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生幸福论

_12 陈瑛 (现代)
⑤《和平。人生与哲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下同)
,第31页。
⑥卢梭:《爱弥儿》下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下同)
,第656页。
-- 24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2
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①关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在后面我们还要详细讨论,此处暂不分析。
对于幸福的不同的理解,还可以举出几十种、几百种。
在这些不同的理解中,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道理,当然道理有多有少,境界有高有低,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依据的理论体系也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之所以如此不一致,是因为什么是幸福,不仅是通过单纯的理论推导,尤其要通过各种人生的体验,才能总结出来。作为人生体验,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而条件总是有差别的、变动的、相对的。
尽管具体的幸福形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尽管各学派、具有各种不同的人生观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使用幸福这个词。这就需要我们从最抽象最本质的意义上,研究一下幸福到底是什么?并且由此来分析各种关于幸福的理解,指出它们在哪一点上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怎样用正确的幸福概念,来引导青年对待追求幸福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概括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性目的A幸福在人的一生中,不是作为一件具体的事物存在的,它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目的。人的一生中要做无数件事,有无数追求,要经历数不尽的困难、痛苦。但人们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不是为了追求而追求,更不是为了经受痛苦而经受痛
①《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8页。
-- 244
82第一章 人与幸福
苦。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的目的,无不是为了追求幸福。
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终极性的目的,或者说是人的行为的最高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既然目的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有一些我们是为了其他目的而选择的,例如钱财、长笛,总而言之是工具,那么显然,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目的。
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总而言之,只是那种永远因自身而被选择,而绝不为它物的目的,才是绝对最后的。看起来,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绝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亚里士多德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还有更为深层的、最终的。人们追求金钱,不是最终的目的,钱是充当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起一种手段的作用。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有时是可以被其他东西所替代的。
而幸福不具有这种性质,幸福不是手段,不是工具,幸福是永远无法被其他东西取代的目的,是最终的目的。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求得幸福。
幸福是创造力的实现而获得的满足感A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性的目的,那么直接目的的满足,是否会使人产生幸福感呢?
回答是肯定的,直接目的的满足,当然会给人带来幸福感。一个儿童,希望大人给他买一台电
①这里所说的幸福,并不意味着只是追求者个人的暂时的幸福,也包括着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子孙后代的幸福。
②亚里士多德:《尼多马科伦理学》,第10、11页。
-- 24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2
子游戏机。家长满足了孩子的心愿,孩子会感到很幸福,到了小朋友中间,还会吹一吹牛,向别人显示显示。年轻人准备结婚,而缺少住房,经过多方奔走,终于得到一套住房。
此时心中的快乐、幸福感,也是十分强烈的。从这种现象来看,可以说人的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反过来说,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
但是,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这种幸福感只是一个暂时的满足。
经验表明,如果一个人的欲望总能够得到满足,那么这个人便会缺乏幸福感。俗话中常说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所指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形。
《红楼梦》中有几回写了刘老老三进大观园的故事。在这个从乡下来的贫穷的老妇眼中,大观园中的人个个都是十分幸福的,他们穿金戴银,不愁吃、不愁穿,怎么能不幸福呢?特别是贾宝玉,全家上下除了贾政一人外,都围着他转,说一不二,要星星不得摘月亮,世界上除了皇上外,大概就要数他有福气了。
然而,贾宝玉全然没有刘老老的这种感觉。对于生长在世宦之家,他并没有感到有何幸福之处,反而常常感到心中十分空虚,还不如生在一般的平民百姓之家。
生在福中不知福并非是贾宝玉一个人的感觉,历史与现实中的许多人,尤其是纨袴子弟,往往都是这个样子。在当今的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
1986年日本学者池田大作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一番关于人生问题的对话。他们谈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少年使用麻醉剂,与大量出现的自杀问题时说,青少年自杀增多的原因,是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产生的。
“但其背景中有着这样
-- 246
032第一章 人与幸福
严重的现实:在物质条件充裕的社会中,年轻人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对前途失去了希望“。
①在这种情绪占居心头的时候,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幸福感了。池田大作与基辛格认为,现代文明为满足人的欲望而发展,“现代文明可以说是为欲望效劳的文明”。
“但是欲望是无穷的。一种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必然会产生下一个新的欲望。这是一条法则。这种欲望的无限连锁反应的社会,带来了人性的日益衰弱。”

对于社会生活中的这种现象,罗素有一个分析。
他说:一个富人可能会、而且常常觉得一切都是空虚的,不过要是他正巧丢了钱,他便会觉得下一顿饭就不是空虚的了。这钟情感,是由于自然需要的过分容易满足而产生的。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对一定量的生存斗争较为适应,而在占有巨大的财富,人类不需付出任何努力便可满足他的一切奇想怪念时,单是生活中这一努力的缺乏,就使他失去了幸福的一个基本因素“。

罗素的这一番分析,不无道理。就人的本性来说,他来到世界上,不是单单来消费的,他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所在,是人的价值所在。人的需求,特别是他的自然的感性的需求,即物质享受的需求,如果是自己不付出这样或那样的劳动,不经过自己的努力,就得到了满足,
①②《和平。人生与哲学》,第32、11页。
③罗素:《走向幸福》,第21页。
-- 24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32
那么他的创造性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时,虽然他的享受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但是他的创造的欲望却没有能得到满足。这样,生命的价值何在,对于他便成了一个问题;人与动物的区别何在,也成了问题。这就是池田大作与基辛格所谈论的现代文明、物质条件的充裕所带来的青年人的人性的衰落。
由此看来,简单地认为幸福就是欲望的满足,是不够慎重的,也是不深刻、不严密的,同时也是不严肃、不负责任的。这种理论会把一些不明事理的年轻人引上只顾满足自然欲望、满足感性享受的歧途。为了理论的严谨,为了对青年人负责,我们必须对满足欲望的方式加以说明。即从一定角度讲,所谓幸福,是经过人的努力、经过创造性的劳动,而获得的欲望满足所引起的愉悦心情;幸福是人的创造才能的实现,所获得的满足感。
人生活在世界上、生活在社会中,有一个永恒的问题,这就是寻找并追求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的根本方面,表现在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要通过劳动,去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质资源,创造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最终达到与自然界的和谐并存与发展;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人应当正确理解和把握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力争有利于他人的生存与发展。这种贡献当然要依靠自己的创造性的发挥。
人发挥了他的创造潜能,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找到了自己与社会、与世界的应有
-- 248
232第一章 人与幸福
的关系,他的心中就是充实的,幸福的。这样他会觉得自己没有白来世界上走一遭,自己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那些一切自然欲望都很容易得到满足的人,那些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之所以感到空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使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他们最宝贵的人生价值没有得到实现。
他们没有找到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应有的关系。
幸福是人生价值得到肯定时的满足感A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是一种近似快乐的精神状态。
当人的某种欲望得到了满足,他就会非常快乐、精神为之振奋。人们往往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幸福,或者说心中有一种幸福感。这种快乐的心情固然不能持续终生,但它可以长期存在于人的记忆中。每当人们回想起它的时候,心里总是甜滋滋的,受到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鼓舞。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他之所以愉快、振奋、高兴,是因为欲望的满足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人的欲望的满足,与动物的欲望满足,虽有相同之处,但从本质上讲是不相同的。动物的欲望满足,只是一种生理过程,是肉体的快感。人的欲望的满足,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快感,(有些欲望的满足与生理根本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满足,灵魂的充实、满足、欣慰。
即使行为的主体在生理上、肉体上是痛苦的,但是只要他在心灵上、精神上是满足的,他的心中就会充满幸福。我们可以举一些人所共知的事例说明这一点。
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叶乔波,她的膝关节严重损伤。这不仅使她的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不仅影响滑冰速度,而
-- 24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32
且使她疼痛难忍。疼痛使她在训练时,多次摔倒。那个情形,连她的队友、教练都落了泪。可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她克服难以忍受的疼痛,拼死奋斗,终于使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冬奥会的上空。她的愿望部分地实现了,当站在领奖台上,望着五星红旗,她的两颊流下了幸福的热泪。但是,从肉体上讲,她正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肉体的痛苦与心灵中的幸福并存于一身。
像叶乔波这种情况在我国的优秀运动员身上,并不罕见。
当年的女排在争夺世界冠军的比赛时,有的运动员就是忍受着疼痛、带伤上场。当打完五局、战胜了对手、夺得世界冠军后,姑娘们心中的幸福、快乐,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唯有热泪洗面。然而在这时,放松了的神经,使肉体的疼痛显露了出来,有一个队员竟然疼痛得一步都走不了,只好被抬下了场。
这也是肉体的痛苦与心中的喜悦集于一身的表现。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凡那些必须以某些牺牲才能换来的成就、进步、荣誉、人民国家的利益等,都是来之不易的,由这种愿望的满足所带来的心灵上的幸福,往往以某种痛苦为代价,都是幸福与痛苦并存的。
肉体上、心理上、乃至情感上的痛苦可以与灵魂上、精神上、理智上的幸福同时存在于一身,这是一个事实。这一事实说明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不能简单地说快乐就是幸福,也不能简单地说有痛苦就谈不上幸福。第二,幸福也是分等级、有层次的,灵魂的幸福高于肉体的幸福。
肉体上经受着痛苦,灵魂上为何还会有幸福感?因为在此时此刻,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追求实现了。
理想的实现,是
-- 250
432第一章 人与幸福
客观现实对他们的人生价值的肯定,他们的努力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这时心中的充实、满足,既是肉体上的快感无法比拟的,也是肉体上的痛苦所不能抗衡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这种幸福正是痛苦换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正是心灵的骄傲与自豪。这时的幸福感不仅来自客观外界对他们人生价值的证实,不仅来自公众对他们人生价值的肯定,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幸福感也来自一种更深刻的自我评价,来自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性的评价——我对得起我的努力了,我对得起我的良心了,我对得起父母、亲人了,我对得起祖国了。这种幸福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
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占有物A幸福是人人都在追求的,人们得到幸福之后,都希望长久地占有它,希望一生都能在幸福中渡过。但是这种想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事实上是绝对不可能的。幸福不是从商店里买来的商品,不是只要我精心使用它,就可以终生占有。
生活与幸福就其本性来说,它不是常住的,而是如流水一样,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俗话说,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好事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不可能持续终生。
莫罗阿写了一本很有名的小册子,叫做《人生五大问题》。其中有一篇论文叫《论幸福》。在这篇文章中,他批评了方登纳关于幸福的定义。他写道:“何谓幸福?
方凳纳……
所假设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
莫罗阿认为永久不变的境界是没有的、不可思议的。他认为构成幸福的因素是脆弱的,任何事物都有终止的时候,幸福不
-- 25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32
可能永存不变。

莫罗阿的这一看法,是符合实际的。人们希望幸福的时刻能凝固,永不变化,永不消失。但这只能是一种愿望,在事实上永远不能成立。
幸福就其心理过程而言,它是人的一种感受,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对自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一种心理体验。仅就此而言,幸福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心理体验,总是随着人所处的环境的变化、随着人所遇到的变故而变化的。
人生不可能处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环境之中,因此永恒的心理状态是永远也不会有的。
比如说,一个长时间待业的青年,他寻找职业的愿望,是十分迫切的。一个大小伙子没有职业,总是窝在家里,生活不能独立,谈恋爱更没有可能,其心中的痛苦,是必然的。
所以一旦当他找到一个工作时,心情总是兴奋的。从此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解决生活问题。不仅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而且还可能回报父母。自己也得到发挥自己的才干的机会,其他人生理想,也可以借此来实现了。所以当他刚刚找到工作时,他会感到幸福。但是这种幸福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谈化,以至消失。因为新的人生矛盾必然要发生。
由于新到一个环境之中,难免遇到困难,如业务不熟悉,人际关系也不熟悉,一下子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因而收入也不会高,与同事的关系也不融洽,等等。类似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时能解决的,都会带来些新的苦恼。于是刚刚找到工作
①参见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三联书店1986年版(下同)
,第116—117页。
-- 252
632第一章 人与幸福
时的那种幸福心情,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
假定那些使我们感到愉快、振奋,使我们幸福的环境、条件持久不变,甚至永久不变,那么我们的幸福的感受是否可以永久地持续下去呢?我们能否持久地占有幸福呢?答案也是否定性的。
比如一个刚刚从农村来到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其心情是愉快的、幸福的。在城市里生活时间长了,虽然城市的环境、工作生活条件也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初来城市工作时的幸福感,早就没有了。甚至很可能还有许多烦恼:住房拥挤,生活费用高,四周围都是喧闹的人流车流,空气污染严重,……这一切都比不上农村好。由此可见,即使那些使人们感到幸福的客观环境、条件没有变化,人的幸福感也不可能持续不变。卢梭在《爱弥儿》中写了下面一段话:“所有一切属于人的东西,都是要衰老的;在人生中,一切都是要完结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如果使我们感到快乐的环境无止境地存在下去的话,则我们将因对它享受惯了,而领略不到它的趣味了。如果外界的事物一点都不改变,我们的心就会变;不是幸福离开我们,就是我们离开幸福”。
①企求永远生活在幸福之中,不符合生活的本性。正如苏东坡所写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卢梭所说的“不是幸福离开我们,就是我们离开幸福”
,并不是否认人生有获得幸福的机缘,而仅仅是说明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占有物,这是人生的本性,也是幸福的本性。正因为如此,人生才需要不断奋斗,不断争得幸福。如果把幸
①卢梭:《爱弥儿》下卷,第684—685页。
-- 25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32
福理解为一旦拥有,则终生不衰,再不用追求的东西,那么人就不会终生为幸福奋斗不已,这种幸福是从来就不曾有过的。但是如果夸大了幸福的相对性,流动性,也会陷入另一种谬误。叔本华在解释斯多葛学派的时候说:在斯多葛学派看来,“任何动人的欢愉之情都是谬误,都是妄念;因为没有一个已达成的愿望能够使人满足,经久不衰,因为任何财产、任何幸福,都只是偶然傥来,为期难定,说不定随即又要被收回去”。
①斯多葛学派对幸福的这种看法,实际上是用没有永恒的幸福作为根据,来否认人生中有幸福可追求;是用夸大偶然性的手法来否认事物的必然性;把人生幸福完全看成一种外在力量的偶然的恩赐,而不是人类努力追求的必然结果。我们既不能认为幸福是永恒的,也不能同意斯多葛学派把幸福看成是忘念的观点。
①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下同)
,第138页。
-- 254
832第一章 人与幸福
第一章 四 人与幸福追求幸福乃人之本性A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A短缺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A幸福时刻人会感到拥有一切A追求幸福乃人之本性A前面讲过,人生有无限的追求。把人生的无限追求总括起来说,就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没有人是为了追求痛苦而生活在世界上的。连动物都要趋利避害、趋乐避苦,何况是人!
由此我们可以说,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
所谓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就是说追求幸福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欲望,用不着学习就会有。人生的具体欲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当然是不相同的,但都是与人的幸福相关的。
一个婴儿、一个儿童,并不知何谓幸福,没有幸福的概念。幸福与痛苦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他们已经有了关于幸福和痛苦的初步体验和表示,在苦与乐之间,他们也会做出选择。
把一小勺糖放在他的嘴里,他不会吐出来,不会啼哭,他的表情是平静的,或者是愉悦的;你若把一小勺带苦味的东西放在他的嘴里,他立刻就会龇牙咧嘴,接着会往外吐,并大哭不止。当一个婴儿还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区分人们的面孔的时候,他能区分生人与熟人;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可以做出分辨。所以小孩子乐意跟自己的亲人在
-- 25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32
一起,乐意跟熟人在一起,他虽然还不会说,但他觉得这样是安全的,安全就是他的幸福所在。让一个生人抱他、他就会哭,扭着身子要找他所熟悉的人。找不到自己的亲人,就会大哭不止,仿佛此番必定没有命了。
等到人有了独立的意志与能力的时候,人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就要进行选择;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自己创造较好一些的生活。贫穷的人受到饥饿与严寒的威胁,为了能吃饱穿暖,要与自然抗争,流血流汗,以求生产更多一些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是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受压迫、受剥削的人在无法忍受压迫和剥削时,就要以各种方式同压迫者、剥削者进行斗争,以求自己的解放,这也是追求幸福。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寻找终身伴侣的欲望,男女青年为了爱情常常不顾周围人甚至父母的反对,不受环境的约束,热烈地相爱,这也是在追求幸福。农村的青年到城市去打工,是为了寻找幸福;贫困地区的青年人远走他乡,也是在寻找幸福。至于他们的做法是对是错、是否能求得幸福,那是另外一回事,就他们的主观愿望而言,都是为了摆脱痛苦、获得幸福。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如果你还不知道幸福在什么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会越追越远,就会走多少道路便遇多少危险。但是……当一个人怀着满腔热情,急于得到幸福的时候,他是宁可在寻求的过程中走错道路,也不愿意为了寻求幸福而呆在那里一点事情也不做”。
①卢梭揭示的这一现象
①卢梭:《爱弥儿》下卷,第676页。
-- 256
042第一章 人与幸福
特别符合青年人的情形,因为青年人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他们往往不大知道人生的意义和艰难,有时也不知道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们更不会静下心来等待机会。
他们有锐气,而没有经验;他们往往不惧怕失败,不停地向困难进行冲击。
人追求幸福的本性,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A追求幸福不仅是人的本性,而且还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所在,是人生的希望所在。
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不能脱离现实而生活在幻想之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习工作、与人交往,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没有一样事情是靠幻想能够解决问题的。现实是生活的立足点,离开现实将一事无成。
但是,现实永远都是有缺陷的,也就是说现实总是有些不完美的地方的,这也是事物的本性。人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有曲折、有痛苦。大一些的如天灾人祸、亲人的亡故,重大疾病,意想不到的打击,因遭人陷害而判刑入狱,小一些的如贫困失意、找不到工作、没有住房、找不到对象、被人排挤、评不上职称、得不到提拔重用,如此等等。总之,在人的一生中,完全顺顺当当的时候极少,绝对的适意甚至是不会有的。困难、矛盾,以及由它们引发的痛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向人袭来。不论是处于什么地位、什么身份、出生于什么家庭环境的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俗语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实在是一点不错。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困难、有烦恼,这不仅与人追求幸福的本性是冲突的,而且会使一些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一
-- 25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42
个人只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而看不到未来的完美,看不到未来的快乐与幸福,他就会觉得生活严酷和无味,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心与勇气。现实中的困难、矛盾、痛苦能变成就不追求未来幸福的推动力,反而成了追求未来幸福的绊脚石。
因此,人在生活中、痛苦中,必须找到一种与困难、挫折、烦恼、现实中的弊端等相抗衡的东西,以此作为自己生活的精神支柱,使自己不被现实中的重负所压倒。这个东西的核心是理想,是对未来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一个人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特别是在遇到巨大的精神压力的时候,他还要顽强地活下去,而不是轻易地走向绝路,那是因为他坚信困难可以被克服、未来是光明的。他对未来抱有希望,认为未来会比现实好、幸福会降临他的身边。
如果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一切都将是另外一种情景。可见对未来幸福的追求,是人生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是人生的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理想中的永恒的内容。
短缺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A幸福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它是人心中的一种满足感,但是人要获得满足感,却必须先以某种短缺为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某种短缺的时候,人才有某种不满足;有某种不满足,才会有追求,才可能有以后的满足感。这样看来,短缺实在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
亚里士多德指出过这样一个现象:“甚至同一个人也经常在不同的时候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在生病的时候,他把健康当作幸福;在贫穷的时候,他把财富
-- 258
242第一章 人与幸福
当作幸福。“
①显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这个现象,就是指短缺是构成幸福的必要的因素这样一种现象。
由此看来,生活中有所短缺,不仅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人生幸福来说,短缺、不完美也是不可缺少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拥有一切的人、一切要求都得到了满足的人,就是失去了获得幸福机会的人。因为他拥有一切之后,再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也就不再会有新的满足感。甚至可以这样说,拥有一切,乃是求得幸福的真正敌人。
当然,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拥有一切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人都办不到。但是有两种情况需要指出:其一,有的人在得到某种幸福之后,沾沾自喜,产生一种自满自足的精神状态,不再有新的追求;其二,有些在物质财富方面很富有,或是握有很大权力的人,他们虽然也不会拥有一切,但是他们可能会被充裕的物质享受所包围,意志消磨殆尽;或是被周围的阿谀奉承所包围,自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人。这两种人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自己拥有了一切。上述两种情况,都可能使这些人陷于盲目,失去理性的指导,而呈现出一种病态。他们不再会有幸福的体会和感觉。
人们都在追求自己所需求的东西,追求梦寐以求的幸福。
可是一旦一切都满足之后,反而会失去幸福。这是人生的一大矛盾现象。这个矛盾的解决,在于人们获得幸福之后,不能止步,必须再定下更高的目标,有所追求。这正是人生幸福永无止境,人生奋斗、追求永不能终止的原因所在。
①亚里士多德:《尼多马科伦理学》,第4页。
-- 259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342
幸福时刻人会感到拥有一切A当一个人拥有一切的时候,他就会失去幸福感;而当一个人处于最幸福的时刻,他会感到自己拥有了一切。幸福作为人的一种感受,就是这样有趣。
莫罗阿在《人生五大问题》中,转述了托尔斯泰小说中的一段描写:刚刚才订婚,兴奋不已的莱维纳,觉得周围的一切都美妙无比。
天空更加美丽了;鸟儿唱得更加好听了;门房看门的老头瞩视他时,目光中特别含有温情。莫罗阿对此写道:“但这一天的莱维纳,在别一个城市里亦会感到同样的幸福,所见的人与物尽管不同,他都一样会觉得美妙无比。
他随身带着一种灵光,使一切都变得美妙;而这灵光即是他的幸福的本体“。
①所谓幸福的本体,就是指莱维纳自身的幸福感,是他的处于幸福状态的心情。
这种情形表明,当人处于幸福状态的时候,这种积极的情绪、这种心情,就会影响到他的感觉与认知,影响到他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理解,使他对周围事物的情感态度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会感觉到周围的人对他都是友好的、和善而可亲近的;而周围的物似乎也都是美的、有灵性的、令人可爱的。而就他本人来说,当处于幸福时刻时,他会比平时变得更宽宏大量,能容纳别人、更友好地对待别人。即使对于往日的冤家对头,他也会有几分客气。可以说,幸福的状态,能够使主体与周围的世界和谐一致。他虽然只是在某一种追求中得到了满足,但这种幸福感,可以使他感
①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第117页。
-- 260
42第一章 人与幸福
到他拥有了一切;或者说他感到自己只需要获得这一种幸福,就终生无憾、终生满足了,其他别的幸福可以不要了。
当幸福存在的时候,人们便会觉得拥有了一切;反之,当幸福离开人们时,他就会觉得一切都离开了他,背弃了他。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是十分沉痛的、灰暗的,那么明亮的太阳、湛蓝的天空,芬芳的花草对他来说似乎都是不存在的。
由此也可以这样说,从某种角度讲,幸福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只是人的一种满足的心境。
-- 26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42
第二编 第二章快乐、痛苦与幸福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之中,都有人把快乐与幸福等同起来。他们还认为痛苦与幸福是绝对相排斥的。但是,当我们仔细推敲时,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幸福无疑包含着快乐,而快乐不能等同于幸福;幸福当然不应该包括痛苦在其中,但它与痛苦也不是绝对对立的。
-- 262
64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第二章 一 快乐、痛苦的生理、心理机制快乐、痛苦的生理机制A快乐、痛苦的心理机制A快乐、痛苦的生理机制A关于快乐的生理机制,人类已经探索了很长时间,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太复杂了,它直接与人对大脑的研究和认识相关联,而脑科学的发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还有不少不足之处。
因此,关于快乐的问题,仍然需要继续研究。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变化是受人的心脏控制的,或者认为控制人的情绪的器官是五脏六腑。人们之所以会得出这种结论,是因为他们从经验中感觉到,在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时,脏腑器官往往也同时发生某种变化。比如,人在愤怒时,心跳加快,呼吸与血液循环失去常态,或是面红耳赤,或是脸色铁青,而呼吸则急促,甚至脑部一起一伏都能显现出来;而狂喜之人,或是悲痛欲绝之人,呼吸会出现痉挛现象。
《儒林外史》中描述了范进听到自己中了举人后,过于高兴,出现痉挛。文中是这样写的:“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贴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省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
-- 26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42
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类似这样的现象,都给人一种印象:情绪的变化,产生于人的脏腑之中,特别是认为情绪的变化与心脏的关系最大。
到了中世纪,哲学家提出了一些与以往看法相异的观点,认为不应当在大脑范围之外,寻找精神活动的载体。但是除此之外,对问题的探索没有得到更深入的进展。
进入19世纪之后,科学家们抛弃了思辨的方法,通过对大脑的解剖、生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情绪究竟产生于人脑的什么部位。一个多世纪的研究表明,下丘脑、丘脑、边缘系统、额叶、颞叶、右半球等处,与情绪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研究者将一个微型电极埋藏在猫的下丘脑中,然后给猫的下丘脑以电刺激,猫就会产生发怒表情的反应,张牙舞爪,毛发竖立。电刺激中断,上述反应立即就消失了。
1953年,人们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脑的“快乐中枢”。
这个实验的最初的目的,是研究中脑网状的功能。被用来做实验的动物是老鼠。但是,由于做实验的人技术不熟练,电极插入部位不准确,没有插入预定部位,而插入了下丘脑。
这一偶然的情况,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即给老鼠以电刺激时,老鼠似乎体验到一种愉快的感觉。
为了证实这一电刺激是否真的给老鼠带来了愉快的感觉,人们对实验进行了新的设计。即仍然在老鼠大脑内的那个位置埋入电极,然后在老鼠笼子里安装一个杠杆,把杠杆与外在的电路连接起来,每当老鼠用爪子去按下杠杆的某一端时,外在电路便被接通,给老鼠的头脑中的那个部位以电
-- 264
84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刺激。这样,这个电刺激就等于是老鼠自己给自己输入的。
设计人认为,如果老鼠按下杠杆,所得到的电刺激是一种愉快的感觉,那么这种愉快的感觉将会诱导老鼠,使它为了再次获得这种感觉,而重新去按压杠杆;如果情况相反,即老鼠按压杠杆后所得到的刺激,没有产生愉快的感觉,那么老鼠就不会再去有意地按压杠杆,而只能是老鼠在笼子里跑来跑去时,偶然地踩到杠杆。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路没有接通电源,老鼠即便是踩上杠杆,大脑的那个部位也不会受到电刺激时,老鼠在笼子里是毫无规律地漫游。
每小时按压杠杆只是10—25次。
而当电路上接通电源,老鼠踩压杠杆后,脑中就有一种愉快的感觉时,老鼠每小时按压杠杆达数千次。这种动作竟然可以持续一两个昼夜,直到它精疲力尽为止。
为了进一步证实人们的推断,人们又做了一个实验进行观察。即对已经学会按压杠杆、会进行“自我刺激”的老鼠,在24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停止喂食,让它产生饥饿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