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生幸福论

_13 陈瑛 (现代)
然后,把它放进一角装有杠杆而另一角放有食物的笼子里,看它将怎样动作。被实验的老鼠并不去吃食物,而是直奔那个杠杆,开始不停地、疯狂地进行“自我刺激”。

这一实验在猿猴和猫身上进行时,也获得同样的结果。
实验证明在脑干及其与丘脑相连的部位,可以找到许多小区。
用电刺激这些小区,就可以引起动物明显的愉快感觉与情绪。
诚然,对动物的这种实验,证明动物脑内的某一部位是
①参见《心理学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71页。
-- 26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42
“快乐中枢”
,这只是人的一种逻辑推断。
因为动物没有语言,无法通过动物的自我表述,来得到证实。如果能给人做这种实验,则人就可以直接叙述他的主观体验。
但是用人做实验,是有背于道德与法律的。
有关的研究人员只是在治疗精神病、癫痫病、肿痛病、帕金森氏病时,以及通过正常的脑外科手术,获得一些资料。这些资料也都表明,刺激人的大脑额叶腹内侧或下丘脑、部分顶叶和颞叶,以及刺激中脑上部时,都会产生情绪反应,病人感到松弛、悠闲,有的病人还会微笑,有的感到愉快、会笑出声来。而刺激其他部位,病人则产生负相情绪,不安、紧张、焦虑、恐惧,甚至哭泣。

这些研究都证明,人的情绪——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从生理机制来说,都是人脑的特定部位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反应。
快乐、痛苦的心理机制A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人的一种情绪。快乐、痛苦的心理过程,属于情绪的心理过程的范畴。然而快乐与痛苦的心理过程,到目前为止,尚不能叙述得十分清楚。在这里,我们粗略地介绍一下本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领域有关情绪研究的一些成果。
阿诺德认为,人的情绪及其感受赖以产生的源泉,在于客观的情境事件。
但是,人的情绪又不是被刺激事件直接地、机械地决定的。他认为,人的情绪是人对这种刺激所作出的一种认识评价之后的反应。
知觉过程对刺激进行初步的筛选,
①见匡培梓主编:《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页。
-- 266
05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认识过程按照信息库的储存,提取与当前刺激有关的信息,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在此过程中,情境事件对人来说,有的被突出了,有的被忽略了,有的被限止,有的则进一步被加工。阿诺德认为,知觉和认识是刺激事件和发生情绪反应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物。

阿诺德强调,情绪产生于在大脑皮层水平上进行的评价过程中。她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当一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时,会产生极大的惊恐。然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大熊,不仅不会产生恐惧,反而会使人高兴,感到有趣、惊奇。
同样是见到大熊,却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区别,显然来自对情境的知觉—评价过程。

阿诺德关于情绪的产生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人的情绪(包括快乐的情绪与痛苦的情绪在内)
并非都是纯粹的非理性的东西,更不是纯粹的生理反应。
情绪反应过程,当然离不开它的生理基础;情境事件所给人的刺激,也可能就是一种生理刺激。但是因为在刺激事件与情绪反应之间还有认知评价,所以在情绪反应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了人的认识、评价在其中。阿诺德的这一理论对我们认识快乐与痛苦很有价值。
阿诺德的情绪理论被拉札勒斯所发展。
拉扎勒斯认为,情绪的发生来自环境信息的刺激;情绪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
①参见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下同)
,第76、77页。
②参见孟昭兰:《人类情绪》,第76、77页。
-- 26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52
比起阿诺德来,拉扎勒斯更强调情绪是认知评价的反应。
他认为人和高等动物,都有评价这样一种心理过程。人们遇到的情境若对人无益也无害,人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评价过程立即结束。若遇到的情境对人是有益的,这类评价的表征就是愉快、舒畅、兴奋、安宁等情绪,而不会产生烦恼。
人遇到的情境对人若是有害的、使人受到威胁,拉扎勒斯把这种情境刺激所引起的评价称为紧张。
拉扎勒斯认为评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完成的。最初的评价叫初评价,后来的评价叫再评价。人的情绪是和初评、再评融为一体的。他还十分重视个人的社会经验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
他说:“人通过信仰、价值观、义务感和目的,到达处理事物的舞台;再通过反应情境的某些方面,就转入情绪的舞台”。
①就是说人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观念等,对于人的情绪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信仰或价值观等品质不能自发地成为情绪,首先它必须进入那个‘处理’中去。所以,情绪依赖于人如何解释情境”。
②所谓“进入那个‘处理’中去”
,是指上面说的“处理事务”。通过“处理事物”
,然后才化为情绪。
拉扎勒斯的理论使人们认识到,情绪与理智是有密切联系的,非理性与理性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由此可见,情绪不是不可驾驭的,人的情绪并不是兽性,它包含着人的灵魂中最为重要的东西——理想、道德、价值观的因素。
与认知—评价的情绪理论相对立的,是动机—分化的情
①②转引自孟昭兰:《人类情绪》,第99页。
-- 268
25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绪理论。所谓动机—分化理论,核心是赋予情绪以明确的动力的性质。这一派渊源于达尔文。我们这里介绍一下伊扎德的观点。
伊扎德把情绪定义为具有神经生理的、神经肌肉的和现象学的复杂过程。
这里所说的现象学,是指纯意识的过程。
在神经生理的水平上,情绪包括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边缘系统的神经电化学模式。在神经肌肉水平上,情绪首先是面部模式化活动,其次是身体姿态反应和音调反应三成份所构成的表情运动。
在现象学水平上,情绪表情激活主观体验。
情绪体验在意识里组成相对独立于认识的过程。情绪体验可以附加到生理驱力上,也可以附加到认知和人格倾向上,表现为有意义的动机,参与、影响其他心理活动。

伊扎德对情绪的发生提出了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实现情绪过程的神经机制;(1)有机体内外刺激事件引起边缘系统和感觉皮层的兴奋,改变着神经过程的激活状态,从而影响下丘脑。
(2)下丘脑和基底神经节激活具体情绪的先天模式,通过第七对脑神经,把由皮层运动区调节的面部表情的神经信息组织起来,导致一种具体的面部表情。
(3)
面部表情活动经三叉神经传导面部受纳器的冲动,经后部下丘脑到皮层感觉区。
(4)
面部运动反馈的皮层整合,产生情绪体验。
按照伊扎德上面的叙述,可绘出如下的情绪产生机制假设模型:
③参见孟昭兰:《人类情绪》,第108、109页。
-- 26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52
①伊扎德强调情绪有动力的性质,情绪体验可以转化在生理驱力和人格倾向上,成为一种动机,或是影响其他心理活动,这些看法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虽然还不能具体描述痛苦与快乐的详细心理过程,但借助于心理学家对情绪(包括快乐与痛苦)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就能大致地了解快乐与痛苦的心理过程,使我们对快乐与痛苦有进一步的认识。
①参见孟昭兰:《人类情绪》第124、124页。
-- 270
45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第二章 二 幸福是心灵的快乐快乐并不都是幸福A感官快乐与灵魂快乐A情感的快乐与理性的快乐A情之苦、乐与理之乐、苦的并存A身、心快乐都是人生所必需A灵魂的快乐高于感官的快乐A快乐并不都是幸福A有一种理论认为,快乐就是幸福。
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持这种观点。
幸福主义、快乐论就是这样认为的。
霍尔巴赫曾明确地说过:“幸福只是连续的快乐。”

还有一些哲学家,主张快乐与幸福没有什么质的区别,区别只在于量的多少。最大的快乐就是幸福。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就持这种观点。
他谈到什么是幸福时说:“充其量的幸福就是我们所能享受到的最大的快乐;充其量的苦难就是我们所能遭受的最大的痛苦。至于幸福的最低限度,则是恰好离开一切苦痛的安慰,是人一离开便会使人不安心的当下快乐”。
②弗洛姆也持这种观点。他说:“愉快与幸福无异,唯一的差别是前者指的是单一的活动所带来的喜悦,而后者是全
①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第88页。
②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728页。
-- 27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52
部的与连续的愉快感受。“
①边沁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苦与乐的价值是可以量化、可以计算的。价值大的快乐,就是幸福。
幸福包含着快乐,幸福给人带来快乐。但是不能简单地把快乐等同于幸福。
赫拉克利特曾风趣地说:“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末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赫拉克利特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即肉体的快感是不能等同于幸福的,因为肉体的快感,并不能深刻地表现人的价值特征。而幸福是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人对自身价值得到确证时的一种感受和体验,是人对生活意义的一种品味。
人有感觉器官、有肉体,当然也就会有对肉体、感官快乐的追求。但是,人对感官快乐的追求,很少像牛吃草料那样,单单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往往是渗透着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与精神、灵魂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其幸福、痛苦,都不在于肉体的乐与苦,而在于灵魂的乐与苦。我们可以以饮酒为例,说明这种情况。
人们饮酒,通常有两种情况:一则是心情好的时候,以酒助兴;二则是心情不好时,借酒浇愁。唐朝诗人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①弗洛姆:《自为的人》。
②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13页。
-- 272
65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阳“。杜甫为平定安史之乱而高兴、喜悦,他在此时饮酒,并非为求感官之快乐,而是为表达灵魂之快乐,是心中幸福之情的流露。与此相反的情景也是有的。人有时饮酒,是在经受着人生苦恼时,去寻求感官的刺激,麻木其灵魂的痛苦。
李白在有名的《将进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仅从这两句诗看,似乎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可是他把笔一转,又写了下面的话:“但愿长醉不愿醒”。为何愿醉不愿醒,因为他一生很少得志,他的心中很苦闷。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典型的借酒浇愁,自我麻醉。李白嗜酒如命,多半是因心中郁积着苦闷。然而美酒所带来的口腹之乐,并不能使其心灵快乐,李白并没有从饮酒的快乐中,得到人生的幸福。
感官快乐与灵魂快乐A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有两种类型的快乐,即感官的快乐与灵魂的快乐。这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快乐。
感官的快乐,是外物刺激人的感觉器官引起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生理的快乐,在生活中,大多是身体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快乐。饥肠辘辘之人吃到饭菜时,不论饭菜的好坏,他的感觉都是快乐的;口渴的人,喝到水是快乐的;缺乏睡眠的人,足足地睡一觉是快乐的;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没有吃到好饭菜的人,吃一顿美酒佳淆是快乐的;儿童受到父母的抚摩搂抱是快乐的……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来划分,满足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所带来的快乐,就可称之为感官的快乐。
感官快乐与人的肉体之躯紧密相连,所以人们又把它称
-- 27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52
为身之快乐或肉体之快乐。吃喝玩乐、声色狗马之乐,都是感官快乐。
灵魂的快乐比较复杂。
如果说感官的快乐是人体之体验,那么灵魂之乐则是人心的感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求的满足。
例如,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都希望能被人看得起,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夸奖,这是人对人格尊严的需求。如果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赞扬,被人看得起,那么一个人的愉悦之情会溢于言表。
再如,人生活在社会上有个如何做人、如何与人正常交往的问题,也有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民族国家、如何对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的问题。
一旦做错了事自己会感到内疚、耻辱;事情做对了,心里会感到踏实、满足,觉得问心无愧,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与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的地方。这是道德的需求。
此外,人的生活中还有审美的需求:要有可心的衣服、家具、居室,要欣赏各种文艺节目,阅读文学作品,要种花养鸟。在这些活动中,都能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快乐。
人生还需要有知音,需要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在危难时能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朋友。与知己之友在一起,可以把聚结在心中的郁闷,尽情倒出,求得心中的快乐;或是把最秘密的、最知心的话说出来,相互商量、相互探讨,以求得支持、理解。人生漫漫、处处需要伴侣,需要爱情,需要组成和谐一致的家庭,生儿育女,敬老慈幼、享受天伦之乐。
-- 274
85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人生都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功业、追求创造、发挥自己的才能的欲望。理想实现、事业成功、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时,即便个人没有得到什么物质利益,心中也会特别高兴,这是精神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
……
凡此种种,都是精神的快乐,也就是灵魂的快乐、心之快乐。
心之快乐比身之快乐,要复杂得多。它不像身之快乐只是一种生理反应,由物质刺激所引起。心之快乐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仅有复杂的情感问题,而且有许多意识、理性问题渗透于其中。诸如理想、道德、信念、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对于人的精神快乐,都有重要的影响。身之快乐,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心之快乐,则是只有人才具有的快乐。尽管有一些高等动物也有一些心理现象,有一些情绪反应,但是十分简单。
而那些由理性因素所引起的痛苦与快乐,动物是完全没有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心之快乐是比身之快乐要高一个层次的快乐。
身心快乐并非完全是相互割裂的。在人身上,身心快乐经常相互渗透在一起。人的痛苦与快乐比动物要复杂,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身心快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情感的快乐与理性的快乐A如果仔细区分,在灵魂的快乐中,还可以区分出来情之快乐与理之快乐。
这两种快乐虽然都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但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情感之快乐,是人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愉快感
-- 27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52
觉。
一个儿童,一个人在家里感到孤单,甚至会感到恐惧,因而非常希望大人能陪伴他。大人若能满足他的这种要求,使他的孤独、恐惧的心理得到解除,孩子就十分高兴。男女青年之间,萌发了爱情,但是不知对方是否爱自己。此时,心中是忐忑不安的。一旦对方明白无误地向自己表示了同样的爱心时,双方都会感到十分快乐,那时就成了天下最幸福的人了。在仇人之间,都是怨恨在心。一旦对方遭到祸患,另一方则感到高兴,觉得这是老天爷给自己出了一口恶气。这就是所谓的幸灾乐祸。凡此种种,都是情感方面的快乐。
情绪、情感是一种体验,是主体对于外物的关系或主观态度的体验。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与人的切身需要、利害密切相联。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种主观的态度。
理性的快乐也就是理智的快乐,是人内心深处根据理性判断、选择之后,所得出的合于理性的精神满足感。情是主观的体验,理是人对被认识对象自身的特性、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情是不平静的,主观直接需要的色彩浓厚,具有一种驱动力;理是冷静的,要从总体上进行比较、权衡,其视野往往超出了一己之得失。理性的快乐往往是深沉的,当它表现出来的时候,可能是情感上的激动、欢乐;但也可能是庄严的崇高的内心体验、是一种内在的含而不露的幸福的潜流,在心中流淌。
情之苦、乐与理之乐、苦的并存A主张快乐就是幸福的人,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幸福就是脱离痛苦。在他们看来,苦乐是不能并存的,幸福之人无痛
-- 276
06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苦、痛苦之人无幸福。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苦乐并存、幸福与痛苦集于一身的事情并不罕见。比如说,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久病不愈而亡故。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方,办这一类丧事时,其家的对联横幅上往往写着“悲和喜”三个字。从情感上讲,老人亡故,后人的心中是悲哀的。几十年的养育之情,从此永别,岂有不悲痛的?
然而从理性、理智上讲,八九十岁的老人,久受病痛之折磨,他们自身在肉体上所遭受的痛苦任何人代替不了。人终有一死,八九十岁,亦是难得之高寿了。寿终正寝,也结束了疾病带来的痛苦。从这个角度讲,高寿老人亡故,无论对于他们本人还是他们的子女,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所以有的地方把这一类丧事,称之为喜丧。
这就是一件苦、乐集于一身的事。苦乐的体验,同时出现在后人的身上。
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过程中,许多志士仁人被反动派杀害了。这些革命烈士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遗书,其中有很多是写在临刑之前。在遗书中与亲人告别,是何等的痛苦。父母养育之恩未能回报;夫妻之情未能白头到老;养儿育女之责未能尽到。从个人的情感方面而言,死,确实是痛苦之极。然而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个人之死不足惜。用个人的一腔热血报效民族与人民,死而无憾。陈觉烈士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我想起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了泪。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当时陈觉的
-- 27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62
妻子赵云霄,也被反动派关在牢中,死“罪”已定,只是她怀有身孕,推迟行刑。赵云霄在生下孩子一个多月后,也被反动派杀害了。她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告诉儿子: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到俄国留过学,所以才被杀害。他要儿子继承父母的遗志,不负父母的期望。陈觉、赵云霄烈士在写这遗书时,其情感上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是血泪成书。
但在理智上是平静的,认为自己是为人民而死,死而无憾。
对革命的前途是乐观的,认为自己未竟之事业,活着的同志必然能做好。他说“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是说自己为人民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死了心里是踏实的,在道德良心上符合人格的要求,没有为了一己之生而背叛革命事业。他在理智上是自豪的。
上述情况表明,身之苦乐与心之苦乐、情之苦乐与理之苦乐,常常会交织在一起,出现此之苦与彼之乐交叉在一起的情况。我们不能笼而统之谈论快乐与幸福的关系,而应当对复杂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
日本心理学家宫城音弥在其所著的《情感与理性》一书中写道,“既有‘愉快’而不幸的时候,也有痛苦而幸福的时候”。
①他举例说:“同情一个可怜的人时,由于同情而品尝到痛苦,但同时又会品尝到拯救他人的幸福。
朋友信赖自己,倾吐其烦恼想寻求帮助时,在从同情品尝到痛苦的同时,肯定会因自己得到信赖而产生幸福感“。
②他把苦、乐同时并存的
①宫城音弥:《情感与理性》,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
,第4页。
②②③宫城音弥:《情感与理性》,第4、5、6页。
-- 278
26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情况概括为三种类型:“(一)部分的愉快、不愉快和整体的愉快、不愉快互相矛盾。
(二)愉快和不愉快同时共存于精神内部,特别是给予精神下层的是愉快,而给予精神上层的就是不愉快。(三)存在着与适应(本书中的适应是一种幸福感。——引者注)无关的愉快不愉快。“

宫城音弥在指出苦与乐可能同时并存之后说:“所谓幸福,可以说就像由愉快、爽快、喜悦等声音构成的旋律一样。
有时也混有不愉快和忧郁,但那就像是音乐的不谐和音一样,起着往年糕小豆汤中加盐般的作用“。
③宫城音弥的如下结论应该说是正确的:快乐并不都是幸福,幸福也不是纯粹的快乐。吸毒所体验到的快感,绝对不是幸福;分娩的痛苦也不能使作母亲的幸福感化为乌有。
情感与理性虽然都是人的灵魂中的东西,虽然都是人的内心的活动,但是二者仍然有差别。情感上有痛苦,不等于理性上也是痛苦的;情感上是快乐的,不等于理性上也是快乐的。理性上的问题,在于主体判断某一事情的性质是否合乎道理,是否合乎道义,是否合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道德观,它是不是应当的。而情感上的问题,只是一种与个人利害、个人态度、个人的生活体验直接相联的感受。合于道义的,合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道德观的,不一定合于个人的利害;合于个人利害的,不一定合于社会的要求,不一定合于事理。所以情之苦乐与理之苦乐不一定是统一的;情之苦与理之乐、或理之苦与情之乐可能并存。
身、心快乐都是人生所必需A快乐是人天生就喜爱的东西。生活中没有快乐,就如同
-- 27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62
饭菜中没有食盐,缺乏最基本的味道。
具体地说,不论是感官之快乐,还是灵魂之快乐,都是人生所不可缺少的。
对感官快乐的追求,来自人的血肉之躯。
人首先是生物,求乐避苦是生命的本能,生命的存在是靠这种本能来维持的。如果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么人就没有办法生存;如果只劳动不休息,人就不堪忍受。人在求得温饱的欲望满足之后,还会提出“生活上应该更好一些”的要求,这也是人之常情,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是高级动物,人的蕃衍要由两性结合才能完成。当一个人长到生理器官和机能成熟时,自然会产生性欲,寻求男女之欢。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事,不是什么肮脏的思想,没有道德善恶在其中。古人说,“食色人之性也。”又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性即是本能、本性,大欲就是根本的欲望。马克思也说过:“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
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
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
①。。。这种自然的规定,对于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在历史上,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过禁欲主义,禁止人们追求感官快乐,把追求感官快乐视为罪恶,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这种思想在西方的中世纪时,达到了顶点。这种宗教禁欲主义曾经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宋朝到明朝期间,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曾经把吃饭穿暖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9页。
-- 280
46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视为天理,而把要求吃好穿好视为人欲,提出要“存天理,灭人欲”。这也是一种禁欲主义。我国“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泛滥时,推行苦行僧主义,把人们希望过好生活的愿望,视为资产阶级思想,这与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
,可以说毫无二致。历史经验表明,禁止人们追求感官快乐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对感官快乐的追求也应当是合理的、适度的。
灵魂的快乐是人精神追求的满足,是人的理性活动所引起的正向情绪。灵魂的快乐,不是人的本能所赋予的,而是通过对人的文化熏陶、习染、教育、培养的结果。感官的快乐是维持生命的需要,灵魂的快乐则是使人成之为人的需要,是使人生活得更像一个人的需要。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是要维持生命的存在;但是,人又不仅仅是为了维持其生命的存在而活着,一个人如果只是活在世界上,而没有做出任何应当做的事,那么这样的生命就会被人看不起,他就是一个不太合格的人。人的可贵之处,在他身上没有体现出来。
匈牙利诗人裴多斐说得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裴多斐看来,爱情与自由对于人来说,是更为可贵的东西。爱情是精神生活,自由也是精神所追求的,是精神之本性。追求精神、灵魂的快乐,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如果说感性、感官之快乐是生命本能的快乐,那么精神之快乐则是后天的创造生活所获得的快乐,是人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发挥他的精神世界的能动作用所获得的快乐。生命的快乐,是人人皆可以获得的本能之快乐;生活之快乐,则是教育、创造的结果。一个人不能创造自己的生活,就不能享有精神和灵魂之快乐。
-- 28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62
灵魂的快乐高于感官的快乐A感官的快乐与灵魂的快乐虽然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驱动力,但是,应当承认,这二者之间确有高下之分,不在一个层次上。这种看法,是古今中外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所反复指出的。
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在评论伊壁鸠鲁时说,在伊壁鸠鲁看来,“精致的心灵快乐远远高于感官的快乐。
他正确的认识到,如果一个人完全独立于外在世界,那么比起物质享受来,他能够更可靠地、更丰富地掌握精神享受。肉体的享受依赖于健康、财富和其他的天赐;但是科学、艺术所提供的东西,高尚的人们的亲密友谊所提供的东西,镇静自若、自足的人们所提供的东西,无忧无虑摆脱情感的人们所提供的东西——这一切就是圣人牢靠的财富,差不多或者完全不受命途乖舛的影响“。

比伊壁鸠鲁更早一些的德谟克里特不仅指出了感官快乐是短暂的,而且还指出它会给人带来的坏处。他说:“对一切沉溺于口腹之乐、并在吃、喝、爱情方面过度的人,快乐的时间是很短的,就只是当他们在吃着、喝着的时候是快乐的,而随之而来的坏处却很大。”
②伊壁鸠鲁与德谟克里特所讲述的这些道理,有其合理之处。
我们在前面说过:感官快乐是肉体的快乐,是外物刺激感官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反应。这种生理心理过程,是短
①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30页。
②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85页。
-- 282
6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暂的。
当人们在享受美酒佳肴的时候,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味觉器官很快乐。
然而过几个小时之后,肠胃又会辘辘作响,几个小时之前的快乐已不复存在。倘若美酒饮用过多,美味摄入量过大,不仅得不到快乐,反而会腹胀难受,损害健康,甚至会落下终身疾病。
对于肉体上的快乐的这种缺陷,葛德文曾有过一个很好的概括。他说:“肉体上的快感是暂时的;只在片刻时间内提供享受,却留下长时间的痛苦的空虚。肉体快感主要是凭借新奇来迷惑人;由于重复,始而减轻其刺激性,终而近于使人厌恶。也许多少正是由于过分看重肉体快感,所以老年才来得这样早而总带来这样的摧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