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_17 卢善庆(现代)
,则有“知与闻见”的不同:
《诗》“喓喓草虫”
,闻而知也;“趯趯阜螽”
,见而知也;“有车邻邻”
,知而闻也;“有马白颠”
,知而见也。
诗有外于知与闻见者耶③?
这里所说的“知”
、“闻见”
,如果从审美心理形式来看,前者可作为理解的因素,后者可作为感知的因素。
“闻而知”
、“见而知”
,从感性过渡到理性,“知而闻”
,“知而见”
,从理性化出感性。应该说,都是诗人描绘外“物”的形象化的手法。
正因为诗中“有我”
,另一方面,同传统的表现方法(“古”)发生了关系。诗人是不能丢弃传统的。但是,正确态度不是“仿古”
、“泥古”。
“古,当观于其变”。
④他指出: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⑤。
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⑥。
至于上述的“我德”
,刘熙载借用魏晋以来品藻人物和作品的
①同上,第171页。
②同上,第118页。
③同上,第84—85页。
④《艺概》,第133页。
⑤同上,第84页。
⑥同上,第170页。
-- 192
671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术语,进一步讨论人品与诗品、画品、文品的关系。而且特别强调人品相对于诗品、画品、文品,有支配和决定作用,注重创造主体的道德和美学的修养: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②。
诗品出于人品,人品悃款朴忠者最上,超然高举、诛茅力耕者次之,送往劳来,从裕富贵者无讥焉③。
人因文而著,文因人而传。此所谓道德文章也。在文学史上,盛推人品,不凡其例。
“以卢(同)
、孟(郊)之寺名,而韩(愈)所盛推乃在人品。真千古论诗之极则也哉④。
在文艺创作中,创作主体(文艺家)
具有的能动作用,可以说,在《艺概》中十分明显而又充分地展现和加以肯定。
同样,在文艺欣赏中,欣赏主体(读者、听众、观众)的能动作用,也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从审美感受器、心境,以及如何欣赏的方法,一一作了论述:
王元美云:“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
何元朗云:“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
①同上,第170页。
②同上,第169页。
③同上,第82页。
④同上,第63页。
-- 19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71
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二说其实一也,盖促故快,缓故谐耳。”

美感有快与不快、和谐与不和谐之分。耳目是审美感受的主要器官。
上引的王元美语,侧重于审美感受器官的效果而言。
而何元朗的话,则侧重于审美对象的词语曲调的组成特性而言。二者构成了所谓“促故快,缓故谐”。实质一样,只是侧重面不同罢了。那种“不快北耳”
、“不谐南耳”
,正是不适应中的征服,在征服中使“耳”有了一定的适应。
刘熙载认为,心境是欣赏主体很重要的条件,许多文艺作品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大多与此有关。
邻人之笛,怀旧者感之;斜谷之铃,溺爱者悲之。
东坡《水龙吟。和章质夫咏杨花》云:“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亦同此意②。
化景物为情思,情思寓于景物。怀旧者、溺爱者的各自心境不一样,必然喜爱不同的景物;而这些各自不同的景物,又加深感染了怀旧者、溺爱者的情思。
刘鹗《老残游记自序》认为;“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作者生活在近代,有着身世、家国、社会、宗教的种种感情,“其感情愈深,其哭泣愈痛”
,并且深信广大读者与他具有类似的悲痛的心境,在阅读《老残游记》一书中,“与吾同哭同悲。”
③这个问题在理论基础上,与刘熙载有相同之处,不过,只把欣赏换成创作的角
①《艺概》,第124—125页。
②同上,第119页。
③《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4—215页。
-- 194
871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度来讲罢了。
作为赏主体要懂得欣赏,必须解决善读的问题。
他认为:国手置棋,观者迷离,置者明白。
《离骚》之文似之。
不善读者,疑为于此于彼,恍惚无定,不知只由自己眼低①。
“善读”
,要有一定的学识根柢,也要讲究方法。比如,读《庄子》要“从蹈大方处求之”
,因为“《庄子》文看似胡言乱说,骨里却侭有分数。”
②又比如,读文天祥的词“当合其人之境地以观之”。
他的词中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变之正也。”
③刘熙载指出:杜诗有不可解及看不出好处之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少陵尝自言之。作者本不求知,读者非身当其境,亦何容强臆耶④!
知识判断在于是非;审美的判断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快与不快的问题,需要造成一定情境。读者应该深入到作品去,“身当其境”
,才能有所体味和理解。刘熙载试图划清这个界限是很有意义的。联想到整本《艺概》中对一些艺术品的欣赏,就不是抠字眼、吊书袋,而是从艺术形象和情感分析入手的。也许,这与“他虽然治经,却很少经学家的学究气”

①《艺概》,第7页。
②同上,第170页。
③同上,第112—113页。
④同上,第60页。
⑤敏译:《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5页。
-- 19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71
的治学态度有关。象这样能够就艺术形象和情感入手进行欣赏的分析,属于美学范围。
应该指出:刘熙载论述了审美主体艺术欣赏中的作用,然而并没有忽视对审美客体——文艺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有这么几点:(1)情感是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中介。
“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
①前者由内而外,后者由外而内②,确实搔到艺术欣赏痒处。
(2)提倡“自然”
、“清新”
、“诗涉修饰,便可憎鄙”
③;词要做到“天然去雕饰”
④。
“绝句于六艺多取风、兴,故视他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尚。”
⑤“谢云晖诗以情韵胜,虽才为不及明远,而语皆自然流出”。

(3)区别“本色”
、“真色”与“借色”的问题,实际上是提倡“自然”
、“清新”
的另一种说法。
“白贲占于贲之上爻,乃知品居极上之上,只是本色。”
⑦“江文通诗”
,有凄凉日暮,不可如何之意,此诗之多情而入之济也。虽长于杂拟,于古人苍壮之作亦能肖吻,究非其本色耳。“
⑧“洪容斋论唐诗戏
①同上,第65页。
②黄海章:《中国文学批评简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24页。
③《艺概》,第84页。
④同上,第121页。
⑤同上,第74页。
⑥同上,第56页。
⑦同上,第45页。
⑧同上,第57页。
-- 196
081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语,引杜牧‘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高骈’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吹将别调中‘。罗隐’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余谓观此则南北剧中之本色当家处,古人早透消息矣。“
①以上三则,分别论文、论诗、论剧,均以“本色”为审美标准。
“本色”亦称为“真色”
,与“借色”相对举。所以“诗有借色而无真色,虽藻绩实死灰耳。”
②“词之为物,色香味宜无所不具,以色论之,有借色,有真色。借色每为俗情所艳,不知必先将借色洗尽,而后真色见也。”

“古乐府中至语,本只是常语,一经道出,便成独得。词得此意,则极炼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
④显然,所谓“极炼不如不炼,出色而本色”
,是“由人复天”的最高境界。
(4)文艺形式美在“全体”
、“恰好”
;内容美在意蕴。这同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略有相通。
“描头画角,是词之低品。盖词有全体,宜无失其全;词有内蕴,宜无失其蕴。”
⑤“词要恰好,粗不得,纤不得,硬不得,软不得。不然,非伧父即儿女矣。”
⑥刘熙载兼顾词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论述,得到后人
①同上,第124页。
②《求阙斋日记类钞》卷下,47页。
《足本曾文正公全集》,东方书局印行。
以下本章凡引自此书者,不再注书名,只分注其内含五种著作(《十八家诗钞》、《诗集》、《杂著》、《鸣原堂论文》、《日记》)。
③《艺概》,第120页。
④同上,第121页。
⑤同上,第121页。
⑥同上,第66页。
-- 19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81
称赞:“近时兴化刘熙载论词,颇有合处,尚不染板桥余习。”

(5)文艺作品“切忌拾古人牙慧。”
“盖在古人为清新者,袭之则腐烂也。拾得珠玉,化为灰尘,岂不重可鄙矣!”
②刘熙载在强调创造中,注意到“法度”
,引了李白诗“放言实是法言”
,他把创造的自由和“法度”的必然结合起来。综上所述,刘熙载《艺概》着重于文艺美学研究的雏形构架,努力沟通各门类文学艺术之间审美特征和规律,并上升到美、美感和美学范畴的哲理高度,是有十分精采和独到的理论贡献的。但是,由于刘熙载受着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它的文艺美学的雏形构架还十分粗糙。
《艺概》所研究的对象,并没有包含所有的文学艺术门类,从它分的六卷,似乎以文字为媒介作为取舍的标準,但又不单纯为文学作品,反而把不该放入的(如《经义概》讨论八股时文)放入,把应该放入的(如宋元以来戏曲文学)
,未列专卷。其中第五卷《书概》更接近于造型艺术。所以,前四卷,严格说来,只是文学的美学构架,这是一。
二是,在整体上研究美学中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的直觉式的批评,点悟式的断语的限制,具体作品的论证无法进一步上升,不免有琐碎之感。
作者采用史论结合方法写作,文、诗、赋到唐宋止,词曲到元止,明、清则厥如,失去古今相通的脉络。
①陈廷焯:《白雨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7页。
②《艺概》,第120页。
-- 198
281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三是,《艺概》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儒家道学思想。它把六经作为文章的范围,以雅为标准,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虽然在注重文艺作品的内容和伦理道德的教育作用上,含有合理因素。但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却是站在维护封建正统的儒家道学的立场上,钳制新的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他对于宋元戏曲文学,不列专卷而取鄙弃的态度,不能不说是阶级、思想局限所造成的。
瑕不掩瑜,功不可没。尽管刘熙载《艺概》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足,但它在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贡献,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应该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中国近代文论选》把它排斥在外,绝不是妙法良策。
-- 19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81
第四部分 改良主义美学思想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战争以中国失败并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告终。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豆剖”的局势。
“要救国,只有维新”
,这成为当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共同呼声。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他们办报纸、开学堂、设学会,著书立说,上书言事,奔走呼号,鼓吹变法图强,起过一定的进步的历史作用。
改良主义美学思想,从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严复等。他们公开推崇龚自珍、魏源的启蒙意义美学观点,又吸收西方美学、文艺学理论,作为论述美学问题的理论基础,给近代美学论坛带来了新意。
康有为针对近代中国民族发展的共同心理素质问题,第一个呐喊出“人的解放”
,以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为人类公理,求得建立人与自然、肉体与灵魂,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崭新关系。
严复接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提出“鼓民力,开明智,新民德”的主张,重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企望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改良主义美学思想家十分关注文艺美学的研究,明确提出文艺为鼓吹改良的武器。
黄遵宪从诗与古今、诗与现实、诗与诗人、诗与传统等四个方面,正面回答了“诗界革命”的
-- 200
481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理论问题。
梁启超运用西方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围绕美感的特征和社会功用,倡导“小说界革命”。康有为继承阮元、包世臣的书法美学思想,在中西文字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国文字实用和审美的双重性质,尊碑轻帖,追求雄强美。
然而,真正作为改良主义美学思想最杰出的代表是梁启超。不过,他的后期一些理论观点,如美的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美与真善的关系、艺术情感教育等,比在倡导“小说界革命”的前期思想,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但与以后王国维中西美学的会冲、结合相比较,又显出他自己承认的所谓“粗率浅薄”
①;由于理论来源的庞杂,不作自我封闭,自相矛盾处不少。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 20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81
第七章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
,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他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的家庭,接受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十九岁始从朱次琦受封建的“济人经世”之学。但现实的刺激,国家的命运,使他对于传统的文化学术发生怀疑,感到它的无用。二十二岁,通过张鼎华,才接触到改良主义的思潮,同年又在香港亲眼看到英国侵略者所建立的殖民地秩序,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主义制度要优越得多,从此开始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历程。
1894年中国被日本战败以后,康有为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首领,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这一运动,在1898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康有为亡命海外,到处组织“保皇会”
,用“保皇”的口号,来同资产阶级革命派争夺群众,遭到当时革命派宣传家章炳麟的批驳。辛亥革命后,参与张勋复辟,到天津去“朝见”被赶出清故宫的溥仪。甚至在死前还写“奏摺”给溥仪“谢恩”。
康有为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社会美和艺术美方面,其代表作有《诗集自序》、《人境庐诗草序》、《广艺舟双楫》及其有关政论文章。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