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生幸福论

_15 陈瑛 (现代)
这种人生价值观,是一种大公无私的人生价值观。他们为阶级、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所以他们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敬,成为做人的典范,被后人效仿。
他们的幸福,在于把自己与一种伟大的、永恒的事业相联系,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得以化为永恒的伟大。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是内心世界的理性幸福。
与这种大公无私的人生价值观相反的另一种人生价值观,是只重视个人的名利得失,把争得个人的权益视为天下最大的事。
这种人对于自己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关心,不尽心,甚至有意逃避。而对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安危,个人的名利地位,斤斤计较,把为自己争好处,当成最大的乐趣。争得则乐,不得则甚感痛苦。这种人的痛苦与幸福,都是在个人得失的圈子里打转转的。当个人的利益与自己所应尽的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放弃社会责任,而只顾自己。甚至会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来达到谋取个人私利的目的。
这种人的人生价值观,就叫作利己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具有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的人,在一生中,也可能会得到一些幸福。但是,这种幸福庸俗而且低级,只能在自己心中窃喜,绝对摆不到桌面上来,无颜在大庭广众面前向世人宣布。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对于这种幸福,是嗤之以鼻的。
不同的苦乐观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A在人生价值观中,有一个如何对待吃苦与享乐的问题。
对于苦与乐的看法,就叫作苦乐观。上一编讲过,有不少理论宣扬人生的价值在于享乐,在于物质享受,在于感官的快乐;
-- 306
092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拥有大量钱财,能尽情地进行物质享受,认为这些享受就是人生的幸福之所在。这种把享乐特别是肉体上的、物质方面的享乐当作人生目的的人生价值观,就是所谓的享乐主义人生观。
从根本上说,享乐主义是私有制社会里那些能够进行享乐的人的人生观,它在最初只被那些少数有享乐条件的人所信奉,而与广大人民群众无缘。这些人鄙视劳动、贪图安逸与享乐,把与艰难困苦作斗争视为痛苦和不幸。这种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自古就有的。但是从来没有像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得这么快。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也由于对不发达国家的巧取豪夺,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普遍的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改善了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急剧蔓延。日本的社会学家千石保曾经在许多国家作过调查,他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到处玩乐而不需做工作,那么你是去玩乐,还是做工作?
1987年千石保先生撰文说:“根据大约20年以前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人回答靠玩过日子。美国的比率仅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来,‘玩派’骤然增多”。
“根据1983年世界青年意识调查对11个国家提问的结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
8%;日本为19。
8%,美国为21。
8%。
“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
9%,四年时间增加了7。
1个百分
-- 30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92
点“。
①我们中国是个穷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也只是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所提高。但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相差很远。
那么我国的情况又怎样呢?
据千石保调查,中国不仅有“玩派”
,而且比率高得惊人。他写道:“令人难以掩饰其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
玩派着着实实接近半数,占49。
8%,创世界最高纪录“。

享乐主义如此之泛滥,是非常值得我们反省的。这表明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和引导,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享乐主义者的根本特征,是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事业心,没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奋斗目标。由于这些人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所以就以寻求物质享乐的刺激来填补其心灵的空虚与失落,把享乐当成最高的幸福。恩格斯曾经说过:“享乐主义把丑恶的物质享受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
③信奉享乐主义的人,就是那些由于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力量,所以惧怕艰苦奋斗,经受不起困难的磨练,只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的懒人、庸人。而那些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有着远大志向、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寄托于人民群众,寄托于伟大事业的人,才能凭着精神的力量,战胜艰难困苦,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翻一下我们的历史,几乎每页都记载着先人们的远大理想、艰苦奋斗,几乎到处都记载着对享乐主义的批判和
①②见《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第6期、第7期。中国的玩派即便比千石保调查的数字小一半,那也是非常可怕的。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36页。
-- 308
292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藐视。
中国青年所熟悉的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一书。他在书中写道:“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
①方志敏烈士所写的这一段话,是对整个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当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物质生活极其艰苦,然而他们的志向极其高尚;虽然皮肉、肠胃经常遭受严寒、疲劳、伤痛和饥饿的折磨,流血、牺牲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们的心是热的,他们的情绪是乐观的。吃苦与牺牲,都是投身革命事业之前,就做好了准备的。真是如那支歌中所唱道的:“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中国人民打走了日本侵略军、打败了蒋介石反动派。
北宋的卓越政治家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理想,这也是一种高尚的苦乐观。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很少有人能做到。在封建帝王中,更是没有人能做到。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与战士同甘共苦,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而且在建国以后,也保持、发扬了这种精神。
①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第47页。
-- 30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92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但他在建国之后的简朴生活是一般人难以置信的。一件睡衣,打几十块补丁;一床毛巾被,也是几十块补丁;有时工作到深夜,肚子饿了,就让警卫员烤几块芋头充饥;在三年困难时期,几个月拒绝吃肉,几十天不吃主食,以致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了浮肿病。毛泽东这样做,绝不仅仅是为了省一点肉,省一点粮;也不是偌大个国家,穷到了养不起自己主席的地步。毛泽东是决心要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以人民的苦乐为自己的苦乐。毛泽东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人民,无疑是做出了最大贡献的人,但是他一生没有什么奢侈的物质追求,除了有几万册书籍之外,他没有任何贵重的生活日用品。他的快乐在于读书,在于使民族兴旺发达,让人民安居乐业。
毛泽东是这样,其他老一辈的革命家如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也都是这样,他们也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民之乐、天下之乐,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幸福。
当然,在苦与乐的问题上,我们并非要提倡苦行僧主义,并非说越苦越幸福。
共产党人所作的一切努力,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条件。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一些。这并不是享乐主义。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与享乐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两回事。享乐主义是把一己之享乐,当作最高的幸福,当作生活的目的;而为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奋斗,是把人民的快乐当作自己最高的幸福。
不同的思想境界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A
-- 310
492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在现实生活中,有着不同的思想境界、不同的工作态度、不同的劳动目的的人,对幸福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比如说,不少单位、部门、厂矿、车间,每年都要评选、奖励先进模范。
这些单位中选出的先进人物所获得的荣誉与奖励,即使是相同的,这件事在获奖人的内心所引起的幸福感,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有的感受强烈,有的感受一般,有的无动于衷。
这是由于他们对于工作所持的态度、目的不同而引起的。
在我们周围,有一部分人是在全心全意地为社会做工作,为人民服务。
他们根据社会的要求,不断地在进行自我调整,使自己适应人民、适应工作的要求。他们一心为公,对工作不讲价钱,不怕艰苦,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这些人尽职尽责地工作、并不是为了获得奖金,只是为了搞好工作。
这部分人对于奖金的多少不重视,而对于社会给予自己的荣誉很重视,很珍惜。
他们觉得这是社会,是群众,也是组织、领导对自己的承认、肯定与支持,这也是自己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他为获得这种荣誉而感到幸福,感到振奋,这部分人责任心强,关心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只有做好工作,心中才踏实,才有幸福感。
另有一些人,他们把劳动只看作谋生的手段。
他们认为,干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养家。
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加班加点、提高效益,都是为了多拿奖金。这些人往往被称为“最讲实惠的人”
;他们对于荣誉不大在意,甚至认为荣誉是虚的,发一张奖状,没有什么用,不如多发一点奖金,多一点钱比什么都强。这部分人获得荣誉时,其幸福感是不强烈的。只有大笔的奖金,才能使他们激动不已。
-- 31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92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在本职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勤勤恳恳,尽心竭力。自己的成绩,从来不向外人张扬,群众与领导也不大了解他。
他们本该被评为先进、模范,本该受到表彰奖励,但是由于人们不很了解他,因而也就没有被推选出来。对此他们也毫无怨言。是否被评为先进模范,对他们的工作情绪没有丝毫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做工作并非是为了图表扬、得奖励。
而是为了尽自己的责任。
在这一部分人的心中,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就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心里也就没有什么有愧的地方,这样,自己心中就充满了幸福感。李玉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李玉安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战士。
他参加了有名的松骨峰阻击战,荣立特等功。在这次战斗中,他受了重伤。起初,人们以为他牺牲了。
后来被朝鲜人民军发现尚未停止呼吸,因此得救。
他被著名作家魏巍当作烈士写进了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中。
1952年,他复员到黑龙江省巴颜县兴龙镇粮库工作。
40年来,他隐功埋名,甘当无名英雄。从不以特等功臣向人夸耀,在他的履历表上,也没有填写自己立过功。
他甘心情愿作一名普通复员残废军人,安心地工作与生活。
40年后人们才发现,他就是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著名战斗英雄、“烈士”李玉安。对于40年的清苦生活,他毫无怨言。他说:“我从没把自己看成英雄、功臣,我觉得一个中国人、一个共产党员为祖国流血牺牲是应该的。”还说:“想想牺牲的战友,我知足。”他觉得只有这样做,自己的心中才是充实而平静的,是符合自己的身份的,因而也才是幸福的。
伸手向党和国家邀功请赏,就对不起牺牲的战友,是一种不
-- 312
692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应当的行为。可以说,李玉安是把尽职尽责,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当做最高的幸福的。在他看来,如果凭着自己过去的功劳,去求得物质利益上的好处,那样做于心不安,心灵深处会有痛苦。
对两种生活看法不同也会影响幸福观A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人生中的地位的看法不同,也会影响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前面讨论的享乐主义,除了贪图安逸、惧怕艰苦的一面外,还有只看重物质生活的价值、不重视精神生活价值的一面。
在享乐主义者看来,所谓幸福,就是能获得感官的快乐;而感官快乐则是由物质刺激带来的。
除物质刺激感官能给人以快乐而外,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幸福。在他们看来,精神生活是虚无缥缈的,毫无意义可言。
我们说,物质生活对于人来说,当然十分重要,因为人也是生物个体,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产物,他需要生存与蕃衍,这就必须有物质生活资料,供其享用。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人们首先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够进行政治、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活动。必要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生是重要的,否认这一点是不应该的,也是办不到的。
从另一方面讲,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优越,也是人之常情。人有世界上最健全、最敏感的感觉系统,追求感官的享受,也是人的自然本性。人不仅要求吃饱、穿暖,有地方避风挡雨,而且在这些基础上,总希望物质生活能再好一些,寻求一定程度的享受。从道理上讲,这都是无可非议的,享受应当是人的价值的一部分。合理适度的享受,不应当被视为
-- 31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92
邪恶。
但是,那些注重肉体和物质上的享乐,把它视为人生的主要价值的人,往往用物质生活、肉体享乐来否认精神生活的必要性,否认精神生活在人生中应有的价值。
在他们看来,注重精神追求、注重理想道德、注重节操荣誉、注重文化修养、讲究爱情的纯洁专一、珍惜友谊等精神生活的人,都有“神经病”或者都是一些“傻子”
,追求的都是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他们认为,精神生活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不能解决人生中的任何现实问题。
这些人的观点能够成立吗?
否。
环顾古今中外,应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脱离精神生活的人。
我们试以追求物质享乐为例加以分析。古代的剥削阶级、统治阶级,非常注重追求华丽的服饰与车马,精美的食品与建筑。
追求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感官的愉悦,而且是为着炫耀自己的身份。而炫耀自己的身份,也就是在品味人生价值,这就是一种精神生活。这是寓于物质生活之中的一种精神生活。现代中国社会中,有一些人追求洋烟、洋酒、洋装以及各种洋货。乍一看这是追求物质享受,再仔细分析,其中有一种崇洋的思想。把“洋”当成一种时髦来追求。以洋货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这样看来,人们很少有纯粹的物质享受,在物质享受的同时,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精神生活的内容。问题在于这种精神生活内容的高低与文野。
人们高尚的精神追求,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崇高的理想信念的追求,对美好真挚情感的追求,对聪明才智的追求,对伟大事业的追求。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崇尚气节的优秀传统,就是这样一种注重精神追求的典型。那些气节
-- 314
892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高尚的人,为了维护民族的、人民的利益,为了正义的事业,能够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他们所追求的是民族的大义与自己人格的完美。这种精神,正是几千年来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
有这些追求的志士仁人,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顾自己可能遭到的杀身之祸,或是被监禁、被流放、被抄家,变得一贫如洗的个人命运。在他们的心目中,个人的痛苦与幸福,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只有为自己所认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才是自己所关心的。
正如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中所写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对于林则徐来说,痛苦与幸福已经是合二而一了。他因主张禁烟御敌而被流放,这当然是痛苦的;但是,被流放是因为自己坚持与帝国主义的斗争,是自己一心为着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不是因为自己做了危害民族利益的错事,他内心是无愧的,是充实的,因而他又是幸福的。还有那个决心为变法维新流血牺牲的谭嗣同,他本来可以逃离北京,保住一条命。但是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他在临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表现了谭嗣同的伟大精神,在他看来,能为变法而死,能为昌盛国家而死,死得其所,是他的幸福所在。
他连呼“快哉!
快哉!“表现了崇高的幸福观。那些只知追求物质财富、只知追求物质享乐的人,绝对不会有林则徐、谭嗣同这样的情怀。
-- 31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92
第三章 三 决定主体欲求的精神因素(下)
幸福是灵魂的杰出活动A主体的性格气质与幸福A幸福是灵魂的杰出活动A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指出,“幸福是灵魂的杰出活动”。
(有的译文为“幸福是灵魂的现①实活动”。)
在灵魂的活动中,他又特别强调理智,认为灵魂由理性与非理性(即情绪、情感等)两部分构成。
“如若人以理智主宰,那么,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叔本华也认为“人的最高的、永恒和丰富的快乐,实是他的心灵。虽然我们在青年时不了解这一点,事实上却是如此。”
他还认为文化对幸福的影响,远远超过财富对幸福的影响。如果人只是追求财富,心灵上一片空白,“结果是对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便麻木不仁。
他们对理智的高度幸福既无能为力,就只有沉迷在声色犬马中,任意挥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
②在历史上,还有许多思想家谈到过这一问题。其基本的意思,是说幸福与人的内心世界的状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幸福或痛苦来说,主体的精神因素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外在因素的重要性。
在某些问题上,确实如叔本华所说的那样,痛苦或幸福并非
①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第4页。
②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第7页。
-- 316
03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取决于客观事件,而取决于感受主体的看法。
试举一例来看。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方式,亲人亡故是最令人痛苦的事,可是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却鼓盆而歌,傲然自乐。到他家吊唁的惠施问他:你的夫人为你生儿育女,替你侍奉老人,治理家务,对你们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她死了,你不悲痛,这已经是有背于做人的道理了,你怎么还敲着盆子高兴地唱歌呢?
这不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说:你讲的不对。
我的夫人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悲伤呢?但是后来我想,人是由气聚而成的,“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现在她死了,也是“变而至死”。这好像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是自然规律。她死了,就像在天地这个大屋子里睡着了一样。如果我跟在她后面号啕大哭,这不是说明我不明白人的生死这一番道理吗?既然是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然后又变而至死,这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所以我停止了哭,转而鼓盆而歌。
从人情上讲,庄子为妻子的死鼓盆而歌,是否应当受到指责,庄子这一套理性至上的理论是否太残酷无情了,我们暂不去管它,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什么原因使庄子由悲痛转为快乐的。是什么因素使庄子由悲转为乐的呢?答案只能是他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他觉得人的生死不过是自然的演化,人由自然而来,又回到自然,这是值得高兴的。这样看,庄子在他妻子死后的悲痛与快乐,是由庄子自己的看法决定的。
乍一看来,这是一件荒唐的事,是一种荒谬的理论。但是仔细推敲起来,这种情况和说法在一些事情上还是有道理
-- 31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03
的。因为人的情感、情绪,与人的认识还有所不同,它不是对外界事物本身的简单、机械的反映。人的情感、情绪、各种心理体验,总是有人的理性参与,有人在以往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观念、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渗透在其中。外界的事物只不过是一种引发情感体验的最原始的因素,只是一个信息源。可以说,人的内心世界的各种因素,共同构成一个信息处理机,对外界传入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人的言行与表情,把对信息的处理结果,表现出来。所以在表现出来的结果中,渗透着大量的主体的精神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结果似乎成了被主体的主观因素所决定的东西了。
罗素在《走向幸福》一书中,对这一问题也发表了许多议论。他在第一章讨论人为什么会有不幸时,列举了当时在英国、美国经常看到的人们的不幸的表现。他认为,“这种种不幸的根源,部分在于社会制度,部分在于个人心理——当然,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制度的产物”。
①他认为,为促进人的幸福,在社会制度方面需要进行改革,但是有一部分人的不幸,与社会制度无关。他说,这一类人“他们没有经受过来自外部的巨大痛苦。我假定,他有足够的收入解决温饱住宿问题,身体健康,能够从事各项普通的活动”。这种人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的伦理观,错误的生活习惯所引起,结果导致了对那些可能获得的事物的天然热情和追求欲望的丧失”
②,因而失去了幸福。
①罗素:《走向幸福》,第5页。
②②罗素:《走向幸福》,第7、14页。
-- 318
203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罗素的《走向幸福》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题为“不幸的根源。”在这一篇中,他指出了造成个人不幸的一些主观因素,其中有过分的自我专注,总感到今不如昔的悲观主义,把竞争的成果看作幸福的主要源泉,有强烈的忌妒心,有犯罪感、虐待狂等心理疾病等。他认为这些主观因素,都是使一些人得不到幸福的精神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痛苦是灵魂的愚笨所致。反过来说,幸福是灵魂的杰出活动。灵魂的愚笨与杰出,与人的痛苦、幸福直接相关联。
主体的性格、气质与幸福A性格、气质,是主体精神因素的重要方面。这些因素与人的幸福问题,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罗素所列举的导致不幸的主体因素中,有一些就是性格、气质的问题。他在《走向幸福》的第八章里,专门讨论了“虐待狂”的问题,这种人总是抱怨周围的人用不公正的态度对待他,好像他总是受到别人的虐待,总是别人欺负了他。罗素写道:“要是我们以为人人都在虐待自己,那是不可能感到幸福的”。

罗素所说的这种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常常能见到的。这种人的性格特点是偏执,总是认为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对别人缺乏理解和信任。
他们往往不尊重别人,但对此毫无觉察与反省。总是认为别人不尊重他,总是认为别人与他过不去。这种人对自己的优点、能力、知识,估计得过高;对别人的优点、长处总是看不到,而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夸大别人的缺点。天长日久,使积怨甚多,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自以为别人对他不公正,虐待了他。这种人经常处在苦恼之中,感不到周围的温暖,没有幸福感。
-- 31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03
还有一些人心胸狭窄、性格内向。针尖芝麻大的事,也要存在心里,甚至多少年不忘。鸡毛蒜皮一般的事,也看得很重,非要计较一番,弄个清楚明白。这些人会活得很沉重、很劳累。人们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有矛盾、有误会。人们的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爱好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利害关系也有不同,因此发生一点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若是一宗一件都要论个长短,就会整天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搅得心神不宁,人人都处于紧张状态,生活还有何快乐可言。那些性格内向的人,不愿意把郁积在心里的话对别人讲,只是在自己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叨,或是暗自抱怨,独自一人长嘘短叹。这种人与人来往少,孤僻、不合群。其心中也许是明白如镜,但是不善于言谈,不善于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抒发出来。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种心理疾病。这时,如果再不明白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不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性格,那就会终生与幸福告别了。
关于性格与幸福的关系,以往的思想家也有论述。叔本华曾说过:“我们所能获得的快乐,事先就由我们的个性决定了。”
①“我们的幸福大半依赖我们的本性是什么,我们的个性是什么”。
②他又说:“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理知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与财富所能作成或代替的。……这些美好的性质既没有人能给你,也没有人能拿走,这些性质就比我们所能占有任何其它事物重要,……一个良好、温和优雅性格的人,就是在贫
①②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第4、5页。
-- 320
403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乏的环境中也能怡然自得;然而一个贪婪、充满嫉妒和怨恨的人,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生命也是悲惨的。
具有常乐的特殊个性人士,他拥有高度的理智,别人所追求的那些快乐,对他来说是多余的,甚至是一种负担和困扰。“
①我们撇开叔本华整个思想体系的是非得失不论(这个问题不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他的这些关于性格与幸福的关系的论述,还是很精彩的,符合实际的。
沙甫慈伯利也谈到过性格与幸福的关系。他对一个性格比较好的人,为什么能比较容易得到幸福作了一番解释:“一个人,他的性格如不是特别的坏,就易于懂得如何相当的一部分幸福……是从与他人相共的满足和快乐中分得的,是在友伴群中得来的,是从我们四周围的人们的快乐幸福的状况中,从关于这种幸福的记载和叙述上收集来的……这种同感的快乐是如此有潜移的力量,而且弥漫我们的生命如此之广,以致几乎没有一件满足称心之事,不是以他们为主要部分。”
②把这个话反过来,就是这样一个意思:一个性格不好的人,就感受不到与周围的人相处之中所能获得的快乐。沙甫慈伯利是一个性善论者,他认为人身上有一种“天然情感”
,这就是善意,对族类的同情心。这种天然情感是人获得充实的幸福的唯一手段。
③人的性格好,这种天然情感就能发挥作用,人就能获得幸福。不论沙甫慈伯利讲的人的天然情感是真是假,他讲的人的性格好就可以从周围的人中获得幸
①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第7页。
②③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773、769页。
-- 32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03
福,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有的人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自卑感很重,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处于受气包的地位。这些性格特征对于个人幸福来说,也是一种障碍。性格懦弱的人,虽然也有自己的意志,但是缺乏为之斗争到底的勇气与手段,不敢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因而总是被恶势力所制约。自己的正当利益常常受到侵害,只能忍气吞声地活一辈子,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巴金笔下的高觉民,就是这一类型的人。高觉民受封建道德的毒害太深,在封建邪恶势力面前,唯唯诺诺,不仅不敢主动向邪恶势力进攻,而且在人家欺负到他头上时,他连反抗都不敢,结果使他的爱妻、爱子命丧黄泉。他有所爱,但又不敢大胆地去爱,其内心极端痛苦,恨不能立即死去。此种人生,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还有一些人多愁善感,忧虑过多。他们思考问题时,总是把不利因素、可能失败的因素估计过多,对成功缺乏信心;对生活、对未来,悲观的情绪大于乐观的情绪,常常是愁眉苦脸,阴云密布。有这种性格的人,总是喜欢回想过去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似乎是要从那痛苦的回忆中求得人生的滋味;或是像祥林嫂那样,一遍又一遍地向别人讲述他的痛苦经历。
这些人当然不会有很多的幸福体验。
任何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可能没有伤心的事。如果不能适时地把这些无法改变的事置于脑后,或是把它忘却,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想它,必然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
莫罗阿在《论幸福》一文中,提出了几条获得幸福的“秘诀”。其中第一条就是“对于过去避免作过分深长的沉
-- 322
603第三章 幸福与主体
思“。
他说,他并不认为长思不好,而是认为对于受到的损失、遭逢的伤害、听到的流言,总而言之,对于一切无可补救的事情,不应当加以反复不已的咀嚼。他指出,对于这一类的事情“无遗忘即无幸福”。他在第四条“秘诀”中提出:“不要想象那些遥远的无可预料的灾祸以自苦”。
①莫罗阿指出的这两个秘诀,与我们上面讲的几种人的性格是相关的。性格懦弱、心胸不开阔、自卑心理严重、不善于与人合作、多愁善感的人,不大容易获得幸福;而那些具有不计较小事、宽容、大度、开朗、乐观、与人好相处的性格的人,才能比较容易获得幸福。
在性格问题上,还有一些情况值得指出。比如,有的人性格温和,善于化解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自己会给自己做说服工作;有的人则性格急躁,只会自己给自己火上浇油。
前者在遇到一些小矛盾、小冲突、不顺心的事情时,很短时间内,就会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如同没有发生过这些事情一样。这种人虽然也会遇到一些使人苦恼的事情,但这些使人苦恼的事,不会成为他追求幸福的障碍。后一种人则常常为一些小事上的不顺利,而引起内心的烦躁、焦虑,甚至与人大吵大闹、摔东打西,寻死觅活,以此发泄自己心中的郁闷。这种不能控制和排解自己情绪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则要少一些。罗素在《走向幸福》一书中写道:“有些人就是不能忍受这些小麻烦,要知道它们可以占据生活的大部分。
当这些人误了火车时便七窍生烟,饭煮坏了便横眉竖眼,火炉
①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第13、137页。
-- 32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03
漏了烟时便陷入绝望,洗衣铺没有及时送还他们的衣物时便发誓要对整个工业体系进行报复。这种人在小小的麻烦上所空耗的精力——如果使用聪明的话——足以兴国,也足以亡国“。
①罗素最后的这一句话,显然是一种文学夸张手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还谈不上“兴国”
、“亡国”。但是,罗素讲的在一生中为这些小事空耗那么多精力不值得,有害于个人的幸福,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幸福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与主客体都有相关联的地方。但是从两者的作用方面讲,主体占有主导的地位。应该指出,主体并不是生下来永远不可改变的,相反,它是可以改变,而且经常处于改变之中。不必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即使人的气质、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易”
,并不符合事实。这就说明从主体精神方面形成的对于我们追求幸福的障碍,是可以消除的。因此,要争取幸福,就应当加强主体的修养,首先是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修养,其次,也应该从气质、性格等精神方面进行修养。
①罗素:《走向幸福》,第241—242页。
-- 324
803第四章 幸福与环境
第二编 第四章幸福与环境
人生幸福问题与接受主体的状况关系密切,但是如果因此而把幸福问题仅仅看作是主体的问题,以为它与主体所处的环境没有多大的关系,那将是极大的错误。
幸福与主体的感受固然不可分离,但是,造成幸福与痛苦的根源并非完全在于主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甚至根本的原因,在于主体所处的环境。主体所感受的信息,是由外部环境发出来的。
-- 32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03
第四章 一 人与环境人离不开环境A人是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A主体形成以后可以改变环境A获得幸福既取决于主体又取决于环境A人离不开环境A环境这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我们这里指的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客体。
凡是作用于主体、影响主体的成长、发展、生活的因素,我们都把它称之为环境。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