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哲学名著】》

_7 方克立  李兰芝(现代)
第四章,讲“道”是虚空的,隐没不现的,但其作用无穷。它先于上帝而存在,是万物之祖。
第六章,讲“道”是产生、养育天地万物之母,它神妙莫测,作用无穷。
第十四章,说明了“道”无形、无声、无物,是不可感知的;但掌握了它,就可以治理当今社会。
第二十一章,说明了“道”是恍惚看不真切的东西,其中有形象,有实物,有细微的精气,万物都是从它那里开始的。
第二十五章,说明了“道”是混然一体、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东西,它无声无形,独立自然地存在着。
宇宙中有人、地、天、道这四种伟大的存在,而“道”
又是其中最高的,天、地、人都是从它那里产生出来的。
第三十四章,说“道”是普遍存在的,它成就了万事万物而自己不占有。万物归从于它,但它无欲无求,不以自己为主宰,这可以说它是卑小的。它虽不自以为主宰,但万物
84
67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仍归从于它,这也可以说它是伟大的。圣人伟大就是因为他能效法“道”
,不以伟大自居,所以才能成为伟大。
第三十五章,说明“道”虽然看不见,听不着,说不出,但它弥纶六合,化育万物,物阜民康,家给人足。谁掌握了“道”
,天下人都将向他投靠。
第三十七章,一方面说明“道”虽是宇宙的本体,但它是“无为”的,即无目的、无意识的。另一方面说明“道”是“有为”的,即它既产生了万物,又是万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总规律。老子又用天道论证人道,用自然推论社会,认为“道”虽无名,但统治者如果能守“道”
,并能用“道”管理事物、治理社会,事物就能管理好,社会就会安定。
第三十九章,阐述了“道”是普遍存在的,天、地、神、谷、万物、统治者都来源于“道”
,它们如果失去或背离了“道”
,就不能自存。
“道”虽不高贵,但高贵的东西必以它为基础。由此进一步强调,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第四十章,提出了三个重要命题:1。
“反者道之动”
,指出“道”是向它相反的方面变化、运动,这是一条辩证法的重要原则。
2。
“弱者道之用”
,认为一切柔弱的东西都可以胜过刚强的东西,这就把“弱”向“强”的转化绝对化了,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
3。
“有生于无”
,“无”指“道”。认为具体事物(有)是由无形之“道”产生的。
第四十二章,论述“道”是万物的总根源。人处事的最高原则是柔弱、退守,如此做才符合“道”。
第五十一章,阐明“道”是万物的根源,它以“无为”的方式生养、推动万物、但它既不把万物据为己有,又不以为
85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7
自己对万物有功,这就是“道”的深远而看不见的品格。
从上述各章章意不难看出,老子反复论述了“道”的重要作用,认为“道”是普遍存在的,它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的总根源,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最高原则。从他对“道”所作的规定,又可看出“道”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重性。
“道”的物质属性表现在:1。
它是混成之物,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气。
2。
它又是运动的,而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因此,“道”的运动性也就表现了它带有的物质属性。
3。
“道”是世界的普遍法则或规律。老子“道”的观念是从天道转化而来的,天道是天所具有的规律,“道”是比天道更根本的普遍规律,它是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总规律,天、地、人都要以“道”为法则。
“道”既然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它就具有客观性。
“道”又具有精神的属性,它无形、无声、无迹,没有质的规定性,是不可被感知、不可追究、不可用名字来命名的。
这种不能被经验和理性思维所把握的“道”
究竟是什么呢?
老子说它是“无物”
,是虚空。这种虚空之“道”也只能是主观的虚构。
“道”这两方面的属性,说明“道”是一种精神和物质没有明确区分的混沌状态,是有和无的统一体。
“道”的两面性又决定了老子哲学性质的复杂性。从“道”的物质性来看,“道”
派生物就是物生物,这表明老子哲学具有唯物主义性质。
从“道”的精神性来看,“道”派生物就是精神产生物质,精神先于物质而存在,这表明老子哲学又具有唯心主义性质。
86
87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老子哲学的矛盾性,说明老子还不能对“道”讲得圆满、明确,这是时代的局限。但是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这在认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人类理论思维的进程来看,老子用“道”从总体上说明宇宙的构成问题,这是对原始唯物主义仅用具体的、特殊实物的性质和作用来说明事物多样性及其统一性观点的突破,表明了人类认识的深化。
其次,从思维方式来看,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原始直观的思维方式占着统治地位。老子却能在某种程度上抛弃感性直观,通过理性思辨,企图在万物之上的更高层寻求世界无限性、多样性的统一,而且把这统一说成是“玄之又玄”的东西。这种抽象的理性思考,在人类认识上也有巨大的启蒙意义。
再次,从对待上帝鬼神的态度来看,老子否认它们的主宰地位,认为“道”
“象帝之先”
,比上帝更根本,这具有无神论的思想因素。这种思想打击了宗教迷信,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哲学的发展。
总之,“道”这一范畴的提出,无论对当时和后世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87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7
子思:《中庸》(节选)
作者及作品简介A B《中庸》的作者,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姓孔,名亻及,字子思。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人。战国初期哲学家。相传曾受业于曾子,被封建统治者尊为“述圣”。
《中庸》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一部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著作。在汉代《中庸》被收入《礼记》中。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和《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并称为《四书》。子思在《中庸》中继承发扬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所讲的“中庸”
,既包含着道德内容,也包含着方法论内容,但孔子对此没有作太多的阐述。到了子思的时代,群雄角逐,趋于势均力敌,还没有出现一强吞并众弱的形势。
而且这时领主阶级进一步衰落,地主阶级迅速成长,商人、手工业者、自耕农也正在不断壮大,各阶级、阶层的力量都趋于均衡。这种相持的局面,不仅需要用“中庸”的方法解决两极矛盾,而且需要用它解决多极矛盾。在这种形势下,子思便把孔子的“中庸”观念加以发挥,系统地阐明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以及它的涵义、内容和实现的途径,并提出了“诚”的范畴,把“中庸”这种方法论原则提高到了
88
08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世界观的高度。子思的这些思想,对孟子、宋、明理学都产生了影响。
《中庸》的注释本,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的《礼记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和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可以参考。
这里的选文,依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本。朱熹把《中庸》称为《中庸章句》共有三十三章。
原文A B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④,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⑤。莫见乎隐,莫显乎微⑥,故君子慎其独也⑦。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⑧;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CD.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CE.(第一章)
注释A B①天命:天的意志和命令。性:指天赋予人的本性。
②率性:扩充善端。道:道路,规范,原则。主要是指处理封建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种伦理关系的准则。
③修:修治,修养,实行。教:教化。
④须臾(yú榆)
:片刻,一会儿。
⑤这是说,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特别小心谨慎,在别人听不
89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8
到的地方特别惶恐畏惧。
⑥这是说,尽管极其隐蔽,没有不被人发现的;尽管极其细微,没有不显露出来的。
⑦这是说,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十分谨慎。
⑧中:中正不偏。
⑨中(zhòng众)节:合乎节度,即符合道德规范。
和:平顺和谐。
大本:根本。达道:普遍的准则。
C D致:达到。位:位置。 这是说,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C E就各得其位,万物也各自发育和繁荣。
原文A B仲尼曰:“君子中庸①,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②;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③。“
(第二章)
注释A B①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常,常理,常规。中庸: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常理。
②时中:时时保持“中庸”的原则。
③忌惮(dàn旦)
:畏惧。无忌惮:放肆,无所顾忌。
原文A B子曰:“舜其大知也与①!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②,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③,用其中于民④,其斯以为舜
90
28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乎⑤!“
(第六章)
注释A B①知:同“智”。与:同“欤”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②迩(ěr尔)言:浅近平凡的言论。
③执:把握。两端:矛盾对立的两头。
④这是说,用中庸之道去引导人民。
⑤这是说,恐怕这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的缘故吧!
原文A B子曰:“回之为人也①,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②。”
(第八章)
注释A B①回:孔子学生颜渊的名。
②拳拳:奉持的样子。服:等于说著。膺(yīng应)
:胸。拳拳服膺: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意思是能守。
原文A B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①,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②。”
(第九章)
91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8
注释A B①均:平治。
②这是说,实现中庸很难,平常人很少能遵守中庸之道。
原文A B子路问强①。
子曰:“南方之强与②?
北方之强与?
抑而强与③?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④,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⑤,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⑥!中立而不倚,强哉矫⑦!国有道,不变塞焉⑧,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⑨,强哉矫!“
(第十章)
注释A B①子路:孔子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子路好勇,所以问孔子怎样才算刚强。
②与:同“欤”。
③抑:还。而:你,指子路。这是说,还是你自己要求的刚强呢?
④报:报复。这是说,用宽厚温柔的态度教导人,对于强暴无理的人不使用报复手段。
⑤衽(rèn认)
:席子。金:兵器。革:盔甲。衽金革:以金革为席,睡在其中。这是说,经常枕着兵器,穿着盔甲睡觉,肯拼性命,不怕死。
⑥和:调协。流:同流合污。矫:坚强壮大的样子。
⑦这是说,他们中正独立,决不偏靠一面,那真是刚强壮大得很
92
48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哪!
⑧塞(sè色)
:时运不通,这里指穷困的时候。这是说,国家太平的时候,他们保持正直,不改变穷困时候的操守。
⑨这是说,国家混乱的时候,他们仍保持正直,到死也不改变。
原文A B“诚者①,天之道也;诚之者②,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③,不思而得,从容中道④,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⑥。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⑦;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⑧,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⑨,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第二十章)
注释A B①诚:原来是一个道德概念,其义是真实无欺。
《中庸》把它夸大为贯通天人的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
②诚之者:做到诚的人。另一说,指实现诚的理念。
③不勉而中(zhòng众)
:不必勉强就符合理。
④从容:自然而然。中道:符合中庸之道。
⑤固执:坚持不懈地实行。之:指善。这是说,要下一番功夫才做到诚的人,那就是能够选择善行坚持善行的人。
⑥审:详尽。笃(dǔ赌)
:切实。这是说,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
93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8
详细地询问别人,谨慎地思考事理,清楚地分析是非,切实地实践真理。
⑦弗:不。措:放弃。这是说,如果有不曾学习的东西,就要去学习,不学会,决不罢休。
⑧这是说,别人用一分力量就能做到的,自己就把百分力量用上去。
⑨这是说,果真能够这样做。
原文A B自诚明,谓之性①。
自明诚,谓之教②。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二十一章)
注释A B①自:由。
这是说,由天生的诚而明白事理的叫做性。
另一说,明:指明德。
②这是说,由后天明白事理而达到诚的叫做教化。
原文A B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①;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②;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③。
(第二十二章)
94
68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注释A B①至诚:指至诚的人。这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本性。
②赞:赞助。化育:指化育万物。
③与天地参(sān三)
:与天地并立为三。
原文A B其次致曲①。曲能有诚,诚则形②,形则著,著则明③,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④。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第二十三章)
注释A B①曲:指细小的事物。致曲:在小节上用功夫。
②形:表现在外部的行动上。
③著:显著。明:光彩鲜明。
④动:感动人。变:使人变恶为善。化:使恶人变化成为善人。
原文A B至诚之道,可以前知①。国家将兴,必有祯祥②。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③。见乎蓍龟④,动乎四体⑤。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⑥。
(第二十四章)
注释A B
95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8
①前知:先知。
②祯祥:福的预兆。
③妖孽:祸的预兆。
④蓍(shī诗)
:占筮所用的草。龟:卜卦所用的龟甲。
⑤这是说,吉凶征兆有的从人的容貌动作上表现出来。
⑥神:神灵。
原文A B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①。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②。是故君子诚之为贵③。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④。成己,仁也;成物,知也⑤。性之德也⑥,合外内之道也⑦,故时措之宜也⑧。
(第二十五章)
注释A B①自成:靠自己修养完成。道自道:规范、原则要自己去遵循。
②这是说,诚贯串在一切事物的起点与终点,没有诚就没有万物。
③诚之为贵:以实行诚为贵。
④这是说,诚不只是把自己修养完成而已,为的是使万物得到完成。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