此,蒙古军人拥有其他民族战士所没有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朝鲜战争中找到例证。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面对的是强大的美军(美国人刚刚打败了德国和日本,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但是,就是这样强大的美军却败在武器简陋的志愿军手里了。原因何在呢?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志愿军战士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志愿军战士都是农民苦出身,在朝鲜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下照样活动自如,他们一把炒面、一把黄豆就是自己的给养,他们可以再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起进攻,而美国那些老爷兵没有后勤保障就寸步难行,志愿军取得胜利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是蒙古人从生下来就是战士。
  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几乎把对外战争作为民族生存的依靠,基本上不再进行放牧等生产活动,蒙古国走向了完全的军事化道路。为了训练出最好的军队,蒙古人三四岁的孩子就被投入专门的军事训练部门进行军事学习。他们被严格地进行骑马、射箭的训练。这些被从小训练出来的孩子组成的骑兵部队,战斗的素质和技能是极为惊人的,他们在马背上无论是冲锋还是快速撤退都能准确地射击敌人。在这样的训练方式下,所有的普通战士都像飞将军李广那样的神射手。这一点,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作到,这样的战士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
  这些从小就按战士的标准培养起来的士兵,和那些半路出家的士兵作战,谁胜谁负不是很明显的吗?
  我们可以用中国的奥运体育来说明这个问题。
  中国的运动员,几乎从小孩时候就开始按照正式的比赛标准进行训练,一直训练到成年,十几年的训练,什么水平练不出?而且,除了体育训练之外,这些运动员不用干任何事情。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就是体育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选手的实力就可想而知了。
  反观外国的体育运动员,他们许多人都是业余选手,体育训练是在正式的职业之外的一种爱好。这样的半拉子运动员当然比不上我们的专业运动员。
  蒙古士兵就像我们的奥运运动员,而其他民族的士兵都是半路出家的货色。专业战士对半路出家的士兵,战争胜负就没有多少悬念了。
  第三,就是蒙古人的特殊社会组织形态。
  蒙古人建立了与战争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在蒙古,除了大汗的亲军之外,没有专门的军队,每个蒙古人,既是普通老百姓,又是战士。在平时,他们放牧,在作战的时候,他们就自备武器跟随首领出发。可以说,他们是典型的“全民皆兵”,每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对外发动战争时,可以全民动员,全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作战行动。如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全民参与,在城下放牧生活,维持军队持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市被攻克。
  综上分析,蒙古国军队在亚欧大陆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日期:2010-07-27 15:21:25
  (四)蒙古人先进的战术
  在十三世纪,蒙古人的作战理念应该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1.战争前做好侦查工作
  蒙古军队在作战的时候,最注意做好前期侦察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作战之前,他们尽量收集有关敌人的道路、河流、防御工事、政治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情报,并在战争中加以利用。
  蒙古军队行军之时,在大军的前面要派前锋,前锋的前面还要有哨骑,只要是几百人以上的小部分,就一定要在周围派出哨骑侦察。侦察分两种,一种是武装哨探,通常在周围有敌军时进行,哨骑登高望远,或者劫掠敌人,逼近敌人的营哨去获得情报。另一种是平时行军的哨探,以发现居民为主,一旦发现居民或旅客,都要捕获询问四周的地势、兵力分布、有什么要塞、有什么军事基地、哪里可以补给等等。这种哨探在行军时的分布,有时可以远至大军的前面两百公里之远。一旦发现情报,根据情报的重要程度层层上报直到统军大帅。因此,蒙古军队几乎从来没有被伏击过。
  因此,在作战中,蒙古军队比起当地的军队更熟悉战场周围的环境,并能够利用当地的环境来帮助作战。
  比如,在匈牙利战役中,拔都的军队和匈牙利大主教玉果麟作战时,蒙古人假装逃跑,然后把敌人引入沼泽。轻装的蒙古骑兵从草地上顺利地过去了,重装的匈牙利骑兵全部陷入污泥当中,结果,在沼泽地里挣扎的匈牙利骑兵就像泥巴中的鱼,任人宰割。
  在蒙古兵进攻巴格达时,巴格达士兵出城迎战,蒙古兵撤走,把敌人引进低洼地方的草原,然后把底格里斯河引到低洼地,阿拉伯骑兵变成水中的士兵,基本上被淹死。
  可以说,蒙古军队的侦察工作是做得最好,而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当地地形,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这种利用地形地貌来对付敌人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起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良好效果。他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消灭敌人。
  我们可以用中国在抗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来说明这件事情。
  在抗日战争初期,我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中国军队没有一次战胜过敌人。
  但是,后来武器装备低劣的八路军却在平型关战役中围歼了精悍的日本军,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战役就是一次巧妙的伏击战。
  当时,日本侵略军进攻山西,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政委罗荣桓决心在平型关设下埋伏,痛击进犯山西的日军。战前,115师师长林彪多次踏勘平型关的地形,准备集中兵力打个伏击战。
  9月25日日军敌板垣师团进入伏击圈,八路军凭借尤里地形,向山谷中的日军发起猛烈进攻,激战延续了一天一夜,最后,日军板垣师团21旅遭毁灭性打击。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要是八路军115师和日军进行硬拼的话,肯定不是对手,但是,我们却凭借地理优势,取得了以弱胜强的传奇胜利。
  可以说,在西征战争中,蒙古军队基本上和敌人打的是巧战,没有硬拼过,因而每次都能以少胜多。
  2.百战百胜的“后退——合围”战术。
  蒙古人在战斗中,很少和敌人硬拼硬,也就是说,他们很少和敌人正面迎战。正面迎战往往会造成己方较大的伤亡,而且胜算的可能性也不大。他们利用骑兵高度机动的特点,采取引诱敌人进攻,然后退却,在退却中对敌人进行包围的战术,这种战术每每取得了胜利。
  蒙古人的逃跑——合围战术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
  在战略方面,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如果敌人确实强大,他们就退上几天,跑上几百里路,把敌人拖得分散开来,然后抓住战机,消灭其中最关键的敌人,然后顺势击溃其他敌人。
  这种战法的经典战役是者别和速不台第一次横扫俄罗斯的卡马尔河大战。
  1222年,在南俄罗斯的钦察大草原上,者别和速不台打败了钦察人,钦察人向俄罗斯诸侯求援。俄罗斯个诸侯召集了一支八万人的大军,向者别和速不台进攻。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15节
作者: 陈文中
  当时,速不台和者别的军队只有2万5千人,面对八万俄罗斯军队,军队人少的者别和速不台不是正面和他们交锋,而是撤退。俄罗斯联军看到者别和速不台撤退,就紧追不舍。这别和速不台连退12天,退却几百公里。长达12天的追赶,俄罗斯军队相当疲倦,各军团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大。1222年5月31日,者别和速不台在卡马尔河边抓住战机,把一支脱离大部队的军队击溃,其他军团不战而退,蒙古军队乘胜追赶,最终将俄罗斯联军全部消灭。
  这种长时间,大空间的退却合围的机动战术,往往会将敌人拖累,然后抓住战机,消灭其中的弱势部分,动摇敌人军心,就可以乘势击溃敌人。这种战术,往往能够取得以少胜多的奇效。
  在战术方面,蒙古军队也善于运用退却合围战术。
  这种战术,一是退却设伏。他们在前面设下埋伏,然后和敌人交战,假装不敌逃走,把敌人引进包围圈,一网打尽。
  这在者别和速不台跟格鲁吉亚人的战斗中收到了效果。
  当者别和速不台准备进攻俄罗斯草原时,要经过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是山地,当地的居民也很强悍,他们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正面强攻很难打败他们。于是这别和速不台采取了撤退战术。者别率领5千人埋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由速不台率兵进攻格鲁吉亚人,一交战,速不台假装败退,领着蒙古兵往回跑,格鲁吉亚人一看蒙古人败退了,很高兴,立马就追上了上来。格鲁吉亚人正追的高兴,者别一下子冒了出来,把他们团团围住。毫无防范的格鲁吉亚人一下子被歼灭了3万多,基本上全军覆没了。
  在和欧洲重骑兵决战时,蒙古人的撤退合围战术更收到了奇效。
  西方的骑兵部队是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士兵穿着厚厚的锁子甲,可以有效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他们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协同作战。这种作战方式,有很强的杀伤力和防护力,正面几乎没有人能够抵抗他们的进攻。
  蒙古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
  面对欧洲骑兵的特点,蒙古人发挥了他们特殊的战术,他们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
  双方军队在交战后,蒙古军队的骑兵会迅速后撤,西方军队的重骑兵就会排成密集的队形向蒙古士兵冲击。但是,撤退的蒙古人利用欧洲重骑兵机动性不强的特点,迅速从侧翼和后边向欧洲重骑兵发起进攻,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
  在和欧洲人作战时,蒙古人最主要的战役就是靠这种方法取胜的。
  蒙古军队靠着部队的高度机动性,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欧洲军队相对高度机动的蒙古军队,不仅打不赢,而且逃命都逃不掉。这使得欧洲人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极少,基本上都是一锅端,以致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
  事实证明,蒙古人只要采取他们擅长的高度机动的退却合围战术,就会战无不胜。只要背离了这种战术,往往就会失败。西征中唯一的一场失败是怯的不花和埃及人的战斗。在那次战斗中,怯的不花和埃及人硬拼,结果是全军覆没。
  身材矮小的蒙古军队在和敌人硬拼的时候是占不到便宜的,正确的战术是他们取胜的重要保障。
   3.利用伪军进攻
  “以毒攻毒”是中医上的重要治疗手段,往往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战争中,“以敌攻敌”也同样有效。在蒙古军队中,有一个特殊的团体,就是“签军”。所谓签军,就是蒙古人把当地居民和俘虏作为进攻敌人的炮灰。蒙古人带着所获俘虏去进攻另一个国家,这些俘虏被安置在第一线。如果他们干得不好,蒙古人就把他们杀死。如果他们打得很好,蒙古人就允诺要封给他们高官厚禄。
  这些“签军”炮灰,往往在攻城中使用。这些俘虏用自己的血肉为蒙古人铺平了胜利的道路,这也就是为什么蒙古人在作战中伤亡那么少的缘故。
日期:2010-07-28 15:07:18
  (六)蒙古人精良的作战装备
  俗话说,“人强不如家伙强”,这说明先进的装备对人做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战争中,武器的先进与否,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人本来还想本土决战,但是,美国人两颗原子弹,一下子就击溃了日本人抵抗的决心。那么,战无不胜的蒙古军队的武器装备又精良在哪里呢?
  1.乘骑装备——蒙古马
  蒙古马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该是最劣等的马了。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蒙古马可以长距离不停地奔跑,而且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工作,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
  一位权威人士说:“即使今天,在牧区用套索捕捉一匹蒙古马,装上马鞍,不需要再喂食,能连续骑100多英里,这是常见的事。 ”
  蒙古马的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能够让蒙古军队能在极少休息、吃饭的情况下骑马连续行军几天几夜,他们将“闪电战”引入13世纪的世界,他们在匈牙利平原作战时,三天走了270英里。
  同时,他们的马镫也是他们制胜的关键因素。有军事史家言,蒙人可征服世界,短镫功不可没。蒙古人使用的是短马镫,短马镫可以让蒙古人在马背上站立起来,这样他们在马背上就可以灵活自如的砍杀敌人;而欧洲和阿拉伯骑兵却使用长马镫,马镫只是放脚的地方,骑兵只能坐在马背上。这样,他们的灵活度大大下降,战斗力也就比不上蒙古军队了。
  2.武器装备
  蒙古士兵的主要武器是弓,每个士兵都有两、三张弓,还有装满了箭的巨大箭囊;有些士兵还有斧子、刀和矛。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大,需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马可.波罗》中有他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这种弓比英国人的长弓更具杀伤力,其穿甲箭能在600英尺内杀死敌人
  他们的箭头非常尖锐,箭头两边磨得很锋利,好似一把两边有刃的剑。这样强的弓,这样尖锐的箭,基本上可以射穿敌人的装甲。
  在他们之中,其中一些人还有矛。这种矛在其铁颈上有一个钩,他们就用这个钓把敌人从马鞍上拉下来。
  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胜防的。
  他们的防护装甲也很到位。
  蒙古骑兵有盔和护甲,他们的双腿也有护甲覆盖着,他们的马匹也都是披甲的马。他们的护甲是用皮革制成的,而且有两倍或三倍的厚度。
  这种皮革护甲轻便坚韧,自由灵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而欧洲骑兵往往是铁甲,笨重要命,而且在严寒的季节里冷得要死,士兵行动不便,结果,笨重的欧洲骑兵就只好成为挨打的活靶子。
  3.新式武器——巨型抛石机和火油筒
  蒙古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拥有必杀技。这个必杀技就是威力巨大的抛石机和火器。
  抛石机是能够利用杠杆原理抛出石头的武器,它可以把30公斤到100公斤不等的石弹抛出近300米远的距离。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16节
作者: 陈文中
  这种重型武器在攻打城池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将城墙上的建筑和人马砸得粉碎。
  蒙古人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抛石机作为攻城的武器,专门成立了“炮军”,在攻城时集中使用,其作用相当于近代的炮兵,在攻城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制造的抛石机威力大、射程远,在当时是最先进的重武器。
  据拉施特的《史集》记载,蒙古人的抛石机可以把石头抛出2500步的距离,这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抛石机的极大威力是不可小觑的。
  在攻打木剌夷国的首府麦门底斯堡的时候,抛石机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粉碎了木剌夷人的斗志,促使他们投降。
  1273年,元军攻打襄阳,就使用一种巨型抛石机,可发射150斤重的石弹。据《元史》描述,这种炮“机发时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毁,入地七尺”。如果美誉偶夸张的话,这比现代的穿甲弹还厉害。
  在蒙古人威力巨大的抛石机面前,坚固的城池失去了它的抵抗作用。
  除了抛石机之外,蒙古军队还大规模使用火箭和火油筒这样的火器。
  在冷兵器时代,火器的出现时致命的武器。蒙古军队攻城时,他们就把石油和硫磺等组成的燃料投掷到城堡里去。这些燃烧瓶投掷到城堡里面的房屋上面,立即就可以烧掉屋舍,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恐慌,这种燃烧瓶还可以烧死敌人。在巷战时,他们大规模使用火油筒,火油筒就是现代火焰喷射器的雏形,这种武器可以烧毁敌人的藏身之处,把敌人所处之地变成一片火海。1241年在和波兰人的决战中,蒙古人就是用火箭筒把波德联军烧得焦头烂额的。
  距离比较远的时候,他们还使用火箭。火箭可以远距离烧掉敌人的营地。在和匈牙利决战的时候,匈牙利人用木质战车筑成营垒,防御蒙古人的进攻。但是,聪明的蒙古人不去进攻他们,而是把火箭射到匈牙利人的木制营地里,结果,匈牙利人的营地变成火海。八万强悍的匈牙利军队被烧得一败涂地,蒙古人战胜了这个强大的对手。
  可以说,蒙古人在欧洲的两场大战,火药武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就好像当年美国人在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日本人就乖乖投降了。可见,先进武器有时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蒙古人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火器兵器,这在靠大刀长矛打仗的时代,这种火器不亚于今天的核武器。他们拥有这样的高科技武器,称霸欧亚也就不足为奇了。
   
日期:2010-07-29 14:22:30
  二、蒙古人西征时的屠杀
  不,在世界走向末日和毁灭之前,人类不可能看到与这相类似的灾难。因为,即使是邪恶的人,也会宽容跟随他的人,只是消灭那些反对他的人。然而,这些人(蒙古人)对任何人都没有一点怜恤,他们虐杀妇女、男人和儿童,剖开孕妇的肚子,杀掉肚子里的孩子。
  ——伊本•阿西尔(穆斯林历史学家,116O-1233年)
  他们把在交战中俘获的一切人统统杀死,除非他们偶尔留下一些人作奴隶。他们把那些要被杀死的人分配给各百夫长,以便用战斧砍死。而百夫长们则又把这些人分配给在军队中作奴隶的俘虏,让每一个奴隶杀死十人,或者按长官的判断,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
  —— 加宾尼《出使蒙古记》
日期:2010-07-29 14:26:59
  (一)西征屠杀纪实
  第一次西征时:
  蒙古军队进攻速格纳黑,派遣一个投降他们的商人哈散哈只去招降他们,但是,城内的人们把哈散哈只给杀了,结果,蒙古军队把速格纳黑城内的所有百姓全部杀死。
  在攻陷中心城市不花剌时,把鞭梢高的男子全部杀死,一共杀掉了三万青壮年。
  在攻打首都撒马尔罕的时候,城市被焚毁,全城四十余万人口,最后只剩下三万工匠、三万“签军”,五万居民,死亡三十余万。
  在攻陷故都玉龙杰赤的时候,每个士兵屠杀24个人,有人计算,就算只有5万蒙古士兵,屠杀掉的也有120万人。
  在忒耳迷,所有的居民被杀掉,一个妇女为了活命,对他们说:“饶了我的性命吧,我把一颗大珠子送给你们!”蒙古士兵索取珠子时,妇女说:“我吞下肚子了。”于是蒙古士兵把她的肚子剖开,取出珠子。以后,成吉思汗下令,所有的死者的肚子都要剖开看里面是否藏有宝物。
  在巴里黑,成吉思汗下令将所有的居民全部杀掉,结果,吞食尸体的虎狼最后根本就不愿吃尸体了。
  当蒙古军队攻下塔里寒时,没有剩下一个活人。
  在范延,当地居民奋起抵抗,射死了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军队攻下该城后,成吉思汗下令不准留一个活物,连动物也要全部杀掉,孕妇腹内的胎儿也要全部戳死。
  范延被焚烧后,被称为“歹城”,就是不吉利的城池。直到今天,那里都没有动物。
  在歌疾宁,由于蒙古军队被札兰丁打败过,后来当地居民请降,但是,成吉思汗仍然命令把居民全部杀掉。
  在伊朗的马鲁,因为抵抗蒙古军队,托雷攻下城池之后,只留下四百名工匠,把所有居民全部杀掉。每个士兵要杀三百到四百人。尸体如此之多,堆积成山,以致和山差不多高了,鲜血把大地都染红了。
  后来有人把看得见的尸体数目计算了一下,一共有130万人。那些偏远地方的尸体还不在其中。
  经过反腐蹂躏之后,马鲁城只剩下十个印度人。
  在撒布扎法尔,屠杀了7万人。
  在你沙不儿,居民射死了成吉思汗的女婿,结果城破之后,成吉思汗的女儿亲自举行屠杀仪式,除了四百名匠人之外,全城居民被屠杀干净,连猫、狗不准留下。
  为了解恨,蒙古人还把所有的人的头割下来,分男人、女人、儿童分开堆起。
  经过第一次西征,河中地区还稍微好一些,伊拉克和伊朗境内剩下的居民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东伊朗再也没有从成吉思汗的破坏中完全恢复过来,像巴里黑这样的城市仍然残留着蒙古破坏的痕迹。
  第二次西征时,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的屠杀一点也不比亚洲仁慈。
  1237年12月,蒙古人进攻俄罗斯,蒙古人派使者到梁赞城,要求他们投降,并“交出所有财物的十分之一”,梁赞城的大公拒绝了,结果是蒙古人攻打梁赞和弗拉基米尔公国,屠杀了所有的居民。
  几年之后,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在经过北部俄罗斯草原的时候,发现,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城市都被摧毁了,“无数的死人骨头和骷髅躺在地上,就像马粪一样”。
  加宾尼还专门提到了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基辅受到的摧残:“他们围困了俄罗斯的首都都基辅,在长期围攻这座城市以后, 攻陷了它,并把所有的居民杀死。当我们行过那个地方时,我们看到无数死人的骷髅和骨头,遍布大地。基辅过去是一应很大的和人口稠密的城市,但是现在它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因为在那里目前剩下的房子还不列二百所,而居民们则完全处于的奴隶地位。鞑靼入从那里继续前进,一面进军,一面战斗,破坏了整个俄罗斯。”
  在波兰和匈牙利,居民们遭受了难言的暴行之后,接着常常是被集体屠杀。
  现在还保留在巴黎罗浮宫的一封信见证了蒙古军队在西欧的屠杀: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17节
作者: 陈文中
  1241年3月31日,蒙古人……闯入匈牙利,蒙古人进攻匈牙利的第一座城市是拉德纳,那里至少有四千人遭到杀戮。在同一天,另一部分蒙古人杀死了巴卡萨格领地的领主和保护庄稼的居民,被杀的人有数千。……4月2日,拜斯坦采受到蹂躏,6014个基督教徒被杀。4月4日,库库卢洛瓦有三万多人被杀。4月11日,蒙古军队攻破大赛德格,杀掉十万余人。其他城市受难的人数不详,约有成千上万。
  在安德鲁的《蒙古人入侵匈牙利:1241年》一文中说:“蒙古军队只要经过那里,哪里的被杀之人和牲畜就会成为秃鹫、野狼和鬣狗所吞食的腐尸。人倒在什么地方,尸体就倒在什么地方。腐臭的尸体的气味在大气中弥漫了一年之久。基督教徒一被遇上,就被杀戮。非基督教徒往往成为奴隶。拔都在返回蒙古哈拉和林的路上,杀光了匈牙利边境所有的奴隶。
  按照他的这种说法,蒙古人在匈牙利的屠杀也是很恐怖的,你想,满匈牙利都是尸臭味,要死多少人啊?!据他说,蒙古人屠杀了一半的匈牙利人。
  蒙古人在欧洲的大屠杀,引起了欧洲人极大的恐慌,一个俄罗斯历史学家说:“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他们的语言是什么,他们是什么种族,他们信仰的宗教是什么——只有上帝知道!”
  第三次西征的时候,虽然征伐不多,但是,残酷程度一点也不逊色。
  蒙古人攻打的木剌夷国,没有一个人活下来,从此,木剌夷国就只存在历史书中。
  1258年,旭列兀的蒙古铁骑攻陷巴格达,大屠巴格达居民。据说80万人死于屠刀下,以至于底格里斯河河水为之一片血红!
  美国现代历史学家桑德斯说:“作为人类种族灭 绝屠杀的典型代表,这些蒙古人是自古以来最恶劣的屠夫。他们把许多国家民族完全斩尽杀绝、或者全部驱赶出家园。在屠杀上令人发指程度,一直到现代的纳粹都没有超越。”
  成吉思汗曾梦想让“蓝天之下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众多的文明遭到彻底毁灭,多个城池被夷为平地,根据R. J. Rummel估计,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有3000万人被杀,整个亚洲的人口分布亦发生重大变化。
  由于大屠杀和饥荒,波斯的总人口从250万下降到25万,历史学家估计匈牙利当时200万人口中的一半都死于蒙古入侵,大约一半的俄国人死于蒙古入侵。
  虽然蒙古在西征过程中有屠杀行为,但是,战争肯定要死人的,没有那一场战争不死人。1918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虽然有分歧,但基本上估计也有1800万;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创造了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记录,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
  有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对比,你就不会对蒙古西征的死亡人数有太大的惊讶,毕竟那也是一场世界大战。
日期:2010-07-31 15:03:37
  (二)蒙古军队屠杀的特点
  当然,在西征过程中,蒙古军队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杀,还是有规矩的。
  1.屠杀往往也只针对抵抗着。他们的政策是:抵抗者一律杀戮;投降者一律宽大。
  蒙古人在攻打敌人之前,往往会送一封信给敌人,要求他们停止抵抗,归顺蒙古人。如果敌人归顺了,他们就派一个叫做达鲁花赤的镇守官统治该地;如果该地要抵抗,那就対不起了,攻城之后,往往要报复性屠杀。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时,那些主动投降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发生屠杀事件,只有抵抗的地方才屠杀,抵抗得越激烈,屠杀就越厉害。
  成吉思汗早就申明了这一点。他在布告中说:“万能的主已经将日出之地和日落之地全部赐给了我们。凡降顺者,本人及其妻子、儿女亲信都可以得到赦免,凡是不投降抵抗着,将连同妻子、儿女、族人、近亲一块杀死!”
  成吉思汗是说到做到。
  蒙古人这种做法,和蒙古人恩怨分明的个性很有关系。
  蒙古人对于于自己有恩的人,一定要报答;而对不起自己的人,则不管你是谁,一定不能客气。成吉思汗小时候,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抢了他钓的鱼,成吉思汗就拿起弓箭把弟弟射死了。
  而对于在艰苦环境中给自己帮助的人,他就封为大官。
  2.蒙古人的屠杀,只针对那些没有用的人。
  蒙古人的屠杀,也是有讲究的,只杀那些对他们有威胁的和无用的人。
  首先,他们要杀掉士兵,这是不用解释的。
  处决士兵之后,蒙古官员会派书记员去按职业划分平民。蒙古人在占领一个地方开始屠杀之前,首先是把那些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挑出来,来为他们服务。那些专业技术人才包括书记员、医生、天文学家、法官、占卜者、工程技术人员、教师、阿訇、犹太传教士和牧师。这些人无论在哪次屠杀中都不会有生命危险,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有例外。即使是射杀了成吉思汗女婿的那个城市,成吉思汗的女儿在主持全城屠杀时,也不忘先挑出400名工匠。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除了放牧牛马之外,不能生产任何东西。工匠可以为他们制造马鞍、弓箭、战车等作战武器,也能为他们生产生活用品。因此,手工艺者是他们最需要的。他们将工匠俘虏之后,还将他们不远万里送到蒙古本土。中国甘肃、宁夏很多穆斯林,就是成吉思汗西征时带回来工匠的后代。
  日渐发展壮大的蒙古帝国也需要其他熟练的工匠,包括铁匠、陶工、木匠、家具制造者、织工、皮革工匠、染工、矿工、造纸工、吹玻璃工人、裁缝、宝石匠、乐师、理发师、歌唱者、娱乐表演者、药师以及厨师。
  专业技术人才挑选出来之后,剩下的就是那些有力气的,他们也被留下来作为“签军”,在下一次攻城战中帮助搬运辎重、挖掘防御工事、作为人体盾牌、当作填塞物被推入城壕,就是作为蒙古军队的炮灰使用。蒙古人在打仗时,用他们作为先头部队跟敌人厮杀。蒙古士兵只在后面督战。这就是蒙古人伤亡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工匠之外,对于妇女,蒙古人也很少屠杀,他们往往被作为奴婢使用,将蒙古人从日常琐事中分身出来。
  通过分析从蒙古人屠杀中幸存下来的人,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你必须是一个有用的人,才会有生存的机会。在战争总如此,在平时生活中也如此。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当客人到你家来,你要杀鸡待客,你会杀那一只鸡呢?当然,你会说:“就杀那只不会下蛋的花母鸡吧!”为什么?因为其他的鸡会下蛋,会给你带来好处,你当然舍不得杀掉。因此,会下蛋的母鸡、会打鸣公鸡总是能够逃过屠杀。同样,有本事的人也能够逃过一劫。
  你会说,现在不会有大屠杀了,当然,不会有生命的大屠杀,但是,还有职场的大屠杀,那就是裁员。这个大屠杀的残酷程度一点也不会比蒙古大屠杀低。你想逃过职场屠杀,就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据说,在蒙牛公司的厂区,有这样一句标语:如果你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汗水。如果这两方面你都没有,请你离开这个公司。
  没用的人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结果都是一样的。
日期:2010-08-02 16:00:19
  (三)蒙古人为什么要进行屠杀
  看了蒙古军队的屠杀经历,几乎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想,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蒙古军队的屠杀也是有原因的。
  1.是游牧民族尊重生命的观念不强。
  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在现代社会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以前却未必。
  比如说,我们队动物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18节
作者: 陈文中
  不说远了,就是近一二十年吧,我们原来把动物看做是自己的食物,八十年代出版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大辞典》在解释动物的时候,往往要说,它的肉可以食用,他的骨头可以泡酒,他的皮可以做皮袄。那时大家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动物不就是给我们吃的嘛!但是,现在,你要是说老虎的肉可以吃,老虎的骨头可以泡酒,看你会不会被人骂死!
  所以说,文明的观念是与时俱进的,你不能用今天的观念来苛求古人。蒙古军队的屠杀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动物世界里,没有仁慈的说法。在动物的眼中,别的动物就是自己的食物。在狮子眼中,奔跑的羚羊就是自己的食物。因此,追杀羚羊是天生的本能,不存在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即使是同类,他们在饥饿的时候,也照吃不误。很多公狮子就把小狮子作为自己的食物。你能说他们不道德吗?
  在原始社会中,不同的部落在交战时,也会把抓住的俘虏杀死,有的甚至吃掉。还有很多食人部落,他们认为吃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能够说他们不道德吗?
  同样,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也处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在他们的眼中,杀死俘虏是在正常不过的行为,他们没有把俘虏当人来看,而是视同缴获的牲畜。试问,你今天杀鸡的时候会问自己是不是很残忍呢?那个时候蒙古人杀掉俘虏就好像我们今天杀鸡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今天有很多人在拿蒙古屠杀说事,这根本就是今天的观点来要求别人。就好像几万年之后的人拿我们今天杀鸡的事情来说我们残忍一样。这是哪跟哪的事情啊!
  2.是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而且他们对定居有一种天生的厌恶,认为城市生活会使人堕落。蒙古人认为游牧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活方式,成吉思汗立志要把蓝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
  蒙古人直到忽必烈建立大都之前,一直没有建立城市,他们一直生活在营帐之中。这些蒙古包可以随时拆卸,到另一个地方再装配起来。无论是蒙古人的首都哈拉和林,还是钦察汗国的首领拔都,还是波斯汗国的大汗旭烈兀一直生活在蒙古包中。
  他们为什么这么钟情于游牧生活呢?这是有原因的。据说,一个突厥汗王被中国人舒适的生活所吸引,决定建筑一座和中国一样的有城墙的美丽的国都。他的老谋深算的谋臣对他说:“你要小心呵!现在你在中国人面前可以无限制地退却,所以你是不可制服的。如果你将自己关在城垣里面,你就要失败。”
  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的时候生病了,左右劝他回去治好病再来,他们说:“西夏人有筑好的城,有不能搬动的房子,他们不能背着城市和房子逃走!”
  蒙古人认为,定居人常常容易受到攻击,敌人可以再原地找到他们。而游牧民族四海为家,敌人无法在固定的场所找到他们。因此,他们认为游牧是躲避敌人的最好方式。
  对蒙古人来说,农民的生活方式似乎是无法理解的,世界上没有比游牧更好的生活了,因此,他们要在他们占领的土地上建立牧场。
  这你不能怪人家,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此,总是不遗余力的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如此,现在美国佬还不是在全球推广他们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费那么大的力气攻打伊拉克就是为了在西亚建立一个“民主国家”的样板。
  既然要过上幸福的放牧生活,就需要广阔的草原,现在,土地上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庄稼,牛羊吃什么?到哪里去放牧?
  于是,最好的方法就是砍掉庄稼,让土地长上青青的牧草;那些农民,又不会放牧,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不如杀掉算了。
  因此,蒙古人攻破敌人的城池后,往往把敌人的城池烧毁,把居民杀掉,让那个地方成为有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
  呵呵,知道这个原因,今后就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生活方式了,尤其是当家长的,不要强迫孩子按你的意愿行事。不然,您就会犯和蒙古人一样的错误,你也会扼杀掉你的孩子——不是肉体,而是精神。
  3.为了降低对蒙古人的威胁
  蒙古民族人数不多,只有一百万人口,其中士兵不超过十五万。这么少的蒙古人要占领那么大的地盘,为了防止被占领土的当地人重新起来反抗,最好的方式是进行大屠杀,把当地人杀得人数稀少的时候,剩下的人就对蒙古人形不成威胁了。
  蒙古人首先要杀掉的就是原来的王公贵族,因为那些人最具有号召力。
  蒙古人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开始屠杀富人和有权力的人。他们尽可能快速地处死所有的贵族,以防止贵族们在以后来反对他们。
  蒙古人这种先杀有号召力的人的方式是很正确的,你想想,那些有影响的人杀光了,剩下一些草民,也就折腾不起什么大浪了。通过处决贵族,蒙古人基本上斩断了敌人社会体制上的“头颅”,并将未来的反抗减到最少。
  所以,蒙古人在杀贵族的时候,往往把他们的整个家族都灭掉,以绝后患。不然,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灭掉上层阶级之后,蒙古人留下那些苦大仇深的农民来帮他做事,这些农民以前在自己的国家受到压迫,现在翻身做了大官,这一切全是蒙古人的恩赐,他们怎么不尽心尽意为蒙古人服务呢?要是天反过来,他们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好处了,所以,他们对任何反抗蒙古人统治的行为都会毫不留情的镇压,镇压的态度比蒙古人还要坚决。呵呵!蒙古人这一招,那是相当的精明!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19节
作者: 陈文中
日期:2010-08-03 15:31:24
  三、蒙古西征的影响
  (一)对世界的负面影响
  蒙古西征,除了对当地居民大规模的屠杀之外,还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具体最大的有两个,一是把落后的社会制度强加到当地,造成了统治地区专制主义的盛行,二是把落后的生产方式强加到当地,造成了占领区的经济后退。下面我们来详细论述这两个方面。
日期:2010-08-03 15:34:32
  1.造成了当地政治制度的落后
  孟德斯鸠大伙应该知道吧,你不知道他本人,他的思想你一定知道。就是这个法国人,提出了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思想,著名的三权分立就是他提出来的,也就是说,现在以美西方代表的民主的政治制度就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
  孟德斯鸠认为蒙古人征服其他民族,造成了这些民族文明的倒退。他说:“鞑靼民族的奴隶性质使他们在被征服的国家里建立奴隶制和专制主义。”(《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7页)
  蒙古人占领的广大的亚洲地区,其社会制度和蒙古差不多,因此,蒙古对亚洲的占领,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者而已,没有什么社会政治的先进和落后之分。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俄国是如何从一个欧洲国家转化为亚洲国家的——当然不是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是人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政府组织。孟德斯鸠这句话,这句话,在俄国得到了最好的证实。
  从血缘和文化传承方面来看,俄罗斯应当属于欧洲国家。公元九世纪左右,东斯拉夫人与西欧各国贸易往来密切;公元十一世纪,基辅罗斯大公与西方各王朝建立了姻亲关系。按照这个发展趋势,俄罗斯本来会和欧洲一块发展,变成和西欧一样的国家。但是,欧洲其他国家没有受到蒙古人的统治,仍然按照他们的发展趋势前行,不幸的是,蒙古人占领了俄罗斯,统治了俄罗斯将近三百年,俄罗斯从此变成了一个和东方相类似的专制落后国家。蒙古人的统治导致了俄国的沙皇制度和亚洲化。虽然同在欧洲,但是,俄罗斯却在心理上被西方世界排斥了,西欧各国普遍把俄罗斯看成异类。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1237年蒙古人的入侵……使俄罗斯在现实世界与西方彻底断绝了联系,等到俄罗斯人摆脱蒙古人统治,他们已经错过了西欧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你想想,三百年啊,三百年受蒙古人的统治,俄罗斯人已经基本上接受了蒙古人所有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了。一位叫做特鲁别茨科伊的哲学家在他的经典著作《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出,在蒙古占领俄罗斯时期,俄罗斯的贵族中有20%人和蒙古人通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俄语中,有大量的蒙古字;俄罗斯的邮政、税收、衣服也受蒙古影响;俄罗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已经变成了一个蒙古国家了。
  虽然后来彼得大帝推行了俄罗斯的西化改革,但那些改革就像中国当年的洋务运动一样,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思想和意识形态一点也没有改变。
  俄罗斯人不仅接受了蒙古人的专制政治,也接受了他们的征服意识和好战精神。
  十九世纪,沙皇俄国打败了拿破仑之后,凭借它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欧洲充当封建专制的宪兵,四处镇压革命。凶残彪悍的哥萨克骑兵挥舞马刀横冲直闯的情景,在西欧民众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西欧人眼里,俄罗斯人和以前的蒙古人一样的野蛮,即使到了今天,西方人也没有改变对他们对俄罗斯的鄙视的态度,很多欧洲人对俄罗斯充满敌意。
  其实,你看看当年的沙皇俄国和后来的苏联在全世界到处扩张的经历,你就会想到当年的蒙古帝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沙皇成了蒙古帝国意识形态上的继承人。
  沙俄侵占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正是蒙古军队扩张精神的忠实体现。
  当然,俄国也要感谢蒙古人的统治,正是因为蒙古人的统治,才使他们成为今天世界上领土最宽的国家。
  钦察汗国属国的莫斯科公国就是在蒙古人统治下崛起的,他们打败并取代了蒙古人,并迅速崛起,开始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张,占领了从前蒙古帝国中的相当一部分。
  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现在的俄国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把蒙古人统治的时期看作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俄罗斯知识分子把这一时期称之为“鞑靼——蒙古人的桎梏”,大多数人对此持全盘否定态度。直至苏联时代,还有人在痛骂13世纪的蒙古人,认为是他们阻断了俄罗斯向西欧的发展,造成了日后的落伍。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20节
作者: 陈文中
日期:2010-08-10 15:39:16
  %2.造成了当地的经济落后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此,人们也总是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比如,每个家长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他们 总是认为自己给孩子规划的人生是最好的。蒙古人也是这样,他们也认为游牧生活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征服一个地方后,他们就要摧毁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要求被占领地区按照他们的生产方式来生活。
  成吉思汗就曾经说过,要让蓝天下所有的地方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
  这句话,气魄很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但是,这种做法,却造成了很大的弊端。
  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要因地制宜,每个地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你蒙古草原地广人稀,草场众多,当然适宜放牧;但是,其他地方就不一定适合放牧,比如说江南水乡,森林地区。你硬是要霸王硬上弓,那当然就得不偿失了。
  这样的教训我们一直有过,比如在“文化大革命中”最著名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就要全国所有的地方把田地整理成一块块面积很宽的“大寨田”,当然,你在平原上搞“大寨田”没问题,十几亩面积的一块田也可以搞出来,有利于机械化种田;但是,你硬是要在山区也来搞十几亩面积的一块田,那就是瞎胡闹了。我的家乡就在湘中丘陵地区,那里有一个当年全国闻名的“学大寨”村庄——邵东野鸡坪村,当地村干部硬是在一个个山头上搞出了大面积的梯田,在花费了无数劳动之后,结果是丘丘田漏水,所有的大寨田变成了摆设。
  蒙古人当年在占领区推广的牧场计划,结果也是如此。
  我们复习一下历史就知道,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最初的文明是打猎文明,原始社会的人都是去打现成的野兽,但是,打猎是靠天吃饭,有时候打得到,有时候打不到,打不到猎物的时候,就要饿肚子。于是,原始人就慢慢的开始放牧和饲养家畜,放牧和饲养家畜虽然比较辛苦,但可以随时随地有肉吃,文明就发展了,人类社会就从狩猎文明进入到放牧文明。游牧文明继续向前发展,就到了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文明是一步步前进的。
  但是,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文明时期,要是高度发展的人到落后地区去推广自己的先进文明,这当然是好事,可以让处于落后状态的人一下子就跨越几个文明阶段,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是,一旦落后的文明占领了先进文明的地盘,那就会出现用落后的文明取代县级文明的情况,所以,游牧民族在征服了农耕地区之后,往往会毁灭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的极大倒退。
  在南北朝的时候,中国的北方被匈奴人占领,耕地变成了荒原。在长安附近,甚至出现了虎和成群的狼。农民请求匈奴人首领把这些地方重新变成土地,但是匈奴人拒绝了,在他们看来,原来是土地的地方变成草原才是正确的做法。
  因此,杀死当地老百姓,让曾经的农田变成一片荒原,是游牧民族统治者有意追求的目标。根据费志尼和拉施特的记载,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的时候,对伊朗和阿富汗采用的就是这种做法。城市被夷为平地;农村人口被消灭;树木被连根砍掉;河道被堵住淹没农田,使它变成一片沼泽;水井被泥沙填掉;粮仓与储藏的种子被焚烧。
  有一个法国教会拍摄了伊朗东部重镇锡斯坦城被毁之后的情况,锡斯坦城本来是一片肥沃的地方,但是,在影片中,只见颓垣残壁,周围是无边的沙丘和戈壁,有如月球上的景象。
  蒙古人把一个土地肥美的地方变成一个月球式的地方,那确实够厉害的。
  蒙古的屠杀和掠夺,使得丝绸之路上这一繁华地区到今天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他们摧毁了五千年来陆续修筑的水利系统,使得大量的绿洲变成沙漠,使其经济下降到公元前1500年的水平。据美国历史学家PaulB•Kern引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到现在,中东地区耕地面积尚未恢复到蒙古入侵前的60%。
  本来,成吉思汗在中国也打算这样做,当他征服西夏的时候,他手下的蒙古将领说,这些耕地完全没有用处,不如和在伊朗一样,杀尽所有的农民让农田再回到草原状态,好作为蒙古人的牧场,只是由于耶律楚材的反对才被取消。
  要不是耶律楚材,那中国也要遭殃了。
  当然,你不能怪蒙古人,其实,每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人都要向别人输出他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你要是不信,你仔细回忆一下,你的同时,你的朋友,你的亲人每天会给你多少“好心的生活建议”,他们之所以没有强迫你接受,那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了你。
  这种蒙古式强制性的推销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情况,在家里见得最多,几乎每一个妻子都要丈夫遵守她制定的生活规矩,几乎每一个家长都要孩子接受他们制定的种种规矩和计划。
  当年,北美洲的殖民者在进攻印第安人的领地时,就砍掉大树,把森林变成农田;而奋起反抗的印第安人有时也会取得局部胜利,胜利了的印第安人在占领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的村庄的时候,他们也是一把火烧掉村落,让废墟变成森林。印第安人和殖民者就这样来回拉锯,一块土地就在森林和农田之间来回变化,非常有趣。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121节
作者: 陈文中
日期:2010-08-12 15:38:32
  (二)对世界的贡献
  蒙古西征虽然给被侵略的国家带来极大灾难,但是,它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使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于是,东、西方开始频繁交往,距离逐渐缩短,中国的火药、纸币、活字印刷术也因蒙古西征而传入欧洲;西方的天文、医药传入中国,促进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和文化交流,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日期:2010-08-12 15:39:50
  1.修建了连接欧亚的道路交通网
  我国历史学家德山在《元代交通史》中曾说过:“国际陆路交通是成吉思汗祖孙三代三次西征的产物。”
  这话说得不错,成吉思汗子孙三次西征,建立了三国国家,第一次西征,在中亚建立了察合台王国;第二次西征欧洲,建立了钦察汗国;第三次西征波斯,建立了伊力汗国。这些汗国与老家蒙古路途遥远,往来不便,怎么办?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现代人常说的一句话,便利的交通确实能够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你看我们高速公路的建设,让人们出行就变得更加方便。记得,没有高速之前,我们到长沙,要6个小时,遇上堵车,一天还到不了,现在,两个小时搞定。
  这个利国利民的主意还是第二代大汗窝阔台提议的,他派人对远在中亚的哥哥察合台说:“如今使臣往来不仅耗时过长,而且骚扰当地老百姓。我的意见是,建立常年制度,叫各地的千户开设驿站,出人马,一边使者往来。禁止使者无辜扰民,只准他沿着专到往来。这个意见是否可行,请哥哥决断!”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