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风水史

_5 何晓昕 罗隽 (现代)
往南方,万物生,炳然,阴气动气,阳气将亏

万物丁壮
大盛于丁
夏时万物皆丁实

丰茂于戊
中宫也,像六中五龙相拘绞也

理纪于己
中宫也

阴气庚万物
敛更于庚
往西方,像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
风水之根(一) 天干本意表(2)

万物之辛生
悉新于辛
秋时万物成而熟

阳气化养于下也
怀任于壬
往北方也,阴极阳生,像人怀妊之形

万物可揆度
陈揆于癸
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像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
表4 地支本意表
地支
《史记 律书》
《汉书 律历志》
《说文解字》
地支
《史记 律书》
《汉书 律历志》
《说文解字》

言万物滋于下
孽萌于子
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

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
纽牙于丑
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像手五形
风水之根(一) 天干本意表(3)

言万物始生,螾然也
引达于寅
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书,阴尚强也

言万物茂也
冒茆于卯
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像开门之形

言万物之也
振美于辰
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

言万物之巳尽
巳盛于巳
巳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茂,万物见,成文章

阴阳交,故月午
咒布于午
牾也,五月阴气牾逆阳,冒地面出也

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暧昧于未
味也,六月滋味也,像木重枝叶也

言阴用事申则万物
申坚于申
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东

万物之老也
风水之根(一) 天干本意表(4)
留执于酉
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酹酒

言万物尽灭
毕入戌
天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

该也,阳气藏于下也
该阂于亥
亥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
表5 六十花甲子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风水之根(一) 天干本意表(5)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图11 天干、地支对应关系图
风水之根(一) 地理(1)
(三)地理
与天文学相对应,中国的地理学亦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关零星的地理资料,可以追溯至《诗经》。“地理”名词也与“天文”一词同时见于《易经 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关于“理”字的含义,唐孔颖达疏曰:“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说明地理应是关于山川原隰之条理及规律的学问。中国人还喜好将天文与地理合而论之:“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地理上向,天文下向,天地合气,而万物生焉。”①耐人寻味的是风水别称地理学、地学等,而正宗的地理学则有时被称做“舆地”,“舆”恰与风水的另一种称谓“堪舆”的“舆”相同,风水与地理学的“亲缘”关系可从这种名称上看出。据笔者考察,地理学对风水的影响体现于两大层面。
1.一些具体的地形、地貌知识对风水的形法理论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先秦时人们就已掌握了许多有关河流和山脉的系统知识。《禹贡》中有“导山”、“导水”篇章。《考工记》则曰:“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大川之上必有涂焉。”说明其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山、川之间的依赖关系。秦汉之后还出现了许多以水系为纲的地理著作或水文地理著作。如《史记 河渠书》、《水经注》、《水道提纲》、《行水金鉴》、《西域水道记》等都对水系予以特别重视,也成为中国地理学的特点。对风水不无影响。反映在风水中便是“得水为上”。另外管子还将地形、地貌与城市建筑选址、城市容量等相联系。《管子 乘马》篇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度地》篇曰:“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八官》篇则进一步说明:“夫国城大而田野浅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将城市规模与其四周的农村相联系考虑,类似于今天的环境容量观点。另外《管子 地水》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一切都对风水的形法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史记 蒙恬列传》里谈到的“地脉”观点,可谓风水“龙脉”思想的最早源头。还有关于地理方位的观念,随着地理学的发展,中国人由二维方位观向四方乃至五方演进(图12)。这种对方位的细微体验对风水也具有较大的促进。
图12 中国人方位观演变示意图
图13 《禹贡》里九州示意图
风水之根(一) 地理(2)
2.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观念直接构成了风水原理
著名的有九州说。《禹贡》里就有了九州的概念(图13)。《史记》里曾引其学说:“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晋代张华《博物志》所引的汉代纬书《河图括地志》里的九州说,则在邹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地部之立(原作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国布绕之。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是好国也。”这种“中国东南隅……是好国也”的观念,反映了当时中国地理学中对东南方位的偏好。这一观点也十分明显地表现于风水原理之中,如风水中以东南方为巽位,水口、门向多位于此方为吉。这种对东南方的偏好也反映在不少的传说故事中。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描写中提到:“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
(四)特殊的制图方法
关于中国地理学,人们一向认为其在制图学方面的发展简陋。风水中却有着大量的某地区、某村庄的详细图形。其图表之表达方式亦十分独特,也许可说这是风水对地理学所作的贡献。
显然,风水深深地依赖并吸取了某些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和地理知识,同样担负着上究天文、俯察地理的使命,并将其体察过程中所得出的认识运用到房屋建造的活动之中。
风水之根(二) 哲学与迷信交缠之根(1)
第二节
哲学与迷信交缠之根:《易经》、八卦、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
巫术和科学是世界性的
中国哲学是独特的
风水是中国独有的
生活哲学
一、《易经》、阴阳五行
风水属于术数的一种,是巫术与科学的混合。问题是:全世界其他的文化都有过巫术与科学,为什么只有中国产生了风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中国独特的哲学。首屈一指的便是《易经》。
一位日本学者指出:“‘易’是大约五六千年前建立的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或科学,它与从它的阴阳思想中发展出来的五行思想结合在一起,不仅仅运用于占卜,而且是广泛地成为道德、学术、宗教的基石,带来了儒教、道教、方术等的盛行。”①正道出了《易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既具有哲学的思维,又掺进了大量的迷信。不过,此处的讨论目的不在于《易经》的地位和渊源,而是试图列出《易经》对形成风水原理具有决定作用的典型思想,主要有如下四点。
(一)太极与阴阳
《易经》里把两种相对性的象征作为阴阳二元。关于阴阳,从字源上看,历史十分古老。甲骨文中即已见“阳”字,金文中则有“阴”字。金文中还将“阴阳”二字连用,不过那时的“阴阳”只简单地保持着造字时的原始意义。“阳”为日光洒射,“阴”为日光洒射之否定。西周之后,阴阳才开始想象为气,作为专有的哲学术语,最早见于《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将阴阳提到“道”的高度,却是《易经》的功劳。《易经》还进一步将阴阳分别用符号表示,一横“-”为阳,两横“——”为阴(这种符号称做爻),“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两仪便是阴阳,太极则是阴阳二元之前就存在的原初唯一的绝对存在——“混沌”。这种将一切万物生成的开端归结于阴阳二元相结合的思想,也是风水理论最主要的根基。
(二)四象与八卦、六十四卦
《易 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图14)就是说太极分而得一阴一阳,此“二”数两倍得“四”,“四”的两倍得“八”。于是,三爻(画)的卦得到八个,就是八卦,或说“小成卦”。这“小成卦”再重叠便得到“大成卦”,即由六画(爻)组成的六十四卦(图15)。每卦皆有自己的名称,编有卦歌,便于记忆,每一个风水先生都必须记得这个卦歌(图16)。
还将八卦、六十四卦与自然界的物象和方位相连。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是天、泽、火、雷、风、水、山、地。《说卦传》云:“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悦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又曰:“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炽乎火;说(悦)万物者,莫悦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物始物,莫盛乎艮。故水火相及,雷风匪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悉成万物。”同理,六十四卦亦对应象征自然界中的物象。
风水之根(二) 哲学与迷信交缠之根(2)
值得注意的是八卦还与方位相对应,且对应的方式有两种,分别称做先天易或先天八卦图与后天易或后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又称做伏羲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又称做文王八卦图。先天八卦图根据《易经 说卦》而来,“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即所谓取自然之象,明亮的南方配“天”乾(嬥),灰暗的北方配“地”坤(嬦),太阳升起的东方配“火”离(嬪),太阳沉没的西方配“水”坎(嬩)。简言之,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另外还确定了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卦数,并据此卦位演变出先天八卦方位图、六十四卦方位图、圆图、卦气图等多种图式(图14、图15、图16、图17)。
图17 先天与后天八卦图
可见,先天八卦等是按自然的状态,被创造出来的。与此相对,人们利用自然即所谓“人忤逆自然而生活”,吃熟食、穿衣服、盖房屋等生活状态下成立的八卦图式称做后天八卦。据说这是由周文王开始,周文王之子周公旦完成的,故又称做文王八卦。此时,将卦位改为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艮东北,乾西北坤西南(传统的八卦图,如图14,上为南,下为北,图17已经改为现代表示方法,上为北,下为南)。如何从先天八卦演变为后天八卦,亦有图表示(图18)。
因为后天八卦是关于人生活情形的学说,因此在实际中,多用此卦位,风水学说的基本框架便是后天八卦的卦位,罗盘中的八卦也多用后天八卦。
(三)数、河图、洛书、九星、色彩
风水中有许多涉及数字及色彩的做法,大都来源于河图、洛书中的数字关系。《易经 系辞》对数字有如下的描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之数五,地之数五,五得位相,各个有合,天之数二十有五,地之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乃成变化,行鬼神之所以。”还把从1到10的数字,分为奇数、偶数,前者为天,阳,后者为地,阴。为什么如此划分?何新《诸神的起源》一书列有表格解释与推测(表6)。从中,可看出所有的奇数均与天文现象有关,故以天为阳,所有的偶数都与地理现象有关,故称地数。
风水之根(二) 哲学与迷信交缠之根(3)
表6 数字与天地关系对应分析表
天一
地二
天三
地四
天五
(混沌)
(两向地理)
(日、月、星三皇)
东西南北
五行
太极
方位
三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