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做人最容易犯的100个错误

_2 檀明山(现代)
一个人自高自大、自满自足、自鸣得意,当然是不好的,但一个人自卑自贱、自暴自弃、妄自菲薄,也是万万要不得的,它同样是缺乏自知的一种表现。
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成功的机会,这就更需要学会自知。只要自己心中有一把客观的尺子,才能既不会夜郎自大,又不会妄自菲薄,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度的人,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是自知的真正含义。
学会自省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
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
机会。
海 涅
夏朝时期,一个背叛的诸侯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前去迎敌,结果伯启败了下来,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不断地修正自己。”从此以后,伯启开始反省自己。他每天很早便起床学习兵法,善待百姓,任人为贤,尊敬有品德的人。就这样一年以后,对方听到这个消息,反而自动来降了。
“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即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表现做出评价,从而改正过失,鞭策自己。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他严于律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无习乎?”他每天要用三件事来要求和考察自己:为人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守信用了吗?老师的教导去实践了吗?因此,为人处事的内容固然重要,每日反省自身、检点自身的准则则更为可贵。
一个人有缺点和过失是难免的,只要改正,就会进步。但是,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自己对别人的缺点,哪怕很小,也看得很清楚;而对自己的毛病却不易看到,甚至有时把自己的短处误认为是长处。一个人的缺点和过 失,不仅有害于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人,因而成为社会之累。
作为现代人,应该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以便尽快改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虚心听取别人的忠告、批评外,学会自省,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学会自省,要“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就是私心杂念刚刚从心中萌发的时候,就铲除之、克服之。这里,不是说有了自省意识,就不再起“私意”了,而是自省的意识比较敏锐,如果“私意”涌动起来、膨胀起来,再去遏制就晚了。
学会自省,要“静中观心,可见真妄”,意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自己独坐庭院,仰望苍茫的夜空……由此追问自己,可见内心的真妄。这里,讲了自省的环境因素,那就是避开喧嚣和奢靡,在一种宁静中敞开心扉。其效果一方面可减少干扰,减少污染,另一方面也便于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省悟。
学会自省,要“见人之过,得己之过”。就是看见了别人的过错,就会发现自己的过错。所以,在与人交往中要注意让出一块空间,便于旁人的出入,便于旁人的指点,以致可通过旁人的过错,比照自己,达到自省的目的。
学会自省,要“过生于心,则心悔之,勿复失诸言行而已矣”,就是邪念在心里产生就在心里克服它,不要让它在言行中表现出来,形成过失。这里除了告知应及时熄灭心中的邪念,还说明了意念与行为之间有道门槛,每个人都应学会守住它。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免不了发生矛盾或产生隔阂。如果与邻居、同事或朋友闹了别扭,只去想对方的短处,会越想越觉得自己有理,越想越觉得委屈,因而越想越生气,关系必然越弄越僵;如果学会自省,找一下自己的欠缺,就不难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
学会自省,可以使我们无忧无惧、朝气勃勃地投入新生活。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思是经过自省之后,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忧愁和害怕的呢?我们自省之后,如果没有过错,心里当然高兴,如果发现了过错,立即改正,心情也是愉快的。
学会自省,不但能使我们的道德水准一天天提高,学习和工作一天天长进,还能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会自省,不只是中国重视道德伦理文化中的反省、自省,外国许多有识之士亦很重视反省、自省在人的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反省、自省可以提高人生的价值。
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苏格拉底也说:没有经自省、检讨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这些话讲得多好啊!
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勇于省察,不断进步。我们今天讲的自省,比古代讲的应有更高的要求。古代强调的内省功夫偏重于“静”中的修身养性,我们现在不仅仅强调“静”中的修养,而且还强调“动”中的实践。就是说,要把自省与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学会自制
心灵之崇高主要不在于高高在上和
遥遥领先,而在于知道如何控制与约束
自己。
蒙 田
有一天,发现母亲还不吃饭便问道“: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吃饭呢?”
甘地的母亲说“:好孩子,妈妈正在禁食,所以不能马上吃饭。”
原来,甘地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信徒。根据戒律,要定期禁食,练习忍耐。
第二天早上,甘地见母亲仍未进食,十分担心地说:妈妈,你已经一天一夜不吃东西了,这样会饿坏的?”
母亲说“:没关系,我必须坚持戒律,等太阳出来的时候,妈妈就可以吃饭了。”
于是,甘地急忙来到院子里,焦急地抬头望着天空,等待着太阳出来。可是天空却总是阴沉沉的,老不见太阳出来。
忽然,甘地抬头望见太阳从云层里露出头来,高兴地喊起来:“妈妈,太阳出来了,你可以吃饭了。”
“真的出太阳了吗?”妈妈闻讯也来到院子里。可是,抬头一看,太阳又被乌云遮住了。
母亲说:别担心,孩子,太阳终究会出来的。”
母亲坚持戒律的行为,给甘地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不屈不挠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献身,成为现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杰出领袖。
自制是人对自己进行管理和调节的一种自觉行为,一般说来,自制主要是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的一生会遇到多少苦恼?人的一生又会遇到多少机会?这需要每个人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分析、判断、归纳、总结。每一个步骤,又不是亲人、朋友、情人所能替代的,而需要你个人做出理智的抉择,即完全由你自己控制你的人生。
人生好像行驶中的汽车,车轮的快慢似人生的节奏。节奏越快,出现错误的频率越高,于是就越需要控制。失去控制的车轮常常会翻出正常的轨道;失去控制的人生最终会使你失败。学会自制就是控制你生活的临界点。临界点的模糊与喜怒往往使你失去理智的思考。
蒙田在谈论人生时说过:“心灵之崇高主要不在于高高在上和遥遥领先,而在于知道如何控制与约束自己。”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变的,时而热情,时而冷漠,时而乐观,时而悲伤,时而紧张,时而松弛,时而开朗,时而忧郁。人的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能促使人奋发向上,令人在事业上勇于搏击,不断进取,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和个人的幸福;消极的情绪会使人沮丧悲观,萎靡不振,令人不思进取,可以导致事业的失败和生活上的痛苦。
当一个人一帆风顺的时候,若能冷静谨慎,就会举止得当,景况越来越好;反之,若头脑发胀,得意忘形,就会忘乎所以,跌跤吃苦头。在挫折和不幸面前顽强奋斗,可以重新点燃生命之火,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而自暴自弃,可以使心头结满冰霜,到头来会贻误时机乃至会毁掉自己。
十六国时期,前秦统治者苻坚亲统步骑兵 万进犯东晋,而东晋只有 万兵力对敌。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东晋主帅谢安泰然自若,运筹帷幄,稳定军心,鼓舞士气,从而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军队。
学会自制,就要面对非常事态,也要处变不惊,从容镇定。
学会自制,要做到不被消极的情绪所左右。一旦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就会把事情搞糟甚至酿成悲剧。猛将张飞不就是因为脾气暴躁、鞭打部属而招致了杀身横祸吗?浪荡公子丹特士受邪恶势力挑唆,败坏诗人普希金妻子的名誉,并向普希金提出决斗。普希金一时感情冲动,轻率应战,结果重伤而死,时年仅 岁。
学会自制,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百折不挠的奋斗者。这样,就能眼光远大,胸怀宽广,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人之所不能为;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既不为眼前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为暂时的困境而忧伤烦恼。
学会自制,要保持清醒头脑,做一个三思而后行的慎者。努力做到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当你要发火时,就告诫自己不要引起不良后果;当你精神紧张时,心里就暗暗地说:沉住气,放松些。”一个人只有自己经常提醒自己,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
学会自制,要适时改变环境,以客观环境来消除不良情绪。环境对人的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可尽快到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中去,定能收到调节情绪的良好效果。
学会自制,要自行转移活动,在愉悦身心的活动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当你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宜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参加一些自己所喜爱的文体活动等,以此化解你胸中的郁结,平添快乐的情趣。
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小小的克制也能使人变得坚强而有力。”
愿我们都学会自制,善于自制,用理智和意志驾驭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生活的强者和事业上的成功者! 学会克己
学会克己,并不否定个人利益,它只
是要求人们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
间的关系,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有个叫祭遵的人,刘秀率军攻打河北时,任命为祭遵“军市令”,负责掌管军营纪律。他执法严明,不讲情面,深受大家称赞。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侍从犯了法,祭遵查明罪状,依法将他处死。刘秀得知此事,很不高兴,想惩治祭遵。这时主簿陈副劝谏说:“祭遵坚决执行法令,言行一致,不徇私情,这样的人在军中才有威望,才能使军队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刘秀听了陈副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不但没有治罪祭遵,反而封他为“刺奸将军”。刘秀对部下说:你们应当小心,不要违反律令。我的侍从犯了法,祭遵尚且把他杀掉,对别人,他更不会讲私情的。”于是,拜他为偏将军。
由于祭遵执法如山,公正无私,深得刘秀器重,后来被任命为征虏将军,封颍阳侯。祭遵的一生,尽心尽职,为人廉洁,为官清正。他克勤克俭,办事认真。皇上给他的赏赐,全部分给手下将士,而自己身上却连一件好衣服也没有。由于忘我操劳,祭遵积劳成疾,当他病危临终时,仍然嘱咐家人,在他死后,不许铺张浪费,用牛车把棺木拉到洛阳,简单埋葬了事。
这个故事记载在《后汉书 祭遵传》里。作者对祭遵称赞道:“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 绘。布被,夫人裳不加缘,事以是重马。”成语“克己奉公”便由此
而来。今天,我们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克己奉公”的精神,做一
个“克己奉公”的人。
克己,指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克己是人生行为准则之冠,是道德品质之花。我国人民历来把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德奉为处事做人的教义。
克己即约束克制自身的言行和私欲,使之合乎道德规范的要求。这是品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论语 颜渊》上说:颜渊有一次问他的老师孔子:人要怎样才算做到了“仁义”呢?孔子对颜渊的回答却是很简要,只有一句话: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能随时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就可以算是“仁”了。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为公。可见“,克己”二字体现着一个人立身处事的精神风范。
学会克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克己”才能“奉公”“,奉公”必须“克己”,克己奉公体现了人生的奉献与追求,它赋予了一个人精神的光辉。
学会克己,要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尽人皆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类社会形成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在今天来讲,就是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在这三者的关系和利益的选择之中,当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先公而后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会克己,并不否定个人利益,它只是要求人们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这样,既有利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个人、家庭生活的改善,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学会克己像一盏明灯,只要高高举起它,可以照亮自己一生的征程。 学会忍耐
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质,凡
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
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了,以致成了中
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
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
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
然法则的组成部分。
——林语堂
有一个美国年轻军官接到调动命令,人事令上将他调派到一处接近沙漠边缘的基地。
他不想新婚的妻子跟着他离开都市生活前去受苦,但妻子为了证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执意陪同前去。年轻军官只好带着妻子前往,并在驻地附近的印地安部落中帮妻子找了间木屋安顿下来。
该地夏天酷热难耐,风沙多,且早晚温差变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语,连日常的沟通交流都有问题。
过了几个月,妻子实在是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写了封信给她的母亲,除了诉说生活的艰苦难熬外,信末还说她准备回繁华的都市生活。
她的母亲回信跟她说“:有两个囚犯,他们住同一间牢房,往同一个窗外看,一个看到的是泥巴,另一个则看到了星星。” 妻子倒不是真的想离开丈夫回都市,原也只是发发牢骚罢
了!接到母亲的信件后,便对自己说“:好吧!我去把那星星找出
来。”
从此以后她改变了生活态度,她忍受着当地的恶劣气候,积
极走进印地安人的生活里,学习他们的编织和烧陶,并且迷上了
印地安文化。她还认真地研读了许多关于星象天文的书籍,并运
用沙漠地带的天然优势观察星星,几年后出版了几本关于星星
的研究书籍,成了星象天文方面的专家。
忍耐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忍即忍让,相忍就是相互忍让。相忍,大而言之对国家有好处,小而言之对个人有益处。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说过:“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质,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了,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
那么,怎样才叫学会忍耐呢?学会忍耐是一种谋略。俗话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是一种达到某一种志向的手段,是为达到某种“大谋”的退却,决不是为忍而忍。当人们将忍耐看作是唯一的目的时,当忍耐变成逆来顺受、失去抗争时,这种忍耐就毫无积极意义了。
学会忍耐是人的一种发展方法。积极的忍耐,决不是意味着人格的渺小、自我的萎缩,它只是将可贵的、独立的自我暂时“隐藏”起来,他仍在干自己想干的事,仍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人的忍耐,软中透硬,柔中带刚,不以牺牲自己独立人格为代价,不奴性十足,不苟安偷生,不窝囊,也就没有失意之感。
学会忍耐是保存自己力量的重要手段。当敌我之间的力量太悬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势力相差太大时,忍耐便作为一种最为明智的退却手段,不硬拼,不消磨自己的元气,将力量慢慢地积蓄起来。所以这种忍耐,决不是对传统的习惯势力、落后势力的妥协和投降,一旦时机成熟,羽翼丰了,翅膀硬了,爪子利了,就会乘其不备,猛然一击,让邪恶永不翻身。 学会忍耐是智慧升华的工具。事实上,一切能忍会忍善忍的人的头脑都非常精明的。他们往往忍得恰到好处,能以最佳的方式保护自我,恰如其分地躲避他人对自己的算计和伤害。
学会忍耐,实际上是强制压抑自己的感情,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我国有一则成语叫做“忍辱负重”。史书记载,蔺相如忍受廉颇的寻衅,连他的门客都认为他怯懦无能而要离去;施琅赴台后,不但要将几代亲人的血仇搁置一旁,还要对郑氏集团好言抚慰,以诚相待。
历史上的相忍为国之士,无不识大体,顾大局,以忍让求进取,以忍让利社稷。试想,没有蔺相如的忍,能有廉颇的醒悟自责吗?没有施琅的忍,能有郑氏集团的顺利归降吗?他们为了国家利益,甘愿忍受个人屈辱,这是何等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
学会忍耐,要提倡克己忍让。平时,人与人之间相处,由于经历、环境等情况的不同,出现分歧和意见,产生矛盾和误解,都是不足为怪的,只要大的方面一致,我们就要从团结的目的出发,谅解、忍让,从而融洽人际关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学会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或调遣。生活的沧桑使生命的深渊埋下难言的隐痛,忍耐却可以使人相信,隐痛必然消失,暴风雨过后的天空更加美丽。
学会忍耐也不是消极颓废,在沉默中悄然降下信念的帆蓬。颠沛的人生使人感到迷离恍惚,忍耐却把难熬的寂寞、忧忿、艰辛强压在心底,不让它偷偷钻出来,漫开去,甚至倾斜心灵的天平。
学会忍耐是意志的磨炼、爆发力的积蓄,用无声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在忍耐中发愤,在忍耐中拼搏。倔强的心灵在忍耐中受苦。然而,生命的负累往往正是生命的光荣 世间那高耸的丰碑、辉煌的业绩都诞生于忍耐之中。
学会忍耐,学会在忍耐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在忍耐中更深刻地感受人生。“天才,无非是长久地忍耐!努力吧!” 莫泊桑实践了福楼拜的这句赠言,最终成为世界文坛的一颗引人注目的明星。
学会律己
律己是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果每个
现代人在道德修养上都能体现自律的原
则,将有助于全民道德水准的提高和良
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年 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来到杭州西湖楼外楼。饭店职工们眼睛顿时一亮:中间的那位不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吗?大家立刻围了上去。周总理笑着和大家打招呼、握手。
周总理这是第九次来楼外楼,职工们非常高兴,立即准备了西湖醋鱼等名菜,还端上了总理最爱吃的绍兴霉干菜、霉千张等家常菜。大家望着周总理那清瘦的面容,心想,总理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这回该让他好好品尝一下绍兴的风味菜了。
吃饭后,总理笑着说:是我请你们吃饭,账由我来付。”说着,就让秘书去付账。
饭店职工本来只想表表心意,根本没想到收钱。但他们知道周总理每次来楼外楼吃饭,都是自己付的钱,这回也不好例外,便告诉秘书“:就收 元钱吧。”
谁知,这话被周总理听到了,立即说: 元怎么够?一定要收足。”
职工们商量了一下,只好加收了 元。
秘书付完账,告诉了周总理。周总理又说“:不够的,你们不要让我特殊,应该同一般顾客一样收钱。”
于是,饭店只好再收 元。这时,周总理才和职工们握手告 别,离开了饭店。
一小时后,饭店接到了机场来的电话,说总理在上飞机回北
京前又留下 元钱补交饭钱,让饭店派人去取。职工们听说后
非常感动,总理,整日为了国家大事操劳,可连一顿饭都那么认
真。这样一来,总理付的饭钱肯定多了。于是,他们便按照牌价,
细细进行核算,结果一共只有 元多,于是就写了一份详细的
报告,附上清单和多余的钱,寄到了总理的办公室。
周总理三付饭钱的故事,体现了总理一贯严于律己的作风,
也给楼外楼的职工和全国人民留下了一段佳话。
律己,指严格约束自己,自觉克制自己。这是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攀登道德制高点的阶梯。
严以律己的原则是“严”。做到这点,亦非易事,需从多方面加强修养。
学会律己,要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的细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大凡仁人贤士,均循此道修身。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三年间,不取民间一钱一物,政声颇好。当他离任回家,回首往事时,发现自己在杭州做了一件错事:即在游天竺山时带回了两片喜爱的山石。他觉得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便写了一首《韵语秋阳》自省诗,诗云“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这种严以律己、细行律身的精神,着实可敬、可学。
学会律己,要以公律心。在我国历史上,以公律心的人物灿若星河。元代政治家耶律楚材久居相位,是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他为官廉洁,严于律己。他当政期间,从未任用过一个私人。他虽然当了 余年相,家中却一向清贫。他死后,安葬在北京玉泉山麓。到了清代,乾隆皇帝考虑到他的历史功绩,下谕修缮其墓,并亲自做了《耶律楚材墓志及序》,供后人景仰。这一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耶律楚材之所以为后代所怀念,其重要原因是他能以公律心。同时也告诉人们,以公律心,以公克私是严于律己的核心。
学会律己,要“以理律己,以情恕人”。理”可以讲出很多条,最主要是六个字 “利国、利民、利他”。凡是利国之事、利民之事、利他之事就去做;凡是误国、误民之事,凡是损人利己之事坚决不做。当然,也不一定事事过于苟求自己,使自己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君子,这就活得太累了。自宽自慰也是人生课题中的应有之意,它可以使我们生气勃勃地投入美好的新生活。
学会律己,要严于解剖自己。我国自春秋战国至今,众多的志士仁人都以“克己”、责己”、律己”、正己”,做为修身的要义,并以自己的体会留下了许多令人沉思的论述,诸如“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归咎于身,刻己自责”、责己重而责人轻”、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以责人之心责己”等等。
我们应从这些古训中汲取营养,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尤其是当出现问题或发生矛盾时,自己要在主观方面多找原因,不要强词夺理,推诿客观。如果责任在自己,就要勇于承担。
学会律己,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每个现代人在道德修养上都能体现自律的原则,将有助于全民族道德水准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学会慎独
邪者,总要避人耳目。只要我们能够
学会慎独,保持道德的纯洁性,自尊自
强,就能一身正气走四方。
东汉时有叫杨震一清官,在荆州刺史任上举荐了王密,使其
出任昌邑县令。数年后,杨震调任途中路经昌邑。王密便亲迎恩
师,悉心照顾。晚上,又“怀金十两”悄至其住处,欲报答栽培之
恩。
杨震见此,非常严厉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又趋近轻声说:暮夜无知者。”一听这话,杨震更加生气,严
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一说,王密才羞
愧地带着金子“默然而出”。
杨震深夜以“四知”自警自戒,遂被奉为慎独楷模而流传千
古。
慎独,意思是当一个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当没有他人监督时,自己也得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要努力防止不健康思想的冒头,防止不道德或反道德的行为产生。
慎独,是一种美德。千百年来,人们常以慎独作为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要求人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实行自我监督,不做不符合道德的事,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去做。
古往今来,许多杰出人物在“慎独”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精神境界,例如诸葛亮、杨震、于谦、范仲淹、海瑞等等,都事事谨慎,表现了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品德,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当今,学会慎独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当今是市场经济的体制,每一个现代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慧和潜能,在此种背景下慎独是必不可少的。智慧用错了点,潜能用过了头,缺少方向的把握,都是会走向反面的。
这是因为当今的社会物欲尤盛,拜金主义严重,处处充满了诱惑人的迷津或陷阱。在这种条件下,现代人如不努力注意“克己”,或是贪欲过甚,或是起自于所谓的“一念之差”,就会掉进泥坑之中。
当今现存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有的人没有受到很好的监督,或是其他人想对他进行监督而不敢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慎独,就会“鬼迷心窍”,滑向万丈深渊。
学会慎独是很重要的,它既是自己道德自律的精神,又是道德修养的方法。
那么,该怎样学会慎独呢?
学会慎独,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每个角色都有它的社会要求,譬如,当领导的要求像领导,当公民的要求像公民,当父亲的要求像父亲,当丈夫的要求像丈夫……当这些角色都“像”了以后,一个人的角色身份就自然一致起来。因此无论一个人在何处独处,都要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
学会慎独,不要纵欲。一个人的欲望往往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最容易“走火入魔”,所以在这时应该特别注意压抑欲望的邪火,不能自己“原谅”自己,更不能对自己说“就满足这么一回,干了以后就不再干”。这纯粹是自欺欺人,有一回,必有二回、三回……必将不可收拾,所以将不健康的欲望消灭于萌芽状态,这就是慎独。
学会慎独,慎是慎独的核心,因而在说话、行事之中要多一个慎字。无论是有人无人,无论是为公为私,无论事大事小,都要谨慎。因此,应该三思而后行,应该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应该恭德而慎行,不然就会败事,就会后悔。
慎独是一种自我修养的道德境界。一般来说,在众目睽睽之下,在领导和群众的监督下,人们比较注意自己的修养。但在“无人之处”则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会干出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来。他们只“畏人知”,而不“畏己知”,所以一到“独”时候就“慎”不起来。连一些颇有建树的人,都由于不能“慎独”而给自己留下了污点。
“慎独”标志着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看来,慎独”实在不易。因为“无人之态”之时,你干什么,谁都不知道。你做好事,不能扬名;你做坏事,不易发现。
学会慎独的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苟知其理以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就是说,如果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自己就一定做到。这就需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时时处处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时代大潮,泥沙俱下,熙攘人群,鱼龙混杂。有人为了牟取个人或集团的私利,往往以名欲、利欲、物欲、色欲等为诱饵,诱人误入歧途。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繁荣,人们社交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交活动越来越多,种种向道德防线所发动的“进攻战”,势必时有发生。不过,邪者,总要避人耳目行事,只要我们能够学会慎独,保持道德的纯洁性,自尊自强,就能一身正气走四方。
学会宣泄
会不会宣泄,善不善于宣泄 对人的
身心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从 岁起就开始踏上发明之路,
一生拥有 多项发明专利。他之所以能在科学家的道路上取
得这么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父母对他从小进行
的成功的科学教育。
有一年, 岁的爱迪生为了赚取购买实验用具的费用,不
顾父母的劝阻,爬上从休伦港到底特律的火车上卖报。
“卖报啦,卖报啦!”小爱迪生稚嫩的卖报声,伴随着隆隆的
火车轰鸣声,显得格外清脆、可爱。
小爱迪生肩背报纸,一天 个小时在车厢里来回叫卖。嗓
子哑了,他喝口凉水;双脚肿了,他使劲跺跺脚。就这样,长年累
月,不辞辛劳地坚持下来。
乘着间隙时间,他不忘在火车上的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次,
他做实验时不慎失火,险些酿成大祸。因此,列车员连推带骂,把
他赶下了火车。
当他含着泪,拖着疲惫的双脚走近家门时,抬头只见母亲
正在门前等着他归来。刹那间,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他一边张开
双臂,一边哭着喊着“妈妈”,投进母亲的怀抱。
宣泄,指的是人们将压抑于潜意识中的欲望或冲动,通过语言或行为释放于外的一个过程。
人的欲望、意愿老是压抑于内心,就会变得很烦闷、不快、焦躁和痛苦,就会转化为一股负性能量,于是就兴风作浪起来,让你吃不好睡不着,让你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身心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总之时间长了,就会使你出现各种身心应激症状。
会不会宣泄、善不善于宣泄,对人的身心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
由于压抑于人内心的欲望或冲动总有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释放于外在的语言或行为也有一个效果问题,所以宣泄什么、怎样宣泄,其中的学问就大了。宣泄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仅旧的烦恼解决不了,反而会制造许许多多新的痛苦。所以,心理学家将宣泄分成了消极宣泄和积极宣泄。
那么,人们应该怎样进行积极的宣泄呢?
学会宣泄,就是用科学的、理智的、艺术的方法去化解、排解内心所压抑的因子。要对自己原有的欲望、愿望进行科学的审视。看一看它是不是过高,是不是不切实际。如果是的话,那就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俗话说“无欲则刚”,欲望太甚、太烈或太贪,就怎么都“刚”不起来。如果将自己的期望降低一点,淡泊一点,也就不必太有求于人,也就不必看着他人的脸色过日子了,心情反而好了许多。
学会宣泄,要将心放宽一点,将眼光放远一点,需知社会是很美好的。不过,我们生活的社会还是有许许多多现象都是带有“初级性”的,对不少问题,人们只需稍稍有点良知,就知道是不合理的,甚至是很荒唐的,然而不立即着手解决,非要等矛盾“激化”以后才去注意,才想到要去解决。所以对一些违背公理的现象,就要有点藐视、蔑视的态度,有时还可用点这样的“阿 ”精神:不要看你一时得势,但从长远来看,理亏的是你。经常这样想、这样看的结果,就会使自己认识到,既然渺小的不是自己,又何必再自己折腾自己呢?
学会宣泄,要以一种较高的层次、更高的方式进行宣泄。不要就事论事,更不要个人感情用事,而要理性一点,科学一点。如果可能的话,要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平或不公放到一个“历史背景”下审视;有可能的话,可以结合自己对社会的体验、观察、理解,以文字、声音和形象的方式“宣泄”出去,这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的超越。一般来说,站得高,看得就远,这对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很有效果的。
学会宣泄,不要为自己遭到不幸或痛苦而不停地自我折磨。作为最好的解脱方式还是以自己最“拿手”的方式参与社会,东方不亮西方亮”,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才哪愁无用武之地,努力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从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同中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安慰和精神寄托。将自己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之中,这是最佳的宣泄方式。
学会宣泄,要相信这个社会中还是好的领导多,好人多。现在的人,谁都不是傻子,谁都看得出问题的症结,如果真理真的掌握在你的手中,你就要使用你的公民合法权益,孜孜不倦地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斗争。切忌不要光发牢骚,更不要采用过激的方式进行宣泄。
学会宣泄,要制造一个稳固的、温馨的、有良好心理的氛围的“微环境”。譬如说在外“受了气”,如果家里的气氛愉快、和睦,那就会很快地缓和情绪;如果自己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几个挚友与你一聊一分析,就会使你内心的积怨、人生的苦闷统统都宣泄出去,心情也就会轻松得多。
学会宣泄是平衡个体心理活动、适应剧变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没有它是不行的,然而放纵它也是不行的。
学会解脱
学会解脱,这是学会生活的艺术,也
是求得安宁、活得痛快的蹊径,是自身的
操纵术 也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变换术。
多年前,美国纽约时报曾刊出一篇感人的小故事。报道一对
夫妇怀抱宽恕之心,到监狱去探视一个酒后驾车撞死他们 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