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_20 卢善庆(现代)
①同上,卷五,第10页。
②引文中的()中的字,为本书作者补漏之字。
③《广艺舟双楫》卷二,第19页。
-- 22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12
界“
、“小界”
(“本界”)问题以外,康有为还注意到欣赏者(审美主体)的心理要求和情感移入等问题,比如,他认为,书体的演变由繁就简,“不独出于人心之不容已也,亦由人情之竟趋简易。繁者人所共畏也,简易者人所共喜也。去其所畏,导其所喜,握其权变。”
①又比如说,“写《黄庭》则神游缥缈,书《告誓》则情志沈郁,能移人情”称之为“书之至极”
②。甚至文字的书写阅读与视觉器官有关。“圆读不便于手,倒读不便于目,则以中行为宜。横行亦可为用。人目本横,则横行收摄为多。目睛实圆,则以中行直下为顺。”
③等等。这些论述比较散,又不成系统,但它们出现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书坛,实是难能可贵的。
第五节 尊碑轻帖,追求雄强美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继承了阮元、包世臣的书法美学思想,指出:
阮文达亦作旧体者,然其为《南北书派论》,深通此事,知帖学之大坏,碑学之当法,南北朝碑之可贵。此盖通人达识,能审时宜,辨轻重也④。
尊碑轻帖,从书法史上确有挽救清末书法颓势之功
①同上,卷二,第5页。
②同上,卷五,第10页。
③同上,卷一,第6页。
④《广艺舟双楫》卷一,第9页。
-- 228
21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效而从审美意义上看,则是对于雄强美的追求。
南碑与魏碑是书法的一座宝库。一般说来,它们大都具有汉隶笔法,结体谨严,笔划沉着:碑版传世甚多,蔚为大观。康有为曾评论它们有十美,即:
一曰魂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①。
碑版的发现和碑学的提倡,对那些沿习晋唐帖学的传统势力,以有力的冲击。南碑和魏碑笔法以方为主,特别讲骨力、锋芒,有雄强的气象。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曾把艺术划分成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这个划分的理论依据在于,以各个时期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象统一程度来决定艺术类型。
这里,不妨也按照这一理论依据,试图对中国书法艺术作一划分,大致有这三个类型甲骨、籀篆系象征艺术,特征是物质表现形式压倒内容,采用符号来象征那些朦胧意识到的理性内容。晋、唐书法减少装饰性成分,精神内容与物质形成达到完满和谐。二王、欧颜的法书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不朽杰作。
自唐以后到清代,由于二百多年的科学,以书法取士、趋时应试的结果,馆阁体的书法大为流行。古典书法走入了死胡同。
“物极必反,天理固然”
②。晚清尊碑说的出现,不正是
①同上,卷四,第12—13页。
②同上,卷四,第12—13页。
-- 22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12
对“新理异态”的艺术——浪漫型艺术的召唤么?浪漫艺术的特征,是精神内容不再满足于物质形式。
尊碑说否定了晋、唐帖学的艺术旧习,孜孜以求的是雄强苍劲的美学风格和以意取胜以及强烈,激动的美学效果。这恰恰又类似于西方浪漫主义艺术的诸种特征。后起的梁启超讲到了书法“力的美”和“个性的表现”
①,似乎是康有为尊碑说的进一步阐发。
力的美,实际也是碑版精华之所在:个性的表现,则是浪漫主义的最主要特色——由于艺术呈现的不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象的和谐统一,情感外露,自我表现的成分更多,个性就显得突出。尊碑说的出现,正是浪漫型艺术寻找适合自己时代表现形象的结果。康有为书法美学的探究正迎合这么一个潮头。
应当指出,康有为的尊碑说,不仅同他自身提倡雄强诗境有关,也同中国近代美学中龚自珍、魏源以来的优良传统有关。在书法美学领域中,去除“纤弱娟好”
,而崇尚“雄强”
,接近西方浪漫主义运动中推崇的“崇高”美学范畴。可惜的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动摇、妥协性,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及其文化,就连这么一点点浪漫主义的余绪,也无法掀起悍然大波。因此,到了梁启超的《中国韵文中的情感的表现》一文中,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列起来,作为两种不同情感表现的方法。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进一步把两者糅合起来。不过,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和南社诗人柳亚子等人的创作及其主张,又有浪漫主义
①梁启超:《书法在美术上的地位》,《饮冰室合集》,第23册。
-- 230
41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的召唤和反响。
尽管如此,康有为尊碑说和追求书法的雄强美,在书法绘画界发生了较大的影响。
康有为早年就学于朱九江先生,其书法主要得力于《石门铭》、《爨龙颜》,肆意逞豪。钱基博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虽对康有为不无微词,但还肯定了他的贡献:
有为论书绝情,顾强不知以为知,夸诞其词,所作不能称是:而转折多用圆笔,六朝转笔无圆者;傥所谓“吾眼有神,吾腕有鬼”
(《广艺舟双楫。述学》篇语)不足以副之欤?有为固自知之矣①。
至于在绘画方面,尊碑说和追求雄强美也发生了影响。清初画坛摹古之风日盛。
“四王”之一的王原祁说:“余心思学识,不逮古人;然落笔时不肯苟且从事,或者子久些子脚汗气,于此稍有发现乎?”
②象这样崇拜古人脚汗的画家是没有出息的,到了近代,具有审时通变的画家上承徐渭、朱耷、石涛和扬州八怪的传统,力图改变陈陈相因、涂涂如附的画风。
他们的作品笔墨酣畅,气韵沉雄,表现出新的审美理想和境界。
赵之谦的绘画力求仿效魏碑“古拙气”
;吴昌硕等为了发挥血浓骨老的篆籀笔法,专画葡萄、紫藤、葫芦、秋葵等,放笔泼墨、比赵之谦更为大胆,被尊为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意境丰满,画风热烈,浓红重紫,黑白分明,气势排奡,
①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增订本)
》,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208页。
引文中()内,系原文的注解。
②王原祁:《仿记色大痴长卷》题识。
-- 23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12
用墨用色比赵、吴有更新的突破,从康有为学过书法的刘海粟,他的中国画筋骨遒健,力透纸背;他的油画受印象派、野兽派影响,又表现出中国书法的韵律,他曾十分感慨地说过: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康有为,这是人尽皆知的,但了解他的艺术修养的人却是太少了①。
通过对康有为书法美学思想的初步研究和探索,可以窥见康有为的艺术修养的丰富、精湛;他曾为丰富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宝库竭尽过心血。
①谢鸿:《艺术大师刘海粟和康有为交往的前前后后》,《文汇》月刊1981年第7期。
-- 232
61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第八章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康有为的学生,他和康有为意气相投,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后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曾出任北洋政府财政部长等职。先后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从报》等报刊,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著有《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美学思想,以辛亥革命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立场出发,在提倡所谓“诗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中,阐述美学观点,具有较为强烈功利主义的倾向。后期由政界退至讲堂,片面夸大美的超脱性和愉悦性,张扬趣味主义。就思想来源来说,除中国古代的儒、道、释以外,还吸收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一个尚未封闭而充满自相矛盾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这可能同梁启超自述的“‘学问欲’极炽”
,又“太无成见”
①,有极大关系。
第一节 美的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在美学发展史上,人们对于美的分析和研究,总是各有
①《清代学术概论》,第149页。
-- 23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12
各的说法,比如,有的从观念、意识出发,有的从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出发,也有的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梁启超对于美的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是第三种类型,即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他在《美术与生活》一文中指出:
“美”是人生一大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①。
“美”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并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要素。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人人都有一种喜爱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都有一种欣赏美好事物的欲望和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一个特点。
“美”是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离开了人类社会,“美”的欣赏和创造就失去了意义。梁启超把“美”
看成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无疑是正确的。
梁启超虽曾多次谈到过人与动物的不同,认为动物的活动只是本能的,而人的生活是有目的的②;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获得趣味。但由于他所说的“劳动”或“活动”并不是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而是所谓宇宙与人生融合为一的人类自由意识流转;而这种意识流转之权又“操之在我”。因而,也
①《美术与生活》,《梁任公文存》下卷,罗芳洲选注,上海教育书店1936年版,第221页。
②参见《人生目的何在》,《梁任公文存》下卷,第110—111页;《新民说》,《饮冰室文集》卷一论著类,第23—24页。
-- 234
81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就不能进一步认清美这一大成分的地位和作用的本质涵义,而只能是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提出问题。其核心还在于“生活于趣味”
、“没趣便不能生活①。如此看来,他的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实际上是从社会生活的趣味出发。
对此,梁启超以美术为例作了分析,说:
……审美的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
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换句话说,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能常常吸受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健康②。
我们认为,审美当然同趣味有关。中国古典传统美学理论,强调“诗味”
、“文趣”
,就是一个明证。但是,这种审美趣味的根源在何处,又是众说纷纭。梁启超的审美趣味的哲学基础不同于他的先辈,有他自己的特色。即从西方资产阶级的生命派的哲学观点引伸出来的。
1919年旅居法国3个月的梁启超为准备谈话资料,认真研读了柏格森著作,“既见为长时间之问难,乃大得柏氏之褒叹,谓吾侪研究彼之哲学极深邃云,可愧也。”
③他认为“生命即宇宙,宇宙即生活”的
①《美术与生活》,《梁任公文存》下卷,第22—223页。
②《美术与生活》,《梁任公文存》下卷,第225页。
③民国八年六月十六日在剑桥大学《与娴儿书》。
-- 23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12
说法是正确的,并感到它是人生兴味的根源①。比如,亲手种花,“有说不出的无上妙味”
,就在于与其他人工所从事的不一样,“你只要用一分心力,自然有一分效果还你,而且效果是时时不同,一日比一日进步”
,结果“他的生命和我的生命简直并合为一”
,不是一般欣赏自然美的移情关系②。
这里,他把审美趣味囿于生命哲学的樊篱,显示了作茧自缚的反科学、反历史的荒谬性。
生活是什么?
宇宙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这些在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已经有所阐明。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③,至于人类的社会,乃是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它们之间怎么能同日而语呢?梁启超信奉生命派哲学,说什么“生活即宇宙,宇宙即生活”
,就把宇宙和生活等同起来。
他不知道宇宙是包括生命与无机自然界在内的整体,而生命只是这个整体的构成部分。
部分怎么能等同整体呢?即使审美对象的拟人化,也不等于它能享受人类社会生活美的全般。本来,他的美的分析和研究出发点,多少还带有人类生活的内容;认为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吸收趣味的营养”
,可以“增进自己生命的健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但是,当他进一步追求审美趣味的根源时,并不是建立在审美主体(人)对审美客体的感受、判断、评
①《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饮冰室全集》文集之三十八,第60—61页。
②《趣味教育和教育趣味》,《梁任公学术讲演集》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2年版,第155页。
③《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78页。
-- 236
02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价上面,而是学着生命派哲学的样子,利用“生命”或“生活”之类的名词概念大作文章,因此所谓“生命”成“生活”也就成了观念、意识的派生物;这个归结点,无疑是错误的。从以上对美的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来看。梁启超所持的是一般客观唯心主义者的立场和方法。
第二节 美感的特征和社会功用(上)
中国近代是个风云变幻、代代相嬗的时代。梁启超论述美感的特征和社会功用时,十分注重情感,糅合了人在欣赏美的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为中国近代美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客观上符合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要求,起了积极的作用。
梁启超是个“小说界革命”的热心倡导者。他的小说理论,对于美感的特征和社会作用的分析和研究十分透辟。他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这篇著名的论文中认为:
小说之以赏心乐事为目的者固多,……其最受欢迎者,则必有可惊可愕可悲可感,读之而生出无量噩梦,抹出无量眼泪者也①。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小说能“常导人游于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受之空气”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
①《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第157页。
-- 23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2
人之恒情,于其所怀抱之想象,所经历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习矣不察者,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欲摹写其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笔不能自传。
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而发露之,则拍案叫绝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感人之深,莫此为至①。
梁启超紧紧扣住人们情感中的想象这一中间环节,抒发审美的感受,有情、有状、有境界,都能够在文艺作品中展现出来,得到共鸣。他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物形象为例,进行分析,说:
宝二爷和林姑娘,你怕我错怪,我怕你错怪,实则彼此始终未尝错怪,此中电气相触,有不知其然而然者②。
由此可见,梁启超所说的“感人之深,莫此为至”
,是十分有道理的。
为了进一步阐明艺术欣赏中的想象的地位和作用,梁启超还用了“熏”
、“浸”
、“刺”
、“提”四个字来具体描绘。他认为,“熏”的作用在于“染”
:“浸”的作用在于“化”
;“刺”的作用在于“觉”。这三者都自外而内的,换句话说是文艺作品(审美客体)作用于读者(审美主体)的。如果要从读者(审美主体)体验、评价文艺作品(审美客体)的话,
①《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58页。
②光绪二十三年《致碎佛尊者书》。
-- 238
2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则是最后达到的“提”
,也就是自内而脱之使出,所以是最“上乘”的。这四者相同之处,都借助于读者在艺术欣赏时的情感、想象之力,而这又同艺术美的形象性和愉悦性相关联。
为什么“读林冲雪天三限、武松飞云浦一厄”会“忽然发指”?又为什么“读晴雯出大观园,黛玉死潇湘馆”会“忽然流泪”?梁启超回答道;前者由于“我本愉然乐也”
;后者由于“我本肃然庄也”
①。莱辛在《拉奥孔》中说过,艺术作品“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
②。梁启超所说的“愉然”
、“肃然”所带来的类似这种想象自由活动的愉快感,是艺术作品的审美的特征。
而“乐”
和“庄”
的审美效果,兼有中国古典传统的阳刚之美和明柔之美的判别。审美所以能够使人透过对艺术形象的知觉,直接去把握它的深刻内容,产生认识与情感相统一的观照态度,主要是凭借和通过审美的想象活动来进行和实现的。
在此基础上,梁启超又进一步分析了作为审美主体(读者)的脑筋有敏锐或迟钝之别,小说所含的刺激也有大小多寡之分。按照梁启超的看法,艺术美的形象性和愉悦性的发挥,又从属于这一点。所以,“大抵脑筋愈敏之人,则其受刺激力也愈速且剧。而要之必以其书所含刺激力之大小为比例。”
③他在分析审美趣味的时候,也曾指出有三种形态:第
①《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第158页②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③《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第158页。
-- 23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2
一,对境之常会与复现;第二,心态之抽出与印契;第三,他界之冥构与蓦进。都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变化的兴味上的。他说:
人类心理,凡遇著快乐的事,把快乐状态归拢一想,越想便越有味;或者别人替我指点出来,我的快乐程度也增加,凡遇著苦痛的事,把苦痛倾筐倒箧吐露出来,或者别人能够看出我苦痛替我说出,我的苦痛程度反会减少。不惟如此,看出说出别人的快乐,也增加我的快乐;替别人看出说出苦痛,也减少我的苦痛。这种道理,因为各人的心都有个微妙的所在。只要搔着痒处,便把微妙之门打开了。那种愉快,真是得未曾有,所以俗语叫做“开心”
①。
梁启超这种“心态之抽出和印契”的审美形态,接近于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不过亚里士多德的整个美学思想带有折衷的味道,而梁启超则认为情感在审美过程中越集中、越炽热,越好。由此联想到为什么晚清的许多匡时救亡的文艺作品,包括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创作和他们作过肯定的作品,大都采用直言疾呼、张扬政见的手法,被人贬为不是“正路的文学”
②。这就与梁启超所鼓吹的这一美学观点多少有点关系。因为他没有正确处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辩
①《美术与生活》,《梁任公文存》下卷,第222页。
②周作人:《现代中国文学》,转引自刘心星:《现代中国文学史话》,台湾正中书局1971年版,第19页。
-- 240
422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证关系,片面强制刺激力和思想性,往往影响到作为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享受。
尽管如此,象梁启超这样强调以情感、想象的心理因素来阐述美感的将征和社会作用,是不可多得的。他毕竟借助了西方美学理论和文艺学、心理学的广博的知识,为开发民智服务。他说:
小说之为体,其易入人也既如彼,其为用之易感人也又如此,故人类之普遍性,嗜他文不如其嗜小说,此殆心理学自然之作用,非人之力所得而易也①。
此文(1902年)发表后的十七年(1919年)
,“生平不喜观剧”
的梁启超旅居法国3个月,深感“至此乃不期而心醉,每观一次,恒竟夕振荡不怡,而嗜之乃盖笃,虽然为时日所限,往观尚不逮十度也”。
②这种把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情感特征,作为自己美学思想研究的对象,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第三节 美感的特征和社会功用(下)
本章开头说过,梁启超的美学思想来源很为庞杂。从时间的发展先后看,他的前期(辛亥革命)接受儒、道传统思想较深,在后期佛家思想影响逐渐明显。西方哲学、美学思
①《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第154页。
②民国八年六月九日《与仲弟书》。
-- 24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2
想则一以贯之。因而,他对于美感特征和社会作用的分析也出现了一些相互矛盾之处。
1922年,梁启超借用东方佛教思想,陈述自己的美感论。他在《什么是文化》中说过:
美感是业种,是活的;美感落到字句上成一首诗。
落到颜色上成一幅画,是业果,是呆的①。
这里借用了佛家的术语,所谓“业种”的“种”
,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所以说它是活的。而所谓“业果”的“果”
,即创造力的结晶,就失去了无限的活力,所以说它是死的。
人类用创造或模仿的方式来开积文化,那创造心或模仿心及其表现出来的活力便是业种,也可以说是文化种。活动一定有产出来的东西,产出来的东西一定有实在体。换句话说:创造力终须有一日变成“结晶”。这种结晶、便是业果,也可以叫文化果②。
美感和美感的“结晶”——文学艺术,就是文化种、精神种若干表现形态之一。梁启超曾以下列的图表示意:
①《什么是文化》,《梁任公文存》下卷,第207页。
②《什么是文化》,《梁任公文存》下卷,第207页。
-- 242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