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杜甫

佚名(现代)
中华名人传记
杜 甫 传
少儿时代
公元712年正月,春天的绿色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像每个新生儿一样,光赤而稚嫩的身子偎依在母亲怀中,贪婪地吸吮着乳汁。他的父母、亲戚以及前来祝贺的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
他就是杜甫。
杜氏家族世代奉儒守官。先世居于杜陵(今西安市东南)。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 ,是晋代名将、著名学者,封当阳县侯。十世祖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到襄阳(今湖北襄樊),任魏兴太守,曾祖杜依艺任巩县(今属河南)县令,遂迁居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县(今陕西乾县)县令。近世官职虽不如远祖那样显赫,但家境仍是富裕的,这为杜甫的成长、读书和漫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杜甫的母亲是清河大族崔家的女儿,在杜甫尚未记事时便死去了。继母卢氏过门后,杜甫寄养在洛阳杜甫传   3仁风里的二姑家。姑母为人贤德,对幼小的杜甫关怀备至,胜过亲子。有一次,两个孩子同时患病,她为了保住杜甫的性命,忍痛舍弃了儿子。此事是杜甫稍大以后从仆人口中听到的,对他的触动很深。天宝元年(742)姑母逝世,他以无限悲痛和崇敬的心情撰写墓志,称其为“有唐义姑”。“义姑 ”,是春秋时鲁君对一妇人的赞称。据《列女传》载,齐军来攻鲁国,逼近郊外,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妇人见形势危急,子侄不能两全,便舍弃儿子,抱起侄子逃难。齐军问其故,答曰 :“弃子而行义 。”齐军感慨道:“鲁郊妇人犹能持节,何况朝廷 !”遂罢兵。此事与杜甫二姑所为十分相像,故以“义姑”称之。杜甫后来的同情弱小、怜悯民瘼的思想形成,与姑母的身教有一定的关系。
童年的岁月烂漫而朦胧,许多珍奇的生活浪花无可挽救地泯灭于记忆的长河里。使杜甫到晚年仍然记忆犹新的,是他6岁时在偃城(今属河南)见到的公孙大娘舞“剑器”。公孙大娘是当时最优秀的舞蹈家,“剑器”是一种戎装舞蹈,动作刚劲,节奏铿锵。杜甫晚年回忆当时公孙大娘的舞姿,说她忽而自空而落,光彩夺目,如同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忽而拔地而起,凌空飞腾,如同一群天帝驾着蛟龙飞翔;她上场时神情端庄,如同雷霆初止,天地一片肃穆;她收舞时英杜甫传  4姿卓立,如同江海停止翻腾,凝聚着清冷的光辉。这说明,幼年的杜甫就已对艺术有了较强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舞蹈、书法、绘画、音乐、诗歌,是彼此相通的。据说,当时草书家张旭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之后,书法大有长进。事实说明,这种激昂顿挫的舞姿,对此后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也起了一定作用。
杜甫7岁时,开始创作诗歌。儿童作诗,往往以动物为题材。初唐诗人骆宾王也是7岁时开始作诗,那首《咏鹅》诗确实写得不错。杜甫所咏的却非平凡的鹅,而是神鸟凤凰(诗已失传)。在古人心目中,凤凰是祥瑞之鸟,它象征着王朝的兴盛。杜甫开口便咏凤,这说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萌生出对国家富强的期盼。这似乎是一个预兆,因为杜甫终生都是心系国家、心系民族的,他对国家、民族的那份苦恋,真可感天地而泣鬼神。中国有句老俗语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以杜甫观之,此言不差。
练习作诗的同时,杜甫还学写大字,很勤奋,很刻苦,到9岁时,已写满了一口袋的习作。同写诗一样,书法也是家传。祖父杜审言和父亲杜闲都于书法上有一定造诣。杜审言曾自夸其书法“当得王羲之北面 ”,虽属虚张,但看来也确有相当的水平。宋人蔡居厚家藏杜闲所书《 豆卢府君德政碑》,称其书法“杜甫传  5简远精劲 ”(见《 苕溪渔隐丛话 》)。杜甫在家庭翰墨的熏陶下,书法日有长进,步入壮年后终于形成“瘦硬”的风格,明朝人胡俨曾见过杜甫书写的《赠卫八处士》(此诗为杜甫47岁作),称其“字甚怪伟”杜甫晚年所作《李潮八分小篆歌》中表述了“书贵瘦硬方通神”的主张 ,“瘦硬”是杜甫的艺术审美观,无论对书法,对绘画,对诗歌艺术都持有这种观点。
杜甫十四五岁就已在诗坛崭露头角,他出入于文人荟萃的场所,与当时的文坛名流交往。郑州刺史崔尚、豫州刺史魏启心,曾褒奖杜甫的文才有似汉朝著名文学家班固和扬雄。这二人的年龄当大于杜甫几十岁,他们乐与少年杜甫交往,颇能说明杜甫文才的超卓。这期间,他还得到岐王李范的赏识。李范是睿宗第四子,好学工书,雅爱文士。杜甫经常出入于李范的府第。中书令崔憬的弟弟崔涤任秘书监,与玄宗款密,此人也对杜甫很器重,常邀杜甫来家中作客。杜甫晚年飘泊潭州( 今湖南长沙),遇到了当年著名歌唱家李龟年,曾感慨万端地写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就是回忆少年时与李、崔二人的交往。
杜甫虽然成熟较早,但作为少年的他,仍未完全脱掉孩子气。幼儿时他身体不太好,经常闹病,在姑母的精心照料下,长到十几岁时,已经健壮得像个“杜甫传  6黄犊 ”,一天到晚欢蹦乱跳没个时闲。他家的院子里种有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时,树上梨黄枣红,他简直就像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欢声笑语飞满庭院。这时的他决不可能想到,命运之神已悄悄地为他安排了一条艰难困苦的生活道路,他将在这条坎坷的人生旅途上洒汗、流泪、泣血、哀歌。但此时,他距离这条道路还远,因为他还有一个颇为快意的青年时代。
杜甫传  7
壮游足迹
唐代知识分子不囿于书斋生活,读书之外喜好游历天下。特别是盛唐时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然成为时尚。杜甫出生的那年,玄宗正好即位。这位天子在执政初期的二三十年间,尚能励精图治,先后任用姚崇、张说、张九龄这些贤人为相,也能采纳一些批评、建议,终于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大好局面。当时社会财富充足,国库殷实,民生安定,道路畅通,社会秩序也好。这为读书人的漫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他们被昂扬的时代精神所鼓舞,被祖国的大好河山所吸引,走出书斋,广泛地接触社会人生,广交天下诗友,寻求从政的道路。
杜甫正是抱着这些心愿而开始漫游的 。从20岁起到34岁止,共有三次长途远游,第一次是游吴越。开元十九年( 731),他从洛阳出发经水路抵达江宁(今江苏南京)。在秦淮河北岸的瓦棺寺里,他终于见到了渴望已久的晋代名家顾恺之的壁画。瓦棺寺为晋武帝时所建,寺内建有高阁,高达24丈 ,极其壮观据《京师寺记》载,东晋兴宁年间,瓦棺寺准备重修,寺僧请人捐款 。最多者也不过10万钱,而顾恺杜甫传  8之出口便是百万。等到兑现时,他让僧人粉好一面墙壁,自己关在这间屋子里达一月之久,精心绘制维摩诘的画像,画完身躯,将点眸子,便对僧人说:请告知世人,第一天来观此像者,捐10万钱 ,第二天可捐5万 。世人皆知顾恺之丹青绝妙 ,前来观画者挤满寺院,不消片刻,便得钱百万。杜甫早已得知这段艺坛佳话,今日得以目睹此画,心中异常兴奋,瞻顾之间,不禁深深遗憾未能与这位艺术大师生在同时。
离开江宁以后来到苏州。苏州是春秋时吴国国都。在苏州阊门外,他凭吊了吴王阖闾的坟墓。此墓建在城西北的虎丘山上,传说当时曾以扁诸鱼肠剑3000柄作为陪葬,封土三日,有金精结成白虎踞于坟上故将此山称为虎丘。杜甫前来凭吊时,此地已十分荒凉了。虎丘山中有剑池,相传是秦始皇为挖掘阖闾墓而形成的深涧,水深莫测,旁有几丈高的石壁。杜甫游览了剑池,又去游城西南的长洲苑。这里是当年吴王游猎的场所;水汀沙渚间早已消失了帝王的踪影,唯留荷花菱叶,在天水之间吐着清香。城西北有吴太伯庙,太伯是周朝祖先古公父的长子,传说古公预见其幼子季历的儿子姬昌 (即后来的周文王) 会为君。太伯深明大义,为让父亲的愿望顺利实现,便出走避居勾吴。杜甫怀着仰慕之情,几次拜谒太伯庙,为其礼让杜甫传  9精神而感动落泪。
杜甫原想从苏州东渡日本,古代传说那里是太阳出生的地方,当然很吸引人。杜甫已经租了航海的船只,却终究没能成行,于是南渡钱塘江,到了会稽(今浙江绍兴)。会稽是春秋时越国国都 ,有勾践庙。杜甫凭吊了卧薪尝胆、终报国仇的越王勾践,对秦始皇留在会稽的古迹也作了游览。会稽城南三里有鉴湖(又名镜湖 ),时当盛夏,杜甫站在湖边,享受着湖面送来的阵阵凉风。又乘船游览了剡溪,那里山水秀异竹茂林深,使他大开眼界,徜徉不已。
开元二十三年(735),他24岁时从吴越回到巩县,准备参加这年在东都洛阳举行的进士考试。他自视颇高,认为自己的文才可以匹敌屈原、贾谊,可以俯视曹植、刘桢。结果却未能考取,但也不以为意,着手准备第二次漫游。
开元二十四年( 736),他去漫游齐赵(今山东和河北南部 )。这期间,他结识了好友苏源明。二人曾于春日登临邯郸赵王丛台,缅怀古人,翘首放歌。又在冬天射猎于齐景公畋猎过的青丘(今山东益都附近 ),在皂枥林中、云雪冈上呼鹰逐兽。杜甫箭术不错,有一次,射下一只大鸟,把苏源明乐坏了,称他为晋代的将军葛强(征南将军山简的爱将)。
杜甫之父杜闲此时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杜杜甫传  10甫前往探望父亲,登上兖州城楼,极目而望,但见浮云连绵于大海和泰山的上空,平野苍茫,远远伸向青徐二州。他的心神由空间跃入时间,想到兖州东南的峄山上还留有秦皇的功德碑,曲阜城东还留有汉景帝儿子鲁共王所建的灵光殿。物是人非,宇宙悠悠,登临怀想之际,不禁生发万千感慨。
泰山素称五岳之宗,杜甫初次目睹它的雄姿,内心产生强烈的震动,写成名篇《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目此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中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象,表现了青年诗人的凌云壮志和阔大胸襟。据杜甫晚年诗《又上后园山脚 》,可知杜甫当时于望岳之后确曾登上泰山绝顶,未能有诗传于后代,大约是笔力不敌《望岳》而被作者自行淘汰了。
这一时期,他还游历了任城(今山东济宁 ),与任城许主簿同游南池,那清澈的秋水、疏淡的秋色,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与巳上人、张隐士交游,写诗赞美他们的幽雅居处和淡泊情怀。此次漫游齐赵共杜甫传  11历五年之久。
开元二十九年(741),他从山东回到洛阳,在洛阳东面、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下建造一座“土室”(即窑洞),名曰“陆浑庄”。首阳山有他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的坟墓,建造土室是为了便于祭奠祖先。这年寒食节,土室建成,他写成《 祭当阳君文》,表示要以杜预为楷模,建功于当世。大约就在这一年,他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成婚。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相依相守,白头偕老。
从天宝元年(742)到天宝三载( 744),杜甫居洛阳,其间曾与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等有过交往,拜访过初唐诗人宋之问遗留下的山庄别业,游历过龙门奉先寺等地。天宝三载三月,翰林学士李白因傲岸不羁得罪了朝廷权贵,被玄宗赐金放还,路过洛阳时,和杜甫初次相逢,二人一见如故。一年多的京都生活,使李白对腐败的朝廷加深了认识,他想隐居名山以求精神的愉悦;而杜甫在洛阳居住期间,对世俗的伪劣也十分厌恶。当他得知李白欲往梁宋漫游,便欣然相约同往。这是他的第三次漫游。
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是当时繁华城市,人口密集,建筑壮观。汉文帝少子梁孝王刘武以淮阳王徙封于此,在开封城东南建“东苑”(又称兔园),园林规模宏大,方圆三百余里。梁孝王在其间赏游驰杜甫传  12猎,广纳宾客,当时名士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均为座上客。园内有春秋时师旷吹乐之台。梁孝王增筑曰明台。因梁孝王常案歌于此,故亦称吹台。杜甫与李白、高适(时高适寓居于梁宋)畅游梁园,登临吹台,环顾大野,思怀古人,并对当时玄宗崇尚武力、频动开边之战表示忧虑。其后,他们又同游单父台,单父是春秋鲁国邑名,故址在今山东单县南,与宋州(商丘)邻近。孔子弟子宓子贱作单父宰时,很得民心,终日弹琴而单父治理得很好。后代人思念他,称其弹琴处为琴台 ,即“单父台”。杜甫他们登此台时已是冬季,天上万里风云,地上大泽霜冻,树叶纷飞,禽兽哀鸣,萧飒的景象唤起他们对时局的忧怀。天子好武,边将多以武功求宠,连年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这与宓子贱的鸣琴而治形成鲜明的对比。抚今追昔深为国事而惆怅。
不久,高适离开梁宋南游楚地,杜甫同李白渡过黄河去王屋山寻访道士华盖君,不料华盖君已死,唯余三五弟子守在清冷的道观,只得失望而去,于天宝四载初到达齐州(今山东济南 )。当时李邕的族孙李之芳作齐州司马,李邕作北海(即青州,今山东益都)太守。李之芳建造新亭竣工,李邕前来观赏,得知杜甫在齐州,便请求相见。李邕的诗文和书法闻名于当时,声望颇高。杜甫与他交游,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杜甫传  13光,所作诗篇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被清人何绍基书写( 何氏改“海右”为“历下”)挂在大明湖历下亭上。
杜甫传  14
困居长安
天宝五载(746),杜甫35岁,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漫游,来长安求仕,以实现扶世济民的政治理想。然而,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然不是开明天子,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信用奸臣,堵塞言路,昏庸迷信,生活极端腐化。早在开元二十四年( 736),他就任用李林甫为宰相,导致了乱政的发生。正直的杜甫在这样的朝政下而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已如白日作梦。不过,他对玄宗仍然抱有幻想,以为通过忠臣的努力辅佐,迷途天子还是可以返回正路的,国家仍可回到开元盛世的局面。于是,他积极寻求从政的道路,在艰难困苦中咬紧牙关,坚持既定观念,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
他来长安不久,父亲便去世了,这使他的生活失去了经济来源。渐渐地,他需赖亲友的周济了。有时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采些草药,经过加工,拿到市场出售以糊口。有时去买政府救济灾民而低价出售的粮食。甚至有时竟过上乞讨的生活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他卑屈生活的真实写照。“饥卧动杜甫传  15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衣衫褴褛,经常挨饿,动不动就是十来天没米下锅。他的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南郊,为了叨扰一顿饭吃,他每每前去走动。这位族孙生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心里老大的不乐,嘴上不好说什么,却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水淘米,使劲摆动水桶,把水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放手乱砍一气。杜甫对此
感慨万分,人一贫贱,就连同族晚辈也要给点脸色看了。使他深受感激的是有一位叫王倚的青年朋友对他的款待。有一次杜甫闹疟疾,很厉害,在生死线上徘徊了100来天,折腾得面黄肌瘦,头白眼花。大病初愈,他拄着拐杖出门散步,来到王倚家门。王倚见杜甫这般模样,问清原委之后,十分同情,虽说家境也不富裕,还是买肉买酒,热情地招待了他。杜甫于艰难困苦中受此厚遇,激动得手脚轻旋,病体顿时松快了许多,写诗对王倚说 :“但使残年饱饭,只愿无事长相见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饥饿之苦,可以想见。杜甫曾一度把家属接到长安城南的下杜城,不久便因生计问题而被迫迁移到长安东北240里的奉先(今陕西蒲城县),寄居在县署公舍里。
生活的艰难并未使杜甫后退归隐(当然,他也时时在诗中表露隐逸的念头,但终未实践 ),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它使杜甫始终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杜甫传  16中,从而有可能对社会人生加深认识。
天宝六载(747 ),也就是杜甫来长安的第二年,玄宗诏令天下之士通一艺以上者皆到京都就选。此时正值李林甫频频制造冤案之际,他怕参加考试的人在对策时指斥他的奸恶,便施展阴谋诡计,把考生全部落选。杜甫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这次考试,不料竟是这样的结果,他沉痛而且愤慨,在其后所作的多首诗中表达了这种心情。
考试的路子走不通,杜甫便向显要投诗,以求他们的援引。这些投赠诗一般都是这样的格局:颂扬对方的功德,讲自己的经国济世的抱负与才能、目前的困境,或明或暗地呼唤对方给予提携。他首先寄希望于韦济。韦济作河南尹时,曾慕杜甫的诗名而几次去陆浑庄寻访,向人打听杜甫的情况。杜甫得知后,作《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一诗,对韦济表示感谢,并希望得到他的汲引。天宝七载(748 ),韦济迁尚书左丞入京后,杜甫又有《赠韦左丞丈济》诗,诗中颂扬了韦家门第,并大声呼吁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希望对方大力提拔。韦济也确曾在百官会集的场合为杜甫张扬过诗名,但于杜甫的进入仕途却未能起到作用。这使杜甫感慨万端,在其后所作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痛痛快快地发了一通牢骚。韦济之外,他还赠诗给汝阳王,赠诗给京兆尹鲜于仲杜甫传  17通,痛苦言道 :“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 。”赠诗给左丞相韦见素,叙及韦、杜两家原是世交,盼望给以照顾。又曾赠诗给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当时他的诗友高适在哥舒翰幕府中掌书记 ),提出愿去幕府参谋军事的请求,并赠诗给哥舒翰的判官田梁丘,寄望他从中帮忙。哥舒翰是个讲义气、重贤才的人,如果不是身患重病、还京居家的话,杜甫很可能就此参军了。
在投诗求引的同时,杜甫还直接向玄宗献赋,以求天子赏识。天宝十载(751),投献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玄宗看重了他的文才,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宰相考他的文章。那一天,杜甫来到中书堂应试,由李林甫出题,集贤院的学士们都来监考。这次考试,杜甫只是获得了一个“参列选序”的资格,使他大失所望。此后 ,杜甫又献《封西岳赋》和《雕赋》,仍不见有任何进展。直到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才被授予河西县尉的官职。县尉的官阶为从九品,主管一县治安,杜甫没有接受,改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管理东宫宿卫,为生活所迫,只好就任。一个身怀大志奇才的人,苦苦挣扎了10年,才得到一个小小官职,令人啼笑皆非。
现实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深刻地教育了杜甫。他杜甫传  18再无青年时代那种“轻狂”的心态,也失去了健康的体魄;但同时也磨炼出一双透视生活的眼睛,思想感情逐渐转移到挨饿受冻的普通百姓一边,创作出第一批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芒的诗篇。
天宝十载(751)四月,鲜于仲通讨伐南诏,率兵8万,至西洱河,遭到惨败,士兵死了6万。于是征召长安、洛阳及河南河北的男丁,再伐南诏。人们得知云南多瘴疠,不肯应征。杨国忠派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到军营。部队开跋时,行者愁怨,父母妻子相送,哭声震野。(见《通鉴》卷216)杜甫目睹送别的惨状,联想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非正义战争创作了《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杜甫传  19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没有把笔墨局限在一时一事的描写上,而是通过征夫之口,把此次征丁放在连年征战的大背景下,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所受的兵役之苦,在最深的层面上揭露了唐玄宗不顾人民死活、频举开边之战的卑劣心肠。作者的立脚点显然在人民一边,这标志着杜甫在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的一座里程碑。这一时期杜甫还创作了《前出塞九首》,注家多认为是写天宝年间哥舒翰征伐吐蕃之事。这组诗始终以一个征夫的自述口吻来写,自然而又深刻。这个征夫怀着悲痛的心情辞别了家乡亲故,被迫去参加君王的开边战争,一路上心绪烦乱,听到陇头流水声便心肠欲碎,以至于磨刀时手被划破也没有痛觉。途中时时遭受押队长官的喝斥,深感做人的尊严被蛮横践踏。到了三军营地,发现军中将士杜甫传  20之间苦乐悬殊,士兵的遭遇之苦非同一般,严冬风雪之际修筑城垒,一些士兵被冻掉了手指。在一次战斗中,这个征夫生擒了敌人酋长,却未能获记分寸之功,而无功者却受到奖赏。总之,这是一组代兵立言的优秀现实主义诗篇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是全诗的主旨,有力地批判了唐玄宗的开边政策。
这一时期,杜甫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也予以关注。天宝十三载(754)秋天,长安一带连降了60多天的雨水,秋作物灾情严重,长安米价暴涨。玄宗派宰相杨国忠视察灾情。杨国忠是李林甫的继任,靠着杨玉环的关系爬上了相位,卑鄙伎俩不亚于他的前任。古人常把天灾与宰相连在一起,杨国忠害怕动摇相位,故意隐瞒灾情,他从高冈子地里拔来一束庄稼,欺骗玄宗说 :“雨水虽多,但不害庄稼 。”玄宗信以为真。扶风(今陕西凤翔)太守房玄上书报告当地灾情,被杨国忠扣压,并派御史去追查房玄。从此,天下无敢言灾者。杜甫则不畏奸相的淫威,他在《秋雨叹三首》中,真实地反映了灾情,并揭露杨国忠钳制人口的卑劣行为,诗中写道: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
杜甫传                  1
城中斗米换衾□,相许宁论两相值?
“禾头生耳”是说谷穗上生了芽子 ,“黍穗黑”是说黍穗因阴雨而发霉,七个字形象地写出了灾情之重。“农夫田父无消息”是说农民的灾情消息被封
锁,皇帝既不得知,则赈济免租亦无望。挨过饿的杜甫深知灾区农民此时的滋味。
杜甫一方面用诗反映民生疾苦,另一方面还把笔锋伸向高层统治者的腐朽生活。《丽人行 》这首诗可称代表。诗中辛辣地讽刺了杨国忠兄妹的奢侈与荒淫。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752)十月任右丞相,此诗当作于第二年春天。古时三月初三为上巳节,长安士女多于此日赏游曲江。曲江,即曲江池,在长安城东南,江边建有豪华宫殿,为京都第一胜景。诗中描写杨贵妃的三个被封为国夫人的姐姐,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大官们的陪同下,来曲江边游春。她们还带着厨师和乐队。该进餐的时候,厨师们用镶翠的锅子给她们烧好驼峰肉,用水晶盘子给她们端来清蒸鱼,山珍海味,摆满桌子,可惜她们已是满肚子油水,面对美味并无食欲,虽有乐队演奏助兴,也无济于事。于是便有太监回宫禀告天子 ,天子就让御厨快马加鞭送来“八珍”。酒足肉饱,如何消食 ?杨国忠应时赶到,只见他大模大样,当轩下马,无须通报,便钻进锦帐杜甫传  22与三位国夫人欢会了。“炙手可热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杨国忠未到时,游人尚可靠近锦帐一睹国夫人,及其进入锦帐,则须退避三舍了。锦帐中搞些什么名堂,读者自可想而知之。老杜之精于讽刺可见一斑。
统治阶级花天酒地,而有才的贫儒却连粗饭都吃不饱,这残酷的现实每每激励杜甫慷慨悲歌。他在长安时最要好的朋友大概要算是郑虔了,这两位穷朋友经常聚在一起,抚今追昔,借酒浇愁。郑虔多才多艺,诗、书、画三者精通,曾被玄宗誉为 “郑虔三绝”;但因不善阿谀,只作得个广文馆博士的小官,俸禄很低。杜甫作《醉时歌》,痛斥世道之不平 。诗中说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杜甫传                  1……
杜甫先世祖居杜陵,故自称“杜陵野客 ”,四十出头,就被贫病愁白了鬓发,披着件又短又窄的粗布衣,每天站在饥民队伍里,买政府贱价出售的米。一旦弄到点钱,就去找郑虔喝二两,不是馋酒,实在是愁闷太多。想到德超羲皇、才过屈原宋玉的郑老,也是如此的身世坎坷,还要那个万古之名作什么用呢?这是旷达语,是牢骚话,假如杜甫果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那倒真能彻底解脱了,然而不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在杜甫头脑中扎根太牢了。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首长篇古诗,被人们一致认为是杜甫困居长安十年的生活和思想总结。这首诗写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上个月,杜甫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官职,上任不久,便去奉先县探看家属,客居在那里的妻儿们太让人担心了。那是一个寒冷的半夜,杜甫冒着凛冽的风霜出发了。一路上,爬山路,越险桥,辛苦备尝。虽说此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赠给妻儿,然而能与他们同受饥寒也是值得快慰的。他抱着这点可怜的心愿来到奉先,岂知刚一进门,就听到号啕大哭,原来他的幼子已被活活饿死。仿佛迎头一瓢凉水,浇得他寒透骨髓。他震惊了,惊呆了,由此而深刻检省自己,环顾人生,杜甫传                  24 写成了这首著名诗篇。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述平生之志,并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杜甫以“稷契”作为立身的标准,稷和契是辅佐虞舜的两个贤臣,他们爱民如子,政绩显著。然而,这种高尚的志向却遭到了世俗之辈的嘲笑,遭到了当权者的冷漠,把杜甫长期置于衣食不保的境况之中。相反,那些经营私利的“蝼蚁辈”们却衣食饱暖、飞黄腾达。杜甫从这些家伙身上也曾悟出谋生的道理——要想吃好穿好,就得与庸俗的官场同流合污,置黎民生死于不顾——但又不肯与这些小人为伍,虽长期贫困而仍坚持此志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儒家主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论语述而》),朝廷既然不用自己,为何不退居江湖呢?他说“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把唐玄宗称为“尧舜君 ”,是基于早年的那位曾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开明天子来说的,杜甫以为通过贤臣的辅佐,玄宗还是可以回到励精图治的原轨上去的。虽说事实证明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不能抹杀它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在封建社会里,臣子的富民强国的宏图是必须通过开明天子来实现的;否定封建帝王而谋求社会的大治,那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任务,是不能苛求中世纪的杜甫去完成的。所以,对于杜甫的“忠君 ”,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杜甫的“忠君”不是对封建帝王的愚忠,不是皇帝怎么杜甫传                  25 说我就怎么做。他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致君尧舜”以达到国家昌盛的目的;否则,就难以解释他对玄宗的批判,难以解释其后为什么远离了肃宗却仍然热切地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杜甫的“稷契”之志是无可非议的,他的不忍永诀君主的行为也是不可厚非的。令人惋惜的是他对玄宗存在的那份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由此导致的理想的失败。诗
的第二部份是记述途经骊山时的观感。骊山在长安东北60里,山上有皇帝的行宫。每年十月,玄宗和杨妃等都去那里过冬避寒。杜甫半夜从长安出发,行至骊山脚下,天已黎明,这时,他听到从骊山行宫里传来震天动地的音乐声,想到君臣们正在通宵达旦地作乐,于是便依据平素所闻,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他们的享乐生活: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骊山上有温泉池,是专为皇帝和妃子而设的。但皇帝高兴时,也赐浴宠臣,让他们跳进去涮一涮。洗杜甫传  26了澡,又赐与华宴。给他们端上“驼蹄羹”之类的美味佳肴,吃完了又上名贵水果,打油腻,助消化。中堂之上,有神仙般的宫女献舞,有激昂的管乐和清细的弦乐交响助兴。然而,这些权贵赖以享乐的财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四句诗揭示了统治者靠掠夺民财以膏腴自身的社会本质,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这一段对君臣享乐生活的描述,可补史料之不足,具有珍贵的认识价值。第三部分是叙述路过泾渭时的艰难情形和到家后的见闻感受。过河情状这样写道: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远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以上十句,笔墨集中在过河这件事上,写得曲曲折折,感慨淋漓。先是渡口移动,不得不改道;到了新渡口,又无船可渡,从上游漂下来的巨大冰块,汹涌而来;幸而有座桥,却又摇摇晃晃,走在上面,心惊胆战。这一情节实为作者10年长安艰难生活的缩影。杜甫传  27作者使用以小见大、寓情于事的艺术手法,展示出久历的坎坷和积郁的心境。可谓像中有像,弦外有音。其中所写上游河面群冰高叠、顺流而下,几乎撞折天柱的危险景象,则是艺术地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时局动乱的预感。此时安禄山已经在范阳起兵,只是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杜甫由当时君臣醉生梦死、奸臣肆行无忌的混乱政局,已经预料到动乱将要发生。而这种预感早在三年前就有了。天宝十一载(752)秋天,杜甫与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五人同登长安慈恩寺塔,就曾在所作诗中借写望中景象——“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表现了这种对时局的忧虑。杜甫的政治嗅觉是敏锐的,其现实主义眼光是深邃的。
《咏怀五百字》虽内容广博,但有一条思想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为民而忧。在第一部份的述志中,就已说到“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第二部份在揭露君臣的腐化生活之后,笔锋一转,写出黎民百姓的苦难境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触目惊心的两极分化 ,使他“惆怅难再述”。第三部份写到幼子被饿死,作者再次联及到苦难的民众——“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对黎民的忧思,堆叠得像终南山那样高,泛涌得像无边的大海,难以收敛了。
杜甫传  28
长安十年的生活磨砺,杜甫已变成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不但在思想上已经成熟,而且在艺术上也已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杜甫传  29
身陷贼中
杜甫在奉先县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安史叛军已浩浩荡荡由河北攻入河南 ,仅用33天就攻占了东都洛阳。国难当头,杜甫从奉先回到长安,在右卫率府供职。这年夏天,叛军逼近潼关。奉先受到威胁,杜甫担心住在那里的家属,遂由长安赶回奉先,带着家属向北逃至白水( 今陕西白水县),接着又向北逃亡,涉过洪水暴涨的三川县(故址在今陕西富县南),最后把家属安置在富州(今陕西富县)西北的羌村。这时,他得知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便前往投奔,不料,中途被叛军所俘,被押到沦陷的长安,幸而因为官职低微,地位不高,没有引起敌人的重视。长安沦陷后,叛军把未及逃走的朝廷大员和知名人士都解赴洛阳,逼迫他们接受伪职,如王维、郑虔等人都未能幸免。杜甫没有受到严格的俘虏待遇,尚有行动自由,这使他有可能目睹胡兵践踏下的长安惨象,写出一批反映国难的现实主义诗篇。
《哀王孙》写的是作者在一次散步时,遇到一个被玄宗遗弃的王孙,在街旁一角哭泣。问他姓名,他不肯说,只说生活困苦,乞求当个奴仆。为了免遭叛杜甫传  30军杀戮,他已在荆棘丛中躲藏了上百天,身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这个王孙是个无辜的受害者,他的现实处境说明了两点:一、安史叛军极端凶残。据史料记载,长安沦陷后,安禄山命部将孙孝哲杀害霍国长公主,永王妃及驸马等80人, 又害皇孙20余人,皆挖心碎首,血流满街。二、玄宗仓皇出逃,弃骨肉于虎口之下。即诗的开头部份所写 :“金鞭折断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金鞭因催马而折断,众马因急跑而累死 ,玄宗何其惜命啊 !为了减少累赘,甩掉“骨肉”不管了。所以,这个王孙是个双重受害者;作者对安禄山的暴行和玄宗的无情都有鞭挞。杜甫当时的处境虽无力搭救他,但仍冒着危险对他作了嘱咐和安慰。劝他谨慎隐蔽,告诉他回纥援军将到,大唐会复兴的。
《悲陈陶》、《悲青坂》二首记载唐军战败的惨状,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怀。至德元载(756)十月,宰相房琯请求率兵收复两京,得到肃宗允许。于是分兵三路,向长安进发。十月二十一日,中军、北军与敌将安守忠相遇。房琯本拟沉着应战,无奈监军邢延恩(宦官)促战,只得仓促交手于陈陶斜(咸阳东)再加上房琯不恰当地使用古代的车战法 ,用2000辆牛车和骑兵步兵夹着进攻;叛军呐喊、擂鼓,牛皆震骇,又借着风势纵火,官军队伍大乱,死伤4万多人。杜杜甫传  31甫在长安听到这个消息,无限悲痛地写了《悲陈陶》这首诗: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义军鲜血汇满陈陶泽,虽非作者所亲睹,但有“四万”人数为据,想象是合理的。而那些得胜归来的胡兵,携着沾血的兵器,在长安城内纵饮狂歌,则为杜甫所目击。如实写来,便有强烈的震怒涌动其中。敌人获胜,长安百姓则更加遭殃,所以有“向北啼”(当时肃宗临时政府由灵武迁至彭原,今甘肃宁县)和“日夜更望官军至”的举动。
时隔两天,房琯亲自率领南路军与敌交战于青坂(地址不详,当在陈陶附近),又败 。杜甫作《悲青坂》,以“山雪河冰野萧瑟 ,青是烽烟白是骨”的惨烈诗句记录了自己震颤的心,并希望官军积蓄力量,不要再草率用兵。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杜甫这种战略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在《塞芦子》诗中,杜甫陈述了他的用兵之策。芦子,即芦子关,唐属延州境内(今陕西安塞县西北)。杜甫得知敌军欲包抄大西北 ,从杜甫传  32根本上摧毁唐王朝军事力量的意图,十分着急,认为如果能迅速调一万人去防守芦子关,就可以制止叛军西进,从战略上保住唐军力量。可见,杜甫虽身陷贼中,却仍在处心积虑于国家的命运。
《哀江头》作于至德二载(757)春季,是一曲沉痛呜咽之歌。一天,杜甫潜行到曲江岸边,但见往昔繁华的游览之地,如今已寂寥无人,江边宫殿都上了锁,只有细柳新蒲似不解人愁,依旧现出绿色。他想起以往此时,玄宗和贵妃曾在此游幸,而今一个逃了一个死了,彼此间再无音讯可通。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重的家国沦亡之感。
除了忧国,这个时期他还十分担心家人的安危,写了不少思亲之作 。《月夜》一首大概是他身陷长安久的不中秋之夜写的:
今夜富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思妻怜子之情,何其细腻体贴!望月怀人,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此诗之妙在于全从揣想对方思己来写,更见情深意挚。儿女幼小,不知忆父,旁衬其母“独杜甫传  33看”独思之苦 。“云鬟”、“玉臂 ”,语丽情真,非当事者未必都能体会 。“鬟湿”、“臂寒 ”,可知望月之久,怀夫之切。尾联呼出团圆的渴念,显得水到渠成。
这个时期还写了两首思念幼子宗武的诗《遣兴》和《忆幼子》,宗武,此时也就是四五岁,小小年纪跟着母亲远处荒野山村,遭逢可知, 怎能不让作父亲的牵肠挂肚?前诗回忆他牙牙学语娇稚之态,以及“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的聪明可爱。转而自责于乱世之中未能像庞德公那样携其归隐以护佑,并乞望上天能使父子团聚,哪怕这个日子来得迟些也成。一片慈父心肠跃然纸上。后诗感慨冬去春来时光变换却依然与幼子相隔,听到黄莺的歌声便仿佛听到幼子的说笑声。于是他的心越过空寂的山路涧水,来到那长满老树的羌村,走进那熟悉的柴门。想象归想象,现实是陷身贼中,为摆脱愁思,只好大白天去睡觉,或者百无聊赖地弯着脊背晒太阳。杜甫对儿女的亲情堪称为父的表率,而这种亲情又带着那个时代的鲜明的烙印。
《春望》这首诗是把忧国与思家两种感情融合一体的名篇,写于至德二载(757)的春末,杜甫身陷长安已有七八个月了。诗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传  3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是说国都长安沦陷 ,“山河在”是扣住题中“望”字来写,这依然如故的城外山河,与沦陷的都城,构成强烈的对比,抒发了一种“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城春”的“春”字点题,春天是美好的季节,然而城中却是“草木深 ”,杂草丛生正见人迹稀少,季节与景观又构成了反差,作者的感慨亦因之而加深。春天的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作者却观而“溅泪 ”,闻而“惊心 ”,愈见感情的反常与沉痛。作者之所以观花溅泪,是由于“感时 ”,感慨国家的艰危时局。作者看到自然界的草木经过了严冬重新绽开花朵,进而想到国事依旧留在严酷的政治冰雪中;花儿能在春风中弄着姿色,而沦陷区的人民却在刀光中流着鲜血:人命不如花草,故而溅泪。这就是作者观花而溅泪的心理过程。作者之所以闻鸟惊心,是由于“恨别 ”,怨恨与家人的离别。作者听到春天里鸟儿欢乐地鸣叫,忙着筑巢,育雏,双双对对,自由飞翔,便由鸟的自由想到个人的拘禁,由鸟的团聚想到亲人的离散,感到人竟不如鸟雀。这就是闻鸟而心惊的心理过程 。五六两句分别补足 “感时”和“杜甫传  35恨别”的内容:烽火相连,可见时局之艰危;家书难得,可见隔绝之严重。章法谨严,可谓细针密线。尾联以无奈之搔首行为作结,总括忧国与思家,蕴含丰富,耐人联想,道出了难以尽道的情感,正是诗家本色。
杜甫被禁在城中虽有行动自由,却无生活来源,经常挨饿,只好去旧相识家中东凑一顿西凑一顿。靠着他对大唐复兴的信念和乐观的性格,顽强地生活着。在诸位朋友当中,苏端待他是最好的了。春天的一个早晨,风雨交加,杜甫在饥饿中醒来,心里盘算着该去谁家混口饭吃,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去苏端家中。于是早早爬起身来,拄着藜杖,走上泥途。苏端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每逢杜甫一来,总是想方设法弄点酒还找来要好的宾朋,大家喧闹一番,来彼此宽解愁怀。《雨过苏端》这首诗记载了上述情事,使我们对杜甫当时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此诗颇具风趣,笔触诙谐幽默,是杜甫在困境中力求保持心理平衡的表现。
杜甫也曾去过长安城中的大云寺找过饭吃,并在寺中住了一段时间。该寺的住持赞公对杜甫颇友善,照顾颇周到,不但供应斋饭,还赠送细软的青丝履、光洁的白毛巾。杜甫来大云寺,可能也是为了躲避奸人的告发,从所作《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犭斤犭斤国多狗 ”句,可知当时风声很紧 ,不得不提防恶狗杜甫传  36(奸人)咬人。这位赞公后来流落到秦州,杜甫也因逃荒到了秦州,二人异地相逢,不胜欣喜,另有一番交游。这是后话。杜甫的好友郑虔,在长安沦陷后被叛军押至洛阳,安禄山让他做水部郎中,他推说有病没有赴任,并将洛阳的叛军情况写成密信让人转到肃宗设在灵武的临时政府。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叛军内部混乱,郑虔乘机逃出洛阳来到长安。杜甫见这位患难朋友居然还活着,又得知他有这样的表现,十分高兴,用“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的诗句赞美他的忠国之心。
杜甫传  37
西窜与北征
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把临时政府从彭原(今甘肃宁县)移至凤翔( 今陕西凤翔),向长安逼近了一大步(凤翔在长安西300余里 )。杜甫得知后,暗自做着逃往凤翔的准备。自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叛军军心浮动,对长安的戒守也不像以往那样森严了。杜甫经过细密的筹划,终于在四月的一天,从长安西城金光门溜了出去。当时,叛军正在西郊屯防,他不敢走大道,专捡偏僻的小路走,又怕迷失方向,一边走一边还要望着驿道两旁的树木以引导方向。逃窜是危险的,他对着落日的方向望眼欲穿,提心吊胆,不复有生还的希望。等到他越过生死线侥幸到达凤翔时,已是衣衫褴褛、瘦得不像人样了。想到在逃亡路上随时都可能作鬼,深感性命的微贱,如今能瞻望太白山的雪峰,不禁悲伤地呜咽起来。就这样,他穿着麻鞋和露着两肘的破衣拜见了肃宗,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左拾遗是谏官,是给皇帝的政事提意见的,官阶为从八品上。这是在五月十六日,肃宗下达授官诰文,诰文写道 :“襄阳杜甫,尔之才德,朕深知之。今特命为宣议郎行在左拾遗。授职之后,宜勤是职,杜甫传  38毋怠!……”杜甫对于这个职守是忠实的、认真的,然而却因此得罪了肃宗,险些丧了性命,那是因为房琯罢相之事。
去年十月,宰相房琯率兵与叛军大战于陈陶、青坂,失利。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毁谤房琯,说他对肃宗不忠,又诬告他的门客董庭兰受贿,房琯被罢去宰相的职务。杜甫既作了谏官,便去履行谏官的职责,他上疏给肃宗,认为房琯“深念主忧,义形于色 ”,对国家是忠诚果敢的,要求肃宗“弃细录大 ”,不要以“细罪”“免大臣”。廷诤时亦态度坚决,缠着不放。肃宗大怒,诏令三司审讯杜甫。亏得宰相张镐和御史大夫韦陟出来营救,杜甫才得免于刑罚。张镐奏道:“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韦陟奏道 :“甫言虽狂,不失谏臣体 。”肃宗虽心中恼火,但在当时国难当头、亟须用人的情况下,只得忍下这口气,让杜甫仍任原职。杜甫虽遭挫折,但并未服输,在《奉谢口敕放三司推问状》中,强调自己的主观动机是好的,至于论事措辞激烈,是由于身陷贼中、愤惋成疾所致;对房琯的为人仍旧称道;重申自己的上疏目的是“望陛下弃细录大”。由此可知 ,杜甫的性格是倔强的。这种性格在明主临政时或许可以做出一番事业,但在如肃宗这类庸主手下,只能是遭到疏远。从五月十六日上任左拾遗,到此事了结的六月一日,总共才有半个月,杜甫传  39可谓出师不利。但杜甫并未消沉,仍旧为收复两京之事努力工作。
六月十二日,他与另一左拾遗裴荐、左补阙韦少游、右拾遗魏齐聃、孟昌浩等人向朝廷推荐岑参。岑参此前曾领伊西北庭支度副使,头年年底从轮台回来,此时刚到凤翔。杜甫在《为补遗荐岑参状》中称“岑参识度清远,议论雅正 。”使岑参得以任右补阙。可见杜甫在为朝廷广纳贤才上是颇为留意的。
当时各地防务甚急,朝廷不断地派员去四方赴任,杜甫写了不少送别诗,对前往任职的人,都能从国家的最高利益上加以勉励。如《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送杨六判官使西蕃》、《送灵州李判官》等,这些送行诗无不写得慷慨悲壮,令人感激,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为传统的送别诗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忧虑国事之余,杜甫还每每念及远在羌村的家属。自从头年八月离开她们,到现在已将近一年,始终得不到消息,又听说叛军所到之处杀得鸡犬不留,更是惶惶不安了。曾经写过家信,询问家中情况,迟迟不见回音,不禁多方猜想:她们是否已经不在人世了?羌村里的那座茅屋前谁在望我归影呢?要是她们已死,埋在冰冷的松根下,尸骨大概还没朽吧。想到杜甫传  40这乱世中没有几人能保全性命,更感到家中情况不妙,甚至反倒害怕有消息传来,如果传的是凶讯,自己的心会承受不了的。忽而又想,也许她们都还侥幸地活着呢,不久后即可与她们欢会,但转念一想,这是不太可能的,恐怕此时自己已经是个孤老头了。杜甫把这一番曲折心情写入《述怀》诗中,表达了战乱年代人们的普遍心理。这年秋天,他终于收到了家信得知家属仍居羌村,且都无恙,十分高兴,便向朝廷请假,回羌村探亲。肃宗李亨因杜甫上疏援救房一事,对这个倔强的老头已心怀厌恨,只是碍着宰相张镐等人的面子,不好轰他走开,如今见他自己提出回家探亲就满口应承下来,口头上自然是说要照顾他。
至德二载(757)八月初一,杜甫怀着依恋的心情告别了凤翔行在,便启程北征了。从凤翔到郴州西北的羌村,路程有六七百里,当时为了打仗,马匹都交付军队使用。杜甫迫于路途遥远,只好向将军李嗣业求援,借到了一匹马。从凤翔出发,向东北行进,走了160里路到达麟游(今陕西麟游 ),城西五里有九成宫,杜甫前往观览,作《九成宫》诗,由眼前这座隋代建筑而念及前朝因奢而衰的旧事,联系当今国家动乱的时局,不禁仰天长叹,历史的悲剧总在不由人意地重演啊!
离开麟游向北行70里,到郴州(今陕西郴县),杜甫传  41又由 州向东北行210里到宜君( 今陕西宜君县),城西北凤凰谷有玉华宫,是贞观年间为太宗养病而建造的离宫。太宗诏令,建造此宫,务须俭约,只在正殿加瓦,其余皆覆茅草。杜甫作《玉华宫》诗,描写今日玉华宫的荒废景象,以至不敢相信这竟是一代英主太宗皇帝的离宫了。诗中慨叹太宗子孙未能尊仰其祖俭约之德 ,致有今世之乱 。并对“美人为黄土”——英主太宗的过世,表示深深的悲哀。
自宜君北行200余里,长途跋涉的杜甫终于抵达了羌村。那是一个秋日的黄昏,西天上屯集着峥嵘的红云,云缝里泻下太阳的巨大光柱;在鸟雀的欢噪声中,杜甫来到了自家的柴门前。妻子女儿们闻声而出,惊疑地看着他,没料到他还活在世上,直到惊魂已定,仍不住地擦着眼泪。杜甫对此深为理解,是啊,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飘泊流荡,能够生还,确实是很偶然的事。邻居们听说杜甫回来了,都趴在墙头上观看,禁不住低声叹息、默默哭泣。在这久别重逢之际,到了深夜也毫无睡意,一家人围着烛光,面面相对,真觉得像在作梦一样。能与家人团聚固然是幸事,但当此国家多事之秋,杜甫心中是少有欢趣的。孩子们不了解父亲的心情,看着他那沉郁的脸色,都害怕地走开了。回想去年夏天初到羌村安下家来,常在房屋附近的池边树下乘凉,颇得快意,现在何不再去转转以杜甫传  42遣愁怀?于是就去那里走了几圈。可是眼下已是秋季,萧萧北风吹得正紧,对景生情,抚事伤怀,却又增添了难以忍受的众多忧思。幸而得知秋粮已经收获,耳边似乎听到糟床上酒液下流的声音,有了足够的酒,姑且用来安慰自己的迟暮之年吧。
杜甫为人淳朴,与邻里关系素来很好。邻居父老们素知他喜欢喝酒,如今千里迢迢回到家中,正该以酒相慰。于是各自携带着酒食,一起来到杜甫的柴荆门前。此时,院子里群鸡正在争斗、乱叫,杜甫把鸡轰到树上,才听到有敲门声,便开了门,把父老们让进屋里。摆好饭桌,父老们把各自带来的家酿倒了出来,抱歉地说 :“请你不要嫌弃酒味淡薄,因为黍地没有正经劳力耕种啊。战争还没有停下来,孩子们都去东征打仗了 。”面对山村父老的深情厚意,杜甫被深深地感动了;在这艰难的岁月接受穷苦乡民的款待,又使他十分感喟。他别无所有,只会作诗,便即兴为大家唱了一支歌。是一支什么歌呢?大概是一支国家危亡之歌,民生凋敝之歌,乡情感激之歌。一曲唱罢,仰天长叹,四座父老,热泪纵横。
上述种种情事,均为杜甫《羌村三首》所记。这组诗以平实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动乱年代作者的家居生活和心情,以及纯朴的村风民俗,读来宛在眼前。它标志着苦难的生活已把杜甫的感情进一步推向人民杜甫传  43群众,同时也表现出杜甫现实主义诗歌艺术已经成熟。
在羌村闲居的日子里,杜甫还创作了名篇《北征》。这篇长达700字的纪行诗记述了从凤翔到羌村的沿途经历和到家后的情事,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对当时的政治情况和军事形势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忧国忧民之情贯穿始终,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全诗依内容可分为五段。第一段主要写临行前恋君忧国的心情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为辞别天子,杜甫来到宫殿前,心情惶恐地久久站在那里。他所恐惧的是君主在执政上有所疏漏。君主固然是位中兴之主,计划国家大事也确实费尽了心力,但是当此天下疮痍满目、叛军猖獗未已之际,怎敢保证万无一失?杜甫的恋阙心情是感人的,因为他的恋阙的落脚点是忧国,他所担心的是天子由于执政失误而影响平息叛乱、拯救国家民族的大业。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君主的言行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命运;我们不能要求作为封建文人的杜甫通过否定皇权以求谋国家的复兴。
第二段写沿途的观感,具体描绘了战乱给广大农村造成的巨大破坏,一幕幕悲惨景象令人触目惊心。“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皆被伤,呻吟更流杜甫传  44血”。田原萧瑟,人烟稀少 。活着的人都负伤流血,呻吟不绝。据史料记载,至德元年(756)四月,郭子仪与叛军战于清渠,又败。诗中所写当是沿途目击的真实情况。作者还描写了月下战场的恐怖景象,令人毛骨悚然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 ,寒月照白骨”。锦绣田园已然变成鬼蜮世界。这段诗中还插入对草木的描写,写菊花应时而开,山果应时而熟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 ,甘苦齐结实”。在这里,自然风物与社会人生构成强烈对比,蕴含着人命不如草木的深沉感叹。
第三段是写到家后的悲喜之状。杜甫于去年八月离开羌村,到现在已整整一年,艰难困苦,忧国思家,他的头发全白了。亲人相见,抱头痛哭,泉水鸣咽,松涛回应。妻子憔悴消瘦,衣衫褴褛;小儿饿得面色惨白,见爹来到,背面而啼,脏兮兮的脚上连双袜子都没有,床前站着两个小女儿,穿着补钉叠补钉的衣裳,衣裳短得刚刚过了膝盖,那些补钉是从旧绣上剪下来的碎布,东一块西一块地错乱了原有的图案:海图的波涛被拆碎了,天吴和紫凤也是东倒西歪……这一节细腻的描写,笔端饱含关切与自责,真实地记录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不幸,并使人由点及面地看到当时广大人民的苦境。接下来是叙写天伦之乐,身为妻夫子父,杜甫没有忘记给她们买些布料、胭脂什么的,杜甫传  45于是 ,家庭气氛活跃了,“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 ,狼藉画眉阔”。望着妻女梳妆打扮的情景,杜甫重新得到了家庭的温馨,而这种对闺房琐事的近于沉湎的关注,深刻地反映出杜甫的饱经乱离之苦,是一种寓哀于乐的笔法。同样,对于孩子的吵闹与纠缠,捋着胡须问这问那的失礼举动,杜甫不但不去喝斥他们,反倒觉得心里很甜,这与其说是慈父的本色,勿宁说是他已受尽了与家人长期隔绝的寂寞之苦 ,即诗中所谓“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这些笔墨看似平常乃至琐屑,其实处处都在烙印着那个离乱的时代。于平实的叙述中反映重大的生活感受,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一大特色。
第四段是对时局的议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朝廷向回纥借兵以平叛乱表示忧虑。回纥,也就是现在的维吾尔族。据史料载,至德二载(757)九月,朝廷采纳郭子仪的建议,向回纥借兵。回纥怀仁可汗,派遣其子叶护和帝德等率领精兵4000余人来到凤翔。肃宗命广平王李与叶护约为兄弟。杜甫认为,回纥兵固然有勇可用,但也怕会留有后患,故云“阴风西北来 ,惨淡随回纥 。”“此辈少为贵 。”后来事实证明,杜甫的忧虑是必要的,回纥帮助唐王朝收复两京后,大肆掠夺财物,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二、杜甫传  46朝廷使用自己的军队即可平息叛乱 ,“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不仅可以迅速收复“西京”和“伊洛”,而且可以攻下“青徐”二州,恒山和碣石也可收复。三、断言反攻之势已成,“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叛军的厄运已经来到,朝廷应抓住时机。这些建议体现了作为谏官的杜甫对朝政的积极参与精神,可以看作是用诗写的奏疏,是“恐君有遗失”的具体体现。
第五段是通过古今对比、人心的归向来说明唐王朝一定能够中兴。诗中高度赞扬了龙武将军陈玄礼发动的马嵬兵谏,玄宗能在这紧要时刻接受兵谏,赐死杨贵妃,铲除祸根,这在古代帝王中是没有的,故而中兴有望。而天下百姓也都心归大唐,日夜盼望皇帝的仪仗进入京都。主明、臣忠、民心归附,三者并具,所以结尾两句“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就显得水到渠成。全诗以时代的最强音作结,令人神思高举,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这年九月,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率官军及回纥援军15万,从凤翔出发,长驱东进,直逼长安,列阵于香积寺北,准备与叛军决战。杜甫在羌村闻听此讯,作《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诗以昂扬、奋发的情感,铺陈官军将士的巨大声威,说他们将像热水涤荡腥臊那样彻底消灭叛军,叛军则如鼎中之鱼苟延残喘,如穴中之蚁无处可逃。作者感到整个京都杜甫传  47都在兴奋地跃动,同时又伤心地听到叛军溃逃前疯狂屠城、百姓子女可怜的哭嚎声。但是胜利的曙光总算望到了。作者想象,长安城中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变卖首饰,换取美酒,准备迎接官军入城呢。论杜诗者每称其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其实此诗情感之欢快、气势之磅礴,并不在后者之下。
其后不久,官军收复了长安。十月相继收复了洛阳。肃宗回长安。杜甫在羌村闻讯,作《收京三首》。诗中并未作浮泛的欢颂之辞,而是以沉着、冷静的笔触,作痛定之思。第一首重提玄宗被叛军所逼离都入蜀之事,意在告诫君主胜利之可珍,当好自为之。第二首是写闻知肃宗下达哀痛诏的感受,诏书中提到广平王李□的巨大战功,杜甫深知肃宗妃张良娣忌恨李□。此前,李泌曾为广平王的地位献策于肃宗,今李泌已归隐衡山,则皇储之争实堪忧虑。第三首写收京之后,只恐回纥恃功邀赏,诸将僭奢无度,天下万方送喜,致使君主不能集中精力以彻底平乱。可见,当天下人欢呼雀跃之时,杜甫却为国家的未来作深邃的思考,其忧国之心何其殷重!
杜甫传  48
贬斥华州
至德二载(757)十一月,杜甫携家属自羌村返回长安,继续任左拾遗官职。十二月,玄宗也由成都返回长安。
朝廷对扈从玄宗入蜀和扈从肃宗去灵武的臣子大加封赏,对陷贼的官员六等定罪。郑虔、王维、储光羲等被贬官,郑虔被远贬台州(今浙江临海县),匆忙上路,未及与杜甫辞行。杜甫与郑虔关系最好,得知他已离开京都,自己未能及时赶来给他饯行,深感伤心、内疚,作诗对其所受的“严谴”表示深深的同情,字里行间回荡着对人生友情的珍视。
两京收复后,君臣得以喘息。此间杜甫所作的几首表现侍臣荣遇的诗,如《腊日》、《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等,均无多少思想意义。倒是《春宿左省》、《题省中壁》二首较能窥见内心世界。前诗写他在门下省值夜,为了不误第二天一早上朝进谏,竟然彻夜不眠,“不寐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足见忠于职守,对朝政的关心。后诗感叹进谏不被朝廷采纳,岁月虚度,违背了报国的初衷,从侧面反映了肃宗的刚愎自用。
杜甫传  49
此时,在平和景象的背后,一场尖锐的政治斗争正在悄然进行。大体说来,就是随玄宗赴蜀的旧臣与随肃宗赴灵武的新贵之间的派系斗争。玄宗回京后与臣民的接触,引起了肃宗的猜疑,在宦官李辅国和宠妃张良娣的挑唆下,错误地对玄宗旧臣如房琯、贾至、严武等人实施打击。房琯、贾至、严武,是肃宗即位灵武之后,玄宗从蜀中派去的大臣。房琯在蜀中时,曾为玄宗制置天下,“命元子北略朔方 ,命诸王分守重镇 ”,这个诏书由贾至拟成。诏书把李亨放在了与诸王同等的地位( 当然,此时李亨尚未即位),李亨自然不满。即位之后,当他从贺兰进明那里得知诏书始末,便对房琯和贾至有了戒心。至德二载(757)五月,借故把宰相房琯贬为太子少师。只是碍于两京未复,打击面不宜过大,贾至、严武等人方未触及。如今两京已复,又见玄宗与臣民往来,为防不测,便挖玄宗根基,贾至是那个诏书的拟制者,所以第一炮就打他。乾元元年(758)春天,免去贾至中书舍人官职,出为汝州(今河南临汝)刺史。这是外放玄宗旧臣的第一步。杜甫在政治系统上属于房琯、贾至、严武一派,对于贾至的被贬感到十分痛心,作《送贾阁老出汝州》以明心意。从此,他的情绪开始低落了,写了一些感伤情调的诗作 。《曲江二首》为其代表。其一云:
杜甫传  50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倘若把它看成是感叹人生苦短故须及时行乐,那是没有摸准杜甫的脉搏。须知,他的伤春正是在感伤政治光景的暗淡。面对李辅国等把持下的混乱朝政,自己无力回天,只好借酒浇愁。又见江边昔日的小堂如今巢居翡翠,苑边昔日的贵人高冢如今石麟偃倒,可知沧桑变迁乃是自然之道,那么对于自己这一派的转入逆境,也就无须牢骚太盛,切不可为了区区微官而苦了自己。杜甫对肃宗的失望,已见端倪。其二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每日散朝,都去曲江边典衣买酒,取醉而归;典尽春衣,还要到处借债买酒。都只为朝政失纪,小人当道,虽身为谏官,亦无所为用。于百无聊赖之际,只好观赏蝴蝶舞蜻蜓飞,平淡之中自有无穷忧愤。
杜甫传  51
就在杜甫为朝政深忧之际,肃宗在李辅国、张良娣的谋划下,又迈出了打击玄宗旧臣的第二步。这年五月,罢张镐宰相职务,接着又以结党营私的罪名,贬太子少师房琯出为郴州(今陕西彬县)刺史,贬京兆尹严武出为巴州(今四川巴中)刺史,贬国子祭酒刘秩出为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杜甫与房琯为布衣之交,在凤翔时又曾上疏反对肃宗罢房琯相位,肃宗早已厌恨他,此次亦罢免了他的左拾遗官职,出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主管地方文教事务)。
华州在长安东180里,杜甫因为要向住在长安西城的亲故们辞行,故从西城金光门出城上路。金光门,这是个多么难忘的地方啊!去年四月,他就是从这道门冒死逃出投奔肃宗的;今日又出此门,却是被肃宗无情放逐,不禁心潮涌动,感慨万千,遂作五律《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此道归顺,西郊胡正繁昔。
至今犹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前四句忆怀往事,申述报国的赤心 。“归顺 ”,是杜甫传  52指逃离叛军控制下的长安城 ,前去投奔肃宗。“胡正繁 ”,是说当时胡兵正在西郊密集设防。情况危急,千钧一发,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惊胆战,神思恍惚,似有部分飞散的魂灵没有招回身上来。这样的忠臣,照理说应该得到皇上的信任,不致遭贬,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前四句的忆旧为后四句的叙今布置了感情波澜。后四句笔锋逆转,写今日遭贬之事 。“近侍 ”,指官居左拾遗 ,左拾遗是皇上身边的侍臣,故称。“归京邑”,即指贬官华州,华州靠近京都,故称“京邑”。“移官岂至尊”是门面话,杜甫遭贬固然与李辅国等小人有关,而主要还是肃宗出于个人得失的考虑,他要彻底清除玄宗旧臣以巩固个人君位,对此,杜甫心如明镜,只是不便直言罢了。“无才 ”,“衰老 ”,牢骚加感叹,不平之心搏动其间 。“驻马望千门 ”,形象极富感情内蕴,白发老臣,欲别京都,徘徊门外,顾恋不已。此时,他对这位“中兴主”已经有所认识,他的徘徊、顾恋,主要是出于对国事的忧虑,对这位昏庸君主的不放心。
从至德二载(757)五月到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身为侍臣的时间仅有一年多一点。他的贬官,对于他的政治生活来说固然是一种挫折,而对于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来说则是幸事。遭受贬谪,一是使他对肃宗朝政有了清醒的认识,从而加强了诗歌杜甫传  53的批判现实的力量;二是使他得以离开肃宗来到社会中间,重新接触广阔的社会人生,取得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泉。回顾长安供职这几个月中,他并未写出像样的作品,倘若他一直这样走下去,则无疑会断送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前途。天赐方便,他离开了京都,离开了皇上,而且以后越离越远,他的心却与国家和人民越来越贴近。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伟大之处。
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来到华州,主管文教工作。从皇帝的侍臣一下子跌进公文堆里,颇觉不惯,再加上贬官的怨气,盛暑的炎热,越发感到难以忍受。《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这首诗就是写他初到任上的这种心情: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炎天助长心火,一点东西也吃不下。“足蝎”、“多蝇”,更是让人心烦意乱。如此境况,还要穿戴整齐在衙门里处理频来不断的公文,故而生出赤脚踏冰之想。这一切,总为贬谪怨气而发。
杜甫传  54
华山在华州东南60里,山峰险峭,云雾回环,为中国人尊仰的五岳之一。杜甫在华州时,每每翘首眺望,但此时的心情毕竟与早年眺望泰山不同。这可以从他所作《望岳》诗中看出: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首二句想象奇妙而老道,把华山的主峰喻为老人,其他较矮的山峰喻为儿孙,这种想象固然十分贴切华山群峰峭立如人形的特征,但仔细品味,其中亦不乏诙谐韵味,是作者饱经人世坎坷之后,为寻求心理上的轻松而作出的逗笑。这与望泰山的那首起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的磅礴气韵完全不同。诗中虽也表示了“凌绝顶”的心愿,但目的迥然不同,他不再是早年的“一览群山小”了,而是“高寻白帝问真源 ”,要向华山之神——白帝讨教人生的真谛。求仙访道,正是作者遭到挫折之后的困惑表现。另外,望泰山一诗以雄劲的笔墨描绘泰山的高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在这首望华山诗中也不复再有,有的只是感叹山路的狭险:车箱进入山谷便无法回头,杜甫传  55山路细如箭杆通向南天门。这险陡的山路与作者的坎坷人生之路是互为表里的。说明作者在经历困苦生活之后,开始以凝重的目光、现实的视角去审视大自然。
这年的重阳节,杜甫是在蓝田(今陕西蓝田)崔氏庄友人处度过的。蓝田在华州西南,两地直线距离约百里。今人陈贻焮先生考证,崔氏庄即“崔氏东山草堂”,崔氏,即崔季重,王维的内兄(舅父之子),崔氏庄与王维辋川庄东西相邻。杜甫去崔氏庄过重阳节,是为了遣闷,七律《九日蓝田崔氏庄》记录了这种心情。诗云: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年老悲秋,正因遭际,虽临佳节,亦强作欢颜。想到晋朝的孟嘉与桓温作龙山之会,不慎被秋风吹落了帽子,弄出了好大的笑话,则我更须小心预防此事再度发生,笑请旁人为我正一正帽子,因为我的头发已在愁苦中纷纷脱落,实在少得可怜啊!杜甫此举虽富幽默情趣,但其中苦味也很显然 。“蓝水”、“玉山”二句虽是写观景娱心,却也含有江山永恒、人生短促的杜甫传  56蕴意。故结尾二句有不知明年谁在、权且珍重此会的叹息。
杜甫作华州掾期间还为州刺史郭某代写了几篇文章。其中《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陈述了彻底消灭安史叛军的战略策略,批评朝廷撤走河北大军致使叛贼得以喘息的失策之举。提出宜调遣各路兵马,“穷犄角之进 ”,并对各路兵马的行进攻取目标做了具体说明。可见,杜甫虽位居下吏,心怀怨气,但对于国事的关心则丝毫未减。这年九月,朝廷遣九个节度使合兵20万围攻邺城(今河南安阳)残敌安庆绪。此前,调李嗣业率部从怀州(今河南沁阳)赴长安待命,李嗣业西进经过华州时,郭刺史留他宴饮,杜甫坐陪。杜甫与李嗣业是旧相识,去年从凤翔回羌村探家曾向他借过马。此次重逢,见将军虽久经沙场而英气犹在,谈笑自如视敌寇如草芥,不禁欢欣鼓舞。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热情洋溢地赞美李部的精锐和声威 ,“足以静风尘 ”,对李部的严明军纪也大加赞许 :“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李嗣业多次与叛军交战总是打先锋,手中大棒每令敌人丧胆,立下赫赫战功,深为杜甫所敬重。可惜在此次重逢的几个月后,乾元二年(759)正月,李嗣业在攻打邺城时,被流箭射中,终以身殉国。杜甫传  57
洛阳之行
这年冬末,杜甫离开华州前往洛阳探望亲故。自从洛阳陷落,至今已有几年未回了。一路上虽风尘弥漫,兴致却很高;遇到一些旧识新交,也颇得良趣。回乡总是令人兴奋的啊。在洛阳住了一段,便去城东旧居陆浑庄探望,指望能见到弟弟们,却未能如愿,战乱中流离四方的诸弟,一个也没有回来。环顾空荡的旧庐,唯见弟弟的书法还挂在墙上,老犬识得主人心情,垂着头偎依在床边 。此情此景令他伤心 ,作《忆弟二首》,回想当初仓皇逃难 ,未料竟成长别,“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花笑人未笑,鸟归人未归,触景伤情,感慨不已。
这次东都之行 ,途中拜访了阔别20年的卫八处士。身经大难之后,旧友重逢,恍如隔世,而亲情厚爱,一如当年。杜甫以朴实的文字记下了人生的美好情谊 ,这就是那首为人传诵的《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