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孝宗统治下的十八年:被遗忘的盛世》

_10 张嵚 (现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恰如那句台词所言:我猜透了开头,可我却猜不透这结尾。还是让我们先从开头开始吧。
天顺八年,平静的李东阳步入了永远不会平静的官场。那是大明朝最折腾的几年,大藤峡叛乱,荆襄叛乱,满浚叛乱……从皇帝到大臣都很忙。然后是废皇后,宫廷计划生育工作,炼丹,修道,纸糊的阁老,泥塑的尚书……渐渐的大家都不怎么忙。
不管大家忙不忙,李东阳始终很忙。先是干韩林院编修,苦熬了十年后,升为詹事府左庶子,主管太子府的公文往来工作,又过了九年,继续提拔,成为东宫侍讲学士,也就是太子朱祐樘的老师。从正七品的修撰到正五品的侍讲学士,足足用了十九年时间。貌似进步缓慢,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全是前途远大的好工作呢。
之所以这么有前途,当然还是李大才子工作成绩好,在成化朝纷乱的朝局里,李东阳兢兢业业安心工作,一只妙笔横飞,再枯燥的公文都能写得花香四溢,一等一的“模范秘书”。他为人也很低调,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好作风,群众关系处得好。领导关系处得更好。成化朝鱼龙混杂的大佬们,不管是能臣李贤彭时,还是纸糊的阁老万安刘吉,乃至后来的倔老头徐溥,都对他赏识有加。由此可见,李秘书不但干工作有一套,搞关系也同样有一套,在这一点上,他比同为谋划大师的邱浚强太多了。
不但官场混得如鱼得水,李秘书在文化战线上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书法绘画门门轻松,直接引领了当时大明朝的文化时尚。上午做的诗,下午就红透大街小巷,连青楼里卖艺的妓女都天天唱。随便几笔做的画写的字,放到书画市场上立刻万人空巷,不用等他死就能卖天价。甚至到了弘治朝,一批文人紧紧团结在以他为核心的文化名流周围,形成了一个名传千古的诗词流派:茶陵诗派。
第二章 弘治鼎革:弘治朝的拨乱反正之路 五、大明最强内阁:弘治朝的阁老们(17)
官场混的好,文化圈同样混的好,这何止是能臣加才子,简直是脚踩政坛文坛画坛的三栖明星。这种人,放在今天只有一个称呼:大腕。
饶是名满天下,但事实上,朱祐樘起初对李大腕并不感冒。这也难怪,同刘健和谢迁比起来,李大腕给朱祐樘当老师的时间实在有点短。何况,他既不像刘健那样会吼,也不像谢迁那样会说,印象不深刻是自然的。
所以朱祐樘登基后,老同事刘健很快成为内阁重臣,李东阳却先是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孝,后来又被提拔为左庶子兼侍讲学士,到弘治三年又掌韩林院事(中央大学校长)。虽说也是一步步提拔,但在朱祐樘看来,这位名声在外的文化名人,还是干文化工作最有前途。
然而不久以后,一件事情的发生,却让所有人改变了对李东阳的看法,也让朱祐樘看到了这位大腕最大的本事:谋划。
这正是拜我们前文提到的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所赐。那一年,黄河发大水,长江发大水,山西、陕西、四川等地闹旱灾,可谓是无处不闹灾。
朱祐樘急的上火,下诏大臣们上书言事,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各类奏折纷纷送到了朱祐樘的案头上,像以往一样,有推卸责任的,有张口乱骂人的,还有个别无耻的借机拍马屁的,总之都是驴唇不对马嘴。
而看得头大的朱祐樘,目光却突然被一封奇特的奏章吸引。这篇奏章的题目叫《应诏陈言奏》,作者正是文化大腕李东阳。
这是李东阳官场生涯里一篇重要的奏章,也是一篇将李东阳的博学、智慧、眼光、凝结到水乳交融的一篇名作。在这篇文采斐然的奇文中,李大腕充分发扬了自己心忧天下的高贵精神和学富五车的光荣传统,以荡气回肠的文字旁征博引,接连引用了圣贤孟子的十条语录,一一加以解说,进而含沙射影,抨击大明朝存在的各类施政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既拉大旗做虎皮,又解决实际问题,更兼骂人不带脏字,堪称是大明朝各类奏章里的标准范文。
在这篇奏章里,李东阳告诉朱祐樘,所谓天灾,其实是人祸。现在农村经济很不好,土地兼并很严重,老百姓不闹灾,都吃不上饭,不解决人祸,怎么救灾都是白救。
李东阳又告诉朱祐樘,别老哭穷,你爹当年搞一次封建迷信活动的钱就够养活几个县的老百姓了,现在好多封建迷信活动没叫停,宫廷的开支也太多了,咬牙过几天紧日子,救灾的钱也就有了。
李东阳还告诉朱祐樘,所谓救灾,救完了不管,等于没救。不闹灾的时候就要居安思危,水利要兴修,官仓每年也要额外准备储蓄粮,等着救灾的时候用。只有这样,才能灾年无灾。
另外关于司法、税收中的腐败等各类弊端,李东阳也同样在文中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不但揭露,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详细办法。既切中要害,又谋划周详,更兼眼光独到。
要是评选那一年抗灾救灾的“最佳奏章奖”,此文可谓当仁不让。
当朱祐樘一口气看完这篇奇文后,相信他的脑海中只回旋着一句话:十五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果然,此事过了不久,李东阳就高升了,先提拔为礼部侍朗,再加封内阁侍读学士,专门主抓诏书起草工作,弘治八年邱浚病逝后更是高升一步,正式入阁,成为大明朝最高决策层的人物之一。
之所以升得这么快,除了朱祐樘的赏识外,也同样和另一个人的悉心培养分不开:内阁首辅徐溥。
第二章 弘治鼎革:弘治朝的拨乱反正之路 五、大明最强内阁:弘治朝的阁老们(18)
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老夫子,徐溥看人的要求极高,一般同僚很难有入他的法眼的,而李东阳,则是为数不多中的一个。
徐溥对李东阳青眼有加,几次选拔干部的时候都倾力举荐。李东阳升内阁侍读学士,就是出自徐溥的建议。两人的私交也很密切,经常在一起谈诗论画,并且互赠礼物,堪称是莫逆之交。在李东阳赠送给徐溥的各种礼物中,有一样正是名传千古的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
而在听风就是雨的明朝,这事当然逃不过言官们的法眼,传来传去就走了样,成了李东阳向徐溥行贿,个别鼻子灵的还写弹章大骂。不管是朱祐樘,还是这两位当事人,对此都置之一笑,全当是苍蝇嗡嗡。
然而很久以后,到了弘治十二年(公元1500年),已然退休在家,生命已到最后一刻的徐溥,突然又想起了这件事,他急匆匆地派孙子出发,拿着这幅画去京城找李东阳,务必要亲手交还到他手里。之后,年迈的徐溥卧病在床,医生把完脉之后叹息着说快准备后事吧。可徐溥却还是咬牙撑着,一直撑了一个月,直到孙子风尘仆仆的从京城赶回来,告知李东阳已经收到了画,这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不久之后,徐溥病逝。
人家送你的东西,临死了却还送回来,徐溥为什么要这样,难倒仅仅为了廉洁的美名?
二十年后,同样退休归家的李东阳在一篇文章里深情地回忆了这一幕。原来,徐溥孙子交与李东阳的,除了这幅画外,还有一封徐溥的亲笔信,而在这封信中,有一句话,让李东阳从此牢牢记住。
吾之志,交汝也。
这正是徐溥之所以这样做的缘由。这幅记录了北宋盛世荣光的《清明上河图》,在徐溥的眼中,不仅仅意味着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意味着一个治世的理想,这是一个他为之奋斗的理想,而收到这幅画的人,他希望能够将这个理想延续下去。
国泰民安。
李东阳,我相信你会做的比我更好,这就是我的缘由。
事实证明,李东阳没有让他失望。
自进入内阁以来,始终兢兢业业,事事以天下为先。尽管他没有邱浚那般看穿未来的大智慧,却在具体施政策略上远胜于这位老前辈。邱浚《大学衍义补》中的许多内容,都被他以最为稳妥的方式实施,国家的大政方针,他都能做到精心谋划,从军事到生产到税收,每一样工作都做到万无一失,事事做到谋而后动。在他入阁的那些年里,国家基本上没有伤筋动骨的大改革,然而大事小情的处理,国泰民安的朝局,无不凝结着他的心血。他就象“神州七号”的主控电脑,以其缜密的思维和高效的运转,无数次托起腾飞的辉煌。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高效的组合: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具体的分工很明确:刘健拍板定方向,谢迁努力抓宣传,李东阳则负责谋划实施,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明王朝的发动机,就此以最高的效率运转起来。
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曾说: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合起来是一群熊。
话虽然说的刻薄,可看看历史上的许多事,却无话可说。特别是在官场上,牛人与牛人搭档的结果,总是见面了就掐,干工作更掐,掐到告老还乡都不罢手,直到写回忆录盘点成绩时才发现:一辈子除了掐,啥正事没干。什么牛人,说熊人是一点不夸张。
但如果要说例外的话,刘健、谢迁、李东阳却算是绝对的例外。在当时,三位阁老可谓朝臣中的人尖子,却是性格互补,施政风格互补,脾气互补,虽然彼此之间也曾有过争吵,却终能做到事事以国事为先,分工明确密切配合,说是最佳搭档,那是绝不过分的。
如果套用瓦德西的话来评价他们,或许可以这么说: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个人是三条龙,合起来是霸王龙。
在这个“最强内阁”的引领下,一幕幕盛世的好戏,轰轰烈烈的上演了。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引言3
但凡谈起盛世,总有一件事回避不了:打仗。
国泰民安么,百姓安乐么,放到盛世的华光图景下,貌似样样齐全,却也貌似缺点啥?君不见强汉荣光里,是北逐匈奴的璀璨画面;君不见盛唐长歌中,是壮士开边的豪迈诗篇。天下太平算啥?黎民安康又算啥?千秋盛世的光辉画卷,总需要赫赫的武功来映衬。古往今来,无数自诩为“圣君”的万岁爷都曾这样想过。
比如在那个被许多知名教授推崇为空前绝后的“XX盛世”里,那位被赞誉为“十全老人”的千古圣君,就是个在这方面相当执着的人。眼看着横扫天下没仗打,可一心追求的“十大武功”还没攒齐呢,咋办?大手一挥冲着西南边陲的大小金川开战了,前后历经八年,调兵几十万,伤亡数万人,国库存银消耗一空,代价如此惨重,最后只不过是扫平了两个既无战略价值也无政治意义的小寨子。所谓赫赫武功,不过没事找事;所谓横扫天下,不过屠戮妇孺。这样的胜利是胜利?噱头还差不多。流传到今天,与其说让后人热血澎湃,不如说让我辈哭笑不得。
但噱头都是吹出来的,直到今天还有人接着吹。吹得很多人都心向往之:毕竟这也是一种面子,横竖不关我的生活。对于这样的人,我也只有一句话:感情上战场挨刀的不是你。
这样充满噱头,甚至让我们哭笑不得的“盛世”,算不得真正的盛世。一个真正的盛世并不回避战争,但一个真正的盛世,却不能迷恋战争。早有人说过很多遍: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怎么个延续法,那些拿战争当面子的“圣君”们却不一定懂。
对于某些帝王来说,战争或许只是一种面子。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却不仅仅是一种面子。所谓守土开疆,所谓北逐胡虏,所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演绎出无数凝血的记忆,却只汇成了四个字:国家利益。
如果一个国家是一家公司,那么战争,就是一笔充满风险性的长线投资。无论政治意义还是军事意义,或者是经济意义,都是战争参与者所谋求的回报。许多“圣君”并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在他们的手中,战争成为一项虚耗民力却没有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无数曾经强大的王朝就这样走向了“破产”。
万幸,朱祐樘懂得这个道理。
他即位的时候,面对的是极其严重的外患,北方、西北甚至西南边境皆有战事。特别是北方的蒙古鞑靼,在一位优秀的统帅:达延可汗的率领下,正日益强大。蒙古的铁骑如阴霾一般,沉沉的压迫在大明朝北方边陲上。而朱祐樘接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的江山:军备腐败,部队战斗力低下,边防废弛,士兵厌战……他又该怎么办呢?
自即位以来,朱祐樘整治军备,加强军屯,改革军官选拔制度,任用贤能,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在渐渐的恢复,残破的边备日益巩固,然后……是不是该整顿兵马,大打一仗了?
事实是,没有。
纵观整个弘治朝的军事历史,我们很惊讶地发现,并没有发生什么足够载入史册的大规模战役,也没有类似“封狼居胥”那样激动人心的胜仗,至于开疆拓土雄霸天下之类的追求,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盛世”,是不是太窝囊了?
当然不是。
自古以来,言战者未必勇,言和者未必怯。动动嘴皮子充英雄的本事谁都有,可战争的残酷性和风险性,却未必是每个言战者都明白的。朱祐樘是从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开始励精图治的帝王生涯的,历史也仅仅给予了他十八年的准备时间。更何况,他北方的对手:达延可汗,虽然仅在《明史》中被笼统地称为“小王子”,却是一个足够媲美蒙古民族历代天骄的军事奇才。
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对手,仅仅有血性是不够的,采用最明智的军事策略和外交策略,最大限度的保障国家的利益,是每个有头脑的统治者都会作出的选择,而非简单的冲冠一怒。
所以在这段貌似“窝囊”的历史中,我们也同样看到如下真实的景象:万里长城的雄关日渐连成一片,边防日益巩固,明朝边军在局部战斗中多次击败侵扰的蒙古骑兵,在有限的冲突中一次次打击着他们南下的野心。而大明军队中也渐渐涌现出了一代杰出的将领,他们的声名与战功,尽管并不为今人所熟知,但他们的热血与功绩,同样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纪念。
那么,且让我们的目光穿过沉重的历史,投向雄关漫道的边疆,看看他们金戈铁马的风采吧。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1)
读中学的时候上历史课,最喜欢研究历史教科书上的中国历代疆域图,其中明王朝的疆域图有两张,一张是永乐年间的,一张是万历年间的。然而细细研究一番,却发现了蹊跷:永乐年间的明朝西部中央直接控制区域,是延伸到新疆哈密地区的,而万历年间的明朝西部实际控制区域,却收缩到嘉峪关地区。丢了这么一大片国土,没有缘由是不可能的,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教材上却没有讲,于是满头雾水的去问老师。老师倒是很认真,仔细研究了一番地图,然后很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我也不知道。
但我还是不甘心,在之后的很多年里,翻阅了大量史籍,无奈关于哈密的记录都是零零碎碎的。抽丝剥茧多年,总算大致弄清了来龙去脉,却惊讶地发现,这座边陲重镇的存废,兴衰,得失,却都与弘治朝和朱祐樘有着莫大的联系。交织其中的记忆,有如哈密瓜一样的香甜,也有如兰丁草一般的苦涩。
该从什么地方讲起关于哈密的故事呢?是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朝设立哈密卫开始?还是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蒙古攻破哈密,哈密王族东逃开始?如果给所有的香甜与苦涩找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我们不如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一封闪了朱祐樘腰的升官申请书说起。
弘治元年的事,前文已经说了太多了。罢传奉官、丈量土地、恢复经济、整顿军备、考察官员……朱祐樘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章,有拍马屁的,有谈工作的,有检举揭发的,有互相乱咬的,有没事找事乱喷口水的。那一年,他比较忙。
而在那一年的二月,比较忙的朱祐樘收到一封来自西北哈密卫的奏章,比起那些拍马屁的乱喷口水的,这份奏章写的相当实在,中心思想就一个:要官。
当然,要官的理由也相当充分:俺家祖上就被朝廷封为哈密王,后来俺在西北浴血奋战,不费国家一钱一粮,成功收复老家哈密,可是朝廷只给了俺一个都督,现在您登基了,俺也跟着沾点喜气,你就封我一个王吧。
奏章的作者,正是哈密忠顺王后人,时任哈密都督的罕慎。
这个人朱祐樘是知道一些的,他是哈密忠顺王的后代,成化年间哈密沦陷后,他扎根大西北坚持斗争,终于在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集合当地忠诚于明朝的蒙古部落,打了一场漂亮的突袭战,胜利收复哈密,捍卫了大明朝的西北边陲。这在当时,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名号响当当,可罕慎本人心里却失落着呢:收复了故土不假,可总该给咱一个名分不是?可申请报告打了一大堆,多年以来全都石沉大海。这回趁着新皇登基,再来碰碰运气。
朱祐樘倒是觉得该封,边陲重镇,需要这样一个能人守着,再说人家也是劳苦功高,当然应该表彰嘉奖。封吧!
弘治元年二月十四日,朱祐樘下旨,册封哈密都督罕慎为忠顺王,世袭镇守哈密。这下该册封的册封了,该给的都给了,总算是皇恩浩荡,你小子好好替我守边疆吧。
在忙得焦头烂额的弘治元年,册封哈密不过是一件不太忙的小事,但朱祐樘却没料到,这件貌似不太忙的小事,却让他忙上加忙。
就在册封诏令发出没几天,回哈密复命的使者还在路上,一份来自西北边疆的急报,却令朱祐樘乃至整个大明朝目瞪口呆:哈密发生政变,哈密都督罕慎被杀,哈密重镇再次沦陷。您的皇恩浩荡,他是无福消受喽。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2)
事情本身就够窝囊了,可看看整个政变的过程,更加窝囊――都是娶媳妇惹的祸。
罕慎要娶媳妇,本身也没什么稀奇,册封在即,这是喜上加喜的事,再说人家艰苦奋斗几十年,也该享受享受了。可问题是,新娘子身份比较特殊:吐鲁番首领的女儿。
这吐鲁番和哈密可是世仇,当年就是他们占领哈密,把罕慎一家赶出去喝风。而今虽然罕慎收复哈密,但吐鲁番实力尤存,对哈密也一直惦记着呢。
可惦记有什么用?罕慎人强马壮,硬来是不可能了。所以吐鲁番首领阿麻黑干脆跑来装孙子:俺们当年对不起你,您老人家大人有大量,别和俺一般见识。俺以后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俺女儿长得漂亮,要不也归您了?
这等好事罕慎当然来者不拒,高高兴兴地跑到吐鲁番地盘上接新娘去了,谁知刚到就被吐鲁番人五花大绑,抓起来一刀宰了,接着吐鲁番发动进攻,群龙无首的哈密卫登时崩溃,辛苦数十年方才收复的哈密重镇,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落在了吐鲁番手里。
杀了人家的人,占了人家的地,闪了大明朝的皇恩浩荡,这下可闹大了。吐鲁番首领阿麻黑实在胆大,耍完了美人计后还不消停,接着就给明朝廷上书,申请和哈密首领罕慎联姻,并请赐蟒袍等物,这架势,是要把忽悠进行到底了。
虽然山遥路远,可明朝到底不是好忽悠的,使者刚到了甘州,哈密事变的消息就传来了。罕慎娶媳妇被杀,阿麻黑盘踞哈密,来龙去脉,都已经摆在了朱祐樘的案头上。
明朝廷登时哗然,小小吐鲁番,竟然敢撸大明朝的胡须,这不是翻天了?可最晕的却是朱祐樘,眨眼间老母鸡变鸭,好好的哈密重镇说丢就丢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起哈密的事,这真是一笔烂账。
哈密卫,设立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册封归顺的蒙古首领安克贴木儿为忠顺王,世代镇守哈密。从此,哈密成为明朝西北重镇之一,它不仅仅是长城最西端嘉峪关的屏障,更是明王朝控制西域地区的重要棋子。明朝建国的百年来,西域诸侯以及西方国家使者入京朝见大明天子,都要在哈密交换关文;中亚乃至阿拉伯地区的商旅进入中原,也同样要经过哈密。无论是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乃至军事地位,哈密都是相当重要的。
如此重要,不被人惦记是不可能的。瓦剌强大的时候,经常来打家劫舍。鞑靼强大了以后,各类部落也经常来,但基本是抢完了就走,很少有留下来过夜的。直到距离哈密以西一千多里的地方,崛起了一个强大的邻居:吐鲁番。
吐鲁番,就是今天新疆的吐鲁番地区,与哈密一样,明朝初期同样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明朝册封吐鲁番首领久伊吉尔查为都督,从此世代朝贡,与哈密相比,起先它只是西域的一个小部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吐鲁番历代首领的励精图治,到明朝中期,吐鲁番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不断吞并周围部族,已然是西域一方势力。而与之相邻的哈密卫,自然成为他们眼中的下一块肥肉。
与吐鲁番相比,数十年来,曾经强大一时的哈密卫,早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起初的几任忠顺王还都是励精图治的人,对明朝忠心耿耿,镇守边疆也颇有功劳,可后任的忠顺王呢?只应了一句话:越活越抽抽。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3)
从永乐年间以后,明王朝越发感到,这个曾被看作西北屏障的哈密卫,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麻烦。
首先是哈密的内政问题。哈密境内部族混杂,既有蒙古部族,也有维吾尔等西域部族,本身就难于管理,偏偏之后的几任哈密王都是“败家子”,成日只知道横征暴敛,闹得内部民怨沸腾,隔段时日就会闹场叛乱。从景泰年以后,基本就没有消停过的时候。
内政一团糟,明明没实力,偏偏还喜欢四处耍威风。不敢惹大明,就成日欺压周边的部族,仗着忠顺王的名号,经常对周边部族发号施令,并且时常侵扰周边邻居,不是抢东家的粮食,就是占西家的地。从永乐年开始,西域各部族入京的贡使们,告哈密状的接连不断。久而久之,哈密四面树敌,到了衰微的时候,不挨打就没天理了。
这些事就够让人挠头了,不过还好是发生在哈密境内,离着北京远,眼不见心里也干净。可哈密气人,折腾地方也就算了,还偏偏喜欢给大明找气受。
先就是进京朝贡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边陲部落的进京朝贡,既是中央政府笼络少数民族的政治手段,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部族之间进行贸易的经济手段。部落使者向中央政府进贡土特产,中央政府发放赏赐,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可放到哈密卫身上,这简直成了天天来气。
实在是哈密卫太过贪心,把这朝贡贸易当成是吃大户分浮财的手段,进贡点土产品,就敢漫天要价讨赏赐,送个萝卜讨人参的价。大明朝廷好面子,又不好让人家说自己小气。可白花花的银子赏出去,不肉疼也是不可能的。钱花了,却连个笑脸都换不来。哈密的使者每次来京城朝见,态度都相当的傲慢无礼,不是辱骂明朝官员,就是当着明朝的面欺负其他部落的使者,拿领导不当干粮。
于是哈密使者年年来,大明朝廷年年肉疼。按说花点冤枉钱也没啥,只要边疆无事,就权当是破财免灾了。可放到哈密身上,越破财越招灾。
从明朝中期开始,哈密卫的几任忠顺王,不但贪婪,而且找抽。找抽的最主要表现,就是首鼠两端。
比如正统十年的时候,当时的哈密忠顺王答瓦失里竟然偷偷去瓦剌朝见瓦剌首领也先,朝见完了竟然又给明朝廷打报告表忠心,发誓赌咒说自己从来没有朝见过瓦剌首领。这本事,真是撒谎都不带打草稿。
而之后历任忠顺王庸碌无能,从天顺年间开始,哈密境内内乱不断,出了乱子,只想到向大明求救。一开始大明还管一管,没想到哈密喝饱就忘挖井人,每次帮他平定了内乱,反过头来又开始打秋风占便宜。对于这种既不“忠”也不“顺”的人,慢慢的大明也懒得管了。
就在哈密日益衰弱,大明越发懒得管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眼睛,盯上了这个西北重镇。周边的部族相继侵扰,蒙古部落也经常过来打劫,而在哈密的边上,原本弱小的吐鲁番经过几代人励精图治,已然强大起来,攻击哈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成化八年,这个时间终于到了。
成化八年,哈密忠顺王塔木儿去世,吐鲁番首领速檀阿力趁机攻取哈密城,数日之间,忠顺王的母亲被俘虏,女儿被吐鲁番首领霸占了做妾。忠顺王之子罕慎逃向明朝求救:哈密重镇,丢了!
成化九年四月,明朝得知情形后,朝臣激愤异常,哈密王固然可气,但哈密不能丢!再说了,哈密是大明朝册封的,小小的吐鲁番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是打大明的脸吗?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4)
于是明朝迅速作出了反应,先是派遣锦衣卫同知马俊出使吐鲁番,勒令吐鲁番退兵,没想到速檀阿力胆大包天,大手一挥把马俊给抓了。这还了得,打!成化十年,明朝集合甘肃驻军以及西北赤斤、罕东等蒙古卫所军队进抵哈密,准备武力解决哈密问题,大战一触即发。
然后……虽说是一触即发,可最后也到底没有“发”起来。明朝重兵压境,接连吆喝了几天,却只见吐鲁番军队严防死守,对大明的警告置若罔闻,最后一矢未发,明军却撤了。
倒不是明军不敢打,而是当地谣言满天飞,说什么吐鲁番军队集结了十万大军迎战,还说什么吐鲁番人准备趁势抄后路,奇袭赤斤等部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偏偏明军都督李文又是个不知兵的草包,敌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安全第一,撤!
当然,说李文是草包,倒也不完全准确。他也做了件长脸的事,临走的时候还专门给吐鲁番人写了一封信,大体意思是说:有本事你就在这里呆着别走,我们还会再来打你的。
这一走,就是十年,吐鲁番人在哈密,一呆就是十年。
等到班师回朝才知道,什么吐鲁番十万大军,什么奇袭后方,谣言,全是谣言,连个鬼影都没见着。不过既然已经被忽悠了,说啥也晚了,而当时的成化帝朱见深,正忙着在深宫里炼丹修道呢,也是个不愿多事的人:既然雷声大雨点小,那就先别打了吧。
而以罕慎为首的哈密残部,则被安置在了甘肃苦峪城,并发放谷种等生活用品:朝廷顾不上你们了,先自力更生吧。
当然,明朝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不愿多事,另一方面也是吐鲁番比较会来事。明朝撤军后,吐鲁番在第一时间派使者进京朝见,甚至贿赂朱见深左右的亲信太监,态度也十分谦卑,反复解释:俺不是有意占领哈密的,实在是哈密王太不像话,那地方俺只是暂时替您看着而已。
在朱见深看来,吐鲁番也好,哈密卫也好,都是大明的臣子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要别给我找麻烦,谁占着不一样。算了,就这么着吧,吐鲁番占着就占着了。所以,虽然之后明朝三令五申,勒令吐鲁番归还哈密,却也只是咋呼咋呼而已,基本算是默认了。
可等到吐鲁番人站住脚,明朝才发现,这是个更大的麻烦。
因为吐鲁番并不是什么善类,从前的忠顺王虽然瞎搞带找抽,但总不敢找大明的麻烦。换了吐鲁番却不一样了,嘉峪关就在眼皮子底下,敢占哈密,当然也敢给大明找不痛快了。
自吐鲁番在哈密站稳脚跟后,边关的冲突便不断发生。吐鲁番不但经常骚扰大明边陲,更和瓦剌等蒙古部落勾连一气。至于吐鲁番入京进贡的使者,那是比哈密使者更不拿领导当干部,经常狮子大开口要东西不说,还仗着自己势力扩充,动不动就给大明炫耀:俺家兵强马壮,您要是不赏赐俺,俺可就不客气啥的。
这直把明朝气得够呛,赶跑了一个不听话的,又来了一个更不听话的。可不听话又能咋样?派兵收复哈密?别开玩笑了,那年头皇上忙着歇班呢,内阁是纸糊的,六部是泥塑的,谁管这事?生气也白生。
大家都不管,罕慎管。
罕慎先生很有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就自力更生,在苦峪城一扎根就是十年,召集部族卧薪尝胆,并耐心修复和周边部族的关系,经过辛苦经营,终于重整旗鼓,于成化十八年奇袭哈密,驱逐当地的吐鲁番军队,不费朝廷一分兵马钱粮,成功收复哈密。消息传来,明朝当然高兴,罕慎也高兴,立了这么大功,赏赐当然少不了,别的不说,祖上的王位该给我恢复了吧。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5)
然后明朝廷的赏赐来了,却是“怎一盆凉水浇头”。先是表彰嘉奖罕慎的功勋,然后又给予丰厚的赏赐,可到了封官上,却是格外的小气,只给了罕慎一个左都督的头衔,就是不给罕慎恢复忠顺王的王位。
当然,明朝这么做也有他们的考虑。以前的几任忠顺王,不是不争气,就是不听话,封了王,反而乱子更大,所以不如不封。可明朝不知道,不封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因为当年永乐皇帝之所以册封哈密忠顺王,不是白吃的午餐,而是因为,像哈密这种战略地位重要的边陲重镇,要么中央派兵直接驻守,要么册封当地有名望的首领代为镇守,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保持当地的稳定和防御的巩固。
这就是哈密第一次沦陷和收复的过程,从整个过程看,明朝除了干生气,瞎吆喝,连带给哈密部族发点救济粮外,基本属于“行政不作为”的状态。在行政不作为中收复哈密,也只应了一句话:傻人有傻福。
有了傻福,可犯傻还在继续,明朝对罕慎的做法,却搞成了“不伦不类”,没有“忠顺王”的名号压着,哈密当地仍然是一盘散沙,各方势力你争我抢。而被赶出哈密的吐鲁番,当然更不甘心失败。从成化十八年哈密收复到弘治元年朱祐樘主政,哈密境内持续内乱不已,虽然罕慎能够勉强维持住局面,却也越发力不从心。所以,册封是必须的,朱祐樘做的没错,只是晚了一步。
烂账搞清楚了,而摆在朱祐樘面前的哈密形势,却是非常麻烦的。
哈密再次沦陷。明朝册封的哈密忠顺王罕慎,王位的椅子还没坐上,就稀里糊涂的被人宰了。吐鲁番来了次二进宫,而他们的首领,则换成了更为狡猾的阿麻黑。嘉峪关的屏障已失,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战云密布。哈密部族四下逃散,涌入甘肃地区。一切都是这么猝不及防,在这一轮博弈中,吐鲁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结结实实的闪了大明朝一下。这既是个面子问题,也是个国土安全的现实问题。
情况有多严重?打开地图看看就知道了。哈密位于新疆东部,是西域通往内地的门户。是横穿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千年以来,无论中原王朝政权如何更迭,哈密的意义却始终未变:它是中原王朝控制西域大地的按钮。
明朝的时候,哈密东部的陕甘地区,是明朝抵御蒙古入侵的前线。哈密的存在,足够保护明朝国土西线的侧翼安全。哈密西部的西域大地,素来是明朝的藩属。中央发号施令,西域诸国遣使入贡,都以哈密为中转站,这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纽带。然而现在,它丢了!陕甘重地会因此失去依托,吐鲁番人会勾结蒙古人继续搞事,西域各部落很有可能因此隔断与中央政府的联系。那些看热闹的边陲部落首领们心里一定也会嘀咕:原来天朝也是好欺负的呀!
此时此刻,无论是吃了亏的朱祐樘,还是占了便宜的阿麻黑,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下面怎么办?
怎么办?打呗。杀了大明的朝廷命官,占了大明的地,是可忍,孰不可忍。灭你没商量。吐鲁番呢,事情干都干了,还有啥可说的,赶快整军备战,严防死守,等着大明的天兵天将吧。
打?没错,大明很快出手了,先是陕甘边军与哈密将领阿木郎袭击哈密地区,斩获颇多。然后,大明发布了强硬的诏书,严令吐鲁番归还哈密,否则便不客气。然后……然后就是一封又一封口气日益强硬的诏书,强硬了半天,却最终还是没真打起来。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6)
至于吐鲁番的反应,那就更啼笑皆非了,整顿军备严防死守不假,可是大明的“严厉斥责”砸过来,却立刻低眉顺眼的装孙子,并不断的派使者进京汇报工作,一边深刻做自我批评,一边大包小包的给朝廷大臣以及内廷太监送礼。说我不该进攻哈密?我错了我错了。要我归还哈密?没问题没问题。你说什么我都答应,当然,实际行动是没有的。拖延加糊弄,可就不和你大明撕破脸。
一边是严厉斥责,狠话说尽,却迟迟不见实际行动。一边是满脸堆笑装孙子,占完了便宜就做自我批评,摆伸手不打笑脸人状,实则一拖二赖,继续糊弄中央政府。这就是哈密事件发生后,大明与吐鲁番双方各自做的事情。
大明这是咋啦?小小的一个吐鲁番,竟然搞得如此犹豫不决。不就是打仗嘛,同样的事情,当年的朱见深再胡搞,好歹也拍案一怒出了兵,轮到励精图治的朱祐樘,却成了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咋连他那不务正业的爹都不如?
看看弘治元年的情况吧,朱祐樘的案头上堆满了各地闹灾的报告,北方九边到处是蒙古铁骑侵扰的狼烟,国库里的钱恨不得一分掰成两半花。内忧外困之下,哈密的事情不能不管,可是实在腾不出手来管。冲冠一怒派兵###并不难,可值得不值得背上这个包袱呢?
至于吐鲁番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阿麻黑很清楚,以吐鲁番的实力,灭了哈密忠顺王容易,想挑战大明纯属痴人说梦。一旦激怒了大明,招来明朝的正规军队,别说收复哈密,就是灭了吐鲁番也不难。
在吐鲁番的眼里,大明是一头暂时打盹的老虎。而在朱祐樘的眼里,哈密问题是一个必须要填平,却也要小心不能陷进去的泥坑。正是这样的心态,决定了双方在事件初期的表现:大明声色俱厉,吐鲁番混赖拖延。
而这也正是阿麻黑的如意算盘,先把事情搞成既定事实,拖个两三年,再派人去中央四下打点一番,多说点好话。反正吐鲁番与忠顺王都是大明的子民,谁占着不一样。只要别激怒了大明,再赖个两三年,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从那时起,吐鲁番的使者来来回回的奔波在从京城到嘉峪关的驿道上,整个事件也就反复重复着遣使:大明斥责:吐鲁番认错:赖账这样的老一套剧本。事件的走向也貌似正朝着阿麻黑预想的方向发展着,占有哈密地区已然三年了,大明没有动兵的意思,忠顺王的残部正躲进嘉峪关喝西北风。哈密这道美餐,仿佛已然吞进了吐鲁番人的肚皮,时间,只要再多一点时间,就可以将其消化掉了。对于阿麻黑来说,一切仿佛都很美好。
仿佛很美好,那就让它更美好一点,弘治三年(1490年)三月,春光明媚的北京城,迎来了一批奇装异服的西域使团。没错,这是阿麻黑派出的吐鲁番使团,工作目的也和以前一样:糊弄。
但这次的使团着实不一般,为了保证糊弄的圆满成功,阿麻黑做了精心的准备,首先在使者的人选上下了很大功夫。担任吐鲁番使团首领的,是一个叫满剌土儿的人,在吐鲁番内部的职务级别也不高,却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原忠顺王罕慎的舅舅。
外甥被敌人宰了,舅舅却卖身投靠,给敌人当了狗腿子,大体就是此人之前的全部履历了。派这样一个叛徒过来,当然有阿麻黑自己的考虑:他既是忠顺王的宗族,又是吐鲁番的使臣,是个同各方面都有联系的人。此外,身为叛徒,他也有自己的独门武器:会拍,会吹。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7)
不但派来了叛徒,在经济投入方面,阿麻黑也下了血本,各种珍奇异宝搜罗了几大车不说,又特意挑选了一批擅长文艺表演的舞女和魔术师,组成了一个高水平文工团。并且,还带来了当时国家特级珍稀保护动物:狮子。
顺带说一句,狮子这玩意,在当时不但中原不产,西域也不产(当然现在更不产)。这几头狮子,是阿麻黑费尽心思,从遥远的西方国家求购来的。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水平和商业条件,这几头狮子的价格可谓是价值连城。
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除了那个将糊弄进行到底的远大目标外,也捎带着有个附加目标:为了表示中央政府的强硬态度,大明之前曾连续扣押了多批吐鲁番使者当人质。这下可在吐鲁番炸锅了,人质家属天天找阿麻黑哭闹,把阿麻黑折腾的头大,所以此次糊弄目标明确,既要蒙骗大明,又要解救人质,可谓任务艰巨。
饶是任务艰巨,可满剌土儿不负重托,到了北京后就积极公关,朝廷重臣家的门槛基本全部踏遍,觐见朱祐樘的时候,态度也相当的卑躬屈膝,并充分发挥拍马屁神功,对朱祐樘本人连吹捧带歌颂,直叫人听得飘飘然。
满剌土儿说:占领哈密是我们不对,现在我们经过深刻反省,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归还哈密,求求皇上您大发慈悲,把扣我们的人质放回来吧。
满剌土儿又说:俺们吐鲁番只是一个小部落,绝不敢跟大明叫板,出了这样的事,实在是因为忠顺王太欺负人了。俺们现在天天害怕大明问罪,求求皇上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别追究俺们的责任了。
满剌土儿还说:皇上您是伟大的,您是圣明的,您是我们共同的皇上,永远的皇上,我们对您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想凭几句好听的就能糊弄过去是不可能的,朱祐樘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别忙,满剌土儿还有后手呢。
满剌土儿殷勤地说:为了表达我们的忏悔之情和交还哈密的诚意,我们还带来了一点小小的礼物,皇上您瞅瞅?
珍奇异宝,琳琅满目,在大明君臣的眼前闪闪发光,最吸引眼球的却是那几头狮子。这可是稀罕货,直叫年轻的朱祐樘看得眼睛都直了。
满剌土儿汇报说:这是我们首领特意花重金从国外买来的,您喜欢吗?
喜欢,喜欢,太喜欢了,从小就没见过的东西当然有吸引力。再说了,以吐鲁番的家底,送来这么多贵重东西,难为他们了,真难为他们了。
天花乱坠的马屁,貌似言之凿凿的承诺,外加奇珍异宝,终于让朱祐樘以及许多大臣脑海里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吐鲁番害怕了,他们这次真要交还哈密了。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满剌土儿一行人得到了热情接待,从三月呆到十月,经过无数次的马屁和上下公关,朱祐樘终于答应了吐鲁番使团的要求:放归先前被扣押的吐鲁番使臣,发放赏赐,并派宦官张芾随吐鲁番使团一起回国,以示慰问。
如果事情照这样发展下去,无外乎就是这样的结局:大明又一次被糊弄,吐鲁番得到了大明的赏赐,领回了被扣押的人质,继续巩固了他们在哈密的势力,做了笔赚大了的买卖。至于归还哈密?那是没影的事。护送吐鲁番使团的宦官张芾?只能替大明充当一回笑料了。
从此以后,吐鲁番将更加嚣张,更加有恃无恐,大明的威望将一落千丈,哈密的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8)
万幸,这些都没有发生。当满剌土儿在北京上下活动的时候,当满剌土儿在朝堂上将美好的诺言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有一双眼睛正冷冷地盯着他。当许多大臣甚至朱祐樘本人都被那些不着边际的马屁打动心扉的时候,这个人的心里却在冷笑:在我面前耍马屁神功?你小子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之所以有这种心态,是因为此人正是当时大明马屁精队伍里的头号种子选手:内阁首辅刘吉。
从吐鲁番使团进京的第一天开始,刘吉就在思考:吐鲁番到底想干什么?几次朝堂讨论的时候,刘吉没有说话,当许多大臣乃至朱祐樘本人都相信了吐鲁番人的甜言蜜语时,刘吉还是没有说话。他是一个小人,直言犯谏不是他的工作,而也正因为他是小人,所以吐鲁番打的什么算盘,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当一切照着阿麻黑预想的轨道进行时,并眼看就要得逞的时候,冷眼旁观且从来凡事缩头的刘吉,突然间一声怒吼:皇上!你上当了!
朝堂之上,满坐皆惊。向来都是拍马屁逢迎的内阁首辅,竟然敢说皇帝上了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大明内阁首辅刘吉,人尽皆知的奸佞小人,此刻,将迎来他一生里惟一一次,最铁骨铮铮的时刻。
且看刘吉侃侃而谈。
皇上你上当了,吐鲁番占领哈密,杀死朝廷册封的命官,这是赤裸裸的反叛行为。朝廷本应派大军征讨,就算不动兵,也应该宣布其罪状,勒令他交还哈密。现在他们派了一个使团,送了这么多礼物,不是为了要示好,而是为了让他们占有哈密的行为得到朝廷认可,朝廷现在释放其使臣,还派宦官随行,这就等于中了他的诡计。别人看去,只能说我大明上当,周边的部族更会产生异心。如此一来,不但哈密问题难以解决,恐怕别的地方也会出乱子啊!
一番话,层次分明,将吐鲁番的画皮揭得一清二楚。
这是刘吉一生里惟一的一次直言,他摸准了朱祐樘的脉搏,知道这样做不会带来任何罪过,而且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出手了。
有理,有理,朱祐樘点头,群臣也点头,还是刘大人老谋深算啊!
可是怎么办呢?现在已经答应放还使臣了,难不成还反悔?可是放了使臣,大明又拿什么办法来惩罚吐鲁番?动兵?现在国家的经济情况很不好,出兵是绝对不可能的。还能怎么办?
刘吉却不慌不忙,他告诉朱祐樘,解决吐鲁番问题,武力不是办法,扣押人质更不是办法,办法就四个字:闭关绝贡。
所谓闭关绝贡,就是禁止吐鲁番使臣入京朝见;绝贡更狠,不但断绝双边贸易,更断了吐鲁番的封贡赏赐。要知道,在那年头,每次边陲小族和中央政府的朝贡贸易,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没了,可就过不了日子了。
而绝贡的重要意义不止于此,哈密之所以战略地位重要,主要因为他是西方国家商旅进入中原地区的通道,现在绝贡,其经济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吐鲁番得到的,不过是一个负担而已。
釜底抽薪的妙计,也就是刘吉才想得出来。
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1年),朱祐樘正式下旨,对吐鲁番实行“闭关绝贡”政策,禁止其使臣来京,并且禁绝一切双边贸易,同时,在甘肃张家山等地重新开设通道,外来使臣商旅进入中原,可绕道而行。
这下吐鲁番可揭不开锅了。原先他们牛气哄哄的,仗着自己兵甲锐利,加上大明朝的军事重点在北边而不是西边,所以一次次玩猫抓耗子的游戏,可现在,耗子断了粮,还用猫来抓吗?
第三章 金戈铁马:弘治朝征战录 一、哈密风云:弘治朝哈密争夺战(9)
自从闭关政策实施以后,吐鲁番就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没有了朝贡贸易,让吐鲁番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收入;而闭关的实行,更让原本商业发达的吐鲁番境内陷入了萧条的局面,原本可以通过商旅之路获得的收入,现在统统拿不到了。开始是民不聊生,然后是官不聊生,最后,连身为可汗的阿麻黑也不聊生了。
他本来如意算盘打得好,就是和大明朝打擦边球,磨到最后,把大明朝磨的没脾气了,自然就会把哈密赐给他,这下可好,大明朝来了个断子绝孙的招数,国内反对声满天,大臣连连提抗议,甚至连原本支持自己的王族,也有许多人不满。这样下去,别说保住哈密,连保住自己王位也难。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撑了一年后,阿麻黑终于撑不下去了。明朝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吐鲁番正式归还哈密的土地、印信。第二年,明朝立原忠顺王脱脱的表亲陕巴为忠顺王,哈密卫重镇,重新回归到大明的掌控之中。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次,大明做到了。
吐鲁番服软了,哈密收回了,陕巴做王了,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大明朝的西部边陲终于重归安宁。
看似美好,但是一个人的莽撞,却让一切重新不美好。
这个人,就是大明朝新册立的哈密卫忠顺王:陕巴。
哈密之所以这些年频频动荡,其实和其负责人一代不如一代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明王朝里就有有识之士提出,单纯靠扶植地方势力,是很难保障边疆稳定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移民实边,派遣官吏,实行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特别是哈密如今的地位,说中央直辖不是,说地方自治也难。
可是移民实边,派驻官吏,样样都要花钱。明王朝永乐时期,在西南地区搞改土归流,花费白银数百万,虽然事实证明后来保障了边疆的稳定,但在当时,说这是劳民伤财的有得是。
哈密的情况也是这样,前文我们提到的邱浚,就曾上表要求裁撤中顺王,在那里设立卫所,驻扎军队,屯垦戍边,这样既能保障哈密的安全,更能震慑天山南北各部,保证他们对大明朝的忠心。本来朱祐樘也很有兴趣,可是户部一算账,先期投入就要白银一百多万两,现在全国水旱灾害不断,哪有这个钱,搁下吧。
所以,为今之计,只能从现有的哈密蒙古王族里选一个,代行统治。选来选去,相中了陕巴,这个人没什么能耐,听话,而且是前任中顺王罕慎的表弟,血缘关系最近,就是他了。
可是陕巴到任没多久,出事了。
这次的起因却真不怪吐鲁番。陕巴在当了忠顺王之后,就像一个突然有钱的暴发户一样,抖起来了,在哈密境内飞扬跋扈不说,更时常和吐鲁番闹摩擦,吐鲁番稍一交涉,立刻就威胁说,信不信我找天朝大军来?久而久之,矛盾越来越深。
而弘治六年三月(公元1493年),则出了一件更让人崩溃的事情,陕巴的部将在吐鲁番和哈密交界的地方巡逻,竟然擅自闯入吐鲁番人的牧场,杀掠牲畜人口,最后毁尸灭迹,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