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真实的袁世凯

马东玉(现代)
[从晚清重臣到立宪皇帝——真实的袁世凯 / 马东玉 著 ]
李鸿章:足智多谋,规模宏远,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
毛泽东:袁世凯是近代四大伟人之一,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仅次于曾国藩。
伊藤博文:四亿中国人无出袁世凯右者。
目录
一 名将之后立戎志
二 投笔从戎学班超
三 平息壬午兵变,初显大将之才
四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是非
五 十年折冲守东邻
六 甲午战争是日本蓄意发动,与袁世凯何干
七 发愤练兵
八 小站——袁世凯的军事基地
九 小站——袁世凯的政治政权基地
十 袁世凯的用人特点:知人、交人、容人
十一 戊戌前袁世凯变法思想的表露和行动参与
十二 戊戌年袁世凯提出不同于康有为的变法主张
十三 戊戌政变由慈禧一举告成,没给袁世凯天津“告密”时间
十四 巡抚山东,施展行政长才
十五 总督直隶,锐意变法,成绩辉煌
十六 日俄战争中,袁世凯鲜为人知的历史
十七 清廷倚袁为长城,扩军以守边墙
十八 废除科举考试制,利用新法选新人
十九 预备立宪运动的领袖
二十 官场斗争中的袁世凯
二十一 革命军兴,清廷起复袁世凯
二十二 争权乱纷纷,声明仅__个:君位以待袁世凯
二十三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亦宣布“虚位以待”袁
二十四 袁世凯迫清退位,正式当选大总统
二十五 民国政坛再起风云
二十六 毁党建党,宋教仁欲谋首相位
二十七 “二次革命”前后的是是非非
二十八 “誓以予息尚存,决不承诺”:袁世凯与“二十一条”交涉
二十九 是立宪帝制,还是专制帝制?
三十 墙倒众人推,袁世凯身死名败
前言
几十年来史书已把袁世凯钉死在“窃国大盗”的耻辱柱上,成了几代人的通国定论。近年大批历史文献的披露,厘清了道听途说的传闻、想当然的臆断、无意的附会,或有意的伪造。使国人常识般的定论,却并无史实的支持。
袁世凯的历史,几乎同人们的认识相反。
史书皆说袁世凯青年时代是个胡天黑地的纨绔小混混。实际上他是一位有志青年,一直在探索着人生目标,最后的定位目标是汉代的青年英雄班超。
经过曲折的途径,投奔驻军登州的吴长庆军营,几年的学习和军伍生涯,锤炼成一位有军事常识、有战斗经验的年轻军官。
史书说袁世凯在朝鲜的十年不仅什么也没干,而且惹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史料证明,袁世凯在朝鲜的“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中,大智大勇,击败了日本的武力进犯和外交讹诈,维护了中朝关系,是中朝两国的历史功臣。连北洋大臣李鸿章也认为袁世凯是极罕见的军事天才和外交人才,清廷上下也无不知之。
早在二十多年前,新史料已证明袁世凯没有出卖维新运动。是康有为“围园捕后”的军事行动被西太后侦知,维新派才被镇压。袁世凯是主张变法的,他的办法更切合实际,只是戊戌年没给他试行的机会。
庚子事变是中国的巨大灾难。袁世凯手中有战斗力很强的新式陆军,他坐镇山东,八国联军不敢轻视,因此使山东成了一块净土,直隶等省的难民多去山东避灾。
直到袁世凯当选总统前,他都做直隶总督。在此任上,他把维新主张进行实践,他把直隶变成了当时称谓的“模范省”。
辛亥革命发生,各党各派都无力推翻清政府,都表示让袁世凯压迫清廷退位,然后让他做大总统。袁世凯做到了,他当选大总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外人评论袁世凯是“唯一可以胜任的领袖”。
美国传教士赫德兰说,袁世凯是“为国家掌握航向”的人;《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则说,袁世凯是“中国的未来”。袁世凯的思想“与时俱进”,从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清末十几年,他的确是“掌握航向”的人。他一直认为“君主立宪”是中国当时唯一的选择,“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所以,他最终搞的是君主立宪制,不是封建专制。蔡锷、梁启超都是拥护君主立宪的,他们都去推翻袁世凯。他们所以那么做,是另有原因的。
骂袁世凯是“卖国贼”,主要是指“二十一条”。但历史却提供了相反的证据,袁世凯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坚韧而艰苦地与日本人斗争。终于争回了其中最重要的条件,终于没有让日本把中国变成第二个印度。
袁世凯做直隶总督和大总统期间,做了许多至今少有人知的革新和善事。同李鸿章一样,他搞了许多中国的“第一”,如北京城的自来水、电业、交通事业,等等。
总之,历史本身是极为复杂的,袁世凯的历史更要复杂些。要让历史真实,就得尊重历史。
正文 名将之后立戎志(1)
更新时间:2010-2-22 9:40:04 本章字数:405
名将之后立戎志
袁世凯是近百年被全盘否定的历史人物。中国的史作者有个特点:要否定某人就从头到脚、从小到死地彻底否定。说袁世凯出生在“恶霸”之家,自幼就是个“胡天胡地的恶少”,结识的也尽是“市井无赖少年”。
青年袁世凯。袁世凯出身名将仕宦之家,他自幼就是有志少年。而历史的真实是,袁世凯出身名将仕宦之家,他自幼便是有志少年。
袁世凯出生于19世纪中期。中国一方面遭受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另一方面发生了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和捻军起义。是清政府内忧外患当头的乱世。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地处豫皖两省之交,是捻军起义的中心地带。
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把太平军和捻军起义当做“心腹之患”,集中力量剿灭之。由于这次农民起义的规模之大,所以战争的残酷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仅是中国人口的消亡就很可观,战前中国总人口为4
正文 名将之后立戎志(2)
更新时间:2010-2-22 9:40:06 本章字数:1072
袁氏家族的高官还是产生于镇压近代农民起义的战争中。
袁世凯的祖父袁树三、叔祖父袁甲三、袁重三、袁凤三,都是耕读为生。其中甲三成就最大,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监察御史、兵部给事中。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清军屡败,军饷告罄,清政府只好命地方兴办地主武装,即团练,以抵御太平军和淮河流域崛起的捻军。湘军、淮军都是这时编练成军的团练武装。许多文官和大批知识分子都弃笔从戎,参加镇压起义的地方部队。
袁氏家族的全部成年男子都投入到地方武装之中。袁甲三由兵科给事中回乡办团练,被清廷命为帮办团练大臣,驻军安徽临淮关以攻捻。他的长子袁保恒,进士出身,为翰林院编修,也投入甲三的军营。次子袁保龄,举人出身,同时弃文随父征战。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因是长房长子,未允离家出征,也在家乡以同知(县)衔,举办团练。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也同时随袁甲三剿捻。保中和保庆是袁树三的两个儿子,因保庆无子,把袁世凯过继为嗣子,保庆即为世凯的嗣父。
在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的过程中,袁世凯父子叔侄皆因战功晋升。袁甲三由一个五品京官直升为督办皖、豫、苏三省军务钦差大臣、漕运总督,为地方一品封疆大员(清廷地方一品大员称为八督,共八缺;十二个省级长官为二品称为十二抚,共十二缺,统称为八督十二抚,是地方20个封疆大吏),漕运总督职掌清廷的漕粮征调运输,并统领及制江北的镇道各官,是清政府极为重视的一品大员。
袁甲三于同治二年(1863年)病死,死后被皇帝赐谥“端敏”,即端正聪敏。清政府时“端敏”公的态度,是袁氏家族极大的荣耀,成为袁氏世世代代的楷模。
袁甲三的长子袁保恒也因军功升迁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为朝中的二品大员,与巡抚(省长)同级。
袁甲三的次子袁保龄也因军功升至二品官。
袁世凯的嗣父袁保庆,以军功历住济南候补知府、江南盐运道等重要官职。
袁氏家族出了这么多高官,是典型的高门显族,即是所谓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在河南那个穷地方,在大众眼里,俨然一个小王朝了。
袁世凯生于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其生父袁保中生有五子,袁世凯在世字辈里排行是老四(并非保中的四子)。其叔父袁保庆曾生一子,出生不久夭折。保庆妻牛氏非常喜爱世凯,自幼为之哺乳,视如己出。时任济南候补知府的袁保庆年过四十,以为无望生子,便向哥哥讨来世凯作为过继儿子。
正文 名将之后立戎志(3)
更新时间:2010-2-22 9:40:07 本章字数:1027
袁世凯与母亲的合影
时年七岁的袁世凯遂跟着嗣父至济南、扬州、江南(治所在南京)等任所。自幼受官场陶冶,大城市的繁华,使幼年的袁世凯眼界大开。
高门显族,军功世家,尤其祖父袁甲三国战功得高官的荣耀,成为幼年袁世凯的奋斗目标,决心如祖父一样,做八面威风的大将军。
捻军失败后,时局趋近和平,国家进入建设年代。嗣父袁保庆企图让世凯走科举正途,在济南府任所请名师为之启蒙;至南京后更延聘文武兼资的老师对他进行严格教育。
据史料记载,袁世凯幼年异常聪明,诗书过目成诵,但却表现出不愿死读经书,对拳脚武功尤为喜好。那个文武兼备的塾师便教他习练武学,自幼随军征战的袁保庆见儿子偏好武功,也把自己多年的领兵战斗心得,编为《自(y ,音义,有能力)琐言》一书,亲自向世凯演讲。
世凯不愿走科场旧途,学汉代班超,立下投笔从戎之志。“柳林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他苦读兵书,学习骑射。他经常去南京郊外习练骑术。一次不慎从马背上摔下,伤了脚踝骨,怕嗣父责怪担心,不让他再练骑术,自己偷着让走方郎中医治,结果伤虽医好,但断骨未接好,使他终生留下残疾,走路有些微瘸。
同治十二年(1873年),嗣父因患霍乱,在南京弃世,十四岁的袁世凯与嗣母牛氏扶柩还乡。次年,在西北左宗棠处帮办军务的堂叔袁保恒又带他去左氏军营历练行伍。后来,保恒调任刑部侍郎,也把他带在身边。
袁保恒出身两代进士,也想好好培养世凯,曾延请进士张星炳等名师为之课读。但是,时任内阁中书的堂叔袁保龄则认为世凯资质虽堪造就,但其好动的性格,不易培养成文才。
光绪三年(1877年),袁保恒奉命去河南开封赈灾,袁世凯随行。此时世凯已十八岁,袁保恒让他“参佐一切”,发现他“办事机敏”,是“中上美材”。
光绪四年(1878年),袁保恒染上时疫,不幸病死开封任上。袁世凯从此失去长辈庇护,返回项城老家。此年,四世同堂的袁氏家族分家,世凯继承了袁保庆分得的一份丰厚家产。十九岁的袁世凯独立门户,成为一家之主。两年前,他曾回河南参加乡试,考举人未第完婚娶妻于氏。
袁世凯自幼受着将门熏陶,冲龄随叔辈去济南、南京、西北、北京,足迹及江南塞北,官场、兵戎历练,已成为胸有壮志,身怀阅历,出类拔萃的干练青年,绝非史书千篇一律记述的“恶少”、“混混”。二投笔从戎学班超
正文 投笔从戎学班超(1)
更新时间:2010-2-22 9:40:09 本章字数:965
投笔从戎学班超
袁世凯幼年立定从军的戎志,以祖父辈为榜样,做八面威风的大将军。因此,对科场时文极无兴致。
然而,这并非说明他的文墨荒凉,一窍不通。他毕竟经过众多良师教育,文史功底也很深厚。改革开放后,由廖一中、罗真容整理出版的《袁世凯奏议》(原名《养寿园奏议》,养寿园是袁世凯寓居河南彰德洹上村的别墅名),共四十四卷、三巨册、110多万字,即是袁世凯一生文墨的大部分。
读读袁世凯的原墨,即可知其文字和知识功底。可惜辱骂、否定袁世凯的那些大小作品,怕是都没见过袁世凯的原墨,胡写乱骂而已。
袁世凯娶妻生子,又分得丰厚的财产,生父也早于1875年病死,他独门立户,家居三年。
袁家是高门显族,他本人是见过大世面的富家公子,史科记述他“性任侠,喜为人鸣不平。慷慨好施与,以善为乐,寒士多依为生,士绅推戴,负一郡望”沈祖宪、吴闿生:《容庵弟子记》,卷一(该书记述袁世凯前期生平)。。
这自然不是否定他的著作说的“胡天胡地的恶少”,而是“负一郡望”正义之士的主心骨,文人学士的食主。犹如春秋时期的平原、春申、信陵、孟尝四君子,宽厚爱人、尊贤重士,以揽英才。
这几年,他的身边也的确聚集了一大批文武学子。他办起了“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两个文社,他主持其事,出资供给食用一切。
袁世凯主持的文社无大内容,无非对诗饮酒、议论文章;同时也驰骋讲武,习练武技。
光绪五年(1879年),袁世凯的姑丈张向宸受命办理河南赈捐,委他专办陈州捐务。袁世凯办得异常出色,“集款独巨”。这一方面说明他办事干练;另一方面说明他在地方影响很大,才能令绅商捐款。从而说明,《容庵弟子记》中“士绅推戴,负一郡望”的记述不虚。
为此,张向宸把袁保恒生前的捐款,为袁世凯捐了一个七品的中书科中书,表示对他奖励。对于此事,否定袁世凯的作品,到袁世凯从军时报了中书七品,以为是袁世凯投机谎报。实际上晚清的捐官,已成制度,并非见不得人的丑事。官吏中出现“科班”与“捐班”两种,从清廷角度是卖官以补财政;而客观上是向商人开放政治,打破了长期轻商抑商的局面,许多民族资本家捐了官衔,其社会地位便发生了改变。
正文 投笔从戎学班超(2)
更新时间:2010-2-22 9:40:10 本章字数:992
胡雪岩因经商而资助左宗棠西征,为西征军安排饷械,得到了一品官位,被称为“红顶商人”,在前清封闭政治情况下,是不可思议的事。
同年,袁世凯又与他主持的文社多人参加了乡试。榜发、文社有两人中举,他再次榜上无名。尽管他并不热衷科举,但既然参加了考试而未被取中,也是很丢面子的事。这次失败,促成他彻底丢弃科考,投笔从戎的决心。据记载,他“倾箧举所作诗文付之一炬,曰:‘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明耶!’”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
随后,他便收拾行装,北上京都,谋求安身立命的途径。他家居的几年,因慷慨好施,家产大半荡尽。他不惜毁家借贷,筹借了川资,北上京师。
但是,他到了京城后,虽然那里有不少祖辈父辈的门生故旧,因自己的先人多已凋零,故无人问及。不仅没寻到建功立业的机会,连返乡的路费也花得精光。
完全落拓的袁世凯何去何从,史书记载有了多种说法。大致正确的说法是,他先是出京到了天津,他的堂叔袁保龄正在天津李鸿章督署做幕宾。由同做李鸿章幕僚的周馥为袁世凯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入李氏的幕府。他认为李鸿章手下有的是人才,自己去了难有出头之日,便放弃投奔李鸿章的机会,继续寻觅机会。
此后,堂叔袁保龄给了他四十两银子,让他返回河南。但他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便拿上这四十两银子,乘轮直去上海,到那里去找寻机会。
上海虽然繁华,但同样无机会可寻。袁世凯逆旅寂寞,在烟花场上遇到苏州籍的妓女沈氏。二人情好日密,沈氏愿资助他川资,劝他赶快离开上海,去寻求男子的事业。袁世凯甚为感动,行前立誓,富贵后绝不相负。这个沈氏,便是袁世凯后来的第一位妾,或称如夫人。
此时,袁世凯再度下决心弃文从武,去山东登州投奔嗣父的好友,督办山东海防的吴长庆。
由上海去登州的途中,又知交了阮忠柩,又由阮氏馈送部分路费,才直奔登州,投奔吴长庆。一些史书记载(如陶菊隐:《袁世凯真相》)袁世凯去登州时率领了一批市井无赖少年;或说带领家乡旧部几十人(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因此吴长庆见了甚为不满。实则袁世凯本人落拓,连往来路费都要由别人馈送,他何来金钱供这么多人食用?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第174辑,第125~126页。
正文 投笔从戎学班超(3)
更新时间:2010-2-22 9:40:11 本章字数:1141
袁世凯在人生道路的抉择方面,选择了他的正确方向,是他成功的先决条件。他在当时的战乱年代,不习章句而从军行伍,是快速成功的最优途境。当时的湘、淮大将,本来是没有官级只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进士;还有一批连低级的功名也没有。清政府在危难之秋,亟需有人拯救,湘、淮军崛起,几个胜仗打下来,就产生一大批府、县,甚至省级高官衔,即是翰林放官,熬到府、省级,也得几十年,有的一生仍是低级官,承平年代,很难为官员提供升迁的机会。
例如他的叔祖袁甲三,道光十五年进士,熬到咸丰三年,近20年还是一个七品低级官。此后以帮办团练大臣头衔攻捻,因其不湘不淮,常受到排挤,即使如此,由于他领兵在涡阳、临淮等攻捻大战中取得胜利,一次性就升为钦差大臣、漕运总督,官至极品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第1014~1024页《袁甲三》。。
当时,他拿到周馥的推荐信,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资质,认为到李鸿章幕府极难有出头之日。因此,超过一般人的抉择,毅然放弃投奔权势极大的李鸿章,而去投奔吴长庆,这也是他精明之处。袁家和吴长庆有着极为特殊的关系。
原来,吴长庆是安徽庐江人,其父吴廷香为当地著名绅士。太平军北上,吴廷香受命办理庐江团练,以对抗太平军,吴长庆亦随父守庐江。咸丰四年,太平军围攻庐江,吴廷香派吴长庆至宿州向督办团练大臣袁甲三求救兵。当时袁保恒、袁保庆皆随袁甲三作战。时因袁甲三同受太平军攻击,袁甲三对是否分兵救庐江举棋不定。袁保恒坚持不能分兵援庐江,而袁保庆则力主赴援。因争执迁延,庐江城被太平军攻破,吴廷香战死见《袁甲三传》、《淮军志》、《太平天国》等。。此后,吴长庆深恨袁保恒,与之断交。与袁保庆则视为亲兄弟,后来袁保庆供职江南盐运道,吴长庆以淮军“庆”字营驻守长江防线,经常与为官南京的袁保庆往还,过从甚密。袁保庆病故,吴长庆亲为料理丧事,抚柩痛哭不已。袁世凯当时随嗣父在南京,其情其景历历在目,他是袁保庆的唯一嗣子,吴长庆对他的态度不问可知。
当袁世凯落魄至京沪等处求职时,吴长庆已官居一品,是李鸿章淮军著名大将(时称淮军四名将:刘铭传“铭”军、张树声“树”军、潘鼎新“鼎”军、吴长庆“庆”军)。
袁世凯当时不选势大声隆的李鸿章,而选择与自己的家庭有特殊关系的吴长庆。这位父执对他有特殊情感,处处关心、照护、培养,是他顺利发展、发达的极为关键的一步。许多史作者用极不准确的史料全盘否定袁世凯,流传下来的无稽传说,写出吴长庆如何不欢迎袁世凯,写那些袁世凯在吴长庆军营如何胡作非为,甚至编造故事讽刺挖苦。说他跟张謇读书,正确的中国字写不出几个来,甚至在课堂捣乱,向老师的砚台墨盒撒屎等等,简直无聊透顶。
正文 平息壬午兵变,初显大将之才(1)
更新时间:2010-2-22 9:40:14 本章字数:1065
平息壬午兵变,初显大将之才
光绪壬午时(1882年),袁世凯、张謇随吴长庆“庆军”赴朝鲜平定壬午兵变。
主持朝鲜外交事务的金允植赞扬袁世凯“豪慨似宗悫(qu ,音确,忠厚意),英达类周郎”。把袁世凯比喻为宋代的名将宗悫,率军讨代越南叛乱;比喻为三国时统率吴蜀联军,战败曹操的周瑜。
张謇赞扬袁世凯是“谢幼度一类的人物”。谢幼度即东晋名将谢玄,在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中,他统率八万军队,打败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史书说他有“经国之才略”。
统帅吴长庆则称赞袁世凯是“中州有数男儿”。
李熙1882年朝鲜发生的壬午兵变,反映了极为复杂的矛盾关系。表面是朝鲜宫廷内部矛盾的激化,实质上是日本企图侵略朝鲜,破坏中朝关系,进而侵略中国的深层矛盾的反映。
朝鲜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属国,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实行疯狂扩张的“大陆政策”,吞并朝鲜是其既定政策。
朝鲜统治者是李氏王朝,自明初建朝,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宗属关系。同治三年(1864年),国王李昇去世,因无嗣子,乃以皇帝李昰应之子李熙继位。李熙年幼,由其父以大院君身份摄政。十年后,李熙成年亲政,而大权又落入皇后闵氏外戚集团之手。大院君仍想揽权,就出现了统治集团的尖锐矛盾。
日本则企图利用矛盾控制朝鲜,于1876年出动军舰侵朝,清廷未能尽到宗主国的保护之责,使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朝鲜王室的一些人对清廷失望,从而把眼光投向日本,日本进而挑拨中朝关系,鼓动朝鲜脱离中国,并大力培植亲日势力。于是,在朝鲜王室和大臣中,出现了维护中朝关系的一派和亲日派。
光绪六年(1880年),朝鲜王室接受清廷的开导实行改革开放,闵妃集团在改革军事制度时,又乘机削弱大院君集团实力,裁汰了大院君的“亲军营”,大院君则借此挑拨军队和闵妃集团的矛盾,煽动兵变。当时闵妃集团以国王名义改革旧军队,成立新军营聘请日本教官训练。新军营的待遇优于旧军队。大院君挑拨说闵妃勾结日本,旧军营官兵先是殴打发放饷米的军漕,进而抢夺武器,攻击日本使馆,杀死日本教官,进攻高官住宅。并攻入王宫,闵妃出逃,汉城陷入瘫痪。
李熙被迫召回大院君柄政,大院君重新组阁,恢复旧制。
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回国,报告了兵变经过,日本政府以为正是举兵入朝,迫使朝鲜投靠日本的大好机会。此后,由朝鲜宫廷矛盾转为中日关于朝鲜问题的矛盾。
正文 平息壬午兵变,初显大将之才(2)
更新时间:2010-2-22 9:40:16 本章字数:951
清廷驻日公使黎庶昌看到日本的动向,急电署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树声(李鸿章母亲去世,丁忧回籍),建议派兵入朝。逃亡在外的闵妃也通知正在天津的朝鲜使臣金允植和鱼允中向清廷求救。
1882年8月17日,清政府命庆军统领吴长庆、水师提督丁汝昌、候补道马建忠率军乘威远等三舰赴朝。8月10日,清军抵达仁川登陆,庆军六营快速进入汉城,“旬日之间,祸乱悉平”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黄山出版社,第264页。。
当时,日军也快速入朝,但却比庆军慢了半天。庆军已控制了大局,使日军无所作为,趁机控制朝鲜的阴谋破灭。
中国军队所以能迅速入朝,平定变乱,遏制了日本侵略朝鲜的阴谋,同袁世凯个人的努力及其卓越的军事才干绝难分开,他堪为中朝两国的功臣。
袁世凯是入朝中国军队的前敌营务处帮办,是直接组织、指挥入朝和平变的军官。
袁世凯自入吴长庆军营,未因自己与统领的特殊关系而表现骄傲,同时也没有世家公子惯有的放纵习气,总是“谦抑自下”。所以,做他老师的张謇,认为他对八股文不感兴趣,但办起事来却刻苦认真,干练有条。
同时,对军队训练、战术等也刻苦钻研。他每日勤读兵书,并随营出操、参加野外演习,使他很快熟悉了指挥军队作战和行动的实际本领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文史资料选辑》第74辑,第126页。。
袁世凯的表现,既得到吴长庆幕府总务张謇的赏识,也得到统领吴长庆的信任。所以,在朝鲜警报传来,袁世凯才能在间不容发之时,为吴长庆委以前敌指挥重任,使袁世凯得以发挥其军事指挥之才。
袁世凯的军事才干并非摆摆样子,入朝之前在庆军中已有表现。1882年春节时,营中放假三天,暮气已深的淮军染有许多恶习。士兵群赌、酗酒斗殴,甚至动以刀枪。营官们因放假离营过年,无人管束,营中大乱,事态发展,不堪闻问。袁世凯见状,乃假以统领之命,率亲兵营士兵赶往械斗现场,迅速查实肇事者,当即命令就地正法,使这场恶性事件平息。事后,他向吴长庆报告经过,并向统领请罪。吴长庆了解真相后,极力赞许他的管理才干,命他为营务处帮办同上。。
袁世凯在前敌营务处,进兵神速,为中国军队取得了先机。
正文 平息壬午兵变,初显大将之才(3)
更新时间:2010-2-22 9:40:18 本章字数:1100
据史料反映,朝鲜警报传来,庆军营务处的幕府办事人员多回乡参加“秋闱”乡试,仅张謇数人操办,人手不够。张謇委袁世凯一手操办,结果应该“五六天办好的事,他不到三天就办得妥当齐备”,在极短时间里,出征军队便备好一切,登船赴朝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册,第90页。。中国旧军队,往往因准备行军拖沓,失去戎机而失败,其战例笔笔可数。
庆军抵达仁川后,先锋营管带强调士兵不习乘船,多数晕船,躺在舱里迟迟不动。吴长庆大怒,立撤先锋营管带,在军前宣布让袁世凯接任指挥进兵。袁世凯受命,催令登陆,在两小时内即完成登陆和战斗准备,大受吴长庆夸奖。于是,先锋营在袁世凯的率领下,飞行汉城,争得先机,迅速平乱。
袁世凯治军极有方法。入朝庆军,纪律甚为涣散,“奸淫掳掠,时有所闻”。袁世凯说:“前来戡乱的王师,军纪如此,遗笑藩封,玷辱国体”,乃向吴长庆请令严肃军纪。吴长庆授以全权,发给治军令符。袁世凯“传令各营,有擅入民居及军营者斩。恰好有违犯命令者,于是立即处斩数人传首示众”。有人报告庆军某人强奸朝鲜妇女,袁“徒步前往查办,亲自监督搜捕,竟然废寝忘食。最终查获了人犯,亲手处决了他”。
袁世凯还向吴长庆申说,军纪败坏,全在军官管束不严,甚至带头犯纪,必须对治军不严和犯纪军官予以严惩。平日,吴长庆总认为手下军官随自己长期作战,多有劳绩,不忍严惩。而来朝鲜后,官兵劣迹昭彰,不惩办有辱国体,实不是小事。于是,吴长庆同意袁的请求,发文允其便宜行事。袁世凯在军前查饬犯法和治军松懈的军官,查实情状当军公布,立即处罚。其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慑服了将士,使庆军声威再次振发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
袁世凯多年研究兵法,懂得大将治军应“恩威并施,宽猛相济”,“他严于执法,而待遇属下却十分厚道,训诫劝告不停于口。常常说:‘服从命令者是我手足,违抗军令者就是贼寇仇敌。(我)倍赏必罚,决不会有一点迁就。’士兵的伙食日用,下令全部要充分供给。有病者他亲自前往抚慰探视,发给他们药物。夜闻巡查军营,看见有在外露宿者,都招呼他们入室休息。阵亡者他亲自视殓祭奠他们,负伤者他监督医疗救治,每日必亲自探视一次。所以士卒都感动奋发,全都乐于为他所用”。同上。
“对待朝鲜的军民百姓则主张宽厚体谅,所以朝鲜人对他的感戴就如同对待父母,连妇女小孩子也都知道尊敬爱戴他。”同上。
在平乱中,吴长庆派他剿灭聚集汉城城郊枉寻里的变兵和饥民。袁世凯俘虏了他们,仅诛杀那些凶悍首要十人,余者则遣散不究,事变得迅速平息同上。。
正文 平息壬午兵变,初显大将之才(4)
更新时间:2010-2-22 9:40:19 本章字数:980
金允植要求庆军诱捕挑动兵变的大院君,归政国王。吴长庆命令袁世凯“密为布置”。8月26日,大院君去清军营帐访问,袁世凯将其亲兵阻于帐外。大院君很有礼貌地访问吴长庆,同时讽清军名为平乱,实则欲夺其权而归闵妃。吴长庆听后“尚友吾其辞,不忍发动”,袁世凯则持刀侍侧说:“事情已经泄露,迟则生变!”遂令亲兵把大院君扶入轿子,星夜奔赴仁川马山浦,又扶入军舰,送往天津。成功完成了朝鲜王室的归政,消弭了大院君的分裂祸患。
事后,吴长庆褒奖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同上。。为他上奏请赏,清廷授予五品同知,优先补用,并赏戴花翎。”
兵变平息,朝鲜王室继续编练新军,辞却日本教官,让袁世凯统筹编练。他为之起草规制,选拔壮丁,逐步编练,未及一年,成效显着。朝鲜王公大臣、各国使节等前往参观检阅,皆感赞编练的新军“堪称劲旅”。就连治军多年的淮军名将吴长庆,也为之惊异、赞叹不已。
因此,袁世凯的出色表现,受到当事者多方面的高度赞誉。
朝鲜外交大臣金允植自壬午兵变后与袁世凯过从甚密,“未曾一日相离”,他目睹袁的作风,五内折服。他在赠诗中称赞袁世凯“豪慨似宗悫,英达类周郞”金允植:《云养集》卷三,《中日战争》二,第404页。。
张謇在登州就与袁世凯最接近,赴朝也是每日在一起。他对袁世凯的军事天才、指挥作风也极为赞赏,说他是“谢幼度一类的人物”《中日战争》二,第315页。。
而吴长庆曾向金允植说:“英达夙成,志气轩豁”,“慰庭(袁世凯字)是中州有数男儿”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
光绪十年(1884年)吴长庆奉命调回大连金州防卫。行前保举袁世凯总理留驻朝鲜的庆军营务处,兼领庆字营。庆军是淮军主力,军官中有很多提督、总兵等高级将领;士兵也都骄横成性。但袁世凯在短期内便协调好关系,自己统带的庆字营也很快服命于袁世凯,操练和军纪都“位于各营前列”同上。。
留驻朝鲜的庆军还有吴兆有、张光前两营,他们都是淮军宿将,官至一二品。而当时袁世凯仍为五品候补同知,却独带庆军的庆字先锋营,而且尚有总理庆军营务处和会办朝鲜防务的头衔。同时,军事之外的外交使命,清政府也统令袁世凯办理,让他去与朝鲜官方和各国驻朝外交官打交道。
正文 平息壬午兵变,初显大将之才(5)
更新时间:2010-2-22 9:40:21 本章字数:1068
由于袁世凯在平息兵变过程的影响,使朝鲜当局对他非常器重。袁世凯在朝鲜与朝鲜政府及各国使臣的沟通,都远远超过清政府驻朝鲜的外交官。久之,中国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实主外交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都视袁世凯为驻朝外交官。李鸿章也评价袁世凯:“袁公不但懂军事,而且熟悉外交。”同上。
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袁世凯在朝鲜受到重视,是他的个人努力、资质和功绩所取得。但全盘否定他的旧着,却说是袁世凯巴结李鸿章,同时“在密告中说吴长庆的坏话。李鸿章的耳根子素来很软,加上袁又善于逢迎,他就开始重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而与吴长庆日益疏远。吴因兵权被削去一半而郁郁不乐,不久就在全州病死了”。陶菊隐:《袁世凯真相》,第6~7页。
实际上,吴长庆率三营奉调回国驻防金州,是因中法战争爆发,渤海湾防卫空虚,才被调回充实防务,而朝鲜与日本等国的关系,也必须留下军队驻防。清政府只好把去朝鲜的六营庆军,留下一半,另一半调防金州。哪里是因袁世凯背后说吴长庆的坏话,“夺取吴长庆的军权”呢?吴长庆与袁世凯的家庭有很深的交情,袁世凯在登州、在朝鲜的作为,他都历历在目,对袁世凯赞不绝口。袁世凯的功劳和受到表奖,以及提升官职,都是吴长庆向清廷报告,才使袁有了升迁的机会。袁世凯哪有机会向远在直隶的李鸿章“说吴长庆的坏话”呢?他的级别之低,想说吴长庆的坏话,也根本说不上的。袁世凯向李鸿章禀报朝鲜军情和政况,是吴长庆早已调去金州、甚至已病死后才有的事,那些是他权限之内的事。在吴长庆率庆军入朝平乱的过程中,袁世凯是无权、也没有机会向李鸿章报告事由的。更何况吴长庆是李鸿章编练淮军最早成军的铭、鼎、树、庆四军之一,是他的淮系老班底,这几个统领为他打下天下,都是他的心腹嫡系。不要说一个小小的袁世凯,就是袁世凯的祖父袁甲三和他的父辈们,站在不湘不淮的位置上,想向李鸿章说吴长庆等人的坏话,让李鸿章舍弃自己的爱将,把军权夺过来交给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不是当时朝鲜和金州的防卫重要,李鸿章不会把自己的军队交给别人指挥的,军阀们都视军队为命根子。袁世凯在朝鲜独领庆军一营,是出于形势之需要,也是吴长庆亲自保举的。再者,当时的朝鲜三营庆军,仍有吴兆有、张光前统带的两营。袁世凯虽统带一营,也仅是统带而已,那一营军队的所属仍然是原来的淮军,最高领袖仍然是李鸿章。如果吴长庆不是很快就死在金州,朝鲜的三营也仍然是他的三营,仍然是“庆军”,而不是“袁军”。仅仅是六营庆军,分兵驻守朝鲜和金州,这哪是袁世凯“夺取吴长庆的军权”呢?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1)
更新时间:2010-2-22 9:40:22 本章字数:1077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
平定甲申之乱的是非
光绪甲申年(1884年),日本公使支持朝鲜开化党发动叛乱,颠覆政权、捕禁国王、屠杀朝臣。在间不容发的危迫时刻,袁世凯果断率兵入宫,打败了日军和叛军,迅速平定了叛乱。
平叛后,多方面的人物各怀成见私利,一齐攻击袁世凯。搞得他在朝鲜无法立足,只好借故逃回。是非功过,当事者心如明镜。
清廷派去查办其事的钦差大臣吴大澂,查实情况后向李鸿章说:“公一向说张幼樵为天下奇才,在我看来天下奇才非幼樵,乃袁某也。”
李鸿章得悉实情也“咨嗟叹服”。
查办特使“入都复命,扬言于朝”,使袁世凯“名望重中外”。
中国封建社会的人事关系是宗法制度的上下有秩关系,人们所做之事或所建之功也要求秩列关系。下级小人物做事立功若不合身份、超出有秩关系,往往不被认可。就如主人的笼中之鸟,只要在笼中,歌唱得好听就能博得主人高兴、赞赏。如果鸟儿越出笼子,跳到树上唱歌,歌声会比在笼中还好听,但主人就会恼怒,可能会遭到枪弹射击。
诸葛亮所以被人颂扬,是因为他明知刘备的儿子阿斗是个毫无作为的浑小子,仍是赤心耿耿为之打天下;而曹操身为汉朝的丞相,却丢开汉室,自图大业,便留下千古骂名。曾国藩创办湘军为清廷卖命,天天盼着攻下金陵。而一旦金陵被攻破,他又吓得日夜难眠,怕功高盖主,超出清廷的宗法秩列,丢掉身家性命。他赶忙遣散湘军,自解兵权,要求回家种田,清政府才没有搞垮他,让他做一个无将无兵的行政长官,犹如清政府笼中之鸟,清政府才开始重新赞扬。在金陵城破之初,曾氏兄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连他的弟子和被他提拔起来的督抚大员也一齐攻击他,准备合力消灭他。
一个仅为五品虚衔的袁世凯,未经在朝鲜的一、二品大员吴兆有、张光前同意,更未经清政府批准,就擅自率兵闯入朝鲜王宫与日本兵和叛军作战,从而平息了变乱,又立下了不该他立的国际级别的大功劳。该立功者没立寸功,人们如何不攻击袁世凯这个越级而擅自立功的多事者呢?如果袁世凯不关心朝鲜王宫中叛乱之事,听任日本人和叛乱者所为,坐等清政府发来命令,听从吴兆有等人的坐失战机,即使日本人得逞,即使中国失去朝鲜的一切,也怪罪不到袁世凯头上去。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高个子先倒霉,矮个子后倒霉,至少袁世凯后倒霉,这就是中国人不负责任的逻辑。可惜袁世凯未按这个逻辑办,未按封建的秩序办,所以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人们常说的“野心家”,目无王法尊长的捣乱分子。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
更新时间:2010-2-22 9:40:24 本章字数:1227
也怪袁世凯太爱动脑筋。壬午兵变后朝鲜政局,不要说吴兆有、张光前等四肢发达者未能察知,连李鸿章专事外交的大员也麻木不仁。以袁世凯的睿智、勤奋、对国家大事的负责任、对职守的忠诚,他早已料定会有日本人挑动朝鲜内乱发生的那一天。
就在甲申变乱发生的前夕,未雨绸缪,袁世凯洞察变乱将发,向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禀报了朝鲜的政局动向。
朝鲜君臣,为日人播弄,执迷不悟;每浸润于王,王亦深被其惑,欲离中国,更思他图。探其本源,由法人有事,料中国兵力难分,不惟不能加兵朝鲜,更不能启衅俄人。乘此时要,引强邻自卫,即可称雄自主,并驾齐驱,不受制中国,并不俯首他人。此等意见,举国之有权势者半皆如是。独金允植、尹泰骏、闵泳翊意见稍歧,大拂王意,渐疏远。似此情形,窃虑三数年后,形迹必彰。朝鲜屏藩中国,实为门户关键,他族逼外,殊堪隐忧。该国王执拗任性,日事嬉游,见异思迁,朝令夕改。近时受人愚弄,似已深信不疑,如不设法杜其骛外之心,异日之患,实非浅显。卑职谬膺重任,日思维系,竭力图维。初犹譬喻可悟,自中法兵端既开,人心渐歧,举止渐异;虽百计诱导,似格格不入。日夕焦灼,初食俱废,大局所关,不敢壅于宪听。近闻福州台湾同时告警,东洋讹传最多,韩人不允必有新闻。鬼蜮之谋,益难设想。外署虽与日人不睦,而王之左右,咸用其谋,不知伊于胡底也。竹添进一郎带兵换防,八九日内必到。薛斐尔已在东洋,闻将偕至,嗣有所闻再当密禀。《李鸿章全集·译署函稿》卷十六,第3300~3301页。
这是甲申变乱前的21天,即1884年11月12日,袁世凯向李鸿章的禀报。袁世凯这篇禀文的文字极为简练,不失优美。他洞若观火,仅以数百字,就把朝鲜、日本的关系和政局发展趋势透彻地表述,给主持中国大局的李鸿章示之以警。
原来,自壬午兵变之后日本未甘心他们在朝鲜的暂时失机,而进一步寻找机会,扶植亲日派,颠覆亲华政权、为将来侵占朝鲜创造条件。在日本的离间、扶植下,朝鲜出现了以金玉均、洪英植、朴泳孝为党魁的开化派。掌握政权的被称为事大派,代表人物是闵泳翊、金允植、尹泰骏、赵宁夏等,是亲华派。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要集中力量应付法国的侵略,把吴长庆及庆军三营调防离朝。又因清军在中法战争中接连失败,使朝鲜政治格局骤然发生变化。国王李熙倒向日本一边,王室成员包括原来亲华的事大派部分成员也开始动摇。开化派和日本人认为清廷在中法战争中失败,无暇兼顾朝鲜,便抓紧活动,发动政变,推翻亲华政权,颠覆朝鲜。
日本人的阴谋被袁世凯洞悉,山雨欲来,袁世凯向李鸿章禀报当时紧急的政情。日本人幕后指挥,国王为亲日派包围,不再听从劝告,严重的祸患临近,不久将发生大事变。禀文最后直言: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郞率换防日军在八九天内到达汉城,美国驻朝公使薛斐尔(也积极策划朝鲜独立)已在朝鲜,预示着朝鲜马上要发生大事变了。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
更新时间:2010-2-22 9:40:25 本章字数:1151
李鸿章看到了袁世凯的禀函,命令他“不动声色,坚守镇静,并随时侦探情况随时报告”。正因为有李鸿章的亲自指示,袁世凯才通知吴兆有、张光前等随时行动。袁世凯有“总理营务处”和“会办朝鲜防务”的头衔,函禀李鸿章与庆军统带和清朝驻朝外交官商办外交、军事事务,他有其权力,并非过格行为。但是,吴兆有等人的官衔远高袁世凯,他们见袁世凯的行动过于积极,不合礼法、秩序,心里已生忌嫌,不愿意配合行动了。
袁世凯严肃紧张地备战,“密令下军中,夜不解带卸履,困束士兵,一如战时”。袁本人更是日夜监视敌人动向,各方面的情报都较及时而准确金玉均:《甲申日记》,见《中日战争》二,第467页。。
尽管袁世凯日夜监视,而政变在王宫的秘密发生,还是让他一时未知。
光绪十年十月十七日(1884年12月4日)晚上六时,开化派首领之一、任邮政局总办的洪英植以庆祝邮政大厅落成,邀请政府官员和各国驻朝使节赴庆祝宴。中方总办朝鲜商务委员陈树棠、税务司穆麟德出席,日使竹添托病未出席。
席间,厅外突然失火,宾客纷纷离席察看。埋伏在四周的开化党徒一拥而上,把亲华派大臣闵泳翊乱刀砍倒。放火、杀人的叛乱分子大呼清军作乱。金玉均等迅速冲进王宫,迫令国王写出“日本公使来卫朕”的敕书,由朴泳孝持敕书引日使竹添带兵入宫,把国王、闵妃软禁于景佑宫。然而假诏传新华大臣入宫,进去一个杀死一个,先后被杀的大臣有闵台镐、尹泰骏、韩圭稷、李祖渊、闵泳穆、赵宁夏等人,几乎把宫中亲华重臣杀光。随后,以国王谕旨形式组成新政府,金玉均、洪英植、朴泳孝、徐光范、徐载弼等开化派人物皆为政府要员。将新政府中枢名单函告各国公使。
6日上午,又颁布了新的政治纲领。美、英等国公使皆入宫晋谒国王和新政府中枢,政变似乎大功告成。
政变当晚,袁世凯未知内情。陈树棠告知日使竹添和开化派杀人的情况,袁率兵赶往邮局,已空无一人;袁又达宫门,则宫门已闭。
5日上午,开化派公布了新的政府名单。袁世凯、吴兆有、张光前等商量对策。吴、张及陈树棠都表示等待中国的命令,遂向李鸿章发函,由军舰送往旅顺,再由旅顺电告李鸿章。
6日,汉城全城震动。幸免于难的亲华官员向清廷驻朝将领“痛苦乞师”。而吴兆有等人仍整日坐待。袁世凯则一直强调事态紧急,不能待命后再行动。他联络了自己负责编练的朝鲜新军,向新军发放军饷、约集新军指挥官金钟吕、申泰照,准备入宫护卫国王《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534页。。行动前,他致书日使竹添,质问何以杀害大臣八九人,并告知将率队入宫,保护国王[日]佐藤铁治郎着:孔祥吉等整理:《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第3页。但未见竹添的回音。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
更新时间:2010-2-22 9:40:27 本章字数:1020
袁世凯向吴、张等表示:事态严重,应朝鲜大臣请求,师出有名,应立即入宫戡乱,并声明:“朝鲜的防务和外交,我负有专门的责任,如果因为挑起争端获罪,由我一个人承担,决不牵累诸位。”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吴、张等见袁世凯一人承提责任,才勉强同意。袁当即约定:会合朝鲜新军左、右营,分三路入宫。袁自率庆军庆字营及新军左、右营为中路,入敦化门;吴率一营为左路,入宣仁门;张率一营为右路,负责策应《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1527页。。
庆字营和朝鲜新军皆是袁世凯训练,所以行动迅速、作战勇敢。很快进入景佑宫,与敌军展开数轮激战;又有袁世凯曾教练的韩兵数百人倒戈,合力打击日军和叛军,竹添败逃日本使馆,金玉均、朴泳孝等叛臣随日军逃跑,受到朝鲜民众的一路追打,十分狼狈。
整个战斗历经一个时辰,清军大获全胜。
当夜,清军获悉被劫持的国王下落,洪英植等阻拦救护,被平乱军队杀死。
次日上午,国王被护送至袁世凯军营,原政府官员金允植、金弘集赶来。经商定,组成了以沈舜泽为首的新政府。
8日,国王召见各国使节,宣布变乱被剿平。日使竹添则自焚使馆,率使馆人员、驻军和金玉均、朴泳孝等叛乱骨干逃往仁川。
变乱被袁世凯迅速平定后,国王李熙邀他住在国王的偏殿,朝夕会晤。各部大臣环于袁世凯左右,听从指挥。袁“代韩内筹抚治,外辑邦交……衣不解带,目罕睫”,旬日间头发斑白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
此时,清政府正愁于中法战争的节节失败;李鸿章因海防失败、台湾被法军封锁、越南北部的清军接连失地,被整得焦头烂额。因此,当李鸿章接到朝鲜事变消息,迟至平乱后的第九天才密令“以定乱为主,切勿与日人生衅”。清政府更拒绝援军,并派吴大澂前来朝鲜“熟审机宜,悉心办理”,主要任务是“剖析中倭误会”,“免生衅端”《李鸿章全集·电稿一》,第353~354页。。清廷的“密旨”送达朝鲜,甲申变乱已平息半月有余了。
如果坐等清廷指示,日本人策划的政变就早已成功了。
然而,袁世凯迅速平定这次变乱,其结果却是被追查“谁先挑起事端的责任”,变成了被追查的罪人。按吴大澂的计划,是想“诛世凯以谢日人”。时因中法战争紧急,清廷生怕得罪日本,生怕日本借中法战事进攻中国的东北。故而杀一个袁世凯,“以谢日人”胡思毅:《大盗窃国记》。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
更新时间:2010-2-22 9:40:28 本章字数:1110
但是,当吴大澂行至山海关,忽接到李鸿章发来电报一通,告诉他袁世凯有一份万余言的事变始末报告书,令他去马山索取一阅《李鸿章全集·电稿一》,第369页。。原来,袁世凯已把事变始末电告李鸿章,并说马山浦有更为详尽的报告书,并有充分证据可供阅览。李鸿章的电报虽未说明袁世凯报告书的内容,但电报的口气,已对袁世凯进行了赞赏,吴大澂当然就打消了“诛世凯以谢日人”的计划。
当袁世凯在汉城参见吴大澂等人时,有一段对话,已见吴大澂看到李鸿章的电报,又在马山浦取阅了袁世凯的详细报告书,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袁世凯入见说:“袁某带兵驻韩,责任即在于保护,如果失掉了韩国,并且丧失了其君主,朝廷会不会予以谴责?”
吴大澂说:“必会严厉谴责。”
袁世凯说:“既然拼以死力救护,韩之君主国家俱存,但也有擅自挑起争端之罪,愿朝廷按律法惩治。然而袁某自问:还是觉得无所愧怍啊。”
吴大澂急忙说:“君劳苦功高,相见恨晚,当以实情上达。”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卷一。
吴兆有、张光前满以为钦差大臣一到朝鲜,袁世凯准要倒霉。因此,早准备好了口实,把袁世凯一案告倒。岂料,吴大澂前来后根本不查“启衅”的缘由责任,而把袁世凯当成了功臣,对吴、张的态度却极为轻视怠慢。吴、张等人非常恼火,从而引发了袁世凯与庆军将领,包括长期做吴长庆幕僚的张謇的根本性矛盾冲突。吴、张等人抛开平叛主题,另找袁世凯的平日缺陷,罗织其“罪名”,向钦差大臣告发他,并在仕林中文泛宣传、诬陷他,给袁世凯造成许多难以挽回的名誉损失。他们罗织的种种“罪名”、“恶习”,多是“欲加之罪”。
其一,挪用军饷。
甲申变乱的过程过中,受保护的朝鲜亲华官员被乱党杀死一大批。事后经袁世凯与营务处吴、张等人会商,以清军军饷给死者家属发了抚恤金。然而,吴、张等合谋诬告是袁世凯擅自挪用。不仅向吴大澂告黑状,还直告到李鸿章那里。当袁世凯要求报销这些款子时,李鸿章拿出吴、张的“黑状”,诬告是袁世凯“以银买给韩人之心”,并责令袁以私款赔补。袁世凯百口莫辩,只好请假赶回老家,“售卖家产进行补偿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第102页。。此事不仅是吴、张等人恶毒诬陷袁世凯,也是清廷、北洋对他的极大不公平。他不避艰险平息变乱,即使是他主张挪用军饷抚恤韩国官员家属,也是完全应该做的。朝鲜是中国藩属,中国向有保护之责,有困难时中国也向来帮助解决。在平乱非常时期,向死者家属抚恤,正显得中国给予保护的立场和态度,是完全应该的,是不应该让袁世凯变卖家产赔偿的。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
更新时间:2010-2-22 9:40:30 本章字数:1285
当北洋大臣李鸿章不给他报销恤金,袁世凯尚不明白其中奥妙。他并非朝鲜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他完全可以不承认是自己挪用,横赖是吴、张的责任。事情出来了,他的叔叔袁保龄,时在旅顺任水陆军防务总办,给他写信,指出:“你此次朝鲜之功,众论昭然,而吃吴某如此大亏。”同上书,第99页。袁保龄比袁世凯更知官场恶习,袁世凯当时毕竟才是20多岁的青年人。李鸿章虽已深知是吴、张等人告袁的恶状,但吴、张毕竟又是李鸿章的淮系大将。壬午兵变后,袁世凯在朝鲜锋芒毕露,大刀阔斧整顿淮军纪律,并杀了违反军纪的淮军官兵,淮军“分统提督黄仕林泣诉于吴公(吴长庆)”,淮军众将就已侧目于袁。此后,袁世凯接管淮军一营,一再显示个人锋芒,使淮军大将吴、张等人非常难堪。因此,李鸿章明知就里,仍护着自己的旧部,也给袁世凯一定的惩处,为淮系大将挽回一点面子。
其二,冒名钦差。
这是张謇的揭发,实际上也是淮军将领吴兆有跟张謇说的。
袁世凯的行文发函,落款确有“钦差北洋大臣奏派总理亲庆等营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袁”《北洋军阀史料·袁世凯卷》(一)。。但在“钦差北洋大臣”后面总空一格,在自己的职务前有“奏派”二字,这个格式是无可挑剔的。“钦差”是北洋大臣的重要头衔,而袁的职务是由北洋大臣奏派产生的。可见,钦差是指北洋大臣,袁只是个“营务处会办”。这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驻美国大使馆译员”,谁也不会说那个译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幼儿就明白的知识。
袁世凯与外国使节的留影
尤其在国外做官办事,面对的是各国使节等国际代表,袁世凯的确身膺其职,必须用这个大落款。如果不用前面的大帽子,那才是极其错的。如果是一个国内某单位的译员,自然不必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帽子,在国外若不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冠语,只剩驻美国大使馆译员,怎么认定该译员的身份呢?如果袁世凯不用“钦差北洋大臣奏派”就得加上“大清国派”。那么,把“钦差北洋大臣往哪里摆”?那他袁世凯不就是皇帝直接派来的,那才是真正的“钦差”了。袁世凯确是钦差北洋大臣奏派来朝鲜,他的官衔北洋大臣无权赐给,只能是北洋大臣向皇帝上奏,名义上仍是皇帝通过北洋大臣上奏委派这个官职去朝鲜办事的。这有什么错呢?
还应该指出,清政府和朝鲜的关系原是宗属关系,地位不平等,不能直接派出使臣,而到朝鲜后面对的却是和清廷平等的各国公使,这就让代表清廷的袁世凯、陈树棠(名义商务委员)、吴兆有(名义营务处总办)等做事十分难堪。
本来陈树棠是个大使衔,但只有“商务委员”名称,日本使臣明知就里,而故意刁难他,“平日宴会应接,卑亢俱难”《李鸿章全集》,第十七卷,第3349页。。
就连吴大澂已有“钦差”头衔,而无“全权”官样,日本派“全权大使”井上馨赴朝后,和吴大澂明明同等官衔。就少了“全权”二字,连私人拜访都被井上馨拒之门外。日韩交涉会议,牵扯中国的内容,井上馨也拒绝吴大澂参加,吴大澂硬闯会场,井上馨则宣布休会,根本不予理睬同上书,第2800页。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
更新时间:2010-2-22 9:40:32 本章字数:790
所以,袁世凯的官职不高,代表的是大中国,落款前面冠个吓人的大帽子,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朝鲜的左宝贵也曾不得已用了“钦差”字样,曾被言官弹劾。左宝贵是真用了“钦差”头衔,而袁世凯用的是由“钦差”奉派而来的,自不能同日而语。
其中原因,吴兆有等人心知肚明;李鸿章曾有专文谈了中国驻朝官员的难堪和不得已。张謇作为大手笔的多年幕僚更是明晰此故,而在袁世凯立了大功后,众人忌嫌之时,他又曾是袁世凯的老师,也跟着起哄攻击自己的学生,也真正太小气了。
其三,“事事任性,妄自尊大”。
这条罪状也是淮军驻朝将领一致认为的,张謇曾写信责备袁世凯,点出这条罪状。信中说:既然你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司马”,是吴兆有的帮手,做起事来应听从吴兆有的。但是,你却总是妄自尊大,威福在我,凌蔑一切,致使将领寒心,士卒愤涕。朝鲜国王处处皆言“袁会办”而吴兆有“总办”反而被忽略。“这难道不是由袁司马的心思、力量、手眼所造成的吗?”张謇给袁世凯信函见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下),第100页。
张謇信中所谈,说来说去还是袁世凯官职微小,不该越级办事,更不该越级立功。造成了朝鲜王公大臣只知有一个五品的“袁司马”,不知有一品的大员吴兆有,造成了淮军大将寒心愤涕。
这个结果的造成,前文已经论及。甲申变乱突然发生,袁世凯一直等着吴兆有等人拿主意。但吴兆有等人的主意是坐等清政府下发命令,根据命令行事。事实已证明,如果等到命令,得半个月以后。那么,朝鲜发生的政变早已成功,中国对朝鲜的历史关系早已改变,朝鲜政权早已为日本控制了。
袁世凯是在如此紧急的形势下,立主入宫戡乱,也是得到吴兆有等勉强同意了的。但是真正行动起来,吴、张两营却几乎未能配合作战,戡乱之役实是袁世凯一人率庆字营和朝鲜新军完成的。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
更新时间:2010-2-22 9:40:33 本章字数:909
据沈祖宪等《容庵弟子记》、目击战事的日本记者佐藤铁治郞所着《袁世凯》种种历史见证,都已言明吴兆有、张光前实未参加戡乱,而是躲在高墙下,未敢发一枪、进一步。
事实是,吴、张、袁议定入宫戡乱,袁即率军入宫,与敌人几番枪战后,才看到吴兆有由两名士兵搀扶着狼狈地走着。吴见到袁世凯后,即“跌足号哭”。袁问其故,吴哭着说:“士兵入宫一闻枪声,便逃跑溃散了。”袁笑着说:“你作出这副模样,敌人就能放过你吗?你赶快回营吧?不要乱我军心!”随即指挥军队与敌继续激战。
整个战斗过程更未见张光前率部前来,袁世凯很担心,派人查看,原来他率领的军队全躲在王宫西面金虎门内的高墙下躲避子弹,未敢发一枪进一步。
这些情况,是《容庵弟子记》的描述。
而甲申变乱在日本记者佐藤的笔下,也是袁世凯先给竹添书信,“书甫入,我公使未暇拆阅而袁军已先鸣枪。时韩兵守宫门,我兵驻内院,清兵入门,先击毙韩兵数十人,继我军相接。清众我寡,势不敌。我公使势甚危。”见佐藤铁治郎着,孔祥吉等整理:《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第12页。
佐藤是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写作的,“书甫入,我会未暇拆阅而袁军已先鸣枪”,是要把责任推给中国方面。但是,他的记述对袁世凯的表现,应较沈祖宪《容庵弟子记》更客观真实。在佐藤的笔下,也只见到袁世凯的戡乱作战,未见有吴兆有、张光前的行动。
袁世凯的戡乱作为,震动了日人、各国公使和朝鲜王及官吏。戡乱之后,韩王李熙是被袁世凯接到自己的营中,吴、张畏敌不敢参与战事,自然无颜与闻。此后,朝鲜王和官吏依靠袁世凯“内筹抚治,外辑邦交”。
整个戡乱过程如此。张謇责备袁世凯“事事任性,妄自尊大”,不是跟着吴兆有做事,而是“威福在我,凌蔑一切”。又说韩王来函,处处提的是“袁会办”,仅仅顺便提带吴兆有,等等。
吴兆有、张光前如此畏敌,那般狼狈,让袁世凯如何跟着他们去应付甲申变乱?韩王信中不提吴兆有,只写“袁会办”。吴兆有等人见死不救,自己吓得狼狈不堪,自己说士兵闻警,吓得逃散。让韩王如何去写他们的表现?
正文 宁捐其身,不误国事--袁世凯平定甲申之乱的..
更新时间:2010-2-22 9:40:36 本章字数:1088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