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海瑞

_3 佚名(现代)
行条鞭法
海瑞认为,“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 。”这是海瑞的一贯思想,他在淳安、兴国任县令时,都将重新丈量土地作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来抓,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就任巡抚,他总结过去的经验,狠抓土地丈量,积极地推行“一条鞭”法,取得新的成效。
所谓一条鞭法,是明朝中期朝廷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一条鞭法规定,将一个地方的各种赋役综合合并为单一的一种形式。前提是将各家各户所拥有的土地和人口核定清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应该承担的赋役。赋役由一个部门总管,“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给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其内容可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赋役合并, 以丁田分担役银。 在一条鞭法中,将原来的赋(两税)役(里甲、均徭、杂泛)以及土贡方物等合并成了一项。徭役一律征银,取消力役,由政府雇人应役。役银也不像过去那样,根据户、丁来征收,而是由人丁和田地来分担。这样,一是赋役的形式简单化了,对各家的实际负担可以更加直观海瑞传                       131地观察。同时,徭役改为征银,使各家在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时有了更多自主权,这无疑对发展生产有利。
二是田赋一概征银。过去,虽然政府对田赋也时有征收“折色银”的,但在这之前,田赋仍以“本色”为主。一条鞭法规定,除苏、松、杭、嘉、湖继续征收本色粮食,以供皇室官僚等食用外,其余一般征收折色银。过去在征赋时,总要动用大量人力,将各地上缴的粮食集中起来,储存、保管都非常不易。现在除了江浙一带外,不再征收粮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三是计算赋役数额时,以州县为单位,各州县原有的赋役额不得减少。
四是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过去要交本色粮食,由于数量巨大,交纳和管理都不方便,在收缴时,里长、粮长一起参加工作还忙不过来。改为征银后,这个过程简单多了,因此改由地方官员直接征收,即所谓“丁粮毕输于官”。
当时,不少地方在推行“一条鞭”法时,做法各有不同。海瑞是其中比较积极的代表。在推行的过程中,海瑞更强调赋役合并。
海瑞举出了实际工作中的例子。各州县为征粮设“正副粮长共三人,又或二甲或三甲,朋佥一二人催粮,号小粮长”。征粮的体系似乎相当完整,但实际海瑞传                       132征粮时,却常常不能如期完成任务,或者在执行中出现许多争端。这一方面是一些大户仗势欺人,偷税漏税;另一方面,也要看县官本人的德行是否可靠。贤官执法,势豪不敢抗拒。官吏不贤,则平民百姓倒霉。而有的时候,粮长两头受气,甚至只好自己补上完不成任务的缺数。海瑞根据朝廷的要求,大力推行赋役合并,统一征银的政策,合并各种赋役。原先设置的粮长等职也一并撤消,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使征收税赋的任务更加顺利,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虽然海瑞认为,“一条鞭”法并不理想,但既已决定实施,就必须采取坚决的措施贯彻到底。因此,他一再申明 :“均徭银力二差,近日题准总一条鞭概编银,不得已而为补编救弊之法,一时良法也。府县官不能为百姓作主,各州县尚有力差名目,可恨!可叹!”在执行“一条鞭”法时,任何人不得自作主张,生出其他名堂来。为防少数人搞鬼,海瑞规定:“今后各州县遇当编审均徭月日,即照题请事例。有三五年未编者,即三五年总编。其有数外编余银及优免,不照则例,妄将人半丁粮一升作乡官生员人情,及先年优免今再免者,官吏坐赃问罪 。”不仅应该将各类徭役项目登录清楚,各种优惠也必须从严掌握。否则,一律严惩不贷。这就是海瑞的办事作风。
海瑞传                       133
疏通淞江
江南因有淞江、汇震泽(太湖)入海,沿江的许多土地都可以得到灌溉。后来,淞江“被潮啮,淤为陆 ”,因此经常引发水患。虽然前几任巡抚都曾想疏通淞江,但终没有办成此事。因此,民间流传有民谣“惟海龙王始能开得”。海瑞到任后,又遇上水灾,当地粮价迅速上涨,虽然采取措施大量放赈,但政府掌握的粮食有限,无法彻底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春寒时节,大量灾民逃荒,生活苦不堪言。海瑞于是决心开通淞江,为民造福。
海瑞向朝廷写了《开吴淞江疏》,说明“修复水利,是为了帮助处于困难之中的饥民。太湖之水从三条水道入海,其中,娄江、东江都是小河流,惟有淞江是最重要的入海通道。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主管水利的官员没有很好尽职,抚按亦未将兴修水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终于导致淞江的淤塞,一遇大的降水,必洪水四溢,为害甚重。因此,为国计民生,应该立即疏通淞江”。修复水利当然要用钱。按过去的做法,组织这样一项大工程,惟一的办法是让当地百姓出钱。但那年正遇水灾,大批百姓流离失所,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不可能还有钱供水利之用。海瑞决心另辟途径海瑞传                       134解决资金问题。他将通过实地勘测所得到的数据一一上报,要求批准他统一调配相应受益地区财政的银两,并扣留通过淞江运交的公粮20万石,以保证工程所费。
海瑞的建议得到批准,他立即着手组织施工。由于受灾,当地的灾民众多,海瑞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工程所用民工几乎全是灾民。为了解决工程费用,他统一调度多路钱粮,包括过去衙门留存的部分水利专项经费和各种罚没款;太仆寺少卿史际捐出2万石粮食;以及朝廷批准动用的钱粮。海瑞把所有财力都集中在手中,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发给民工。只要出工,就可以领到一天的粮食和银两。因此,与过去派工不同,这次主动要求上工地的民工源源不断。
疏通淞江,是造福子孙的大好事。何况,参加工程的多是受灾农民,工程与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因此干得热火朝天。海瑞自己,则“乘轻舟往来江上,亲督畚锸,身不辞劳”。工程进展神速。不过两月,遂告完成。一条宽15丈的淞江展 现在人们面前,彻底解除了水患。一位按院闻讯惊讶地说:“万世功被他完成了 !”不仅河流被疏通,费用还特别节省。预计耗费76100多两白银,实际只耗银6 8397两,节省了1/10的费用。这一工程有13万灾民参加,也就是说,有13万灾民得到了赈海瑞传                       135济,解决了生活问题,这对于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明显作用。
淞江工程完成后,海瑞继续巡视各方,发现白茆河也是一条害河。白茆河在常熟县以北,是太湖入海的又一条通道,由于多年淤积,已不能顺利泻洪。隆庆三年遇大水,灾民无数。虽然有灾民参加了淞江工程,领到了口粮和生活费,但人数有限, 不过灾民总数的“十之二三” 。因此,海瑞再写《开白茆河疏》 :“禹贡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今三吴入海之道,南止吴淞江,北止白茆河,刘家河居其中,三处而已。刘家河原通达无滞,若止开吴而不开挑白茆,诚为缺事,难免水患 。”海瑞指出,到二月中旬,青黄不接,大批饥民无所生计,到时,发放赈济在所必然。不如乘势一并疏通白茆河。“若是兴工之中,兼行赈济,一举两利,当开白茆 。”这一奏疏又得到批准,于是,二月兴工,三月底完工。共用白银41238两。除修复淞江的节余款之外,不足部分,向“苏松二府练兵各借一万两,镇江府借银两万两”。一条原来宽仅四丈的小河,被拓宽为七丈宽的中等河流,顺便还将沿岸的河堰堤坝都整修完毕。至此,太湖周边地区的水患被彻底解除,大批灾民也顺利地渡过了难关。兴修水利所用的经费都是海瑞另外筹措来的,没有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海瑞干成了深得民心,留芳百世的大好事。
海瑞传                       136
禁绝迎送
海瑞积多年的经验,知道要完成治理一方的任务,必立下规矩,定下方圆。因此,他到南直隶府后,立即颁布了他的《督抚条约》。这份条约,实际是对过去淳安、兴国所作规定的归纳和完善,是海瑞从政思想及方法的全面阐述。海瑞在巡抚任期内,就是按照这样一整套规范行事的。
《督抚条约》中关于对过往官员的迎送礼节有详细说明。海瑞在过去任县令时,对这一套繁文缛节有深刻了解,对这一套形式主义的礼节深恶痛绝。他决心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杜绝这套腐败作风,规定,“官吏不许出城迎送。若城镇过大,本院骤至,一时不及知者,随城内近便街道迎送俱是,不出城。如果本官经过府县城镇,不管是否经过长途跋涉,均只在城边就近处迎接,然后引本官入城。如不入城,府县不许出见。抚按不见,过客可知。驿递官止于驿递衙门前伺接,不许远出,接过客亦然 。”
再大的官,路过本地,县官不许出迎,只让驿官表示一下礼节。事实上,海瑞在任县令时,甚至是在任教谕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江浙一带富庶甲天下,各地官员喜欢来此一游,顺便捞点实惠。因此,江南海瑞传                       137一带地方政府的相应负担很重。海瑞彻底革除这一礼节,减轻了地方官员负担,也打消了许多人想捞取实惠的念头。一时间,过往客官大为减少。
把迎来送往的礼节控制到最简,同时还要控制实际接待时的标准,《督抚条约》规定:本院(指海瑞自己,下同)到各县,如果该县原先没有专门招待所,则只安排住在现有府第之内即可,不许为接待而对现有房间进行任何装修改造。甚至屋内的摆设也不许更换。海瑞特意指出,自己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许界外的州县官员来拜见,这同那些喜欢前呼后拥的官员成了鲜明的对比。对自己的下级,海瑞要求在会面时,不用穿讲究服装,一般本色服装即可。并且,无论到所属的哪个州县,都不许奏乐击鼓,不许张灯结彩,不许铺张浪费。
海瑞规定,自己到所属各府,其接待费开支标准为每天白银三两,若物价便宜,则只准开支二两。这样的标准,大约只能满足最一般的饮食居住所需,好一点的酒都无法提供。
过去凡府县有新任离任上司,必遣人远程迎送。诸位平级下级官员还要参见新任,辞别即将离开的官员,其礼节极为繁琐,牵扯大家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了大批财力物力。海瑞宣布,今后此类礼节“合行禁革”。海瑞尖锐地指出,这些礼节实际只有阿谀奉海瑞传                       138承的作用,与事业与工作毫无益处。海瑞设了专人负责登记到、离任官员的情况,将何时到、离任,怎样组织迎送的情况都登记清楚,这样就能比较有效地进行检查和监督。
接待时的住宿、用具、随从、伙食都有了明确规定,明确要求一切从简,不许铺张,并对每一次接待活动都作记录。这些措施使我们想起现在一些国家机关的规定。不少机关对工作人员出差都有规定,不得超标准住宿,不得收受礼品、礼金,并要求接待单位同时上报接待情况,与海瑞当年的规定竟如此相像,这个现象真的耐人寻味。
不仅规定了自己外出时各地的接待标准,对上级或外地过往的官员,海瑞照样从严掌握,迎送从简。不管是什么人,到本地,首先要核对勘合牌标(相当于今天的介绍信和名片)。若是外省来的,如果没有正式的官文,仅仅持有抚按的牌标,则不准接待。虽持有正式勘合,但仅是六品以下的一般官员,同样不予接待,京官自七八品以下的普通工作人员,不予接待。
为了方便行事,海瑞列出了一个长单,详细列举了各种公务往来的情况,以及相应的接待标准。鉴于一些官员喜欢到处巡游“吃过往饭 ”,海瑞提醒大家,对所有公差都要反复核查,拿到了勘合,还要检海瑞传                       139查是否有前站的印关,手续不全的恕不接待。海瑞要求各个驿站记录每一次接待情况,他“每月每季委官查勘一次,不当者罪坐挂号之官,甚者罪及驿递。盖驿递官原以应付为事,亦有裁革之权”。海瑞立誓,从他的手中,绝不“妄兴一勘合,妄发一牌一标,万一有误,驿递官径行裁革。具由请,本院当以礼谢”。
对那些路过的官员,海瑞要求,若没有特殊情况,各府县的主要官员不得出面接待。不仅是不见,各驿站也不许遣人传报,更不许请客送礼。驿站或其他官员所送的礼,其实都是民众的血汗,拿百姓的财物去送人,是一种犯罪,是贿赂行为。因此,海瑞干脆将这种迎送礼节也取消了。遇有重要官员,如京城的三品以上官员,驿站应该及时报告,各府县的主要负责人可以出面会见,并事接待。四品以下官员则不在此列。如遇知己,仅是朋友相见,但不履行官方程序。
对需要在本地过夜留宿的,海瑞亦有关照。为了节约人手,海瑞将原先长期设置的服务人员全部辞退,他同时十分相信所辖地区可以确保安全,因此规定,外来官员不准许额外要求增派护卫。夜间如需要人手提供服务,则由府内的工作人员担任。
这样的规定,确实令一些官员感到难堪。何以尚是海瑞的朋友,曾在皇帝下令杀海瑞时上疏为海瑞说话,结果被皇帝重责百杖,几乎丧命,与海瑞可谓生海瑞传                       140死之交。但何以尚到南京,海瑞照样不到城外迎接。到了海瑞的房间,也只被安排在一个角落,后来的接待一切从简,何以尚大为不满,竟甩手而去,再不与海瑞通消息了。海瑞为此大为感慨,但对自己的决定没有丝毫后悔。
海瑞传                       141
节约为本
嘉靖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比较长的一个皇帝,但嘉靖皇帝迷恋于方术,为此挥霍了无数金银,经济搞得一团糟,国库中原有的一点底子几乎被糟蹋一空。海瑞就任巡抚时,朝廷的财政已经到了极度困难的地步。这使本来就十分节俭的海瑞更加注意节约每一文钱,甚至对日常公文操作都毫不放松。如,他规定:“各官参见手本用价廉草纸,前后不著空,后不留余纸。别事具手本亦然。凡册用稍坚可耐久而价廉纸,不许如前用高价厚纸。申文纸亦然。册用白纸表褙为空,封筒用单纸,内先用一草纸护封防弊,不用表褙纸。凡文册俱指顶大字便览,防洗补。申文供招等项,不许重具书册 。”
规定细到了书写公文用纸,要求做到前不留天,后不留地,能用薄纸的不用厚纸,包装封册都要规定纸型,似乎是太细了一点。后来有人攻击海瑞,说他不抓大事,只注意细末枝节,经常举的就是这一例子。但是当时一般政府工作人员对于节约、俭政,都仅仅停留在说说而已,如果没有具体内容,所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都不过是一句空话。海瑞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知道工作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因此,海瑞传                       142才会提出这样细致的要求来。
当然,光是在起草公文时注意节约纸张解决不了太多问题。如果能减少公文的数量,似乎作用更为明显。于是《督府条约》规定 :“今日诸弊,不能尽革,大概在文移过繁。本院一时不能尽言,各官自行酌量,一以简省为主。凡事不必抄写前案许多,紧急者略节用之,府县所自议。说话一句而尽者止用一句,二三句而尽者用二三句,当用片纸者用片纸,当用长纸者用长纸,止使事情不遗便是。要官自做稿付吏誊,不可尽付吏书,以致繁琐。其有供招,一如刑部例,简切数语,起草付吏誊案。若识机括,事本不劳,不必用吏书行移,用许多说话也。省之省之。事由于官,不由吏书,风清弊绝有日矣。本院喜之不胜,敬之,贤人君子也。以俗套责人,非本院本来面目。各官体之 。”
规定开短会,说短话,行短文,少用秘书,少转发文件。一句话,能省则省,杜绝冗言。海瑞对文件的要求是,只要能说清问题就行,不需要那么多的套话。一时间,南直隶府内公文的文风大变,工作气氛焕然一新。
为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防止一些地方官员搞超标准接待甚至行贿受贿,海瑞宣布,任何地方官员发现问题,都可以揭发。必要时,还可以击鼓告状 :海瑞传                       143“州是民事,由驿站工作人员接待过客,是祖宗定下的制度。后来搞平级接待,要求县府主要官员出面接待,是不正之风。这股风形成已久,县官降格为一个驿丞,知府也成了半个驿丞,与祖宗之要求相去甚远,一有任务,就要同馆出马,让运所出夫,来往官客无数,县府如何作出预算。皇上圣明,法度尚在,本官已决定革去应天府官的小夫银两。将以前日驿递浪费之银,补原日州县今付驿递之用,斟酌损益,立有长单。自前文到之日,各州必须将原先备出的用于接待过客的银两入库,未征者停征。以后,只许按照所规定的长单进行接待,原先没有设置驿站的州县,将接待银两革去一半。驿递炎凉之弊,本院深知之。有不按所规定的长单进行接待,酸酒腐肉,疲马小夫及中途而逃,本院决不轻贷。若过往官员有凌虐,大家不要害怕,只管先拿下家人送到府县监治,并停止供应一切物品,尽管来找本官。情急之时,可以击鼓告状。本院知惜民财,知有国法,不知其为京堂、为科道、为部属也。驿递官行之。我辈读书知礼义人,且长单所定,食可悦口,夫足挽舟,生活的基本需求均已满足,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更没有理由要欺侮驿站工作人员。规定既已明确,各驿站人员也应自觉遵守,不要自作主张,惹事生非 。”
节约不单是一般工作人员的任务,作为本府的最高领导,海瑞懂得表率的作用。工作条件只求实用,海瑞传                       144不求奢华,原来南直隶所辖各府都备有专门船只,供巡抚大人专用。海瑞说 :“查得本院座船,每府皆有一二只。各院亦然。本院一人之身,焉能坐得许多船只。且水手工食,吾民脂膏。各州县有均徭期迫,不能俟本院议减者,即将本院及各院船水手银革一半不编,止存一半。船上如有别用银,亦革一半存一半。已编者文到日追银入库。其本院门内轿夫,除上元县外,各府州派编工食银两尽革不编。凡不编役银逐一开报 。”专用船只被取消,院内轿夫也减去近半,所支费用大为减少。
政府的档案库藏有大量文书,但平时开放使用的时间极少,大约二三年才有一次使用机会。政府分管教育的官员经常要到各地视察学校,但每次在一个地方检查,最多不超过两三个月。可地方政府为了应付相应事务,竟安排了二三十人,每年为此的开支也不是个小数。海瑞把过去当县令的经验搬了过来,将一干人员全部裁去,凡有上级官员到来,相邻几个县互借服务人员及有关物品,又省下一大笔费用。
节约要动真格的,海瑞将账算得一清二楚,一件一件交代,使人们没有空子可钻。他开列了所辖县有关账目的例子 :“本院到任,上元县于正柜银数内开买办家火用银三两五钱,借办过家火用租银一两五钱,江宁县亦然。二县买办人役二名,借办人役二名,每海瑞传                       145人月领工食银一两二钱,八人每年共领银112两。买办物件用过尚在,物银役银犹有下落,若借办则纯然虚费矣 。”账算到了这个分上,恐怕想要从中搞什么名堂也不容易了。
节约还要有规则。公用物件,私人不能随意动用。官府的车船,更不准乱用乱使。“原有官船,府县得而乘之”;门子皂快,只有府县可以役之。除此之外,任何机构多用一分一人,都应该被看成是赃犯。会典载御史出巡,所用的各种用品,均由府县用公费买办。需用人手,只在已经征派的徭役中调配使用,今后不准以上司出巡为由,要求下面增派徭役,不得向下摊派银两。海瑞要求各府县在接待上级前,列出计划,凡合理开支一概同意报销,有时上司突然到来,可以一面支用,一面申请。总之,任何开支都要有计划,有手续。
要节约,就要算计,俗话说 :“算计不到,一世受穷 。”海瑞不厌其烦地一点一点地同大家算小账,一方面实出于无奈。政府财政紧张是明摆着的事,地方官员们又大手大脚惯了。另一方面,海瑞时时惦着这样一个事实,政府所用的每一文钱,都是百姓的膏血,没有理由无度地挥霍。“俸米柴马,各官百用出焉,乃复取之百姓之身 ”,正因为他始终将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他会为节约一点小钱而大动干戈。这样的精神,令人佩服。
海瑞传                       146
整饬军务
海瑞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但他对军队事务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几乎是用一种本能处理相应的事务。圣人一再教导人们各守其责,军队理所当然应该搞好自身的训练。军人不练兵,就是不务正业。海瑞在巡视中发现军队相当松懈,于是提出严肃批评 :“访得江南兵备,废弛为甚。近日巡江察院亦有此奏。自倭寇宁息而来,征募兵员工作从未停止,养兵费用也没有减少。作为军队,其号令当然更加严格,这些法令也没有什么变化。为何近来军队的训练管理竟如此松弛?古人都知道居安思危,况且对我们这里的威胁就在附近,隔海倭寇并没有睡觉!等到倭寇到了跟前再练兵,则无济于事矣。”为此,平时的训练必须抓紧:“今后各统兵官,宜日加训练,甲必坚,兵必利,士卒期必一可当十,十可当百。本字一闻废弛之言,辄以李光弼调发间精采百倍自许,各兵将能应本院口耶?本院奉命,知有军法而已。各兵将念之,毋自贻悔。变故不测,生死存亡,本院同之。本院身先士卒,非徒责人不能责己 。”
军队搞训练,地方应支持。过去一些官员将军队当成劳动力储备所,经常调用军人干一些一般民用工海瑞传                       147程,有的甚至调用军人干自家私活。用习惯了,一旦不让用,一些人竟然不知所措,真不知没有军队时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弘治六年,官司私役民壮者,照依私役军余例问罪。乃今府县百般役使,谓舍此理无可用。不知天顺初设民壮,弘治二年其制始备。弘治二年以前,府县用何人氏 ?”海瑞规定,非特别紧急情况,不准以任何理由调用军卒干军务以外的事务。
要支持军队训练,就要为军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军队的训练也应有一定的标准。在《督抚条约》中,就有关于军队训练和保证训练的专门要求 :“自今以后一归兵营,时加训练,兴军士募兵,一体操演。在州县官照依冬操三歇三余,月操二次。私役一人,本院决不轻贷。本院提督军务,亦惟行军事时然后用之。余又不必言矣 。”
即使是治安、军事等事务,亦不可忘记节省之原则。海瑞对此的规定也极为具体,如,县府接受百姓的诉状,派人拘捕人犯时,只许派里长执行,不许多用他人。里长平时驻在乡里,负责乡村的治安事务,让他们拘人,可以省时省力。当里长不在时,由原告执县府的批文执行。只在遇上真正大的强盗等事件,才准许用府里的皂隶和其他人员。而这样的用度都必须登记在册。在城内治安情况良好时,轻意不能动用皂隶,因为一经运用,就必然发生费用。只有在局势海瑞传                       148不好控制时,才批准动用皂隶或军队。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在海瑞的治理下,当地的治安形势是比较乐观的。
海瑞传                       149
重振民风
一个时期以来,江南民众中滋事斗狠现象较为严重,由此得了个不太好的名声——“刁民 ”,海瑞说:“江南刁风盛行,事诚可恶。第究所以,皆因上失其道使之 。”民风不好,根在官员。一些官员根本不把民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百姓当成阿斗来哄,民间大量纠纷事件无人受理,理由是没有接到诉状。可是,一般百姓根本不识字,不懂得打官司的基本程序。出了问题找不到人解决,只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于是,斗殴不断。要解决这个问题,官员的作风要改变,诉讼程序要方便百姓,要使普通百姓有条件打官司。于是,海瑞规定,今后口头告状照样受理 :“今后凡诉讼,口告者登口告印簿,状告者登状告印簿。事当量情者不供,止于状后批其情节存案簿前件下,亲注量情发落字。事当招罪者于状后备细情节名,付吏誊簿前件下注招罪字,不为苛刻,不行。但案卷不遗,心迹明白,即贤有司也。果有化民成俗之方,本院决不责其纸多寡之数。其有登簿不一状不存,一案毁灭,纸赎虽多,刻而且贪人也。虽已离任,必行追究 。”
民风不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官员接到百姓的诉状,却不认真审理,处理亦没有法度,有些人海瑞传                       150利用诉讼胡搅蛮缠,一些犯了罪的人通过熟人、同事等各种关系为自己开脱,逃避法律的制裁。
海瑞要求 :“今后各官凡听讼必须直究到底。审之审之,始不怕烦;慎之慎之,终无姑息。子云:‘夫人必痛之而后畏,然后君长刑政生焉。’处罚、惩治又不使之感到痛,或者痛却不能使之感到畏惧,则是司法人员的过错”。
由于口头诉讼不受理,生成了一些靠替人撰写讼状生活的人,这些中间人乘机将水搅混,以反复写诉状发财。他们把一些简单的事情搞得十分复杂,唆使一些人将可以通过调解化解的矛盾激化,诉之以官司,使民风更加败坏。“健讼之盛,其根在唆讼之人,然亦起于口告不行,是以唆讼得利 。”因此,直接接受普通百姓的口头诉讼,是解决扭转这一混乱的关键,“今后须设口告簿,凡不能亲自书写的人准许其以口陈述,不必非等其写成状诉后才受理。碰到有纠缠不休的人,或者自己亲自密访,或者令里老调查,一旦查实是胡闹,则执律加刑,不给宽恕 。”海瑞说,口头诉讼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事,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那些诉讼中间人就活不下去了。如果我们进一步做到了直究到底,是是非非,都不能隐遁。“清水镜,刑无所逃也。秋霜夏日,气不可狎也 。”如此,违法乱纪的人就会减少许多。
海瑞传                       151
纠正民风,要从根本抓起,海瑞一贯认为办教育是纠正民风的最重要措施。他对教官十分尊重,到学校巡视,他命令府官坐于明伦堂左,县官学官坐于明伦堂右。在讲学时,他要求教官只讲孔孟,多次让教官讲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卸也配义兴道,无是馁也”两节,充分反映了他对学子的殷切期望。
海瑞决不容忍教官失道偏义的行为,他指出:“府县官侵用里甲及纸赎一分一文,皆是赃犯。儒学拜见节礼,独非赃耶?志士不记在沟壑,为非义也。教官俸禄诚薄,用度撙节,足养廉,未至于志士所自弃也。学校礼义相先,反惟利是计,以此介士,何能正士。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即此一端,关系不小,全行禁革,府县季考、学月考及三等簿,本院巡历,严加查考。缺一于此,坐以不职。”
海瑞对维持农耕社会有特殊的热情。他认为,只要农民能够安心务农,就可以避免许多是非。他猛烈抨击一些人看不起农民,他认为,不能因为农民不善言辞,不会对上拍马奉迎就鄙视农民,不能因为农民太普通、太一般就不去关心他们。过去,政府还常常为农民提供耕牛和种子,尽量满足农民的各种需求,现在这样的风气没有了。海瑞指出,社会要实现长治久安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农民。他说 :“佃人之田,海瑞传                       152有田人胜得而贱之,又必知两汉力田孝悌并科之意。隆礼相爱,惟上意向,惟民趋之,一归本业,必返真纯,济一方于黄虞熙皓之世指日矣。舍此而言政事,本院不知其所以为政事也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农民问题,因此他会有一些新的见解。
海瑞认为,一些奢侈品的制造,也是民风败坏的原因之一。南直隶的生产力比较发达,民间较高档商品的生产比较常见。海瑞将此一并禁革,此举今天看来有些愚蠢,但海瑞的思想就是如此,作出此种决定也并不奇怪。
海瑞还要求各家庭的家长,各村庄的里老管负起责任。他们的责任应该包括禁止溺死女婴,调解父子争端!这方面出了问题,要拿家长里老是问。
孩子长大了还不结婚,寡妇守寡很久还不改嫁,并由此发生卖奸之事,则夫妇之道丧矣,这些都应该由地方官员负责。要规定明确时限,男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娶妻,寡妇守寡也不能过长。民众的性情是经常会变的,如果我们注意教育,加强管理,不给他们以机会变坏,人就可以变得更加规矩。之所以会出现世风败坏的局面,不是没有办法改变民风,而是一些庸人当政,只当官而不干事。如果每日诵念孔孟之言,遵循古已有之的办法治政,任何事都是办得到的,“事立而天下治矣 。”“簿书狱讼,功在一人。化民易海瑞传                       153俗,知府为之,功在一府。知县为之,功在一县。万古不可易也”。不同岗位的人负有不同的责任,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海瑞相信,只要各个岗位的人都尽职尽则,一定能够重振民风。
海瑞传                       154
千金劾海
海瑞不停顿地整顿各方事务,利用所制定的条例和规定,大力扭转官府中的陈腐之气。他将所制定的《督抚条约》提到很高的地位,一再要求所有官员严格执行 :“本院所行条约计三十五款,非本院突为一说也。祖宗成法,今条举之,以上利国,以下便民。文到之日,各官当日严惕厉之心,痛洗颓惰之习。官日加悉阅各房科,吏日以本等事请。官糊涂吏提撕之,吏隐蔽官鞭策之。并一应本院行事,敢有一事一字不遵,一时一刻迟误者,本院决不轻贷。非本院故自苛责也。立立道行于前,乃可必世面仁于后。令行禁止,不可谓非大圣人作用也。诸葛孔明以严治蜀,本院于江南亦云。各官毋自贻悔 。”
退田,使一大批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官吏利益受损。严格执法,又堵住了不少官员多吃多占的路子。他们的好日子没有了,他们感到不那么舒服了,于是开始有所反应,开始是局部的,所提的奏疏也得不到皇帝的批复,但后来形势逐渐变了。虽然海瑞还在持续不断地向大地主、大官僚们进攻,力图毕其功于一役,但是他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向朝廷告状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官吏抓住海瑞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和不海瑞传                       155足,采用造谣中伤、无限夸大等手法,多次向皇帝告状,说海瑞工作没有能力,只会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识大体,作风粗暴,众人不满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戴凤翔的参劾。
戴凤翔的官职是吏部的吏科“给事中 ”,职位并不很高,但在吏部供职,文采不错,又熟悉专管整理参劾并向皇帝汇报的官员,因此,他所提交的疏折,能够方便地递交给皇帝。又由于他见到的奏疏比较多,知道皇帝重视知道什么样的奏疏。徐阶一家看中了戴的这一优势,先后向他行贿达“千金 ”,终于说动戴写下参劾海瑞的疏折。
戴凤翔在奏疏中,历数了海瑞的种种罪状,说海瑞滥受诉讼,无节制地受理民事案件,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就下结论,致使刁民猖獗。将海瑞扼制贫富过度差距说成是随意侵占农民的田地,使许多农民不敢收回租子,其势如“挖壮民的肉去喂饿急了的老虎 ”,等等。
海瑞向皇帝提出的抗疏,阐明了自己在到任以后面临的形势,说明所采取一系列措施的背景,为自己进行辩解。海瑞说到,本官到任后,朝廷接到的本官上递的准状(即要求批准对有关官员进行处理的请示)比前任为多,这是实情。因为所处理的问题多涉及到乡、县乃至州一级的官员,为了“通民隐、抑强海瑞传                       156横 ”,故不得不连续请示汇报。海瑞说 :“我到任才几个月,接到的有关“乡官夺产”的诉讼竟有几万件。在调查中,州、县及生员都说这是近20年问题的总爆发。退田还民,是顺应民心的大好事,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凤翔把今天的民说成是‘虎’,把乡官说成是‘肉’,却没有说明这‘肉’本来就是民身上的。况且,我们今天还给农民的‘肉’,不足于被挖走的1/10 !”戴凤翔在奏疏中说海瑞“勾结倭寇, 攻陷城池、誓血为盟,劫库斩关,行李不通,烟火断绝 ”,海瑞对此不屑一顾,说这样大的事,几乎不用花力气就可以搞清楚。若倭寇进攻,皇帝早就从其他渠道得到信息了,不可能发生倭寇已经进入而朝廷还不知道的事。所以,这样的谣言不攻自破。海瑞指出 :“今年遇到水灾,富家却‘照例取租’。我多次提议应该减租,甚至禁止收租,虽大家都说提得好,却始终没有看见有禁止收租的命令 。”海瑞还说:“与戴凤翔争论的事小,不能为朝廷尽到自己的责任则是大事。因此,本官根据皇上的授权而行使有关职权,根本没有什么错误。只要得到必要支持,我可以在几个月内使局面彻底改观。现在,赋役未平,军兵未壮,而‘禁诬告而刁讼未息,禁浮靡而奢侈如初’。”海瑞坚决地说:“微臣负国,凤翔欺君,两不宽贷。”要求皇帝将他本人和戴凤翔一并处理革职,以正视听。海瑞传                       157其铮铮汉子的形象,呼之欲出。
海瑞终于没有躲过四面八方射来的乱箭,最后,还是被皇帝安排退休,结束了16年的官宦生涯,回到老家休养。事后,徐阶的儿子对别人说 :“不肖兄弟合千金贿给事中去之,为松人(淞江一带的人)安堵 。”他们认为,花笔大钱,搬掉了一块堵在他们心头的大石头,非常值得。
不过,徐阶最终没有逃出历史的惩罚。他儿子行贿的事情后来终于败露,立即在全国引起大哗,徐阶家的土地全部被没收,大儿子被充军边疆,另两个儿子被降为庶民。如果不是首辅张居正帮忙,徐阶的命可能都保不住了,这可算是恶有恶报了。
海瑞传                       158
六、留  宪
居家赋闲
海瑞担任巡抚的时间也不长,他对官吏的冲击太狠了,他企图用重新丈量土地的办法,恢复祖制,缩小贫富差距。他没有料到,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对整个制度的冲击,以他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力量,企图改变社会上通行的各种弊端,在当时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因此,被罢官是必然的。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58岁的海瑞退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海南。
退休闲居,对于海瑞来说是一种难于忍受的痛苦。海瑞立志要成为圣贤,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工作是他的全部精神寄托。离开了工作,他顿时感到空前的空虚和渺茫。何况,他的家乡远在海南,不比那些居住在城市的退休官员。城市里的退职人员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可以聚在一起舞文弄墨,谈天说地,甚至出任书院院长等。城市是政治经济的集中地,多数退休官员可以找到发挥余热的机会。而位于天涯海角的琼州,海瑞接触到的只是湿热的空气、汹涌的波涛和无休止的黎汉之争。这些给海瑞带来的无疑是更多的烦恼。
海瑞传                       159
更令海瑞感到遗憾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海瑞先后结婚三次,又有两个小妾,本该人丁兴旺,儿孙绕膝,不料他的婚姻却屡屡失败。他的第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女儿,因与婆婆不合而被休。第二位妻子结婚仅一年就因为同样原因离开了海瑞。第三位妻子和一位小妾为海瑞生了三个儿子,不料先后都因病去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成为海瑞抱憾终生的大事。
海瑞是孝子,自幼受到圣贤之书的影响,严守伦理纲常,他在自己住所的大堂正中,悬挂了“忠孝”两个大字,作为自己恪守孔孟之道的鞭策。在他的心目中,母亲是第一位的,妻子是第二位的。他到北京做官,母亲说忍受不了北方的寒冷,他毫不犹豫地让妻子陪母亲回老家,自己只带了一个小僮来京。妻子和母亲发生冲突,他从没有想过从中调解,更不会去批评母亲,而是无条件地支持母亲的决定,随意地“休”掉了妻子。海瑞的第三任妻子和小妾于1568年在10天之内先后死去,许多人认为这或许是与海瑞的母亲有关。不管怎么说,这在事实上成为海瑞政敌对他进行攻讦的口实。海瑞对此真是有口难辩。种种迹象说明,海瑞的家庭生活无味,缺少温情,更谈不上和睦欢乐。从某种意义上说,海瑞成了传统伦理道德观的牺牲品。
海瑞传                       160
当然,海瑞毕竟是不寻常的汉子。事业的失意,家庭生活的不幸,都没有使他倒下。他的生活依然朴素,有客来访,他不上酒,不上肉,只是清茶一杯,菜蔬几许,却常常与朋友谈得日头西下。有的时候,他送客到门口,说起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会一连几个时辰站在那里说个没完。海瑞的名气已经很大,所以拜访的人很多,一些人看到他生活艰苦,常给他送礼品和银两,他把这些或转送给周围贫穷人家,或送给操办红白喜事的朋友。这一期间最能给他带来欢乐的,无疑还是教学。 有朋友将自己的孩子送来请他点拨, 他会异常兴奋。他将乡间的“乡约亭”当成专门讲学的场所,有时从上午讲到下午,又从下午讲到晚上,天黑了,就点上蜡烛继续讲。其情其景,令人感动。
海瑞在家一呆就是15年。其间,他一直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张居正出任首辅时,他特意给张居正写了一封信,要求张主持公道,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但张没有理睬。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前些年的政治斗争中,有人曾冒用海瑞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对张进行人身攻击。该信广为传播,影响很大,张大为恼火。为此,官府专门派人找海瑞了解情况,发现他对当时政府的许多情况一无所知,因此断定这事并非海瑞所为,但张自此对海瑞耿耿于怀。另一方面,海瑞的工海瑞传                       161作作风也不为张所欣赏,张在给海瑞的回信中说到:“苏松一带积弊甚重,你能在任巡抚期间大力整顿,矫枉过正。用心虽好,但确也引起许多非议,人们不理解,因此一时难以接受你的举措。我虽任首辅,却也没有能力一下子平息大家的议论,在此表示十分的抱歉 。”海瑞碰了个软钉子。虽然张居正也对苏松一带的地主不满,也立志改革和整顿,许多思想与海瑞几乎完全一致,但他仍不能容忍海瑞,拒绝向海瑞伸出援助之手。海瑞被拒一次,对张也心存不满,万历元年,海瑞60岁时,张居正也曾考虑让海瑞出来担任官职,但海瑞认为自己无法与张合作,拒绝了这次任命。直到1585年,张居正死了,他才被重新起用为南京右都御史。
海瑞传                       162
重新出山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首辅张居正去世后,朝廷内外掀起一阵反张浪潮。王锡爵出任首辅,大量起用反对张居正的旧臣。海瑞没有直接反对过张,但张居正不愿用他却是众所周知,何况在那之前,已有许多人反复推荐海瑞重新出山,万历皇帝为了表示自己顺应民意,树立励精图治的形象,决定任命海瑞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还没到位,又改任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海瑞接到委任时已经是72岁高龄。不少人劝他别再外出折腾了,海瑞对改变时局的热情也已大为降低。当年冒死直谏时,他还认为,朝政的革新只是有赖于皇上的“一振作而已”。现在,他离开家乡时,却流露了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情感,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 :“汉魏桓谓宫女千数,其可损乎?厩马万匹,其可减乎 ?”借古喻今,显然他对万历皇帝好女色,爱骑射相当不满,对皇帝改过自新更不抱希望。但是,“主上有特达之知,臣子不可无特达之报,区区虚袭,奚取焉 。”作为一个信守圣贤之道的典型,他不可能对皇帝的委任表示丝毫的犹豫,于是不加思索地走马上任。
海瑞传                       163
他已是古稀老人了,但作风未变。一月接到委任,二月底出门,谁也没有打扰,甚至连一般人们走马上任时乘坐的官船都没用,仅带一小僮,租一小船上了路。一路上,除了他自己坐一顶小轿,家人全部步行,有时骑马,小僮也只是鞍前马后地照顾,一点没有高官外出的派头。沿途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位有名的大人物路过。海瑞一行,走了近三个月,总算到了南京。
海瑞重新出山在南京引起轰动,老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知道海瑞要去坐堂办公,无数百姓蜂拥而至,上至白发苍苍的老者,下至乳臭未干的孩童,都挤到车前轿后争相观看,竟把道路都堵塞了。看到海瑞的身体健康,大家感到莫大的安慰,纷纷转告说,“海都堂尚未老也”。附近农村的农民更为激动,不少人带着干粮出门,步行几天赶到大道边,只是为了能在路上见一眼海都堂,其情更甚于拜见自己的父母。一度海瑞回家竟不能关门,只好端坐在堂前,接待来来往往的百姓,问之何事,均笑曰,没事,只是为了看一眼。
明朝是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正式建立的,当时定都于南京。后来,朱棣继承皇位,带兵平息了外族的骚扰,平定了北方,于是将首都改定为北京,而南京则保留为陪都。一是为了承认其曾为首都的地海瑞传                       164位,二是为防意外。一旦北京受侵,可立即启用南京以保证国家正常运行。因此,南京的政府机构同北京完全一样。但是,除了正德皇帝一度在此驻足外,这里从来没有举行过全国性大典,因此,这里的中央机构并没有实际运行,只是虚设。说穿了,所谓陪都,其实只是个官员俱乐部,朝廷经常将某些遗老遗少安排到这里以示安慰。这里的多数官员也心安理得地吃闲饭。海瑞所得官职高达二品,位于各御史之首,但实际上与其他御史也没有实质性不同,大家的俸禄相同,待遇无异,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是吃白饭不干事的闲官。当时的京城多数官员,根本不知道南京右都御史姓字名谁,可想当时这些官员的地位是无足轻重的。
海瑞却与众不同,他最不能忍受的是拿了国家的俸禄却不干活。到南京后,他立即给上司写信说 :“主上立志励精图治,这是天下人的共同愿望,我愿意以自己的菲薄之力,协助大人共同辅佐皇上,维护太平盛世 。”他跃跃欲试,打算再干上一番事业。海瑞传                       165
执法惟重
海瑞对世间的种种流弊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他认为,要禁绝不正之风,惟一的办法,是恢复祖宗的重典。
朱元璋在立国之初,为了迅速地恢复秩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条,是重典镇邪。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下诏,将各地被查实的贪官污吏尽数押到京城,组成筑城队,罚这些害官服苦役。朱元璋告示天下,凡发现官吏或贪或怠,一般老百姓均可直接到京师告状。发现违法乱纪的官员,即处以笞刑。据记载,仅凤阳一县,当时被处以笞刑的就达万人之众。贪污白银达60两以上者要枭首示众,剥皮实草。当时的府州县尉的左边,专门立了一庙,为剥皮之场,取名为剥皮庙,每次行刑,都直接以罪犯之血祭祀土地。各个官府的公座两旁,都悬挂着一只用于剥皮实草的口袋,触目惊心。一时间,各地官员无不谨慎律己,吏风大振。
海瑞极力主张恢复祖制重典。他向皇帝递交了一个条陈,极陈恢复祖制的必要,认为世风已坏,不用极端手段无法纠正。他希望皇帝能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多地体谅一般百姓的苦难。他说:海瑞传                       166“愿皇上以茅茨土阶之心,居九重金阙;持智者行所无事之术御一日万几。见尧舜毋见天子 。”意真语切,近乎憨直。为了国家的兴盛,海瑞简直是豁出去了。
效果是明显的,皇帝看来是受到了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对海瑞的一切举动都取支持和容忍态度,至少,他没有再约束海瑞的行为。一个叫梅昆的人站出来反对海瑞,向皇帝参了他一本。梅昆的官职比海瑞要低,在当时,下级监察官参奏上级官员,虽不算违反法制,却总是有悖常情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反对者对海瑞是多么讨厌和害怕。但皇帝不仅没有怪罪海瑞,反决定革去梅昆的俸禄,这对海瑞是莫大的鼓舞。海瑞在最后的日子里,多少能干成一点事情,和这一点是直接相关的。
有了支持,海瑞更大胆了。他不仅禁革一切不必要的礼节,提倡公事往来一律从简,达官显贵过往不搞迎送,精简各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他对一些官员的奢华作风极为不满。一个御史请了一班戏子到家中唱戏,被海瑞知道了,将诸御史集中到大堂之中,宣称该御史的行为违反祖制,决定实行杖责。诸位御史得知大惊失色,一齐为之求情,海瑞却不为所动。其实,这类事情在南京早已司空见惯,一般人绝不会理会这样一件“小事”。海瑞却认为,既要恢复祖制,就应该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抓住这样一个典海瑞传                       167型,当然不能放松。海瑞不留情面地执行律法,当下百官无不为之震动。
海瑞传                       168
禁革应票
南京是陪都,政府给的俸禄只是象征性的,各府官员的收入不太丰厚,当然,公务也相当清闲。一些官员于是殚精竭虑地设法捞取额外收入。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利用职权,以接待来宾或临时公务的理由,对附近的商贩进行勒索。形式十分简单,就是到商店随意拿取商品,其后并不付钱,而是给商店一张“应票”以为凭证,说是以后归还。但这“应票”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店家持票却拿不到钱,苦不堪言。
海瑞到南京后不久,就收到一个叫陆武的店主的告状。陆武一下子拿出六张“应票 ”,让海瑞作主补偿成本。紧接着,又收到了西营、崇礼、长安三条街道的店主们送来的300多张“应票 ”,其中,属兵马司的89张,属各衙门的220张。海瑞了 解到,这些“应票”仅仅是店主们手中的很少一部分,过去有大批“应票”曾送回衙门,原以为能追加有关款项,但没想到都是有去无还。
海瑞说,衙门官员这样的行为,无异于“狼之贪、虎之猛 ”,像这样以五城百姓的膏血满足千百官员的贪婪,百姓如何还有活路。一些官员为自己辩解,说实在是因为经费不足才取此下策。海瑞驳斥说,各级海瑞传                       169各类机构的开支都有明确项目和标准,却没有任何一条律令说可以向百姓搜刮。这样刮取钱财,实际上是借着为“公” 的名义中饱私囊。 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海瑞发布告示,一概取消“应票 ”,明确指出,朝廷曾颁文,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官员的俸禄标准,所有官员的俸禄都只能照章领取。今后各衙门各官员,一律不许使用“应票 ”,这次收到的“应票 ”,所有官员立即照单付银。海瑞警告各官员,如果不能按期付银,则在各位的俸禄中扣还。告示一出,各官员无不老老实实地将欠款归还。南京百姓松了一大口气。
海瑞在南京一个号令接一个号令,矛头所向,集中在百姓最为痛恨的现象。海瑞的文采好,所写号令聊聊数语,既切中时弊,又朗朗上口,百姓常常将这些号令遍涂于大街小巷,于是很快在群众中流传开来。这从一个侧面也帮助了海瑞的执法。海瑞告示民众,凡有不平者,发现为官不正的,均可以直接到南京府来告状。对欺压百姓、鱼肉人民的丑恶现象,海瑞都坚决地予以打击。
很快,清廉之风盛行。南京市内的各级官员,从地方的最高长官到最普通的丞郎,无不谨小慎微,奉公守法。以“应票”到商店换取物品的现象消失了,再没有人敢在私宅中举行豪华宴会,置台唱戏了。南京附近的雨花、牛首、燕子矶等游览胜地的公费旅游海瑞传                       170现象也一扫而空。有意思的是,这时的百姓并不知道海瑞的官衔是右都御史,更不知道这个职务只是一个闲职,只知道海都堂、海巡抚又回来了。海瑞的年岁已经大了,他平时能够处理的公务已经很有限,但只要他还在南京坐镇,就能产生极大的震撼力,人们评论说,这叫“不怒而民威于斧钺”。有一个民间传说更有意思,说一个木妖在京城御花园作祟,人们请出多位名臣,这个木妖都无动于衷。有人大喝一声,“海瑞来了 ”,这个木妖当即趴下不动。这虽是个荒诞故事,却也说明了海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海瑞传                       171
进士申辩
海瑞的存在妨碍了一些官员的生活,斩断了他们的发财之路。因此,反对他的人一直没有停止活动。继梅昆之后,又有多人对海瑞参劾,影响最大的,要算房寰的参劾。
这房寰是德清人氏,当时任南直隶提学御史,凌士纳贿,恣睢狼藉,在百姓心目中是一个典型的以权谋私的坏官。当地百姓模拟《阿房宫赋》给他作了一个《倭房公赋》,将他受贿欺民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房寰看见海瑞雷厉风行地整肃不正之风,感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威胁,于是先下手为强,到皇帝那里告状。一状不准,又奏第二本,房寰不管不顾,对海瑞大肆进行人身攻击,套上好几顶大帽子,什么大奸极诈,欺世盗名,诬圣自贤,损君辱国等等,极尽诋毁诬陷之能事。房寰的无耻,激怒了众多正直的官员和百姓,顾允成、彭遵古、诸寿贤三位进士联名上疏,义正辞严地对房寰进行反驳。
三进士在他们的疏折中说 :“我们10多岁的时候就听说过海瑞的英名,一致认为海瑞是当代的伟人,其光辉事迹将留芳百世。海瑞品格之高,有如天上之人,可望而不可及。我们懂事后,又听说海瑞写了‘天海瑞传                       172下直言第一疏’,更认识到海瑞功在千秋,这些陛下都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房寰贪污狼藉,中饱私囊,吞噬了百万资产,人们说起他,都像遇到恶臭污秽一般,无不掩鼻唾弃。房寰在海瑞的高风亮节面前,更显得鄙琐而无地自容。现在房寰竟敢反咬一口,真是冒天下之大不讳。天下之大,要找到房寰这样的人是很容易的,要出现海瑞这样的人却是难上加难。房寰独享贪饕之利,却反攻海瑞过于迂拙,竟然有人还相信房寰的话,我们真为之痛心疾首。海瑞就任南直隶巡抚期间,所到之处如烈日秋霜,搏击豪强则权势敛迹,禁绝侵渔则民困立苏,兴水利,议条鞭,一切善政,至今黄童白叟皆啧啧称道。近日沿海一带都在说海都堂又回来了,大家奔走相告,喜上眉梢,可见海瑞深得民众的欢迎 。”
三进士逐条驳斥了房寰的疏折,列举了他的六大欺君之罪,认为,房寰对于海瑞的所有攻击,均为“莫须有 ”,完全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他们说 :“房寰说海瑞将自己的旧靴子送到外地去修补,这本是说明海瑞的简朴,没有什么可讥讽的,房寰有什么理由反来耻笑一通。说海瑞奏疏恢复祖制重典,这事皇上已经知道,海瑞的用心在于国家,更没有什么可说三道四的。陛下一再重用海瑞,说明是想树立一代正气,重振世风。而房寰四处扬言说,如果他所管辖海瑞传                       173的学校中有海瑞这样的人,他必在学校公开侮辱之,使之在学校呆不下去。皇上喜欢的正是房寰所不能容的,其妒贤忌能的无耻暴露无遗。惟陛下幸察 。”
三进士的上疏没有立即奏效,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房寰的同党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将他们贬出京师。但是,房寰最终没有逃出历史的惩罚,他的两个朋友受贿事被揭发,他被牵连出来,于是过去的各项罪行陆续暴露,先是被调出京城,后又被罢官,落得个被遗臭万年的下场。三进士则被重新起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后人黄秉石对这一段公案有一段评论 :“人们都说忠奸难辨,其实忠奸是很容易辨认的。读海忠介的疏折,无隐语,无曲句,所指皆关系天下兴亡的大事,其极思深愤,洞乎有余,海瑞说的,都是世人心中明白却不敢说出来的。因此,他的言语足以发明主之悟,而震天下人之心,此乃真君子之言也。那些小人要攻击海瑞,因为没有什么好说的,只好采取迂回曲折的词语,人们读都读不懂!攻击海瑞将乡民奉为上宾,为尊孔孟之道而不与他人交际,这些都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简直不屑一驳…… 。”照黄秉石看来,由于心胸气节的不同,仅从海瑞和房寰所写奏疏的文风就可以辨出忠奸。正人君子写出的文章坦荡浩然,卑鄙小人的文章则鄙琐狭隘。
海瑞传                       174
争论得太激烈了,于是万历皇帝亲自出来作结论:“海瑞屡经荐举,帮特旨简用。近日条陈重刑之说有乘政体,且指切朕躬,词多迂憨,朕已优容 。”皇帝都没有计较海瑞的憨直,没有怪罪海瑞的鲁莽,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海瑞依旧做他的官。海瑞传                       175
清白离世
反复的争论使得海瑞心虑憔悴,元气大伤。皇帝虽然照旧用他,但显然,皇帝并不赞成他的观点,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用以镇雅俗、励颓风 ”,才将他摆在那里。海瑞明白这一点,自觉无回天之力,加之年事已高,于是一再提出辞呈,但接连七次都被御批为不准。一位74岁的老人,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海瑞终于顶不住了。海瑞病了,病得卧床不起。这次,他知道自己不行了,病再治无益,于是拒绝服药。开始料理自己的后事。所要交代的十分简单,只有一件,兵部所送的柴银多耗了七钱,这笔钱务必要还。他要彻底清白地离开人世,绝不肯有丝毫说不清楚的地方。除了这一件,他再没有向自己身边的人说别的。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岁末,海瑞告别了奋斗了一辈子的人生。死时,身边竟没有人伺候。
海瑞的死讯传出,皇帝派佥御史王用汲负责料理海瑞的后事。王用汲到海瑞的住所察视,只见海瑞房间里的帏帐都是布的,且已经非常陈旧。身上穿的是海瑞最好的衣服,也已经洗得褪了颜色。检查海瑞的箱子,仅翻出几件破旧衣袍,甚至比穷书生还要寒酸。海瑞传                       176翻遍所有抽屉箱柜,只找到剩下的10余两银子。王用汲看到这些,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王用汲带头捐款,诸御史、众官员纷纷解囊,这才凑足料理后事所需的费用。海瑞无子女,于是,王用汲亲自率人为其沐浴更衣,入殓,承担了全部后事事务。皇帝下旨,赐海瑞“忠介”谥号,赠太子少保。一位二品官,死后竟连料理自己后事的钱都没有,在当时真是奇迹了。
海瑞之死在百姓中引起震动,无数百姓拥往海瑞家中,只是为了最后看一眼他们的青天大老爷。有人画海瑞像到街上卖,立即被人传出,大量复制出售,一幅五尺的画幅在苏州索价五钱,极为热俏,常常是画还没脱稿,即被人抢去,不少人因此而发了一笔小财。海瑞死后一连几天,农罢耕,商罢市,全城的百姓都着素色服装。海瑞出殡那天,沿途百姓泪如雨下,哭声震天。沿着河岸为海瑞送行的百万民众挤得水泄不通,箪食壶浆之祭数百里不绝。朱良知写诗:
批鳞直夺比干志,苦节还同孤从清。
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
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羹。
海瑞传                       177
说与傍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
海瑞去世后,百姓用各种形式纪念他。他的家乡和松吴一带建了不少庙宇。据说,海瑞死的时候,苏州一个祠庙的围墙突然轰然倒塌,祠庙大堂的墙体则变了颜色。当地人议论说国家一定是出了大事了,果然很快传来了海瑞的死讯。于是,当地乡村之人与道士共同筹划,重新修建了大庙,专门纪念海瑞。
供奉海瑞的大庙有神力,贪官污吏不敢进去。黄秉石是当地的一个富绅,一贯敬佩海瑞,一次到苏州看见大庙,却不敢贸然进入拜谒。他在外面观察多时,发现进庙的各阶层人士都有,于是问儿子 :“人们说海瑞锄击太甚,富贵人家多有不悦。可今天看见进庙拜谒的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许多有身份的人士。这是怎么回事 ?”他儿子到人群中问了一圈,回来告诉黄秉石说 :“海瑞所锄,非富贵也,乃豪强也。豪强欺压百姓,因此有过,海瑞对其自然毫不留情。而一般富贵只要安分守己,海瑞不仅不会打击,还会在各方面加以保护 。”黄秉石叹曰,“公其非人貌而天都耶 ?”海瑞真是神,死了还要管世间的事,众位官员看见海瑞的庙都要费一番思量,掂量一下自己的行为。一些过去反对过海瑞的人,也想重新打扮一下自己,为自己身上涂一些光彩。有一名叫钟宇淳的给事,过去曾与房寰交往甚密。房寰后来告诉他人,说他上海瑞传                       178疏反对海瑞,是钟怂恿的。钟听到人们的议论,极力表白自己,甚至信誓旦旦地说 :“我若怂恿房心宇劾海刚峰,当口上生疔死 。”不久,这位钟大人真的死于此疮。一个人已经离开了人间,仍然会对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产生威慑,海瑞死而无憾了。
海瑞传                       179
精神永存
海瑞是封建社会的官员,是一位历史人物。对这样一位人物,我们是否应该学习或者歌颂?答案是肯定的。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离开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主要地,应该看他的作为是否有利于当时的人民,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海瑞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当过官,这些地区的人民是欢迎他的。海瑞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反对海瑞的始终是少数大地主,因为海瑞的措施不利于大地主的兼并,不利于他们逃避赋役,欺诈百姓。
海瑞给我们的启迪有很多,有这样几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一是“无私生威”。海瑞执政措施甚急,不留后路,关键在于“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在任期间,从没有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任何一点个人好处,反把一些自己应该得到的合法利益革除。他取消了许多官府服务项目,甚至让自己的家人种菜砍柴,只是为了节省一点政府开支。他在任这么多年,家中田产没有增加,从淳安到兴国赴任时,甚至连一身像样一点的官服都海瑞传                       180没有。若不是朋友的要求,他恐怕会着一身旧衣服到新岗位任职。他死的时候,身边只几块布料、10几两银子,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若不是王用汲的帮助,恐怕他连“还里”都做不到。他的生活标准同一般贫民差不多。虽然一些人讥他“没有风度 ”,他不为所动。他认为,“柴马俸禄外,毫发属民 ”,“过此,皆法之所不宥”。因此,他处处禁绝馈送,裁革奢侈,躬先节俭,以清律己。正因为他自己从不谋取不义之财,因此大多数人敬重他,佩服他。他也敢于向任何人开火,纠正他所发现的所有不正之风。一些不理解他,同他闹过别扭的人,甚至他的政敌,对他这一点都不得不表示尊重,说他“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老百姓崇敬海瑞心地无私,编出许多传说,告诫人们发现问题要敢于面对,不能护短,否则天理不容。九华山的百岁宫中就有这么个故事:
海瑞有一次到九华山拜佛。他走进百岁宫,正要烧香跪拜菩萨时,一位老方丈却突然拦住他 :“海大人,这个香你烧不得 。”海瑞忙问是怎么回事,方丈告诉他说 :“因为你的心不洁 。”海瑞大惑不解,生气地说 :“我为政清廉,从不徇私枉法,为什么说我不洁 ?”老方丈不多言语,只是指了指海瑞的鞋,告诉海瑞说这鞋是牛皮制的,这对于菩萨就是不洁的。海瑞传                       181海瑞听完,当即脱下鞋子,扔进山涧,然后赤着双足进殿跪拜。礼毕之后,他抬起头来,却看见菩萨边上置了一只大鼓。于是问 :“这只鼓是什么做的 ?”话音刚落,那鼓怦地一下破了,原先在一旁昂首远眺的菩萨,也突然低下了头,面带愧色。
泥塑的菩萨会低头露愧,自然是人们的杜撰。但这却在提醒人们,凡是不正确的东西,均不应该掩盖包藏,纸是包不住火的,终有一天会像那只鼓那样,在真理面前轰然爆裂。这一传说也寄托了民众对海瑞的怀念和尊敬。
这只大鼓至今还在百岁宫放着。
二是“以民为本”。海瑞打击豪强,不惧权贵,是因为他一心为民。在他看来,民众的事是最重要的事,值得为之“奋不顾身,创为剔刷之举”。他始终把民众的需要放在首位。到任何一个地方任职,都把振兴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他虽然身为封建社会的官吏,是整个社会运行机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做事的出发点,也总是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总是要“为朝廷”。但是,他没有简单地将“为朝廷”理解为“为官员”。他认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民,只有广大民众的生活改善了,社会才可能安定。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他在兴国时,才会把大量荒地分发给流民,并帮助他们解除在原籍海瑞传                       182所担负的税赋。他所采取的措施,总是从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出发。农民的土地被剥夺了,他就重新丈量土地,使更多的农民在自己田地中耕作。农民的赋役过重,他就大力推行“一条鞭”法,根据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合理承担税赋,并简化征办手续。农民遇灾,他不顾自身安危,驾一小船到河中勘查,将救灾与治理结合起来,疏浚淞江和白茆河,干成了“龙王爷才能干成的”大事。为了减轻地方的负担,他敢于顶撞大官,不惜得罪朋友。所有这一切,使海瑞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虽然海瑞多次遭遇弹劾,人民对他的爱戴和支持却没有丝毫减退,这反过来极大地鼓舞了海瑞自己。
以民为本,当民与官发生矛盾时,他自然地站在了人民一边。江南农民告徐阶侵占土地,虽然徐阶是大官,又是他自己的朋友,但他还是要求徐阶退还所占土地。人民把他当成了自己的靠山、救星。后来,苏州地区的百姓遇有冤屈,经常会说:“若海都堂在,焉能有此 !”可见海瑞的作为深得民心。虽然他的主张遭到大地主和达官显贵的反对,他为此付出过罢官坐牢的代价,但他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的气节,甚至连他的政敌都为之佩服,“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百姓称他为“海青天 ”,对他的功绩“口碑道载” ;而大地主和海瑞传                       183官僚士大夫们却称他为“海强项 ”,说他为“刁恶之人”、“刁诈之徒”办事。爱憎分明,泾渭不乱。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海瑞的思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三是“育人为上”。海瑞能够具有相当崇高的思想境界,与他所受过的系统教育直接相关。他自幼苦读圣贤之书,受到儒家思想的严格训练,思维严谨,办事果断。在各种场合下,他都自觉按照确定的行为准则办事,说明儒家学说已经渗透到他的内心,用现代时髦的话说,已经内化到他的思想体系中。他时时处处以圣贤之道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即使是批评皇帝,他所引用的主要依然是孔孟的教诲,是社会应该遵守的伦理纲常。海瑞认为,只要所有官员都自觉地按照祖训办事,理解了孔孟学说之精髓,自如地在日常事务中运用圣贤治世之原则,天下就会太平。自身的经历,使他体会到人品的重要。他认为,塑造人品,最有效的办法是办教育。因此,在任何岗位上任职,他都没有放松对教育的关心。就任教谕时,他首先革除送礼之风。他认为,郡庠是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因此不能让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败坏校园风貌。就任县令时,他拆淫祠,兴学校,立志为当地培养更多有用之材。在巡抚任,他经常视察学校,亲自规定学校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读圣贤之书。一系列措海瑞传                       184施,充分体现了他对育人的关心。在他看来,教官善,民风可振。虽然,他的认识没有超出封建社会的一般规范,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依然是圣贤之书、孔孟之道。但他将教育归入治世的重要手段,却是很有见地的思想。不管在哪一个时代,社会管理的理想境界,是管理人员自觉地履行管理责任,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努力实现社会发展意图。历史的经验证明,实现这一境界,需要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认真抓好社会成员的全面教育。他在担任公职的过程中,一直十分注意对下级官员和对民众的思想教育,时时提醒他们要做圣贤之人,不能做“乡愿 ”,这一点值得深思。
海瑞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不懈地与各种恶势力进行斗争,但取得的成效却十分有限。从根本上说,是他的努力与社会根本制度格格不入。他想通过重新丈量土地实现人人富裕,对土地的所有权进行干预,却没有料到他的做法,威胁到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反对海瑞的官员所以能站住脚,得到的多数官员的支持,皇帝所以要关他,贬他,关键就在这里。从根本上说,海瑞是以个人的力量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斗争,这注定了他的失败。
在斗争方法、斗争策略上,海瑞也不很成功。他就任南直隶巡抚时,曾成功地收回了大地主徐阶的土地。从当时的形势看,如果他抓住这一典型,在进行海瑞传         185广泛宣传的同时,暂时放缓一下他那急风暴雨似的收田节奏,可能会有更好效果,至少能够巩固他自己的地位,今后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他收不住脚步了,其结果是使矛盾空前激化,十个月后就只好卷起铺盖回家。在这点上,他似乎比宋代的寇准、包拯差了许多。海瑞不懂得团
结大多数,当得知自己要退休时,他给皇帝写了一封信,竟说 :“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这种瞧不起任何人,将众人一概骂倒的狷介之气,使他在官吏中失去了普遍的同情和支持。在同级和上级官员中,海瑞得到的支持一直不多,同他的这一性格有直接关系。
还有一点应该指出,海瑞在从政过程中尽管提出过许多措施,有的措施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他提的所有措施,实际上都是复古,都有成宪和理论的依据。在海瑞看来,只要能恢复到洪武皇帝时期的各项制度,社会、国家的各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因此,他总是十分关注农民的稳定,希望以适当的土地政策,使农民都能够安居乐业,以此实现社会的稳定。虽然在明代中期我国的工商业已经有相当的发展,但他从没有提出任何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显然,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说明,海瑞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综上所述,作为著名的清官,海瑞在历史上占有海瑞传                       186重要位置。海瑞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其气势、其精神值得大力发扬。虽然他没有认识到,当时的社会制度是形成种种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根源,但他坚定不移地站在人民一边,所作所为有利于社会稳定、历史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提倡学习海瑞的精神,为国分忧,为民争利,清正廉洁,敢于碰硬,乐于奉献,努力工作,确实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