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风水史

_4 何晓昕 罗隽 (现代)
西南

东南


东北
西
五色
大赤色、玄色
黄黑
青、绿、碧
青、绿、碧、洁白

赤紫


风水之根(一) 巫术与科学杂混之根:从占…
姓氏
带金傍者、商音、行一四九
宫音、带土傍人、行位八五十
角音、带木傍姓氏、行位四八三
角音、草木水傍之姓氏、行位五三八
羽音、点水傍之姓氏、行位一六
征音、带次及立人傍姓氏、行位三二七
宫音、带土傍姓氏、行位五七
商音、带木口带金字傍姓氏、行位二四九
数目
一四九
八五十
四八三
五三八
一六
三二七
五七
二四九
注:此表引自《易学大辞典》,表中所列有关事物起卦时一般可作为上卦
(五)火珠林法
又叫“六爻卦法”,俗称“文王课”,是《易经》之后影响较大的一种筮法。大约流行于唐宋时期。火珠林占筮法主要有两步:画卦、装卦及断卦,其做法与理论皆深奥难懂,与风水的联系也无从考察。其中的多数著作都涉及风水中的阴阳宅内容,诸多的说法都与风水原理并行不悖。由于这一术数起源较晚,故推测其中涉及的阴阳宅说法是从风水中借来,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术数,其涉及阴阳宅内容之多,实为罕见,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证实这样一个结论:风水最盛行于唐宋。
这里简单介绍火珠林法中涉及风水的一些重要著作。
风水之根(一) 巫术与科学杂混之根:从占…
1.《火珠林》
《火珠林》一书是火珠林卦法中的代表作,据《中国术数概观》的作者考察,该书成书于唐末宋初,著者传说为麻衣道士,又传说为陈抟的老师,尤善相术,另有相术的代表作《麻衣相法》,可谓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术数大师。该书的基本原则是“卦定根源,六亲为主”。即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进行断卦。主要继承京房易之原理。本书所述《火珠林》系转引自郭志诚等编著的《中国术数概观》(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版)。
书含有占家宅、占起造迁移、附阳宅,另外还有占坟墓等条目。具中占家宅条中认为占家宅,以财福为重:“卦之家宅,专用财福,上卦如无财福,便是平常之宅。无刑冲克制,有青龙龙德临宅,乃是大吉之家。”反映了当时的价值观念。其具体的占筮原则是:“以印绶为堂屋,妻财为厨灶,子孙为廊庙,官鬼为前厅,合亦为门,冲乃为路,五为梁柱,卜为栋墙,旺相为新,休囚为旧,青龙为左,白虎为右,朱雀为前,玄武为后,螣蛇为论中。”门、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皆为风水原理的核心。有意味的是此处以“螣蛇论中”。
占起造迁移条目认为:“起造迁移,财静人安;鬼发招祸,迁动俱难。”该条中还附有阳宅条目:“鬼墓方为圣堂,子墓方为牲畜,财墓方为仓库,绝为厕,兄墓得直方水生旺处为井,应为屋,鬼为厅,福为廊,财为房屋橱柜,兄为门,身持兄得,五事俱全,不可空,无刑冲克,上等屋也,内有一爻被冲克,主有损坏,得空为妙。”其筮法用语颇为神秘,实际上是对阳宅之内诸要素进行分解,再分别占筮断卦。其对阳宅之内要素的划分基本上与风水中的“阳宅三要”以及“阳宅六事”重叠,如门、厕、井、厅等。
占坟墓条目认为:“以鬼为尸,要无气;父母为坟,皆宜静,以财为禄,以子为祀,要旺相、出现、持世。世为风水,应为棺椁,皆宜静。”这种“宜静”的主张与占起造迁移条目中“财静人安”相一致。该条目还涉及对时日择选的占法:“战葬年,如身在卯、酉年占,卯数至酉成七年不七年,或卯酉二七十四年,或用月数,如变爻冲卯爻,必地既狭窄,无气间。”
2.《阐奥歌章》
作者佚名。该书前半部记录了具体的断卦歌诀二十五条,可谓火珠林卦法的断卦总则,后半部为据前半部口诀而来的具体断卦方法。
涉及风水内容的有住居宅第章(附:风水)、移徙章、坟墓章。其中住居宅第章,开始为四十二句七字一句的口诀。无外乎财、旺、衰、福等内容。末尾一些内容则与五行原理相关。接着介绍具体的占爻方法:“凡占家宅之凶吉,初井二灶三床席(井乃在内之物,故初爻见之,灶又在井之外,故二爻见之,床席又在灶之外,故三爻见之),四为门户五为人(门户又在床席之外,故四爻见之,人乃屋之主,故五爻见之),六为栋宇兼墙壁(栋宇墙壁至外之物,故六爻见之),六爻但静人宅安(占家宅,若得主爻安静,未论其他吉凶,居住定然安稳)。”对阳宅构成要素的分析和占筮面面俱到,对井、灶、床席予以特别重视的心理也与正宗风水一致。移徙章中先介绍占爻方法:“迁居先以动爻求,动爻旺相决无忧。初爻旺相乡村吉,二爻旺相好居州,三爻市井四坊镇,五近京师住最优。上爻好向山林住,龙扶子动获祥休。白虎当头休妄动,螣蛇缠足莫狂谋,朱雀交重防口舌,玄武迁移被贼偷。……六爻安静休搬动。”再一次运用朱雀、玄武、白虎、青龙以及螣蛇,亦主张“静”。坟墓章里亦是七字为一句的口诀,共三十四条,亦主张静,即“若占坟冢静为强,发动之时便反常”。
风水之根(一) 巫术与科学杂混之根:从占…
3.《天玄赋》
《天玄赋》,作者佚名。目前推测为宋元之间作品。先论总的占卜提纲,再分具体的章篇细论各种事情的吉凶占卜。
涉及风水的有家宅章和地理章。其中家宅章的内容与《火珠林》、《阐奥歌章》一致,也是对住宅内各要素进行占爻,所谓:“初观住宅之根基,相连井位;次睹华堂之境界,兼接灶司,三门若值官爻,不离五行分剖;四户倘临鬼杀,须加六兽参详,五为道路之爻,六为栋梁之位。”与《阐奥歌章》相同,每讲一爻之后,附括号解释分析其所述内容。并通过五行的属性分析吉凶;“初爻属土,则浑浊,水则清冷盈溢,木则井上有树,火则泉水常干,金则沉莹香洁”。同时还多次运用白虎、朱雀、青龙、勾陈、螣蛇等术语。另外,这里也以“静”为好,主张两门不能相对:“有两门相穿不生财。”地理章主要涉及阴宅风水,简直就是正宗的风水原理。首先涉及占风水的总纲:“凡占风水,漫求玄妙与玄微,且把卦爻端详,是地不是地,六合则风藏气聚,六冲则走沙飞。”并加括号解释六合与六冲之意:“夫六合者阴阳相配而不相离,初四、二五、三六更相朝顾,是为有情。凡地理不过山环水抱,四兽朝迎,拱卫有情,罗城无缺,似此卦中六合之义也,大吉之地,若卦无六合,世在内象四兽有情者,乃次吉之地也。世爻虽在外象,去得宾主有情,左右回顾,明堂宽广,水口关阑,乃小结局,亦可用也,若遇六冲卦,乃山飞水走之地,不必更详。”该章接着论及水口、明堂、向位等具体的断卦方法,亦与正宗风水一致:“入山寻水口,不宜六位空亡,到穴看明堂,喜见间爻旺相。”又“明堂容万骑,水口不通风,大吉之地,明堂众水所聚,宜静不宜动,静则聚高,动则倾泻,水带吉神生克间爻,乃四水入明堂也”。风水对火珠林法的影响由此了然。
4.《黄金策》
该书题为明代刘基所著。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重臣。曾传其为朱元璋选都南京立下汗马功劳。正史上,刘基是一位新儒家式的著名思想者、知识和文化生活的杰出人物,撰写了大量关于天文学、宇宙学、风水学、观相术,甚至占卜的著作。大概就是因为这一点,围绕刘基的通俗传说,将他表现为一个道家风水神秘主义者和灵验的预言者,精通术数,亦善风水。
不管作者是谁,《黄金策》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明清术士奉之为圭臬,亦广传于民间。其中涉及风水的有“家宅”与“坟墓”两条。家宅条内容与上述几部著作中的家宅条内容相似。开头亦讲占爻法,分六爻,不过这里除以住宅的构成元素为占爻的依据外,加入了住屋的主人等因素,与风水的《八宅周书》一致。《八宅周书》是明代起流传的风水理论,与《黄金策》传说的年代一致。足见其相互间的影响。坟墓条目则较短,无外乎穴、山、水等。有趣的是其中写有“龙盘虎踞”字样,正是自古以来人们形容南京地势的字眼。似乎提供了佐证说明该书的作者为刘基——朱元璋选都南京之谋士。当然,也可能是伪托之人故意如此,从而引人注目,信以(刘基为书之作者)为真。
纵观上述四种火珠林占法著作,涉及风水的内容实谓如出一辙,都不离家宅与坟墓两大项,有的则加有迁移。其断卦法皆以住宅的构成元素为占爻之根据,多离不开门、灶、井、床等主要元素。具体规则又多以五行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螣蛇为判别吉凶的标准,判断家宅和坟墓是否吉凶的总规则,皆以“静”为吉。说明风水理论对火珠林法有一定的影响,如一些术语——水口、明堂、穴等皆从正宗风水借来。另一方面包含于火珠林法中的风水原则具有自己的系统和规律。这种独立的系统和原理肯定会反过来对风水有一定的渗透和影响。
风水之根(一) 巫术与科学杂混之根:从占…
(六)占星术
早期巫术的形式,如占卜术、占梦术、手相术、占星术等,皆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原始文化之林,而占星术在诸巫术形式中尤为重要。所谓占星术,系根据星宿方位的隐见来占卜未来之事。其实也是关于灵魂和天体神灵的系统而周密的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以直接象征为基础,将自然界或人的生死兴衰与日月星辰关联起来。这种做法对中国的风水理论影响十分重大。某种意义上说,占星术是风水的先河。
占星术的历史十分久远,根据对殷代甲骨的考古分析,可以断定我国古代的占星活动起始于远古时期蒙昧的原始社会。自伏羲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河图、洛书。传说是伏羲或黄帝根据黄河河水中的神龟龙马的背纹所画。此说似乎颇有道理,因为在大量的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黄帝及其大臣观天象制器皿的传说。据一些专家考证,黄帝与伏羲乃同一神。
河图、洛书不仅年代久远,且对我国古代术数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占星术尤其意义重大。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 颐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易 系辞上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圣人过去被认为是伏牺(羲)或大禹。中国的多数易学家认为八卦起源于河图、洛书。大概从汉代起就有较多学者推崇此说。
——《易 系辞下传》:“古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尚书 顾命》引伪孔安国传:“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图八卦,谓之河图。”
——《汉书 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又言:“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
关于河图、洛书及八卦的来源,说法颇多,至今尚无定论。笔者较为重视这样一种观点:它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或通过对古代气候、方位的观测而来。如今人高亨就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的地理书。故而笔者在关于占星术一节里讨论河图、洛书时,因其涉及古天文学、地理学知识,相信它对古代占星术以及古代风水有着较大的影响(图10)。
图10 河图与洛书(引自《易经》)
史书中关于占星的最早记载见于《易 系辞上传》:“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至汉代,关于占星的记载已十分丰富了。值得注意的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巨著《史记》里,完全按照星象和天体变化来记载汉代发生的重大事件:“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平城之围,月晕参,毕七重;诸吕作乱,日食,昼晦;吴越七国叛逆,彗星数丈,天狗过梁野。……此其荦荦大者。至若委曲小度,不可胜道。”另外,他还把“北斗七星”看做“齐七政”,认为南极老人星见则地下治安,不见则兵起等。像司马迁这样伟大的史学家也十分相信日月星辰与人间有着某种吉凶对应关系,足见当时上层知识人士对星占的崇拜和信仰。从上面的记载,我们还发现司马迁将之与星辰相对应的人事,皆是关于国家兴亡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当时星占的特点——主要用于判断国家社稷江山、帝王将相、天候、收成等大事的吉凶。因为普通人是没有“功力”来上应星象的,因此,与中国古代其他术数相比,占星术较少涉及社会下层的普通百姓。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占星术对风水的主要影响不在于其具体的判断细则,而在于其总体手法和观念:天地相对应的观念及其中所涉及的许多天文知识和术语,这些对风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其中最主要的当推分野理论。
所谓分野,就是将地面上的州国等区域与天上星空的区域相互匹配对应来判断人间的吉凶祸福。天区有十二次、二十八宿等不同的划分方法,分野的方法也就有多种。根据《易学大辞典》总结,历史上先后有过三种大的分野学说,共九种模式。
(1)干支说:将地域的划分与干、支和月令相对应,有十干分野、十二支分野和十二月分野三种模式;
(2)星土说:将地域的划分与星辰相对应,有单星分野、五星分野、北牛分野、十二次分野、二十八宿分野五种模式;
(3)九宫说:将地域的划分与九宫相对应,仅九宫分野一种模式。
这三种学说都被风水借用过,如最初的堪舆术就是采用干支分野模式,推导吉凶。
以上说明了风水与术数密切的关系,风水深深地扎根于巫术土壤。
风水之根(一) 风水与科学的关系(1)
风水与科学的关系呢?
二、科学
(一)天文学
日月星辰的分布与运行对判别时间、季节和方位十分重要。而最初的农业生产对时间、季节的依赖尤其特别。可以说,定向和辨季是组织与进行农业生产和土木建筑的必备知识。远古时代世界的各民族,从畜牧时代进入农业社会,必然伴随着对天象的观测。
天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之一。
古代中国由殷商进入春秋时代,农业社会达到一个相对发达和稳定的阶段,天文学亦十分发达。早在《易经》中即出现“天文”一词。如《易 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主要涉及星象,即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的分布及运行规律。先秦时,人们就不仅能比较准确地描述行星的变化和恒星的位置,还根据星位的变化发明了最早的纪年法——星岁纪年。这一系列天文知识构成了中国所有术数的一大理论基石。中国术数的神秘有一半也来自这神秘莫测的天文,风水自不例外。兹列举古天文学说中对风水影响最大的几种学说。
1.宇宙结构说
把宇宙即天、地作为一个整体,讨论天和地的关系。从汉代起,中国天文学关于这种理论的学说有六大类:盖天、浑天、宣夜、昕天、穹天、安天。①从今天的科学角度分析,这六种学说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依序逐次增加。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以盖天说的影响为最。
盖天说最早出现于殷末周初。主要观点:天在上,地在下,天为一个半球形的大罩子,所谓“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也。具体说,盖天说又有两类,第一类为“天圆地方”说。《晋书 天文志》有如下概括:“周髀家云:‘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对这方形的地,战国时,著名的阴阳家邹衍作了进一步解释,认为其上有九州,中国是其中之一,曰赤县神州,每州四周被一个稗海所围,九州之外,再有一个大赢海所围,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接,穹庐般的天穹有一个极,天就像车轱辘一样绕此“极”旋转。该说最终难以自圆其说,因为半球形的天穹与方形大地之间不能相合,于是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像一把大伞一样,高悬在大地上空,有绳子缚住其枢纽,四周由八根大柱所接,天空有如一座顶部为圆拱的凉亭。第二类盖天说,将方形大地改为拱形大地。虽比第一类要进步些,却远没有“天圆地方”说的影响深远。
以上诸说中,“天圆地方”说赋予中国风水及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意义。
风水之根(一) 风水与科学的关系(2)
2.五纬与七曜
中国古代天文学将实际观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合起来称做五纬。“纬”字的意思为织物的横线。因为上述五星在天空中的布置像纬线一样由东向西(注:此为视运动,实际上是由西向东)穿梭运行,得名五纬,亦称做五曜。其中,东方木星,亦称岁星;西方金星,亦称太白;南方火星,又称荧惑;北方水星,又称辰星;中央土星,又称镇星。占星家认为其中木星(又称岁星)是吉星,它运行到某个星区时,与之相对应的地面州国就会五谷丰登。火星为灾星,其运行到某个星区时,与之相对应的地面州国便会发生灾变。将日月同五星合而称之则为七曜,又称做七政或七纬。
五纬、七曜也常被借用于风水之中。
3.三垣、北斗、四象、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天文学还把天空分为三十一个天区,就是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指:紫微垣——北极星周围约36°的星区;太微垣——紫微垣的西南天区;天市垣——紫微垣的东南天区。每垣都有若干颗星作为框架,标志这三个天区的范围,似围墙一般,故得名“垣”。
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根据观测,将这七星所在的位置连接,其形状恰似舀酒的斗形,故中国古代天文学将之称做北斗。北斗常被用于辨方向、定季节。风水对北斗极为信仰,一些风水指导下的传统建筑亦常常附会北斗之形,如著名的汉长安城便有斗城之称。
为了进一步观测日月和五星的运行变化,中国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先后选择了赤道、黄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参照体系。这就是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又称做二十八舍,共为四个星区,每区七星,构成不同形状。于是人们将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联系起来,比拟成苍龙;西方的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联系起来,比拟成白虎;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比拟成朱雀;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比拟成玄武。并将这四种动物形象称做四象。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张衡在其名著《灵宪》里对这四象进行了富于诗意的描述:“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兽圈首于后。”
四象在中国文化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
——用于军事。按此四象在天上的布列来排练军队。《礼记 曲礼》记曰:“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讲的便是军队行军时的情况。
风水之根(一) 风水与科学的关系(3)
——用于建筑。宫阙殿门多按此四象命名布置,且在方位上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三辅黄图 汉宫》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如此这般的布置还有很多。
——广泛地用于术数中。尤其是风水,不仅用四象来判别吉凶,还常常以其为标准,评判地形之善恶:“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并从此衍化出许多细则。
上述的二十八宿也成为风水理论中必不可少的框架,特别在风水罗盘中,二十八宿是其必需的一圈。
又因二十八宿中的室宿和壁宿二星相连组成长方形,像古代锄的形状。古代农具锄又称做“定”,故该两宿合称为定星。据记载,古代,定星中天时,为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如《诗 郭风 定之方中》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汉郑玄笺注:“楚宫,谓宗庙也,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这大概是最早的关于建筑择日的具有科学意味的记载,也是营建一词的由来。
4.十二辰、十二次与星岁纪年
十二辰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对一周天的划分方法,大抵沿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365度等分为十二个部分,每部分约30度,用地平方位的十二支来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因古代将30度称做一辰,故而得名“十二辰”,与二十八宿有对应关系,当星宿南中天时,十二辰与地平方位的十二支恰好一一对应。
古代中国天文学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轨道,还把黄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做十二次。十二次与宿为同一意义,即止、停留、住的意思。也就是说,十二次为日月五星所停留之处所,因一年之中太阳与月会合十二次,故名为十二次,其具体名称依次是:星纪、玄枵、诹(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次、十二辰、二十八宿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十二辰、十二次、二十八宿对应关系配置表
十二辰
由东向西丑











分野
吴越











风水之根(一) 风水与科学的关系(4)
十二次
由西向东星纪
玄枵
娵訾
降娄
大梁
实沈
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

扬州
青州
并州
徐州
冀州
益州
雍州
三河
荆州
兖州
豫州
幽州
二十八宿
斗牛女
虚危
室壁
奎娄胃
昂毕
觜参
井鬼
柳星张
翼轸
角亢
氏房心
尾箕
风水之根(一) 风水与科学的关系(5)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十二辰的一种实际应用——星岁纪年。所谓星岁纪年,就是根据岁星和太岁星的运行变化及所在位置来纪年。此处的“星”即岁星,也就是木星。“岁”,即太岁星,一种假想的星名。木星和太阳及月亮的运行相反,由西向东,中国古代人为了方便,假设一个可称做木星反映物的假想行星,由东向西运行,这种想象出的行星逐步被神化后,称做“太岁”星。其在一年中的停留之处,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此种神化的“太岁星”,又逐渐演化为民间信仰中有名的凶神。风水里随之出现了一种“太岁土”的凶神,作为对应于天上岁星的地上凶神,并且根据天上岁星的位置推测其在地上的方位,如果在这种“太岁土”上建屋,便会掘到蠕动的球块,应当避忌,否则遭灾。这里奇怪的是,在中国古代,岁星曾被认为是吉利的星辰,为什么之后又演变为与主凶相关的星辰?大概与假想出的太岁有关。
5.立表测影
这是中国天文学最大的贡献之一。所谓“表”,最初是直立于平地上的一根杆或柱,古代文献中除称做“表”之外,又常称做“臬”、“槷”、“髀”、“碑”或“椑”。有三大用途:一,定方向;二,定时刻;三,定节气(冬夏二至),这三件事对风水都是意义重大的。
(二)历法
《尚书 尧典》里便有关于历法的记载:“乃命羲和,饮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大戴礼记 曾子天圆》曰:“圣人慎守明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这里的历指历法,可见历法是一种判别节气、记载时日、确定时间计算的标准方法。与天文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谓天文学的一种具体运用。中国以农业为主,对季节的变化异常敏感,所以中国的历法十分发达。这对风水中的“择日”影响较大。其中被风水视为理论基石的历法的基本规则主要有如下三种。
1.二十四节气
把周年365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二十四个节气,以便较为准确地划分四季、气温、物候等变化,其具体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今人对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种植关系大多十分理解,但对二十四节气与建筑动工日的关系可能就难于领会了。然而,几乎每一个风水先生都能准确无误地背出二十四节气的歌诀,说明在看风水过程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风水罗盘中也都有一圈二十四节气圈,用于推五运明六气。
2.七十二候
把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分为三候,一个候五日有奇,每候还填有应时而生的自然现象,叫候应。风水罗盘中所设的穿山七十二周,即六十甲子加八干四维共七十二,称做穿山七十二,便是应这种七十二候而设。
3.干支
为古代历法中用以记录时间的一套专门的序数系统。干指十干,又称做天干、干母、日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一些古代文献如《史记》、《汉书》、《说文解字》等都对之作过具体的解释(见表3)。天干的原始意义及其排列顺序包含着万物的荣枯盛衰之象——代表万物由产生、发展、壮大到消弱、灭亡、更生的全过程。支指十二支,又称做地支,十二子,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同样,《史记》等古代文献亦对地支有具体的解释(见表4)。实际上,地支与天干同义,也象征着植物由开始到繁荣到藏伏的轮回过程。干支按照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循环一周,称为一个甲子,因其为插花相配,故又称花甲子、六十花甲子(见表5)。
天干、地支的起源十分古老,其发明和运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任何一门术数都离不开对干支的应用。干支在中国历史中除用于纪年之外,还用于月、日、时、刻、四季以及方位次序等,其对应关系分别如图11所示。这在风水中尤为重要。
风水之根(一) 天干本意表(1)
表3 天干本意表
天干
《史记 律书》
《汉书 律历志》
《说文解字》

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出甲于甲
东方之孟阳气萌动

万物生轧轧
奋轧于乙
像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

阳道著明
明炳于丙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