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逃港》作者:陈秉安

_11 陈秉安(当代)
她从悬崖上掉了下去了……
●第二章“五七”大逃港●

据她后来对人说,她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的下午。
从手表上的日期看,她已在山上晕死了一天。
她发现自己是在一棵小树旁边,一棵长在悬崖上的小树把她拦在了半山腰,救了她一命。
太阳正在朝西去,暖暖的阳光照着,云雀鸟儿在附近的灌木丛中调情唱歌。四周静极了。
人群呢?喧哗呢?那满山的人,都到哪里了?啊,她记起,大家说好是要下山过深圳河到香港去的。
猛然,她听见不远处有人呻吟的声音
下午的阳光照得眼睛迷迷糊糊地,她看见离她一百米远的草丛边,有一个满身血的人在呻吟。
还有人摔下悬崖了,我要去救他!
她正准备起身,猛地感到左腿剧烈疼痛她这才发现,左腿的小腿已经折断了。没有出血,只是青紫青红的一大块内淤。不能动了。
不能,不能停,在这空旷的山上,得有伴,得跟“人”在一起。
她本能地向那位“同伴”爬去,有伴就好!
“你醒醒!”她摇着他的肩膀。这人不知是从哪儿来的,胸前的口袋上还插着一支水笔。
然而,她失望了.就这十几分钟的工夫,他已经不再呻吟,头歪在胸前:死了!
猛地,她又看到,崖中间的石头上,还挂着一具尸体,血糊糊的头都破了!可能也是晚上摔下来的。
真叫人害怕。
“喂——有人吗——”她拼出了最大的力气,用手合着喇叭朝着大山喊。
哪怕就是一位砍柴的农民听见都好。
“喂——有人吗——”山野响着回声。
没有回答。
空旷的山野,一片死寂。
103
104 大逃港
突然,她明白了,自己已身处绝境。
现在,唯一的希望只有等待,等进山的农民,来砍柴啊打猎啊什么的,能偶然发现她。
太阳一下山,四周就变得冷飕飕的。
就在离她五十米的地方,突然间串起来一旋旋的蓝色火苗,一闪一闪,一下明,一下又暗下去。林玮突然明白,这就是书本上说的“鬼火”。
“唔——唔——”她突然听见一种更恐怖的声音,有时拉得很长,有时又十分短促。一会儿很远很远,一会儿又好像逼到灌木丛边上来了。
她记起外婆小时候讲的故事,说那是“鬼”的声音。鬼同人不同,叫起来是没有后音的。这一想,林玮的毛发都竖起来了,她壮着胆子大喊:“打——打——”用木棍死劲敲动树枝壮胆。突然听见一阵翅膀的扑腾声:哦,原来是一只猫头鹰。它飞走了
她再也不能睡,再也不敢睡。越是怕,越是不敢睡。直到东方露白时,她再也支持不住,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等她醒来,已经又是一个山中的傍晚。
现在,她可以看见山下的村庄,还有村庄上空升起来的炊烟。她甚至看见了山下的那些黑点,那是晚归的农人。
“救命啊——”“救命啊——”她拼出最后的力气叫喊。
空旷的大山依然回响着“救命啊——”的回声。
离得太远了,声音太微弱,山下的人根本听不到。
无论如何,再不能过第二个夜晚了没有水,食品也不多了,这样下去,要么就是被野兽吃掉,要么就会饿死在这里。
猛地,她碰到一个东西。

她碰到一盒火柴。
火在呼呼地燃着,救火的群众慢慢都围了过来。大家都来看这个围在大火中的女孩。
说到这儿,万伯似乎回到了当时的情景中。
“那女孩,一点儿也不怕,我想她是在等我们来抓她。你想,好奇怪啊,
●第二章“五七”大逃港●
怎么大火围成一个圆圈在烧,树啊、草啊,都烧光了,可就是烧不到她呢?”
后来火是被扑灭了。林玮是万冠平和两个青年用树干做成的担架抬下山去的。
“好瘦啊,抬在手里,也就八九十斤吧。怕是饿乏了。”
万冠平搜她的包时,发现有三样东西:一张学生证、一个打碎的瓶子、一盒火柴。
“算她聪明,救了自己一命。”
“后来呢?”我问。
“可能是太久没吃了,一见我们就问,阿叔,能不能给点东西吃?我就说你先到我家去好不好?我就叫老婆给她做了一大碗面条,她呼噜噜都吃了下去。”
“她说了些什么?”
“她反复向我解释说她是好人,说包里还有她的学生证。说本来快人团了,是她父亲害了她,让她走了这条路……”
“她不担心公安会来押她走吗?”我问
“那倒不担心,她就想有这个结果。”
晚上八点左右,公安到村里来了。给林玮戴手铐时,她一点都没反抗。
“临走时,我老伴还贴着她耳朵说,孩子,我们送你去公安也是没办法,你别恨我们啊,唉——”
夕阳中,万冠平老伯满是皱纹的脸上分明泛上来一丝痛苦。
“万伯,你算是救了她一条命啊。”我说。
“你还说我救命啦,”万伯摇摇头说,“就这,后来搞‘四清’的时候,还说我是同情右派啦。”
万伯低声说:“那女孩子是个右派——她是害怕运动才逃港的。听说后来还判了刑。”

林玮是判刑了吗?这倒给了我找到她的希望,因为现在应该早平反了,可以通过法院的档案找到她的去向。
1996年大热的7月,我在得知故事后,从深圳赶到了广州。
105
106 大逃港
大学的老人事处长早已经退休,找到他时,却依然十分热情。
“是有这个事,我还记得一点:送回来后,通知我们去了人。定性是反革命纵火案。她看见学校的人来了就哭,说她有罪,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还要求不要告诉她的妈妈。当然,这哪可能啊,人很单纯。”
“现在呢?她人在哪里?”
我想,她到现在,应该最多就六十多岁吧。
“可以查杳的,档案应该还在”老处长肯定说。
“没有,没有了。”年轻的女干事不知是对这些事情不屑一谈,还是担心会泄漏“党的机密”。
她又把我上下看了一下,说:“是放火的吗?死了,早死了。”那女人一边往她孩子的书包里塞中餐.一边淡淡地说:“我这里没档案,你去韶关劳改场找吧。”
我感觉,她是在推脱我。
“没问题,可以看啊,都在这里。”韶关某劳改农场,已变成一个乡的种养场了。一位农场干部从玻璃柜中拿出保管好好的厚厚一叠卷宗“看吧,有乜(啥)——都四十几年的事了。”
终于找到了!林玮在劳改场的档案。
这就是做大学生时候的林玮吧?穿着一件花格子的衣服,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后头透露出不谙世事的日光。
我拿出了相机,老干部马上把卷宗合上说:“同志,照相不行——”
“她的确是死了,就是死在场里的。你看,这里——”老农场干部指着犯人的最后结语说,”62年4月15日。病卒。”
她大概死在大饥荒的年月。
“其实,她原来在校评语还是很好的”农场干部指着档案念道,“积极上进,忠于党和人民……政治评定给了她乙上嘛。学校对她也不错,她的那些言论根本就没有追究。也算不上。她自己害怕,精神紧张,逃港了。”
那位大学老处长也说过类似的话:“她其实没有被划右派,要划的是另一位女学生。”
●第二章“五七”大逃港●

林玮的故事完了,有一个疑问却还压在我的心里。那是我在梧桐山顶留下的疑问。
在所谓的“阎王壁”我看到悬崖并不怎么陡险,更不像香港报纸说的是“惊心动魄”。如果稍加留心,是不应该摔下去的。
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摔下崖去呢?
天黑?人累?饥渴?紧张?还有什么原因吗?我在悬崖边上走着,想
着……
站在梧桐山脊远望,隐隐约约,看得见落在地平线上的香港望不到边的高楼大厦……
我猛然明白了。
从梧桐山上看“老虎嘴”并不大险峻
那些疲惫不堪的偷渡者,在饥饿、恐慌之中,抱着无穷的希望,于千难万险之后,登到了山顶。突然看到了山下隔河香港的灯光,一派辉煌的景象。那种即将获救时的惊喜、紧张、兴奋……陡然一齐袭来,那是何等的高兴和幸福啊!
他们太兴奋了。
而就在这种神经极度的兴奋中,他们忘记了悬崖就在脚下!
悲呼,当年苦苦追求幸福的青年男女们!
107
108 大逃港
九十年代仍留在梧桐山上的边防军人住所己荒废无人
◇第四节“木脑壳”八次逃港传奇◇
“你们别找我——我不信共产党,也不信你们国民党,我是老百性,我要的是我老公。你们让我过几天安静日子吧!”
那年头,宝安县曾有个出名的人物,大名刘水生,小名“抓不怕”。据说他的“逃港”次数最多,创了记录:逃了抓、抓了又逃,一共是12次。
他的成分好,贫农,父亲是土改根子,说他是阶级敌人,挂不上边。说他是蜕化变质,“那你们共产党怎么教的?”公安局也拿他没办法。直到第13次“偷渡”深圳河,打了招呼的边防军便半睁半闭眼:“过去吧。”他才成功了。
我有些纳闷,偷渡12次都不能成功?
人们告诉我,这就像人脸上长了块疤,刘水生偷渡出了名,到哪儿都认
●第二章“五七”大逃港●
识。所以他只要一动腿,马上就有线报说那个“抓不怕”又来了。
这事情成了宝安县的一段笑话。
我一直没有找到“抓不怕”,据说是早死了。但是我见到了另一个人物,小名叫“木脑壳”,他也是逃了抓、抓了逃的。是个“跛子”。前后偷渡也达8次之多。当然也有人说是7次,最后一次不算的。
“木脑壳”的原名叫做贺德林(化名)。我见到他时,他已经是七十几的人了,脚的确有点跛。他跛着脚怎么还能跑8次呢?
他的“外逃”,是从1957年“大放河口”开始的。

50多年前的牛古村小学,是借着贺家的祠堂办的。
贺德林上学时,年岁就比同班的孩子大,个头也长得高,像个小后生了。
毛头毛愣的,人显得俊气又憨厚。
宝安县农村村落旧院
109
110 大逃港
有人说,女孩子就特别喜欢这种憨厚、腼腆的男孩子。因而,德林在班上遭遇的“欺负”可就多了。女孩子们好像老同他过不去:发作业本,明明是德林的作业本,举着就是不给:“没有你的。”让你自个儿去求她们,还有,德林从课桌中间的道上走过去,她们偏偏就拦着不让路。一不小心还会绊了脚,让挤在一堆的女孩并笑得前俯后仰。这时,年岁最大的班长唐玉英(代名)就会出来打抱不平了:
“你们别欺负老实人”
“德林,你是个脓包啊,过去啊!”
于是女生中又是一阵笑,笑得德林红着脸跑了。
时间一长,德林就感到,身边好像多了一双眼睛在“保护”他。他的心里乱乱的。
又一次,星期天回来上晚自习时,德林发现课桌的抽屉里多了两个红鸡蛋。老实的德林叫着:“谁的——谁放到我这来了啊?”
“哈,做好事还没人认啊!谁的?谁的?”满教室的女同学都笑开了,扭着脑袋找人。
有的说要侦破,有的说索性把蛋分了,全班同学一人吃一点点。整个晚自习课堂像一锅粥,都乱套了。
班长玉英气红了脸,走过去夺下德林手中的蛋:“交老师去!”
玉英刚走,就有女生“吃吃”笑着说:“哈哈,怕是玉英家的老母鸡找错了窝,下到德林的抽屉里了吧!”
满教室又是一阵大笑。
德林开始走神了,上课冉也听不进去了。玉英的成绩也在下降。
有时台上老师在讲课,德林缥过眼去看玉英时,发现玉英也在膘自己。
嗨,这课简直没法上了 !
到了级末,两人都有三门补考。
“我下学期不想读了,玉英。”放假的时候,德林在坪里等着玉英,猛着胆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
谁知玉英回过同样的话:“我也不想读了。”投过来温柔的一瞥,“现在不是号召青年回乡生产吗?咱们们都回去算了。”
“那你说我们回乡——好吗?”
“好啊,当农民为什么不好啊?”玉英说。
●第二章“五七”大逃港●
“那我……”德林没有敢说,其实他是想说:“那我回去了,还能再看到你吗?”
他俩不在一个村子的。
玉英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我们是邻村,地都连着呢,割禾插田都可以见面。还没了那多管闲事的人”玉英眼睛向左右瞟了一瞟。
最后这句话说得很轻。但是,这回玉英的意思,德林都听进去了。
“那我回去了。”德林一下子高兴了。
“欸——”玉英叫住德林,“你回去怎么找我啊?”
“不知道。”德林摸着脑壳。突然又说:“啊,我知道了。”
“怎么找?”见德林突然聪明了.玉英高兴地问。
“我天天到锄把丘去望你”锄把丘是德林家分的一块靠玉英村子的自留地。
玉英用手指点了一下德林的脑袋:“木脑壳——那你就望吧。”

傻傻的德林天天到锄把丘去锄地,伸长着脖子,盼着玉英从村子里出来。可是盼来盼去,就是见不到玉英。
他在想,玉英说了的,叫我望她,她一定会来的。
父亲看他扛了锄又要出去,说:“德林.你是怎么啦?锄把丘的地你不是锄过了吗?你是失魂啦!”吓得德林的脑袋缩了回去。
玉英啊玉英,你怎么没影了,说话不算数的啊。
那时候,宝安县里的电影队,常来乡里放电影。一到断黑.周围几个村的男女老少,细仔们背凳子、阿婆们夹蒲扇.都来牛古村门前的大坪里看电影。
《南征北战》刚放了一半,德林就听见身后头有个女人的声音:“嗨——好专神呀!”他回头一看:呀,这不是玉英吗?
她今天特地打扮过吧,真漂亮啊,花格子的衣服,长长的辫子卜还打了两个花蝴蝶呢。
“你怎么来了?”德林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问。
“我怎么不能来啊?”玉英好像有些不高兴呢,“我来看电影!”
111
112 大逃港
啊,她根本就不是为了我来的。德林心中冷了一截。
可他又听见玉英说了:“那你是在这里做什么呀?”
“等你啊,啊,是看电影!”德林慌慌乱乱的,玉英扫了他一眼,他吓得赶忙说实话:“是等你。我老等你来,你老不来。”
玉英故作不懂地问:“来哪里啊?”
“来锄把丘啊。”德林说。
“我到那里去做什么?”
“你说的呀,你说过的到锄把丘啊。”
“我说了吗?我说了吗?我哪里说了!木脑壳!”玉英辫子一甩,脚一蹬.生气地走了。
正好几个同村的小伙子走过来了,问:“那女的是谁?”“怎么脾气这样大啊?”
有人插嘴说:“不就是榕树下村的唐玉英吗?是好漂亮啊。难怪福贵会托人上她家说媒呢!”
什么?说媒?德林急了,直追问:“你说什么?给谁说媒呀,给福贵?”
其实是逗德林的。大伙们都笑了:“哈,德林啊,你急什么,你心中有鬼啊?”
德林感到心里像虫子在爬,乱麻麻的。他听不出同伴是在逗他。他在想,要是玉英她爹真答应了怎么办?幸好电影快“胜利”了,小伙子们都在解放军的冲锋中欢呼,他赶紧走开,往人堆外去找玉英。
“嗨——”忽听见后面有个声音,把他吓了一跳。他一看:面前站着那个“蝴蝶结”。
返回书籍页