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汉高祖

_2 佚名(现代)
项羽见樊哙身材高大,气喘如牛,怒发上冲,目欲裂,一副威风八面的样子,心中很佩服,便对樊哙说道 :“好一个壮士,赏他酒肉 。”左右给樊哙取过一杯酒和一块生肉。
樊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又用佩刀切开生肉吃了起来。项羽又问他 :“壮士还能喝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还怕喝酒 。”接着慷慨陈词,指出刘邦先入咸阳,封存府库,还军灞上,等项羽的到来,如此劳苦功高,项羽不但不给封赏,反而听信谗言,要杀沛公,这无异是步亡秦的后尘。樊哙的一席话,义正辞严,项羽听后无言以答。
正在这时,张良连忙示意刘邦,刘邦明白其意,借上厕所的名义,起身出帐。张良、樊哙也随后出来,张良劝刘邦趁此机会赶快回灞上,多停留一会儿将会多一分危险。刘邦觉得还没有向项羽告别,匆匆离开恐怕不好。樊哙瞪眼对刘邦说:
“如今人家是放肉的案几,我们成为人家案上的鱼肉,还讲什么礼节,赶快走吧 。”
汉高祖传                    45
张良要刘邦把随身携带的礼物交给他,由他去送给项羽。刘邦带着樊哙和几个随从骑上快马,由小道奔回灞上。张良等刘邦他们走远后才走进帐中。项羽问刘邦到哪儿去了。张良不慌不忙地说:
“沛公近来身体不好,不胜酒力,不能陪将军再饮了,很遗憾。现在沛公已由随从护送回灞上去了,命我来向将军辞行,并送上一些礼物给将军与范先生 。”
说完张良取出一双白璧献给项羽,一双玉斗献给范增。项羽接过礼物,知刘邦早已回到灞上,也无可奈何。范增听完张良的话,早已火冒三丈,他拔出宝剑,将张良献上的玉斗砍成两截,冲着项羽说:
“竖子,真不该与你共事。将来夺取将军天下的必是刘邦,我等都将成为刘邦的俘虏 。”
说完长叹一声走出帐外。经验丰富的范增早已看出刘邦志在天下,将来必是项羽的对手,如今放虎归山,后果将不堪设想。项羽望着范增的背影,半天说不出话来,也许这时他才清醒,可是一切都晚了。
刘邦回到自己营中,将叛徒曹无伤斩首,张良也满怀喜悦地回到灞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幕——鸿门宴就这样结束了。这是一场不战之战,刘邦以柔克刚,委屈求全,在危难中保全了自己,为今后的奋起打下了基石。这次较量也预示了刘邦、项羽对峙的契机。
汉高祖传                    46
鸿门宴后没几天,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在全城进行了大屠杀,杀死了已降的秦王公子婴,许多无辜百姓也难逃厄运。项羽还下令火烧秦皇宫——阿房宫,大火连烧三个月不熄,金碧辉煌的皇宫和无数奇珍异宝在大火中化为了灰烬。同时项羽把从咸阳抢夺的珍宝、财物、宫女等全部运往彭城,咸阳城被洗劫一空。
在政治体制方面,项羽废除了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恢复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分封制。公元前206年三月,项羽在彭城宣布“分土而王”。 他尊楚怀王为义帝, 将其架空。 自封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 独占东方九郡(相当于今江、浙全省以及鲁、豫、皖等省一部分)。同时封了十八个王。由于项羽害怕刘邦集聚势力与自己争夺天下,因此没有封刘邦为关中王,而是封刘邦为汉王,把巴郡、蜀郡和汉中郡作为刘邦的封地,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因为蜀道艰险,易进难出,将来即使刘邦有反叛之心,也不易打到中原来。刘邦虽心中不服,但由于项羽势力强大,自己无法与之抗衡,只得先委屈求全,以图后报。
汉高祖传                    47
第三章  楚汉相争  中原逐鹿
一、高台拜将  还定三秦
项羽彭城封王,悍然违背了楚怀王当初所立的谁先入咸阳谁就为关中王的约定,仅把西南的巴、蜀、汉中等地封给刘邦,封他为汉王。又封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于关中之地(所谓三秦)以堵塞刘邦的出路,来防备刘邦东山再起。这一做法使刘邦十分气愤,想与项羽决一死战。但萧何认为,此时刘邦的兵力远不及项羽,如果与项羽交战,必败无疑。不如暂时先去汉中,安抚百姓,积蓄力量,然后还定三秦,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听从了萧何的计划,决定率军去汉中。途中,刘邦又依照张良的计谋,把通往川中的栈道都烧毁了。第一,可防止敌兵沿栈道进击刘邦;第二则是向项羽和各诸侯示意,刘邦一心一意驻扎汉中,再无东归之心。这样可以麻痹项羽,使他放松对刘邦的警惕,刘邦好借此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出川与项羽一决高低。
刘邦来到汉中之后,一面治理巴、蜀和汉中地区,发展生产,安抚百姓;一面加紧练兵,积蓄力量。不久,汉军就发展成拥有十几万精锐的军队,军中也有汉高祖传                    48曹参、樊哈、灌婴等一批能征善战的勇将。但却缺少一名通晓兵法,能指挥全局的大将。此时萧何向刘邦推荐一人,说此人有定国安邦之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此人正是韩信。
韩信,淮阴人氏,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幼年时穷困潦倒,四处游浪。每日独自去淮阴城外钓鱼,以此充饥。几个老妇也经常出城外去河边洗衣,知道他贫困落泊都瞧不起他。惟独一位老妇对他另眼相看。一天,老妇见韩信没有钓到鱼,饿着肚子在河边闲坐,便把自己的午饭分给他吃,韩信十分感激她。老妇人十分慷慨,一连几日都给韩信饭吃,让韩信感激万分,韩信对老妇人说 :“承蒙老婆婆厚待,他日我若得志,一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老妇人听了韩信的话却十分生气,瞪眼对他说:
“我看你是七尺须眉,有富贵之相,不忍心看你挨饿才分给你饭吃,哪里指望你的报答。男子汉大丈夫不努力谋生,却坐困受难,没出息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韩信被老妇人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从此发愤读书,一心想成才立业,好报答老妇人的恩情。
韩信虽然身无半职,一贫如洗,但他每次上街,腰间总是挂着一把宝剑。一天他遇到一个屠夫的儿子,这人长得五大三粗,见韩信衣着破烂却挂着一把宝剑,就想羞辱韩信一番,他对韩信说 :“小子,你敢用宝汉高祖传                    49剑刺我吗?你要敢刺,我们就叫你英雄 。”韩信见此人故意刁难,不予理睬,屠夫的儿子挡住韩信:
“你若不刺我,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
说完抓住韩信不放,韩信十分生气,本想与之较量一番,可一想,与他打斗,必生是非,自己也要吃官司。于是他忍住心中怒火,趴下身体,真从屠夫儿子的胯下爬过。从此,人们都认为韩信没有骨气,称他为“胯下夫”。他们哪知“小不忍则乱大谋 ”, 韩信胸怀大志,忍一时之辱,是为了将来成就大事业。
后来,项梁率军经过淮阴,韩信便投奔了项羽,在项羽手下当兵。他屡次向项羽献计,可项羽根本瞧不起他,对他的计谋不予采纳。韩信在楚营不得志,便弃楚归汉,投到了刘邦的军中,但刘邦也没有重用他,只是让他当了一名普通的军官。自从刘邦到南郑之后,萧何就注重招揽人才,当他与韩信交谈几次之后,发现韩信满腹韬略,是当今少有的帅才,便决心向刘邦引见。可刘邦听说韩信是个胯下小儿,很瞧不起他,所以对萧何的引见毫不在意。韩信见得不到刘邦的重用,一身才华无法施展,心灰意冷,决心离开刘邦另谋出路。萧何得知韩信要走,连忙追赶他,劝他回来,萧何深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韩信是少有的帅才,刘邦若重用他,一定能如虎添翼,实力大增。于是萧何再次向刘邦推荐:
汉高祖传                    50
“韩信的确是旷世奇才,大王如果打算长久居驻汉中,那么韩信无用。但是如果大王还想再次入关,与项羽争夺天下,就必须重用韩信 。”
刘邦见萧何极力推荐,就决定封韩信为将,试试他的本事,可是萧何却说:
“沛公若只封他为普通将领,恐怕留不住韩信,只有拜韩信为大将军,方能发挥其统兵作战之才能 。”
刘邦听从萧何的意见,选择良辰吉日,在校军场集合全体将士,筑起高台,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受到刘邦的重用后,十分感激,决心全力以赴,以报刘邦知遇之恩。从此,韩信统率全军,加强训练,汉军的军容风纪焕然一新,士气高昂,丞相萧何也备足了大量粮草,出师东征的条件成熟了。
由于当初刘邦入川时,为麻痹项羽,把入川的栈道全部烧毁。如今刘邦要出川东征,灭关中三秦,必须重修栈道。但重修栈道工程艰巨,况且容易被章邯等人发现。于是韩信派人四处探听,终于发现了通往关中的小路。韩信一面派人重修栈道,做出汉军准备由栈道入关的架势,一面命令其精锐部队从山中小路悄悄入关,乘敌人不备到达关中平原。
此时,项羽正忙于对付东方的反楚战争,对刘邦的动向毫无觉察。原来参加过反秦起义的田荣、陈余和彭越,因受项羽的压制,一直未封为王。他们心中汉高祖传                    51不服,就联合反楚。田荣赶走了齐王田都,杀了胶东王田市和济北王田安,自立为齐王。陈余赶走了常山王张耳,迎代王赵歇至襄国,赵歇乃为赵王,陈余为代王,起兵反楚。项羽得知后,率大军攻齐,大败田荣,田荣被杀,其子田广继为齐王,仍然反楚。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利用这个机会,依照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率军进入关中,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好乾(今陕西乾县)连败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与翟王董翳在刘邦的强大兵力下,无力抵抗,先后投降。刘邦迅速平定了关中的大部分地区,还争取了河南王申阳归汉,这样既巩固了关中的外围,又打开了东进之路。
同年十月,刘邦率军再次进入咸阳,改咸阳东面的栎阳为汉都,同时平定了陇西郡(今甘肃省东南),还加强了关中北部地区的工事,以防匈奴侵扰。为发展农业,刘邦把过去秦皇朝的猎场、花园和鱼塘等地分给百姓耕种,又豁免了关中从军士兵家庭的一年徭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刘邦为出关作战准备了一个巩固的后方。
汉高祖传                    52
二、决策东征  连年征战
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见出关的时机成熟,决定东渡黄河,大举进攻。韩信利用魏王与项羽关系不和的因素,率军渡过黄河逼迫魏王豹投降。随后又南下,一举攻下中原重镇洛阳。当初由于项羽不满楚怀王,曾于公元前206年十月在洛阳派人杀害了楚怀王。刘邦到达洛阳后,采纳了一个名叫董公的“三老”(掌管教化的地方小吏)的建议,决定在义帝的陵前举行丧礼,祭奠义帝的亡灵。张良向刘邦建议:
“项羽残暴,各地诸侯不服,我们不如借祭义帝之名诏告天下,共伐项羽 。”
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号召他们共同讨伐杀害义帝的罪魁项羽。
刘邦攻入项羽在关中地区的势力范围,可以说是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刘邦在洛阳公开声明讨伐项羽,则是向项羽正式宣战。刘邦向各地诸侯发出号召,号召大家为反秦的领袖义帝楚怀王报仇,这一做法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各地诸侯纷纷起兵,向项羽的楚地发起进攻。刘邦率领五十多万反楚的联军,一路浩浩荡荡向彭城进军。此时项羽正在齐国作战,楚国首都彭城几乎是座空城。公元前205年五月,刘邦几乎汉高祖传                    53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占领了彭城。
项羽听说汉军占领彭城之后,心急如焚,马上率领精兵三万,星夜兼程,赶奔彭城。而刘邦此时却陶醉在胜利之中。进入彭城后,他放松了警惕,整天泡在霸王后宫的嫔妃之中,士兵们也开始欢庆胜利,终日狂欢。项羽率军乘刘邦毫无防范之际,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大破汉军。汉军沿谷、泗二水退逃,项羽率兵穷追不舍,一路冲杀。汉军兵败如山倒,死伤十几万。在灵壁(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东濉水上,逃亡的汉军又被项羽的军队追上,一阵激战,又有十几万汉军被杀 ,“濉水为之不流”。 刘邦在樊哙等人的拼死保护下,得以逃生,一路上被项羽追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沿途之中,偶遇失散的儿女,刘邦十分高兴,但楚兵追来时,刘邦为了逃命竟将一双儿女推至车下,幸得手下将领夏侯婴的保护,才使两个孩子得以生还。而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却被项羽抓住成了俘虏。各地诸侯见刘邦大败,也纷纷叛离。
刘邦一退再退,沿途收罗了部分残兵,一直逃到荥阳。彭城的失败并没有使刘邦绝望,反而让他冷静下来。刘邦到达荥阳之后,召集手下谋士,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彭城之战,由于刘邦等人犯了胜利时骄傲自大的错误,放松了对敌人的警惕,被项羽打了个措手不及,六十万大军损失大半。同时原来归降刘邦汉高祖传                    54的司马欣、董翳、魏豹、赵歇和陈余等人又倒向了项羽一边,这表明依靠那些旧诸侯势力反楚是不行的,必须另外建立一支反楚联军。张良向刘邦献计:九江王英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但他与项羽有矛盾,彭越也早已反楚,此二人都是难得的将才,如果把这两人争取过来,不仅加强了汉军的实力,也使项羽少了一只胳膊。汉将军韩信用兵神出鬼没,可独挡一面。如果沛公把关中之地封给这三人,他们必感激涕零,死力相报,这样就可以组成一支强大的反楚联军与项羽抗衡。刘邦同意张良的看法,立即派人出使淮南,策动英布反楚,同时派人与彭越取得联系,以求组成新的反楚联军。经过一番谋划,刘邦对以后汉军的作战方案进行了总的战略部署:第一,依靠关中大后方,在荥阳、成皋(今荥阳西)一带修建防御工事,从正面对付楚军主力;第二,联合彭越,让其配合正面作战,在楚国后方开辟敌后战场,扰乱楚军的后方;第三,令韩信渡黄河开辟北方战场,同时争取英布归汉,开辟南方战场,从南北两面解除汉军的侧翼威胁,反过来对楚军形成南北夹击,战略包围之势。
刘邦进行战略部署之后,在荥阳立即开始了正面防御的布置。荥阳和成皋背靠关中,北临大河,近有广武等山,利于据守。刘邦下令在荥阳到北面黄河边上著名的粮仓——敖仓之间修筑一条甬道 (两旁有土汉高祖传                    55墙的道路),使汉军有充足的粮食供应。 同时刘邦也组织军民大搞农业生产,为战争作好后援准备。五月间,萧何从关中派来了援兵,灌婴等将也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汉军的实力得到了补充,军威大振。在随后的几月间,刘邦率军在荥阳打退了几次楚军的进攻,初步巩固了正面战场。七月,刘邦回到栎阳,彻底歼灭了关中章邯等人的残部,加强了对匈奴的防备,安抚了关中的老百姓,进一步加强了汉军的后方。
公元前205年八月,刘邦由栎阳返回前线荥阳,命韩信、曹参和灌婴率军北进攻打魏豹。韩信利用木罂载兵渡河的妙计,一举攻破了魏都平阳,活捉了魏豹。然后挥师攻赵,赵王歇派陈余率军二十万屯兵井陉口以拒汉军,井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韩信不敢贸然进攻。陈余手中谋士李佐车向陈余献计:韩信率军长途远征,必然粮草匮乏。我军可拖住韩信,断其粮草,使韩信不战自败。然而陈余自信自己兵力强于韩信,用不着断韩信的粮草,对李佐车的计谋不予采纳。韩信派精兵渡过渭水,背水布阵,置于死地而后生,与陈余决一死战,结果大败赵军,陈余死于乱军之中,赵王歇也被韩信所俘,李佐车归降韩信。
韩信破赵之后,矛头直指燕国和齐国。李佐车向韩信进言:
“将军破赵国,降兵二十万,声威大震,将军此汉高祖传                    56时大可不必频繁攻燕、齐,应安息兵马,犒赏将士,派辩士出使燕国,陈述利害关系,以将军的声威,我想燕国必归降将军 。”
韩信依李佐车之计,果然劝降了燕国。
韩信率军连连得胜的消息传到荥阳,刘邦激动万分。同时刘邦也派出了说客分别联合彭越与英布,彭越同意归降刘邦,并组成军队进攻楚军,英布是个患得患失之人,虽与项羽有矛盾,但又惧怕项羽势力强大,对于归汉迟迟未作决断。然而项羽怀疑英布暗中通汉,派兵攻打九江,英布没有办法,只得脱离项羽,归顺刘邦,竖起了反楚的大旗。
此时,刘邦当初在荥阳所设定的战略部署均已实现,楚汉之间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汉高祖传                    57
三、楚汉相持  中原逐鹿
就在楚汉之间即将拉开战幕之前,刘邦的身边又多了一位谋士,他就是后来使反间计,解荥阳之围的陈平。
陈平起初是项羽手下的谋士,关中分封后,殷王司马欣曾一度叛楚,项羽派陈平定之,后来刘邦出川灭殷,司马欣归降了汉军,项羽迁怒于陈平,认为陈平指挥不当,欲杀之。陈平认清了项羽暴虐的本性,毅然背叛了项羽归顺刘邦。陈平的到来,使刘邦身边又多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干将。
项羽见刘邦势力逐渐强大,随即率大军攻打荥阳,与刘邦决战。楚军先断了汉军的粮草,随后兵围荥阳,眼看荥阳难保,刘邦万分焦急。陈平熟知项羽刚愎自用,疑忌信谗,他建议刘邦使用反间计,使楚军军心涣散。刘邦依计用重金贿赂楚军,散布谣言,说楚军大将钟离昧暗中通汉,项羽对谣言深信不疑,果真不再信任大将钟离昧,夺去了他的兵权。随后,陈平又派人造谣诬陷范增是通汉的主谋,项羽得知后,竟然也怀疑起被他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命范增回家养老。可怜范增一心为项羽谋划,但项羽狂傲自大,屡次不听范增的建议,最终竟把一心辅佐他的亚父逐出营门。汉高祖传                    58范增越想越气,忧愁生疾,死于回彭城的路上。
范增死后,项羽才醒悟过来,悔恨自己被刘邦奸计所迷惑,亚父范增死得冤枉。项羽把所有的气都移到刘邦身上,下令全力攻打荥阳,要把荥阳夷为平地。受到冷落的大将钟离昧等人也被重新起用,荥阳城再度告急。楚军猛攻荥阳,荥阳的守军被围多日,疲乏不支,有些守不住了。眼看城门就要被攻破,刘邦焦灼异常,此时刘邦手中一名武将纪信向刘邦献计:
“臣愿假冒大王出城向项羽投降,以吸引楚军的注意力,大王可趁机突围逃脱 。”
刘邦不愿意自己手下爱将去送死而自己却苟且偷生,因此不同意纪信的计谋,纪信十分坚定地说:
“现在危在旦夕,城门一旦被攻破,汉军将无一生还,还请汉王以大局为重,纪信一命没有什么价值,只要汉王得以生还,还可率领汉军东山再起,请汉王早作决断 。”
刘邦没有办法只得依计行事。当晚纪信写投降书给项羽,请项羽夜间在东门受降,随即假扮刘邦坐于车内,由卫兵护送出东门向项羽投降,吸引楚军四面包围,刘邦率军趁机出西门逃出。当项羽发现车中所坐是假刘邦时,知道上当,连忙命人追,但刘邦早已逃出荥阳。项羽没有捉住刘邦,气得令人把纪信活活烧死, 项羽占领荥阳之后,接着又攻克重镇成皋(今汉高祖传                    59河南省荥阳汜水镇)。刘邦被迫退入关中。
刘邦在关中休整了队伍,补充了粮草,打算再次出关夺回成皋与荥阳。谋士辕生向刘邦献计:
“我军若东出函谷关,向成皋、荥阳发动进攻,必与楚军正面作战,这对我方不利。我看大王应南出武关,吸引项羽主力南下,然后坚守不出,把项羽主力拖住,争取时间休整军队。同时,大王可命韩信等将率军在北方加强进攻,彭越率军在楚军后方作战,使楚军各处应战,忙于奔波,兵力分散,此时大王可趁机率军反攻成皋,定可夺回成皋 。”
刘邦听了辕生的计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即派兵从武关出击于宛城、叶县(今河南省叶县南)一带,向楚军挑战。项羽得知汉军南出武关,果然亲自率领楚军主力南下应战,汉军见楚军来攻,坚守不出,任凭楚军挑战。同时也赢得了休整队伍的时间。楚军主力被刘邦死死拖住在宛城,为敌后作战的彭越等将创造了可乘之机。彭越乘项羽主力南下之时,率军截断了楚军的粮草,随后又渡过濉水,攻占了下邳。彭越偷袭下邳(今江苏省邳县南)的消息传到项羽耳中后,项羽肺都气炸了,项羽不得不又率军长驱千里,回师攻打彭越,彭越的军队毕竟不是项羽的对手,被项羽打得四处逃散,彭越见项羽兵力太强只好收拾残兵,渡濉水向北边退却。刘邦抓住了项羽回师攻彭越的时汉高祖传                    60机,迅速挥师北上,一举夺回了荥阳和成皋。
两军交战,谁能抓住战机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刘邦着眼大局,兵出宛城,吸引楚军主力,为其他战场赢得了战机,掌握了主动权;项羽虽兵强马壮,实力大大强于刘邦,但他对汉军作战没有明确的作战目标,只是死死盯着汉军,哪有汉军出没就往哪打,完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一会儿南下求战,忽而又北上回救。虽然在每处战斗中都连连得胜,但从整个战略全局上来看却处于被动的地位。
项羽击败彭越之后,得知刘邦占领了成皋与荥阳,又率军匆匆西进,再次夺回了荥阳与成皋。刘邦率军退到了黄河北面的修武(今河南获嘉县)。刘邦在修武招兵聚将,准备反攻。此时项羽又率军向修武扑过来,刘邦连忙聚集众将商议。有人认为项羽来势汹汹,若与之硬拼,必败无疑,不如退回关中,以函谷关天险为屏障,阻挡楚军,待汉军实力恢复时再与之决战,但谋士郦食其却认为退守关内并非良策,当下只有速派兵夺回荥阳,占领敖仓,控制那里的粮食,然后派兵坚守蜚狐口、白马津,利用地势险要阻击楚军前进。同时也可从白马津出兵楚地,断楚军的后路,使楚军不敢贸然向关中进军,这样汉军才能掌握战场主动权。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方案,派兵占领了敖仓,然后派刘贾与卢绾(wǎn)率兵二万渡过白马津, 悄悄地潜入汉高祖传                    61楚军境内,与彭越会合,共同截击楚军粮草。
彭越了解到楚军粮草及军用辎重都屯积于燕西一带,于是与刘贾、卢绾商议,夜袭燕西,掠走了楚军的物资。 随后彭越又趁势一举攻下了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外黄等十七座城池, 截断了楚军与后方彭城之间的联系。
此时项羽正在成皋,等候楚军攻打修武的战况,忽然得知燕西粮草被烧,军用物资被彭越洗劫一空,而且彭越还一连攻占了睢阳等十几座城池,顿时怒火中烧,准备率军回师攻打彭越,可项羽怕腹背受敌,于是命部将曹咎坚守成皋,阻挡汉军,自己率一部分兵力东归反击彭越。
项羽率兵回救睢阳,彭越自知不是项羽对手,召集将士,边战边退,项羽一口气又从彭越手中夺回了睢阳等十几座城池,正当他为战败彭越而高兴之时,最令他担心的事发生了,刘邦率军再次占领成皋,守将曹咎兵败自杀。
当初项羽率军离开成皋之时,就担心曹咎不是刘邦的对手,于是再三叮嘱他千万不要轻易出击,还派司马欣辅助曹咎共同守成皋,可事情却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曹咎、司马欣皆有勇无谋之辈,被刘邦用激将法一举歼灭。
刘邦率军攻打成皋时,曹咎因项王临行之前有令,汉高祖传                    62不得轻易出战,于是高悬免战牌,坚守不出。张良和陈平向刘邦献计,曹咎乃莽夫,脾气暴躁,可以用激将法,诱其出城,然后一举歼之。于是刘邦命士兵每日在城下叫骂,从早晨骂到晚上,累了就席地而坐,一边吃干粮,一边叫骂。一连三四天骂声不断。后来汉军又举出白条幡,上面写满曹咎的名字,并画上猪狗等畜牲,在城门摇晃示威。曹咎再也耐不住性子,不听手下人劝说,率军开城向汉军杀去,没想到中了刘邦的埋伏,被杀得大败而逃,汉军趁机杀进成皋,曹咎、司马欣见成皋被汉军占领,觉得无脸回见项羽,便自杀身亡。刘邦胜利地夺回了成皋。
刘邦占领成皋之后,知道此时已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候,楚汉双方的战略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必须抓住战机,四处作战,造成天下归汉之势。于是他派人命韩信率兵进军齐国,造成北方战场的有利局面,然而韩信因筹集粮食,招兵买马,耽误了许多时间,刘邦十分着急。此时谋士郦食其却自告奋勇地对刘邦说:
“大王不必为齐地担忧,我与齐王田广交情甚厚,我想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到齐国去定能说服齐王归汉,免得大王大动干戈 。”
刘邦听后十分高兴,立即派人送郦食其去齐国,劝说齐王。
我们前文曾说过,齐王田荣因不满项羽的残暴,汉高祖传                    63曾起兵反楚,后来项羽派兵镇压,田荣战死,其子田广继承王位,继续反楚。而项羽此时正与刘邦交战,没有功夫顾及齐国,因此齐国也就成了独立王国一般。汉大将军韩信率军灭赵国,降燕国之后开始向齐国进发,齐国上下一片恐慌,此时汉使郦食其来到齐国,劝说齐王田广说:
“如今天下大乱,楚汉相争,我想大王不会不知道吧,依我之见,楚汉之争,最后胜利的必是汉军,天下将是刘邦的天下 。”
齐王问道 :“先生何以出此言论?”
郦食其笑着答道 :“当初秦王凶暴,天下反之,楚怀王授命项羽、刘邦共同伐秦,并立下盟约,谁先入咸阳谁为关中王。我家主公刘邦,先入咸阳,本应立为关中王,可项羽凭借自己实力强大,撕毁盟约,强令沛公退出关中,封为汉中王,自己独霸九郡,号称西楚霸王,后又杀害义帝,欺压各地诸侯,天下诸侯无不痛恨之。沛公刘邦高举义旗,号召天下诸侯,为义帝报仇,共同讨伐项羽,此乃人心所向。如今刘邦兵多将广,而且大仁大义,天下豪杰都愿降之,其实力完全可以与项羽抗衡,而项羽刚愎自用,狂傲自大,人心逆之。如此下去,难道天下不是沛公的吗?有远见的诸侯们,早已看出这层道理,纷纷归降汉王,齐王若也能顺应民心,归降汉王,为汉王提供军备,汉高祖传                    64协助汉王夺取天下,将来刘邦一统天下,必然会报答齐王,到那时您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受封为王何乐而不为?若齐王不肯归降,毅然与汉王作对,如今韩信大将军率兵压境,我看依齐国的实力必不是韩信之对手,等到韩信率军进攻,国破人亡之时,齐王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
齐王田广听了郦食其的话,连连点头称是,忙问:“当下,韩将军已率军过境,我若归降,先生能让韩将军罢兵吗?”
郦食其大笑一声,“这有何难, 我和韩将军共事汉王,齐王愿降,汉军可免动干戈,韩将军当然会答应退兵,待我修书一封与韩将军即可 。”
说罢,郦食其写了封信给韩信,说明了情况,要韩信退兵,韩信接到郦食其的信,知齐王愿降,便回信给齐王,表明自己马上退兵,接受齐王的受降。这样刘邦没费一兵一卒又得齐国七十余城。
郦食其自认为大功告成,留在齐国,整天与齐王饮酒作乐,好不自在。然而还没等郦食其回成皋向刘邦报喜,事情就发生了新的变化。
原来正当韩信准备撤兵之时,手下谋士蒯彻忽然进谏:
“将军切不可被一儒生欺骗呀!将军您奉汉王之命攻齐,还没动兵就被小小郦食其一封信劝回,将军汉高祖传                    65真就如此甘心吗?将军您想想,您率军征战多年,死伤多少将士才收复了赵、燕等国,而区区郦食其,一介儒生,单凭三寸不烂之舌,就使齐国几万兵马放下武器,使几十座城池归汉,这要传出去,天下人会耻笑将军身为一代名将竟不如一文弱书生。在下认为,将军不如趁现在齐国兵马已放松警惕,率军突袭齐国,打他个措手不及,一举占领齐国,将军也可建功立业呀 !”
韩信听完,连连摇头:
“我若如此,必陷郦食其于不义,齐王得知会认为郦食其失信于他,必将杀害他,我怎能加害郦食其,况且汉王知道也会怪罪于我,万万不可 。”
蒯彻对韩信一笑:
“大丈夫怎能有如此妇人之心,难道将军真为一介儒生放弃自己的功业吗?何况将军若攻下齐国,率大军与汉王会合,到那时汉王高兴还来不及,又怎能怪罪将军呢?”
蒯彻的一席话,终于打动了韩信。韩信立即点齐人马,突然向齐国发起了猛攻。由于齐国将士早无防备之心,故韩信大军攻来,毫无准备,齐军丢盔解甲,四处逃窜,韩信一连攻占数城,直逼齐国都城临淄。
齐王见韩信违背誓言,率军攻齐,连忙质问郦食其,郦食其写信给韩信但也无济于事。齐王发怒,怪汉高祖传                    66郦食其欺骗他,命人杀死了郦食其。此时韩信已兵临城下,齐王见守城无望,率亲信弃城而逃,投奔项羽去了。这样韩信率军占领了临淄。
此时项羽正准备攻打成皋,闻齐王派人来求救才得知韩信已率军攻占了齐国,为了防止自己侧翼受到韩信的攻击,项羽决定抽调主力大军二十万,由大将龙且(jū)率领,周兰为副将,东进救齐。我们且放下龙且救齐不表,先说说项羽攻打成皋。
项羽自打败彭越,夺回睢阳等城之后,又回师攻打成皋。在广武山一带与汉军对峙。由于楚军缺粮,必须速战,因此,项羽每天到汉军阵前挑战,想激刘邦应战。但汉军凭借广武山一带天险坚守不出,项羽几次攻击都无功而返。情急之中,项羽想起了被他俘虏的刘邦之父刘太公。项羽想把刘太公押到阵前,逼刘邦出战,若不出战便杀其父,乱其军心,使刘邦不战自败。于是他派人将刘太公押上阵前,把他绑在放肉的俎上,用剑指着刘太公对刘邦叫道:
“刘邦小儿,你听着,你赶快出来投降,不然我就杀死你的父亲,让你背上不孝的恶名,被天下人耻笑 。”
刘邦见自己父亲被绑到阵前,大惊失色。但是他又慢慢冷静下来,他知道这是项羽的激将法,是诱他出来交战,他若出战,必中项羽的埋伏,导致全军覆汉高祖传                    67没,因此刘邦忍住悲痛答道:
“我与项王同是义帝的臣子,如同兄弟一般,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今你要杀死他,烹他的肉吃,请分我一勺肉羹 。”
两军将士均被刘邦一席话惊呆了。项羽一听,气急败坏,命左右将刘太公投入油锅中。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楚军阵中出来一人高喊一声:
“慢着,刀下留人 。”
此人正是项伯。原来项伯与刘邦有儿女婚约,此时见项羽真要杀刘太公,连忙劝阻:
“项王息怒,如今天下大乱,两军交战,重要的是争取天下,杀死刘太公也没有什么价值,还请项王三思 。”
项羽无奈,只得命人把刘太公押下去关起来。项羽又向刘邦挑战,说天下纷争已久,楚汉相争,不分胜负,如此下去劳民伤财。项羽想约刘邦在广武决战,败者自动退兵向胜者称臣。而刘邦没有答应项羽决战的要求。刘邦要求与项羽斗智而不是斗力。
在广武山下的前沿阵地,楚汉两军隔着一条涧水对峙着。项羽跨马举枪,在阵前不停地叫骂,威风凛凛,两军将士暗暗称赞。刘邦见状也策马上前对项羽说道:
“项羽你负罪太深,天下人得而诛之。你身负十汉高祖传                    68大罪状,第一,你违背义帝当初的盟约,将我逐出关中;第二,你杀死秦国降君公子婴,目中无主,不忠不义;第三,奉命救赵,不等回报,你就强迫诸侯入关,抢夺地盘;第四,你火烧秦皇宫,将咸阳毁之一炬;第五,你挖掘始皇坟墓,窃取墓中珍宝;第六,你欺骗投降秦兵,将降兵二十万人坑杀于新安,残暴无比;第七,义帝有恩于你,你却派人刺杀他;第八,你擅自封侯,把土地封给自己的亲信,笼络人心;第九,你独霸九郡,无视天下诸侯;第十,你为人狂傲自大,凭借自己实力强大,任意欺压各地诸侯。你这十条罪状都是大逆不道之行为,为天下所不容,我今天替天行道,联合各路诸侯讨伐你,你若早早醒悟,诚心悔过,我还可饶你不死,否则,大军一到,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
项羽听完刘邦的话,肺都气炸了,令楚军向刘邦放箭,刘邦躲闪不及,有一支箭正中刘邦胸部,一阵巨痛使刘邦差点掉下马来。刘邦知道如果自己中箭之事传出来,军心必会动摇,将不利于汉军作战,于是他忍住疼痛,佯装无事,只说贼人射中我脚趾了。然后刘邦又巡视了军营一遍,汉军见刘邦没有什么事,军心大振。楚军也不敢贸然进攻,刘邦这才回成皋养伤。
楚汉两军在广武相持不下,而大将军韩信却在齐汉高祖传                    69地捷报频传,他在潍河一举歼灭了龙且率领的二十万大军。
原来龙且奉命率军救齐,在高密城与败退的齐王田广汇合,共同向韩信进攻。韩信连忙调曹参、灌婴率军前来增援,楚汉两军在潍河两岸对峙。
韩信知龙且是员猛将,只可智取不可强攻。他令军队后退三里,找一险要之处安营扎寨,然后按兵不动,以观楚军动态。楚将龙且本来就是个骄傲自大的人,对韩信根本不放在眼里,认为韩信乃一胯下小儿,没有多大的本事,见韩信后退三里安营,以为韩信怕他,便得意起来,放松了对汉军的警惕。
韩信派使者下战书约龙且来日决战,龙且畅快地答应下来,而且自信能让韩信人头落地。当夜韩信命令部将傅宽准备万余个布袋,令他带一部分士兵悄悄游到潍河上游,用泥土将布袋装满,然后把布袋沉入河水中,截住流水,待明日交战时,韩信发出信号,立即将布袋捞起,让截住的河流一涌而下。随后韩信又命曹参、灌婴各领一支伏兵埋伏于潍河两侧,等明日信号一发,共同向楚军发起进攻。一切都安排妥当,单等明早交战。
第二天一早,韩信令士兵吃饱早饭,然后亲自率领大军渡过潍河向楚军进攻,由于上流已被傅宽带兵将河水截住,故水流很浅,韩信带兵淌过了潍河来到汉高祖传                    70楚军阵前。龙且见韩信领兵到来,便带队冲杀过去,汉军连忙应战,双方激战了一会儿,韩信命人且战且退,慢慢退出了潍河,龙且一见韩信率军后退,还以为韩信打不过他,害怕了。连忙指挥大军追上去,手下将领劝他小心行事,以防不测,龙且哪里听得进去,率军直追上去。当楚军渡河之时,韩信下令发信号,汉军营中信号一响,上游的傅宽立即令人把布袋捞起,让截住的河水冲下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水势突然急涨,一时波浪翻卷,汹涌澎湃。楚军被突然冲来的河水吓晕了,不少士兵被河水冲走,楚军一片混乱,龙且、周兰等人拼命游上岸去,收拾残兵败退。此时韩信又命令点起信号,曹参、灌婴见信号率军从两侧杀来,韩信领兵也杀了回来,三路兵马一齐向楚军进攻,楚军再也抵挡不住了,四处逃散,龙且被曹参所杀,周兰也被韩信所俘,二十万楚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几个侥幸逃生的回去报信去了。
齐王见楚军大势已去,也连忙逃命去了。可最终还是被汉军所俘,韩信因记恨他杀了郦食其,于是命人将其斩首。韩信率军趁势追杀,一路灭了田横、田既等人,齐地尽归汉军。
潍河一战,歼灭了项羽的大量有生力量,使楚汉双方在兵力对比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时汉军已形成了由弱变强、由少变多,战略上处于优势的状态。汉高祖传                    71
四、四面楚歌  乌江自刎
龙且惨败的消息传到楚营,项羽大惊失色,知道时局已对楚军不利,韩信若与刘邦合军一处,楚军必败无疑,他下令加紧防备,时刻准备对付汉军的进攻。刘邦得知韩信大胜,十分高兴,连忙派人嘉奖韩信。而韩信此时却给刘邦来了封信,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以鼓励士气,扩大战果。刘邦见了来信立刻大怒起来:
“韩信太猖狂,打了几个胜仗就居功自傲,我现在被困在成皋,他不发兵来救,反而要做什么齐王,简直无法无天 。”
张良、陈平见状连忙劝阻刘邦:
“汉王千万小心,不可大肆声张,如今韩信重兵在握,汉王若加罪于他,必激其反心。我看不如就封他个齐王,让他守住齐地,汉王若凭一时怒气拒绝了他的请求,恐怕会引出更大的麻烦 。”
刘邦思索了片刻,觉得张良、陈平言之有理,随即休书一封给韩信,命张良亲自带上印封去齐国加封韩信。张良来到齐国说明了汉王愿意封韩信为齐王之意,并要求韩信早日发兵攻楚,韩信满口答应。
韩信做了齐王后,十分高兴,每日操练军队,准备攻楚。此时项羽为了挽救危势,派说客武涉前来齐汉高祖传                    72国游说韩信归楚。武涉对韩信说,汉王刘邦是个反复无常,诡计多端的人,他野心勃勃,一心想吞并天下。项王要杀他,易如反掌,但项王大仁大义,不忍将他置于死地,多次放他生路,还封他为蜀汉之王。而刘邦不仅不报恩,反而暗地里招兵买马,笼络人心,借为义帝报仇之名,鼓动天下诸侯反楚。如今他利用将军为他卖命,可一旦有朝一日,他夺了天下,必不再重用将军,反而会置将军于死地。以将军现在的实力若投靠项王,必能协助项王打败刘邦,夺取天下,到那时项王一定会重重嘉赏将军。韩信听完武涉的话笑道:
“我以前本在项王帐前听命,但项王并不重用于我,我多次进言,从未被项王采纳。而我归顺汉王之后,汉王对我十分器重,拜我为大将军,领兵上万。而且汉王对我的生活也是关心备至,体贴入微。我已下定决心为汉王效力,不辜负汉王的一片厚爱之情,请你回去转告项王,我与他只能在战场上相见了 。”
武涉见韩信如此坚定,只好告辞回楚国复命。武涉走后,韩信手下谋士蒯彻求见,他得知武涉来游说过韩信,于是对韩信说:
“将军到底是归汉还是归楚?”
韩信答道 :“当然归汉 。”
蒯彻摇了摇头 :“将军差矣。我观目前天下大势,汉高祖传                    73在将军之手。如今楚汉相争,连年征战,双方相持不下,各有胜负。将军手握重兵,若归汉则汉胜,若降楚则楚胜,将军的动向至关重要呀!依小人之见,既不帮汉,也不助楚,将军自立为王,三分天下。以将军目前的兵力,再加上齐、赵、燕三国已属将军,与汉、楚成鼎足之势完全有可能。然后将军可静坐观阵,伺机而动,待楚、汉都兵疲力竭之时,将军可率军分而伐之,以将军的雄才大略,成就霸业指日可待,现在时机难得,将军要立即采取行动切不可耽误战机,还请将军三思 。”
蒯彻这番话,使韩信心中不免为之一震,他不得不细细思考起来。但韩信最终难以下叛汉自立的决心,他为汉军立下汗马功劳,汉王又如此器重他,他觉得将来汉王不会抛弃他,所以好言谢绝了蒯彻。这也为韩信将来被杀埋下了伏笔。
蒯彻见韩信不听其言,知道此事日后定会泄漏出去,自己难逃杀身之祸,于是悄悄地离开韩信,四处流浪去了。此后韩信也一心一意操练兵马,随时准备与楚军交战。
刘邦与项羽在广武相持多日,双方都无法战胜对方。此时楚军的北方战线已全部崩溃,南线又时时被彭越所侵扰,项羽虽手握重兵,但无法应战全局,停兵广武山,进退维谷。全国战局的发展也慢慢对汉军汉高祖传                    74有利起来,而刘邦却看不到战略全局的变化,被项羽正面战场攻势所迷惑,而且刘邦时刻惦记着在楚营的父亲与妻子,害怕项羽对他们下毒手。于是向项羽提出停战议和换回父亲与妻子的要求。项羽在项伯的劝说下同意了刘邦的要求,项羽送回刘太公与吕后,双方以鸿沟(今河南省贾鲁河)为界“平分天下 ”,鸿沟以东属楚,鸿沟以西归汉。此时正是公元前203年九月。
项羽送还了刘太公与吕后之后,率兵向彭城东撤,刘邦也准备领军西归,此时张良、陈平急忙劝阻:
“汉王果真要与项羽议和,难道汉王不准备一统天下吗?”
刘邦答道:“和约都签好了,难道我还能毁约吗?”
张良、陈平摇摇头:
“汉王糊涂呀,项羽和汉王议和,是利用停战保存实力,以等待时机反攻。现在汉王可控制天下大半,各诸侯国也已归顺汉王,而楚军连年征战,兵缺粮尽,此时正是灭楚的大好时机,况且汉王又迎回了太公与吕后,已无后顾之忧,此时不攻项羽,更待何时?现在放走项羽,等于纵虎归山,必有后患,汉王三思呀!”
张良、陈平一席话,提醒了刘邦,刘邦立即率军追击项羽,同时约韩信和彭越率军到固陵(今河南太康县南)会师,合击楚军。汉军的战略进攻开始了。汉高祖传                    75
刘邦率军到固陵之后,却不见韩信与彭越的踪影,而项羽趁机打了一个反击,击退了追击的汉军,使刘邦又折了不少兵将。刘邦退回营中,责怪韩、彭二将不守信约,没有增援。张良分析道:韩信、彭越之所以拥兵不发,是为了要封地,只要汉王给他们封地,他们必发兵前来。于是刘邦派使节通知韩、彭二将,将陈县以东直至海边的土地封给韩信;从睢阳以北到谷城(今山东省东阿南)的土地封给彭越。果然不出张良所料,两人得到封地,立即率军前来参战。随后英布和刘贾也率兵前来接应汉王,援军一到,汉军士气大振,共同攻楚。项羽见汉军兵力强大,自知抵挡不住,挥师后撤,刘邦命韩信为总指挥,汇集各路人马,追击项羽。韩信知项羽骁勇善战,但勇猛无谋,故将人马分成十路,分头埋伏,使用连环战术,使楚军疲惫不堪。汉军且战且退,终于将项羽大军引入重围,将其包围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
项羽被困在垓下,兵少粮尽,几次想突围,终因汉军兵马太多,无功而返,被韩信的大军死死地包围在垓下。项羽此时纵有万夫不挡之勇,但终因寡不敌众无法杀出重围。夜间,项羽视察自己的军队,见士兵一个个都已精疲力竭,狼狈不堪,项羽一边流泪一边清点人数,所有人马加起来不足三万。项羽长叹一声:
汉高祖传                    76
“想我当初率精兵三十万,如今……”
项羽的爱姬虞氏一直陪伴在他身边,见项羽终日愁眉不展,心中十分忧虑,夜晚常常陪项羽饮酒谈心,为他排忧解愁。项羽看着自己的爱姬,再看看心爱的战马,心中感慨万分,情不自禁地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虞姬听罢,不觉泪流满面,在旁的侍卫们都为之感慨落泪,大帐之中终日哭声一片。
一天夜里,项羽早已睡下,但突然被帐外的哭声惊醒。
“何人在哭,声音如此之大?”
项羽披上衣服走出帐外,只见营中士兵个个都是泪流满面,这是怎么回事?项羽刚想问问士兵,耳边不时轻轻地传来歌声,歌声来自汉营,而且四周都有,虽然隔得很远,但夜晚安静,歌声听得很清楚。
“这是楚歌,怎么汉营中有这么多人会唱楚歌,难道楚国已被刘邦所占 。”
项羽心中一惊,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又是张良的一计,张良见汉军围住楚军,但久攻不下,就想出一条妙计。他命人将所俘的楚国士兵叫来,让他们唱楚歌,然后教给各营的汉军,让汉军们都学会唱,夜晚,他命汉军齐声向被围的楚军汉高祖传                    77唱楚歌,让他们以为楚国已被汉军占领,使楚军军心涣散。果真,楚国的士兵们听到了家乡的歌曲,以为楚国已失,悲悲切切的歌声,让楚兵们想起了自己家乡,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了思乡之情。于是有的士兵便悄悄地开溜,逃到汉营那边去了。开始还是一小部分,后来逃跑的人越来越多,将领们都管不住了,部分将领也随着士兵逃跑,最后连跟随项羽征战多年的钟离昧、季布等人,也纷纷离开了项羽,跑到汉军那边去了。
项羽见大势已去,知道自己所剩的时间不多了,他回到帐中,对爱姬说:
“我明日率精兵突围,决一死战,不成功则成仁,爱姬赶快收拾一下,明日与我共同突围 。”
虞姬不忍心自己拖累项王,于是拔剑自刎了。项羽含泪掩埋了爱姬,点齐所剩的八百精兵,跨上战马,手中横枪,向汉军冲去。借助夜幕的掩护,项羽从南边杀出了重围。韩信得知后,急令灌婴率五千兵马追杀项羽。
项羽率兵边走边战,向南逃命,到天亮之时,身边只剩一二百人。项羽心想:此番若能逃回彭城,定要重整兵马,与刘邦小儿一决高低。项羽渡过淮河逃到阳陵(今安徽省远县西北),由于遇到岔路,项羽不知该走哪条路,便向一农夫问路,可是由于项羽不得汉高祖传                    78人心,农夫故意告诉他一条错路,灌婴的追兵乘机赶了上来。项羽只得匆忙应战,等逃到一个山头时,身边只剩28个人。项羽对手下人说:
“我项羽本名门将子,自从起兵反秦,至今已有八年多了,想当初,我跨下马,手中戟,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可惜被刘邦小儿算计,落到今天这种地步。这是天意亡我,并非我不能战呀!众位如今与我一同厮杀,定能杀出一条血路,若能逃回彭城,他日定报此仇 。”
手下28人都异口同声,愿保项王杀出重围,项羽将28分成四队,从山头杀下,由于项羽英勇善战,汉军见他都不敢靠近,故项羽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到了乌江边。一清点人数,仅少两人,项羽笑道:
“众位看我怎样?”
部下连忙称赞 :“项王英勇,天下无敌 。”
正巧,江边有一条小船,船夫见项羽来到,连忙过来接应,请项羽上船,过江回楚国,项羽看了看滚滚的江水,长叹一声:
“想当初我率八千子弟过江打天下,如今无一人生还,我有何脸面去见江东父老,此乃天意亡我呀 !”
船夫忙劝项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项羽执意不肯上船,仅把战马交给了船夫,对他说:
“此乃宝马良驹,跟随我征战多年,我十分喜爱,汉高祖传                    79如今就留给你作纪念吧 。”
项羽的战马似乎懂得主人的心意,不肯上船,最后投江而亡。项羽转身手执短刀,与追来的汉军肉搏。一阵厮杀,又有几名楚军倒下,最后只剩下项羽一人,此时汉军围了上来。项羽见汉军中有原来自己的部下吕马童,便冷笑一声对他说:
“我听说汉王悬赏我的首级,得我人头者赏黄金千两,封万户侯,我今日就把这个人情送给你吧 !”
说完项羽挥剑自刎。
至此一代枭雄项羽,兵败身亡,年仅31岁。
楚汉相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在这场争战中,人心向背起了决定性因素。项羽本身实力大于刘邦,但他刚愎自用,自以为凭个人能力就能平定天下,而不注意采纳别人的意见,笼络人心,最终落得乌江自刎,而刘邦却十分注重人心问题,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造成人心归汉的政治优势。在军事上,项羽没有长远的规划,对汉军的进攻一直是鲁莽行事,而刘邦注意全局作战,采取了积极防御与几个战场协同作战的方针,粉碎了项羽的速决战,由被动转为主动,而且刘邦抓住了几次不可多得的战机,及时调整部署,最终赢得了楚汉相争的彻底胜利。
汉高祖传                    80
第四章  龙袍加身  一统帝国
项羽死后,楚军大部分都被消灭,刘邦派出各路将领分兵收复楚地。不久,各路征战的将士都胜利而归,惟独楚国的鲁城没有收复。刘邦亲自率军包围鲁城,将项羽的人头挑于长竿上,让守城的士兵观看。城中士兵一看,项王都死了,知道自己也不可能支撑多久,便开城投降,至此,原属楚国的所有土地,全被刘邦收复。
刘邦进入鲁城之后,命人将项羽的尸体收好,将其安葬在谷城西隅,为他修筑了一座很大的坟墓。而且宣布凡项氏的宗亲,一律免罪,原归属楚国的各诸侯国也不再讨伐。
这时,各路诸侯纷纷投奔汉王帐前,愿意听从刘邦的调遣。刘邦见天下归汉,十分高兴。张良、陈平向刘邦进谏:
“今天下粗定,各将领都手握兵权,应尽快安顿他们,以防不测。特别是韩信,实力最强,又占据齐地,地产丰富。若齐地归其所据,恐日后不免生反叛之心,不如封他为楚王,让他回故里,也算是衣锦还乡 。”
刘邦点头称是,于是亲自来到韩信帐中,对韩信汉高祖传                    81说:
“韩将军智勇双全,屡立战功,为我大汉江山的建立出了不少力,乃我的左膀右臂也。今战事已完,民心安定,不必再劳将军征战沙场,我看将军还是交出兵符,回家享受荣华富贵吧。现在楚地已安定,先王义帝又无后嗣可立楚王,将军生于楚国,对楚国风土人情甚是了解,我决定改封你为楚王,定都下邳,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韩信虽心中不满,但出于无奈,一想汉王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也不必过多地计较名利得失,况且楚国乃故乡,封为楚王,也算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了。便同意了汉王的决定,去楚国当楚王了。其他将领也纷纷被刘邦封王,交出了兵权,自此刘邦心中才得以安定。
公元前202年正月,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和已被册立的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等人共同上疏,要刘邦当皇帝,刘邦忙找来群臣商议,大家都向刘邦进谏:
“汉王乃贤能之才,平暴秦,伐霸项,对天下有功。现海内已定,百姓安乐,诸侯受赏,汉王可谓功比天高,理应当皇帝,一统天下,这样才是百姓之大福 。”
刘邦推辞不过,便决定选黄道吉日,登基为帝。
公元前202年二月甲午(初三日),刘邦在汜水汉高祖传                    82南面,龙袍加身,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或前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 史称东汉或后汉),刘邦即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
刘邦登基之后,文武百官一齐朝拜,高呼万岁,刘邦宣布:大赦天下,追封先母刘媪为昭灵夫人,立吕氏为皇后,太子盈为皇太子。随后,刘邦又下诏分封长沙、闽粤二王。吴芮为长沙王,无诸为闽粤王。自此刘邦共封了八个王,他们分别是: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ruì)、闽粤王无诸。
但刘邦对这八王仍不放心,怕他们拥兵自重,后来下诏,诸王皆罢兵归国,所有部下士卒,除少量援职外,都回家休息,免户赋。诸王都明白汉高祖的用意,便都知趣地依旨行事,刘邦心满意足。
刘邦称帝之后,定都洛阳。帝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各种事情的处理十分繁杂。经过一番精心治理,诸事基本都已安定。已到五月间,正是春夏交接之际,刘邦在洛阳的南宫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会,宴请各诸侯王与文武百官。宴会上刘邦兴致极好,与群臣开怀畅饮,酒过数巡,刘邦与群臣聊天,让诸位畅所欲言,谈谈为什么他能打败项羽,夺得天下。大臣高超认为:项羽狂妄自大,对部下傲气十足,而汉王对部下宽厚仁义,十分诚信,每占领一块土地,便分赏给有功的汉高祖传                    83将领,能和诸臣共享天下之利,故人心都向着汉王,得天下在情理之中;大臣王陵也认为:项羽之所以失天下,主要是不予人利,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口头答应封地,实际上却没做到,所以人们都不信赖他,不同他一起谋划天下,必然失败。汉高祖刘邦听完,笑着摇摇头:
“你们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我认为我之所以能得天下,在于会用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城池,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供给粮饷,我比不上萧何;统率千军万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比不上韩信。但我能很好地运用他们的才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且十分信任他们,这才是我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帐前只有一个范增,他却不能很好地让他发挥作用,不采纳他的建议,甚至猜疑他,致使谋臣们都远离他,所以他注定要失败 。”
群臣听了高祖的话都心悦诚服。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不难看出,刘邦的确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用人的贤能君主。
汉朝是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邦在制订各项政策时,还是继承了许多秦王朝的传统,但其规模大大超过了秦王朝的规模。在政治制度上,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由皇帝一人独汉高祖传                    84揽大权,中央一级的机构主要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汉朝初期时称相国)、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是政府的主要大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事务。丞相是全国的最高行政官员,主要协助皇帝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是全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主要是监察百官,是全国最高的监察官。九卿是:一是奉常(即太常),管理宗庙祭祀、朝廷礼仪;二是郎中令(即光禄勋),掌管皇帝的侍从与警卫;三是卫尉(即中大夫令),掌管皇宫的门卫;四是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仪仗;五是廷尉(即大理),掌管刑狱;六是典客(即大行令、大鸿胪),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和外交事务;七是宗正(即宗伯),掌管皇帝亲属;八是治粟内史(即大农令、大司农),掌管全国的财政;九是少府(即考工),掌管皇帝的私人财产。
地方政府也基本上与秦朝一样,实行郡县制。汉初,高祖刘邦在全国设置了15个郡。后来,高祖在消灭异姓王时陆续恢复了一些郡县,同时又从秦朝时期的大郡中分设了一些小郡。这样,加上汉初的15个郡,一共是36个郡。郡设守、尉,郡守(即太守)掌管一郡政事,郡尉(即都尉)掌管一郡军事。与秦朝不同的是,汉朝的郡中不再设监御史。郡下设县,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万户以下的小县设县长,令、长之下均设有丞、尉。县令、县长掌管一县的政事,汉高祖传                    85丞协助县令、县长处理政务。尉则掌管一县军事。县下设乡,乡有三志,有秩、啬夫、游缴。三志是掌管教化的,有秩或啬夫听诉讼,收赋税,而游缴则是巡禁盗贼的。乡之下还设有亭,设有亭长、求盗。亭长掌管一亭事务,求盗掌管追捕盗贼。亭下设里,里有里正、监门。里正管一里事务,监门负责防卫盗贼。最基层的乡村组织有什、伍。十家为什,有什长;五家为伍,有伍长。汉朝的乡组织与秦朝略有不同,规定在各乡的三老中,推选一人为县三老,其作用是要他们“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加强县乡之间的联系。
另外与秦朝不同的是,高祖刘邦除了推行郡县制之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汉初,刘邦先是分封了7个异姓的诸侯王,后来除长沙王吴芮之外,其余陆续被刘邦消灭。削平了异姓王之后,刘邦又分封9个同姓的诸侯王,他们都是高祖的子、侄、兄弟等亲人,高祖规定:诸侯王国的地位与郡相等,王国的相国(后改为相)和太傅必须由中央委派,代表中央处理诸侯国内的政务,没有中央的虎符,诸侯国不得擅自发兵,诸侯王不得违反中央政令等,严格限制了诸侯王的权力。除了诸侯王国以外,高祖刘邦还分封了许多侯国。这些侯国的面积与县相等,大多是封赏给有功之臣的。这样一来,汉朝的地方制度就是郡县制度汉高祖传                    86和诸侯王国并行的模式。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之时,定都洛阳。五月间,有一个当戍卒的齐人娄敬路过洛阳,求见刘邦,他向刘邦指出:关中地区背山靠河,形势险固,土地膏腴,是天府之地。劝刘邦定都关中,如果关东发生叛乱,可凭借关中地势,控制天下局势。当时刘邦找到群臣商议,刘邦的部下,有不少是山东(关东地区)人,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故都不同意娄敬的看法,坚持以洛阳为都。张良却对刘邦说:
“洛阳地处中原,无山势河川可靠,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进可攻入关东,控制中原,退可依函谷关之天险,坚守稳定,臣认为娄敬的看法乃高见,关中可为都城 。”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劝说, 随即命人迁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这样西汉的都城迁至了长安,后来中国许多王朝的都城也都建在长安。
娄敬的迁都建议被刘邦采纳之后,刘邦为了奖赏他,把他从一名小小的戍卒任命为郎中(皇帝的侍从),并赐刘姓。几年之后,刘敬(即娄敬)又向刘邦建议:关中民户不足,而且北有匈奴,东有六国强族,一旦发生事变,陛下难有高枕而卧之时,故他劝刘邦把六国君主的后裔和地方上的豪门贵族们迁徙到关中,这叫做“强本弱末之术 ”,即加强中央政权,削弱地方汉高祖传                    87势力的措施。刘邦同意了他的看法。公元前199年十一月,刘邦下旨,用强制手段,把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贵族后裔中,势力较大的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和地方豪强们共十万余人迁入关中,强化关中的政权。
由于秦末的农民大起义,打击了各国的地主阶级,使许多地主们纷纷逃到山泽之中,躲了起来。刘邦为了维护和扩大地主阶级所有制,增强封建统治的基础,在汉朝刚建立的时期,便下了诏令,宣布过去为了逃避战乱躲进山泽的地主们,现天下已定,令他们各归本县,而且恢复他们的爵位和田宅。这些地主们听到刘邦的诏令,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家园,接受了封给他们的爵位与田宅。这样一来,就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这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
高祖刘邦承袭秦朝按军功赐爵的制度。爵位分为二十级,最低的第一级为“公士 ”,最高的第二十级为“彻侯”(即通侯), 其中第七级“公大夫”(即士大夫) 的政治地位相当于县令,自第七级至第二十级为“高爵”。 刘邦还下令,给跟随他作战的吏卒赐以爵位,依军功大小,由国家拨给田宅 ;“士大夫”以上高爵则“皆会食邑 ”,成为可以向所属封户征收赋税的特权地主。大量的获爵位的士兵们,成为新生的地主,这样就扩大了当时封建统治的基础。
汉高祖传                    88
刘邦当年攻入关中之时,曾与民众“约法三章 ”,但建国之后,简单的约法三章已不能适应全国统一的新形势了。他命令丞相萧何主持制定法律。萧何以秦朝的法律为基础,基本上保留了《秦律》六章,并新增了 《户律》、《厩(jiù)律》、《兴律》 三章。 整个《汉律》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所有制,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在制定各种法律的同时,刘邦派人制定了各种上朝的礼仪。由于刘邦与手下的许多将臣都是布衣出身,不懂得繁琐的朝廷礼节,因此每次上朝之时,大臣们都不拘礼节,吵吵闹闹,有时甚至为了争功在大殿之中互相叫骂,酒醉狂呼,拔剑击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刘邦作为皇帝应有的尊严。于是在公元前201年十月,长安的长乐宫建成之时,高祖刘邦令大臣叔孙通开始主持订立汉朝礼仪,叔孙通原来是秦朝的博士,学问很高,对礼仪方面的事务十分了解。他组织制订了一套十分严格的朝廷礼仪,刘邦命大臣们都来学习朝仪,开始时,大臣们都不能适应,文臣武将鱼贯而行,行礼如仪,有动作不符合规定者当场由御史指出,拉到一边练习,直至整个朝仪完毕,无一敢喧哗的。从此,大臣们上朝参见高祖刘邦之时,个个都遵守礼仪,井然有序,突出了专制君主的独尊地位。一日早朝,文武百官身着官服,精神抖擞,按次序入朝拜见汉高祖传                    89刘邦,宫殿外面,旗帜飞扬,威武雄壮的卫士,立在旗旁,显得十分庄重威严,刘邦见到这一切,心中十分兴奋,他对大臣们说:
“今天我才真正体验到做皇帝是多么尊贵和崇高呀 !”
由于秦末的农民起义以及后来刘邦项羽为争夺天下而发动的楚汉战争,使经济在长期战乱中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农业,损失更大。粮食严重不足,每石米价高至五千甚至一万钱。刘邦建立汉朝后,看到了全国经济衰落的情形,下令大力恢复农业生产,注意休养生息,从经济上巩固新建的政权。他下令大批的士兵复员回家,开展农业生产,从军的吏卒留居关中者免除徭役12年,返回家乡的免除徭役6年。公元前199年三月, 刘邦又下诏, 吏卒在平城战役(后来灭异姓王的一次战役)中参战的终身免徭役;公元前196年六月,又下令,当年跟随刘邦入巴蜀、汉中和关中的士卒终身免徭役。这样一来,大量的士兵解甲归田,在长时间内免除了他们的徭役,对恢复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刘邦是从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发展起来的。他深知秦朝的暴政对人民的残害,加上秦末的连年征战,广大劳动人民已疲惫不堪,为了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刘邦在建国初执行轻税薄赋的政策。秦汉之时,政府汉高祖传                    90的农业税和私人地租都叫 “租”或“税 ”,“赋”一般指户赋、口赋、算赋等户口税。 汉朝建立后,“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即只抽农产物的十五分之一为农业税,比起秦朝来,税率是相当低的。当时封建政府的田租是直接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而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占有。轻租政策的实施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扶植地主经济的发展,对于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是十分有利的,当然,轻租薄赋也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
汉初户口税是沿袭秦朝的,每户每年交户赋二百钱,另有算赋(人头税),公元前203年起在关中开始实施。规定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年出一百二十钱,叫做“算 ”,主要用来供军费开支。全国统一后,郡县官吏特别是地方诸侯王们,以向皇帝“献费”为名,随意大增赋额,为人民所痛恨。公元前196年二月, 刘邦下令,“献费”定为六十三钱,不得额外再增,这才削减了地方官吏对人们的欺压。
除了农业经济的问题之外,汉初商人经济力量的迅速膨胀,也成了颇让刘邦头痛的问题。第一,汉初从事冶铁、煮盐和铸钱的大工商主,大都役使奴隶进行生产,一个占有一百个奴隶的工商主,其财富敌得上“千乘(战车一辆称一乘) 之家”的诸侯王。 临邛(qióng)(今四川邛崃县) 卓氏冶铁致富,拥有僮奴八汉高祖传                    91百,其享受比得上皇帝。富商巨贾凭借其雄厚的财力结交地方诸侯王,势力庞大,不利于中央皇权的巩固。第二,弃农经商的人逐渐增多,农业劳动力相对减少,商人们还利用高利贷来兼并土地,使一部分农民破产,这都有害于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第三,不法商人扰乱物价与金融,如楚汉战争期间米价贵至一石万钱,长安商人任氏囤粮居奇,大发其财。汉初允许民间铸钱,有的奸商掺杂铅铁,滥造钱币,致使物价暴涨,金融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和人民的生活。
鉴于上述情况,刘邦实行了“压抑商贾”的政策: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