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伊斯兰国史

_3 佚名(现代)
他的侄子法斯·阿里继位。法斯首先要从叔叔萨迪克汗手里夺回王位。他目前的迫切问题是重建被阿富汗人破坏的德黑兰城。但是,他在德黑兰不过是过冬而已;夏天的时候,他遵循祖先的游牧习惯,住在苏丹尼雅平原上的大营帐里。他对待波斯像对待被征服的敌国似的,不是好好地管这个国家,而是要把它搜刮殆尽。他把自己的许多儿子分派在各省当省长。他们也都学他的榜样。
到现在爲止,波斯的外交政策涉及到的只有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但是拿破仑很早就把波斯包括在自己远大计划里面。甚至在他从埃及和叙利亚撤退之后,他就把波斯看做是进攻印度的一个作战基地。他跟俄罗斯发生冲突的时候,在1807年5月7日和波斯沙订立共同反俄的条约,派加丹将军做特使,从华沙到德黑兰去。可是不久之后,的梯尔西特和约使波斯沙想从拿破仑那里得到援助的希望落空。波斯沙因此转向英国,要求遣派军官训练波斯军队,继续法国军事代表团所开始的工作。这些英国教官却不能有什麽成就,因爲到这时候爲止,波斯国内的战争全是游牧马队进行的,还没有训练步兵的基础。
波斯沙初时虽然宣称准备参加拿破仑攻打印度的战役,他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收复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最后一个国王,格奥尔吉十二世临死时,把王位让给俄罗斯沙皇,1800年,格鲁吉亚正式归并入俄罗斯。1804年,波斯沙还能够在埃里温击退俄罗斯的初步攻势,里海沿岸一带也防御得很成功。但是在1812年,有一支俄罗斯军队沿阿拉斯河进攻,把波斯军队打得一败涂地,英籍的步兵司令也战死。波斯被迫接受和约。率领波斯军的王位继承人阿拔斯,米尔扎放弃了对高加索的格鲁吉亚、达吉斯坦、明格雷利亚、伊麦雷吉亚、阿布哈西亚各省的权利;把笛宾特、巴库、希尔万、沙基,卡拉巴赫、以及里海边上基兰省内大部分的塔里什地区割让给俄罗斯; 自己并保证不在里海驻扎任何军舰。一切这些条件换来的只是在将来支援他登位的谎言而已。
但是这个条约对边界既然仍没有明确的规定,边界的纠纷就不断发生,到1826年夏天,引起了一切新的战争。波斯王位承继者阿塞拜疆总督阿拔斯·米尔扎渡过阿拉斯河,占领塔里什,但到了9月间,他在甘哲(又名伊里沙维特波尔)战败,被迫渡河退回。
1827年春天,俄罗斯将军帕斯凯维奇率兵攻入波斯国境。有设防的埃里温很成功地抵住了俄国人的攻势,但俄军却能够攻陷邻近的亚美尼亚大主教的驻在地埃奇米阿津,以及纳克奇温和阿拔斯阿巴德要基。阿拔斯·米尔扎驰往援救,但是在7月18日遭到惨败,8月29日,他在埃奇米阿津打败俄国人,总算报复了前仇。但是吝啬的波斯沙拒绝给他继续作战所需要的供应,因此他只得撤兵。10月13日,俄罗斯军队攻下埃里温。现在阿塞拜疆全境都在俄国军队的脚下;他们占领了大不里土,11月间又劫掠萨法威王朝的发源地阿尔达比尔。1828年2月21日,波斯沙不得不接受土库曼查和约,放弃对埃里温和纳克奇温两省的要求;按照在土耳其所实行的投降条款,允许俄国人在波斯领土内享有治外法权。此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要求享有这种治外法权。给俄国的战争赔款使波斯沙陷于经济困难。英国利用这个机会使他同意放弃1814年英国在德黑兰签订的条约中所答应的援助。
波斯沙在失去西部各省后,想在呼罗珊找些补偿。呼罗珊虽然长期以来在名义上属于帝国的一部分,可是他到了现在才开始积极开发这个地方。那里有一个有相当力量的波斯贵族;而土库曼游牧部族几乎不断侵入该地进行掠夺。1831年秋天,阿拔斯·米尔扎被派到这个地方,在开始时,他只对几个大城市进行围攻,有些围了很长的时间,在两年之内才征服了呼罗珊。一个土库曼汗所统治的萨拉赫斯陷落后使赴援不及的邻邦希瓦的可汗的劫掠式远征中途停止。
这一次胜利之后,阿拔斯·米尔扎还想征服阿富汗。在萨法威王朝统治时期,他们与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分治这个国家。住在山区的阿富汗部族保持了相对的独立,他们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的结果就开始外溢,一部分向东移徙到印度平原,另一部分向西移徒到希尔曼德河一带低地。萨法威的政权崩溃之后,加尔泽部族酋长麦哈茂德自立爲波斯沙,但是继位的堂兄弟艾什赖弗被土耳其人奈叠尔所废黜。奈叠尔死后,一个在他军队里服务的阿卜达利部族酋长在坎大哈省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他在名义上是奈叠尔的孙子沙鲁赫的保护人。他征服了呼罗珊。自立爲沙后,御名杜里-杜兰。他的部族因此叫做杜兰尼族。继位的帖木儿沙(1773- 1793年)迁都到喀布尔。1800年,帖木儿沙的儿子泽曼沙的王位被其弟麦哈茂德沙所篡夺。麦哈茂德沙在位时,骚乱与阴谋频连不息。喀布尔被多斯特,穆罕默德所夺(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兄弟法斯汗曾经拥护过麦哈茂德登位,但后来又把它干掉)。其余部分的国土,包括赫拉特在内,被巴拉克查依族各酋长所占据。1892年,麦哈茂德死后,他的儿子甘姆兰在赫拉特实行统治。阿拔斯·米尔扎现在招他归降。甘姆兰拒绝投降后,阿拔斯·米尔扎决定讨伐。阿拔斯·米尔扎爲了备战,亲身去德黑兰走一趟,但在 1833年10月21日死于呼罗珊境内的马什哈德途中。他的儿子穆罕默德·米尔扎当时正在围攻赫拉特,闻丧兼程回德黑兰,爲的是要取得王位继承权,因爲年迈的法斯·阿里已经快要死了。 1834年10月23日,法斯·阿里死去。、 法斯·阿里有一个儿子,名叫阿杜德·道莱,他写了一本回忆录,非常清楚地描写了法斯·阿里的宫廷生活。在他的后宫中,最有地位的是约四十个来自卡加尔族和国内其他贵族妇女,其中最漂亮的是王储的母亲,阿西亚夫人。除她之外,得宠者只有嘎西木王子的母亲。其他的妇女徒有宠幸的虚名而已。真正获得法斯·阿里欢心的,一般是从比较低的社会阶层来的,其中有一个犹太妇女,马尔亚姆夫人特别获得他的欢心。宫中的财政是由一个从前当过女奴的妇女管理。跟她一起还有一个咖啡桌旁的侍女电很受宠幸。她们所享受的特权之一是:从御服上捉到一只跳蚤,拿到一个王子面前,而王子有义务购买这荣誉,即把这只胆敢伤害统治者御体的小动物杀死。这一笔很大的款是由沙在事前亲自规定的。法斯,阿里尽管小气,但宫中的生活却是奢侈无度的。得宠的塔乌斯夫人一个人每年花在厨房作料的钱,据说不下一万二千杜曼 (等于两万三千美元)。国王子女衆多,每逢婚嫁,总预备丰厚妆奁。他的正式收入,来自数目不大的地租,只有九十八万九千杜曼,新年进贡、罚款和没收的财産一年大约有一百五十万杜曼。整个行政机构和军队的费用当然是要靠自己设法筹措的。
穆罕默德沙首先要与两个叔父争夺王位:一个是法尔斯总督弗尔曼,弗尔马;另一个是统治德黑兰的齐利·苏丹。后者得到已故国王的首相道莱将军的支援。英国大使坎贝尔在穆罕默德驻扎的大不里士借款给穆罕默德充兵饷,然后英人贝休恩带着穆罕默德的军队开往德黑兰。那里觊觎王位者,并没有作认真的抵抗,贝休恩不得不进军到伊斯法罕,去打弗尔曼·弗尔马,在库米沙把弗尔曼·弗尔马,他被俘了,在流放到阿尔达比尔的途中死去。
穆罕默德登位后不久,又恢复了他做王子的时候所发动的对阿富汗的征伐,因爲甘姆兰仍旧不肯纳贡,甚至强占波斯自认爲是自己的领土塞伊斯坦省。1837年U月,穆罕默德沙侵入他们的领土。赫拉特城英勇坚守;这完全靠来自孟买炮兵队的英军中尉波廷杰。他是信德省英国驻扎官的侄儿,他是乔装潜来赫拉特的。替波斯沙服务的英籍军官在波斯沙出征之前不得不自动退职。穆罕默德愈来愈受俄国大使达马尔提亚伯爵西蒙尼奇的影响。西蒙尼奇派几个俄国军官爲他服务,指挥作战。1838年6月,英国派三百八十七名骑兵到波斯湾上的哈迦拉克小岛;威胁波斯沙说,如果不肯从赫拉特撤围,就要进攻波斯。喀布尔的统治者多斯特·穆罕默德到此时爲止一直不爲英国或俄国间谍的游说所动,不参与帮助或反对赫拉特。俄国人所策划的正面猛攻堡垒的行动又一次失败之后,穆罕默德接受英国大使的劝告撤围,9月9日收兵回国。
1839年,英国占领喀布尔和坎大哈省,爲了要防止印度边境再次遭到波斯和俄国方面来的威胁。英国认爲萨都采部族的沙舒贾作爲埃米尔执行它的政策的一个很驯服的工具。但是1842年,多斯特·穆罕默德把英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迫使英国撤出阿富汗,承认多斯特·穆罕默德做埃米尔。
穆罕默德沙的政策尽管失败,但是他继续让俄国人在国内拥有最大的势力,让他们占领阿素拉达小岛,扩大他们在黑海的统治。穆罕默德沙还经常把总督的缺卖给出价最高的人。买到缺的人既然不知道什麽时候自己的差使又会被国王出卖给别人,因此必然尽速进行敲诈勒索来捞回买缺的钱。1846年,有一个新到任的基尔曼沙总督把全部羊群没收,卖到国外去,不管他省内马上就会发生的饥馑。
1848年9月4日,穆罕默德沙死去,由十六岁的长子纳绥尔·丁继位。阿塞拜疆有一个卡加尔族的青年可汗叛乱,在呼罗珊找到了盟友,还得到阿富汗人的支援。纳绥尔·丁虽然得首先平乱,他的政权开始时看来还是很顺利的。这个青年的国王任命侍从军官塔基·汗爲首相。塔基·汗是先王穆罕默德的大臣家里厨子的儿子。塔基不用大臣的官衔,只用陆军总司令(阿米里·尼扎姆)的称号。他努力废除行政上不可胜数的弊端,初时是成功的,不过因此树敌。太后是他有力的对头之一,到了1851年,爲了他在军队里甚得人心,他受到了国王的疑忌。他被逐出宫廷,不久即被杀死。纳绥尔·丁的父亲的暴政种下祸根,使他现在受到了恶报。各地受害的人民纷纷起义(例如1850年的伊斯法罕起义),此外还加上一个很危险的宗教运动。
这个运动的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于1821年3月26日生于布西尔,在这个地方学生意。但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宗教的问题。他去克伯拉朝拜圣地的时候,接触到了舍赫教派的神秘主义教义。他回家之后,在设拉子的铁匠清真寺传教,攻击当时得势的正统十叶派。舍赫教派的头子勒什特的赛义德嘎西木死后,这一派选他做继承者。他去麦加朝拜圣地的时候,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他的门徒把这些文章当作神的啓示来看。1844年5月23日,他回到设拉子。这一天恰好是一千年前第十二代伊马木遁世的日子,第十二代派还在等待他重临世间。据他自己所述,阿里·穆罕默德回来之后,觉得自己受天命要充当人类与神意执行者伊马木之间的"门"(巴布,这一派后称巴布派)。这种门的教义是十叶派,尤其是舍赫教派所一直提倡的。但是,阿里·穆罕默德更进一步,后来自称爲努克塔一伊一阿拉("最高点"),或努克塔一伊一贝安("啓示点"),后来又自称爲嘎义木(在世界末日从先知家族中出现的人),最后自称爲神的啓示的化身。从前世间出现的最后一次化身就是1270年前的穆罕默德。他初时还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后来愈离愈远,对自己的神秘主义教义愈来愈有发展。他初时只要人家认爲自己是伊马木麦海迪--穆罕默德曾经预言过他的降世,就像基督曾经预言过含有穆罕默德降世来做"圣灵"那样。他后来又自称爲信徒们能够在他身上看到上帝的"镜子"。穆罕默德有《古兰经》,这位巴布也有他的啓示录《贝安经》。上一代的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曾极爲广泛地玩弄数位。这就成了他迎合群衆的胃口来解释当时流行的教义的方便手段。他把十九这个数位看作特别神圣,这是阿拉伯字瓦希德("独一")和伍珠德("存在"的数位。他因此把一年分爲十九个月,一月份爲十九天,任命一个由十九名社会领袖组成的委员会。他恢复拜火教的古代民族思想,主张用石棺埋葬以免尸体被泥土所污,宣布新年爲主要的节日。伊嘶兰教的确也是经常隆重地庆祝这个节日的。他提倡星期五早晨拜太阳。他废除妇女罩面纱的戒律,准许妇女与男人交往。他禁止研究到此时爲止认爲有权威的法学和哲学。他的宗教像伊斯兰教一样,也要求独霸全世界,这种统治要从波斯的五个神圣省份出现,再也不能容忍异教徒做统治者了。
1845年,巴布派遣使徒们从布西尔到设拉子。他们很快就引起政府方面的注意。8月16日,法尔斯省省长禁止这些使徒继续传教,20日派轻骑来到布西尔拘捕巴布。他被押送到设拉子之后,审问过一次,就关进监牢里。但是过了六个月,他终于脱逃,来到伊斯法罕,省长米努希尔·汗对他殷勤招待。1847年2、3月间,巴布的恩主死后,他被送到阿塞拜疆的马库,在那儿又坐了三年牢。这个时候,他的门徒在波斯全国努力热烈传布他的教义,·颇获成功。在卡兹温,年青,美丽、颇有诗才的库拉特·埃恩改奉这个教,首先把巴布的关于妇女问题这一方面的教义付诸实行,她不罩面纱,开始公开传教,轰动一时。她的叔叔是个受尊重的神学者,爲了此事,诅咒巴布,不久之后,他在清真寺里被一个巴布教徒所杀。1848年夏天,巴布教徒在马什哈德引起骚乱。他们被逐出巴尔佛鲁什城之后,退到城南十二英里到十五英里之间的塔巴西教长的墓旁,掘壕固守。新国王纳绥尔·丁派兵来打他们。巴布教徒击退了第一次的攻势。1849年7月到8月之间,巴布教徒获得特赦的诺言,被诱投降,但是降后还是被屠杀了。在赞詹,巴布教徒在1850年几乎固守了一整年,挡住占优势的政府军队。同年7月8日,巴布本人和一个门徒在大不里士被枪决。
但是正由于这个教头的殉道,才真正鼓动了巴布教徒起来反抗。举国陷入起义的风云之中,促使前任首相垮台。8月15日,波斯沙从尼亚拉万的夏宫出猎,有几个巴布教徒在途中谋刺未遂。因此对这个教派又来了一次杀戮。8月底,库特拉·埃恩和许多其他殉道者,也一起被害。
这个教派的领袖们爲了避免迫害,都退到巴格达去。他们的头子是苏卜希-埃泽尔,不过他的弟弟巴哈-阿拉这个时候就已经比他更突出。1861年到1862年之间,他着有《伊坎》一书,这本书在这个教派中甚至比创始人自己的着作传播得更广。由于巴布教徒居留在那麽靠近边境的。巴格达,对波斯政权似乎还是有威胁,所以波斯政权跟奥斯曼帝国政府商量把他们移到帝国的内地去。1864年夏天,他们被押送去伊斯坦布尔,12月又被押送去亚德里安诺堡。1866年到1867年之间,巴哈在那里自称是巴布所预言的下一次神的化身。由于他哥哥的那派拒绝承认他,因此发生了,分裂。纠纷发展到动武的时候,奥斯曼政府只得把这两个派系隔离分离。巴哈和他的门徒被流放到亚克城。苏卜希-埃泽尔和他的门徒被流放到塞浦路斯。英国政府给了他一笔年金。1892年5月27日,巴哈死去,子阿卜杜·巴哈成爲这一派里的当然领袖。他让他这一派教义中伊斯兰教的和神秘主义的成份逐渐消失,而爲一种一般的人道主义宗教所代替。他争取得一个英籍妇女劳拉·克里福德·巴尔奈信奉他的教义,把他的作品译成英文和法文进行宣传,而且替他的教派招募新教徒。'到了1893年的时候,巴哈教派已经在美洲出现,不久所有大城市都有巴哈教徒,除了从其他宗教的教徒的改宗者之外,还有很多的有色种人。
在外交方面,纳绥尔·丁沙在位头几年也是顶不幸的。1851年,虚弱年少的赛义德·穆罕默德成爲赫拉特的统治者,要求与波斯联盟。波斯沙虽然在1853年答应英国政府不派兵到赫拉特,可是到了1856年,他派兵占领了这个城市。英国初时派多斯特·穆罕默德先下手去攻波斯,但是由于多斯特·穆罕默德不肯出兵,英国只得自己派兵在波斯登陆。在争夺布林西和库齐斯坦几场无足轻重的战役之后,波斯沙于1857年订立巴黎条约,同意从阿富汗撤兵,承认阿富汗独立。虽然这样,波斯终于在1856年把马斯卡特伊密驻阿曼的代表从阿曼对岸的阿拔斯港赶走,这个海港从 1798年以来是租给历任总督的。波斯还得到塞伊斯坦和俾路支两个仍旧比较独立的省份承认波斯沙的主权。但是在艾哈迈德沙之后,阿富汗也提出它对塞伊斯坦的主权;多斯特·穆罕默德的儿子舍尔·阿里1863年继位后又重新提出这个要求。1872年,一个英国边界委员会决定分割塞伊斯坦,而阿富汗所得不过边境上几片贫瘠的土地而已。
在北部边境上,波斯沙在1857年通过呼罗珊总督能够从土库曼人手里夺取麦尔夫。土库曼人猎捕奴隶使城外地区经常处于恐怖的状态。但是三年之后,下一任的总督打了一次大败仗,麦多夫城又失守。在这一边国境上,俄罗斯人逐渐替波斯沙减轻了边境上安全的顾虑。因爲俄罗斯自从十八世纪征服吉尔吉斯和1822年吞并奥伦堡地方的小帐汗国之后,与希瓦和布哈拉的两个乌兹别克可汗国的冲突逐渐增加。1849年以后,俄罗斯向锡尔河流域进展,在这里和考干德可汗国发生冲突。1868年,布哈拉的可汗战败,只得割让撒马尔罕。在1873年和1876年,希瓦和考千德都相继并入沙皇帝国的版图之内。1877年到1881年之间,俄罗斯又征服卡拉-库姆草原上的德克-土库曼人。1884年,麦尔夫自愿归并,俄罗斯在中亚细亚的地位至此遂达到完满与巩固。
英国当然把俄罗斯这种进展看做对印度的一种威胁。俄土战争之后,英国拒绝承认圣斯忒法诺的初步和议,有使沙皇帝国失掉胜利的果实的危险,俄罗斯的斯科别列夫将军这时就奉命深入阿富汗,来转移英国在奥斯曼帝国的目标。但是在这位将军还没有充分准备进行这项艰巨的任务之前,柏林会议已经结束。他进攻当时还是独立的德克·土库曼人,结果失败。虽然这样,斯托列托夫将军率领一个俄国军事代表团到喀布尔,结果获得与国君舍尔·阿里联盟反英,因爲舍尔·阿里觉得英国在划定塞伊斯坦边界时,对他不公。英国放心不下,要求舍尔·阿里答应英国使节由军队护送入境。舍尔·阿里挡住这个使节的驾,不让入境。英将罗伯茨勋爵便于1878年12月进攻阿富汗,在短时期之内占领了喀布尔和坎大哈。舍尔·阿里逃往土其斯斯坦,1879年死于马萨里-沙里夫。他的儿子叶耳孤卜继位。叶耳孤卜一度在印度政府的支援背叛过他的父亲,被他的父亲关在牢里。1879年5月28日,他签订甘丹马克和约,不仅答应英国在喀布尔设置大使馆,而且把波伦道和库拉姆流域割让给英国,使英国随时能够直捣阿富汗的国土。尽管这样,到了1879年夏天,当俄军还在徒劳无功地攻土库曼人的时候,喀布尔群衆把英国大使卡瓦纳里连卫队一起砍死。叶耳孤卜虽然爲了这件事亲自在印度谢罪,英国还是派罗伯茨再度进攻阿富汗。他虽然能够占领喀布尔,可是后来受到群衆的围攻,费了好大的劲才能脱身。叶耳孤卜后来被废黜,,放逐到印度去。他的侄儿阿卜德·拉赫曼在舍尔·阿里之先,逃往土耳其斯坦,这时得到俄罗斯的协助,企图争夺王位。他不久就认识到比较妥善的办法是要得到英国的谅解。舍尔·阿里有一个儿子,艾优卜·汗,从赫拉特起兵背叛阿卜德·拉赫曼,他还没有来到坎大哈之前,就被罗伯茨击败。此后阿卜德·拉赫曼成爲全国之主。这个时候英国朝政操在格莱德斯通手里。他作爲一个自由党党员,放弃掉迪斯雷利过去的帝国主义政策。他马上撤退英国军队,并且甚至向阿卜德·拉赫曼作这样的让步,就是英国驻他宫廷的大使一定要是一个穆斯林教徒。这样,阿富汗在外交方面,重新获得比较广泛的自由。
波斯边境这样全部安定之后,在国王纳绥尔,丁统治之下,波斯差不多有二十年很稳定的发展。不过初时由于全国的普遍落后,没有多大成就。国王对那些能够加强自己权力,增加自己收入的西方文明的成就感到兴趣。到了1864年时,他批准了一个英国的工程计划,从巴格达经过基尔曼沙和哈马丹到布西尔架设电讯线路。1870年,西门子兄弟公司把这条线路接上从伦敦到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奥德萨、梯弗里斯和大不里士的电讯线路。英国技工然后在其他省份添设支线,使中央政府能够更有效地监督各省。 1872年波斯首相准许英籍朱利叶斯·德·路透男爵获得大规模的垄断事业,交换条件是替波斯建筑铁路,开矿和开设一家国家银行。第二年,波斯沙到欧洲旅行,想借此扩大眼界,可是到圣彼得堡就碰到很大的一个钉子,再到伦敦,也没有人对这些计划感到热情。因此他在回国之后,很正确地决定取消这种垄断权的出让。
波斯沙此后又到欧洲两次:一次在1887年,另一次在1889年参观巴黎国际博览会。但是所花的费用之大,比之他的国家由此获得任何实际的好处却不大相称。他把自己在这几次旅行中以及 1873年到克伯拉朝拜圣地的时候所见所闻的,用轻松而优雅的笔法,写成了旅行记,给他的臣民看。他的笔法与以前的史书的浮夸文字相比,使人心胸爲之一爽,对近代波斯散文的形成起了有利的作用。
在最后一次的旅途中,波斯沙于1889年慕尼黑遇到泛伊斯兰主义的鼓动家贾马尔·丁·阿富汗尼,回国时把他带回德黑兰。阿富汗尼1886年在波斯沙的宫廷中只作了短期逗留,就不得不离去,因爲他在波斯人当中的威信很高,看来会危害到统治者了。国王纳绥尔·丁对他的革新思想初时颇感兴趣,可是在首相阿塔贝格·阿扎姆·阿里·阿斯加·汗影响之下,不久就转而反对他。阿富汗尼躲在德黑兰的阿卜杜·阿齐姆沙的圣堂里避难,这个地方被视爲不可侵犯的避难所,他在这里呆了七个月,继续对他的崇拜者发生影响,他们不久就组织成一个革新的党派。1891年初,波斯沙把他从这个地方抓出来,经过土耳其边境,把他驱逐到伊拉克去。他先到伦敦,从伦敦不只鼓动欧洲方面反对波斯政府的愿望,而且不断用公开信影响波斯国内拥护他的人。不久之后,阿卜杜勒·哈米德邀请他采伊斯坦布尔,希望能够利用他做自己的泛伊斯兰主义计划的工具。阿富汗尼在那里一直住到1897年3月 9日死于尼山塔什。土耳其虽然不肯把他引渡给波斯,可是苏丹一直对他严加监视,尤其是在波斯沙被刺之后更加厉害。
波斯沙想利用国家对烟草的垄断来减轻由于自己在欧洲旅行的花费所造成的财政困难。他把全国种烟和烟叶贸易的控制权让给一个欧洲资本家集团,换取每年一万五千英镑的款项和四分之一的利润。对人民最普遍的嗜好进行剥削的可恶行爲激起了群衆的愤怒,教士于是挺身而出,国人最敬重的神学家要求大家戒烟,全国到处都听从了这一号召。骚乱既已爆发,波斯沙不得不拿出五十万英镑来收回这项权利。这样就开了波斯国家向王家银行欠债之端。这个银行是1889年国王爲满足德·路透的要求而设立的。但是人民的不满并不因此而稍减。1896年,波斯沙准备庆祝自己登位五十周年大典,他按照古例接受臣民诉状的时候,被贾马尔·丁的一个门徒开枪刺死。
他的儿子穆扎法尔·丁,由英俄两国大使从王储的驻在地大不里士护送到德黑兰,没有遇到什麽阻碍而登了王位。他学他父亲的榜样,藉口到温泉去治疗,马上到欧洲去旅行。他需要钱,想向英国借款不成,于是从俄国财政部1900年在德黑兰设立的银行借到四千二百万卢布。设立这家银行的条件是给予俄罗斯从朱尔法到德黑兰建筑公路和勘察煤矿和石油的权利。这笔钱不久就被他挥霍殆尽。爲了偿还债务,他把特别照顾对俄贸易的海关行政权转移给一个比利时籍的官员管理。人民谴责首相阿因·道莱驸马采取了这些损害国家财政的措施,不敢拒绝国王的不断要求的要求。因此在受过教育的阶层当中,逐渐有人有了要想对政府发生影响的愿望。
当然,至此爲止,波斯还没有一家能够代表民意的报刊。虽然,在1851年,纳绥尔·丁在位第三年的时候,曾经用期刊来发表诏渝,后来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可是对群衆的教化啓蒙工作一直是由1875年君士坦丁堡出版的《阿赫塔尔》(《星》)周刊在进行的。纳绥尔·丁被刺之后,阿卜杜·哈米德于1896年把这一家报馆封掉;1890年,一个亚美尼亚人的儿子马尔考姆·汗王子和贾马尔·丁在伦敦共同创办的《卡农》(《法律》)杂志,首先对波斯政府进行更激烈的攻击。普选就是马尔考姆·汗第一个在这家杂志中提出要求的。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他曾经在德黑兰成立一个俱乐部,但不久就被政府解散。他本人被驱逐出国,不过到了1872年又任驻伦敦大使。
引起起义的近因,象常见的一样,是一件本身并不重要的事情的。1905年12月,有几个投机的糖商被德黑兰总督判处笞刑。波斯从古以来就有到清真寺去避难,免受君主刑罚的老例,贾马尔.丁从前就这样做过。就在阿富汗尼逃避纳绥尔·丁的追捕所躲避的阿卜杜·阿齐姆沙清真寺内,对笞刑不满的群衆集合起来,人数日益增加。他们不只得到教土方面的支援,而且据说也得到王储和这个大失民心的首相的前任的支援。国王只得答应免掉这个大臣的职务。但是在群衆散开之后,国王却无意践约,因此在1906年春天,又发生了一次到寺内避难的举动,最后主要的宗教领袖都移徙到库姆圣城去。第七代伊马木(教长)的妹妹法蒂玛和许多其他虔诚的教徒都是埋葬在那里。这就使宗教领袖们所控制的司法系统有瘫痪的威胁。阿因·道莱企图用武力强制商人开市,商人于是都躲到英国大使在古拉哈克的避暑寓所。结果有一万二千人露宿在寓所内的花园里。这样国王终于只得让步,把阿因·道莱免职,把教土们从库姆召回。但是人民对此还不感满意。经过英国大使馆调停之后,国王被迫答应召开民选的代表机构,其中成员由王室、教士、贵族、地主、商人当中选出。10月间,国王亲临国会开幕之后没有几天死去。
继位的穆罕默德·阿里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学他父亲的榜样,借一笔贷款来充实他的空虚的国库。但是国会不同意。因此他就把三年以来在国外的艾塔伯克·阿扎姆·阿里·阿斯加汗召回来对付国会。这个大臣跟态度比较缓和的一些国会议员协商失败之后,被一个狂徒刺死。一个灵活的行政官员纳绥尔·穆尔克继任首相,他厉行节约,有一个短时期,克服了国家财政混乱状况。可是他对巨大的政治困难也应付不了。宪法颁布之后,出版了许多报纸,其中只有几家,如《国会报》和《苏里·阿斯拉费尔报》是真正关心人民教化啓蒙的。大多数报纸的寿命非常短促,所起作用仅止于政治鼓动而已。国会里除了如大不里士的塔基扎德和他的同乡那样有远见的政治家,能言善辩的德黑兰神学家,和许多贵族之外,还有许多从仍旧非常落后的南方各省来的代表。革命的推动力量是"恩求门",这一半是地方代表机构,一半是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和恐怖主义的辩论会这样的一种组织;他们的使者,例如暗杀艾塔伯克·阿扎姆的刺客,象从前的刺客派一样自称爲"菲达伊"。
国王爲了对付这些新兴的力量,按俄国方式,成立了几个有训练的哥萨克旅。1907年12月,他企图利用这些部队的协助来解散国会,但是由于得到卡兹温方面增援的"恩求门"的有力反对,放弃了这种企图。
这个时候,俄国在日本手中吃了败仗之后,它的扩张矛头越来越指向中亚细亚。英国爲了转移俄国在印度的目标,要把俄国牵制在西部无法分身,因此与俄国达成协定把波斯分爲两个势力范围。英国既然只要一个缓冲地带来保卫印度,因此所要求的不过是从阿富汗边境到阿拔斯港这一块价值不太大的波斯南部,剩下波斯北部,从卡斯尔-什林到俄-阿(阿富汗)边境,包括伊斯法罕、伊兹德,卡克在内,留给俄国。难怪英俄两个帝国虽然在名义上承认波斯独立,可是波斯人仍觉得自己被英国出卖了。因爲在英国的保护之下,波斯人争取自由的初步努力才有实现的可能的。
可是波斯国王还不甘心让自己的权力受到国会的限制,一切妥协的努力全归失败。1908年2月,有人向他的汽车投炸弹,炸死了一个卫兵。6月初,国王离首都到夏宫,派利亚柯夫上校率领他的哥萨克族到德黑兰,炮轰国会大厦,宣布全城戒严。
大不里士的民族主义者受到土耳其反对君主阿卜杜勒·哈米德的革命刚刚成功的鼓舞,起来反对这种暴行,把国王的心腹驱逐出城。8月间国王派兵进攻,把这城市包围起来。1909年4月,俄罗斯军队占领大不里士。
可是民族主义事业在波斯南部也有了新的拥护者,那就是巴赫蒂亚里游牧部族。革命爆发的时候,酋长西尔达里·阿萨德刚刚从欧洲旅行回来。他终于使得自己的部族赞助自由的事业,首先进攻伊斯法罕,将该地居民从省长的专横统治之下解放出来。在勒什特,这时也建立一支作战部队--由高加索、土耳其和亚美尼亚各族的人组成,由一个退职将军穆罕默德,瓦利汗和一个亚美尼亚手工匠耶卜赖姆(即埃福林)率领。俄英两国大使虽然警告过西尔达里·阿萨德,他还是决定用这一支军队进攻德黑兰。俄国军队虽已在恩齐里登陆,但在它们能赶去援助国王之前,民族主义者在首都巷战三天之后已占领了首都,废黜了国王。7月16日,国王逃到俄国大使馆内避难。
一个素孚衆望的卡加尔族领袖阿萨德·穆尔克,出任废王的十二岁儿子艾哈迈德沙的摄政。废王拿到一笔年金之后,到奥德萨旅行去。警察总长耶卜赖姆虽然急于恢复城内的秩序,可是巴赫蒂亚部族领袖与瓦利汗将军之间发生了猜忌。前者是内政部长,后者是军政部长。前者在国会里获得极端派的支援,这个极端派就是把稳重的塔基扎德驱逐出德黑兰的革命派。阿萨德在他们的协助下把这位军政部长排挤掉。废王想利用这种变乱乘机夺回王位。他带着一支新兵,从阿斯特拉巴德向德黑兰进军,他的拥护者也从南方基尔曼沙前来会师。他得到俄国的支援,但是英国政府坚持反对他复辟。他因此只得下野,目的没有达到。
现在掌握政权的革命党首先忙于整顿波斯以前历届政权施政不当所弄得混乱不堪的财政。欧籍顾问毕竟只是替本国的债权人工作的,对他们不能寄托很大的希望,革命党因此转向美国大使馆要求协助。在美国国务卿建议之下,华盛顿的联邦信托局官员摩根·舒斯特尔受聘到波斯任会计长,手下有四个美国人当助手。这个美国人雄心勃勃,可见对波斯的情况毫无了解,他肯定是有良好的愿望,要爲这个请他来的国家尽力服务,他也写了一本书,对于波斯的悲惨状况加以毫不客气的揭露。可是他在方法上选择错了。爲了能够真正控制税收,国会给他一支受他指挥的宪兵。他想用快要离职的英国大使馆武官做宪兵队长,这受到俄罗斯方面的破坏。他头一次想派自己的宪兵协助进行干涉的企图又陷于流産。
因爲废王的兄弟舒贾·萨尔塔纳支援废王阴谋复辟,国会曾决议没收他的财産。舒斯特尔想派自己的宪兵执行这个决议的时候,俄国总领事派哥萨克部队阻止他执行这个决议,理由是萨尔塔纳欠了俄国银行的债。舒斯特尔于是派出一支更强大的部队把保护萨尔塔纳的部队赶走,结果有两个俄国副领事自称受到威胁。爲了报复起见,俄国于11月5日要求免除舒斯特的职务。这个要求受到拒绝后,从前在大不里士、勒什特和恩齐理跟波斯民族主义者作过战的俄国军队向德黑兰进军。在俄国军队的压力之下,国会于12月25日被迫批准把舒斯特尔免职。
这个不幸的国家不久就感到俄国对它的压力。1911年8月,废王手下最激烈的一个将军舒贾·道莱,率领一支保皇派军队,围攻民族主义者的据点大不里士。1912年1月2日,他终于攻进城内,下令残酷处罚民族主义领袖们。俄国以呼罗珊省内马什哈德圣城的俄籍侨民受到他们自己一个代理人造成骚乱的威胁,这样一件小事爲藉口,在3月29 B,竟然炮轰那个十叶派的大圣地,即里扎教长的墓地。从此以后,波斯北部很明显地束手待擒,因爲英在南部自己势力范围之内,能够在瑞典籍军官所率领的宪兵协助之下维持好秩序就心满意足了,新王成年加冕之后,国会在1914年7月复会,来听他的御前演说,他宣布波斯在即将爆发的世界战争中要保守中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中,波斯的西部边境有一个短时期成爲俄土两国的战场。1915年1月,库尔德人进攻大不里士,可是到了4月30日就被俄军击退。1917年秋天,库尔德人在凡湖和乌米亚一带与受到俄国支援的宿敌景教徒进行激战,使景教徒吃尽苦头。土耳其军队在库提-亚马拉奏捷之后,越境进迫德黑兰。由于其他战场更爲迫切需要兵力,这些军队不久又得撤退。在坦吉斯坦内地各部族当中有很高威信的德国前驻布西尔领事瓦斯穆斯,在波斯南部给英国人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是他达不到他在阿拉伯的英国敌手劳伦斯的目的,即促使他的朋友们动手作战。冯·尼德尔迈伊尔所带的德国使团想号召波斯和阿富汗对压迫它们的俄英两国作战,这个使团虽然作了勇敢努力,却不能成功。由于布尔什维克宣布放弃一切沙皇政权遗留下来的特权,俄罗斯前线的崩溃使北部的波斯人恢复自由。下卷叙述大战之后,这个历经患难的国家在一个励精图治的统治者领导之下怎样重新富强起来。
第五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伊斯兰教国家
第一章土耳其
1918年10月4日的穆德洛斯停战协定使奥斯曼帝国退出战场。签订这个停战协定的塔拉特和思维不能够负责谈判和约,因爲在敌方眼里,土耳其参战应由他们两人负首要责任。可是相继执政的伊泽特帕夏和陶菲格帕夏还是受到协约国的疑忌,只有在 3月4日上台的反对民族主义者的达马德·费里德帕夏,才是战胜国所能同意。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第十二点允许土耳其在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部分领土内,保有无庸置疑的主权,达马德·费里德帕夏对这十二点的信任被可耻地辜负了。1919年5月15日,希腊得到协约国的同意,占领了士麦那。6月间的巴黎和会不肯接受费里德对这个事件的抗议。
伊斯坦布尔的民族主义者的各派企图挽救国运,可是徒劳无功。1918年11月29日,一个野心非常大,而在政治上庸弱无能的眼科医师伊萨德博士,召开八个党派和无数零星小集团参加的全国代表大会,开了几次会都没有结果之后,大会就解散了。三十个前任部长和其他显贵集合在前议长和总统艾哈迈德·里扎的周围,自称爲"民族统一派",他们也同样没有什麽成就。
救星只可能来自土耳其人民。稠密的安那托里亚,这儿农民占优势,他们尽管受过长期兵燹,还是充满着生气勃勃的力量。希腊人在士麦那干下了前所未闻的暴行。土耳其人在铁匠埃费·迈赫默德和尤鲁克·阿里领导之下自发起义反抗。土耳其正规军在参谋人员领导下,不久也加入作战,他们的无情的游击战使敌人穷于奔命。5月3日,嘎西木,卡拉贝基尔将军来到东部安那托里亚,推迟了向英国监督委员会缴械的日子。在前任国会议员赖乌弗领导之下,埃尔佐鲁姆的民族主义者于5月30日决定召开保卫国家的全国代表大会。
在这个时刻,倒是协约国本身推动了命运注定要建设新土耳其的那个人的事业。他们要求土耳其政府恢复安那托里亚的秩序,必要的时候得用武力。在土耳其政府看来,谁都比不上捍卫阿纳福达的宿将穆斯塔法.凯末尔更爲合适了。他的伊尔德林姆集团军群在巴勒斯坦和在阿勒颇周围的战役中,曾经保全过土耳其军队的声誉。5月15日,他进入安那托里亚,立刻掌握了民族运动,在伊斯坦布尔的拥护者也纷纷来归。1919年6月21日,他在阿马西亚发动在锡瓦斯召开一个全土耳其代表大会。在这个大会还不能够召开之前,他7月23日在埃尔佐鲁姆召开了一个准备很不充分的代表大会,从此之后,这一天就定爲土耳其的国庆日。到 8月7日,这个头一届代表大会已拟定好宣言,要求不得侵犯土耳其这一部分的安那托里亚,同时号召民族力量奋起保卫这个地方。
在凯末尔主持之下,代表大会于9月4日在锡瓦斯开幕,鲁美利亚也有代表参加。这个代表大会刘在埃尔佐鲁姆所通过的决议案,只略加修正,即行批准。在伊斯坦布尔仍旧掌权的费里德帕夏当时召凯末尔回来;凯末尔抗命不从,费里德宣布他是叛徒,并且设法使协约国对他发生猜疑。但是凯末尔这个时候的势力已经扩大到安那托里亚全境,而且切断了伊斯坦布尔政府和安那托里亚之间的一切交通。1919年10月2日,费里德只得下台。他的职位的继任者前军政部长阿里·里扎帕夏,在凯末尔坚决要求之下,作了让步,重新选举土耳共国会,但是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而凯末尔要求将国会移到安那托里亚召开,以魏玛国会爲例来说明这个要求是合理的。阿里·里扎虽然在1月6日已经把改革建议提交协约国,给协约国的委员以很大的监督权,国会虽然很不愿意公开声明支援凯末尔,但是,到了1月28日,国会还是接受了所谓"国民公约",这个公约肯定了埃尔佐鲁姆和锡瓦斯的决议,要求在一切土耳其民族占多数的地区,包括伊斯坦布尔和马尔马拉海沿海地区在内,完全独立自由,帝国的其他地区则由投票决定其命运。
协约国对这种毫无疑义的民族意志的表示的回答就是强迫阿里·里扎于3月7日下台,3月16日占领了伊斯坦布尔,把民族主义者领袖,包括齐亚·戈克·阿尔普在内,押送到马尔他岛去。 4月5日,费里德帕夏再次执政,由军事法庭把凯末尔和他的名望最大的同谋者,包括女诗人哈利德,埃迪卜·哈尼姆在内,判处死刑。
至此,这个近代土耳其的创始人对伊斯坦布尔政府就不再有任何情面的考虑了。他在安卡拉召开了大国民议会,于1920年4月23日开幕,议员三百五十人,选出凯末尔爲议长兼执行委员会及部长会议的首脑。
费里德帕夏不得不同意于8月10日签订塞佛尔条约,因爲不然的话,协约国就威胁要把土耳其人完全驱逐出欧洲地区。这个条约如果毫无遗漏地全部执行的话,土耳其民族的存在肯定是从此告终了。因爲不仅仅阿拉伯各省要脱离土耳其的版图,土麦那和它的内地也要改爲自治;亚美尼亚也要独立;色雷斯除了很狭的一片土地之外,也要划归希腊;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也要受国际委员会的控制。协约国同时达成协定把西里西亚和库尔德斯坦南部划给法国,又把安那托里亚南部远及土麦那划给义大利,供爲开发之用。
这种可耻的暴行激起整个伊斯兰世界,尤其是英国所顾忌的印度穆斯林,发出愤慨的宣言,而且促使伊斯兰教其他国家有无数的志愿人员来投效土耳其军队。虽然这样,安卡拉政府起初还是准备同意希腊占领土麦那和放弃对亚德里安诺堡的要求的。1921年2月,土耳其代表贝基尔·萨米在伦敦会议上建议士麦那在一个基督徒省长统治之下成立自治省。希腊和协约国不久之后虽然爲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普遍的厌战情绪,放弃派福煦将军率领远征军去征服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的计划,可是对土耳其的建议都认爲不满意。法国不愿意看到小亚细亚的冒险危害到自己的叙利亚托管地。义大利也不愿意自己在多得喀尼斯群岛的新领地受到一个更大的希腊国家的包围。而英国却鼓励希腊向土麦那推进。同土耳其义勇军进行的游击战现在变成了争夺安那托里亚西部的全面战争。3月23日,希腊军队进犯厄斯基色希尔和阿非翁-卡拉希萨两个重要铁路交叉点。他们虽然能够在南面占领了阿非翁-卡拉希萨一个短时期,可是在4月里头几天,在北面的印奥努却打得大败,迫得撤退到布鲁萨。到了7月10日,希腊军队又向库塔雅进攻,准备一决胜负。继库塔雅之后,阿非翁-卡拉希萨和厄斯基色希尔也陷入希腊军的手里。但是,凯末尔却在萨卡利亚把土耳其的战斗部队集中起来。8月24日,希腊军在这儿进攻凯末尔,经过激战之后,9月16日,希腊军被迫撤退。对异教徒这一场胜利肯定地决定了这个新国家的命运。国民议会庆祝胜利,把"加齐"这个光荣的称号赐给凯末尔。
在这种新的情况下,法国首先作出决定。10月20日,法国在安卡拉通过佛兰克林-布伊昂,与土耳其订立条约,放弃对西里西亚的要求,交换的条件是获得在流入黑海的哈希特河流域开采铁、铬、银矿特权。这个条约使土耳其能够腾出约莫八万人的军队和大量的作战物资来对抗希腊人。1921年1月,义大利由阿达里亚撤退。3月16日,土耳其与苏俄订立条约,接着又在10月13日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各苏维埃共和国订立一个协定。卡斯割让给土耳其,土耳其保证保护他们。俄土这两个国家之间本来夹有一个由协约国所制造的亚美尼亚共和国,双方都感觉到英国控制黑海的威胁,直接接壤以后曾经发生过冲突:1920年9月,嘎西木·卡拉贝基尔帕夏占领了埃里温,10月占领了卡斯。 12月,土耳其在埃里温与当地的苏维埃签订和约。在穆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之后,英国曾经占领过巴统,后又撤退。3月间,巴统这个重要海港成爲红军与土耳其军队角逐的物件。还没有发生战争,与莫斯科签订的条约把巴统划归格鲁吉亚共和国。
凯末尔虽然终于准备向希腊和它的保护者英国大大让步,可是1922年夏天的谈判还是没有结果。8月18日,敌对行动重新开始。8月26日,希腊认爲牢不可破的阿非翁-卡拉希萨陷落。希腊军队在都姆鲁-比纳又遭到一次失败之后,奔窜溃退,一路放火焚烧村落。9月9日,土耳其军队几乎兵不血刃占领了士麦那。可是半个城市都陷在火焰之中,因而毁掉任何足以使人回想起希腊人统治的遗迹。
现在凯末尔决定也要收回色雷斯。本来很可能同在达达尼尔海峡上的卡纳克-卡勒的英国守军发生冲突,因爲有赫林顿将军在那里拦住去路,就象在7月里,他曾经拦阻过希腊军队,不让他们进攻伊斯坦布尔那样。但是10月11日订立了穆达尼亚停战协定,希腊放弃色雷斯半岛上到马里萨爲止这一带地区。这些事件的结果,使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东方政策遭到失败。于是他在 10月19日下台。1922年11月20日,洛桑和会开幕,但是在 1923年2月4日无结果而散。4月23日,代表们重新集合开会, 7月24日,终于産生了和约。土耳其恢复全部小亚细亚和伊斯坦布尔的领土,连东部色雷斯在内。小亚细亚境内的希腊籍居民得迁回祖国。尚在巴尔干各国的土耳其人则陆续回安那托里亚。只剩下摩苏尔归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摩苏尔周围的地区由于有油田,在经济上非常重要。主要的居民是库尔德人,在北部库尔德人多半已经在土耳其的统治之下。土耳其与南边的邻国怎样发生纠纷这一点将在伊拉克的历史里讲到。关于土耳其内政方面,协约国放弃导源于古代"教区制度"的基督教徒少数民族的特权,这个特权得与治外法权同时取消。
民族主义者倚靠自己的力量,没有与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合作,而获得这次辉煌的胜利之后,1923年10月29日,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爲共和国,选出穆斯塔法·凯末尔爲总统。苏丹原来一直留在协约国军队占领下的伊斯坦布尔。哈里发的制度当时认爲暂时还应该保留。这个职位传给苏丹的儿子阿卜杜勒·麦吉德。这位新任的哈里发虽然不争个人的权力,但是凯末尔很快就看出,一个受整个伊斯兰世界公认的最高宗教领袖,尽管自己不愿意这样做,也会成爲反动野心的吸引中心。
凯末尔决心遵循欧洲文明的道路来领导自己所创立的国家。对伊斯兰教的过去有任何留恋只会是这条道路上的一种障碍。他因此宁愿放弃掉土耳其作爲伊斯兰教的精神中心所可能得到的利益。1924年3月3日,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取消哈里发制度,把哈里发本人放逐出国。4月20日,又颁布了土耳共新宪法。这个步骤引起很大的愤怒,特别是希望新兴的土耳其能够对反抗英帝国主义的印度穆斯林加以保护,其中有些人甚至已经移居到安卡拉来。在其他伊斯兰国家一切重新设立哈里发的企图必然终归失败,因爲再也没有地方有这样的条件。凯末尔坚决拒绝要他自己出任哈里发的要求。
无论如何,要对这个国家的伊斯兰教的过去完全决裂,不免要遇到一些严重动乱。库尔德人是伊朗的一个民族,高山峻岭分隔着他们的乡土。他们有史以来就没有享有过自己国家的政治生活。1575年,库尔德人被奥斯曼帝国所征服。他们当中有一个历史家、俾特利斯的易德里斯,当时,能够通过巧妙的谈判,挽救了他们一些高贵民族的族长的权力。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虽然压制他们,不许有任何民族运动,甚至禁止优素福·哈利迪印行第一本库尔德文的文法,他却利用库尔德人来镇压亚美尼亚人,甚至他的骑兵卫队多半是库尔德人组成的。青年土耳其党仍然执行哈米德的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利用库尔德人对亚美尼亚人作战。但是现在这些库尔德人与英土长期以来争夺的摩苏尔区的兄弟们分离之后,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脱离土耳其统治的希望也在他们心中擡头起来。库尔德人从土耳其违反伊斯兰教教律将哈里发制度取消这件事找到了采取行动的藉口。1925年2月13日,在库尔德人当中非常有势力的托钵僧纳克什班德教派的世袭教长舍赫·赛义德揭旗起义。由于他与库尔德贵族有密切关系,他很快就得到群衆的支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库尔德人占优势的东部十三个州都纷纷起义。他们要求立阿卜杜勒·哈米德的一个儿子赛里木爲哈里发兼苏丹。由于伊斯坦布尔必然担心反动分子也起而叛乱,这个地方也宣布戒严。库尔德人首先袭击狄雅贝克城(即阿米德);3月7日城陷,但不久又失守。由于在这些战役中,他们的几个重要领袖阵亡,他们失却继续抵抗的意志。然而,舍赫·赛义德直到6月才被俘,后来在安卡拉被处死刑。1929年,在阿拉拉特山区和凡湖一带的库尔德人又燃起反叛的火焰,但是很快就派去一大支政府部队,把反叛镇压下去。爲了防止再有任何叛乱发生,土耳其政府采用东方历史上经常行之有效的放逐方法,把一些库尔德人移徙到东部色雷斯去。
个别的叛乱巢穴还得由紧急法庭进行根除。这次叛乱促使凯末尔政府进一步实行国家的政教分离。宗教基金部在1924年3月2日已经取消,合并到教育部去。1925年6月,禁止一切托钵僧教派的活动,9月解散一切寺院。宗教方面对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的一切批评都受到残酷无情的压制。1931年到1932年这一年内,甚至限制清真寺的数目,五百公尺周围的地方只允许有一家清真寺。拿政府薪水的教土的人数减少到三百人。他们有义务在星期五讲道的时候,除了讲教义之外,还得进行有关农业等方面问题的实际知识的传授。伊斯坦布尔城内最有名的两个清真寺停止开放,不作礼拜之用:一个是阿亚苏菲清真寺,改爲博物馆。另一个是法提清真寺,改爲军械库。在家庭关系范围之内在这以前仍旧有效的教法现在改用瑞土型的民法。其结果是把多妻制度结束掉。多妻制,即使只是爲了经济的原因,实际上也的确只限于富有的阶层。与此有关的是1934年7月2日的法令规定实行土耳其过去从来没有实行过的姓氏制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土耳其妇女已经在许多工作上代替赴前方作战的男人,现在在法律上有了平等权利,最后还取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35年春天重新选举的时候,有十七个妇女当选人"大国民议会"。
根据1925年11月25日的法令,凯末尔所努力争取吸收欧洲文明也体现在外表方面。这个法令规定戴呢帽来代替从前的黑缝无边的民族头饰非斯帽,一如当初麦哈茂德二世在位的时候,曾把这种帽代替过头巾那样。不久之后,各界人土也开始穿欧式衣服。
土耳其人民在外表上接受西方的风俗习惯还没有使凯末尔满意,他还想拿欧洲的精神来灌输给自己的人民。爲了达到这个目的,得首先取消阿拉伯字母。到了3月24日,在阿拉伯数字已经改换国际公用数位之后,凯末尔决定把阿拉伯字母取消。这种字母,无论如何,是很不适合表达土耳其的语言。1928年6月26日,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来负责采用拉丁字母书写土耳其语。这个委员会在尽可能准确的发音与传统的拼音法之间,取用折衷的办法,煞费苦心地完成了任务。到了8月2日,新文字已经在安卡拉问世。凯末尔坚持要亲自教授这种新文字。8月9日,他在伊斯坦布尔演讲,宣布采用新文字。11月3日新文字由法令规定施行。全国各地都设立学校,人民不分老少都得学习新文字。在惊人的短期间之内,新文字就通行了。在这以前认爲要了解土耳其文学就必需懂得阿拉伯文与波斯文,但是于9月1日,这两种文字在高级中学里向来有的课程也取消了。用阿拉伯字母印刷土耳其着作也受到禁止。从前在伊斯坦布尔各印刷厂内印成的无数书籍等物都出口到埃及、波斯和印度去。这是土耳其与本国的过去和其他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又一个决裂的行动;后果如何一时还不能够预测。
作爲代替这一切行动所造成的精神价值的丧失,Ghazi,或者说阿塔土耳其--这个姓氏是国民议会在通过姓氏法后于1934年11月24日赐给他的,藉以"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最伟大的儿子的感谢和尊敬"--决意要鼓起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有新的自尊心。青年土耳其党曾经想争取整个帝国的臣民都支援自己的政治原则 (使土耳其成爲一个民族、即奥斯曼民族和权利平均的国家),他们的这个希望落空之后,又企图通过突兰主义的理想,在一种新的民族觉悟当中,把土耳其人同一切同语言民族团结起来。凯末尔有真正的政治家的眼光,把这种理想撇在一边。相反,他要使安那托里亚的土耳其人相信一个古老和文明的民族的光荣就象现代的埃及人想用对尼罗河地区的原始文化引以自豪的心理,针对着英国压迫者,来提高自己的民族觉悟一样。他爲了这个缘故,采纳了几个欧洲学者的随便推测,即认爲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创始人苏美尔人的语言是与土耳其语言有联系的。在安那托里亚的波加兹考伊地方,德国学者温克勒发掘出一些说明喜特人文明的古物。这种文明是由小亚细亚的各民族创造,被移入的统治民族印欧族所窃取。通过大胆篡改历史,这些喜特人被说成是土耳其人的祖先。这样,创造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说起来还是土耳其人了。不久又出现一种说法,说印欧语和闪族语最初都是与土耳其语有关系,而且是从土耳其语发展出来的,并且用到不受任何批评的语源学上的大胆假设来说明这个问题。爲了支援这些假设,还制造了"语言的太阳原理"的荒谬理论,这分明是共和国总统的亲信人员干的。土耳其文字中有很多外国辞汇,从前的修词学家对这些外国辞汇曾尽力扫除过,而且设法恢复失用的古代土耳其文字来代替它们。现在这样做就能够证明一切外来语都是土耳其语言的真正材料。
例如法文"Ecole"(读)字溯源到与远古土耳其的"okumak~\'(读)这个字,而采用在土耳其辞汇之中成了"okul"。而且也不惜把外国文的字尾,如常用的法文social中的a1等加到真正的土耳其字或阿拉伯字上去。经过这样做法,産生一种普通人几乎无法看懂的新文字。例如,在安卡拉国民议会议长席上面挂着土耳其宪法的基本原则--"主权是来自人民的"用的是"Egemenlik Ulusup· dur"这两个字,这两个字除了头一个字的字尾"lik"和后面一个字的字尾rCdur"(意即是)之外,在几年前,是没有人懂得是什麽意思的。当然这些民族意识的过分的表现,不久之后就由于比较清醒的考虑问题而消失了。土耳其人虽然觉得被迫放弃伊斯兰教的传统,自己的民族遗産毕竟还是那麽丰富,因此不需要借用外来的东西来提高民族意识。事实上,很久以来,土耳其学者一直在努力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发掘自己文化的真正宝藏,而有相当的成就。
随着伊斯兰教摆脱了它的反动代表们在思想上的统治之后,人民也有机会接触到它在宗教方面的真正价值。1931年4月,过去只能够用阿拉伯文念的《古兰经》头一次译成土耳其文,加上土耳其文的注释出版。1932年1月,这本译文头一次在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公开诵读,从此之后,传唤祈祷也用土耳其语了。宗教自由发展到1933年允许有些人改奉基督教,而按照伊斯兰原来的法律,这种行爲从前是该处以死刑的。
由于共和国总统的有力赞助,文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在旧帝国的时候,除了建筑以外,文艺从来没有受到任何的扶植。几年之内,新都安卡拉从一个外省与世隔绝的小地方发展成爲现代化的大都市。从1927年以后,建筑师们,大部分是德国人,按照最新式的欧洲风格,改建这个城市。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许多土耳其建筑师也很活跃,他们很有成效地采用外国的建筑思想来适应本国人民的特点。德籍雕刻家还创造了阿塔土耳其的雕像,放在每一个大都市的广场上。这证明了新的文化倾向一反过去伊斯兰教禁止形象表现的传统。他们的学校还培养成了很有成就的本国雕刻家。绘画在波斯和印度原来只是用来装饰书籍的,在土耳其过去也是完全不注重的,现在,特别是在法国影响之下,唤醒了许多天才画家。他们到1936年的时候已经能够在雅典开展览会展出他们的作品。音乐的纯粹东方色彩一直保守到1928年。弦乐器和笛子只来伴奏土耳其名歌手的单调而且常常是悲伤的歌曲。很久就传说土耳其总统决定在这方面也要领导人民走上一条新的道路。1928年,他请一个奥地利的作曲家来到伊斯坦布尔的音乐学院任教。1934年安卡拉设立了一所近代化的音乐学院,由兴德米斯和普勒托里乌斯指导,目的是要学习欧洲的音乐,不过同时也要使土耳其的音乐更加丰富和深刻。
在文学方面,就象在造型和绘画这两种艺术一样,土耳其人也向新的道路前进,要使自己的文化适应西方这个目的。土耳其的妇女领袖哈利德·埃迪卜·哈尼姆曾经跟着凯末尔到安那托里亚,并且亲身参加过解放战争。她在自己着的小说《火焰之衣>>里,给解放战争作了一番扣人心弦的描述,之后,爲了意见不合,不得不离开祖国;她在英国用英文写成内容丰富的回忆录,她有一个时期住在巴黎。伟大的抒情诗人阿卜杜勒·哈克·哈米德死于 1937年4月12日,享寿八十岁,他和敏感的艾哈迈德·哈希姆保持了青年土耳其运动时代的传统。新小说的创始人叶耳孤卜·卡德里,使这种新小说爲新文化运动服务。除他之外,赖沙特·努里,萨德里·埃尔特姆和晓克特·苏赖亚都能够使安那托里亚土地上産生出来的国家的新生活在艺术上得到表现。
阿塔土耳其身爲自己所创立的人民党的领袖,能够使土耳其的政治循着固定的轨道发展,可是在头几年内,就是在他的合作者的圈子里面也不乏磨擦,这种摩擦有时候在国民议会的剧烈辩论当中发泄出来。到了1921年,已有一个所谓第二党开始成立, 1924年称爲自由党,后来又改称爲共和进步党。这个党包括有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反动分子,再加上以前青年土耳其运动的领袖,此外还有凯末尔的一些初期合作者。人民党则改名爲共和人民党。后来到了库尔德人叛乱爆发的时候,需要把所有民族的力量紧密地联合起来,因此根据1925年6月安卡拉独立法庭决定,把反对党解放。一年之后,1926年6月,在士麦那发现一个阴谋,企图雇用刺客在总统入城时行刺。阴谋的主犯十八名,其中五名是前青年土耳其运动领袖,被判处死刑。前国民议会长,内阁首脑赖乌弗·贝,和外交部驻伊斯坦布尔的代表阿德南·贝博士,连他的妻子哈利德·埃迪卜,都被放逐出国,爲期十年。嘎西木·卡拉贝基尔和阿里·富阿德帕夏两位将军无罪释放。四年之后,纳克什班德托钵僧教派所策动的另一次反政府叛乱在士麦那以北的门尼门爆发。在后备军中尉库比莱指挥之下的--小队士兵成爲牺牲品,但是这次叛变很容易就镇压下去。凯末尔主要是爲了应付外国方面批评自己的政治制度,在1930年,又一次让议会里有反对派。他让前任总理、驻伦敦大使费提以独立共和党领袖的身份参加新选出的国会。但是不久之后,在独立共和党的党徒与人民党的党徒发生多次冲突之后,独立共和党又被解散。一直到1936年重新选举的时候,才有十三名无党无派的议员当选,其中希腊人代表两名,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代表各一名。对他们的希望是通过没有偏见的批评和监督来推动政府和人民党的工作。由于人民党的代表与国家公务员之间有时发生摩擦,1937年2月3日通过法令,把人民党的党纲包括在宪法之内。内政部长同时兼任人民党的总书记。人民党驻各省的代表被召回。这样,党国之间的斗争在有利国家的情况下得到解决,而又不损害到国家的民主性质,因爲权力归根结底来自国民议会,而国民议会只有向选民负责。在阿塔土耳其的政权之下,土耳其经济生活方面的长足进步已经有很多人谈到,这里不再赘述。因此,在这里可以追述一下的是,农业虽然还是国家繁荣的主要基础,但是过去几乎不存在的工业--如果多半是在家里织的传统地毯业不算的话--由于有了远大目光的指导,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这种工业还同时保证了国防的安全。国防的安全的倚靠是一支完全用新式装备和训练的陆军和一支适应国防需要的海军。
这个年青的国家头几年外交政策的主要问题是争夺前摩苏尔州的斗争。这个州之所以宝贵是由于有尚未开发的油田,因此英国代表受它托管的伊拉克争夺这个州。土耳其要求归它所有是根据国民公约,因爲这个州内的人口,象邻省一样,基本上是库尔德人。在洛桑条约里,没有作出明确的决定,不过规定要是无法达成协定的话,留给国联来处理。经过爱沙尼亚的来敦纳尔将军所领导的委员会长期谈判和调查之后,1925年12月15日,这个对土耳其也有战略上重要性的地区划归伊拉克托管地。在1926年7月5日的安卡拉协定保证土耳其可以获得油田将来的利润的十分之一之后,土耳其同意了这个决定。此后,由于经济关系的恢复和瓦相信任的合作,土耳其对英国的紧张关系也消失了。1932年7月18日,土耳其加入了国联。
土耳其共和国与苏联在国民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观念上尽管互不相同,但是在新土耳其国家刚成立之后,双方签订的条约关系是一直忠实遵守的。伊斯麦特·伊诺努总理于1932年率领一个土耳其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军事人民委员伏洛希罗夫率领一个苏联代表团回访了安卡拉,这种彼此访问加强了这种条约关系。由于根本不存在人数衆多的産业工人阶级,共产党宣传在安那托里亚反正是无法扎下根的,可是这种宣传还是不容许的。土耳其除了东部边境获得安全之外,还从苏联得到一定程度的经济上的利益。
土耳其还得和南部邻邦、受法国托管的叙利亚解决前伊斯肯德伦(即亚历山大勒达)旗的问题。这个旗里有叙利亚人和很多的土耳其少数民族杂居。按照1921年10月20日与法国订立的条约,双方同意设立一个单独的行政机构,用土耳其文爲官方语言,保证土耳其人的文化生活不受侵犯。但是两国之间只是在经过长期谈判之后,这个激动土耳其的舆论的问题才能够由1937年1月 27日国联理事会所批准的条约加以解决,这个条约保证这个旗的内政完全独立,只有在外交政策的问题上,才受到叙利亚的控制。
土耳其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能够与巴尔干半岛上新得到政治独立的有世仇的国家完全和好。希腊希望夺回爱奥尼亚这块古代的殖民地,这种希望曾在战争中得到协约国的鼓励,现在要希腊人放弃掉这种希望是很困难的。经过广泛的人口交换终于消除了一个很危险的摩擦的来源,虽然这种交换在起初曾使希腊陷于很大的经济困难之中。1929年,这个摩擦来源终于消除的时候,两个国家就能够在第二年订立一项中立条约,1933年,跟着又订立十年之内保证边境安全的条约。1925年,土耳其已能够和保加利亚签订友好条约,并且由于1929年签订的中立条约而得到加强和延长,尽管保加利亚仍然没有参加的土耳其,希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于1934年2月9日在雅典签订的巴尔干公约,这个公约规定各国之间不仅负有维持和平的责任,而且一旦受到侵犯,还要在军事方面互相援助。这四个国家还成立一个联合经济委员会来考虑它们的经济利益。1937年3月,这个委员会在雅典决定共同管理某些农产品的出口。随着土耳其驻军重新占领达达尼海峡上的炮台和亚德里安诺堡之后,和约在军事方面对土耳其的最后几项的约束也变得过时了。
因此,当1938年11月10日阿塔土耳其在伊斯坦布尔久病之后逝世的时候,能够把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留给土耳其人。对他们来说,他未免死得太早了。与他多年合作的同志,伊斯麦特·伊诺努继掌国政,爲共和国第二任总统。
第二章埃及
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之后,埃及脱离了伊斯兰教各国的共同命运。当然,在起初的时候,英国控制这个尼罗河国家,目的只是爲了巩固通过苏伊土运河到印度去的海道;不过英国一旦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命运,就面临到新的任务。盎格鲁·撒克逊人讲究实际的特点,总是按照这些任务出现的前后次序,来逐个对付的,而对这个国家的将来避免作出任何决定。当英国政治家一再提出保证说,除了保护英帝国的利益外,他们唯一关心的主要只是在物织上和文化上提高埃及的居民,这话一定不要把它当作政治僞善表现或漂亮话。埃及明智的爱国人士也承认,英国的管理的确使埃及得到很大的好处。不用说,要不是英国的参预其事,阿拉比帕夏的运动是不可能调和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土耳其军事官僚贵族的统治与本地人民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的。应该设想,英国既然控制了埃及,问题虽然可能还没有解决,无论如何,总打下了解决问题的基础;从前独揽大权的阶层一定会常常痛恨英国总领事伊夫林·巴林爵士(后封爲克罗麦尔伯爵)从1883年9月11日到 1907年5月6日之间的严厉教导的;可是没有这种教导的话,埃 A的繁荣以及埃及人民在知识上和道德上的提高会不会那样快就做得到,那是有很大疑问的。英国在埃及政权的历史是属于英帝国的历史,不是本书的范围。同样,历届政府的更叠只反映出英国的影响对埃及统治集团所産生的作用,这一方面的历史也不需要在本书中叙述。但是埃及人民在这种统治之下的发展情况,应该简短地叙述一下。
英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杜弗林勋爵是英国占领埃及之后,英国政府头一任驻埃及的代表。埃及农村人口生活穷苦之甚,连他也恨不得马上设法加以改善。从前埃及官员总是对欠税的人任意施以笞刑及其他酷刑,这样来完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收税--的。杜弗林勋爵下令取缔这种行政上的惯例。随后也废除了农民在尼罗河泛滥后疏浚运河淤泥的强迫劳动。并且在跟国际财政管理委员会的代表们经过一些很困难的外交交涉之后,才获得他们的同意拨款支付自愿参加的劳动。一直到1892年1月,陶菲格帕夏死后,才能够明确废除强迫的劳动,作爲新基代夫登位时送给埃及人民的一种礼物。虽然这样,人民的捐税负担仍旧沈重不堪,因爲除此之外,埃及人民还得支付英国的占领费用,派到各部对一切问题有决定大权的英国顾问的费用,和一系列其他行政官员的费用。在克罗麦尔勋爵控制之下,埃及财政部的顾问(开始的时候是文森特爵士,从1888年以后是埃尔温·帕麦尔爵士)虽然不能够大量减少国债,却的确彻底整顿了埃及的财政。过分尊重国际财政管制有时也引起不良的措施。减少捐税的负担也没有什麽成绩。国家收入的财源能想到的都找到了;跟从前一样,应服兵役的人可以用钱赎免,这种权利当然只有富裕的阶层才能够利用。不过不能忽视的是,当初是穆罕默德·阿里所提倡的,后来经易司马仪进一步推广的植棉事业,经英国水利工程师汲取印度方面的经验,获得了做梦也想不到的成就。爲了要实行印度的经验,需要建筑庞大的水坝使灌溉系统能够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在1842到1863年之间,已有一个法籍工程师在三角洲入口处筑成了一个水坝,实际情况证明这个水坝是不够用的。1885到1890年之间,斯科特-蒙克里夫重修了这个水坝,三角洲上的棉花産量就增加了一倍。此后,1898到1902年之间,威廉·维尔考克斯爵士在阿斯旺建成了大水坝。当然不应该忽视,埃及因此而被拖入世界经济的体系当中,受到世界经济危机好几次的影响,因而失去了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外国人在埃及享受治外法权,经常控制埃及的经济生活,而英国人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取消这种特权地位。埃及人必然对这一点特别不满。但是对克罗麦尔的统治应该提出特别严重的谴责的是:跟拨付给对英国也有利的设备的巨款比较起来,拨付给埃及人民的教育费用是绝对不充分的;例如1882到1902年的教育费用还不到阿斯旺水坝费用的一半。继克罗麦尔职位的劳埃德勋爵企图这样替他解释:除了缺少必要的资金之外,英国也无意强行在埃及推广英国的文化。当然,这样做对埃及人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帮助埃及人促进本国的文化来抵抗上层社会所采用的法国文化,对埃及人却是有益的,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提到,埃及即使在摆脱掉英国的保护以后,统治集团对教育问题远不如对经济方面有兴趣。开罗大学文学院院长塔哈·侯赛因在1939年年初出版的一本书中还沈痛地提出过不满的意见。
在这种情况之下,埃及人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根本谈不到有任何独立的政治生活。埃及是直到1892年,即陶菲格死后,他的在维也纳长大、当时年纪还很年青的儿子阿拔斯二世(希勒米)登位的时候,才産生头一次反抗外国统治的力量微弱运动的。领导埃及政府的,在陶菲格的末年是亚美尼亚人努巴尔帕夏,从 1888年以后是里亚德帕夏,这两个人稍有违反克罗麦尔的措施的表示,就不得不辞职引退。阿拔斯继位后,盲目效忠于英国的穆斯塔法·法赫米担任首相。1892午年底,穆斯塔法·法赫米病重的时候,阿拔斯趁这个机会把他换掉,指派支援努巴尔的女婿提格兰的法克里帕夏继任。提格兰本人原来担任外交大臣,现在却宁愿躲在幕后。这回事阿拔斯没有跟克罗麦尔勋爵事前商量过。但是连这一步骤对这位元基代夫来说也是无权采取的。在英国的压力之下,他不得不把自己选择的首相免职,还好他不必再受法赫米的气了,因爲里亚德帕夏已经入阁。这位基代夫在瓦迪-哈尔法视察的时候,胆敢批评英国军官所率领的军队的军容,因而遭受第二次的侮辱。他因此不得不把军政部次官马希尔帕夏免职而任命一个对基钦纳总司令唯命是听的傀儡来代替他的职务,而且还得公开收回自己的批评。从此以后,他不再过问政事,只管自己的田庄産业。他没有得到他的宗主阿卜杜勒·哈米德苏丹的支援来反抗英国。1904年4月8日,英法达成协定,英国允许法国在摩洛哥自由行动后,法国也放弃了自己在埃及的势力。英国自居爲埃及的主宰到什麽程度,可以从西奈半岛上亚喀巴海港的纠纷事件上看得出来。苏丹希望利用汉志铁路来巩固自己在阿拉伯的哈里发地位,1904年秋天把这条铁路延长到马昂,据说还在计划铺一条支线到亚喀巴,藉以便利来自埃及的朝拜圣地的香客。在这个时候之前,英国绝少管西奈半岛上的事情,现在却派一个委员会来划定未决的边界,来对付奥斯曼帝国,并且扬言要派舰队去示威,强迫苏丹放弃建筑铁路的计划。
基代夫在自己与英国的一切冲突当中,得不到埃及人民的任何支援。1893年,他把希望寄托在《穆阿达德报》的创办人阿里·优素福的身上,可是终于徒然。因爲围绕这个报馆编辑的周围的革新小政党得不到任何政治的力量。民族意志的形成,其动力首先来自资产阶级,而不是来自基代夫。这个阶级是由英国的统治所産生的,他们的子弟在法国受教育。其中就有一个埃及工程师的儿子穆斯塔德·卡米勒,他曾经在都鲁斯学习法律,在那儿认得法国很有势力的报人朱利埃特·亚当。他回国之后,于1894年创立祖国党。他希望能够取得欧洲舆论的支援来解放埃及的人民,除在埃及以外也想在西方各国的首都传布这种思想。他在 1900年所创办的《利瓦报》(《旗帜报》)发行量很大,1907年以后又出版了该报的英文版和法文版。他极端热烈地主张建筑汉志铁路,1904年,苏丹赐他帕夏的头衔,可是埃及的基代夫受到克罗麦尔的恫吓,开始害怕穆斯塔德·卡米勒的势力,也就在这一年,不肯再支援他。
日本战胜俄国鼓起了东方人的希望。埃及这个时期的诗歌庆祝这次胜利,把它看爲整个亚洲在对抗欧洲优势的斗争中的模范。但是首先使全国人民觉得自己处于屈辱的地位的人却是一桩本身不大重要的事件。1906年6月13日,英国军官在三角洲上的丁沙威村里射鸽子,射死一个妇女:愤怒的埃及农民手执木棍来追打这些军官,其中有一个军官在逃跑的时候被群衆打死。克罗麦尔下令严酷处罚这些罪犯,6月28日把其中四个人绞死示衆,另外十七人笞打之后关入监牢。这种野蛮无理的刑罚不仅在埃及,而且在欧洲和在英国议会,引起了一阵忿怒的风暴,有很长的时间,在埃及的报刊上和民族主义的诗歌里,都一直在提到这件事,使得英国在埃及的地位连根动摇。穆斯塔德·卡米勒在伦敦向自由党首相坎贝尔-班纳曼爵土坚决抗议,要求撤换克罗麦尔。事实上克罗麦尔也已经于1907年5月离开埃及,因爲他不愿意接受自由党的要求,向埃及人民的愿望让步。继任的是埃尔顿·戈斯特爵土,他准备执行自由党的政策,希望挽救英国在尼罗河的地位。他一到任,的确就遇到很大的困难,因爲埃及财政危机极爲严重,同时尼罗河的水位又非常低,使危机更加加深了。由于戈斯特开始时想把基代夫争取过来,穆斯塔德·卡米勒也就攻击戈斯特,1907年12月7日,他召开了全国共有一千零七名代表出席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选他做终身主席。他发表了一篇激烈的演说,鼓动代表们热烈支援他的目标--就是通过全国人民的政治教育使埃及成爲埃及人的埃及。可是1908年2月10日,他因痼疾逝世。他死后,他的党也跟着衰落;1938年,只有八个党员获选人议会。
戈斯特不仅离间基代夫和祖国党的关系,而且挑拨哥普特人反对祖国党,因爲祖国党的创始人同情于土耳其苏丹的泛伊斯兰的目标。 1908年11月,首相穆斯塔德·法赫米退休的时候,戈斯特诱使基代夫任命一个哥普特人、前财政大臣布特鲁斯·加利帕夏继任。民族主义者对新首相疯狂攻击的结果使他在1910年2月20日被刺,并造成穆斯林与基督教徒少数民族之间的分裂几乎有陷全国于内战之势。1911年,戈斯特病重的时候,英国政府派埃及军队前任总司令基钦纳勋爵来接替。义大利开始进攻的黎波里坦尼亚的时候,基钦纳制止了民族主义者给予土耳其方面的任何支援。戈斯特当初利用埃及基代夫做后盾,而基钦纳却马上使他感到自己高居在上的优越地位。1912年夏天,当学生们试图谋杀这两个统治者的时候,基钦纳对阴谋的幕后人物严加惩处,使民族主义者的政党完全被打垮了。基钦纳颁布法令,规定五个埃及亩以下的小土地所有者欠债不得扣押其土地,企图这样来争取农民,与支援民族主义者政党的资产阶级知识份子阶层对抗。他所设立的农业部保证了英国在埃及种植棉花的利益,同时也推翻了基代夫原来的农会的优势。
最后,向埃及人民的建立欧洲式议会政治制度的愿望,作出让步的时候似乎也来到了。到这个时候爲止实行的是1883年5月 1日杜弗林勋爵所提出的组织法,规定除了省议会之外,设立一个有三十名委员的立法委员会,内中十四名由政府指定,其余由省议会和大城市选出,还规定设立一个立法议会,由六个部长、立法委员会委员和四十六名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1913年7月24日颁布宪法的结果是,一个由八十一名议员组成的议会代替了立法会议,其中十五名议员由政府指定,六十六名由间接选举産生出来。这个议会虽然有权批准捐税,却不能够否决政府的立法案,关于这一点没有达成协定。这件事情刚一开始就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了。
1914年8月4日,宣布全国戒严,9月10日,向土耳其宣战。 12月18日,英国政府宣布对埃及实行保护,废阿拔斯的基代夫,立侯赛因·卡米勒爲苏丹。不久之后,前印度西姆拉政府的政治秘书,亨利·麦克马洪爵士任埃及高级专员,掌握了埃及政府的实权。他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国一切可以调动的辅助资源,不仅爲了保卫西奈半岛的前线,而且爲了侵略土耳其的战争。1915年8月,有一批埃及劳工派到穆德洛斯。但是不久之后,甚至优厚的工资也不能够使农民自动离乡背井到军队里做工,尤其是冒着炮火。政府只得强迫征召。统帅部不断发出日益紧张的命令,而埃及人民却消极抵抗,另外一方面,伦敦政府又忙着其他的问题而无暇顾此,在这些情况之下,麦克马洪把高级专员这项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移交给了前任苏丹总督雷金纳德·温盖特爵士了。
埃及在一切不是爲了本国利益而进行的战争中所受到的苦难,唯一的微薄补偿是随着外国军队而流入的大量外币,得到好处的首先只是商人,而不是农民。农民被迫离乡背井,耕畜又被夺去了。不断增植棉花造成国内粮食的困难,结果严重到使政府不得不于1917年9月完全禁止在上埃及种植棉花的程度。但由于这种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高得惊人,对土地占有者来说,违禁种棉即使付出轻微的罚款也比放弃不种更爲有利可图。一切设法减轻灾荒的措施既然无效,战争对穷苦人民的压迫只有更加厉害,而富人却能从中取利,坐视不救。
1917年10月9日,身体早已拖垮的侯赛因苏丹逝世。他死后,英国在埃及失却支柱,因此想吞并埃及,把它并入英帝国版图之内,尤其是在苏丹的儿子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王位权利之后。不过最后还是认爲最好不要伤害埃及人的感情,因此把王位传给苏丹的兄弟艾哈迈德·富阿德,虽然他经常住在义大利,同本国几乎毫无联系了。
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英国在埃及面临着一种完全新的形势。美国总统威尔逊保证要在民族自决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整个世界,这个谎言在埃及也引起热烈的反响。结果出现了一个在此后十年中决定国家命运的人物,那就是赛耳德·札格卢尔帕夏。光从他的头衔看来,他在政治上不是个新手。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学过法律,他当律师的时候,受到青年土耳其党的朋友穆斯塔法·法迪尔亲王的女儿纳齐利公主的委托,管理她的财産。札格卢尔作爲克罗麦尔所宠信的穆斯塔德·法赫米的女婿,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是在1907年创立人民党。克罗麦尔希望把这个党拿来对付穆斯塔德·卡米勒的祖国党。可是人民党无法与人民建立联系,早在世界大战的第二年就不得不停止活动。克罗麦尔爲了答谢札格卢尔的服务,派他负责新成立的教育部。在戈斯特统治之下,他接管了司法部,但是跟阿拔斯·希尔米发生了一场冲突之后,于 1912年4月辞职,不久又被选爲新议会的副议长。他天生的口才不久就爲他赢来了不断增加的拥护者;有了他们的支援,他有时候甚至能够给基钦纳制造严重的困难。1914年年初,札格卢尔的岳父爲了帮助他解决经济困难,要提升他做巴黎埃及留学生监督,可是这个英国总领事因爲讨厌他而没有批准,反而失却把这个兴风作浪的鼓动家撵走的机会。富阿德苏丹要札格卢尔当大臣,也得不到雷金纳德·温加特爵土的批准。可是现在这个野心勃勃的人物看见自己的时机到了。1918年11月13日,他和一批朋友领导一个埃及人民的代表团(华夫脱)来见雷金纳德爵士,要求批准他们到英国去要求埃及脱离英国政府而完全独立;这位高级专员声明,自己无权同意这个要求。华夫脱党就是这样诞生的,在此后二十年内它能够自认爲已是人民所信任的唯一代表。由于在那个时候其他阿拉伯国家还能够自我陶醉一番,以爲能够在和会上代表本国的利益,而埃及人却没有这种希望,因此更加觉得受到压迫。话得说回来,埃及人爲了英国的胜利毕竟作出了很大的牺牲。雷金纳德爵士马上认识到让札格卢尔和支援他的人到和会上去倒没有把他们留在国内那麽危险,因爲他们在和会上得在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中摸索,而在国内却能够要英国怎样就怎样;因此当英国外交大臣召他回国述职的时候,他建议向华夫脱党让步,但是不受采纳。在他回国期间,埃及政府辞了职。3月3日,札格卢尔威胁苏丹说,如果企图组织新政府,就要暴力来对付。代理温加特职务的米尔恩奇塔姆爵士,在这种情况之下,想到唯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把华夫脱党的领袖们撵走。英国外交大臣同意他的建议把他们放逐到马尔他岛。3月8日,札格卢尔和三个最亲密的同志在亚历山大港登上一艘英国的驱逐舰离境。在此后一切革命运动当中充当先锋的学生青年一听到他们被逮捕的消息,就涌上街来,不久全国都陷入叛乱状态中;3月17日,开罗对外的一切交通都被切断,在上埃及,人数很少的驻军被起义者包围起来。一直到4月 10日,布林芬将军才用别动队恢复了全国的秩序。劳合·乔治这时决定派在巴勒斯坦战役中成名的将军埃德蒙·艾伦比爵土到埃及来,要他不惜一切代价维持英国的保护权。3月25日,他一到开罗,就发出告示企图安定民心,4月7日答应释放驱逐到马尔他岛的领袖们。4月9日,鲁什迪帕夏重新上台,但是直到22日艾伦比扬言耍极其严格地实行戒严法后,公务员罢工才停止下来。公务员爲了恐惧而回去上班,到5月赛仪德帕夏才能够组成新政府;但是叛乱者已经试验过自己的力量,准备一有机会就再拿出来。在艾伦比建议之下,英国政府委派米尔纳勋爵领导一个委员会去调查埃及的政治情况和提出新宪法的建议,这提供了叛乱者再一次拿出力量来的好机会。华夫脱党不愿接受来自国外的宪法,而想自己来决定国家的将来。不知爲什麽英国政府居然让华夫脱党有整整夏秋两季的时间来鼓动反对英国,到了12月7日米尔纳入开罗的时候,赛仪德又下台,群衆进行了一系列对英国军人的袭击,以此泄愤12月15日,新任首相瓦赫巴帕夏遇刺,仅以身免。
这种政治动乱到了新年又因经济困难而加剧。在这种压力之下,米尔纳委员会下了结论:迄今爲止从来没有明确合法规定的埃及地位只能够与英国订立一个条约来规定。这项条约的草案规定:如果埃及答应英国在埃及国内驻军,埃及司法部和财政部聘请英籍顾问,埃及保证不缔结任何对英国不利的条约,并且给予英国保护外籍侨民不受埃及法律不公正待遇的权利,就让埃及独立。跟从前的情况比较起来,英国的这些让步毕竟是非常大的,但还是引起了埃及全国的剧烈反对。华夫脱党代表从马尔他岛去了巴黎、还在那里开会。米尔纳不得不邀请他们到伦敦来参加7月7日开幕的会议。札格卢尔声明自己对订立条约的建议是满意的,但是对某几点不肯表示明确的态度。
劳合·乔治的政府很久不能够决定是否在米尔纳代表团报告的基础上与埃及恢复谈判。直到1921年2月22日,英国政府才请埃及的苏丹派代表团来谈判。关于这一方面的考虑引起内阁改组,使阿德利·帕夏·耶根上台。札格卢尔发表宣言,要求在谈判开始之前,英国先放弃掉在埃及的保护权、新闻检查制度和戒严状态,这造成了严重的困难。4月5日,他回到埃及,受到拥护他的人的热烈欢迎。阿德利绕过华夫脱党于5月10日,从土耳其贵族官吏当中,选出全部支援自己的人组成一个代表团之后,开罗与亚历山大港又陷入纷乱状态,这次骚乱特别是以希腊人和义大利人爲物件的。1921年7月1日,阿德利帕夏带领代表团往伦敦,留下札格卢尔在国内维持巩固自己的地位。
阿德利帕夏与英国政府谈判毫无结果之后,于12月5日回开罗,三天之后辞职。直到11日,英国宣布准备取消保护权,而且答应埃及成立外交部之后,萨尔瓦特帕夏才准备组阁。英国高级专员爲了支援他,逮捕了札格卢尔,爲了这回事又发生了骚动,他就于12月29日把札格卢尔放逐到锡兰去,再从锡兰放逐到赛舌耳群岛。一直到1922年2月20日艾伦比亲自到伦敦力陈局势的危急之后,英国政府才决定宣布终止保护权,并且表示可能即将取消戒严。这样,萨尔瓦特终于才能组成内阁。1922年3月15日富阿德采用了埃及国王的称号。
但是这并没有能够解除困难。1922年消耗在徒劳无功的谈判新宪法之中,在谈判中苏丹地区的问题是意见分歧的主要焦点。虽然有一批英国官员退职,谋杀英国人的事件还是不断发生。只有在富阿德放弃兼任苏丹国王的称号之后,经过两次内阁改组,无党无派的叶哈雅帕夏才子1923年3月15日受命爲首相,能够公布新宪法。3月24日,札格卢尔被英国从塞舌耳岛转送到直不罗陀,英国现在把他释放,但不许回国,希望借此缓和埃及舆情。但是,这种让步和取消戒严都得不到所预料的效果,因此英国不得不决定允许札格卢尔于9月17日回到埃及。他初时对国王与高级专员还谨慎相处,但不久就激烈攻击新宪法。1924年1月,议会选举结果,在二百一十四席当中,他的代表占有一百九十席的多数,因此国王不得不在1924年1月27日任命他负责组阁。
几乎也在这个时候,工党在英国执政,工党领袖拉姆齐·麦克唐纳认爲对埃及人民独立的愿望表示同情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释放一百五十名左右的政治犯。札格卢尔信赖这种同情,而在苏丹进行激烈鼓动,结果引起暴动。6月25日,英国内阁在上议院宣布坚决不再放弃苏丹的时候,他觉得非常失望。他对国内政策初时不过是替他手下的人找些职业而己,结果引起有人谋害他的生命。7月25日,他接受麦克唐纳的邀请,到伦敦当面谈判与英国订约的问题,但是到了9月25日谈判才开始;10月底,由于札格卢尔坚持要求英国完全撤出埃及,谈判陷于破裂。不久之后,保守党内阁接替了麦克唐纳的政府。
札格卢尔回国后不久,民族主义者所燃起的排外火焰11月 19日在埃及军队总司令兼苏丹总督李·斯塔克爵士被刺的事件上爆发出来。札格卢尔企图回避英国提出的给予赔偿的正当要求,当然赔偿的内容包括牺牲埃及利益改进苏丹的灌溉水利。但是当英国高级专员强占海关的强硬态度迫得札格卢尔让步。11月24日,艾哈迈德·齐瓦尔帕夏继任了政府首脑。英国减低了对新任首相的要求,但是海关虽然于12月2日归还,新政府对赔偿还是非常拖拉。英国甚至也不坚持要英人担任总司令的职位。
齐瓦尔帕夏以爲他能够把自己的政权建筑在反对华夫脱党的分子的基础上。1922年,阿德利帕夏创立自由立宪党:其中一个党员易司马仪·西德基帕夏任内政部长,把华夫脱党的党徒清洗出部。国王想利用联盟党来加强自己的势力。不过,两个政党都没有能力排除华夫脱党的广泛的力量。议会重新选举之后,札格卢尔又当选,他得到有力的支援,而被选爲议长。但是国王不任命他组阁,反而于1924年3月24日解散国会,不久之后,还利用内阁内部无关重要的意见分歧的机会,把自由党的阁员排斥出内阁,只靠自己的联盟党人员来进行统治,而越来越把权力交给他的文房长官纳沙特帕夏。
但是札格卢尔丝毫无意放弃自己的势力,尤其是失意的自由党人要想同他联合起来。政府既然不肯召集国会,他就出面召集议员于11月21日开会。当他发现议会大厦已被占领之后,就带着议员们到大陆旅馆去开会,在这儿他又获选爲议长。英国如果不愿意冒险在这个国家失掉自己的威信,就不能袖手旁观。1925年10月21日就职的新任高级专员劳埃德勋爵,说服埃及国王改派他的文书长官爲驻马德里大使。
埃及政府爲了对已有利而修改选举法的企图失败之后,国王最后得作出决定,到底同意不同意重新选举。1926年5月25日新选举后,札格卢尔在二百零一个议席之中,获得一百四十四席的多数。他虽然声明自己年纪太老了,不宜再担任首相职务,而打算退居"国之元老,J的地位,可是到了27日,他仍想把政权接受过来。英国由于害怕变乱又起,因此当劳埃德勋爵提出异议而札格卢尔却不肯放弃要求的时候,劳埃德就要求派一艘兵舰到亚历山大港。札格卢尔的党徒担心他们自己政治活动的成果会受到影响,强迫他同意辞让。阿德利帕夏受命组阁。札格卢尔是爲了顾虑到英国方面才不得不克制自己,可是通过支援他的人,他在国内的力量还是非常大。他的党的眼前目的是在埃及军队里加强势力。阿德利帕夏不肯负这个责任;因而于4月18日藉口议会里一件无关重大的小事而辞职不干。不过,华夫脱党还是认爲最好是别提出自己的领袖,而让萨尔瓦特帕夏掌握政权。可是他内阁里的军政部长哈沙巴,贝伊在华夫脱党压力之下让步,同意加强军队,一有可能,就设法摆脱英籍总监的势力。札格卢尔与英国驻扎长官长期谈判之后,同意政府所批准的英方要求,保持了总监的权力。
1927年7月,萨尔瓦特赴英国恢复关于两国条约的谈判;他虽然没有得到肯定的诺言,在8月里动身回国时却能够抱着已经爲国家铺平了独立道路的希望。不过,仍旧充满着附带条件的草约只有借助札格卢尔的力量,才能在议会通过。但是这位"国之元老"病了不久之后,于8月23日突然弃世,在政治生活上留下一道不能马上弥补的缺口。主要是靠他的力量,一千年来受国内外统治者压迫的埃及人才觉醒过来,意识到自己有自决的权利。他的成就不免受到他的时代和环境所带来的限制,但是,他一生致力爲人民服务,牺牲了不少个人的利益,这应该是埃及人民所没齿难忘的。
这时,萨尔瓦特于10月间在伦敦恢复谈判,11月回国时带来一份英国政府要求不加修改而接受的草约。但是他还来不及向议会提出就在1928年1月底辞职,因爲上下两院已经通过法令,把政府从前能够限制自由集会的权利的手段都取消了。札格卢尔死后,他的党日趋激进,曾经多年任他的秘书,现在继承他的领导地位的穆斯塔德·纳哈斯帕夏,在野心和毅力这一方面虽然不比他差,可是在政治家的才能这一方面就远不如他了。决定埃及命运的责任现在落在他身上,因爲3月15日国王命他组织政府。英国政府虽然极其明显地向他示意,不能同意埃及议会所通过的威胁埃及国内和平的新法令,他初时仍然能够用敷衍的答复来对付,使英国政府声明感到满意。可是到了6月间,国王藉口一桩公开的丑闻,免掉他首相的职务。国王不久就更进一步;那就是,他自己所任命的首相、埃及国内一个最富有的地主,穆罕默德·麦哈茂德帕夏解散了国会,停止选举三年。
国王在不受拘束的统治时期,做到很有利地规定对埃及十分重要的尼罗河河水在埃及与苏丹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他还在考虑限制某些特别令人难堪的治外法权,首先是扩大会审公堂的权力,藉以削弱领事裁判权。
1929年5月,英国工党重新执政的时候,仍旧获得农民无限信任的华夫脱党再度産生了掌握政权的希望。工党的第一步行动是把劳埃德勋爵召回,因爲他对埃及在独立方面的发展没有足够的关心。6月间,麦哈茂德帕夏在伦敦开始重新谈判规定两国关系的条约;不过他知道得很清楚,这样的条约只有埃及议会才能通过。1929年秋天白皮书中发表的草案比萨尔瓦特帕夏所做的让步还大得多,在英国政府方面来说,这是妥协的极限了。当然,埃及方面很可能认爲只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就可能争取到更多的要求。英国归根到底还是准备把开罗和亚历山大港的驻军撤退到苏伊士运河区,把埃及军队里全部英籍军官召回,并完全放弃在埃及内政部的欧洲司的权利。
国王由于想要议会批准与英国所订的条约,只得同意下令重新选举议员。一如所料,华夫脱党党人又获大胜,国王不得不把政权再次交给纳哈斯帕夏。1930年3月3日,纳哈斯帕夏在伦敦恢复谈判订约的问题。由于他的前任已经替埃及争取得到够多的让步,他现在把全副精力转移在苏丹的问题上。他由于坚持埃及的移民不得再受到限制,又由于开始时打算承认英埃共同统治苏丹的期限只延长一年,因此没有完成任务就只好回国了,不久就被国王免职。人民党领袖易司马仪·西德基帕夏继任首相。他利用新的选举法把华夫脱党排挤出议会,作爲国王的代表进行统治,直到 1933年爲了健康的缘故不得不退休。当国王也病重的时候,他的不负责的宫廷顾问掌握了大权,以致新任首相叶哈雅帕夏考虑到必须向英国求助来对付他。群衆的愤慨把他赶下了台,国王不得不批准继任的纳西姆帕夏恢复西德基帕夏所废除的选举法。华夫脱党因是重新取得政权。
国内政治陷在派系斗争当中,而派系斗争的结局又常常由学生的骚动来取决胜负的。就在这个时候,埃及和英国都看到它们在苏丹的共同利益受到义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行动所威胁。一个掌握着现代技术的欧洲强国盘踞在那里,对于起源于塔纳湖的一条尼罗河最重要的支流,可能起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埃及各政党看到对国家繁荣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受到威胁的时候,就联合成爲统一阵线,以便使以前老是搁浅的英埃谈判告一结束。1935年 12月12日,统一阵线的各政党领袖要求英国高级专员迈尔斯·兰普森爵士邀请英国政府恢复谈判条约。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说,埃及方面如果打算先讨论最重要的问题,即军队的组织和苏丹的问题,英国政府就随时准备进行谈判。这时候,脱离联盟党的阿里·马希尔帕夏组成了一个中立派内阁,这使政党领袖们不用担心,选民要他们对谈判的结果负责。1936年3月2日,在兰普森领导之下的英国委员会与在纳哈斯帕夏领导之下的埃及人在开罗举行会议;埃及方面除纳哈斯帕夏以外,还有七名华夫脱党人和六名其他政党的代表,其中有三个曾任首相:麦哈茂德、西德基和叶哈雅。8月26日,在伦敦签订条约,11月15日和18日,埃及议会批准这个条约,1月24日和25日,英国议会也予以批准。除了仍旧留下一万名英国作战部队在沿海地区保卫苏伊士运河之外,这条约终于结束了英国在埃及的军事占领。英国爲了承认埃及有绝对的主权,派一名大使代表英国驻开罗,不过其地位优于其他国家的代表。英国还得替埃及提名加入国联。双方还订立同盟,彼此保证不得与其他国家发生任何对这同盟有害的关系。如果有战事发生,埃及有义务把全国的资源提供英国使用,如果必要的话,宣布戒严和实行检查制度。埃及得按照英国从战略观点认爲必要的地方建筑铁路网。在不损害主权问题的情况之下,苏丹的行政仍旧留在英国所任命的总督手里;埃及的军队也由他指挥;埃及去苏丹的移民只有爲着公共治安与健康的理由才予以限制。英国声明愿意支援埃及取消治外法权,最终目的是连会审公堂也撤销掉。这条约暂定爲期二十年,期满以后,任何争执都提交国联委员会裁决。
埃及的异族统治跟着这个条约而结束了:埃及的国际地位虽然还是与英国的国际地位有其密切的关系,但是它的国内发展却已经开辟了道路。不过这一点还得取决于党派之间的斗争。华夫脱党领袖纳哈斯能够替埃及人民取得他们渴望多年的独立,但是这个党不久就滥用他的威信;他很不高明地模仿有名的榜样,在青年党徒当中创立一支"蓝衫队"的卫队。他的日益专制的作风以及与科卜特人财政部长马克拉姆·乌贝德帕夏的密切关系,终于带来了不幸的后果,有些札格卢尔的老部下在阿里·马希尔帕夏的兄弟艾哈迈德·马希尔博土和努克拉希帕夏领导之下,与他脱离关系,而组成赛耳德派(纪念赛耳德·札格卢尔帕夏)。
1936年4月28日,国王富阿德死去。他的儿子法鲁格生于 1920年2月11日,当时在伍利治的英国军事学院学习。在他成年前一年,国事由摄政委员会处理。1937年7月底,他亲政之后,马上看出华夫脱党的弱点,华夫脱党在争取到独立以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对国家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了一种障碍。1937年12月30日,他免掉纳哈斯帕夏的首相职务,而命元老政治家穆罕默德·麦哈茂德帕夏代替他的职位。1938年2月2日,他还解散了议会,在这一届议会中有一百七十席的华夫脱党仍旧拥有五分之四的多数。
1938年3-4月间选举的时候,只有十三个华夫脱党议员获选重入议会,而其领袖纳哈斯和最杰出的支援他的人都不在内。在律师艾哈迈德·侯赛因领导之下的青年埃及党企图在华夫脱党遭到打击后乘机纠合青年,尤其是中产阶级中的青年,鼓动他们的热情,爲极端民族主义的排外纲领而奋斗;他们组织了"绿衫队"与纳哈斯的"蓝衫队"互相抗衡,可是这个组织在1939年战争爆发之前不久即被解散。新政府的目的是要提高整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尤其是要减轻土地税和发展灌溉设备来改善农民的地位,对棉织品征收进口税来保护本国的工业。因爲除英国的进口货之外,日本也已经在埃及市场上倾销棉织品。埃及还企图进一步摆脱掉英国的保护,爲了作爲象征,把埃及军队增加了一倍,名额四万人。埃及在文化方面和在穆斯林人士之间的地位,长期以来是毫无异议地首居第一的,今后将随着它的政治威望而同时发展,而且还会从欧洲文化的影响下实现解放的宿愿。
第三章 阿拉伯半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阿拉伯半岛在名义上固然算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却已经分裂成爲许许多多的小势力范围。以麦加爲都城的汉志是由哈希姆家族的(沙里夫)侯赛因·阿里·奥纳统治的,他从1893年以来,作爲阿卜杜勒·哈米德苏丹的((宾客"居住在伊斯坦布尔,到了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替他恢复了他的祖先先知穆罕默德家族的继承权。内志分爲两个部分:在赖世德家族统治之下建都于哈伊勒的舍麦尔,和建都于利雅得的瓦哈比人的老王朝。赖世德家族一再发生连绵不断的阋墙之争,关于这个家族的典型阿拉伯的历史,这里所能够记载的不过是:它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赖世德(1872-1897)得到土耳其的支援,推翻了在利雅得的比较老的沙特王朝。可是在继承他的王位的侄儿阿卜杜勒·阿齐兹·米塔卜统治的时候,沙特族的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卜杜勒·拉赫曼投靠到在英国治下的科威特的舍赫·穆巴拉克,于1902年收复自己部族的据点利雅得。1906年赖世德族的阿卜杜勒·阿齐兹死后,经过长期的混乱,他的儿子沙特即位。但是在后一个国家里,虽然瓦哈比主义的古代精神已几乎灭绝,但是伊本·沙特却能够于1910年创立伊赫万兄弟会把这种精神恢复过来。他规定自己的徒衆必须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法律。伊本·沙特就象塞努西教派那样主要不是在神秘玄想的生活方面,而是在实际劳动方面训练徒衆,把加入伊赫万的人移植于内志境内比较肥沃的农业地区,因而在不安定的游牧生活当中,初步创立了国家组织的中心。这些人同时也是他的常备军。1913年他趁着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分身不暇的机会,在英印政府同意下,征服了向来受巴格达统治的邻省哈萨。这给他通往海上的道路。土耳其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设法拉拢他,不加以任何条件,任命他做内志的总督。
在汉志南部,穆罕默德·阿里曾经企图征服不果的阿西尔山区,虽然在名义上还算属于奥斯曼帝国,却是完全独立的。到了十八世纪末叶,阿里派摩洛哥支系中的一个成员艾哈迈德·易德里西,去麦加朝觐之后,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在文化水平仍然非常低的人民当中,获得圣徒的称号,这就保证了他的后代有了一定的政治权力。其中有一个穆罕默德,曾在开罗的爱资哈尔大学念过书,然后有一个时期在基勒内加的库佛拉和塞努西教徒住在一起,,他不肯向土耳其效忠,然而与同盟者宰德派教长叶哈雅一起被击败,但是受到义大利的援助,却能够象这个同盟者一样,又恢复了自由。
在邻邦也门,土耳其尽管从1850年以来竭力设法想征服也门的宰德王朝,却能够维持存在。在1904年到1905年的激战期间,阿卜杜勒·哈米德的政府看到这个遥远的边陲不能够用武力维持之后,就已经准备把这个山区留给教长叶哈雅作爲一个自由的领域。但是青年土耳其党认爲这是有辱国家的荣誉,不肯让步,而恢复了斗争,结果到了1911年10月,也只得同意在同样条件之下订立和约。
在印度洋和波斯湾沿海地区,,从哈达拉毛经过阿曼到科威特之间,有许多阿拉伯小统治者盘踞在那儿/他们或自称爲苏丹或自称爲舍赫,而或多或少都直接依靠英国。英国自从1839年以来,就已经很巩固地盘踞着亚丁,而且全力维护波斯湾内通往印度海道的安全。
沙里夫侯赛因在被放逐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已经了解到了土耳其帝国的弱点,到了1914年春天,就已经通过儿子阿卜杜勒,设法要与英国在埃及的人建立关系,希望获得英国的协助,使自己能够独立。土耳其参战的时候,他就立刻保证自己不会听从伊斯兰教教长的号召加入圣战。可是,在土耳其企图拉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沙特参战而不成之后,英国想把侯赛因拉过来,使他更积极地对土耳其作战。英国政府因此派遣快船和炮舰在群衆当中散发传单,而且用封锁汉志人民所倚靠的埃及谷物的进口作爲要挟汉志的有效措施。1915年7月,侯赛因终于准备亲自与英国高级专员麦克马洪直接谈判。他在7月15日的信中已经用阿拉伯人民的名义来讲话,英国如果肯答应阿拉伯人从西北的美尔星那一亚达那直到波斯边境和印度洋这整个地区独立,而且声明英国同意建立一个阿拉伯的哈里发国家的话,侯赛因就会支援英国。麦克马洪在8月30日的复信中,虽然保证英国不反对把哈里发的职位传给一个先知穆罕默德家族的后裔,却说明确划定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的边界还没有到时候,因爲还有许多阿拉伯人在土耳其那边作战。侯赛因与麦克马洪之间的通讯一直拖到1916年1月底,爲着照顾到法国的利益,侯赛因还得不到任何肯定的诺言,虽然这样,他仍着手策动帮同对土耳其作战的自己手下的郎族,而且派自己的部队加入作战。他的儿子费萨勒甚至冒险深入虎穴,从1915年1月起逗留在大马士革,作爲土耳其将军贾马尔丁的宾客,他在那儿利用他以前与阿拉伯军官协会和非军人的青年协会的关系,进行策动反对土耳其的统治。但是在侯赛因还不能够采取公开行动进行反对他的君主苏丹之前,他就被出卖而得不到所希望的胜利果实,因爲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英国东方问题专家马尔克,赛克斯和法国前任驻贝鲁特总领事弗·格·皮科在圣彼得堡达成协定,规定将来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这个赛克斯一皮科协定后来只有在俄国退出协约国之后才对阿拉伯各省发生效力,它规定:巴勒斯坦设立一个国际管理机构:在巴勒斯坦以北沿大马土革、霍姆斯和阿勒颇这些城市的这一条线以西的叙利亚沿海地区划爲法国的势力范围;伊拉克划给英国;剩下当中的叙利亚内地、加上摩苏尔州,建立爲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或联邦。
由于争夺达达尼尔海峡的激战和英国在开始对受到惨重损失的伊拉克战争,与侯赛因着手进行的谈判一时还不能化爲行动。直到英军从加里波利撤退之后,才觉得似乎可以动员汉志的兵力了。在埃及担任指挥的默里将军初时并不重视这一支兵力。费萨勒这时候已经回国,率领一支贝都印部队从苏比山威胁着尚爲土耳其占领的麦地那。在再南面一些的拉拜温泉,从前在土耳其军队当过上校的阿拉伯一塞加西亚血统的阿齐兹·阿里·马斯里正在努力训练从叙利亚和伊拉克来的志愿军人。在开罗的阿拉伯事务局爲着指导阿拉伯的事务,派遣劳伦斯去汉志。他后来学了一些叙述本身的经历的着作而在文坛成名,在英国青年眼里几乎成爲民族英雄。他不久就看到侯赛因的几个儿子当中最有胆识的费萨勒在反对土耳其的斗争,已经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于是就跟着费萨勒在--起。但是他一来到费萨勒那儿,就因爲土耳其军队挺进而不得不撤退到杨布港。费萨勒听了劳伦斯的意见,决定再向北靠近瓦志一带集中自己的队伍,这儿可以最不费力地威胁汉志铁路。默里希望看到土耳其部队从瓦志撤退途中被全部歼灭,劳伦斯却急于要从北部多得一个据点作爲支援。费萨勒留驻在瓦志的时候,劳伦斯终于在1917年7-月5日得到一个受群衆敬重的贝都因族长的协助,奇袭亚喀巴港成功。他希望从那能够作爲右翼,掩护和帮助艾伦比进攻西奈半岛和巴勒斯坦。艾伦比攻陷耶路撒冷之后,不得不把部队调到法兰德斯去,因而暂缓进军,劳伦斯于是又回到费萨勒那儿,准备进攻麦地那,尽量牵制在巴勒斯坦前线的土耳其部队。艾伦比很成功地攻破汉志铁路三点之后,在巴勒斯坦袭击土耳其军队,把他们赶到约旦河对岸去。劳伦斯因此向北推进,在得到一师一个师的澳大利亚军的增援能够于1918年11月30日进入大马土革城。
费萨勒和阿。卜杜勒本人在战场上同土耳其军队作战,他们的父亲侯赛因忙着在汉志巩固自己的权力。他爲着这个目的,请贵族们在麦加宣布自己爲"阿拉伯人的国王"(1916年10月29日),并且按照古例,于11月2日接受他们拥戴宣誓。他这样做法的意思是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保证自己认爲已与麦克马洪订妥的条约所给予他的权利。但是他马上就大失所望,因爲英国、法国,义大利只承认他爲汉志的国王,1月3日用联合照会通知他。这一事足够说明他缅念自己祖先的光荣,过分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和自己在阿拉伯半岛的地位。这时候阿卜杜·阿齐兹·伊本·沙特在内志得势,关于这一点,下文即将述及。他不肯承认侯赛因自命在阿拉伯有宗主权。因此毫无疑问,他也用不着一定先要与侯赛因敌对的表兄弟哈立德:卢阿伊的煽动,就进攻侯赛因的部队。1919年5月19日,伊本·沙特在塔伊夫之东的都拉巴击败率领侯赛因军队的阿卜杜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对侯赛因在阿拉伯的威信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他不雪此耻,反而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集中在巴黎和会上,仍然希望巴黎和会会同意他得到他的非分的要求。因此后来在极端失望之余,他拒绝接受凡尔赛与塞佛尔两个条约,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使他得不到邀请去出席洛桑会议。 1921年3月,英国军政人物在开罗会议上决定了如何处理阿拉伯问题的基本方针之后,派劳伦斯于8月底到吉达港与侯赛因订立条约。作爲英国继续支付从前的津贴和答应保护侯赛因使汉志不受袭击。交换的条件,侯赛因必须承认这时候已在圣勒摩会议中确立的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托管权。他也明知不会有任何别的建议,却仍不能够同意这一点。谈判一直拖到1924年夏天,侯赛因对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条件已经让步,但是仍拒绝承认巴勒斯坦的托管权,使谈判终于搁浅。他对自己的地位还是估计错误了,这从以下这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穆罕默德六世被废黜后,哈里发的职位虚悬着,侯赛因,这时到英国封爲外约旦埃米尔的儿子阿卜杜拉的许那都城访问,经他儿子劝进,1924年3月5日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哈里发的称号。但是连叙利亚都不承认他,更不必说严厉谴责他背叛土耳其的印度穆斯林了。无论如何,他爲了没有设法制止对麦加朝觐的旅客所进行的积习已久的剥削,也没有改善国内的行政,他的威信在伊斯兰教世界里已经受到了损失。他自称爲哈里发使伊本·沙特有藉口攻击他爲异端。侯赛因转向英国求助来对付伊本·沙特的时候,英国干脆抛弃了他,而支援另一个新兴的力量。1924年8月里最后一个星期,瓦哈比人进攻塔伊夫;他们攻克这个城市屠杀居民。麦加人要求侯赛因退位。他传位给长子阿里,自己逃到亚喀巴去。但是现在已不能使伊本·沙特停止进攻了;10月13日,他的副司令,沙里夫哈立德·卢阿伊占领麦加。瓦哈比人头一次夺取圣城的时候,曾经残杀过逊尼派,伊本·沙特现在先安定了害怕再受肆虐的逊尼派之后,12月5日亲自领先入城。阿里坚守吉达,直到1925年12月,然后逃奔到伊拉克,投靠他的弟弟费萨勒。伊本·沙特还要求收回亚喀巴,1926年6月,英国把侯赛因驱逐出境,而准许他在塞浦路斯岛上避难。到了 1930年底,他获准移居外约旦的安曼和他的儿子住在一起:1931年6月,他死在那里,埋葬于耶路撒冷。在他身上哈希姆家族的命运又一次告终了:他象阿里家族里许多祖先那样,坚信自己的神权,结果看不见这个世界的客观情况,因而成自己信仰的牺牲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瓦哈比君主阿卜杜拉·阿齐兹·伊本·沙特还忙于在国内巩固自己的势力,不敢冒险严格执行作爲土耳其任命的瓦利(总督)所应尽的职责。由于他接受英国驻科威特领事莎士比亚的劝告,土耳其就站在赖世德族的沙特那一边来反对他,尤其是在赖世德族的沙特的保护人扎米勒被一个野心勃勃的叔伯兄弟沙特·撒里哈暗杀之后。赖世德族的沙特既然得到土耳其在金钱和武器的支援,莎士比亚终于策动了瓦哈比人向他进攻。1915年1月,在雅拉布发生战斗。伊本·沙特有占优势的骑兵,相信自己已经得胜,这时候,从另一路进攻的步兵突受袭击;从前被伊本·沙特夺去哈萨牧地的阿杰曼部族的贝都印人乘机下来劫营,因此决定了他的败绩。莎士比亚坚持要亲自指挥伊本·沙特当时所有的唯一大炮,不肯退避,死于阵中。此后伊本·沙特谨守不动,尤其是英印政府初期在伊拉克失败之后,对阿拉伯的战场既然也不表示有什麽特别的兴趣。这时候英国政府把分配给英印政府对土耳其的作战任务转交给侯赛因。但是英印政府却相信必须使伊拉克战争由自己通过伊本·沙特的协助来进行,派圣约翰·菲耳比去利雅得。他马上得到这位王君的完全信任。侯赛因攻入内志的企图在都拉巴之役被伊本·沙特所挫。他在召集兵马与伊本·沙特决一最后胜负之前,还得消灭从后方威胁他的赖世德家族的力量。1920年春天,在哈伊勒的国君沙特被刺。这给伊本·沙特一种藉口来反对继沙特职位的阿卜杜拉·米·塔卜。 1921年4月,米塔卜战败之后,穆罕默德·塔拉尔代替他的职位,坚持都城,直到1921年11月。都城陷落之后,伊本·沙特能够恢复自己的家族在整个内志的统治。
向北的扩张受到新创立的叙利亚和伊拉克两个托管国所阻。不过,这两个托管国的边界既然还没有确定,伊本·沙特终于向西通过西尔汉河谷推进,向东通过隆马河谷推进。可是这时候侯赛因篡夺哈里发称号的冒昧企图,一如上面所述,给了伊本,沙特一个藉口(在信徒眼里却是权利)把他赶走,而在汉志建立沙特家族的统治。1926年5月间在开罗召开的代表大会讨论哈里发问题没有什麽结果之后,伊本,沙特6月间在麦加召开另一个全穆斯林代表大会,以便消除一个被认爲异端的君主统治圣地因而在伊斯兰教世界里所造成的疑惧。从阿拉伯半岛来的代表人数当然是特别多,从俄罗斯、阿富汗、爪哇和苏丹来的代表团补足缺席的北非代表的人数,因此参加麦加大会的人数比参加开罗大会的人数多了一倍(六十与三十之比)。瓦哈比人的灵活外交手腕使大会能够做到各教派在圣地都有平等的权利,因而替整个伊斯兰教世界确保了朝觐的自由。可是定期开会的打算和爲了开会而征收定额的捐款都没有下文。1930年,伊本·沙特在麦加加冕,称爲内志和汉志国王。
伊本·沙特的外交政策起初是决定于他与南部邻邦的关系的。在阿西尔,1923年穆罕默德死后,后代陷于分裂。宰德派教长叶哈雅乘机夺取沿海地区,连1921年1月31白英军撤出的胡德达这个重要海港在内。阿西尔的舍赫爲着对付这些侵犯行爲,向伊本·沙特求援,1926年10月21日在麦加签订条约,把自己的领土置于伊本·沙特保护之下。
这时候,叶哈雅教长与义大利搭上了关系。义大利希望从对岸取得对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安全的保证,而且很久以来就已经在也门夺取了一个经济据点。1926年9月2日,叶哈雅与义大利订立友好条约,根据这项条约,叶哈雅可以得到经济上的援助和军用品的供应,交换条件是答应让义大利发展企业,和在取缔贩卖奴隶方面与义大利合作。1927年6月1日,太子赛义夫·,伊斯兰·穆罕默德访问罗马,以便与义大利实业家进行谈判。这位教长把这样得到的援助估计得太高,还相信自己能够首先在亚丁这个英国保护地的内地扩大自己的领土。英国既然实际上只对亚丁有兴趣,因此这位教长虽然屡次侵犯英国的保护地,英国初时还是准备让步,直到教长要求收回从前属于也门的一切领土的时候,英国才出动空军。教长虽然把自己所占领的一部分土地归还,却坚持很长一个时期不肯订约,一个苏联的商务代表团来到,又加强了他的对抗力量。他只有到了受到伊本·沙特威胁的时候,才同意订约。他同受瓦哈比保护的阿西尔的边境上不断发生摩擦,这使伊本,沙特到了1934年年初采取激烈的行动。伊本·沙特的部队迅速进军,占领提哈马沿海地区,包括胡德达在内。但是1934年5月 20日,在塔伊夫签订和约时,伊本·沙特得到对方承认自己的边境后就心满意足,而放弃任何领土的要求。
这位内志和汉志国王对巩固自己的权力比扩大自己的权力更关心。他虽然有时镇压过个别贝都印部族的叛乱,一般说来,还是愿意学习先知穆罕默德的榜样,与统治的舍赫联婚,这样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在这一方面,伊斯兰教的婚姻法和离婚的简便给了他很大的方便。但是他在开放自己的领土接受西方的文明方面也很有成就,在这一方面圣约翰·菲耳比给他提供了很周密的意见。上面已经提到他的伊赫万兄弟会的农业殖民地。他对运输的问题特别注意,这问题由于他的国土幅员广大,所以特别重要。一如法国人和英国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逐渐以汽车来代替骆驼旅队一样,这位国王也开始在阿拉伯使用汽车,现在阿拉伯境内朝觐的交通是完全使用汽车了。
伊本·沙特的行政机构很久以来都在用电话和无线电,最近,尤其是在亲自领教过欧洲医疗的长处之后,还努力设法使自己的臣民也能得到近代卫生与医疗的益处。除了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地方外,阿拉伯过去是完全没有教育的,现在他连教育也注意到了。
第四章 叙利亚、巴勒斯坦、外约旦和伊拉克
侯赛因的反叛土耳其同时也鼓动了整个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的希望。当然,由于叙利亚境内在社会结构方面和宗教方面存在着分歧,任何一类居民都谈不到有什麽民族的感情。除了库尔德族、亚美尼亚族、和分散在各地的塞加西亚这些少数民族之外,牧民、农民和市民的经济利益也太复杂多样,不可能把人民群衆团结起来。他们一方面是逊尼派、十叶派、德鲁兹派和努赛尔派,另一方面是与罗马有联系的天主教徒:马龙派、麦勒克派和雅各派,还有希腊正教徒和景教徒。只有上层人土才感到大家都是属于反对土耳其主子这一方面,这种感觉是受一百多年以来在沿海地区很有势力的法国文化和贝鲁特美国大学所传播的民主思想这些影响所唤醒的。阿卜杜勒·哈米德的暴虐政权压制一切思想的自由,这加上经济落后,迫使许多叙利亚人移居于埃及和美国。青年土耳其党想在一种新宪法的理想的周围,团结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一切公民,而不顾民族的区别,因此用暴力压制阿拉伯语言的教育。他们这种统治加强了阿拉伯人争取自由与自决的愿望。在这种政治的状况之下,相信这种理想的人不得不学习青年土耳其党自己的榜样,组织地下团体。叙利亚人纳吉卜,阿祖里于1904年创立一个阿拉伯爱国协会,目的是争取法国的协助使阿拉伯各省脱离奥斯曼帝国:可是到了土耳其宪法提出之后,他却认爲自己的目的已达,而把自己和前法国殖民地官员埃·荣格所合办的《阿拉伯独立报》停刊。土耳其宪法一公布之后,住在伊斯坦布尔的许多阿拉伯人就组成阿拉伯一奥斯曼族兄弟会,在新国家的结构之内促进他们的民族理想;可是在阿卜杜勒·哈米德的政变之后,这个团体受到镇压。在伊斯坦布尔的阿拉伯人的官吏、议员和文化界人士有了前车之鉴,于1909年夏天组织了一个在表面上纯文学性的俱乐部,而特别努力在青年当中唤起阿拉伯的民族感情。1905年 3月,这个团体解散。在这个俱乐部之内,有几个职位比较高的阿拉伯人成立一个有政治目的而范围比较小的协会;其中有前宗教基金部部长赫立里·哈马达帕夏和我们已经讲过爲侯赛因服务的参谋总部军官阿齐兹·阿里·马斯里。这个会産生了军官俱乐部,后来有一个伊拉克的特别小组参加,改名爲"阿拉伯革命,j,这个新名字很明确地说明这个会的目的。黎巴嫩很久以来就有一个几乎脱离奥斯曼帝国势力的自治行政机构,在这儿已经组成黎 B嫩进步党,它主张由法国占领这个地区,因而得到法国驻贝鲁特总领事的大力支持。基督教徒在贝鲁特创立的改良党和它合作。这些党派不久多半都吸收到1912年年底在埃及创立的"分权联盟";这个联盟的支部网扩大到整个使用阿拉伯语的地区。1911年在巴黎的阿拉伯学生所创立的"阿拉伯青年"也参加这个联盟,与军官俱乐部密切合作,特别是在叙利亚的公务员当中进行活动。1913年6月,这些团体的代表在巴黎召开的代表大会的会上,把他们的要求集中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是限制阿拉伯人在本国境内服兵役和采用以阿拉伯语言爲官方语言。青年土耳其党有自己的人参加大会,在巴尔干战争压力之下,表示愿意在这些方面让步。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在叙利亚的第四军总司令贾马尔帕夏不肯容忍这些团体在后方活动。这些团体与法国驻贝鲁特总领事皮科来往的信件落入贾马尔帕夏手里之后,他对它们的成员严格执行军法的处罚,其中有三十三人在黎巴嫩的阿里雅军事法庭上被判处死刑。
穆德海斯和约订立之后,1918年11月8日,英法联合声明它们已经达到解放被土耳其压迫的各民族这个军事目的,现在准备在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设立独立的政府,来保证这两个国家有发展的自由。这个联合宣言使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恢复了而且充满了希望。即使英国确实履行了半心半意的诺言的话,侯赛因的儿子费萨勒尽管在大马土革建立了关系,侯赛因到底能够不能够做到把这些利益分散的集团纠合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当然是很有疑问的。可是光看赛克斯一皮科协议和1917年11月2日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的鲍尔弗宣言就够说明,关子土耳其帝国境内阿拉伯各省的命运,协约国已经作出很不同样的决定了。法国在叙利亚的经济利益虽然不算大,可是几世纪以来自命有权保护东方的基督教,而且在叙利亚很有成就地努力传播过法国的文化。在法国来说,问题是威信的问题,也是最后得到一些政治利益的问题。但是英国却记得住自己的帝国在伊拉克有切身的利害关系,爲了确保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的安全,不致受到波斯湾而来的任何攻击,得用新办的航空线来补充这些海上航线,而且最后把波斯南部和伊拉克境内的丰富油田作爲维持自己海上霸权之用。
侯赛因已经绝望灰心之后,他的几个儿子还在想至少捞到一些什麽。费萨勒在赛克斯一皮科协定订立之后,同意法国占领叙利亚沿海地区,希望承认自己至少在有可能成爲"独立"国的内地做个统治者。他因此于1918年11月往伦敦与英国外交部和犹太复国主义者领袖们谈判。在巴黎的叙利亚中央委员会虽然已经要求叙利亚与黎巴嫩在法国托管之下取得特殊的地位,1916年2月6日,费萨勒还是与劳伦斯向巴黎和会提出阿拉伯人完全独立的要求。由于费萨勒特别要求听取群衆自己的愿望,3月25日,四巨头委员会同意美国威尔逊总统的建议,派两个美国专家K.C.金和查尔斯·R.克伦前往叙利亚。这使费萨勒相信自己的目的已达,在4月的头一个星期就回叙利亚去。他在那儿马上就开始进行反对法国的工作,因此获得土耳其,尤其是英国的支援,英国拿钱供应他,拿武器供应他的手下。到了2月初,前秘密团体"阿拉伯青年"已经公开成立阿拉伯独立党,召开代表大会,要求叙利亚连巴勒斯坦在内独立,奉费萨勒爲国王,同时拒绝接受托管,要求美国协助,或者无论如何,要求英国协助,来建立这个国家。金一克伦调查团从6月10日起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访问了六个星期之后,也声明同意费萨勒做叙利亚国王,赞成托管制度,但是拒绝把巴勒斯坦让给犹太复国主义者。由于这个调查团回国后不久,威尔逊就患病,它的报告对叙利亚的命运远没有什麽影响。法国和英国达不到任何协定之后,劳合·乔治邀请费萨勒于1919年 8月再次来伦敦。费萨勒得到劳合·乔治的指示,于11月27日在巴黎与克莱蒙梭达成协定,规定如果费萨勒肯接受法国的协助来发展自己的国家,法国就保证承认费萨勒的国家是个缓冲的独立国。不久之后,英国开始从叙利亚北部撤退,法国方面一推进,就在的黎波里、巴尔贝克及其他地方遇到阿拉伯人的抵抗。费萨勒回到叙利亚的时候,他和克莱蒙梭所订立的协定开始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是他指出这是临时性质的,终于安定了左右的心。1920年3月8日,在大马士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布费萨勒爲国王。
但是1920年4月25日的圣勒摩会议把整个叙利亚移归法国托管。在黎巴嫩的法军司令古罗将军,有了这个决议的支援,于 1920年7月14日,拿最后通牒送给费萨勒,要求他承认法国的托管,监督铁路,使用占罗自己发行的纸币,和惩罚"革命分子"。费萨勒起初还想屈服,但是后来在激昂的舆论压力之下,不得不拒绝接受这个最后通牒。7月22日,他的部队被戈恩将军击败。7月 23日,阿勒颇被法军占领;25日,大马士革又被法军占领。费萨勒等着英国的援助,结果失望。1920年8月10日的塞佛尔条约规定叙利亚作爲独立国,由法国托管到条件成熟可以成立自治政府爲止;但是这并不能够制止法国把叙利亚分爲四个邦:(1)大黎巴嫩, (2)大马士革,(3)阿勒颇,(4)阿拉威邦(黎巴嫩北部奥伦蒂河与地中海之间的努塞里族地区)。贝鲁特和的黎波里两个城市,以及比卡(盆地;古代的科埃勒一叙利亚)也都并入黎巴嫩,因此叙利亚本部完全断绝了海路交通;忠于法国的二十万马龙派教徒本来就是黎巴嫩的多数民族,现在来了十三万五千各派的基督教徒,再加上三万亚美尼亚人,两万外国人,以及二十五万逊尼派,十万零五千十叶派和四万四千德鲁兹派,传统的不团结使国家内部的发展非常困难。豪朗境内的前德鲁兹派自治区现在归并大马土革。大马士革虽然有一个亲法的叙利亚人当总督,四个邦的权力都完全操在法国官员手里。
但是,叙利亚人不会甘心受到这样分割的。他们不只在国内的报刊,而且通过在欧洲的同胞,发动了激烈的运动来反对这种分割。1922年法国企图把大黎巴嫩以外的三个邦合并爲叙利亚联邦,作爲对策,但是各邦内部的组织并没有任何重要的更动。1926年5月22日的宪法把大黎巴嫩改爲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内费用很大的行政机构,此后两年之间,还得大大精简。
叙利亚联邦设立一个联邦委员会,每年选举一次总统。由于总统的命令得先由法国高级专员批准,这些命令对没有成立联邦之前各邦的独立行政来说是没有什麽意见的。因此不到两年之后,法国就放弃这种有名无实的结构。古罗的继承者魏刚将军于 1925年1月1日解散这个联邦,把大马土革与阿勒颇合并爲一个叙利亚邦,剩下的阿拉威邦独立存在。
受骗失望的叙利亚人长期以来酝酿着的不满情绪,由于一个以专员身份统治他们的法国上尉的残暴行爲,于1925年7月在九世纪以来素以独立自豪的德鲁兹族人中间爆发出来。9月间,甘默林将军虽然能够替被德鲁兹人包围在苏外达的法国讨伐军解围,起义的火焰已在大马土革以及全国各地都燃烧起来。法国人毫不犹疑地把塞加西尔人和亚美尼亚人武装起来,让他们随意驻扎在任何地方。萨拉伊将军从空中轰炸、从卫城炮击大马士革之后,虽然奉召回国,继任的文官德·儒弗内尔于1926年5月被迫采用同样的行动。游击战争一直继续到1927年春天才停止。
1926年8月,法国不得不派一个有经验的行政官员蓬索,到叙利亚去代替以前的军事总督。他在七年工作当中,虽然纠正了前任的最严重的过失,但是还不能够满足民族主义者的要求。 1928年2月,他责成一个民族主义者塔杰·丁·哈萨尼组成政府,4月2日下令选举国民议会,国民议会的任务是使叙利亚终于有一个宪法。蓬索虽然不遗余力来左右这次选举,结果还是激进派获得全胜。议会召开之后,激进派选出曾任费萨勒的首相哈希姆·贝·阿塔西做议长。8月2日,议会设立的立宪委员会提出宪法草案,内容完全不理托管制度,而要求成立共和国,三年选一次总统,奉伊斯兰爲国教。由于国民议会不顾蓬索对这种不符合国联的托管制度的要求的抗议,他下令停止开会。只有他与各党派领袖经过长期协商,后者对他的反对意见不再形成坚决的统一战线来对付之后,他才能够于1930年提出共和国宪法。1932年6月的选举産生了一个合乎他心意的议会,因爲这一次选举操纵得更加成功。国会选出一个顺从法国的议长。次年,蓬索还能够向叙利亚议会提出与法国订立条约的草案,象伊拉克与英国订立的那样,是用来代替托管委任的;可是由于这草案不能满足民族主义者的愿望,不获通过,蓬索因此辞职。议会再次拒绝接受这个条约草案之后,继任的德马泰尔解散了议会,亲掌政权。1936年1月的上半月,在开会纪念一个民族主义政党领袖的时候,德马泰尔派警察搜查这个党派的机关。反对他这种统治措施的愤怒情绪爆发成爲抗议罢工。,使经济生活停顿了好几个星期。到了2月底,这位高级专员觉得自己不得不让步。法国政府宣布准备与叙利亚代表团在巴黎谈判条约的问题。3月1日罢工结束。但是只有在莱昂·布吕姆继达拉第上台执政之后,才子9月9日订立一个使叙利亚满意的条约,11月13日,德马泰尔以这个条约爲蓝本,与黎巴嫩共和国也订立一个类似的条约。·这个与叙利亚订的在三年之后才生效的条约,限制法国在叙利亚境内驻军,只能在豪朗与拉塔基亚两地驻军,此外,还有两个长期使用的空军基地,法国在黎巴嫩的驻军权仍旧受到限制。法国承担这两个国家得以进入国联的义务。这样就会满足民族主义者最迫切的要求,还扫清了两个国家自由发展的道路,而法国又不必放弃自己在东方更进一步完成文化使命的可能性。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站在英国这一边,从土耳其统治之下解放自己的国家作了很大牺牲,结果使他们失望,因此比叙利亚人更加怀恨。侯赛因一直把巴勒斯坦连同耶路撒冷城在内这个穆斯林也看做神圣的地方,当作自己希望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一个必要部分。但是土耳其进犯苏伊士运河又一次使英国相信这个历史上一再证明的道理:只有在叙利亚有了缓冲的地区才能够保证对埃及的控制,英国当初爲了这个目的所夺取的西奈半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1915年格雷勋爵和劳合·乔治似乎批准过埃及总司令部方面所提出的一个把巴勒斯坦并入英帝国版图的计划。但是顾虑到世界舆论,把这个计划掩蔽在人道主义的门面后面似乎比较妥当些;1897年8月在巴塞尔召开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所提出替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创立一个国家的要求提供了英国很适当的一个藉口。由于法国仍旧提出对整个叙利亚的要求,赛克斯一皮科协定只讲到在巴勒斯坦设立一个国际行政机构,由协约国和麦加的沙里夫共同决定这个机构的形式。贝尔福于1917年11月致罗斯柴尔德勋爵的信中,头一次公开声明同意建立一个犹太民族的国家。英国在巴勒斯坦的计划得到犹太报界的支援。可是在巴黎和会上,英国的计划引起法国的反对,英国只有在以不支援法国掠夺德国作爲威胁后,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圣勒摩会议上,英国使巴勒斯坦的托管权于 1922年7月24日转移到自己手中,再也不提到什麽国际行政机构了。8月10日,英国公布巴勒斯坦的宪法,英国政策的双重目的决定了宪法内容含糊不清的态度,埋下了日后的祸根。英国政府所设置的高级专员取得了几乎绝对的权力,有权划分全国的行政区,随便处理国家的土地,矿藏和财富等等,任命和罢免官员。他身边有一个十位官员和十二位由选举産生的委员所组成的立法会议。除了设立新的非宗教法庭,其中一个设在比希尔巴区,按习惯法解决贝都印人之间的纠纷之外,还有穆斯林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宗教法庭;专门处理一切个人身份的法律问题。英语、阿拉伯语和希伯莱语都被认爲有平等权利的官方语言。移民入境的问题由至少十一个立法会议的委员组成的委员会决定;这个委员会与高级专员之间的不同意见由英国外交大臣裁决。巴勒斯坦的外交由英国政府代管,英帝国政府还要派军队保卫巴勒斯坦。英国政府虽然马上解释说,这个宪法并非作爲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的工具,可是两个宗教的阿拉伯人都马上惊动起来,害怕他们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受到犹太移民的威胁,尤其是因爲英国派出一个犹太人赫伯特·塞缪尔爵土做第一任高级专员。事实上,犹太资本家从许多住在国外的阿拉伯大地主的手里买到从前未开垦过的土地,而在这土地上建立犹太人的农业垦区。在城市里,特别是在特拉维夫这个新建的地区,犹太资本首创了繁荣的工业,日益吸引了商业。国内毫无疑问的经济繁荣很难说得上是很有居民带动起来的;不只这样,原有居民在很小程度上对繁荣有所贡献。移入境内的犹太人的人数不断增加,从1925年起趋于减少,到了1927年移出境外的人数甚至比移入境内的人数还要多,从1933年以后,移入的人数又增加得很可观。1926年在巴勒斯坦公务员中,犹太人占六百七十八名,穆斯林只占六百三十二名,但是还是远不如基督教徒一千二百四十四名的人数。在头几年当中,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矛盾(这在圣地从古以来就特别尖锐),仍旧阻碍着阿拉伯人之间的团结。只有到了1928年才能够在耶路撒冷召开阿拉伯代表大会,于7月23日要求英国高级专员设立一个民意机构,这个机构如果建立,犹太人势必占少数,因此他们竭力反对这个建议;但是英国政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爲不能同意这个建议。
1933年犹太人开始由德国迁移入巴勒斯坦,1935年人数增加到六万一千五百四十一人,这种移民的高潮马上引起阿拉伯人方面的剧烈反应。到了这个时期,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教徒联合起来共同自卫。穆斯林世家之间在此以前还是极端激烈的互相对立,现在也退处不重要的位置。耶路撒冷的穆弗蒂艾敏·侯赛尼,作爲穆斯林教徒的领袖,势力日益增加。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从古以来袭击旅客成爲习惯,连受托管的国家的警察都无法制止;除此以外,从前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现在逐渐发展成爲内战。从1935年以来,阿拉伯志愿兵把自己组织起来,爲阿拉伯人争取自决权。这些残杀的惨事不必也不可能在这儿详述。
英国企图补救它的东方政策上这个大失败,但到现在爲止,还没有成功。1936年夏天,英国派一个皇家委员会来到巴勒斯坦调查情况。不幸得很,阿拉伯人决定抵制这个委员会,而只有到了这个委员会离境五天之前,才放弃掉这种不得策的态度,因此这个委员会主要是向英国和犹太当局方面了解情况。这个委员会在 1937年7月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建议:把这个在结构上只能成爲一个经济单位的国家分爲三个独立国:西北一个犹太国(国内仍旧包括大约三十万阿拉伯人);剩下的土地成爲一个阿拉伯国;其中还有一个包括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拿撒勒三个圣城在内的英国新托管区。这个计划在阿拉伯人中间引起了愤慨的怒潮,英国在1938年春天,却派一个技术委员会来调查,如果必要的话,用广泛人口迁徒的方法,这个计划到底可以不可以实行。这时候英国政府也相信以这一条途径,解决不了这个困难的问题,因此召集互相敌对的双方领袖开会来和平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英国不许因受到逮捕的威胁于1937年10月19日逃往贝鲁特的耶路撒冷的穆弗蒂参加这个会议,因此直到1939年2月这个会才开成。叙利亚、伊拉克、埃及和沙乌地阿拉伯都派代表参加。但是阿拉伯代表拒绝与犹太代表见面,因此到了1939年3月初,巴勒斯坦的命运还是未定之天。
外约旦根据自己的全部历史,是属于叙利亚的,在赛克斯一皮科协定上,也是包括在准备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之内。在 1922年的圣勒摩决定的托管权规定之下,外约旦是作爲"约旦河与巴勒斯坦东部边界之间"的土地移归英国。英国这种变相取得外约旦的要求,是因爲它作爲与伊本·沙特的王国之间的缓冲国和作爲与伊拉克之间的联络地带,英国少不了它。此外,这个经济尚未十分发展,人口多半是贝都印人的国家,能够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使阿拉伯世界忘记掉英国对侯赛因王室的背约弃信。费萨勒的兄弟阿卜杜拉原来要被立爲伊拉克的统治者,后来却迫得向自己的兄弟让步,1920年底,阿卜杜拉带着一小队的贝都印人出现于巴勒斯坦的南部边境,目的是插足到叙利亚。英国官员虽然没有劝诱他退回汉志,却劝诱他停止前进。12月费萨勒到伦敦,向当时英国殖民地大臣邱吉尔进言说,满足自己和哥哥的要求对英国是有利的。爲着这个缘故,邱吉尔于1921年3月亲自到开罗,再从开罗到耶路撒冷。在邱吉尔的命令下,阿卜杜拉乘汉志铁路的特别快车,由一个英国军官领到克拉克和安曼,而在那些地方接受了酋长们宣誓效忠。早在1920年7月12日,英国高级专员赫伯特·塞缪尔爵土在沙尔特发表的演词中,已经准备把"独立"给予这些酋长们了①。3月28日,邱吉尔在耶路撒冷接见阿卜杜拉,确认他爲国君。英国只保留派遣驻扎官驻在都城安曼和在安曼与吉札建立两个空军基地的权利。但是英国政府认爲暂时把事情搁下来是妥当的。
1922年10月,阿卜杜拉带着从前在大马土革替他兄弟服务过的首相里达·里卡比,亲自到伦敦,想得到一个明确的决定。可是直到1923年5月24日,塞缪尔在穆斯林教开斋节访问安曼时才能够宣布;阿卜杜拉如果肯与英国订立一个关于托管和实行宪法的条约,英国就会承认阿卜杜拉的国君地位。这个要求是要进一步限制他的本来已经很有限的权力,结果在政治上完全未成熟的贝都印人当中激起了一番骚动,他们在组织现代政党的藉口之下,恢复了古代的四分五裂局面。因此到了1924年8月,阿卜杜拉到麦加朝觐的时候,变乱发生,而且蔓延到了叙利亚。他回国的时候,英国向他提出最后通牒,不只要他交出罪犯,而且要把财政管理完全不受他的控制。阿·卜杜拉不得不同意政府中最重要的三个部都操纵在英国官员的手里。1928年2月20日,在伦敦订立的条约剥夺了阿卜杜拉的一切实权。不过英国低估了这个国家的力量。全体阿拉伯报界在强迫阿拉伯人放弃一切权利问题上鼓动起来的愤慨情绪,造成了骚动和抗议罢工,而英国却企图用轰炸机压制下去。4月16日强加在阿卜杜拉身上的宪法使他和他的人民在英国统治上毫无权利可言,因而受到四面八方的反抗。 1928年7月在安曼召开贝都印酋长和城市贵族的会议决定拒绝接受英国的托管,因爲它违反准备自治的真正作用,会议并且要求有一个自由选举的议会。因此到了秋天,人民群衆猛烈反抗政府按照自己的办法来进行选举的企图,到了1929年1月,才能够召集一个只有百分之三有选举权的人选出的"人民的代表会"。在这些情况之下,外约旦谈不上有任何政治生活的发展。议会经常开不成会,因爲议员不出席。国家的经济生活特别受到犹太复国主义者设法替犹太移民购买土地所扰乱。1933年阿卜杜拉本人把在戈尔一卡皮特的田地六万五千杜那姆(每一杜那姆相当于九万平方米)租给犹太人,租期是九十九年,租金是两万巴勒斯坦镑;不久之后,他到圣徒艾》·欧拜德·阿米尔·贾尔拉基前朝拜,人民把这个行动当作背信以后的赎罪。但是还有其他大地主,如萨克尔族酋长米斯卡尔帕夏,费兹,却赞成犹太人殖民的办法,而且创立一个新的政党,以《沙漠回声报》爲机关报。这个党还在安曼召开代表大会,讨论进一步发展国家的经济计划。在侯赛因帕夏·塔劳纳召集的一个唱对台的代表大会上,着重提出的是阿拉伯团结问题。在它的影响之下,1933年4月,"人民代表会"通过法律,禁止任何土地租或卖给犹太复国主义者,或如10月里公布的法律时所说,给任何外国人。因此,梅尔切特勋爵和两个埃及籍的犹太人想设立的农业银行的计划也就告吹。
伊拉克是头一个荣获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几个世纪以来伊拉克在奥斯曼帝国版图之内,保持了某种程度的独立存在。土耳其政权,在这儿跟在埃及一样,从来没有完全控制住困难的情况;又象埃及一样,麦木鲁克(奴隶)有时夺取了政权。沿幼发拉底河下游的贝都印部族在十八世纪中叶时,已经结成联盟,称爲蒙塔菲克,曾给巴格达的帕夏造成许多麻烦。居住在纳加夫、克伯拉和卡.兹曼三个圣城周围的十叶派教徒与波斯境内的同教派信徒经常互相密切来往,他们只是怀着极其勉强的心情才承认自己是异端苏丹的臣民的。在二十世纪初叶以前,逊尼派教徒中的文化生活非常落后。因此这儿的阿拉伯民族感情的发展条件远不如叙利亚。
只有在伊斯坦布尔受过训练的文武官员在那儿接触过现化的思想:有些军官在叙利亚驻防期间,也被叙利亚军官俱乐部的代表争取过来,回国之后,在国内建立了几个支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印度政府认爲必须保护波斯湾内的利益,因此派了一个英印军团负责征服伊拉克。占领巴土拉之后不久,跟随这个远征军团的政府官员开始按照在印度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有秩序的行政管理;他们计划把印度移民移殖到伊拉克和推广种植棉花。但是对这个国家来说,军政府是一个很重大的负担。象在埃及一样,农民被大量征用,强迫劳役,经常使他们毫无保证地离乡背井。的确,在军队的需要没有满足之前,连粮食买卖也经常是不许可的。不错,就象米德哈特帕夏已经试过而有很大的成就的那样,作爲农民在有利条件之下定居下来,的确削弱了蒙塔菲克的力量;可是要贝都印人交税,他们却又是非常不高兴。后来爲了设法争取贝都印人的支援,曾经采取厚待部族酋长的做法。军事当局起初时冷淡对待包围他们的野心家(例如塔列卜帕夏曾经自告奋勇要在伊拉克南部策动反抗土耳其的起义)和土耳其军队的逃兵,甚至把他们放逐到锡兰、印度和埃及去。
这个英印军政官僚可实行的政策,在占领巴格达之后,又与英国政府的一般指导原则结合起来,这些原则的基础是管理埃及的经验和劳伦斯的汉志政策。要把初步征服的巴士拉州长期维持在英国统治之下,而在巴格达把英国的这种统治装上一道"阿拉伯的门面力,这个任务实在是很难执行的。策动阿拉伯人向土耳其作战的希望也终成幻影。还好穆德洛斯和约使英.国统帅部免却这种担忧,现在要做的只是根据1918年11月7扫的法英宣言来改组伊拉克国内状况的问题了。不幸,1918年3月,珀西·考克斯爵士调任驻德黑兰大使,行政方面少却了一个最能干的官员。英国外交大臣在劳伦斯建议的基础上,正在考虑在上下美索不达美亚替侯赛因两个小儿子阿卜杜拉和宰德建立两个独立国。由于叙利亚准备给费萨勒作爲哈希姆家族的效劳的酬报,同时使这个家族受英国的牵制,英国民政专员A.T.威尔逊爵士提出反对,认爲这样分割是不可能的,侯赛因没有一个儿子对付得了本地的贵族。他于是建议举行公民投票来决定在英国保护之下是不是要成立一个单一的阿拉伯国家,或者是不是需要一个阿拉伯人作统治者,要是这样的话,谁是大家意中的侯选人。他还获得近东和中东部际委员会批准这项建议。
由于大量农村居民的落后状况,英国专员只征求了部族地区和小城市中的酋长和大地主的意见;这些人物,象巴土拉和摩苏尔的一些经过仔细选择出来的贵族一样,声明他们自己赞成英国统治,库尔德人特别着重指出,他们是无法生活在阿拉伯人管辖之下的。几个圣城的十叶派的意见分歧:纳加夫由于战略上的重要性,受到了英国的影响,因此发表声明表示拥护英国;在克伯拉和卡兹曼的教土把异教徒的帽子扣在任何胆敢主张异教徒统治的人的头上。在巴格达的穆斯林教徒代表,在人选上虽然说是经过特别慎重的挑剔,却声明主张把侯赛因的一个儿子请来。
"公民投票"的结果尽管不十分好,英国政府还相信能够提出条约草稿,规定英国高级专员爲国家元首,下面由阿拉伯人的省长和从区参议会选出的省参议会。英国高级专员想把摩苏尔归并入伊拉克,作爲一个行省,但是寇松在和平谈判结束之前,轻易不肯接受新鲜的主意,因此他指示高级专员把摩苏尔从伊拉克分割出来,另行设置爲一个阿拉伯省份,把它围绕在一连串的库尔德族的自治邦里面。
这时,叙利亚既然已经成立一个--当然寿命很短促--独立国家,因此就有人提出要求说,伊拉克最后也一定要脱离外国的统治,这项要求特别得到伊拉克血统的军官的支援。由于英国民政专员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处理不当,激动了民族主义者的情绪。原来军事当局要占领的只是到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开姆这一块地方,而民政专员却认爲需要占领到更靠北的德尔-苏尔。而后者早已被叙利亚政府以防备土耳其的侵入爲名并人间勒颇省了。民族主义者剧烈反对,而且策动贝都印人一再袭击在英国护送下的商队;英国看到自己不得不从过分挺进的前哨撤退的时候,阿拉伯人庆祝胜利,把这看成是英国害怕阿卜杜拉的军队。
1920年3月8日,军官俱乐部的伊拉克支部宣布侯赛因的儿子阿卜杜拉爲伊拉克国王。因此英国要是再耽搁宣布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民族政权的话,对英国的威信似乎会有很大打击。可是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勋爵坚持不能够相信东方民族有自治的能力,尤其是认爲自己得等待在圣勒摩召开的托管委员会所作出的决定。
这个时候英国民政专员已经指派自己的行政官员组成一个委员会,在法律专家E.博纳姆一卡特爵士领导之下,对怎样把从前的军事法政权转变爲一种平时状态的问题,负责进行了周密的调查。这个委员会的结论是:要在英国托管之下使人民志愿自治,最好的办法是以埃及爲榜样,设立一个国务会议。但是在高级专员领导之下,这个国务会议的职权问题,意见还是不一致。到了4月底,当托管权移交给英国的时候,一阵又一阵的民族主义者的激动浪潮,在巴格达再次达到高潮。十五名代表从清真寺的一个人民代表团体得到指示,要求英国民政专员接见,民政专员在6月2日在四十个他自己认爲是亲英的贵族面前接见这些代表。但是这些贵族也不肯听从民政专员博纳姆-卡特的建议,而要求召开国民会议。他现在不得不看到自己不顾民族的愿望,认爲这种愿望不外人爲制造出来的,而要按照在印度行之有效的原则来管理这个国家的政策已经搁浅了。他建议把珀西·考克斯爵士调回原任,考克斯是在伊拉克唯-:有足够的威望能够建立托管政府的人。
伊拉克已经积累了那麽多的火种,因此一桩无关重要的事件 (幼发拉底河下游的鲁迈达有一个部族的酋长和--个英籍政治官员在租地问题发生争执)就足以激动全国的广大土地区在6月30日爆发起义。这一次起义到9月底已经从幼发拉底河下游蔓延到十叶派的各城市,直到波斯边境--可是没有占领到巴格达。英国守军得到印度方面增援后,经过几场损失惨重的战役,才能够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10月1日,珀西·考克斯爵士到巴土拉就任高级专员的时候,国内有一半的地方还是紊乱不堪,在1921年春天才能够完全平定下来。
珀西·考克斯爵士在格特鲁德·L·贝尔女土(她研究考古学,多年以来对东方的情况十分熟悉)和H.圣约翰·菲耳比(他是阿拉伯探险家,以与伊本·沙特谈判的本领出名)这两个人的协助之下,起初想在一个阿拉伯贵族领导之下设立临时政府。经过长期婉拒之后,巴格达的年迈贵族领袖阿卜杜勒·拉赫曼·吉拉尼出任领导。获得英国准许于1920年2月回国的赛仪德,塔列卜帕夏任内政部长。曾任土耳其高级军官的哲耳法尔·阿斯卡里任国防部长。巴格达的一个犹太银行家萨松·埃芬迪任财政部长。教育部让给一个来自克伯拉的学者,目的是想争取十叶派。
可是这时候英国政府相信,自己要在伊拉克维持势力,就得设置一个君主作爲这个政府的首脑。本来擡举一个本地贵族登上王位,可能是很合适的。可是两个被提名的人都有缺陷:吉拉尼这个贵族领袖太老了;塔列卜帕夏的野心已经结下了许多仇敌。许多官员瞩目的土耳其王子布林汉·丁,可能引起穆斯塔德·凯末尔的土耳其与伊拉克之间的冲突。因此,侯赛因的几个儿子算是最合适的候选人了。在这几个儿子当中,阿卜杜拉已准备引退,把位让给被法国赶出大马士革的兄弟费萨勒。于是英国的政治和军事代表便选定了费萨勒,1921年3月12日,邱吉尔把他请到开罗去。费萨勒最危险的对手,塔列卜帕夏竟然轻率地恫吓说,政府要是出任何力量来影响选举的话,他就在贝都那人当中发动自己的党羽进行暴动。他因此被放逐到锡兰去。贝尔女土竭尽全力替费萨勒奔走。
6月23日,费萨勒来到巴土拉,29日受到巴格达群衆的热烈欢迎,可是在巡行到小地方时受到有所保留的冷淡接待。因此似乎很需要有一种人民的议会来保证他的王位;由于在民选的国民议会里;结果怎麽样似乎很靠不住,因此当局认爲在英国顾问监督之下,各地区贵族和官员发表一下声明也就够了。在这样"民意投票"的基础之上,珀西·考克斯爵土于8月23日宣布费萨勒爲国王。
费萨勒即位后发表的演词提出一个规定与英国建立新关系的条约。英国政府虽然准备尽量避免用托管这个不愉快的字眼,却更加坚决反对限制自己的势力。政府向国王提出的条约初稿,跟这种要求还寓得很远,因此受到民族主义者的剧烈反对。费萨勒有了他们的支援,认爲自己逃避得了英国的保护,由是于1922年8月14日,批准以吉拉尼这位贵族领袖爲首的第一届内阁辞职。
两个新组成的民族主义政党利用费萨勒登位一周年纪念日的机会,举行示威游行,反对托管,这时候国王病重,使英国高级专员利用国王病重得到了一个方便的藉口,独自掌揽政权?英国高级专员把几个政党领袖放逐到波斯湾中悬崖绝壁的汉雅姆小岛,还威胁另外几个领袖迫使他们迁徙出境,国王病愈之后,不得不同意吉拉尼这位贵族领袖重任首相,并且批准条约;可是此后不久,吉拉尼这位贵族领袖独自辞职,阿卜杜拉·穆赫辛·贝格,萨东继任首相。
要起草一个宪法,既照顾到伊拉克人的愿望,又同样照顾到英国的要求,这个任务也同样困难的。没有疑问英国国内时常有人埋怨东方政策的代价太高,1922年10月23日,劳合·乔治内阁垮台之后,甚至有人把从伊拉克撤退的要求拿来做竞选的口号。就伊拉克方面来说,在英国管辖的重担之下,压得痛苦呻吟,英国行政机关的代表所拿的薪津比本地人官员高得多。但是英国政府绝对无意放弃伊拉克,想的只是如何恰当地来发挥自己的影响,有时通·过高级专员对国王发挥影响,有时通过英籍顾问对部长和议会发挥影响。由于宪法出诸英国之手极其明显,因此十叶派对定于1922年10月选举的制宪会议竭力反对。只有把十叶派的领袖们逐回波斯老家之后,选举才能进行,制宪会议于1924年3月 5日开幕。
伊拉克与英国订立的条约经过议会长期讨论,还经过英国威胁如果条约不付诸实施,英国就要请国联授权对伊拉克采取新的措施之后,才获批准。它最后的迁就还受了与土耳其争夺摩苏尔的影响,伊拉克要是没有英国的协助是无法夺到摩苏尔的。英国还能够利用这种恐惧心情,取得基尔库克的丰富油田的租让权;一条油管横贯沙漠把石油输送到巴勒斯坦的海法港之后,英帝国在伊拉克一项最重要的利益就得满足了。因此在石油租让权解决之后,跟着的就是1925年3月21日公布最后定案的国家宪法。
伊拉克与英国1923年4月30日订立的条约的议定书规定:双方同意该条约到伊拉克加入国联之后废止。在此以前,英国保证在二十五年内每隔四年研究一次英国介绍伊拉克加入国联的可能性,以及关于财政与军队方面的协定是否需要修改。1928年头一次期满的时候,费萨勒带着首相哲耳法尔,阿斯卡里亲到伦敦,企图说服英国政府,伊拉克已经条件成熟,可以加入国联,但是英国要他等到1932年再说。工党在英国当权的时候,伊拉克和埃及一样都希望它对民族的愿望会考虑得大度一些。事实上,英国的新政府可能于1932年向国联提出,而且声明自己准备与伊拉克和埃及订立新的条约。民族主义者虽然激烈反对英国的保留款项 (一旦发生战争,伊拉克由英国自由处置,空军基地由英国长期使用),新选出的议会于11月16日已准备批准这个条约,从此以后,英国的确已开始撤消自己的行政机构。1932年5月30日,伊拉克保证照顾少数民族的权利和维持正规的司法制度,在这以后,它于10月3日被接受加入国联。
费萨勒在位最后的一年发生一次很严重的冲突。亚述人是讲叙利亚语的景教徒,他们还没有被世仇的库尔德人所消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起义反抗土耳其,和平之后,他们在摩苏尔定居下来。英国托管行政机关,在英国国教的传教土的劝告下,对他们特别优待,尤其是由于他们在军事上证明了很有用处。他们信赖英国的这种支援,就拿英国的钱,在各次暴动中,攻击邻近的库尔德人,而成爲库尔德人最凶狠的敌人。英国势力衰落之后,伊拉克政府对他们不再做任何让步,这样失策的结果,迫使他们武装起义。而巴基尔·西德基上校惨无人道地把这起义镇压了下去。
1933年9月8日,费萨勒死的时候,全国普遍举行哀悼,这说明他的政权是很得民心的。英国高级专员的劝告虽然有时可能阻挠他,使他没有采取任何过分大胆的措施,可是,作爲一个外国人,而且处在最困难的环境之下,他毕竟登上了王位,巩固了王权,无论如何是有很大功劳的。他爲人八面玲珑,使他在社会利益复杂宗教信仰不一的人民当中,经常能取得支援,来实行他的一开始就很正确地选定的而且一贯坚持不易的政治路线,领导国家走向独立的政治生活和繁荣富强,同时又能慎重顾到议会的形式,承认英国的无可争辩的权利。而英国的保护是伊拉克所不能缺少的。他在位期中所组成的内阁几乎都听从他的命令,而不是听从议会的命令的。任何时候他于预政府,总是爲了国家的利益。他的世仇、内志和汉志国王伊本·沙特有一个时期想向北扩充势力,侵犯邻国,而在英国调解之下,费萨勒和伊本·沙特竟能友好相处,1936年4月21日,在费萨勒的儿子统治之下,甚至还能够与伊本·沙特订立了一个友好条约。
费萨勒的儿子加齐一世二十一岁登位,由于年事太轻,要继续他父亲的事业当然不可能有同样的成就。他登位元之后,头一次组织新阁的企图由于英籍和伊拉克籍顾问的意见冲突而失败,因此对政府此后的人事更动他都没有什麽决定性的作用。国内政治情况的不安定可以从1936年10月29日的政变看出来。国王出于一股对"英勇"事迹的青年热情,曾经把镇压亚述人的巴基尔·西德基升爲将军,西德基在巴格达城外举行军事演习的时候,派部队与飞机袭击首都,想推翻亚辛帕夏的内阁,指责他有反动的倾向。在双方谈判当中,年迈但是能干的大臣哲耳法尔帕夏被刺。亚辛引退之后,1913年土耳其首相的兄弟,希克梅特·素莱曼、麦哈茂德·晓克特帕夏和巴基尔的党羽等共同执政。虽然亚辛帕夏早巳以阿塔土耳其的崇拜者自居,可是只有到了现在这个新政府才真的想仿法阿塔土耳其的榜样。土耳其是清一色的,没有任何外国的势力。与土耳其对比起来,伊拉克是在英国监督之下,在少数民族,内地移民,以及财政这些问题上还得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获得国内稳定。
这些狂风暴雨的年头对伊拉克的文化生活并不特别有利。由于当地的两大势力,十叶派和逊尼派,竞相恢复本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妨碍了文化的发展,因此政府主要转向叙利亚和埃及吸引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到国内来;但是这些人物绝少能够维持得很久,因爲伊拉克人抱着狭隘的爱国主义情绪,很容易觉得受到了侮辱。因是之故,1927年有一个叙利亚青年爲着写一本颂扬伍麦叶王朝的书,被解除巴格达师范学校历史教员的职位。尽管如此,伊拉克的现代的教育精神,尤其是在埃及报刊影响之下,也在逐步擡头,特别在诗歌和编史方面,也逐步夺取传统派的阵地。
第五章 伊朗(波斯)和阿富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波斯几乎陷于一片混乱之中。不错,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条约订立之后,布尔什维克马上就把在波斯所获得的一切交还波斯,而且放弃掉沙皇政权对这个国家的要求;但是俄国军队所撤退的地区马上又被英国占领。1919年 8月9日,珀西·考克斯爵士与波斯达成一项协定。这项协定,按照埃及与伊拉克的蓝本,把军队和政府交给英籍"顾问J5之手。同时有一个波斯代表团在巴黎,没有得到自己政府的充分指示,徒劳无功地力图引起正忙于在世界命运问题上争吵不休的协约国的注意。
可是布尔什维克不久在波斯也恢复采取积极行动的政策。 1920年5月,他们占领了巴库之后,穷追逃遁到里海上波斯海港恩齐里而被波斯方面缴械的白俄将军邓尼金所率领的小舰队,炮轰恩齐里海港,而且追逐一路撤退的英军直到内地的勒什特,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以库楚克·汗爲首的临时政权。他们快要追逐到德黑兰的时候,波斯的哥萨克旅才收复了勒什特,然后又撤退到英军防线的后面。
哥萨克部队里的波斯籍军官把这一场失败诿罪于自己的俄罗斯籍同志,这不是无因的。其中有一个波斯军官,毛桑得朗的礼萨·汗,1878年3月16日生于萨瓦特库,父亲是个少校,他曾经与俄罗斯人干过一场,当时,他奉到政府的命令,解除一个不肯放弃职务的俄罗斯籍军官的职位,而在旅里建立一个对自己真正忠诚的卫队,恢复了这个旅的战斗力量。
当英国还在考虑最后要不要放弃自己已经失去了的这个波斯前哨的时候,波斯大使穆沙维尔·麦马立克正在莫斯科与希舍林谈判条约,规定俄国方面放弃在波斯境内所占的一切地方和一切治外法权。
以艾哈迈德沙爲首的德黑兰政府不能形成一条明确的政治路线,因此在礼萨·汗影响之下,驻在卡齐因的哥萨克军官决定干涉首都的政治。他们爲了这回事,认爲需要有一个能说会道、擅长笔墨的文人,结果找到了齐亚·丁。 2月2日,礼萨·汗带着两千五百人,陈兵于都门之前,要挟波斯国王建立一个新政府。宪兵队与他们打过一场很短的仗之后,瑞典籍的宪兵司令也投向哥萨克部队。已经替自己担忧的国王毫无抵抗地同意齐亚·丁组织一个新政府,这个政府清算了只顾本身利益的前任统治人物,而把他们贪污的财産充公归入国库。担任军政大臣兼总司令的礼萨·汗辛勒不懈地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一些残余部队,加上自己的哥萨克部队,改编成爲一个随时能够作战的新兵团。身爲首相的齐亚·丁企图强迫礼萨·汗聘用英籍教官的时候,礼萨·汗赶他下台;而让一个原来被逮捕的省长卡瓦姆·萨尔塔纳出任首相。
但是各省的统治者还一点也没有意思服从新的中央政权。在基兰,除了俄国抉上台的库楚克·汗政权之外,还有一系列也是受俄国支援的其他头子也得加以推翻;在阿塞拜疆,有一个库尔德族的酋长宣布成立共和国,问题是要在布尔什维克还没有认定他值得帮助之前,赶快先把他结束掉。在1921年与1922年两年中,伊朗北部经过破坏很大的游击战争,才被征服下来,1923年,礼萨·汗还得收服南部,因爲英国在那里已经把中央政府的威信破坏无遗。
礼萨·汗上战场的时候,就不管都城里的阴谋,其中有三次闹到把首相换掉。但是到了10月,发现卡瓦姆·萨尔塔纳谋害礼萨·汗生命的时候,礼萨·汗就任首相兼军政大臣。波斯国王像他的祖先一样,只顾本身的利益,认爲还是到欧洲无定期游历一番来逃避责任爲妙。
礼萨·汗的地位与穆斯塔法·凯末尔的地位有足够共同之处。因此人们有理由期望他跟土耳其一样,得出结论要废除苏丹和哈里发制度。但是在民族方面还远远谈不上团结,在宗教方面,尽管十叶派居于优势,还是宗派衆多的这样一个国家,礼萨·汗十分精明,没有过分估计自己的地位。因此到了1924年初,当两方面都是要求建立共和国的时候,他却慎重自制;复兴党在议会里认爲以后能够利用议会来修改宪法,而被英国禁止入纳加夫境内的十叶派神学家穆罕默德·哈利西(可能是在布尔什维克影响之下)力主重新选举,建立一个"人民共和国"。1924年3月,宪法的问题引起议会的激烈辩论,1924年引起了街头骚动和罢工。礼萨·汗用十分狡猾的姿态来对付共和运动。他旅行到库姆圣城,那地方有全国的人都十分敬重的教士,他们叫礼萨·汗保卫国家的根基和伊斯兰教,防止进行任何现代化的变动。他就地发表的宣言没有引起反应,于是他便辞职,于4月8日下野到鲁德亨去。他手下的将领借此威胁要向德黑兰进军,马上就有一个议会代表团出发去见礼萨·汗,要求他回都。议会不得不宣布对他的信任,他然后再出来领导政府。这时在卢尔人当中爆发了叛乱,他的军队加以平定之后,他尽全力来建设军队,配备用法国工厂所出的新型武器。
伊朗最后一个不肯服从中央政权的省份是阿拉伯居民占大部分的库齐斯坦。早在1905年英国已经与穆罕默拉的酋长哈兹阿尔订立条约,获得这个地方的油井。油管的终点是在夏台-阿拉伯河口的阿巴丹,爲了保护这条供应印度洋上英国船只的油管,英印军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就占领了伊拉克的南部。英波石油公司的租让权当时虽然是由德黑兰政府给予的,英国却又与哈兹阿尔签订特别条约,给哈兹阿尔以武装援助来对付任何方面的袭击。哈兹阿尔统治者夏台-阿拉伯河的整个左岸和从阿瓦土以下的卡隆河下游可以航行的地区。礼萨·汗追迫哈兹阿尔交付所欠的税款的时候,英国让这个条约失效。年迈的哈兹阿尔企图鼓动在波斯革命期间曾经一度夺取政权的巴赫蒂亚里部族来反对礼萨·汗,可是终归徒然。当礼萨·汗率兵入库齐斯坦境内的时候,哈兹阿尔束手无策,只得屈服。礼萨·汗爲了这一场不流血的战役恢复了伊朗帝国的旧界,亲自到伊拉克参拜十叶派的圣地。
礼萨此后恢复使用自己旧家族的名字,总是自称巴列维。尽管这位巴列维总司令有了这些伟大的功勋,住在巴黎的艾哈迈德沙还愚蠢地希望留在德黑兰的儿子穆罕默德·哈桑,米尔扎还能够纠集卡加尔族的党羽替自己出力。议会提出要求国王回国的动议虽然无人支援,可是到了1925年10月1日,国王却胆敢通知首相,说自己准备回伊朗。礼萨·汗十分精明,他复信欢迎国王的这个决定,一方面通函全国,传布这个消息。这一次又是阿塞拜疆省领导反对卡加尔族的运动。一如革命时期所常见的那样,这个运动也是以人们纷纷到清真寺要求避难开始。在德黑兰的人也到军事学校避难,纷纷向巴列维首相提出要求,请制止大家所憎恨的卡加尔族的国王回国。 10月28日,终于召开议会,讨论废黜这个卡加尔族的国王和把行政权交给首相直到国民议会通过国家的新宪法爲止的议案。卫宪派议员塔基扎德虽然再次爲着宪法执言,可是经过一场短促的辩论之后,议案还是通过。就在这一天,礼萨·汗把王储从古里斯坦皇宫,经过卡兹温,送到巴格达去。
爲了形式起见成立了国民议会,对新宪法又讨论了六个星期,新宪法奉礼萨·汗·巴列维爲伊朗的世袭统治者,于1925年12月15日在议会宣誓效忠于新宪法。1926年4月,礼萨佩带着奈迪尔沙从印度掠夺回来光彩夺目的宝石,登上"孔雀宝座"。
伊朗进步的时代就此开始,这个时代在十年之内补上了几个世纪的不足。新国王能够很机警地避免伤还有很大势力的十叶派教土的感情,却又能指导伊朗人很顺利地走上近代文明的道路。这位老军人还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生活上各方面都进行有利的改革。议会在名义上仍然存在,但是除了接受国王的法律之外,没有更多的事情可做。他有很准确的眼光,认识到一切改革的基础必须是利用新式的工具来便利全国的交通;因此到了1925年,把茶糖这些主要消费晶的最重要的国家税收用在铁路建设方面,从里海岸上以前叫做恩齐理的沙港到波斯湾上的沙普尔港这-条通南北的铁路,1929年由德国柏格尔洋行兴工,从1933年以后,由丹麦-瑞典的甘普塞克斯财团继续建筑。这项建筑工程在三年之内钻了七十五个山洞,搭了无数座的桥,征服了北部山区,这样的现代技术可谓天斧神32;在十五小时内直到德黑兰的一段四百六十一公里铁路在1937年6月5日就可以通车。这一条铁烙继续经过库姆和苏丹纳巴德,穿过扎格罗斯山脉中一百五十个山洞。从波斯湾上同时开工的南段,到了1938年8月2日也接上了北线。
1927年在财政方面进行了整顿;米里银行代替1890年设立的帝国银行发行钞票:基本通货是里尔,值四分钱,1937年发生八 rL里尔钞票流通使用。1932年11月公布与在库齐斯坦雇用两万名伊朗劳工的英波石油公司订立的协定,协定保证伊朗获得适当;匕例的産品和收入。
尽管英国拼命反对,1928年把近代国家不该有的治外法权废止掉。模仿法国的新民法和刑法置诸实施来代替在此以前唯一有放的宗教法律。
对农业给予了特别注意。游牧民族的落后性对国家经常形成威胁,现在得安居下来;布施尔附近的王室土地,爲了这个目的,于1937年分配给游牧民族。农业学校和模范农场推广新的方法。 1934年有两百万株茶树分配到全国各地。爲了使农民在精神上乐于工作,定3月15日爲"植树节"。
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宗教习惯和伦常道德所造成的妇女的落后地位,早在1926年就已经对这种落后状况作过斗争,废除了最严格的一种面罩;自从1926年以来,波斯就完全不用面罩了。 1935年,舍姆西·巴列维公主设立第一所妇女俱乐部和女童子军。也就在这一年实行了新婚姻法,把女子的最低结婚年龄提高到十五岁,采用结婚前健康检查证明制度,以及如果丈夫要再结婚的话,妇女有离婚的权利。
学校不断增加;1935年中学毕业生除了六千六百二十一名男学生之外,还有二千二百五十三名女学生。1935年2月4日,开办一所大学,内设理工学院和音乐学院,也聘有欧洲籍教师授课。这一年跟着就设立伊朗科学院,有会员三十七名,它的任务,像在大马土革和开罗的科学院一样,首先是爲语言纯洁化服务。在卡加尔族统治之下,尽管伊朗人不乏才能,文学还是濒于衰落,现在却蓬勃复兴,尤其是在史学方面已经有许多使人满意的成就。伊朗人对自己过去丰富文化遗産颇爲自豪,这对使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起了不少的作用。这一点在1934年庆祝伊朗伟大诗人费尔道西一千周年纪念的时候,就很清楚地表现出来。伊斯兰教之前的伊朗历史也已经在发掘了,在德黑兰重建国家银行的时候,甚至还敢回到萨珊王朝的忒息丰,即塔格·吉斯拉的建筑学上的大胆思想。
在外交政策方面,礼萨·汗·巴列维除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外,还能够卫护近东与中东的文化和宗教利益。1925年就在他执政之后,他与俾路支的英国当局和阿富汗分别订立条约,明确修正南部及东南部的边界。1934年6月,他访问安卡拉,与阿塔土耳其初次建立了私人的关系。1937年7月8日,在德黑兰之北十六公里的萨达巴德夏宫,与土耳其、伊拉克和阿富汗签订有效期五年的条约,规定三个国家互相保证边境的安全,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用和平谈判的方法解决彼此之间的任何内部冲突,而且不得与其他列强缔结任何类型的攻势同盟。礼萨·汗让伊朗王储与埃及公主联姻,这样,已经恢复自由的伊斯兰教各国的圈子就围住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的时代会给大家看到:东方排脱掉西方的枷锁之后能够在进步的道路上有什麽样的贡献。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伊朗东邻阿富汗也大力承担保卫伊斯兰世界的责任,使不受到俄罗斯与英国的征服。1919年英国最后一次企图征服阿富汗的结果是:由于英国终于放弃控制阿富汗的企图,阿富汗尽管在军事上打了败仗,在外交上却得到了胜利。俄国也得放弃把阿富汗列入自己所设立的一系列土耳其族苏维埃共和国之内的计划。俄国由于宣传无神论,无疑永久失却了把阿富汗拉入自己文化势力范围之内的任何希望,他们的无神论也传播到伊斯兰教地区,迫使许多伊斯兰教徒迁徒人阿富汗。阿富汗王朝由于自己的过失,曾经暂时发生过危险。1919年2月20日,国王哈比巴拉被兄弟纳斯拉拉指挥下的叛徒刺死,儿子阿曼纳拉继位。阿曼纳拉于1923年平定了阿利泽人的叛乱,1924年平定了曼加尔人和巴丹人的叛乱,现在巴丹人多半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定居。但是阿曼纳拉对时机尚未成熟的改革操之过急,造成了自己的失败。他学习土耳其和伊朗的榜样,想通过推扩现代技术的成就,改革立法与行政,改良学校制度,尤其是设置常备军,一下子把自己的国家提高到文明各国的行列。他的臣民对他的措施思想上还不能接受,因此心怀不满,终于在1928年他到欧洲旅行准备爲新的改革打下基础的时候,爆发出来。他赶紧回国之后,设法平定叛乱,但终徒然。叛乱领袖巴沙·萨卡接受拥戴爲哈比巴拉二世;1929年1月阿曼纳拉只得逊位离国。直到10月,他的叔伯兄弟奈叠尔汗才能征服盘踞喀布尔的叛徒领袖,把他枪毙。奈叠尔汗虽然废除了阿曼纳拉的一切不得人心的措施,却于1933、年 11月8日在宫中被刺,年龄只有二十岁的儿子穆罕默德·扎希尔·汗登位。他的政权直到1939年只发生过一次危险,那是在 1934年1月,有一个冒险家穆罕默德·萨迪·基拉尼·底迈什基,在瓦齐里斯坦举行暴动,可是不久就被镇压下去。
1923年阿富汗与邻国波斯缔结条约:此后又于1937年订立上面讲过的公约,使阿富汗成爲在礼萨·汗·巴列维领导下的联盟中的一份子。甚至早在1931年10月31日,奈叠尔汗已经用波斯做蓝本,制订国家的宪法,不过把行政权保留在国王与大臣们手里。从此以后,小心翼翼地阿富汗也回到改革的道路上去,努力借鉴欧洲的技术而爲己用。但是民族思想已经得势。1928年在喀布尔设立了科学院,把本地的语言布希图语发展成爲文字。在那个时候以前,一切书籍,包括报纸在内,都是用波斯文写的;此后布希图语还逐渐打入报纸中,而且全体官员都得懂这种文字。无疑地,这个最年轻的伊斯兰教国家还得走很长的一段路才能够与自己的同盟国并驾齐驱。
1939--1947年大事简述莫希·贝尔曼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伊斯兰教国家卷入了战争的漩涡中:北非是几次恶战的战场:伊拉克和叙利亚-黎巴嫩被盟国军队占领,后者在伊拉克与亲轴心国的民族主义分子作战,在叙利亚-黎巴嫩与维希法国作战;伊朗也被盟国所占领。
在经济上,战时状态使这个地区受很大的影响,物质缺乏,民生凋敝,平时供应晶的来源,尤其是工业晶供应来源,断绝了,贸易道路破坏了。缺乏国外的供应促进迅速的工业化,企图就地取得尽量多的货物来供应本地人民和这个地区的盟军武装部队。中东各国结果发生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军事计划也促使运输大量扩充和改进。贯穿伊朗的铁路爲着把租借法案的物质运到苏联,变成头等重要的路线。英国把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铁路连接起来,使铁路线贯通整个阿拉伯.地区。航空运输也有很大的发展。
中东大部分与英镑集团发生关系,中东各国在伦敦有相当大的存款帐目。另一方面,伦敦发起设立中东供应中心站,初时作爲英国的企业,后来改爲英美两国的企业。这个机构负责在很大范围之内进行计划与调节中东的经济生活;它的主要任务虽然是怎样爲纯军事供应晶来节省运输舱位,结果却积累了许多关于从苏丹到伊朗之间各国的经济结构和需要上的知识和经验。
宣传战进行了多年,对人民群衆不会没有影响。在战争中,由于意识到在中东的边沿上的战役的严重性质,政治觉悟和自己地位的重要感觉提高了,特别是在埃及;开罗成爲盟国参谋部的国际中心,这儿驻有一个英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内阁大臣。人民群衆接触到许许多多生活程度比自己高的盟国军人和官员。土産品价格的高涨可能帮助某些国家的农民还清债务,有时甚至还积了一些现钱。
在政治方面,除了战前的思想感情有所保留之外,还有战时对大规模冲突的反应,宣传机构和当地人士对战争的看法。法国的崩溃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英国还保持着主要地位;但是外受美国和苏联的竞争和压力,内受国内困难的阻碍,已在放松自己的控制。
土耳其很成功地避免已卷入战争,计划组成某种形式的巴尔干联盟,同萨达巴德公约所加强的中东联盟联系起来。这个计划如果说得到西方列强赞许的话,却遇到东方很明确的敌视。
战后不久,出现了两个新的阿拉伯独立共和国--叙利亚和黎巴嫩,沙乌地阿拉伯由于有石油资源和美国在那里的利益,出乎意料之外变成一个很大很富足的力量。自从1944年底以来,阿拉伯联盟一直在进行工作,企图协调七个成员国的政策。
中东没有一个国家参加过反对轴心国的军事活动。
在国内政治方面,旧的统治集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兴力量,其中有左派分子;社会问题正在有力地惹人注意。
土 耳 其
1939年5月12日,英土签订互助条约。6月23日,土耳其跟着与法国签订类似的条约。英法两国都愿意借款给土耳共,法国还把叙利亚托管地的一部分亚历山大勒达省割让给土耳其。10月19日,土耳其与英法订立同盟,又拿到更多的借款。因此战事刚开始,土耳其就被拉入盟国的范围之内。
可是土耳其好几年都还维持着非战的状态,声明自己的军备的供应不够充分。土耳其曾经设法建立一道反侵略的巴尔干防线,但是遭到苏联的反对。在德苏签订条约之后,土耳其处于德国与苏联双方的不断压力之下。
1940年战事迫近土耳其的国境:在北面与西面,德国占领罗马尼亚和希腊,义大利进攻阿尔巴尼亚而加入作战;在南面轴心国家派代表团兼程赶到在维希政府控制之下的叙利亚。2月间伊斯坦布尔的船坞和工厂解雇德国技术人员,同时苏联政府召回在土耳其的技术人员。1941年6月18日,土耳其与德国签订十年互不侵犯条约。四天之后,希特勒进攻苏联。
现在德国要求土耳其订立贸易协定;德国特别需要土耳其的铬铁矿。对安卡拉的外交上的拉拢继续进行着。12月美国罗斯福总统声明,保卫土耳其对美国来说是绝对必要的,1942年3月,美国租借法案的物质抵达土耳其海港。美国在北非登陆之后,德国的压力减少,铬铁矿没有供应给德国。可是艾登、邱吉尔和罗斯福想把土耳其拉上火线的一切企图还是失败了,虽然1943年在史达林格勒战役之后,土耳其一边仍不参加交战,一边却更明显地亲近盟国了。
土耳其与苏联的关系还是很紧张。1944年8月2日,土耳其与德国断绝邦交,对泛突兰主义者的镇压很容易被认爲是对苏联表示一种友善的姿态。可是到了1945年3月,苏联声明废除1925年的友好、中立、互不侵犯条约。据说莫斯科要求重新规定关于达达尼尔海峡和巴尔干的事务,以及在高加索(卡斯、阿达汉)土地割让的问题。1945年2月23日,土耳其向轴心国家宣战。
战争结束之后土耳其出口货的价值减低,这增加了经济失调。由于疑惧仍旧存在以及"神圣战"仍在继续,土耳其还保留着很大的一支武装部队;三分之--的国家预算是拨付爲国防费用。
1946年苏联的要求以及其他盟国的立场都很明显了,主要的问题:达达尼海峡的命运到底应该只由黑海各国(特别是作爲决定性力量的苏联)来决定,还是应该由更加广泛的国际法庭来决定;
大战前夕,政权民主化的尝试已在考虑中。大战之后,又重新考虑这些尝试。1946年新国民议会选举时,人民党有三百九十六名代表获选,在杰拉尔,巴亚尔领导之下新成立的民主党有六十二名代表获得议席。
阿拉伯联盟
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愿望一直是要把说阿拉伯语的人民联合成某种组织,形成各方面的统一,更明确的是政治上的统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阿拉伯国家被瓜分和内部缺乏团结,这个理想终于不能实现。可是通过阿拉伯国家的知识份子和政治家在文字上与个人方面的接触,再通过像反抗外国统治的斗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爲阿拉伯各国共有的问题和趋向,统一的理想还没有放弃。
1941年5月29日,英国军队正在迫进起义的巴格达,并且在作最后的准备要从维希政府军队的手里夺回叙利亚-黎巴嫩,就在这个时候,艾登在英国衆议院宣称:英国爲了追求阿拉伯人的传统友谊,会赞成阿拉伯采取走向统一的步骤。在东方的英国官员,在那些危急的日子里,急于要争取阿拉伯人对轴心国家的广泛同情,把这项政策付诸实施。英国政府这种善意的态度促使阿拉伯政治家开始预先谈判阿拉伯的统一问题,谈判历时很久,也不露声色,迄今爲止,对泛阿拉伯运动还是持超然冷淡态度的埃及一变而爲这个运动的先锋。
阿拉伯各国之间和各国领袖之间的不和,疑忌和嫉妒是很强烈的。各国虽然都准备在口头上赞成统一,可是各有各的打算。人口有一半是基督教徒的黎巴嫩颇具戒心地防卫着本国的独立: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民族主义者抱着一个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外约旦在内而且可能与伊拉克联盟的大叙利亚计划。外约旦的阿卜杜拉国王要想自己成爲这样一个大叙利亚·的国王,并且使这个大叙利亚成爲哈希姆王室的主要支柱。但是伊本·沙特国王不能让这样的一个组织成立。的确,他似乎已经与埃及国王法鲁克携手要共同阻挠这个计划。阿拉伯各国报纸,童子军、医师、律师,妇女界的会议所造成的群衆压力给这些谈判带来了推动力量。在这期间,巴勒斯坦问题始终被利用爲团结一切阿拉伯人民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和压迫的中心力量。
1944年9月24日,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的代表(后来又有沙乌地阿拉伯和也门的代表加入)在亚历山大港开会,讨论两个星期之后,发表"亚历山大港议定书",作爲在"阿拉伯国家联盟"中,"加强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的一项初步协定。1945年2月14日与3月22日之间,参加亚历山大港会议的七国外交部长在开罗举行会议,拟订了阿拉伯联盟的公约或称宪章,作爲这个新团体的最后的正式宪法。
阿拉伯联盟公约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各国联盟,还规定其他独立的阿拉伯各国将来也可以加盟(第一节)。联盟的目的是使盟员国"更加紧密","使它们的政治行动互相配合","保卫它们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有关阿拉伯国家以及它们繁荣的问题"。在经济、交通、文化,国籍、卫生和社会事业这些问题上,将进行合作 (第二节)。联盟由理事会领导,理事会的一项任务是"决定如何同将来可能成立、藉以保证和平与安全并组织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国际机构合作的办法"(第三节)。"其他阿拉伯国家"可以派代表参加特别委员(第四节)。在盟员国之间的关系上,取消使用武力,"与独立、主权或土地完整无关的问题上",仲裁是应该和必需遵守的(第五节)。如经理事会一致通过,盟员国受到侵略必须共同予以抵抗(第六节)。一致通过的决议各国都必须遵守;大多数通过的决议只要接受这些决议的盟员国遵守(第七节)。盟员国在发出通知一年之后可以退盟(第十八节),可是,如果将来对公约有任何修改,而有盟员国反对,它可以马上退盟(第十九节)。
特别附件内有一项关于巴勒斯坦的决议;"联盟理事会应指派一个从那个国家来的阿拉伯代表参加理事会的工作"。
阿拉伯各国的代表团在旧金山企图取得联合国承认该联盟爲"区域性集团",但是没有成功。
这个联盟使用压力支援叙利亚和黎巴嫩的要求,和促使外国军队从这两个地方撤退;在国外开设宣传机构,这些机构多半致力于反犹太复国主义的宣传;设立许多委员会研究各国之间可能互相配合的计划,等等。在协商的初期,伊拉克似乎对建立联盟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领导权似乎是操在埃及和沙乌地阿拉伯的手里。
1946年5月24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他"很愿意看到整个中东和英国以及英国自治领共同合作,最后结合成爲联合国范围内区域性防御性组织"。
阿拉伯联盟对自己成员国的内部生活,如经济、社会工作、立法、教育等等方面,到现在爲止有什麽成就,还很难看出。联盟还是处在计划各项措施的阶段,而且忙于对外的政治活动。
埃 及
1939年8月,穆罕默德·麦哈茂德帕夏辞职,阿里·马希尔帕夏组成新内阁。9月3日,宣布戒严,就在战争爆发那一天,印度军队开到埃及。埃及与德国断绝邦交,非交战状态一直维持到 1945年2月底。
1940年6月,当义大利把战事引到地中海和苏丹,而且从利比亚进犯埃及的时候,形势紧张起来。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遭受空袭。可是到了1940年12月,义大利军队在西迪巴兰尼战败。1941年英军攻克了意属东非洲,在它受到严重挫折之后,又在埃及和利比亚之间的沙漠前线发动攻势,德国将领隆美尔就在那里率领德国强大的机械化部队作战。1942年夏天,隆美尔向前挺进,发生了有名的托不鲁克和阿拉曼战役,但是到了离亚历山大港只有七十英里的地方之后,1943年10月到11月之间,德军被迫后退。由英军防卫的埃及因此免受全面的侵略。
与此同时,继萨卜里帕夏和西尔里帕夏两个中立内阁之后,由于英国方面的大力要求,1942年2月2日,在纳哈斯帕夏领导之下的华夫脱党政府上台,英国当时需要得到一个群衆支援而对英国友好的政府来应付群衆对盟国和战时努力普遍不满的情绪。但是强要华夫脱党上台却加深了日后与国王法鲁克宫廷的摩擦。
1942年3月,华夫脱党占多数的新议会开幕。但是过了好几个星期,华夫脱党的一个领导人物马克拉姆·乌贝德被开除出党。他曾经散发一本"黑书",内容全是揭发党内领袖们的滥用职权和贪污行爲。他后来又被开除出国会。他组成一个自己的小集团,把攻击纳哈斯和华夫脱党的绝好材料提供给宫廷。几年之中,对这个问题的剧烈讨论还使群衆同该党的关系继续恶化。
7月间,中东供应中心站成立,初时作爲英国的,后来作爲英美共有的区域性经济计划机构。这是一个有相当成就的尝试。英国采购埃及的棉花,藉以避免经济危机以及必然産生的民怨。大量金钱,通过当地驻军和支付驻军所需用的劳役和物质,象流水般涌入埃及。1943年在开罗附近开辟了一个美国的飞机场。8月间苏联设立了大使馆。
纳哈斯领导了关于阿拉伯统一的谈判。1944年10月8日,就在谈判成功,公布题爲亚历山大港议定书之后,他被国王免职。
萨德派领袖艾哈迈德·马希尔出任首相。1945年2月24日,他在国会宣读宣战书之后被刺,努克拉希帕夏继任首相。这两个首相所倚靠的新国会有一百二十四名萨德派议员,七十四个自由党议员和三十名马克拉姆派议员。
战事一结束,几乎马上就来了一阵请愿的高潮,要求撤外籍军队,修改英埃联盟条约,实行改革,和尼罗河流域的统一(这就是说,苏丹合并入埃及国王的领土)。报刊的恶毒舆论,游行示威,暴动骚乱,甚至恐怖行爲和排外行动跟这些要求一起出现。
基伦勋爵(即迈尔斯·蓝辛)在埃及当过十二年英国大使之后,离职回国。1946年2月,西德基帕夏组成新阁。4月英国代表团来到埃及讨论检查1936年的联盟条约。这个埃及首相还到了伦敦走了一趟。
谈判还是终于破裂。
12月9日,努克拉希帕夏受命组阁。1947年2月3日,他声明埃及要向联合国要求废止1936年的英埃条约。阿拉伯半岛
1940年2月4日,美国与沙乌地阿拉伯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与美国各石油公司在沙乌地阿拉伯广泛开发石油和大量投资有关系的。1943年4月19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沙乌地阿拉伯。5月美国派第一任公使到沙乌地阿拉伯:10月国王伊本·沙特的儿子、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访问华盛顿。
1945年1月,埃及国王法鲁克访问汉志。2月沙乌地阿拉伯国王伊本·沙特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3月1日,沙乌地阿拉伯对轴心国宣战,而加入盟国,但是对汉志各圣地附有保留的条件。
这些动态的背后有这个基本事实:阿拉伯石油资源的开发迫使它放弃孤立。成千成万的外国人派到波斯湾上沙乌地阿拉伯的油区,可以期待沙乌地阿拉伯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也门也被放弃传统的孤立。因此它到了·1946年也与美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伊 拉 克
1939年4月3日,国王加齐坐汽车失事殒命。四岁的儿子费萨尔二世宣布继位,阿卜杜勒·伊拉亲王摄政。
战事在欧洲爆发的时候,伊拉克与德国断绝邦交,不过义大利的特务还继续进行德国所开始的周密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长期5反对巴格达领导、军界当中集团。1941年4月4日,赖世德·阿里·格拉尼发动政变成功。他的政府极端反英,而且违反联盟条约,反对英军在巴土拉登陆。5月5日,他与德国恢复外交关系。这是德国在巴尔干和北非的钳形攻势达到高峰的时候。英军在六个星期的战役中,再度占领巴格达,6月1日,恢复摄政和他的政府。
但是,好几个月之后,形势还没有安定下来,因爲轴心国家的特务和前任耶路撒冷的穆弗蒂留下宣传机构,在行政机构内根深蒂固,而且引起·了广大群衆的共鸣。只有到了隆美尔的军队在阿拉曼被击溃,和美军在北非登陆之后(就是英国再度占领伊拉克大约一年半之后),伊拉克政府才敢于1943年1月16日对德国宣战,它是头一个对德宣战的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国家。
1943年这个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努尔·赛仪德帕夏,爲了计划的阿拉伯政治统一,积极进行活动。1945年与1946年之间,他领导和土耳其谈判"关于经济和文化问题,)的条约。
库尔德人的问题还是给国内的政治生活带来一些麻烦。1945年又有一次库尔德人起义被镇压下去,甚至有人怀疑这一次起义与阿塞拜疆事件不无关系。
叙利亚和黎巴嫩
法国结果没有批准叙利亚和黎巴嫩所缔结的条约,1939年6月23日,法国把亚历山大勒达交给土耳其,分明是爲了在迫在眉睫的世界战争中,把土耳其拉到英法联盟这一边来。
这一来把法国在政治上所剩下的信用都破坏殆尽乙战争爆发的时候,魏刚将军有相当大的兵力驻在叙利亚。有许多民族主义者,虽然不是全部拥护法国当局。可是1940年法国的崩溃和维希政权都进一步使近东的民族主义者采取反法的方针。毕竟,托管国的责任首先是保护被托管的地区,使它不受侵略,而法国似乎在战败之前(割让亚历山大勒达)和在战败之后(当德意两国代表团抵达近东的时候),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1941年2、3月里,群衆和法国人之间发生冲突。6月8日,就在镇压伊拉克反叛之后,英国和自由法国的军队马上侵入叙利亚和黎巴嫩,交战一个月之后,7月14日签订停战协定,允许维希方面的法国人自由出境。,自由法国和英国两方面宣布准备在叙利亚和黎巴嫩成立自治政府。领导自由法国的卡特鲁将军似乎又回到载在1936年的条约草案中的那些思想;9月16日,他宣布叙利亚独立,10月23日,宣布黎巴嫩独立。塔杰·丁·哈萨尼被宣布爲总统,叙利亚民族主义者参加了政府。
1942年2月8日,英国派公使驻叙利亚和黎巴嫩,10月美国也派遣外交使节。由于供应不足,政府有很大的困难。由于加速发展和庞大的军事工程,如修建公路之类,失业现象消失了。但是,政治上的困难还继续存在。轴心国家的特务还在活动;有些法国份子对叙利亚的独立表示反对,同时英美却催促戴高乐派份子实现叙利亚的独立。
1943年恢复实行宪法,7月叙利亚举行选举;9月黎巴嫩举行选举。舒克里·库阿特利亚任叙利亚总统:毕沙赖·库利任黎巴嫩总统。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老前辈里亚德·苏尔所领导的黎巴嫩新国会决定勾消不符合于国家的主权与独立规定的时候,与法国方面发生冲突。国会的决定就是绝对不理什麽托管制度和受托管的国家。法国行政长官丁·海洛认爲逮捕黎巴嫩总统、阁员和尽可能多的议员,就可以把这个运动镇压下去,但是结果却激起全国的愤恨。英美都不肯支援法国。法国只得让步。
这次胜利促使这两个共和国要求自己有权控制住本地征募的武装部队,拒绝给法国人任何特殊的地位。1945年2月,这两个共和国都加入盟国,因而加强了自己的地位,取得了在旧金山会议的出席权。
叙利亚和黎巴嫩要求法国军队撤退。群衆与法军发生冲突,法国说是英国方面策动这些冲突,想把法国从中东排挤出去。叙利亚-黎巴嫩事件的确使得法国相当怨恨英国。到了英国方面想抚慰法国的时候,时间已太晚了。因爲叙利亚的政治的力量一经解放出来就把法国在这个地区的最后一点点残余威信都一扫而光。
1946年2月,两个共和国都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呼吁,要求英法军队撤退。安全理事会表示信任这两个大国是打算早日撤军的;4月里叙利亚庆祝外国军队撤退。最后一支法国军队于12月 31日撤离黎巴嫩。
在叙利亚德鲁兹派与努赛尔派继续引起麻烦。1946年5月,所有政治组织都被解散。
巴勒斯坦
1939年5月17日,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国联常设托管委员会在6月里开会的时候,虽然没有批准这个文件,它却成爲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新政策的开始。白皮书规定:(一)犹太人只有在一部分地区之内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这个部分后来限制到约占巴勒斯坦百分之五的土地;(二)五年之内准许七万五千个新的移民入境,五年之后再有移民入境的话,要看阿拉伯方面是否同意而定; (三)十年之内设立自治机构。白皮书在英国下院以超过半数很少的禀数通过,投反对票的有邱吉尔、埃麦里和工党议员。阿拉伯人逐渐转变过来,肯接受白皮书作爲根据,犹太人却提出白皮书的用意是在未来的阿拉伯国家之内把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降到长期处于少数民族的地位。
战争的爆发似乎减轻了当地的政治紧张状况,而把精力引到作战方面。 7月16日,义大利开始空袭沿海城市。1940年犹太人开始自愿向英国军队投效,要求组成犹太人的部队。政府不肯批准成立这种单独的部队,。而想征募些混合连。但是阿拉伯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着轴心国家宣传的影响;耶路撒冷的前穆弗蒂从叙利亚的避难所逃到伊拉克和伊朗,再经过土耳其到罗马尼亚和柏林(1941年),在那儿号召阿拉伯人协助轴心国家来反抗"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和犹太人的威胁"。因此只有极少数的阿拉伯人自动向英国军队投效。最后到了1944年g月,犹太旅成立,在义大利前线作战。早在1940年,巴勒斯坦就变成英国的堡垒,是北非前线与伊拉克油管之间的重要联络环节,到了1941年,又成爲镇压伊拉克反叛军和叙利亚-黎巴嫩境内的维希法国军队的作战基地。工业,尤其是犹太人的工业,突飞猛进。
1940年公布新的土地买卖法律。没有证明文件的移民不许在巴勒斯坦登岸。'巴特里亚'号船上的一千七百七十一名乘客不许登陆,结果在海法港内爆炸(五十五名乘客死亡,一百九十名失踪)。1942年2月,'斯特伦马'号轮船载有七百五十八名难民在黑海失踪。此后到了1943年,有消息传出来说,犹太人在希特勒统治之下的欧洲火炉中受到有系统的绝灭。这一切事情必定使得犹太人的愤恨达到极点,尤其是在巴勒斯坦,这儿的犹太人与盟国共同作战有辉煌的战绩。有些犹太人甚至走向恐怖主义的道路,他们相信如果恐怖主义能够使英国方面采取亲阿拉伯的政策的话,它也能够转过来使英国方面放弃这样的政策。一个年轻的古典作品研究者亚伯拉罕·斯特恩领导一个小小的团体专门用恐怖的行动对付英国人。他被警察杀死,但是他这小组的成员在开罗刺杀了英国驻中东的内阁大臣莫恩勋爵。从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分裂出来的极端"修正主义者"组织了一个大一些的军事组织,叫做伊尔贡,共有几千人。他们觉得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过分信赖英国。巴勒斯坦犹太人的中间派群衆自卫组织哈格那,爲了使移民入境方便,进行破坏行动。英国方面用搜查、戒严、大规模甄别和扣押的办法来镇压这种行动,指责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代理处的领袖怂恿恐怖活动。犹太当局不肯承认这些罪名,说明自己总是采取反对恐怖主义的立场的,但是并不反对无证件移民入境,因爲他们认爲这种移民入境并非"不合法",而是限制犹太人入境是不合法的。
1942年5月11日,在纽约召开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会议决议(称爲比尔特摩尔决议)犹太人民不仅应该要求取消白皮书,而且,鉴于需要采取果断和广泛的措施来营救在欧洲剩下的残余犹太人,还得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共和国,至此,犹太人的政治斗争又进入新的阶段。这个被绝大多数犹太复国主义者所接受,而且的确得到绝大多数犹太人支援的方案成爲战后期间犹太人要求的总口号。
1945年11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组织一个有阿拉伯联盟支援、新的((阿拉伯高级委员会"作爲对策。准军事组织也在阿拉伯人当中出现。
1945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议案,赞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愿望,杜鲁门总统请英国开放巴勒斯坦,让在欧洲流离失所的十万犹太人人境。一个英美调查委员会派到欧洲和巴勒斯坦去;这个委员会还在华盛顿和阿拉伯各国的首都听取过报告。委员会的报告建议让十万犹太人马上入境,建立一个既非犹太人又非阿拉伯人的国家。英国的工党政府成员和党的本身是多年以来以坚决支援犹太复国主义者闻名的,而且在竞选的时候,曾经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采取亲犹太政策。英国工党政府现在对这些建议却置之不理。
1946年2月,被驱逐出境的前穆弗蒂的政党领袖贾马尔·侯赛尼被准许回巴勒斯坦。8月,这位前穆弗蒂坐飞机离开法国,来到埃及,埃及国王接见他,而且允许他在埃及居留避难。1947年初,在1936年到1939年时阿拉伯起义军的"司令"法齐·卡伍克吉,从德国回到东方来。其他被放逐的人也都络续回来。这些人增加了阿拉伯人的激昂情绪,尤其是现在他们能够倚靠阿拉伯联盟了。
调查委员会的报告,英国方面置诸不理,阿拉伯方面对它也表愤恨不平,不管什麽移民入境,阿拉伯方面都反对,而且要求把 1939年的白皮书付诸实施;这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巴勒斯坦的全国政府。阿拉伯人既然占人口三分之二,这个政府必定是阿拉伯人的政府,而且最大可能会由前穆弗蒂来领导。在犹太人方面来说,国家的前途既然是这样,他们没有办法,只得顽强抵抗。英美两国的专家企图根据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定出一个计划,这样就分割巴勒斯坦的计划又露头了。在犹太人当中,这种想法也占了优势:他们急于要尽速得到一个解决方案,使他们能够吸收相当数量的移民,而获得国际上的地位来建立犹太民族的国家。但是讨论搁了浅。
1946年9月,英国政府召开一个有阿拉伯各国的代表参加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的会议。到了10月,会议陷于停顿,1947.年1月,会议重开,结果又陷于僵局。1946年12月,第二十二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塞尔召开,决议只有英国政府改变政策,犹太人才认爲可以参加伦敦会议。英国政府既然不肯改变政策,犹太人就没有参加这个会议。
由于美国杜鲁门总统再次表示自己的愿望,想看到再有相当数量的犹太移民入巴勒斯坦,英美政府之间发生矛盾,这在英国外交大臣贝文的言词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这一连串的事件的后果反映在巴勒斯坦重新发生暴力行爲上。恐怖行爲和反恐怖的措施都逐渐加剧,一切有关方面的怨恨逐渐加深,使这个小国家陷入背信弃义和希望破灭的一团混乱之中。外约旦
1946年3月22日,外约旦与英国订立独立条约,宣布外约旦独立。附件规定允许英国建立军事基地。5月25日,立阿卜杜拉爲外约旦哈希姆族王国的国王。
这个国王推行以建立大叙利亚和与土耳其亲善爲目的的政策,1947年他访问过土耳其。
伊 朗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伊朗醒悟起来,使它对德国和苏联的意图有很多疑虑。大批而来的德国旅行家和技术人员加深了这种疑虑。1941年伊拉克人反叛之后,亲轴心国的阿拉伯人也从南方逃来。
德国进攻苏联使苏联与英国在伊朗携起手来。1941年8月 25日到30日,英国军队从南面,苏联军队从北面进入伊朗。9月16日,礼萨·汗退位,他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汗继位。过了四天之后,恢复立宪政体。
1942年1月29日,订立英苏伊朗条约,规定占领军的负责人得"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主权和政治独立"。占领军还负责保卫伊朗抵抗侵略,同时伊朗国王同意采取战时的必要措施,授权英国和苏联在伊朗境内驻扎军队,可是这不算是军事占领。到了轴心国家与盟国战争结束之后,六个月内,这些军队就得撤退。维希法国和日本的特务被驱逐出境。
巨量的供应物质从波斯湾开始,向北经过伊朗,运到苏联。 1943年内每天有六千吨的供应物质从波斯湾上的三个港口运出。但是伊朗还是很贫困、缺少物质。阿瑟·密尔斯波博士奉派由美国来协助伊朗管理经济和财政。
但是,一方面伊朗和占领国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盟国之间的矛盾,都在发展着。苏联逐渐把伊朗的北部孤立起来;1943年不许旅客和伊朗官员入北部境内。就在德黑兰会议之后,盟国发表一项关于伊朗的宣言:盟国"在维持伊朗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上,与伊朗政府意见一致"。
9月9日,伊朗向轴心国家宣战。可是国内外的紧张形势继续使政府遇到困难。因此美国爲了密尔斯波博土的金融代表团受到袭击,不得不提抗议(1944年)。苏联要求获得北部的石油开采权,可是伊朗当局想推到战后再决定。
在城市里面激烈的左派运动(杜德)在发展起来。1945年控制达达尼海峡和苏联南部的海港与盟国通航之后,从军事交通的观点来看,伊朗的重要性降低了。但是由于在苏联军队的保护之下,在伊朗的阿塞拜疆建立了一个自治政权的运动,在国际事务上,伊朗又显得很重要。
1946年1月,伊朗向联合国抗议苏联的军队还留在伊朗境内。3月间这个问题提出讨论。苏联要求安全理事会延期调查,后来声明在六个星期之内苏联军队可以离境。4月4日,伊朗要求延期讨论这个案件。
2月里,公认爲与苏联相当友好的政治家,新任首相卡瓦姆·萨尔塔纳往莫斯科,可是很明显地没有达成协定。他准备承认在伊朗政治体制之内的阿塞拜疆自治政权。在3月2日之前,英国军队撤离伊朗。议会没有开成,因爲拥护左派运动的人阻挠使出席不够法定的人数。
到5月6日,苏联军队撤退。但是阿塞拜疆政权与德黑兰所进行的谈判没有什麽结果。宣布重新选举议会的时候,政府决定派军队到各省,以便保证有和平自由的选举。阿塞拜疆政权不肯伊朗军队入境;结果打起仗来。12月之中,政府军队占领阿塞疆的都城大不里土而把这个地方政权解散。
大事年表
西元 纪事
106 奈伯特王国覆亡
273 巴尔米拉的阿拉伯王朝告终
529 加珊尼王朝哈里斯五世被指派爲阿拉伯人的贵族和族长
530 在阿拉伯南部的阿比西尼亚人大约250-602 希赖的莱赫米王朝-
610 阿拉伯人在杜-卡尔打败波斯人
622 希吉拉,穆罕默德移居麦地那,伊斯兰纪元开始
624 穆罕默德在巴特(一译伯德尔)打败麦加入
625 他在伍侯德山被打败
627城壕之战
628 阿拉伯半岛上犹太居民被消灭
629 拜占庭在木达打败一支穆斯林军队
630 征服麦加。侯奈恩之战
632 辞朝。先知死(6月8日)
632-634 艾》·伯克尔哈里发。阿拉·伯半岛上反叛之平定
633 征服美索不达米亚南部
634 对巴勒斯坦的拜占庭人的亚杰纳丹恩之战
634-644 欧麦尔哈里发
635 征服大马土革。波斯人在卡迪西雅战败
636 拜占庭人在雅穆克河战败
637 波斯人在雅鲁拉战败。雅比雅会议
639征服埃及
640 征服波斯
644 奥斯曼哈里发
647 的黎波里坦尼亚被征服
649 穆阿威叶对拜占庭人展开海战,占领塞浦路斯
651 萨珊王朝末代国王耶兹德格尔德在呼罗珊被刺杀
653 奥斯曼校订《古兰经,
656-661 阿里哈里发
656 骆驼之战
657 绥芬之战
658 阿兹鲁哈的仲裁
661-750 伍麦叶王朝
661-680 穆阿威叶一世
662-675 伊拉克总督齐雅德,阿比希
670 欧格白·纳菲征服西北非洲
674-679 君士坦丁堡被围
680-683 叶齐德一世
680 侯赛因在克伯拉遇难
683-692 阿I、杜拉·左拜尔在麦加争位
683 叙利亚的阿拉伯人之间的斗争
684-685 麦尔旺一世
685-705 阿》杜勒·麦立克
685-687 穆赫塔尔在伊拉克的反叛
691 穆萨阿》·左拜尔阵亡。阿》杜勒·麦立克征服伊拉克
692 哈查只·优素福占领麦加
694--714 哈查只任伊拉克总督
705-715 韦立德一世
711 巴卡河谷之战,征服西班牙
711-712 征服信德和河中
715-717素莱曼
717-720 伍麦叶二世,税收改革
720-724 叶齐德二世
724-743 希沙木
732 都尔和波亚迪之战
741 柏柏尔人的反叛。在小亚细亚与拜占庭作战
743-744 韦立德二世
744-750 麦尔旺二世,改组军队
746 凯勒卜人在叙利亚反叛和哈列哲派在伊拉克反叛。阿布·穆斯林爲阿拔斯家族在呼罗珊进行宣传
748 卡赫塔巴打败伍麦叶王朝的呼罗珊总督
749 阿拔斯人占领整个波斯5他们向库法进军
750 麦尔旺在萨布河战败,他死在埃及
750-754 赛法哈,消灭伍麦叶王朝
754-775 曼苏尔
756-788 伍麦叶王朝的阿卜杜·拉赫曼--哥尔多瓦的埃米尔
762-763 阿里派在伊拉克和麦地那反叛。巴格达建城
767艾卜·哈尼法之死
775-785 麦海迪,波斯对阿拉伯文学的影响,对摩尼教的斗争
778-780 穆盖奈耳领导呼罗珊的反叛
778 查理曼出征西班牙
785-786 哈迪,哥尔多瓦大清真寺的建筑
786-809 哈伦·赖世德,阿拉伯文学的繁荣
796-822 西班牙的哈克木一世,哥尔多瓦的反叛,托勒多的城市共和国
799 艾格莱卜,非洲的世袭总督
803 伯尔麦克家族的覆亡
809-813艾敏
813-833 麦蒙。伊斯兰教学术和科学的繁荣。穆尔太齐赖派和关于《古兰经》被造的争论
817 尝试与阿里派修好
819 塔希尔任呼罗珊总督,萨曼王朝爲他的藩臣
822-852 哥尔多瓦的阿卜杜勒·拉赫曼二世
831 阿拉伯人占领巴勒摩
833-842 穆耳台绥木。正统派反动。土耳其族雇佣军
836 萨马拉建城
877 巴比克公有派在波斯被击溃
842-847 瓦西格
847-一861 穆台瓦基勒约850 中亚细亚的回纥王国
852-886 哥尔多瓦的穆罕默德一世。基督教殉道者,改宗者的反叛
861-862 孟台绥尔
862-866 穆耳台兹
866-869 穆赫塔迪
869 阿里·伊本·穆罕默德在巴土拉建立黑奴王国
868-906 突伦家族爲埃及世袭总督
869-892 穆台耳米德,他的兄弟穆瓦法克掌政
871-879 叶耳孤》·赛法哈(铜匠)统治波斯
876 穆瓦法克在德尔-阿古尔击败叶耳孤卜
877 艾哈迈德·突伦占领叙利亚
883 黑奴国家被灭亡
888-912 哥尔多瓦的阿卜杜拉对抗反叛者
890 盖尔麦兑派在伊拉克首次出现
892-902 穆耳台迪德
900 宰德派在南阿拉伯的兴起
902-908 穆克台菲,同盖尔麦兑派作战
908--932 穆克台迪尔,敌对的哈里发阿》杜勒·穆耳台兹之死
909 阿布·阿卜杜勒爲法蒂玛王朝打败最后一代的艾格莱》
910 欧贝杜拉在马地雅(一译麦海迪叶)建立法蒂玛哈里发帝国
912--961 哥尔多瓦的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雇用萨嘎里伯(奴隶)军队
913-942 萨曼王朝的奈斯尔二世
923 史学家泰伯里之死
928 盖尔麦兑派在麦加,卡巴天房的黑石被劫走
929 哥尔多瓦的阿卜杜勒·拉赫曼称哈里发
932-934 嘎希尔
932-940拉迪
932--967 布雅人穆仪兹·道莱爲哈里发的保护人
936 穆罕默德·伊本·拉伊克任总埃米尔(总司令)
939 阿卜杜勒·拉赫曼在西曼卡斯被莱昂的拉米罗击败
940-943 穆台基
943-946 穆斯台克菲
944-967哈木丹人赛弗·道莱在阿勒颇同拜占庭人作战;在他朝廷上的诗人穆台奈比和哲学家法拉比
951--961 萨曼王朝的阿卜杜勒·麦立克。加兹尼的土耳其人艾勒r、特勒
961-976 哥尔多瓦的哈克木一世
969 昭海尔爲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开罗建城
976-997 加土纳的素卜克特勒
996-1021 在埃及的法蒂玛王朝的哈克木·德鲁兹教派的兴起
998-1030 加土纳的麦哈茂德。费尔道西的叙事诗(死于1020)
1006 麦哈茂德击败土耳其斯坦的伊莱格汗
1023-1091 塞尔维亚的阿拔斯王朝
1027一1031 哥尔多瓦的伍麦叶王朝的末代国王希沙木三世一1031 比鲁尼的印度游记
1037 塞尔柱克人突格里勒·贝格和达乌德占领呼罗珊
1055 突格里勒·贝格从最后一代布雅人手中接过来对哈里发嘎义木的控制
1062 阿尔莫拉维人优素福·塔什芬征服摩洛哥
1063-1072 突格里勒·贝格的继承人艾勒卜·艾尔斯基。同拜占庭人的战争(1071年曼齐克特战役)
1072-1092 塞尔柱克苏丹马里克沙;他的大臣尼采姆·木勒克;神学家安萨里(死于1111年)。欧麦尔·赫雅木·哈利利。
1072-1107 塞尔柱克的素莱曼在小亚细亚
1107-1300 他在科尼亚苏丹国的子孙 。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