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纳兰词笺注

_12 张秉戍(现代)
  野火拂云微绿①,西风夜哭。苍茫雁翅列秋空,忆写向、屏山曲②。  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祖龙③心,毕竞为、谁家筑?
  【说明】
  纳兰主张词要具“风人”之旨,托体正大,务求充实。本篇即可视为一例。其于篇中对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不无褒贬,同时也寓含鉴今之深意。词前景后情,是为常见之法,但其忧患意识和苍凉之悲感充溢满纸,深具感发的魅力,启人深长思之了。
  【注释】
  ①野火句:野火,指磷火,即俗称之“鬼火”。此句谓大漠荒野之夜,磷火绿光闪闪,好像与天上的云朵连到了一起。
  ②屏山曲:如屏风样曲折的山形。宋陈肖岩《庚溪诗话》:“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此处代指绵延起伏的长城。
  ③祖龙:秦始皇。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裴躺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月上海棠
             中元①塞外
  原头野火烧残碣②,叹英魂,才魄暗销歇③。终古江山,问东风、几番凉热。惊心事,又到中元时节。  凄凉况是愁中别。枉沉吟、千里共明月④。露冷鸳鸯,最难忘、满地荷叶。青鸾杳⑤,碧天云海音绝。
  【说明】
  这首词有着双重的悲慨。上片写正值“鬼节”,面对眼前荒漠的残碑断碣,不由得想到了古往今来的“英魂”,无论贤愚不肖,皆成过去,即使是“才魄”超人,也都消失了去,历史便是如此无情,它汰尽了古今的一切,胜衰兴亡都成陈迹,令人不胜悲慨。中元之日更起思亲之情,故下片推开去写,从闺中人的角度落笔,写伤离怨别之意。这是又一重悲感。全篇幽思惆怅,低徊要眇,古今情、思乡情交织浑融,凄侧哀婉之至。
  【注释】
  ①中元:中元节,农厉七月十五日,又称“七月半”、“鬼节”。此节与佛、道有关(详见《梦梁录》、《盂兰盆》等),逢此日佛家作盂兰盆会、道家作斋蘸,以超度亡灵,追荐死者。民间则祭祖扫墓,放荷灯,演目连救母戏等。
  ②残碣:残碑。
  ③销歇:消失。
  ④枉沉吟句: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意谓自己独自沉吟那千里共明月的诗句,虽不免仍是惘然神伤,但却可聊以自慰。
  ⑤青鸾二句:青鸾,即青鸟,神话中西王母身边传递消息的鸾鸟,后以之代指传递爱情信息之书信、信使等,赵令畤《思越人》:“情渺渺,信沉沉,青鸾无处寄芳音。”又,李商隐诗《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里化用此二诗句,意谓身值塞外,又是中元之日,但音书阻隔,令人更加孤独寂寞。
             清平乐
  塞鸿①去矣,锦字②何时寄。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  别来几度如珪③,飘零落叶成堆。一种晓寒浅梦,妻凉毕竟因谁。
  【说明】
  纳兰性德自康熙十五年(1676)受命为三等侍卫以来,多次奉驾宸游塞外,遂常与爱妻分离。这首词就是他于塞上相思的怨离之作。上片从爱妻一方落笔,写她别后的刻骨相思,盼望家书到来,又追忆与她分别时的情景。“佯忍泪”和“问明朝行未”,生动地刻画了爱妻不忍离别的眷恋之情。下片写自己一方,描绘了此时的愁思与寂寞。“几度如硅”,是说分离时间的长久,“落叶成堆”,点出秋色已深,谊染了离情的凄苦。最后以残梦凄凉绾结,突出了孤独难耐,相思怨别的深情。
  【注释】
  ①塞鸿:即塞雁,边塞之雁。秋季南飞,春季北返。古诗文中常以之比喻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
  ②锦字:书信。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共840字,可宛转循环读之,词甚凄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后称书信为锦字或锦书。
  ③珪(gmi):同“圭”。本为长条形卫器,《说文》:“圭,瑞玉也,上圈下方。”南朝江淹《别赋》:“秋月如珪”,李善注:“圆如日月”。这里借喻月圆而缺。
             又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①。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②。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③。
  【说明】
  塞上写离情,而此情全凭景物化出。其景象苍茫凄凉,皆为实景,景中寓托了征人怀思的苦情。
  【注释】
  ①望里句:谓放眼望去青色一遍,没有尽头。
  ②平芜:指草木丛生的平旷的原野。
  ③锦书句:谓应寄书信来。锦书,锦字书之意,为妻子表达思念丈夫之书信。参见《清平乐》(塞鸿去矣)注②。 双鱼,鱼形之木板,一底一盖,古人将信夹于其中。亦称“双鲤”。
             又
          发汉儿村①题壁
  参横②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③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④风烟。输与五陵公子⑤,此时梦绕花前。
  【说明】
  此篇约与《百字令·宿汉儿村》作于同地,唯写作时间有先后之别。《百字令》写于“冰雪里”之日,本篇则作于无冰无雪之时。但确切时日难以考知。此篇上片侧重于写景,前二句实写,后二句虚化。“似有红楼一角”是想象之语,表达了思念闺人的深切情怀。下片侧重写情,直抒胸臆。结句既是怨情,又回照了上片的落句,前后勾连,.回环往复,直而能曲,更觉缠绵委婉。
  【注释】
  ①汉儿村:参见《百字令·宿汉儿村》注①。
  ②参横:参星横斜,即谓夜已深。秦观《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旁:“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
  ③红楼:代指家园之楼阁。参见《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注②。
  ④绝塞:参见《采桑子·九日》注①。
  ⑤五陵公子:指京都中的富豪子弟。五陵,指汉、唐时长安、咸阳附近之帝王陵墓。西汉陵为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唐为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后以五陵代指京都繁华之地。
 
             又
  角声哀咽,襆被①驮残月。过去华年如电掣,禁得番番离别②。一鞭冲破黄埃③乱山影里徘徊。蓦忆去年今日,十三陵下④归来。
  【说明】
  此篇抒发了行役的凄凉伤感、伤离之意,怀人之情满可见。上片前二句写旅途的艰辛凄清,描绘其天复一天地在哀角声中,马背行囊上度过。后二句慨叹年华尽在番番的别离中飞逝。前景后情,极见伤感。下片仍是前景后情,前二句写眼前之景,是为黄昏日暮,黄尘阵阵,山影重重,行路匆匆,如此景况则更令人不胜怅惘。后二句忽以追忆去年今日之情景收束,其惘然失落,怀归之意便倍加翻出。跌宕婉曲,转折入深,这在小令中是极难得的。
  【注释】
  ①襆(pu)被:用包袱捆上衣被。《晋书·魏舒传》:“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智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后人以襆被作为谦词,意谓乖列××官列中。此处则是取马背上驮着行李之意,谓旅途之艰苦。
  ②禁得句:忍受着一次次的离别。
  ③一鞭句:谓一抹斜阳照在了滚滚黄尘上。
  ④十三陵:参见《好事近》(马首望阴山)注④。
             又
  添烟①深漾,人拥麝缑笙髦②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尖心上。  六花斜扑疏帘③,地衣④红锦轻沾。记取暖香如梦⑤,耐他一晌寒岩。
  【说明】
  李清照写愁情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语,纳兰此篇溶入,化作“不辨眉尖心上”,又接于“新恨暗随新月长”句后,表明其愁情不止,愁怀无限。而其所愁于下片结二句露出,“暖香如梦”,即与妻子共度的美好时光已如梦幻消逝。眼前景与还能记取的梦中情形成极大的落差,遂使悲愁不绝。词中亦情亦景,交织浑融。语言明白如话,而情致绵长。
  【注释】
  ①麝烟:焚烧麝香所飘散出的烟。皮日休《醉中先起李毅戏赠走笔奉酬》:“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
  ②缑(gou)笙髦:犹如仙衣道服式的大髦。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奉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岭。’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③六花句:六花,即雪花。雪花六瓣,故名。 疏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 
  ④地衣:地毯。
  ⑤记取二句:暖香,带有温暖气息的香味。这里借喻与妻子共度的美好时光。 一晌,谓很短的时间。 寒岩,高寒的山崖。唐方干《题龙泉寺绝顶》:“古树含风常带雨,寒岩四月始知春。”
             又
           弹琴峡题壁
  泠泠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②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③,莫教泪洒英雄。
  【说明】
  “弹琴峡”,未详何指。不过此篇为行役塞上之作则是确定无疑的。词中抒发了关塞行役中的“边愁”,并将此愁书于壁上。上片由水声泠泠起兴,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等等,其复杂交织的悲感皆由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这是由听觉上引来的愁情落笔。下片仍是前景后情,从视觉、从眼前景上进一步渲染这种愁情,结二句则由辛弃疾词句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的情怀。
  【注释】
  ①泠泠(líng):形容水声清脆。《文选》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②关塞:关,本指长安附近之关口,如函谷关、渔关等;塞,边塞。此处指边关之地。
  ③唤取句:辛弃疾《水龙吟》:“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唤取,唤得、唤着。 取,语助词。
             台城路
            塞外七夕①
  白狼河②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③。清漏④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⑤。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⑥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⑦啼曙。令夜天孙⑧,笑人愁似许。
  【说明】
  这首咏七夕的词大约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七夕”之日,此时纳兰任三等侍卫,是第一次扈驾出巡塞外。严迪昌《清词史》评论说:“情怀迥然不像出于华阀的‘富贵花’所有,这就是纳兰才性异于常人处。有谁如纳兰这样年方青壮、位处清贵,却把随天子出巡看成行役天涯的苦差使呢?”的确,纳兰不单在他的悼亡之作中表现了凄怀苦情,即使写扈驾出巡、奉命出使等理应有所开怀的作品中,也是溶满了戚戚苦语,怅怅苦情。本篇所写的塞外七夕之景之情,无不凄迟伤感。羁栖之苦,怀念闺人之意,可谓淋漓尽致。谭献在《箧中词》里说:此篇“逼真北宋慢词”。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七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淮南子》:“乌鹊填河以成桥而渡织女。”
  ②白狼河:今辽宁省之大凌河,古称白狼河。
  ③星桥:即鹊桥、天河中的鹊桥(由星辰所组成的“桥”)。参见注①。庚信《七夕》:“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河鼓,星官名,即何鼓,牵牛星。《尔雅·释天》:“何鼓谓之牵牛。”
  ④清漏:漏,漏壶,古代记时器。此言清晰的漏壶滴水声。
  ⑤金风玉露:金风,秋风。玉露,白露。谓秋天已到。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⑥瓜果筵:见注①。
  ⑦冷香:本指清香之花,后亦代指女子。清侯方域《梅宣城诗序》:“‘昔年别君秦淮楼,冷香摇落桂华秋。’冷香者,余栖金陵所狭斜游者也。”本词则借指闺中妻子。又,冷香指焚香已熄。亦通。
  ⑧天孙:织女星。《史记·天官书》:“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者,天孙也。”司马贞索隐:“荆州占云: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
             沁园春
  试望阴山①,黯然销魂,无言排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②无埃。碎叶③城荒,拂云堆远,雕外④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⑤。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⑥。北转河流,南横斗柄⑦,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说明】
  此篇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纳兰奉命出使觇峻龙之时。与此篇写作同时,还写有《唆龙与经岩叔夜话》、《蝶恋花》(尽日惊风吹木叶)等诗词。这些作品都带有宏大的景观、凄凉的氛围、浓郁的伤感等特点。本篇也是如此。苍凉凄婉,沉郁幽伤。作者取用赋法,对阴山一带的独特风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又借典铺陈,婉曲层深,表达了“百事堪哀”的凄苦隐衷。
  【注释】
  ①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史记·秦始皇纪》:“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匝地:遍地。
  ③碎叶二句:碎叶城,唐代古城,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拂云堆,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堆上有中受降城,并建有拂云祠。但此处的“碎叶”与“拂云堆”并非实指,而是泛称边地边城。这二句意谓那唐代的碎叶古城早已荒凉,拂云堆也遥远得看不见。
  ④雕外句:意谓唯见飞翔云外的雕鹰,和那寒凝大地,云烟茫茫,愁惨不散的凄凉荒漠的景象。
  ⑤踟蹰三句: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迪,碌崖转石万壑雷。”这里化用。意谓正徘徊不前,忽听得山崖轰鸣.,仿佛是巨石滚动,又像万丈深壑里发出的惊雷隆隆。
  ⑥只凄凉四句:绝塞,极远的边塞。 蛾眉遗冢,谓古代和亲女子之墓。这里是.用汉代王昭君出塞之典事。《汉书·匈奴传下》:“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绮,字昭君赐单于。”昭君死后葬于南匈奴之地(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称“青家”。 骏骨,骏马之骨。此用燕昭王求贤之典。《战国策·燕策》谓燕昭王欲得天下贤者,遂筑黄金台以求之。郭院劝其诚以待士,虚心延揽,并用古人以千金买千里马之故事规谏他。后招来了乐毅、邹衍、剧辛等。此四句意谓想到王昭君凄凉出塞,如今人已死去,但遗冢犹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当年燕昭王求贤所筑的高台。
  ⑦北转二句:意思是说,那河水依然向北流去,北斗星柄仍是横斜向南。 斗柄,即北斗星之斗构。《国语·周下》:“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注云:“斗柄,斗前也。”
             南乡子
  何处淬吴钩①?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②,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越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③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说明】
  此篇前景后情,抒发了世事无常、兴亡无据、古今同梦的悲慨,大有苏东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情怀。上片以问句起,已见悲凉凄怆之情调,下接以荒城“枕碧流”和当年争战地的衰草、霜风的萧瑟荒凉之景,更加突出了这种迷惘哀伤的情调。下片抒怀,表达了人间若梦的哀感,其落句“多少英雄只废丘”是这种哀感的点睛之语。
  【注释】
  ①何处句:谓何处是当年使吴钩染血的争战之地呢?淬,浸染。吴钩,宝刀,形似剑而曲。传说春秋时吴王阖闾命人作金钩,后有人杀掉自已的儿子,以血涂于钩上,铸成二钩,献给了吴王。事见《吴越春秋?阔间内传》。后来泛称宝刀,利剑为吴钩。
  ②龙战地:指古战场。龙战,《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本指阴阳二气的交战,后代指群雄割据的争战。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炎灵遗剑玺,当涂骇龙战。”
  ③韶华:美好的年华。
             又
           柳沟①晓发
  灯影伴鸣梭,织女②依然怨隔河。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③。回首微茫忆翠蛾④。  凄切客中过⑤,料抵秋闺一半多。一世蔬狂⑥应为著,横波⑦。作个鸳鸯消得⑧么。
  【说明】
  上片描绘了柳沟清晨晓发时的情景,下片言情抒慨,表达了与所恋之人被迫分离的隐恨和幽怨。一世疏狂与愿作鸳鸯正是纳兰厌倦仕途生涯,渴望消闲的痛苦心情的写照。
  【注释】
  ①柳沟:未详。
  ②织女:指织女星。古代民间把织女星与牛郎星被阻隔在银河两岸而衍生成故事,谓牛郎、织女遥遥相望却不能厮守,唯有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后人以此作为夫妻或恋人分离,难以相见的典故。这里也是以此喻与闺中人的分离。
  ③青螺:形容青色螺形的山形。
  ④翠蛾:本指女人之眉毛,后代指美丽的女子。古代女子以青黛描画修长的眉毛,故称。此处谓回首看到微茫中的远山,由那山形似翠蛾而联想到闺中人。唐白居易仗李夫人》:“翠蛾仿佛平生貌,不似昭阳寝疾时。”
  ⑤凄切二句:谓此生多在客中度过,遂与闺中人大半在别离中。南朝梁江洪《秋风曲》:“孀妇悲四时,况在秋闺内。”
  ⑥疏狂:豪放,不受拘束。
  ⑦横波:比喻眼神流动,如水闪波。这里代指所爱之女子。
  ⑧消得:犹值得、抵得之意。
             于中好
  雁帖寒云次第①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②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说明】
  这首词能翻转层深,语近情遥,含思隽永,自是上乘。上片前二句云秋深而北雁南飞,犹怨归迟,一层;雁可南归而人却难归,一层;后二句再翻进,人已难归偏又逢瘦马关山,西风扑鬓,又为一层。下片明写愁思,一层;而偏于杳杳依依之日闻乌鸦之啼声,一层;最后以同一明月照别离再托衬之,又一层。如此转进层深,确是深婉动人。
  【注释】
  ①次第:依次。刘禹锡《秋江晚泊》:“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②扫黛:扫眉,即画眉。古代女子以黛描画之,故称。宋陆游《次李季章哭夫人韵》之一:“遥知最是伤心处,衫袂犹沾扫黛痕。”这里借指闺中妻子。
             又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①三更雨,却忆红楼②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③,偏到鸳鸯两字冰。
  【说明】
  出使在边城而依然魂牵梦绕着闺中的妻子,他对妻子的忠爱可谓铭心刻骨了。词之上片说身在边城孤独不堪,由于愁思连梦也作不成,唯有夜雨潇潇,触动相思,遂忆起妻子也曾在夜半思念自己了。下片说为解相思便写信抒发离愁别怨。但边地严寒,封题之处也成“冰”。其结句颇含悠然不尽之意,“鸳鸯两字冰”,化虚为实,深曲地表达了相思的愁苦。
  【注释】
  ①紫塞:参见《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注①。
  ②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苏轼《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
  ③起来二句:呵手,谓天气寒冷,用嘴呵气暖手。 封题处,指在书信的封口签押之处。
             又
  冷露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朔风寒,生憎画鼓①楼头急,不放征人梦里还。  秋淡淡,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明朝匹马相思处,如隔千山与万山。
  【说明】
  这里的“征人”显系作者。塞上早寒,冷露先滴,朔风猎猎,可憎的画鼓偏又楼头急响,声声恼人,令“征人”无法入梦还乡。如此寒夜惆怅,况味自是可想。过片点出月儿弯弯,进一步绘景并烘托氛围。而无人看月句则突出了孤独寂寞,凄清伤感。最后虚出,料想明朝更会越行越远,归程阻隔,相思更烈,归思难收了。小词清丽空灵,明白如话,转折入深,确是精美。
  【注释】
  ①画鼓:饰有彩画之鼓。
             又
  谁道阴山①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②。松梢露点沽鹰细③,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说明】
  纳兰塞上之作多是感伤的情调,而此篇却是一个特例。玩词意,大约此篇是侍康熙皇帝狩猎之作。上片描绘塞上之景,前二句说阴山道上并非“行路难”,而是别有一番情趣滋味,令人欢快情怡。显然这是仿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的。接二句写塞上特异的风光,进一步烘托了这种特殊的体会。下片写行旅中的生活情景,前二句描绘途中休憩和欢宴,后二句一转,描述了异域的风情况味,此中的“怨早寒”并非哀怨,而是表达了一种惊异的心理感受。
  【注释】
  ①阴山:参见《沁园春》(试望阴山)注①。
  ②风毛雨血:指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的情状。
  ③松梢二句:意思是说,松梢上的点点露水滴湿了衣裳翱翔在高空里的鹰隼变得茫茫细小;深深的溪水和密密的芦苇淹没了马鞍。
             卜算子
              塞梦
  塞草晚才青,日落萧茄①动。慽慽②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  小语绿杨烟,怯踏银河冻。行尽关山到白狼③,相见准珍重。
  【说明】
  作者厌于扈从生涯,时时怀恋妻子,故虽身在塞上而念怀萦绕,遂朝思暮想而至于常常梦回家园,梦见妻子。此篇即记录了他的这种凄惘的情怀。上片写催其成梦的塞上情景。日晚塞草青青,悲茄声声,令人生起凄寂之感,遂至入梦。下片写梦中温馨情景。日夜思念之妻此时来到了身边,她不畏天寒路远,竟来相见相慰。结句语淡而情浓,缠绵委婉之至,颇含悠然不尽之意。
  【注释】
  ①箫茄:管乐器名。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须臾醉起箫茄发,空见红旌入白云。”
  ②慽慽:悲伤貌。杜甫《严氏溪放歌行》:“况我飘蓬无定所,终日慽慽忍羁旅。”
  ③白狼:即白狼河,今辽宁省之大凌河。
             青玉案
            宿乌龙江①
  东风卷地飘榆荚②,才过了、连天雪。料得香闺香正彻。那知此夜,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  多情不是偏多别,别为多情设。蝶梦百花花梦蝶③。几时相见,西窗剪烛④,细把而今说。
  【说明】
  此篇亦实亦虚,曲折缠绵。其所抒依然是思念爱妻的深情。.上片先写所宿之乌龙江地带的早寒情景,景中即已暗透了心头的凄凉。继而转入虚写,料想闺中情景。接下去又转为此刻心情的描述。下片先是委婉道出多情又多怨的心情。继而描述此时如梦如幻的感受。接下去化用李商隐诗意,化实为虚,宕出一笔,将相思至切的情怀表达得更为深细动人。
  【注释】
  ①乌龙江:即黑龙江。
  ②东风二句:谓乌龙江一带,夏天刚刚过去,冬天便立即到来。榆荚,榆树之荚,夏天结荚。
  ③蝶梦句:谓此时与爱妻在别离中,此种情景犹如迷离恍惚之梦境。《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④西窗剪烛:语出李商隐诗《夜雨寄北汾:“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此指与所思之闺中人聚谈。
             满庭芳
  堠雪翻鸦①,河冰跳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②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③,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茄④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⑤,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⑥,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⑦,流去几时回。
  【说明】
  此篇前景后情,以赋法铺写。其下片全为议论,虽不免质实,但气势壮观,真情四射,仍是生动感人的。上片前五句景语,写古战场的荒寒阴森,以“总堪悲”绾住。下句转进,先说有“中宵起舞”的爱国之心,但“那有村鸡”一句折转,表明无由以报,徒增伤感。再接以金茄声声烘托,则更令人添悲增慨。下片承前之情之景转为议论,表达了满怀哀怨和痛苦。诗人以为“古今事”都是虚无的、短暂的,古来的一切纷争,一切功业,到头来除了“剩得几行青史”,“断碣残碑”之外,余皆成空。这虽是消极的意绪,但从中亦可窥见诗人长期积于心中的苦情。这种“苦情”,有人认为是纳兰对家族被灭往事的隐恨(见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可备一说。
  【注释】
  ①堠雪三句:堠,古代了望敌情之土堡,或谓记里程的土堆。 龙堆,沙漠名,即白龙堆。《汉书·匈奴传》扬雄谏书云:“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尸注:“孟康曰:‘龙堆形如土龙身,无头有尾,高大者二三丈,脾者丈余,皆东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
  ②阴磷::即阴火,磷火之类,俗谓鬼火。
  ③中宵起舞:《晋书·祖遨传》:“(祖邀)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锟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④金茄:参见《南歌子·古戍》注⑤。
  ⑤须知三句:谓要知道古今的世事犹如棋局,或胜或负,翻覆无常。
  ⑥蛮触:《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有“触蛮之争”之语,意谓由于极小之事而引起了争端。白居易《禽虫十二章》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之争蜗角中。”
  ⑦混同江:指松花江。见清《一统志》。
             满江红
  代北燕南①,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②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③起。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④不来如意梦,红笺⑤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⑥。
  【说明】
  这是一首塞上月夜念妻怀乡之作,凄婉动人,伤情倍至。上片前二句写千里共明月之意,接下二句写此时独自伤悲的心情。再二句转为相思情景的描绘,结处则以此刻边声、乌啼烘托相思苦情收束。层层转进,曲折多姿。下片进一步描写相思的痛苦。前四句说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其苦苦相思之状可掬。下二句又转为推想妻子也在为别离而伤感。再二句怨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最后二句宕开,是“违心字”的延伸。语虽淡化,但却更显情致绵长深婉,同时也透露出与妻子爱情笃挚,意气相投的底蕴。
  【注释】
  ①代北燕南:泛指山西、河北一带。代北,原指汉、晋时期之代郡,唐以后之代州北部等。燕南,泛指黄河以北之地。
  ②胭脂山:即燕支山。在古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因其地水草丰美,宜为畜牧,是为塞外之宝地。古诗中多代指值得怀念之地,
  ③边声:指边境上羌管、胡茄、角号等诸多声响。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青海:本指青海省内之最大的咸水湖,北魏时始用此名。后以之喻边远荒漠之地。
  ⑤红笺: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等,这里是指书写信札。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⑥东堂桂:因科举考试而及第称为“东堂桂”。语出《晋书·郤洗传》:郤冼以对策上第,拜仪郎。后迁官,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洗曰:“卿自以为何如?”洗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