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换个活法

_3 大津秀一(日)
因为我接触的都是患者,所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生病时人的味觉发生变化,身体也不舒服,什么东西都不想吃。
旁人都很难理解,还总是不停劝说,“吃一点吧,不吃怎么行呢?身体会垮掉的。”
患者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说,被别人逼着吃东西的滋味真不好受。
明明没有食欲,却为了体贴家人的心情,勉强吞咽那些营养丰富的食品。
那些我们眼里的珍馐美味,对患者来说其实味同嚼蜡。
我们是旁观者,体会不到患者的身体状况。
他们常常感到痛苦,而且孤独烦躁,因为无人理解。包括医生和护士。
“勉强塞进嘴里想要咽下去,可那感觉就像是在嚼沙子。”
他说着说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得出心里很难受。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人啊,只吃自己认为好吃的东西就行了。
这是我行医多年的最大感触。
最近,我发现一个女患者很不开心,因为她丈夫劝她三餐都吃粗粮。
“我也知道他是为我好,粗粮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我勉强还能再活三个月,
三餐都吃粗粮又有什么意义呢?“
她无奈而伤感地说。
我想,身为患者家属,应该时刻把患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强加于人的关心,可能真的会收到反效果。
与其不停地逼患者吃那些营养品,不如仔细观察他们真正想吃什么,然后悄悄拿给他。
生病的人,原先喜欢吃的东西也吃不下,吃的时候也不觉好吃,这种滋味可真不好受。
不过有时候,也可能平时不爱吃的东西,会突然间想吃。就像怀孕的孕妇一样,口味改变,有的人想喝可乐,有的人想吃方便面,还有人想吃冰激凌、布丁、果冻。
想吃什么,就尽管说出来,爱吃就吃吧。
人生苦短,别顾虑太多了。
尽量开心地吃东西
吃饭是一种乐趣,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可惜,很多人体会不到。上班族总是匆匆忙忙,三口两口解决一顿饭,根本
无暇享受吃饭之乐。
也有很多单身人士,独自居住,冷锅冷灶,白天为生活营营役役,马不停蹄,起早落夜地奋斗,累了倒下休息,吃饭变为最简单快捷的事,全靠方便食品匆匆果腹,很少有和家人围坐一起吃饭的机会。
能与家人共同进餐,是非常美好而幸福的。厨房本该是烟火油腻所在地,肉要剁碎,砰砰砰砰,炒菜讲究炸锅,哗啦一声倒入滚油,满室油烟,孩子们吵成一堆,来回穿梭,不小心打碎了鸡蛋,踢翻了油瓶。而客厅,麻将早开两桌,吆五喝六,干将起来。一家老小,就这样热热闹闹聚在桌前,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这样的食物吃到嘴里才是有滋有味的。
凡是住过院的人都说,医院里的食物很难吃,其实,并不是真的味道不好,而是医院的环境缺少温馨的家庭的感觉,吃饭的餐具也像个“容器”,而且没有围坐在一起的家人,在那种孤独凄清的氛围里,多美味的食物都变得淡而无味。
生病的人都不得不改变过去的饮食习惯,很少再有机会享受美食之乐。所以,趁健康的时候,多吃些自己爱吃的东西吧,多回家和家人聚聚,一起吃顿家常便饭吧,多和朋友见面,找个有特色的饭馆吃饭聊天吧。
比起食物的营养,开开心心地享用每一餐饭,才是健康饮食的真谛。
第十一个遗憾
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
别把青春都献给工作
过去很多人认为,人生就是工作,工在人在,一刻都不肯停歇。现在很多人
想法改变了,可大家的工作时间还是很长。无休止的加班,没有节假日,全身心投入工作,丝毫不肯放松。
有些人虽然也是因为工作疲于奔命,忙忙碌碌,但那是他的兴趣所在,一想到工作他就兴奋不已,愿意拿出所有精力去钻研去拼搏。对这种人,我们无须担心他的身心健康。可也有一些人,工作只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因为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辛劳工作,根本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
医生这份工作也是非常繁重的,很少有假期,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命,而且每天要面对患者的生死,心情难免感到沉重,极大影响了工余生活。
人应该学会调节工作与生活,尽量不把工作带到生活中去。该放松的时候全面放松,不再去想工作中的事情。有的医生即使在休假期间还惦记着工作,考虑病人的症状,查阅资料,不知不觉,宝贵的假期就结束了。
人生短短几十年,工作后的我们,还能享受多少无忧无虑的假期呢?
年龄大了,过去有兴趣的事也做不了了,想出去玩,行动也不方便了,那个时候一定会后悔,年轻时为什么不多给自己留一些休息时间呢?
我接触的患者中,有很多人都为自己的人生全部被工作占据着而感到后悔。
过度热爱工作的人,会把工作当成精神寄托,闲不下来。一旦生病住院,工作=人生的信仰就倒塌了,就会产生巨大的挫折感。过去只有工作才给自己带来活力,可是现在无法再继续工作,这个时候,人就会非常空虚不安。
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工作狂”女人,她发现自己患了晚期癌症后,精神上极度痛苦。
过去她拼命地工作,连家庭都不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工作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就算她忙得喘不过气来,她还是工作。就算现在体力衰退,行动困难,她仍想回去工作。最后,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再工作了,必须要寻找其他人生乐趣,她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几乎陷入崩溃。
生病后才体会到散步的快乐
年轻的时候,人必须专注于工作,这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有很多上年纪的
人感叹自己兴趣太少了,活得很单调,他们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在工作之外多培养些兴趣。
有个六十多岁的男人,得了糖尿病,体力明显下降,可他下定决心,每天散步十公里。直到临终前,他仍坚持散步,只是散步的距离缩短了。
“散散步真好啊!散步的时候可以什么都不想,烦心事都烟消云散了。医生,我开始散步后,才第一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第一次啊?”
“是啊,过去工作太拼命了,觉得生意比什么都重要。应酬的时候喝很多酒,所以才得了糖尿病。”
“原来是这样啊。”
“嗯。当初医生建议我散步的时候,我还不情愿呢,我可不想做这么无聊的事。可是没想到,散步的感觉这么好,我越来越喜欢散步,而且不断增加散步的距离,不知不觉每天都会早起散步到很远。”
“可是十公里会不会太远了?”
“哈哈,可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就像我刚才说的,生病之前,我对季节的变化一点感觉都没有,天天闷在屋子里工作,走在路上也只想着工作的事,根本没抬头观察过这个世界。现在我终于发现了,季节转换时,景色真美呀。医生你一定会笑我说话酸吧。我真是越来越喜欢散步了。”
看着他兴奋的表情,我也暗自为他高兴。平时,哪怕他体力不支,他也硬撑着出去散步,我永远忘不了他散步回来后那满足的样子,还有他给我讲的那些散步时遇到的事。
把对家人的思念倾注于黏土工艺
有个五十多岁的女患者,她很喜欢制作黏土工艺。她的技艺非常精湛,巧夺
天工,令人惊叹。
她退休之前一直从事设计工作,后来虽然生了病,但仍然不停地钻研工艺,脑子里总是涌出层出不穷的设计点子。
她有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住院的时候,她经常在白纸上画出孩子们的画像。我想,她一定在画中寄托了她对孩子的牵挂和思念吧。这些画就像一首无声的诗,是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的她,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她平时喜欢做小猫头鹰,后来越做越多,不知不觉组成了一个猫头鹰家族。她的妹妹帮她把这些猫头鹰烧制成型,没想到竟变成具有独特光泽的艺术品。猫头鹰家族静坐在病房的一角,带着沉思的表情,别有一番意味。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创作热情都丝毫未减少。她去世后留下很多作品,那些作品都放在她的家里,我想她的丈夫和孩子们都会好好守护它们吧。在他们迷茫和困惑的时候,这些作品一定会代替她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
像她这样的人,绝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烦恼。很多人住院后不知道做什么来打发时间,感到无聊无趣,不知不觉宝贵的时间都浪费过去了。假如自己能多一些兴趣,那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生活会变得充实许多。
再说一个歌手的故事。
在病房的大厅里,她第一次登上了舞台。我听说那是她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次演唱。她的家人、其他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还有住院部的员工们都说,“听到了真正的歌”。她就这样完美地结束了自己的歌唱生涯。
这次演唱也给予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在住院这段时间,她一直坚强乐观地活着,从来没有消沉和气馁过。
这就是兴趣的巨大力量。
那些兴趣广泛并且能长时间坚持兴趣的人,都把兴趣当作精神支柱,投入无限热情,他们能够完美结束自己的一生,不留任何遗憾。
第十二个遗憾
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
能旅行的时候就赶紧去旅行
大家可能觉得随时都可以去旅行,不用着急。可是,生病之后就会发现,旅
行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事。
这不仅仅是体力的问题,手续的申办也变得复杂,有些航空公司需要重症患者出示各种资料和证明才能登机,以免发生意外。医院也会限制患者外出,担心出现不测。
我是这么想的,人终有一死,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时,应该尽量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去想去的地方旅行,见想见的人,吃想吃的食物。此时此刻,过于严苛刻板的规章制度显得有点缺乏人情味。
有个坐着轮椅的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对我说,很想去夏威夷旅行。我听了以后吓了一跳。医生诊断他只能再活两三个月,而且现在他的体力很虚弱,很有可能在飞机上遇到突发状况,身体出现意外。
我问他:真的要去吗?
那个和善的老人仰头望着天花板,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严肃地看着我,只肯定地说了一个字:
“去。”
他的语气很坚决,眼睛里也闪烁着坚定的光。
“我爸爸一直想去那里,您就帮帮忙吧。”
站在一边的他的女儿恳求我说。
我有种强烈的感觉 他无论如何也要实现这个愿望。
终于,我点点头。
“我知道了,您去吧。”
“那这些航空公司需要填的资料就拜托您了。”
“好的。”
几周后,老人回来了,和去之前没有什么变化。健康状况虽没好转,但可喜的是病情并未恶化。他仍是坐着轮椅来医院接受治疗。
“这次旅行怎么样啊?”
我问。
他一下子变得很腼腆,吞吞吐吐地不肯说。
“很 很开心。”
他的女儿在一旁替他说。我听了以后也为他开心。
几个月后,他去世了,他的女儿说,那次旅行给他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他很开心。家人们也感到满足和欣慰。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他那腼腆的笑容,还有他开心幸福的夏威夷之旅。
还有一个患者,在临终前的一天,他突然想去日本海旅行。他从小就喜欢那条和某个大国的总统同名的街。
爱好水上运动的他,说起有关琵琶湖的话题时,眼睛就会变得像湖面一样闪闪发光。说到日本海汹涌的波涛时,他的内心可能也会涌起波澜吧。所以,在生命开始倒数的时候,他强烈渴望最后再看一次大海。
京都是内陆地区,离海很远。他说哪怕再远也要去,因为这是“最后一次”了。他的家人也同意了,于是大家一起乘车北上。
他的轮椅停在小滨海岸的沙滩上,他在沙滩中央满足地眺望着大海,深深叹息。
这次最后的远足为他的人生画上完美的句话。
从日本海旅行回来的第二天,他去世了,从小就喜欢大海的他,最后一次看到了大海,他确信自己的人生可以无怨无悔地就此圆满结束了。
就像坂本龙一为《铁道员》谱写的歌词那样:有烦恼的话就去旅行吧。
而我想说,即使没有烦恼,想旅行的时候就去旅行吧,这样就不会留下任何遗憾了。
第十三个遗憾
没有和想见的人见面
人的一生都需要他人
前一章里提到了坂本龙一的《铁道员》的歌词。
这首歌开头的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思念的人,现在就去相
见。越过那座山峰,立刻就去相见。”
我买了这首歌的CD,只听了几遍就被这段开头深深感动。
我很认同这句话,有想念的人,就一定要立刻去和他相见,不过,虽然我是
这么想的,但并没有真正用心去做过。大多数人也跟我一样吧。
人有旦夕祸福,不可能永恒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当你思念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我今年才三十多岁,还算是年轻人,可是由于没有立即付诸行动,有很多人想见都见不到了,永远都见不到了。
中岛美雪在《诞生》这首歌中写道:时光一去追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想回去的地方都已消失,你还能够依靠谁?你又能够保护谁?
歌里所说的“想回去的地方”,指的就是想见但已经没法见到的人所在的地方吧。
人生下来的时候是一个人,死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孤独的旅行,可是,人的一生,都需要他人。
临终前最渴望见的人会是谁呢?也许是你的同辈,也许是你的晚辈,大多数情况下是曾给你的人生带来很大影响的长辈、父母或老师吧。但依常理,他们一般都先于你离开这个世界,当你临终前迫切想要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对同辈或晚辈也要珍惜,因为死亡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我们在这个世上的日子都是有限的。
无论何时,“现在”都无法持续。这一瞬间对下一瞬间来说,也是过去。随着这种无法停留的时光的匆匆流逝,世界上人和人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人生充满变数,有些想见的人可能永远没机会见到了。为了避免这种遗憾,想要见一个人的时候,别犹豫,立刻去见他吧。
抱着一期一会的观念生活
有一个患者,当他在京都病得很严重,快不行了的时候,他的朋友从北海道、九州、美国等地飞来看望他。朋友们围在他的床前,他强打精神,想努力把朋友们的样子牢牢记在心底。
其实,在他健康的时候,明明有很多机会和朋友见面的。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家都没有这么做,天南海北,各自忙碌。生病之后,人的记忆力衰退,脑子也变得混乱,有时候会认不出眼前的人,甚至完全忘掉朋友,还有些人因为身体实在衰弱,没有力气和朋友好好聊天相聚,整天都处于昏睡状态。
所以,“有思念的人,现在就去相见吧。越过那座山,立刻去相见”。不,应该是越过大海,穿过云层,立刻相见。如果不付诸行动,只是在心里想一下,想着想着,几年就过去了。
我们都应该抱着一期一会的观念生活。这是日本茶道中的词,来源于16世纪茶僧千利修的弟子山上宗二。一期就是一生,一会就是一次相会,说的是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不能重复,所以每一次的相会都变成了仅有的一次,用意是提醒待客以茶者珍惜每次相会,和每一个相对喝茶的机缘,为可能仅有的一次相会付出全部身心,专注于对面的人,口中的茶,还有院子里花落的声音。若因漫不经心而轻忽了眼前所有,那会是比擦身而过更为深刻的遗憾。
无论对方是谁,这一次的见面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住在远方的朋友就更是如此了。所以,有了想见的人,就和他见面吧,然后在见面时,彼此真心地交谈,相聚。时刻记得,一期一会。
回想一下,人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东西,你保留了多少?
第十四个遗憾
没能谈一场永存记忆的恋爱
恋爱的记忆充实每一天
很少有人会在临终前感叹:如果能谈一场更热烈的恋爱该多好啊!
可是有一次,我和一个出版社的编辑一起喝酒,他喝得醉眼朦胧,含糊不清地问我说:
“医生,你说,人快死的时候会不会有那种心理啊?”
“啊?那种心理是指什么呢?”
“望着一头雾水的我,他低声又羞涩地说:
“就是快死的时候,还想不想恋爱啊?“
这个问题让我思忖良久。
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能照亮我们的人生,恋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证明。
恋爱中的波折越多,相关的记忆就会越深。在过去恋爱备受阻挠的时代,出现过很多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比如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我们经常在电影里(比如最近上映的《眉山》)看到相爱的两个人,由于家庭反对等各种原因被迫分开,到了其中一方即将离世时,命运安排他们再次相会。这个时候,两个人都处于极度痛苦中,因为失去的一切已无法找回,只能徒唤奈何。
但是,这一生能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记忆,老来可以回味咀嚼,已经弥足珍贵。
因此,有恋爱机会,一定飞身扑上,抓住不放。都会中的现代人每天过着刻板孤苦理智的生活,稍有资格略具脑筋的年轻人都已懂得尽量把男女私情押后,爱情渐渐变得客观,理智,温和,杀伤力大大减低。
可是,人生真谛,也许就是在感情上糊涂迷醉纵容一次半次。
???? 老了回忆起来,只觉荡气回肠,果真不枉此生。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似乎更重视爱情的“量”而非“质”。
他们频繁更换恋爱对象,视感情如儿戏,三分钟热度,随便同居,然后又轻易分手。谈恋爱时也更看重对方的经济实力,无限度索取,或者脚踏两只船,游戏人生。
这样表面、肤浅的爱情,真的令人担忧。他们是否真的能体会到爱情的美好滋味呢?
真正的爱情是相互的,而不是一方的无限付出。只谋求对方无私奉献,那说明你并不爱他,只是你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在此回答那个编辑的问题,据我的观察,在临终时说想经历更美好的爱情,想要和谁谈恋爱的人,真的很少。很遗憾啊。
“是吗?医生,假如是我的话,一定会想恋爱的。”
那个编辑仍坚持自己的判断,他怎么也无法理解,人在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会考虑各种各样更实际的问题,绝对不会冒出如此浪漫的念头。而且日本人相对保守含蓄,这么赤裸裸的话很难说出口。
但是,我觉得这个编辑说得也没错。恋爱的记忆确实能使人在临终前变得满足而充实。
曾经有几个患者在生命垂危时,对我讲了他们自己的恋爱历程,有痛苦也有甜蜜,有哀伤也有快乐。
当一个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准备迎接死神降临时,和恋爱有关的记忆能温暖心房,使你忘却恐惧,产生积极向上的作用。
慢些,再慢些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慢,成了一种奢侈。
我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归。草草看完一本书,狼吞虎咽地吃一顿饭,随意买
下一件衣服,我们误以为效率代表优秀,直到有一天,我们忙碌得忘了自己是谁。
快,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充实,反而让人感到空虚。
再美丽的风景,如果没有旅途的奔波,没有了风尘仆仆后抵达的喜悦,美景也变得乏味而平常。
恋爱更是如此。那种简单得手的恋情,根本无法让人获得满足,也不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现在这个时代崇尚自由,恋爱也不例外。很多人从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一段恋情,抱着尝鲜的态度,随意地爱与被爱,直到厌倦了,立刻结束去寻找下一个。这种作法的确是遵从天性,也很容易实现,可是我总怀疑,这样做,真的有幸福感吗?真的能体会到爱情的甜蜜吗?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鼓励人们都去谈那种要投入很多心力,很跌宕起伏,充满波折的恋爱。生活不是一出偶像剧,平平淡淡才是真。
当今社会流行“速食恋爱”,许多人就觉得应该追随社会潮流,如果逆风尚而行,即便是谈恋爱这种私人的事情,也会被周围的人议论,视为异类。
可是,也真的有人坚持全心全意,无限真诚地对待爱情,一点一滴,发自内心地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采取这种慢节奏方式恋爱的人,他们的恋爱记忆一定会刻骨铭心,会深深镌刻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当他们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段爱的回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珍宝,反反复复浮现在脑海中,滋润温暖着脆弱无助的心灵。
肉体的欲望只是爱情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欲望无可言说,不能触碰,看不见,摸不着,时时刻刻的思念,分分秒秒的牵挂,让人心头一紧,身心都获得无限欢愉,这是恋爱的真谛。
缓慢而深刻的爱情,才能相濡以沫,坚持走到最后。
恋爱不只会带来快乐,有时也会充满痛苦、伤心和难过,有离别的酸楚,有分手的悲伤,但不管怎样,这种记忆都会成弥留之际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耐人回味,永生难忘。
人在临终前的心理与平时相比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前的某些感受和记忆会突然间变得不一样了。
这种心理的变化并不仅仅局限于恋爱方面,无认一个人曾经多么成功和富有,在临终前,他都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相反,那些一辈子都一事无成的人,回首往昔并不觉得后悔,心里非常坦然。
如果生命中有过一段成功而幸福的恋爱,临终前就不会后悔,而那些没有真挚爱过的人则会遗憾终生。这种悔与不悔之间微妙的联系就像纸牌游戏“大富翁”中的“革命”(指强势牌变弱,弱势牌变强)一样。
我曾经听一位阿姨讲起她的初恋情人的故事。他们当时被强行拆散,相见不得,音信阻隔。她猜测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来世,还想再遇到他。”
当她轻轻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连我这个局外人都被深深触动了。
我记得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少女般甜美羞涩的微笑,无论是临终前的日子,还是她离开的那一天。
阿姨那种在如今的年轻人看来“平淡苍白,毫无快感”的恋爱,经过年代的洗刷,变成了珍贵的至宝,高尚而圣洁。
美好的恋爱,是自己在这个世上生存过的证据,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的黄泉之路。
第十五个遗憾
一辈子都没有结婚
只有婚姻能带来安全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结婚的情侣越来越多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