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做最棒的自己》

_3 余一 (现代)
  此外,我还认识了几个住在同一楼层的朋友。
  有一个美国女孩柔贝,外表很另类,头发不知道原本就是黑的还是染的,乌黑发亮。她总是穿着一身黑,脸色苍白,有种西方所说的吸血鬼的感觉。她平常见人都不爱说话,刚开始,我们不敢跟她接触,她在政治学院学政治,对政治和社会现象有很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后来我有机会和她说了几句话,发现我们也志趣相投,更发现这个女孩子其实很健谈,于是我就经常和她在一起聊天,渐渐地又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好学、非常聪明的女生。
  进学校以前,她已经自学了很多课程,因此进学校后,直接读了二年级。她平常做作业的时间很随意,比如明天要交英文作业,今天晚上才动手写,而且马上就能写出来,非常聪明。她也喜欢和我们接触,但是后来我发觉她有很严重的种族歧视,比如她厌恶黑人,我们都觉得她有些偏激、极端,因此又慢慢疏远,现在虽然大家偶尔还会在一起吃饭,但却很少在一起谈心。
  另一个女孩莫妮凯也是我的好朋友。她出生在美国,父母都是罗马尼亚人。这个女孩非常热情,而且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任何人都笑脸相迎,从来不会直接去反对别人,就算有人说她坏话,她也从不驳斥,总是微笑着解释。
  我们总是在一起。跟她在一起感觉特别好,她一切都顺着我,吃饭、点菜都由我说了算。她乐于迁就别人,并不是她没有主见,而是天生善良,对人热情的缘故。即使有些人明显对人有敌意,心理不正常,她总会说:“他不是那样的人,其实他心里不那么想。”总是习惯替人家来解脱,或许这也是她的一个优点。
------------
选课的技巧
------------
  到了大学,最重要的是先把课给选好。
  为了选课,我总是会提前准备,把想报的课一一列好,向教务长和老师征求意见,让他们帮我推荐什么课比较好,以及我该读的课目。
  在大学里,选课是要讲究先后顺序的,比如说有些课一年级以后才能报,所以我很苦恼,但是也没有办法,也只能自己想招儿,以求达到最好的协调。我总是反复地查时间和课表,跟教务长谈话,咨询我今年上这个课合适不合适。大学四年的课程,得在一年级就有个整体筹划,先写下自己需要上的课目表,再综合考虑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选课的时候,我前面都放一张我们学校的地图。这个地图能说明教室在什么位置,我必须弄清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怎样走,需要多少时间?
  课程写出来以后,我就拿着地图、秒表,还有我的课程表,实地测一遍需要的时间。比如说,周一先上新闻课,然后再去商学院,我从新闻学院走到商学院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这个我得来回弄四五次,看看快走多长时间,慢走多长时间,都得记下来。有时候,甚至还要区别上下坡的不同时间,因为爬山时上下坡的时间会不一样。
  就这样,写好时间表以后,我才能选择自己想报的课的时间。比如,两节课之间,按地图上需要十分钟,可是五分钟就能走到,那么我就能很放心地报那些课。另外,如果我知道五分钟能走到,我就会空出两三分钟跟教授谈话的时间,请教一些问题。当然,只能问简单问题,否则老师解答很长时间,中间你突然说“对不起我该走了”这就很不礼貌。
  同时,事先了解一下路程和时间,准备下一堂也比较充分,因为要是很赶的话,满头大汗进教室,首先不礼貌,其次还要等情绪平静下来,否则会影响听课。
  我所有的课就是这样选出来的。如果有一个不合适,我就得改时间,甚至改到下午去。我习惯在上午上课,下午吃完饭以后可以集中精力做作业,晚上则有时间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我这样安排好了以后,心情是平静的,无论是上课学习还是做作业,都是很踏实地去做,尽管紧张,但有条不紊。
  因为心里非常平静,我的学习成绩也很不错,我觉得这和自己点点滴滴地注意积累、提前把小事安排好的习惯分不开。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想想其实很有道理。
------------
做个聪明的学生
------------
  大学的老师不同于中学老师,中学老师会围绕着学生转,随时可以找到他们,跟他们谈话,你若是想到高中教务处,那里永远会有人等你,有什么事都很容易办到。但在大学就不同了。大学老师是教授,有身份,他为学生服务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随便找到他,所以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也是学习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是一个喜欢提问题的学生,可是,更多的时候,教授们不是很喜欢学生问问题。
  我现在要说的这位女教授,她是我大学一年级的新闻课老师,40多岁,讲课很不错,但为人比较严肃,很难接触。刚开始跟她接近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位女老师压根不喜欢学生刁难自己,可现在,她已经成了我的好朋友。
  第一次上她的新闻课之前,我曾经跟她约了个时间一起聊天。我很谦虚地表示希望老师今后在学习上能够帮助我。结果没想到,老师说的话让我对新闻课开始有种恐惧感,她说:“新闻课是非常难的一门课,而且在我的课堂上,你必须非常努力,即使这样做了,想得90分还是有点困难,一般人都是在80分,这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你必须有心理准备。”
  当时我就心里犯怵,这么难我可怎么学呀?后来幸亏爸爸告诉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师以前也是学生,她可以学会,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也可以学会。”
  我这才重新收拾起了勇气和自信来到新闻课上。
  刚开始讲课时,有时候她讲的我不太明白,或者有个别地方,我需要重新再认证一下,可是课堂上一下就过去了。为了证实老师说的是不是这意思,我需要跟她约定时间,或者是在她许可接待学生的时间去找她,她会热情地让我进来。可有时出了门却发现还有别的问题,又不好意思占用老师太多的时间,所以我会想出很多技巧来问老师。
  有一次,我在她屋里搁一个笔或者纸什么的,然后我就退出去,实际上这就为我下次来问问题埋下一个伏笔。
  下午我再去敲门,老师见是我,奇怪地问:“菲,你怎么又来了?什么事?”
  我就说上午不小心把东西忘在这儿,所以来拿。
  “哦,在这儿呢。”她会把东西给我,在这种非常松弛的情况下,我就说:“老师,这个问题,您看我应该怎么做?”
  我趁机提问题,这时候,老师往往会心平气和地仔细给我讲一遍,直到我明白。可以说,为了学习,类似的方法我不知道想了多少,费尽了心机。
  慢慢地,我可以和老师随意沟通,她也能圆满地答复我的问题,就这样,我才开始在学习上,稍微松了口气,能在一种平常的心态下去上课学习。
  通过和老师打交道,我有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向老师提问题也有技巧,尤其是第一个问题不能很复杂。
  因为你刚进到老师办公室时,也许老师的脑子是一片空白,这时你突然甩给他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他脑子一时转不过来,但又不能等很长时间再答复你,所以只能根据字面意思给你一些简单的答复,但是这些答复对你来说可能并不理想。所以,我的大问题从来不在第一时间问,如果有三个问题,我会把它放在第二或者第三。
  通常我会先问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或者是问一些老师很擅长的事。比如:今天的新闻。老师们每天都看报,对新闻都很熟悉,他会很流利地给你答出来。或者你知道这个老师的爱好,就和他谈这个,把他的兴趣调动起来。这时老师的心情非常舒畅,思路也已经打开,你就可以提问题了。
  如果我的问题是五部分,我会先跟他说两步,然后再一步一步往下说。他已经进入你的问题,然后会根据他的思路完全告诉你答案,而且会说得很好,让你满意。
  有时,我问完一个很难的问题以后,我感觉老师的兴趣要没了,我就赶紧再跟他聊他所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这个老师喜欢音乐,我又开始跟他聊音乐,不久他的说话兴趣又来了,我就再问第二个难问题。双方谈到投机处,再问一些重要问题,老师才会用真正的思索和全部的学识给你答复,这样得到的答案非常好。这也是我通过实践才得出的经验。
------------
抨击福克斯电视台的弊端
------------
  学期末的讲话,基本算是一次考试。讲的内容是与你专业有关的一个题目,有的同学学经济的,就讲一些电子问题跟国际经济的关系;我是学新闻的,选的题目是福克斯电视台的内幕。
  美国的福克斯电视台有多么怪,一般老百姓不可能知道的一些事,可我给它全暴露了。福克斯是一家举足轻重的电视台,属于美国前几名大型电视台,它掌管着156份报纸、35家体育台、75座城市的电视台,还有好几个出版社,规模巨大。1996年开张以来,历史虽然才有短短10年,但它在美国的地位相当高,仅次于NBC、CNN,影响力很大。很多观众都爱看它的节目,关注它的新闻,它说的一点一滴有人都会信。因为福克斯电视台的体制有点像那种一个人说了算的电视台,跟美国大多电视台的要求不一样,因为美国电视台对新闻的要求是公开的,随便的,所有的电视台是自由的,爱播出什么播出什么,不需要被国家管着,比如说,它觉得布什讨厌某个话题,它就故意播出这个。
  而福克斯电视台跟别人想象的不一样,所以我讲的就是内容就是这个意思,题目就是《美国老百姓不知道的事,我给说出来》。
  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福克斯电视台,它的创始人和新闻总监都是共和党的人,或者是拥护共和党的人。那么他们做新闻时,所有关于共和党发生的负面新闻都不播,只讲对共和党有利的事情,所以,它播出的新闻是误导观众的。比如说著名的两大问题:伊拉克问题、萨达姆跟9·11有关,有75%的美国人认为事实是这样的,这个数据是我从国家网站、科学家网站以及福克斯电视台有关的资料中得来的。老百姓以为美国在伊拉克找到了原子弹,还有其他一些误导性的新闻,福克斯都播出了,很多人就以为福克斯说的是对的。但这其实都是美国老百姓以为发生了、但却并没有被证实的新闻。
  其实我就是想告诉大家这是不对的。观众要看新闻的时候,最好同时看多种的新闻,比如美国炸伊拉克这条新闻,你就别只看福克斯的新闻,还要看看CNN、NBC的新闻,再看看国际方面的新闻,如欧洲的是BBC,亚洲比如中国的CCTV、《人民日报》等等,全部这些都看完以后再自己作评价。千万别因为看一家电视台就敢断言世界上发生的事是对或不对的。
  我的论文里要讲的事情就是让观众知道福克斯的问题,因为福克斯电视台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熟悉的,所以,它这个问题出现以后,没人来制止它,也没法制止。我们现在没法更改这个问题,因为福克斯是一家有背景的电视业寡头,老百姓不能说,但我们可以抗议,希望福克斯电台能改变自己这些错误的做法。
  另外,作为美国媒体来说,新闻报道一般都是很客观的。包括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国际报道,一般不自己妄加评论,基本只是讲事实,不随便推测任何其他的事情,但福克斯有时候会做一些主观倾向性很强的评论,它就容易把观众往另一方面引导。
  福克斯电视台在报道共和党跟民主党再次总统竞选时,就喜欢乱说。民主党的凯瑞想挑战布什的总统宝座,但共和党仍想继续连任当美国总统,其他电视台的报道也有一些倾向性问题,但他们只是倾向他,一般还会比较公允地说实话,但是福克斯只报道共和党的正面形象,负面几乎从不提,总是说群众怎么拥护它这个党派的。
  而且最明显的是,找出一个民主党或者是倾向民主党人士发言,要他在电视说假话,说他拥护共和党。福克斯电视台选择这个人是一个形象难看的人,让观众一看就很讨厌,但他们还让这个人来拥护凯瑞,反对布什,这时候观众就会嗤笑。福克斯电视台又在另一边找出一个很帅的、很有气质、很有风度的人,他必定是共和党或者拥护共和党的人。由这样的人来向凯瑞提出一些拥护共和党的建议。福克斯电视台用这两种不同的人物来衬托,让观众一看到民主党的人就很倒胃,一看共和党就会喜笑颜开,说:“哦,这么漂亮。我要为他投票!”福克斯电视台就是这样处心积虑,什么时候都想到为共和党服务。
  这一点是我在讲话中特别提到的,而且我选择了电视台的这两个人做形象,把他们的照片放在演示板上。我在课堂上讲完以后,大家伙儿发出一阵一阵的嘲笑,说:“太有意思了,共和党怎么能够这样办呢,福克斯电视台怎么能这样呢。”
  这样一来,我就把电视台一些不为人知的不太好的记录,全给它曝光了。
  以前虽说也有的网站上登出过相关的批评福克斯电视台的帖子,但也没有人拿它做论题来讲解,更没有引起重视。这一节课上,我讲完以后,大家就马上提问,题目全都是我曾经预料过的,所以信心十足地全都一一解答,而且解答得非常好,讲课甚至已经超过规定的时间,但老师让我继续讲。
  老师也提出了两个问题,我全都解答了,老师对我的讲课也非常满意,给我得了一个很高的分数。
  宣布成绩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因为那一般是贴到成绩栏里的。我的同学从那儿路过时看到了,就说:“菲,那次演讲你得了全班第一耶!”
  我当然很开心,因为这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
------------
我在美国的大学讲京剧(1)
------------
  美国的大学课堂一般都设有音乐评论课,但主要是歌剧之类,美国的普通大学生很少有机会看京剧,除非教音乐评论课的老师知道一点点京剧,才会介绍给大家。
  有一次评论课,老师说:“今天我们看京剧课。”同学都很好奇,纷纷问:“什么是京剧?”老师就简单地按她的理解介绍了一下,然后又问大家有没有谁看过京剧?
  教室里一片寂静,没人出声。
  对此我完全可以理解:在美国的亚洲人不多,中国人更不多。欧美的一般学生根本没看过京剧,甚至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艺术。我呢,因为出身梨园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我的身体和灵魂早已被京剧浸润了不知多少年。
  前面我已经说过,一百多年前的1904年,我的曾祖父叶春善在北京创办了富连成戏剧学校。富连成社是京剧教育史上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艺校。44年中,富连成科班共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庆”八科近800多名京剧学生,其中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袁世海、谭元寿等均为出自这里的京剧名家。其中我的曾祖父叶春善、我的祖父叶龙章、我的三爷爷叶盛章,四爷爷叶盛兰等人都是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里著名的、为世界文化做出过贡献的人物。更近一点说,我的父母都是京剧演员出身,现在还都在海外传播京剧艺术。
  想到这里,我大胆举手要求发言。老师点头同意,还把麦克风交给了我。
  我一板一眼地说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京剧前身是清初主要流行于江南的徽剧,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京剧的真正诞生,一般以徽班进京为其标志。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进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随后又经历“徽、汉合流”,博采众长,遂成今天京剧的雏形,并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新剧种。从徽剧到京剧,至少经历了50多年的时间,因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并竭力发扬其优秀艺术传统,因而在艺术上得以迅速提高。京剧的唱腔分两大系统,一是二簧调系统,一是西皮调系统……”
  老师一听我说得这么专业,当时就傻眼了,忙说:“停,你别往下讲了,否则你一堂课就讲不完的。”
  同学们听呆了,都羡慕地望着我。
  快下课时,老师又告诉大家明天晚上将有京剧演出,名叫《小红帽》。乍一听此言,我险些晕倒在地:我们从小都知道,《小红帽》是格林童话里的故事,讲的是一只饿狼把女孩小红帽的奶奶给吃了,然后伪装成她奶奶,藏在家里,试图吃掉随后赶来看望奶奶的小红帽的故事。
  它怎么可能是京剧呢?
  可它确实又是京剧,据说是由一个台湾人引进到美国的。最令人捧腹的是,这个台湾版的京剧《小红帽》竟是用英语演唱的。我当时就沉不住气了,就说:“老师,对不起,我还想说两句。”
  老师有点尴尬,但还是同意了。我理直气壮地说:“明天这个戏不能算是京剧。”
  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纷纷问我它怎么就不是京剧呢?
  我解释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一般表现的是传统的历史故事及历史人物,有很多风格不同的流派。虽然《小红帽》的确是用了一些京剧的唱腔,也有京剧的服装什么的,可一个小女孩穿着京剧戏服,不只是中国人觉得滑稽,就连在外国人看了,也会摸不着头脑,恐怕更不懂。那些所谓的艺术家想搞中外杂交,在西洋故事里琢磨出了个中国娃娃,又用中国京剧演西洋的故事,他们自认为是一种改革,但是我认为却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的侮辱。”
  老师和同学们都吃惊地看着我,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京剧流传这么多年,自然有它自己的规矩。尽管那部戏也一再经过修改,试图接近京剧的风格,但它只是一种新体验,一个大胆的尝试,并不能作为正式的京剧来演出。比如穿着京剧的服装,用着京剧的唱腔,却唱的是英语。实在是有点儿不伦不类,会让行家觉得很可笑。京剧的戏词本身就是一首诗,用诗作戏词,本来是押韵的,可要用英语的话,那音什么的都不正常了。所以我说明天那个演出不是京剧。”
  我只是客观地、比较地说明了情况,就是因为怕误导这些非华裔的大学生。在京剧艺术方面,他们本身就是一张白纸,你往他们身上画什么他们就是什么。假如真的被那部戏影响了,无论他是否真的知道京剧是怎么一回事,另外小红帽也穿一个京剧花旦的服装,下回他们就会认为,我们看过京剧的就是《小红帽》,也实在很可笑。”
  老师说:“这样,你要是这么了解京剧,可以给大家讲一堂京剧吗?”
  我愣了片刻,忙说:“好呀!我可以讲。”路上我一直在想,回到家马上就向爸爸请教,让他再给我突击补充点京剧知识。
  虽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觉得挺新鲜的,可是我还是很热情地答应老师说可以讲的。因为我原来在高中时讲过这个课,所以我对讲京剧还是有经验的。另外,对于这些连初步京剧知识都没有的人来说,我讲的内容比较合适,起码不会误导他们,让他们知道京剧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后他们会看到电视里出现京剧,他们能准确地说这是京剧,这些最基本的那些知识得让他们知道。
  第二天就准备好了,跟那次高中毕业时的京剧讲座的材料一样,但是没有服装,也没有剧照,老师提供了一些照片和录像带,因为她是搞艺术的,什么资料都有。我就按高中时候讲课的方式给他们讲了讲京剧。
  中国式的激情表达的最有效的方式:戏剧。京剧站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肩膀上,永远不会衰亡。京剧主要表现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历史故事。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笙等。
------------
我在美国的大学讲京剧(2)
------------
  京剧特点是有唱、念、做、打、翻之分。唱腔则有两种形式:一是二黄调系统,即雅部(昆曲、徽剧);一是西皮调系统,即俗部(秦腔、汉剧)。
  为了具体,我配合DVD,给大家讲了《贵妃醉酒》那出戏。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被唐明皇宠爱,骄傲得意,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在这出戏的前半部分,她被八个宫女簇拥着,前去与皇帝百花亭宴乐。
  一出场,她就唱道:
  海岛冰轮初转腾
  皓月当空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京剧中很少有道具,常用动作交代一切,上桥,下桥,以动作表现时空的转换,跨越时间、地点、空间,虚拟流水。宫女们紧随其后,与她一起动作。水袖和扇子的运用非常频繁,扇子可以代表很多东西,比如唱:“见玉兔”时,就把脸躲在扇后,比如玉兔,仙女、大雁、鱼、鸳鸯等,都是用的比喻。
  因为皇帝的宠爱,她感到自己就是嫦娥,是最美的皇后,她骄傲、美丽,多情。“雁儿并头飞”,此刻鸳鸯比翼,花也红,月也好,如鱼得水,一切都非常美好。
  可是,刚高兴没一会,太监突然跑来,说皇上去西宫见梅妃了。杨贵妃顿时嫉妒、失落,又要掩饰自己的情绪,看见花、鱼一切都不对劲了。她调戏太监,借酒浇愁,叼着酒杯下腰喝酒,做了很多优美而妩媚的醉态。失宠后,她立即情绪低落,却又无可奈何,最终悲切切、惨兮兮地回宫去了。
  梅派的表演,把杨贵妃的美、媚、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演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大家看得如痴如醉,已经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随后,我又唱了《苏三起解》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作为结束。
  大家热烈地鼓掌,夸奖连连。还有人觉得京剧确实非常有意思,并从此喜欢上了京剧。
  一个大学生给一群大学生讲课,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这之后,我第三次又给全校的教授们讲一堂京剧课——普通学生给教授上课,这更是绝无仅有的事,一下子轰动了全校。
  我就是以这种方式在美国推广京剧,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也让同学了解了京剧,使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在异国的校园里被宣扬,慢慢地被老师和同学们了解,这让我有一种成就感,庆幸自己终于能够为祖国做点事情。
------------
做最棒的自己(1)
------------
  我在校期间获得了若干奖项,赢得了许多别人无法企及的荣誉和关注。有人说我才华横溢,有人说我天性聪慧,有人则说我运气好,生逢其时。艳羡之余,多数人都以为我得来的很容易,似乎只要你叶菲一伸手,所有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探囊而得。事实并非如此,我的一些小小的成功也是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和汗水,包括最简单的学业。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有相同的境遇,但为什么他们没有取得和我一样的成绩呢?我想大半都是因为懒惰,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劳,而是找理由、找借口拒绝有挑战性的东西,以致自身的潜能无法得到发挥。当他们抱怨自己一事无成时,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今天的境遇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我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在这里一并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第一,发现自己的优势。
  任何人都有优点,同样也避免不了缺点,但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短处,却是很多人的盲点。然而,一个人只有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并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素质、兴趣来确定努力方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顽强的信念和意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实例:有人小时候身体孱弱,长大却成了有名的大力士;有人幼年腿脚不好,后来却成了芭蕾舞星;有人患过肺痨,最终却成了歌唱家等等。这些人拼命奋斗,原本只是想要克服他们的弱点,与别人一样,不料结果培养出超群的能力。这并不是造化在补偿,而是人的意志在发挥作用。
  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归结起来就是:“下定决心坚持到底!”在做一件事情时,局面越是棘手,越是要坚持尝试。在面临严重的挫折时,只有坚持下去,加倍努力,才能把事情办成。
  第三,要突破常规思维。
  一般人都喜欢用常规的思考方式,因为它有榜样力量,能使人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省去许多摸索的步骤,能少走弯路,减少时间和精力的耗损,又可以提高做事的成功率。
  但是,这样的思维定势往往会使人陷进一种旧的思维模式中,难以进行新的尝试,无法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新的突破。因此应当敢于突破思维定势,不按常理出牌,用新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有更大的突破和创造性的收获。
  惯例与常规经常反映在人的大脑中,便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模仿不如创新,即使要模仿,也得保持清醒的大脑,懂得什么该模仿,什么该放弃,如果没头没脑的就去模仿,永远也不会优秀。
  第四,要有牺牲精神。
  要想获得成功,就得付出代价。换句话说,也就是成功没有任何捷径,你想得到什么,你就得付出什么。审视有史以来的所有成功者的生活,你将会发现,他们付出了与成就相对等的代价。在达到成功之前,必须花上许多年的努力与准备,这是想要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就的不变法则。
  珍贵的东西总是得来不易。就像我在那年暑假学习代数Ⅱ和三角一样,我牺牲的是娱乐和轻松,最终才换来了跟上学习进度、如期完成学业的结果。许多人之所以与成功无缘,正是因为他们不想付出代价。
  美国女高音歌唱家席尔丝说:“没有一条捷径会通往值得你去的地方。”如果你渴望成功,就应该知道成功的基础是专注,是付出,是持续的努力。如果你想寻找简易的捷径帮你达到目的,那么无论你的目标是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奖学金、赢得尊重,你都会大失所望。
  当一个人决定了自己的目标,也想清楚了你愿意为所定目标付出的代价后,你就得准备,在投资有所回收之前,慷慨而长期地付出你的时间和才智。那些所谓一夜成名的人,在众人肯定他们的成就之前,也曾默默无闻地奋斗过许多年。
  第五,培养良好的习惯。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与朋友们讨论过“习惯律”的问题。他把习惯看得比黄金还要宝贵。他说:“不幸的是,一般人提到习惯这个词时,他们心里想的往往是坏的习惯。”
  我们的德行和恶行同样都是习惯的一种。习惯的重要性可以说仅次于天性。任何一种思想和行为方式,只要是不假思索,完全出于自发,它就成为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记者接着问道:“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
  无独有偶,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请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作演讲。
  当学生们问到“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比尔·盖茨表示赞同,他说:“我认为沃伦关于习惯的话完全正确。”
  这两位殊途同归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诀窍,即: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
  好习惯实际上是好方法——思想的方法,做事的方法。培养好习惯,就是在寻找成功的方法。
  第六,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
------------
做最棒的自己(2)
------------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才华横溢,但他们不事张扬,不被众人所知,却又总是哀叹自己命运不济,怀才不遇。他们就像在寂静无人的深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的美丽花朵,遗憾的是没有人欣赏到它的美丽,然后便花落无痕,悄无声迹。
  当年电影《飘》已开拍,主角郝斯佳的人选却迟迟没有确定下来。
  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女演员费雯丽一心想争取出演主角郝斯佳。但在当时,她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演员,也没有什么名气。怎样才能让导演知道“我就是郝斯佳”呢?费雯丽决定毛遂自荐。
  一天晚上,刚拍完《飘》的外景,制片人又愁眉不展起来。突然,他看见一男一女走上楼梯,只见那女士竟把自己扮装成了郝斯佳的样子。男主角一见,兴奋地大喊一声:“瞧,她就是郝斯佳!”
  制片人回头一看,顿时被惊住了,“上帝呀,这不就是活脱脱的一个郝斯佳吗?!”
  费雯丽就这样被选中了。
  一定要表现自己!
  平庸的人往往只会等待机遇前来敲门,智慧的人则往往敢于坚定地叩响机遇之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太想在谦虚谨慎的等待中被伯乐发现,而不愿毛遂自荐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有时尽管才华横溢,也只能在无谓的等待中消耗殆尽。很多时候,人的失败实际上就是观念的失败,人的悲剧,本质常常是不能超越自我的悲剧。
  第七,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他会说成功哪会那么容易。可事实是,只要你相信,成功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我可以讲一个故事:1965年,一位在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的韩国学生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地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想到这里,他认为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将是一个不错的题目。不久,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总统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正如威尔·布雷登所料想的,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而红遍天下。后来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能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第八,学会乐观。
  谁都有感到烦闷无聊时,我也毫不例外,对付烦恼的方法,我一般就是听音乐或看书。
  要想逃脱烦闷为我们所造的牢笼,就要先研究自己怎样排斥新思想,然后才能使思想开朗,检讨自己怎样处世待人。正如苏格拉底的教导:认识你自己。
  静观自己思想的来龙去脉,倾听自己内心的思考,具体的做法就是多读书。
  生活在繁忙的现代,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除非与他们直接有关的书籍。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用无穷,往昔的智者们都认为只有知识的快乐最令人满足而且最能持久。
  学会乐观会引导你走上一段你从未走过的旅程,使你感到这世界是奇妙的,而你的生活也因此会充实起来。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