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_2 卢孟来 (现代)
  工作业绩需要靠奋斗去获得,但工作中的智慧有时候更为重要。营销学中有个精彩的案例,就是把梳子卖给和尚。梳子当然是用来梳头发的,而和尚却没有头发,怎么会买梳子呢?很多推销梳子的人都会被这个思维定势难住,都打了退堂鼓,一把梳子也没有卖出去。可甲、乙、丙三位先生却都有了自己的业绩。
  甲仅卖出了一把,乙则卖出了10把,而丙先生竟然卖出了1000把,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甲先生说,他一连跑了6座寺院,受到了无数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便找到住持,说:"蓬头对佛祖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摆一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来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里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了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那里的方丈说:"凡来进香者,都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他们平安吉祥,鼓励他们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送给那些善男信女们。"
  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在这个故事中,甲先生的执著固然令人感动,但乙先生、丙先生的智慧更令人敬佩。出色地完成任务不仅仅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更需要创新的思维。
  聪明的头脑是解决工作困境最有力的武器,所以,要想取得更好的业绩,就必须积极地转变思维方式,运用智慧的力量,用一种全新的办法来应对困难,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开发你的智慧、寻找新的方法、改进现有工作方式中的不足和缺陷,是每个员工都应该掌握的。
  从现在开始,摒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用业绩来证明自己。
  每天早晨都下定决心,力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较昨天有所进步。当晚上离开办公室时,一切都应安排得比昨天更好。这样做的人,在事业上一定会有惊人的成就。
  第26节:讲究工作效能,职场不需要"愚公"(1)
  讲究工作效能,职场不需要"愚公"
  古时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愚公面山而居,在90高龄时,决定开山修路,于是谱写了一曲子孙相继、不畏艰难移山的悲壮故事。愚公精神曾鼓舞了中国历代勤劳勇敢的人们。但是,社会正在以不可预料的速度向前发展,21世纪,以"愚公"的速度开山修路无疑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于是,速度和效率成了一个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讲究效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到位。与其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任务千方百计地拖到明天,还不如用这些精力把工作做完。
  是什么让你徒劳无功
  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是徒劳无功,他们看似忙忙碌碌,却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辛辛苦苦干了很多,却仍然业绩平平。于是,他们开始抱怨说自己活得很苦,付出的努力换不回成绩。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忽略了工作效率。
  事实上,每天有接近一半的人在按照低效率的标准和方法工作。也许他们也想把工作做好,但却不知道怎样迅速高效地去做。于是,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白白浪费在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上。
  小林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后只有一个感觉--忙。她从事的是会计工作,记账、理账、订账,期间还不断接待来人,或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每天早早上班,迟迟下班,忙得像个陀螺,仍觉得活还没做完。
  一天上午,上司让小林到办公室去。落座后,上司用很关切的口吻问她近来的工作情况。小林也不谦虚,把进单位后的忙碌、所做的事务详尽地作了汇报,末了,还即兴发挥地表达了"我忙碌,我快乐"的感想。凭小林本人的感觉,以及上司听她汇报时的神情,估计要受到表扬。
  不料上司听了她的汇报,沉默半晌说:"在你之前的会计老王,是单位的总账会计,兼管了下面一个小厂的账目,还不算紧张。你顶替了他的位置后,我怕你一时不适应,就没让你兼职。我观察了些日子,看到你非常忙碌。这样吧,给你两天时间休息调整,把电话摘了、手机关了,天塌下来也不要管,两天后再来上班。"
  依照上司的吩咐,小林把自己关在家里,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专门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再次上班后,小林把近期手头的工作列了个清单,然后排了个时序,用电话一一安排下去,对前来报账、结账的人边接待边告知他们下次来的时间段……又经过两天的调整,她办公桌前围的人少了,电话也不一个劲儿地响了,她也有空站起来泡杯茶,跟同事们说说话了。半个月后,上司再次找她,把那个小厂的账目也一并交给了她。
  第27节:讲究工作效能,职场不需要"愚公"(2)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效率。每天疲于奔命却又无效,不仅自己辛苦,领导看了也会怀疑你的工作能力。
  在工作上讲究迅速高效,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讲求效率,要求做事干练、眼力好、出手快。此外,一开始就将事情做对、不返工、不重复劳动,这是强调品质管理的德国人的成功经验。
  "迅速高效"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心态,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然而很多员工并不追求高效,他们信奉的是"差不多"哲学,凡事只求差强人意即可。尽管从表面来看,他们很努力、很敬业,但结果却总是无法让人满意。
  工作没有效率,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给上司带来工作上的不便,更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每个人都应该迅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是你的职责,也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第28节: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培根说过:选择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而不合乎时宜的举动则等于乱打空气。
  同样是在工作,有些人只懂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终其一生也成就不大;而聪明的人却在努力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中最大程度地发挥才智的作用,将工作做到最完美。
  同样是在解决难题,思想老化的人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着手边的工作,毫无创新;相反,会动脑子的人会借着问题,将工作上升到更高效的层面,自己也可一劳永逸。
  工作无序、没有条理,必然浪费时间。试想,如果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资料乱放,本来一天就能写好的材料,找资料就找了半天,岂不费事?
  工作有序性,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首先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多成功人士指出: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内容清楚地写出来,便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就会使工作条理化,因而使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只有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才能认识自己工作的全貌,从全局着眼观察整个工作,防止每天陷于杂乱的事务中。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唐纳德在《提高生产率》一书中讲到了提高效率的"三原则",即为了提高效率,每做一件事情时,应该先问三个"能不能":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把它与别的事情合并起来做?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来取代它?
  有序原则是时间管理的重要原则。一位著名科学家说:"无头绪地、盲目地工作,往往效率很低。正确地组织安排自己的活动,首先就意味着准确地计算和支配时间。虽然客观条件使我难以这样做到,但我仍然尽力坚持按计划利用自己的时间,每分钟地计算着自己的时间,并经常分析工作计划未按时完成的原因,就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通常我会在晚上订出翌日的计划,订出一周或更长时间的计划;即使在不从事科学工作的时候,我也非常珍视一点一滴的时间。"
  许多人工作过度而吃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工作太多,而实在是因为没有计划。没有计划,你很可能被一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事缠身,该做的事就做不完。如果你就是管理者却做事没有计划,你就不能更好地管理工厂里的员工,不能训练他们的专业知识,不能叫他们高效率地制造出来产品。如果你每天有计划,那么你在每分钟之内,都应当知道做什么事。
  除了要有计划,还要勤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勤奋是保持高效率的前提,只有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全部发挥出来,才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缺乏事业至上、勤奋努力的精神就只有观望他人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就,而自己却在懒惰中消耗生命,甚至因为工作效率低下失去谋生之本。
  享受生活固然没错,但怎样成为老板眼中有价值的员工,这才是最应该考虑的。一位有头脑的、聪明的员工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升,让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的工作。尽管有时这些工作可能薪水低微,可能繁重而艰巨,但它对自己意志的磨炼、对自己坚韧性格的培养,都是员工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所以,正确地认识你的工作,勤勤恳恳地努力去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第29节:方法正确效率才更高
  方法正确效率才更高
  前面说过,无头绪地、盲目地工作,往往效率很低;正确地组织安排自己的活动,首先就意味着准确地计算和支配时间。然而,很多人却充当着消防员的角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处理急事,他们每天都在处理危机、四处救火。每天下来,他们总是身心疲惫不堪,但却没有干成几件要事。
  为了"救火",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处理该处理的问题,去思考最应该思考的要事。不是他们不想做要事,而是他们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掉了,以至到最后不得不办时,早已错过了处理的最佳时机。如此日复一日地恶性循环,让自己像一个"危机管理人"那样,完全被大小事务控制住了,由此失去了驾驭工作和生活的主动性。
  18世纪,天文学家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找到了一颗小行星。为搞清它究竟是行星还是彗星,便请数学家计算它的运行轨道。数学泰斗欧拉计算了三天三夜,当数据出现时,他的右眼因劳累过度而失明了。与欧拉同时接受计算任务的数学家高斯,首先革新了欧拉行星运行轨道的计算方法,引入了一个八次方程,仅花1小时就得出了更加精确的结果。
  1901年1月1日,人们循着高斯计算的运行轨道,终于找到了这颗小行星--谷神星。高斯深有感触地说:"若是我不变换计算方法,我的眼睛也会瞎的。"
  因而我们说,有方法才能有效率。有的人用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别人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那是因为找到了适当的方法。那么,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去找到好的方法呢?答案就是,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必要联系和规律。
  有一次,美国华盛顿广场杰斐逊纪念大厦的某处墙面出现了裂纹,为了保护好这幢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有侵蚀性的酸雨。为此,专家们设计了一套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
  但是经过进一步研究却发现,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用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那为什么每天要冲洗墙壁呢?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呢?因为开着的窗子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专家们发现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拉上大厦某一面的窗帘,一切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此前设计的那些复杂的维护方案,也就都成了一纸空文。
  只要拉上窗帘就能节省每年几百万美元的维修费用,这就是系统思考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处理问题时,若能从看似不相干的东西中找出必然的联系,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愚公精神固然值得敬仰,但如果只是徒劳无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时下毕竟是用结果来说话的社会,没有业绩,一切辛苦都没有意义。因此,对待工作必须讲究方法,想尽办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业绩。
  第30节:运用8020法则管理时间
  运用8020法则管理时间
  80/20法则,又称为二八法则,是可以运用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一个有趣的法则,但是如果将这一法则用在时间管理上,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实上,人们常说的那种事半功倍,就是80/20法则有效运用的理想境界。
  你只运用了20%的时间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时光匆匆不复回,好多事情都没有来得及做呢,大把的光阴就已经过去了。于是,有人开始感叹:"我的时间不够用了!"其实,时间永远不会不够用,就看你怎么去管理、怎么去利用。
  事实上,时间多的是,对于聪明人来说,通常一点点时间就造成了巨大的不同。依80/20法则的看法,如果我们在重要的20%的活动上多付出一倍时间,便能做到一星期只需要工作两天,收获却可比现在多60%以上。这无疑是对于时间管理的一场革命。但是,只有有计划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才能使你的工作游刃有余。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非常注重计划的人。他时常把他该做的事都记下来,然后拟定一个计划表,规定自己在某时间内做某事。如此,他便能按时做各项事。通过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从上午9点钟与夫人在白宫草地上散步起,至晚上招待客人吃饭等为止,整整一天他总是有事做的。当该睡觉的时候,因为该做的事都做了,所以他能完全丢弃心中的一切忧虑和思考,放心地去睡觉。
  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是罗斯福办事有效的秘诀。每当一项工作来临时,他便先计划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安插在他的日程表里。他总是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插在他的办事程序表里,所以他每天能够把许多事在预定的时间之内做完。
  在制订日计划的时候,必须考虑计划的弹性。不能将计划制订在能力所能达到的100%,而应该制订在能力所能达到的80%。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因为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例如上司交办的临时任务等。
  如果你每天的计划都是100%,那么,在你完成临时任务时,就必然会挤占你业已制订好的工作计划,原计划就不得不延期了。久而久之,你的计划失去了严谨性,你的上司也会认为你不是一个很能干的员工。
  我们每天都有新事情需要处理。今天的事是新鲜的,与昨天的事不同,而明天也有明天的事。所以,今天之事应该在今天做完,千万不要拖延到明天!拖延的习惯往往会妨碍我们做事,会摧毁我们的创造力。
  除此之外,已经决断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还往往会对我们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只有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的人,才能修炼自己的品格,才能拥有令他人敬仰的人格。其实,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去执行自己的决心,最后也只有少数人能取得成功。
  第31节: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好
  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好
  80/20法则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20%的重要时刻上,削减不重要的80%的时间。执行一项工作计划时,最后20%的时间最具生产力,因为必须在期限之前完成。因此,只要将预计完成的时间减去一半,大部分工作的生产力便能倍增,时间就不会不够用。
  弗莱德从事顾问事业赚得千万财富。他并非商学院出身,却有能力管理一个成功的大公司。公司上下除了他以外,几乎每人一星期都要工作70小时以上。弗莱德很少进公司,每月只与股东开一次会,而且是全球股东都得参加的会议,他比较喜欢把时间用来打网球和思考。他以强硬手腕管理公司,但从不大声讲话,他通过5个主要部属来掌握公司的一切。这就是他的管理方法。
  蓝迪是位陆军中校。全公司里除了创立者以外,他是唯一不是工作狂的人。后来他前往另一个遥远的国家,在那儿有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员工主要来自家乡,工作非常努力。没有人知道蓝迪如何运用时间,也不知道他的工作时间是多少,但他的确逍遥自在。蓝迪只参加重要客户的会议,其他事务则授权给年轻合伙人处理。
  蓝迪虽是公司领导者,却不管任何行政事务。他把所有精力拿来思考如何在与重要客户的交易中增加获利上,然后再安排用最少人力达到此目的。蓝迪的手上从不曾同时有3件以上的急事,通常一次只有一件,其他的则暂时摆在一旁。为蓝迪工作的人在时间效率上充满挫折感,因为同蓝迪比起来,他们的效率实在是太低。
  用80/20法则来表述就是:80%的成就,是在20%的时间内取得的;反过来说,剩余的80%时间,只创造了20%的价值。
  许多人根据直觉即可明白这个道理,而千万个忙碌的人并不知道学习管理时间,他们只是瞎忙。如果要你把自己最宝贵的20%的时间拿出来,去当一个好士兵,去参加一场别人认为你会参加的会议,或去做同伴都在做的事,或是去观察你所扮演的角色,不论是哪一项,你可能都不愿意。因为对你而言,上述这几件事都不必要。
  第32节:赢取时间的方法
  赢取时间的方法
  鲁迅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赫胥黎也说过异曲同工的话:"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
  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的人忙而无功,有的人效率却出奇地高,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有的人懂得赢取时间的方法,知道如何科学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更有效率的工作来。下面告诉你如何赢取时间的10种方法:
  (1)把该做的事依重要性进行排列。这件工作,你可以在周末前一天晚上就安排妥当,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每天早晨比规定时间早15分钟或半个小时开始工作。这样,你不但树立了好榜样,而且有时间在全天工作正式开始前,好好计划一下。
  (3)开始做一件工作前,应先把所需要的资料、报告放在桌上,这样将免得你为寻找遗忘的东西浪费时间。
  (4)把最困难的事搁在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做,例行公事,应在精神较差的时候处理。
  (5)养成将构想、概念及资料存放在档案里的习惯,在会议、讨论或重要谈话之后,立即录下要点。这样,虽事过境迁,仍会记忆犹新。
  (6)训练速读。想想看,如果你的阅读速度增快2~3倍,那么办事效率该有多高?这并不难做到,书店及外界都有增进你这些能力的指导训练书籍。
  (7)利用空闲时间。它们应被用来处理例行工作,假如有位访问者失约了,也不要呆坐在那里等下一位,你可以顺手找些工作来做。
  (8)琐事缠身时,务必果断地摆脱它。尽快地把事做完,以便专心致志地处理较特殊或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口述时,只说重点,其余就让秘书或助手来替你做,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期待他们做什么事就可以了。
  (9)管制你的电话。电话虽然不可缺少,但不能完全被他人占用。在拿起电话前,先准备好要用的东西,如纸、笔、姓名、号码及预定话题、资料等。
  (10)开会时间最好选择在午餐或下班以前,这样你将发现在这段时间,每个人都会很快地做出决定。
  歌德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工作就是如此,如果你不懂得科学地管理时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高效率就会抛弃你!
  一个不懂得管理时间的人,只会把80%的时间花在不重要的活动上。为了避免这种结果,你必须找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来管理你的时间。有特色的方法不见得全都能提升效率,想出几种,然后挑一个最适合你的个性的方法来进行时间管理。
  生气不如争气:提高能力才是硬道理
  每个人都有梦想,都希望在事业上一飞冲天、扶摇直上,然而事实却往往难遂人愿。有人可以由雏鸟成长为雄鹰,他们展翅高翔、搏击长空,好不快意,但更多的员工,却只能在低空滑翔,甚至永远飞不起来。于是,很多人开始愤愤不平:"别人晋升了,为什么我没有?"
  无法晋升,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所以,与其生气,不如争气,提高能力才是硬道理。
  职场只以能力论英雄
  前面已经用了一些笔墨来说明"职场是需要用实力来说话的地方",在此,再费些笔墨来深入说明,以让读者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黎倩所在的公关部原定只有7人,注定有一人迟早被裁,加上部门经理位置一直空缺,如此便导致了内部斗争日益升级,进而发展到有人挖空心思抢夺别人的客户。
  有一天,一家大客户来到公司参观。这是一家大型合资企业,公司一旦和这家大客户签下长期供货合同,至少半年内衣食无忧。不过,这些参观者中的决策人物,是几个日本人,不懂汉语和英语,这让公司有些措手不及。见面时,因双方语言沟通困难,场面显得有些尴尬。
  就在公司老总焦头烂额之际,黎倩自告奋勇表示自己精通日语,可以同日本客人交谈。于是老总非常高兴,让黎倩陪同客人参观,介绍公司情况。她凭借熟练的日语、丰富的谈判技巧和对业务的深入了解,终于顺利地签下了大单。
  黎倩随机应变的表现能力,以及熟练的日语会话能力,让老总对她大加赞赏,公司上下都对她另眼相看。一个月后,黎倩升任公关部经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工作能力与工作表现是一名员工在职场的安身立命之本。做销售的销售能力强,就能卖出更多产品;做人力资源的能慧眼识千里马,并能协调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就能招聘与维系优质的人才;做技术开发的头脑聪明,肯钻研,就能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说到底,工作还是凭本事、靠实力的,只有能力才能体现价值。
  第33节:细微之处见真功(1)
  细微之处见真功
  职场无小事,小事成就大事。作为一名员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用心去做每件事,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任何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记住,工作中无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次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2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2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
  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了。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从甩手这件小事,可以充分地看出柏拉图对任何事情都能非常认真地去做,并坚持到最后。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能够细心地去做每一件小事,从每一件小事中就能体现他对生活的态度,所以柏拉图成功地成为古希腊继苏格拉底之后的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小职员。他出差时,每一次住旅馆都会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的字样,连平时的书信和收据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因此,同事给他起了个"每桶4美元"的外号。渐渐地,他的真名倒没有几个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听到这件事后十分惊奇,心里想:"竟有如此努力宣传自己公司声誉的职员,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后,阿基勃特成了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严格来说,它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他全力以赴地一直坚持着,并把它做到了极致。尽管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他也没有放弃。在嘲笑他的那些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和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为什么呢?因为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好地表现了阿基勃特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而这正是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
  任何人踏上工作岗位后,都需要经历一个把所学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从一些简单的工作开始这种实践,并从实践中不断学习。所以,面对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要一丝不苟地扎扎实实做好,并虚心向他人请教,积累经验。
  第34节:细微之处见真功(2)
  一个人能否成就卓越,取决于他是否做什么事都力求做到最好,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再平凡不过的小事。所以在工作中,哪怕事情微不足道,你也要认认真真地把它做好。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
  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无懈可击,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士兵每天做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排查、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整理清扫房间、细心服务等小事;公司中你每天所做的事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文件、绘制图表之类的小事。
  但是,我们如果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小事,没准儿将来你就可能是军队中的将领、饭店的总经理、公司的老总。反之你如果对此感到乏味、厌倦不已,始终提不起精神,或者因此敷衍应付差事,勉强应对工作,将一切都推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借口上,那么你现在的位置也会岌岌可危。
  在小事上都不能胜任,何谈在大事上大显身手呢?没有做好小事的态度和能力,做好大事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成不了气候。
  第35节:经常给自己充电
  经常给自己充电
  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千变万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改变。因此,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因此,要想保住自己的职位,并谋取进一步的晋升,我们必须增加学识,打造全新的自我。
  事实上,只有经常给自己充电的员工,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纽约戴尔·卡耐基学院的一位学员名叫格林,他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推销员。他的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相当于在今天经济条件下的12万美元。
  当格林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爸爸带他参观了他们家的菜园。他的爸爸可以说是当时他们那个地区最好的园主,他在园子里辛勤耕作,热爱它,并且以自己的成果为荣。
  当他们参观完之后,爸爸问他从中学到了什么?而格林当时只能看出来爸爸显然在这个园子里狠下了一番工夫。
  对这样的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对儿子说:"儿子,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到当这些蔬菜还绿着时,它们还在生长;而一旦它们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格林说:"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我来上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自己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坦白地说,我确实从其中一节课中学会了一些东西,那使我完成了一笔生意,并得到了上万美元,而我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试图做成它。我所得到的这笔钱能够付清我这一生接受促销培训的所有花费。"
  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没有读过大学,但他的信条是:"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名领袖,然而每一位领袖必须是读书人。"
  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也说:"在19世纪获得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而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世界500强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翻阅100多本杂志,一年要翻阅1000本以上。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还就此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
  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人们不再读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一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
  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学习必须以积极主动为主,因为它有别于学校学生的学习:缺少充裕的时间和心无杂念的专注,以及专职的传授人员。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会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学习的脚步都不能有所停歇,要把工作视为学习的殿堂。你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宝库,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监督,别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
  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
  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想想,你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技能可以使你的工作因之得益;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中,你必须掌握的一般的工作技能和对你的前途大有帮助的特殊技能分别是什么。
  通过确认自己能干什么和会怎么干,你就可以更好地去把握自己的资质是什么。也就是说,干什么是你的天分、你的优势。唯有掌握了这些,在职场中才能掌握更多优势。
  第三种思维 没有怀才不遇,只有能力欠缺
  第36节:没有小用的"大材",只有不适用的庸才
  第三种思维 没有怀才不遇,只有能力欠缺
  如果说工作就是生意,那么,人才就是商品,既然是商品,畅销、滞销、适销都是最正常的现象。老板作为你的顾客,挑剔、不识货都是最自然不过的。这只能说明你这个新产品有问题,或者是你的推销能力不行。因此,与其怀才不遇地蹉跎时光,不如主动去推销自己,为自己争取工作机会。
  没有小用的"大材",只有不适用的庸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视自己、反省自己,确认自己是人才还是庸才,是怀才不遇者的当务之急。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事和最喜欢的事,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最清楚。要想在职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就要知道你能做什么、你想做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
  找准用武之地,你就是英雄
  人贵有自知之明,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才高八斗的能人,如果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都会是有力无处使,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乔·吉拉德1929年出生在美国一个贫民窟,他从懂事时起就开始擦皮鞋、做报童,然后又做过洗碗工、送货员、电炉装配工和住宅建筑承包商等。35岁以前,他只能算一个全盘的失败者,朋友都弃他而去,还欠了一身的外债,连老婆、孩子的吃喝都成了问题。同时,他还是一个大结巴,在职场中换过40多个工作仍然一事无成。
  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卖汽车,步入推销生涯。刚刚接触推销时,他反复多次对自己说:"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于是以极大的专注和热情投入到推销工作中。只要碰到人,他就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店铺,他抓住一切机会,推销他的新玩意,同时也推销自己。三年以后,他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被看好,而且还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穷光蛋,竟然能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呢?
  乔·吉拉德做过很多种工作,屡遭失败。最后他把自己定位为"做一名销售员",因为他认为自己更适合、更胜任这项工作。也就是说,他找到了他的用武之地,从而激发出了自己最大的潜能。
  第37节:发挥自己的优势
  发挥自己的优势
  一个合适的职业会在各方面激发你的才能并使你迅速地进步。成就自己,就是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否则你就难以发挥所长。
  张明是某家酒店仅次于掌柜的账房先生,本来做得很好,因为新来了一位副手,从一开始就咄咄逼人地觊觎着他的位置,他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便开始考虑充电,以稳固自己的地位。他选择了学习更深的电脑知识,甚至连编程序都认真地学,同时还学英语。就在他终于把自己变成一个三流程序员,刚能简单地用英语和人对话时,对手已迫不及待地取代了他的位置。
  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张明懊悔不迭,扪心自问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在管理账务方面本来就不差,虽然有许多地方需要加强,只可惜加错了方向,要是在自己最有优势的方面入手,就不会让对方有可乘之机。
  如果置自己的优势不顾,认为自己能为所有的人干所有的事,那你在职场上一定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也就不可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假如你要做一名合格优秀的财务人员,这就是你在职场上的定位,在这个位置上,你不仅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熟悉更多公司方方面面的业务情况,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全心全意认真对待你的专业技能,因为这才是你在公司里的价值体现,是你在职场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对任何一个大公司来说,一个货真价实的财务专家,远比一个拿着诸如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驾驶员执照等多个证书的普通财务人员更重要。找到了你的最佳位置,就等于你的才华有了施展的舞台,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需要认真对待的是要确定自己的长处。在职场上,你要成为你自己,别人能成为什么,那是别人的事。与其费尽心机地去改变自己的短处,还不如努力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总之,只有找准了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调动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获得成功。
  第38节:学会自我激励
  学会自我激励
  据说,超女纪敏佳在每次上场比赛之前,都会对自己大喊一句话:"燃烧吧,我的小宇宙!"无论她当时状态如何,身体状况好不好,心情快不快乐,喊出这一声后,她都会觉得自己全身立刻充满力量,从而变得信心十足,面对任何挑战和压力都气定神闲。
  "燃烧吧,我的小宇宙!"多么熟悉而让人振奋的一句话。在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中,每当与强敌作战时,圣斗士星矢都会舍命去搏斗。在他感觉自己就要支撑不住的时候,总是会大喊一声:"燃烧吧,我的小宇宙!"这一句话能让他体内的能量瞬间爆发出来,以不可想象的力量一举击败敌人。
  圣斗士的坚强、勇敢和忠诚影响了很多孩子,其中这句"燃烧吧,我的小宇宙"则成了大家通用的一句口头禅。其实,这就是自我激励的力量。
  是的,任何人都需要鼓励。谁都有心力交瘁的时候,不管你个性如何刚强,工作时怎样敢拼敢闯,内心深处都有脆弱的一面。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面对种种排山倒海的压力,人们往往感到孤单和彷徨。
  难道真的会有精灵忽然挥着魔棒来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抑或哭泣时总有人温柔地递上散着芬芳的纸巾?抑或想发泄的时候刚好天降大雨能容你过瘾地奔跑?
  算了吧,这样的想法想都不要想。巧合只是电影剧本里的路数而已,真实的生活中想让阳光一直住在心里,就得学会自己靠自己,要能自己激励自己的斗志才行。
  在央视"梦想中国"里选出的女孩王思思,是所有平民偶像中成名最早的一个,然而也是推出专辑等待周期最长的一个。当其他选秀歌手在那边风风火火的时候,王思思的近况却令人担忧,由于个性定位等原因与唱片公司不和,唱片制作几近难产,王思思甚至面临着被雪藏的危险。
  舆论压力重重,前途渺不可测,而所有这一切她只能默默去承受,因为没有作品问世,一切解释都是徒费口舌,只能选择等待,除了等待还是等待。在漫长的8个月等待加调整的过程里,王思思不断告诉自己:"我不是最漂亮的,但我有实力。"说一千遍一万遍,以此保持自己自信的微笑。最后,她终于迎来了新专辑问世的日子,到底云破日出,否极泰来,可以昂首面对所有关注着她的人了。
  如果你能够为自己鼓劲,何必去等着别人来喊加油?
  当面临压力和沮丧时,你应该对自己说:我是独一无二的!是的,没有谁生来就比别人差,何必总想着"他一定比我强",或是"我没人家那个命"呢?当挑战来临时,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走上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阳关道,二是踏上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独木桥。为什么我们不去大喊一声:燃烧吧,我的小宇宙!而后信心十足地去赶赴一场阳光之旅呢?
  成功学大师斯普林格说:"认识自我是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其实,人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认真想一想,到底是老板大材小用呢,还是自己能力不足?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是真有才,还是自以为有才?搞清楚这些问题,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根本问题。
  第39节:有才华,更要有推销才华的能力
  有才华,更要有推销才华的能力
  在职场中,很多人感慨自己为什么总是怀才不遇?其实,你并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乏抓住机会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光有才华还不够,还要懂得自我推销。只要具备推销才华的能力,英雄何愁无用武之地?古代的"姜太公钓鱼"和"三顾茅庐",都是推销自我才华的经典案例,大可为后人借鉴。
  默默等待不如主动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所谓的人才比比皆是,许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忽视冷落了。
  作为老板,无论企业的性质如何,都希望企业能够兴旺发达,因此主观上他们并不愿意忽视员工的才智和能力,浪费人才资源。但是,老板们并不都是天生的伯乐,不可能总是那么敏锐地发现员工的优点。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个人的偏好和习惯,也就会因为这些偏好和习惯犯一些错误,从而忽略了身边的人才。
  表现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主动接受工作中的挑战。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挑战无处不在。一个人是否具有接受挑战、战胜困境的勇气,则直接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舞出绝伦的精彩。
  如果一个人要借"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挑战自我的话,他首先要学会激发接受挑战的潜能。也就是说,做事情就要挑战自己的潜能。哲学家尼采认为,优秀杰出的人,不仅能忍人所不能忍,并且乐于进行这种自我挑战。
  一位著名公司的老板在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工作挑战的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处都是谨小慎微、满足现状、惧怕未知和挑战的人,而勇于向工作挑战的员工,犹如稀有动物一样,始终供不应求。事实上,每个老板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这样的员工。
  第40节:让老板看到你的才华
  让老板看到你的才华
  在职场中,很多员工总是埋怨自己没有遇到伯乐,埋怨自己怀才不遇。但是反过来想想,你是否主动让伯乐看到了你这匹"千里马"呢?千里马若不放歌长嘶,也难能引起伯乐的注意。
  这几个月,正是一年中的产销旺季,眼看公司今年的生产、销售业绩都比去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李老板自是喜不自禁。可没想到的是,元器件事业部的一个姓王的小伙子却跑来向他提出了辞职申请。
  这个小王已经在公司里工作了将近四年,也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工作一向还算称职。李老板不免有些疑惑,询问他辞职的原因。小王支支吾吾地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李老板以为他一定是另有方向,攀上了别的高枝,便也没做过多的挽留。
  一年后的一天晚上,李老板独自在酒吧喝酒,无意间遇到了小王。见到李老板,小王讪讪地主动走过来打招呼。李老板倒也大方,请他一块坐下。彼此客套一阵后,李老板问起小王的近况,小王说:"和原先在您的公司里没什么差别。"
  原来,小王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李老板的公司,在元器件事业部从事技术工作。虽然小王努力试图展开自己的才华,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公司在待遇上比一般公司高,但苦于没有自身发展的机遇,小王最终还是决定"跳槽"。然后他进入一家同类企业,从事着同样的工作,原本以为通过环境的改变、自身的努力,可以获得更大的施展抱负和才华的空间,却不想一切依旧如故,只不过换了个打杂的地方而已。
  讲完自己的遭遇,小王叹了口气说:"李老板,说句您不爱听的,是不是所有的老板都像您这样,很难发现员工的潜能和长处,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来安排员工的工作,让下属们找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李老板没想到自己竟然给小王留下了如此的印象,不过,李老板并没有急于表态,只是询问了一些他对于以往和当下境遇不满的原因。小王大胆地讲了许多自己的见解,有纯技术上的,也有关于企业管理上的,虽然不算精辟独到,却也不无道理。
  李老板还真后悔当初把他放走了,小王的很多见解和设想对于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确实是有益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老板便召集了公司相关部门的经理们讨论了小王的见解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公司的确是错过了一个不错的人才。当天中午,李老板给小王打了电话,约他来公司谈谈。小王很快来了,李老板直截了当地希望他能够"好马也吃回头草",重新回来工作,当然也相应地给他提供了适合的职位和待遇。小王很高兴地同意了。
  李老板很认真地问小王:"为什么当初不把自己的这些设想和建议提出来?"
  小王不好意思地说,其实他当初也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只是因为生性羞涩,不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而且还固执地认为上司和老板应该主动发现员工里的人才。正是怀着这种想法,所以虽然后来换了工作和老板,也依然怀才不遇。"
  最后,小王说:"如果不是那天喝了点儿酒,而且我们之间不再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了,我还不敢那么直截了当地袒露自己的想法呢!"
  所以,对于仍然龟缩一隅期望老板主动垂青的员工,不如自己早做准备,主动出击。否则,就算你再有才华,如果老板看不见,你也未必能一展身手。
  第41节:四招教你得到老板的赏识
  四招教你得到老板的赏识
  一个人能否在职场得到肯定、获得晋升,很大程度上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对你的赏识程度。有些员工任务完成得很好,业绩也不错,但老板却并未因此重视他。老板赏识一个人,除了工作和业绩,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下面4招将告诉你答案。
  1?告诉老板你的工作进展
  老板给你支付薪水,他当然希望知道你工作的进展。但他又不可能时时追问员工,一方面老板的事情多而繁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连连追问会给员工带来压力。而这个时候,作为员工的你就要主动做点什么了。
  你最需要做的就是主动向老板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度,这既是为了让老板放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与不足,进而进行调整,避免因小的错误铸成错后再纠正而耗时耗财。
  2?做老板肚子里的蛔虫
  作为员工,应该学会揣摩老板的语言,知道老板的言外之意。通常,老板的思维都会转得比你快。这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学习跟上老板的思维。今天他能有资格当你的老板,肯定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有比你厉害的地方。
  因此,你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会跟上老板的思维,当他说出一句话时,你要能知道他的下一句话要讲什么。这样做并不是让你讨好老板,而是要你早早想好应对之策。千万不要当你的老板已想到十年之后的发展宏图了,你才看到下个月的计划。如此的差距,你又怎能得到他的提拔与重用呢?
  3?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不管老板交给你什么任务,都要认真去完成它。作为一个公司,总有一些临时工作需要员工去做。
  假如公司一位重要的客户要过来,为了表达公司的友好与诚意,公司决定派人接待他。这是临时的事情,职务说明书里是不会有的。如果你被派去接待客户,你却说:"凭什么要我去?我已经下班了,而且这并不是我的工作!"这样计较的结果,就是你很难有出头之日。毕竟,在公司最需要人手的时候,你临阵而退,相信每一个老板都不喜欢这样的职员。
  相反,如果安排你去做,你毫无怨言地答应,结果就可能是老板会非常感激你,即使当时不说,他也会利用另外的机会表扬你、奖励你、回报你。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就是你在一个地方付出了,就会在别的地方得到回报。在今天这个社会,这句话依然有其效力。毕竟,一个公司的成功要靠全体员工的努力,所以,当公司有临时任务派到你头上时,别抱怨,积极地接受吧,相信你的付出有人看得见。
  4?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
  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改善,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毕竟,身在其中的时候有时很难发现问题,正所谓旁观者清。但作为工作的执行人即使难做,你还是要做。不要等到你的老板说:"各位,我们来研究一下,工作流程是否可以改善一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你就要好好反思自己的工作了。
  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你就该想一下,工作方法有没有改善的可能?工作进程有没有提前的可能?如果你是你所做工作方面的专才,而你的老板不是,最后却由他提出了改善计划,想出了改善的办法,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走人了,即使不走,你也应该感到羞愧。
  其实,任何一个工作流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有改善的余地。我们没有去改善,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懒惰,安于现状。当大家都不想改善,而你却做到了时,那么,你离出头之日也就不远了。
  很多人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总是通过跳槽去寻找伯乐。然而,当老板换了一个又一个,却仍没有人赏识自己的才能时,你就要从自身寻找问题了--也许你还没学会如何推销自己。如果你认准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而老板还没有发现你的才华,先不要急着抱怨,而应该学会表现自己。只有让老板看到你的才华,你才有被重用的可能。
  第42节:眼光是金:做自己的伯乐(1)
  眼光是金:做自己的伯乐
  要想推销自己,首先要自信,自己看得起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人总会有用武之地,即使一时不被重用、信任和理解,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在职场竞争激烈、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机遇总是垂青于积极向上的人,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垂青于实干苦干的双手,垂青于宽容大度的胸怀。
  你就是自己的伯乐
  几乎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的员工,他们牢骚满腹,他们怀才不遇,他们懒懒散散却喜欢成天抱怨,他们总觉得自己的真正价值没有被老板发现,没有得到重用。于是他们一日一日在抱怨中蹉跎岁月,到头来一事无成。
  不可否认,有的人确实会因为环境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暂时不能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但这并不是大发牢骚、怨天尤人、感叹怀才不遇的理由。我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何不把这当做努力的动力,积极地做好准备,一旦机会降临,你就可以马上大有作为。
  怀才不遇只是一种消极的工作态度,这种观念对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怀才不遇感觉越强烈的人,会越把自己孤立在小圈子里,无法参与其他人的圈子。
  那些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着真才实学,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的人;另一种是自以为自己有才的人。而所谓的"不遇"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没有遇到提供施展才华舞台的人,也就是伯乐;另一种是没有遇到机会。
  那些有着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表现得恃才傲物,对那些平凡的工作根本不屑一顾,一心只想着一鸣惊人,一夜之间干出一番大事业;而那些自以为有才的人在遇到困境时,往往长嘘短叹、感叹命运不济。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怀才不遇,你就是自己的伯乐。
  那些感叹怀才不遇者,并不是真的怀才不遇,而是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心态导致了他们错失机会,甚至逃避困难和问题,致使与那些有着相同境遇的人拉开巨大的差距。所以说,要说有怀才不遇,那真正让你怀才不遇的人就是你自己。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很受启发。
  一个年轻人在生活中处处不顺心,在单位里干了几年也得不到提拔,看不到发展前途,便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因此到处发牢骚。
  第43节:眼光是金:做自己的伯乐(2)
  一天,他在河边散步时遇到一位老者,便走上前去问:"像我这么有能力的人,怎么总是遇不到伯乐呢?"
  老者听完笑了笑,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对年轻人说:"看清楚这颗沙粒了吗?"然后又顺手把这粒沙子扔到了沙滩上,"去把这颗沙粒捡回来,我就告诉你答案。"
  年轻人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不解地说:"这怎么可能呢,沙滩上的沙子都一模一样,我怎么可能把那颗沙粒找到呢?"
  于是,老者又从身上拿出一颗珍珠,顺手把它扔到沙滩上,对年轻人说:"把这颗珍珠捡回来,我就告诉你答案。"
  年轻人很容易地就把珍珠捡了回来,还给老者,高兴地说:"这下可以告诉我答案了吧。"
  老者笑了笑,对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为什么你找不到那颗沙粒,却能找到这颗珍珠呢?"
  年轻人想了想,猛然顿悟,头也不回地跑回家,从此拿起书本认真学习,在工作岗位中努力工作,希望有朝一日做出成绩,得到别人赏识。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就像是沙滩上众多沙粒中的一粒沙,极其普通,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终究不会被他人发现。有时候往往是我们自己自视过高、自我膨胀,我们之所以没被发现、没被重用,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还达不到别人要求的标准。
  但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反而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到处发牢骚、吐苦水,导致有的辞职,有的外调,干的还是小职员,有的则仍在原单位继续"怀才不遇"下去。
  所以,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非常有必要在怨尤和愤怒之前先反省一下:自己真的具备与众不同的能力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别浪费时间,在遇到表现机会之前,先练好"内功":勤奋工作、务实求实。
  第44节:把自己训练成千里马
  把自己训练成千里马
  这个世界根本不缺少伯乐,伯乐到处都是,只是自己还不是一匹千里马而已。只有当自己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干出非常出色的工作成绩的时候,自己这颗沙粒才能慢慢变成一颗珍珠,在无数平庸的沙粒中显出自己,也才能被人一眼认出来,才会被伯乐所赏识。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年轻人很难得到重用,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不顺心而自暴自弃,不要四处发牢骚,不要以为自己是怀才不遇。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不如回家认真地看看自己,好好地想想自己是不是千里马,想清楚了,心里就会平静多了。
  无论你目前从事哪一项工作,一定要使自己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把自己训练成一个适合你期望职位的人,而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让自己胜任这个职位。
  在自觉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时,你应当明白,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而是为了使自己更长久地发展。更重要的是,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然后才能在自己所选择从事的终身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在公司中,如果你掌握了必要的工作技能,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随之,你会频频出现在公司的重要会议上,甚至被委以重任,因为在老板的心目中,你已经变得不可替代了。那个时候,你还会再担心和抱怨不被赏识,还会有"怀才不遇"的牢骚吗?
  要想把自己训练成真正的千里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做到。
  有的人认为自己有高学历,用不着再学习。要知道学无止境,一个人总有知识的盲区,谁也不可能通晓古今、遍知万物。而且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新的信息层出不穷,知识的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用知识武装自己。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其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整天萎靡不振,理想、信念就会被抛诸脑后,工作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所以,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自己变成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
  即使是那些确实有着不凡才华的人,也可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因为环境和其他一些客观条件导致他们不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个时候必须保持克制和冷静,因为这些都是暂时的,你必须把愤懑和"怀才不遇"的感觉从自己的脑海里赶出去,避免它们影响你的正常判断和发挥。
  第45节:你有能力主导自己的命运
  你有能力主导自己的命运
  很多人虽然希望到更广阔的空间去表现自己,但却没有充分认识到主导自己命运的重要性,认为成功完全是贵人相助的结果。其实,要想成功,首先就必须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做自己的主人。
  在职场中,能够获得贵人相助,固然是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也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机会只针对有准备的人。若想顺利取得晋升,还得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行。若你整天守株待兔一般,坐等贵人的出现,到头来也只会是一场空。因此,在贵人出现之时,你应该积极进取,为晋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1?进行角色转化
  有的人上升到了一定的管理层就停止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已经够了。而且很多情况是,当贵人把你提高到一定的层次之后,你的表现反而不如从前出色。达不到贵人的期望,贵人自然也不愿再帮助你。实际上这些都是角色转化的问题,你没有真正接受好事业成功者和领导者的角色。
  角色转化不好对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导致职业的终结。所以,在职场中获得发展机会的时候,应该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化,应对的措施就是直面困难勇敢挑战。
  2?克服不足,培养大气魄
  很多人习惯于做小员工,性格上小气,比较注重面子,缺乏大气魄。这样的人一旦获得晋升,就会影响作为管理者的魅力。
  此外,还有的人太在意事情的细节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好的一面是可以使问题比较平稳地解决,但是有时候也会给自身带来麻烦,比如过于考虑照顾下属的面子而使问题没有达到最佳的解决效果,使自己处于一个两难的尴尬境地。总之,要想顺利晋升,这些缺点都应该克服。
  相对于基层员工,管理者不应因为关注细节而变得婆婆妈妈,这些可以放在关心员工上。对风险的态度是职场中发展的障碍,有的人只会一味逃避风险,这样不会把企业做大。
  事实上,这类领导者的企业一般不会破产,但企业规模做大的并不多。因此,在职业发展中,一定不要因小失大,成就大事业肯定需要有大的胸怀,在这方面存在不足要注意弥补。
  3?调整身心,缓解压力
  获得晋升后,你肩上担负着远超过以前的责任,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这时候,在职场奋斗多年的你会感觉到更加吃力,甚至为此身心俱疲。
  事实上,压力对所有员工来说都是存在的,包括升迁、谋求更大的发展等方面。只不过随着职位的提升,压力也随之增大了而已。这时候,一定要学会调整身心,学会给自己减压,从而在事业上达到一种平衡。
  4?保持进取心
  许多人由于对工作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和上进心,容易满足,再加上烦琐的生活问题,他们就放弃了主动学习。久而久之,他们的工作能力就会相对下降,无法满足工作的要求,职业生涯发展也进入了死胡同。其实,灵感的迸发、创新发展都与你获得的知识有关。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使事业持续成功。
  5?抓住机会
  贵人只能为你提供机会,却不能帮助你把握机会。因此,机会来了,一定要靠自己去抓住,这一点谁也不能代替。
  你就是自己的伯乐,与其等待别人来发现自己,还不如自己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加以弥补和改进;发现自己的长处,加以保持和发扬;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能积极地去面对;改掉那些影响工作的坏习惯。
  是高手,就把自己逼向擂台
  有能力,不表现出来,就等于没有。巧妙地推荐自己,是变消极等待为积极争取、加快成功的不可忽视的手段。
  常言道:"勇猛的老鹰,通常都把它们尖利的爪牙露在外面。"而精明的生意人,在把自己的商品待价而沽之前,也总是先吸引顾客的注意,让他们知道商品的价值,这便是杰出的推销术。而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人们更好地向外界展示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然后实现自己目的的方法。
  第46节:敢于班门弄斧,才是真正的高手
  敢于班门弄斧,才是真正的高手
  当今社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学会主动推销自己,敢于在人前表现自己,敢于和高手试比高。最重要的是不要怕贻笑大方,弄斧到班门也不打紧。
  班门弄斧,无非会出现这三种情况:一者,鲁班见你斧技确实太差,不忍卒睹,拂袖而去。那么,你知道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打道回府,苦心练习,将来自然会斧技大进;次者,如果鲁班热心肠,收你为徒,谆谆授予技法,让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假以时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者,倘若你功底不凡,斗胆弄出几个新花样,博得鲁大师的喝彩与慨叹,那更是妙事。
  当年轻的华罗庚还在乡镇小店里自学时,就敢对大数学家苏家驹的理论提出质疑。正是"班门弄斧"的可贵精神,使他提早闯进数学王国的神秘宫殿。
  物理学家伽利略年轻的时候,就向先师亚里士多德发出挑战。他提出的"如果毫无摩擦,运动着的物体便会永远运动下去"这一大胆的设想,后经牛顿实验证明,发展成了力学第一定律。
  爱因斯坦在牛顿力学取得辉煌成就、成为物理学界的绝对权威时,却提出相对论的设想,认为牛顿力学只是大千世界中物体处于宏观低速运动中才适用的规律。爱因斯坦的这个见解,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找高手下棋,你也能成为高手;找臭棋手下棋,你会越下越臭。那些自甘平庸者,恰恰就是缺少"班门弄斧"的勇气。
  那些不敢,也不愿意弄斧者,如果不是连斧头都不会拿,就是由于自尊心太强。他们深信"弄巧不如藏拙","家丑不可外扬"。于是,便失去了长进技艺的机会。而实际上,那些你认为"拙"或"丑"的,在高手眼里,说不定正是"精"和"巧"的。自信心十足,把它亮出来,或许还能登上大雅堂。
  同时,我们不但要敢于"班门弄斧",更要善于"弄斧"。
  首先,由于鲁班确实是有点权威的人物,因此,你必须带着拜人为师的态度,虚心学习,万不可自以为是,口出狂言。
  其次,你必须把真实的自己显现在前辈面前,自作聪明或自作笨拙都是不诚心的表现,会令人讨厌。
  另外,真正想"班门弄斧",你确实还得真的先会几下"斧法"。起码也得学它"前三斧"。不然,在"班门"前胡乱砍杀一通,人家也提不起赐教的精神。
  最后,不必认定一处"班门"。不同的"班门",自有不同弄法,可能各有妙处。你的目的只在于提高"弄斧"之技,因此,不必受制于某一"班门",可以多走几家,博取众家之长。
  当年,物理化学家沃尔夫誉满德国、显赫欧洲。有一回,他的弟子罗蒙诺索夫发表了一篇点名批评他的化学论文。一时间,许多人为教授鸣不平,批评学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分子",总之,属于"班门弄斧"者。
  不料教授却颇为得意,他说:"那篇文章是我推荐给《德国科学》上发表的。"罗蒙诺索夫的"弄斧"技巧也堪称高明,他没有直接将文章发表,而是先恭恭敬敬地送给老师指教,在老师面前弄了一回漂亮的"斧技"。
  由于这件事,罗蒙诺索夫很快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而教授自己,因其宽容大度,也因其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受益,知名度也随之提高。
  第47节:多做一点,就能多表现一点(1)
  多做一点,就能多表现一点
  很多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成功的捷径,却从来不肯多花费一点时间在工作上。这样是在舍本逐末。其实,不要小瞧自己比别人多付出的那一点,它也许就会改变你的一生。伟大的成就通常是一些平凡人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要想感动你的老板,成为老板心目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没有太多的窍门,只需要你"多做一点点"。
  在职场上,常常有这样的员工,他们认为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对于老板安排的额外工作,不是抱怨,就是不主动去做。这样的员工,自然不会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实际上,只有多做一点,才能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在柯金斯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时,有一天晚上,公司里因有十分紧急的事,要发通告信给所有的营业处,所以需要全体员工协助。
  不料,当柯金斯安排一个做书记员的下属去帮忙套信封时,那个年轻的职员傲慢地说:"这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干!我到公司里来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
  听了这话,柯金斯一下就愤怒了,但他仍平静地说:"既然这件事不是你分内的事,那就请你另谋高就吧!"
  一个员工,要想纵横职场、取得成功,除了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这样,可以让你时刻保持斗志,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当然,分外的工作,也会让你拥有更多的表演舞台,让你把自己的才华适时地表现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老板的重视和认同。
  每天多付出一点点,能让你在公司里脱颖而出,这个道理对于普通职员和管理阶层是一样的。每天都能多付出一点点,上司和客户都会更加信任你,从而赋予你更多的机遇。
  看看你的身边,你会发现,有许多优秀的员工,这些人是公司的骄傲,是公司的财富。他们每个人都是很平凡的人,使他们显得与别人不同的原因,仅仅是他们愿意每天都多付出一点点,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只有不断地行动,才有不断的成就涌现。每天多做一点点,日积日累,作为普通员工的你也会登上成功的阶梯,摘取满意的成果。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干一点"。
  第48节:多做一点,就能多表现一点(2)
  50年前,道尼斯开始踏入社会谋生,在一家五金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年才挣 75美元。
  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一大批货物,有铲子、钳子、马鞍、盘子、水桶、箩筐,等等。这位顾客过几天就要结婚了,提前购买一些生活和劳动用具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货物堆放在独轮车上,装了满满一车,骡子拉起来也有些吃力。于是,道尼斯主动提出为顾客送货。
  送货并非他的职责,而道尼斯完全是出于自愿--他为自己能运送如此沉重的货物而感到自豪。
  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车轮一不小心陷进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泥潭里,他使尽力气也推不动。一位心地善良的商人驾着马车路过,用他的马拖起道尼斯的独轮车和货物,并帮他将货物送到顾客家里。
  在向顾客交付货物时,道尼斯仔细清点货物的数目,一直到很晚才推着空车艰难地返回商店。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但是,老板却并没有因他的额外工作而称赞他。
  第二天,那位商人将道尼斯叫去,告诉他说,他发现道尼斯工作十分努力,热情很高,尤其注意到了道尼斯卸货时清点物品数目的细心和专注。因此,他愿意为道尼斯提供一个年薪500美元的职位。道尼斯接受了这份工作,并且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对于每个人来说,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地多做一点。多做一点的结果会使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多做一点点,是聪明人的选择;少做一点点,是投机者的把戏。前者是主动掌握成功,后者是利用成功;前者为长久的人生之道,后者为短暂的机会偶遇。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距,其实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有一道巨大的鸿沟横亘在面前。他们的差距只在一些小小的事情上:每天比他人多做一点点,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查阅资料,多打一个电话,在适当的时候多一个表示,多做一些研究,或者在实验室中多实验一次……
  坚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坚持每天比原来多做一点点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坚持每天多做一点、做好一点,克服拖沓、马虎、等待、推诿和懒惰,积少成多,就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学得更多。每天多做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就离成功近了一点点。
  第49节:学会6招,让你脱颖而出
  学会6招,让你脱颖而出
  公司的上司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注意到你,你应当主动地争取机会表现自己,只要能够引起上司的注意,获得上司足够的重视,那么,晋升只是早晚的事情。
  在工作中,也许你的工作不是公司的重点,没有完全发挥出你的能力,但你一定要努力地争取机会。你应当了解上司喜欢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素质,这样你就会有更好的表现。下面6招将教你如何脱颖而出。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别以为次次通宵赶工、一副疲惫的样子就会博得上司的赞赏和喜悦。在他心中很可能会说"年轻人体力不济"、"若有更严峻的任务能胜任吗"等,对你的精神和体力表示怀疑。因此千万不要令上司对你产生同情之心,因为只有弱者才让人同情。
  如果上司同情你,就表明他已经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上司面前均保持一贯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他才会放心不断地把更重要的任务给你。
  2?突出自己的作用
  有时候,上司未必喜欢谦虚的下属,太过谦虚反而会吃亏。例如:当你带领其他员工完成了一件艰巨的任务而向上司汇报时,一定要把自己的作用放在醒目的位置上。不要以为心有谦厚之道,以美德便能取胜。这是书呆子的做法。你自己不说,别人也不会提,这样上司可能永远不知道你做了些什么。
  3?增加工作效率
  让上司了解你是一个对工作十分投入的人。不仅是这样,你还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增加工作效率,使上司对你形成深刻的印象。一个灵活的、不死板的人,总是会引人注意的。
  4?毛遂自荐
  当上司提出一项计划时,你可以毛遂自荐,请他让你试一试。当然,你须事先掂量掂量自己,以免被上司认为你自不量力。
  5?增加知名度
  担当琐碎工作时,你不必把成绩向任何人显示,要给人一个平实的印象。当你有机会承担一些比较重要的任务时,不妨把成绩有意无意地显示出来,增加你在公司的知名度。
  这非常重要,因为上司是否会注意你,往往是由于你在公司的知名度如何。掩藏小的成绩,渲染较大任务的成绩,可起到名利双收的效果。
  6?略有反叛
  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应付庸碌的上司,你无可选择地要采取绝对服从的态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上司都喜欢这样,特别是精明强干的上司,会对那些略有些反叛但会为公司利益着想的下属产生注意。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如果你认定自己是个高手,就要勇于把自己逼向擂台。因为擂台就是舞台,是最能展示一个人才能的地方。只有在与高手的对决中,才能真正展现出你的过人之处。即使竞争失败,你同样能获得提升自己的机会。
  第50节:及时补位,做个会跑位的射手
  及时补位,做个会跑位的射手
  所谓及时补位,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我们不但要把工作找到位,而且还要善于补位,想他人所未想,这样你才能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要善于跑位,就像足球场上运动员一样,通过跑位,随时抓住进球的机会。
  机会对你很重要
  在职场中,能否脱颖而出也是要看机会的。机会是什么?机会是当你面对成功的困惑时,她已经披着面纱悄悄地站在你的身旁。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一定能把她揽入你的怀抱,如果你继续埋怨或自暴自弃,她就跟你擦肩而过。
  其实说白了,机会就是机遇,即下级获得晋升成功的际遇和时机,是得到晋升的前提。机会虽然是偶然出现的,但它也有规律可循,只要你做好各种准备,你与机会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
  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人生是否壮丽,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能不能赢得和充分利用一次又一次的机遇。具体来说,你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善于发现各种机会
  机会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谁也无法预知它来自何方、以什么面目出现。有时它从前门进来,有时它来自后窗,有时它以本来面目出现,时而又乔装打扮为不幸、挫折的模样。
  我们应慧眼识珠,发现每一个机会。首先,要有开阔的胸怀、广阔的视野,把眼光放在更广阔的领域,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内或某个单纯的渠道上。其次,要善于分析,机会常常乔装打扮以问题面目出现,可以说,解决每个问题的本身,就是晋升的良机。再次,要乐观,不要仅看到眼前的问题,还要发现问题后面的机会。
  发现机会之外,还要善于把握机会。机会就在生活的每一瞬间,它稍纵即逝。大凡事业成功者,都善于抓住机会,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哪怕是不起眼的或者是稍纵即逝的。
  古谚语说,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如果你一下没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它的秃头了。可见,机会老人是好捉弄人的。您是否经常只"碰到它的秃头"?如果这样,请您注意及时行动。
  2?要善于争取机会
  要想脱颖而出,切不可一味等待伯乐上门相才,而要主动争取施展才华的机会,即使伯乐上门相才,也须有显露才华的明显迹象为依据,才能被相中。
  要懂得争取最热门和领导最关心的工作。如果我们能以敏锐的观察力,理解一个时期内领导的工作思路,以自己的最大才智和干劲,把领导目前最关心的事情办好,那么,无论在业绩上,还是上下级关系上,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管将来仕途上的考核制度完美到什么程度,不主动的人也不会得到好的评价。汇报工作如此,干工作也是如此。只要你觉得有干那件事的才干和本领,你就尽量去争取好了。如果不去争,就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第51节: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