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哲学名著】》

_38 方克立  李兰芝(现代)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⑤,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
某今说个
479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74
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
只是闲说话。“
(《传习录上》)
注释A B①爱:徐爱,字曰仁,号横山,余姚人。王守仁的大弟子,又是他的妹婿,正德进士,官至工部郎中。
②弟:同“悌”。
③恁(rèn刃)的:如此,这样。
④好(hào浩)好色:喜欢好的颜色。恶(wù悟)恶臭:讨厌坏的臭味。
⑤会:领会,理解。
原文A B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
“知汤乃饮”
,“知衣乃服”
,以此例之,皆无可疑。……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
480
27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是知①,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
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
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②,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
,此盖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
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
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
晦庵谓③“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
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
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④,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
心一而已。
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⑤,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481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74
(《传习录中》)
注释A B①笃:敦实笃厚之意。真切笃实:是指“身心上体履”
,包括身体力行。明觉精察:就是“辨析精确”
,指对义理的分析了解。
②抑扬:褒贬。
③晦庵:朱熹别号。引语见《大学或问》。
④外:指心外。义外:指义在心外。语本《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
孟子反对告子“义,外也”的说法,认为仁义都是人心原有的。
⑤恻怛(dá达)
:怜悯。
原文A B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
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
简析A B这里选了王守仁论述“知行合一”的几段最有代表性的话。他的知行合一说,是针对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而提出来的。在他看来,虽然也可以说是一种“补偏救弊”的言
482
47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论,但其立言宗旨主要是为了复明知行本体,因为他认为知行本体原来是合一的。
这里所说的“本体”
,指“良知”
,也指王守仁哲学的最高范畴“心”
,“心”也就是“理”。在他看来,“夫物理不外于吾心”
,事物之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吾心所生赋予外界事物的。因此,他坚决反对向外求理、向外求知,认为做学问的过程就是“求理于吾心”。程颐、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即物穷理”
,王守仁认为他们的这种理论区分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人心”和“物理”
,虽然“心包万理”
,但要启发心中之理,还有一个“外心以求物理”的过程。他认为这就是“知行之所以二”的原因。只有“求理于吾心”
,才是“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由此可见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的。这里的“理”有其特定含意,它是指封建道德规范。
“求理于吾心”
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封建道德上下工夫,摈除一切不利于封建统治的“人欲”和“私心”。
出于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一片苦心,王守仁反对程朱的知先行后说,他认为这种学说在理论上失却了“知行本体”
,在实践上有可能流入“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的大病痛。
为了复那知行本体,克服“将知行分作两截”的弊病,更有效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他认为有必要对“知”
、“行”范畴重新加以解释。
王守仁所说的“知”
,并不是一般认识论上“知”
的概念,而是指的“良知”
,即天赋道德观念,具体说就是指“孝”
、“弟”
、“忠”
、“信”等封建道德规范。他所说的“行”
,也不
483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74
是一般所说的“行”或实践,而是所谓“致良知”
,即排除人心中的私欲间隔,使纯乎天理的良知得以自然流行,以实现封建道德原则。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他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知行“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即“知”与“行”都是在封建道德上下工夫。既然是“一个工夫”
,为什么自古以来却始终使用知与行两个概念呢?他在解释这个问题时,指出了在处理知行关系问题上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
;另一种人则“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前一种人行而不知,“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
后一种人知而不行,便是妄想,而且这种倾向更普遍,危害更大,“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他认为这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既说一个“知”
,又说一个“行”
,他说是古人不得已的苦衷,其实只是他自己的苦衷。因为在他看来,知行原本是一个工夫,只说一个“知”就可以了。但有些人“知得父当孝,兄当弟,却不能孝,不能弟”
,针对这种“全不肯着实躬行”的情况,所以他又不能不讲一个“行”。无论讲“知”或讲“行”
,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讲“知”
,是为了用“知”来指导“行”
,以便“行得是”。讲“行”
,是为了用“行”来实现“知”
,以求“知得真”。如果没有真知,对维护封建制度也没有实际效果。
二、知行“合一并进”
,即知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王守仁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行”是“知”的归宿。
“知”为“行”出“主意”
,“行”为“知”做“工夫”。如
484
67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果“知”的“主意”出得好,封建道德的实践就会更具有自觉性。如果“行”的“工夫”做得深,对封建道德的认识就会更落实,在思想上扎的根更深。
“知”和“行”是从两个方面在封建道德上下工夫。
三、“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知”包含“行”
,“行”包含“知”。
“知”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明觉精察”的认识,所以“知”有“明觉精察”的特点。
“行”能把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认识化为“真切笃实”的行动,所以“行”有“真切笃实”的特点。而“知”所以能“明觉精察”
,是由于以“真切笃实”
的行为为基础,所以“知”中包含有“行”。
“行”之所以能“真切笃实”
,是由于有“明觉精察”的认识为指导,所以“行”中又有“知”。
这就是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一体相连,不可分离,在内容上互相包含,在时间上不分先后,二者本来就是一回事。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本体只是一个,知行工夫不可分做两截。
这种理论有其合理的因素,即“知”与“行”有互相依赖的关系。但是它混淆了“知”和“行”的概念,抹煞了二者质的区别,在理论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四、“一念发动便即是行”
,“知”就是“行”
,销“行”归“知”。王守仁讲的“知”与“行”都是以个人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
“明觉精察”与“真切笃实”都是“心”的活动特点,“明觉精察”是指“心”的认识深度,“真切笃实”是指“心”的情感深度,“知”与“行”都是心的活动。他认为,“好好色,恶恶臭”
,是人天赋具有的良知良能,人们在见好
485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74
色时自然地产生爱好的感情或意念,在闻恶臭时自然地产生憎恶的感情或意念,这种感情和意念就已经是行了。
“见好色”与“好好色”
,“闻恶臭”与“恶恶臭”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说知行合一,这就是所谓“知行本体”。在这里,他确实看到了“知”和“行”有一致、统一的一面,但是他把统一夸大为等同,这就走向了谬误。
因为知即认识、思想、意念、感情,都是主观的东西,它与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之间是存在着本质区别的。王守仁通过抹煞二者的区别,以“知”代“行”
,取消了作为客观实践活动的“行”。他所讲的“知行合一”
完全是在主观意识即“心”
中实现的。
他还认为,“欲食之心”
、“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的开始。一念发动即是行。
“欲”
、“意”
、“念”等主观上的打算、念头都可以叫做行,那么知和行之间还有什么差别呢?所以他对“知行合一”的论证是以否定“行”的客观性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前提的,这就暴露了这种学说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对于人们心中的那些不利于封建统治、违背封建纲常的“不善”的意念,他主张要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先破“心中贼”
,才能预防“山中贼”
,这就是他倡言“知行合一”说的“立言宗旨”。
486
87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王廷相:横渠理气辩
作者及作品简介A B《横渠理气辩》的作者王廷相(1474——154)
,字子衡,号浚川,又号平厓。河南仪封(今河南省兰考)人,明代著名哲学家。
在王廷相生活的时代,明王朝已经濒临空前的政治危机。
农民起义彼伏此起,边患日益严重,各地藩王叛反不断发生,奸佞当道,宦官擅权,贫贿成风。在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已经衰朽,王守仁为了解救明王朝统治的危机,极力鼓吹他的心学。王廷相在政治上不满意宦官的专横,在思想上赞成张载的唯物主义学说,反对程、朱、陆、王唯心主义谬论。他28岁时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亳州判官。但他毫不气馁,积极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出许多“才名播天下”的学生。后来升任高淳知县,又升为御史。在巡抚陕西期间,曾裁制镇守太监宦官廖镗勒索人民的罪行,又抵制过两个宦官的纳贿干涉校政的丑恶行为,因此被宦官合力栽赃诬陷而下狱。
嘉靖年间,历任湖广按察使,南京兵部尚书等职。他曾在严嵩当政残杀异己,满朝文武噤口不敢言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上疏抨击弊政,以致被诬,斥为平民。王廷相品行端正,生活俭素,为
487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74
官廉洁,办事公正,敢于同权奸斗争,是封建官僚中比较正直、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但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官僚,与人民革命誓不两立,曾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并因有功而不断升迁。
王廷相学识广博,一生勤于著述。他的著作后人汇编为《王氏家藏集》和《王浚川所著书》。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了《王廷相哲学选集》,1989年又出版了《王廷相集》,收入在《理学丛书》中。其中哲学代表作是《慎言》和《雅述》。这里所选的《横渠理气辩》也是重要的哲学论文,此文依据《王廷相集》第二集。
原文A B张子曰:“太虚不能无气①,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皆不得已而然也。”
“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而有象,不失吾常。”
“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
②横渠此论,阐造化之秘③,明人性之源,开示后学之功大矣④。
而朱子独不以为然⑤,乃论而非之,今请辩其惑。
朱子曰:“性者理而已矣,不可以聚散言。其聚而生,散而死者,气而已矣。所谓精神魂魄,有知有觉者,皆气所为也,故聚则有,散则无。若理,则初不为聚散而有无也。”
⑥由是言之,则性与气原是二物,气虽有存亡,而性之在气外者卓然自立⑦,不以
488
08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气之聚散而存亡也。嗟乎!其不然也甚矣!
且夫仁义礼智,儒者之所谓性也。
自今论之,如出于心之爱为仁,出于心之宜为义,出于心之敬为礼,出于心之知为智,皆人之知觉运动为之而后成也。苟无人焉,则无心矣,无心则仁义礼智出于何所乎?
故有生则有性可言,无生则性灭矣,安得取而言之?
是性之有无,缘于气之聚散。
若曰超然于形气之外,不以聚散而为有无,即佛氏所谓“四大之外,别有真性”矣⑧,岂非谬幽之论乎?此不待智者而后知也。精神魂魄,气也,人之生也;仁义礼智,性也,生之理也;知觉运动,灵也,性之才也。三物者一贯之道也⑨,故论性也不可以离气,论气也不得以遗性,此仲尼“相近”
“习远”之大旨也CD.又曰:“气之已散者,既散而无有矣,其根于理而日生者,则固浩然而无穷。
C E 吁!
此言也,窥测造化之不尽者矣。何以言之?气,游于虚者也;理,生于气者也。气虽有散,仍在两间CF,不能灭也,故曰“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理根于气,不能独存也,故曰“神与性皆气所固有。”若曰:“气根于理而生”
,不知理是何物?
有何种子,便能生气?
不然,不几于谈虚驾空之论乎?今为之改曰:“气之已散者,既归于太虚之体矣,其氤氲相感而日生者,则固浩然而无
489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84
穷CG.“
张子所谓“死而不亡者”
者如此。
造化之生息,人性之有无,又何以外于是而他求也哉!
注释A B①张子:张载。太虚:指气尚未形成为具体事物时的状态。
②此段及上面两段引文,均见张载《正蒙。太和篇》。
③横渠:指张载。造化:创造化育,指自然界。
④开示:启示,启发。
⑤朱子:朱熹⑥见《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二》。不为聚散而有无:不因为聚集起来就有,分散开来就无。
⑦卓然:直立的样子。
⑧四大:指地、水、火、风。真性:佛性。
⑨一贯之道:是互相连贯的统一体。
相近习远:见《论语。阳货》:“性相近,习相远也。”
C D见《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二》。
C E两间:指天地之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