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与哲学大师的人生对话

_3 高路(现代)
突然,对面铁窗中有一个粗壮的声音传过来,教授先生,您说的就是我吧?
何以见得?康德问。
那天,我们几个弟兄在屋里喝酒寻快活,其他人都醉得差不多了,就我还清醒点儿。我听到屋外有响动,拉开门一看,呸,是国王的士兵,他们找上门来啦。我一拳打倒了一个,朝屋里大叫一声,快跑!士兵们冲上来,我拼命挡在门口。同伴们吓醒了,翻过后窗,兔子似的逃进了大森林,哈哈,您没见他们那副熊样,真可乐,克劳斯那个胖子光顾着逃命,上衣都没穿,跑起来摇摇晃晃的,简直就是一只褪了毛的大肥猪。我实在憋不住了,笑弯了腰。士兵上来打倒了我,把我送到了这里。我让他们逃命,自己坐了大牢,这算自我牺牲吧?铁窗后面说。
当然。康德说。
可是没人念我的好。那人的声音中透着委屈。
您是好样的,正如《圣经》所说,一切为朋友舍命的人都是伟大的。康德说。
我配这个字眼吗?那人的声音兴奋起来。
您配,兄弟。康德说,停了一会儿又道,我能问一下,人们是怎样称呼您的吗?
大家叫我狼人。那人不好意思地说。狼人是欧洲中世纪传说中狼与人交配生出来的怪物,具有人的形象和狼的本性。
狼是由着性子来的,根本不懂得控制自己,这就是您不能像大家或者说正常人那样生活,而必须在现在这个地方打发日子的原因。康德说。
花园中一片沉寂。
许久,传来一声叹息,我明白了。……教授先生,我有一个要求。
请讲。
请把那朵玫瑰花送给这位黑头发姑娘,我的妹妹和她年纪差不多。
康德把花插到了杨慧浓密的头发上。姑娘朝铁窗招招手。
大家坐好,康德讲第二条--人是目的。
前面讲了道德律令,它超越了人的感官欲望,但不等于脱离人而存在,而是与理性的人结合在一起。讲明道德律令脱离经验正是为了说明它与理性的人的关系。人是道德律令的主体,而这个律令又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人人必须遵守的,因此人是目的。理性的人是最高价值,其他一切,自然欲望也好,金钱财富也罢,都无法与人相比拟。这就要求,人的道德行为,无论是对自己来说还是对别人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人当做目的,而绝不作为工具。这就是说,任何人都没有一种高于他人的特殊的和优越的地位,人人都是平等的。
还以救人为例。如果那个人跳进河中不是为救助生命,而是为了沽名钓誉,猎取英雄美名,或者是为了事后向落水者索要财物,那么,他就把对方当成了达到自己某种目的的手段,同时,把自己的生命也变成了工具。他的行为已经脱离了道德,与做买卖差不多了,所以是谈不上道德的。只有当他一心救人,而不掺杂别的私念,他的救人才是道德的行为。
第三条,意志自律。所谓意志,就是人根据一定律令规定自己行为的能力。万物中只有人具有这种能力,自然物只是被动地、盲目地按照因果规律运行、活动,而人则不同,他有理性,能够摆脱自身自然的束缚,自觉地用律令来规范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立法,这种自觉就是意志自律。人做到了意志自律也就获得了自由。
休谟的女儿,您不是特别关注自由吗?下面我就告诉您自由是怎么回事。康德看着杨慧说,咱们还是接着救人的例子说。如果救人的换成了您,许多人冲着您大喊大叫,要求您立即跳到水里去,而您并不十分情愿,只是迫于舆论压力才不得不下水,请问,这时您觉得自由吗?
不自由。杨慧答道。
好,要是换一种情况,没有谁要求您,一见有人落水,您惟一的反应就是下河救人,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本能,用不着谁来提醒,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这时,您还觉得受限制吗?
当然不。姑娘说。
这就是自由。康德说,道德律令已经与您合一了,它不再是外在于您的东西,而是转化成了您的意志和行动。您不是觉得应该这样去做,必须这样去做,不这么做不行,而是本能地去这样做。显然,道德律令不是您的约束。同时,救人的行为对别人也普遍适用,得到大家的认同,因此,您也不会感到来自社会方面的束缚。
第37节:三、审美
我明白啦,杨慧兴奋地叫道,我把道德律令消化了,变成了自己的,就达到了自由境界。
康德点了点头,以上这些还告诉我们,人只有超越感官欲望而从理性出发,才有可能达到自由,这就表明,自由不是来自人的自然性,而恰恰在于克服自然性。有人以为任凭自己的性子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交配就交配,就是自由。其实这正是不自由,因为它说明你还是欲望的奴隶,还像动物一样被自然因果规律所支配。你的吃喝和交配的行为不过是食欲和性欲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自由要比这种关系高级得多,它高于必然性。
您说得对,这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李智说。他觉得,从康德这个思想中可以引出自由来自人的社会性的观点。
赞美诗又唱了起来。该吃午饭了。
三、审美
从前,康德午饭后总要坐在安乐椅上打个盹儿,这个习惯近来改变了。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认为午睡有损健康,于是就改成了散步。这也是为了抵御午饭后的困盹,以运动来战胜懒惰。
早些年,他时常与朋友或学生一起散步,边走边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专到哲学,俗到油盐面包,无所不谈。这是他生活中的一个乐子。后来,同伴在他身旁渐渐消失了,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老人。这大概跟他把散步时间提前到午后有关。但随遇而安的他不久就发现了一个人散步的种种好处,快慢节奏全凭自己,完全不必顾及他人,而且省下了张嘴说话的时间,可以减少吸进灰尘和细菌的数量。结果,聊天变成了沉思,而那条哲学之路上沉思的独行者终于成了哥尼斯堡城不变的街景。
杨慧和李智陪伴着康德走出家门。清新的风迎面吹来,拂动着老人银色的发丝,也撩起了姑娘黑色的长发。张开双唇伸出舌尖微微舔一下,空气潮湿而略带点儿咸味,风儿把波罗的海的气息带来了。街两旁的梧桐树早已褪去了绿色,换上了斑斓的彩装,而草坪上的草反而比夏天时更茂盛了。衬着干净的蓝天和清澈的阳光,人的眼睛也变得明亮了,一切都显得清清爽爽的。一阵轻柔的风从树叶间穿过,碰碰这个身子,摸摸那个脸庞,一片最漂亮的金黄色叶子被唤醒了,想跟它一道走,离开了树枝,但它赶不上风儿的翅膀,无奈地落到草地上,发出一声轻轻叹息……
杨慧叹了口气,秋天真好。
哦?您不感到一丝迟暮吗?康德问。
有一些,迟暮也能打动人。春天倒是充盈着无限生机,但令人惴惴不安,总觉得有点儿闹。深秋就不同了,让人觉得深沉和宁静,心里踏实。您认为呢?教授。姑娘说。
我吗?我也喜欢深秋,它让我感到淡淡的忧伤。康德答道。
这种感受就是美感吧?李智问。他也喜爱秋天,感觉和他们差不多。
是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审美领域了。康德说。
是吗?我最爱美了,杨慧兴奋地叫道,然后扶住康德的胳膊说,只是我这方面的知识太少了。正好,教授您在这儿,给我们补充些美学常识吧。
康德答应了,他们就从刚才的话题谈起。
我们谈的关于深秋的感受,其实就是鉴赏。鉴赏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鉴赏就是审美,它是主体从审美的角度所表达的对客体的情感,扬小姐感觉到的深沉和宁静,我感觉到的忧愁,都是情感。康德说。
这是否意味着审美是个体的一种感性经验?李智问。
不,康德摇摇头说,它与认识领域的感觉经验不一样。他提醒李智注意,他把鉴赏规定为一种判断能力,与认识相比,它有两个明显特点。首先,美感不是感官接受对象的刺激,而是对象的外表形式与人的情感发生共鸣,这就与认识的经验大不相同,后者是感官被刺激的结果。其次,认识的经验是个别的东西,虽然鉴赏也是单个人的行为,但是它要追求与他人审美的一致性,不断调整其中的差距,由此也就从特殊走向了普遍。
康德以眼前的景色为例,说明审美判断的这两个特点。秋风、蓝天、阳光、落叶,都是审美对象,无疑能刺激我们的感官,形成色彩、声音、气味、硬度等各种感觉,但也仅此而已,其本身是无所谓深沉、宁静的,当然更谈不上忧伤。然而,它们所具有的样式、状态却能唤起我们心中的愁绪,把我们引进深沉的情感,享受难得的宁静。我们的这些情感并不是从对象中来的,而是心中本来就有的,是我们自己判断美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是个体性的东西,因为审美的主体是具体的个人。对秋的不同情感分别是我们每个人的感受。然而,奇怪得很,我们的个人感受中却有一致的地方。这位姑娘所感到的深沉和宁静,也在我心中悄然出现;而我感到的忧愁也同样弥漫在姑娘心头,个人对美的判断与他人是互通的,因此,有普遍性的东西在里面。
第38节:三、审美
哥白尼式倒转!李智心中又闪过这句话。在审美客体和主体中,康德把重心放到主体上面;在人的自然感官和心灵中,康德突出的是非自然性质的审美能力。
似乎是为了加强李智的这个闪念,康德进一步指出,审美取决于人的心灵状态和品格。譬如,人们时常谈到享受崇高的美感,但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有这种感受。一个心灵阴暗、感情肤浅、品格卑下的人,即使面临巨浪腾空的大海、苍茫辽远的草原、荒凉粗犷的大漠、喷薄而出的朝阳、飞流直下的瀑布,甚至英雄的壮烈献身、两军的最后决战、力量对比悬殊的反抗等,所有一切激动人心的东西,都不能引发他丝毫的崇高感,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崇高感。只有那些心怀壮美的人,才能够欣赏这一切;鉴赏壮美的能力越强,对象带给他的触动和震撼也就越深,从中获得的享受也就越丰富。
杨慧若有所思,突然冒出一句话:我理解了,审美跟认识,还有道德,它们都差不多。
李智瞪大了眼睛看着她,康德明明讲的是审美有自己的特点,她怎么把这几样不同的东西混在一块儿了,就这还理解了啊,这耳朵是怎么听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康德也有些诧异地望着姑娘。
看着他们惊讶的样子,杨慧笑了,语出惊人,她喜欢这种效果。感觉经验是个别的,审美感受也是个别的,这说明认识和审美有一样的地方。道德律令具有普遍性,审美判断中也包含了普遍的内容,这说明审美和道德也有一样的地方。审美取决于人的鉴赏判断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人与对象接触前就已经存在于心灵中了,也就是说是先验的;认识中的时空观念和范畴概念也是先验的,道德律令也是先验的,这又说明了,审美、认识和道德有一样的地方。怎么样,我没有说错吧?
没有,当然没有。康德连连说,眼中露出赞赏,她是个聪明的姑娘。看来,自己从前对女性的评价应该改一改了。他曾认定,妇女的嗜好是烹饪,他还说:如果有哪位女性敢跟他谈论哲学,他一定扭头就走。
您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康德继续与这位姑娘对话。
当然可以。姑娘爽快地答道。
秋天给您的感受是愉快还是痛苦?康德问。
姑娘想了想说:不知道表达得准确不准确,我觉得心里挺豁然的。
那就是愉快,这就是您与秋天产生共鸣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审美活动的结果。康德说。
秋天也使您感到愉快吗?姑娘问。看来,她像康德说的,要寻找自己与他人的一致性。
是的。康德回答。
可是,您感受中突出的是淡淡的忧伤。姑娘说。
那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孩子。康德解释道。
一旁听着的李智想,愉快真是一个好字眼,休谟把它作为道德根据,康德虽然在道德领域把它连根拔掉,却又在审美领域中把它重新栽上了,于是便问:这是否意味着愉快是判断美的一个标准?
不,康德摇摇头,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又回到经验论了。--哦,这儿正好有条长凳,我们坐下歇一歇吧,唉,老啦,走不动了。
杨慧拂去长凳上的落叶,扶康德坐下。
快乐不能成为审美标准,这与它不是道德标准的道理是一样的。其中的原因嘛……休谟的女儿,您能谈谈吗?这是老师的复习提问。
杨慧想了想,说: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口味,要是都从快乐出发来判断美,就不会有一致的看法了。
非常好。康德说,特别是口味这两个字,生动极了。前面说过,审美判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个别中有普遍,而愉快完全是个体性的东西,是很难趋同的。更重要的是,人们所理解的愉快,更多的是一种官能享乐,是肉体欲望得到满足的感觉,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以它为标准,能达到美的境界吗?
两个年青人似懂非懂地望着他。
还是举个例子吧,康德说,譬如两性关系。
姑娘和小伙子对视一眼,这个例子有意思。
第39节:三、审美
这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关系,令每个人都怦然心动,连我这个丑老头也不例外。为什么它有着魔一样的吸引力呢?我想,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它能满足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欲望,带来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莫大快乐;另一个是它能诱发美的情感,无论是对异性的鉴赏还是被异性所欣赏都是最激动人心的,因为这是对人类自身的赞美。我要强调的是,这两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兴许这就是两性关系的魅力所在。现在的问题是,性的愉悦能不能代替审美判断?
一个男人从他们面前走过,提起帽子朝康德点了下头。
如果可以的话,乱交也成了审美了。康德继续说,因为,很明显,性行为是强烈的肉体快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是任何一种动物都具有的本能。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仅仅从快乐出发,就有把自己降低到动物水平的危险。事实上,带给人快乐的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但美的一定使人快乐。我的意思是,快乐不是审美根据,而是审美结果,它是伴随着审美判断而发生的感觉。
说得对,李智和杨慧频频点头,他们可不愿意沦落到动物的层次上。
这也说明,在审美领域,对象与主体情感之间是没有利害关系的。美的感受不取决于对象是否对主体有利,譬如--康德拍了拍身下的条凳,我们不会因为这条木板可以让人歇脚,就说它美。有利是一回事,审美是另一回事。
这一点也与道德一样,道德行为也是不掺杂功利因素的。李智想。
杨慧想得更感性一些,兴趣在两性之美上面。她希望深入地认识自己,但又不好意思直奔主题,决定迂回一下,便问:教授,我想知道,男性最能打动女性的是什么呢?
是崇高。凡是能够唤起女性崇高感的男子都被视为是美的。康德说。
杨慧不由望一眼身旁的老人,一米六几的个子,单薄的身材,只一颗头颅还可以称得上是壮美,于是,眼中闪过一丝怜悯,心说,难怪他单身至今。
老人察觉到了,宽厚地笑笑,我曾在一位伯爵家当教师,那年我26岁,女主人伯爵夫人是位美人,性格静得像水。她知识丰富,对哲学很有兴趣。我除了教她的孩子,就是跟她讨论哲学,后来,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地超出了我教她儿子的时间。跟我在一起,她开心极了,为了与我相会,她还用了不少心计呢。后来,在我36岁的时候,又结识了一位迷人的女性,她也是一位伯爵夫人。如果说前面的那位夫人像水,那么这一位就像是火,她成熟、热烈、自由、奔放。许多达官贵人、富商巨贾都向她献殷勤,但她一个都看不上,偏偏相中了我。
四周静极了,一片树叶落下来,在空中飘了半天,掉到地上时发出一声细碎而清晰的声响。
我要说的是,魁伟的身躯、英俊的相貌,固然能敲开女性的心扉,但深邃博大的思想、慷慨大度的性格、坚忍不拔的精神、诚实刚毅的品质、远大高尚的抱负、英勇无惧的行动,等等,也能够在女性的心中掀起崇高的波澜,使她们甘心把你奉为自己的主人。这样的男人,尽管缺少高大挺拔的外貌,但照样是伟丈夫,而且根基更牢固,给人的美感更持久,因为它不会随着自然生命的衰老而枯萎。康德说。
过了许久,姑娘小声说:您的话我记住了。隔了一会儿,她又提醒道:您还没说女性呢。
其实方才我已经涉及了,孩子。康德轻声说,那就是优美--壮美的反面,也就是温婉柔顺的性格、凹凸起伏的曲线、含情脉脉的眉眼,都能够征服男性的雄心。
在中国,您说的壮美被称为阳刚之美,优美被称为阴柔之美,它们分别以太阳和月亮为代表。李智解释道。
哦?是吗?这个比喻太美了,这么说我在遥远的东方有知音了。康德提高了声音。
杨慧想到了休谟,他追求的也是一位伯爵夫人,笛卡儿也差不多,他的偶像是一位公主。于是她好奇地问:教授,我发现哲学家似乎都喜欢伯爵夫人,是因为她们所拥有的高贵地位吗?
第40节:三、审美
不是,如果被地位所迷惑那就不是审美了。康德说,她们最动人的是优雅,这是一种优美被发挥到了极致的境界,是教育、生活、环境、血统等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别人是学不来的。
李智想,不知道优雅的人谈论起哲学来什么样?就问:教授,伯爵夫人跟您都讨论了哪些哲学问题?
范围很大,但主要是讨论我提出的先验论。康德回答。
这一点李智也想到了。先验论是康德学说的最显著特征,也是他对哲学的最大贡献。他揭示并总结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中所包含的先验因素,在认识中是时空观念其一系列范畴;在道德实践中是律令;在审美判断中是鉴赏能力。由于先验因素的介入,人与对象的关系就被打上了主体的印记,人的认识的世界、道德的世界、审美的世界也就具有了主体的性质。总之,先验因素构成了活动的先决条件。缺少这些因素,人的活动便不能进行。这就告诉我们,人的能力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先验因素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地进行自我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素质。
那么,这种先验因素是从哪里来的呢?
康德站起身,望望天空,太阳已经西斜了。
这个问题的难度太大了,破解它兴许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再给我一次生命,我会给你们一个答案的。所以,还是留给后人来回答吧。老人说。
谁来回答呢?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李智脑海中:卡尔·马克思。对,去访问这位伟人,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人,一定能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于是,他们告别了康德。
注释:
(1)康德(公元1724~1804年):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出生于工匠家庭。从1755年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逻辑学、哲学、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
(2)普鲁士:原为古普鲁士人居住地,18世纪初成立王国,开疆拓土,成为德意志最大的国家。19世纪下半叶,以普鲁士为中心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兼帝国皇帝。
(3)哥尼斯堡:现为俄罗斯国的加里宁格勒。建于1255年,原属普鲁士。1945年根据波茨坦会议的决定划给原苏联,次年改用现名。
(4)哥白尼(公元1473~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最大成就是创立日心说。他经过长期观察和计算,提出地球是自转,并且与其他行星一同围绕太阳运行的观点。
第41节:一、异化
第十五章马克思
实践:人的全面解放
一、异化
李智和杨慧来到了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是1847年的初冬。
19世纪中叶的布鲁塞尔与18世纪末的哥尼斯堡,不过相隔几十年光景,但给人的感觉竟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混乱嘈杂代替了静谧;品味生活的悠闲再也看不到了,仿佛突然间人就变得丑陋了。人们一个个紧锁着眉头,板着僵硬的脸,匆匆忙忙地赶路,好像有一大堆糟心事正等着打理似的;人们的视力似乎也出了问题,差一些的像是患了白内障,最好的也是高度近视,因为眼前的一切都显得乌涂涂、灰蒙蒙的,像罩着一层雾--也不知从哪儿冒出这么多工厂,树林般密集的烟筒争相伸向天空,竞赛似的喷放着呛人的黑烟。
真让人沮丧。马克思(1)怎么住在这儿?杨慧嘟囔了一句。她紧紧地缩在那把英国小伞下面,好像这样就可以挡住恶劣的空气和噪音似的。李智说:忍着吧,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就这个样子。
马克思是德国人,但不住在德国,他因为宣传激进思想被德国政府驱逐了,辗转到布鲁塞尔后,普鲁士政府仍不放过他,继续向比利时施加压力,要求把他赶出这座城市。被逼无奈的马克思只好脱离普鲁士国籍。所以他是一位世界公民。
李智和杨慧问过路后,朝马克思住处走去。忽然,路边传来一阵叫声:放开我!放开我!
他们望过去,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正扭在一起,女人一边挣扎一边喊叫,但怎么也摆脱不了男人的手。杨慧提起裙摆,赶紧跑过去,李智大步跟在后面。近前他们看清了,这是一个女工,粗大的发辫散乱地披在背上,苍白的脸上满是泪水,一双大眼睛求助地望着路人。她剧烈地咳嗽着,已经叫不出声了。她的披肩被扯掉了,扔在地上--上头粗暴地踩着一只男人的大脚,往上看是一只男人青筋暴凸的大手,钢钳般握住女人的胳膊,另一只手正在解她外套上的扣子。
住手!杨慧大叫一声,干吗欺负人!
男人冷冷地扫过一眼,没理这个茬,继续解女工的衣扣。
住手!听见没有,要不我叫警察了。杨慧威胁道,男人果然停了下来,嘲笑似的对杨慧说:警察?好呀,叫吧,最好快点儿。然后又对女工说:听见没有,马上乖乖地把偷的毛巾交出来,要不就把你交给警察。这时,女工止住了咳嗽,喘息着说:别……求求您了,别……
男人冷笑一声:我现在变了主意了,就是你交出赃物来也晚了。我要把你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剥下来,直到露出毛巾为止。我要让大家瞧瞧,忘恩负义的人是怎样对待她的恩人的。我给你工作,使你能够挣到面包养活你跟你的小崽子,可你却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工厂里的产品藏在怀里。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厂主好像受到了鼓励,越发不依不饶起来。
求您了,别……女人的手拼命地抓住扣子,男人掰开她的手。几个反复下来,女人抵挡不住了,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对不起,请让一下,让让。一个男人分开众人走了进来。他中等个子,肩膀又宽又厚,站在那里敦敦实实的,像块石头。他一定是个懒于梳洗打扮的人,黝黑的脸上横七竖八地爬满了浓密的黑胡须,比胡子更不讲究的是头发,乱草似的披在脑后。他的目光也像石头,硬邦邦、冷冰冰的,就这么盯着那个厂主。
那只解纽扣的手迟疑了一下,终于停了下来。厂主打量了一番来人,开口道:有何见教?那人从背心里摸出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这是两个法郎,足够两打毛巾的价格,放开这位女士。
厂主斜了钞票一眼,又打量了一番来人,咧嘴笑了笑: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你是谁?
我是一家通讯委员会的委员(2)。再跟你说一遍,放开她。那人答道。
厂主看着来人,犹豫不决。要知道,新闻界的人可不是好惹的,他们被称为无冕之王,随便在报刊上登一篇就能毁了自己的生意;况且,感觉告诉他,此人不好通融,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想到这儿,他终于松开抓住女人胳膊的手,自嘲道:既然有人赔偿,我就放过你。然后接过钞票,扬长而去。
呸!杨慧朝厂主背影狠狠啐了一口,拾起地上的披巾,掸了掸,给女工披上。
女工给那人鞠了一个躬,撩起披巾擦着泪水说:我没偷,真的,我没偷……
您当然没偷。那人说。
您救了我,可我,没能力谢您……我有力气,可以给您干活。女工抽泣着,哭得更厉害了。
那人望着女工,眼中满是同情,这不是您一个人的遭遇,而是一个阶级的不幸,当然,也是人类的不幸……好了,现在没事了,快回家去吧。
女工走了。人们散去。只有那人还站在原地沉思。
李智走上前去问路。
那人转过身子,指着前方说:哦,很好找,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到街角向右拐,第三个门就是……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拍了下宽阔的额头,你们找谁?
卡尔·马克思。
请跟我走。那人说。
他走在前面,依然沉思着。他的腿和魁伟的上身相比虽然显得有些短,但走得很快。
他推开房门径自进去,走了几步,猛地想起客人,又折回来:到了,请进。
请问,马克思先生在吗?李智站在门口,伸着脖子往里瞧。
在,当然在。那人说。
您怎么知道?
因为--我就是卡尔·马克思。
嘿,弄了半天,他就是马克思!他们愣在当地。
进来吧,但愿这所房子的奢华不会令你们眩晕。马克思把他们让进屋。
是让人眩晕!只有两个房间,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卧室里传出孩童的哭声和母亲的呢喃,飘出特有的婴儿尿布味道,那是有着德国和苏格兰双重贵族血统的马克思夫人燕妮在哄他们刚出生的儿子。是让人眩晕!那些旧家具一律可怜巴巴地伏在吱吱作响的地板上,稍微一碰就摇晃起来;要想坐下来的话,必须先用手按按椅子,试试它是否结实,否则真可能一屁股跌落到地下。
第42节:一、异化
就这样,他们小心翼翼地在马克思对面坐了下来,说明来意。
中国,一个伟大而不幸的国家。马克思划着火柴,点燃握在手中的大烟斗。最近,我注意到,英国资本家为了占领中国这个了不起的大市场并最大限度地攫取商业利润,竟然丧尽天良地做起了罪恶的鸦片贸易。他们在印度强行种植鸦片,然后偷运到中国高价出售,换取大量白银。遇到政府的抵制和民众的反对,大英帝国就用战舰和大炮说话,发动战争,武力推销鸦片。如果说资产阶级在它的故乡本土还要做出文明的样子的话,那么,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海外及其殖民地时,它的极端伪善的面纱便抛掉了,野蛮本性赤裸裸地暴露无遗。
他喷出一股浓烟,又往烟斗里装满烟丝,点燃。望着杨慧,他抱歉地笑了笑,对不起,我忘了眼前还有一位女士,如果您反对的话,我可以不吸。
不要紧,您吸吧,我爸爸也吸烟,从小我就被熏陶出来了。杨慧眯着眼睛说,屋里的烟熏得她眼睛几乎都睁不开了。其实她父亲根本不吸烟,她实在不忍心剥夺马克思生活中的这个惟一奢侈的习惯。
这是犯罪!鸦片贸易毁灭的不仅是人的精神,而且还包括人的身体,残忍得令人发指。与其相比,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倒算得上是仁慈的了。马克思在桌子上用力地磕磕烟斗。
杨慧被打动了,这是一位对中国没有一点偏见的西方大学者。她赶紧给烟斗里装上烟丝。
明明是自己发动了不义的鸦片战争,反倒装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控诉所谓中国人的挑衅行为,简直太无耻了。英国人控告中国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九十九桩!马克思眼中闪烁着怒火。
镇静了一下,马克思惋惜地摇了摇头,同情地望着两个中国青年,然而,国际关系不是靠事实说话,而是靠实力说话。可惜呀,一个曾经无比强大的文明古国竟然沦落到不得不与殖民主义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地步。
杨慧和李智的脸上火辣辣的,他们感到了强烈的屈辱。
不过,马克思安慰道,事情往往是这样,正如一个人在受到打击后奋起一样,历史好像是要先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中国沉睡得太久了,一旦觉醒就会把积蓄起来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放心吧,年轻人,中国一定会强大的。
杨慧哽咽了一声,想说什么,没说出来。
您分析得太透彻了,发达国家能有今天,与其对海外的掠夺是分不开的。它们的文明与富饶,是以落后国家的愚昧和贫困为代价。李智说。
马克思点点头,是这样的。但我要补充一点,这也许更加重要。这就是,资本的积累还要靠剥削本国工人。关于这一点,我想你们有所体会,刚才发生在街头的那一幕不过是资本家如何对待工人的一个小小注脚。
对了,马克思,嗯,博士……李智拿不准主意怎么称呼这位导师,叫先生吧有些见外,叫同志吧好像当时还未流行。
他们都叫我马克思老爹。他主动解围。
杨慧噗地笑了。真逗,马克思这时不过29岁,比他俩也就大八岁,叫起来一定挺好玩。马克思老爹。她叫了一声。
随时听候您的吩咐。马克思顺从地垂下头,乱发抖动。
压抑的气氛一扫而光,大家顿时轻松起来。
是这样,李智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您当时在街上说,厂主对女工的欺辱,反映的是一个阶级的不幸,是人类的不幸。前半句好理解,后半句我就不明白了。您为什么要把不幸扩展到整个人类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马克思夸奖道。
他从人的本质谈起。
人的本质是什么?哲学家们有不同的理解。在马克思那里,人的本质既不是从生理上也不是从心理上来界定的,因为沿着传统的思路达不到人的根本。马克思从现实生活中的人出发,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性就在于他的生命活动的性质,而劳动正是这种生命活动。
第43节:一、异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首先,劳动是人的自我产生的活动。这不只是指人类通过劳动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转变,从而使自己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而且也包含了现实生活中个体的人的成长,他能够获得人的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属性也是自己的劳动结果。显然,一个脱离劳动的人,其生理发育会受到影响,他的社会交往也一定是狭窄的。
其次,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也进行活动,然而,它受着自身欲望的支配,饥饿驱使它去觅食,保住食物的本能使它与其他动物甚至同类发生争斗。但人不是这样,他在不饥饿的时候也去劳动,而且还从事精神方面的创造。这就是说,劳动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而人的劳动则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是事先就安排好了的。
再次,劳动是自由的活动。动物的活动完全出于自然本能,蜜蜂能够筑造令建筑师赞叹不已的蜂巢,但也仅此而已,绝不会建造其他动物的巢穴;它能够酿造可口的蜜糖,但绝对制造不出其他食品。这就表明,动物只能遵照自然给它安排好的规则进行活动,被必然性紧紧锁住了,因此是不自由的。人的劳动却不同,它不限定在某一种自然规则之内,而是能够根据任何一种规则进行创造,比如,按照牛羊生长的规律繁殖比自然状态更优良的品种,按照化学的规律合成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物质,从而创造出一个打上了人的意志和劳动印记的新世界。显然,劳动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超自然的活动,具有自主、自由的性质。
马克思的这个理论虽然很艰深,但并不抽象,因为他讲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不仅哲学专业的李智能理解,学新闻的杨慧也能听懂。他们觉得,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的确说到了根本上,比单纯地界定为理性或自然性等更有说服力。
了解了人的本质,再来看一看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状况。
不错,工业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示,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人类世代生产力的总和。然而,伴随着财富急剧增长的却是人的异化,人类社会的物质巨大进步是以异化为前提的。
异化是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象,原本属于人的东西分裂出去,变成异于人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支配人。在资本统治的世界,异化随处可见。
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劳动者跟他的产品的关系被颠倒了,也就是物的异化。在这里,异化表现在劳动结果上。产品是劳动的产物,是劳动在对象上面的物化,是属于人的东西。因此,从根本上说,它与人的关系是依赖人、肯定人并被人支配。然而,在资本统治下,这种关系变质了。劳动的对象与劳动者相分离,它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工人生产的东西当然也不属于自己而被资本家占有。这样一来,产品便成了与工人相对立的资本的一方。工人生产的越多,资本家的占有也就越多,资本的力量就越强大,工人受到的压榨也就越严重。这就表明,工人用自己的劳动也就是生命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却作为敌对的力量统治他、压迫他,他只有作为产品也就是资本的奴隶时才能有工作,也才能生存下来。产品的属人性变了,这就是产品的异化。
杨慧想起了那位女工。情况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她生产的毛巾增加的是剥削她、欺压她的厂主的资本,而她自己仍然一无所有,她生产得越多,资本越强大,自己越渺小。
接着我们看到的是劳动者与劳动的关系被颠倒了,也就是人的异化。在这里,异化表现在劳动过程中。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力量的展示,当然是对人的肯定,然而在资本统治下,劳动却变成了对工人的否定。工人的劳动是被迫的、强制性的,他在劳动时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痛苦;不是自觉自愿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肉体被折磨,精神遭摧残。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状态,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觉得舒畅,才感到自在。于是,人们厌恶劳动,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人们甚至逃避劳动,就像躲避瘟疫一样。
第44节:一、异化
这说明了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劳动已经与工人分离了,成了他的敌对力量,它不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不仅劳动不属于工人自己,就是他本人在劳动时也不属于自己,而是被资本支配。劳动造成了工人自身的丧失。
劳动与工人的分离意味着人的失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在从事本来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劳动时,觉得是在当牛作马,跟动物一样不自由;而在进行吃、喝、生殖这些满足自然欲望的活动时,才觉得愉快和自由,才找到些做人的感觉。吃、喝、生殖等,当然也是人的机能,但如果脱离劳动和其他社会生活,从而使其成为生存的惟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它们就成了动物机能。由此可见,本来属于人的本质的劳动现在被当做动物的活动,而动物的机能却被视为人的最高活动的目的,无论是在劳动之中还是在劳动之外,人都降落到动物的水平。这就是人的异化。
李智和杨慧虽然没有在资产阶级统治下当过工人,但能够通过类比而获得一些体会。比如,当他们不愿意做某件事情,但迫于各种压力而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时,心里就别提多别扭了。这还是平时参加一般活动,要是换成强制性劳动,不干就要饿肚子,那感觉一定痛苦得多。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劳动者与人的类特性的关系的变化,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前面已经指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它是人这个物种的类特性、类本质,正因为劳动,人才能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从而才是自由的。然而,在资本统治下,劳动却变了质,工人的劳动不再是物质的、精神的、具有普遍性的创造活动,而变成了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样,劳动就被局限在满足自然欲望和肉体生存需要的狭窄范围中。
这还是人的生命活动吗?当然不是。前面说过,动物的活动完全受着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而人却不同,其生命活动是超出自我肉体需要的,他在不受自然欲望的影响下也从事劳动,而且正是这部分劳动才更有意义。因此,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所体现的不是人的特性而是动物的特性。人的本质异化了。
马克思喷出一口浓烟,沉思片刻,继续往下讲。
我们还看到,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是人与人相异化。这种异化是以上各种异化的结果。工人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所占有,工人的生命活动被资本家所支配,工人的劳动被资本家所购买,必然造成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换句话说,工人不仅生产出与自己敌对的物品和活动,而且还生产出敌对的人,也就是资本这种私有财产的占有者。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工人为什么从事着异化劳动,因为他除了自己的身体之外一无所有,他为了生存必须把自己出卖给资本所有者。因此,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条件,而异化劳动又创造着私有财产。
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开始时提出的那个问题了,为什么工人被欺压不仅是工人的不幸,也是人类的不幸。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把人们日益划分成无产者和资产者这两大对立阶级,无产者正如我们论证的那样是人的自我异化,那么资产者呢?他们是一个疏远劳动、站在劳动之外的人群,由于失去了劳动这一人的类本质,同样是人的自我异化。总之,无产者和资产者都被异化了,这难道不是人类的不幸吗?
马克思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智和杨慧问道。
是人类的不幸,您分析得完全正确。李智频频点头。
太妙了,马克思老爹!杨慧说。
马克思有点奇怪地望着他,不明白这位姑娘是什么意思。
噢,我不是说人类不幸太妙了,杨慧解释道,而是说您讲得太精彩了,我从来没有听过像今天这样的论述,如此深刻、严密、博大。马克思的话不仅引起了她心灵的巨大震撼,还给了她一种美的享受,这也许就是康德说的深刻的思想能给人以壮美感吧。
马克思笑了笑,似乎是对他们赞赏的答谢,但又带着几分苦涩。他继续说道:当然,资产者和无产者尽管都表现着人的异化,但感觉却大不相同。无产阶级在异化中有一种毁灭感,他们强烈感到了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状态。而资产阶级在异化中却产生了一种满足感,异化倒成了他们自身强大的证明。
第45节:一、异化
资产者更可怜,他们生活在错觉中。李智说。
他们当然不会承认自己被异化的现实。马克思接着问:个人的力量靠什么来证实?
当然是靠他自己。杨慧答道。
不错,马克思说,人的力量只能来自他自身。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他的活动在对象上面表现出来,所以,他的力量应该由对象来检验。打个比方吧,如果你在恋爱,但遗憾的却是没有引起对方的回应,这表明你对她缺乏吸引力,或者是下的工夫不够,要不就是方式、方法不得当。总之,是你自己的力量不够。然而现在情况变了,在货币成为万能之物的时代,个人的力量不再由人自身来决定,而是凭着金钱来说话,他有多少货币,他的力量就有多大。于是,他变得很有吸引力了,最美丽的女人来到了身边。尽管本来他很丑陋,但现在一点也不丑了,因为丑陋已经被金钱化为乌有了。
人的力量不在于自身,而是取决于货币或物品,人成了金钱、资本的奴隶,这还不是悲剧吗?马克思问。
太悲哀了。杨慧迎合道。
这还仅仅只是从一个侧面说明资产阶级的异化,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自豪的呢?马克思又问。
他们穷得就剩下钱了。李智套用了时下流行的一句话说。
这句话说得好,不光说出了真理,还充满了幽默感。马克思赞扬道。
马克思老爹,您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异化,又指明了资产阶级的异化,那么,这种异化能消除吗?李智有些担心地问。
当然能。马克思说,异化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独特现象,它是异化劳动造成的,而异化劳动又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所以,扬弃了私有制,就能够消除掉异化现象,使劳动与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由此可见,扬弃私有制就是实践人道主义,是把全人类从异化中解放出来。这种实践、这种解放就是共产主义。因此,共产主义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中介的人道主义。
太好了!杨慧兴奋地拍了下手。她最厌恶的思想意识就是拜金主义,最看不起的人就是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甚至人格的伪君子。金钱是万恶之源,它使人性扭曲变形。所以,消除异化,恢复人的自主和自由,特别符合她的口味。
李智也认为马克思说得好,他被他的深切同情心和伟大胸怀而感动。什么是悲天悯人,听听马克思这番话就清楚了。当人道主义传统遭到资本的威胁时,是马克思以及其他正直无私的学者,站出来揭示非人化现象,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是人道主义真正的继承人。
由继承人又联想到康德,于是李智说:我还有一个问题。
请讲。马克思说。
康德哲学强调先验论,我想问的是,人们头脑中先验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李智说。
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马克思正要接着往下说,突然被一阵婴儿的哭声打断了。他摸出怀表看了看,到午餐时间了,这样吧,我们一起……哦,不行。他想起了什么,摇摇头,我就不留你们吃午饭了,明天我们再谈,怎么样?
行。他们站起来,椅子摇晃了一下。杨慧提议第二天去野餐,由她来准备,马克思吸烟太凶了,她的头都晕了。
这正对马克思胃口。他特别喜欢野餐,隔不长时间就与恩格斯他们举行一次。
送走了两位中国青年,马克思发起愁来,今天的午餐还没着落呢。他本来是靠写作为生的,但布鲁塞尔警察局剥夺了他公开发表政见的权利,所以他没有直接的收入来源。那两个法郎还是恩格斯从稿酬中挤出来留给他的,结果被他一股脑地给了那个可恶的厂主。
第46节:二、实践
二、实践
第二天,李智和杨慧与马克思如约见面了,他们沿着塞纳河向郊外走去。
杨慧打着小伞,尽管阳光并不强烈,天空也没有飘着雨丝,但她仍然打着伞。她觉得这很优雅。美学大师康德说过:优雅是将女性的柔美发挥到极致的状态,是模仿不来的,必须慢慢培养。所以她最近特别留意从一点一滴做起。马克思依旧握着那只从不离身的大烟斗,走几步就猛吸一口,然后深深地呼出来,于是,他们的头顶上便飘起一股淡蓝色的烟雾。
与他们的优雅和潇洒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李智,他不光像个跟班,简直就是个苦力。他手臂上挎着一只特大号篮子,里面盛满了野餐食品。有面包、烤肉、香肠、熏鱼、腌黄瓜、洋葱、西红柿、苹果等,都是杨慧亲自选购的,说是要请年轻的马克思老爹好好吃一顿。看老爹那身量,估计食量不小,所以每一样都打出了富余,弄到最后,准备的东西足够五个大小伙子吃一天。听说马克思喜欢饮酒,杨慧就装进去一瓶葡萄酒,想了想,又要了一瓶,按照中国的习惯,好事成双嘛。临出发时,突然想起没带餐具,又跑到旅店旁边的餐馆租了四套。李智问三个人干吗租四套,杨慧说有备无患,要是燕妮也来参加呢?李智点点头,女性就是心细。可是燕妮没来,她得在家带孩子。
郊外与城里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站在高处望去,满眼的田园牧歌,收获了的农田、草场、河流、森林、谷仓,仿佛把人带回了中世纪。虽然已经进入初冬,但深秋的斑斓尚未褪尽,仍然可以感到金色基调的余韵。
太美了!杨慧赞叹道,城里都快把人憋死啦。
可不是,李智放下篮子,擦了把额头上的汗,这才是人应该过的生活,到了这里才自在,城里头让人有一种异化感。
哦?怎么讲?马克思饶有兴趣地问。
现代城市本来是人创造的,但它却与人越来越疏远了,自成一体,让人觉得陌生、压抑,它的建设好像是为了它自己,跟个人无关。李智回答。
这种差别恰恰说明……哦,我们坐一会儿吧。马克思建议道,他看一眼李智,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应该歇一歇了。大家坐下来后,他接着道:说明自然已经被人的实践改变了,打上了人类意志的印记。因此,自然必须在人的历史活动中被规定、被理解。我们面前的乡村是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实践的产物,而现代城市则是大工业的产物。从它们那里我们就可以准确地看到人类的需要、能力以及局限性。
那边的森林从来没有人动过,难道也反映着人类的实践吗?李智指着远处问。
当然。马克思说,周围都开发了,而它却保留下来,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也许是工业还没有发展到把林木资源都消耗掉的地步,也许是这片森林的主人把它作为了狩猎场,也许是人们想把它留给下一代享用,如此等等。所以,它仍然应该通过人的实践来理解。
李智想起了马克思说的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就问:自然界在您的哲学中是作为人的对象来理解的吧?
是的。不是某个自然物,而是整个自然界都因为实践成为了人的对象,或者说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客体。因此,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主体的实际状况。
李智明白了,这就是马克思的方法,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局限于事物自身,而是通过它的客体或者是对立面来说明,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客观的结果。比如,当前环境的恶化,就提醒人们克制欲望和改变生产方式的必要性。这种方法不仅对认识人类来说是必须的,对认识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关于恋爱,你的爱的能力并不是由自身来评价的,而是由你所追求的对象来衡量。有人自我感觉好极了--他瞄了一眼身旁那位打着小洋伞的姑娘--但就是迟迟唤不起对方的回应。
杨慧察觉到了李智有些诡异的目光,嫣然一笑。她正沉浸在景色中,没工夫答理他。
老爹,实践就是您前面说的劳动吧?李智问。
这两个概念指的都是人们的感性活动,它们没有根本区别,一般我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运用的。马克思说,但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也是可以的,它们各有侧重。
我试着说一下,您看对不对?李智主动提出。他在大学里学习时就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还请教过名师呢。
好,我听着。马克思的目光中充满了鼓励。
劳动偏重于自然,强调人的自然力,而实践则偏重于社会,强调人的集体力量;劳动是对人类的本质而言的,实践则是对社会历史的本质而言;实践概念更宽泛些,不仅包括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而且也包括创造历史、改造社会的活动。李智说。
第47节:二、实践
嗯,马克思点点头,你想得比较深,能从自然联系到社会,不容易呀。是这样的,人在改变自然对象的活动中,必然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关系,除了明显的现实联系外,改变对象所必需的知识、工具、技术等,也把个人与他人联结在一起。显然,不存在纯粹的个人劳动,形式上的个体劳动也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所以,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甚至可以说,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身体、欲望等自然界赋予他的一切,才能成为现实的生活要素,也才能起作用。因此,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它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老爹,您前面不是说劳动是人的本质吗?杨慧见他们讨论得挺热烈,也加入进来。
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展开的逻辑结果。李智替马克思回答。
杨慧想了想,有道理,点了点头,不由看了李智一眼,这小子近来哲学大有长进,看来这一段时间跟哲学家没有白接触。
以上至少说明两点。第一,人的本质应该从社会方面来理解,而不是纯粹从自然的方面来界定,因为自然界赋予人的一切都已经被社会历史改变了。譬如,耳朵变成了能体味音乐抽象符号的耳朵,眼睛变成了能欣赏各种形式美的眼睛,这种作为人所特有的感官无疑是在世世代代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感官如此,人的欲望、精神也如此。马克思说。
食欲和性欲也是这样吗?杨慧问。这是人们时常用以诘难社会本质论的问题。
当然。马克思说,虽然都是食欲和性欲,但人的欲望绝不同于动物的纯自然的欲望。动物只对自然规定给它的某一类食品有欲望,而人的食品却丰富得多;动物的吃只是填满它的肠胃,而人则要追求美食。动物的两性关系表现为群体性,原则上说,一群雄性天生就是一群雌性的丈夫,反过来雌性也一样是雄性的共同妻子;但人却截然不同,他(她)是以爱情为引导的,而爱则意味着包括相貌、意识、性格、兴趣、爱好等各种复杂因素在内的选择。
您说的就是饮食文化和性文化。李智插嘴道。
概括得好。马克思肯定道,不可否认,人的欲望中保留有动物的成分,人的吃也要填充肠胃,人在不爱时也会发生性行为,因为人是从动物发展来的,还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然而,我要问的是,到底是哪一种体现着人的本质?是品味美食的吃还是只为了满足食欲的填充?是享受爱情、欣赏对方的性行为还是单纯的性欲发泄?
是前者。杨慧承认。她是优雅的女性,追求的就是高品位的文化,当然不愿意在别人眼里被视为粗鄙的人。
马克思点点头。总之,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变着自身。这就是人的生成。这个道理对个人来说也同样适用。
所以我们要勇于实践,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社会性。杨慧说。
很好。马克思说,我们可以继续往前走了,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泊,那里是最理想的野餐地。不过……他夸张地抽抽鼻子,自语道:太香啦,哪儿飘来的?真令人垂涎欲滴。他故意四处看看,像发现了新事物似的一下子盯住篮子,啊哈,愿来秘密藏在这里,简直太诱人了,能让我享受一点儿吗?就一丁点儿。
当然可以。杨慧揭开遮在篮子上面的布。
马克思取了块熏鱼放进嘴里。大家起身上路。
马克思边走边谈第二点,即实践是自然、人、社会三者的统一。
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对象性活动。在这里,人是主体,自然界和社会是客体。因此,实践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先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为了生存,必须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物质按照自己的需要发生变化,创造出新产品。这个过程是由主体发动的,但却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首先是主体把自己的活动施加于客体,主体的智力和体力转移到对象上面,物化了,成了客体的一部分。这就是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自然的人化。所以,人们对产品的享用,实际上包含着对自己的享用。其次是客体的主体化,也就是人的自然化,自然物作为产品被人消费,成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人的存在和成长,实际上包含着自然的转换。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互换关系。
第48节:二、实践
再看人与社会的关系。前面讲过,人在实践中一定要与他人发生联系。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实现对自然对象的占有。譬如,那家毛巾厂的生产,是在厂房、机器属于厂主,劳动者被雇用的关系中对棉花、羊毛等自然物的占有和改变。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也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关系。同样的,人与社会也是相互交换的关系,人从社会获得知识、工具和协作,同时也贡献于社会。个人是社会的,社会也是个人的。
上述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互为前提的。脱离一定的社会形式,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能进行;没有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就不能形成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动态的角度看,这两种关系又是相互渗透的。自然的人化其实是社会化,因为劳动者物化在对象上面的智力和体力不是纯粹个人的,就纵向而言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的成果,就横向而言是与他人协作的结果。所以,自然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也就是我们前面强调过的自然界必须在人的历史活动中被规定、被理解。同样的,社会也吸收了自然,作为它的基本要素的人和物质资料都是自然的变换。人是从动物发展而来的,他的现实生命中包含着自然对象的转化,生产和生活资料都取之于自然界。所以,社会是自然的历史。
可见,人与自然、社会是统一的,而把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实践。
瞧呀!杨慧指着前面兴奋地叫起来。
马克思抬头看过去,说:那就是湖泊,我们的目的地。
您还没讲完呢。李智提醒道。
差不多了。马克思说,以上就是我从我们的谈话中引申出来的两点。它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改造自然界、社会,也改造着人自己,或者说创造着整个世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于世界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当做实践去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李智听出来了,马克思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他的哲学的理论特征,一是强调他的哲学的实际功能,二者是统一的,都是实践。于是便问: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您的哲学,您选择什么词汇呢?
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答道。
到湖边了。初冬的湖水是灰色的,平静得出奇。
杨慧把一块布铺在草坪上,取出食品,摆好刀叉,又在杯子里斟满酒。
马克思举起高脚酒杯,对着阳光缓缓旋转,半透明的酒液呈现出琥珀色纯净的光亮。啊,交响诗般的高贵。他说。然后把杯子放在鼻子下面深深地嗅了嗅,又说:香草的气息,雅致而悠长。接着饮了一小口,含在嘴中任其慢慢滑进喉咙。半晌,他点点头,说:法国勃艮第二十年代产品,好久没有饮用这么好的酒了。
杨慧不禁得意起来,马克思夸奖的不仅是酒,也包括了她,因为酒是自己挑选的,按照对象证实主体的道理,酒的品质反映着她的品位。其实,她根本不懂得酒,挑选这种酒不过是喜欢它的绚丽色彩罢了。令她惊讶的是马克思对酒的鉴赏力,于是便问:老爹,您又没看标签,怎么能那么肯定?
马克思解释道:德国人喜爱酒是出了名的。接着又赞叹道,自然界太神奇了,能够产生出这么美妙的物质--葡萄;人太伟大了,能够把自然成果变成更加美妙的物质--葡萄酒,我常常为此而倍感震惊,有时竟觉得不可思议,好像神话似的。
这就是您说的实践的力量。李智接过话头,然后要求道:您讲了实践主体和实践对象,能再谈谈实践本身吗?
马克思答应了。
首先,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我们都知道,现成的自然界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个矛盾决定了人的目的,这就是以改变对象来实现自己的需要。人有意识,他能够把满足需要的目的具体化为计划、方案和方式方法。所以,人在进行实际的改造之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对象改变了。这表明,人的活动具有预先的性质,是指向未来的。就拿酿酒来说,人的目的是把葡萄变成美酒。人的口味是多种多样的,于是,酿造师便根据人们的需要,设计出不同的酒型,制订包括葡萄品种、产地、采摘时间、发酵等具体内容在内的方案,然后按照这个计划去安排生产。在这里,人们种植葡萄是为了造酒,它的成分和味道是按照酿制要求而改进了的,更重要的是,在方案中它已经被作为酒而观念地存在着了。
第49节:二、实践
其次,实践是人运用手段的活动。目的毕竟是意识性的东西,并不能完成对象到产品的转变,仅仅有一个造酒的方案,哪怕它再宏大、再严密、再完美,也不能使葡萄从地里长出来,使它变成酒。要想把对象变成产品,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人不是神,他的智能和体能虽然是发展着的,但同时也是有限的。因此,人要达到目的,必须增强和延长自己的器官,也就是根据方案选择和利用外在物质去作用对象。这就是手段。它放大了人的智能和体能,使人的力量获得了无限发展的可能。譬如,蒸汽机增大了人的力气,纺纱机加快了人的速度,如此等等。酿酒也要依靠手段,要有运输工具、压榨设备、酒窖,特别是还要有根据酒的品种选用特殊木料制成的酒桶。这些手段上面都凝聚着科学技术,是人类世代积累的成果。
最后,实践是有结果的活动。结果有两种,成功和失败。这与纯粹的自然运动不同,后者完全是一个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结果也是自然的,无所谓成败。实践当然也要遵循规律,然而,它却是在主观目的的指导下,通过主观选择的手段的运用,作用于人化了的自然界,这样就有了主观因素与规律的关系问题,由此也就出现了成败。最优秀的酿酒大师也不能绝对保证自己造出的酒符合预先的目的。
当然,这杯酒是成功了。马克思饮了一小口酒说,他站起身,走到水边,对着广阔的湖面,高声诵道:
你好好听着,我决不会用自己的痛苦
去换取奴隶的服役;
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
也不愿做宙斯忠顺的奴仆。
一阵风迎面扑来,湖面泛起涟漪,回荡着粗犷而激越的声音。
好!杨慧和李智鼓起了掌,诗好,朗诵得也好。
说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吧?杨慧问。
是的。马克思答道,这是他被锁链缚在山崖上时,回答众神的使者海尔梅斯时说的话。
以诗言志,这几行诗袒露的是您的心声吧?李智问。
普罗米修斯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殉道者和圣人。马克思说。
风渐渐大了,波涛翻滚。
他们离开了湖畔。
您还没谈康德的先验论呢?杨慧提醒道。
谈过了。马克思说。
我怎么没听到?姑娘奇怪地问。
不信你问他。马克思朝李智扬了扬下巴。
李智想了想,然后点点头。
怎么回事?姑娘更奇怪了。
马克思老爹刚才讲的实践,实际上已经给出了答案。李智说,人的头脑中先验的成分来自人类的实践活动。从个体的角度说,是他自己实践成果的积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说,是社会成员的传递以及人类世代的传承。
杨慧噢了一声:是这样啊。
对了,马克思说,每个星期三和星期日的晚上,布鲁塞尔工人协会都要在天鹅饭店举行聚会。明天正好是星期三,我邀请你们同我一道参加聚会。怎么样,有兴趣吗?
当然有。他们答道。
第50节:三、历史
三、历史
天鹅饭店坐落在市中心大广场的旁边。李智和杨慧进入大厅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本以为来的都是些随意穿着磨得发亮的旧呢子外套、脚登笨重得开了线的皮鞋、满面倦容的工人,杨慧甚至准备了一条大围巾,以便到时候好把嘴藏在里面抵御低档香烟呛人的烟雾。没想到与会者中没有一个这种形象的人,他们一个个都很在意自己,衣着整洁得体,举止大方有礼,有几位妇女打扮得竟相当入时,一点也不输给一副英国上流社会小姐装束的杨慧。
后来他们才知道,工人协会的会员并不都是工人,有不少知识分子和社会工作者,还有一些小业主,他们来参加活动时往往带着妻子和女儿,因为聚会并不都是讨论如何对付资本家,有时是娱乐性的社交活动,包括歌咏、舞会和演剧。马克思夫人燕妮就经常上台朗诵诗歌。所以,即便是普通工人,也把聚会看得很隆重。
像所有的会场一样,前面人最少,谁也不好意思坐在大家的视线下。杨慧不管这些,拉着李智坐在了前排。坐下后他们才发现马克思已经来了,就在他们对面,那儿摆了一张桌子,他与一个男人并排坐在桌子后面。老爹朝他俩挤挤眼。
那个男人宣布开会,内容是马克思博士关于人的解放的专题讲演。
马克思站起来,一言不发,眼睛在人群中找来找去。人们随着他的目光四处张望。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大声问,老爹,您在找什么?
我在找燕妮·马克思,她没来吗?马克思说。
这个问题好像应该由您来回答,怎么问我们?有人调侃道。
哦,马克思拍了下额头,我记起来了,她留在家里照看我们的小宝贝,这下可糟了。
出什么事啦?有人好奇地问,会场顿时寂静无声,人人都关切地望着他。
别看我是协会的讲演人,马克思解释道,其实我常常怯场,但只要看到马克思夫人坐在台下,我的腿就不颤抖了,心跳也恢复了正常。
轰地一声,人们笑了起来。
然而,我又有信心了,马克思看着杨慧和李智大声宣布,因为今天来了两位中国客人,他们专程来听我的讲演。
又是轰地一声,这回响起的是掌声。
掌声落下后,马克思开始讲演。在他看来,人的解放是在不断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的,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因此也只有在社会历史中才能够被深刻理解。
大量资料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期,那时的自然界是作为无比强大的力量出现在我们的祖先面前的,人们怀着畏惧心理,战战兢兢地向它顶礼膜拜,像牲畜一样地服从它,我把这种情绪称为自然宗教。
李先生,马克思问坐在台下的李智,中国的史料一定有这方面的记载吧?
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人们为了平息洪水泛滥,用牛羊甚至幼童、妇女祭祀主宰江河的神灵。李智答道。
人们惊讶地噢了一声。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马克思接着往下讲,代表自然的神灵被骗过了,人类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绝不甘心也不会永远屈从于自然。他是谁?他不是动物,而是人!据我所知,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变害为利,著名的都江堰就是其中之一。于是,自然被人类利用起来。但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只有到了工业时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具有普遍意义,才真正得到实现。这就表明,只有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自然才成为人类的真正对象,而此前的自然则在形式上是人类的崇拜物。
那么,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深入到社会历史中去。我们接触到的最基本的事实是,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满足自己衣、食、住等需要,但自然界根本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物品,于是,人们便去生产这些物品。这就是物质生产活动。它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是这种活动体现着人改变自然从而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这就是生产力。它是人类以往活动的产物,每一代人的生产力都不仅仅是这一代人的,而是世代创造的成果。同时,它也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因为每个人的劳动都是在资料的归属、分工、协作等各种关系中进行的。这样,人在生产活动中就产生出双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相互制约的,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由此我们就找到了自然界由人的崇拜物转变为人的对象的根本原因,这就是人类世代的、全社会的劳动、实践、生产,具体说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在生产力低下和人们的分工协作关系还很狭窄的时代,人只能是自然的奴隶。而一旦手工工具被机器所取代,资本的占有迅速扩大,分工和协作加强时,人类就获得了对自然界的支配权。
但人类也失去了自己!一个声音从台下传上来。
第51节:三、历史
这是以牺牲工人为代价的!又一个声音说。
说得好!马克思指着台下的人说,人类抛弃了自然崇拜,却倒向了商品崇拜!它的突出表现就是货币万能。货币是什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购买一切的特性。真是神奇,几张薄薄的花花绿绿的纸片竟有那么巨大的力量:
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
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
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
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这东西会把……祭司和仆人从你们身边拉走,
把壮汉头颅底下的枕垫抽去;
……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
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
使害着灰白色的癞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
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
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做新娘,
即使她的尊容会使那身染恶疮的人见了呕吐,
有了这东西也会恢复三春的娇艳。
该死的东西,你这人尽可夫的娼妇,
你惯会在乱七八糟的列国之间挑起纷争。(3)
这就是商品拜物教,商品的特殊形式--货币成了真正的上帝。人创造了货币,却反过来向它顶礼膜拜。这就是资本主义,它把人的价值变成了货币的价值,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把人的世界变成了货币的世界。今天,这种拜物教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那些商品生产者不择手段地激起人们哪怕是病态的欲望,紧紧盯住消费者的弱点,目的就是把钱从他们的口袋里掏走。
可见,资本主义尽管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财富,但仍然不能把人解放出来。一方面,它把人类通过劳动、生产所体现出的自由推向从来未有过的高度;另一方面,它又把人贬低为商品和资本的奴仆。双方的反差竟如此强烈。
这些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有其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条件就是财富在私人手中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显然,要实现资本的增值必须完成资本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的转换。通俗地说,也就是把商品变成货币。这就是资产阶级追求货币的根本原因,那些厂主们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
从根本上说,这并不意味着资本的增值来自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的转换。那么,增值来自何处呢?是资本家自己创造出来的吗?
不是!台下有人喊道。
是我们工人生产出来的!又有人说。
说得对!马克思肯定道。资本的增值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是资本的本性,即资本家的本性。其结果就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然而,商品生产出来是为了给人消费的,只有人们购买了商品,商品才能变成货币,资本的增值才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也才能继续进行。但正是在这里,问题产生了。
消费能力强的人只是极少数富者,他们掌握着社会财富;而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很低,甚至谈不上消费,他们靠出卖自身的劳动力生存。于是,本来应该面向全社会的商品消费似乎成了少数富人的权利。然而,个人的消费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富人穷奢极欲,也绝无可能把商品都消耗掉。这样一来,社会消费能力便成为商品转化为货币的障碍,影响着资本增值的实现,由此影响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同时,使生产受到限制的还有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社会生产而言,是缺乏组织性的,什么东西获利大、获利快,资本就投向什么。这必然造成生产能力过剩、产品过剩。过剩商品当然也不能转化为货币。由此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就有可能形成经济危机,从而造成对生产的巨大破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
厂主对工人的剥削!私有财产!社会不公正、不平等!台下答道。
对!马克思说,然后提高了声音,是谁造成了大多数人消费能力低下呢?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谁制造了经济危机呢?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它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了!
第52节:一、经验
这个尖锐矛盾是资本主义根本无法解决的,因为要彻底解决它必须改变所有制的性质,也就是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为社会公有,而这已经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共产主义了。
只有到这个时候,人才能站直身子,骄傲地宣告并庆祝自己的解放。他不仅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包括金钱在内的任何一种物品的奴隶。所以,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向人作为人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对人的过去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对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以往发展的全部继承。
演讲戛然而止,马克思向台下深深一鞠躬。大厅里掌声轰鸣。
不久,马克思收到了共产主义同盟的通知,请他去伦敦参加第二次代表大会。他不能再与李智和杨慧一起讨论哲学了。于是,他们就此分手。
马克思是一位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者,主张用社会革命的方式改造旧世界。李智和杨慧想知道别的批判者是怎样反抗社会现实的,他们选中了尼采。
注释:
(1)马克思·卡尔(1818~1883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大学毕业时获哲学博士。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著有《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
(2)通讯委员会:马克思与恩格斯于1846年在布鲁塞尔发起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马克思是委员之一。
(3)见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片断·货币。马克思引用的诗句摘自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第4幕第3场。
第十八章杜威
实用:生活高于一切
一、经验
20世纪最初的几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系聚集了一小批思想精英,他们以系主任约翰·杜威(1)博士为首,企图以一种崭新的意识为已经牢牢坐稳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交椅的美国进行精神洗礼。诚如当时的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约翰·杜威教授和他身边至少十位追随者一起向全世界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尽管出自多人的合作--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它是如此的简明、博大和坚定,虽然许多方面有待完善,但已无愧于一个新的哲学体系的称号。(2)这个哲学称号就是实用主义,一种突出行动和生活的哲学。
杜威成功了。人们这样评价他:杜威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哲学信念,从而成为美国人民的向导、导师与良知: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里,没有哪一个重大问题不是首先经过杜威阐明的。(3)他,这位脸形消瘦、架着一副浅褐色化学框架眼镜、脸上永远含着真诚笑意的白面书生,在美国思想走向成熟以及为美国精神定型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无人可比。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